首页范文城管网格化管理十篇城管网格化管理十篇

城管网格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3:06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街道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巡查员上岗启动仪式,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把*街道地区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新阶段。在此,我首先代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地区管委会、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对县委、县政府和县部门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我们街道工作大力支持的县委、县政府和县部门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街道地处县城的中心区,辖区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有21个社区居委会,实住居民43046户,124582口人,有驻区企事业单位4363个。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成为我们街道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20*年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城市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今年9月11日,夏书记来街道调研,对街道今后的发展和下一步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提出在*街道进行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后,我们根据市政府令关于《某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按照夏书记对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着手整合街道管理资源,强化综合管理职能,研究建立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的高效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了*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和*街道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我街道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下面,我就*街道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做法,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我们*街道城市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最终实现管理网格全覆盖是我们城市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是:

1、巡查员在管委会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发现责任区问题并上报信息中心。巡查员的工作受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的监督、检查。

2、信息中心对上报的问题进行登记、备案和分理,交责任单位办理。对其中较复杂的问题,提交街道城管办,报请主任、副主任。

3、主任、副主任对问题拿出明确解决意见或做出提交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

4、由街道城管办按照领导批示、会议决定,交街道有关部门办理或呈报县城管办,由县城管办交县责任单位办理。

5、各部门、责任单位的办理结果由督导检查组负责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信息中心,直到问题注销。

我们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前期工作中,首先是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督导检查组和信息中心,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县党代表组成的*街道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其次,是科学合理的划分网格。全街道共划分出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77个,实现了辖区全覆盖。三是整合专业、协管人员力量,落实网格巡查员。对治安、城管、司法、劳动和税务协管员队伍进行整合,共落实巡查员246名,并组织进行了专业知识等培训。四是搭建管理平台。在目前条件不很具备的情况下,暂用派出所管理中心作为网格管理平台,保证工作的运转。五是加大资金投入。为信息中心、城管办购置必要办公设备、调配了车辆,为246名巡查员每人配备了自行车、无线电台手机、手电筒、服装、袖标等。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2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按照“建网格、明职责;严查处、除隐患;强根基、重实效”工作要求,全面细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城管系统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实现责任全面覆盖、功能定位明确、信息网上动态流转的网格化运行机制,为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建设“质量新”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分级监管、责任明晰、定位准确、高效运转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层层监管、时时监控,确保日常监管不留盲区、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应急救援及时有效,全面提升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努力实现“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标。

三、监管对象和网格划分

(一)监管对象:城管系统市政、园林、环卫、内河、智慧城管和燃气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网格划分:按照“条块结合、区分重点、有机联系、权责相当、资源整合”的原则把城管系统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划分为三级。

1、一级网格为局级,监管主体为区城管局,监管范围为市政、园林、环卫、内河、公用事业、智慧城管等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燃气行业管理。

2、二级网格为市政公用管理处、园林绿化管理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城区内河管理处、智慧城管中心、公用事业监管中心。监管范围为上述单位管辖的设施、工程和养护管理、信息采集活动和燃气经营企业。

3、三级网格为市政、园林、环卫、内河养护单位,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单位,全区各燃气经营企业。监管范围为市政、园林、环卫、内河等养护单位所负责的养护区域或养护单位内设施设备,智慧城管中心信息采集活动,各燃气企业经营区域内设施设备等。

四、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

(一)一级网格监管主体区城管局主要任务

1、指导督促局本级及市政公用管理处、园林绿化管理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城区内河管理处、智慧城管中心、公用事业监管中心等单位建立健全行业安全监管网格,协调解决城管系统网格化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建立、完善、维护和管理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指导各网格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责任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动态监管。

2、按照城管系统安全监管职责、范围和工作实际,制订本系统《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案》划分并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网格,明确各网格的人员和职责。

3、分析研究城管系统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确定本级网格重点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区域,并按照上级要求、行业特点、生产经营单位情况等,制定监督检查计划,规范监督检查程序,开展监督检查并建立工作台账。

4、部署、检查、指导下级网格的相关工作。

5、每年开展二次以上重点检查和抽查,按照权限查处并督促消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或下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超越局职责范围的,抄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查处,重大安全事故按规定及时上报区安委办。

(二)二级网格监管主体市政公用管理处、园林绿化管理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城区内河管理处、智慧城管中心、公用事业监管中心主要任务

1、制定本行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方案》,划分并建立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网格,明确各网格的人员和职责。

2、全面摸清和掌握本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采集相关信息并录入安全生产监管信息数据库,实施动态分类监管。

3、确定本级网格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行业特点,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日常检查。

4、每年开展三次以上的全覆盖检查,对本级检查中发现的或下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按照权限进行汇总、梳理,抄告并配合一级网格进行查处。

5、指导督促本行业养护单位建立健全三级网格,部署、检查、指导、考核三级网格工作,协调解决三级网格难以解决的问题。

6、向一级网格汇总上报安全生产重要信息,向三级网格传达和督促落实上级工作要求。

(三)三级网格监管主体城管系统养护单位、信息采集单位及燃气经营企业主要任务

1、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管网格,落实网格责任人员。

2、全面摸清和掌握本网格经营单位基本情况,采集、确认相关信息并录入安全生产监管信息数据库。

3、按照全覆盖要求每季度对本单位实施动态安全巡查,及时了解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按《三级网格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现场检查记录表》进行检查,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或上级要求确定检查事项,及时发现劝阻(消除、阻止)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并及时报告上一级网格,建立工作台帐。

