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十篇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十篇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3:08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1

关键词:Bim技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体应用

1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和超高层方向转变,然而由于其高度问题,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主要结构会采用钢筋装配,使建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该结构采用专业厂家制造的一种重型钢筋管支撑建筑,从而提高其稳固性和质量。高层建筑实施难度较大,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2装配式钢筋结构概述

2.1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优缺点

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优点:(1)装配式钢筋结构的轻便性极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输出。(2)由于其组件大多是由厂家直接安装好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因而比较其他结构的实施,其技术难度较低,施工速度快。(3)这种材料可以在工程结束拆除后循环利用,因而节能环保效果较好。装配式钢筋结构的缺点:(1)材料用量多,造价成本高,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开展有较大限制。(2)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使用性能低于混凝土结构,比如耐热性差、隔音效果差等。

2.2装配式结构的建筑特点

该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大多是厂家根据工程需要生产和制造对应规格和型号的材料,主要有内外墙板、预制梁体结构、阳台和模板等。在实际工程开展中,相关安装和配置的技术要求较为繁琐复杂,因而可以结合Bim技术来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3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3.1结构的信息化处理

主要是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可视化,并且结合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将相关施工数据和影响因素等信息输入系统中,运用数据分析,明确准确数值,为工程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运用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和合理利用资源,还能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是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其可以将实际的工程、结构和各方面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引入对应的理论和数据,转化为具体模型。由于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如果用人工方式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Bim信息化处理技术,可以针对实际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并将工程相关建造信息存储下来,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3.2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钢结构装配建筑稳定性对于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各类技术要求较高,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整性,安装和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可以运用Bim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保障正确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4Bim技术的运用特点

4.1可视化效果好

Bim技术对工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有价值的正确参数建立对应的可视化模型,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施工阶段,了解该阶段的详细情况,明确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和控制,并调整相关的施工方案。Bim技术还能实现三维绘图技术,相比传统的平面设计来说,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更高。

4.2灵活性强

在开展钢筋结构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可实现全方位检测和试验,从而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地方,以满足施工要求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4.3协调性好

参与的各个建设企业和部门,由于各自的施工内容和权限不同,大多仅针对自身的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施工,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当出现问题时,会存在较大的解决障碍,互相推脱责任。而通过运用Bim技术,以最直观的三维模型和数据展示,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部位,减少不必要的争执,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5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5.1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5.1.1存在的问题

①在相关设计方案确定时,对应的预制件厂家并没有参与到具体设计工作中,而要求其设计的建筑造型难度过高、成本较大。②现在大多数建筑还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而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相关的设计人才较少且专业性不强,在施工中,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情况差距较大,因而无法适用于工程建造中。③在其结构创新设计时,过于追求新颖,建筑结构过于复杂,加大施工难度。④在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时,为了有效防止结构外漏,采用一些特殊材料,降低了原有的结构强度,抗震效果差。

5.1.2应对方法

①采用一体化集中设计方法,以现有结构建筑形式为基础,从全局出发,对各个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然后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将、设备和相关的管道、管线、结构内部等方面设计规范化和科学化,结合Bim信息技术,提高其设计的准确度和可行性。②在相关的装修工作中,可以将建筑内部结构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用统一的材料和设备,简化施工程序。③为避免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或单一、结构衔接效果不好、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采用协同设计的方法,相关工程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防止出现只重视结构设计,忽视相关施工活动和水电设计,造成交叉设计或不合理问题的出现。

5.2有关结构部件的生产和制造

5.2.1具体问题

①在具体装配化施工中,实行效果差,并且依然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来进行,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影响施工周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②有关部件的制造成本费用较大,相关的投资企业对其产生排斥,施工难以进行。

5.2.2解决措施

①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整体钢结构装配施工对应的作业过程,包括结构设计、生产和制造、安装和装配、完工验收等方面,安排专业人员实施动态监控,然后,针对各个过程实行协同开展作业模式。②在具体施工中,要依据对应的材料规格、型号、数量、设计标准,运用合理的方法展开优化组合。制造过程中,要开展模块化、专业化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不断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5.3装配施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5.3.1主要问题

①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不高,在具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②实际操作中,相关技术人员对技术和工艺的了解不透彻,因而操作不准确,出现大量返工和重建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成本开支。

5.3.2解决方法

①将主要结构的施工和管道施工分开进行,以保证结构稳定和质量为目标,减少后续维修和返工问题。②在技术的选用和确定阶段,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对应的工艺操作等,制定合理的技术实施计划,运用Bim技术,对施工活动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③相关水电工程的设计和开展,要与主结构建造和装修活动相统一、协调,保证合理性。④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掌握对应的装配技术,依据规范来进行,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相关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保证整体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而要严格监督各个过程,对相关的工艺、人员、材料和设备等制定对应的管理规范,结合Bim技术,加强管理力度。

6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6.1三维模型的建立、运用和深化设计

运用相关软件建立三维平台模型,由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对应的建筑、结构和信息化的平面模型。传统设计工作中,大多以人工的方式收集和检测各项数据,然后结合对应的CaD绘图技巧来完成设计。而Bim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根据模型对有关钢筋和孔洞等展开碰撞检测,以确定其稳定性和合理性。设计人员根据信息模型提供的信息,分析并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6.2钢筋结构连接部位节点模型建立

各个结构间的连接处理效果是保证其结构稳定的重要条件,由于施工技术和工艺方法的改变,处理较为复杂,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将具体节点设计和施工方案,运用可视化特性展示出来,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具体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交底,明确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遵守操作标准和规范,保证其质量。

6.3校对和施工调整

传统钢筋结构施工中,检测方法大多凭肉眼观察和分析,存在较大误差,导致一些隐蔽工程难以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各个部门可以明确对应的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结合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6.4检验钢结构稳定性

以模型为施工基础,实行自动化碰撞检测,确定各个结构间的连接稳定性、合理性。当发生碰撞时,确定其具置,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数据,采用正确的措施来调整和控制,保证其稳定性。

6.5精细化管理

运用Bim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施工的方法,对各个作业阶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结合模型的具体建立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活动。运用信息化动态监测,展现安装和配置过程,明确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将所有的过程细致划分,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管理,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7结语

综上所述,在钢结构装配建筑施工过程中,其中主要是相关结构的安装和连接处理,但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由于施工难度较大,包含节点施工较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通过分析该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建造优势,结合Bim技术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其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明确其重要价值和作用,可以为钢结构装配建筑的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丽丽.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7):55-56.

[2]兰波.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9(1):164,169.

[3]黄嘉骏.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居舍,2019(06):55.

[4]于浩泉,孙玮玮,李楠.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22):93.

[5]张迎春,潘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48-50.

[6]唐章颖.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4):68-69,169.

