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经济的性质十篇旅游经济的性质十篇

旅游经济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51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1

关键词:旅游经济;作用;特点;现状;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旅游业进行管理,营造良性的旅游经济发展的竞争环境,扩大旅游宣传力度,发展特色旅游,注重生态旅游的开发,树立优质服务意识。

一、旅游经济的涵义及其作用

1、旅游经济的定义。所谓的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主要支撑点,是一种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旅游经济的效益主要讲求的是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旅游的需求,即尽可能多地接纳旅游者,由于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旅游经济的发展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

2、旅游经济的作用。(1)引导消费,促进资金回笼。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将人们手中的货币实现资金回笼的作用,旅游业收入是实现资金积累的重要途径,能够正确引导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2)促进当地就业。旅游业不仅仅需要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的为基础,旅游业发展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其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成本也是很高的,对此,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增强,相对而言就是对就业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3)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大大促进外汇收入的比率,实现收支平衡发展,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经济的基本特点

1、经济条件的宽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得到了不断发展,同时人民收入也得到了增长,因此需要在旅游业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上居民的旅游消费支持为旅游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在这种条件下,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必然是越来越宽松的。

2、旅游经济政策的成熟。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各地政府也开始积极参与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队伍中。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根本点,重视在生态环境上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这也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政策性指导方向。

3、旅游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国家将资源保护、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地方政府也进一步明确建设的重点,对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全面实施,坚持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保护。

三、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逐步增多,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促使着我国的旅游产业从单一的城市化向着全国化方面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城乡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旅游产品增多了,就业率也相对提升很大,是促进旅游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但是,旅游经济发展从自身角度上仍在很大的问题,这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旅游管理者认识不到位,相关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旅游业的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只注重旅游经济效益,忽视环境的保护,更是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各地的旅游资源没有发挥其个性化,同质化的旅游项目导致出现很多的不正当竞争现象,最后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较低,很多导游为了一己私利,强迫旅游者购买当地产品,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大大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此,从目前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旅游经济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既是面临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四、加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发展特色旅游。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要从多种渠道如网络、微信朋友圈、电视、报纸、团购网站等多种渠道进行大量宣传,加强当地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要注重对旅游产业相关产品的创新,坚持以人民旅游消费需求为基础,发展多种多样的特色旅游,如“野外宿营游”、“西部风情游”、“火车旅游”等等,可以通过旅游的交通工具或者旅游的项目的特别性着手,让旅游既可以更加主题突出、丰富多彩,激发人民的旅游热情,也可以达到了资源共享、效果显著的目的。

2、加强旅游管理,建立市场良性竞争机制。旅游经济的发展效益需要良好的管理基础,旅游管理者必须要认清当前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最后还要规范旅游产业的运营机制,促进市场竞争的良性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3、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区以森林、海滨、乡村生态为主的旅游项目,旅游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就是合理规划旅游景区,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指导游客旅游时带走垃圾,在面向人们打开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有注重生态环保,更好的维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

4、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此次旅游项目的吸引力,旅游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内容的丰富性、旅游设施的舒适性、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性,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态度和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上,旅游业管理者要加强对旅游从业者,也就是导游素质方面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具体较高综合素质的导游团队,要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杜绝一切恶意导游,强迫购物等行为出现,倡导诚信经营、游客明白消费,通过服务人员谦虚的礼貌、整洁的仪表、娴熟的服务技能、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来使游客真正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受。

结束语

旅游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追求越来越强烈,这为旅游经济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思维,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益炯.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2

一、文化与旅游

1、旅游与文化的本质联系。

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的旅游,就是人类文明活动的本质特征。而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只有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才能在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文化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这也是文化的内在本质。人类旅游就是通过拓展生存空间这种形式,设法促进自身的精神发展,用文化精神来武装自己。旅游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的移动,通常是指旅游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一种求知与审美,逐步开阔人类的视野,积极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旅游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这种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即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人类在欣赏大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将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这就需要人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发现大自然神秘的生命气息与运动规律。旅游文化是人类对美学的发现与概括,以及对艺术哲学的思考。因此,旅游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这种人文角度而言,旅游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

2、文化是旅游业的内在灵魂。

旅游业现已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从古至今都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旅游业始终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是在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产业。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就是指文化创造出来的产物,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特色。旅游业主要是以某个国家、地区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以此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将文化与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观念与精神需求,满足游客的观赏愿望,尤其是满足游客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旅游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经济

当代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整合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营与管理,都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只要有旅游活动在进行,就肯定会有文化因素渗透其中。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产业,经济与文化保持高度的一体化,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

1、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出来的形态。

旅游文化自身就具备鲜明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综合性与多样性。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概况,是旅游产品六大因素的统一,并从整体上构成旅游文化的产业链,同时又能够在旅游产品中显示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旅游文化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体现出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广泛性。第二,服务性与经济性。旅游产品所体现出的核心要素就是服务性,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获得美好的心理体验。同时,旅游文化也展示出自身较强的功利性,通过各种文化功能,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这两种旅游文化特征,都间接表明旅游文化的形态,展示出自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2、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

旅游文化更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的建设,任何文化都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旅游文化也是如此,这就表明精神建设在旅游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因素是构成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对旅游业起着引导与深化作用,也是旅游文化追求的最高目的。旅游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这是旅游文化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逐步过渡的趋向。因此,旅游业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国情,研究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同时,始终坚持旅游文化的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工程,带动相关的经济发展,并把旅游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逐步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丰富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结语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3

