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急救常识培训十篇医疗急救常识培训十篇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08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1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所发表的文告中就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在家中、路上或工作场所可能遇到的危险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公众舆论。但是,一个新的流行病学模式正在出现,意外事故和肉体伤害行为常常对受害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灾害性后果。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个人集体的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的100~15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形成永久性残疾。

近几年来,我国突发事件不断增多,“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疫、瘦肉精、苏丹红、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以及矿难、空难、车祸等,尤其是2009年4月以来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考验着我国的应急能力。

——在汶川大地震时,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个别伤员被生拉硬扯地从废墟下救出,救援人员不用脊柱板、硬质担架而用褥子、床单就对其进行转移。地震后由于房屋倒塌,脊椎难免会受到损伤,但不是脊椎受到损伤就一定会发生截瘫,反而是因为这种“拉扯式的救援”,或者是获救后搬运方法不当,如施救人员用床单这样的柔软织物护送伤员,会导致其脊椎损伤加重,造成伤员截瘫。这些救援方法会对幸存者造成二次损伤。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群体伤害时,即使是医务人员也因专业教育薄弱和应急器材装备不足,而发生不该发生的状况。因此,越是在突发事件下,越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

——在近几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及一些大型运动会上,曾突发参赛选手晕倒事件,我们看到的是持有救护证书的国外友人出手相助——做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而众多的国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最好的反应只是拨打急救电话。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深反思:一是预防理念、急救知识普遍缺乏。社会往往认为,救人是医生的事情,以为自己能做的就是及时向急救中心求救。二是的确我国未设立规范的救护员培训制度,国人缺乏急救知识培训,没有救护资格,不敢、不会伸出援助之手。

在美国,餐馆、民航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必须持有心肺复苏技能(CpR)证书,一旦顾客、旅客出现状况,能保证其在第一现场就能得到有效救治。美国人之所以能在“9·11”事件中处乱不惊,与其日常获得的救援理念、知识、技能和救援训练、演习等关系密切。

美国人非常强调“第一目击者”的概念。我国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曾在美国休斯敦的一家餐馆里遇到一位客人突然倒下,现场“第一目击者”——服务员马上拨通911,救护车在4分钟后赶到。在这4分钟里,服务员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的基础急救,这为随后的抢救奠定了成功基础。

李宗浩教授指出,急救最基本、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救命,而救命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心肺复苏。以心源性猝死为代表,最及时、最有效的抢救,可以概括为四个“早”,即早期通路(拨打急救电话)、早期心肺复苏(“第一目击者”施救)、早期心脏除颤(专业急救人员施救,或由“第一目击者”在有条件的现场施救,进行体外自动心脏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专业急救人员应用救护车等专业急救装备施救)。

在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当前,一方面要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把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向社区、向社会普及,让“第一目击者”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抢救。另一方面应积极构建我国的城市急救网络,包括给救护车以规范、基本的装备,寻找好的机制让其接到求助电话后也能在4~7分钟抵达现场。必须尽早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组织并形成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急”和“救”的功能,才能使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院外急救需要一大批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基本的生命急救技术如维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伤口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后送等。这些急救人员从哪里来,如何进行培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比较重视急救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从事急救工作的急救技术人员、急救医士、警察、消防队员和驾驶员等都要经过急救培训,重点培训基本生命急救技术和高级生命急救技术,培训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并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发给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急救医疗工作。但我国这方面工作还比较落后,有些还未开展。

1普及急救自救知识的重大意义

院外急救是指在家庭、机关、学校、工厂、城乡居民中所发生的意外灾害事故和突发危重伤病员的抢救工作,即伤病员尚未到医院外的抢治,又称院外急救或临场急救,它是重要的第一线救死扶伤工作。院外急救的成败往往是一个地区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各国政府对医学急救,包括院外急救十分关注,从指挥、组织、人员和装备等方面,都形成较完善的有机结构。

自有人类以来,院外急救工作在不断同病伤做斗争中就有了雏形,同时在人类不断繁衍中延续了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救医学逐步形成一门崭新而独立的学科,目前正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从广义来讲,急救医学包括平时、战时、各种灾害、传染病等,同时还包括医院外和医院内的急救。前者是急救的基础,后者又是急救的继续。医院急救成功率高低又是一个现代医院重要的一面镜了。院外急救需要有坚强的网络,由用医学科学武装起来的医护人员和热心、受过专门培训的院外救护员组成,并做到及时、正确地处理伤病员。它能大大减少伤病员的痛苦,把垂危的伤病员抢救过来,把致残率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还能大大缩短治愈时间。这一事实不论是在平时的还是战时的院外急救中,都已得到证实。