(四)职责分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在职责范围内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体系。党委书记、局长为局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对各自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并负责指导分管科(处)室、中心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同时负责对本系统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综合协调工作。

各科(处)室、中心配合分管副局长负责城管系统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负责安全管理的分管负责人和安全员,划分安全管理责任区、具体责任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工作。责任人为各科(处)室、中心负责人。

各科(处)室、中心根据二级网格明确的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指导并督促本行业养护单位、信息采集单位、燃气经营企业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

城管系统各养护单位、信息采集单位、燃气经营企业根据三级网格明确的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区域、责任人。

五、信息报送、处置流程和应急管理

(一)信息报送

三级网格实行“月查月报”制,即以事故隐患月查月报表的形式,每月一次向二级网格报送巡查工作开展情况,对巡查中发现的难以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在劝阻的基础上,应及时向二级网格报告,并填写《三级网格事故隐患报告单》,重大安全隐患随查随报;二级网格要将本级网格检查情况和三级网格上报的信息经分析、梳理、汇总后,每季度一次向一级网格报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开展情况,重大安全隐患随查随报。一级网格要将本级网格检查情况和二级网格上报的信息经分析、梳理、汇总后,每季度一次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履职报告书》形式,向区安委办报送监督检查情况,重大安全隐患随查随报。

(二)处置流程

三级网格每月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当场处理的当场处理,不能处理的按照鄞党办〔2014〕7号文件中明确的办理程序和要求执行;二级网格在每月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汇总、梳理,抄告一级网格并配合一级网格进行查处;一级网格在做好日常检查监管的同时,对局本级和下级网格上报的安全事故隐患,属于局职责范围内的及时处理,超越局职责范围的,按《关于建立镇(乡)街道和区级部门之间抄告函制度的通知》中明确的办理程序和要求执行。

(三)应急管理

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在重点时段、重大节假日和台汛、高温、冰冻、雪灾等恶劣天气来临前,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预警信息和防范提示,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预案演练,快速妥善处置突发事故。

六、建立机制和强化保障

(一)组织领导机制

成立区城管局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处)室、中心、执法中队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用事业科,分管局安全生产工作的班子成员兼任主任,公用事业科科长兼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的日常管理、综合协调、信息报送、督促指导等工作。

(二)工作督查机制

建立一级网格定期分析督查制度,局长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指导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局长、分管领导每半年度至少带队组织开展一次以上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活动,汇总分析安全形势,解决检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网格化;街区制;城市管理

一、基础理论概述

(一)智慧城市。随着城市不断深入开发建设,智慧城市内涵日益丰富。部分学者认为智慧城市以数字化为基础,在城市各处安放传感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感知城市动态,从而获取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数据,进而智慧化决策城市治理各大事物。其本质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城市动态,以连续实施、客观透明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效益[1]。(二)城市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种手段,融合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利用互联网、传感器、物联网、计算机、远程设备等,为人民的工作或生活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便利。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网络地图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地理编码和网格地图等,将城市各种类型的部件整合在网格中,推动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和网格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二、网格化试点概况

