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十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十篇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2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1

循环经济的概念在我国理论和实践中虽早已提出,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更加显现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和“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方略。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的内涵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我国学术理论界基本采纳国外的定义作为基本概念,大多把“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定义循环经济的关键词。对循环经济概念评述,学术理论界许多专家都用心研究。如在毛如柏、冯之浚主编的《论循环经济》一书中,把许多作者对循环经济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分析。张思锋等人在“对我国循环经济研究若干观点的述评”一文中,对国内2002年前文献中关于循环经济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高姜在其“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分析”论文中,较全面地总结了可能收集到的文献中的定义,并进行了简评。李兆前和齐建国先生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一文中,总结出循环经济的十种定义,并划分出了三种类型。周宏春先生在其《循环经济学》一书中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从技术范式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从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五个角度界定循环经济的概念。综观学术理论界的观点,对循环经济定义比较有影响的有: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会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先生在其《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一文中指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这一定义强调了物质闭环流动、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等内涵,要求按照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式经济系统,转化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先生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杨春平、高梁、李振京先生认为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冯之浚先生在其《论循环经济》一文中指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该定义强调循环经济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吴季松先生在其《新循环经济学》中提出:“循环经济可以定义为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该定义强调循环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与环境保护相联系的经济。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是指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流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经济。这一定义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规律、核心、原则、流程、特征和宗旨。

第一,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是实现跨越式的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效益、低物耗、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节约型经济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循环经济的规律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第三,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就业机会的先进经济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其中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属于技术范畴,节约利用属于意识范畴。

第四,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灵魂和核心,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第五,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流程发展。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增长有三种模式:传统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传统模式不考虑环境因素,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治理成本畸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其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第六,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第七,循环经济的宗旨是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看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人谋福利。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全局性、深远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为“循环经济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提供了依据。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提供了依据。

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为“循环经济的宗旨是促进人类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依据。

第五,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2

[论文摘要]在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系统地评价和解析,为全面理解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人们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经济思维模式,在实践中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一)社会背景

从蒸汽机诞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石油化工、生物工程、信息效应、核能发电、it技术和网络产业,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速运转的经济体系之中,伴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态难民。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总体的趋势仍在恶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环境和资源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针对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有志之士早已开始反思大工业化生产的两面性。1962年美国的蕾切尔·卡孙在《寂静的春天》中最早向人类发出环境警告。1970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地球日”大游行标志着人类开始高度警觉环境问题。1972年全球围绕“环境危机”、“石油危机”所爆发的一场“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中,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中所揭示的问题和阐述的观点进一步引发人类对环境、生态、资源问题的重视。联合国1972年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召开的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是人类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献的签署,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的背景下,为了有效缓解环境、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

(二)理论背景

循环经济的启蒙思想可以追溯到18世纪以后的古典经济理论和自然保护学说。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若人类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环境与资源将遭到破坏,导致人口数量以灾难性的形式减少。穆勒首次将自然环境纳入经济学视野,他的“静态经济思想”将人口、资源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协调起来,将环境保护及其影响的时间尺度拓展到了更为长远的未来。这些启蒙式的观点和理论将分析视野纳入了自然环境、人口及资源等因素,尽管更多的是强调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的经济价值,却为循环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spaceshipeconomytheory)。那是在环境运动兴起的初期,鲍尔丁认识到必须进入经济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他认为传统工业经济可以说是牛仔经济,是一种由“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开放式”经济,同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一样,地球资源与地球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他提出要以新的“循环式经济”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在资源容量是有限的地球上建立起循环生产体系。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中指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遵循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在今天看来有相当的超前性,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循环经济思想和理念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在1990年出版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循环经济”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正式提出。从字面意思上看,“循环”+“经济”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领域中实现闭路、循环式的流通。其深层次含义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是对物质闭循环流动型(closingmaterialcycle)经济的简称,是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以经济生态化为基础推进可持续发展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其内涵表现为: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达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循环经济本身具有系统性和生态性:

(一)系统性。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将自己作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生态性。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循环闭环反馈式循环流动。一切物质、能源可以在不断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得到梯次利用或最合理使用,资源承载的循环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循环经济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其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对于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和一次性的,不可避免地造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循环式流程,在最大程度上持久合理地利用所有的原料和能源,最低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需求总量逐年上升,污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明显加剧,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为中心的循环经济,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处于发展初期,虽然我们在保护资源的循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却仍存在着大量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问题。在获取和使用资源引发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情况下,在我国实施循环经济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发展循环经济上来,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战略方针,采取果断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一个健康良性的轨道高速、稳定地发展下去,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共赢”,建设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虹,循环经济思想发展与影响评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04

[2]柴宝芬,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j]中国电力教育,2007.04

[3]齐建国,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与对策[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5.06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3

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建设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顾问、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城市化委员会理事、《世界资源论坛》国际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ecologicaleconom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publicmanagement》、《environmentalpolicyandGovernance》等SCi、SSCi杂志的国际编委。2010年12月受邀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讲解《从上海世博会看世界发展新趋势与新理念》。

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城市与区域发展、宏观政策与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研究方面,研究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大学等。1998年起针对传统线性经济及其管理模式的问题,在国内首先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围绕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与政策开展了有国际视野、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得到广泛引用的观点、概念与方法。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一是在把握国际绿色经济与政策动向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其环境管理模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发展情景、有经济管理意义的循环经济概念与理论框架;二是将资源生产率作为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以此为目标建立了有系统性的循环经济规划、实施与评价的研究方法与管理方法;三是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概念融入循环经济的合作治理研究,提出了以主体、过程、政策手段为内容的中国循环经济的政策推进思路;四是提出循环经济的中国发展C模式,区别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绿色战略,研究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可持续消费的发展方式与实施路径。在本研究领域主持过的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课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课题、上海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等。出版的著作有《循环经济2.0――从环境治理到绿色增长》(2009)、《上海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战略研究》(2010)、《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007)等,主编有《循环经济与中国绿色发展》、《上海资源环境白皮书》和《绿色前沿译丛》等系列丛书,译有《绩效经济》、《超越增长》、《自然资本论》等。研究成果获得过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4

