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的科学管理十篇能源的科学管理十篇

能源的科学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2:25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1

摘要: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校办学质量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分别从当前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配置作了思考,以期有助于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教学与科研多元智能理论人力资源评价

一、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研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将各类人力资源整合开发,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内部的深层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效益,从而实现高校发展目标。高等教育承担包括文化的传授、专业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职能。因此,高校在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管理很大程度地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发展。

1.高校教学人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当前,在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将教学、科研、辅导学生和获得奖励等统统纳入进来,且扩大科研指标所占的权重,甚至使之凌驾于教学之上的做法,致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被迫或甘愿围着科研的指挥棒转,教学的中心地位越来越边缘化。许多高校在评价教师时,将教学、课题、论文、社会兼职等许多内容统合起来,实行一元化的综合评价,加上教学的权重较低,定性模糊,且分值存在上限,促使教师日益偏离教学中心,教师离学生越来越远,使得教学人力资源定位更加模糊与疲软。

2.高校科研人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出来。当前,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政策明显向科研倾斜,无论是职称评定、学术带头人的选拔,还是经费的投入,科研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科学研究上,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现状的矛盾

分析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存在不同点:一是从指向性来看,科研侧重于指向面向规律创造知识,教学则侧重于面向学生传承知识;二是从工作方式来看,科研以探寻知识为己任,重复性劳动相对较少,而教学以传承知识为己任,重复性劳动较多;三是从技能和素质要求来看,教学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如何教”,有着与科研不同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四是从时空安排来看,科研往往需要自由与独立的时空安排,而教学则需要程序化、开放性的时空安排。

总的来说,教学与科研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可以分轨评价。正如纽曼所言,“发现和教学是两种迥异的职能,也是迥异的才能,并且同一个人兼备这两种才能的情形并不多见……探寻真理需要离群索居,心无二用,这是人类的常识。”事实上,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在传承知识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大量材料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只不过不一定要体现在显性的论文上,只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与反思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治理行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构成,多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功能系统并且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7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2.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与反思

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现状的矛盾,如果透过多元智力理论来重新审视,我们也会得到很多评价及管理上的反思与启示。洪堡在柏林大学的改革中,鲜明地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重要原则。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来看,每个教师的智能都是多元而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老师的天赋、能力和特长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评价及管理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科研成果(数量)等硬性指标去衡量和评价教师,死板、僵硬、一概量化的管理方式是不科学的。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配置的启示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笔者认为,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应该采取分轨、分类的灵活化的配置和评价管理方式。

1.高校教学评价轨

高校管理者充分重视教师教学活动的再创造性,将其列入学术研究活动,设立教学评价轨,教师教学评价以课堂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体,充分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着重考核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相较于领导评价、同事或专家评价、教师自评等评价方式来说,学生评价教学能够达到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设立教学评价轨,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师可以不进行任何形式的研究活动。事实上,高校教学,需要教师跟踪学科发展动态,需要教师梳理学科研究现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再发现、再创造与再研究,本身就属于学术研究活动。

2.高校科研评价轨

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源泉,是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渠道,是教学工作直接或者间接的养料。高校管理者根据教职工职责任务设立科研轨,不仅适用于科研人员,亦适用于以科研为主的教学人员。科研评价周期区别于教学评价周期,一般应以一至三年为一个周期,着重侧重于教职工的科研成果,采取量化标准。

总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所构建的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力资源双轨制管理评价模式,同时也是基于高校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的冲突与共存,基于教师个体智能的差异与分工,基于学科专业与教学专业各自的特殊性。按照双轨制管理评价模式,可以在高校设立教学奖与学术奖,引导教师在履行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发掘潜能,发挥专长、突出特色和打造品牌,有利于为高校培养和塑造一批教学名师、科研人才或两者双馨的真正大师。

参考文献

[1]史保东编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2](西)奥尔特加·加塞特(ortegaY.Gasset)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熊华军.论洪堡的大学教学思想[J].高等理科教育,2012(1)

[4]赵更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误区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5](英)约翰·亨利·纽曼(JohnHenrynewman)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市:新华出版社,2004

[7]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著.普通心理学[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付八军,冯晓玲.大学教师评价的双轨制[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2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姚春序,张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4(7):57-59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复合型教师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27-0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始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至今不过20年的历史。随着“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这一观念越来越被认可,人力资源管理这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问题,其中师资建设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性和人才素质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亟需复合型教师,复合型师资建设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性的专业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演变发展而来,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最初纯粹的事务性管理发展为现在集分析、咨询、服务、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了战略性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福利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涉及了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一级学科,六大模块自成体系又联系紧密,宽厚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理论条件。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专业管理职能,要求专业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技能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是复合型“通才”。人才素质的要求就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呼唤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

