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十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十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3:0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1

关键词文化观和谐社会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看待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观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是对文化的根本看法和根本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着重要地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的含义及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文化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即人化。我们认为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而文化是从社会的分工中逐渐产生形成的,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要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的那一方面。人类社会从原始时代迈步到文明时代经历了三次大的社会分工,促使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多元化,文化便由此产生。也可以说文化观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观是对文化的根本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观点上:①人类改造世界和改造人本身的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②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准绳;③文化是具有自身相对独立性的“自己构成自己”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分为社会功能和认识功能。文化的社会功能指文化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文化的社会功能表现在: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功能、社会发展动力功能。文化的认识功能表现在:①文化扩大了人的认识的主体性,从而使认识在文化遗传基础上发展着;②文化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并形成特定的信息选择、加工和理解系统;③文化是各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文化自其产生后,在其与经济、政治、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并在该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起着作用。文化发展的状况影响社会发展的状况。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整个五大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科技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而社会意识形态对其相应的社会形态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期,其作用是不同的,或者起先导和维护作用,体现出它的肯定价值,或者起阻碍作用,体现出它的否定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有扬弃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能够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历史上先进伟人的思想观点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有裨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理想,在现在看来仍然是我们现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所以,在文化建设上,我们民族的特色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坚持提出的文化民族性的价值目标,增强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观念,努力实现我们的文化目标,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为中华民族文化赢得生存和复兴的机遇。

2.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能够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由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组成的。其中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整个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中主要是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本质要求,实质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反映了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来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对提升和谐文化建设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历史积累,在当代,我们要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下的实际操作。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提高文化产品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还要看重文化的经济效益,更要看重文化的社会效益,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斯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一卷,第25页

[2]肖前、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97页

[3]肖前、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94页至第695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姚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11月

[6]肖前、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03页至第695页

[7]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一期,第4页

[8]王祖唐.《全球化时代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苏东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3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着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4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研究呈现出一定特色和新意。依笔者浅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把握时代精神、科学解答时代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及宣传普及;挖掘马克思生活哲学观点,回归生活、关注现实。本文即试图对此做出某种盘点与梳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综述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均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重要任务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作为不可或缺的题中之义,也因此成为国内学者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研究更是呈现出值得关注的某种特色和新意,在笔者看来,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某种盘点与梳理。

把握时代精神、科学解答时代问题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兴趣的日渐浓厚,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有效性问题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关注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科学解答时代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有代表性的,如李海星等(2004)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总要求乃是“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因而“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崭新的时代内容”。该论者进一步认为,离开这一总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会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丧失生机和活力,以及现实的有效性。再如郭建宁(2008)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要走一条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的道路,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还有学者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将“与时俱进”贯穿于其全过程之中,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变化,勇于开拓进取,坚持与时代进步保持一致,善于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和深入分析与研究,从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积极发现有效应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有效解决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新的时代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期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历史地、具体地统一(何腊生,2012)。

可以说,这些主张本身就直接地呼应着马克思的著名论断,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在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受、理解和掌握就是对积极的、根本的时代精神的接受、理解和掌握。

与此相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则是科学地解决好时代性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每个时代都必然具有属于它自己的具体问题,只有准确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才能扎实有效地促进民族振兴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学者因而指出,只有“提出并解决了符合时代的问题,哲学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吕世荣,2012)。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反映时代精神、深切回应大众的普遍关切,才能成为大众广泛接受并充分认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正是现实本身的根本需要。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思考的日益深入,难能可贵的是当前学术界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学院派作风,也引起了某种尖锐的批判与反思。如陈曙光(2008)认为,学院派作风在一定程度上阻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宽广道路;其突出表现就是在“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倾向之中将马克思主义研究仅仅看作一种纯粹的学术活动。这就从根本上疏离了时代与现实……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只能是时代之外的“遐想”或“独白”,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加强理论研究及其宣传普及

就国内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而言,如果说“把握时代精神、科学解答时代问题”的鲜明诉求已经标示出原典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本来具有的根本的“入世”精神与核心取向的话,那么除此之外,在具体的致思取向上则主要体现为两种基本的思考努力:其一,着力聚焦并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大众性维度或人民性;其二,力图进一步生动科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让人民大众喜欢听、听得进,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显然,这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意义上、具有当代性特征的理论自觉。

首先,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际上面临着某种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要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功能,必须充分有力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深度和独特魅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落实到大众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的实践世界当中。