一、循环经济会计建立的理论依据:循环经济企业受托责任拓展

面对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虽然之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除,但对我国的经济并未造成太大的冲击,因此,多数企业的发展仍然是表现出了平稳的状态。由于目前的国家经济政策比较积极,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拓宽,相应的经济体系和会计方法都得到了较大的变换。循环经济会计建立的理论依据在于,循环经济企业受托责任的拓展。经过大量的总结分析,本文认为,现阶段的企业循环经济受托责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的减量化使用,以及再利用、再循环。目前的企业发展,不可能做“一刀切”的买卖,必须实现循环发展,因此,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也趋向于反复利用。第二,企业的经济化以及清洁生产。会计并不完全是独立存在的工作,它必须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否则其并不具备实际意义。第三,生态环境的污染控制,以及必要性的保护措施。第四,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只有在大环境稳定且积极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较好的建立循环经济会计。第五,循环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信息能够报告其责任,而不是千方百计的隐藏。由此可见,当循环经济企业受托责任拓展到一定程度后,循环经济会计建立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二、循环经济会计概念框架设计

为了保证循环经济会计在建立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必须从客观上和主观上完成其概念框架设计工作,实现经济会计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避免在未来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会计工作水平,本文认为,循环经济会计概念框架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必须明确循环经济会计的目标。简单来讲,循环经济会计指的是能够在限制性条件下,仍然保持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居民生活的稳定。为此,本文将循环经济会计的目标设定为:从自然资源效率、生态环境效率等角度出发,在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的基础上,充分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前提。从理论上来讲,基本前提主要是徘徊在较多的假设之中,包括以下几点,分别为会计主体的假设、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与其他计量并用假设、可界定性与可复原性假设等等。

三、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披露与其他会计学科的关系

由于会计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学科,在研究过程中,多数人员都只能对其中一个分支展开研究。为此,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披露,还需要对其他会计学科的关系展开研究,避免将自己孤立起来,保证循环经济会计能够得到其他会计学科的帮助,同时可以自己应对较多的问题。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会计标准,循环经济会计信息披露与其他会计学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自然资源使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财务影响。这一点是最基础的联系,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反复利用后,都会对财务产生影响。第二,对企业执行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绩效的反应,通过硬性规定,能够充分了解循环经济会计是否会对法律法规产生影响。第三,企业生态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简单来讲,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所依存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都会在财务上有所反应,尤其是会计方面。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5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关于“循环经济”一词,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实,马克思在《资木论》第三卷中以大量篇幅分析了排泄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实际上已经说明了循环经济的一些原则,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循环经济”概念,但是,他的循环经济思想已经十分清晰。

一、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是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的有效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时特别强调,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过的工业,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减少工业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马克思认为,这种再利用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由于生产规模庞大。大规模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废料数量很大,这些废料才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二是由于机器的改良。机器改良的结果,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三是由于科学的进步。马克思说: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与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利用可持续的科学技术来支持和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见解是一致的。

第二,马克思认为,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的生产实例,对生产工艺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工业废物、减少排泄物方面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工艺水平也日益提高。工艺的进步,改变了对生产原料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生产中的各种废料,获得了一种在新的生产工艺中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废料成为了新工艺的原料。现在,循环经济学家常说的一句话是:“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原料”。其实,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地说过类似的话:“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个产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用实例说明,当时由于生产工艺水平的低下,在英格兰和爱尔兰许多地方的农场主不愿种植和很少种植亚麻,一个主要理由是:在靠水力推动的小型梳麻工厂里,粗糙落后的生产工艺导致了在加工亚麻时产生了很多废料,损失高达28%到30%,工人们经常把这些废麻拿回家当柴烧,可是这些废麻是很有价值的。后来,人们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用水渍法和机械梳理法对亚麻进行精细处理,使亚麻的损耗大大减少。

第三,马克思还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大批新型生产工具的问世,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同样可以提高工业废物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减少资源的浪费。马克思多次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废料的减少,部分地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这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而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都知道,生产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手段改造我们的生产机器和工具,的确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从而节约自然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轻生产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循环经济思想的论述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具有深刻性,对我们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马克思提出的循环经济思想,对现实经济生活仍具有指导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非仅仅提出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还进一步阐述了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机制。马克思认为,劳动总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下进行,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如果撇开一定的生产关系谈劳动,那么它就“只是一个幽灵”。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它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劳动和人的异化。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在代替了资本主义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会更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情况。“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从而为我们阐明了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态问题,需要消除造成生态破坏和劳动异化的社会制度,在自由人联合起来共同调控“物质变换”中,实现最小消耗下的最大效益。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回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重温经典作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生产、消费的排泄物利用的观点,就会发现,马克思在100多年前的分析和论述,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这样的近。马克思的理论不仅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资本论》的科学内涵,同时还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循环经济模式,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而且,对我们自觉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的主流经济概念之一;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全社会上下关注的热点。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明确提出指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在今后的生产和消费中,我们必须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认识,考虑到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理性地选择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6

 

关键词: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qualityofbinguseful。:desir-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7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循环经济;博弈

中图分类号F22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9-0001-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9.001

我国农村工业化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然而,由于资源和环境意识淡薄、科技水平不高等原因,我国农村工业一直存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弊端。严峻的客观现实要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化向新型农村工业化转变。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作为循环经济主要发展主体的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工业企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本文拟通过分析农村工业化利益主体各方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博弈关系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1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的内涵

农村工业化是在农村范围内建立和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工业化来推动农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具体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工业化推动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资源配置合理化过程;二是通过工业化过程推动中小城镇的发展,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融合,实现农村人口转移和中小城镇人口聚集的过程;三是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技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造,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四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也是现代工业文明对农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影响的过程,通过对农村教育、卫生、法制意识和社会道德的全面洗礼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富裕和生活现代化的过程。新型农村工业化则是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和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的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过程。新型农村工业化在内涵上除了包括依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和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工业化发展来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外,更多地强调了在工业化进程中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建设,实现农村工业现代化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根本要求和主要内容。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在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农村工业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方式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在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基础上,以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废物和资源高效回收、循环再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运行见图1所示。

图1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运行图

Fig.1thesystemperformancediagramofrecyclingeconomyintheprocessofruralindustrialization

