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机机械行业报告十篇农机机械行业报告十篇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50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1

第一条为规范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工作,明确部级推广鉴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完善部级推广鉴定制度,提高部级推广鉴定工作的质量,依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工作坚持科学、公正、高效、统一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工作实行统一受理申请、统一鉴定大纲、统一收费标准、统筹安排任务、统一发放证书标志。

第三条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管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工作,具体工作由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组织实施。

第四条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的产品范围依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部级农业机械鉴定产品种类指南确定。

第二章申请

第五条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的申请者应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农业机械生产者,且具备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条件和相应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境外农业机械生产者可以委托国内销售其农业机械产品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者申请。申请者应提供境外农业机械生产者签署的委托书。

第六条申请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的产品应是定型产品,批量生产一年以上,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并达到规定的销售批量。小型农业机械产品销售量不少于500台,中型农业机械产品销售量不少于100台,大型农业机械产品(或成套设备)销售量不少于30台(套)。

第七条申请者向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一)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申请表(附表)一式三份;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

(三)产品定型证明文件一份;

(四)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或产品制造验收技术条件文本一份(加盖法人公章);

(五)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

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申请表应按照一个独立的申请产品或一个申请单元(实行划分单元申请的)填写,经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法人公章。申请者应对申请表中所填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产品定型证明文件可以是所申请产品的省级以上产品鉴定报告、省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报告和证书或产品质量认证报告和证书。

第三章审查与受理

第八条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负责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者。

第九条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根据经济、高效、合理、公平的原则统筹安排部级鉴定任务,明确承担鉴定任务的机构和完成鉴定任务的时间。对于地区适用性要求较高的农业机械,安排鉴定任务时应兼顾适用性评价的需要。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每半年向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报告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承担部级鉴定工作情况,接受监督。

第十条申请者接到受理通知书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承担鉴定任务的机构缴纳鉴定费用。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未列入农业部最新公布的部级农业机械鉴定产品种类指南的产品;

(二)销售量、销售区域不满足要求;

(三)产品定型文件不符合要求;

(四)批量投产时间不满一年的产品;

(五)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六)申请材料不齐全。

第四章鉴定与公告

第十二条承担部级推广鉴定任务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须通过农业部组织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并在认定范围内工作。

第十三条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依据农业部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通则和相关产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进行,鉴定内容包括:

(一)技术要求与性能试验;

(二)安全性检查(评价);

(三)可靠性评价;

(四)适用性评价;

(五)使用说明书审查;

(六)三包凭证审查;

(七)生产条件审查;

(八)用户调查。

以集团公司(总公司)名义申请,其下属不同子公司、分公司(工厂)生产同一商标(牌号)和型号产品的,应分别进行产品试验和生产条件审查。

第十四条承担生产条件审查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资格;承担产品检测等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部级推广鉴定检验员资格。

第十五条检验员或审查员在企业现场工作时应对企业法人资格、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型号、商标、产品产销量、销售区域等进行确认。在核测产品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对企业填写的《产品规格确认表》进行确认并签字。

第十六条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独立完成部级推广鉴定任务的,应由该机构出具推广鉴定报告;合作完成的,由牵头机构出具推广鉴定报告。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对其出具的推广鉴定报告负责。

第十七条检验项目出现不符合时,对于短期内可整改的内容允许企业整改一次,整改期限不超过3个月。整改后仍不符合的,推广鉴定结论为不通过。

第十八条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于鉴定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申请者出具推广鉴定报告。经申请者确认无异议后报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审核。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对其他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报送的推广鉴定报告等材料应于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核工作,通过审核的汇总上报农业部审批发证。

申请者对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推广鉴定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申请复验。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十九条经批准通过部级推广鉴定的产品和企业,农业部以公告的形式印发并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上公布相关信息。同时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上公布相应产品检测结果。申请者于公告后10日内向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领取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并定购专用标志。

第二十条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与其他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根据承担的工作量合理分配鉴定费用。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组织对通过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的企业和产品在有效期内进行一次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一)生产条件检查;

(二)企业名称、地址及产品规格变化情况检查;

(三)证书和标志使用情况检查。

第二十二条获证产品有效期满后,企业如需继续保持资格,应在有效期满之前3个月提出重新推广鉴定申请。

第二十三条企业名称、地址、商标发生变化但生产条件没有改变的,证书持有人应当在1个月内向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提出证书变更申请。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审查核实后按规定上报批准,变更后的证书应同时注明原企业名称,有效期不变。第六章审查和检验人员管理

第二十四条部级推广鉴定检验员由所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负责对其进行农机化法规、相关农机产品鉴定大纲、试验方法和仪器操作方法的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者报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备案。取得部级推广鉴定检验员资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部级推广鉴定检验员应为所属单位的在岗人员。

第二十五条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由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负责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从事推广鉴定生产条件审查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申请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2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如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适龄劳动力缺失现象大量出现。同时,伴随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成熟,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新的发展模式为农机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技术发展情况如何?怎样有效地占领市场并引领行业发展?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专利状况可视作发展风向标,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机械行业专利分析报告》课题组的专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希望对中国农机企业有所启示。

重点: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

我国是农业机械制造大国,但并非农业机械制造强国,农业机械专利技术基础薄弱。《农业机械行业专利分析报告》对联合收割机领域国内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外企业善于运用各类型专利的特点进行专利布局,而国内的申请人多倾向于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原因是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门槛比较低,审查周期较短。”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农业机械课题组成员李梁说,发明专利经历了实质审查过程,因此比较稳定;而实用新型专利,在审批过程中不经过检索,专利权稳定性差。同时,从中国专利申请的结构和法律状态来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80.5%)。我国农机行业整体落后的状态从专利申请的状况可见一斑。