韦斌(2011)在《认识的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的不周延诠释》一文(以下简称韦文)中提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哲学的不周延诠释,即以一种直观方式描述其完整体系,以一种庸俗化形式理解其主要观点,进而导致了很多核心概念竟然也遭到任意曲解的窘境与误区。就一定程度上而言,目前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神秘化、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现象也已渗透、充斥和弥漫到大众的精神境域当中。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认为,这些歪曲正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势头有可能陷入片面性境地、进而大面积丧失固有功能的重要原因。因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务之急之一,就是要面向经典文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创立哲学的真谛与实质。韦文进一步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性和发展性;第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贯立场、根本主题和论证方式。

与上述看法较为接近,尚庆飞(2008)认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中,不能忽视且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理论的研究,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现实地、具体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当代创新问题,正如冯永泰(2012)所论,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同时也必须是一个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即“用新的理论概括、归纳、升华新的实践,在学理上达到真正的透彻,真正阐明现实”。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突破性发展,也同样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题中之义。

孙熙国、路克利(2009)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仅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和通俗化,更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广大群众所充分接受和深入掌握。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此种看法表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本指针,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某种实质也就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让理论的“思想闪电”真正照亮“人民园地”。这也是郭建宁(2008)在路径问题上呼吁“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学术含量,防止低质化”的基本初衷之所在。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路径研究的要义之一在于将“普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总体上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如何进一步生动、科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与实质,进行了颇为积极的理论探索,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突破语言瓶颈,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话语体系。冯永泰(2012)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需要将话语方式从宏大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叙事,从文件语言和一般性的号召与判断转向现实生活事件的分析,从日常生活本身发掘、从具体的形象去感染,将抽象空洞的话语转向有血有肉的形象,才能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和引导力”。与此看法大致相同,还有论者指出,“不能仅仅停留在‘官方理论’与学术话语上,必须实现向‘大众话语’的转换”(陈红娟,2010)。这意味着哲学理论工作者自觉掌握和科学运用具体的、通俗的、鲜活的大众语言来阐释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已经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因为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才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人们的心灵。

在肯定上述主张的同时,也有论者提出:通俗化绝非庸俗化,必须未雨绸缪地有效避免“走入庸俗化的倾向”(尚庆飞,2008)。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自艾思奇《大众哲学》以及的《矛盾论》、《实践论》行世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方式的积极转变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成功之道,其根本效用在于一方面使哲学理论从抽象和艰深玄奥的语言象牙塔中解放出来,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亲民”形象;另一方面,也使得大众在自己的实践中充分感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外在的、他者的,而是内在的、自属的。两个方面的充分实现即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良性互动的现实形态,其“涵化心灵”、“润物无声”的巨大作用正是当代必须吸取的重要经验。但是对于此问题,又必须历史地看,即当年的成功转换并非一劳永逸,而是要立足当代自觉迎接转化话语方式的挑战。

突破传统模式,努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有代表性的,如罗会德(2009)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想取得预期效果,“除了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平台,还要面向基层群众,积极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在具体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到大众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性,从以往的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转变;在具体方式上,应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相结合”、“语言与形象相结合”和“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王红梅(2011)亦撰文指出,充分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各自优势,各施所长,形成合力”,力求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着重指出把运用互联网传播理论手段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掌握网络的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之成为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阵地。马福远(2012)撰文着重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大众传播通过意识形态、信息源泉和交流互动等功能的有效发挥,成为人们获取、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主要渠道、及时积极地解答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主要载体、用生动、具体、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魅力的主要窗口。同时,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功能发挥的负面效应。因此,该文呼吁必须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双重效应,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积极作用。还有学者指出,各种社会教育组织和宣传媒介对社会大众进行直接的意义传递和解释,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邱柏生,2008)。

挖掘马克思的生活哲学旨蕴并回归生活

以“把握时代精神、科学解答时代问题”,以及“加强理论研究及其宣传普及”为前提,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有着更为深入的路径观照,即:回归生活、关注现实。

