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行业发展报告十篇网络行业发展报告十篇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3:06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1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上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社交网站、网络文学和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也较快。

第一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6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与良好的互联网发展环境有关。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服务市场主体,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2010年以来,互联网发展政策积极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网络新技术加快应用,推动了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

1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1.9%2。1~5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27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5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宏观经济和通信行业的持续向好,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技术开发、产品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2 社会各界对互联网的需求增长。2010年以来,网络媒体在社会传播中趋于主流化,微博客等互联网应用在资讯传播中的优势凸显,吸引了社会各类群体的参与,互联网向社会各界加速渗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企业更加重视网络营销,加快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洽商和合作的步伐,企业的互联网应用逐步深化,对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长。

3 政策推动相关技术应用的步伐。2009年1月,政府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目前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移动互联网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随着三网融合方案和试点城市相继确定,未来将有助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快了我国新技术的应用步伐,逐步降低互联网的使用门槛,推动了互联网向不同群体渗透。

(二)宽带网民规模

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民规模继续增加。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0年1~5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979.2万户,达到11301.7万户,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168.8万户。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截至2010年6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1%,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虽然我国宽带网民的绝对规模在增长,但其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规模增速过快所致。截至2010年6月,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增加到4914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1842万人,占整体网民的比重提高到11.7%。

同时,“宽带不宽”的问题仍然存在。根据akamai5公司的报告数据计算,我国平均上网速度,只有857kbps,接人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互联网发达国家。

(三)手机网民规模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6月,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和总体网民中的比例都进一步提高。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去年和前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手机网民规模继续稳步攀升;但是相比去年下半年,手机网民增幅出现了一定滑落。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季节性下滑。查看历年数据,下半年的手机网民增幅一般都高于上半年,据推测这可能和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策略有关。各大电信运营商下半年会密集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其中包括手机上网资费、终端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这些利好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手机上网行为的普及。二是和3G商用有关。虽然3G是在2009年年初宣布正式商用,但实际上运营商密集推广主要是集中在2009年下半年,这也极大地促进了2009年下半年中国手机网民超高速的增长态势。但3G商用对于手机上网服务的普及更多是停留在营销层面上的,受终端、网络、资费等方面的限制,3G网民还未成为手机上网网民增长的主要推力。2010年伴随3G概念的逐渐淡化,3G及移动互联网的宣传力度的减小,网民增幅回归到了正常水平。

二、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目前,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4.8:45.2,男性群体占比高出女性近10个百分点,女性互联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二)年龄结构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门槛降低,网络渗透的重点从低龄群体逐步转向中高龄群体所致。

(三)学历结构

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截至2010年6月,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继续降低,下降至23.3%。

(四)职业结构

分职业看,网民中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渔劳动者等群体占比上升较快,无业/下岗/失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等职业占比在下降。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

(五)收入结构

互联网进一步向低收入者覆盖。与2009年底相比,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占比从18%上升到20.5%,月收入在

1501--2000的网民群体占比也有所上升。无收入群体网民占比有所下降。

(六)城乡结构

截至2010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人,占整体网民的27.4%,上半年增幅为7.7%;城镇网民规模达到30492万人,占比72.6%,上半年增幅为10%。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互联网接人条件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增幅小于城镇地区。值得期待的是,目前三网融合方案已经获得通过,并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开始试点推广,这将会对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未来农村网民规模有望加快增长。

第二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基础资源概述

截至2010年6月。我国ipv4地址达到2.5亿,半年增幅7.7%。作为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ipv4地址资源正临近枯竭,互联网向ipv6网络的过渡势在必行。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其中Cn域名725万。Cn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与此同时,Com域名增加53.5万,比重从16.6%提升至29.6%。网站数量下降到279万个,Cn下网站为205万个,占网站整体的73.7%。国际出口带宽达到998,217mbps,半年增长15.2%。

二、ip地址

截至2010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达到2.5亿,落后于4.2亿网民的需求。目前,我国ipv6地址达到395块/326,较去年年底增长332块/32,在全球排名第13位。预计全球ipv4地址最快将在2011年8月耗尽,向ipv6地址过渡是大势所趋,中国进行大规模ipv6网络部署势在必行。

三、域名

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其中Cn域名725万。Cn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与此同时,Com域名增加53.5万,比重从16.6%提升至29.6%。

四、网站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减少到279万个,降幅13.7%。

2010年上半年,全球互联网站点数都在下降,中国网站数同步下滑。根据netcraft的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球互联网站点数减少2700万个,降幅达到11.5%。网站托管服务到期终止,是站点总数下降的重要原因。

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继续发展,2010年中达到998,217mbps,半年增长率为15.2%。

第三章 网络应用行为

一、网民网络应用行为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社交网站、网络文学和搜索引擎用户数量增长也较快。电子商务应用的高速发展和娱乐社交类应用的较快增长,与我国互联网发展特点有关。我国电脑网民宽带普及率接近100%,青少年网民占整体网民一半左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普及化趋势。互联网作为全面的平台,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常规来源,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商务交易的便捷渠道。

从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交易四类网络应用的变化来看,商务类应用发展仍然最为突出。截至2010年6月,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3.8%、30.5%和29.1%,半年用户规模增幅分别为31.4%,36.2%和29.9%,增速在各类应用中排名前三。网络购物在主要网络应用中排名提升一位,使用率超过了论坛/BBS。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使用率有增有减。社交网站、即时通信使用率增长较快,半年用户规模分别增长19.6%和11.7%。电子邮件和博客应用的用户绝对规模虽在增加,但使用率却略微下浮。网络娱乐应用继续发展,其中网络音乐使用率仍居所有应用首位。网络视频结束近1年来的下降,使用率首次上升,达到63.2%。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较快,半年增幅分别为15.7%和11.9%。

(一)信息获取

1 搜索引擎。2010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76.3%;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3.2亿人,半年内增长3912万人,增幅达13.9%。从2009年开始,搜索引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上半年,一方面,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增加,生活中各种信息的获取更多地诉求于互联网和搜索引擎。

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提升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人口的地位。国内各搜索引擎厂商服务更加多元化,增加了浏览器、输入法、网络社区、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投入;同时,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国内实时搜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搜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搜索引擎在网络营销的精准性和营销效果评估方面的挖掘,大大提升了网络媒体的营销价值。

2 网络新闻。截至2010年6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8.5%,用户规模达3.3亿人,半年内增长2201万人,增幅7.2%。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渗透,使网络媒体覆盖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伴随着网民上网时间的不断增长,互联网的粘性不断增强,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快速提升。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使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挑战,加快了向数字化媒体转移的步伐。同时,随着我国网民年龄结构的逐渐成熟和优化,网民中的主体人群已经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主体,互联网在社会舆论、经济发展、文化创作中的作用逐渐凸显,网络媒体的价值也正在经历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过程。

(二)商务交易

1 网络购物。截至2010年6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2亿,使用率提升至33.8%,上浮了5.7个百分点,半年用户增幅达31.4%。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较快增长,显示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趋向常态化,网络零售业务日常化,网络购物市场主体日益强大。同时,2010年上半年,网络购物市场涌现出一些新的模式和机遇。首先,团购模式的兴起,显现出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发展的势头;其二,购物网站向手机平台平移,移动电子商务紧密布局;其三,B2C模式主流化发展,网络购物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等,其四,购物网站加快自建物流或合作提供物流的步伐,积极主动夯实线下服务基础。另外,随着免运费价格战再次打响,通过媒体宣传和促销活动使网络购物加速向社会大众

渗透。

2 网上支付。目前,我国网络支付的使用率为30.5%,用户规模达12810万,半年增长36.2%,仍然是用户增速最快的网络应用。网上支付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网络购物增长迅速,拉动网上支付快速增长。网络购物规模半年内增加3396万人,而网络购物用户中网上支付用户比例高达72.8%。二是网上支付的支持范围更加广泛。在种类上,已有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开通网上支付水电煤等费用的服务;在地域上,不仅一线城市,大量二三线城市也在拓展网上支付方式。三是企业间网上支付应用更加广泛。企业信息化程度更加深入、软硬件设施升级等都加速了企业信息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间资金流通趋向于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进行。

3 旅行预订。我国旅行预订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截至2010年6月,旅游预订的使用率为8.6%,用户规模达到3612万人,半年增长19.4%。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旅行预订的用户群体在不断增大,同时,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进入在线旅行预订行业的脚步也在加快。2010年上半年,国内旅行预订网站开始纷纷入驻手机终端,推出了手机预订功能,开通手机网站实现酒店和机票预订服务的功能。从旅行预订的用户端看,手机旅行预订的潜在用户群体庞大。手机网民中旅行预订用户覆盖率较高,旅行预订产品标准化适宜手机平台展示,因此未来旅行预订还将迎来较快的增长。

(三)交流沟通

1 即时通信。截至2010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04亿人,使用率达72.4%。与2009年末相比,即时通信使用率有所回升,这与移动即时通信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目前,只用手机使用即时通信的用户占到8.5%,规模达到2585万人。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移动即时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尤其在一些上网条件较差的地区和人群,作用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免费”的通信服务,即时通信的价格优势与移动通信设备的使用方便性结合,必然会提升用户对其的使用意愿。因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即时通信还将保持增长,而对于pC端即时通信而言,其依然要面对来自交友网站的威胁。

目前,即时通信用户中有47.5%为重合用户,即在电脑和手机两类终端使用即时通信。用手机上即时通信的用户,占即时通信用户的56%。只在电脑上使用的用户占44%,只在手机上使用的为8.5%。

2 博客。截至2010年6月,我国使用博客的用户规模扩大到2.31亿,增幅为4.5%。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相比增幅较小,这主要由于博客性质所决定。对于新网民而言,博客更多的是一种信息收集渠道,对于互联网入口作用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社交网站在功能上与博客存在交集,因此,社交网站的快速增长也影响了博客使用。

从发展形势分析,博客的媒体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国内博客发展初期主要以个人展示为主,而随着机构、名人的博客影响力越来越大,博客的信息传播也将从以往主要以个人信息对少数人共享转换到个人信息对多数人共享的状态,使其具有了规模性。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自媒体趋势将愈加明显,而博客以及微博客也籽成为自媒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3 社交网站。截至2010年6月,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规模达到2.1亿户,使用率为50.1%。半年新增用户3455万,增幅达19.6%。社交网站的高速发展与其特性存在很大关系。首先,社交网站可以认为是互联网服务的综合体,其可以提供博客、论坛、视频、游戏等多种互联网服务,加之多数信息都是经过“二次过滤”,即已经经过了好友的信息筛选,因此信息质量较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另一方面,社交网站的信息多为朋友间提供,对于朋友的关注加大了用户对于社交网站的使用粘合度-最后,社交网站是以SnS社会人际交往理论为基础的,这种社会交往的需求帮助其可以在广泛的群体传播,发展用户基础较好。可以预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站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提升。社交网站用户中,使用电脑和手机两类终端的重合用户达到39.1%。由于手机上网的随时性和随身行,使用手机上社交网站的用户有9827万,占社交网站用户总数的46.7%。

