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文学与哲学十篇儿童文学与哲学十篇

儿童文学与哲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49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1

【关键词】儿童;哲学;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16-03

提到哲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大学、满腹经纶的教授以及各种看不懂的文字,却很难将其与在一般人眼中幼稚、无知的儿童联系到一起。然而,现在世界上却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儿童哲学”这一概念,通过研究人们对儿童以及儿童与哲学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儿童哲学的内涵

儿童哲学这一概念,根据我国学者刘晓东的观点,其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儿童哲学是指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即常说的宇宙人生)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1]这一界定指向了一个特定的主体,即“儿童”,儿童虽然也是人,拥有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可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不成熟性,所以,儿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虽然与成人的哲学观念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到底其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第二,儿童哲学的另一个含义是由美国哲学家李普曼所提出的儿童哲学教育计划或称为儿童哲学思维训练。20世纪60年代,李普曼在大学任教时发现他的学生不能进行很好地推理,也不了解推理的规则,于是他开始构思如何提高大学生们的推理能力。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开始研究如何采用小说的方式来帮助儿童学会推理,学会思考。从1970年开始,李普曼在新泽西以小说《哈利·史图特迈尔的发现》来教导中学生,成为儿童哲学发展的开始。[2]

第三,儿童哲学的最后一个内涵是指童年哲学。童年哲学被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童年哲学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童年概念、童年的历史、童年的比较文化研究、儿童观、儿童的权利、儿童的艺术、儿童的社会地位、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流派等问题。[3]从对这一内涵的描述可以看出,儿童哲学可以作为对儿童学各领域进行哲学研究的学科,是对儿童研究结果的反思与批判,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儿童哲学内涵的三方面介绍,但限于笔者的能力与精力,实无法将所有内涵都做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中的儿童哲学将取其第一个内涵,即儿童的哲学,作为本文中儿童哲学的内涵。

二、儿童哲学何以可能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大多数人很难相信儿童具有自己的哲学,然而通过对哲学史的分析,以及已有心理学知识的支撑,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具有自己的哲学。

(一)进行哲学思考的条件

哲学思考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亚里士多德就对这些条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大致有三点:

第一,哲学产生于“惊异”。他在《形而上学》中说道: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于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为说明。[4]可见,哲学产生于人们对于周围现象背后原因的无知,由此产生了寻找最终原因的动机,从而激发了人们为解除疑惑而进行的探索行为。这一过程正是做哲学思考的过程。

第二,做哲学思考要有“闲暇”。亚里士多德写道:在所有这些发明相继建立以后,又出现了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快乐为目的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开始有闲暇的地方。[5]因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最普遍的原理,所以哲学思考的结果就不是能直接应用于生产,改善我们生活水平的知识,而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试想,如果人们每天忙于繁重的体力劳动,谁还会去思考离生活实际最远的哲学问题呢?

第三,哲学思考需要身心“自由”。亚里士多德谈到: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加深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6]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的进行哲学思考的第三个条件便是“自由”。不过这里要对自由进行说明的是,自由并非仅仅指身体上的自由,而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自由,即有一种敢于批判传统、敢于突破习俗、敢于否定权威的精神。如果少了这种精神,进行哲学的思考将是不可想象的。

(二)儿童有进行哲学思考的条件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要进行哲学的思考需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即“惊异”于周围的世界,具有“闲暇”,并有着身心的“自由”。而儿童的特殊性恰符合进行哲学思考的基本条件。

第一,由于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其较为缺乏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故他们对于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心。根据皮亚杰的观点看来儿童好奇心的产生是由于儿童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在面临一些无法即刻理解的新奇刺激与挑战时,其思维模式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出现认知失衡的现象,而这种不平衡就会促使儿童进行心理的调整,以解决所面临的困惑。有一段时间儿童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为儿童能进行哲学的思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儿童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需要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尤其是在学前阶段其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进行思考,这就为儿童进行哲学的思考又提供了一个条件。

第三,由于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还很少或几乎没有先人之见,因此其所处环境中的文化对人类思维的限制作用对儿童来说还很弱。所以,儿童可能会突破我们成人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文化窠臼,从而提出一个极富创新意义的观点。

三、儿童哲学的特点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而不同的阶段则代表了人的认知功能和形式的不同水平,从而也赋予了不同阶段的儿童哲学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客体永久性方面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并在两岁左右时形成了完整的客体概念。儿童终于将其自身与周围的其他物品区分开来,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由许多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这种主客对立意识的出现为儿童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儿童哲学真正地出现应该是在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前运算阶段。虽然这时的儿童还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但其已经能够开始使用大量的心理符号来表征他所遇到的事或物了。同时,他们的身体发展也已经能够允许儿童四处走动,从而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环境。在接触到过去从没见过的事物或事件时,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地被打破,使得儿童在这一阶段里好奇心出奇地强烈。

当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时,这时的儿童已经能够通过图式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只是思维的活动还需要借助具体内容的支持。所以,儿童也就逐渐开始摆脱稚气的幻想,而变得更加具有理性精神。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进行哲学的思考时,已经逐渐不再满足于童话或神话对于世界的解释了,而开始寻求更加科学、客观的答案,但限于儿童认知发展的不成熟,对于比较抽象的问题,儿童很难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答案。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这种思考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相反恰恰是这种早期的哲学冲动可能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当儿童的认知发展进入到形式运算阶段时,儿童的思维就将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到的事物之上,而可以对不存在是事件或物品先进行假设,然后依据这种假设进行逻辑的推理,最后得出一种具有较高抽象性与一般性的结论。这时儿童再进行哲学的思考时,就与成人的哲学思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了,但由于儿童刚刚掌握形式运算的思维方法,因此,要想完全达到成人的思维水平还需要身心两方面的进一步成熟。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儿童哲学的几个特点:

1.儿童进行哲学思考的深度与水平和儿童身心的发育程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更是儿童哲学所不得不遵循的规律。

2.儿童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生命、幻想色彩与质朴的观点。这使得儿童心灵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受到外部规范的束缚比起成人更少。因此,使得儿童的哲学观点可能显得更具新颖性,从而给成人僵化的思想以启示。

3.儿童的哲学思考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为,儿童的哲学思考常开始于对周围事物的“惊异”,所以,儿童的生活环境中越是充满了各种正面的刺激,儿童越容易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并在思维水平上取得良好的发展。

4.儿童早期的哲学冲动对人的一生将产生重要影响。儿童幼年时所作的哲学思考的内容,尤其是未能及时解决的较为抽象的难题,可能会使儿童一直进行思考直到成年,并在这种求知欲的驱动下影响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四、儿童哲学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儿童是幼稚、无知的,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哲学联系在一起。但是,通过对儿童哲学的研究发现,儿童对于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认识,也许有些思想与观点在成人看来并不值得一提,可成人却能在其中看到哲学的精神,即“爱智慧”。因为,求知的本性根植于每一个人类个体当中,而无论其年龄的大小。所以,需要改变成人对儿童的刻板印象,将儿童看成是有思想的个体来平等对待,从而树立一种新的儿童观。

(二)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

对儿童哲学的研究为成人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与儿童对话,听他们提出自己的困惑,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深入地了解儿童是如何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的,进而把握儿童精神生活的特点与规律,并帮助成人更好地关心儿童的精神生活,使儿童的精神世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为提高儿童的思维水平寻找有效的方法

通过研究发现形式运算阶段也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尤其是在一些缺乏或根本不存在正规学校教育的文化之中,没人能解答皮亚杰的形式运算问题。而皮亚杰认为在学校中接受逻辑、算术和科学的学习经验会帮助儿童在形式运算水平上进行推理。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思维水平的提高既与其身心的成熟度有关,也与儿童在此期间所受的训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提高儿童的思维水平应是教育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通过前人的总结与发现哲学正是锻炼人的思维,提高其思维水平的最佳手段。对儿童哲学的研究正可以帮助人们在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寻找一个提高儿童思维水平的最有效方法。而教育者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方法来积极地促进儿童思维水平的提高了。

参考文献:

[1][3]刘晓东.儿童哲学:外延和内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2

关键词:儿童哲学;源起;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26-01

1969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李普曼的著作《HarryStottlemeire''sDiscovery》的发表宣告了儿童哲学的诞生。随着一系列相关机构的创立和活动的开展,一场儿童哲学运动在美国悄然兴起并迅速传播各地,同时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一、儿童哲学的源起

马修·李普曼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提出以故事、小说为内容,用对话和自由讨论的形式向儿童及青少年进行早期的哲学教育。他的观点得到了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并于1969年成功编写第一本儿童哲学教材《HarryStottlemeire''sDiscovery》(中文版提名为《聪聪的发现》)。在这部著作中,李普曼第一次使用“儿童哲学”一词,而这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哲学教材也宣告了儿童哲学的诞生。

目前,儿童哲学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界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相关的研究已从幼儿园发展到中学、大学。迄今为止,儿童哲学已经传播到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在多个国家进行实验并得到了推广和普及,这也将深刻地影响着千万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李普曼的观点和儿童哲学教育的理念在世界各地逐步漫延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他也由此成为了儿童哲学教育的先驱。

二、儿童哲学的内涵

哲学一直被人们误解为抽象、枯燥、深奥的学科,可它却与儿童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何联系?