加强院外急救理念及实际操作功能,重视医院后继的抢救,改善伤病员的转送,充实急救设备,并使医护人员尽量接近伤病员,缩短伤后到抢治的时间,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做好院外急救工作,既能抢救宝贵的生命,又能节约大量资金,还能鼓舞人们的士气,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因此,院外急救工作的成败常常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

总之,院外急救在急救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院外急救的有效与否对伤病员的生与死和预后起重要作用。院外急救代表着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是现代急救医疗体系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目的。这既是一个国家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2我国院外急救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法规、机构设置方面

(1)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和军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虽然都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但相互不配套、不衔接,对救援力量缺乏统一调度。各地尚未建立完整的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当地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总体应急预案、医疗急救机构和救治机构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等。

(2)医疗应急机制不够健全,医疗救治与卫生应急机构不够协调。急救机构设置不统一(医疗急救中心和紧急救援中心),职能不能完全发挥。许多地级城市尚未建立急救中心,医疗救援机构和救治机构的基础设施落后,经费缺少,装备不足,技术力量不强,队伍人才短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体系仍不完整。

(3)救援技术措施不够科学规范。因灾难事故的性质不同,发生的伤害伤情不尽相同,医学救援中各项技术措施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尽相同。在抽组救援人员、配备救援装备、选择救援方案等方面普遍存在误区和盲区,降低了救援效果。东西部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标准不统一,城乡不均等,信息系统不够灵敏,指挥决策能力不强,应急反应不迅速,资源配备不足,能力储备较低,医疗应急能力极待提高。

2.2急救人员培训方面

目前,我国院外急救人员培训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统一的院外急救专业教材。我国现阶段无急诊医学院,只是少数医学院校中有急诊医学教研室,可能还无急诊医学系,急诊医学仅作为选修课或作为内科学中的一个分枝内容教育,院外急救只能是分枝的分枝,现有的急诊医学教材中有关院外急救内容大多很简略,没有统一的院外急救专业医疗教材,这使院外急救培训无标准可依据,各地的培训内容差别较大。

(2)缺乏系统、严格操作训练。现有的有关院外急救医师培训班往往着重理论教育,较少操作,从现有的各种培训班课程表中还未发现操作的时间超过3天,一些培训基地缺少模具,即使是操作也是很多人一组操作,每个人操作的机会太少,以至于不少随车医师不能很好掌握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CLS)等标准操作技术,其他急救技术如除颤、气管插管、外伤包扎等也不熟练和不规范。

(3)驾驶员、警察、导游等只有简单的上岗培训。绝大多数院外急救驾驶员、警察、导游只经过上岗培训,有的甚至连上岗培训也没有,只是知道一些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最简单的急救知识,未接受系统急救医学培训,仅仅相当于市民急救普及教育的知识,所以这些人员在急救中很难参与医疗,更难与医师紧密合作。

(4)没有定期复训考试制度。从事院外急救的医师基本上来自医学院校的医疗系毕业生或来自内科、外科,只要有执业医师资格就能从事院外急救,而对其是否具有对院外急救的基本技能并无要求,年复一年,他们的技术有否与时俱进也无要求;对驾驶员和担架员更无医疗急救技能方面要求。制度上造成有的急救人员知识、技能不能及时更新。

(5)公民普遍缺乏院外急救自救知识,目前,不少学校及部队、公务员等已有相关的培训读本,但教师不专业、传授知识点不到位。市民、工人、农民则缺乏必要的知识传播。

3普及院外急救自救知识的建议

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来规范公众应急自救教育

提高灾害预防能力是所有国家都须常抓不懈的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全社会灾害的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来规范公众应急自救教育。从政府层面上进行相应应急法律法规规范建设,使应急自救互救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使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成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保障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全面、稳妥、规范、有序地推广。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9件专项应急预案确立了政府是主角,已经先行一步,承担了预案实施的主体责任,从体制、机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政府是公众应急自救教育的主导者,应该制定相应规划,对公众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相关应急自救教育和演练。

3.2加强应急救治专业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和身体条件好,技术过硬,应急能力强的医疗急救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应对和控制各种重大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时,才能达到反应迅速、处置高效,救治有序的医疗应急救援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应急救治专业队伍,负责日常、重大事故和一般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以及承担本辖区的疫病、当地各种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恐怖事件类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应急救治任务。