对于此种观照,赵勇(2008)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求极其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始终坚持理论与生活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理论的功能不仅用来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用哲学来指导人的实践,改造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贴近及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世界中去,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不搞枯燥玄奥的演绎,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积极倾听群众关注的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解惑释疑,帮助人们在汹涌澎湃的现实生活的洪流中认清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为他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正确的思想先导。或许只有如此,广大人民群众才会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武装自身,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投入到改造现实社会的洪流中去。诚如指出的:“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路向峰(2011)在《回归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现实路径》一文中有着相当全面、系统的考量。该论者认为:“哲学究其本质就是生活的哲学,大众的哲学。哲学如果不善于从人民的现实生活中概括出生活的智慧,它就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反之,哲学如果不回归生活就难以体现其本真精神,当然,也不能掌握群众,化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也即,只有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真正精华,才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因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路向峰(2011)据此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底蕴与宗旨,即:生活就是人的存在的全部内容,除此以外,别无其他。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根本指向并非坐在书房里对生活世界指手画脚,而是通过反思和批判来调整和重建哲学对于哲学本身的态度和看法。根本而言,它是这样一种思考路径,即通过解决哲学自身的问题来解决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使哲学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发挥出哲学之为哲学的现实功能。概言之,马克思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理解,从而使哲学思维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当今繁芜复杂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面向现实生活、贴近生活实践,才有真正的实际内容,才有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必须将此种根本特色贯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得哲学大众化别开生面,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路向峰(2011)提出,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不能仅仅局限于用通俗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还应当在通过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回归生活世界中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和路径,让哲学理论更好地走进大众,真正为大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充分发挥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对现实实践的规范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问题,近年来国内学界不仅形成了一定特色和新意,而且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积极的前提,同时也展现出某种更为深入和广阔的理论空间。在笔者看来,这至少涉及以下两个具有很大前瞻性的方面:

第一,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什么、在哪里”的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及“为什么”和“怎么样”等更具前提性和具体性的问题域。比如,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乃是当前路径观照的共识之一,那么根据什么、如何实现有机的、合理的、科学的结合,则是下一步研究必须重点回答或系统解决的问题,否则理论探讨仍会落入脱离实践的窠臼当中,由于过于抽象而前功尽弃。

第二,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本宗旨,自觉地实现研究视角的自觉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无疑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从总体上看,当前大众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工人、农民、干部、学生等关心的问题并不相同,老年人与年轻人思考的重点也颇有区别,人们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决定了我们仅仅依靠原有“宏观视角”而做出概观,显然并不足用,因而有必要自觉地确立微观视角及其注重微观领域的研究,在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之间形成某种思维张力和转换机制。换言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不仅在于宏观上的把握和审视,同时也必须侧重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微观上的落实,宏观的审视也就失去了支撑。

不可否认的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海星,李立军.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河北学刊,200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吕世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前提性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2(4)

5.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韦斌.认识的僭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的不周延诠释[J].实事求是,2011(6)

7.尚庆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J].河北学刊,2008(3)

8.冯永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旨与实现途径[J].思想研究,2012(3)

9.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1.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界域[D].2010(5)

12.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报,2009(2)

13.王红梅.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学术探索,2011(12)

14.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15.路向峰.回归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现实路径[J].唯实·哲学视界,2011(6)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功能伦理功能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71-01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新生血液和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昌盛和民族繁荣的根基,只有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可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更具有意义。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掌握科学的思维理念,使大学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主义真”“品德正”和“方法对”的问题,确保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将会有巨大而又深远的效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研究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为了哲学而去研究的,更多的是为了解放人类的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发现的是资本主义的一副“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而不是在启蒙运动中一些学者想象的那种“理性和永恒主义的王国”,所以人们对于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失望和批判,而没有了当初的渴望和向往。同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社会主义的种种描绘和向往,使得人们开始对社会主义产生追求和向往。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宣布了要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新的世界观,他还宣布“要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更切实地加以讨论,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才和恩格斯共同合作,通过努力研究和探讨,创造出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观学说,把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说过:“现代的唯物主义,它和过去相比,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终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思想的解放上。所以,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宣传和探讨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理性和规律性,这对于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哲学又叫认识论,它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可以为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提供哲学理论支持。人们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思维方法是否正确的判断性,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思维能力较低,对于理论思维能力的缺乏和思维方法过于片面,给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人们在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改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和失败。

而现在的大学生过于重视学习工具性的实践科学,却忽略了对理论性社会实践的学习,这对于大学生理解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恩格斯曾严重批判了蔑视一切理论的自然科学家,提出了“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对一切理论思维尽可以表示那么多的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在这里,问题只在于思维得正确或不正确,而轻视理论显然是自然主义地进行思维,因而是错误地进行思维的最常见的道路。”这对于解决大学生“方法对”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指导的重要作用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基本理论之间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提高重视,要求对哲学的基本理论要讲清、讲透,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只有立足当代,正确处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才可以做到让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有正确认知和理解,为以后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充足的准备。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政治、伦理和认知的功能,这三种功能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努力帮助青年人提升精神境界。解决“主义真”的问题,需要大学生在心中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念;解决“品德正”的问题,需要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解决“方法对”的问题,需要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有较深的了解,并在其中发现一些正确的思维方法。所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青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根基,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6