1.2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杜传忠等: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9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乡镇企业2009年实现增加值9250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65000亿元,销售产值251000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4.72%,占据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下依然实现了产销衔接的良好局面。农村第三产业2009全年实现增加值21200亿元,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农村企业发展的新亮点(卢永军)。2009年农村企业总就业人数达15580万人,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超过了60%,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我国农村工业化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约束瓶颈。首先,我国农村工业化面临较突出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工业企业一直采取依靠资源大量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导致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对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5倍,美国的3.9倍,日本的8.2倍。我们消耗了全世界3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仅创造了全球7%的GDp(李毅中)。目前,我国农村工业面临着由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导致的资源环境压力的挑战。农村工业企业布局的分散性增加了废物排放、环保设施处理的难度。据统计,我国农村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排放量已超过了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而污染物处理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由于我国农村工业化起步晚,农村工业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农村工业主要分布在采掘、建材、金属制品、食品、纺织等能耗高、附加值低的传统行业,而科技型、高附加值产业如电子、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和数量偏低。农村产业层次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制约了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再次,农村工业企业管理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低。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和技术水平发展滞后,我国农村工业企业管理方式普遍落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思路,市场观念陈旧、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科技技术创新投资回收期长、风险高,农村工业企业往往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长期停留在低水平制造技术上运转,严重制约了农村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走新型农村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也是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是:①农村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全球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走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提升我国农村工业产品的“绿色品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克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要求,增强农村工业企业竞争优势。发展绿色产业、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等体现循环经济与节能经济的新型工业将成为农村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流;②由以往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为动力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采用先进技术发展新型农村工业,以扩大内需为支撑,发挥农村工业化的后发优势,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再次,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将进一步实现农村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协调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现代产业体系是新型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③新型农村工业化将进一步实现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因为再生资源回收重复利用扩大资源开发产业,既纵向拉长了原有的产业链条,又横向拓展该产业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环节和经营范围,必然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2我国新型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循环经济发展主体博弈行为分析我国由传统的依靠资源,环境投入的农村工业化向新型农村工业化转变的根本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中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本文称为“上级政府”)、县和乡两级政府(本文称为“基层政府”)、农村工业企业及居民(本文认为上级政府代表了农村居民的利益和诉求,故在博弈分析中略去居民这一主体),三方主体存在着是否发展循环经济及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博弈关系。本文假设三方在博弈过程中遵循理性经济人的行为方式,都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2.1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行为博弈

上级政府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工业化道路的积极推动者,要求基层政府关闭或整顿农村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型企业,督促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清洁能源生产清洁产品,发展循环经济,而基层政府往往为了追求政绩或本地区经济利益而主要追求短期目标,如产值的增长、速度的增加,而不惜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由此,两级政府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着利益不完全一致的行为博弈关系。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讲,上级政府监管基层政府执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其职责所在,基层政府执行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其职责内容。因此,可以假定当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进行有效监控并达到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时,双方的收益均为零(完成了政府职责,不存在政府缺位现象)。假设上级政府进行了监控,而基层政府未能有效执行时,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的处罚额度为B(可能是经济处罚,也可能是其它处罚,这里统一货币化为B),则基层政府的收益为-B,上级政府的收益为零(B将用于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由于上级政府在对基层政府监控时要发生成本费用,因而上级政府存在放松管制的可能,假如上级政府在未对基层政府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基层政府依然实施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则上级政府的收益为节省了的监控费用,设该数值为a。地方政府监管并推动实施循环经济保证生态环境属于正常履行其职责,其收益为零;假如上级政府未对基层政府实行监控,地方政府也未在本地监管农村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发展,这意味着基层政府节省了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笔费用C,则地方政府的收益为C,而上级政府则要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实施治理,假设这项治理费用为D,则上级政府的收益为-D。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列出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博弈矩阵(见图2):

图2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博弈矩阵

Fig.2thegamblingmatrixinthedevelopmentofrecyclingeconomybetweenhigherauthoritygovernmentandbasicunitgovernment

通过对图2博弈矩阵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博弈是一个混合策略博弈矩阵。上级政府和基层政府为了实现各自的最大期望收益值,必须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各自的策略行动。假设基层政府执行上级政府战略的概率为pt(0≤pt≤1),上级政府积极管制的概率为pg(0≤pg≤1),在其中一方行为选择概率不同的条件下,另一方的期望收益将会随之发生变化。把这一关系在坐标图上表示出来(见图3(1)和(2))。图3(1)横轴表示基层政府执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概率,纵轴表示相应概率之下的上级政府期望收益,当基层政府执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概率值小于pt时,上级政府的期望收益值开始小于零,上级政府的选择只有加大监控力度,提高基层政府的执行概率值;而与之对应的是当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是否执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进行监控的概率值小于pg时,基层政府的期望收益值就大于零。基层政府的选择将开始倾向于不执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上级政府的选择只能是提高监控概率,加大监控效率和惩罚力度。

在新型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上级政府和基层政府在发

图3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博弈的混合策略选择

Fig.3themixedstrategychoiceofthehigherauthoritygovernmentandthebasicunitgovernmentintheirgambling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总体利益是一致的,但我国实施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基层政府的GDp政绩取向使其存在着与上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博弈关系。从上述分析可知,基层政府的短期目标取向使其倾向于不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在上级政府法制不健全或者监管惩罚力度不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发展循环经济的缺位现象。因此,上级政府只有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明确基层政府执行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完善对基层政府的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等。通过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才能使基层政府选择与上级政府要求及意愿一致的行为方式。

2.2政府部门与农村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行为博弈

由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成本高、收益回收期长且存在较大的外部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农村工业企业是不可能自觉自愿发展循环经济的,基层政府部门与农村企业之间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着利益博弈关系。假设Re为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获得的收益,该收益包括资源节约、产品品牌收益和长期的生态受益等;Ce为企业所要支付的成本,包括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技术升级、设备购置、人员费用等;Rg为政府部门监管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政府形象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收益等;e为政府部门的监管费用,包括人员、设备、信息收集等费用;p为农村企业不发展循环经济导致环境污染可能遭到处罚的概率,F为处罚的数额,pF为所要支付的罚款的期望值;D为由于企业未发展循环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政府部门所支付的治理费用。pF-e-D为当政府部门对农村企业监管失效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收益值。政府部门和农村企业的博弈属于混合博弈模型,假设政府部门对农村企业进行监管的概率为(0≤≤1),企业执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概率为θ(0≤θ≤1)。则双方的博弈矩阵如图4。

设Ug为政府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获得的效用,Ue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获得的效用,根据图4博弈矩阵可

图4政府部门与农村工业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博弈矩阵

Fig.4thegamblingmatrixinthedevelopmentofrecyclingeconomybetweenGovernmentdepartmentandruralindustryenterprise以得到下列两个效用等式。

Ug(,1-)=[θ(Rg-e)+(1-θ)(pe-e-D)]+(1-)[θRg+(1-θ)(-D)](1)