3.3加强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建立一个快速,有效、准确、灵敏的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医疗应急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应以急救中心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系统为核心,以医疗救治医院为网络,与疾病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共享信息资源,共同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紧急救援中心可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调度医疗急救资源,了解事件,评估和汇集现场信息,及时报告,接受指令,指挥员可通过该系统监控救援过程,分析救援能力,与公安等急救部门沟通信息协调联动,保证医疗急救资源在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能力和水平。

3.4重点的特殊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演练

对于特殊岗位人员如公安、消防、医务人员及特殊场所保卫人员应进行全方位应急自救互救常识的培训,而且要经常反复演练,主要内容应包括:传染病与突发性疾病的预防与急救、中毒的预防与急救、火灾预防与火场逃生、抵御暴力侵害、交通安全、家用电及电梯事故、危险化学品、放射源、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预防与急救等安全防护以及维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伤口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后送等。要毫不放松地抓好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操作和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

国外比较重视急救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从事急救工作的急救技术人员、急救医士、警察、消防队员和驾驶员等都要经过急救培训,重点培训基本生命急救技术和高级生命急救技术,培训后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并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发给资格证书,才能从事急救医疗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及各级红十字会也不间断地举办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对各类人群(如大学生、警察、驾驶员、导游等)进行现场救护技能培训,并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福建省红十字会就组织有关急救专家编写了《现场救护》一书(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作为现场救护技能培训的教材,不定期开展特殊人群的救护技能培训,并利用红十字日、拯灾活动等机会向公众普及现场救护技能。这些都是院外急救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

3.5加强公众应急自救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危机意识及防灾减灾应急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生命意识教育、应急避险教育在很多国家是公民的必修课,目前中国多数人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极为薄弱,所以期待安全教育能成常态,在全民中推广、普及应急避险措施。宣传、教育等部门应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社区宣传栏等媒介,利用编印通俗读本、摄制影像资料、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有关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普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百姓的自救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和自救能力。通过广泛宣传,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同时,把应急演练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各有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制定具体的宣传活动方案,采取有效形式,确保宣传效果。通过宣传,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全民培训学校应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宣传基地。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进入学校、企业、农村、公共场所,定期开展一些防灾演练,变书本防灾知识为实际抗灾能力。

3.6成立专业的培训教师教练队伍

公众应急自救教育方法应提倡知识讲授和实践演练相结合,可创办公众应急自救教育培训学校,培养大批专业的培训教师和教练队伍,保证教师知识全面,经验丰富,能深入讲解,课程生动,以确保教育效果。

4结语

福建是一个多灾的省份,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也处在潜在地震带上。福建省赴川医疗卫生救援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直观地感受到了地震对国家建设、人民生命损害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深刻认识到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建立一整套更加完善、有效的防灾应急预警、防控机制和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在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当前,尤其要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把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向社区、向社会普及。积极构建我国的城镇急救网络,尽早建立、健全各级急救医疗组织并形成网络,以规范、基本的装备和合格的救援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急”和“救”的功能,使突发事件的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5).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中国政府门户网站,省略.

[3]福建省急救中心,福建省红十字会编.现场救护[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2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一切工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一月份:

内容:针对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特点,安排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及Co中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

方法:由科主任主办讲座1次,然后选高年资医师一名讲座一次。每名医护人员在iCU室操作呼吸机并进行现场考核。

二月份:

春节前配合急救换服装后的崭新面貌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外急救演练,演练前先进行心肺复苏强化训练,并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考核打分记录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净化技术培训。科主任主持,复习灌流相关知识及适应症、禁忌证。必要时采用幻灯教学进行讲座。然后由每位医护人员上机操作。进行考核。

五月份:

学习培训各种农药中毒治疗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参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

六月份:

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七月份:

组织全科参加医院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科内举办医生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八月份:

结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淹溺、中毒及电击伤的专题学习。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伤害常见处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要人人动手,个个过关。严格考核。

十月份:

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学习2~3次,并安排考核记录。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术培训。重要放在气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体进行训练,人人过关。

十二月份: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3

关键词:院内急救复苏技能;模拟训练;心肺复苏;构建

研究发现,经过系统专业的急救复苏技能培训的医护人员还不到所有人员的一半,其中绝大部分人员有主动学习急救复苏技能的意愿,而过去旧有的医学教育往往是以灌输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对急救技能的培训,这样通常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相分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完善相关制度

1、建立目标

医院的相关部门应该严格制定培训计划,尤其加大对培训目标的重视,一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促进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2)加强对医疗安全的保证;3)将医患纠纷减少到最少;4)配合并且协助人事管理。