(四)网络娱乐

1 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继续增长,达到2.96亿人,新增3156万人,较2009年末增长11.9%。网络游戏在网络娱乐应用中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8.9%攀升至目前的70.5%。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速继续放缓,游戏类型细分和产品品质提升成为行业关注重点。从游戏用户的增长率分析,游戏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仅为11.9%,为近五年最低增幅。较低的用户增长率意味着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趋向饱和,这也将推动整体网络游戏行业的转型。首先,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细分,这种细分一方面是游戏产品的细分,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运营产品,提升产品针对性;另一方面则是区域市场细分,在一线城市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形势下,二三线地区存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中国网络游戏产品向品质竞争层面转换,网络游戏在游戏选择以及使用上趋于深入,从而推动中国网络游戏从数量到质量上的提升;最后,用户增长缓慢、监管政策收紧以及产品同质化特征导致中小厂商发展形势更为恶劣,未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将进一步集中,中小厂商淘汰形势将愈加严峻。

2 网络文学。截至2010年6月,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用户规模达1.88亿,较2009年底增长15.7%,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推进是促使网络文学用户快速增长的主动力。2010年,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的步伐加快,文学网站通过增加投资金额、加大宣传力度、打击侵权盗版等措施,调动作者创作热情,丰富文学作品内容,从而吸引用户的广泛参与;同时,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商开始介入网络文学市场,为网络文学开拓新的传播渠道,使网络文学覆盖到更多用户。其次,3G时代手机网民的增长,以及用户对无线内容的庞大需求,拉动了手机网络文学的使用率,对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第三,电子阅读器、pSp等阅读终端的技术升级和不断普及,丰富了网络文学的传播载体,将网络文学应用推送到更大范围的用户群。

目前,有36.4%的网络文学用户只在电脑上在线/下载看网络文学作品,只在手机上在线/下载看网络文学作品的也有30.7%。这说明网络文学用户群体在电脑和手机两类终端使用上较为分化。

3 网络视频。目前,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2.6%上升到63.2%。网络视频结束了去年用户下滑的局面,使用率开始缓慢上升。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新增用户2500万,增幅达10.4%。经过2008~2009年视频行业的清理整顿后,国内视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走向规范有序;在市场环境优化的基础上,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视频呈

现平稳增长趋势,拥有更广泛的用户覆盖面,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同时,视频网站营销手段不断创新,广告主对视频网站营销的认同度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部署和实施,中国网络视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视频传输速率的提高,接入渠道的增多,将使网络视频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支持,成为大众视频消费的重要方式,快速提升了网络视频的媒体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也对网络视频的带宽服务能力和内容制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安全和信任环境

2010年上半年,有59.2%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遇到该类不安全事件的网民规模达到2.5亿人。

2010年上半年,有30.9%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网络安全的问题仍然制约着中国网民深层次的网络应用发展。

调查发现:89.2%的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担心访问假冒网站;而他们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86.9%的人会选择退出交易。互联网向商务交易型应用的发展,急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

第四章 手机上网行为分析

一、手机上网应用行为

2010年上半年,网民手机上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仍然是渗透率最高的应用,渗透率达到61.5%。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成因:首先,即时通信工具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极高的用户粘性保证了手机即时聊天的需求存在。此外,目前由于即时通信工具的极强吸引力,各手机制造商都将其作为标准软件内置在手机中,这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提高了用户使用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可能。其次,手机搜索在网民手机上网应用使用率中排名第二,达到48.4%。由于手机浏览性能、输入效率较差,手机网民更习惯利用统一的人口进入各类内容页面。因此,搜索导航类应用继续保持用户渗透率的领军地位。手机社交网站的渗透率在2010年上半年增长较快,达到了35.5%,展现出较好的成长势头。互联网的社交化趋势已经变得不可阻挡,目前已经在传统互联网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手机互联网一直是在模仿、借鉴传统互联网,因此整体发展慢于传统互联网。未来,手机上的社交化应用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从内容方面看,手机上网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娱乐休闲类应用,音乐、文学、游戏、视频等应用都在渗透率中排名靠前;而手机邮件、支付等应用渗透率较低。这是由于,手机网民总体上并不是集中在中高端商务人群,普通民众才是手机网民的主体,手机目前更多还倾向于娱乐终端。

二、手机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与2009年末相比,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小幅上升,达到57.1%,这与整体网民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但男性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大于整体网民中男性用户占比。在使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上,男性群体的优势更为明显。

(二)年龄结构

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年龄向成熟化方向发展。手机网民中30~49岁占比显著提升,增加了3.7个百分点,10~19岁手机网民占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

(三)学历结构

与整体网民的学历结构相比,手机网民学历偏低。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群体学历结构在提升。中小学及以下学历手机网民的比例显著下降,初中及以上各学历层次的网民比例均有所上升。

(四)职业结构

与2009年底相比,除了产业服务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业人员占比下降外,手机网民中其他职业类型群体占比均有所上升。在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用户融合趋势下,手机上网不断向各个群体渗透。

(五)收入结构

由于手机网民中职业结构分化,手机网民的收入结构也出现变化。截至2010年6月,手机阿民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比提升到21.9%,月收入在3001~8000元的手机网民提升到12.9%。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2

关键词 网络视频 数字化报业 广告

数字化转型中的报业。需要重构自己的产业链,开掘支撑自己盈利的模式。随着ipV4协议向ipV6协议的过渡,下一代互联网的意义恰如火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一般重要,它不但拥有海量lp地址资源。能为全球每一台网络设备,包括电脑,甚至普通家电提供接入,传输速度比现在快100倍以上,操作也更为简便,实现真正的“即插即用”,届时网络信息量会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增长,目前制约互联网视频、电子杂志等发展的一些速度“瓶颈”终将打破。如此一来,网络视频给传统报业的重要盈利模式——广告,也将提供一个崭新而开阔的平台。

一、报业网络视频广告资源的深度开发

在对报业网络视频广告资源深度开发进行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将有关网络视频广告的一些概念厘清。

1 网络视频广告的概念

它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狭义上是视频形式的广告。二是广义上是视频媒体上的广告,这两个应包括网络视频广告通常涵盖的内容。依此类推。我们所说的网络视频广告主、网络广告费用等都应从这两个概念上去界定。

2 网络视频广告的形式

从形式的角度,网络广告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宽带类的网络广告,承载着大量的视频和流媒体,在宽带类广告里,贴片、画中画,剧情植入,富媒体等广告应该是最具吸引力的,也是目前广告公司、广告主以及广告运营商都非常关注的网络视频广告。还有大量创新性的广告形式。

3 网络视频的市场规模

据艾瑞的广告主检测数据显示,从05年第一季度到07年第一季度,视频网络广告主的数量是在稳步上升的。

按照广义的网络视频广告概念,根据艾瑞调查统汁,06年是1.7亿,虽然占整个网络广告60.5亿的3%左右,而占所有广告总额(包括视频、报纸、杂志、广播等)1500多亿的比例更小,但是所有业内人士都认为它的潜力非常大。

(1)视频广告的效果优势明显

在用户的定向性上,网络视频的媒体定向性绝对优于其他媒体,地理适应性也是突出的优势。此外在广告的互动性,以及对网络用户传播的便捷性上,网络视频媒体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用户对视频的认可程度呈现两个特点;在内容点播自由度方面,用户极其认可网络视频:在画面质量方面,目前看还是电视更好。但随着带宽和具体设施的不断完备,目前很多网络视频的劣势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优势。

(2)用户对视频广告接受度逼近电视广告

关于用户对目前各类媒介及广告的偏好,艾瑞调查表明:一是网民对互联网广告的接受率和印象的深刻程度已经接近电视广告。对电视来说,44.2%用户表示对电视媒体印象深刻,而互联网用户是42.3%,非常接近。

而用户愿意接受的广告投放媒介类型,网络视频广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它仅次于电视广告,远远超过网页广告、报纸杂志类广告和传统的网络广告。

(3)对贴片广告的接受度最高

对视频贴片广告的接受程度最高,其次是视频内容广告的形式,这也是网民比较乐意接受的,超过50%,而视频周围的图片文字广告,用户的接受认可度相对较低。

(4)一般用户接受缓冲贴片广告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调研结果。我们很多平台运营商希望把广告放到缓冲中,加载这种贴边。目前网民对这种形式的反映是基本对半,这对广告主和媒体运营商来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如何更好利用其中的一半值得思考。

(5)用户视频广告接受度与收入成正比

接受网络视频广告的用户,他的月收入和他对网络视频广告的认可程度成正比,收入越高的用户,他对网络视频广告的接受度越高。这个现象只在网络视频广告用户中呈现出来。而在报纸广告、电视广告中则没有这样的规律,反而是低收入用户的接受程度稍微高一些,高收入者是最低的。由此可见网络视频广告对用户的价值。

(6)视频用户的兴趣爱好高于非视频

据艾瑞调查,目前网民感兴趣的对象有:音乐、数码、it产品、手机、游戏等。发现视频用户兴趣的广泛程度远高于非视频,这对网络运营商和广告主如何进行视频广告的开发方面较有价值。

一方面,在网络视频上投放广告,内容与互动优于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推送式的播放方式对网络视频用户的影响力在逐步降低。而网络视频所具有的随时点播和下载播放的优势以及多样的互动方式正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根据艾瑞2007年5月的调研数据,63,3%的用户认为网络视频节目的丰富性优于电视。而且,网络媒体广告对受众产生的印象和电视广告只有1.9个百分点的差距。除此以外,广告主选择视频广告的原因在于该类广告在制作成本、精准的用户定位和形式多样性等方面都远远高于电视广告。视频广告正在开拓电视广告之外一块新市场。

另一方面,形式与效果好于传统网络广告——视频广告作为新的广告形式正在通过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等媒体进行传播。随着中国宽带服务的普及,网络已经不在成为该广告推广的门槛。视频广告所承载的信息量、信息展现方式以及互动效果等指标均优于普通网络广告。而且视频广告在品牌记忆度、购买率和忠诚度等指标上相对传统网络广告也有大幅度提升。见下图

(7)国内视频网站已经开始将访问量变现

07年中国网络视频网站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视频广告收入的放量增长成为其主要推动力。目前网络视频运营商主要分为六类:门户类、视频分享类、电视机构类、在线影视类、视频搜索类以及p2p流媒体类,其中p2p流媒体和视频分享网站的视频广告收入增长最为迅速,主流p2p流媒体运营商广告收入均以突破千万人民币,而视频分享网站在经历了用户积累及用户体验的培养阶段以后,在07年下半年也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广告销售团队。随着视频网站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视频网站受众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未来的视频广告市场将出现快速增长,09年进入视频营销元年。见下图

(8)视频广告带来崭新的品牌沟通方式

纵观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阶段,网络营销的载体已经由最初的图片文字方式发展到今天的视频形式。而网络营销思路也已经由“推送式”向“交互性”方向发展。网络视频的出现,正契合了网络新营销的发展要求,兼具内容丰富性、广告主与用户交互性以及定位精确性等优点的视频广告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主流。