Ue(θ,1-θ)=θ[(Rg-Ce)+(1-)(Re-Ce)]+(1-θ)[(-pF)+(1-)0](2)

利用一阶导数条件对(1)、(2)求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时的最大效用值Ug和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的最大效用值Ue,可以得到下列等式:

δUgδ=θ(Rg-e)+(1-θ)(pF-e-D)-θRg+(1-θ)D=0(3)

δUeδθ=(Re-Ce)+(1-θ)(Re-Ce)+pF=0(4)

通过对(3)、(4)的计算可以得到政府对农村生产企业是否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监管的概率*和农村生产企业执行政府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的概率θ*。

*=-Re-CepF(5)

θ*=1-epF(6)

由(5)可以看出在政府对企业不发展循环经济的处罚pF既定的条件下,当Re-Ce≥0时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大于成本,会自觉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就没有必要进行监管了,因而政府监管的概率*=0;当Re-Ce≤0时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获得的收益小于成本,不可能自觉发展循环经济了,政府的监管概率*≥0。由于在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条件下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Ce是稳定的,Re往往会影响农村企业决定是否发展循环经济,当农村企业仅仅考虑短期收益时,Re就十分小,甚至远远小于成本Ce,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政府就不得不加强监管;当农村企业把长期受益、品牌收益和生态收益计入Re时,企业就会自觉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的监管就可以适度放松了。这说明,政府部门积极做好对农村企业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和观念提升是促进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由(6)可知,在政府监管成本e稳定的条件下,政府对不发展循环经济的农村企业的处罚概率p和处罚额度F的数值越大,pF值也就越大,企业执行循环经济的概率值θ*也就越大。可见政府部门的监管程度和惩罚力度对农村企业是否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大作用。尽管在(5)、(6)函数式中作为未来的治理费用的D值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D值越大越有可能加大监管力度。但对于只考虑短期政绩GDp的基层政府而言,可能认为环境治理是下任政府的事情,所以对本届政府的监管力度几乎不产生影响。

2.3农村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行为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上级政府在新型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必须担负好法律制度和发展战略制定者角色以及基层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激励者和监督者角色。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严格的监督、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上级政府在博弈中达成目标、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基础;其次,基层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具有矛盾同一体的性质,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执行者、被监督者,也是贯彻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者和监督者。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短期利影响和GDp政绩考核约束下有不执行循环经济的取向;另一方面,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上级政府的政策执行者,负有监督和引导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职责;第三,农村企业是新型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由于农村工业企业普遍缺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对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掌握的科技资源有限,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四,基层政府、农村企业对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越充分,在执行上级政府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动性也就越高,有助于提高各方在博弈中采取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取向。

3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综合前文分析,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推动我国农村工业化向新型农村工业化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使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博弈中实现收益最大化,这就要求从解决影响各方博弈行为的因素着手采取相应措施。第一,健全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和制度,强化上级政府在博弈中推动循环经济有效实施。当前,要完善现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关键是增强其可操作性。在制度建设上,一是要健全税收和财政制度。以资源的稀缺性、开发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准实行差别税率并扩大征收范围,充分发挥税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引导机制,健全对农村企业发展高新环保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革新的财政支持制度。二是要加强绿色GDp核算制度建设,将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将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纳入考核内容。法律和制度的效用除了健全以外,关键是强化执行和惩罚力度。

第二,遵循市场规律,健全对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有效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促使基层政府、农村企业自觉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关键在于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府逐步放弃对资源性产品价格干预,使其能够真实体现市场需求,强化对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来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激励机制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基础之上的,要完善包括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排污许可证拍卖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引导农村企业自觉遵循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从经济利益上促进基层政府、农村企业和居民既享受生态环境补偿,也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第三,加强对基层政府、农村企业和居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强化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运用各种大众媒体制造舆论,深入、灵活开展循环经济的教育活动,引导基层政府、农村企业自觉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

第四,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持。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政府有责任提供以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支持,引导农村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高新技术产业。

第五,加强产业生态园区建设,为农村工业企业提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平台。我国农村企业的分散性特征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产业园区够运用管理集成和技术集成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聚集效应,建立产业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循环再利用”的生态循环结构。加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为农村工业企业提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有助于降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成本,增强其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编辑:于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卢永军.盘点2009: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成就与思考[J].经济月刊,2010,(3):60-63.[LuYongjun.inventories2009:thedevelopmentachievementandponderingtoourcountryRuralenterprise[J],economicalmonthlypublication,2010,(3):60-63.]

[2]王志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村新型工业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业大学,2005.[wangZhixiong.StudyonnewtypeoftheRuralindustrializationUnderSustainableDeveloppmentStratagem[D].Fujian:FujianagriculturalandForestyUniverisy,2005.]

[3]范丽霞,李谷成.我国农村工业化回顾与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21-23.[FanLixia,LiGucheng.theReviewsandForecastsourCountryRuralindustrialization[J].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08,7(3):21-23.]

[4]赵雪阳,吕军.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09,(7):131-134.[ZhaoXueyang,LvJun.Gameanalysisofecologic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theRuralindustrializedprocess[J].ecologicaleconomy,2009,(7):131-134.]

[5]朱玉林,陈洪.论乡镇工业循环经济模式[J].生态经济,2006,(7):72-74.[ZhuYulinChenHong.ontheCirculaieconomyofVillageandtownshipLevelindustey[J].ecologicaleconomy,2009,(7):131-134.]

[6]同春芬,杨煜璇.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污染的原因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3):37-41.[tongChunfen,YangYuxuan.RuralindustrializationandprimaryinvestigationonitsCauses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inChina[J].JournalofJiangnan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2009,8(3):37-41.]

[7]郭彬.循环经济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05.[GuoBin.ResearchonevaluationandincentivemechanismofCyclingeconomy[D].tianjin:tianjinUniversity,2005.]

[8]冷淑莲.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07,(11):12-15.[LengShulian.Study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QuestionUndertheRestraint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J].pricemonthlypublication,2007,(11):12-15.]

[9]刘凌波.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LiuLingbo.analyzestotheBenefitGamblingBetweentheRuralindustry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economy's[D].Beijing: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2008.]

[10]任保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新型工业化及其制度供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5):46-52.[RenBaoping.thenewtypeindustrializationandwhoseSystemSupplyUndertheRestraint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J].JournalofHubeieconomicalCollege,2004,(5):46-52.]