2、完善制度

在目标的引导下,培训应该及时制度化,就培训主体而言,应该选择常年奋战在最前线的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护理人员等;就培训时间而言,应该保持每年最少两次,每次培训7天左右的频率;就成绩考核而言,应该将上岗资格认定的内容包含培训成绩这一项,并将此作为个人年终考核、评定职称、人事关系调动等的部分依据。这些措施不仅可以规范培训考核的严肃性,而且还能监督并保证相关人员对急救复苏技能的掌握。

二、建立合理原则

1、建立原则的依据

急救复苏技能培训必须按照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进行,即必须先明确从理论知识积累到临床实践各细节的目标,其次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培训中心的培训条件来设计具体的架构。由于培训考核的本质是在于促进相关医护人员的急救复苏技能,因此其考核的原则是增强培训效率及效果。另外,根据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的特征,必须首先要保证不能影响其正常工作,其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和考核,一般包括开放式与集中式相结合、计算机考试与模拟操作相结合等方式。

2、合理设计培训课程

总体而言,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三大模块:1)依靠理论授课来积累急救复苏技能的基本常识;2)依靠单项技能练习来增强急救技能;3)依靠虚拟训练系统和模拟人病例的培训开展综合急救演练。在这三大模块的具体实施中,应该根据医护人员的自身特征、工作特征、工作需求、医院水平等不同情况开展,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对于培训对象的不同工作需求,在授课内容、模拟培训项目等方面应该及时调整,并在充分考虑培训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灵活掌握开展方法。

对于住院医生而言,其培训课程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方面:由于其经常在最前线直接接触患者,可以最为直观迅速地判断出或者的病情,并及时作出相关处理,因此对于这一类人员的培训应该以诊断病情、单项急救技能操作、简单病例模拟演练等为重点,加大对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在授课方式上,理论课一般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持续4课时;在授课内容上,应该强调技能操作中的新知识和新进展掌握,不能忽视实践的重要性。

对于住院总医生而言,其培训课程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方面:作为促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人员,住院总医生对于加快每一位医师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相应的,对其急救复苏技能的要求就必须比最前线的医生更严格。由于急救复苏技能有其自身的通科性质,所以为了患者的最根本利益,并且通过医生的综合素质,所有的住院总医生应该全面掌握急救复苏技能。在培训主体方面,所有的住院总医师为此次培训的对象,在培训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Simmam模拟人、复苏安妮模拟人、单项急救支能,这些内容一般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为小组考核与个人必考相结合进行;二是我院microsin软件系统与各种学习资源,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考核方式为个人必考。

三、模拟训练体系的选择与预期后果

1、心肺复苏模拟练习

通常急救复苏技能训练会采用配备电子显示器和电脑报告仪的全身心肺复苏-D复苏安妮,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考核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以有效保障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促进模拟训练效率的提高。

2、microsin自学系统

我院与某公司和协会联合出品的microsin自学系统是通过一定的学习目标来培训相关人员的急救医学知识,在此系统内可以提供最接近临床实际的诊治环境、功能模块、众多病例、检查治疗方法、药物等选择,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水平的知识需求。这一系统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即每个模拟病例演练完后,有一份评估报告会自动生成,该报告不仅会评价相关人员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评估分数,而且还会给出欠缺之处、提出建议等,这样除了会增强客观性外,还会督促相关人员的自我学习,增强自律性。

3、模拟人病例练习

复苏安妮模拟人通常应用于简单的病例练习,一般会选用临床常见的病例来考核,其除了会发声、有独立自主的呼吸外,还具有真实的呼吸声音、心音、动脉脉搏等,指导教师可以通过遥控器远程控制模拟人的生理反应,增强了演练的逼真性。Simman模拟人是为模拟病例情境教学时麻醉而设计的,其比复苏安妮模拟人有更多的生命参数可编辑,而且能够模拟正常的生命体征和各种异常生命体征,甚至是较为复杂的临床案例。这些模拟人训练不仅可以促进相关人员综合急救技能的提高,发散其思维,而且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规范其职业行为。

四、结语

由于模拟培训也有一系列局限性,所以在临床技能教育中,只能将其作为一个环节进行,医护人员更多的是在临床工作的一线积极主动的汲取各种实践经验,以充实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急救复苏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石少梅.浅谈正确指导和组织进行急救复苏时临床麻醉中的重大技术问题[J].中国医学创新,2012(27).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4

1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1.1教育过程

美国对急诊医学教育主要有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2个阶段。医学生经过4年医学院本科教育毕业后,才能进入住院医师培养体系,这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of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认证的[3]。在此之前,需要通过美国医师执照测验(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急诊医学在美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学科,它是申请难度排名第三的专科,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大致为3~4年,如能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就可获得专科执业医师协会认证,成为一名能独立执业的主治医师,可以选择教学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执业。另外有一部分医师则可以继续选择专科医师的培训,专科医师的培训是住院医师培训后的亚专科教育,一般为1年或2年,在此期间还能通常同时获得额外的硕士学位(如公共卫生硕士)。