“目前国内的农机市场不是充分的竞争而是低端同质化的竞争,打价格战,很像是温州早期的小商品现象。”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农业机械课题组组长尚玉沛表示,不少农机企业特别是小型农机企业很少在研发领域投入,缺乏研发能力,主要依靠现成技术。目前国内农机现状是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严重。对于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农机行业仅凭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低价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长期偏爱,必须强化质量和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机械领域,中国专利申请前十名申请人中,只有福田雷沃重工一家为农机企业,其余均为科研院所,可见我国农机技术研发成果不少依然停留在科研层面,这方面与日本主要农机技术集中在农机企业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从专利申请质量上看,日本企业在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和发明专利授权比率上均大幅度领先我国申请人,足以体现我国企业在农机技术研发上的差距和不足。

路径:在全产业链上精耕细作

农业机械行业门类众多,发展状态参差不齐,每个分支都有各自优势。“企业要根据自身优势,结合我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农艺特点,在全产业链上精耕细作。”尚玉沛说,仔细分析农机产业链信息,农机分支的发展方向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收获机械技术发展直接关系着粮食产量和质量,因此作为收获机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重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尚玉沛说,由于国内巨大的收获市场,外国企业纷纷在我国布局专利,投资建厂。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5月,联合收割机有效的中国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国外农机企业为141件,国内企业75件。日本的久保田和洋马都拥有52件,而国内最好的企业拥有量只有个位数。从保护内容来看,国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脱粒环节,而国外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收割机的动力行走,而后者技术直接决定收割机的节能效率和适应复杂地理环境的能力。因此,在收获机械领域,无论是专利申请数量还是技术复杂程度,国内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李梁称,经济作物机械化是制约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的短板。在经济作物的耕种收三个主要生产环节中,耕整地机具已形成系列化和规模化,生产也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播种(栽植)机具已经部分解决,如花生、棉花、马铃薯等播种(栽植)机械在实际生产中都得到了应用,但机具的总体性能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收获是经济作物生产最薄弱的环节,定型的机具不多,成熟和批量生产的机具就更少,不少作物的收获机械还没有突破,部分经济作物的播种机械还是空白。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严重滞后,成为制约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缓慢,农机和农艺结合不够紧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方面企业要做大量的功课。”尚玉沛表示。

专利分析报告指出,在铧式犁和气力播种机领域,国外农机巨头未全面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铧式犁领域国外企业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均已失效,气力播种机领域国外企业尚未在中国申请专利。因此,抓住目前这一有利的时机,企业将会有所作为。总体上看,农业机械在耕种收环节上分支众多,国内地理环境复杂,南北东西需求不一,农机市场巨大,无论哪家农机公司都不可能一家独大。企业在全产业链上找准定位,就会有所斩获。

建议:认识并发掘专利价值

专利分析报告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我国农机行业应当充分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和布局策略。在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是传统制造业,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尚玉沛表示,国内企业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和东南亚市场,这些市场不重视专利布局,企业抱着只要盈利就行的心理,还没意识到专利布局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外企业一旦完成某一环节的专利布局,进发国内市场,企业将无还手之力。

尚玉沛说:“国内企业在专利方面即使现在还没法与跨国公司相比,但必须认识到专利是抢占和圈定市场份额,进行商业战争的工具,是一种战略储备。”以爱科公司为例,这家农机跨国企业在全球扩张时采取专利先行策略,在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较早地在中国进行了专利申请布局。“企业的认识只有到了这个高度,才能积极投入研发、申请并布局专利。”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3

关键词: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措施;成效;安徽南陵

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南陵县的落实,有力地提升了南陵的农机化水平,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企业得效益、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效果[1-5]。因此,如何实施好这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实施后能达到的效果是当前的新课题。

1南陵县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措施

1.1成立组织

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扶持“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南陵县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政府办副主任、县财政局、县农委、县农机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各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组成。各部门、各组成单位思想统一、组织到位、配合密切。为扎实做好购机补贴的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制定方案

根据《安徽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南陵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经县购机补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南陵县2009年度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在方案中确定了南陵县2009年度补贴机具的种类、补贴标准、补贴数量、补贴对象的确定方法以及工作进程安排,并明确了购机补贴咨询电话和举报电话。

1.3广泛宣传

芜湖市财政局、市农机局关于《南陵县2009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的批复下达后,南陵县及时向全县农民做了广泛的宣传工作。召开了购机补贴领导小组及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会议,认真学习了财农[2005]362号、皖农机计财[2009]12号、农机管[2009]8号、皖农机计财[2009]107号、农机管[2009]45号及宣传提纲等有关文件精神。并研究制定了《南陵县2009年度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告》。随后印发公告1500多份,粘贴到每一个村民委员会,散发到每一个村干部及村民组组长手中。并在县电视台向全县农民播放了7d,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县农民进行广泛宣传。在县财政部门、县农机局设立专门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咨询电话,使该项政策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4确定补贴对象

补贴政策公告后,农民根据公告的精神,自行提出申请,镇政府推荐,再将申请表交到县农机局。县农机局汇同县财政部门对申请购机户进行逐一审核,对符合补贴条件、申请补贴人数不超过计划指标的,直接确定补贴对象;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的,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抽签方案,由县公证处进行现场公证,县电视台全程录像,县监察局、财政局、农委派员全程监督,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1.5张榜公示,签订协议