我们知道,正是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特拉西的意识形态(ideology),即观念学或观念体系,还只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不附加价值判断,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抽象的、唯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对任何意识形态的理解都必须深入到其背后的以经济政治关系为核心的人的实践活动,正是通过这一路数,马克思发现了传统意识形态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反向的关联,那就是意识形态总是掩盖了其关联着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而“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愈来愈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3页。)。马克思的结论是明确的,资产阶级的看起来带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系所掩盖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对立的阶级冲突关系,而一切看起来赋予了某种理论中立性的抽象哲学理论都有为其辩护的阶级基础,从这一意义而言,马克思显然要揭开意识形态的真理幻相(从哲学必须是抽象的形而上学而言,马克思就已经终结了哲学,在此,我们也许只能称为马克思思想)。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意义上看待意识形态概念的。实际上,马克思揭示意识形态与实践的表里关系,本身就要求从意识形态批判向实践批判的转变,即“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3页。)。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并不相信意识形态与实践的直接同一关系,他也不会沉浸于意识形态的体系建构和诱人的理论说教中,而是要深入到与一定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权力关系之中,由此批判、解构甚至颠覆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批判不可能源于意识形态本身,因为意识形态的形成正是通过真理式的话语系统替代并遮蔽真实的权力关系发生的,因此,对意识形态话语与真实的权力关系的批判,就不可能凭借纯粹观念的分析,而是要跳出意识形态观念,从人的实践活动入手,揭示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境遇条件并强化人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的自为性。传统哲学是无法跳出意识形态的,不仅如此,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哲学的症结就在于意识形态化,传统哲学的看起来远离世俗意识形态的抽象的观念体系所表达的正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资产阶级的抽象的法权关系。当马克思指责以前的哲学家不可能真正将唯物主义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时,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当马克思在实践意义上展开其意识形态批判时,所谓意识形态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典型当然是政治领域),而是应该扩展为更广泛的社会与文化生活领域,并表达为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在这一意义上,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境遇下展开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科学技术批判(工具理性批判)以及大众文化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的延伸,也值得通过与马克思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批判的互动展开自我批判。

马克思拒绝承认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恒久性,相反要求通过“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去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与暂时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看不到意识形态的巨大的社会效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0页。)。在此,马克思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对于历史主体的教化与启蒙功能,而其理论基础正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性的考察与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以及世界历史时论的构建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把代表先进历史前进方向的主体确定为大工业社会的无产阶级,进而构建了一套以政治解放为核心、以人类解放为最终要旨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包含了知识社会学,但又不是局限于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仍然不可否定地具有其价值立场,马克思是要为无产阶级建构一套意识形态学说,在同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及社会主义旨向中,这套学说也可以看成、且事实上已经被看成是被剥削、被压迫国家、民族以及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包含着两种价值立场或关怀,一是哲学人类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关怀,一是基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及群体的立场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社会主义关怀。这两种关怀统一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不过前者更为强调实践理念的建构,而后者则在于如何实现这一实践理念。这两种价值立场或关怀本身也客观地构成了早年马克思与成年马克思思想的差异。早年马克思关注的是实践理念,这就是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展示的人道主义的或共产主义的(更确切的称为“共生主义”(注:参见彭富春《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在那里,马克思实际上建构了一种个人、社会以及类主体之间具有共生结构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而成年马克思关注的则是如何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运动实现实践理念的问题。当阿尔都塞把早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分别等同于“意识形态”和“科学”并由此认定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存在一种“认识论断裂”时,实际上是忽略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连续性。首先,马克思在早年提出的并不是与“科学”对立起来的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恰恰是通过对传统的抽象的、实质上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人道主义做出了科学的批判之后提出来的实践的和历史的人道主义,而马克思由此展开的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就不再是传统意识形态的僵化的和抽象的形式,而是具有流动性和自我批判功能的开放性的理论结构,在此,马克思同时也展示了意识形态的新的存在样式。其次,作为实践理念的人道主义或共产主义关怀本身就是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马克思思想与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不过在前期表达为显性的理论,而在成年以后的理论努力中则归属于某种隐性的理论承诺,正如在早年的实践观中已经潜在地蕴含着一种从理念到实践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一样。当马克思将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时,就已经敞开了一条通向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共产主义道路,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结构的剖析也正是为了内在地表达其实践人道主义的旨向。因此并不存在一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之间的截然对立,而那些建立在这种对立之上的学术努力看起来也需要对自身的思想前提做出必要的甄别。三