1.2培训项目

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1.3资金保障

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2.1教育过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2.2培训项目

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2.3资金保障

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3.1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3.3加强急诊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3.4加强人员保障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5

1疗养急诊工作的特点

全军联勤后,疗养院的任务更为繁重,主要承担着特勤、老干部、在职高中级干部、基层官兵及特种职业人员的保健康复任务,为促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同时,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得到了加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推动了疗养工作的深入发展。健康查体、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及康复疗养的人明显增多,尽管前来疗养查体或休闲度假的疗养员大多是健康或亚健康者,但在疗养中,各类急重症和外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疗养院急症发生呈现出“突发、零散、病杂”的特点,这就给临床救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只有正视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才能有效地确保疗养医疗安全。

2疗养院急诊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2.1保健任务重、状况复杂。随着干部疗养期由原来的30天改为15天,在缩短了疗程的同时,也增加了疗养工作的强度,很多疗养员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外出参观的景观治疗和走亲访友上。我院老干部疗养员人数多,平均年龄大,病种多而复杂,一人身患多种老年慢性疾病不在少数。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居多,虽然他们平时坚持服药,病情较平稳,但疗养期内可因长途旅行、外出参观、走访劳累、天气变化、饮食不当、上呼吸道感染、意外跌伤等而诱发各种急重症,特勤人员及年轻的在职疗养干部中,也有因各种情况引起的急重伤病需要救治或转院的,地方查体会议的疗养员数量大,疗养时间更短,且相当一部分人病史不祥,疗养中的急重症也时有发生。随着疗养院的合并组建,本院工作人员、退休老同志及家属、小孩数量增加不少,进一步加重了保健工作任务。

2.2急救设备落后、药品不齐。疗养员多数为健康或亚健康的保健疗养者,常主要采用休息放松、体疗理疗、水疗景观、膳食营养、心理调节、矫正不良行为及健康教育、咨询等措施,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疗养目的。药物治疗只起辅助、支持、维持疗效的作用,多数军队慢性病疗养员医疗条件较好,所用新特药品自带,客观上造成了疗养用药范围小,保障药物品种较少、剂型陈旧。有的品种还时常断档,急救箱药品过期失效,补充更换不及时,急救设施老化,甚至不能使用。遇到急重症时,常常束手无策,难以发挥作用。与急救的需要差距甚远,是影响我院疗养质量的瓶颈之一。

2.3医护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学习劲头不足。由于疗养院工作的性质特点、医护人员的缺编、工作量的加大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加之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专科性不强,极易形成“疗养院无病可看、无专业特长”的错误思想。为数不少的医务人员没有找到疗养专业的特点和重点,不能给自己定位,对疗养工作没有热情,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学新知识、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不高,导致许多人知识老化、业务荒疏、技术退步,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疗养事业的需求,在急重症救治工作中尤为突出。尽管每年在疗养淡季,都会选送部分医护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但总体上临床经验缺乏、技能提高缓慢,“浅泛、陈旧、乏长”为其基本现状,难以形成个人特长和专科优势,这种现状令人十分担忧。由于许多值班医护人员未经过急救专门训练,缺乏临床经验,各类检查、检测难以及时到位,临床时对病情判断时有偏差,加之急救条件简陋,仪器分散放置或未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还有多头管理,操作人员更换较快,急救药品种类、剂型跟不上临床需求,常制约急诊工作的顺利实施,甚至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2]。

2.4急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脱节。疗养院的急救学习,主要来源于急救预案的模拟演练以及个别干部三个月在治疗医院的短训。疗养院急重症的发生呈现“突发、零散、病杂”等特点。由于疗养区大,居住分散,干部疗养区仅设一套值班,一旦有急重症的发生,很难第一时间迅速到达现场实施有效救治,易延误病情。加之急救理论知识的确缺乏,急救器材的老化、落后和药品供应的不足,急救机制的不顺畅,规章制度不够明确,使得有些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处置、转送院等方面不够果断和准确;还由于对自己的急救水平缺乏信心,怕担风险,更希望尽快送院,存在消极思想。殊不知病有轻重、缓急,把握有效抢救时机更为重要,有的还必须实施现场急救,一时难以搬运(如溺水、触电、心脏骤停、脊髓横断伤、急性脑出血等),即便要送院,派车、转送也需一定时间,极有可能延误最佳救治时机,而在送院途中,还需积极连续有效的救护,方能保证平安到达。疗养院医务人员所学理论知识无法与急救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影响了疗养院急救工作的开展和急救技术的提高。

