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十篇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十篇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09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1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和社会学的“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目的”是一致的。艺术设计是一种应用文化。它所表现的形式与内容都与社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艺术设计应社会需求而来,一经创造,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接受社会认同。19世纪中期,英国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为了挽救英国社会审美欣赏水平的下降,提出了改造工业产品(审美层次)的主张,从而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也首次以社会学的视角看待产品审美,即艺术设计问题。

一、评判艺术设计作品的形式与功能因素

艺术设计是一种物质审美化的行为。这决定了艺术设计作品在释放产品物用功能的同时,其形式也应该符合所在社会和时代的审美观。因此,从功能和形式因素入手评判艺术设计作品,是我国设计批评领域中最常见的批评途径。而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方法,更强调作为物质和精神表现的功能与形式相辅相成,辩证发展。

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源自于西方。在西方艺术设计发展史上,关于功能与形式的探讨经历了“功能主义”、“式样主义”和“反功能主义”几个阶段。

“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同属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前者主张设计“形式遵循功能”;后者出现在1930年代美国拯救经济危机的努力中。美国式样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雷蒙?罗维提出“丑货滞销”的观点,指出产品的外型和式样的设计对于产品销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功能主义”出现在1960年代,作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排头兵崭露头角。“反功能主义”并不是反对产品的功能性,只是不赞成把功能作为产品存在和设计的唯一理由及指导原则。

我国现在的社会生产情况,和西方“功能主义”时期的社会生产十分相似。虽然,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我国在享受了后工业成果的同时,还在为实现(传统)工业化而努力,另外我国许多地区依然处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中。这种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决定了中国的艺术设计不应过多地追求个性化表现,而应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即坚持功能主义设计理念。我国的一些设计批评家对此有清醒地认识,“功能主义设计理论是与`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设计教育理念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源自包豪斯的理念。坚持马克思的社会学观点,追求符合当前物质文化水平的精神文化建设,始终被我国视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评判艺术设计现象的经济与道德因素

艺术设计的直接职能是促销产品,为赢得市场。因此,进行艺术设计批评不仅关注产品的物用功能和形式趣味,还关注产品的供需平衡,也就是经济因素。因为,从全局的眼光看,艺术设计的社会职能能否实现,除了与自身品质有关外,还和社会的消费能力有关。试想超出人们消费能力的设计,如何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性呢?因此,紧随着功能和形式评判之后,对艺术设计进行经济方面的考量,进入社会学批评的视野。

对艺术设计进行经济方面的评估,意在考察它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从大处看,它是考察设计是否符合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从小处看,它是要求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关注产品的物用价值,还要顾及市场供需的平衡,以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通过肯定艺术设计的物质利益动机,并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的道德基础,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进行艺术设计批评经常关注的。当设计师尊重社会整体经济和道德利益时,艺术设计可以在某些方面抵消功利主义对个体利益的片面强调,营造一个物质和情感相和谐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结构的优化。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进行艺术设计批评,还涉及到民族化和传统化问题、区域化和全球化问题,以及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不论涉及到哪一方面,这种方法论始终要求设计师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它的社会性,将艺术设计置身于社会各因素所构成的系统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对艺术设计进行全方位、多目标地整体思考和系统规划,以便发挥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

在艺术设计批?u过程中应用方法论,不仅仅是一套批评方法的应用,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念,一种看问题的立场和立足点。在社会学方法论看来,艺术设计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社会力量决定的。它自始至终都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与制约,并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展开自己的活动。它对艺术设计的价值定位,就是艺术设计必须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的艺术设计批评较多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相比其他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始终强调艺术设计对社会的责任和意义。这一点深受人们赞许。但是,社会学自身所带来的缺憾―――过于关注客观的社会事件和结构的变化,而不注重个人创造性―――也在其方法论中显示出来。社会学方法论只把艺术设计现象和作品视为一个社会事件,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里面装有历史、现实、思想、感情的人性化产物,同时也忽视了艺术设计作为语言形式有自己独具的特性。指出社会学方法论的局限性,并不是否定它的价值,也不会影响我们对它的使用。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论能够全面地诠释一个社会现象和文化作品。所有方法论在发挥工具性的同时,都存在程式化和封闭化的缺点。在应用社会学方法论的时候,充分取其工具性的优势,注意艺术设计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就能够减少在应用社会学方法论的过程中,避免对艺术设计现象作机械的社会学解释和评判。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2

关键词高校;艺术文化;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时代在进步,思想在碰撞,当前是一个文化事业在蓬勃发展的社会。我国在经过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和加大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等措施后,目前高校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快车道”的行列。而随着高校的在校生数量增加和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校园内的艺术文化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浓郁,各类由在学生自发组织的艺术文化团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涉及的艺术文化范围也越来越宽广。如音乐、文学、美术、戏剧、工艺等等。而其中不乏有许多能和专业团队媲美的校园艺术文化团体,他们在人员配置、管理模式、技术水平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些校园艺术文化爱好者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许多让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虽然风格迥异,形态多变,内容丰富,但皆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体现了当代高校生对新时代和新生活的歌颂及其赞美,他们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展现出了这一代人青春的风采,正如夏日清晨的朝阳一样充满了炙热的活力和无限的能量。

然而,随着高校艺术文化事业的逐步成熟,校园内的艺术文化气息已经呈现出“向外溢出”的好势头,加之地方政府有意识的进行引导,不少校园艺术文化爱好者和工作者已经开始走出校园这个小环境走进社会这个大环境,把具有浓烈学院派风格的艺术文化传播开来,像“校园文化进社区”这样的大型主题文艺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笔者认为艺术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的思想意识。艺术文化虽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并不影响它服务于大众的这一社会功能,相反将艺术文化广泛普及于社会正是体现它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社会是“水”,那么必须肯定的说高校艺术文化就是“鱼”,鱼无水不能生,水无鱼则不灵,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

既然高校艺术文化能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那它在体现社会功能过程中的意义又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能有效保持高校艺术文化爱好者对艺术文化事业的热情

艺术作品不单单需要有人创作,同时也需要有人欣赏,作为高校艺术文化爱好者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自己的作品被社会广泛认同,而社会认同往往是艺术文化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源动力。目前高校艺术文化事业的主力军是在校学生,他们并没有太强烈的功利心,对艺术事业的爱好也大多源自内心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的群体创作力和生命力是最强大的。有意识的将他们的艺术作品推向社会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肯定。

二、能进一步锻炼高校艺术文化爱好者的综合能力

大部分高校艺术文化爱好者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可能不和艺术文化挂钩,毕业以后都会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并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对将面临尽快适应社会,转换学生身份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自身的综合能力。而在大学期间广泛参与校内外艺术文化活动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因为他们的阅历更加丰富,思想意识更加成熟,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都要高于一般不参与相关活动的同学。所以他们能更早的感受真实的社会,更快速的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

三、能充分向社会展现高校艺术文化的内涵

如果说高校艺术文化走进社会对当代在校生有着积极的意义,那对社会而言意义就更加深远了。在当今这样一个精神文明繁荣发展的时代,艺术文化舞台上需要这样一支有着浓郁学院派风格的队伍,而高校艺术文化爱好者正是承载着一代人的思想意识,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融入到高校艺术文化当中,用自己的热情歌颂着青春。所以我们也有义务有必要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通过有效的引导和组织,让高校艺术文化将其自身的内涵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操

改革开放30年,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艺术文化的渴望也越来越强。而将高校艺术文化引入社会,是对主流艺术文化的一种支持,当前许多文化“高地”被“三俗”艺术文化作品占领着,主流艺术文化声音十分薄弱,实际上主流艺术文化之声之所以薄弱,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来源于传播力度不够作品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所以借助高校艺术文化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主流艺术文化进行传播,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意识情操。

总之,深入研究高校艺术文化的社会功能,对我国的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鼓励高校艺术文化爱好者和工作者大力将高校艺术文化推向社会,不断促使主流艺术文化发展,对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露娜.略论校园艺术教育的价值意蕴[J].江苏高教.2008(05)

[2]蒋洪池.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及塑造[J].高教论坛.2003(01)

[3]许晓娟.提升高校文化艺术节育人效应的理论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作者简介: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3

关键词:现代社会艺术设计慰藉功能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跳跃发展的时期。所谓“跳跃发展”是因为当今人类进步呈现出连锁式的阶段性飞跃。由于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终获取直接经验,只能借助于纷繁复杂的各类知识、信息及技术等间接经验,才能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所以,当一件新的造物出现以后,以该造物为基础的其他产品会应运而生,从而使这个世界以比以往快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学和大科技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它标志了又一轮科技革命地到来,并始终以其独特地生产方式不断地为现代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的艺术”⑵,它在这种“跳跃发展”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丰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还反作用于科技,为其提供具有艺术特征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和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与艺术设计相联系,与其共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为艺术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仅以现代家具为例,就有单元系统家具、塑胶吹气家具、纸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积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维,使艺术设计呈现多元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幻觉艺术、偶发艺术等等都对现代生活观念及设计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风格化创作倾向,同时其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更为加深。