[7]张雄.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8(8):184,189.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2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工业化

工业化的基本原则是:专业社会化、加工机械化、生产批量化、出厂标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而建筑装饰施工目前的状态是:

(1)作业手段的原始性。虽然使用了一些小型电动工具。但就整体操作实质而言,仍然是手工作业性质。

(2)生产过程的含糊性。构配件加工和安装不分开,混杂地由一组人自原材料开始制作至安装到位最终完成;就现场操作空间而言,构件加工与安装过程混杂在“混合车间——装饰施工现场”,不可能按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技术难度和技术等级不同进行专业分工。

(3)产品形成的非标性。大多数仍然采用一张桌凳、几件小型工具,由于现场手工作业缺少系列标准和协调能力,很难通过调节设计数据、调动原材料供应商等手段,使具有个性的装饰产品达到技术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生产批量化的工业化观念。

显然,这种施工方式遏制了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标准提高的可能。建筑装饰施工需要工业化。应该让计算机控制的专用机器设备来完成大量的、重复的、高精度的加工,让人来设计和指挥生产及安装。

汽车、电脑这些高度工业化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供借鉴——集成总装(或总成)。把集成总装(或总成)的概念应用在建筑装饰施工上就形成了所谓总成装配式,它是指:装饰工程将零部件加工和构配件安装按照体系加以划分开来,构配件完全在工厂里加工和整合,形成一个总成或若干个总成,施工现场只把总成安装在墙、地、顶面上。而且,加工体系不仅仅局限在木装修等几个装修内容上,而是遍及、覆盖所有装修施工内容。总成装配式装饰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深化设计。现场技术管理内容、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首先我们分析吊顶工程,吊顶工程中最常用的是矿棉板、纸面石膏板、以及金属饰面。

从目前情况看,矿棉板、金属饰面吊顶施工大部分工作是骨架安装和饰面板安装,骨架片安装已有专业供应商成套供应,只有边端饰面板常常需要现场加工。纸面石膏板吊顶似乎困难大些,其实并不尽然。纸面石膏板吊平顶,需要现场加工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边端石膏板。造型跌级、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工困难大些。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有的企业已经成功完成一些跌级吊顶和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工。

再说墙体饰面。墙体饰面中最常用的是石材饰面、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等。

石材饰面。从技术上看,矩形板材预制已经不成问题,一般认为弧形板材要实现预制装配比较困难。随着CaD制图排版精确率的提高,电脑控制水刀切割技术的成熟和趋于普及,以及预先胶粘、统一研磨技术的应用,弧形石材预制装配式施工已经成功。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不仅解决了弧形石材的预制装配式施工难题,而且,解决了金属嵌条与弧形石材镶拼的预制装配施工难题,使复杂的弧形镶嵌金属条石材施工,通过预制装配总成施工达到更高精度的施工质量。

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目前,这些饰面施工已基本采用预制装配式。不足之处在于某些局部未采取现场精确测量、排版设计,造成少量部件需要在现场加工。一旦总成装配管理思路确定,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然后分析地面饰面部分。地面饰面中最常用的是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塑胶地板、抗静电地板、地毯、石材饰面、面砖饰面、涂料饰面等。

复合地板、抗静电地板、地毯由于材料特性,本身采用成品装配,只要加强事先现场测量和排版,是完全能够做到彻底预制装配总成施工。

石材饰面、地砖饰面的情况如墙体部分相同,经过努力也是能够实现预制装配的。

实木地板饰面。过去“龙骨”骨架需要在现场加工。目前,随着机芯式膨胀螺栓固定“地龙骨”技术的出现,通过对“地龙骨”工厂预制,基本上能实现预制装配施工。

总成装配式施工还与预制装配式施工有所区别,预制装配只是具体的一个方法,是一个构件的行为,实现预制装配只要局部的突破。总成装配式施工是一个覆盖装饰工程系统的新概念,它属于装饰施工模式范畴,是把相关构件经深化设计后组合而成的新产品,因而实现总成装配施工需要系统的配套措施。

配套之一,企业必须确立总成装配施工发展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步步推进。

目标和实践制约着总成化所需要的其他一切技术条件。有了目标就有导向,技术人员的引进也好、转型也好都会围绕这一目标实现,技术人员的能力也会随着导向朝此方向发展。

配套之二,现场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转变。

传统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熟悉现有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监督为主。总成装配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不仅熟悉以前的预制装配式方法,更要针对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以现场测量、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施工深化数据为主,熟悉和了解相关机电专业的知识,将复杂的现场情况转化为可加工的工厂标准。通过他们对总成预留、机电洞口预留、安装偏差调节等设计,将构配件加工尺寸相对统一,便于各种总成批量加工和现场安装。

配套之三,项目管理重心转变。

项目技术管理将由现在重点管操作工人转向重点管施工深化设计和供应商配套。在总成化施工方式中,施工深化设计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施工方法、加工方法、安装方法的简易程度,决定着施工成本的高低。

配套之四,加强技术规划、开拓力量。

在发展总成化施工过程中,公司层面总的技术规划相当重要。主要体现在:

(1)宏观规划,确定各个针对性课题,组织攻关,逐个解决。

(2)专人大力开发、收集、消化能直接或间接用于总成施工之中的材料、技术和方法。

(3)施工深化总成模块的定型和普及推广。装饰总成化发展进程中,各个项目部会创造许多新的施工设计和方法,不断为预制总成装配施工提供新的元素。

配套之五,设备配置转化。

设备配套重点是工厂内大型数控加工机械的质量和数量,而现场重点发展设备为新型、简便、快速、精确的3D空间测量仪器、简便的设计计算软件、笔记本电脑以及网络通讯设备。通过提高技术人员设计配套能力和控制厂方的加工设备,提高总成装配化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我认为,实现总成装配施工方式,推动建筑装饰施工走向工业化,至少有下列优点:

(1)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加工质量水平,生产高精度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装饰要求。

(2)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施工效率,告别手工作业,减少现场作业,减少因施工占用,建筑物无法投入使用影响。

(3)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提高对嗓音、废气、废液的控制和回收,以及边角料回收利用。

(4)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3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装饰、施工、优越性、发展条件

中图分类号:J313.3文献标识码:a一、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点预制装配式住宅是指将混凝土结构构件分解为若干单元,先期在预制构件厂浇注成型,并将这些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吊装就位而形成住宅整体的结构样式。与传统住宅相比,预制装配式住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节省了大量模板工程,质量有保证;二是施工方便,模板和现浇混凝土作业很少,现场湿作业大大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少施工扰民,更有利于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三是建造速度快,施工工期短,对周围工作生活影响小;四是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外观好、尺寸准确、并且能将保温、隔热、水电管线布置等多方面功能要求结合起来,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二、建筑装饰行业现状

1、大部分室内装饰工程处于分散的手工作坊式施工的阶段大部分装饰项目按照现场已有条件“量身裁衣”,虽然部分内容实现了工厂化加工,但现场仍利用小型加工机具进行加工安装,主要依靠体力及手工进行施工,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施工方式遏制了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标准提高的可能。2、装饰施工工程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装饰施工的手工作坊式作业决定了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大部分取决于工人的手工水平,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装饰施工作业工人手工水平不断下降,加上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目前大部分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3、装饰施工材料浪费严重由于需要考虑到现场的种种不确定素,施工单位总是会考虑一定的节余材料,加上各种材料的加工余料,造成装饰材料的大量浪费,一般项目的装饰材料浪费能达到5%-10%。4、装饰施工现场环境恶劣现场加工、现场安装的方式使得装饰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特别是工期较紧的项目更是如此,现场到处均是各种加工余料及水泥、砂等辅助安装材料,造成装饰施工垃圾众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无法得到充分保证。5、技术含量不高,行业竞争混乱由于装饰施工行业技术含量不高,行业门槛低,装饰施工队伍素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施工人员鱼龙混杂,装饰施工现场人员混乱。

三、发展装配式装饰施工技术的优点

1、幅度提高建筑装饰加工质量水平,生产高精度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装饰要求。

2、大幅度提高建筑装饰施工效率,告别手工作业,减少现场作业。

3、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提高对噪音、废气、废液的控制和回收,以及边角料回收利用。

4、大幅度减少建筑装饰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四、实现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所需条件

从社会及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已成必然,然而从现阶段各方面的条件来看,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政府和行业应对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加大支持和引导

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应加大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课题的投入,举办相关活动和交流。设计和施工企业应确立装饰工程装配施工发展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进行推进,加大相关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大力发展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技术。

项目管理重心转变

项目技术管理将由施工现场转向施工深化设计和加工订货。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方式中,施工深化设计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施工方法、加工方法、安装方法的简易程度,决定着施工成本的高低。