然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现在还不能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状况有三大特征:一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的教师最初多数是从事劳动经济学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二是新进入的教师大多数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多学科特点,以致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三是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1]。大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单一,只熟悉某一个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未能涵盖多学科,专业视角狭窄。引进的大量新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新教师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由于研究生教育以理论研究训练为主,新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却实践操作技能不足。这些是制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人才培养,教师先行。复合型人才需求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需以培养复合型教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构成

复合型教师指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专业迁移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跨学科教学的初级教授,善于将学科知识联系到社会客观事物及其他学科领域,并经常总结自身教学、阐发教学思想,进而不断突破的教师[2]。复合型教师的“复合”体现在多种素养、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结合,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交融达到对原有素质结构的超越,实现更高层次的质的飞跃。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

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日益综合化,各门学科间广泛交叉、渗透,出现了综合门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间学科和其它新型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是这样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作为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以管理学为直接的理论基础,还结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劳动关系管理与法学关系密切,人力资源规划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培训开发中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需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才素质测评使用的是各种心理测量技术等。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常常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多项工作结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单一学科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多学科的涉猎与研究有利于形成广阔的理论视角并深化对本专业的认识。

复合型教师应掌握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且能够让这些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交叉融合贯通为多学科综合知识。只有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不善于融会贯通,则只能说是多才多艺,其知识结构是松散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有相对独立的各学科知识,又有交融在一起的多学科结合,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保持一致。以培训开发为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体验式培训课程又要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培训方案的整体计划还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开展需要,培训效果评估综合采用教育测量、社会调查、绩效考核、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由此可见,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

2.2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的能力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不仅需要多学科理论作为基础,更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六大模块直接对应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岗位设置和职能划分,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存在的实践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更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技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清晰深刻地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实践,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实践能力,如:熟练操作面试、设计并主持培训课程、有效处理劳动关系纠纷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师,同时还是优秀的企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eap专家、劳动关系专家、管理咨询专家等。

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能力包括理论讲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在教学中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一方面,结合实践问题讲授理论知识,有利于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理论。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验证基础理论知识,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理论讲授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思路、步骤和基本方法,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的推动力。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理论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能广泛迁移到实践中。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同时有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能力。

2.3教育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兼得的态度结构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内在的态度决定了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与之相匹配的态度特征,具备了相应的态度特征才可能更好地履行角色职责。作为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人师表。有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自己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引导、激励学生。而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大多有抱负,自信,注重效率,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有支配和控制的欲望。两种角色的态度有类似的地方,又各有侧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首先是教育活动,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一方面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有善于教书育人的教育素养。专业素养是执教的起码资格,而教育素养则是教好学生的保证。为了培养有发展潜力的管理人才,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技巧的同时,还要把管理者应有的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企业管理者,以双重身份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是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有效途径。这两种角色应有的态度特征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态度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途径

师资是发展专业教育的关键,高校各专业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性,高校师资建设应以符合专业特性的师资素质为基础。根据上述师资素质结构,采用多途径建设符合专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师资。

3.1不拘一格选用专业教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具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选用不能单单要求高学历、高职称、科班教育背景,这种选用标准会制约复合型师资建设。以复合型师资的素质为基础确定师资筛选的标准,可以打破学历、职称、专业、经历背景等硬性指标的限制选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可选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研究能力的硕士、博士,也可选用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优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作为专业教师。既重视教育经历的专业性,也重视知识结构的广博性。选用的教师既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乐教善教。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师资选用的源头上奠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基础。

3.2鼓励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理念,鼓励教师持续地学习提高。鼓励教师多渠道研习相关学科,涉足不同领域。如,到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力强的高校进修,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发展多方面的专业兴趣,拓宽专业视角。接受职业培训,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并通过从事相关的业务扩充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到企业兼职、进修,承担一些企业课题以充实第一手的教学材料,使自己具备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并及时更新知识,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经验。鼓励教师加入行业组织,建立业内合作沟通关系,加深对企业运作和行业发展的感知。与企业联手开展横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前沿课题研究,既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管理咨询项目,通过方案设计、专项培训等丰富教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认识。

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师德建设。以示范、竞赛、经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3加强教师之间合作,优化师资整体结构

优化每个教师的素质结构是建设复合型师资的直接途径,但也不大可能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各项“全能”,在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可以实现整体师资结构的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由熟悉不同学科、掌握不同专业技能、有不同经验能力的教师组成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共同分享各自的经验体会,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学中发挥各教师的专长,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效果最优。

参考文献

[1]刘铁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现状:一项文献述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41-148.