对确定的补贴对象,又印发了《南陵县2009年度中央财政购机补贴对象公示》散发到每个镇、村干部及农民手中,粘贴到每个村民委员会,并在县电视台进行了播放,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举报。补贴对象在全县公示无异议后,县农机局组织了签订协议仪式,与补贴对象正式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并告知农民凭购机补贴协议到经销商处自行议价、差额购机。

1.6补贴机具核实

在农民购买补贴机具后,要求本人携带机具、发票、合格证到县农机局进行核实。核实内容包括购机者信息、机具信息、补贴额、机具价格、发票开具时间等,并对核实后的机具进行统一编号、喷漆、人机合影、登记和备案。

1.7加强机具监管

为加强对补贴机具的监管,年初召开了全县购机补贴经销商会议,认真学习了《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办法》,对全县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提出了具体要求。另外,为做好全县补贴机具的上报工作,县农机局成立了补贴机具核查小组,对每一台机具进行核查,认真填写补贴机具核查表,加强补贴机具的监管力度,对核查没有问题的机具再进行上报,确保补贴机具真实可靠。2主要成效

2.1促进血防村“以机代牛”工作顺利开展

“以机代牛”工程是根据《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农业部《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06~2008年)》,在血吸虫病疫区,在农业生产中以机械替代人畜力,实现以机耕替代牛耕,减少农民下水田劳动与钉螺直接接触的几率,控制传染源,预防血吸虫病,以确保农民身体健康的项目。根据《安徽省2009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资金使用方案》的通知精神,与卫生、血防等部门加强联系,制定了“以机代牛”工程实施方案。以整村推进的形式,确定了在7个血防村实施2009年“以机代牛”工程,即弋江镇的宋桥村、铁拐村、新陶村、柿坝村、弋丰村、排湾村,籍山镇的芦塘村。截至目前共补贴“以机代牛”机具197台,补贴资金43.22万元。通过“以机代牛”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血防村机械化耕作水平。耕牛大部分已被处置。减少了吸血虫病的传染源,对做好血防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

2.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购机补贴促进了南陵县农机化整体结构的优化,大大提高了全县农机化的综合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推进了南陵县新农村建设。通过购置农机补贴,引导农民购置了大量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一大批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方式,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农机作业还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经统计,2009年通过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的实施,带动全县农民投入农业机械资金达2100多万元,受益农户达1100多户,对拉动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补贴机具逐年投入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补贴机具可服务农田面积达1.33万hm2以上,每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750元/hm2以上。随着南陵县农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既壮大和充实了农机服务组织,又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民对农机热情,有效促进了农机作业市场的形成。在做好南陵县早稻和晚稻的机械化服务工作外,还组织了小麦收获季节的跨区作业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3参考文献

[1]胡德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j].四川农机,2009(5):6-8.

[2]张万军,欧兴江.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j].新疆农机化,2009(1):14-16.

[3]赵勇.论农机补贴工作中如何发挥县级农机监理部门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76-177.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4

1.药械市场监管的重点内容:一是加大对挂靠经营、超方式、超范围经营,以及出租、出借、转让许可证,网上销售药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对多次被行政处罚,多次变更许可证以及GSp检查发现问题较多的企业和2014年以来新开办的药械经营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和检查力度;三是进一步开展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等含兴奋剂药品的专项检查,加强对特殊药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加强对2007年10月1日以后生产的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的监督检查,其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上未标注“运动员慎用”字样的,从今年5月1日起,一律停止销售;四是继续加强麻黄碱管理,重点加强对麻黄碱复方制剂的流向追踪。贯彻实施即将颁布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加强对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管。

2.日常监督检查的时间安排:对药品批发企业、生产企业每季度检查一次,对药包材生产企业每半年检查一次,对药品零售企业每年检查一次以上,对重点监管对象随时检查。注重将监督检查工作与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工作相结合,与继续开展“全省万店无假药”行动相结合,与换发变更药械经营许可证工作相结合,与GSp认证及其跟踪检查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监管档案。

3.加强督促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明确、具体的整改要求,监督其限期整改就位,并向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企业,移送稽查部门依法查处。

二、继续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1.扩大配送范围,延伸配送点。加快推进农村及社区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着力发挥大中型药品批发企业在药品直供配送方面的优势作用,扶持信誉好、服务优的药品批发企业,通过竞争和招标等形式向农村和社区进行配送。积极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向农村地区延伸。9月底前,确保全区100%的行政村实现药品配送。充分发挥药品“两网”建设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卫生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普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力争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药品零售网点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使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2.巩固完善监督网络,发挥专协结合、群防群治作用。根据需要,对我区现有协管员、信息员进行充实、调整,形成一个镇有协管员、村村有信息员的完整网络。加强对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考核,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其宣传药品安全知识。发现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协助查处涉药案件等多方面的作用。

3.规范医疗机构的药房管理,巩固创建成果。首先是对通过“规范药房”、“合格药房”的医疗机构实施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巩固创建成果。其次是继续推进社区医疗机构“合格药房”的创建活动,争取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合格药房”验收。未达到“规范药房”、“合格药房”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必须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由我局会同区卫生行政部门严肃查处。

4.积极创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根据省、市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由区政府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在今年10月底前,通过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验收。我局承担日常工作,对创建工作适时进行指导和协调。