目前中国的网络视频广告主要有三种模式:推送模式、赞助模式以及UGa模式。依据视频载体不同,视频营销的模式也有差别。

推送模式——适用范围最广,也是目前主流的视频广告形式,通常以视频贴片或围绕视频播放器周边进行广告投放。

赞助模式——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新视频广告形式。广告主以赞助的形式将网站中与自身企业品牌诉求相关联的视频内容聚合成一类视频频道,聚合的视频内容并非一定与企业直接相关,但在所要表达的个性化层面(如价值观)与其潜在的消费群体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受众通过主动点击相关主题进入广告主的视频专区,并在浏览相关视频过程中看到广告主投放的广告。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广告主可以更加精准的锁定目标受众,通过将品牌与主题视频的融合实现受众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和认可,广告主不仅可以在用户基本属性方面实现精确定位,在用户高级属性(如价值观,生活态度)上也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传播。

UGa营销模式——主要适用于视频分享类平台的视频营销。也是视频分享平台区别于其他视频网站的主要特征之一。UGa营销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广告“单向”传递信息的局面,受众通过参与品牌主题的创意制作实现广告主与受众的“双向”沟通。所以,从这点看,不但节省了广告主的成本,更多的是对消费者品牌创建的认可。不再是光强调消费者是否看到了这个广告,而是更多的强调他们看到、理解并愿意讨论它,同时分享自己的观点。这种基于视频为载体的口碑传播具备了受众精准和高信任度传播的特点,在提升企业品牌的同时,也更易于激发销售行为。另外,用户既是受众群体又是传播渠道,很好的把媒体传播和人际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网状联系传播出去,放大传播效应。

报业集团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利用网络视频这样一个良好的广告平台,整合自身优势资源,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 用户爱好广泛利于视频广告市场放量增长

观看过网络视频的用户(视频用户)在兴趣爱好方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相对于没有观看过的用户(非视频用户)存在较大差异。视频用户在爱好上表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从一个侧面表明该类人群可能存在较高的消费能力,而这一点正是广告主非常看重的,这有利于吸引广告主对网络视频广告投放的兴趣,提高视频广告的投放效果。

随着网民受众数量的不断提高,对网络依赖程度的逐步增强,为传统报业的广告主寻找消费者及潜在顾客提供了更广阔的路径。

受众层面媒体接触规律的改变对报业来说并未构成直接威胁,来自广告主层面的变化显示。在线营销将大幅削弱报纸在客户品牌传播组合中的重要性,这才是致命性的问题。以《新民晚报》为例,面对这一领域的挑战,《新民晚报》发展在线营销,提升整合营销传播的竞争实力。2007年开始,《新民晚报》已经能够初步提供包括日报、杂志、新媒体在内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给广告客户,下一步还将提供《新民晚报》数字报纸的在线广告位和传播机会。

2 品牌广告主投放向网上整合营销方向发展

网民的网络行为日益复杂,网络媒体也在向垂直化、细分化的方向发展,广告数量的繁多、销售渠道权利的转换、网民要求与产品互动及体验的呼声不断增强等因素,驱使广告主不再仅仅满足单一形式及媒介的广告投放,网络营销正在向整合营销传播方向发展,广告主更加注重网络广告的实际回报,而不仅仅是点击。未来,基于细分媒体平台的优化组合及内容行销、事件营销、互动营销等网络营销策略的实践将趋于体系化和系统化,网络营销的技术门槛在提高。

3 品牌网络广告形式多元化,富媒体及视频广告成为未来的主流形式

随着多元化的网络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品牌广告形式也继续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富媒体化成为未来广告发展的趋势,视频广告则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形式。艾瑞预计,随着视频网站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视频网站受众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未来视频广告市场将出现快速增长。而驱动视频广告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营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视频广告的营销价值被低估,高性价比的视频广告使得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关注视频营销、未来几年视频行业受众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成规模的视频网站和垂直型视频网站将具备与广告主谈判的资本、08年奥运会使得网络视频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网络视频的应用及广告主对视频营销的关注。

4 品牌广告投放主流计价方式向人群定向的Cpm转变

Cpm在衡量网络广告效果的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可谓是最主要的指标。针对不同网络媒体的特征,可以依据该媒体的特质,采取一些辅助方式和指标结合Cpm指标来评价品牌广告的效果。人群定向的Cpm更能体现品牌营销手段的价值,提升广告业绩。

5 报业集团成立专业化网络广告公司

网络广告公司出现了专业化趋势,例如汽车、房产、游戏等都出现了优秀的行业服务公司;而分众、wpp等则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整合,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广告公司的服务阵营,进一步强化了网络广告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未来的网络营销将趋于体系化和系统化。市场的门槛在提高。

6 在成熟的网络广告产业链中市场更认同第三方数据公司的合作

互联网早已不再是早年的“唯流量论”的时代,互联网的精准营销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广告主慢慢认识到流量不等同于销售额,不等同于业绩,追求精准营销的广告主开始对客观评价网络媒体营销价值的数据形成迫切需求。与此同时,对于相对统一和稳定的判断标准已经呼之欲出,第三方监测机构所提供的数据开始逐渐得到市场的承认。这里其中有来自艾瑞iResearch所提供的基于网民样本研究的iUsertracker,还有来自nielsennetratings的面向网站全流量监测的mi系统。第三方工具市场的价值日益凸现。

7 重新整合

(1)设立具有电子交易功能的分类信息网站,新闻资讯和广告信息相关联度的下降,使得广告信息服务必须具备更多的附加服务增值才能吸引广告主和受众。数字报业广告运营转型的重点之一就是“变渠道为平台”。提供广告主和受众双方即时进行广告产品服务信息的沟通平台,并且运用数字化现金流的电子商务功能,建立新型的分类信息网站。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3

收费还是广告,欧美报纸网站未曾停止的争论其实,在报纸网站收费与否的问题上,默多克本人也经过了多次转变,先是2007年宣称对《华尔街日报》网站取消收费并取消《纽约时报》“timeSelect”内容收费,再到此前高调谴责google等新闻搜索网站是网络的寄生虫,最后又回到现在的收费言论,可见传媒巨头在网络收费与否的问题上,其实也没有清晰的答案。

而在多年前,美国报业就曾针对报纸网站“收费vs广告”的问题展开过争论,最终大多数网站还是选择了后者。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互联网的开放环境造就了用户免费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习惯,报纸网站通过免费开放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访问,进而通过网站广告实现营收增长。目前,具备特殊资源并成功实施订阅收费的报纸网站只是少数,例如《华尔街日报》网站由于提供财经新闻的服务,成为较早实施订阅收费服务并获得成功的网站之一,但大多数网站无论是国外的报纸网站,还是国内的报纸网站,走的还是广告经营的模式。

然而,网站流量的上升并不会必然换来广告营收的增长,免费内容的易得性注定了用户对该内容投入的关注并没有有偿内容高,因而网络广告价格也就得不到保障。报纸网站期待通过网络广告帮补高昂的生产成本,最终事实却是互联网广告的定价往往比报纸广告定价低得多,网络广告对报业集团的营收贡献是杯水车薪。商业网站特别是搜索引擎的兴起,使得内容网站彻底沦为了他们的下家,传统报纸网站的互联网话语权正在丧失。

同时,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了报业更大的生存压力,美国已有多家报业集团申请破产,多家传统报纸放弃印刷版彻底变成网络发行。在互联网广告无法帮助报业集团度过危机的情况下,报业急需通过其他方式展开自救,此时收费阅读便成为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可见,美国报业对收费阅读的探索并未明朗,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报业,跟进还是观望,这是个问题。某种意义上说,中美报业在发展互联网市场上的心态并不相同。美国报业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衰退期,在互联网与经济危机的双重冲击下,其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急剧萎缩并加速下滑,这一趋势在短期内看不到改变的可能。形成对比的是,互联网广告市场节节高升,因此美国报业急于向互联网转型,互联网(无论广告还是收费)已经成为其仅有的救命稻草。然而在与google、yahoo等互联网新兴力量的较量中,美国报业在互联网广告领域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成功。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报业急需在互联网中寻求突围,于是一向信奉内容为王的报业媒体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内容收费。而中国报业市场才发展了20多年,目前整体仍在上升期中,收支平衡未被打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报业并没有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也不像美国报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报业的互联网收费是市场压力推动下的自我拯救,而中国报业的互联网发展至少从目前看仍是一种前瞻性的主动求变与未雨绸缪。

大众化、同质化内容使得国内报业缺乏网络收费的土壤在美国报业中,收费阅读并非没有成功案例,《华尔街日报》网站已经实行了多年的收费订阅并且收入可观。然而,中国报业的区域格局、内容的同质化、网络用户付费意识的缺失以及商业新闻门户和区域竞争对手的存在,都在客观上制约了报纸网站收费阅读的可行性,使得目前国内网络订阅收费缺少必需的成长土壤。

目前国内报业属地管理特色明显,作为报业市场主体的日报、晚报和都市报基本为区域性报纸,如果网络发行受众群聚焦在区域内,受众面窄就会使得网络收费的范围受到限制,网络收费订阅还未开始就已经看见了“天花板”。另一种常见的逻辑是,区域内的日报和都市报通过网络订阅手段,把部分印刷版订户转化成互联网用户,从而大大减少报纸的发行成本,变相地提高报纸利润。但其实这样的逻辑并不成立:一则是目前国内报业市场即使在网络报纸免费阅读的情况下,线下订阅用户尚且未有转移至网络的迹象,期望他们在网络报纸收费后转向网络并不现实;再者,即使用户真的如我们所愿转移向网络报纸,其中所节省的印刷发行成本也往往不足以弥补用户转移后因印刷版发行量下降造成的广告流失,毕竟目前互联网广告价格仍然远远低于印刷广告,用户或许可以转移至网络报纸,广告却不然。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欧洲首家放弃纸版发行专攻网络的报纸taloussanomat在转型后,的确节约了52%的支出,然而其收入却下降了超过75%。可见,期望通过发展网络订阅降低发行成本在逻辑上成立,但在财务上却起了反作用。

因此,更为合理的策略是我们把网络读者当作报纸的增量用户来看待,通过增量用户创造增量的利润。然而国内报业并未形成诸如美国报业市场的一城一报格局,在中国一个较大的省会城市,五六份综合性日报并存的现象并不罕见,各报内容虽有差异,但差异并没有大到用户愿意掏钱付费订阅的程度。对于习惯于免费获取资讯的互联网读者来说,转向其他报纸的网站并不需要花费很多力气,网络报纸并没有向用户叫板的本钱,强制的实施收费订阅最终只是把用户送给对手网站。对于国内大多数报纸网站来说,由于同城报业竞争的存在以及内容的同质化,网络订阅收费时机并不成熟。

另一方面,国内网络用户并没有形成为互联网内容付费的意识。苹果通过ipod在线音乐销售在欧美成功销售数以亿计的mp3,然而国内网络用户对音乐的消费从来都是免费从网络下载。亚马逊Kindle推出一年后出货量达到25万,电子书售卖正成为亚马逊新的营收增长点,而国内各式各样的免费盗版电子书下载网站正大行其道,版权内容鲜有问津。我们应该看到,对于音乐、书籍这类耐用性内容(多次使用),国内网络用户尚无付费的打算,那么期望他们为新闻这类快消式的数字内容付费更无可能,至少在短期内看不到转变的趋势。