[2]刘寅鑫.浅论复合型教师概念的缘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218,220.

[3]魏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特征[J].商业经济,2012(5):94-96.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4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632153

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思想,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导致土地资源和人口发展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的和谐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1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预见性有待提高。要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能够具有较强的预见性,以便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分配和灵活分配;实用性有待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土地资源的完整性。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理念上和管理上的引导,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灵活性,加强实用性;管理措施的落实。要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要求政府能够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策略,还要求部门人员能够将这些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

2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探讨

2.1创新土地资源管理观念

新时期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创新观念理念,转变过去的管理思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要求各管理人员及部门领导能够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和科学的配合和管理。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不少地区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学性和严谨性严重不足,管理者的眼光不够长远,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从长期效益进行考虑和分析,导致土地资源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影响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以及当地经济、环境的长远发展。对于这些观念,土地资源部门人员必须要坚决摒弃,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要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求能够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念,要统筹好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再综合考虑对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人口增长速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统筹兼顾,重视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2实现统筹发展

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能够实现统筹发展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并不均衡,城市的土地征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农村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管理理念,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统筹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以宏观调控的手段推动土地资源管理的更好发展,是我国有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统筹人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即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能够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重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结语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和发展。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模式,统筹城乡发展、人与土地的发展,并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泽瑞.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机制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9):126-128.

[2]李刚.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J].环境与科学,2015(11):68-70.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5

引言

科技馆是社会文化宣传单位,以展览、展出、收藏等活动,向全社会群众展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的影像资料、图像资料、科学技术成品等;同时,科技馆还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工作,通过撰写年鉴、总结等方式,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科技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对科技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管理的过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助于实现科技馆内部管理的优化,使科技馆的社会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一、科技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科学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建立

我国科技馆的人事管理工作已经开始逐步向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变,首先,科技馆建立了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任职管理制度混乱、人为管理的现象得到改善,我国大多数科技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中已经包括和绩效考评工作,薪酬结构也由原本的“一刀切”转为绩效薪酬。湖北省科技馆等大型场馆,已经开始将创新绩效工资体现在工作人员的薪水当中,这说明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传统的人事管理对工作人员出勤、对参观者的服务工作等管理的比较松散,经常出现胡乱换班、替班、迟到等现象。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打卡接受考勤、通过绩效考评来评价工作状态,绩效考评又影响着薪酬。为了保证自己的劳动报酬不受影响,我国大多数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一改以往散漫、组织性差的工作作风,这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取得成效。

二、科技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体现科技馆工作的社会价值

科技馆是为社会提供科学研究基础和进行科学成果展示及宣传的场地,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价值能够体现科技馆的社会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将员工的价值发挥出来,进而促进组织效益的达成,对科技馆来说,员工价值是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创造性、工作的认真程度以及岗位的适应性,促使员工价值发挥的方法,正是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的到位,科技馆的社会价值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是科技馆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体现之一。北京科技馆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实施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对馆内员工的岗位价值进行客观评定,对员工工作进行合理要求,通过考核来衡量员工个人能力和对组织的实际价值,大胆进行改革和“换血”,直到今天,北京科技馆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科技馆,在世界同类展馆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验证了人力资源管理对科技馆工作社会价值体现的重要性。

2.调动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一系列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的实施,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他们个人价值的发挥,对于科技馆来说,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的提高意味着科技馆资料收录、展品布置、观展服务等方面全方位的提升,科技馆在科普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发挥得越好,社会公众对科技馆的认可程度也就越高。湖北省科技馆实施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之后,着重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方面进行管理,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精神激励表现在各岗位评优评奖方面,成效显著。从科技馆内部管理优化方面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3.实现合理的资金分配

科技馆对社会公众负责,进行科技宣传,同时也对国家负责,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并提供基础性的设施和资料,这些工作同时需要资金的支持。以往科技馆管理,由于制度呆板,缺乏管理创新,资金分配方式刻板,?常存在分配不均、资源浪费的现象。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滞后,管理成本以及员工收益成为发挥管理效用的两大指标,科技馆必须从资金合理分配的角度考虑场馆的整体发展,才能使资金浪费现象基本消除。这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对科技馆资金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作用。

三、对科技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建议

1.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考评策略

一是应结合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定位,细化明确各岗位的目标定位;二是结合考勤制度、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制度、职务职称晋升竞争考核方案等,建立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三是应将科技馆团队文化建设相关内容,如团队协作能力考核、忠诚度考核、集体荣誉感考核等纳入考核优先内容;四是应根据科技馆实际发展情况随时修订考核体系内容,确保绩效考核体系目的明确、构成合理全面、结果真实准确,且形成长效综合体系。