但是,科学技术一直被誉为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了人类,变革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布热津斯基说过:“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技术电子’的社会:一个在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多方面都按照技术和电子学,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来塑造的社会。”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粮食匮乏等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艺术设计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现状而言,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机器味过重、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尤其是电脑艺术兴起以来,人们更加依赖计算机这种工具,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手工工艺的设计,制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计算机与网络艺术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开拓了多种新的设计领域,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一直是电脑与网络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与艺术设计领域一样,其他艺术创造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个尖锐的问题困扰着。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计算机技术赋予其自身主题和风格以过分的焦灼和狂乱。使人与人之间好像产生了机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会在80~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电子舞曲--techno,它的诞生使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Rave)变成人们发泄焦虑不安的渠道。“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⑸但是,无论在哪种形式下的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发泄终归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它那种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会最终没落社会文化艺术。人类自身已在这个社会下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社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人们内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压抑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再对其精神世界给予缺乏人情味的冲击和刺激的话,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必然会相应地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变化。

虽然,20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科技的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变革,但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却表现为时不时地利用可能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甚至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着经济基础的长远发展。因此,缩小到艺术设计领域中看,人们正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寻求一种解放自己心灵使身心压力得以缓减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的思维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这时,设计艺术慰藉功能就应该被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抚慰,安慰的含义。功能则是指事物应发挥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较深层面上去了解其含义,先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方面着手分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否认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过,这种目的有双重本质:既是具体功利的,又是社会的”。⑹根据设计的本质可以推导出艺术设计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行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会目的性是通过作为“人类与世界调解的工具”⑺这一面貌展现的,它具有多种的复合价值。既然是调解工具,艺术设计在满足功利目的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换句话说,艺术设计不仅是通过造物和实现物品的实用性来服务于人类群体,还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一类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设计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则是体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肩负起就设计领域来说应该具有的抚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时净化解放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舒缓了疲惫的感、知觉。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为达到这一目的(内容)而采用了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在为达到统一过程中而努力具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务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中调节人际关系,引导竖立较为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舒展和升华人类灵魂,使人们在体验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同步发展,逐渐达到人类全面发展,从而既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改善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还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当今时展中,人类物质需求虽然复杂并且繁多,但对这种要求的功能性满足相对容易实现,且较直观,甚至具有可视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种在局促焦躁环境中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却不是很直观的,可具体操作的。满足这种需求就要以一种包含在设计作品中的气质或魅力为载体的慰藉功能来实现。诚如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吃、穿、用等物质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常常是无限的,不好解决,难以满足。”⑻所以,艺术设计才必须在造物的同时考虑到其产品的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目标市场的精神追求中寻求到共鸣时,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这其实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异质同构”原则。也就是说,当艺术设计作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所定位的目标群体的心理感受能在该或该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释放的时候,或者说,艺术设计作品使目标群体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最简单,最规范和最对称结构的时候,艺术设计才慰藉了目标市场,从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说到底,这是一种心理平衡。人类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种内心的平衡机制,而艺术设计则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平衡人们的内心机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适。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设计慰藉功能还是从属于功能实用性的,是其实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即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所以应该是有用的。

不过,艺术设计的这种慰藉功能最终还必须通过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表现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从这层意义上说,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也进一步丰满了艺术设计作品,从多种角度改善其质量提高数量,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此外,马斯洛曾经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的慰藉功能则可通过各种物质手段,根据这五种需求由浅入深地逐一实现,体现不同阶段功能目标。而在这层意义上,慰藉的对象不同,被要求的内容不同,最终导致其表现方式的不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样形式。

然而,强调多样性不等于孤立统一性。在保证表达方式由多种语汇构成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作品的品格统一到对目标人群进行心灵安慰及教化这一主旨上来。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这一原则为代价来获得谄媚于多样性的途径。如果舍本逐末,脱离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谈论多样性,那么结果只能使设计作品得不到共鸣,实现不了其社会价值,而仅仅成为设计者孤芳自赏的个性表现品。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找到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自己多种价值结构,服务社会。然而,目前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为,为了实现慰藉功能就必须先了解社会问题,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体工学等等各类复杂学科。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义上体现艺术设计对目标市场的抚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实质的话,还应该研究历史、哲学、民族民俗学等等。这些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更能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共鸣,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性研究活动,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所以,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所牵涉的问题是很广泛的,它不是单靠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但是有一条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而此处说的“人”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只有坚持这一理念,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能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参考文献:

⑴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1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⑵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6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⑶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53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0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2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⑹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40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⑻李泽厚.美学四讲[m],4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⑼李泽厚.美学四讲[m],2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andtheSolacefulFunctioninDesignart

HanChao

(artDept.,SuzhouUniv.,Suzhou232001,China)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4

关键词: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文化教育;反哺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49-04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对“艺术”一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强调“术”到注重“艺”的漫长过程。在古代,它是被当做诸如造物、种植等生产过程中用来完成任务所采用的“技术”来认识的。在我国“艺术”一词中的“艺”,其本意有三个:技艺、艺术、种植。我国古代的“薮”、又通“艺”,意为“种植”之技。即便是今天,仍有人对艺术的认识仅停留在“技艺”的层次上。在西方人们对“艺术”一词的界定,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古拉丁语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意指完全不同的某些东西。它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匠、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和专门形式的技能。文艺复兴时,一些艺术家也将自己看作工匠。直到17世纪,才开始从关于技巧的概念或关于技艺的概念中将艺术与美学概念分离出来。18世纪,英国史学家乔治・科林伍德认为“优美的艺术并不是指精细的或高度技能的艺术,而是指美的艺术”,将“优美艺术”与“实用艺术”区别开来。19世纪,“艺术”一词在理论上从技艺中完全分离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一词的理解和界定,有了深刻的变化,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与实践。

受上述认识的影响,长期以来,艺术院校一直将专业技能与知识的传授与教育作为其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教育方式上,往往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尤其是重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训,对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教育则重视不够。受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艺术院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影响和困扰其自身发展的难题:即学生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文化理论的学习包括轻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甚至厌文化理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理论素质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这显然不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解决这一难题,利用专业学校艺术教育的优势资源,有效发挥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反哺功能,将不失为艺术院校解决该难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和途径。

一、艺术及其教育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功能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的物质手段,塑造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等社会功能,在人类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彭吉象所言:“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它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艺术,在人类的众多需求中,艺术需要已成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艺术教育也成为组成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人需要艺术这一问题进行过论证,他认为:艺术和审美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是人类精神需要和享受的一个主要方面;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相应增多,为人们的艺术和审美生活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即“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人的本性出发,还是从社会实际方面考虑,可以说,人的生活离不开艺术,人人都需要艺术。

尤其是到了当代,艺术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尺度,艺术需要的满足与否、保持与否,是衡量当代人类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它不仅仅是对生活的一种增补和装饰,而且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已将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并将其视为自身综合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趋势下,现代人和现代教育试图通过艺术和艺术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正是基于此,目前,社会上各类艺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而且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艺术教育就是在适应人们延续艺术文化、传播社会艺术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过程中产生的,并随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逐步成熟。

艺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艺术文化;以艺术为媒介,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得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这一涵义表明,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轴心和基点的,是艺术和教育的合二为一。根据二者的侧重不同,可将其分为艺术取向的艺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艺术教育。艺术取向的艺术教育其着眼点是艺术本身,即由艺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艺术文化;它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艺术知识和技能,促进艺术文化的发展。教育取向的艺术教育其着眼点是教育,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艺术教育,以艺术作为教育的媒体,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它通过艺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情趣、意志和创造能力等基本素质,通过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健全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无论是教育取向的艺术教育还是艺术取向的艺术教育,其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二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二、文化教育是专业艺术教育的内核

艺术院校作为专门进行艺术教育的场所,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艺双馨的合格艺术人才、传播艺术和弘扬国家文化的双重任务,在教育任务上它是艺术家和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艺术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一条重要渠道,传播者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及科学素质将影响其传播的方向和效率。因此,艺术家和艺术人才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其文化修养包括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广博知识。这些文化修养与艺术才能的培养一样,需要长期勤奋的学习和实践。这种学习包括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及同时代的国内外艺术家的经验,更包括学习各门文化科学理论。通过学习,积累和提高其文化知识及综合素养。

无论是从事艺术学习活动的学生,还是将来从事艺

术创作活动的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深刻地领会、揭示和表现艺术作品的内在本质;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艺术作品;更好地呈现其作品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从而较好地传播艺术和弘扬国家文化。而在学生的各种文化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首要的素质。邓小平曾指出:“学校应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因而,学校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与学校德育工作有直接的关系。