而搜索引擎、几大商业门户网站的存在,又使得报纸网站新闻成为易得性资源。传统报业媒体过去多年已经与几大商业门户形成了稳定的新闻售卖关系,如无重大转折性事件发生,这种关系或许将一直维持下去,加上搜索引擎的普及应用,报纸新闻对互联网用户来说已经是易得性资源,在内容获取上设置门槛的想法并不现实。退一步说,即使各家报社形成攻守同盟,不再向门户网站提供内容,在目前的版权保护力度并不到位的监管体制下,也不能保证某个付费订户不会把网站的新闻post到免费网上并被搜索引擎收录。

中国报纸网站需在内容上创新求变。开发网络订阅的增量市场基于上述原因,除了个别具备独创性内容的报纸或者行业报外,希望通过网络版报纸向用户进行收费阅读的想法并不现实。面对持续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以及不太明朗甚至被看淡的互联网收费订阅市场,选择流量换广告的免费内容浏览模式至少在国内会比较有说服力。毕竟互联网广告已经是被证明了的盈利模式。再者,无论从市场增长速度还是从行业的“天花板”看,互联网广告都显得更为诱人。

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面。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面向企业市场的收费似乎变得困难,而形成对比的是,面向用户的收费不减反增。一个有说服力的数据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第一季度,面向企业收费的中国互联网品牌广告市场规模发生了自2003年互联网复苏以来的首次季度环比下降,而网络游戏、手机报等应用黏性高或者具有渠道优势的用户收费市场却依然高歌猛进,逆势高速增长。从这个角度看,报业并不应该彻底放弃面向用户收费的努力。

因此,对于报纸网站来说,合适的策略也许是:互联网广告市场仍然作为报纸网站的主攻方向,同时通过创新及用户需求的发掘,将面向用户的收费市场作为报纸网站收入的增量部分来经营。

我们已能明确的是:对于大多数报纸网站来说,未经加工的报纸见报内容无法吸引网络用户的付费订阅,报纸网站在订阅付费市场上努力的方向,既不是为了转移线下用户来节约发行成本,也不是替代网络广告的网站经营模式,而是通过创新与差异化,在为用户提供全新资讯服务需求的同时创造报业增量营收市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报业至少应在内容、服务、渠道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一是细分内容服务领域,发掘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线上用户与线下用户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用户或许不愿意为一般的报纸内容付费,但或许愿意为其喜好的内容付费。国内报纸网站多为报业集团所创办,集团下有各种子报资源,能否以一定的维度对信息进行分类重组,进而制作成用户愿意付费的特定行业信息,付费用户或许更加关心内容的深度而非广度。另外,对于新闻资讯类内容,加强时效性、强化区域服务以及对用户的生活有帮助,也许会成为用户是否付费的评判标准之一。

二是拓展服务渠道、丰富产品形式。发展用户付费,并不一定只是针对互联网平台。随着3G普及、手机终端丰富、各种终端产品应用的开发,很多用户自己并未意识到的需求可以被创造。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手机报便是用户付费订阅的一种新的渠道信息服务。用户不愿为互联网内容付钱,但在新载体上,用户的免费意识也许并没有那么强烈,如何激发用户的消费意欲,需要业界多加思考。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4

关键词:网络:网络财务报告:建议

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字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网络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被打破,由于信息用户需求变革与信息技术创新,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必然向网络时代财务报告转变。

一、我国网络财务报告概述

通常认为的网络财务报告,一般是指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置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一个公司通过其网站提供完整的一套财务报告,或者能链接到存放在因特网其他网站的财务报告,都视为网络财务报告。我国开展网络财务报告的工作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刊载年度报告摘要的同时,应将年度报告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2000年6月27日,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又联合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文上网,截至2008年,绝大多数国内上市公司网上披露了财务信息。但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仍然偏低,其网站建设状况、披露策略及披露内容与列报形式等方面都很不一致,网络财务报告的规范和监管水平也有待提高。

二、我国网络财务报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更新及时性

从理论上讲,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企业可以随时在网上更新报告,用户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信息,特别是一些无需独立审计且自愿性披露的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但是,由于企业对增加网络披露的内容缺乏积极性,并且无意改变目前的财务呈报模式,致使网络财务报告更新速度慢,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至今,网络财务报告还没有一个国际通用的规范模式,也没有形成体系的规范对其进行约束,这使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受到一定的置疑,若相关会计准则不及时出台,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二)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到目前为止,除要求在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刊载年度报告外,我国针对网络财务信息没有一套规范的政策法规,这就会造成公司披露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无章可循,有一定的任意性,造成披露的信息不可比。若相关机构不尽快制定网络财务报告准则框架。建立电子报告模型,使公司披露信息有章可循,不达到规范网络财务报告的目的,致使信息披露的任意性带来的信息不可比等问题。

(三)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目前企业在互联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属于自愿披露的范围,证券监管机构对互联网上的财务报告问题也还处于观察、研究阶段,完善的规范尚未形成,企业将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与其他不需审计的财务信息不加区别地置于公司主页,如果不加提示,使用者很难对该信息是否已经经过审计获得清楚的认识,这无疑将影响使用者对这些财务信息的使用。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个较好的方案是大力开展注册会计师网上签证业务,同时要求企业对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财务信息是否经过审计给予使用者必要的提示。

(四)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安全性

在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的处理越来越依靠计算机自动处理功能,随着电子计算机构造的日趋复杂化,这种功能既很集中又很脆弱,一旦发生微小的干扰和差错,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由于计算机系统的互相连接,各个系统间的信息流动性很强,通过这种流动性,会计信息在传输网络中容易被窃取、改动、增加或者删除,电子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主要表现为黑客侵入窃取会计信息、会计数据信息丢失、磁介质型载体档案缺乏有效的保密措施、网络技术下病毒的危害等。其实不仅是网络财务报告,其他的网络信息同样面临着安全性的问题,财务报告的安全性问题可能更有代表性。

(五)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式

我国现有的网络财务报告形式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司在网上的财务报告多为pDF和HtmL形式,基本还是纸制报告的翻版或替代品。某些上市公司在网络上仅以文字形式摘要说明财务状况,有的则重新选取部分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披露,报告的方式和技术的简单,使其处在界面的定期报告状态,没有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带给会计的快速和便捷,网络的互动功能还有待开发。网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法律规范问题上由于网络技术信息披露的内在特点,如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目前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对提供的会计数据信息不能依法得到保护;税法的调整对税率和纳税方法在执行和被执行中常常发生冲突;电子货币结算时,在授权和电子签名确认的过程中不合法事件时有发生;不良信息常常进入会计信息披露范畴的控制区,干扰了正常的信息披露活动。从而给网络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建议

(一)加强会计信息数据录入管理

在网络环境下,从不同计算机上输入的不同会计信息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会计信息数据库。再加上信息共享,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健全,把没有严格检验的会计信息录入到整个网络中,就很难查明原因,这样直接影响到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管理,严格控制和检验会计信息的录入过程。在会计信息输入系统前要经过检验。并且分工录入,各负其责,明确责任。根据会计核算和网络技术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型的会计信息分组录入。

(二)制定网络财务报告准则

网络财务报告的广泛使用及发展要求制定新的相关会计准则,以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新问题,规范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内容、形式、信息质量标准等。相关机构应尽快制定网络财务报告准则框架,建立电子报告模型,使公司披露信息有章可循,达到规范网络财务报告的目的,克服信息披露的任意性而带来的信息不可比等问题。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尽快制定出有关网络财务报告披露内容、形式的规章制度和网上信息披露的行为准则,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信息使用者使用网上信息的信心,从而提高网上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推动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

(三)加强网上财务信息的控制

在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数据是会计信息的核心,为了保证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可以采用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所谓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

器统一对各种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服务器将这些会计信息传送到各个工作站,再由各个工作站分别在本站处理各自的业务,并在每天结束后,各个工作站都将当天新处理的会计信息传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序时处理,并加入到相应的会计信息库中。控制方法的授权式是当工作站有业务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中的会计信息时,服务器可以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允许访问。传统财务报告不仅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而且信息内容和格式方面也有诸多的规定。这些有关财务报告格式和披露的规定,其本质是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并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综观目前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实际,基本仍为企业的自愿行为而缺乏监管机构的介入。目前我国企业在其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已经十分普遍,所以在我国必须加强对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快制定有关网络财务报告的法规和制度,一方面确保网络财务报告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介机构也应出台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网上披露内容的真实与可靠。

(四)加强网络系统安全控制

1、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内容控制制度。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人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

2、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安全体系。在财务软件中提供周到、强大的数据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操作、数据传输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充分利用防火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措施。

3、完善计算机安全与犯罪的立法工作。一方面可以使计算机会计系统安全措施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打击篡改、伪造以及盗窃网上信息的犯罪分子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企业要把系统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化相统一,以保证系统控制方案即安全政策不断随系统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5

目前,中国网络广告在所有广告中所占比例仅占1.5%。不过,这个细小的身躯却有蛇的属性,面对份额巨大的传统广告市场,试图上演一场“蛇吞象”。

“中国有很好的宽频基础设施,因此互联网广告潜力巨大,很快份额将会上升好几倍。这些份额将从目前的传统媒体手中抢夺。”mSn国际部广告总监tomBowman直言不讳地说。

由于看好此间发展潜力,微软将与中国各大媒体广告商合作推出四大富媒体广告形式(2D及3D的video、audio、java及动画等组成的效果),以抢夺中国网络广告市场。

网络广告的增长给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带来了威胁。国内情况暂且不表,在一些报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一些传统媒体因此不断萎缩,《纽约时报》近期裁员500人。2005年,《洛杉矶时报》(Losangelestimes)也公开表示,年底前将裁减85个编辑岗位,相当于全部编辑人员的8%。

优良品种

网络广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同即时新闻的无缝粘合。

拥有十多年历史的4a级广告公司,第一企划媒介购买部经理胡日查对记者说:“网络广告的即时性很好,只需跟网站签下全年合约,一旦发生类似禽流感等重大事件,广告都会和新闻同时出现。这一点报纸电视肯定比不了,报纸得提前编写印刷,电视还得拍,都需要有一个周期。”

同报纸相比,网络广告的另一个天然优势是用户群更大,并且可以无限扩展,很适合整合营销。

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做网络营销方案。以给汽车做促销为例,广告模式可以有很多种:在汽车频道里刊登公关稿,建立专门的网站,甚至可以做一个在网上买卖的平台……广告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公关、促销、售后等多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广告主得到了最大的实惠。而这些功能对传统媒体来说则不可想象。“如果广告主希望广告播出后有所反馈,那么网络广告无疑更有优势。纸媒体不适合那种需要传递一个系统的故事型的广告。其实即使是电视也无法一一实现这些功能。”百度副总裁梁冬告诉记者。

最后一个独有的优势在于它的精准定位。网络媒体的可监控性强,流量可以被公正地监控,纸媒的发行量却通常是个谜。而且,网络里往往有一些可以显示身份的元素,能够分析出用户的年龄、行为、区域等特征,可以令企业广告的投放有的放矢。但传统媒体则不然,“虽然可以用软件刨出适合目标广告的纸媒,然后选择最适合这个广告的媒体。但我们只能拿到他们发行量和阅读率的数据,无法进一步细化读者群。”胡日查说。

正是由于这样惊人的优势,网络广告的发展状况势如破竹。来自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9亿,较2004年增长75.9%。网络广告业主在2005年达到3225家,较之前一年增长近一倍。

赶上好时候

作为互联网三大主要收入之一,网络广告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受到厂商关注也不奇怪。迄今为止,网络广告已经在中国长跑7年,只是一直落在无线增值和网络游戏后面,才未被当作互联网主流业务。是百度的上市和竞价排名模式的成功给网络广告带来了春天。

而且,互联网另外两大主流业务最近的“蒙难”也给了他绽放光彩的好时机。“网络游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景气,无线增值2005年遭遇了中国移动大整顿,Sp营收集体下滑,趋势非常明显。”易观国际的分析师绕展说。来自易观的数据也显示:搜狐现在无线增值收入只占到总体份额的23.9%,同之前60%的鼎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网易无线增值业务份额也从超过60%迅速下跌到3.6%。

“此外,微软进军网络广告也有更深一步的原因。”饶展说,“是为了抵抗来自Google的危胁!”