哲学与儿童之间有一条纽带,即惊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柏拉图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因好奇、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惊讶恰是儿童天生所具有的特性。初临人世的儿童,他们用一双纯真、无邪的眼睛打量这个陌生而又让他们产生无限幻想的世界,同时对这个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感到好奇和困惑。当他们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如何”、“怎么样”等这样的问题时,这种发问形式就是哲学的,而且这种困惑和问题意识正是哲学活动的开端。

儿童哲学,李普曼认为,是一种运用到教育中,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熟练的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学生的哲学。黄彬和魏桂军认为,儿童哲学是一门以哲学为手段,通过哲理故事学习来发展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创设群体探究的教育情境,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课程体系。刘晓东教授则跳出哲学的框架,在分析儿童哲学的外延和内涵时,综合了中外学者对儿童哲学的认识。刘教授指出,儿童哲学内涵比较复杂,有着隐喻、诗性和模糊的性质,大致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儿童的哲学”(children''sphilosophies);二是“给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forchildren);三是“童年的哲学”(philosophyforchildhood)。纵观以上几种观点,刘晓东的观点较为全面,涉及到儿童的各个领域,最重要的是关注到了儿童的精神层面,同时也融合了李普曼和马修斯的合理的一面。

三、儿童哲学的意义

周国平在“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的序言中有段耐人寻味的话,值得家长和老师们深思:“哲学原是对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之探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恰是发生这种探究的最佳机会,曾经有过的那种自发的哲学兴趣似乎完全消失了,岁月把一个个小哲学家改造成了大俗人”,“如果你真正爱你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前途,就应该把你自己的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挫伤孩子自发的哲学兴趣,而要保护和鼓励,而最好的鼓励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思考和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都不可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贵的是发问和探究的过程本身,使我们对根本问题的思考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也认为,儿童具有原始的哲学思维。对于儿童而言,深奥的哲学问题起源于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困惑和好奇,又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哲学思维的培养应当从儿童做起。

儿童哲学是为孩子们编写的哲学,它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话和富于哲理的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去认识一些生活中常出现的各种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儿童哲学能够培养他们对思维规律性、思维技巧和推理规则的认识和把握,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形式逻辑和技巧去分析具体问题。儿童哲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变聪明的一门课,也是让老师变聪明的一门课。

参考文献: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3

关键词:陈衡哲;儿童教育观;成长环境;主体地位;

作者简介:肖建秀(1985-),女,江苏江都人,幼儿园二级教师。;石玉昌(1985-),男,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龙岩学院讲师,华侨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理论。;

基金:2017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7C045);

陈衡哲(1890-1976)是我国第一位官派留美女学生,我国第一位女硕士,也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在历史、文学等方面颇有成就,曾经出版过《文艺复兴史》《文艺复兴小史》《西洋史》(上、下册)等专著。在出版业亦有建树,曾创办《独立评论》。同时,她还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曾一度是《新青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当时在社会上影响力很大的刊物的主要撰稿者之一。阅读陈衡哲先生的文章,我们发现,她除了在历史、文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外,对教育,尤其在儿童教育方面也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她的儿童教育观的形成既离不开其家庭环境的熏陶,也与其个人热心教育事业、积极探索儿童教育方法密不可分。重新审视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对当前的儿童教育事业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陈衡哲儿童教育观的构成

陈衡哲从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女子教育等角度诠释了自己的儿童教育观,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育内容

1.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均衡发展

陈衡哲生活的年代,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晚清和民国时期民生凋零,国破民弱。她亲眼目睹了在积贫积弱的国家里人们的困苦生活。如果说只是看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或许算不上什么远见卓识,但是把国人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纳入思考的范围,则体现了她深刻的洞察力。她把儿童的身心健康置于关乎国家发展的地位,认为:"身心康健是保存民力的最大目标,也是人才的基础。"1与同时代的很多学者一样,陈衡哲重视读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她呼吁人们不要忽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她认为:"儿童教育的根本,不但在书本的呓唔,而更在身体的锻炼。"1这是因为她目睹了所处时代青年人的生活状况,认为当时的中华民族缺乏应有的活力。她说:"我国的中年人士,却已是十之七八成为病魔麾下的降卒。"1陈衡哲这一观点是否经过缜密的考证和分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这一数字,可以窥见当时国民的身体状况。

2.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均衡发展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教育内容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于两者的内涵、关系、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尤其是对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但是,建议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的主张则是新世纪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内容2.陈衡哲主张两者要均衡发展,这对儿童的成长极为有利。她很赞赏居里夫人的儿童教育主张,认为居里夫人除了关注儿童的阅读外,更注重儿童的科学观察力和文艺等兴趣爱好的培养,即主张儿童要在文艺与科学两方面平衡发展。

3.重视学习"活知识",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这些知识如果不加以消化、吸收和运用,只能是"死的知识".陈衡哲认为,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做到了"装书入肚",如果不能灵活运用,与旧社会的考"八股"没有什么两样。她对"死记硬背"的行为极其反感,她曾举例,在一次考试中,一个学生按照书本一字不漏地进行作答,她只给了70分。她的理由是"不愿意教我的学生做一个鹦鹉!"1陈衡哲认为,在对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对天然实物的观察能力,并对日常现象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样的知识才是"活知识",对一个儿童来说才是更重要的。而儿童时期是培养观察力和判断能力的敏感期,教育者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施以教育。她认为,"知识是不限于纸上的",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教育是不限于知识的",对教育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死知识"转化成"活知识".

(二)教育方法

对于教育方法的评价,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二分法的思维模式,将其分为"好"或者"不好",比较严谨的说法应该是"适合"或者"不适合".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则有利于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不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会对儿童产生误导,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他们对某一门学科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陈衡哲曾经回忆,在她小的时候,舅舅请了一位教师教她学习算数,她仅用了4个星期便掌握了其他男孩子几个月才学会的内容。这位老师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陈衡哲没有受到过错误教学方法的影响,而那些男孩子则受到了其他教师的错误教学方法的影响,要纠正这些错误影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个例子大有洛克的"白板说"的意味,当然也不排除陈衡哲本人确实很聪明,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也可说明教育方法对儿童学习知识的重要作用。这一事例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育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要避免打击儿童学习的热情。

其实,不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儿童的发展不利,它甚至会让年轻人学习时产生极度的反感。陈衡哲在女子医院读书时非常反感学校的教学方法。据她回忆,她们上化学课时,根本没有实验器材,老师只要求她们背诵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以及特性。上医药学课程时,老师只是要求她们死记硬背医药学的知识。在学习"人体构造学"的时候,除了书中的几张简图外,居然没有一张人体图,更谈不上人体的结构模型了。这种教学方法让陈衡哲深恶痛绝,"心里脑海中很快完全没有了任何学医的欲望就不足为奇了"3.陈衡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大声疾呼:"别教孩子不适合的学科或用错误的方法教合适的学科。"3

(三)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这里讲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一方面,陈衡哲提倡儿童要亲近自然。她认为乡下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儿童天性的发展。理由有三:(1)乡下的环境可以让儿童生活朴素化,有利于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2)儿童在这一环境中能够有更多接触平民的机会,能够了解平民的生活,同情平民,这样的生活经历能够为他们将来承担社会责任、改造社会打下基础;(3)城市儿童在乡下生活,接触农村儿童,彼此互动,也有利于农村儿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进而达到改良生活的目的1.陈衡哲甚至认为,同乡村比起来,城市具有"腐败化和弱化"的特点,而这一特点非常不利于儿童成长。她甚至呼吁,让儿童到乡下去居住,"为他们建设一个工作与游戏的学园"1.她倡导的"学园"注重体育,注重进行人生观教育,更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因材施教"."总而言之,她对于这个学园的希望,不在于它的'制造'许多的领袖与学者,而在于它的训练无数无数的健全国民。"1也就是说,训练出无数的按照人的本性发展的自由自在的真正的"人".她的"学园"实践,大有古雅典的学园"阿卡德米"(academy)的意境。

另一方面,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陈衡哲认为,不论是儿童的身体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与积累,还是人格的熏陶,均与"康健优良的环境,以及父母师长人格的感化"息息相关1.其实,她讲的"父母的人格感化"也是"康健优良的环境"的一部分。她崇尚居里夫人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其良好的人文环境,她认为居里夫人除了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还能把两个孩子教育得非常优秀,主要源于其"超越的见解""深刻的责任心"以及"她在科学上的知识与能力"1.

(四)女子教育

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还体现在女子教育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封建社会阻拦女子接受教育的借口之一。在封建社会,女性社会地位普遍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旧社会女性的悲剧。正是看到了这一客观事实,陈衡哲提出男女平等的主张更显得可贵。她认为,从情理上讲,男女都应该有发展个性的机会,都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做事情。她从知识的"实用性"的视角出发,主张女子也要学知识、长才能,认为学知识是一个人的最根本的要求。退一步说,"即便是为造成贤母良妻起见,一个女子也是需要一点起码的知识与才能,来作为她的做人的工具"1.陈衡哲把女子教育置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进行深刻思考,她认为,女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中心,家庭又是国家和民族的中心。"没有一个家庭的程度是能高出于它的主妇的,也没有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程度是能高出于它的家庭的。"1她本人也积极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据她的儿子回忆,每当有学生来拜访她的时候,不论男女,陈衡哲都能做到"一律看待,毫无亲疏之别"3.陈衡哲主张并践行了"男女平等"的教育观,远超过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这一点是极为难得的。

二、陈衡哲儿童教育观的成因

陈衡哲在《对于儿童教育的一个意见》(1934年)中坦言,自己的儿童教育的观点不是从书本和实验室中得到的,而是完全依赖于经验。"这些经验的来源有两种,其一是自己做儿童的种种经验,其二是现在在教育自己的儿童时所得到的种种经验。"1

(一)自身的成长环境

陈衡哲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较优越、人文环境极好的大家庭。她的祖母是一个艺术家,母亲是杰出的女画家。祖父和外祖父是官场同僚,父亲是举人出身,曾在地方任职。姑妈和阿姨们均在艺术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分。事实也证明这种环境对陈衡哲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一方面是父母对她的影响,这一点最为直接。陈衡哲成长在一个非常民主、充满爱意的大家庭。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亲的生活中从来不曾有过任何虚假不诚实的阴影"3.她反对母亲给她缠足,在她的极力抗争下得到了母亲的许可,最终得以摆脱了同时代众多女性无法摆脱的"悲剧";她承认父亲脾气暴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待人真诚的优秀品质。父亲经常在书房里读书到很晚,有时她还没有起床便听到父亲的读书声,这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把看母亲作画当成自己的一大乐趣,并从中学到了如何辨别花草树木……这些场景在陈衡哲的文章中比比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生活环境给她带来的重要影响。可以说,她家庭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充满积极向上、催人上进的"正能量".