德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道德规范等,通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国家和人民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其理论和经验也很丰富,其中以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他们提出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的思想,强调教育要服从和服务于本阶级培养人才的需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强调“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实现必须从修身做起,认为修身关系到天下兴衰、国家存亡、个人荣辱。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董仲舒也特别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从义远利”。这种“德育中心论”的教育思想,至孔子后被历代教育家和统治阶级所采纳和运用。中国共产党自建党时起至今,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在西方国家,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到中世纪封建社会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乃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也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近年来日本、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关注学校的德育,突出表现在它们对待学校德育的态度上,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称为‘德育投资’”。可以说,德育是“根”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做得好,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因而,重视德育教育已成为古今中外统治阶级及教育家们的广泛共识。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渠道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其教学任务,主要是其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担负的职责,即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完成基本理论、思想品德、各种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专业艺术院校就是通过开设各门专业及非专业文化课程,进行各学科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水平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与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其人才培养的目标。

显然,在专业艺术院校,文化教育在德艺双馨合格艺术人才的培养中是其不可或缺的内核。文化知识与思想素养对艺术活动主体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多门文化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均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因而,艺术院校在文化教育中,利用艺术教育自身的优势发挥其对文化的反哺功能具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三、艺术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反哺功能

艺术教育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及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的教育功能就包括了美育、德育、智育、体育和劳技等功能。

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反哺功能主要指通过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其益智与辅德等作用,即无论是艺术教育的过程还是结果均会不同程度地对智育和德育等产生一种辅助或帮助的作用。这样,在艺术院校文化理论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考虑并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及其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或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与特长;让学生在文化学习中,也能尽量享受到像专业学习时那样的愉悦与乐趣、感受到专业学习时那样的成功与满足;从而突出艺术教育在文化教育中的益智功能和辅德功能。

艺术教育之所以对文化教育具有反哺功能,这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智力的多维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艺术教育的种类很多,从场所的角度而言,有学校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和家庭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艺术教育,包括专业学校的艺术教育和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作为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专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既具有系统、规范的艺术专业课程,同时又具有相应的各门文化理论课程,二者共同构成专业艺术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学生的智力结构上,既包括理性的维度,也包括感性的维度。专业艺术课程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偏重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的激发,各门文化理论课程所进行的智育则偏重于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学校教育无论是偏重理性方面,还是偏重感性方面,都不可能获得圆满的教育效果。而学校的任何教育科目都具有双重的功能,即除了传授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外,还会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行为特点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其众多的专业学科必定会以其独特的方式起到发展和完善人的精神和肉体,促进人类文明提高的作用。

对此,艺术院校充分认识自身这一重要资源的教育价值,重视艺术教育对文化的反哺功能,将会缓解和释放学生受到的来自智育所带来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压力,这对有效解决艺术院校学生轻文化理论课的学习,甚至厌文化学习的难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艺术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反哺功能突出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艺术教育具有益智的功能。

当艺术教育独立存在,并作为一个与科学相对应的领域,而不是仅作为智育范畴里的一门知识而发挥作用时,这种审美的、艺术化的艺术教育便具有了智育的功能。国外许多学者对艺术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作过研究,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加登纳认为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类智能的发展,他提出人类具有音乐、语言、逻辑一数学、空间、身体动觉、人格、交往等七种智能。而其中的音乐、身体动觉、人格、交往等至少四种智能与艺术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他指出:“没有艺术教育,这些智能将会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体因而会变成一个智能不健全的人。”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教育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他说:“艺术作品的巨大优势之一就是,以最小限度的技术训练即足以向学生提供独立发展他们自身心智源泉需要的训练一艺术作品的智力追求在于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知觉经验的各个方面。”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彻对音乐学习与儿童智力的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上音乐课的儿童的空间智商有46%的提高,而不上音乐课的儿童仅有6%的改善。他认为音乐学习能加强空间推理能力所需的各种脑神经之间的联系,并能建立新的神经桥,进而得出结论:“音乐教学能改善儿童的空间智力,并维持时间很长,甚至永久。”

上述事例说明:艺术教育能有效减轻智育本身对学

生身心所施加的压力,使由于片面接受智育而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平衡,从而使智育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觉思维能力、空间智力和时间能力,正是这些能力的提高和改善,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整个智力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这大概就是无论是专业学校还是非专业学校艺术教育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或偏好而对文化教育则表现出厌学或感到比较抽象、枯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第二,艺术教育具有明显的辅德功能。

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上,艺术教育作为一个古老的问题,一直被视为道德教育的补充,具有明显的辅德性。如孔子曾教育他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提出的礼、乐、书、数、射、御“六艺”就包含了音乐,并把艺术视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在西方,从古希腊到近代,艺术审美教育也一直被视为净化灵魂的重要手段。亚里斯多德就把艺术教育当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讨论了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他认为,工业文明捣毁了人性的和谐,带来了人的异化现象。面对这种异化现象,他提出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还明确把德、智、体、美四项教育并提,使美育具有了独立的地位和任务。

事实上,德、智、体、美作为人类教育的四个方面,各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和方式,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可见,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而它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艺术教育的辅德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由于艺术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德育中辅之以艺术教育的形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美,这样,德育便可得到人的感性支持,学生对于道德品性,便不仅知之,而且好之,进而乐之,最终达到以美辅德,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第二,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完美人格。《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年-2000年)明确指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辅德性。艺术教育不仅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而这种有机的、整体的反应方式,是完美人格形成的基础。总之,艺术教育与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历史上,不少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实践家们都将艺术视为道德教化、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

正因如此,艺术院校应积极发挥其专业艺术院校的优势及其资源,发挥艺术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反哺功能。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5

一、社会转型与艺术道德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期。因此,认识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必须结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基本历史事实,置放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认识和分析新时期艺术道德演变这一文化现象,亦不例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向现代文明的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形态的转型,这种转型带给社会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

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道德困惑?学界对此众说纷纭,“滑坡论”是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滑坡论”用传统道德来看待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及其造成的混乱现象表示强烈义愤和忧虑,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现代化与传统道德的矛盾与冲突,社会的道德水平呈现越来越堕落的状况。由于伦理价值观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传统道德与新出现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活方式并不协调,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新型道德文化又没有达到成熟和完善,因而出现了一个道德文化结构性失调的特定时期。所谓“道德失范”,就是作为社会基本规范的主导伦理价值出现相对衰落的状况。社会转型期,是一个道德文化体系发生激烈变迁的时期,一方面传统的道德基本规范正在逐渐式微和解体,然而作为旧的规范性伦理仍然对人们具有强大的支配力量;另一方面,新的伦理价值观念正在萌生与建立,还有一个被人们逐步认同和接受的过程。因此,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标准是旧规范与新价值多元并存的时期,并常常伴有新旧规范转换中的暂时缺位而呈现的道德失范。如果站在传统道德观念的立场来观察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文化,势必看到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文化发展的失衡状态,因而产生了“道德滑坡”的观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利益群体的相继产生,使得社会结构和伦理生态发生了巨变,社会伦理价值指标也呈现错综复杂的状况。当代中国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对抗、紧张和疏离状态,使人们在道德文化的多元化选择中,经常陷于不知何去何从的困惑处境。面对现代化转型中的道德困惑,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道德水平在整体上是进步的,所谓“道德滑坡”只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暂时现象。社会的道德进步并非一帆风顺的过程,某个时期出现了某种滑坡甚至倒退,应当视为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忍受的一种“道德的阵痛”。但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难道一定要以道德的滑坡和后退为代价吗?显然,“一手硬”、“一手软”的失策,道德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已严重阻滞社会发展的进程。从人类社会发展看,虽然道德文化的进步是不可改变的大趋势,但并不是一种自然生成的过程,只有通过人们自觉、理性的努力,才能建立社会道德的良性运行机制。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领域的巨大变化,其中也包含着艺术道德方面的深刻变革。那么,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给艺术道德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呢?