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下,2003年我国提出数字城管,2004年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理念。我国采点试行,最先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是北京东城区。东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构建了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管理相融合的模式。该城市管理模式涉及市政、绿化、环卫、行政、社区等便民服务,为其他城市树立典范。在此先例下,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深圳、杭州、成都等10个城市立为第二批试点城市,2006年圈出天津河西区、重庆高新区等17个城区,2007年确定第三批23个试点城市。随后,我国开始大面积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一)北京东城区模式。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先践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目标,建立了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2]。东城区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城市管理部件定位于万米单元地图上,监察员24小时实时监测自己所管辖的单元格,通过城管通将突发问题上传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信息综合处理并下发至各部门。该管理模式将管理与监督职能分开,分别建立城管委和城管监督中心。另外,针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综合评价构建了一套监督管理体系,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该模式突出之处在于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基于平台可开展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用户管理服务工作。东城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信息关系,搭建城管对象之间的联系,构建社会服务管理数据云服务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应用-修改-应用-修改-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升级,到目前为止取得良好绩效,形成全模式社会管理服务,基本解决了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之间责任推脱等问题,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指出城市服务管理的新方向,同时网格化模式延伸至教育、卫生、民政领域等,为其他城市树立典范。(二)上海模式。上海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管辖区域划分为多个万米单元格,单元格内所有城市部件分类编码上传至市数据库,各区自行备份,同步更新市区事物处理结果。该模式工作流程为:先监察员将突发问题传送至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将信息进行处理并立案,案件立即转送到指挥中心;接着指挥中心派发案件至执行单位,执行单位提交案件结果;最后指挥中心将问题处理情况转至监督中心,监督中心下派监察员验收案件处理结果,二者接受结果一致后结案。该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市、区分工合作,分离监督、指挥职能[3]。市监督平台将接受后处理的信息转发至区平台,由区部门处置、协调问题。各中心编制工作规章制度手册,明确责任归属及问题处理流程。根据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全年网格化管理受理数43.73万件,处置及时率94.8%,处置结案率100%。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居民满意度显著提高。(三)宜昌模式。宜昌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市区街道社区网格的顺序层层划分网格,先以行政中心为单位划分街道办,以街道办为中心划分社区,以社区为中心划分网格。划分原则为方便管理,管理对象均衡,网格无缝对接。网格编码采用6级14位数字,工作流程类似上述城市。该模式独创之处在于:一是整治基层组织体系,在社区内设置综合服务站、网格管理站、综治维稳站,细化责任;二是设置对比核查机制,将监督员采集的人口流动、空间地理位置、环境状态等各类信息与政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对比,如不符,将错误信息下发监督员核对,然后再上报。网格采取的基本信息与政务部门信息融合,构建数据库,便于各部门提供精确服务。(四)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分析。国家选出的这些试点城市以东城区为范例,结合城市自身情况,探索出适合城市发展的模式,这些模式大同小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1.组织架构繁琐,管理层次增加。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组织趋于扁平化,缩短上下级距离,便于上下级沟通,越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宜昌市大致按照区-街(镇)-社区(村)-网格这样的行政系统层次划分网格,网格层级无形中成为行政系统中的底层,事实上网格层不属于行政单位。尽管这种结构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但层级增多,有碍上下级信息传递,减弱上级对下级控制能力。2.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互动,部门责权关系不清。网格层面工作职能是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管理,涉及公共设施、建筑管理、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容卫生等多个方面,一旦问题发生,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在基层网格管理中,各部门以各自领域工作为中心,缺乏横向交流,网格管理中心与其他部门不存在上下级关系,网格人员工作受限,出现综合问题时,无疑增加了监察员的工作量和复杂性。3.投入、维护、运营成本较高。城市网格化管理中,以基层为中心开展数字化网格管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网格时投入费用包括网格基层设施建设及维护、网格层级人力资源、网格事物管理经费等。据统计东城区在新系统上投入1?680万元,上海长宁区投入2?500万元,不包括维护费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来说这些支出不是小数目,其推广有一定障碍。这样一套数字化系统相关技术掌握程度不高,许多问题无法解决,造成资源浪费。

三、网格化管理模式改进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网格化管理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略有不足,为此提出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概念。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是我国首次把街区制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将街区制引入智慧城市管理当中,以街区取代网格,实现扁平化管理,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城市街区制管理是由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围合、小街道和支路分割、路网密度较高、土地功能复合、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街道界面人员友好的开放街区模式。它将开放共享的资源、私人住宅、商业及工作有机融合,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场所。本文提出的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按照市区街区层级划分,充分运用街区理念,合理划分街区范围,以街区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基础地形数据、部件数据、地理编码、街区数据等,构建街区综合信息库,对接市政、交通、公安、园林、环卫、执法等系统,成立街区综合办事服务处,对城市街区范围内的人、事、物等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街区范围划分为已建成城市主干道路的按主干道路合理规划管理范围,未开发道路的区域借鉴街区制试点经验实施。街区实行小尺度,密路网,小尺度街区量化特征为:一是大中城市主干道间距500~800米,路网密度3.3~3.5km/km2。二是城市支路间距200~350米,路网密度6~8.5km/km2。三是城市路网面积率25%左右。四是街区城市支路宽度16~32米。注:路网密度(km/km2)=L道路总长度/S城市用地面积;路网面积率(%)=S道路占地面积/S城市用地面积。图1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构架将街区内所有部件小到一个井盖都要进行地理编码,利用nB-iot技术(窄带物联网)实现定位、监测、损坏预警等功能。智慧城市成立大数据监管机构,对数据进行挖掘整理,负责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规划,并保证信息互通、安全、实用。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期投资,采用ppp+资本市场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既解决了建设期间资金链条的断接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间政府在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

四、结语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4

一、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从__街道地处县城中心,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情况复杂的的实际出发,站在不断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价值取向,以全面提升街道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打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和社会治安秩序为目标,以整合街道管理资源,建立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的高效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强化监督,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网格化,从而使城市管理中的作业(服务)、管理、执法、监督等四个环节,真正形成有机衔接、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闭合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目标和工作准则

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最终的目标是:通过街道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建立起条块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推进社区环境改善,保障城市安全稳定,政府服务公众的质量和水平、应急反应能力显著提高,社区居民普遍满意。

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准则是: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准确信息,协助部门工作,监督责任落实。

三、实施办法与工作流程

(一)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要点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一是成立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人组成的__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管委会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督导检查组和信息指挥中心。二是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县党代表组成的__街道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与此同时,制定出各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

2、科学合理的划分网格。以21个社区居委会辖区为基础,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全街道划分为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66个,确定重点部位5个,实现城市建成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3、确定城市管理的部件与事件,对部件进行详细的地面调查和物理定位。

4、整合专业、协管人员力量,落实网格巡查员。对现有治安、城管协管员队伍进行整合,落实巡查员270名。并制定巡查员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纪律和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组织对巡查员进行专业知识等技能培训。

5、搭建管理平台(信息指挥中心)。在街道场地、资金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暂用派出所管理中心作为网格管理平台,保证工作的运转。