现场管理人员转变角色

传统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熟悉现有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监督为主。装饰工程装配施工方式要求技术人员不仅熟悉以前的预制装配式方法,更要针对现场不同的具体情况,以现场测量、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施工深化设计为主,熟悉和了解相关机电专业的知识,将复杂的现场情况转化为可加工的工厂标准。通过他们对装饰工程预留、机电洞口预留、安装偏差调节等设计,将构配件加工尺寸相对统一,便于各种装饰工程批量加工和现场安装。

生产及测量设备改进

由于装饰零部件工厂化生产,必然导致加工设备的大转变。设备重点是由现场的小型机具转变为工厂内大型数控加工机械,施工现场使用到的设备将极少。而现场设备将发展为新型、简便、快速、精确的3D空间测量仪器,为深化设计和产品的加工订货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通过提高现场测量设备及工厂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提高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不断完善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节点

现阶段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较少,多为粘接或打钉等一次性固定连接方式,且各种连接方式的牢固度及耐久性不够。对于较重的材料一般均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的方式。现阶段需要发展更为合理的连接节点或处理方式,如三维挂件、可拆卸部件、可更换系统等等。

加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是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将成为项目管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的实现提供了支持。

结语:目前,随着人们对更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及施工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的发展成为必然,装配式装修施工将会给全国建筑装饰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时,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包括节点控制、预制构件质量、施工工艺、抗震性能已有很大改善,并且编制了相关的标准规范,为装饰工程装配式施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4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要点,功能

1.建筑装饰的基本功能

建筑装饰的目标是创造审美的价值。装饰对于建筑来说,从来不是一种简单的工程,如果我们把建筑与美联系起来,装饰的因素就会油然而生。装饰不仅具有结构上的功能,同时也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美学功能。我们解读历史上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都不难发现,装饰的因素在远古时代就得到了建筑师们的极大的重视,装饰和建筑组合一起了一个完整的主题。装饰总是与其功能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不存在没有装饰的功能,也不存在没有功能的装饰,例如步行街上的盲道,它不仅是一种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装饰,丰富了铺装效果及表现力。

2.目前建筑装饰施工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正不断地提高,建筑装饰施工离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近。而建筑装饰施工目前的状态有:

(1)作业手段还比较原始。虽然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小型电动工具,但整体操作来看,仍然属于手工作业的性质。

(2)生产过程还具有含糊性。构配件加工和安装没有分开,基本上由一组人从原材料制作,到安装到位一次性完成。从操作空间来看,构件的加工与安装混杂在装饰施工的现场,不可能按不同工作内容不同的技术难度以及技术等级进行专业的分配。

(3)产品形成的非标准性。大多数产品仍然采用几个桌凳、几件小型的工具,按照现场已有条件,来“量身定作”的作坊模式来生产和安装。由于现场手工作业缺少其行业的标准,很难通过调节设计的数据、调换原材料供应商这些方面的手段,使具有个性的装饰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质量的标准化、生产的批量化。所以,这种施工方式使劳动生产率降低,质量标准反而提高。另外,一个人随时受到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他的技术能力、效率、反应速度、不能保证永远恒定的被发挥出来。装饰工程质量讲究精度的是精度,但各个不同技术水平工人操作的影响下,其精度水平肯定有很大差距。即使同一个人来操作,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内,他所达到的精度也是很难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3.建筑装饰施工相关技术创新及要点分析

3.1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创新

应该让计算机控制的专用机器设备来完成大量的、重复的、高精度的加工。让人来设计和指挥生产及安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的施工现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装配车间或总装流水线。凡是进入现场的装饰材料不再是素材,而是经过预先加工的总成体系,是已经适合现场特定部位安装的组件。在施工现场不再见到“切”、“割”、“裁”、“锯”、“焊”、“钻”、“刨”、“磨”、“敲”、“粘”、“粉”、“刷”、“抹”、“喷”十四道技艺为主的加工过程和影响环境保护的现象。而仅仅是将各种总成件进行搭配安装的过程。“总成”装配式施工技术管理,已不再是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特定组合的方案编制管理过程,不再是按工艺、质量标准进行现场监控的技术管理。总成装配式装饰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深化设计。技术人员从事更多的工作内容是现场3D精密测量、相关机电配合数据收集、委托加工的分项总成设计、安装顺序设计、安装过程调节余量设计、以及设计结果的外加工清单编制、现场施程序编制。因此,现场技术管理内容、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3.2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相关要点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建筑装饰施工中相关的几个创新技术分析,只要表现在吊顶施工、石材饰面的施工、金属饰面施工、面砖饰面施工和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施工等几个方面。

3.2.1吊顶工程施工

吊顶工程中最常用的是矿棉板、纸面石膏板、以及金属饰面。

从目前情况看,矿棉板、金属饰面吊顶施下大部分工作是骨架安装和饰面板安装,骨架片安装已有专业供应商成套供应。只有边端饰面板常常需要现场加工。如果增加现场测量、深化吊顶排版图将收边处理设计成总成工序。边端收头板加工完全不必在现场进行,纸面石膏板吊顶似乎困难大些,其实并不尽然。纸面石膏板吊平顶,需要现场加工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边端石膏板,同样,如果我们增加现场精确测量、制作排版图、进行边端收头设计完全有可能进行预制装配施工。

造型跌级、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工困难大些。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有的企业已经成功完成一些跌级吊顶和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工,最早采用的是增强纤维石膏板预制造型部件。经过进一步开发,目前已有厂家可以提供造型纸面石膏板预制部件,其中包括非标吊顶龙骨配套。一些专业厂商开发非标形式预制部件,为纸面石膏板吊顶进入全面预制总成装配拓展了广阔道路,而且,如果在设计上进一步接纳国外通常采用的纸面石膏板离缝做法、无批嵌涂装,则更容易些。

再说墙体饰面。墙体饰面中最常用的是石材饰面、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以及金属饰面面砖饰面等。

3.2.2石材饰面的施工

从技术上看,矩形板材预制已经不成问题。一般认为弧形板材要实现预制装配比较困难。随着CaD制图排版精确率的提高,电脑控制水刀切割技术的成熟和趋于普及。以及预先胶粘、统一研磨技术的应用,弧形石材预制装配式施工已经成功。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不仅解决了弧形石材的预制装配式施工难题,而且,解决了金属嵌条与弧形石材镶拼的预制装配施工难题,使复杂的弧形镶嵌金属条石材施工通过预制装配总成施工达到更高精度的施工质量。因此,石材饰面彻底预制装配施工的难度已经不在技术上,而在水刀切割价格的下调,在加工厂与项目部施下管理配合方面(包括运送等管理方面)。一句话,在于管理思路的开拓和理顺。

3.2.3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施工

目前,这些饰面施工已基本采用预制装配式。不足之处在于某些局部未采取现场精确测量排版设计,造成少量部件需要在现场加工。一旦总成装配管理思路确定,问题完全可以解决金属饰面。

3.2.4金属饰面施工

总体卜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在一些超薄金属饰面中,较多采用现场局部调整、剪裁、粘贴施工方式。从技术上分析,金属饰面采用预制复合技术。通过十挂、槽接完全能实现彻底的预制装配式施工。而且,通过技术开发,降低成本的空间还相当大。因此,只要确立总成装配式施工模式,技术上没有太多难题,只是做得相对更好的问题。

3.2.5面砖饰面施工

传统面砖饰面施工方法总体上是现场切割、粘贴施工,未能达到彻底预制装配式。在于某些洞口及饰面边端收头部位还要现场需要大量裁割。主要原因在于未能预知现场实际尺寸,未能在排版图中精确标定每一块饰面的几何尺寸。要实现面砖铺贴彻底预制装配总成施工,关键仍然在于精确的现场测量和有效的排版设计以及施工程序设计。做到测量精确、排版合理有效、施工程序设计得法,面砖饰面完全有可能实现预制装配式施工。