2.提高精神激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通过重视精神激励并不断创新精神激励的方式,用无形的方式,起到润物细无声事半功倍的作用。事实上采用信任激励、培训激励、职务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等精神激励,相对有形物质奖励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言,其激励效果更为长久。

3.争取员工薪酬的自主分配

争取国家和相关部门对科技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与支持,加大国家及主管部门放权力度,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灵活增加编外财供人员数量,满足科技馆实际工作需要;对财政供给经费给予自主重新分配权力;适当放宽科技馆业务拓展活动创收政策,同时发挥监督权,对科技馆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情况及财政资金正确使用合理监督,努力提高科技馆员工团队质量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科技馆职工的管理要民主化,干部职工重参与,进言献策,让广大职工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进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充分尊重每位干部职工的意志和能力,让每位职工在最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不仅不能人浮于事,也不能小马拉大车。通过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让职工明白工作是为自己做,人人是科普事业大家庭的一员。科技馆里的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大家是一个整体,每个部门每个人相互协作,一起做好科技馆的科普事业。科普展览教育作为一线的服务工作,本身是一项群众性、渗透性很强的综合活动,是直接面对广大公众的,必须动员职工积极参加到本馆的健康发展当中去,让职工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一方面围绕调动科技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断口创造胜的去开展其他活动,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竞争和压力,完善竞争机制,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在科技馆内部营造一个激活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胜的环境、机制和条件,做的少做不好以后怎么办的压力要时刻在肩,混日子的工作方式是没有立足点的。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比较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媒介等的系统规划,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发挥专业优势的关键。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对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研究的能力,为相关学科专业,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将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该课程将向学生传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是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程,也是非管理专业的公选课程,每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超过300人。经过近10年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比较

虽然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不同培养层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差异还比较明显,各专业之间的沟通还有待加强。要认清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不同培养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学目的的比较。

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包括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为其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人才开发奠定基础。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研究能力。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教学任务的比较。

在教学内容上,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对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劳资关系等内容。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前沿热点问题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主要根据以上模块进行专题教学。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传授。

(三)教学模式的比较。

在教学模式上,本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都是大班授课,目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式,辅助部分参与式教学,如课堂讨论、案例讨论等,近年来不同专业本科教学设计中都开始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由于选修课程人数较少,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的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等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mBa学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采用大量的案例讨论,学员写出分析报告,教师主要参与教学讨论,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四)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教学方法上,研究生比本科生教学采用的方法更加丰富、更加灵活,主要有专题研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企业参观研讨;受本科教学大纲和教学条件(如缺乏专门的案例讨论室)等因素的制约,本科生教学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他教学方法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使用较少。以案例教学为例,研究生教学可以使用大案例教学,很好地拓展学生能力的训练范围,涉及知识面也比较宽,而由于本科生采用大班教学,课堂教学只能采用小案例,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只限定在某一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

(五)教学媒介的比较。

在教学媒介上,研究生和本科生各具特色。本科生的教学媒介比较重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等,在信息化程度上比较高;而目前虽然研究生教学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并没有把它作为必备的教学媒介,有时可能是纸质材料、企业实地调研或专家讲座,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目前建设还比较缓慢,相对来讲,研究生的教学媒介信息化程度并不高。

(六)考核方式的比较。

在考核方式上,本科生的成绩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为辅,一般卷面成绩占60-70%,而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分占30―40%,考核的目的侧重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察。研究生教学中一般不举行闭卷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结课,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为辅的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约占总成绩的40―60%,课程论文约占40―60%。相对来讲,研究生考核更注重研究能力和知识阅读面的考察。

三、对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各层次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各高校都在加大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突出层次,分类教学。

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培养层次,这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科层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研究生是以培养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两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决定了教学内容、理论性、学生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例如,本科生只需要知道绩效考核有哪几种形式即可,但研究生教学中就需要知道这几种考核方式的优缺点,它们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突出层次的差别。对于本科生,要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和培养,同时适当兼顾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要突出理论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研讨,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开展研究的能力,教学内容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或研讨。

(二)区别专业要求,培养课程特色。

我校有近10个专业选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既有管理类专业,又有非管理类专业。在课程性质上,《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是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非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生管理类专业的限选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必修课程一般安排54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48课时),3学分,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和掌握;选修课程安排36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32课时),2学分,是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只要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即可;研究生的课程安排32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24课时),2学分,重点研讨相关模块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因此,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照顾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又要体现一定的深度,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非管理类专业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与后续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起到“启后”的铺垫作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专题教学,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加强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交流融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虽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有许多差别,但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常常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本科生教学是研究生教学的基础,研究生教学是对本科生教学的深化和升华。因此,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教学设计上要加强交流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在本科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吸收一些热点或前沿的问题讲解,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布置一定的阅读材料或书籍进行阅读;在研究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参考本科生实验教学的相关经验,增加研究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73-392.