2.5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协调不到位。由于我院合并组建不久,新的工作程序有待进一步建立理顺,部分兄弟疗养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特别是目前的急诊转送院程序还较复杂,有的工作衔接协调不够,时有脱节现象发生,直接影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效果。

3对军队疗养院急诊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根据去年全军疗养工作会议精神,将疗养院建成四个基地的目标要求,解决好疗养中的急诊问题,应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高度重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救治水平,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其目标定位应是: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有效初级救治和及时正确的安全送院。

3.1与时俱进,增强急诊的意识观念。疗养对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已被国内外多年的实践所证实,其投入、产出比达1∶3~4[3]。疗养中有许多空白和未知,需要我们去实践、探索。因此,确立疗养院有事可干,激发起大家投身于疗养事业,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非常重要。疗养院医务人员多毕业于医学院校,且相当一部分人来自于临床医院,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急诊工作基础,这对疗养急救工作很有利,只要组织协调好,加以合理利用,将发挥积极作用。既然疗养中急诊工作难以避免,就必须正视它,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强化疗养院急诊工作的观念和意识,在现有条件下加以解决是疗养医学发展的基础。

3.2完善机构,制订急救预案,加强工作协调报告。急重症的救治工作应是疗养工作的后盾和支撑,如果这个“瓶颈”解决好了,就为进一步做好疗养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目前,相当一部分疗养院对这个问题解决得还不好,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深思。

3.2.1建立健全急救工作组织,促进其有效运行。设立疗养院急救领导小组,组长应由主管业务的副院长或医务部(处)主任担当,便于人员、器材、药品、车辆调动和外联协调;再选2~3名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科室主任为常务副组长,有利于技术指导和把关,并能随叫随到;成员则由各专科主任,高年资技术骨干组成,设立急诊值班制或二线班,保证24小时有人,做好应急准备。

3.2.2制定适合疗养院的抢救预案。根据疗养院设备情况和疗养急重症的特点、规律,结合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水平,借鉴吸收大医院的急救技术和先进经验,尽快制订出适合本院特点的便于操作的急救预案,促进疗养急救工作步入正轨。

3.2.3加强工作协调,促进有效运行。急救工作协调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值班护士与值班医师、急救小组、机关、拟转送的体系医院或当地医院等一系列关系的协调问题。协调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急、重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运送。各相关的辅助科室及救护车也应做好应急准备,随叫随到,积极配合临床诊治,做好及时送院,还应做好运送途中的连续救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确保病人安全到达医院,得到进一步救治。

3.3开展医务人员急救技术培训,切实抓好急诊预案演练。在全院普及急救常识,对急救组人员实施定期业务技术培训是必须的,因为急救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临床技能,若久不应诊,易致工作生疏,技能退化,常影响救治信心。组织系统业务学习,进行常见急救技术操作专门训练,如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复律、吸痰术、动静脉穿刺术、气管给药及呼吸机的应用等技术培训,这也正是疗养院医务人员现实的弱项,应常抓不懈。

3.3.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应以《常见危重症抢救预案》和疗养院抢救预案为指南,结合本院实际,使广大医务人员尽快掌握常见危重症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救治原则和实施方法,打牢基础,一旦遇险,不至心中慌乱,无所适从,而能沉着冷静应对。

3.3.2增加临床实践机会。选送急救骨干定期到大医院急诊科进修、短训或临床见习,感受急救氛围,学习实践急救技术和别人的经验,培养沉着冷静,处事果断的工作方法和能力。还应积极参加军内外急诊学术交流会,了解急诊医学的新进展、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汲取先进经验。

3.3.3实施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邀请院外专家、教授来院授课,介绍工作经验,进行技术指导,或担任技术顾问,经常检查纠正我们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急救工作。

3.3.4在实践中充实提高。结合身边发生的急诊案例,适时开展病例讨论,及时总结,讲评工作得失,汲取经验教训,以期提高临床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促进急救工作的不断提高。

3.3.5走好疗医结合之路。在全军后勤联勤后,适时开展疗医结合,大力培植特色专科技术,不断提高临床技能,或与当地的急救组织密切联系,积极配合,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有利于疗养急救工作的发展。