4.结束语

总之,建筑装饰的施工所涉及到的装饰材料品的种类繁杂、规格多样、施工的工艺和处理的方法行也各不相同。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懂得施工技术,也能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还要具备管理和美学知识,才会更好的理解设计的意图,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建筑装饰效果。

参考文献: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5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分析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housingconstructioninthedecorationtechnology,andanalyzestheapplicationofnewtechnologies.andpointouttheopinionoftherelevanttechnicalissues.wanttobeabletoprovidehelpafterthehousingconstructiondecorationconstruction.Keywords:architectural;construction;technolog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1建筑装饰的功能分析

建筑中的装饰具有美学和功能学的双重概念。从目前我国建筑装饰的功能上来说,我国的建筑装饰支出正在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而逐年大幅上升。近年来更是达建筑总花费的一成之高。在我国现有的建筑中,95%以上是高层建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继续执行现有的装饰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难免会造成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方面的困难。还有就是现有的装饰设计并不能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能源的高损耗使我们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建筑面积庞大,且房屋建筑面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装饰总是与其功能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不存在没有装饰的功能,也不存在没有功能的装饰,例如步行街上的盲道,它不仅是一种功能,同时也是一种装饰,丰富了铺装效果及表现力。

2传统的建筑装饰手段分析

建筑装饰施工从原始的手工操作逐渐向使用了小型电动工具,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同时也提高了工程的质量,经济效益也相应的提高。完成了历史性的跳跃。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正不断地提高。建筑装饰施工离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近。而建筑装饰施工目前的状态是:

2.1作业手段还比较原始。虽然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小型电动工具,但整体操作来看,仍然属于手工作业的性质。

2.2生产过程还具有含糊性。构配件加工和安装没有分开,基本上由一组人从原材料制作,到安装到位一次性完成。从操作空间来看,构件的加工与安装混杂在装饰施工的现场,不可能按不同工作内容、不同的技术难度以及技术等级进行专业的分配。

2.3产品形成的非标准性。大多数产品仍然采用几个桌凳、几件小型的工具,按照现场已有条件,来“量身定作”的作坊模式来生产和安装。由于现场手工作业缺少其行业的标准,很难通过调节设计的数据、调换原材料供应商这些方面的手段,使具有个性的装饰来实现技术的规范化、质量的标准化、生产的批量化。所以.这种施工方式使劳动生产率降低,质量标准反而提高。另外,一个人随时受到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他的技术能力、效率、反应速度、不能保证永远恒定的被发挥出来。装饰工程质量讲究精度的是精度,但各个不同技术水平工人操作的影响下,其精度水平肯定有很大差距.即使同一个人来操作,在不同的环境和时间内,他所达到的精度也是很难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更不能反手工制品的精度与专业机械加工产品精度同时来相媲美。

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3.1建筑装饰施工需要工业化

应该让计算机控制的专用机器设备来完成大量的、重复的、高精度的加工。让人来设计和指挥生产及安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的施工现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装配车间或总装流水线。凡是进入现场的装饰材料不再是素材,而是经过预先加工的总成体系,是已经适合现场特定部位安装的组件。在施工现场不再见到“切”、“割”、“裁”、“锯”、“焊”、“钻”、“刨”、“磨”、“雕”、“敲”、“粘”、“塑”、“粉”、“刷”、“抹”、“喷”十六道技艺为主的初加丁过程和影响环境保护的现象。而仅仅是将各种总成件进行搭配安装的过程。“总成”装配式施工技术管理,已不再是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特定组合的方案编制管理过程,不再是按丁艺、质量标准进行现场监控的技术管理:总成装配式装饰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丁深化设计。技术人员从事更多的工作内容是现场3D精密测量、相关机电配合数据收集、委托加工的分项总成设计、安装顺序设计、安装过程调节余量设计、以及设计结果的外加工清单编制、现场施t程序编制。因此,现场技术管理内容、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3.2我们以集成吊顶为例,分析其技术要点

吊顶工程中最常用的是矿棉板、纸面石膏板、以及金属饰面。从目前情况看,矿棉板、金属饰面吊顶施下大部分工作是骨架安装和饰面板安装,骨架片安装已有专业供应商成套供应。只有边端饰面板常常需要现场加工。如果增加现场测量、深化吊顶排版图、将收边处理设计成总成工序。边端收头板加工完全不必在现场进行,纸面石膏板吊顶似乎困难大些,其实并不尽然。纸面石膏板吊平顶,需要现场加工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边端石膏板,同样,如果我们增加现场精确测量、制作排版图、进行边端收头设计完全有可能进行预制装配施工。造型跌级、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工困难大些。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有的企业已经成功完成一些跌级吊顶和双曲线吊顶预制装配施丁,最早采用的是增强纤维石膏板预制造型部件。经过进一步开发,目前已有厂家可以提供造型纸面石膏板预制部件,其中包括非标吊顶龙骨配套。一些专业厂商开发非标形式预制部件,为纸面石膏板吊顶进入全面预制总成装配拓展了广阔道路,而且,如果在设计上进一步接纳国外通常采用的纸面石膏板离缝做法、无批嵌涂装,则更容易些。再说墙体饰面。墙体饰面中最常用的是石材饰面、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以及金属饰面、面砖饰面等。

3.3石材饰面的施工。

从技术上看,矩形板材预制已经不成问题。一般认为弧形板材要实现预制装配比较困难。随着CaD制图排版精确率的提高,电脑控制水刀切割技术的成熟和趋于普及。以及预先胶粘、统一研磨技术的应用,弧形石材预制装配式施工已经成功。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不仅解决了弧形石材的预制装配式施工难题,而且,解决了金属嵌条与弧形石材镶拼的预制装配施工难题,使复杂的弧形镶嵌金属条石材施工通过预制装配总成施工达到更高精度的施工质量。因此。石材饰面彻底预制装配施工的难度已经不在技术上,而在水刀切割价格的下调,在加工厂与项目部施下管理配合方面(包括运送等管理方面)。一句话,在于管理思路的开拓和理顺。

3.4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施工

目前,这些饰面施工已基本采用预制装配式。不足之处在于某些局部未采取现场精确测量、排版设计,造成少量部件需要在现场加工。一旦总成装配管理思路确定,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3.5金属饰面

金属饰面总体卜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在一些超薄金属饰面中。较多采用现场局部调整、剪裁、粘贴施工方式。从技术上分析,金属饰面采用预制复合技术。通过十挂、槽接完全能实现彻底的预制装配式施工。而且。通过技术开发。降低成本的空间还相当大。因此,只要确立总成装配式施工模式,技术上没有太多难题,只是做得相对更好的问题。

3.6面砖饰面

传统面砖饰面施工方法总体上是现场切割、粘贴施工,未能达到彻底预制装配式。在于某些洞口及饰面边端收头部位还要现场需要大量裁割。主要原因在于未能预知现场实际尺寸,未能在排版图中精确标定每一块饰面的几何尺寸。要实现面砖铺贴彻底预制装配总成施工,关键仍然在于精确的现场测量和有效的排版设计以及施工程序设计。做到测量精确、排版合理有效、施工程序设计得法,面砖饰面完全有可能实现预制装配式施工。

参考文献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6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1.1预制装配式建筑定义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建筑构件及配件由工厂设备统一制作,随后在生产企业内部完成质量检验,判断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规格是否满足施工标准,随后利用专业的运输设备将建筑构件及配件运送至施工现场,由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各类构件及配件加以组装,最后投入使用。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模式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较高,能够快速的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期间不会产生资源浪费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2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