[2]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职业技术,2008,(1):17-18.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7

(1)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

由于传统人才流动机制的体制性制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区域人才培养机制远未成熟,科技人才流动的促进政策也严重缺乏,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人才补给不足状况,后发达地区的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其发展瓶颈。

(2)管理创新型人才匮乏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是由科技人员创办的,或是科研院所分化转制而成,企业管理者多具较高科技水平。但由于体制局限或技术偏好,其思维模式普遍缺乏冒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在这些企业的推广中相对落后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管理者的技术自信及管理技术缺失,基本上尚未建立起与科技型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事后管理为主、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及资源配置优化理念的管理制度,显然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4)有效的激励机制匮乏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维持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发展的关键,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决定了其人力资源构成中以富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为主,他们更需要肯定和激励,否则就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长期忽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造成的战略短视和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缺失是目前技术创新人才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二、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

1.改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环境

(1)树立“战略支持创新、创新促进战略”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应服务于战略需要,为战略目标提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灵魂是创新,因此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树立“战略支持创新、创新促进战略”理念,以战略为指针,处理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及其它管理职能间关系。在包括技术开发、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活动中,处在核心地位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故必须以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基础。

(2)明确“人才价值衡量、人本管理中心”核心

公司战略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型企业的战略价值核心是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能力和速度,因此“人才价值衡量,人本管理中心”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从人才价值衡量为管理基础,体现了鲜明的“人本”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为资本”、“人为创新之本”。

(3)加强人才能动管理、提高人才资源战略地位

企业的战略资源有很多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最具有价值、最有能动意义的莫过于人才资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调动人才积极性和能动性,强调全员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提升等均从发挥人才的能动效应,将人才提高到科技型企业的关键战略资源地位。

(4)营造“员工价值实现,组织价值认同”环境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从个人与组织匹配的角度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在对员工能力、行为特征和绩效进行相应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而能激发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将织价值建立在对员工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营造员工价值实现和组织价值认同环境来实现双赢。

2.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保障”基础平台

(1)组织保障平台:团队管理,强调柔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最能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和起到人才激励作用的管理模式是团队式管理,团队式管理一方面强调团队自我管理、成员自我约束,另一方面又通过目标管理和流程管理相结合使组织具有较好的柔性,符合科技型企业中的战略要求。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创业到发展,其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中,成员高流动使组织知识管理难度加大,人才是知识的最大载体,在组织设计层面营造互信、协作、共享的氛围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队伍的稳定性及成果研发效率和成果的产品化与商品化速度。

(2)专业保障平台:战略管理、强调文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到战略高度,通过营造自由、创新的创业氛围和组织文化,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进行专业化管理,在人才规范、配置、开发、评价、激励中充分促进及实现人才资源的核心价值地位。

专业保障平台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要提到战略高度,让其充分参与到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等战略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其更好了解组织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特征,其次可以更好把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的激励,第三是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包含技术和战略能力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实操等方面的能力,便于从组织战略高度提供专业保障。

(3)制度保障平台:规划管理,强调效率

科技型中小企业规范管理不足,是现存的根本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所有问题之源,如何将柔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组织文化管理中非规范因素加以制度化,通过规划管理提升运作效率是企业永恒的管理话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涉及到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的庞大系统,要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度保障平台;要协调部门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保证战略实施和战略价值,也需要制度保障平台;要保持人力资源管理连续性、一致性、公信力及权威性,同样需要制度保障平台。制度平台包括全员参与制度、人才考评制度、职务说明规范、员工行为手册、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

3.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模块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在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现状,在掌握和分析大量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的实施,科学合理地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强调战略导向,强调其前瞻性。

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立足于企业战略,着眼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并根据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需求,制定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规划。这就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时,在探讨企业发展的重大策略时,应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参与,方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能了解企业战略的内涵,也有利于他们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规划;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要充分了解各个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听取各个部门的意见。

(2)战略人力资源配置模块

战略人力资源配置模块包括招聘和选拔,优化调整两个内容。在招聘和选拔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战略导向,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招聘标准和程序。这就也要求在招聘和选拔中,除了要关注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性,更要关注应聘者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组织匹配性,如价值观的相符,具有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心,能与企业共同发展等。