我们说马克思使政治意识形态发展为一种新的样式,并且也使得自己的哲学活动与意识形态之间展开了一种新的关联形式。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中国社会发展也特别具有思考价值。传统的意识形态是忽略了实践的抽象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则是通过不懈的意识形态批判、从而表达着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双重旨趣的新的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政治意识形态通过马克思本人所谓“无产阶级的普遍化”从而引入了自我批判机制并体现为高度的反省与自检能力。在此,作为马克思政治意识形态的实际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显然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后果与历史承继者,这是当我们联想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功能时必须承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把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起来。作为马克思思想后果的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系统,马克思哲学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也承担着对这一系统的解释与建构功能,但马克思哲学的更重要的功能似乎还是在于建立一种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是不能取消的,事实上,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若取消了这一功能,政治意识形态也会因此失去了一种有效的制衡,而成为马克思所批判的那种极端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晚年要求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实际上就已经表达了这份忧虑。马克思自己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也不能完全等同。马克思一方面努力在展开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此同时,他也在努力地跳出这一具体的实践并反思和观察这一实践。正是后一项工作使得马克思即使在自己的理论学说成为意识形态之时,仍然能够保持一种超然的和冷静的思考,并在这一意义上培植起了一种历史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这种既积极参与又冷静旁观的方式提示了一种特别值得提倡的学术研究方式,这一方式也间接或直接地确定了马克思哲学的学术研究方式。一方面,马克思哲学研究不能完全介入意识形态,在理解意识形态之时一定要保持适度的距离,只有适当拉开与意识形态的距离,我们才能明确地意识并思考意识形态的存在。“马克思以自己的方式回答了哲学之谜:哲学是对意识形态的意识,说得更明确一些,哲学是旨在达到批判意识形态的自觉意识”(注: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反省的方式才能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而人们用以反省意识形态的凭据就是生活实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页。)。在这个意义上,把马克思哲学从马克思主义中适当分离开是有必要的,这既是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也是基本的思想立场。另一方面,与意识形态拉开距离并不意味着漠视意识形态的存在,拉开距离不是远离,更不是逃避。相对于生活事实的直观性与事实性而言,意识形态给人提供的解释总显得表面化、僵化甚至于是假相,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干脆悬置意识形态,直接面向生活事实,以使研究活动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这种做法或许对于纯哲学的研究有一定道理,可是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恐怕行不通。在马克思看来,就像任何纯粹观念体系都存在着使这一观念体系发生作用的利益基础一样,并不存在纯粹的生活事实,在此,马克思实际上是把直接的生活现实与意识形态都看成是哲学批判活动得以展开的“生活关系”,对“生活关系”的批判不可能绕开意识形态,不能把对意识形态的价值态度代替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活动,实际上,对意识形态的反感乃至厌恶情绪,不仅不可能确立起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还会反过来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认识,进而影响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学术质量与应有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哲学以及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工作者需要自觉地思考意识形态并把这一思考活动及其结果融入到整个研究活动中。在此,思考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地思考问题其实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流价值创新素质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7-0076-03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百周年大会上,将“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等院校的核心职能,并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不但指明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而且特别强调了高校在培育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肩负的特殊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对文化多元化和知识经济新常态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效,尤其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创新素质的培育功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始终要守望的办学理念。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皆失谓之愚人,德胜才可谓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见,在“品德”与“才能”两端中,“品德”重于“才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塑造青年学生灵魂的重任,其中心工作在于加强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塑造,即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仰,解决“主义真”的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解决“品德正”的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法对”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伟大的理性力量,是时代精神最宝贵的精华,是关乎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相互关联的大智慧,对于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定位、伦理道德教化、科学方法训练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

理想信念定向功能。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明灯。失去理想,就缺失前进方向;没有方向,就缺乏前进动力。”崇高的理想、执着的信念,是青年学生安身立命之本,是攻坚克难力量之源,是创造财富、开启智慧之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功用就在于解答人生乃至人类的终极追求和终极关怀问题,就在于明确定位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逻辑,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是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解、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统一的理想境界,这为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确立个人的方位,选择发展目标和道路,明确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提供了基本的参考系和指南针。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个人理想提升到终极关怀,将人生境界提升到社会责任,对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定位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大量西方政治思潮和价值观念涌入境内,对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强烈冲击,使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信仰缺失、信念迷乱问题,需要教育者及时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塑造功能。