6、加大硬件资金投入。为信息指挥中心、城管办购置必要办公设备、巡查车辆;为巡查员每人配备自行车、无线电台手机、手电筒、服装、袖标等;投资1500多万元,在辖区的主要大街、繁华路段及各小区进出口安装222个视频摄像头和20处双向音频的视频监控系统。

(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

1、巡查员在管委会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入各自网格,按照巡查员职责和工作标准,巡查发现问题并上报信息中心。巡查员的工作受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的监督、检查。

2、信息指挥中心对巡查员上报的问题进行登记、备案和分理,交相关责任单位办理;对其中较复杂的问题,提交街道地区管委会办公室(城管办),报请主任、副主任。

3、主任、副主任对问题拿出明确解决意见或做出提交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

4、由街道城管办按照领导批示、会议决定,交街道有关部门办理或呈报县政府城管办,由县城管办交县相关责任单位办理。

5、各部门、责任单位的办理结果由督导检查组负责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信息指挥中心,直到问题注销。

四、主要成效与体会

街道城市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平台自去年11月开始运行以来,城市管理效果明显改善,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截至到20__年11月中旬的一年间,信息指挥中心共接收各类信息2580条,办结2527件,办结率97.95%。在上报的事件中,社区管理、治安、环境、公共设施和园林绿化排在了前5位,此外还有私搭乱建、机动车乱停放、商户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而在部件中,广告灯箱、路灯、路树、井盖上报频率较高。

面对在新模式下城市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街道及时调整充实了地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成员,建立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例会制度,对集中反映出的带有共性的历史遗留、疑难问题,分析研究专题方案,落实解决措施。信息指挥中心围绕提

高实效,优化工作流程,采取点面结合、专群结合、日常巡查和专项巡查结合、街面巡查与视频监控中心相互配合等形式,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针对网格巡查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了对影响城市景观的霓虹灯专项检查、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易燃物检查;对__南北、东西等主要大街车辆乱停乱放、商户占道经营、无照游商及噪音扰民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开展了打击偷盗电动自行车专项行动。截止到目前,共规范乱停乱放车辆3616起,治理游商2608起,制止噪音扰民155起,治理门前三包卫生脏乱66起,制止散发小广告7起,先后共抓获盗车嫌疑人13名,整治清理了行宫街、老密古路、南更大街北段、檀州家园等5处乱堆杂物,拆除檀城北区违法建设2处,14平方米。街道城市网格化管理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取得了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工作效果,辖区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居民满意度明显增强。__街道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带给我们三点体会:

一是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和管理流程的创新,使我们准确地掌握了城市管理部件的数量、位置、种类和归属部门,又通过巡查员的全天候巡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实时、长效机制,同时也为短时间内完成对某类城市管理对象的专项普查或专项整治提供了可能。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街道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巡查员上岗启动仪式,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把××街道地区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新阶段。在此,我首先代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地区管委会、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对县委、县政府和县部门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我们街道工作大力支持的县委、县政府和县部门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街道地处县城的中心区,辖区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有21个社区居委会,实住居民43046户,124582口人,有驻区企事业单位4363个。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成为我们街道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2005年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城市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今年9月11日,夏书记来街道调研,对街道今后的发展和下一步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提出在××街道进行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后,我们根据市政府令关于《某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密云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按照夏书记对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着手整合街道管理资源,强化综合管理职能,研究建立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的高效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了××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和××街道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我街道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下面,我就××街道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做法,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我们××街道城市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最终实现管理网格全覆盖是我们城市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是:1、巡查员在管委会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发现责任区问题并上报信息中心。巡查员的工作受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的监督、检查。2、信息中心对上报的问题进行登记、备案和分理,交责任单位办理。对其中较复杂的问题,提交街道城管办,报请主任、副主任。3、主任、副主任对问题拿出明确解决意见或做出提交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4、由街道城管办按照领导批示、会议决定,交街道有关部门办理或呈报县城管办,由县城管办交县责任单位办理。5、各部门、责任单位的办理结果由督导检查组负责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信息中心,直到问题注销。

我们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前期工作中,首先是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督导检查组和信息中心,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县党代表组成的××街道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其次,是科学合理的划分网格。全街道共划分出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77个,实现了辖区全覆盖。三是整合专业、协管人员力量,落实网格巡查员。对治安、城管、司法、劳动和税务协管员队伍进行整合,共落实巡查员246名,并组织进行了专业知识等培训。四是搭建管理平台。在目前条件不很具备的情况下,暂用派出所管理中心作为网格管理平台,保证工作的运转。五是加大资金投入。为信息中心、城管办购置必要办公设备、调配了车辆,为246名巡查员每人配备了自行车、无线电台手机、手电筒、服装、袖标等。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6