另一方面则是舅舅和姑姑对她的影响,他们开拓了她的眼界。舅舅送她到上海读书,在3年时间里,她的英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能顺利通过清华组织的留美考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她把自己考取的消息告诉舅舅的时候,舅舅对其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如果说舅舅对她的影响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的话(按照舅舅的想法,计划送她到蔡元培先生创办的爱国女校去读书,不料因为蔡先生离开了上海,女校关闭,于是便去了另外一所女校),那么,姑姑对她的影响就有很大的必然性。在上海读书期间,父亲给陈衡哲包办了婚事,遭到了她的大胆回绝。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姑姑时,姑姑很支持她,并赞扬她是"一块值得雕琢的玉",这对她而言是极大的鼓励。可以看出,姑姑给她的更多是精神上的鼓励。

(二)自身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陈衡哲对儿童教育的感悟固然离不开自己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但更多与她自身对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密切相关。这从她的《一个小小调查表的缘起》(1935年)和《调查小学儿童健康的结果》(1935年)两篇文章也可反映出来。陈衡哲撰写这两篇文章确实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因为她的一个朋友曾向她抱怨"小学的课业负担重极了",并多次向她"吐苦水".她出于关心儿童健康这一考虑,希望社会人士也重视儿童教育,所以决定做一个调查。于是便在当时较有影响力的《大公报》和《独立评论》上同时刊登了一个调查表,对儿童的"基本信息""课业时长""放假与上课期间孩子的身体表现"等方面做了调查。几个月后便收到了读者的反馈,她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写了调查文章。该文章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从"引言""各表的简略统计""家长呼声的代表"和"认为最严重的情形"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和内容,本文不再赘述。单从她从教育现象着手,深入调查、严谨分析这件事来看,就足以看出陈衡哲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事实上,她的调查"有理有据",她的身体力行体现了一个学者严谨和负责的治学态度。

三、陈衡哲儿童教育观的现代启示

今天,重新审视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我们仍能得到很多启发。它启示我们特别要注意营造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一)营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儿童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更无法改变自己的成长环境。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儿童身心发展受损的报道,非常令人痛心。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儿童大都有一个不良的成长环境。儿童的成长环境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人文方面的,而且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资料匮乏的情况得到了根本的好转,这是陈衡哲生活的年代无法比拟的。但是,在人文环境方面,我们又很难说每个人都能比得上她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她的家庭环境。因此,家庭环境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儿童的教育,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在儿童的教育中绝对不能"缺位",同时父母在儿童教育中也不要"越位".父母要谨言慎行,做儿童积极成长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争吵,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成长环境;少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多给孩子创造自然环境而不是电子环境;孝敬长辈,待人和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孩子择善交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发挥"重要他人"的积极影响……总之,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儿童树立榜样,真正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然,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的营造也离不开其他方面的作用。如学校要关爱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坚决杜绝体罚甚至虐待儿童的现象发生;家长委员会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商讨家长和儿童最为关心的事情,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整个社会都要行动起来,营造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总之,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就是关爱未来,关爱孩子的未来,就要从当下做起,积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意愿,教育的成效如何,最终都要由儿童予以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尊重其意愿。当前,很多父母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甚至出现"5岁孩子参加7个培训班"的案例4.究其原因,一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二是盲目攀比,三是各种社会培训机构的大肆宣传。家长如果不加以辨析,就会使孩子参加的兴趣班越来越多,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不但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其实,父母这样做恰恰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一方面,家长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爱好,通过观察,在请教有经验的专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让孩子参加一两个培训班,在报班学习的过程中,以学习技能为主,同时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能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要学会倾听,家长要定期与孩子交流学习感受,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析,及时与老师沟通,让孩子的想法得到回应,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从而达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

四、结语

分析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要从她个人生活背景的"小视角"和历史发展的"大尺度"两个方面进行审视。一方面,审视陈衡哲的教育观,既能看到她自身成长的影子,也能知道这与她根据社会实际进行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密切相关。她的教育观,如注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又不拘于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并非其首创,她的"注重儿童身心均衡发展"的主张也被同时期的很多学者意识到并被提及,特别是随着心理学被引入我国后,心理问题日益被学者所关注。但是她的"儿童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均衡发展"的观点,在她生活的时代则较少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陈衡哲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家,她对教育的主张散见于她的散文和随笔里,反映了她对所处时代的儿童教育的思考。但是,从这些零散的资料里,我们可以窥见陈衡哲对儿童教育的关注。陈衡哲作为一个女性,因其自身成长环境优越,没有成为旧社会的牺牲品,对于她而言是极其幸运的。她从旧社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对教育问题特别是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调查,并形成自己的儿童教育观,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密切关注,展示了一个学者对国家未来的认真思考和积极的人文关怀,这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人认真学习和仔细研究。

今天,重新发掘陈衡哲的儿童教育观,就是既要看到她和同时代人的观点的共同之处以体现其观点的时代性,也要看到她独特的教育主张以体现其观点的超越性,她的儿童教育观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1(2)(3)(5)(8)(9)(10)(11)(12)(13)(14)(16)陈衡哲:《衡哲散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65页,第87页,第176页,第236页,第88页,第88页,第178页,第87页,第72页,第71页,第74页,第171页。

2(4)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文章主要有:安淑春、郭立场:《人文素养与科学文化同等重要》,《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10期,第88-89页;王永红:《以科学理性为基点---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11期,第18-21页;赵明仁:《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分离与整合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第1-7页。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哲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56-1

儿童哲学是一门关注儿童思维发展、思维技能训练的课程,但目前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儿童哲学,并以此来发展儿童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在这一方面还没有真正的展开研究。对于能否把儿童哲学引进小学语文课堂,从而实现语文学科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目标,本文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资借鉴。

一、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儿童哲学是应用哲学的分支,它的应用集中在教育方面。有人认为儿童学哲学根本不可能,哲学太抽象了,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们只看到大学里哲学课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看不到哲学的本质。一旦把哲学从固有观念中拉出来,引进到小学教育中就会发现,儿童的思维常常具有哲学的特征。例如在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思考训练游戏中,让小朋友说出自己知道的衣服名称,有个小朋友突然说:“世界上只有两种衣服。”老师问她:“哪两种?”她说:“破的衣服和不破的衣服。”这实际上就是发现逻辑学中的排中律与分类。从类似的事实可看出,儿童需要哲学,儿童能够理解哲学,能够从中获益――发展思维能力。

二、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教育资源

儿童哲学教育的载体是哲学问题,而且都蕴藏在一个个富于哲理的小故事或小说中,通过阅读可以激活孩子的思维,引起智力的发展。在语文教材中这方面的资源尤为丰富。有生动有趣、引人深思的哲理性课文,如《谁的本领大》《抬驴》《做什么事最快乐》等;有趣味隽远、哲学内容含量较高的俗语、成语故事,如俗语“会发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又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有留白较多、意蕴无穷的诗歌、童谣,如《大海》《小树》等;还有创造性因素非常明显的篇章,如《司马光》《乌鸦喝水》等。学生的解释能力、形成概念的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等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当然,由于学生受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思维达不到一定的深度,有时还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思维习惯还有待慢慢养成,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儿童哲学教育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实施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捕捉学生思维信息

正如上文所说,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儿童哲学教育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可以根据课文的类型、内容以及思维方式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然后挖掘每类课文所对应的哲学问题,制定出每篇课文的儿童哲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信息。当学生的问题具有很好的讨论价值,有利于思维的提高时,老师要善于把握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打开,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必须做到:

(1)倡导合作学习,重视群体探究。“群体”是一种教学情境,一种教育氛围;“探究”是一种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活动。群体方面激发合作、关怀、信任、共同目标的精神,探究方面激发了自我矫正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实践使得学生在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优势互补,拓展思维空间。

(2)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对经验做出反思,提倡学生“别出心裁”。小学语文课堂“统一”的东西太多,为了便于管理,喜欢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从问题答案到作业内容,从日常行为规范到课堂纪律的绝对服从,其结果是使儿童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为了符合老师的标准,孩子很难去尝试着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最终必将导致孩子的从众心理。而从众性的形成,对于儿童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在课堂上要减少统一,提倡自由发言,鼓励求异。

(3)培养“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一切发明创造都起源于“问”,没有“问”,就没有发明;没有“问”,就没有创造。所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最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倡导“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群体探究”的儿童哲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过去的被教师提问到现在的自己提问;从过去被动等待教师的答案到现在自己讨论解决。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5