[11]韦钟华.生态补偿制度研究[J].今日南国,2009,(1):147-149.[weiZhonghua.StudyontheecologyCompensatoryRegime[J].todaysouthernChina,2009,(1):147-149.]

[1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th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CommitteeofChines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the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StrategicStudiesofCpCCentralpartySchool.Chines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theCenturyChallengeandtheStrategyChoice[m].Beijing: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publishinghouse,2007.]

theGame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ResearchtoRecyclingeconomyin

theprocessofRuralindustrialization

DUChuanzhong1LiUYingji2

(1.College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2.Collegeofeconomic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8

关键词: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关键技术;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5103

1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的循环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将传统单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转型,即将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产业链转变成资源开发、利用、回收再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其中再生资源产业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性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尹琦、肖正扬最早提出生态产业链的概念,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发展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或产品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1\]。这种生态产业链是通过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建立产业链乃至大范围建立循环工业网络以实现物质的最优循环和利用,其中某个企业的工业“排泄物”通过系统的自身循环或外循环方式,再生转化为本企业或其他企业的“营养”来源。此概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讲,只强调生态学原理,忽略了社会背景下产业链上各环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未能指明产业链上各环节在实现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时循环的优先顺序。仍有学者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对生态产业链给出界定,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以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2\]。此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衔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点,但忽略了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及在产业链上各个层面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本论文对循环经济中的再生资源产业链进行了研究,兼顾了利益最大化这一指标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影响。

2再生资源产业链链接技术的内涵和定义

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是通过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形式,将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集中在园区中进行统一的拆解、再加工。园区中实行统一的环境技术标准,废弃物处置排放标准。这一过程避免在处理再生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而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就是依据再生资源从回收至拆解再至深加工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链条模式,它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过程如下:循环经济型工业系统中,同时存在着多种资源,这些资源通过类似于生物食物营养联系的工艺生产关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链条,这就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量流沿着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原料、能源、废物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能源、资源在其中反复循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最终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

在由一系列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内,企业间按工业“食物链”和闭路循环实现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管理。通过园区内数十家工厂的数百个不同种类、不同品质、不同大小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集成、分析,最终形成物质充分循环利用、能量交换梯级使用和环境源头治理的循环产业链和循环生产网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或公司的这种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系统”。

再生资源产业链是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原理为基础,着眼于链条上再生资源产品拆解后的资源流向,通过由再生资源产品原材料的回收、拆解及深加工企业组合而成所形成的企业群,构成资源、企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上下游关系。由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大多数是对废旧机电产品回收、拆解再利用,因此,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结构是决定企业、园区及整个区域的再生资源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刘光富,等: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研究经济与管理

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方面,陈瑾瑜等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构建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产业链实现帕累托最优策略组合的措施\[3\]。王兆华等对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链间的共生机理、共生模式作出了研究,并基于共生原理对生态产业链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4\]。徐大伟和王子彦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先驱——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共生理论对生态产业链中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较,主要集中在关键项目、层级关系与互补性、多样性,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研究分析\[5\];柴金艳在研究生态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循环经济产业链,其兼顾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的优先次序,从内涵和形式上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并将循环经济产业链划分为处级、复合和耦合3种不同的类型\[6\]。

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看,国内大多学者重点通过博弈论等经济学方法及系统耦合等生态学理论对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了构建与分析。这些研究大多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产业链构建的关键环节,并静态的分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要素,忽略了产业链上资源的动态流向的问题,未对产业链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3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提出

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是再生资源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流向上的具体应用。其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包括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和回收技术。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中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是再生资源产业链加工上的一个基础环节,它是运用机械拆解与手工拆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破碎技术是利用仪器或者设备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或将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分选技术是根据粉碎物料中各组成物的物理特性的差异性,如密度、粒度、导电性、导磁性及表面特性等差异,采用质选、磁选、电选、涡流分选、形状分选、光学分选、气力分选及浮选技术来进行各个组分的分离富集,从而达到回收金属的目的。而回收技术就是通过回收工艺方法回收拆解、破碎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及塑料,以避免二次污染。这些关键技术构成了再生资源产业链上加工的重要环节。再生资源通过关键技术的集合,结合不同的回收体系及对再生资源深加工程度构成当前我国两种区域产业链模式,一为集中式区域产业链模式,二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模式\[7\],其链接模式如图1所示。

集中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与松散式产业链链接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深加工是否在园区内进行。当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以再生资源为原材料对其再加工,生产出新的产品,这种模式为集中式产业链链接模式。同样,如若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未进行深加工,而直接将其作为原料销售进入市场,则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这两种链接模式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图1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4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构建的

参考因素在构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过程中,本论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影响其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要素做出了分析。根据现阶段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拆解、破解、分选及回收的处理流程已日渐确立,两种产业链链接模式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大多数集中在是否具有深加工这一流程上,因此,在产业链构建的过程中,对此流程在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上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探讨。博弈论的观点,是强调以个人理性为前提,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园区是否引入废旧机电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企业是否入驻园区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园区和企业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园区和企业博弈的支付矩阵

支付矩阵1213深加工企业入驻1213不入驻园区1213引入1213-C1-C3+U1+e0

-C2-C4+U21213-C3-e00不引入1213-C1+U1+e0-C2-C41213-e00

其中,C1表示园区监管企业所产生的成本,C2表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所产生的成本,C3表示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给予的优惠政策所产生的成本,C4表示深加工企业为入驻园区而产生的成本,U1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为园区产生的效益,U2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得到的优惠,e0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产生的环境效益。

园区及企业的策略取决于表1中各项收益的相对大小。考虑到发展再生资源的现实意义,为使园区及深加工企业达到双赢,支付矩阵的值是大于零,即最佳状态是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主动入驻园区。则意味着需下式成立:

-C1-C3+U1+e0>0

-C2-C4+U2>0

此式表明影响园区是否愿意引入深加工企业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入驻后,其为园区创造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是否大于原先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产生的成本。同样,深加工企业是否愿意入驻园区的关键因素在于入驻园区后所得到的优惠是否大于其入驻园区前后所产生的成本。但由于这里环境效益的值是大于等于或小于零的,故在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园区可以选择不引入深加工企业,而深加工企业也可以选择不入驻园区。

5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的优化

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是否将深加工引入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内的重点因素是,其入驻园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将深加工企业引入园区内可以扩展上下游企业,延长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链条长度,节约因资源流动所产生的物流成本。但新建或迁入园区内部也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原来提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对园区内深加工的企业引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评估模式,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优化后再生资源产业链链接模式6结语

再生资源产业是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处理、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废弃物的重要途径。然而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在兼顾环境效益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依靠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是企业得以维持的重要衡量因素,因此正确评估再生资源的市场需求对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园区评估中心对其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步入成熟阶段,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了饱和阶段。再生资源产业不仅为我国减轻了环境压力,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等资源。因此,随着土地等资源越来越匮乏,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正确评估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是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发展之路。发展的过程中必有成败得失的地方。注重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监管及反馈有利于修正发展中的不足,确保实时调整的同时,也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23(6):114~118.