论文关键词检察干警城镇网格化管理综合治理

一、检察干警参与城镇网格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是接近和了解基层群众需求和区域情况的社会窗口,是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的有效机制,是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切实发挥打击、保护、监督、教育、预防等职能作用,是新时期新任务对检察工作的现实要求。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一线,可以深入了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内容,准确把握对检察工作的需求,找准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进而通过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三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的需要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党中央从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深刻认识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开展实际有效的工作,高度重视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确保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基层。通过检察干警进网格,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延伸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触角,严格执法、强化监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正是有效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是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需要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检察事业的发展根基也在基层,服务基层改革发展稳定,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作为社会治安重要部门的公安机关,以及担负审判重任的人民法院在乡镇分别设有派出所和人民法庭,担负着社会治安、刑案侦查、民事经济案件审判等任务。而在农村基层,司法所则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可见,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基层派出机构的立案工作、侦查活动、审判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都应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所以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必须下沉到到农村基层,与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基层派出机构相适,行使法律监督职责。当前,一些基层政权建设不是很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基层司法机关办案特点表明,部分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挪用、渎职现象严重,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如果更加能动的开展检察工作,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不断将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使检察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通过查办和预防基层各类职务犯罪,开展法制宣传,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则能更全面的提升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农村基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某些不良观念的冲击,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引发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严重暴力、黑恶势力、破坏农业生产和侵犯农民生命财产的犯罪;在农村发展和村务管理上,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不懂法、不守法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拉大、城乡生活观念冲突也正在引发的更多的矛盾;土地政策调整、征占农村土地等引发了一些显性的和潜在的社会矛盾和纠纷,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与党的政策的实施。这些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法制环境差距甚远。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下发了《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对检察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检察机关通过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可以为农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通过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可以为农村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通过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关系的调节,可以为农村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可以为农村创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国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农村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管理素质的矛盾,迫切需要法律支持,检察机关不采取措施延伸职能,难以实现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检察服务职责。

(五)是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需求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时期,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虽然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着管理方法,但是,基层管理者们也面临着许多法律困惑:高效决策处理新遇到经济事务中如何合法合理、领导干部违法犯罪问题如何防治结合、基层犯罪多发高发的势头如何遏制、解决各类农民信访问题时怎样能更高效的释法说理等等。在相当数量的问题出现后,检察机关凭借职能优势,给予农村基层法律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就成了基层工作者的迫切需求,他们呼吁检察机关开辟与农村基层经常性联系的途径,建议检察机关要提升法制宣传和犯罪预防工作的广度、力度和深度。而广大群众更是急切需求普及法律知识,需要通过畅通的法律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二、检察干警参与城镇网格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1.人民检察院参与网格化工作,应该首先立足本职,不越位不越权,同时又要符合群众需求,符合大局需求,因才可以通过承担以下职责来参与网格化管理:接收群众举报、控告、申诉,接待群众来访,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配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及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受理、发现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感受都公平正义;组织、开展法律和检察宣传,普及群众法律知识,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做好重大显性和隐形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监督并配合基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促进社区矫正人员的再社会化;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理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问题化解在基层;收集网格化工作参与地的党委、政府和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正并向建议者反馈;开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检察官,对接收群众举报、控告、申诉,接待群众来访,发现、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应及时转交本院控申部门办理,不得自行处理。

2.强化检察机关和网格化村镇之间的工作协作,双方定期联合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培训,检察院有针对、有重点的对农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法制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并协助村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体系。

3.检察机关和村镇定期开展联合普法宣传,依托各类宣传途径和宣传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群众常用法律法规,宣传检察职能,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共同致力于培养基层群众的法治理念,提升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水平,更好的保证村镇经济社会发展。

4.强化村镇政府与密云县人民检察院的联系,做好日常沟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分析社情民意,搭建各种平台,互相监督,主动交流,信息共享,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

三、检察干警参与村镇网格管理工作的需要注重的关键点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7

作者简介:邹华(1987-),江苏邳州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级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标准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等;马凤领(1964-),河南禹州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康复工程,标准理论与政策等。

摘要: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同时在实践中面临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都是城市区域差异、筹资渠道有限、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目标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应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多管齐下地妥善解决。

关键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203

1引言

社区作为微观生活与宏观社会交融汇聚的平台,与居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化,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管理创新的新思维指导下,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所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将城市按照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备若干网格管理人员,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与服务,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和共享。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0.0万个,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29.5%;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09个,社区服务中心15497个,社区服务站87931个,其他社区专项服务设施9.6万个。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覆盖率72.5%,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9.7万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3万个,社会组织达到49.9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与此同时,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探索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如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足、财政压力过大、职责分工不合理、信息化和制度建设不够等矛盾和问题亟需解决。此外,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生活需求,使广大社区居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2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原因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管理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形势下一种比较合理、科学、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

2.1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体制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社会转型、制度转轨的剧烈变迁中,社会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基于社会面临的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网格化管理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方略应运而生,由于它能在政府和自治组织之间提供一个平台,形成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因而备受众多城市管理者的青睐。

2.2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合理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打破各层级间的壁垒,实现监管分离,及时发现问题并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应对和解决问题,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各领域协同合作。同时,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发展并拓展到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整个大系统内的一切信息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这既避免了资源闲置又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也能够对辖区内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管理与服务,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动态高效管理。因此,对于一些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2.3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科学性

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来看,一旦社区发生异常事件网格内的触发机制将会把出现的问题传送至相关部门,这些部门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当问题超出它们的处理权限或能力时,这些部门将及时上报上级协调处理。同时,社区相关部门将及时根据收到的各类信息动态调配各种资源,为任务协调和执行做好服务工作。当问题解决之后,网格内的评价反馈机制将会对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并将评价结果再次反馈给触发机制,从而更好地改进应对机制,更科学地做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