自19世纪末,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经济研究的演进。从历史时序梳理,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鲍德奥于1899年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一文,成为了研究现代旅游经济的先河。既而,意大利罗马大学学者马里奥蒂于1927年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的著作,其内容涉及国内旅游状况、旅游统计、旅游接待业以及旅游中心等问题,被认为是第一次对旅游经济进行系统化研究的尝试。20世纪初至中期、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出现了1935年德国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格里克恩斯发表的《一般经济论》论及了旅游活动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功能与作用,以及论述了社会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国家政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丰富的内容。瑞士的克拉蒲.芬扎伊卡于1942年出版了从经济学、社会学这两个方面来系统地研究旅游活动的《一般旅游论概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以及现代旅游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旅游经济学进入了成熟阶段。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关联学科理论也逐渐成熟,主要涉及了旅游经济、旅游区域经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旅游投资、旅游政策、目的地建设、客源国理论等九大研究内容,旅游需求和支出问题的研究涉及国际上各种各样的旅游出发地和目的地几个特定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估计。20世纪70-80年代旅游经济的非经济因素影响研究取得较大发展。国内对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已历时30年多年,1982年,王立纲、刘世杰合著出版了《中国旅游经济学》,我国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文件,从宏观政策层面上明确把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发展产业的第一位;同时,在21世纪初到现在,我国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加强,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研究范式上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根据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质疑[1]。刘晓鹰于2008年主编了《旅游经济学》教材,在旅游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框架体系中融入了国民经济新形势下发展的新趋势、新观点、新模式,并列举了旅游产业的案例[2],证明了我国学术界在引进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更注重结合我国的旅游经济现状在反复质疑、反思中不断总结特点并改革创新,力求与国际先进理论靠近并自成体系,力求使研究成果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旅游经济学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经过众学者、专家及教学工作者的努力,呈现出了积极发展的局面,而该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但是,社会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如何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一线工作人才需要,在他们进入顶岗实习后,能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能进行专业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目前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必须解决好培养与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棘手的问题。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教研特点及面临问题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教研特点分析

旅游经济学学科归属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手段、工具来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产业中经济关系、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及其关系的应用型基础性学科。因此,旅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及其他经济学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教学本课程,培养学生尝试以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关系,以这个出发点来辨识旅游经济产业活动的基本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及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内联系与区别,可以在专业的学习中培养经济思维、经济学分析方法,也可以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与工作中,结合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在宏观与微观上把握旅游经济政策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特点、地位与发展趋势。

2.1.1工具性

旅游经济学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体现在研究主体上所分析的专门研究旅游经济产业活动中的各种共性和个性的经济性现象及矛盾,从而从理论上揭示出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规律特点,及其作用发挥的基本要素、结构、功能、范畴和表征形式,为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因此,旅游经济学在学理研究上与教研工作中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性与工具性,属于具有产业特质的应用经济学的范畴,该学科的特点与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相一致,是我们应用性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培养定位的需要,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活动需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模型运用能力、范式构建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须针对工具性特征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譬如:通过布置旅游经济专题思考来让学生进行实践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模式的能力、并且在调查分析中学会思考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专题性调查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让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具体案例,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科学习兴趣。

2.1.2综合性

现代旅游经济学是由诸如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上综合、复合而成的一门边缘叉学科[3]。旅游经济学的交叉性与复合性特点体现出了其综合性的特征。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中要求对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性理论有较好的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才能对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才能突出重点。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突出综合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与关联学科相区别的特质的把握,重点通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考察旅游产业活动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功能与作用,避免知识重叠与落入俗套,否则会造成知识重复,重点不突出,构架不清楚,边界很模糊等问题。

2.1.3理论性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泛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性学科,有很强的经济学理论性基础,但又不同于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等的纯理论性学科,而是应用性、基础性、工具性、技能性与理论性的结合。旅游经济学运用经济学供需关系理论解释旅游经济活动;旅游经济学运用旅游学的旅游活动基本规律阐述产业的经济性;旅游经济学为旅游管理学提供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规律、效益,给予旅游管理以基本范畴和管理的内涵,因此,旅游经济学对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在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矛盾运动进行了科学认识。所以,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性在于要求教师在学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需熟练掌握旅游学、旅游管理学相关知识,并运用于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领略到旅游经济学知识的精髓,构建起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架座。

2.2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教研问题的认识

首先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研活动中对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畴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因而导致教学上重点定位不准。一是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模糊不清。国内外旅游飞速发展同时带来了旅游经济运行中日益复杂的现象,旅游经济学的一些教材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中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粗浅层面,缺乏对日益复杂的旅游现象的密切关注。面对这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矛盾,作为新兴专门学科,无法真实、典型和时效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理论尚且停留在管理者围绕旅游经济理论或者实际的旅游经济问题的现实旅游经济活动的问题描述和解释上过于繁杂,缺失理论上的总体梳理。在过去学者及教学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中,对于旅游经济产业的活动现象研究比较关注、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总结、提炼上,而对于相关性的旅游活动中的生态现象、文化现象、历史现象、民俗现象等非经济现象与旅游经济相关协同性上,由于受研究与教学者综合能力的限制、或认识上的不足,缺乏关注,或是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规律性探索上的不够完整、系统。从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特点来看,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旅游经济现象、同时包括非经济现象,本身具有多重性质,因为旅游活动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复合型边缘学科,诸多旅游经济受到非经济因素影响。表面上,一些非经济现象与经济没关系,但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旅游活动中的生活配套问题、文化休闲问题、文化认同问题、安全环境问题等等,具有社会性质的同时具有经济性质,是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协同与博弈,社会性质的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明显经济因素。其次是对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对象主体问题的认识上,近年来关注的多是以旅游企业作为研究的主体来分析,缺失对研究主体的整体性认识,特别是对多主体的协同,还根本上无法从系统论的角度全面、整体把握,因此,对于研究主体的作用与功能如何发挥,并且各主体的协同与互补如何体现,研究结论非常模糊。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掌握旅游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对于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国际旅游业发展演变动态、培养学生认知意义与他们将从事的实际工作有紧密联系。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经济学教研工作一是通过定义旅游经济要素的概念,引申及实践案例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对接国内外旅游经济理论研究的动态和国内外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课程研究与改革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旅游产品的发展和设计奠定基础,从剖析相关理论与案例的角度来整体认识理解旅游产业[4]。但是,由于旅游经济学研究主体的偏颇,导致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重点把握不准确,具体体现在理论研究基础薄弱、研究与现实脱节、灌输模式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认知,忽视学生与教师的旅游经历或旅游感悟。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建构在弗洛姆心理期望理论基础上,释放接受对象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旅游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黑板、粉笔为道具的讲授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传承与应试技巧,缺乏对象性求异与求新思维培养,缺乏接受主体的主动性思辨冲动和想象空间的引导与营造,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方法陈旧和落后。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外在激励,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激励,对于应用性强、工具性的旅游经济学更是致命伤,难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内在激励是旅游经济学的重要学科特点,可以满足和激励其接受主体的动力本身[5]。