[2]唐晓华,王广凤,马小平,基于生态效益的生态产业链形成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121~127.

[3]陈瑾瑜,王朝全.博弈论在构建生态产业链中的应用分析\[J\].生态经济,2007(10):87~90.

[4]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80~85.

[5]徐大伟,王子彦,谢彩霞.工业共生体的企业链接关系的分析比较——以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63~66.

[6]柴金艳.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化\[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6):12~16.

[7]刘光富.废旧机电产品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示范\[D\].上海:同济大学,2011.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9

【关键词】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1.前言

钢铁企业要想使经济更好更快的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能够高效、循环的利用能源资源,提倡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符合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颠覆了大生产、大消费、大废弃的传统增长的模式[1]。循环经济的目的是消耗最少的资源、付出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最大程度的把经济和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发展循环经济,大的方面讲,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把发展理念全面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建立社会循环的利用资源的体系,在减量化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循环的利用资源。小的方面讲,要求企业使用资源节约降耗,提高利用率,合理利用生产中的废弃物,合理回收并利用废弃物,转变资源的条件以及企业的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促进各产业共同发展。

2.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现状

钢铁行业是我国密集型的资源、能源行业。由于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源、能源和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态经济,在其发展理念中没有废弃物,所有资源都能够循环的利用。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工艺技术水平较低等现状。

2.1能源、资源消耗大且污染严重

和西方国家先进的钢铁工业相比,我国的钢铁工业能源资源消耗量高出13~28%,平均每吨钢就要耗大概14t新水,而西方国家先进的钢铁企业的耗新水量才为2~6t。我国平均吨钢的环保指标与世界水平相差3.6个百分点,每吨钢铁的粉尘排放量大概是6.2kg,是世界粉尘排放量的9倍,每吨钢铁平均排放2420kg的二氧化碳,是国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28倍。

2.2资源严重浪费、短缺

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高投人、高耗能、低产出和重污染。我国虽然是资源的大国,但同时也是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健康发展[2]。

2.3工艺技术水平低

我国钢铁企业现阶段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低,一些生产能力与工艺技术不符合,造成生产时对能源资源的消耗高、产出少而且质量差。

2.4企业管理不科学

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管理不科学,不严格,缺乏正确的管理理念,缺少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持,仅靠技术发展企业经济,严重降低了我国钢铁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束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

3.1建立绿色生态的钢铁企业

作为循环经济模式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而根据生态科学理论,要发展绿色钢铁企业,首先要拓宽钢铁的生产功能,使其在钢铁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为有关行业提供原材料,以及能够在能源经转换之后可以用来处理社会一些大宗的废弃物等功能。对钢铁工业系统而言,其生态化的核心观念就是实现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并且是在系统内部进行闭循环,即做到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弃物,所有废弃物都能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根据生态系统的整个循环过程,转化和利用所有系统接收的能量和物质。在钢铁工业中体现出来的绿色制造业以及生态学的概念,就是生态化的绿色钢铁企业的重要内涵。

3.2开发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是推行技术创新,合理利用综合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开发应用。达到钢铁企业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循环利用再生金属的目的。钢铁企业进行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实行企业经营发展集约化,淘汰掉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传统技术[3]。加快研发企业的循环经济的共性、关键技术,推行产业化的示范和先进技术的应用。

3.3企业源头进行减量化

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节约资源,钢铁企业应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技术含量、采用清洁生产等方法来控制生产单位产品的耗原料量,提高生态设备技术在企业经济中的运用率,例如提倡清洁技术为典型的现代生态的技术,就可以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源的有效循环。在初期的工艺设计和后期产品的开发中都要考虑到经济要求和生态要求之间的平衡,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达到最小甚至没有。绿色钢铁制造技术应该向着全新的流程方向发展,即生产的流程、周期最短、生产工艺最简单、生产过程能够完全连续的。同时还要寻找现有资源能源的替代品,使用有效的料代替有害的物料,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原料的使用量,同时产出更多的钢铁产品,但是不增加甚至减少钢铁废渣的排放,从而达到实施精品战略的目的。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篇10

关键词:水网工程;建设思路;智能化;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tn911;tV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3-0534-04

abstract:Smartwaternetworkengineeringincludesthewaterphysicalnetworkconstructionwhichiscomposedofallthewaterregulationinfrastructure,waterinformationnetworkconstructionwhichcharacterizestheintelligenttechnologytrend,andwatermanagementnetworkconstructionwhichconsistsof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constructionandregulationdecision-making.Smartwaternetworkprovidestheintegratedplatformandcomprehensivesupportforwatermanagementandcontrol.therearecontroversiesintheengineeringconstructionideaofsmartwaternetwork;however,smartwaternetworkrepresents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forwatermanagementandhasreceivedmoreattention.inthispaper,theconceptofwaternetworkengineeringisanalyzed,waternetworkintellectualizationisillustrated,theconstructionideaofsmartwaternetworkisdiscussed,andthecrucialscientificissuesandcoretechnologyfortheconstructionofsmartwaternetworkareproposed.