2.4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有效性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对管理技术和理念的重大变革,它以万米为基本单元,将社区划分为由多元主体构成的若干单元网格,在网格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下,利用网格管理技术将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到对应的网格空间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不仅将动态管理对象分割管理,确保对社区内的一切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理,而且能对各网格单元负责人进行全时段监控,实现对所有社区居民的动态安全管理。正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转高效、执行有力,因此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管理效果。

2.5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创新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网格、细化管理服务单元,责任到每一个网格管理人,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家庭,实现管理对象的无缝覆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控制能力。网格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集成化管理,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技术和手段,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社区网格化管理突出了社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强化了政府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能够进一步下放事权,形成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3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

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资源,在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管理方式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它把侧重点主要放在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先进技术应用上,忽视了对社会管理格局和主体关系的整体调整,过于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充分参与,扩大了行政管理的范围,制约了社会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压缩了居民自治的空间,难以形成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

3.2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在居委会组织体系之外单独设立专门的平行组织、增招额外的社区网格管理人员负责实施,这些新增的网格负责人、网格管理员需要额外增加工资报酬和各种经费开支,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政府新招的这些网格管理员大多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并且基本不是本网格居民,在处理网格内矛盾纠纷方面往往能力有限、难以独立自如应对,不少情况下需要社区居委会干部亲自解决或协助,这不仅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层级,也增加了内耗、降低了效率。

3.3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将现代信息科技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乏专业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不少社区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整合、存贮,缺乏专业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很多工作比如信息的整合、网格的划分、网格组的管理等都依靠人工去完成,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社区只是初步建立了社区管理数字化档案,尚未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难以对整个城市从地上到地下再到人居实施全方位、专业化管理。

3.4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

在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常出现网格负责人与其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分工不一致,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有些网格管理人员本身就是本社区各行各业的代表,作为兼职的网格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权限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网格化管理中要求网格之间协调合作、相互交叉,但社区之间在跨街道、跨部门的业务协助方面一般比较困难,各职能部门在涉及利益纠纷时往往很难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去调动其他单位、部门的资源。

3.5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主体权利与义务尚没有明确的界定,公共权力使用不当很有可能触及到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利益而引发纠纷。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忽视城市各区域、社区特点,盲目地“一刀切”,容易陷入执法难、协调难的困境,难以充分发挥各地区、街道、社区的平台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来。此外,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的监督、考核、评价标准,甚至已有的制度也落实得不到位。

4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追根溯源,造成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4.1社区间存在区域差异

由于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很多地区在运行和推广的过程中都不能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有序合理实施,加上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过多干预、组织形式上行政色彩浓厚,难免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域面积大,人口众多,居民成分复杂,社会组织多元,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及郊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群体结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均存在很大差异,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各区域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很难照顾到区域自身特点。

4.2社区筹资渠道有限

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需要硬件投入,如购置相关设备、建设网络等,而且社区自身的党建、治安、计划生育、卫生医疗、文体活动、设备维护、雇佣人员及培训等诸多工作均需要配套资金支持,但社区自身筹资能力有限,各个城市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社区基础状况各异,缺乏有效的经费筹资机制,筹资渠道单一,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资金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的赞助及社区自身收入和积累在资金来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这势必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3社区激励机制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达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从而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的网格化管理中,由于社区激励机制不健全,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简单宣传,无法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同时,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一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热情不高、信心不足,使他们难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进而使整个网格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4.4网格化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网格化如同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层级,使得管理体系更加清晰,有利于社区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精细化管理,但管理层级的增加使信息采集的环节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底层的信息难以通过网格迅速、真实地向上反馈。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均需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加上横向部门间沟通协调的困难必然导致基层网格层面的问题不断积压。另外,信息采集环节过于繁杂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网格系统的整体管理能力有所削弱。

4.5网格化管理目标存在偏差

社区网格化管理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一定程度忽略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核心目标。过于寻求工具性方法的创新应用,简单呆板的管控,也给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相对独立的网格化管理也容易使网格负责人的关注点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忽视整个社会治理的大局,而更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投放到自己网格内的琐事上。网格化管理目标的偏差客观上也造成了网格、居民之间协同合作、互动交流机会的减少和人际关系的淡化。

5改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应多管齐下地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5.1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基层组织的成长,调动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自治的积极性,通过制度约束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机制,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自,将居民个体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上升为组织共同的合理化诉求,并尽可能在政策层面上体现社会整体的诉求。搭建互动平台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状况,促进政府部门和社区自治力量的有效衔接,社会多元主体在社区管理上加强合作、协调互助,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合作治理机制。

5.2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政府要不断畅通资金来源渠道,走出单枪匹马独自负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困局,对于市场有能力承担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要果断放手,对于不愿投入或能力不足的非政府组织要适时进行引导性资金投入,促进社会各界主动投身于社区建设和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投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吸引力,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社区财政经费筹集和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利用社区自身优势,规范社区募捐机制,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不断增强社区自我积累和资金募集能力。

5.3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和互动平台建设

社区网格化管理要立足于社区自身业务和城市长远发展,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将各项业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内,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在软件维护上也要不断优化升级,形成完整、规范的信息化城市社区管理系统。将居民家庭、民政、经济、党政、计生、社保、治安等诸多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互动平台,按照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的分工差别分配权限,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网络平台。社区居民的各种管理服务需求通过互动平台得以及时妥善办理,真正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社区管理。

5.4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规范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保证城市社区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积极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社工人员和善于学习、富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加入社区管理队伍,加强社区管理人员专业化工作梯队建设,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岗位职责设置、工作绩效评估等制度,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职业化水平。

5.5分阶段、分层次、因地制宜地推进社区管理工作

无论在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镇推广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都必须深入结合各地区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地探索网格化管理的可行路径,灵活机动地有序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人口结构复杂的区域需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引导、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好的地区,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引导、调节多元主体自觉投身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仁显,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02109.