3.4及时更新添置急救设备和药品,满足工作需求。急诊工作的开展,仅靠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责任心远远不够,它对急救器材,药品及监护仪器的依赖性非常强,甚至不可或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此意。认真研究急诊工作特点,参考医院急救室设备条件,结合本单位情况,尽快添置一批必须的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便携式除颤器和X光机、超声波等,配备常用急救药品,保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做到相关人员熟练操作和维护设备,并相对集中使用至关重要,一旦有事,便可迅速投入使用,发挥作用。

总之,疗养急救工作有其特点,它是疗养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要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完善机制,培训人员,不断提高技能,配置必须的药械,各部门紧密协调与配合,一定会抓出成效,将会促进疗养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恩显,主编.现代疗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

2杨增慧,周清,唐桥梁,等.疗养员应重视急诊工作.中国疗养医学,2003,12(5):366-367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6

这一提案,还是源于赵铱民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亲身经历。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赵铱民亲眼目睹了许多医疗救援系统由于指挥不当,救治力量配置不当,医疗资源使用混乱,导致医疗和救援资源严重浪费,甚至迟滞救治速度,降低救治成功率的现象。

赵铱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究其原因,并非各级干部不尽心尽责,也并非资源不充分、不到位。其最重要的原因是,震区卫生行政管理干部灾害医学知识、应急处置经验严重缺如所导致的应急处置能力低下。

为履行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赵铱民在震中、震后先后访问调查了震区和震区外的62位市、县级卫生行政管理干部。他痛心地发现,他们竟无一人接受过系统的关于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方面的培训。而医疗系统能在各次重大救灾中有出色的表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过了系统、规范的应急处置培训。

“虽然我们可以原谅和理解这些失误和不足,因为这样的大灾害毕竟罕见,但是,这些教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赵铱民说,“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地震、洪灾、泥石流等频发的多灾国家,此外还可能经常面对重大疫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知识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

为了在未来的灾难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能更高效地组织实施救治,减少损失,赵铱民建议,国家卫生部门应重点建立市、县两级的卫生行政管理干部进行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的履职能力。同时,他就此问题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一是建立常规的卫生行政管理干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制度,对各级卫生行政管理干部进行以提高灾难应急处置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短期培训,作为履职能力的基本培训项目或继续教育项目,培训效果列入干部履职能力考评项目。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7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市居民医保工作为目标,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科室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科室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主要措施

1.医疗质量

要在巩固前两年急诊管理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等级医院复审整改工作,围绕“质量、安全、服务、价格”,狠抓内涵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专业队伍的设置,进行急诊医学知识的学习,了解急诊急救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稳进急诊急救队伍。完善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使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完善24小时急诊服务目录、急诊工作流程、管理文件资料、对各支持系统服务的规范。协调临床各科对急诊工作的配合。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管理的程序。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24小时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加强三级会诊,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使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

2.质量管理

很抓“三基三严”,加强病史询问及规范查体、大病历规范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等专项培训力度。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依据病情优先获得诊疗程序。加强运行病历的考评,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完善定期检查、考评、反馈、总结的质控制度,坚持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对环节管理、凝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的处理意见要重点监控,促进基础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3.设备管理

要强化对急诊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并专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安全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严格院内感染。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4.服务态度

要抓优质服务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岗”活动,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培训计划

要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加大对各级医师培训效果的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的培训,强化全员职业责任意识。年在院部的支持下希望能派出医生护士去上级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iCU或CCU等相关专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业务。同时,树立一批医、德双馨的先进典型,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6.中医特色建设

要贯彻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方针,突出优势目标,加强中医特色建设。制定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中医药理论、技术培训计划,加大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按照二甲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要求,要有本科常见病、特色病种的诊疗规范与特色技术的操作规程,使本科规范性文件不少三种。提高中医药在急症救治中的使用率,急诊专业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中西医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急危重症的中医药使用率,使中医药参与率在30%以上。

7.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要搞好医疗保险改革顺利推进,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个环节更加明细化。同时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的双赢局面。

8.重点研究课题

今年要着重学习和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急诊、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无创和有创性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创伤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课题的研究,使我院急诊科急救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9.院前急救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8

[关键词]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042-02

完善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功能强大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是应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实施医疗救治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和管理,提高紧急救援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迫切任务。目前,我国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存在多种建设和管理模式,虽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特征都是以医学专业化建设为特征,因此,在急救医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现将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1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组织架构

1.1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

1.1.1概况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成立于2005年6月,是隶属于泸州市卫生局直接领导的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指挥调度平台实施全市120呼救集中受理,按照就急、就近原则统一调度指挥。指挥调度系统配备有线通讯、无线通讯、计算机应用技术、GiS技术、车载信息终端GpS等。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沪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已完成了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建立了17个急救站,有急救车52辆,服务范围覆盖全市12243平方公里,480.696万人口,城市区内实现6公里急救半径,15分钟以内响应。