关键词:儿童哲学;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课程模式

一、李普曼的儿童哲学

李普曼把“和哲学”定义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较高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并应用于教育的哲学”。李普曼认为,“儿童哲学”的意义在于证明儿童有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从而为儿童学习哲学奠定了基础。儿童哲学能够做到思维技能与人格培养的结合,它比其他任何课程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因为儿童哲学更着力于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即发现问题、鉴别和类比思维等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培养关爱性思维,即换位思考、理解、宽容、合作、交流等能力。

二、实践探索

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幼儿学习什么最有价值,他们应该怎样学习才能学得更好。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课程给了笔者很多启示。因此,笔者制订了以下关于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案:

1.目标与内容

通过分析与借鉴,笔者制定了以下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①激发好奇心和鼓励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应用推理来加强判断;

③避免带有偏见、先入为主和未经思考的判断;

④鼓励给出不同的观点且合乎情理;

⑤激发创造性思考和关爱性思考。

在为学前儿童哲学教育活动选择合适的故事时,笔者借鉴“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推荐书目中的《我和姐姐拉拉》《鲜奶油蛋糕》《桐尼叔叔》《杰克和豆茎》《森林大熊》《世界为谁存在》《许多月亮》,7篇哲学故事,分别从自我和他人、对和错、金钱和友谊、好和坏、认知和判断、永恒和变化、知觉和错觉等维度来展开讨论。

2.模式与组织

笔者根据李普曼的建议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拟定每周开展两次哲学教育活动,每次三十分钟。每一个哲学教育活动包括几个环节:①笔者与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成为一个群体;②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笔者针对本次讨论作讲述或反问;③讲述故事;④由幼儿提出感兴趣、有疑问或者值得讨论的问题,笔者列出可讨论的问题;⑤选出一个主题进行集体讨论;⑥由笔者明确从哪个角度开展讨论;⑦笔者与幼儿积极倾听并做出自己的回应;⑧对本次的哲学讨论做一个总结。通过这样的讨论,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关爱性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形成了一个特殊意义上的集体,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探究的集体”。

在组织的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出现七嘴八舌的现象,为了给讨论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笔者与幼儿共同制定了以下几条讨论的规则:

①与每个人共享你的想法;

②给每个人表达想法的机会;

③考虑每个人的想法;

④别人表达想法的时候要认真听;

⑤要理智,只提出合理的想法;

⑥讨论彼此的想法,但不要打断别人;

⑦要有礼貌,不能对别人的看法发表粗鲁的评论。

3.教学效果总结

(1)来自幼儿的反馈

上过“哲学教育活动”以后,反应最直接、最强烈,变化最明显的是幼儿。这是带班教师和笔者的一个共同感受。幼儿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思维潜力激活了;第二,语言表达完善了;第三,批判性思维被激发了。孩子说道:“我最喜欢上这种讨论课了,它使我更爱动脑筋思考了。”“每一个问题都很有趣。”“在哲学课上,我不用担心我是不是回答错了,可以想什么说什么。”“我觉得有时候我也会改变想法。”

在幼儿讨论过《森林大熊》中的关于认知和判断的问题后,第二天早上,在区域活动中,几个幼儿围在桌子旁边下围棋,a幼儿经过思考后摆下一子,旁边的B幼儿连忙指正说:“不应该放那,要被吃掉的!”另一旁观的幼儿说道:“那是你的想法,他的想法又不跟你一样!”由此看出,幼儿对认知和判断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了。

在《许多月亮》关于知觉和错觉的讨论中,由于之前对“认知和判断”的讨论积累,幼儿对于这个主题的讨论就比较轻松,也能看出孩子关爱性思维的过程,他们能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并做出“每个人自身的感觉和想法不可以强加到别人身上”的结论。这就是幼儿通过学习之后的经验转移。

(2)来自教师的反馈

在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进行了三周的时候,一次笔者与带班教师聊起这类活动时,带班老师对笔者叙述道:以前没上这类活动时,我们的孩子回答问题是很在点上的,基本上老师问什么,孩子就答什么,老师上课感觉很轻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师一个问题问下去,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的,给我们老师的引导带来了难度。的确,笔者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也有所感受,孩子的思维的确发散了、创新了,同时,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提高了。据有的教师说,以往上课,很少会产生深刻的感触和心灵的震撼,而“哲学教育活动”则不同,在这个课上,孩子们强烈的反应和超出笔者想象的表现使笔者不得不为之震撼。

三、研究反思

1.目标达成

首先,从幼儿的思维发展上看,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哲学的能力。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孩子的推理能力、演绎能力、归纳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些能力在一个人4~5岁就已经开始启动。

其次,笔者在教学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都非常关注讨论焦点与目标的契合度。笔者认为这些目标已基本达成:激发好奇心和鼓励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给出不同的观点且合乎情理;激发创造性思考和关爱性思考。

2.内容选择

首先,笔者选取的7篇哲学故事是取材于台湾的杨茂秀教授在“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中的推荐书目,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合适的材料。而且,从笔者的实践结果来看,上述7篇哲学故事虽然存在难度上的差异,但基本都是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兴趣的,都具有适宜性。

其次,在难易程度上应有先后顺序,笔者发现《鲜奶油蛋糕》和《杰克和豆茎》主题比较接近,都是对人物进行评价的,而《森林大熊》和《许多月亮》又都是与自身认知相关的,所以可以考虑把它们按照先后顺序来进行教学。经过反思,笔者对这些故事讨论的先后顺序做了一个调整:《我和姐姐拉拉》(自我和他人)《鲜奶油蛋糕》(对和错)《杰克和豆茎》(好和坏)《森林大熊》(认知和判断)《许多月亮》(知觉和错觉)《桐尼叔叔》(金钱和友谊)《世界为谁存在》(永恒和变化)。

3.呈现方式

李普曼在创作儿童哲学故事时从不加插图,他认为这样会限制儿童的幻想和思考空间,因为仅仅只限定一种图的标准,会使得想象力局限在那张图上。而一般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读物应有插图,如此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空间。基于以上不同观点的冲突,笔者也做了一个尝试:故事《森林大熊》和《世界为谁存在》加入插图,用视听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而其他故事均以听觉的方式呈现。

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在故事《森林大熊》中,当讨论到“你认为它是一只熊吗?”孩子的回答大都是以视觉信息为依据的,如“是的,它是从洞里爬出来的。”“它不是熊,真正的熊是不穿衣服的!”“它就是熊,人身上才没那么多的毛呢。”在故事《世界为谁存在》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哲学教育活动中,故事以听觉的方式呈现更为科学。正如李普曼所说:“成人写故事给儿童看,但并不是让儿童写故事给成人看;成人喜欢讲故事给儿童听,却不愿听儿童说故事,这是成人在利用儿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而不是让儿童思考,去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4.组织过程

在组织哲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笔者的引导尤为关键。如在故事《世界为谁存在》的讨论中,当a幼儿说道:“世界榈厍虼嬖凇!B幼儿立刻接着说:“我还知道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不对,是太阳围着地球转的。”C幼儿很激动地纠正。笔者见状,反问道:“到底是哪个围着哪个转呢?”接着很多孩子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而且意见还不统一,这时笔者拍手示意,并说道:“关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先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再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好吗?我们现在先讨论‘你认为世界为谁存在?为什么?’”,把处于讨论混乱中的孩子的思绪又拉回来了,并且让这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下次活动的议题。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幼儿成为讨论得以延续的主导者,使幼儿对哲学讨论更有兴趣。

参考文献:

[1][英]罗伯特・费舍尔.教儿童学会思考[m].蒋立珠,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2]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6

关键词:生活教育哲学生活世界幼儿园课程

每一种哲学观针对世界、人生、知识和价值等都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会直接或间接制约课程理论,影响课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从笛卡尔到黑格尔,近代哲学呈现的是一种科学世界观,认为世界是某种外在于人的、与人无关的、可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罗蒂把这种非人的哲学称为“镜喻哲学”,即人心只是一面镜子,人心应当是一面镜子,镜子是人心的理想状态,它的任务是纯客观地、不变形地映照出客体的模样。科学世界观的实质是信奉实体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造成对人的现实生活或现实生活中人的遗忘、忽视和漠不关心,以及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抽象化和简约化,同时割裂人的现实生活的完整性,使人的认识成为对客观世界的被动机械反映,否定人的主体性地位。①现代教育之趋势是主体性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由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现代哲学家们都在以不同方式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正是在生活中,个体不断获得成长与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必须直面儿童的生活,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应该依据儿童生活的本质特征。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要实施自由的全人教育,教育者尤其要懂得儿童的生活是什么,要懂得儿童的本性。”②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确立使幼儿教育更重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毕竟,生活世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离开生活世界就失去存在的条件,人也就不复存在。幼儿园课程设计应该实现从近代科学世界观到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之转换。生活教育哲学③应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

一、生活教育哲学概述

(一)生活教育哲学的内核

探究生活教育哲学内容的关键是理清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起源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将导致教育的种种弊病,因此,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以使教育达到本真的境地。历史的洞察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经历了“融合―分离―回归”三个阶段。从理论上来说,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命题本来就是一个教育哲学的命题,也就是教育重新回到其栖居地,向原来的家园“寻根”的过程。④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历经融合、分离之后,这次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扬弃。不是复古到日用教育阶段,而是一种批判性的、超越性的回归,是通过一种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反思,正确地回归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追求教育的真义。此外,现实生活世界始终是一个对人来说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就是向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的回归。⑤可见,生活教育哲学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其内核就是关切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