作为新的it巨头,Google不提品,只提供服务。就像拧开的水龙头,用户安上一个水管就可以用,非常方便,而且盈利模式健康。中国是除欧洲以外的第二大互联网市场,it巨头们在此间的赢利情况相当重要。如果它们无法向Google那样把赢利体现在财报上,处境尴尬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由此看来,网络广告最近的发展似乎是赶上了好时候。但很多研究机构的数据却显示出它的“威力”!

最近,《纽约时报》因为广告数量下降而导致裁员500人的消息让国内很多平面媒体人心惶惶。一种认为网络广告将断送平媒生计的论调甚嚣尘上。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菲利普・梅尔甚至宣称,美国报纸的历史将于2044年10月终结。

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统计,今年1~5月,全国报刊广告总额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广州、青岛、深圳等城市还出现了负增长。

报纸即将进入“微利时代”,这个观点似乎被进一步坐实。于是,为了获取利润,许多媒体选择了压缩编辑部开支,提高价格并降低质量的做法,尽一切可能捞钱。这种不理智的行为导致了恶性循环,更使得报纸前途充满愁云惨雾。

那么,这个互联网新贵目前有足够的实力冲击传统媒体吗?

平面媒体过度惊恐

对于网络广告的影响力,从其目前的具体行业走势来看,我们发现了另一种视角。

虽然有预测认为网络广告的利润总量会超过增值服务和网络游戏的总和,但同广告行业的市场份额相比,网游及增值服务还是个孩子。“因为网游及Sp厂商屈指可数,财富集中在几个公司手里,才显得很可观,”饶展说:“无论网络广告如何高速发展,前途如何广阔,要想取代传统媒体恐怕只能是一个梦想。以国外经验看,最高占总额比例不过7%。这在广告市场里,不要说取代就是追赶也难上加难。”而且,网络广告本身也存在问题。由于国内网站广告受众的区分不是很好,大多数广告都挤在几个大门户网站上面。类似冰箱空调这样季节性强的产品,需要在几个月内密集投放广告,而且是要放在最醒目的广告位上,但全国仅有的几家大门户很难保持平衡。在这一点上,平面媒体则具有很大优势。

“平面媒体的优势不单单这一点。”饶展说。

首先,网络是面对全国的,于是很多具有区域特色的广告在上面便没有立足的意义。而电视、报纸的特点是,地方观众经常对本地新闻更感兴趣。据调查,在北京,只看北京台的观众占80%以上。《北京晚报》、《京华时报》也是北京人最爱看的报纸。而且,每当街上发生某新闻事件,当地群众都会打电话给报纸报料,却鲜少有人报料给网站。论影响力,平面媒体还是比网站要强得多。

平面媒体的地方性优势还表现在一些促销信息上,很多日报的促销消息版块更新很快,一些商场超市的促销信息可以被及时送到当地人手上,这是网络广告望尘莫及的。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6

一、网络财务报告的优点

在网络会计下,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传统的财务报告无法比拟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信息即时传送,时效性强。网络时代以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可以快速传输数据、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具有双向传输、高精度、数字化传送等特征。其传播速度、信息容量及参与性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样,也正是因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及财务报告的提供,都可以实时进行,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随时掌握企业最新的及历史的财务信息,在第一时间查询自己所关心的有关信息,不必等到会计期末,提高了信息使用功能,克服了财务信息的滞后性。这种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传统会计报表所无法比拟的。

(二)披露的信息容量大。网络经济时代,基于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及网络迅速的传输功能,使企业扩大披露信息的容量成为现实,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要,财务报告既要反映货币信息,又要反映非货币信息;既要反映财务信息,又要反映非财务信息,使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在线访问,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网上企业开放的所有关于企业各层面上详尽程度不同的信息。可见,网络财务报告的运用,有效地扩大了披露信息的容量。

(三)更具个性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类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崇尚个性显露,这也就产生了一个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问题,即针对不同需求者的独特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提供。网络为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创造了条件,网络财务报告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网络环境下,借助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人机对话功能,信息使用者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统一格式的财务信息,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满足自身的使用需求。网络财务报告可以按照使用者指定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信息,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报告所含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提供相关的财务指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使用者分析财务报告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提供的相关性,更好地实现了会计目标。

(四)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财务报告可以使企业自身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通过网络技术的支持,在一套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可以生成多套信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多元财务报告,建立会计频道。信息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网络会计将按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财务报告。

二、网络财务报告现存问题

(一)网络媒体的杠杆作用不明显。现行的网络财务报告,大部分公司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仍采用文字的表达方式,在形式上则多为pDF和HtmL形式,基本上还是纸制报告的翻版。网络只是充当了另一种信息的模式,网络平台形象直观的作用没有体现,也没有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带给会计的快速和便捷。

(二)网络安全存在风险。网络财务报告的安全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风险:1、在信息之前,公司内部人员可能会出于利己的目的,对原始会计数据及系统程序进行非法篡改或泄密,从而造成信息失真。2、信息后,网络黑客和竞争对手可能会非法修改或恶意篡改网上信息。3、网络技术因素引起的网络瘫痪、数据库无法使用,以及电脑病毒所引发的系统崩溃等。由此可见,网络财务报告在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自身处于风险之中,加强网络安全是更好地使用网络财务报告的保障。

(三)网络审计工作还不完善。现有的网上财务信息,有些是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些则未经审计。而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信息显然缺乏一定的可信度,这必将对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一定风险。以上情况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

1、审计立法的不适用性。面对网络会计的出现,网络审计应运而生。网络审计的对象、线索、方法、流程、结果等各方面相对于传统审计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了。

2、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有待于提高。和审计立法一样,由于网络审计相对于传统审计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也要适应这一变化,提高相应的审计技术。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审计人员还停留在原有的审计方法上,造成了上述情况的出现。

(四)网络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滞后,缺乏操作指南。到目前为止,除要求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刊载年度报告外,我国就公司在自己的主页上财务信息还没有一套规范网络财务信息报告的政策法规出台。也就是说,网络财务报告还没有成体系的规范对其进行约束,这使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受到一定的置疑,相关会计准则不及时出台,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将大大受到阻碍,并成为制约网络财务报告发展的一大障碍。主要有以下表现:1、财务信息在网上披露的内容、范围及程度等方面,由于还没有可操作的指南性文件,使信息的披露有一定的任意性,造成信息使用者在比较不同公司的网上财务报告时会觉得有很大的差别,觉得无章可循。2、目前,对于擅自改动年报内容的公司如何界定其法律责任,还没有正式的法规。3、公司披露的各种信息庞杂,极其不规范。公司对投资者、债权人、财务分析人员等有用的信息可能不披露,导致投资者、债权人、财务分析人员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去寻找信息,网络没能发挥减少成本、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的作用。

有些公司的财务信息中包含过量相关度不高,对决策作用不大的信息,这样的披露不但会对决策者产生误导,而且这些无关信息可能会掩盖真正的相关信息,最终影响投资者的预测和决策。

有些公司在网上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形同虚设,没有实质性内容。这种披露形式可能对用户准确理解和分析利用信息形成障碍,导致理解上的差异,或发生潜在的问题。

(五)信息使用率不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浏览人数偏低,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由于:1、目前,大多数投资者仍然习惯于阅读纸制财务报告,另外公司对自己网址的宣传力度不足,所以很容易被不断发展的用户口味和新的用户群体所遗弃。2、许多公司在主页上没有明显的“财务报告”链接,而是把它放在“投资者关系”一栏里,要经过几个链接才能找到目标文件,而且更严重的是,在链接过程中不断有公司产品的广告出现,干扰链接。

三、解决方法

(一)充分利用inteRenet这一媒介,积极开发新的财务报告语言。为了解决现行的网络财务报告表达方式的单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inteRenet这一媒介,尽量能更直观地表达信息,如可以应用多媒体、声音、图像等展示财务报告。

另外,还要积极开发新的财务报告语言,使用户更加便捷、快速、全面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信息。XBRL语言就是一个旨在解决计算机对财务数据语言识别的跨国合作计划。它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公司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在网上标记财务和其他信息,是现行比较流行的语言,国外的一些软件公司已将XBRL语言应用到了他们的产品中。我国也应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使网络财务报告最终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从而推进网络财务报告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与维护。网站的安全问题对于在网上财务信息的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与维护,确保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在网上准确而及时地。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层面上,企业要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充分利用防火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措施。而且要购买以预防为主的、对新病毒和未知病毒具有良好防御功能的杀毒软件。2、立法层面上,企业要完善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从而,一方面使计算机会计系统安全措施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为打击篡改、伪造以及盗窃网上信息的犯罪分子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3、内部控制层面上,企业应健全网络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等。

(三)加强审计立法,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要改善当前网络审计的现状,必须着手以下工作:1、加强网络审计立法,加快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制定,如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准则、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标准、网络审计人员的一般要求等,给网络审计工作提供公认的质量标准,保证网络财务信息的可信性。2、提高审计人员在新环境下的审计技能。网络审计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审计人员执行的网络审计任务与网络系统的运行是同时进行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面对新环境,研究新的审计技术,以提高实时审计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7

回顾会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一条重要的线索:不同的经济形态,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又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方法要与管理的模式相适应。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社会开始,经过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网络经济的新时代,传统会计方法的某些方面在网络经济的发展的制约便显现出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管理方式和会计方法上必然要作出改进,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企业通过internet/intranet不断开拓市场,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大量涌现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的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实质是借助电子商务手段,突破企业间的时空界限,通过业务外包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动态配置和优化组合。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必须作出更新,网络会计的产生也就势在必然。

一、网络会计的主体与职能

(一)网络会计的会计主体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在会计工作中遵循的约定,是保证会计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主要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假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会计的一般原则,如划分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虚拟企业所形成的商业环境普遍存在,而虚拟企业是建立在利益共享原则基础上的临时性结盟组织,他们根据任务的要求和市场变化迅速进行重组分合,使会计核算的主体、内容都呈现出模糊状态。