三、加强药械市场监管,促进药械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1.创新监管机制,全面推进药械经营企业实行远程监控。积极创造条件,着手构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计算机远程监管系统,实现对药品批发、零售连锁、零售企业以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销、存等情况的实时监控。在去年对城区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远程监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远程监控的覆盖面,今年确保远程监控覆盖到全区药品批发企业、乡镇以上药品零售企业(村级除外)。同时开展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实施远程监控的试点工作。

2.严把药械市场准入关,促进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严格药械市场的准入标准,认真执行省局《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标准》、《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场检查验收标准》等相关许可规定,提高药品零售企业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准入门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电子档案,结合许可证换发、变更和日常监管,实行行政审批行为公开,实行网上申报审批、网上监督。在收集企业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区药械经营企业诚信和监督档案。开展信用等级评定,依据“谁诚信,谁发展,谁失信,谁退出”的原测,促进药械市场的健康发展。

3.抓好GSp认证及其跟踪检查,保证认证工作质量。认真做好药品GSp认证指导工作和GSp认证后跟踪检查工作。对辖区内GSp认证满2年的药品零售企业实行全面检查,凡检查不合格的,责令其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查处。

4.加大广告监管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组织参与省局统一开展的“飓风”行动,集中打击以公共人物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对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违法广告,逐级上报省局对其采取暂停销售的措施,对拒绝执行暂停销售的单位,依法从严查处。

四、强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5

一、指导思想

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监管自觉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吸取事故教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抓好拖拉机等上道路行驶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细化责任分工,采取过硬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切实加强部门协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稳控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二、排查整治目标

通过排查整治,加强拖拉机、收割机源头管理,坚决杜绝拖拉机、收割机违规登记上牌行为;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查处不不上牌、不年审、注销、报废、拼装、改装等违法行为,依法惩处违法犯罪;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强化安全培训,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坚决遏制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排查整治安排

全市拖拉机、收割机大排查大整治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

1、依法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严格做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驾驶人考试等管理工作。严格依法行政,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实施安全检验,严禁违规检验,严禁未经检验出具报告或出具虚假报告,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各镇在农机生产安全检查工作中要做好记录,建立健全检查台账。

2、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农业执法三中队、各镇要切实做好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经营主体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农机使用、维修保养台账,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务管理。

3、以最严要求开展道路交通违法大整治,农业执法三中队将积极配合公安交管部门严厉打击拖拉机假牌假证、超限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拖拉机安全严管态势。

(二)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加大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严格按照《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做好农机报废更新工作,规范回收和补贴流程。

2、加强农机是个应急演练。农业执法三中队将联合镇乡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规范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要求及程序,强化实战化演练,加强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三)落实宣传教育本职责任

1、落实宣传引导责任,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不购买,不使用非法变型拖拉机,告知有关企业,不租用,不引进变型拖拉机承担运输业务。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为中心任务,全力开展整顿药品市场秩序工作,突出整顿工作重点,加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品种、突出问题整顿力度,积极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全面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加强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依法查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药品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全县人民用药用械安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二、任务目标

整顿药品市场秩序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周密安排。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责,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化工原辅料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情况,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报告情况,药品销售发票管理情况,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情况,药品价格,药品广告进行整顿规范。通过整顿使我县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药械生产、经营、使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不良反应信息报告、通报制度全面落实,虚假药械广告得到有效遏制,药品销售发票得到规范管理,虚高药品价格得到降低,确保我县药械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三、时间安排

自20**年7月1日至12月底,时间半年。

四、整顿重点

(一)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对已发现的制售假劣药品的案件,县药监、公安、工商、监察等部门要追根溯源,把制售窝点、流通渠道、仓储地点、销售场所和涉案人员彻底查清,根除制售假劣药品的根源,坚决惩治不法分子和违纪人员,特别是要依法从快、从重惩治制售假劣药品构成犯罪的首恶分子和惯犯。

(二)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把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药品流通企业和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监督药品流通企业实施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药品购进、验收、储存、保管行为,开展“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确保医疗机构用药安全。二要强化对市场流通环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报告、通报制度。对可能有质量问题的药品,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组织监督抽验。卫生部门要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上报和监测工作纳入考核内容。三要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切实加大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监督其严格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完善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购进资质审查以及全项检验制度。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或从未取得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采购的,以及检验不合格的原料药,一律不得用于药品生产。加强对原料药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坚决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三)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药卫生资源,做到“两网”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农村“两网”无缝隙覆盖,全方位监管。要充分发挥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的作用,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向镇村延伸;镇卫生院为镇村医生统一代购药品,防止假劣药品流向农村,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四)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切实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五)加强对化工原辅料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化工原辅料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禁以任何名义把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的化工原辅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另有规定的除外)销售给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生产(配制)制剂,或更换包装以原料药、药用辅料的名义进行销售(含分装),严把产品出厂关。加强产品标签的管理,产品标签及张贴等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得出厂销售。

(六)加强对药品销售发票的监督管理。严禁企业为他人或其他企业代开原料药及制剂、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发票。

(七)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物价部门要严格药品价格审批和监督管理,防止企业通过更改药品名称骗取药品虚高定价,欺骗广大消费者。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价监管,完善医疗机构药品顺加作价制度。

(八)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药品、保健品广告,尤其是未经批准擅自刊播、擅自更改广告审批内容及被撤消广告文号后仍进行刊播的行为,要严厉查处,并通过媒体曝光。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对经多次教育或责令整改后仍从事违法药品、保健品广告宣传的,要一律停止刊播。实行广告违法“一票否决”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照有关规定对其日常刊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规的药品广告,要及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药品广告的查处力度,对药品监管部门提请查处的违法广告要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有效规范我县药品广告的秩序。