现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结构形式的重要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预制装配式建筑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预制装配式建筑未实现普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相关技术也实现了优化与完善,这为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预制装配式建筑逐渐在建筑行业中实现了推广。就目前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已在我国一线城市实现了广泛的普及,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环保性能优越,因此该种建筑结构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及验收标准实现规范,这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目前,相关业内人员已逐渐开始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化与完善,相关技术体系也实现了优化与完善,这为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1.3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做好框架结构体系设计工作及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工作。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的优势较为明显,例如结构较轻、运输过程较为便捷、施工成本较低等,该种结构体系既符合建筑工程使用要求,也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体系来说,复合板模块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复合板模块由预制叠合梁及叠合板构成,由工厂统一进行生产制作,随后运送至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对其加以处理,最后投入使用。此外,为了强化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设计人员还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第一,梁柱中心轴线应保持在同一平面上,避免出现偏差问题。第二,应对框架结构的平整度加以严格的管控,强化内部结构的整体荷载能力,避免出现性能问题。对于剪力墙结构体系来说,施工环节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且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噪音问题。

2预制装配式建筑种类

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较,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目前来说,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2.1全预制装配式建筑

对于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来说,施工环节涉及的各项构件几乎均由工厂统一生产制作,因此在施工期间不易受时间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施工效率较高。

2.2半预制装配式建筑

与全预制装配式建筑相比,半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部分构架由工厂统一进行制作,另一部分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施工,由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建设,施工人员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环节加以优化,因此与全预制装配式建筑相比,适应性更强。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及缺陷

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工程建材的用料方面要远少于普通建筑工程的建材用量。施工期间装配式建筑的内墙板、外墙板以及梁柱结构等大部分配件都是提前预制完成的,这样一来施工现场的模板用量就会随之减少,此外,由于建筑现场不需要进行大量构件的现浇处理,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用量、水泥用量以及钢筋材料等的用量都会减少,这种施工方式能够避免造成更多的材料浪费。其次,工程建设工期要短于常规建筑工程,这也是装配式建筑比较突出的优势之一,例如,在进行预制梁柱结构的吊装施工时,操作人员的人数控制在五个左右就能够完成作业任务,一般来说每个预制构件的安装操作在半小时之内就可完成,如果建筑规模和工程量不是很大,现场主体预制结构的吊装施工每天能够完成两层到三层。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与常规现浇工程相比起来工期通常至少能够缩减半年[1]。第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染更少。传统建筑施工期间会出现扬尘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多种污染,而装配式建筑的大多数施工操作都在预制加工厂完成,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吊装操作,不会长时间产生噪声,且粉尘类污染也会大大降低。常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养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污染,装配式建筑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第四,装配式建筑工程通常会采用小分隔和大开间结构的空间设计方式,工程设计是建立在用户使用需求的基础之上,然后对各个空间结构的面积尺寸实施合理划分。装配式工程室内会使用轻质的预制隔墙结构,结构划分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空间划分要求进行调整。就目前来说,虽然装配式建筑具有众多优点,但在设计及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受技术因素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较晚,所以相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由工厂统一生产,并运送至施工现场,因此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此外,一旦工厂与施工现场距离较远,加之在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还会使构件受到损坏,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4.1构件的运输与堆放

建筑构件在专业加工现场完成预制生产之后要由预制方进行构件的运输,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严苛,构件运输方需要根据构件运输特征进行线路规划,并明确工程对于预制构件的现场存放需求及存放条件,预先制定构件运输管理方案。预制构件尺寸通常较大,为此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大型构件运输车辆,到达现场使用堆放措施进行处理。构件的存放管理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于堆放建筑预制构件的施工区域需要满足既定荷载标准,场地平整度应达标,构件在存放时要处于均匀受力状态。构件存放的区域要提前设置排水装置以防出现积水影响构件强度。其次,预制构件堆放之前存放区域现场要安置垫层装置实时保护。构件要朝着向上的方向堆放布置便于后续吊装处理。第三,现场预制构件最好使用重叠堆放的模式,现场材料管理人员要保证最下方垫层的荷载保护水平能够达标。第四,对于不同种类不同尺寸及不同用途的预制构件实际堆放过程中要做好分类控制。

4.2预制构件安装定位施工

预制装配建筑在进行构件安装之前为避免出现底部凹凸不平,构件偏移或者墙体结构垂直度不达标等情况,安装前的定位测量处理至关重要。定位期间技术人员通常可以使用六面定位处理技术,在构件的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不同方位设置安装点位,以确保工程预制构件安装的精准性。预制构件生产期间对于尺寸控制要充分重视,尤其是预制构件的中心线的点位控制,在构件出厂之前质量检测人员要核对中位线并进行定位标识。只有确保这一环节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后续的六面定位不出现参数误差。在实际定位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依照出出厂之前标记的中位线及建筑工程标高参数、构件板缝隙中位线以及水平线等数据参数明确预制墙板等构件的安装点位坐标[2]。施工人员要将预制墙板构件和临时加固装置进行连接,实现预制墙板的校正处理。安装初步完成之后要长短斜支撑装置进行矫正调节,此外还要借助构件中预先标记的控制线进行点位核对。

4.3预制墙板构件安装施工

首先,施工人员要根据预制墙板构件中的吊环装置的实际点位选择最佳的吊装起吊位置,吊环装置和钢丝绳要使用卸扣装置进行关联。正式起吊之前要检查构件外观有无问题并对吊环装置的可靠性进行检验。起吊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在预制墙板构件下设置多层板结构,吊装初期要保持缓慢且匀速的状态。预制墙板构件吊装到距离楼面结构50m左右的位置要暂停操作,现场技术人员要对构件安装进行定位引导,构件吊装定位到垫片装置上之后施工人员要判断钢筋的对孔状态是否达标,通过检查之后还要检测墙体水平和垂直参数。

4.4预制窗体构件及楼梯构件安装施工

行窗体构件安装施工时,要根据建筑窗台区域朝向设置吊装点位。窗体构件上要提前预留螺母装置,然后使用螺栓装置与构件上的螺母实施关联,在此期间要随时校正调整。为避免楼梯预制构件安装错位,各个构件要进行准确的序号标记,然后根据图纸定位安装,安装前现场要设置基准控制线以便于构件标参数和轴线的控制[3]。

4.5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

施工人员进行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如下技术要点,首先,现场施工人员要注意控制预制叠合板构件吊装与现场作业面之间的间距控制,一般来说要控制在300mm左右,叠合板预制构件在安装之前需要提前明确吊装点位和构件朝向,提前将重要定位坐标标记在构件当中。其次,叠合板预制构件的安装操作必须使用相应的吊装设备,吊装之前提前对叠合板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吊装期间磕碰受损。一般来说,叠合板构件的尺寸较大,所以吊装时通常按照模块吊装的方式进行操作。构件底部的位置要设立支撑装置,各个支撑装置之间间距设置要严格控制,间隔距离设置在150cm左右,构件吊装定位结束并且检验无误之后,现场技术人员要将临时的支护结构拆卸下来,拆卸过程中不得出现暴力操作以防损坏预制结构。施工人员进行双层叠合板安装处理的时候,支撑装置也要设置双层结构,并且严格控制安装程序,通常完成上层部分的叠合板构件安装之后,才能实施混凝土浇筑处理,浇筑完成并静等既定时长之后要实施结构强度检测,检测完成后拆卸第一层支撑装置才能进行下一层叠合板施工[4]。