会计主体是会计服务的特定对象,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范围。确定会计主体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够控制其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并提供会计报表。为讨论网络会计的会计主体可以对虚拟企业作如下分类:(1)聚集型虚拟企业,即在虚拟企业中划分层次和结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和控制,虚拟企业利用网络充当买卖中介,实现直线营销。(2)价值链型虚拟企业,这类企业是虚拟企业采取的主要形式,核心企业把价值链中低层次、非核心的业务活动,外包给其他最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回报。在这种类型企业中,核心企业是生产作业链的主导,上下游企业互为顾客,在网络环境中组成一个联合体。(3)联盟型虚拟企业,即各自拥有关键技术和资源的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制定统一的标准,加强相互产品的兼容性,以达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目的。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虚拟企业,其一,都必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了有效的组织生产和经营,明确虚拟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必须相互提供会计报告;其二,虚拟企业必须自主营运其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以按照传统的标准,虚拟企业应该是网络会计的主体。特定的会计主体决定了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或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处理普通实体企业的会计业务,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改进,没有突破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的核算范围,所以会计电算化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会计。

(二)网络会计的会计职能

传统会计的两大职能,一是进行会计核算,二是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记录计算与分析,以价值指标来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会计监督职能是在全面系统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同时,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考核和控制。在虚拟企业中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与控制是超越时空和多方位的,网络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原有的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的内涵难以满足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的发展,要求赋予会计职能以新的内容,网络会计职能,应由传统核算型转变为动态管理型,监督职能转变为全方位的安全控制职能。

网络会计要以全新的方法对各项会计数据作出表述,最大限度的满足虚拟企业对网络会计信息的要求。网络会计为客户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两个特征:一是实时化提供会计信息。这是网络会计有别与传统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会计核算将事后的静态核算提前到事中的动态核算,由于及时处理会计数据,经济业务一旦发生和确认后,就立即存入服务器,自动进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检测和处理。方便快捷的产生反映经营状态和资金状况的动态会计信息。二是多元化提供会计信息。传统会计只能按照行业统一标准提供规定模式的相关指标和数据,而不同的顾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网络会计应该以满足顾客需求为首要任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会计完全可以提供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例如市场行情,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生产环境等等。

二、网络会计的基本体系

(一)网络会计的基本架构

网络会计必须采用网络结构系统来设计,按照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分别设置。对内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处理系统相连接,对外通过公用系统多极链接融入整个社会网络。内部会计系统作为整个经营管理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各个具体业务处理点紧密相连,从各个业务处理环节直接输入基本数据,并通过网络系统按设定的路径及时的传送到会计系统的中央处理机上,形成一个以电子联机实时处理的网络化控制的信息系统。网络会计对外部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收集相关的经济业务信息,如网上购销,网上办税等,并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通过设置会计频道方式向外界会计信息和相互交流,保持与外部的沟通。设置内部和外部网络会计系统,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以业务为中心的责任考评,协调好各成员的协作关系,同时能够实时的反映与核算经济业务,及时地会计信息,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二)网络会计的组织构成

按照虚拟企业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虚拟企业可以分为二类,即主导型虚拟企业和平等型的虚拟企业。主导型虚拟企业是以某个掌握核心技术或资源的企业为主体,去组织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虚拟企业。平等型虚拟企业是企业各个成员均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资源,提供的产品互不矛盾,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的虚拟企业。

在主导型虚拟企业中,企业的会计组织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设置:一种是在主导企业会计机构的的指导下,根据事先达成的会计制度或标准,由各个成员的会计机构利用网络自主进行核算。另一种是在主导企业设置会计处理机构,处理和控制整个虚拟企业全局性的事务,各个成员只设置业务输入终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必须经过各个成员的一致同意。在平等型虚拟企业里,各个成员企业一般各自设置会计机构,依据多方达成的协议,利用网络各自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

(三)网络会计的核算方法

传统的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会计检查的方法。网络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内进行协调、核算、控制和管理,对外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其方法也就围绕其主要任务来确定,通常应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和会计控制的方法。现就虚拟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会计核算作以下设想。

1、设置更为灵活的会计账户体系。

传统会计严格的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划分账户类别,许多账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较为抽象,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在网络会计的环境中,实时的会计报告系统随时反映综合的信息,并且信息的内容易于公众所理解。因此,要尽可能按照虚拟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来设置账户体系,账户的名称要简明、易懂,账户的结构只设”增加、减少、期末余额”,取消”借、贷”符号;采用现金收付实现制,取消跨期摊提账户,以避免人为的调节成本和利润的现象;账户的余额要反映现时价值,即每日按照市场的报价进行调整,以便动态的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总之,设置的账户应与网络会计处理系统相适应,又能被外界普遍接受。

2、自动化、无纸化、实时化的报告系统。

传统的会计报告具有内容高度综合,报告数据可比,信息格式统一,定期以书面形式发表等优点,但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信息的要求愈来愈高,传统报告提供的信息单一,人为的调节报表数据,信息内容相对滞后等问题已显现出来,因此,网络会计报告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应作出较大改革。自动化、无纸化、实时化的报告系统是网络会计报告的重要特征。从存储技术上看,会计报告的载体由纸质存储发展到磁介质、光电介质存储。从数据的录入来看,网络会计报告系统已由手工录入发展到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库系统,自动计算、分类、和组合,随时产生能够满足特定需要的会计报告。从会计报告的传输形式来看,已由人工传递、邮政递送、报纸公开发表,发展到通过互联网传送或公开,报表的传送不在受到时空的限制。从会计报告的内容来看,网络会计报告能提供一切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包括按照统一标准产生的信息和特定要求定制的信息,既有过去已经发生的信息,又有正在发生业务的信息,同时又有对未来的状况进行的预计。因此,网络会计报告的报告应该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对于虚拟企业内部各成员间的相互提供的报告应根据多方的约定来实现,对于向虚拟企业外部的报告则应根据立法或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来执行。

参考文献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8

互联网对报业经营模式的挑战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媒介生态,传统媒体渐趋式微,伴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新闻从采集、制作、到接收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对大众化报纸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新闻不同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意味着媒体不同的经营方式。在web2.0时代,传统报纸对新闻信息的垄断局面几乎不复存在。互联网内容的无偿提供与免费获取替代了传统报纸内容的有偿生产与有偿获取,使报业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危机,报纸读者流失、发行量减少、广告大幅缩水、成本升高是必然的趋势。

⒈对新闻采编方式的影响。传统报纸依靠大量专业记者、编辑等采集、制作新闻,采编人力成本巨大,新闻报道为报纸和专门的新闻从业人员垄断。互联网的崛起使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尼葛拉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说,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办自己的报纸、广播或电视台,不需要执照。新闻的采集与已经不再是报纸和记者的专利了。网民参与新闻采集改变了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打破了报纸对于新闻的垄断,拓宽了新闻的来源与范围,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的不足,有利于还原事实的真相。未来记者兼博客的任务不但是自己采集新闻,而且加工来自非专业记者的报道,这样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更多元更真实,这是传统报纸囿于种种限制无法做到的。此外,报纸的制作成本高昂,纸价居高不下,报业属于资源消耗型产业且不环保(新闻纸消耗大量木材与珍贵的森林资源),而在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传统报纸受到商业利益驱动的经营模式的制约,其新闻采集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新闻信息“扭曲”甚至“失真”的现象严重。对广告过度依赖使读者可以享受近乎免费的新闻信息服务,但也使报纸编辑方针受到广告商程度不同的影响,因为商业报纸的定位首先是为广告商吸引目标读者群,媒介功能异化。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报业“国家”与“教堂”的界限模糊,新闻报道逐渐丧失其应有的独立性。为迎合市场需求,重视新闻的趣味性而不是重要性,煽情新闻泛滥。随着越来越多的报纸压缩新闻成本,如缩版、裁员等,导致新闻报道的质量每况愈下,新闻越来越像公关稿,揭露性报道愈来愈少,其结果是报纸逐渐疏离读者,公信力下降显著。尽管如此,前网络时代的传统报纸依靠对新闻信息的相对垄断仍然有利可图。

⒉对新闻传输方式的影响。在新闻信息的传输渠道、传输速度、传输成本等方面,传统报纸相较于网络均不具优势。大众化报纸诞生的年代,每日出版的报纸是新闻信息传递最便捷的方式之一。报纸作为印刷出版物,面向广大读者发行,必须通过发行渠道才能到达读者手中,不管是邮局发行还是自办发行或者零售,发行环节在报业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人们在网络上与传播新闻几乎是零成本。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新闻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时效性强,也不存在报纸庞大的印刷、运输等成本,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传播成本之低都是传统报纸难以企及的。

⒊对新闻接受方式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接受新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需要新闻信息,但纸质报纸作为信息终端之一,不再是读者必然的选择,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报纸新闻的有力竞争者与替代者,读者获取新闻从报纸转向网络渐渐成为趋势。据报道,为了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亚马逊推出了第二代Kindle阅读器,赫斯特报业集团即将研制报纸杂志专用大屏幕阅读器等,还有其他可移动、可随时下载更新内容的终端设备或已推出或正在开发中。

⒋对传统报业市场的影响。首先是对读者市场的冲击。几十年来报纸的读者人数一直呈现缓慢下滑趋势,互联网的推动使之变成了迅速坠落。皮尤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pewinternet&americanLifeproject)调查显示,2008年40%的受访者通过上网获知国内外新闻,35%的受访者把报纸看作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互联网已经超过报纸成为美国人获得新闻的主要来源。美国发行量审计局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期间,美国所有报纸发行量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7.1%。其次是对广告市场的冲击。网络广告精准性提高,吸引广告商从报纸转向网络,导致报业广告分流。美国皮尤中心最新的《2009年新闻传媒:美国新闻业年度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报业全年广告平均跌幅达到18%,2008年美国报业广告总量为380亿美元,比2006年的495亿美元下降了23%,分类广告向网络流失是报业广告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②。

探索报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美国报业面对当前的困境,亟需创新经营模式,探索适应网络发展的新模式,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报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早在1987年,美国《圣何塞信使报》率先上网,20世纪90年代中期更是形成报纸上网潮,但随着世纪之交网络泡沫的破灭,美国报业的网络化发展停滞不前,一直停留在将报纸的内容转向互联网的网络版阶段,错失了数字化转型的契机,直到近年来互联网的崛起给报业带来生存危机,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美国报业加速经营模式的转型,将互联网视为报业未来所系,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新媒体、探索报网融合的模式,以期重新赢回读者,保持报业竞争力。

⒈大力发展新媒体。美国各大报纸重视建设新媒体,加大对其网站的投入,在改版中突出自己的特色,突破原有的报纸网络版的局限,以便与网络媒体及电视媒体展开竞争。据报道,《华盛顿邮报》加强在报纸网络化的投资,并且聘请了一位数字媒体营运长。纽约时报公司建立了一个新的独立的公司“数字纽约时报”,独立运作,不再由《纽约时报》直接主管,不只依靠其母公司提供新闻源和网站内容,它还有单独的采编队伍、独立核算、独立经营,其经营策略的核心是网上网下互助。纽约时报网站的在线报道范围不断地进行扩展:包括科技报道频道在重新设计后再上线,以及引入经济报道频道,未来数月网站将进一步把在线报道范围扩大至小型公司、个人科技以及理财报道,引入更多的记者和新的媒体工具③。改革后的报纸网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刊登报纸上没有的独家新闻和评论,而且有博客、聊天系统、视频等,以吸引更多读者。尼尔森在线今年3月的统计数据显示,《纽约时报》网站以2010万人次的日访问量在美国新闻网站中独占鳌头。