道德教化指导功能。《左传》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是儒家成就高尚人格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今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个体角度看,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心灵上的快乐和谐;从社会角度看,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社会有序运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化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受经济基础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特殊的社会规范。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还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唯物辩证法,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者与道德学习者互动的过程。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高校青年学生的道德教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一些青年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道德习气和某些领域“道德失范”的影响,出现功利思想严重、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失真、道德心态扭曲、道德理想淡化、道德意识冷漠、道德信仰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提高。为此,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导向功能,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重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科学方法训练功能。著名科学家梅森认为,与任何特殊科学理论相比较,对人类价值观影响更大的恐怕还是科学方法。认识是行动的前导,认识真才能方向明,方法正方能认识清。思维能力高低,思维方法妥否,直接影响认识的成效。思维能力阙如,尤其是理论思维能力欠缺,思维方法机械片面,必然给认知带来障碍,导致认识上的错误和行动上的疏漏。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形塑具有独特的训练功效。“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认识与实践、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观点为人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一般方法。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攻坚期,贫富差距、物价高企、环境受污、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凸显。面对这些社会热点,不少青年学生认识有些偏差,滋生消极情绪,理想信念有所动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功能,科学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功能

育人为本、能力为重,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教育方略,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始终要坚守的办学理念。有学者指出:才德皆有为正品,有德缺才为赝品,无才无德为废品,有才失德为。高校人才培育既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也要注重创新才能的培养。当今时代,是创新勃兴的时代,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渠道,肩负着培育青年大学生独立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务实精神等创新素质的重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对培养高校青年学生创新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功能。

独立人格塑造功能。马斯洛和吉尔福特的研究结果表明: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因为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不仅对事务有独特的视角和评价,而且具有强烈的创造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具有稳定而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学生独立人格塑造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生活,立足于实践,力求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和商品经济下人的畸形、片面发展和人的异化问题,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依归。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个体在社会历史活动中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正是个体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我们,高校人才培养要有效地提升青年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为规避和改变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依附型人格,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创新思维熏陶功能。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重要前提。创新思维有助于人们更顺遂地解决实践问题,更深入地掌握知识技能,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运用到知识再生产过程中去。创新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具有反思性、超越性与现实性。它要求人们对传统思维框架进行批判性反思,打破陈规,锐意改革;它要求对传统思维框架进行创造性反思,超越传统,创造新知;它要求以实践创新为终极取向,来自现实,又回归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学生创新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熏陶功能。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反思品格。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而言,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创新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对传统哲学包括西方哲学进行创造性反思建构的产物。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本质,它突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性标准。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崇尚权威、迷信传统、故步自封等陋习,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功能。

创新方法指引功能。笛卡儿指出:“人如果没有方法,想去研究真理,那是绝不可能的。”人只有掌握了方法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主体与客体的高度统一。创新方法是形成创新能力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青年学生创新方法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内蕴的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既是人们科学认知宇宙自然和人类世界的中介,也是人们正确开展理性思维和社会实践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实践主体需求而建构的思维规则和工具手段,对人类从事科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1955年,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物理学研究,指出基本粒子是无限可分的,从而成功预言了“毛粒子”(夸克)的发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教育者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青年学生创新方法上的指导功能。

务实精神培养功能。认为,人们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创新是人类能动的高级活动。但是,进行创新需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创新需要积极探索,更要脚踏实地。创新在本质上反对一切虚假行为和形式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青年学生求真品格和务实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要求人们在认识自然社会时,不凭主观臆想和旧有结论,只根据事物本身所呈现的规律展开认知,从事实间的有机联系来把握宇宙世界。当前,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存在着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心理浮躁等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功能,鼓励青年大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向实际,尊重事实,成为理性、成熟的真理探索者和捍卫者。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功能

高校人才培育不仅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科学真理和创新思维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知”与“行”需合一,认识与实践要统一,青年大学生方能获得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挑战,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出的学会共存的能力和学会做事的能力,因为学会这两种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两大支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在于实践性,它特别强调不仅要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更要在实践中改变世界,这对于培养青年学生交往能力(情商)和致用能力(智商)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

交往能力形构功能。社会交往是个体得以生存发展、社会得以存在永续的基础和保证。因为,对个体来说,人类本质中最为急迫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和认同;对社会而言,正是交往使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群、社群与社群联结成有机系统。青年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维持和发展青年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不仅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与自我完善,而且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融入与社会营建;忽视、淡化或迟滞青年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会使个体出现心理偏差和交往障碍,也会导致社会越轨和社会失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青年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堆积,而是人们交往互动的结晶,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任何人的存在都具有交往性,交往是人类集体性的存在方式,也是个体的存在方式;没有交往就没有健全人格,没有交往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交往就没有社会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明示,人只有通过自主的而非被迫的交往实践,才能形构自己的交往能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面对转型社会和网络社会少部分高校青年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封闭化、交往实践虚拟化、交往目的功利化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功能,摒弃传统的无主体性教育和反主体性教育,积极推行主体性教育和自主性教育,使高校青年大学生在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会交往共存。