4.6预制构件间的现浇混凝土节点钢筋施工

首先,现场现浇部分和预制构件的连接点位设置的钢筋材料要使用封闭箍筋的处理方式,现浇点位钢筋材料的加工难度较大,为了完成钢筋施工的有效处理,现场技术人员可以使用Bim技术辅助现浇结构中的钢筋设置排布,这样一来能够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三维立体展示和可视技术交底,确保现场钢筋绑扎处理质量。其次,现场施工人员要注重绑扎处理的实际顺序,一般来说需要先完成第一层结构水平部分的钢筋箍筋处理,随后进行预制墙板的安装,并连接水平方向的钢筋,钢筋要采用机械关联的方式,并设置非受力钢筋结构。

4.7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施工

进行预制构件钢筋套筒灌浆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如下操作要点。首先,由于构件的套筒灌浆处理过程会受到温度的较大影响,因此实际操作期间使用的灌浆的材料类型跟现场温度有关,主要分为普通灌浆材料和低温灌浆材料两种。如果是在寒冷的季节进行套筒灌浆操作现场必须使用低温灌浆材料。现场使用的灌浆材料配置完毕之后要交送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成分分析,必须根据建筑构件使用需求选定配置参数,不得根据施工经验直接进行灌浆液配置,现场钢筋套筒灌浆施工原理(如图1所示)。其次,套筒灌浆液通过专业检测之后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分仓处理,分仓结束后要进行密封储存,在构件的外侧部分要安装pe条,安装不得出现偏差,确保分仓质量,避免后续出现漏浆等问题。参与套筒灌浆施工操作的技术人员要提前参加专业培训,并且持有相关技术证书才能上岗。第三,如果施工是在冬季进行,现场使用的灌浆材料需要再次进行质检处理,且灌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现场要采取有效温控保护措施,并安装温度检测设备,对于上下顶板位置、楼梯口位置、门窗部分以及电梯口等位置都是重点保温区域,施工人员要做好封堵处理,并且根据冬季施工的工期时长设置热工系数和构件保温装置的实际厚度。现场使用保温或加温设备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最高温度,温度要控制在15℃以内。

5质量控制措施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7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应用

一、预制混凝土技术的特点

预制混凝土技术可以说是现代工业化的建筑生产方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预制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第二部分是预制构件运送到工地上进行现场安装。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工业化生产,工业化劳动生产效率高、构件的定型和标准化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而且按标准严格检验出厂产品,质量保证率高。

(2)施工方便,模板和现场浇混凝土作业很少,预制楼板无需支撑,叠合楼板模板很少。

(3)建造速度快,对周围生活工作影响小。

(4)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外观好、尺寸准确、并且能将保温、隔热、水电管线布置等多方面功能要求结合起来,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5)预制结构工期短,投资回收快。由于减少了现浇结构的支模、拆模和混凝土养护等时间,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二、国内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制造出整体式和块拼式屋面梁、吊车梁、大型屋面板等,70年代,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在国内的建筑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北京有30%的房屋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进行建造,上海则有50%的建筑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但在这些关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实践之后,此结构未能进行大规模的推广。限制其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人口众多,能采用这种结构进行建筑的多半是东南沿海地区,而东南沿海地区正是人口集中的地区,这种结构对建筑物的高度有限制,不能满足人口的需求;(2)我国有大部分地区处在地震带上,居民现在并不信任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难以进行推广使用。

目前,我国国内只有一部分地区采用预制楼板,建筑主要结构体系仍采用现浇。大部分地区,尤其有设防要求的地区,基本全为混凝土现浇结构。总体来说,我国的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更为缓慢,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对预制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够信任,因此采用较少,比如,发生大地震后的唐山为了尽快建好居民住处而使用了预制楼板建筑了很多的6层以下建筑,但大部分居民由于不信任其抗震性能而拒绝入住,从那之后的唐山建筑也普遍采用现浇结构;另一方面是由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尚未形成标准化、产业化,难以进行推广使用。

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分类及其特点

预制混凝土结构可以分为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以及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四种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中的所有承重构件全部可以采用预制构件或者也可以部分采用预制构件其他部分与现浇结构相结合。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与现浇结构几乎具有相同的结构性能,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建筑适用高度、抗震等级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与现浇结构相差无几;预制装配式框架可以结合预制外挂墙板进行应用,可以实现主要承重结构尽可能的预制化应用,以此来尽量减少现场的施工作业。从受力分析、结构性能、构件生产及施工安装等方面考虑,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是最简单、最适合应用的结构体系。

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指的是内墙现浇、外墙预制的结构,由于内墙现浇,只有外墙使用预制结构,因此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和全现浇结构基本类似,适用高度较高、适用性较好;采用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进行施工,其预制外墙可以与保温、防水、门窗等进行一体化生产,充分发挥预制结构的优势,之后再进行内墙现浇施工时进行组合以此来节省诸多繁杂工序。该体系是目前阶段较为实用也是建筑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的一种结构体系。

全预制剪力墙结构指的是建筑中的全部剪力墙采用预制构件在施工地点进行拼装装配。装配施工时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处理好预制墙体之间的拼缝,而墙体间的拼缝连接需要通过设计计算满足拼缝的承载力、变形要求,其结构性能等方面基本可等于但也可能会低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预制化率高,但接缝的连接构造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目前在地震区(尤其是高设防烈度区)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四、展望

尽管目前关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在国内展开很长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的应用中,施工过程的关键技术仍不够完备以及系统化,缺乏支撑规模化应用的集成技术及技术标准,也缺乏能支持规模化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因此规模化推广仍受到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现在国内外建筑生产领域都在关心着同样的问题:即努力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功能与效益,建立建筑市场的良好秩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生产方式也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即逐渐扩大预制装配式结构进行住宅的建设;工业化、标准化、集成化和信息化是装配式住宅建设的基本特征,预制装配式结构把制造业的思想引人建筑业,改变了传统的建房方式,提高了建筑效率。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了其他研究部门,正在组织申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一项目主要是针对框架结构及剪力墙结构两种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工作,并结合配件生产技术及安装施工工艺、技术经济政策的研究,来进行预制混凝土建筑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这些相关部门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应用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建筑行业的技术向着便捷、环保、产生更多经济效益的方向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8

关键词:总成装配式建筑装饰施工方式前景可行性配套措施

一、总成装配式装饰施工方式发展的前景

1、传统施工方法的落后,导致装饰行业产业化滞后。使得劳动生产率迟迟得不到提高,质量标准也得不到提升,想要使装饰施工行业能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在施工方法上进行创新。

2、木装饰装修在近几年一直受到建筑装饰行业的广泛关注和推崇,并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但是这种方式的覆盖面是有限的,而且施工领域仅限于木装饰,没有拓展,所以它只能成为一种装饰施工方法,不可能代表整个装修施工的方式。

3、装配组装反映现代工业的思想,利用全覆盖的宽度,可以促进装饰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所谓总成装配装饰施工方式是指:就是将装修装饰工程零件进行加工,把装修装饰组件在工厂进行加工和集成,进行建筑装饰装配或组装,之后运送到装修的施工现场进行整体组装安装。此外,该整体装配装修的方式处理系统并不限于木装饰的内容,而是涵盖了所有的装修施工项目。

二、总成装配式装饰施工方式的可能性研究

1、总成装配式装饰已突破最顽固的瓶颈

装饰装修在我国也是历史悠久的了,对于整个装饰方面而言,木制装饰是一个最古老的,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手工方面装饰,但是在进行工厂的整体装配环节却被认为是最不恰当的。这无疑是实现总成装配式装饰最难以实现组装生产的“瓶颈”之一。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组件,使得木装饰可以整体性的划入总成装配式装饰组装加工范围。

目前很多的高级酒店项目、大型的会所项目主体性都是以木装饰施工为主的。主要的应用地方有:进行装饰的各种木门、木门套、固定家具、装饰床背景、踢脚板以及不同类型的木栏杆等。此外还有注浆技术预制GRC造型吊顶装饰技术的墙瓷砖等项目都已经将总成装配式装饰理念融入其中,并进行装配概念和技术的应用。