⒉“弃报从网”节省成本。为应对危机,美国有不少报纸改革传统发行方式,利用互联网发展网络报纸,停止发行印刷版,以节省印刷、发行等成本。2008年12月16日《底特律自由新闻报》和《底特律新闻》宣布,它们计划将送报到家的服务减为一周仅三次。今年以来,美国宣布正式停止出版印刷报纸只发行网络报纸的有:《西雅图邮报》(3月)《基督教科学箴言报》(4月)《塔克森市民报》(5月15日)以及《安阿伯新闻报》(将于7月23日)等。网络报纸可望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发展的行业。

⒊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报业的发展需要突破单纯依靠纸质媒体的盈利模式,互联网的免费内容培养了人们对免费信息的依赖,但由于报纸收入剧减,为了减少对不断下降的广告收入的依赖,拓展新的增长点,一些报纸开始提供在线付费内容。法新社报道,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就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对旗下报纸网站采取收费模式,目前《华尔街日报》电子版已开始收取订阅费。但多数报纸则采取另外的方法,即通过免费内容增加网站流量,抢占网络广告市场。2008年初论坛报业集团等四大美国报业集团组建了Quadrantone报业联合在线广告网络,与其它综合新闻网争夺网络广告资源。

⒋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5月12日《纽约时报》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即建立了一个读者可免费在线实时阅读新闻的时报连线网(timeswire),以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更高层次的需求,并为其提供一种便捷的个人订制新闻体验。该网站随时将《纽约时报》网站上最新的报道和博客文章按时间顺序。除了实时更新外,时报连线网的另一特点是可为读者提供订制服务。读者可以点击网页上方的3个标签:所有新闻、你的新闻、商业与科技新闻,进行选择性阅读④。《纽约时报》还推出了最新版本的时报阅读器2.0(timesReader2.0),该版本程序可下载当天的报纸内容,用户离线也可以浏览和阅读报纸。

⒌提升报纸及其网站的公信力。报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保持新闻品质,重新赢回读者,将是未来报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报纸真正的危机并非来自经营,而是来自读者的信任。报业作为独立新闻业其核心价值与基本目标,应是致力于服务公众利益,而不仅仅是经济回报,近年兴起于美国的公众新闻业运动和“新传统主义运动”就代表了这种趋势。报网融合的优势就在于利用新科技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并让读者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以提升新闻品质,恢复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华盛顿邮报》请市民担任记者,不失为一种扩大读者群、增加发行量、恢复报纸公信力的可贵尝试,该报从4月20日起将一块版面用于刊登各社区普通人采写的新闻,执行总编辑约翰・所罗门说:“我们的报道覆盖面得以扩大,但编辑质量却不会随之下降,平民新闻也要和记者写出的报道一样,符合准确、公正、平衡等原则。”⑤这也许代表了未来数字化报业的趋势――读者本位,即按照读者的需求来决定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这是报网融合发展、使报纸能够继续生存于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美]菲利普・迈耶(philipmeyer)著,《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theVanishingnewspaper:SavingJournalismintheinformationage),张卫平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②Stateofthenewsmedia2009:anannualReportonamericanJournalism,pewResearchCenter,,2009-03-16

③焦建:《美国报业风雪迷途》,《环球财经》,2009年第1期

④《〈纽约时报〉连推数字产品》,《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5月15日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9

一、网络环境所要求的新的会计原则网络环境的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为会计原则带来了新鲜血液。下面谈一谈不同于传统会计原则的新思想:(一)环境适应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许多企业为了适应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经营方式的变化,满足世界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已经抓住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在其网站上鼠标点击之间,超常数量的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可以提供给许多信息使用者。超强的计算能力使几年前还不能提供的高质量信息成为可能,企业还可以提供实时报告,这种变革呼唤改变财务报告准则的性质。当然,准则制订者同时可能需要寻求新的机制以适应新型信息技术快速革新的报告实务。目前企业财务报告的环境正处在从完全是纸质基础报告向几乎全是电子基础报告演变进程中的初级阶段,会计环境的改变迫切要求制订新的行为准则,以提高网上财务报告的质量。当然,应该说传统的会计原则本质上也是适应环境的产物,但是正是由于网络环境的产生才进一步促使了传统会计的变革,所以在网络环境下更应该强调它。因此,网络会计准则的制订的动机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更好地规范信息披露。制订准则时一定要把环境的适应性放在优先位置。(二)充分披露原则。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提供比传统方式更大规模的信息成为可能。以前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而没有要求披露的信息,现在由于成本的降低,是完全可行的。因此,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提高对企业信息披露量与质的要求,更充分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三)技术统一原则。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标准并不统一。实践中,信息技术标准产生的范围很广,即便是由一个公司制订的,只要市场接受它或者因为产权标准符合整个行业的需求,或因为这个公司控制整个行业,就可成为行业标准。从本质上来说,网络信息披露应该是全球化的,从长远来看,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信息的交换。因此,与传统的准则不同,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力求统一,以方便使用。(四)安全可靠原则。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安全性始终是网络应用的一大课题。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关注网络信息披露的安全性问题,应该要求企业采取安装防火墙等必要的措施保证所披露信息的正确性,以及保护它们不被未经授权的修改。(五)适时更新原则。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标准的统一不能成为拒绝新技术的理由。一旦有更好更成熟的技术可以应用,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适时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但是应该要求企业对以前的数据进行转换,以保证数据的连续可比。二、网络时代会计准则中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上的规定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带来了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应该能够设想,未来的网络会计准则可以考虑突破传统的会计假设,要求财务报告增加非货币计量信息、非财务信息、相对价值信息和事前预测信息等等。还可以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加大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披露力度,鼓励财务报告的差别化。但是,网络时代对会计准则制订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财务报告的技术层面上,传统会计准则对此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主要是因为以往财务报告传播形式单一、技术含量低。而在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技术性越来越强,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在会计准则中加入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以下谈一谈我在这一方面的一些设想:(一)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推动网上信息的格式统一未来用于信息披露的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有很大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或许有一天会取消纸质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只是在网上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者亲自去取财务报告。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于网上财务报告的表述方式进行统一。因为,技术上实现网上信息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目前可以用电子文档(electronic.paper)、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或者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还可以应用一些多媒体技术、3D技术等等。而且,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方式日新月异。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披露的技术标准作出规定,以便于信息的传播和使用。这一方面内容应该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适时改变,但要始终以有利于信息披露为根本目标。(二)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网上信息的完整性进行规范网络会计准则应该规定当一个企业提供其他诸如纸质报告或新闻公告形式的信息时,网络版本的财务报告应该包括与其他披露形式的相同信息。网络版本信息不能与公开披露的版本相冲突。如果确因某种原因,在线电子文档不能提供原版本的所有信息,那么应该指明还未充分披露信息的事实,以及明确告知如何获得这些未披露信息的途径。反之,如果网络版本提供其他版本没有的额外信息,则应该明确告知披露额外信息这一事实。企业对于网上披露的会计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准则,甚至提供详细的信息而与任何准则都无关。但应披露有关信息是否按会计准则以及是按什么准则执行的,其理由是什么。而且,相应的界限一定要分明。另外,哪些是经过审计的,是谁、按什么标准审计的也要详细披露、界限分明。完整性还体现在,如果在线财务报告与其它格式版本具有同样的内容,但被分成几个单独的在线文档以便于下载,那么所有部分都应在公司同一网页上一起显示,并且提示各文档之间适当的交叉参考。如果企业的整套财务报表可以从网上下载,但财务报表的各独立部分(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以及审计报告等)也可以单独下载,应该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如果企业在网上公布历史数据概要,则要明确表明产生这些数据的会计政策。

(三)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支持补充信息的公开化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经常都会有信息公告。如果一个企业已经公布的补充财务信息并不能被广泛地获得,那么企业应该在网上提供,以利于所有的利害关系者。而且,应该让使用者自己决定由企业提供的信息是否与其决策相关,而不是由企业代他们作出决定。(四)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的多语言化国际化的企业越来越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母语可能不同。如果企业主要信息使用者的阅读语言不同于网络财务报告所用的语言,应给使用者提供企业报告语言之外的财务信息版本,以鼓励使用者尽可能广泛地利用网络。目前已有很多网站提供多语言支持,这在技术上并不困难。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的多语言化,并对提供的语种、翻译问题、审计问题进行规范。比如,要注明以哪一种语言的版本为准,或者哪一种是经过审计的。(五)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推动信息披露的交互方式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灵活性,允许报告单位与信息使用者双向、直接、快速沟通,共同完成实时报告,从而能比传统报告模式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并进而减轻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交互式信息披露模式,对其应用方式、相应的责任进行规范。同时,交互式信息披露方式也是对信息使用者差别化从而提供不同信息的必然要求。(六)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方式的多媒体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应再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要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网络财务报告应该把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更为简明易懂。采用报表的方式来交换会计信息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最有效和最节约成本的方式。但这种有效和节约是针对手工会计和传统信息传输的技术条件而言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这种有效和节约将不再成为阻碍其他信息揭示方式出现的理由。因为有效是针对用户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而言的,相对于纯粹文字化的信息揭示来说,表式信息可以以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大的信息量,而且使用户的阅读变得一目了然;但图像化信息相对于表式信息来说,也许更具有简明易懂、直观明了的优越性。在更注重效率和简单的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更为简明易懂的信息不会为会计信息的用户所接受。如果会计信息的揭示按照这样的一种思路来发展,那么,未来的会计信息揭示一定会是一种表式信息与图像化信息并重的局面,从而使得老练的投资者和幼稚的投资者的划分,不再成为会计信息揭示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方式的多媒体化,并对其方式进行适当的规范。(七)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企业网站的安全、及时更新、链接的顺畅以及下载的方便提出要求企业理应对其网上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负责。如果事实不是这样,应随同数据清楚地向使用者说明。网络应用的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应采取所有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以防止对正式的公司数据未经授权的修改。如果发现在线公布的文件存在错误,任何对原始文件的改变都应当明示,并与原始文档相链接以提醒使用者。网络会计准则应该要求网上信息及时更新,以发挥网络优势,还要要求所有的网页都应清楚地注明初始日期以及最近修改的日期。网络会计准则应该要求企业合理维护其网站,采用适当的硬件设备,保证链接的顺畅、下载的方便。总之,网络经济、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带来了对传统会计的挑战,同时也为会计学科的发展,为其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提供了机遇。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会计理论,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网络行业发展报告篇10

2007,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信息社会的崛起和新媒体文化的华彩篇章。

大手笔建设网络文化平台

2007年1月,中央对“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五项要求。为落实中央决策,6月3日至4日,“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在京举行。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党和国家对互联网的认识不断提高,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推动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力推广国家域名应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我国网站大量注册使用的Com域名,都是由美国公司管理,这对我国信息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Cn域名1元注册”活动,刺激国家域名Cn在2007年实现爆发式增长。政府网站带头加强域名使用规范,省级政府网站域名有97%规范使用Cn域名;国企500强集体启用Cn域名。截至2007年6月,中国大陆地区Cn域名总数达到615万个,占据中国域名总数的58.9%,年增长率高达416.5%,第一次全面超过境内用户注册的通用顶级域名。国家顶级域名的快速主流化,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乃至安全有着积极意义。