三、结论

分析得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大众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发展目新月异。因而,基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教改作出以下三方面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3.1准确把握教研理论范畴

对于课程理论定位上不能将旅游经济学定位为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简单相加[6]。在给合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学主体的基础上,再结合地域性特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特色课程研究内容。并且要结合旅游经济活动展示旅游经济的世界性动态、快速反馈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跟踪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热点。

3.2厘清教研主体定位

构建旅游经济学研究主体的多中心、多主体协作机制,将学者、专家、旅游参与者、旅游从业人员等多主体发挥各自作用、功能。构建教研过程式教师、培训对象、学习多主体参与式协作机制。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区域规划专业建设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在理论上的探求的积极性,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3.3不断革新教研范式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4

国内旅游是指本国人民在国境线内进行的游览活动。这种消费行为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进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旅游事业的成长阶段与开发政策各有其特点。在发达国家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满足后,国内旅游业开始繁荣兴盛,继之国际旅游业也发展起来,这种国际旅游业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国旅游即支出旅游,也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收入旅游,这些发达国家生产、消费发展,不存在象落后国家那样由受先进国家消费示范效应影响而产生的“早熟消费”现象,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总需求不足和由此产生的失业问题,具有福利性质。

而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则率先发展国际旅游业中的收入旅游即入境旅游,并且这种收入旅游随着由经济发展引致的外汇瓶颈加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益重要。同时,伴随国内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业也兴盛起来,到迈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0美元的新兴工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时,国际旅游业中的支出旅游即出国旅游也崛起繁荣,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初期目的主要是为了赚取外汇,发展经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外汇紧缺,只发展接待外国旅游者的收入旅游。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外汇仍然紧缺情况下,这时,由于国内人民收入提高,国内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但出国支出旅游仍未发展,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外汇紧缺解除,这时出国旅游也发展起来了,台湾省是我国旅游业先行发展地区之一,它于1956年开始发展旅游业,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200多美元,外汇紧缺,因此首先着重发展国际旅游业中的收入旅游。从1956年到1979年期间,它始终不提倡国内旅游,随其自行发展,到了1979年台湾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国际收支出现大幅度的稳定顺差达几百亿美元,这才开放国际旅游业中的出国支出旅游。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业的供给和服务一时很难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为了缓解矛盾,促进旅游业顺利发展,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政策,并从各方面采取有力保证措施,增加国际旅游供给,使国际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在这时期,对国内旅游先后提出了灵活的政策和要求。80年代,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和保证国际旅游优先发展,要求国内旅游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稳步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其消费构成和消费层次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出旅游成为新的时尚,开放较早、收入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居民就更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国内旅游业的产出水平,已达到国际旅游业产出水平的1.68倍。①与此同时,近两年中国边境旅游的口岸增加,路线延长,无数增多,为边境旅游提供了方便,使边境旅游日益成为旅游业的焦点,其次,东南亚地区也成为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新的旅游目的地,这是国内旅游向出国旅游的延伸。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以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国民经济必将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国内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勃勃发展,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已不满足封闭式的家庭生活,而是迫切希望通过旅游达到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的高层次的需求。随着城市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五天工作制”的实行,农民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旅游将成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很大,为发展国内旅游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物质基础,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我国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味之高在世界上首届一指。同时,经过近二十年的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点)的建设,接待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为发展国内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各个旅游接待区来说,国内旅游对该地区的作用与国际旅游对各个接待国的作用基本相同,只不过不以外汇形式表现而已,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促进社会进步,繁荣文化,提高生活质量,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通过旅游,增加人们身体精神的健康,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少国家通过国内旅游来解决本国居民中那些缺乏经济能力和不能出国的旅游问题,如埃及提倡让更多收入少的人“了解自己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旅游部门在住宿、交通方面提供优待,给中、下层居民以方便,去年春节期间,安徽省黄山管委会推出的“黄山市民游黄山”活动,增加了市民对旅游行业的了解,激发了市民的主人翁精神。

2.改善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兴旺又促进城建、交通、科技文化、商业的、工业和手工业等相关部门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国民经济结构呈良性发展。

3.促进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平衡,是经济发展重心向内地转移及扶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对落后地区来说,尤为明显。旅游的主要资源是自然风景和历史古迹,它们一般不在工业发达区而在边远地区、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敦煌千佛洞,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九华山等,我国众多的名胜都处在这种地理位置,通过国内旅游的发展,使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来到落后的旅游地区消费,带动该地的经济发展。

4.大量回笼货币,加速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1992年,国内旅游的回宠货币约1300亿元,1995年回笼货币1170亿元。②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发展国内旅游业对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实现货币回笼、积累资金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并可作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先导,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积累资金,逐步打好社会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基础。