(二)生活教育哲学的特点

整体性。哲学家斯马茨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整体性意味着对任何事物发展过程的分析都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机械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作简单的分解和还原,因为分解与还原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对整体性的一种抽象和切割,均丧失了原有的部分关系和属性。生活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构成生活的整体。⑥况且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真的教育就是使人发展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生活教育哲学崇尚教育的整体价值,反对片面的、机械的、畸形的教育。

体验性。生活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然而生活是繁复的,各种因素纵横交织,这就需要人们自己去体验。那么,何谓体验?“体验是在一定的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它是包含认知与非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知、情、意的全面投入,是心灵的感悟、经验的升华、生命力量的体现”⑦。可见,体验强调亲历性、过程性和自主性,重视个体直接经验的获得。生活教育哲学推崇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过程。

民主性。生活教育哲学主张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以使教育达到本真的境地。什么是教育的本真状态?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天性。”⑧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参与交流的双方地位理应平等,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

开放性。“教育一直是一个过程,它既不受时间限制,又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何处,教育总是贯穿于全部生活之中”⑨。这正是生活教育哲学的特征之一,要求教育在宇宙上无限开放,要求处处是教育之所,时时是教育之机,人人是学习之人。

生活教育哲学为幼儿园课程走向现实世界,走向幼儿的生活世界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由近代科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生活世界观,是现代社会与人类理性的一个发展趋向。在生活教育哲学视野下,如何看待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改革,这涉及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是哲学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课程领域的理论基础,课程认识论是课程设计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从近代科学世界观走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幼儿园课程论从传统的科学认识论走向生活认识论,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活和生命全域”。幼儿园课程的视界应关注幼儿生活和生命全域,并充分挖掘现实生活的课程价值和生活意义。

二、我国现行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生活的背离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存在把整个课程按学科分科进行教育的现象,即各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从不同的知识领域进行选择,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进行教育。这种幼儿园课程设计带有浓厚的唯智主义色彩,着重关心教师教什么,却漠视幼儿愿意学什么、能够学什么,势必严重背离幼儿的生活。然而,正是这种背离幼儿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至今仍然盛行于广大幼儿园中,尤其广泛地存在于未开展主题活动的幼儿园中。其实,即便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幼儿园中,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到了大班、学前班也会开设分科课程。为什么幼儿园课程背离了幼儿生活?表面上看,原因有二:一是受师幼比例、材料设备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二是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教师都希望儿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究其深层原因,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科学世界观在作怪。

科学世界观的主要特征就是实体主义的世界观、认知上的理性主义路线、思维方式上的本质主义、知识标注上的客观主义,这些特征从逻辑意义上说,是近代科学的产物。⑩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必然导致我国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生活的背离。这集中体现在:

第一,课程目标远离幼儿生活。科学世界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它来源于客观世界,主体应注重认识客体的固有属性与本质规律。在这种被动、单向的认识论指导下,幼儿园课程目标过多地注重让幼儿占有知识,而与幼儿生活毫不相干。2009年5月19日笔者在浙江金华一所私立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看到,教师要求幼儿反复跟着录音背诵加法口诀,幼儿直接与“冷冰冰”的数字打交道。也许凭借幼儿的好记性,他们能够知道数字相加后的得数,可这样做又能给予幼儿多少有益的经验?无非是记忆力的操练罢了。第二,课程内容疏离幼儿生活。客观知识本身成了目的,课程内容成了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如此一来,自然与幼儿的生活世界相去甚远。在幼儿的心里,“2+2=4”成了真理,不可亵渎,却忽视了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第三,课程实施中异化幼儿重要生活方式――游戏。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其本体价值是让幼儿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而在现实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游戏成了教学手段,最终目的是促使幼儿更好地学习,更多地掌握知识。游戏失去了本质属性,被异化为教学手段。笔者2007年11月在一次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曾经听到幼儿发出这样的声音:“等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去玩自己的游戏!”幼儿区分出了“老师的游戏”和“自己的游戏”,并表现出了对“老师的游戏”的应付、无奈。这种游戏显然失去了游戏的本质属性,严格说来,已经算不得游戏。第四,课程评价中鲜见对幼儿生活的参照。课程评价过多关注课程任务、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不问课程能否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否提升幼儿的生活乐趣。观念决定行为,观念改变行为。生活教育哲学认为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这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生活教育哲学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应立足幼儿的生活世界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是不同的,虽然他们都在生长,但他们的区别不是生长和不生长的区别,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的生长方式,儿童生活世界将来是要向成人生活世界发展的,但在他们没有成人之前,学校教育就应该保持这种相对的儿童生活世界的独立性。因此,幼儿的世界首先是生命的世界、生活的世界。幼儿生活应该是愉悦的、有着童真童趣的、自由的、令人满足的生活,是幼儿体验生命的历程,这是幼儿园课程所追求的目的。幼儿作为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生命、有体验,而这些不能因为知识的重要而被轻视或者忽视。因此,幼儿园课程应立足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的设计目的应当是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丰盈与美好。

(二)幼儿园课程应适应幼儿生活

在生活世界中,人既是现实性的存在,又是可能性的存在。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首先认识到教育对象是现实性的存在,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同时,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是可能性存在,积极建构他们完满的可能生活。正如克伯屈所主张的,要关心每个人都具有的“最完满和最佳生活的可能性”。已经获得了什么和将来获得什么成就的可能性总是不确定的,因此,要不断取得进步就需要理智上的努力。教育就是教导儿童怎样生活。{11}显然,教导幼儿怎样生活只能基于对其生活的充分体察,既要知晓幼儿的可能生活,又要充分了解幼儿过着怎样的现实生活,以便弥合可能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幼儿的生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他们通过接触自然、社会,学会交往,并认识自我。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生活世界为幼儿成长提供了全部共同的、基本的要素。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适应幼儿的生活,并逐步指导、引领幼儿从现实生活迈向可能生活。

(三)幼儿园课程应注重体现幼儿完整生活的意蕴

幼儿生活是整个的、完整的,不仅包括园内生活,还包括园外广阔天地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幼儿教育不是禁锢,幼儿园课程应完全走出幼儿园,在宽松与平等的环境中,在参与广大范围的社区、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使幼儿沐浴生活的阳光,能够享受生活的快乐。这正好符合生活教育哲学的两个特征,即民主性和开放性。幼儿园课程应是连接幼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是幼儿个人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杜威相信个体应该被当做社会人来教育,因为社会人有能力参与并主导自己的社会事务。这意味着社会群体之间更为自由的相互影响,也意味着关注个体进一步成长所需要的全部潜能的发展。{12}这样看来,注重幼儿社会生活其实是解放个体的一种途径。所以,幼儿园课程既要合乎幼儿的发展需要,又要合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两种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这两种需要结合起来,就不仅是回归生活、面向生活,而是要超越生活。回归生活、面向生活,是希望幼儿能学得自在、学得自由、学得幸福,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超越生活,是期望幼儿获得更广阔的成长天地,充分开发其潜能。

注释:

①⑤⑩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9-32,71.

②小原国芳.小原国芳论著选(上卷).刘剑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1-352.

③“生活教育哲学”的运用,其观点主要受到张建平的硕士论文《“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的启发。

④⑥张建平.“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27.

⑦郭娅玲等.体验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中的体现[J].基础教育研究,2004(3):35-36.

⑧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

⑨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2.

{11}{12}奥兹门,克莱威尔.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41,142-143.

参考文献:

[1]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张建平.“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D].2007年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奥兹门,克莱威尔.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洪汀.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D].200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7

摘要儿童文学在我国人文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儿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在现代社会生活里,人们对儿童文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对阅读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我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外,国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儿童教学之中,并为儿童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外儿童文学对孩子们的教育作用,并重点对比分析了中外文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外儿童文学价值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儿童犹如一颗种子,我们应该运用文学的力量去浇灌他们,让每个儿童都能够快乐的成长。”随着现代人文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儿童培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文学阅读资源则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时代的发展,儿童文学的欣赏阅读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大量国外著名的文学作品开始走向国内,这些对于儿童文学意识的培养意义非凡。因此,对中外文学进行对比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外文学,价值“渊博深厚”

受到东西方社会发展历程的变化影响,国内与国外儿童文学作家的生活环境、人文思想、创作理念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风格的儿童文学,其对于儿童的教育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中外儿童文学为少儿提供了广阔的阅读资源,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在对比分析中外儿童文学的创作风格时,我们有必要对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予以深刻认知,这样才能彰显出儿童文学的现实价值。

1教育价值。中外儿童文学主张在阅读作品中净化儿童心灵,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如:安徒生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之后可教育儿童自小养成怜爱之心,对自己、他人都充满爱心;《丑小鸭》则引导儿童自小树立自己的梦想,并勇于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付出。在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被文学里的经典人物、百态故事、长短小说等深深吸引,并接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为儿童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净化儿童心灵的“良药”。

2艺术价值。受思维观念的影响,在早期采取的教学方案过程中,很多儿童对于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概念。若在教育时只凭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则很难让儿童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叶圣陶的《稻草人》寓意着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人文精神,象征着人文艺术美感。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事物都能把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儿童体会到文学作品带来的艺术价值。

3思想价值。因中外文学作者在写作文学时,其本意都是为了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来,因此在作品中,许多思想观念都得到了深刻的诠释:有的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有的则流露出真挚的做人道理;有的则显现出对美好世界的憧憬等,这些不同的思想观念,让儿童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伊索寓言》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通过形形色色的小故事来指点儿童去思考社会事物,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4哲学价值。儿童文学多数是由各种长短不一的小说文章构成,但这些短文并非随意组合而成,其都包含着哲学道理的内容。中国教育主张“礼义廉耻”的人文观念,而国外则倡导“独立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正确的文学价值都会不断启发儿童从科学、实际、合理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事物。