首先,市场经济对艺术道德演变产生重大影响,促使艺术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深刻变化。从经济体制的变革来反思新时期艺术道德的变化,剖析艺术道德的演变轨迹,应当视为新时期艺术道德研究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对艺术领域的渗透和影响,促进了艺术道德观念的演变,为建构起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艺术存在发展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新时期艺术道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特别是艺术生产、艺术消费、艺术功能、艺术批评等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大众文化的蓬勃兴起,艺术娱乐功能的扩张,艺术产业化的突飞猛进,新媒体艺术的崛起,在推进艺术创新和扩展艺术空间的同时,也把艺术道德建设中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摆到人们面前,引发了人们对艺术道德问题的关注和争议。

其次,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深化,不断促进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个性化的自由创造,艺术道德价值取向也发生变化,从而从整体上促使新时期艺术道德发生了积极变化。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艺术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的更新,强化了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和道德价值选择,“创作自由”、“人的文学”观念、“自我表现”说、文学的主体性等许多新的艺术观念渗透到艺术创作实践中,使艺术家从更多的审美视角来审视生活,用多样化的模式观照和探索历史、现实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对新时期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创造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深刻思考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某些成为“经济型文化人”的艺术家为追逐商业利润而丧失了人文精神,他们的道德理想失落在粗鄙的物质崇拜和金钱崇拜中,体现了媚俗的创作倾向。

再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存在的多样的经济基础和所有制形式,反映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及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上,必然产生相应的多元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多元利益主体,带来思想文化异彩纷呈,从而导致艺术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形成新时期艺术道德重建和多元选择的局面。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居于艺术道德主导地位的格局下,各种不同的艺术道德观念之间既有矛盾、冲突和对抗,又呈现多元并存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占据道德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各种道德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后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面对长期的封建道德文化和资本主义道德文化的侵蚀,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将面临各种各样文化思潮、文化类型的竞争和冲击。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受到市场经济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传统道德文化并不会随着它所依赖的传统社会的解体而立即消亡,它仍以各种方式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艺术观念。当代西方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被大量介绍和引进,各种思想观念和道德文化交错碰撞,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新时期多元化艺术道德格局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和有借鉴地吸收西方现代道德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艺术道德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二、新时期艺术道德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艺术道德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在促成新时期艺术道德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一些与主导艺术道德不和谐的杂音,如非理性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泛娱乐化、艺术媚俗化、艺术商品化、艺术审丑化倾向,在艺术领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些不健康的艺术创作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艺术道德失范与紊乱,给艺术道德建设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现实危机,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第一,非理性主义对艺术道德的消解。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新时期艺术创作中存在着各种非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如对原始本能的盲目推崇、性大潮的泛滥、宣扬宿命论、表现偶然性、热衷于展示风俗陋习和“人性恶”等。非理性主义艺术作品具有十分明显的反道德、反伦理倾向,体现出疯狂追求感官刺激,反叛传统道德,沉沦颓废,甘于堕落,嘲讽崇高的偏颇情绪,是一种颠覆和消解艺术道德建设的消极力量。新时期艺术批评中的原始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解构批评等对传统道德价值的置疑、消解和颠覆,无疑对非理性主义价值取向的传播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思潮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中的影响更加广泛,特别是性大潮和痞子文学的推波助澜,在文学艺术领域催生了一股以挑战道德底线、消解道德、宣泄本能、亵渎崇高、解构历史为表现形式的创作思潮,产生了消极的社会效果,甚至到了严重危及艺术道德健康发展的地步。非理性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文坛的甚嚣尘上,“严肃的道德正濒临消失的危险”已引起许多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艺术家的抵制和批判。他们坚持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把文学艺术作为肩负一定的道德理想的载体,重视艺术道德在艺术生产、艺术传播和艺术消费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文化虚无主义创作倾向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后,在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中国文坛也出现了失落英雄形象、伦理道德、审美理想和崇高精神的现象。某些作家艺术家鼓吹“告别革命”、“躲避崇高”、“玩文学”,厌恶表现社会的审美理想和道德价值,不屑于做时代的歌手,而津津乐道于挖掘生活中的丑恶与荒谬,甚至有意展示和表现丑恶的东西,出现了一种“非英雄化”、“非理想化”、“非崇高化”、“非道德化”的虚无主义创作倾向,导致一些文艺作品价值观混乱。近些年出现的文化虚无主义批评,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五四新文化以来中国革命文艺和进步文艺进行种种偏颇的批判,也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文艺界有些人鼓吹“纯审美”、“纯艺术”、“惟人性”等错误理论,打着“重写文学史”的幌子,极力贬低以鲁迅、茅盾、郭沫若为代表的革命文学,大肆推崇、吹捧那些对革命持消极态度乃至敌视革命的作家。这股文化思潮已发展成一种有害的文化虚无主义批评,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其腐蚀下使一些人逐渐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对新时期艺术道德建设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三,泛娱乐化倾向对艺术功能的错误引导。文化艺术消费的娱乐化倾向使艺术成为单纯供大众娱乐和消遣,甚至是寻求感官刺激的一种消费品,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现象在中国艺术领域的表现。由此决定,支配大众娱乐行为的是社会上流行的“过把瘾就死”、“玩的就是心跳”、“游戏人生”、“潇洒走一回”的艺术消费观念。于是,这种游戏人生、享乐人生、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艺术观念逐渐成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造成了当前中国娱乐文化的畸形发展。艺术的功能是以审美功能为主导的由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构成的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娱乐只是艺术功能的一种属性,而且娱乐功能只有融合在艺术多样功能之内,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泛娱乐化倾向的错误,就在于把艺术的娱乐功能作为惟一功能而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而排斥和消解了艺术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道德功能、教育功能等其他功能,使艺术中蕴含的道德理想、公平正义、人道主义、英雄主义、奉献精神、信仰力量等高尚的内容,在众神狂欢娱乐的“恶搞”和“戏说”中成为被扭曲、调侃、戏谑、颠覆和嘲讽的对象。这种畸形文艺娱乐观对艺术道德建设的干扰,已引起人们的担忧和警惕,正确地认识艺术的娱乐功能,批判和抵制畸形文艺娱乐观,对当前中国艺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艺术媚俗倾向对艺术道德建设的干扰。所谓艺术媚俗倾向,就是放弃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表现为对大众世俗化消费趣味的屈从和迎合。在这种艺术消费趋向的引导下,神圣、崇高、理想的观念被调侃与嘲弄,对人的终极关怀和传统道德被颠覆与抛弃,各种各样世俗化的艺术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高雅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解构和冲击。为迎合商业大潮的勃兴和正在崛起的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和道德观念,大量的宣扬凶杀色情、封建迷信、低级趣味的文化垃圾纷纷涌入通俗文艺之中,造成了低俗文化消费的泛滥。电影、电视剧中的“戏说”和“玩历史”的作品,以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方式来调侃戏弄历史和权威人物,使严肃的历史和政治,变成了逗笑取乐、荒诞不经的娱乐产品。艺术媚俗倾向的产生,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看到,艺术生产者在金钱的驱动下,放弃艺术的理想和尊严,屈身俯就某些消费者低级庸俗的审美趣味是一个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提倡大众的、通俗的文学艺术,但通俗文艺并不等于低俗文艺。艺术生产者既不能迁就部分消费者的低层次审美情趣,把内容不健康、庸俗无聊的艺术作品推向市场,也不能盲目迎合低级趣味的消费需求,容忍那些格调低下的不良作品毒害社会。因此,正确引导艺术消费,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一个重要途径是让高品位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占据艺术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

第五,艺术商品化对伦理道德的冲击。近些年,市场经济对艺术道德建设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日益严重,文化界、出版界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挖空心思,用种种合法的、不合法的手段去捞钱的“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使图书音像市场充斥大量低级趣味的“文化垃圾”,甚至生产出毒害社会、毒害青少年的诲淫诲盗的低劣产品,对社会道德文化造成冲击。标志着当下中国文学时尚化的“躯体写作”,就是一种典型的由市场经济操纵的商业文化现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某些提出“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的作家热衷于试验“躯体的个人表演”,而传媒和出版商则大张旗鼓地进行炒作与包装。在艺术走向市场的条件下,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艺术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除了具有商品属性外,还有精神价值和审美取向,因此,要坚持先进文化对全民族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的引领和培育。我们应当把握好艺术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定位,既不能把追求经济效益看作是艺术生产的惟一目的,也不能为满足某些消费者低级庸俗的消费需求而放弃艺术的社会效益,要反对和抵制艺术的商品化、媚俗化、功利化倾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要把社会效益作为衡量艺术产品效益的最高准则,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实现艺术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六,艺术审丑化的理论误区。近年来,由于艺术审丑化的理论误区,艺术创作出现了一种为丑恶而丑恶,甚至以“嗜丑”为时尚的倾向。我们看到,网络诗场掀起了一股以审丑揭恶取代审美扬善的写作风潮,那些热衷于歌颂“堕落真好,崇高真累”的垃圾诗人把大量肮脏的语言投向大众,使“崇高”、“理想”、“信仰”、“道德”之类美好的情感受到戏弄、嘲讽、消解和颠覆。有些影视剧企图单凭强烈的视觉效果来追求感官刺激,攫取票房价值,提出以“零度感情”的叙述方式来展示卑弱、阴暗的人性和劣根性,细致逼真地描绘血腥、恐怖、丑态、恶心的场景,提供给观众的是充斥着大量暴力、画面的感官盛宴。在“红色经典”改编剧中,也存在以“人性化”的名义,对英雄人物进行矮化、丑化和世俗化的倾向。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影视传媒、网络文化以大量趣味低俗的内容来迎合大众的媚俗与浮躁心理而大行其道,芙蓉姐姐、石榴哥哥、流氓燕、“伪娘”等一系列审丑、搞怪、猎奇的丑态形象的高调炒作,使得以丑卖丑而哗众取宠的“丑星”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这种以“嗜丑”为时尚的艺术审丑化思潮,只是以浅显的揭丑露丑来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以惊世骇俗的举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所提供给大众的不过是如同“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一样的有害食品。文学艺术要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引导大众的审美,就应当理性地辨析美丑的界限,把握好道德尺度,摒弃一味地迎合恶俗的趣味和以“嗜丑”为时尚的创作倾向,如此才能走出艺术审丑化的理论误区。