推广网络虚拟警察,依法公开管理网络

北京网络虚拟警察2007年9月亮相网上,令网民眼前一亮,但这并非北京的首创。在发展初期,网警是中国最年轻、最低调的警种之一。2006年,深圳市公安局率先将网警从幕后推向台前,随后,重庆、杭州等八个互联网发达城市开展互联网公开管理试点。2007年,“虚拟警察”和“虚拟岗亭”在全国推广,大大提高了网上的“见警率”和“处警率”。

加强相关管理

2007年2月,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4月,公安部、等10部委联合推出依法打击网络色情专项行动,持续半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07年9月上旬,各地共清理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52万余条,查破网络色情治安案件1294起、刑事案件364件。、国务院新闻办等纷纷走向前台,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等工作。

新媒体大传播格局崛起

网络媒体在2007年迎来了第三次发展热潮,在网络新闻业务、搜索、网媒影响力、网络文化、广告与营收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丰富了新媒体传播格局。本次热潮中,国家政策与平台、网民的力量与移动新媒体的兴起,均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与大事同在,网络媒体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9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龙头,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充分发挥商业网站积极作用的网络媒体新格局。据统计,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提供了85%以上的网上时政类新闻信息。重点新闻网站和取得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商业网站,吸引了92%以上的网上新闻信息访问量。

迎接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精神,是2007年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新立足,以特色取胜,网络媒体在党的十七大报道中开创了新的天地。网络媒体首次现场直播党的代表大会,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等十七大专题红红火火,论坛、博客等互动功能彰显力量。wap网站、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视等首次在党代会中崭露头角,仅新华手机报在会议期间的发行量即达1.5亿份。

此外,网络媒体还浓墨重彩报道了香港回归十周年、建军八十周年、“嫦娥探月”工程等重大新闻。

门户竞合,奥运联盟风生水起

在网络媒体的发展热潮中,百度拿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布局新闻门户战略。2007年9月,百度相继推出视频广告平台、游戏频道、奥运互动平台,一个新的网络门户逐渐浮出水面。此前腾讯网凭借差异化快速崛起。一个是占领中国六成搜索引擎市场的百度,一个是拥有中国70%即时通讯市场份额的腾讯,双方发展均很迅猛,在全球alexa网站排名上,排前十名的两个中文网站,即此两家。

门户网站之争愈演愈烈,竞合之道重装上阵,奥运联盟也随之风生水起。搜狐,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在2007年3月与15家报社共同组成“奥运媒体报道联盟”;tom在线先与湖南卫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随后与28家平面媒体、16家电台携手启动“28+1奥运报道联盟”;新浪、腾讯和网易宣布成立2008奥运报道联盟合作;腾讯网与11家都市报组建“捷报奥运媒体联盟”

距离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前后,跨媒体结盟此起彼伏。这些结盟将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抑或只是姿态,尚未可知,但这种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盟是基于行业传播形态与数量变化的背景下的自主整合,而网络传媒已经从过去的边缘传媒成长为主导传媒行业资源整合的生力军。传统媒体对网络新媒体也不再一味抵制防御。中国网络媒体走的是联合之路,其成功的背后都是众多强大的传统媒体资源力量的整合,例如“举全社之力办新华网”。因此网媒在中国达到的影响力,是很多国家的同行难以企及的。

2008年,奥运将创新媒体报道方式,加速媒体产业的整合。但奥运报道不仅仅是体育赛事的报道,也不仅仅是以奥运营销掀起奥运经济盛典,它应该成为全社会进程的舞台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和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门户,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新媒体的责任是向世界介绍中国。

网民互动,促进信息增值转化

全国7700万宽带用户,3000万博客,腾讯QQ注册帐户5.7亿,同时在线用户数最高达2210万网络新势力日渐壮大。网民既是内容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与传播者,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信息聚合方式不断产生。网络媒体已经度过了简单地将媒体和信息搬到网络上的weB1.0阶段,在向互动、个性、自媒体、视频等多元化的weB2.0时展。除了近年来流行一时的博客、播客和维客等,换客、晒客、威客、拍客等也在2007年迅速崛起。

网络凭借其强大的自媒体传播群体、“蝴蝶效应”与“搜索引擎”,成为新闻的“重要渠道”,也在吸引网民的互动参与。主流网民在“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照片风波”以及“海艺学生课堂辱师视频事件”当中也表现得越来越理性与成熟。在十七大召开前夕,网友小火龙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发表的《总书记,请来强坛跟网民说说心里话!》点击量在数日内攀升到35万,数千条跟帖支持响应,同时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管理建议。

学者由此提出“三极力量作用下的网络新闻传播”:传统媒体网站是作为信息基础生产力量的第一极,商业网站是作为信息聚合扩张力量的第二极,网民则是作为信息增值转化力量的第三极。这三极力量相互渗透、能量互换,构成了中国网络媒体的特殊景观。

手机媒体发力,移动新媒体蓄势

从2000年5月中国移动发送第一条短信以来的短短几年间,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降低,上网功能的增加,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激增,wap终端的日益普及,移动新媒体从一种通讯工具变成了信息终端和娱乐中心,坐实了“第五媒体”的交椅。

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到2007年8月底,全国手机用户数超过5.15亿户;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3785.1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38.3%。其中,有4430万网民用手机上网,超过全体网民的1/4。对于拥有庞大用户群的中国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北京电视台获得国内第六张手机电视牌照,《人民日报》手机报面向全国发行,人民网开通“两会”wap网站,与新华网等纷纷抢滩手机媒体。

移动新媒体初露端倪,而不同产业之间依托网络融合而酝酿的产业融合则如水下之冰山在潜移。电信运营商努力在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移动获得广告资质,进军移动广告市场。近两年来,“数字报业”、“数字广电”概念的提出,无不反映了当今媒体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3G的即将来到,手机电视已经成为一个发展的重点。但广受关注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一波三折,国家手机电视标准测试搁浅。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的投资购并频繁,融合、移动化等趋势发展加速;传媒业的跨行业、跨地区经营被提到改革日程上来,不同领域和形式的媒体融合发展在不断付诸实践,而新技术的应用也酝酿着市场的整体突破。一旦步入3G时代,“第五媒体”将大放异彩。

文化大发展催生媒体整合传播,传媒竞争态势呼唤跨媒体整合创新,也对规制与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尖端的新媒体技术的硬实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配合,共同营造“软”、“硬”并进的发展环境。

新媒体产业向纵深挺进

2007年,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营销价值加强,国际化竞争加剧,整体产业向纵深挺进。

网游公司:第二次上市浪潮

这是中国网游公司上市的第二次浪潮。史玉柱以反传统手段跃升“第一梯队”的巨人网络,2007年11月1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福建网络游戏运营商网龙翌日在香港上市,再加上此前金山以网游商身份在香港上市,创业仅三年的完美时空在纳斯达克“爆冷”上市,下半年即有四家网游企业驶入上市快车道。上市无疑会给网游公司带来巨额的资金,同时对网游公司的宣传、产品研发、并购计划带来强有力的支持。中国网游资本市场扩容,版图急速扩张,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网游市场和人才的争夺。

本土企业与美日韩网游的竞争加剧。在国外社区化第二代网游如《第二人生》(SecondLife)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这款美国三维虚拟社区型游戏也日渐盛行于中国。而网络游戏媒体化进程加速,网游内置广告(iGa)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网游行业的媒体化经营趋势初现端倪。随着手机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全面开花,手机网游也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网游格局洗牌在即,网民运营商北京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暴力网络游戏,法院也已正式立案受理。网游是否暴力,标准问题引发争议。以内容、研发、渠道等方面为重点,构建核心业务、稳定盈利模式,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

电子商务:务实发展

相对国外电子商务发展的成熟度,中国的电子商务基本还处于探索成长阶段,但2007年表现已经不俗,从复苏转向务实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作为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这部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将促进电子商务协调发展,演绎新的精彩。

2007年10月,百度宣布2008年进军C2C市场,抢占2008年奥运商机。业内人士评论,具有搜索社区优势的百度此举将催生中国电子商务的“eSe”(e-commercebasedonsearchengine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模式。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电子商务也可望出现强力增长。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华丽上市,融资近15亿美元,创造了两项第一:融资规模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之最;冻结资金创下港股之最。此举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热情。阿里巴巴将互联网和庞大的中国中小企业联系在了一起,为中国数千万中小企业和中小网站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商业模式和收入模式,无意间踩中了长尾理论的尾巴,让“长尾”风潮演变成一条网上生存的法则。

网络广告:营销十周年

从1997年3月中国出现第一则商业性网络广告至今,中国的网络广告走过了十年路程。十年磨一剑,网络广告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支柱性商业模式。

2007年是中国互联网广告快速腾飞的一年。随着网络技术和媒体形式的发展,陆续出现了视频广告、富媒体广告、页面关键字广告、社区营销广告、游戏内置广告等各种新形式的网络广告,表现更为互动丰富,到达力求更为精准,网络广告市场也在增容。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上半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营收规模达32.7亿元人民币(2006年全年为49.8亿元,不包含搜索引擎广告)。

十年之际,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商之一――好耶被分众传媒以7000万美元和价值1.55亿美元的股份收购。而全球网络广告服务公司的收购热潮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Google以31亿美元收购网络广告鼻祖DoubleClick;微软以60亿美元将aQuantive纳入怀中;雅虎则以6.8亿美元收购Rightmedia。三巨头的巨资收购,引发全球网络广告业的瞩目。

但中国网络广告尚处于诸侯混战阶段,与欧美国家成熟的网络广告体系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网民认知度较低,广告主满意度不高等,都为网络广告今后的发展带来很大变数。中国网络广告到底能走多远,将取决于能否摸索出符合国情的盈利模式、能否培育出一个健康健全的网络广告监管体系。

展望:2008,新的契机

回顾2007年,中国新媒体浓墨重彩描绘出新的篇章,但也在研发、内容、运营与创新等方面隐藏着种种问题与挑战。

一是新媒体与虚假新闻的博弈升温,“史上最毒后妈”、“北大女生”、“海南香蕉含与SaRS类似病毒”等假信息频频在网络和手机中出现。新媒体传播考验着国民的成熟度,锻炼着人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也呼吁完善虚假新闻信息防治机制。

二是运营与创新难题依旧。中国能找到众多类似美国Youtube、mySpace、SecondLife等的新型网站,但是web2.0本质上并未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视频网站等一批web2.0网站自2006年冬以来遭遇“寒流”;Xplus、Zcom和poco等电子杂志公司变阵寻求突围。9月,曾经位列门户“第一梯队”的tom在线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首家实施退市计划的中国互联网公司。11月,该网站宣布采编部门裁员,退出新闻门户。是结束还是新生?是前进还是后退?每一家新媒体都应严阵以待这些考验,思考怎样建设内容的生产力和呈现力、技术的支持力、组织的执行力、渠道的整合力和投入的原动力,形成并巩固核心竞争力。

此外,技术与融合等新发展也带来管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