一般认为,建筑石材贴面想进行总成装配式装饰是比较难以实现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很多从事装饰的人员已经引入室内预制石材,经过很多装修工程实践的安装效果是很成功的。整个石材与钢铁框架完全按照精心设计的布局和试点部件组装。整体装饰效果完全按照设计施工方案实现。就是在石嵌缝设计和预制修改等步骤,都可以在安装地点进行操作,可以现场切割和抛光石材,使整个石材饰面的建设完全符合理想的装配装饰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预制木饰面以及石材饰面的装配取得实践的成功,为推广总成装配式装饰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进一步推广普及总成装配式装饰这种技术,有助于扩大该技术的表面装饰部分的理想目标逐步实现。

2、经过一定技术攻关,八成的传统装饰施工方式可能实现总成装配式施工

首先,大多数装饰装修里的吊顶工程采用的原材料最常用的是矿棉板、石膏板、金属饰面。

一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使用矿棉板、金属吊顶施工都是要完成骨架安装板的安装,之后安装矩阵片,目前骨架片也有专门的供应商进行专业成套供应,只有高档装饰板往往需要现场处理。假如增加了实地测量、深化了吊顶排版图的布局、收边组件的设计,那么天花板上的端头板加工完全可以不在现场进行,而可以进行总成装配式施工。

另一方面,石膏板吊顶的装饰装修,石膏板现场加工必须要限制在二侧的加工,想要增加现场的准确的测量以及生产布局规划,进行深化设计等,在现场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进行总成装配施工。

其次,墙体饰面部分的幕墙工程中最常用的是木饰面、石材饰面、金属饰面、软包饰面、墙纸饰面、油漆饰面、玻璃幕墙、面砖贴面装饰等。

2.1木饰面如上所述,已经完全有能力进行总成装配的预制施工。只要需要多施工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施工技术等方面去设法进一步降低成本,规范已经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培训。

2.2石材饰面也已经具有成功的先例。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装饰装修进入了软件设计、软件控制的时代,在石材饰面的布局中,可以使用CaD制图软件进行精度的制作,计算机控制的水射流切割技术是成熟的,特别是配合均匀预涂研磨技术,不仅解决了原来存在的大量技术难题,应用也得到推广。

2.3玻璃、玻璃镜、软包饰面的总成装配式施工。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没有采取精确的测量现场,进行版面设计,导致有一些小的元件需要在现场进行加工处理。但是只要用一点点的努力,就可以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4金属饰面作为一个整体,完全可以采用预制总成装配式施工。超薄金属饰面的剪切、粘贴以及局部调整等施工方法都需要进行测量、制图等。

2.5为了实现墙贴装饰施工预制,关键是准确的实地测量和有效的布局设计及施工方案的准确实施。墙砖设计完成后,只要测量精度的准确的,布局是合理的,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有效的建筑预制施工方案的。

3、对其他材料的进一步技术分析

实木地板、复合地板、防静电地板、地毯等,这些装饰装修的材料,只要加强现场测量和布局就可以完全进行总成装配施工。

安装和装配建设调整方案设计,突破传统的施工方法初步看来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要想使预制建筑全面实现,仍然是一个“瓶颈”,但只要装配思路清晰,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最终取得成功的时间不会太久的,很快就会实现的。

三、对总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配套措施研究

1、建立总成装配施工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一步一步地前进。以目标为导向,以技术为旗帜,紧密的围绕这一目标而努力,终有一天目标会实现。

2、技术人员完成基本技能的改造。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监督。而新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的要求是技术人员现场测量,基于数据结构的设计进行数据采集,将各种数据汇总后,把这个深化复杂的领域变成标准的加工技术要求。

3、管理中心的重力变化。对项目和技术管理,现在将重点转移到深化设计配套建设的关键中来,加强对操作工人和供应商的管理。

4、技术规划和发展

首先,要有良好的宏观规划。从装饰的施工方法,分析阻碍实现目标的障碍,然后确定总体目标的,并进行科学的研究,以解决发展中的每一个问题,这也是进行装饰装修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次,收集、消化信息。装饰施工装配需要大量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需要新的信息技术的支持。

第三,深化建设定型,进行程序集成模块建立和普及。对各种新的装饰装修的艺术设计进行总结,建成较为规范的、成熟的标准模块和做法,并进行及时、准确的推广和普及,是加速推进预制总成装配式施工的有效方法。

第四,转换设备的配置。为了改善传统的施工方法,在施工现场配置最先进的小型电动工具进行加工加工,保证装饰装修的速度和质量。通过提高设计能力,对施工进行控制和处理,以提高建筑装饰组件的技能、速度和质量,使得总成装配式建筑装饰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辉平.总成装配式建筑装饰施工方式的研究[J]建筑施工,2008,(05)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9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技术要点;施工措施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点

1.1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是选择给水方式,它直接关系到给水系统的使用和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一般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即低区部分直接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由于建筑内所需水压较大,所以建筑给水系统应采用竖向分区。建筑给水方式可分为串联给水方式、并联给水方式和减压给水方式。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供水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给水方式。建筑给水还应注意水量计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公共部位的水量计算比较复杂,尤其是综合楼,建筑功能越多,水量计算就越多,而一些公共娱乐场所、饭店、餐厅等的用水量注意要分别计算,这对于国家提倡的节水节能的政策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1.2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关于排水系统的选择问题。住宅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是采用污水、废水分流还是合流方式,应根据所在城市室外排水制度、市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来确定。在建筑中,排水立管长、水量大、流速高,通常容易造成排水立管底部连接的卫生器具有溢水的可能。因此,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不接到排水立管上,应单独排出。排水立管需要进行转换时,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支管可以接到排水横干管上,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m,不得小于1.5m。对满足不了上述要求的排水支管,应以单独的排出管排至室外检查井。

1.3建筑水消防系统的设计要点

(1)消防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是目前保障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设施,其设计涉及对消防水箱和消防栓设计的具体要求。该系统设计要注意的要点如下:一是水量的选定;二是环状管网的形成;三是底层消火栓的减压问题。(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式系统中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最为常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该系统设计要注意的要点如下:一是喷水水量的计算;二是喷头布置的合理与否和环状管网的形成;三是底层配水管入口减压问题。设计水量应按照最不利点处作用面积内的喷头同时喷水的总流量确定。至于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压力均衡,配水管入口压力不宜大于0.40mpa。入口压力过大,必然使得喷水管上的喷水压力过大,各个喷头的喷水流量增加,会造成作用面积内的设计流量增加。

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特点和施工措施以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1)管道的安装问题施工前认真审查图纸,结合编制施工方案,全面安排管道的安装位置。关键部位的管道甩口尺寸应详细计算确定。管道安装前注意土建施工中有关尺寸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管道安装时,要认真清除管道内杂物,安装的坡度要均匀,防止局部倒坡。(2)给水设备的安装问题。水泵的铭牌上要标明清楚采用型号、选用流量、扬程、水泵配用电机功率。水泵安装时,要注意基础的验收及抗震要求。(3)卫生洁具的安装问题。不得破坏防水层。已经破坏或没有防水层的,要先作好防水,并经12小时积水渗漏试验。此外,卫生洁具固定牢固,管道接口严密,而且要注意成品保护,防止磕碰卫生洁具。在通水之前,将器具内污物清理干净,不得借通水之便将污物冲入下水管内,以免管道堵塞。还有,严禁使用未经过滤的白灰粉代替白灰膏稳装卫生设备,避免造成卫生设备涨裂。(4)地漏的安装高度和走管问题。地漏在结构板面上安装,竖向高度空间上可以考虑借用二次装修时必须有的装修基层的高度。为稳妥起见,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在地漏安装板面位置局部下凹以尽量降低地漏面的标高。此外,地漏紧贴结构板面安装,地漏的排水支管无法与大便器的支管进行顺接,应单独设支管接入立管.