5.可以使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互相调节平衡,提高旅游设施的利用率。国际旅游市场的客源因政治、经济和季节性变化会产生波动,通过发展国内旅游来弥补、缓和或调节床位的使用,解决交通工具的闲置和饱和等问题,防止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的比例失调,以免造成旅游经济单纯依赖国际市场而无回旋余地。

6.扩大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由于旅游活动的广泛和多样化,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性的行业。西方有的学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对于就业似乎比发达国家更为有利,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和就业范围更小一些。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可以扩大劳动就业机会,缓解目前我们由于经济转轨所造成的“就业难”的压力。

发展国内旅游的重要作用和潜在功能,也越来越为各有关方面所认识,各级主管部门要从政策上引导,改变原来终其自由发展的做法。为下一世纪的经济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初,钱其琛副总理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管理部门要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个系统的规划,要明确发展方向、长远目标,要看到,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今后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显示,世界旅游业中,国内旅游业收入约占总收入的91%。就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国内旅游也占较大比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加速发展国内旅游,以顺应这种新的形势,制订相应政策和措施,在全社会起一个导向性和协调性的作用,使旅游业日益繁荣。

1.将国内旅游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和产业政策时,应对国内旅游有相应的计划安排,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设立系列指标,建立定点和抽样统计制度,从根本上确立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

2.积极培育国内旅游的市场,在旅游客源市场输出与接待等方面联合,共同开发,深入广泛宣传,有组织地招徕国内旅游客源,积极办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区域性、专项性旅游交易会,提高国民旅游意识。

3.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随着国内旅游业发展,国内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建设旅游服务设施要注意层次性和协调性,既要满足高层次消费的需求,更要重视大多数旅游者目前消费水平还较低的大众要求,改变以往接待国内旅游者设施存在的脏、乱、差现象,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国内旅游者的需求。

4.加强宏观调控,积极稳定地发展国内旅游业。当前,许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济对办旅游业的兴趣和热情都很高,而另一方面,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相形之下显得有些滞后,特别是交通拥挤,一些热线热点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并冲击和影响国际旅游业。这种主客观条件相对脱节的状态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运用价格手段和时间错位方式来进行限流和分流。根据旅游业的内在发展规律,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适时提供导向情的调控意见和措施。

5.制定旅游法规,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国内旅游者合法权益。近两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红火,许多旅游接待地区的三类旅行社一轰而上,发展迅猛,全国现已有4000多家,但这些旅行社中,存在了一些问题,有些甚至属“皮包社”,只有一部电话和一台传真机,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有些根本不懂业务,导游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旅客投诉率较高,影响了国内旅游业形象。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旅游管理水平、旅游服务质量等软件建设,逐步制定有关国内旅游业的法规和综合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定点服务,管理监督和投诉制度,确保国内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6.根据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从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和预测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大力发展以下几种类型的旅游产品。一是观光型旅游产品,这种产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国内旅游的主导产品,应不断增加和丰富产品的内容,溶知识性、文化性和参与性于一体,以满足旅游者新的需求。二是开发短途消闲旅游产品,随着双休日的实施,在我国城市兴起了周末旅游,由于时间因素,旅游路程不可太长,应根据当地及周边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短途消闲产品,有广大的市场潜力。三是开发专项旅游产品。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和一些主题旅游项目,如“三国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都将受到国内旅游者的青睐。

国内旅游的兴起,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发展国内旅游业可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应抓住当前国内旅游大发展的有利时机,从战略高度国内旅游业,规划和加速国内旅游业健康发展。

①来自《“八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情况和基本经验》中国旅游报,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一、相关概念分析

1.循环经济理论的含义、本质及遵循原则

循环经济就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按照生态规律规划、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尽可能以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为来源,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融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一体经济活动,以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充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生态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向,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利用模式遵循了生态规律,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在实际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是针对输入端的,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从而达到尽量节约资源及减少废弃物排放之目的;再利用原则:目的在于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地使用产品,延长产品从投入使用到成为垃圾的时间;资源化原则(再循环原则):就是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的最大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

2.生态旅游城市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旅游新时尚,生态旅游的主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满足人们对自然区域的向往,保护其资源与环境;二要考虑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使经营者意识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并重性,从而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促使旅游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与传统旅游最本质区别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区的建立则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此对生态旅游城市进行如下定义:所谓生态旅游城市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的原理,遵循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以城市生态旅游为主线,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为核心,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生态旅游城市是生态系统、旅游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体系。建设生态旅游

城市,必须要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进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文环境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1.两者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论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自循环经济诞生之日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生态旅游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甚为密切,早在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被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理解为: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里已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质。现今,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它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将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于旅游业各个层面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也是生态旅游的灵魂之所在,因而,可以说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因贯彻可持续发展而联姻,同时生态旅游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走着循环经济之路。

2.两者都以生态经济为实质内容

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将经济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一个分支率先触及了循环经济的实质――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而生态旅游无论其核心理论、支撑理论,还是相关理论都体现出其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实质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真正生态化。

三、生态旅游城市的循环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无规划,造成了城市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建设生态旅游城市,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就是城市生态发展的结果,倡导的就是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认识城市的循环结构系统,并应该借鉴生态系统的共存原理,加强城市系统的内部循环与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与能源,建立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睦循环。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循环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取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上,应该把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和城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其内部之间的循环和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建立生态城市系统,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旅游城市,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根据循环经济理论,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谋求城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既要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休憩质量,又要确保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循环经济型的现代城市发展之路。

四、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城市旅游资源是城市居民所共用的自然、社会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理论的原则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一体,从而使城市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城市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3R原则,系统地减少和避免过多的旅游资源破坏,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旅游废弃物的排放,最终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城市的建设。