二创作思路,风格“各领风骚”

中国的儿童文学主张运用美好的事物来展露人们内心的理想世界,注重人文美、心灵美、生活美,这类积极向上的创作思路能过为儿童创造其心中向往的生活境界。中国文学主张一个原则,即“只要是文学都应该是美好的,没有这种美化元素,则文学将失去了本质意义。”在儿童文学创作阶段,作者往往会把自己的创作思想模拟一次,透过另一个方向来审视自己的创作是否符合现代社会人文思想的需要,能否发挥出理想的文化精神,这也是中外文学的一大创新突破。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则更加赞同:“美感的力量等于与思想的力量,儿童文学的美能够引导儿童的思想意识转变。”因而,在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其竭尽全力地去浇灌培育着儿童的心灵,运用美学来熏陶儿童的内心世界。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里强调:“儿童文学创作应该以美为主题,其应该像晶球宝玉一般清明透彻。”而国外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等,其国家发展演变则经历了入侵战争、王位争夺、人权斗争等历程,在这样社会发展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儿童文学则融合了诸多悲剧性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则大多数要经历不平常的生活经验,承受着来自旧社会的各方压迫。但这种文学创作风格往往更让人容易动情,特别是对心灵产生冲击后再阐述更多的文学道理,其最终呈现在儿童面前的依旧是浓浓的艺术美感。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等,虽然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以悲惨的结局而收场,但其给儿童内心带来的波澜起伏也是一种艺术美感的享受。”国内、国外两种儿童文学在审美享受上,虽然坚持了不同的创作风格,但却各显“风骚”,为儿童创造了丰富的艺术体会。

三人物形象,手法“匠心独运”

文学作品常常都会涉及到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受到各种创作环境的限制,作者只能借助于一些生活事物呈现出创作意境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的儿童文学,在“形象塑造”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在文学作品里运用到的“拟人化”手法基本上都是结合了“动物”的形象,利用对动物行为的描述而把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示出来。此种文学作品具有匠心独运的创作魅力,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的距离更加接近了。

儿童都是充满好奇心理的,在儿童们的大脑世界里,对于动物的印象则是最为深刻的,而大多数国内外儿童文学创作者都能很好地把握这一儿童心理。纵观大量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其通常都把主人公形象寄托在动物形象上,从而让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思想理念得以形象化的表达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则根据不同的动物特性来对人物进行划分,如:好与坏、善与恶、真与假、丑与美等等,都可以寄托于不同的动物来揭露出人物的真善美。在中国儿童文学中,如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冰心的《小橘灯》,贺宜的《小公鸡历险记》,陈伯吹的《一只想飞的猫》,金近的《狐狸打猎人的故事》等等,诸多经典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通过描述动物或相关的小事物来显现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即“寄情于物”。而在国外儿童文学中,通过动物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较为著名的作品包括:伊索寓言《农夫和蛇》中的蛇,克雷洛夫寓言《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格林童话《小红帽》中的狼、《孩子和鳄鱼》中的鳄鱼等。动物在作品里被赋予了新的形象和性格:蛇,阴险毒辣;狼,凶猛残忍;狐狸,较好奸诈;通过运用拟人的手段来衬托出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用儿童文学给儿童带来深刻的体会。

四情感元素,美学“独树一帜”

马克思说过:“情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美学的元素,人都是在情感美学中形成的动物。”人是最为感性的高级动物,情感则成为了人具有的独特属性。儿童虽然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发育尚未成熟,但也会受到外界情感的影响,对外界流露出最原始的情感变化。“情感美学”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滋润,文学创作必将暗淡无光。这不仅会影响到儿童品读文学作品的效果,还能削减了整个儿童文学的艺术价值、文学美感。

可以说,情感元素塑造了儿童文学之美,缺乏了情感的文学是无法让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之动容,更起不到任何心灵上的刺激作用。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把情感美学作为了重点内容对待,随意阅读一部儿童文学佳作都能被其中的情感细节深深吸引。这似乎是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们提前预料到的,他们在心理学上创造出了另一种“文学之美”。中外儿童文学的情感美学艺术更是“独树一帜”,各自彰显着属于自己的文学特色。中国儿童文学崇尚直接性地表达情感美,如:郑渊洁的作品创造了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这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其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多姿多彩,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追求也有着不同的情感观念。中国儿童文学提倡的是一种“直接表现”的形式,通过作品中的文字描述或表情叙述能很快把文学中的人物情感流露出来。而国外儿童文学作品,则大多主张间接性地彰显情感以展现出美好的艺术效果。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其情感美学创作采取了间接性的描述手法。童话首先让阅读者体会到皇帝的虚假美,对这类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给予嘲笑讽刺,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旧社会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之情,为儿童描述了真实的社会面貌,渲染了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无论是中国儿童文学对情感的真实流露,还是国外儿童文学里的含蓄表达,其展现在儿童面前的都是一种能激发心灵效应的“文学魅力”。

五古典文学,哲理“耐人寻味”

与现代文学相比,古典文学似乎更蕴含了几分哲理,带给儿童们的是无尽遐想的空间。除了对中外“儿童文学”进行对比外,我们也可通过“古典文学”来了解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差异。而其中透过古典文学看待人生哲理也是一件被津津乐道的趋势,给人留下了前所未有的深思与体会,让后人不禁为中外古典文学的百态哲理所折服。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其涉及到了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种体裁。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文思想的转变,早期传统的儿童文学也不再局限于“儿童类”的文学作品。为了能更上一个层次,很多家庭的早期教育都开始向儿童提供经典的古典文学佳作,以此来培养儿童们的阅读爱好。从我国与国外的古典文学角度分析,很多名人佳作可以让儿童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哲学道理,在不断思考与体会的过程中感悟哲学带来的奥妙之处。如:《三国演义》呈现出了战国时期的残酷纷争;《水浒传》展现的则是英雄好汉们的盖世豪情;《西游记》颇具浪漫的文字描述了一个虚实并合的世界;《红楼梦》给人留下了千古遗憾的悲惨爱情。可以说,每部名著都是“读不完”的人生,它们向儿童们展现出了不同的百态人生,给儿童们创造了“多姿态、多方向、多层次”的哲学空间。而提到国外西方文学,则不得不提“莎士比亚”,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文学创作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戏剧性的文学作品,其和中国的古典文学一样也创造了许多值得回味的哲学道理。如:《李尔王》中,年事已高的李尔王因一时固执,把所有的权力和国土授予了富于心计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最终导致李尔王变为沦落街头的高级乞丐。而当真对他好的小女儿考黛丽亚受害后,李尔王精神崩溃,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这极度矛盾剧情的变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现实,同时也引导儿童们在“做人、做事”上必须谨慎对待,坚持从客观的立场去看待身边的人或事,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六结语

中外儿童文学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尽管两种文学源自不同国度的创作,但文学作品在创作风格、形象塑造、情感美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或相近之处。对两种儿童文学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儿童人文理念的培养,对于儿童漫长的人生之路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少平:《中外两国儿童文学创作风格比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0期。

[2]张茗霞:《研究国内外儿童文学的内在联系性》,《教育研究》,2008年第13期。

[3]朱永迅:《谈儿童文学的当代教育价值》,《南京大学学报》(文学版),2009年第19期。

[4]陈进华:《儿童文学作品中需要注重的形象构造》,《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40期。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8

一、杜威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命题

学习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首先应当了解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核心命题,它们分别是“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论”以及“从做中学”。这几个命题紧密相联,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

“学校即社会”。杜威把教育分成两种,一种是在和别人共同生活中得到的教育,另一种是人们对年轻人有意识的教育。前一种是偶然的教育,后一种是正规学校作为进行这种正规教育的机构。杜威认为只有当学校本身是一个小规模的合作化社会的时候,教育才能够为儿童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他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社会过程,把学校看成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他认为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的学习应该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该有自由的相互影响。学校一旦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够应用于生活,更不能够对道德产生有利的影响。所以,他强调学校不是专门学习功课的场所,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而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团体。

“教育即生活”强调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过程,教育的目的就存在于这个生长过程之中。儿童虽然是处于一个未成熟的阶段,但他一直有种发展的趋势。发展中的儿童面临着变动的环境,经验的变化贯穿着儿童生长的整个过程。因此,教育作为一种过程,就是要保证继续生长,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所以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教育的过程除了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的目的了,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儿童中心论”。杜威把自己提出的儿童是教育的中心的说法比作是教育领域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是因为它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理论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及以课堂集体教育为中心的说法,而提出了以获得直接经验、以儿童需要和以实施教学活动为主的新的“儿童中心论”。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必须要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手,创造一个适合儿童天性的新环境,激发儿童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儿童中心论将促使传统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巨大变革,使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用新的工作方法去完成一项全新的任务。