致用能力导引功能。荀子曰:“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其意思是说,懂得事理却不付诸实践,虽认识丰厚但必遭困厄。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百周年大会上和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共同强调:青年学生应坚持学以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可见,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致用能力,是我国高等院校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事实上,大力培养以致用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也是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更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对青年大学生的致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引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体系中的辩证决定论、社会本体论、阶级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观点,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论,是指导青年大学生制订科学方法和具体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导青年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有力的武器。针对教师本位、知识本位、讲授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青年大学生致用能力短缺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导引功能,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多方互动建构的教育场域中充分凸显实践主体的角色、地位和功能,科学设计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规范运用案例切入、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网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从而增强高校青年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对文化多元化和知识经济新常态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创新素质的培育功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陶国富,王详兴.大学生创新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8

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世界性哲学;中国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学术界的不同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并引用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的那段著名论断去加以阐发,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1]这当然是对的,但还应进一步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本质上和根本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具体内容上和表述形式上似应有所不同。多数学者则更为“全面”,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既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又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和丰富,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除了上述“一般涵义”之外,还包含有具体化、民族化、通俗化的“特殊涵义”。所谓具体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进行哲学概括,把马思主义哲学具体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化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谓民族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遗产,总结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经验,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所谓通俗化,就是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原理,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实现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2]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学,为中国的实际发展服务。

综合各家所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生活实践,使之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为中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二是指不断总结、概括中国社会生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正反两方面的新鲜经验、教训,从哲学的高度予以升华,并用哲学范畴的形式进行表达,据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总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又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还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适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不断延伸和转化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提出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是艾思奇,他在1938年4月写的《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明确提出“,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过去的哲学只是做了一个通俗化的运动,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词句加以解释,这在打破从来哲学的神秘观点上,在使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近,在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思想的修养上,是有极大意义的,而且这也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初步??然而在基本上,整个是通俗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现实化,因此它也没有适应这激变的抗战形势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因为整个并没有做到中国化现实化,所以也不够充分的通俗化。”这表明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既是前一段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继续,也是抗战的需要。此后,艾思奇还提出了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原则“,第一要能控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熟悉其表现方式;第二要消化今天的抗战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艾思奇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是可取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由艾思奇率先提出,而则影响最大。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是这样说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看来,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不仅要把它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需要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使之“中国化”。继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之后,如刘少奇、和培元、杨松等一些人士也发表了意见,进行了多方的阐释。[3]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相继诞生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剖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有其深刻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中国哲学中存在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传统,更重要的是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达到了统一,形成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某种一致性。

正因为中国哲学中存在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很容易被先进的思想家接受。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中国哲学中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又构成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不同民族哲学都有其独立性,但却可以相互吸收、相互融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学说。我们既要看到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某种一致性,又要看到二者有不一致的方面,要有自觉的批判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达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觉。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批判中国传统哲学及其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对之进行创造性转换。然后,再用经过分析、批判的中国传统哲学及其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去创造性地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具有“民族形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4]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界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的科学把握,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性理论。因此,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普适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世界性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指出世界上每个民族的具体特点和发展道路。列宁指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所以,依照列宁的观点,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同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转化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革命的需要

综观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选择,始终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真正出路。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救中国的历史选择。中国革命不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尤其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

在当代中国,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发展着的实践不断实现新的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所面临的形势同过去相比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不断变化着的新的实际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趋势,切实了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扬长避短,争取主动。而且只有既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又掌握本国的实际,才能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才能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给以全面的、辩证的理解。因为我们所讲的“特色”,正是从世界历史中获得规定的,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总体关系中发展出来的。列宁在晚年已经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在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环境里“,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后来的实践尤其是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进程表明,孤立地、封闭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很难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与世界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建立在世界与中国的连接点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一定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把这一过程既看作是理论引导社会实践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又看作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他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的结合,他面对中国现实,果断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从而使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志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和党的现状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光辉,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楷模。

5.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中国化

的。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同样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完全切实可行的[5]。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在中国发展必须中国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又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还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适应。同时中国的发展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指导,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34.

[2]孙伟平,张羽佳.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J].哲学研究,2006(6).