1.重视对城市旅游生态的综合保护

对全民进行教育和宣传,更新陈旧观念,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改变长期以来,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忽视旅游污染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治理污染源。要建立和健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生态管理和监测机构,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指标体系、培养和提高生态保护的专业技术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治理。另外,还应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基金,除由国家从旅游收入中适当拨款外,主要应由游客和旅游经营单位缴纳,以弥补生态资源的耗费。生态环境基金也要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使之不断增值。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保护城市旅游资源,必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务院己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海洋保护法》等10个有关保护生态的法规,并酝酿制定《旅游法》。各城市及其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并逐步组建一支生态执法队伍,宣传生态法制,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的案件,培养公民的生态法制观念,促使生态保护走上法制的轨道,蔚为风气,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良胜循环。

2.重点保护城市的建筑格局和文化遗产

城市是立体的图画,流动的风景线。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也是文化产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结晶。大众的流行文化和心理,鲜明地积淀在城市建筑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城市名胜古迹、建筑景观不一样。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开发城市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保护历史遗留的古城遗址、古建筑风貌,加强各名胜、景观、景点的防火、防盗、防腐蚀等安全保护措施,加强人们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同时加强执法监督,杜绝破坏景观、景点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城市旅游环境

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和享受,游客到一个城市首先接触的是城市的旅游环境,它体现着城市的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从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目前,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并在不断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如各城市均在努力争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另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提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从而提供便捷的交通、通讯,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城市、旅游景点进得去、出得来,交通方便、安全、舒适的要求。再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加强了城市的法律效力,使得城市旅游能够做到依法加强管理,从而保护景点、景区的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正泰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广瑞等: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6

关键词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生态危机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1-0094―05

生态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友好和亲和使之理所当然的成为21世纪最为时髦和备受推崇的绿色经济,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追逐的新的目标和热点。与传统旅游经济一样,生态旅游经济在我国发展十分快速,原先将旅游经济作为发展重点战略的地方政府纷纷改弦易辙,成为生态旅游经济的追捧者,“生态旅游”的标签和幌子随处可见,与传统大众旅游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导致生态旅游经济的实践发展逐渐背离了其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要求,偏离了其应有的发展轨道。

1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具体表现:生态危机

1.1自然生态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生态旅游景区屡遭破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生态旅游资源不断退化。在保护生态与发展旅游的冲突中,如果经济的考虑而非生态的考虑被置于首位,生态遭破坏就是一种必然。有报道尖锐的批评: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框架下,只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稀有的自然资源保护就成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旗幡,经济数字的饥渴者和环保意识淡漠的外来者一拍即合。可是,接下来,就是一场生态灾难的从天而降。

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得到提升,许多正在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热点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景区,其相对原始独特的物种和景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与生态环境产生矛盾,不适当的开发将会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破坏,对生态旅游环境的干扰也日益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近3年间,被调查的85个保护区内发生违法利用资源的事件2117起,最多的保护区发生500起,其次分别为226、200、158、156起。

1.2社会文化生态饱受冲击

生态旅游既要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维护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也要保护文化生态的原貌,保持本土的文化多样性,这也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多民族融合的中国来说,“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更是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遗憾的是,在日渐繁荣的生态旅游经济的强大攻势下,在虚假生态旅游产品鱼目混珠的市场上,文化生态也逐渐沦为牺牲品,许多传统风格正在变异,历史文化遗产面临毁损,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人类文明的永久损失和历史的永远遗憾,虚假的繁荣背后是文化生态的沙化。不可再生性是文化生态的特点之一,如果文化生态遭到破坏,其后果可能不像破坏自然生态那样直接,但却会割断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深远地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1.3经济生态脆弱不堪

生态旅游供给者的鼠目寸光,使得生态旅游更多的是被当成一种标签和市场上招徕客源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利用生态旅游概念上存在争议的机会,在主观上有意识地曲解生态旅游含义,造成虚假和泛化生态旅游产品泛滥,损害企业形象和声誉,诚信缺乏,增加企业社会成本。虽然,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做法一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这不仅对旅游者产生了误导,还严重损害了当地的声誉,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不利于当地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更有悖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所说,“不能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一时流行的时尚或者是骗人的把戏,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发展未来旅游业的有生力量”。

一旦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市场失去信心,那些坚持生态旅游原则的真正的生态旅游提供者,也会受到牵连,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于是,这部分生态旅游提供者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随波逐流,不再经营严格的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者也无需用生态旅游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生态旅游经济的市场基础从根本上产生动摇,导致整个市场萎缩和崩溃。

1.4精神生态贫乏苍白

生态旅游提供者和生态旅游者普遍缺乏生态伦理,生态旅游提供者失却了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自然生态利益和社会经济利益的权衡中舍本逐末;生态旅游者迷失了精神归宿和家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在传统的经济中心发展模式指导下,生态旅游提供者普遍的做法是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置生态和环境成本于不顾,经济利益总是凌驾于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之上,在生态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缺乏先进模式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没有体现生态旅游应有的内涵和精神。

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部分所谓的生态旅游者没有达到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高度,他们的行为与一般的大众旅游者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习惯于在旅游活动中维护自身的利益,追求最大化的满足,把自己作为自然的主宰来看待,在旅游过程中割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进行随意的践踏和破坏,将旅游需求的满足建立在损害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在旅游者身上体现为渴望环境美、生态美的心态与随意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2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原因探寻:生态反思

2.1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理论反思

生态旅游经济的社会经济功能,体现了生态旅游经济的社会属性和经济本质;生态旅游经济的自然生态功能,体现了生态旅游经济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本质,正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生态本质与经济本质的有机统一,才构成对生态旅游经济性质的全面认识,也即生态旅游经济是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位一体的经济,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位一体的经济。