二、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杜威对教育的理解与他的认识论密不可分,他对教育中系列问题的判断都与其哲学视界关联。因此,我们可以说,杜威的教育思想源于杜威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深化我国教育和教学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1、加快教材与课程改革,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观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教材内容与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现行教科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偏离学生兴趣;学生不是从经验中学习,而是接受现成的固有的经验;课程设置重知识而轻能力;学科划分过细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从做中学”等著名的观点使教材改革更加注重现实性和实用性。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各科新式教材,都大幅度地增加了应用性的内容。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教育的过程除了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的目的了,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当它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时,“儿童的人格就会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满足。”近几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新课程改革,“从做中学”理论让学生走出课堂,促进了“研究型课程”和“综合性课程”的开展,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做中学”理论也为目前广泛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2、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教育中的主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与学生是统治与被统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儿童与课程》一文中,杜威肯定了“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理论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集体教育为中心的说法,提出了以获得直接经验,以儿童需要,以实施教学活动为主的新的“儿童中心论”。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杜威提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他认为应当把校内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两者之间应当自由地相互影响。把社会搬进学校,目的是使学校社会化,让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校一旦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够应用于生活,更不能够对道德产生有利的影响。所以,他强调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说教的、学究式的教育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力,把优秀的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降低了国民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必须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手,创造一个适合儿童天性的新环境,激发儿童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其求真思维和创造性格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9

一、《儿童菜园》展现了高超的生活凝练水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女孩、男孩与兔子之间以三角形点位关系和情节表现,形成紧密的团抱关系。这组作品的配景与主景部分呈现出有趣的艺术形态,配景内容显然是有意安排,但它自然地延展了主体生活场景,实现了“以次托主,离而不散”的呼应之势。在使整组雕塑层次更加丰富、更加情趣化和生活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作者意图用这种不同的活动表现,扩展欣赏者的想象力。使《儿童菜园》的主题场景不断扩大,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小菜园变成了大菜园,艺术手法堪称独到。

右边的另一组雕塑作品长约17厘米,宽约7.5厘米,高约20厘米,由五个人物和两只小动物组成。同样是一位阿姨坐抱着一个幼小的男童,这个儿童正急切地扯住向日葵,拉向自己。他们的对面站着一个稍大的男童,双手紧攥向日葵,表情紧张,紧盯葵盘里满满的果实,生怕向日葵被抢走。在阿姨的身后,一个小女孩坐在小凳上一手扶着阿姨的竹凳,一手抚摸着一只大花猫,抬头观望着这边所发生的一切。大花猫则踩在拨浪鼓上也对向日葵虎视眈眈。在阿姨膝前,另一个小女孩在嬉逗小狗,神情专注,对向日葵漠不关心。整个场景人物关系呼应紧密,顾盼有致,聚散相宜,与左边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儿童菜园》左右两组摆件显然表现了不同时间的两个场景,但却同样气氛热闹,情趣饱满,尤其人物安排相互照应且动静有致、刻画自然、鲜活真实、生动感人,反映出创作者洞察生活的敏锐与精准以及巧妙捕捉生活题材的能力。同时作者相形度势、因材施艺,以轻松、娴熟的技艺,成功诠释了幸福的儿童菜园,场景以点示面和以小生活示大幸福,使观赏者在品读的同时能够被快速感染,唤起内心深处的儿时记忆,让观者立时进入一个明媚、五彩、让人向往的幸福菜园。可以看到林元康先生在感悟生活、寻求题材、表现时代感上的探索热情。另外,这组作品的方寸之间可谓富丽清灵,完美的雕刻手法是主题表现的技术基础。艺术家运刀婉转流畅,人物刻画入微入情,人物造型符合传统审美观的完美、流畅、饱满的特征,体现了“圆”与“满”的视觉联系。作品的整体设计给人带来循环往复、团圆、饱满、充盈的心理感受。作品创作的魅力游离于现实与艺术之间,高度体现一个传统艺人精湛的雕刻技艺与完美的艺术修养。

二、《儿童菜园》传承了优秀的工艺美术精神

《儿童菜园》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幼稚园儿童生活场景,但作品的实际内涵远远不止这些。首先它依托当时儿童生活的经典情境,真实而形象地记载了民俗,它既可以看成是当时民俗物质本体的精神再现,又可以作为展示和维系民族民俗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整个作品呈现了作为传统工艺美术品最重要的基本特性,即民俗性。整组作品具有记录民俗生活(以儿童普遍的生活场景作为创作源泉和背景)、表达民俗观念(传统民俗文化里的象征艺术手法,即众多儿童形象的出现是象征子孙延绵、祈求生活幸福的观念)、张扬民俗活动(强化了民俗文化,更强化了民俗事项的情境气氛)的三项重要功能。尤其作品运用了借代的艺术手法,以当时的一个普通生活场景作为借体,与传统的子孙满堂、多福多寿的民俗精神的本体进行了绝佳结合,巧妙地将传统工艺美术品的核心精神传递出来,可谓高屋建瓴,令人叹服。作品成功地运用圆雕为载体表现现实生活,深刻地传承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优秀精神。以极高的工艺美术艺术内涵与追求,奠定了作品在时展中的艺术地位。

三、《儿童菜园》体现了完美的中国艺术哲学的精华

《儿童菜园》整组作品吸收了中国艺术哲学中空间认识的精华。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诗画的空间,是一种时间化了的空间,中国哲人的空间观是俯仰往还,远近取与”。这种哲学思想造就了中国艺术独特的空间处理方式和审美方式,中国艺术的空间是“时空一体”的动态关照方式,即“游观”。欣赏者的心灵不随目光追随空间的无限,而是在隔停之间往复,抚爱万物。《儿童菜园》的创作思想正是体现了这种中国哲学的时空观念,左右两组场景是在同一空间(即儿童菜园)中发生的,只是具体的内容不同(这是时间发生的变化造成的不同)。作品将情境(即时间)的变化融入到作品创作中,将空间解脱出来,增加了空间的自由性,实现了观者在方寸之间的时间隔停的运动,从而造成视觉往复的艺术境界。从作品的创作理念可以探究中国人特有的空间哲学思想,把时间融化在空间中,赋予中国艺术一种生命的空间美感。所以说,《儿童菜园》体现了中国艺术中的哲学精华。

四、《儿童菜园》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单纯重复传统或简单地模仿他人都不能成就一件艺术品。工艺美术作品创作需要体现与现实世俗的关系,所以作品必须与之同行。如果分离于时代精神,徒以传统的模仿,或仅仅是展现一下手工技巧,其价值便已丧失殆尽。《儿童菜园》以20世纪50年代幸福的菜园现实生活,映射当时代的太平生活理想,完成了将民族化的传统思想与现代艺术语言同一到一个层面的探索。既体现个性和民族性,又展现出时代感,所以这件寿山石圆雕作品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家在时代感、传统艺术表现、艺术哲学等层面的探索,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作品。也不奇怪它在1958年一面世,即获得当年“福建省工业厅文化局个人创作大奖”。记得前人曾说“今天的经典,就是明天的传统”,所以这件作品必将成为寿山石圆雕领域的传统作品的代表。

说《儿童菜园》具有时代感,还因为它具有人类的共性,该作品表现当时代的儿童和小动物的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在当时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发现,它包涵人类共性的社会色彩,展现了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体现了人类的共性价值观念。所有这一切都成就了《儿童菜园》的文化内涵。在工艺品和工艺艺术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儿童菜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作为一件艺术品一定要有时代感,如果缺失了这一点,那么它再有精良的手工水平,也只能是一件工艺品,难以代表一种广泛而积极的文化态势和跨越到艺术的行列中。

五、小结

儿童文学与哲学篇10

关键词:换喻 隐喻 深度模式 叙事

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的叙事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叙事模式的差异既由不同的叙事内容决定,又反过来影响叙事内容,二者是互动的关系,辨析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的叙事模式的差异,既可以了解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的大致走向。又有利于国产儿童片取长补短.不断发展。

一、换喻式与隐喻式: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不同的叙事模式

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的叙事模式颇不同;中国几乎清一色是换喻式的:而西方则以隐喻式占优势。

新时期堪称中国主流儿童电影的基本上是历次评奖中的获奖影片,如《草房子》、《花季雨季》、《一个都不能少》、《上学路上》、《女生日记》等。一来它们的艺术成就较高,二来从叙事模式上说,这些获奖影片最具代表性:这一时期问世的几百部儿童影片中属于换喻式叙事的占绝大多数。其主要特征:一是取材于当代儿童少年的现实生活,影片的戏剧冲突大都是由儿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炼。比如《花季雨季》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特区少年所面临的升学竞争与矛盾《草房子》表现农村少年与疾病、与父亲的生意赔本、家庭经济破产造成的贫困的斗争:《一个都不能少》是出了农村单亲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失学问题《上学路上》提出了西部农村重男轻女造成女童失学问题。正是这些县实行很强的叙事内容决定了其换喻式的叙事模式。

二是不可逆性的线性叙事结构。换喻式叙事的儿童电影大都可称为“问题影片”,通常从表现儿童少年在困境中的痛苦、挫折和迷惘开头,接下来表现儿童少年的奋斗历程,它构成影片的主要情节。比如《草房子》中桑桑的父亲背起桑桑到处求医问药,温幼菊老师母亲般地安慰这个情绪低落的学生。同学纸月送给桑桑一个能用很久的书包,意在鼓励他坚强地活下去《花季雨季》中的谢欣然升学在即,家里的户口还没调来深圳,直接影响到她报考深圳大学,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她却不赞成父母托人情、走关系来解决户口问题,宁肯将报考深圳大学的机会让给同学:《上学路上》中的王燕利用暑假时间给自己挣学费《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魏敏芝老师用向同学借来的盘缠,踏上了寻找失学的张慧科的路。影片的结局交待主人公奋斗的结果。桑桑的病被治好了,他的痛苦解除了:谢欣然因为高风亮节被评上特优生,这使她获得了报考深圳大学的资格,与此同时她家的户口也调到了深圳;张慧科终于在魏老师的苦心寻找与真情感召下回到了学校。主人公们最终都重新找到了幸福、获得了成功。让迷惘的心灵重新充满了光明。这种先问题、后解决,先原因、后结果的叙事就是线性叙事,从逻辑上说,线性叙事的时间秩序是不可逆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秩序的模仿;从审美视角看,其喜剧模式是对儿童审美接受心理的模仿。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旺盛,因此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积极的,充满了光明和希望,即便影片主人公在生活中遇到重重磨难,他们也相信美好的未来一定属于他们。儿童电影只有结局美满才能满足他们的审美期待。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与审美情趣也是不可逆的。对现实生活逻辑与儿童心理的双重模仿决定了换喻式叙事必然具有线性结构,其叙事秩序具有不可逆性。