如上所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向当代中国艺术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新时期艺术道德演变的进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从整体上研究和总结新时期艺术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入剖析艺术道德失范的根源和主客观原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艺术道德建设体系的基本思路,确立艺术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道德规范,建立艺术道德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应当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6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文化”是管理系统的新的序参量,其第一要素——科学文化的动力功能;核心要素——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高层要素——艺术文化的尽美功能,是管理实践的价值所在。

“2002年中国年度报告”以铁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GDp以8%的增幅居世界领先地位。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不但变革着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而引发新的功能。同时还促成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并进,其中最显着的成果是催生了“现代企业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结构——即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科学技术,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和企业艺术活动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以系统方式作用于经济运作过程,并显现能动特性的新的序参量。

本文将对“文化参量”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属性,按其三大参量要素,即科学、道德、艺术等文化形式进行定性分析。并就“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成功吻合,论证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伦理人”的崭新形象的文化成因。

一、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第一要素——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第一要素,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其功能属性在企业中的显现,有一个“物化”的过程,即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优先地运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艺流程的更新或新模式、新标准、新规程溶入营销、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运作过程之中,这通常被称之为现代企业的“科技文化”。且其文化素质之高低,是衡量和代表现代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尺度。用高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构建起来的生产力系统,无疑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构成现代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关键要素。因此,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必然集中指向,构成生产力系统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

1.培养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培养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课题。而作为企业,它必定不是专门教育机构,对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则侧重于培养员工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

有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势必提高员工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学科学、用科学中,就能较好而主动地把握机遇,使之在科学上能有所“发现”;在技术上能有所“发明”,使企业处处洋溢着创新精神,而牢牢地抓住科学技术的“首创”性,在产品的研制开发或生产、经营、服务上占尽先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旧我新”而立于擂主之位,以确保企业运作的良性循环。

企业有了崇尚科学的理念与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员工劳动技能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就具备了先进的精神武器与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的物化过程,推动着物质与精神的双向转化,企业员工将自已的智力资源能动地、创造性地溶入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是我们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

2.开拓与变革生产资料的结构

生产力这一动态系统的先进性与发展状态,在物的因素上则为生产资料的结构状态及其所吸纳的科技成果。企业的“科技文化”建设,对此就将目标锁定于——一是对劳动资料的变革——以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具与设备;快捷而优选的信息;新型的能源;国际国内多渠道的资金——即以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资金运动形式去变革劳动资料的结构,以取代落后的设备和陈旧的资源;以弥补资金的短缺与呆滞;二是,与此同时,必然相应造成劳动对象的结构变革,即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以消耗实体物质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逐步让尽量节省物质资源,转而以取之不尽的非实体性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以代之。或向地球的处女地,向海洋乃至向其他星体开拓新的劳动对象。或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高新科技于劳动对象,也不仅仅停留在改变其形状、结构、性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是更深层次地“创造世界”。由于创造性的发现与发明日渐涌现和对物质资源的节约与爱惜,它必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最终化解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消耗>生成”不等式的威胁。

可见,有科技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与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资料有机结合所造成的生产力的飞跃,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中的第一要素——科技文化动力工能的凸现。它不仅仅是企业,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巨大动力。

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核心要素——道德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系统的相应变革。道德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对人们行为的制约,较之法律“惩之于已然”的后滞性,而独具“防患于未然”的超前、深刻、广泛的属性。因此,它对社会的能动促进,其尽善功能不可低估。

由此可知,现代企业文化系统的复杂结构中,道德文化具有“系统核”的性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构建企业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而取其“尽善”之功。

1.社会道德“序变”之果——公民道德规范

所谓道德“序变”就是要打破原来的结构,经“无序化”过程达“有序化”,从而构建新的“有序状态”。笔者曾著文预言——随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有序之后,将构建一种“有序的、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系统而代之”。2001年10月,中央所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我国道德序变之果。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就在实施《纲要》,实践“规范”的同时,构建自身的职业道德系统。

在道德文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的海航,早在1997年就率先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守则》,并提出了“上善若水”的海航企业文化格言,以期全方位地建立“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道德文化系统。

2.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主题——职业道德

道德的功能在于,通过人们自觉的行动去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达惩恶扬善,使人们树立从善如流的价值追求——即实现社会持续发展;财富共同创造;成果合理分享。作为现代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就当以《纲要》为本,在企业员工中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教育,从而建立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在企业文化结构的功能中,它通过“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的转换,以达最终实现企业所追求的“整体价值”。故它集中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渴求的——构建以人为本,以善为荣的“共享价值系统”这一崇高的社会目标。即通过职业道德的“工具价值”(作用),使企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链式运作中,获得“内在价值”——正当需求的满足。并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社会提供丰硕的成果,以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优化——“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企业,能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

3.道德文化尽善功能的实现机制

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在于确保企业内在价值的实现。其机制源于企业“共享价值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所谓“共享价值系统”,笔者在《21世纪新价值系统探究》一文中描述了它的特征——“主体多元易位、组织规范自由、运作协同共生、功能正向共享”。网络化的新型价值系统。而这一新价值系统的建立,首要条件在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文化素养。即满足共享价值系统对主体显示“工具价值”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与人为善、服务社会的崇高道德修养的要求。

在共享价值系统中,企业作为一个子系统,即“人控系统”而存在。笔者在《系统功能求解》第十章第三节,“人控系统正向功能之‘根’——共享价值系统”一文中,对共享价值系统的结构作图描述如下——(今将其成果运用于企业,见图1)。

企业道德文化的直接功能,就集中体现在“自律——ZL”(员工道德品质)与“他律——tL”(企业职业道德)的双重屏壁的约束机制,为企业员工的施控行为导向。即企业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创造出企业的价值(系统功能的物化),这种价值除为整个企业员工共享之外,还通过各种形式回报于社会。因为,主体系统协同一致,遵守道德规范。“都那样做”源于目的——价值追求的一致,使主体系统的整体需求得到满足。如果这种满足仅对主体系统的一部分有意义,那其他部分就会因“不公”、“不平”而失望,使自已的行为选择失去价值意义。那就必然引发“不一定那样做”的逆向行为,导致企业正向功能的“主体成因”——企业一部分员工的行为失控,至使企业运作协同性的削弱,从而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优化。据此结论: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的实现,非依赖“共享价值系统”的建立不可。因为它是道德文化价值内涵的物质载体。

三、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高层要素——艺术文化

鲁迅先生曾精辟立论“艺术乃美的凝聚”。这启迪我们认识到: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之求“真”与道德文化之求“善”的统一,表现为最高、最优状态的“美”。那就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之最高层次——企业的艺术文化。

1.艺术文化的巅峰状态——“真、善、美”的统一

所谓“巅峰”,并非极限之意,而是指企业艺术文化,与作为基本动力的科技文化和作为核心要素的道德文化组成“金字塔”结构,它位居其上(见图2)。即是说没有“真”和“善”,“美”则失去内容而空有形式。只有“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即科技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各司所能,企业的发展才可取得“尽善尽美”之功。

同时,科技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展现,又标志着人的解放过程不断向前推进。即从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压迫下逐步解放出来而获得自由。它为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充分的自由的时间。这种“自由时间”的获得,才使企业进行艺术文化实践有了可能。

2.企业艺术文化的内容——艺术的教育、欣赏、创造

从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三大要素,去研究企业文化的动力功能,尽善功能和尽美功能,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企业艺术文化的实践内容,而不至停留在仅仅追求展示企业形象和特征的标记、歌曲、口号、环境、服装、广告等外在形式。

(1)企业的艺术文化教育

对企业员工的艺术教育,同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如“金字塔”结构所示前因后果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艺术教育又必须紧紧围绕前两者进行。企业的艺术教育,重点不在艺术理论的修养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使员工懂得求“真”,从“善”的完美统一,即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科技与道德教育的成果。深刻理解个人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当遵循“两个尺度”——一是科技文化所代表的“真理尺度”;二是道德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尺度”。