2.1.1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本质思考

生态危机的出现,说明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出现了割裂与背离,人类将生态旅游经济系统视为一个孤立的经济循环,切断了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在封闭的经济系统内寻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在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中,既存在自然生态关系,又存在社会经济关系。两者之间如果能够结合与统一,生态旅游经济就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如果将两者割裂,使其背离,就会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于虚假和伪劣生态旅游产品过多过滥所造成的,而实质上,虚假和伪劣生态旅游产品的出现正是生态经济关系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是由于传统经济学所曲解的生态经济关系,即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割裂背离的关系所致。可以说,上述系列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经济生态危机以及精神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就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危机。

2.1.2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思想根源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人假定一直被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经营管理实践视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追求最小的预付资本获得最大的利润,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唯一目的、内在动力和最高原则,因此,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的发展,眼前的发展剥夺长远的发展,自身的发展危害他人的发展,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人类经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远远超过收获的正效益,人性、社会和企业都呈现出某种扭曲和病态。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生态的初衷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生态旅游经济健康运行并行不悖的两条主线,当自然生态关系的地位不断弱化,必然难以与不断强化的社会经济关系保持平衡,使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濒临断裂的危险。

2.2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现实反思

2.2.1经济关系超越生态关系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不协调

(1)生态旅游经济定位的错位。生态旅游不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发展不能“唯利是图”,这都是由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然而,在许多生态旅游规划中,生态旅游经济都被不当定位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片面夸大生态旅游的经济作用和强调经济功能。

生态旅游经济定位的不当使得借生态旅游开发吸引外来投资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或政绩工程,而“生态”的含金量也使外来资本对此具有强烈的兴趣。于是,以货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资本具有超越一切意志的力量,成为测度地方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规模的手段,产值、利润、税收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追求的主要目标,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在资本的作用下被掩盖,代之以单纯的经济关系。人们关心的只是在社会经济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的劳动价值及交换过程的公平性,对于在生态旅游产品中凝聚的“自然”劳动或生态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的公平性却很少问津,这正是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

(2)对生态旅游经济的索取无度。城市环境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生态”成为风行的字眼,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空前高涨,能够实现人的身心解放的生态旅游产品更是成为市场新宠,膨胀的生态旅游需求刺激了生态旅游供给的不断增加。尽管在理论上,生态旅游只是一个规模有限的细分市场,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并非所有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都是严格按照生态旅游的标准进行的:生态旅游的需求者以“非生态”的消费方式影响着生态系统,生态旅游的供给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以“反生态”的生产方式破坏着自然生态。生产和消费的叠加对自然生态系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于是生态旅游景区不堪负荷、人满为患的现象屡屡发生,造成资源退化甚至是景观的消失,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力。可见,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较量的过程中,生态利益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经济利益被无限的放大,直接导致了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不协调。

2.2.2利益主体矛盾冲突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不和谐

在生态旅游经济所涉及的各利益主体之间,各自追求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为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冲突。

(1)生态旅游提供者。生态旅游产品虽然被生态旅游提供者时常挂在嘴上,但是真正遵循生态旅游原则提供生态旅游产品的企业却不多,在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很少有企业能够放弃眼前利益去维护生态。所以现实中生态旅游只是被演化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很多旅游企业通过“刷一层绿漆”来迎合市场的需求,获得竞争优势。开发商狡猾地利用“生态旅游”这个时髦词,其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他们以利润最大化和自利为主导思想,投其所好地讨得客户的欢心,吸引旅游者,并没有将环境保护和当地收益放在首位。

(2)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者的“经济”目标不在于物资财富的增加,而是生态旅游活动为其提供的“消费者剩余”,在许多游客心中,消费者剩余主要是由消费者所获得的生态体验以及经济成本所决定的,至于旅游活动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考虑甚少,所以,他们往往忽视生态保护的基本前提,却希望获得更完美的生态体验。

(3)生态旅游社区。受历史条件影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社区都是较为贫困落后的地区,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当他们觉得外来资本和开发行为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条件改善时,对于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就自觉或不自觉的让位于经济开发。

2.2.3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外在压力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不可持续

生态旅游经济的失调和生态危机的威胁并非全部来自生态旅游系统内部,也有来自生态旅游经济系统以外的破坏。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运行不是孤立的,它也会受到其他形态的经济系统的影响,也受到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比如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受到工业化增长的污染,而这种污染与生态旅游活动并没有直接联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发展经济的要求十分迫切,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既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实现,又可以其他方式如水电开发来获得,由于后者的经济效益见效更快,那么对后者的倾向性将会使得生态旅游经济的自然基础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在四川,一场争夺西部地区各流域水电开发权的“跑马圈水”运动,在各大电力、投资等利益集团之间愈演愈烈,在强势的利益驱动下,一个个水电项目的上马迫使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原始森林和濒危生物保存栖息地等作出让步,此时,一切关于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话题和国家法律法规都显得那样软弱和苍白无力。

3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解决思路:生态和谐

3.1构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逐渐显现的生态危机已经暴露出这样的问题:在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中,不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人与人的关系失衡,而且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也发生割裂和背离,因此,当人类迈入以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人类必须对以往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关系的发展观念、经济理

论和管理实践都开始进行反思,使扭曲的生态经济关系回归理想状态。

生态旅游提供者、社区、政府和旅游者等利益主体既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又生活于社会经济系统中;他们既与自然生态发生着开发、利用、保护、投入、储存等关系,又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彼此之间发生着合作、竞争、参与、分享、互补等关系;他们既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也是自然生态关系的主体;交错的社会经济关系和自然生态关系形成了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割裂其中任何一种关系,生态旅游经济关系链条都有可能断裂失衡,甚至威胁到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构建内生化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内生化,就是将传统增长理论中作为外生变量处理的一些因素放到增长模型里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自然生态要素对于生态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将自然生态要素纳入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分析框架更是必然。