在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配置的目的是要建立促进创新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企业要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来配置所需的人力资源,根据定员标准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引进满足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求对现有人员进行职位调整和职位优化,实现人尽其才,通过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3)战略人力资源开发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是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培养,从素质和质量上保证满足公司战略的需要。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建立和健全支持创新的科学培训体系。建立支持创新的科学培训体系,应根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结合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能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所需各种类型人才;应从培训制度体系、培训内容体系、培训保障体系等方面体现企业层面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从全员参与、自觉学习等个体层面体现员工对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视。另外,培训项目的选择是多形式多样化的,企业可以把学历教育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和拓展学习结合起来,把团队学习和个人学习结合起来,在企业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员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战略性人力资源评价

与其他性质企业不同,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评价,着眼的不仅是眼前的绩效,更有对员工创新能力的评价。因此,传统的评价指标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评价中,不能体现其对员工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开发出符合其自己发展需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评价指标,在考核员工的绩效表现同时,对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行考察,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5)战略人力资源激励

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基础是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其方向是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并完善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通过激励机制的作用,推动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挥,进而推动企业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三、结束语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优势,高校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决定着高校的活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加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是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人力资源及管理的主要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主体是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高校人力资源不仅具有人力资源的一般特征外,也有其特殊性。

(一)学历层次、知识水平高。高校的教师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特点,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的基础。通过对师资力量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改变其职称的结构和学历结构,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也是加强高校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二)创新意识和能力突出。高校的教师不仅承担教学工作,同时肩负一定的科研任务,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强。高校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

(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竞争的意识强烈。高校的教师是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较和一定的专业特长,他们对自我的要求较高,十分注重对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追求,有着积极的向上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导教师进行合理竞争,通过不断增强其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滞后。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的观念上,人力资源开发意识淡薄,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倾向于以事为中心,为事配人,忽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开发。

(二)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现阶段由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整体的科学把握,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竞争机制,导致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人才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不能适应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缺乏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养、稳定、吸引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多数高校在教师引进、培养、使用及工资管理等方面主要是遵从上级文件,既较少考虑实际需要,又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致使人力资源管理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必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强化人力资源观念,健全人才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大力抓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积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高校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重点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在开发人才工作中,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聚才的办法,不断提高聚才用才的水平。二要确立“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积极营造尊师重教、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强调人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通过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激发教职员工对学校事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事业心,发挥潜能,提高工作绩效。三是在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既要有一大批搞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也需要一批德能兼备善于管理人才。

(二)制定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远规划。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从战略的思考和发展的视角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把培养、引进、保持和管理等环节结合起来,制定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规划。一是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规模和任务,制定出具有超前性和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远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中、短期实施计划;二是要把引进、培养和保持优秀人才放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首位,围绕学科建设,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稳定和吸引的规划工作。要根据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所具有的继承性特征,既着眼于近期培养、稳定和吸引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又必须着眼于长远,把大师级和旗帜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期目标,确保学科整体优势的不断延续。同时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教师设计出不同的培训方案,利用有效的培训机制来增加教师的发展机会。

(三)逐步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制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保证,必须在结合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从而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机制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措施,使整个人力资源在高校中得到合理分配与使用,组织好人才交流和合理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力资源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

(五)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开发的本质在于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竞争激励能够激活人才的创新创造潜能;建立包括科学绩效考核在内的高校竞争激励机制,可以实现高校人才的优胜劣汰,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的潜能,保持高校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胡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建议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4(1)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9

能源及其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由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室等4个研究室组成。(1)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室。研究方向为:①光伏发电、制氢技术;②大型风力发电机载荷、噪声、振动测试及分析技术;③风电场空气紊流场测试与分析技术。(2)先进节能技术研究室。研究方向为:①校园热力供暖智能控制技术;②先进氢储能技术;③高效能燃料电池制备技术。(3)能源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室。研究方向为:①企业精细化管理机制研究;②基于iCt技术的局部能源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研究方向为:①新疆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②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及推广工程研究;③循环经济发展支持政策体系研究。各研究室研究内容之间相互耦合关系如图1所示。

2总体建设方法

2.1学科建设

(1)由科研处从院科研经费中划拨10万元在院内设立“能源及其精细化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科研课题,由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指南并负责具体实施及管理,其目的与作用在于:①对学院教师进行专业研究方向选择起到导向作用,使部分教师逐渐将其研究方向转为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加入到研究中心的建设中;②选出部分专业相符、有意愿和能力参与研究中心建设的教师,初步构成学科团队;③从申报的项目中选拔出研究基础好、人员结构合理、创新性强的项目,经过进一步深化,申报更高级别的项目,从人、财、物方面进一步充实研究中心。(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聘请在相关专业研究方面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保证其每年在研究中心工作半年左右,推动研究中心的发展,加大相关专业博士人才的引进力度。(3)在条件成熟后,对于新招聘的人员,有重点地进行专业和研究背景的选择,为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4)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高层次人才进行学科前沿、科研方法等理论及技术类讲学。