(2)企业的艺术文化欣赏

现代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与之俱来的高生产率。这就使得在时间分配上,绝非将员工死死束缚在生产岗位,成天为完成生产任务而拼搏。而具有还以员工相对“自由时间”的可能,让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同海航“力图创造一个能够使人才成长,工作和生活质量高,宽松有序的企业环境”。这就为组织员工进行艺术欣赏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条件。

由于艺术的门类广阔、形式多样,个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既然是“自由的时间”与“自由的发展”,则不必强求一律,企业可在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中起组织作用,让员工充分享受艺术之美,通过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引导员工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给企业增添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凝聚力量。

(3)企业艺术文化的创造

企业艺术文化创造,是既有一般形式,更有特色内容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型的企业里,它首先着重在产品的内在功能、质量与优美的外观设计和谐统一。其次是艺术而新颖的包装设计,这两者都在“以人为本”,“主次相宜”的原则下进行创造,成为企业艺术文化水平的制高点——使产品成为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使服务成为如海航人所渴求的“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典范。

就一般企业而论,在艺术文化的创造上,都共同面临企业的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和参与社会交际、公益、新闻等活动中的企业形象问题。这既有不同行业特征的要求,又有以“真、善”为本的共同原则。非如此,难以求得企业艺术文化的功效。比如,以广告设计为例,如果失去了“真、善”原则,“艺术性”越强,反而成为恶性十足的骗局而危害社会,谈何“尽美”之功?又怎能称之为“艺术创造”?

可见,企业的艺术文化实践,较之专业艺术部门的实践,企业当偏重艺术内容的客观、真实。对艺术的虚构、想象、夸张、错位等主观技巧的运用当慎之又慎。也可以说对艺术主观属性有筛选而非全然吸收,是企业艺术文化创造的独有特征。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主动积极地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企业本身所蕴含的科技、道德、艺术文化于生产力中的“自组织机理”,提升到人们主动地促进、建设与参与。这就是:企业科技文化,在生产力的自然上升过程中,既“自组织过程”中,加入了人的自觉促进这一新的序参量,促使企业发展获得强大的源动力;企业道德文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依附后滞补充的“游戏规则”,变为道德文化的超前引导;企业艺术文化,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美”的被动满足,飞跃到主动追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参量所凸现的自觉促进之“动力功能”,超前引导之“尽善功能”,主动追求之“尽美功能”的轰然击世,促使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了“伦理人”的高度。这种提升与吻合完全符合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尤其是“现代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正是本文关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据所在。

[参考文献]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7

如果从广义上讲,艺术也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从狭义讲,艺术则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部门,文学与艺术并称为文艺。如果追溯到原始艺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已有数十万年的历史。可以说,艺术史与文化史一样的古老。然而美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出现,仅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随着艺术的产生,历史上的思想家就有了一系列关于艺术教育思考的论述,就有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需要对艺术教育问题的研究。艺术教育学的建立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对艺术教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当从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来论述艺术教育时,就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理论的一部分。

艺术教育可以为文化教育服务,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教育学科的构建中,非常注重艺术教育理论的建设,注重艺术教育中对智力的开发和陶冶情操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艺术意向非形式的统一。将艺术教育与知识学习互为统一。将艺术教育与知识学习互为统一、互为渗透。蔡元培将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做了明确的区分,展示了它们的区别,其中艺术教育包括建筑、雕刻、图画、音乐。而审美教育的范围要宽泛一些,它除了艺术教育外,还包括文学及文化范畴,如园林点缀、言谈举止、装簧布置、自然风光、社会风俗等,凡是含有美的因素的事物均包括在内。蔡元培不仅注重艺术教育,而且其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主要从两方面来认识,首先可以开启智慧促进知识的学习。如几何学习中的点线虽严谨、枯燥和乏味,但在图案画及建筑、器具的形式上不能没有其配置。如数学比较枯燥,但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对象在视觉上更具有美感,这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还有,在声音成为音乐、色彩的情感因素、天文对象的魅力等等,都能成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沟通点,使艺术教育与科学知识具有更直观、明确、具体的意义。近代中国的美学家望国维更是积极倡导完善教育体系,他将艺术教育(含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他把艺术教育归入到教育体系,将它达到教育目的、实现教育宗旨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地位。

现代的各种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不是某一种教育的片面发展所能代替的,素质教育是需要事实艺术教育的。如此,才能使受教育者的智力、意志、审美、体能体魄、动手技能的全面培养和提高。欲达此目标,不能没有兼有感性和理性、自由和规范、功利和超越的艺术教育。因此,历史上的思想家对艺术教育的思考、论述;当代学者对艺术教育意义的充分肯定;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艺术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教育实践提出的课程,必然导致艺术教育学的建立。由此,以马克斯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进行艺术教育学的研究。探讨并尝试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是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二、艺术教育的的对象和范畴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艺术教育学的对象和范畴将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就现阶段的状况而言,艺术教育活动应该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艺术教育活动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方面,它指不同门类艺术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结构、功能和规律;另一方面,它又包括各种艺术活动中的教育结构、功能和规律。如唤醒某种情绪,并使之跃动,使人发觉出心灵中美好的思想和观念。使邪恶、不幸与灾难不在恐吓人的心灵,并转化为可以认知的因素等。从艺术教育的操作来看,执教者多以艺术品为媒介,教化和感染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又不断与之沟通,不断调整着艺术教育的运做过程。而艺术教育活动,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子系统,还要受艺术教育环境的推动和制约。

如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方针、政策、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状在内的艺术教育环境的推动和控制。艺术教育学科的范围,通常应该包括艺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艺术教育学说、制度,遗迹艺术教育学的基本操作方法。艺术教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应该包括艺术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艺术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地位,艺术教育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素质、能力要求;艺术教育本身的操作方法;作为教育媒介的艺术品的特性、要求;艺术教育活动的功能、方法、过程、效应,他的最终目的以及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关系,还要探讨不同门类艺术教育的方法等。艺术教育学的理论涵盖面较广,涉及到许多学科。他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要依靠教育学,离不开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他又离不开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研究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他作为一种社会性教育,也是社会现象和行为,将受社会制度、科学技风俗伦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的影响。因此,艺术教育学应该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运行协调一致,它应该以个体和群体、情感和理智的统一为最终目标。

在具体的体系构架方面,广义上的艺术教育学应该包括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部分,而狭义上的艺术教育学是指他的基本理论。艺术教育学的任务主要是指描述艺术教育现象,这种现象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物象形式进行,把教育的功利目的渗透融合在艺术意象中,并以感性的形式传达知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它要揭示艺术教育规律,提供有关艺术教育现象的知识,并善于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透过种种纷繁的现象,阐明艺术教育活动的各个因素、环节、层次的关系,揭示其本质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要致力于建立艺术教育理论体系,要用合乎逻辑的形式构成一个符合艺术教育实际,还具有前瞻性指导作用的,显示艺术教育本质规律的理论体系。除此,他还要指导规范的艺术教育活动,当代西方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认为,美学理论的宗旨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领域,成为一种空洞的理论,而是要成为一种能够指导实践的可靠的理论。基础美学尚且如此,而艺术教育学的理论应当是能指导艺术时间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而最终走实践和应用的是艺术教育学理论的趋向,艺术教育学的理论应该具有双重性,既指导实践,又接受实践的检验,对教育实践具有规范、调控、指导的作用。艺术教育学的方法论原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为指导,将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把这些方法运用于艺术教育学的研究,是艺术教育学的方法论原则。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8

关键词:徐悲鸿林风眠目的观比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辱内患,民族存亡危在旦夕,在西方强力文明的无情撞击下,中国文化日愈衰败,颓退不堪,政治思想领域和文化思想领域都掀起了一股学习“新学和西学”的热潮。徐悲鸿和林风眠就是在这样一个新旧碰撞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二人受当时“教育救国”、“艺术救国”思潮的影响,抱着不同的美术教育目的,选择通过美术教育的途径来实践和推行自己的艺术爱国主张。

一、林风眠以促进社会美育为教育宗旨的目的观

林风眠认为艺术是改造社会的利器,“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1]而当前中国社会的艺术现状是“中国之缺乏艺术的陶冶”,“国人懂得艺术的是太少了,无论乡村与都市,多数人所欣赏的还是很丑陋的月份牌这类东西;就是绝无仅有的老艺术家们,仍在抱着祖先们的尸体,好像正在欣赏着腐烂的臭味,不惜自禁在冷冰冰的墓洞中,拒绝一切曙光与新味!”[2]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艺术即愈趋愈下,人心亦愈趋愈不肯受艺术的陶冶,前途危殆”,[3]“中国现代的艺术,已失去在社会上相当的能力,在生活与精神上,亦反其寻常的态度,而成为一种变态的生活。……这不是别的影响,全是艺术不兴的影响”。[4]