(九)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禁销售和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整顿要求

(一)各镇、各部门要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药品市场秩序整顿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职责,扎实抓好药品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相互支持,确保整顿工作顺利开展,对因整顿不力,导致药品市场秩序混乱的,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及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7

为扎实推进我镇2013年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根据东财农(2013)21号、东农机(2013)30号《县2013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实施办法》精神以及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建设目标

2013年全镇计划实施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7.61万亩,其中麦秸秆还田面积5.64万亩,稻秸秆还田面积1.97万亩,计划新增大中拖配套还田机23台套,小型秸秆还田机103台,全镇新建设2个秸秆机械化还田整村推进示范村。

二、补助程序

1、下达任务。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机具保有量和作业能力等下达《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任务书》,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发放补助政策和作业标准告知书。

2、提交材料。作业结束后,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向镇农业服务中心提交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资金申请表、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确认表、银行账号(农机服务组织)或一折通复印件(一折通姓名与农机手姓名不符须提供一折通户主与农机手关系说明,由村盖章加以证明)由村统一收集、核实、整理后于7月15日、11月15日前分夏秋两季上报,有条件的提供还田作业照片电子档(照片须拍参照物),当年新购5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的农机户还需提供购机发票复印件,以上所有资料必须如期上报,过期视为放弃。

3、核查公示。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提交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确认表,必须先由各村进行核实确认并由分组村干及村主任签字后加盖村民委员会公章,镇农业服务中心对各村统一上报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材料进行初审汇总,由镇政府按100%的比例组织财政、农技、农机、纪检会同村委会进行复核,复核确认后,并由镇政府组织村级公示7天以上,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公示有异议的,改正后再进行公示。

4、上报资料。公示结束后,镇农业服务中心于7月25日、11月25日前分夏秋两季向县农机局准确报送补助资金申请表、还田作业面积确认表及汇总表。待县农机局、财政局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对3%的作业机手抽查5%的作业面积后,农机服务组织按抽查的合格率享受补助资金,农机户按核实面积享受补助资金。

5、资金支付。经县级对作业面积按要求抽查后,县级财政部门分别于8月10日和12月10日前将省级和县级补助资金发放给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镇级补助资金(和县级补助资金等额)随同发放到位。

三、工作职责

镇政府统筹做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在县级农机、财政部门指导下,组织镇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部门及村支部、村委会,根据县政府下达的还田目标任务,按程序和要求统筹做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具体实施工作。

1.镇农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宣传发动,分解落实作业任务,组织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户对操作程序和补助政策以及还田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发放补助政策、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标准告知书和《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任务书》,以及示范村建设,分类收集、汇总、整理相关材料,按要求组织村级公示,参与对作业面积的核查。

2.镇财政所。对镇农机部门操作程序进行监督,参与对作业面积的核查,根据核查情况及时做好镇级补助资金的发放。

3.村支部、村委会。村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宣传发动,督促收割机手和农户在稻麦收割时必须启用秸秆切碎抛撒装置,引导农民主动、自觉地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负责辖区内机具的配备、调度、监督等,扎实做好机手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的核实,并参与镇政府统一安排的复核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要建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以切实保证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组织实施。要将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各村要根据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目标任务,予以强势推进,要迅速组织力量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开展工作,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清楚。

2.狠抓机械配备。各村要根据下达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任务结合现有的机具保有量,根据各自的机具缺口,扎实做好大中、小型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械的推广落实工作,没有还田机械做保障,就何从谈起还田作业任务的完成。各村(居)要统筹做好本村还田机械的安排、整合、调度和管理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加强对机手的管理,要求没有切碎装置的收割机一律不得下田作业,各村分组村干要逐农户签订好机手作业对接协议,要组织和帮助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户与农户落实到每一块作业田块,提高机具单机作业量。

3.加大宣传培训。邀请县农广校、县农机校、县农机推广站的专家及技术人员来我镇对各村村干及所有参加作业的秸秆机械化作业机手进行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重点是机收、机还田、机插秧和三麦机播等农机化集成技术,对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农机与农艺结合力度,加强田间管理,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的增产增效增收优势。

4.强化示范引领。充分调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的积极性,发挥整村推进示范村的作用。公路沿线、镇周边等区域是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工作重点,今年新建南桥、金发两个秸秆机械化还田整村推进示范村,加上去年的金桥村、兴北村、龙发村全镇共有五个秸秆机械化还田整村推进示范村,机械化还田率要达到65%以上。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8

第一条为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科研、培训、推广、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的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农业机械管理应当坚持加强服务、严格管理、保障安全、促进生产、提高效益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扶持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或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农业机械管理机构(以下统称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各级工商、经贸、质监、公安、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业机械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销售和维修

第六条农业机械产品(包括零配件)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生产;没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按照地方标准或者经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并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得出厂和销售。

第七条农业机械产品销售者,应当对其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在产品质量保证期内,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业机械产品承担包修、包换、包退的义务;因销售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八条允许农业机械旧机交易,并可依法设立农业机械旧机交易市场。农业机械旧机交易,出让方应当出具所有权等有效证明。出让旧拖拉机、旧联合收割机的,还应当出具有效的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第九条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应当配备与维修业务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以及具有农业机械维修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并依法取得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核发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按照审定的维修等级和范围承揽维修业务。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零配件维修农业机械,不得承修已报废的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维修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在维修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致使农业机械发生故障的,维修经营者应当负责无偿返修。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对农业机械维修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章科研、培训和推广