生态要素既是生态旅游生态经济价值的承担者,也是生态旅游消费的自然基础,既是生态旅游生产发生的物质基础与先决条件,也是全人类生活的共同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生态,就没有生态旅游经济整体发展的生态环境。

因此,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生态旅游经济的增长,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建立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对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变革在大众旅游经济中“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的旅游生产和消费模式,减少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生态压力。

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稳定持久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构成生态旅游经济增长的物质条件,而且成为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因此,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与生态旅游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时,要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补偿和投资,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恢复和更新,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保持完整的持续的秩序和良性循环,使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内在统一。

3.3构建协调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体系

3.3.1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管理

生态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应该在社会、经济、文化、自然与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兼顾公共服务、综合福利和生态保护的价值取向,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处理、协调和解决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第一,通过制定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完善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来统筹生态旅游经济的宏观发展;第二,在扶持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保障生态旅游者的权益、严格生态旅游的准入制度、推行生态旅游认证的基础上,努力遏制生态旅游的泛化现象;第三,政府还要制定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和谐发展的配套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政策和社会文化政策,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3.3.2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管理

(1)生态旅游景区的绿色管理。生态旅游景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以及生态实验站,属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极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旅游发展和管理模式,最低限度地减少生态旅游经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态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态旅游景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的一条重要途径。

(2)生态旅行社的绿色管理。杨桂华等(2000)提出了生态旅行社的提法,并将其作用概括为以下三点:旅行社是生态旅游经济各项产品的组织销售者;旅行社是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企业之间的媒介和协调者;旅行社是生态旅游者顺利完成生态旅游计划的执行者。生态旅游旅行社在组合生态旅游产品时,为保证产品的绿色质量,要按照循环经济和绿色标准要求,择优选择各类旅游要素供应商,建立全面覆盖的对生态负责的绿色旅游供给网络。目前,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并未完全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尤其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很多旅游者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因此旅行社有责任在推介其生态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使旅游者从中受到生态教育和启迪,让旅游者了解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则,也是游客在旅游中应该遵循的规范。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8

关键词:体验旅游;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论文联盟网

随着现代大众旅游的兴起,旅游模式正在经历一个由大规模标准化观光游方式向小众化个性体验游方式转变的过程。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购买传统“点线式”旅游产品,而希望通过个体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的参与,获得在某一旅游目的地游览的独特体验。“体验式旅游”这一命题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业界对“体验式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内涵分析、产品开发、营销改进等方面。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经济产业角度开展研究的,而较少有学者从旅游的本质出发进行探讨,因此,对“体验式旅游”的研究在深度和系统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在体验旅游经济和人文关怀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文关怀是发展体验式旅游的基础,反映着体验旅游的本质这一观点,并探索渗透着人文关怀精神的体验旅游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带来的广泛效应,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一、体验旅游的提出背景

(一)体验经济理论

1.体验经济理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漫》一书中,预言了“体验经济”的到来,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商家将依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体验经济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顾客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创造让消费者能够亲自参与的各种活动,从而最终满足其体验需要的一种经济形态。…

2.体验经济理论的发展

与其他任何经济形态不同,体验经济的特点是人性化。体验经济中与金钱发生交换的产品不再是实物或服务,而是人的心情、记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受。通常,这种感受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转让的特点,使消费者愿意为其独特性体验而付费,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体验经济遵循着“顾客中心”的原则,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体验经济的运行,需要顾客参与。只有当顾客获得体验,整个交易过程才能够完成,其产品质量取决于顾客的体验质量。正是由于没有两个人可以获得完全相同的体验,因而要求体验产品的供应商必须依照顾客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是否能满足顾客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成为判断体验产品生产者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二)体验旅游的内涵

1.体验旅游理论的研究

1996年,邹统钎教授提出旅游的核心本质是“经历”,是“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的感受与体验”,这一观点构成了体验旅游定义的雏形。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谢彦君教授率先提出了“旅游体验”这一命题,他认为,就旅游个体而言,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活动的主体内容,旅游者对其满意程度决定了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而就旅游总体而言,每个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容、时空特点和结构特性,是旅游行业规划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体验旅游的定义并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参与性、个体化这两个体验旅游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2.体验旅游的特征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并认为人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要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同样,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体验旅游具有层次性特征,在满足了初级体验需求之后,消费者就会产生更高层次体验的需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逐步深入的体验需求,除了应用营销改进、产品创新等商业手段外,依据旅游的本质,探寻支持体验旅游发展的核心因素,从根源上提升整个旅游体验经济发展的层次,是达到利益相关者共赢结果的最佳方式,人文关怀的应用对这一过程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3.体验旅游实践的发展

现代旅游市场中,供需双方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顾客已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是产品能够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追求的是能够引起个体共鸣或实现个体价值的个性化旅游产品。顾客需求的变化预示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

体验旅游时代的产品与大众旅游时代的产品相比,出现了重大变化。从价值目标分析,消费者从注重产品内容向注重产品感受转移;从消费内容分析,旅游者从消费从众产品向消费个性产品转移;从消费方式分析,人们从直接购买已有产品向参与产品设计制造转移。

二、人文关怀理论与体验旅游经济

(一)人文关怀理论

14世纪,西方社会在欧洲文艺复兴期间兴起的“人本主义”思潮反对“神权”。是对人性的彰显,开创了人文关怀的先河。在我国,“人文”这一概念原意是与“天文”相对,后来发展成为与“自然”或“科学技术”相对应,专门表示人类的文明或者文化,具体则包含人的生存、尊严、自由、信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人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精髓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关怀”即关心、关注的意思,是行为主体发出的动作。