Keywords:waternetworkengineering;constructionidea;intellectualization;conceptanalysis

由于人类目前对于大气水和土壤水等非径流性水分调控的能力、程度和范围还相当有限,以径流性水资源为基本对象的各类水事活动,均以“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网络系统为物理依托展开[1],其中自然水循环网络包括江、河、湖泊以及水文地质单元系统,社会水循环网络包括“供水-输水-配水-排水-回用”水网络体系[2],如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实施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依托人工渠系管网进行供水、用水和排水,等等。因此一个地区的水网,是不同时期治水实践的物质基础和客观载体,其系统的完善与否、功能发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3]。正因为如此,水网和电网、交通网、信息网(包括通讯网和互联网等)并列为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性网络。目前,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工程建设等已取得长足发展,相比而言,水网智能化建设却比较落后。智能水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开展智能水网研究能够促进江河湖库水系的科学规划,有效指导各级水系联通连通;协调各级水行政管理机构,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水权交易机制,利用市场经济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等。

1智能水网概念浅析

1.1水网和水网工程

各类水问题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均可以归结为水循环演变与调控的失衡。水力网络作为水循环的载体,是水循环过程调控的对象。通常把水力网络简称为水网。水网和水网工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水网指的是由自然的江河湖库与人工供用排水管网设施所组成的连通水系。水网工程则是指建设水利工程有效联通江河湖库水系,搭建决策支持平台管理各类水利设施,发展水循环调控理论实施水循环调控的过程。随着现代治水理念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网工程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逐步融合了由各类水流调控基础设施组成的水物理网建设,符合智能化技术特征趋势的水信息网建设以及以体制机制建设和调控决策形成实现体系的水管理网建设,发展成为以“坚强友好”为特征的水利设施建设、以“智能感知”为目标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以“科学决策”为核心的水管理活动[4]。智能水网代表着水务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与多维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在水事管理,水利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配置与调控等方面都体现着先进性和科学性。

1.2智能水网工程

“智能水网”主要由三大基本网络组成[5],智能水网工程框架与建设内容见图1。

一是实体网。从属性上可分为自然水网和社会水网,前者是自然的河湖水网,后者是人工的取、供、输、排水渠系或管道网络系统;从范围上可分为跨流域水网、流域水网和区域水网;从使用功能角度可分为防洪抗旱系统、城乡供排水系统、农业灌溉系统、航运系统、水力发电系统和水土保持系统等;二是信息网。即水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流动过程中相关属性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系统,包括智能感知、智能仿真、智能诊断、智能预警、智能调度、智能处置、智能控制在内的全过程调控基础信息网络;三是管理网。包括水网的调控规则、水管理公共政策与制度以及智能化决策平台等,按层级划分包括国家管理网络、流域管理网络和区域管理网络等。在上述三大组成中,实体网是智能水网的物质基础,信息网是智能水网的决策支持,管理网是智能水网的中控枢纽。三大网络通过部级、流域级和区域级(覆盖省、市、县)的层次化系统平台,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机集成和系统支持,促进水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一体化融合,保障水资源统一调配和管理。

1.3水网智能化在三个分支的具体体现

国家水网工程的智能化可以从水物理网、水信息网、水调度网三个分支网络的智能化建设来阐述[6]。水物理网建设包括自然河流水系整治、蓄引提水工程建设、供排水设施体系建设等,基本涵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而智能化要求在工程建设中既要考虑宏观系统结构与布局的科学性,也要注重单体设计与材料选取的合理性,工程建设应能够体现当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工程建设技术与材料工艺的进展。水信息网建设涵盖了“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及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的整体建设内容,其智能化建设则对于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自动化设备的先进性、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工程建设应与当今时代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趋势相符合[7]。实施的难点在于配套水利监测、控制设备的研发。水调度网建设主要是以水循环预报和调配控制为核心的管理决策能力建设,其智能化要求是,既要能够使水资源多目标的科学决策与实时调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又要与现代水利决策与管理体系改革框架相吻合。

2智能水网工程建设思路的探索

我国智能水网工程拟以“四横三纵”的国家水网为骨干网架,各等级江河湖库连通互济的区域水系为基础网络(水物理网),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水信息网)与调度组织管理(水调度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载体。它应以保障国家水安全,建设水生态文明社会为终极目标,在满足生态环境需水、保证供水安全等强制约束下,协调管理、科学规划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适应水权交易制度发展,利用市场经济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满足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实现对用户安全、可靠、经济、互动的水供应和增值服务,进而促进水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2.1建设智能水网的理论基础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调控理论是国家智能水网工程建设的理论基础[8]。“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调控和实施的主要步骤包括:(1)模拟。利用“水循环模拟模型”模拟计算远期、中期、近期三个时间尺度的上水资源供需匹配情况,对水资源供需失配区域在宏观、中尺度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上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2)预报。基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动态循环过程认知,预报自然界供水和人类经济社会需水变化,为实施调控提供依据。(3)调度。调度过程与模拟预测尺度相对应。包括长期调度,短期调度和实时调度。(4)控制。实施监测水流过程和水流形态,基于调度计算结果实时控制闸门群和泵站群,达到合理调控水流过程和改变水流形态的目的。(5)评价。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框架、模型进行反馈改进。“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调控的技术框架见图2。

2.2建设智能水网的手段和目标

节约用水、水价杠杆、定额管理、总量控制、水权分配、节水型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是我国实施水资源调控多种手段。智能水网与以往调控的不同,它是更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调控一致性。它将基于大数据的“自然-社会”供、用水分析,制定调控方案,采用综合的调控方案,对现存的水短缺、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进行系统治理。

智能水网工程将有步骤推进实施水循环过程调控所依存的软硬件系统建设,通过打造一个基础平台,建设国家-流域(行政区域)两级控制中心,理顺国家-流域-地方三层管理关系,实现防汛抗旱类、水资源管理类、生态环境类和工程管理类等四类业务的智能化应用,推动实现全国大水网、水利信息网和调度管理网的有序融合,逐步改变现有资源分散、重复建设、重建轻管现象。

3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辨析

3.1我国国家水网建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调研[9-10]发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水利改革发展需求迫切的地区,针对当地洪涝灾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体污染和水生态退化严重等水问题,率先启动“智慧水务”相关工作,并将其作为推动水利公共管理服务的重要抓手和新时期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的综合平台,同时也引领着我国智能水网建设。目前,我国水网建设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各地都从自身水资源特点和实践需求出发建设各具特色的智能水网,因此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建设路径各异。具体表现在名称提法上不同,上海市和北京市建设“智慧水网”,无锡市建设“感知太湖,智慧水利”,山东省建设“现代水网”,山西省建设“大水网”,海南省建设“水网体系”;还表现在智慧水网建设的侧重点不同,北京市重点是为了解决水资源调度管理问题,上海市重点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社会化水务服务,山西省和山东省重点是为了提高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应对极端事件,无锡市重点是为了实现太湖生态治理目标,海南省重点是为了促进河湖连通实现“生态大城市”建设。

(2)各地智能水网建设缺乏统一认识和标准模式指导,有些地区对智能水网的内涵理解和建设任务认识还有偏差,表现在偏重于强调实体网建设,忽视信息网和管理网建设;偏重于强调实施监测与数据传输等“感知”建设,忽略“智慧”调度管理建设等。