第十条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技术推广机构、有关院校以及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研发和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人员以科研成果转让或者入股等方式,促进农业机械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和支持闽台等地区间以及对外农业机械化技术合作与交流。

第十一条农业机械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应当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进行。推广的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应当经推广地区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开发、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可以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助或者奖励。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省级财政应当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贴;市、县(区)、乡(镇)财政也可以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贴。

第十三条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各类人员的技术培训。鼓励有关院校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面向农村,为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管理等人员提供培训服务。

第四章安全监理

第十四条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对下列农业机械实行牌证管理:(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国家规定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二)3.75千瓦以上固定式农业机械。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目录由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公布。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申请操作(驾驶)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的人员,应当经过培训,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考试、考核合格,取得操作(驾驶)证,方可操作(驾驶)相应的农业机械。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投入使用时,应当悬挂农业机械号牌,随机携带准用(行驶)证、操作(驾驶)证;自走式农业机械还应当随机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禁止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农业机械登记证书、号牌、准用(行驶)证、操作(驾驶)证、检验合格标志和保险标志。

第十六条取得牌、证的农业机械和持有操作(驾驶)证的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检验或者审验。

第十七条农业机械操作(驾驶)人员应当接受安全教育,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自走式农业机械不得违章载人,驾驶人员不得酒后驾驶。禁止无证驾驶或者驾驶与准驾机型不符的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禁止驾驶无牌、无证的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

第十八条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所有权发生转移和登记内容变更、用作抵押、报废以及农业机械操作(驾驶)人员换证、补证、注销证件的,应当到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拼装或者擅自改装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确需改装的,应当经所在地的设区市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核准。改装后的自走式农业机械,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按照规定应当报废的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应当强制报废,禁止转让或者继续使用。禁止驾驶拼装或者擅自改装的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

第二十条拖拉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以及省人民政府禁止其通行的道路行驶。

第二十一条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道路以外的乡(镇)、村道和田间、场院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驾驶)人员实施安全检查,纠正违法行为。

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在道路以外的乡(镇)、村道和田间、场院发生事故,属于轻微事故、一般事故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属于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拖拉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在道路上行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履行相应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第五章社会化服务

第二十二条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机械使用者以及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机具推广、油料供应、机械维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

第二十三条鼓励发展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营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机耕、机播、排灌、植保、收割、烘干和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加工、运输等服务。

第二十四条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实施跨区机耕、机收等作业,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并发放农业部统一制作的跨区作业证;通过道路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维护沿线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安全畅通;通过公路收费站时,交通主管部门凭跨区作业证免费放行。

第二十五条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和个人在服务中应当信守合同、保证质量、合理收费。

农业机械作业服务价格受物价部门监督。农业机械作业应当符合有关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或者服务方与用户约定的标准。

第二十六条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机耕道的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机耕道建设,并保障机耕道完好、安全、畅通。鼓励乡(镇)、村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或者捐助修建机耕道。禁止擅自挖掘、占用机耕道。

第二十七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统一调集农业机械投入抢险救灾活动;抢险救灾结束后,应当根据农业机械损坏程度给予适当经济补偿。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或者未按照审定的维修等级和范围承揽维修业务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营业。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没收假冒伪劣零配件,收缴并强制报废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农业机械,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因维修质量不合格给使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引发农业机械事故的,应当按照过错程度承担事故责任,并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视其情节轻重,暂扣或者吊销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对无法当场提供的,暂扣农业机械至提供相应牌证标志为止。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四款规定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收缴有关牌证标志,暂扣农业机械,对使用伪造、变造牌证标志的,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伪造、变造牌证标志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事人提供相应的合法证明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农业机械。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责令限期补办相应手续;逾期未补办的,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发生在道路以外的乡(镇)、村道和田间、场院的违法行为,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对违章载人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饮酒后驾驶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对醉酒后驾驶的,约束醉酒人员不得驾驶至酒醒,暂扣三十日以上六十日以下驾驶证,并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对无证驾驶或者驾驶与准驾机型不符的人员,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其补办相应手续;对驾驶无牌、无证的实行牌证管理的自走式农业机械的,暂扣该农业机械,并可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当事人补办相应手续后应当及时退还农业机械。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收缴并强制报废该农业机械,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收缴并强制报废该农业机械,对驾驶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其驾驶证。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作业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服务方应当无偿返工或者减收服务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擅自挖掘、占用机耕道的,应当进行修复或者恢复原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9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委五届六次全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第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目标,以提高农机装备总量、改善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以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和设施农业为重点,兼顾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突出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机具推广应用;完善补贴管理办法,规范操作程序,尊重农民购买农机自,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引导效应,进一步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提高我市农机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引导农民创业就业、农业增产增收。

(二)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实现农机与农技的集成创新,提高田间机械作业和设施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冷藏、加工、农村沼气等现代农业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促进瓜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三)拉动农村购买能力,扩大农民受益面,利用中央财政资金450万元,省资金3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500万元,新增农机动力0.8万千瓦。

(四)利用农机现有信息、科技、培训等网络和农机科技进步入产工程、开展技术培训,入户指导,确保购机农民买得起、用得好、留得住、有效益。

三、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分结合、务求实效。

(二)突出重点,兼顾区域特色,向优势特色的大棚设施农业以及农产品冷藏、加工、沼气等关键环节倾斜,向瓜菜主产地区倾斜,向重点作物、养殖关键环节倾斜,向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倾斜。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