三是“特写镜头与换喻式的剪辑方式”。比如《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镜头就是一个特写镜头,这个年仅13岁的小老师,朴素的穿着打扮,带着童声又有老师口气的讲话,稍嫌纷乱的头发和由于担心和着急而流泪的双眼,这些脸部细节的夸张性表现,能将主人公的形象顷刻间鲜活地烙印在观众心中,使观众受到深深的感染。特写镜头正是现实主义影片凝练叙事的点睛之笔,常能收到以一当十、以一斑胜全豹的艺术效果。所谓换喻式的剪辑是指以时间做中轴联络电影画面的表现方式,比如《女生日记》中情节单元的切分是以一天一天的日记为段落标志的。它既不打乱日记特有的时间流顺序,又能巧妙连接那些最能表现主题的生活片断,使情节的跳跃性和完整性达到平衡,既满足了电影以有限时空装载更大生活容量的需求,又让观众不感到突兀。《女生日记》在剪裁上就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以几篇日记的内容概括了孩子们一段时期的生活。动画手段的利用使剪辑方式符合当代儿童的审美趣味。

当代西方主流儿童电影的隐喻式叙事的基本特征:

一是“采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具有理想性、抒情性和夸张性的特点,它适于表现神话、传说、童话等非现实题材,比如《哈利・波特》《魔戒》、《纳尼亚传奇》都是由世界名著童话改编的影片。象征主义影片中展示的世界是超现实的梦境。或是对现实生活夸张、变形的表现。比如美国的《塞路宝贝》、《天才婴儿》等即属于此类影片。

二是叙事结构的非模式化。由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影片以表现幻想世界为主,源于编导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花朵只有在灵感来临的刹那才能绽放,在顿悟中敞开事物隐蔽的本质、发现生活新的广度和深度,洞悉人所未见的儿童世界奥秘,因此带有独创性和不可模仿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电影艺术画面与叙事结构必然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无论是《哈利・波特》1―4集,还是《魔戒》、《纳尼亚传奇》的叙事内容与叙事结构都大相径庭,这正是孩子们看了一集《哈利・波特》以后还要看下一集、看了《啥利・波特》还要看《魔戒》、《纳尼亚传奇》的原因所在。再如《塞路宝贝》与《天才婴儿》虽都以当代西方婴儿生活为题材,但主题相差悬殊,叙事结构判然两样。《塞路宝贝》述说一个普通婴儿战胜三个绑匪的故事。观众心里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性,但主人公塞路对此却全然不知,他只是按照天性的指引,一步一步离开匪窝,任意而行,不期然地被一位妇人当作自己的东西带走,而后塞路又阴差阳错地去了博物馆,爬进关着一只大猩猩的笼子里,并意外受到大猩猩的保护。在这里玩腻了,他又趁看守人打盹儿之机,溜进建筑工地,随升降机来到高空,俯瞰整个城市风景,之后又随升降机稳稳当当回到地面,最后竟然出人意料地摆脱了绑匪的追击。安然回到母亲怀抱。这是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当代传奇。它让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偶然,而谁有幸碰到一连串的总是偏向好的方面的偶然机遇.谁就能创造奇迹。这部影片隐喻叙事的结构机制就是呈现偶然的一系列巧合。

《天才婴儿》从总体上看更像一个寓言或象征,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想象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科学仪器已经能够破解婴儿前语言期的“咿呀”之声的所指,由此展开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世界。在这里,成人与婴儿的关系被颠倒过来,一个天才婴儿的智力能够超过一群成人科学家,成人科学家本来要将他当实验品,不想反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上。婴儿不再是边缘人,成人中心主义被解构,婴儿靠自己的智慧从成人的掌控中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这部影片表现的是一个将现实逻辑彻底反转过来的非现实的世界。反逻辑就是这部影片的结构机制。

再次,电影隐喻叙事常常采用夸张、变形、梦境等表现手法。《哈利・波特》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变形。从决斗场上马尔福挥动魔杖变出一条蛇,到小天狼星布莱克变身为一只狼,从被伏地魔附体的两面人奇洛,到变身为赫敏宠物猫的小矮星彼得,变形无处不在。在《魔戒》中,魔戒能使人隐形,隐形是一种特殊的变形。在《哈利・波特》中,哈利常常作怪梦。这些梦实质上是对未来进程与他的命运的预示。而《天才婴儿》则可称之为编导的一个白日梦。夸张手法在《塞路宝贝》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塞路的胜利是对现实生活中一连串的偶然与幸运的夸张。

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不同的叙事模式必然会影响到影片的艺术价值。儿童影片的特殊性在于它必须符合儿童的接受心理。儿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儿童,其思维都有偏于幻想的特征。从审美情趣上看,他们都爱好异端,因此电影隐喻叙事更能得到儿童的喜爱,这就是《哈利-波特》等当代西方儿童电影在全世界的票房价值高居榜首的原因所在。

二、合与分: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不同的深度结构模式

从现象学的视角看,任何叙事结构都有表层与深层之分。所谓表层结构是指叙事的情节结构:所谓深层结构是指制约着表层结构的深层文化传统与哲学意识,它又被称为叙事的深度模式。当代中西主流儿童电影不仅表层叙事模式不同,深度模式也各异。

当代中国主流儿童电影换喻式叙事的深度模式是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与尚“合”的哲学意识。“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道家学说的核心;它与儒家崇天重道、守道顺天的意识一脉相承。这意味着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是大致相同。当人与环境发生冲突时,不是离天叛道张扬人欲,而是克己以求与天、道合一。从哲学视角看,就是尚“合”求同。这种哲学意识不仅是中国一切社会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至今仍是中国人的文化根性,沉潜在当代中国的一切艺术创造与文化创造之中,也是当代中国主流儿童电影的深度模式。比如《草房子》中的桑桑,一旦他生病的事实形成,他与他的家人就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正视现实,积极治疗以求康复《花季雨季》中的谢欣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是想改变深圳特区的户口制度与招生考试制度,而是自己采取比较超脱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不使自己沮丧:《上学路上》中的王燕既无法改变母亲的重男轻女意识,也没法做到让自己免费上学,于是她只好养羊羔、卖鸡蛋、采枸杞赚钱,先凑够了学费,再上学《一个都不能少》中,“一个都不能少”是村长向魏敏芝提出的要求,它对魏敏芝的约束力量犹如法律条文,违背了她就拿不到代课费。因此她能做的只有千方百计看住学生,使他们一个也不少。换喻式儿童影片不是不表现儿童的抗争或奋斗,但是无论是桑桑治病:还是谢欣然决定将报考深圳大学的机会让给同学:抑或是王燕想尽法子挣钱:以及魏敏芝对失学学生张慧科的寻找,都是在环境(天)与原来的游戏规则(道)不改变,或环境与规则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奋斗,主人公们化解了与环境的冲突与矛盾,重新达到人与环境融合、与自然之道同一的境界。可见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意识与“合”的哲学理念是当代中国主流儿童电影情节走势的真正决定性力量,是换喻式叙事的深度模式。

当代西方主流儿童电影隐喻式叙事的深度模式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意识,其哲学根基是人与环境的二元对立。这种文化意识与哲学理念在西方源远流长。从希腊神话时代起,西方就有一种人本思想,希腊神话中的神祗都是人形神,神们的恋爱故事是人的的张扬。肯定人与人的欲望的合理性构成了希腊神话人本主义的神髓。这种人本意识中经文艺复兴运动得到进一步的高扬,成为西方一切人文学科的基础。西方又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近代科学的摇篮,这两样东西大大提高了西方人征服、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既树立起西方人对科学的信仰,又进一步强化了西方人的主体性。这种关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念内化为一种哲学观就是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西方人的思维即强调差异的“分”的思维,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性就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分”的基础上。分,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就是求异。于是人在自然(环境)面前不是安于现状、恪守自然之道,而是改变环境,让人获得更大的自由。

二元对立与分、求异思维是西方一切文化创造的精神内核。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与分、求异思维的总体框架下,西方当代主流儿童电影的隐喻式叙事在内容上才能斑驳陆离、目不暇接;在形式上才能花样翻新、变化无穷。《哈利・波特》与《魔戒》虽同属于英国人的创造。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基因,但就叙事层面而言,二者无论是叙事内容,还是故事情节,亦或是形式表现,都相差悬殊,毫无共同之处。然而它们在精神上又有同一指向;当人与环境发生矛盾时,他们永远不安于环境的安排与束缚,而要为实现自己的意志顽强拼搏,做环境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冒险正是他们改变环境、实现自我意志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哈利,还是弗拉多都是通过冒险修炼与表现出自己的英雄性格,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他们与恶劣环境斗智斗勇的对抗中得到张扬。西方儿童电影的隐喻叙事还竭力标榜英雄反抗环境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无论是在魔法界,还是在中州世界,历史的秩序与面貌皆因他们的行动而改变,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也获得了最大的自由,他们的生命价值也由此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