(3)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理论。无论是北京市的“智慧水网”还是山东省的“现代水网”等,都是对当地水问题的一种具体解决策略,智能水网工程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的学术成果。

因此迫切需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各地智能水网建设经验,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开展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对水网工程进行整体布局和长远规划,全面带动农田水利、防汛抗旱、水资源配置、江河治理、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实现水利全面跨越式发展。

3.2建设国家智能水网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开展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对水网工程进行整体布局和长远规划,全面推进建设我国智能水网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如下。

(1)江河湖库水系连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国家智能水网主要通过江河湖库、枢纽调蓄工程和蓄滞洪区的合理布局,降低洪涝灾害潜在风险,增强工程调蓄能力,形成保障国家防洪安全的物理基础。因此,研究人工输配水工程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有效联通江河湖库水系,形成与国家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相适应的水流通道体系,对于提升区域间水资源互调互济能力和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至关重要。

(2)二元水循环模拟理论与仿真控制模型。水网智能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水安全风险的预测和感知。国家智能水网主要基于二元水循环模拟和水网工程运行控制平台,预测潜在的水安全风险,提高水资源调度决策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从决策环节支撑水安全保障目标。因此,完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与仿真理论模型,发展超大泛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方法体系,对于智能水网实施精细化水资源管理和调度,至关重要。

(3)智能化监测、控制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国家智能水网使用水情、工情监测站点数据做出决策,并通过远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利枢纽进行决策实施。因此,合理布局水情工情监测、控制站点,形成完备的智能化监控体系,事关智能水网工程成败。

(4)智能水网运行管理体系建设。以国家智能水网工程平台为载体和依托,开展以水资源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科学调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水管理网体系构建和改革,完善管理理念、决策形成机制及规范制度保障等水管理要素,对于强化水资源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增强决策指令形成环节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至关重要。

3.3建设国家智能水网的关键核心技术

对“水物理网”、“水信息网”和“水调度网”三个课题的核心技术进行总结和提炼。共提出了如下14项关键核心技术。

第一课题:水物理网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复杂输水网络的水动力学问题,江河湖库联通条件改变对水资源演变影响,江河湖库联通可行性判定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超大泛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整体模型研究。

(2)节点水体容纳能力及区域供水能力研究。

(3)水系联通汊点水力特性研究。

(4)水网节点布局方法与通道连结体系建设。

(5)arcGiS技术及其在水网布局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课题:水信息网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与仿真,安全监测高新技术与自动化监控系统,大型通用水网结构系统分析原理与设计方法。

(6)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与仿真。

(7)安全监测及信息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8)自动化控制系统架构与方案优化。

(9)配套设备标准体系建设与研发。

第三课题:水调度网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长距离输水工程的优化调度技术,梯级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和面向生态补偿的水网工程综合调度。

(10)高含沙、含盐河流水沙平衡调度技术研究。

(11)多水源联合补偿机制与实时调度研究。

(12)流域水资源量、质、效多目标调控技术。

(13)梯级水库群中长期优化调度技术。

(14)梯级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与实时发电控制。

4思考与认识

我国长期的水利建设和发展已为智能水网工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制约智能水网工程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主要包括如下问题。(1)智能水网尚未形成完备成熟的理论体系和配套完善的框架结构,我国进行智能水网建设没有现成蓝本可供遵循,需要探索。(2)智能水网工程涵盖了水利科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等多个学科,包含了大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而且蕴藏了复杂的前瞻性理论。亟需联合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高校、企业针对有效社会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协同开展产业技术研发。(3)工程实践对理论探索的回馈作用不显著,应清醒认识到建设国家层面的智能水网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系统的过程,理论探索需要在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进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水网工程智能化既需要工程建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也需要与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相统一。智能化与信息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科学分析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进程及变化趋势,加深对智能化发展阶段的认识,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客服盲目性,不断推进国家水网智能化健康发展,为我国水资源配置与城乡安全、防洪除涝减灾、水生态文明建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国家河湖联通工程等水利事务的建设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J].水利学报,2008,37(12):1496-1502.(wanGHao,wanGJian-hua,QinDa-yong,etal.theoryandmethodologyofwaterresourcesassessmentbasedondualisticwatercyclemodel[J].JournalofHydraulicengineering,2008,37(12):1496-1502.(inChinese))

[2]王浩,龙爱华,于福亮,等.社会水循环理论基础探析Ⅰ:定义内涵与动力机制[J].水利学报,2011,42(4):379-387.(wanGHao,LonGai-hua,YUFu-liang,etal.Studyontheoreticalmethodofsocialwatercyclel:Definitionanddynamicalmechanism[J].JournalofHydraulicengineering,2011,42(4):379-387.(inChinese))

[3]秦大庸,陆垂裕,刘家宏,等.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框架[J].科学通报,2014(59):419-427.(QinDa-yong,LUChui-yu,LiUJia-hong,etal.theoreticalframeworkofdualisticnature-socialwatercycle[J].ChineseScienceBullitin,2014(59):419-427.(inChinese))

[4]“国家智能水网工程框架设计”项目组.智能水网国际实践动态报告[R].2012.(“FrameworkDesignofnationalSmartwaterGrid”projectGroup.nationalSmartwaterGridReportfrominternationalpractice[R].2012.(inChinese))

[5]“国家智能水网工程框架设计”项目组.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载体―智能水网[J].水利发展研究,2013(3):1-8.(“FrameworkDesignofnationalSmartwaterGrid”projectGroup.anapproachtowaterindustrymodernization―SmartwaterGrid[J].2013(3):1-8.(inChinese))

[6]匡尚富,王建华.建设国家智能水网工程提升我国水安全保障能力[J].中国水利,2013(19):27-31.(KUanGShang-fu,wanGJian-hua.ConstructnationalintelligentwaternetworkforsecuringwatersafetyinChina[J].ChinawaterResources,2013(19):27-31.(inChinese))

[7]万超,潘安君.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J].北京水务,2007(4):50-52.(wanChao,panan-jun.informationresourcesmanagement―newstageof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J].Beijingwater,2007(4):50-52.(inChinese))

[8]鲍淑君,王建华,刘淼,等.智能水网国际实践动态及启示[J].中国水利,2012(12):27-29.(BaoShu-jun,wanGJian-hua,LiUmiao,etal.trendandinspirationofinternationalpracticeofintelligentwaternetwork[J].ChinawaterResources,2012(12):27-29.(i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