(三)充分尊重农民购机的自主选择权,加强引导,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

(四)操作程序科学、简便、高效。

四、实施范围及规模

根据我市区域发展的不同特点和省安排我市补贴资金规模,年我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支持:1、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急需的大棚设施、喷滴灌设备、瓜菜生产机械等设施农业装备;2、提高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动力机械及其配套农具;3、冷藏保鲜等农产品加工机械;3、畜牧养殖以及沼气循环利用机械。其中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挖掘机械)补贴资金原则上不得超过补贴资金规模的15%。

五、补贴机具种类及补贴标准

(一)补贴机具种类。

年省第一批下达我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480万元(其中统防统治农机补贴资金80万,省资金30万),补贴机具的种类是国家确定的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机具。计划资金使用安排: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反处理机械占资金规模的10%,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占资金规模的10%;排灌机械占资金规模的40%;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场设备和其他机械占资金规模的40%。

(二)补贴标准。

年我市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资金和省财政资金总体上继续执行不超过30%的补贴比例,具体补贴标准按照《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执行。

为使补贴政策惠及更多农民,年我市每户农民年内享受补贴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2万元,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不超过20万元。享受补贴的机具原则上两年内不得擅自转卖或转让。

六、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全市(含兴隆华侨农场)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取得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

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划指标时,补贴对象的优选条件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列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中的科技示范户;“平安农机”示范户。同时,对报废更新农业机械以及购置耕整地机械类、种植施肥机械类、田间管理机械类、收获机械类、动力机械类主机并同时购置配套农具的要优先补贴,保证有足够资金用于补贴提高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机具。申请人员的条件相同或不易认定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

七、经销商的确定

我市补贴机具经销商确定具体工作按照《农业厅关于做好申报并确定年补贴农机具经销商工作的通知》(琼农字22号)文办理。

农民等符合补贴条件对象可以在我省行政区域内跨市县自主购机,但必须向我市农机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补贴报账手续,纳入管理。

补贴机具经销商应当严格遵守购机补贴政策各项规定和承诺,市农机主管部门要按省农机化管理局要求加强对我市补贴产品经销商的监督管理。

八、申报程序

补贴对象向所在地的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管理部门或市农业机械化总站提出申请,农业机械化总站审查申请人资格条件,按照规定进行公示,符合补贴对象的做出同意购机补贴意见,并按照优选条件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协议,补贴对象凭购机补贴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选择经销商和补贴产品。

为方便农民,对单机补贴金额在3000元以下的小额补贴资金的,可以在办理购机补贴手续的同时现场公示现场购机(即采取购机和公示同时进行的办法);申请补贴的材料只需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管理部门和市农业机械化总站盖章和签署意见,不再要求提供其他部门证明意见。市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快实现购机申请、审核、结算、档案管理等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九、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年我市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11号)、《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8号)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年我市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财政资金和省财政资金使用期限按省要求截至月日,单独列示用于支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补贴资金使用期限截至月日。市农业机械化总站要根据第一批省分配我市资金控制规模,抓紧实施。及时报账支出,确保在期限内完成资金补贴工作,争取省第二批资金下达。

十、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市政府成立以文强副市长为组长,市财政符少宁局长,市农业机械化总站吴焕雄站长为副组长,监察局、审计局为成员单位的购机补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机械化总站,由吴焕雄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农业机械化总站抽调有关人员组成。

(二)规范操作,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补贴的有关规定,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要进一步严格纪律,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四项制度”,严格执行农业部规定的“八个不得”要求。财政、农机部门要加强监管,明确要求,落实督查任务和责任,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民购机情况的检查核实,包括是否购机、购买机具是否为协议规定的机具等。要加强对倒卖补贴指标、套取补贴资金、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的检查。严禁经销商借扩大农机购置补贴之机乱涨价,同一产品销售给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不得高于销售给不享受补贴的农民的价格。市农业机械化总站要完成补贴机具编号喷印工作,并将购机者和补贴机具拍照存档,以备检查,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要保证全部办理牌证。

农机机械行业报告篇10

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区是一个农业大县(区),也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和制种基地。全区有18个乡(镇),245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346435人,土地面积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62万亩,近年来农业主要以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42万亩。至XX年底,全区拥有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34800台,其中拖拉机12727台,农机总动力达54.5万千瓦,农机总值达4.35亿元。去年以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随着农用运输车移交,农机安全监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加强对拖拉机的管理,是目前摆在广大农机监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我区监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至XX年上半年,全区有注册登记的拖拉机4883台(大中型161台,小型4722台),联合收割机3台;拖拉机驾驶员3966人(g658、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驾驶农用车。拖拉机入户率(占拥有量1XX台的)为38.3%,驾驶员持证率为39%,

从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动员拖拉机入户200台,拖拉机检验900台,驾驶员审验1200人,入户率、检验率、审验率、持证率平均为30-40%。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机入户108台,拖拉机检验500台,换旧牌242台,动员组织驾驶员参加持证培训83人。检验率为10.2%,入户率为49.9%、持证率为39.6%。从XX年至XX年全区共发生农机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伤28人,其中拖拉机重大事故8起8人;一般事故21起重伤20人。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的农机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趋势。