面对这样的艺术现状应该怎样改变呢?林风眠认为:“补偏救弊亦在于当今的艺术家!”[5]他认为:“非有肯牺牲一时名利的艺术家,奋起腕力,一方面以真正的作品问世,是国人知艺术品之究为何物,以引起其赏鉴的兴趣,一方面为中国艺术界打开一条血路,将被逼入死路的艺术家救出来,共同为国人世人创造有生命的艺术作品不可。”[6]艺术家应负相当的人类情绪上的向上的引导。

在林风眠看来,当前社会所需求的是一批批真正的艺术家。只要中国多一批真正的艺术家,就能使一批国人渐渐摆脱旧艺术的恶劣影响而受到新艺术的熏陶,社会的改造就能多一批支持者,社会的变革就更有希望。使艺术社会化、大众化,使人们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这是林风眠进行美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他的最终目标。

从这个出发点入手,林风眠对当前的艺术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的艺术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艺术批评之缺乏。当前的艺术批评是“没有历史观念的介绍”,缺少系统的带有历史观念的介绍和整理,美术史家又很少。因此,要对艺术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介绍,从而使艺术批评建立在扎实的艺术理论支持之上,而不是瞎谈。

第二,艺术教育之不发达。中国的艺术学校虽然多,却不能产生新的艺术的创造者,一个什么艺术大学的毕业生,往往连张构图都画不成。艺术教育机关虽多,国立的往往是专门安置失意政客之场所;私立学校,却又在那里向学生与教员逐什一之利。学校方面,只要学费拿到手,学生上课与否可以不管。

第三,艺术家的素质问题。“现在的所谓艺术家,不事创作,而专是互相攻讦”,是一群“狡狯之徒”,“冒艺术家之美名,行其勇于私斗得流氓手段之实!”[7]

第四,没有新艺术的集中点――大规模的定期的展览会。而大规模的定期的展览会是真正的艺术家互相交流,提高素质,一般民众了解艺术、享受艺术,提高艺术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几点,林风眠提倡艺术运动。他认为:“艺术运动有两个很重要:一是社会艺术事业,如建筑美术馆及大规模的展览会,使社会各方而能得到接近艺术的机会,艺术亦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促成一种新的倾向;一是艺术教育,如建立学校以培养艺术上的创作人材,产生丰富的作品,使社会艺术事业有基础。”[8]而“艺术运动如果想很快地发生一点作用,国立的艺术教育机关是必须有的,国办的大规模艺术展览会之类,亦是必须有的!”[9]

由此可见,在林风眠所倡导的艺术运动中,学校美术教育,是艺术运动的一部分,它是社会艺术事业的基础,为社会艺术事业提供丰富的人才和作品。学校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人才发展社会艺术事业的基地。学校美术教育和社会艺术事业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艺术运动发展,最终以实现艺术社会化,达到“艺术救国”的理想。

二、徐悲鸿以写实主义复兴中国画的目的观

徐悲鸿有关艺术的社会教化作用谈及并不多,但是其受到这种思潮的冲击是无疑的。“艺术之道,是足以利天下”,“艺术之于天下,亦犹药之一种”,“盖艺术乃民族生活之现象,思想之表征”。[10]和林风眠相比,他对艺术的社会功用的理解,也仅限于“成教化,助人伦”一类的传统说法,和希望通过艺术的发展来提高国家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虽然和林风眠及其他爱国艺术家一样对中国艺术现状不满,但徐悲鸿所不满的更多地在中国传统绘画自身,所以他把目光更多聚焦在改造中国传统绘画的使命中。

对于中国艺术的现状,他在《复兴中国艺术运动》一文中认为:“检讨吾人目前艺术之现状,真是惨不可言。”[11]对此现状他表现出深深的忧虑,说道:“若此时再不振奋,起而师法造化寻求真理则中国不亡,而艺术必亡。艺术若亡,则文化顿黯无光采。起而代之者,将为吾敌国之日本人在世界上代表东方艺术!诸位想想,倘不幸果如此,我们将何颜面以对祖宗。”[12]基于此,他把复兴艺术的重任当成自己的责任,“我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恢复中国的传统,并创造新的、现代题材的作品”,[13]这是徐悲鸿改革中国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如何恢复中国的传统呢?他在《中国画改良论》中阐述了复兴中国绘画的中心思想:“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14]从他一系列对中外绘画的评论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佳者即唐宋绘画,不佳者即明清绘画,西画可采者为古典写实主义,不可采入者乃是印象派以来的“学士派”。“吾个人对于目前中国艺术之颓败,觉非力倡写实主义不为功。吾中国他日新派之成立,必赖吾国固有之古典主义,如画则尚意境,精勾勒等技”。[15]这里的“吾国固有之古典主义”与上文的“古典主义”是一个意思,实际上指的就是有写实特征的古典主义。唐宋绘画“师法自然”的严格求实态度和求真精神是徐悲鸿所大力提倡和推举的,也是他一直想复兴的。1947年的《世界艺术之没落与中国艺术之复兴》说:“我们在艺术方面倘能恢复到汉唐末全盛时代的水准,以及他们的造诣,就算不错,所以我提到中国艺术之复兴。”[16]徐悲鸿认为不仅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写实精神,而且要推陈出新,因而需要借鉴西方绘画中的写实主义的艺术。

徐悲鸿意识到要复兴中国绘画,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和林风眠一样,他对艺术家肩负的责任抱以深切的期望。“艺术家即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是充实国力了”。[17]中国美术要振兴,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培养出中国美术的得力接班人,必须按艺术规律和成材规律脚踏实地地把艺术青年培养成为具有真本领、真功夫的过硬人才。如果希望中国艺术达到如唐代的昌盛,第一需要有一群有大智慧的有志之士,如曹霸、王维、吴道子、阎立本一类的人物,肯以全力完成他们的学术,在给他们一些发展其抱负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完成自己的作品。而学校的功用,在徐悲鸿看来,是给“一般愿投身艺术工作者得充分启发其才智如种五谷,使其能充分成熟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悲鸿进行美术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给“有智慧而有志之士”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启发其才能进而成熟的地方,这是复兴中国绘画第一需要的。对于学校孕育之地作用的发挥,他认为必须有“光明的途径”,如若“仍走黑暗的道路……则必将使可造之才,斫丧而成废料,其祸比较无学校为尤大”。[18]这个“光明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以推行写实主义为核心的学校美术教育,培养具有扎实写实基础,富有创造性的新一代艺术家,给中国画坛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这是徐悲鸿一生所追求和致力奋斗的目标。

三、林风眠和徐悲鸿的美术教育目的观之分析比较

林风眠和徐悲鸿虽然都重视艺术的社会功用,但是林风眠及其所代表的艺术家群体在艺术的功能观上有太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们所期望的是“通过艺术的陶养,使民众之精神升华到一种纯净的境界”,以此达到改造民众心智,启蒙民众思想的功用。而徐悲鸿虽然也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但其着重点是通过艺术的发展,使中国实现“文艺复兴”,使国家民族最终立于世界之林。

二人都把学校作为实现各自艺术理想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培养一批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但学校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向却是不同的。林风眠进行学校美术教育,是希望培养一批社会艺术运动的主力军,通过他们使艺术的美育功能发挥作用,达到艺术社会化、大众化。徐悲鸿则是希望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写实功力的艺术家,荡涤中国画坛的“抄袭模仿”的鄙漏,使中国绘画得到复兴。

二人都认为仅靠学校是不能达到最终目的的,学校只是诸环节中的基础环节,必须和其他环节相联系,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林风眠认为学校教育要和社会艺术事业(美术馆、大型艺术展览会等)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并发表《美术馆之功用》一文来具体阐释兴办美术馆的功用:“各种教育的目的都不过要把人们养成一种良善的品性”,“美术馆较他种方法为直接于人心”,“因为美术以美的形式、不假任何说明,给知识予人们的”[19]。徐悲鸿则直言:“要希望艺术昌明,单靠办学校是不够的……除开办设立教学完善学校以外,真能帮助艺术进步的,莫过于美术馆了。”[20]“美术馆陶养性情”的功用和“图书馆之灌输知识”是相等的。二人在美术馆问题上主张相近主要原因在于蔡元培的影响。蔡元培1922年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认为:“社会美育,从专设的机关起。”[21]鼓励从设置美术馆,举办美术展览会等九个方面进行,通过美育使人们的精神有所依托,作为学界泰斗他的影响不言自明。

林、徐二人兴办美术教育的目的,从其针对性上来看,林风眠针对的社会大众,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徐悲鸿针对的是中国画坛,目标相对稳定和具体。从目的的可实践性上来看,比起林风眠通过社会艺术事业实现艺术社会化这个宏大目标,徐悲鸿的复兴中国画显得更具体实际和切实可行。从短期效果来看,林风眠所要实现的艺术社会化主要是从人的心理层面来衡量,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心灵的关注,其效果衡量缺少具体的衡量标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徐悲鸿的以写实主义复兴中国画则可以通过具体的形式(作家、作品、理论等)进行衡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和现实,激进主义思潮蔓延。复杂的社会现实,使得林风眠的这种理想化的目的观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其时,历史的选择性,选择了徐悲鸿,而忽视了林风眠。也正因为如此,从办学结果来看,徐悲鸿能够将毕生主要精力用在革新美术教育事业上。而林风眠仅在1926年到1938年投入到了美术教育事业上,1938年以后则不得不放弃美术教育,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孤独艺术探索。

参考文献:

[1-9]谷流、彭飞.林风眠谈艺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55,105,45,61,44,45,101,112,62.