[3]陈晖阳.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9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其实是对早期形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总体上说,这是一个由多重纬度、多种批判共同构成的总体性批判。在这一批判中,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虽然影响深远,却也只是整个批判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虽是最深刻的内容,却也只是整个批判的一个深度切口;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内在意蕴。当年马克思针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所作出的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政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这一批判显示了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强烈阶级对抗性质的现实政治生活之本质的揭示、反思和改变的诉求。借此批判,马克思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只有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当作精神武器,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其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同时,哲学也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起到促进人的解放作用的真正现实的哲学。正因为马克思把哲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批判活动,他的哲学观与他的政治批判之间的联系也是现实的。他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7页。)应当说,和马克思的其他批判目标相比,其政治批判目标是最为具体的,是对实践活动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这一批判中,作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社会主体条件,它的存在第一次使历史主体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最为现实的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导致的尖锐阶级对抗将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现实的历史运动。因此,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成为他所有批判中最为尖锐、最为直接、最具穿透力和最具实践价值的批判;而且,人们往往也最容易将这一批判看作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批判的标志,最容易从这一批判出发理解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相比,他对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所作的经济批判更为深刻,也更具有持久的价值。直到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理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剥离?即在理论分析的意义上,对资产阶级统治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否可以与对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批判相剥离?对于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模式来说,这种分析本身无疑就是用超阶级的原则取代了阶级分析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可是,当与意识形态对垒的坚冰被逐渐打破之后,当多种模式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质疑的现实的今天,我们将必须直面这种分析。当然,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一剥离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显见的驳难: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批判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批判之上的,因此将两者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割裂。对此,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和理论的例证为自己辩护。正如在现实的历史过程定的经济结构并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后果一样,在理论上一种特定的经济分析也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理论。例如,在历史上,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产生过英国的立体,也产生过法国的共和政体;在理论上,从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中既可以推断出洛克式的市民社会模式,也可以推断出孟德斯鸠式的市民社会模式。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分析中推断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结论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道路,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作的经济批判只能得出政治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所作出的不同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马克思的经济批判同政治批判剥离开来,并不是想要说明马克思经济批判的超历史性,而是为了强调它作为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在这里,我们更是为了强调,市场经济并非只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因此,马克思的经济批判,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批判所指向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和他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具体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这些批判只是他对作为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的不同侧面。只有当我们从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理论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感和哲学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作为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本身就要求以之为对象的理论批判的具体性,可是,具体的理论批判也总是因其具体性而具有较强的历史性。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批判,是一种以现实的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主义的批判。这一批判纬度并不以特定历史时期内的阶级关系为分析基础,而是以人的整个活动以及活动的历史变化为分析基础,因而并不直接指向特定的阶级对立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关系,而是指向一般的人类活动方式的转向所造就的现实生活世界——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整个社会生活状况。这一社会批判也不同于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市场交往关系的分析,而是要通过这一分析考察整个人类社会关系的异化及其克服途径。如果说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因其依据于早期市场经济的经验而遭到一些当代西方学者的质疑和冷落的话,他的社会批判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关注和尊崇。当然,无论冷落还是关注都只是一种表象,隐藏在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是,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纬度是以更为全整的人类生活世界为批判对象的,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因而也蕴含着更为深远、更为本真的哲学批判精神。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分析和对早期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政治分析中的许多具体结论已经成为思想史,但是,他对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生活世界所进行的批判却仍然在书写着未来的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篇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及基本问题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我国现代化以及民族复兴的要求,是国人长期寻求救亡图强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质疑的声音,只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图和目的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具有合法性。因此,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的渗透到我国的优秀文化当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根源和保证,积极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规律,便能够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并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的发展和需求,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性,并创造具有科学理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解答,同时也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的创造。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路径

(一)从世界史和人类史的角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途径应从世界史和人类史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只是在某个国家和民族内进行的,而是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精神把控,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现代产物。由此可知,如果我国没有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登上历史舞台,没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因此,人类历史只有转向了世界历史,才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的可能,才能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文化的结合,进而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并为我国的蓬勃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运用微观或个案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路径,还应运用微观或个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可以对伟大领袖进行分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以及李达等领袖,其中,尤其对于毛泽东来说,他既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将其上升到哲学理论高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对于如艾思奇、冯契、金岳霖、熊十力、冯友兰以及张岱年等专业的学者来说,他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通过开展大量的学术理论活动以及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文化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现的理论创新和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同时,还对当代学者提出的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进行深入讨论,并通过总结和讨论得出更适合我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属于中国特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促进我国的发展。

(三)现代解释学研究方法

对现代解释学研究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路径之一。在现代解释学看来,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主要不是因为心理方面的相互感应和感受,更非来自上帝的启示,主要是人们有相同的生活境遇,在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对象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因此,只要我们充分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行有效理解,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的充分结合,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