[2]张楚文.论长株潭城市群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11,(3):101104.

[3]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23(3):17.

[4]高孟翔.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5]曾媛媛,施雪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3,(3):9397.

[6]夏露露.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利弊[J].学习月刊,2013,(2):6263.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街道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巡查员上岗启动仪式,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把××街道地区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新阶段。在此,我首先代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地区管委会、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对县委、县政府和县部门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我们街道工作大力支持的县委、县政府和县部门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街道地处县城的中心区,辖区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有21个社区居委会,实住居民43046户,124582口人,有驻区企事业单位4363个。辖区面积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成为我们街道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2005年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城市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今年9月11日,夏书记来街道调研,对街道今后的发展和下一步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提出在××街道进行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后,我们根据市政府令关于《某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密云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按照夏书记对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着手整合街道管理资源,强化综合管理职能,研究建立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的高效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了××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和××街道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我街道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下面,我就××街道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做法,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我们××街道城市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最终实现管理网格全覆盖是我们城市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是:1、巡查员在管委会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发现责任区问题并上报信息中心。巡查员的工作受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的监督、检查。2、信息中心对上报的问题进行登记、备案和分理,交责任单位办理。对其中较复杂的问题,提交街道城管办,报请主任、副主任。3、主任、副主任对问题拿出明确解决意见或做出提交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4、由街道城管办按照领导批示、会议决定,交街道有关部门办理或呈报县城管办,由县城管办交县责任单位办理。5、各部门、责任单位的办理结果由督导检查组负责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信息中心,直到问题注销。

我们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前期工作中,首先是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县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巡查工作监督小组、督导检查组和信息中心,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县党代表组成的××街道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其次,是科学合理的划分网格。全街道共划分出一级网格18个、二级网格77个,实现了辖区全覆盖。三是整合专业、协管人员力量,落实网格巡查员。对治安、城管、司法、劳动和税务协管员队伍进行整合,共落实巡查员246名,并组织进行了专业知识等培训。四是搭建管理平台。在目前条件不很具备的情况下,暂用派出所管理中心作为网格管理平台,保证工作的运转。五是加大资金投入。为信息中心、城管办购置必要办公设备、调配了车辆,为246名巡查员每人配备了自行车、无线电台手机、手电筒、服装、袖标等。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9

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具体地讲,它是通过地理编码技术、网络地图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将不同街道、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使其部件(包括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和事件(包括市容环卫、设施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综合管理等)数字化,同时,将部件管理、事件管理与网格单元进行对接,形成多维的信息体系,一旦发现问题,都能及时传递到指挥平台,通知相应职能部门解决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空间和时间的无缝管理。网格化管理运用于预警中具有的前瞻性、综合性、立体性、开放性等优势。无论是在日常管理体系中增设应急管理机构,还是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增设日常管理机构都是成本高昂的,最终都容易导致机构的迅速膨胀和效率降低。结合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我们归纳出完善我国城市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即按照“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完善日常管理中各项与预警有关的机制,通过高度信息化各种相关资源,构建一套全面整合的、全过程的城市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一、管理资源整合化

“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其他网络软件资源,又整合政府公共资源,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政府部门在管理资源上存在的“纵向充分利用、横向协同不足”的问题。通过整合,一方面,社区管理可以将可能遇到的所有事件纳入网格化管理的范畴,具有极大的静态包容性和动态扩展性;另一方面,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均能从网上获得归属自己管理的信息,实现了一网多用和资源共享。将群众的基础信息和个性信息输入系统,政府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可以便捷地查找服务对象的信息,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二、管理队伍务实化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能改进基层干部工作。各部门应付面上工作少了,服务群众工作多了;干部闲时扎堆聊天少了,到社区了解民情多了,基层干部的作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网格组成员日常走访中,群众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建议要求政府解决,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干部根据自身的能力及时给予帮助,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融洽。网格组团队队员在走访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掌握了当地的基本民情,了解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提高了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三、警源监控无缝化

警源可分为社会警源和自然警源。对警源进行的全面的、全时段的监控是有效预警的基本前提,监控所得到的警源的相关数据是预警过程中所需信息的最初来源。对警源监控的重点在于根据信息合理地配置监控资源,保证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价和控制。(1)应该对警源高度的信息化、数字化,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警源信息系统,对警源监控的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数字存储。(2)对于综合性、交叉性强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通过网络充分共享,提高监控信息的利用效率。(3)对监控过程中信息的处理过程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及时和完整处理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奖励。(4)除了要主动出击,而且也要充分发挥网格平台的开放性优势,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政府信息网格,提供相应的举报和处理的渠道。