[10]王震.徐悲鸿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288.

[11]―[18][20]王震,徐伯阳.徐悲鸿艺术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52,512,553,11,63,498,306,506,506.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9

   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审丑”的“后艺术”时代。某些当代艺术似乎意识到欧洲18世纪发明的各种美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性”的发明。美学用“审美间距”这样精妙的隐喻来解释几千年前柏拉图把艺术家排除在一定距离之外这一行为。无疑,哲学利用美学控制艺术的策略是大胆而成功的,它“使严肃的艺术家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创造美”[7]。人们一贯认为是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开启了当代艺术潮流,艺术开始走上哲学道路,印证黑格尔美学的预言。事实上在人类已有的美术史中,自柏拉图之后,“艺术一直在回答哲学的问题”[8]。杜尚与沃霍尔的作品只是将哲学剥夺艺术这一功能演绎到了极致,是对哲学剥夺行为的反抗斗争。如果说正如当代艺术家所宣称的那样,他们是杜尚和沃霍尔精神的传承,那么他们在反对哲学对艺术权能的剥夺同时,又屈身于哲学,这就是当代“艺术”的悲哀。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艺术”那些所谓惊世骇俗的“艺术创作”其实不能称之为艺术创作,它们只是一种古老习惯的延续,当这种习惯最终也消失时,“艺术”也就终结了。在艺术走完追求“视觉真实”和“理念真实”后,后历史时期艺术只能走上“实用真实”装饰道路。关于这点,丹托也曾经为摆脱哲学使命后的艺术找到其自身的定位,他将艺术的作用与修辞(rhetoric)作用联系在一起[9]。我们不能否定“修辞”与“装饰”这两个词语的某些共性。

   二、新媒介催生的大众文化剥夺了

   传统艺术功能原始时代以来迄至今日,艺术无论是弘扬历史、鼓舞斗志的功能,巫术活动的抚慰哀伤功能,宗教宣传的社会功能,抑或是供人们茶余饭后品评赏玩的娱乐功能,如今都已经衰落。全球化语境下的人类实现了以前“千里眼,顺风耳,日行千里”的梦想。电脑、电视、相机、音乐播放器等新型电子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大行其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李泽厚先生所描述“:四星(影星、球星、歌星、主持明星)高照,七情飞扬。”人们已经不再追求古典艺术,而是倾慕能够带来更直接声(music)色(sex)快乐的多媒体文化。并且在市场机制的促动下,商业化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促使审美娱乐飞速扩展,大众文化日益与市场谋和,艺术大批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装饰、娱乐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艺术主流。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篇10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把它作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①曾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②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等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是培养文化领域工作者的基地和摇篮,是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媒介,是交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艺术的窗口。艺术院校在接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同时,以其富集于艺术文化人才和成果的巨大优势,通过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创作和服务社会,对社会文化建设发挥着强大的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因而成为传承、传播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艺术的主阵地,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艺术人才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因此,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显。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专业特点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倾向和发展规律。专业的特殊性使他们较早地接触社会,具有一定的专业成长背景,文化课学习成绩要求不高,使他们既具有普通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共性问题,同时又凸显其个性化问题。应该说,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整体思想状况和价值观主流是好的,阳光活泼,乐观自信,感情丰富,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价值认知符合社会规范,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个性张扬,主体意识强,不压抑情感,追求自我实现,向往自己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文化艺术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所成就;他们大多思维活跃,热衷尝试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他们重视自己所学专业,有良好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追求艺术美感,有一定的艺术创新精神和能力。但他们也存在价值取向矛盾化、价值选择个性化、价值追求复杂化、价值标准功利化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艺术院校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艺术院校和艺术院校毕业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实践基础上的学术研究、理论创新来带动人才培养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水平。

二、成功心理学的由来及其发展

成功心理学的英语名词是“positivepsychology”,这门学科主要致力于寻找和培养成功的因素,是关于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学。“是从健康、成功生活的角度来探求心理学的理论构架,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乐观主义、积极情感、精神信仰、幸福、满足、个人发展,以及安康。这些主题可在个人、小组、家庭或社区的层面上进行研究。”③“传统心理学着力研究人的心理病态,并寻找医治的对策。成功心理学则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并致力于剖析成功的奥秘。”④成功心理学的特性,使得它一方面尚处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渗透和拓展到工商管理、高等教育等社会生活的相关领域。以成功心理学的视角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收西方成功心理学理论中合理的精华,同时充实富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从而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

在美国的哈佛、宾夕法尼亚等大学已经开设了成功心理学课程。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成功心理学第一节课,首先由学生自我介绍,接着每个人讲述一件迄今为止最能反映自我积极品质的故事,然后大家对故事进行回应,在大家分离喜、怒、哀、乐的同时变得细心敏感,并学会了如何真心倾听别人;以后每周都有写作和讨论,引发班上学生之间激烈的思想交锋;然后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都去分别做一件追求欢娱的休闲活动和一件帮助他人的善意举动,并写下感受;结果发现帮助他人之后的精神怜悯明显会比享乐活动带来的乐趣持续的要长,并且影响也更强烈。随后,在课程中还进行了“如何改变悲观主义”,“生命是一种艺术”的主题讨论,最后并没有进行课程考试,而是根据每个人的讨论参与程度,作业的完成量以及写作的创造性给每个学生评出相应的等级。学生们在课程结束后如是说:成功心理學教会了我如何生活,让我思考我的每一个行动,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目标和更加充实。显而易见,成功心理学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人生态度都发生了变化,让他们更积极地思考未来,思考与人相处,思考整个人生。

三、成功心理学视角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研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与社会有关的内容,包括合作、公民权利与义务、公共精神、慈善和考验、尊重他人、社会公正、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劳动等。其次是与自我和个人有关的,如真诚、诚实、守纪、勇敢、善良、容忍、自尊、自我完善等。再次是与国家与世界有关的,如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和平的公民、国家理解等。⑤由于成功心理学是基于人本心理学基础之上,关注人性,关注个人与他人、团队、社会的关系,透射出许多道德范畴的思想内涵,很多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殊途同归,从成功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成功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的优势和长处,强调人的最有价值的内涵。

不鼓励人们不遗余力地去纠错补缺以求完美。成功心理学有一句名言:“人是不会改变的,不要为填补空缺而枉费心机,而应多多发挥现有优势,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⑥由此可见,反思传统智慧,打破一切常规,鼓励人们勇于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更新观念,转换思维模式。

艺术高校的大学生更注重自己的独立人格,渴望尊重,需要关爱,在艺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要将爱的付出放在首位,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老师心中的一员,以校为家,以班为家,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活动,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主人翁的态度为人处世。通过爱的付出,激发学生明辨事理,最终获取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丰收。

第二,情理结合,以人为本。成功心理学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把握,情理结合,看清人的优势并利用这些优势。

情是理的前提,情通理才能,而以理服人的目的,只有情中有理,理中蕴情,情理交融,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缺乏情的理,往往会空洞无力,没有理的情会流行庸俗肤浅。以情感人必须建立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如果情不以理相约束,就会感情用事,缺乏原则,出现情感泛滥。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热和关心是一种合乎理智的情感,是通过理性而培养起的一种高度责任感,蕴涵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无原则地迁就、迎合学生,而应该把全心地热爱与关怀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慈”结合,严中有爱,爱中体现出严。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相关情感内容,使学生在理论上系统认识和理解情感知识;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全力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加强辅导员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功能,有计划地、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党团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理想、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激发学生自觉成才的意识。

第三,突出优势,促其成功。成功心理学主张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所谓的个人才干。这种优势基本是先天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艺术类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艺术天斌,也知道自己的优势。他们追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成功,并把未来的事业、家庭、爱情等人生课题建立在此之上。

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以及未来的事业发展都和这个优势结合起来,欣赏、鼓励他们的优势,使其不断挖掘优势的潜力,就能较好的促成他们走向成功。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注释:

①宋振超.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6期.

②習.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D].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③方晓光译.现在,发现你的优势[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④方晓光译.现在,发现你的优势[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⑤戚万学等编著.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马库斯﹒白金汉等著.首先,打破一切常规[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