2.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措施

(1)建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建筑面积大;层数多;有地下层和设备层。因此建筑土建施工阶段容易不重视给排水预埋工作,极易造成预埋、预留不准确或漏留、漏埋。要注意的重点部位的特点如下:地下室方面:建筑多数重要设备一般设计安装在地下层和设备层,设备管线多,往往出现管线冲突,并造成可用空间标高低,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应仔细核对图纸并及时与设计沟通,有问题提前解决。标准层方面:转换层及标准首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设较难解决,标准层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留设要一致,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使用及美观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是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并使工程按时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是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去制定施工方案,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去调整施工方案,尤其注意要配合其他专业管线,避免冲突。(2)施工措施。为了处理以上的建筑给排水施工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提出了几点解决的措施:a、在预留预埋方面要注意的情况: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及管井的准确与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并对设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熟悉,可对重要部位和关键工艺做专项施工方案。b、在样板层方面要注意的情况:样板层的作用是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以后对其它楼层施工时参照样板层的数据或完全跟样施工。确认标准层每层的管道安装形式、尺寸、位置和各类管道配件、支托架等得布置形式,卫生间洁具的定位尺寸等。c、在成品保护方面要注意的情况:为防止卫生洁具、管道、配件不受损害和保护表面的光洁度,应对成品进行保护,派专人看护并对全体工人进行成品保护的重要性的教育。d、在管道的试压方面要注意的情况:给水管道试压方面,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阀门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须考虑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中止,并应有及时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设备。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吹洗工作。

三、结束语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因此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通过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要点进行总结,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并有助于加强施工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S]

装配式建筑技术难点篇10

关键词:装配式;梁板柱;设计;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64-03

1引言

装配式建筑物就是绝大部分构件都是工厂预先生产,然后运输至建设场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物[1]。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设计建造装配式建筑,由于当时的起重技术的限制及计算机在工程领域应用较少,装配式建筑物发展缓慢[2-3]。

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物因其具有较好的承重特点适于建造高层建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发展迅速。

钢筋混凝土结构都是采用现浇构件,混凝土浇筑完后需养护28天方可进入下一施工阶段,因此,该类结构施工周期较长。钢结构建筑物一般适用于建造超高层建筑物,且墙体通常是玻璃幕墙,造价成本偏高。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多,住房需求量持续上升。

为保障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政府部门准备建设一批装配式房屋,配给低收入者居住。

另外,城市不断扩大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除了受汽车尾气排放及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外,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建设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4]。

装配式建筑物因其造价低廉,对环境友好,建设周期短,适于城市发展的建筑物结构类型。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不产生扬沉,噪音小,施工场无须地堆放各类建筑耗材,是一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汪的施工方式[5-6]。

目前,我国城市中装配建筑物占有率不高,大部分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物中构件均为拼接成一个整体,板层间的防水效果不理想,各结点连接性能不及现浇混凝土结构。针对装配式建筑所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装配式建筑物梁板柱设计方法,并与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比较。

2装配式建筑板的连接

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楼层中板的搭接,如图1所示,传统装配式板的拼接,如图2所示,两相比较,图1的防水效果明显。传统装配式建筑物板与板之间是拼接在一起,存在许多拼接缝隙,且在缝隙中填充防水材料时易渗漏无法填充均匀。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物板与板之间是采用凹凸缺口搭接,板与板之间相互咬合无通缝口,在缝隙处填充防水材料不易发生渗漏,使缝口填充均匀。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物楼板相对传统的装配式建筑物楼板,其构造较复杂模制需要造用多块模板组合。由于是采用工厂化批量生产,模板可以重复利用,采用新设计的装配式楼板对建筑造价影响较小。

3装配式建筑结点的连接

装配式建筑物中梁和柱的连接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能,因此须保证梁和柱牢固连接。传统装配式建筑梁和柱的连接方法很多,分为湿法和干法连接。

湿法连接,是将梁柱结点处安装模板进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构成一个整体使梁和柱稳固连接。干法连接,是将梁搭接在柱的牛腿或柱帽上,用螺栓连接成稳定的整体。新设计的装配式建筑梁柱干法连接,如图3所示。

传统装配式建筑梁柱湿法连接,如图4所示。

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梁和预制柱接触面积小,柱支撑梁的荷载受力主要靠现浇结点承重。现浇节点混凝土与梁开槽混凝土连接力弱,易造成梁在弯矩作用下节点处受弯破坏。新设计的梁柱结点是在柱上面开槽形缺口,将柱子安放进去。新设计装配式建筑梁柱结点不需要再制作模板浇筑混凝土,比传统的梁柱结点省工省时,且结点牢固稳定。

新装配式建筑需要在柱的上端开槽,因此新装配式建筑柱的横截面大小要比传统装配式建筑大,适应于发展高层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柱与柱之间采用一节一节搭接方式连接,上层柱与下层柱之间须安放钢筋才能稳固连接。

传统装配式建筑是在柱的一端留孔,另一端留挑出钢筋,当每一个节点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后将上层柱有预留孔一端与下层柱的钢筋对接。

传统装配式建筑因柱端有钢筋吊装时易碰撞变形,使上下层柱难吻合连接。新设计装配式建筑。梁和柱均采用预留带螺纹的孔径,钢筋选用一端带螺纹一端带肋。梁和柱按设计尺寸搭接好后,梁和柱的预留孔应重合在一条线上,将螺纹钢筋旋入梁和柱预留孔中。因使用的是螺纹钢筋,保证了钢筋和柱平面垂直,便于安放上层柱。

新装配式建筑梁柱结点,梁和柱搭接处接触面积大,混凝土所受应力小不易压碎破坏。上层柱传下来的荷载,通过螺纹钢筋传递至与层柱,分担了结点处所受的压力荷载。

传统装配式建筑梁柱结点,因采用现浇混凝土,结点与上下层柱及梁是一个整体,结点承受弯力、剪力、拉力、压力等各种荷载作用,结点受破坏因素较多,安全性能降低。新装配建筑结点缝隙小,可有效防止室外雨水渗入结位处墙梁柱构件部分所造成的一种雨水侵蚀破坏。

4结语

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的梁板柱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对板采用凹凸缺口咬合设计,发现其有利于增强楼板的防水作用。传统装配式建筑板层间的采用涂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当缝隙形成通缝时,防水材料难以涂布均匀,积水处会沿着通缝线向下渗。

对其进行室内装修时,通缝处易开裂。咬合板的搭接,使装配式建筑楼板层不形成通缝,且缝隙紧密防水性能较好。对于厨房、卫生间防水要求高的板层,可采用加铺防水卷材进行多重防水。

新设计装配式建筑的咬合板防水是基础防水,在此基础上布设防水层可提高装配式建筑楼板层的防水性能。

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是整个建筑安全的制约因素,传统的湿法连接方式构造复杂,梁一端挖空形成凹槽,降低了梁端部的受力性能。结点整体浇筑,要进行制模及混凝土的养护增加了工作量和施工周期。改进后新设计的装配式梁柱结点是在柱上端开槽,梁与柱的接触面积增加,同时槽口阻碍梁的位移增强梁柱结点的稳定性。

另外,在梁柱上布置预留螺纹孔,易于装配式建筑的梁柱搭接施工,螺纹钢筋的传力性能,分担了节点承受的竖直压力和水平剪力,提高了节点抵抗外力破坏作用。

改进后的装配式建筑提高板层防水效果和节点连接牢固稳定,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1:38-48.

[2]孙燕飞.节能装配式轻型房屋的分配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陈子康,周云,张季超,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34(4):1-11.

[4]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