2.2研究中心的资金投入

研究中心主要依靠本中心所获科研项目资金进行实验室、研究室的建设,用项目资金购买的实验设备登记认定为研究中心的固定资产,学院每年给研究中心拨付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已立项项目的设备配套资金及科研奖励资金。研究中心从立项的纵、横向课题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于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3实验场地建设

学校在主校区实验楼为研究中心划拨了实验室用房,对于获得厅局级以上部门资助的科研项目,研究中心根据项目需要为其提供相应实验室。当项目结题后,如果基于其科研成果获得新的资助项目,则可继续使用原有实验室;若项目结题后一年之内没有获得新的项目资助,项目组需退出原有实验室。

2.4研究中心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措施

2.4.1建立重点实验室网站建立能源及其精细化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站,网站注重增强专业性及学术权威性,关注本专业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动态,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同行、学者提供强有力的学术信息服务和多种学术交流手段,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来源。

2.4.2加强重点实验室间的联合,发挥群体优势由于新疆工程学院科研基础较薄弱,单学科的科学研究竞争力不强。因此,研究中心将科研重点定位于交叉学科的研究,加强学科之间、重点实验室之间的联合。研究中心在保持和发展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与学院其他相关的实验室、自治区内外科研院所联合,形成群体优势,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组成学术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除了共享研究信息、学术资料、仪器设备、优秀人才外,还可就某一学科组织较大范围的学术委员会,共同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拟定课题指南,召开学术研讨会,合力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攻关项目,并参与国际竞争。

2.4.3加强实验室、研究室设施设备的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对实验资源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并通过网络为相关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既要满足目前实验室管理的需要,又要适应实验室不断发展的需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资产设备管理系统(互联网版)”立项研究,通过建立研究中心、实训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分布式管理体系,实现实验数据网络化共享、资源与成本管理,为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实验室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2.4.4合理开放实验室在新疆工程学院原有的实验室运行方式下,各实验室在空间上是相互割裂的,技术和交流是相对封闭的,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中心拟按学科相近、功能相似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对相关专业、系部原有的实验室进行了合并、调整和进一步的投资建设,使实验室规模扩大、综合功能增强、管理更加规范。此外,每年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到研究中心开展科研合作,接收科研教学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培训、学术交流,促进了科研进程,推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全方位开放的步伐。

3结束语

能源的科学管理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能力;工程类专业;资源管理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2013年普通本专科工程类在校生数为870万人,招生252万人,毕业228万人。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对工程类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加强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②如何培养人才,资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图书馆作为知识数据库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高校图书馆工程类资源管理就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笔者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工程类资源的通识课程资源、专业课程资源、科研类资源和电子资源四个方面,对资源管理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发现管理方法中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为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1高校图书馆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知识情报载体的服务部门,它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被誉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是陶冶学生情操、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人生观的阵地。③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师等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2高校图书馆资源对工程类专业影响

对于工程类专业来说,本科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是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要素,是培养出符合标准的工程人才的关键。④因此,要求高校图书馆工科类资源首先要满足基本的教学内容参考需要。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⑤从“纲要”要求的内容可以看出,专业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重要,包括加深专业认识与理解、加强创新能力和提高科研水平,这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高校教师同样重要,要求高校图书馆资源除了满足教学要求以外还应具有大量的科研资源。工科类专业对各类图书资源的要求较高,教材、参考资料、教学视频、电子课件、电子图纸等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工程设计原理与方法;学术期刊杂志、专家论著、国际前沿专家讲座视频等为科研人员提供重要的国内外专业研究现状。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资源对工程类专业人员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工程类专业资源管理

3.1通识课程资源管理

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程序语言、大学英语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用到的是高校图书馆资源中的各类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首先来分析一下教材资源,高校图书馆中教材占据了工程类资源的很大比例,各种版本、多个出版社的教材,基本上市场中能购买到的均有收藏,但是由于图书管理人员专业不对口,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会造成误导,因此,在引进该类教材过程中,应结合通识课程任课教师来选择高质量的教材。其次是参考资料,主要是各类习题解析图书和知识拓展读本等,这类资源量相对较少,但是对学生通识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于习题解析图书,由于编者解题思路不同,会出现较多版本,由于只是参考资料,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即可,不会有很大影响。知识拓展读本的作用是加深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通识课程的作用,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铺垫,因此该类图书重要性更高。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中该类图书资源种类很少且没有起到上述作用,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该类图书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向学生和教师征集相关信息,使得该类图书资源逐渐丰富起来并形成体系,起到应有的作用。