××区每年新购置拖拉机200台左右,拖拉机增长速度为2%,新车入户率为50%。从我们掌握的情况表明;近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从购置拖拉机到农三轮,逐步更新换代,发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轮农用运输车为主,农村运输基本被农四轮所替代,拖拉机变为耕、耙、播等农田作业的工具。

二、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道交法》、《行政许可法》、《农机促进法》、《道交法实施条例》以及温总理签发的412号令、农业部的《两规定》、《两规范》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理顺了拖拉机管理的关系,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地位得到了认可。然而,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在张掖市乃至全国普遍存在,在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机安全生产,影响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生存和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

1、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农业机械特别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如果管理不严和操作不当将会对周围人员、财产、环境造成伤害。××区在80-90年代,农机事故年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农民家破人亡,而且引发农户之间、家庭内部的矛盾与纠风,也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机经营户相对都是比较贫困、家庭条件普遍较差,也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无力承担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安全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农机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减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发农机事故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机常年失修,安全设施残缺不全,无灯光喇叭、制动不灵、方向盘间隙过大、连结不牢等技术状态较差,再加上无照开车、违章作业等,农机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农机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农机监理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

附:农机事故监管调查报告

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农机事故的定性、管辖、处理都做了详细规定,《条例》实施半年多来,我市未发生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农机作业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态势保持平稳,为深入了解农机事故发生及处理的真实情况,我们开展了《条例》贯彻回头看活动,全面调查全市农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利于更好的做好农机事故预防及处理工作。

一、我市农业机械动态运行情况

随着农用运输车管理的汽车化,我市的农机管理总量呈下降趋势,20-30马力左右的中小型拖拉机保持在3000台左右,主要从事短距离道路农产品或者建材运输,基本不用于田间耕播作业,近几年来,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推动,加之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政策的引导,我市的农田作业机械逐渐向大型拖拉机发展,50马力以上的农用动力机械已逾2019台,大型自走式小麦及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总数已达2019台,其他手扶型拖拉机主要分布在吴村镇、董庄乡、防山乡,数量在3000台左右,主要用于山地农忙季节农业生产。

二、农机事故处理法律法规贯彻情况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已于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条例》明确了农机事故的预防、安全防范及处理、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这是全国性法规第一次规范农机事故处理工作。为全面贯彻《条例》及《山东省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市农机监理站制定了《市农机事故处理预案》、《市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市农机事故责任倒查及追究制度》等相关规定,积极开展农机事故处理实战演练,增强农机事故处置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机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工作。

三、《条例》实施以来农机事故处理及统计情况

年上半年,我市农机监理机构所接到农机事故报案为0起,但也要同时看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部分农机事故根本没有掌握。

1、轻微农机事故,轻微事故在交通事故处理上提倡双方协商“私了”处理,在农机事故上也基本是“私了”,比如山东省农机办年曾颁布《十项便民措施》第十条:对未造成公共和特人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单方农机事故,当事人可自行处理;为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直接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下的轻微事故,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类轻微农机事故,当事人从减少麻烦的角度出发,大都选择自行处理。

2、单方面农机事故,笔者所说的单方农机事故是指农业机械在启动、使用、存放、保养、维修过程中由于机手自己操作不当发生的未涉及他人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农机事故,比如常见的“摇把误伤”、“陡坡行驶翻车”、存放时或倒车时造成一些车辆损害等,这类事故因为不涉及他人,没有他人责任,加之发生这类事故的多为无牌无证机车或濒临报废机车,没有任何保险手续,当事人根本不会报案。

3、应当报案没有报案的农机事故,实事求是的讲,农机事故不同于交通事故,由于车辆行驶密度的原因,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大都发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而农机事故基本是分散作业,本地作业较多,发生的事故大多在本乡本土熟人之间,一旦发生农机事故,只要不是恶性的、责任不清的,大部分人选择自行协商,或者选择村组织调解解决。

4、宣传不到位,部分机手报案意识不强或者不知道农机部门的报案联系方式,笔者曾询问一些机手发生农机事故怎么办?大部分人选择拨打122,也就是说发生农机事故后,一部分人采取自行处理,一部分寻找交警处理,较少的部分才选择农机部门报案。

由此可见,农机事故零报案并不是农机事故零发生,随着农机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全市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大大增加,拖拉机、收割机机械总量在万台以上,农机事故零发生是不太现实的,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预防各类农机事故是必须长期坚持、不容半点麻痹松懈的工作,只有认真细致地落实好预防措施,才能少发生或不发生农机事故,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农机事故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

分析当前我市的农机安全管理情况,有三个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一)中小型拖拉机超期服役情况较为严重,因缺少对报废机车的强制管理规定,大多数运输用的拖拉机使用几年后,机手就会转手卖于一般农户用于“轧地头”,这种机车不常出来,只在农忙时运输农副产品,操作者多数无证,加之机车已超期限,也无法年检,管理难度较大,安全隐患最为突出。

(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由于该类机械是近几年才大规模普及使用的机械,机手的安全意识、牌证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操作水平、驾驶技术不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三)部分耕作机械的安全管理急待加强,这其中包括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农作物种植覆膜机等机型,该类机械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是配套悬挂使用,较为分散,管理难度较大。

五、下一步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保持农机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继续强化“平安农机”、“和谐农机”建设,提高农业机械的“入户率、持证率、年检率”是我市农机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舆论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手段,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六个一”活动,不断提高机手的安全操作水平,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二)按照开展农机安全基层基础年的有关要求,严查事故苗头,狠抓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把农机事故预防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