四、警兆预测超前化

虽然目前还不可能完全准确的预测出突发公共事件,但还是可以通过长期预测方法对一段时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概率进行预测,预测还是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的发挥作用。长期预测依赖的是科学的预测模型和详实的预测数据,越是有长期的历史数据越能够提前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测。在网格化管理条件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预测有效性:(1)建立对互联网上信息的检索和分析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和数据。(2)通过网格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根据历史信息自动化的处理对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概率进行长期预测。(3)将预测方法和模型信息化,借助网格平台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长期进行社会运行状态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日常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警度评估综合化

预警中的评估属于事前评估的范畴,是一项综合性决策的过程,也是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借鉴比较成熟的自然灾害的预警分级方法,亦可将警度由低到高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评估的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进行多大范围的预警、多高级别的预警、如何启动应急预案等问题进行判定。除了对事件本身情况的掌握,也需要充分了解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1)通过网格平台借助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威胁的范围和程度作充分的评估。(2)可以利用网格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对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进行推演,结合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找出其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3)通过网格平台集中应急管理专家和各行业的专家对事件进行定性的评估。

六、事前警示多级化

突发公共事件的警示是一个容易被疏忽的环节,不及时的警示往往也是导致事态恶化的直接原因,因此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前警示的时间凸现出必要性。现代突发公共事件的警示呈现出多级化、多次化的特点,借助网格平台提供的便利条件,预警信息的提前也成为可能。一旦出现警情、警兆可以借助大众媒体、通信运营商等拥有现代信息技术的组织的协助向社会提供警示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政府网站等网络设施为公众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帮助;由于现在个人手持无限通讯设备逐渐普及,因此充分借助群众提供的实时信息也是提供警示信息的一条途径。

城管网格化管理篇10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147-02

韶山市是伟人的故乡,全国优秀红色旅游城市之一。建国以来,旅游产业一直是韶山市的主要经济产业支柱。在社会管理创新大背景下,韶山于2010年将网格化引入社区管理,立足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创新,明确社区管理相关部门职责,借助数字网格技术整合社区内管理资源,实现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性局面,实现了“全覆盖、精细化、制度化”的管理目标。韶山市作为湖南省首批社会和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将网格化引入社区管理,自主创新其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对于创新韶山特色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韶山市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实现韶山社会管理的全覆盖。面对新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利益诉求多样性、利益问题多发性,传统的社会管理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管理上愈加复杂,出现的问题也越多。社区网格化管理是韶山市传统社区管理体制的延伸发展,是城市管理科学的新实践。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中,做好了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抓好了民生改善和权益保障工作,加强了服务群众和创新管理等工作,2011年取得了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一的成绩。

实现创新以及服务政府建设。对于传统自上而下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行政模式来说,网格化社区管理是一种创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从体制上能够保证组织平等、有序参与、合作共治,使行政职能与行政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加大行政透明度,推动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建设。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基层民主是推动社网格化区管理的动力,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政务公开等工作,管理主体趋于多元化,提高了社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精细化、规范化。针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各社区积极引导群众性文体团队的发展,通过社区文化和社区民主建设,满足社区居民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公共意识,为群众的广泛自主参与开辟空间,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基本情况

2010年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湘发[2010]18号),省综治委于2011年3月确定韶山市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韶山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

展开。

(一)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效

建立“镇-社区-网格-小区-楼栋-住户”六级管理机制。韶发[2011]17号文件中将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纳入市综治管理中,建立六级管理机制,将社区内的市场、学校、医院等驻区单位以及楼栋、院落等归入基层网格,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纳入网格,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和组织节点。

健全社区网格管理创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全覆盖”。社区网格化管理强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网格化要求建立高度协同的行政管理机制,改变资源部门所有、多头重复建设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对社会事件的综合反应能力、公共资源的科学供给水平,推动社区均衡发展,提高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部门,而有很多社区内威望比较高、退休工人等任职。这样更能够有利于该网格内的管理效率和实现该网格内人的全面发展。

(二)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出现的问题

缺乏制度保障。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韶山市一种新生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还正处于探索阶段,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的跟进,因此,导致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管理上的纠纷事件等。

观念陈旧。不论是管理者或是被管理者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韶山现代城市管理的创新需求,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手段在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缺乏监督。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有效运行也必须在公众的有力监督下进行,但目前韶山并没有赋予公众相关的权利以及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没有实现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三、基于韶山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建议及思考

(一)加强社区网格化的法制化建设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衍生出的一种新型城市模式,与传统城市管理有一定的矛盾,现有的制度法规都是与传统的城市社区管理相对应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为了保证社区网格化能够长期有效的运行,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用及时有效的制度来保障这一模式走向成熟与规范。

(二)转变观念、创新社区管理理念

社区网格化管理在韶山市的实施是对传统社区管理的创新,是一种新生事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并不能够全面了解。尤其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要从传统的管理理念转变为效率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完善政府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划分网格分区,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资金保障。

(三)完善民主考评机制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资源整合、民众利益最大化。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赋予公众的监督和参与权利,使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法律上获得认可的同时,又在公众监督之下。通过法律保障和社会监督的形式使社区网格化有效实施,这也是推进城市管理效率的的外在机制。

参考文献

[1]上海社区治理网格化的起步与探索[R].上海市政治文明办,2004.

[2]姜爱林,任志儒.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