所谓人文关怀,是个体或群体依照一定的价值观念发出的对自己或他人人性的关注行为。从哲学角度出发,人文关怀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发展权利的尊重,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对人的全面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答;从伦理角度出发,人文关怀主要涉及人的主动性问题,即对人的本性、尊严、价值等方面的唤醒和自觉的保护,对人的情感与理智、需求与意志的理解和自愿尊重。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9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旅游经济的性质篇10

恩格斯认为,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就是数学在其中的运用程度。盖尔・詹宁斯认为短期内,旅游研究将继续使用实证主义范式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中国有中国的文化和国情,基于西方“定量”手段的旅游研究,似乎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旅游分析,应该是我们需要的。“乘数效应”和“旅游卫星账户”不能很好的体现旅游的综合性和带动效应。因此笔者以重庆为例,基于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对重庆旅游产业组织形态进行探讨,以期对旅游的综合性和带动效应有进一步了解。水平有限,只求抛砖引玉。

一、范式和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源起于笛卡尔和牛顿,经过孔德的发展,实证主义开始被作为一种理解现实社会的方法;实证主义强调整个世界的运转是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可循的,这足以解释各种现象行为间的因果联系。

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最早由巴尼・格拉泽和安瑟伦・斯特劳斯提出;其包含了一系列灵活而系统的准则,在搜集和分析质性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扎根理论是通过实际观察,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与范畴,然后上升到理论,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施特劳斯将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称为编码。本文遵循扎根理论的原始版本,即格莱瑟和斯特劳斯的版本。

二、研究过程

(一)资料搜集:深度访谈与样本选择

深度访谈是一种有效的定性研究数据收集方法。理论上讲,抽取样本应到新抽取的样本不再提供新的信息为止;但从扎根理论的成熟经验来看,样本在20-30之间为宜。笔者选定了24名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获得数据。受访者分布如下:6位旅游学者;6位旅游专业学生(研究生);6位旅游从业者(偏管理);3位旅游行政管理组织工作人员;3位旅游行业组织工作人员。

(二)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指将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就是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程序为:定义现象(概念化)――挖掘范畴――为范畴命名――发掘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所得结果包括14个范畴,以及相对应的若干概念。详细如下:(1)范畴:“不好的”描述,包括概念:依赖性,难独立,弱势产业,夕阳产业,敏感性,脆弱性(2)范畴:“中性的”描述,包括概念:综合性,错综复杂,混合的,高关联的,被利用的(3)范畴:“好的”描述,包括概念:包括绿色环保,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带动辐射效应,综合效应高,软实力(4)范畴:特色经济,包括概念:信息经济,体验经济,声誉经济,服务经济,眼球经济(5)范畴:大旅游,包括概念:区域经济,营销一个省(城),产业融合,融社会经济文化一体(6)范畴:市场性,包括概念:资源导向,重在消费(7)范畴:三分天下,包括概念:游前,游中,游后(8)范畴:产业体,包括概念:产业群体,无“业”(9)范畴:有核旅游,包括概念:核心、辅助、相关三部分,核心清晰、边缘模糊(10)范畴:高层次,包括概念:不是经济,是人学,人本的追求(11)范畴:突出文化,包括概念:以文化为依托,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12)范畴:城市的旅游,包括概念:城市化,国际化(13)范畴:娱乐,包括概念:娱乐和休闲(14)范畴:高品质生活,包括概念:高品质生活,休闲,为生产,第二种生存空间。

(三)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指在不同范畴之间建立关联的过程,将众多范畴区分为主范畴与次、副范畴,并用来表明资料中各部分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所得结果5个主要范畴及相应的次范畴。详细如下:(1)主范畴:旅游认知,包括次范畴:“不好的”描述,“中性的”描述,“好的”描述(2)主范畴:大旅游观,包括次范畴:大旅游,有核旅游,城市的旅游(3)主范畴:高层次导向,包括次范畴:高层次,突出文化,高品质生活(4)主范畴:产业形态,包括次范畴:三分天下,产业体(5)主范畴:其他,包括次范畴:特色经济,市场性,娱乐。

(四)选择性译码

选择编码是把核心范畴与其他的范畴系统地联结起来,搜集新的资料验证其间的关系,建立起概念密实、充分发展的扎根理论。通过逻辑梳理,以“旅游认知”和“高层次导向”两个范畴为基础,结合“其他”范畴,以“产业形态”范畴为抓手,围绕“大旅游观”这一核心。

三、文献参考与构建理论

(一)文献参考

尼尔・利珀提出旅游者在旅游期间的任何消费行为都是旅游业的收入。申葆嘉提出,旅游产业包括旅游业及社会非营利因素。罗明义把旅游产业划分为核心产业、辅助产业、相关产业。黄常锋等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链表现出“网状”结构。卡麦兹将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所有经济产业中,空间上相互接近的,在商品和服务联系上比国家经济部门联系强的产业。杰克逊和墨菲进行了旅游的区域化集聚研究。

(二)理论构建

人作为智慧生灵,旅游是人类最原始的冲动,是以“游”和“娱”为核心导向的人类第二种生活方式,是人类区别于生活空间、工作空间的第三种生活空间(不否认重叠)。旅游不是生活必需品,是高质量生活必需品。综上,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包含的范围无疑是广泛的,且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观念的改变,旅游业的涵盖范围应该是灵活的,可变的。甚至可以说旅游业未来的涵盖范围是无限的。旅游业核心清晰,边缘模糊。重庆旅游应是一个产业体,而不是一个产业或产业集群。

进一步讲,从本质上说,重庆旅游经济不是产业经济,而是区域经济,只有以“治大国”的思维把握旅游,以“烹小鲜”的思维操作旅游,旅游业才能持久健康发展。树立“大旅游”的思维,此处“不赚钱”,自有“赚钱处”,靠“相关”赚钱,看重综合效益,注重软实力的提升,才能更好的指导旅游发展。突出文脉,地格,利用旅游,搞好区域营销与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