3.2专业课程资源管理

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开设和各个专业方向有很大关系,也是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个分水岭。其中力学、电工电子、测量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是大多数工程类专业都要开设的,这些课程资源管理情况和通识课程资源比较类似,即教材资源充足,质量高低不平;参考资料能满足学生课后习题解答需求;专业知识拓展读本数量和质量较低,需要大力引进。重点来分析一下各个工程类专业课程资源情况,该类课程是本科生重点学习的内容,除了影响其找工作的选择方向,还对以后硕士、博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工程类专业种类较多,不一一进行详细列举分析,现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教材资源种类和数量更加繁多,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借阅的主要是任课教师所选择的一到两种教材,而大量的资源被闲置,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引进图书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调查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教材选用情况,同时加强阅读推广工作,让学生了解到其它教材的特点与优势,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参考资料资源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起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更加重要,包括工程设计实例、工程行业设计手册、工程行业设计规范、工程制图标准图集、毕业设计指导和注册师考试资料等资源,该类资源中工程行业设计手册、设计规范、标准图集变化不大,一般几年更新一次即可,但对设计规范的更新一定要多查阅国家标准规范网及时引进,不然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会由于参数选择不合理导致设计错误;对于工程设计实例、毕业设计指导和注册师考试资料等资源,更新速率较快,管理难度大,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求高,往往容易出现资源过于陈旧、参考价值低等情况,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进行调整,除了要向工程类专业教师和学生调查意见外,最好是聘请校外工程类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技术指导,保证该类资源的实用性和与时俱进。

3.3科研资源管理

工程类专业科研资源对教师、博士、硕士的科研工作和学习有很大影响,同时对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启发作用也很明显,这类资源主要有学术期刊杂志(纸质版)、学术论著、发明专利撰写与申请介绍、各类基金范本等。学术期刊杂志(纸质版)种类繁多,包括普通的Cn期刊、中文核心期刊、ei收录期刊和SCi收录期刊等,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筛选困难,一般是让读者自我选择判断,对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影响不大,但对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硕、博士和本科生科在选择科研课题方向时就会困难很多,因此建议图书馆聘请校内外科研专家对该类资源目录进行详细的分类,形成一个阶梯式体系,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只需要对该体系不断完善,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能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4电子资源管理

工程类专业电子资源包括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电子图纸设计案例、国内外检索数据库、知名行业专家讲座视频等内容。由于理论学时的减少,使得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每节课信息量增多,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电子课件、教学视频资源对现在以ppt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多数高校图书馆对该类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引进校外现有的数据库资源,虽然内容大致雷同,由于教材和任课教师不同,平时学习的课程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高校图书馆除了引进校外高水平电子课件和教学名师教学视频外,还应建立校内电子课件资源库和工程类专业教师教学视频资源库,建立一个共享平台,方便任课教师对课件和教学视频的上传和学生的下载。电子图纸设计案例资源主要是帮助工程类专业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加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制图,因为该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就是施工、设计方面的工作,只有制图能力提高了才能在毕业以后更好的与工作接轨,该类资源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和施工、设计企业合作,收集整理近几年设计案例的电子图纸资源。国内外检索数据库、知名行业专家讲座视频等资源主要是方便科研人员了解专业国内外研究前沿,在学术论文写作、专利和基金申请等科研活动中提供信息引导。如今,各个高校图书馆中国内外检索数据库资源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是对知名行业专家视频资源的管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就是资源量少,收集困难。其次是读者偏爱现场听专家讲座,视频资源吸引力小。因此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加大收集知名行业专家视频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新媒体阅读推广,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还能够对该类资源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便于管理人员对该类资源管理方法进行调整。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识课程资源、专业课程资源、科研资源、电子资源等高校图书馆资源对工程类专业的影响很大,对本科生的学习、创新创业和毕业发展方向选择上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对工程类专业资源管理方法制定的过程中,多听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选择教材、参考资料和电子课件等资源,与工程类施工和设计企业合作建立工程设计案例资源数据库,与国内外工程类专家合作及时更新学术论著和知名行业专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加强新媒体阅读推广工作。只有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4中国统计年鉴.

②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7):4-5.

③龚春健.论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与管理[J].重庆与世界,2011(28):78-79,84.

④扶慧娟,辛勇.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践型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