1.1.2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职责

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全市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挥,检查、督促各急救站及网络单位执行《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

设立“120”医疗呼救指挥平台,24小时接受呼救(通过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等多途径通讯实现)并进行分诊;收集、处理和贮存社会急救信息。对社会急救医疗网络进行管理、维护,定期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建立、健全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的管理、统计报告等制度,保证其正常运作。负责把拒绝接受调度或参与抢救的急救站或医院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向市政府或市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在社会急救医疗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并提出表彰建议。

1.2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院急救站

1.2.1概况

紧急医疗救援网络是公共卫生救治体系实施紧急救援的基础,也是实现紧急救援“快速”的前提,应根据市区人口情况,合理整合有限的医疗资源,制定急救半径与急救反应时间的新标准,建立三级网络管理体制。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网络由政府举办的市级、(区)县级二级以上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驻泸的省级单位医院(包括泸医两所附院)组成,现已评定了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共4家为一级急救站,(区)县级二级以上医院12家为二级急救站。

急救站以各医院急诊科为基础,组成医学专业院前急救队,配备急救车辆和急救设备,配备先进的通讯工具和计算机终端,形成指挥平台、急救站、急救车辆相互间的通讯网络,有线、无线计算机网络,整合医院内急诊相关科室,形成院前、院内紧密配合的急救“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快捷、高效、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急救医疗服务。

1.2.2急救站职责

急救站应服从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承担社会急救医疗任务,接受急诊病(伤)员及转诊转运急诊病(伤)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服务,开展急救常识的宣传,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负责急救信息的收集、报告、传递,参与维护急救“绿色通道”。

1.3泸州市紧急救援储备医疗机构

为应对特重大型突发事件,将所有未加入120急救网络的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作为储备,纳入紧急救援体系管理。储备医疗机构职责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接受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承担伤病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接受急诊病(伤)员及转诊转运急诊病(伤)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具备急救条件的医院转送。

2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管理模式

2.1概况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为市卫生局直属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为单纯指挥调度型管理模式,以制度管理网络的方式运作,网络管理实行准入制、责任制、考核奖惩制。与全国其他城市的管理模式相比,此模式科学地整合了卫生资源,减少了区县急救中心的重复建设,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强化了医疗急救专业化队伍建设,缩小了出诊半径,缩短了反应时间。不足之处是此模式由于各入网单位的人事权、财权互不约束,因此存在网络管理难题,120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的权威性缺乏保证;各接诊医院把病人送往本院为主,各医院间存在协调沟通不畅的问题,易出现不按患者病情送往有救治条件医院的矛盾等。

2.2泸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管理架构

2.3泸州市120急救医疗网络运行架构

3泸州市紧急救援城市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是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恐怖事件等均涉及人的安全问题,包括受害人员、施救人员的安全保障以及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保障问题。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按照政府应急预案要求建立与110、119、122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日常状态下以各业务分散接警、分散指挥,应急状态下实现联动处理、集中管理、快速反应,构建全面的城市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大大提高了城市对突发、应急、特殊和灾难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4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紧急医疗救援专业队伍和提高紧急救援中心救援质量的关键。根据本市急救工作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人员素质、资源条件,按照现代急救管理理论和方法制定了一套急救网络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已出台了《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规划》《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体系120急救网络入网标准》《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标准》《院前急救若干规定》等,以制度来管理网络,规范了院前急救医疗行为,明确了各个岗位、各类各级人员的职责,对泸州市紧急救援网络的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泸州市医疗紧急救援工作规范、快捷、高效与优质的服务宗旨。

5制订人员培训计划

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承担着对调度人员、急救工作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的培训任务。急救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院前急救的质量。

5.1中心调度接警人员培训

接受岗位专业训练,掌握接警技巧。车辆调度、现场急救处理指导、大型事件病人分流,熟悉全市地理概貌、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等相关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5.2急救医护人员培训

院前急救人员经培训须重点掌握检伤分类、心肺复苏、骨折固定、止血包扎、气管插管、清创缝合、防毒和隔离消毒等基本技能,医师应具有医师执业资格,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实行持证上岗。

5.3驾驶员、担架员培训

重点掌握急救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外伤抢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并实行持证上岗。

6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的建设,120指挥中心已形成了覆盖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的紧急救援医疗服务体系,在应对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时可紧急调动全市医疗资源,实现了急救医疗服务的一体化。并取得了以下成效:整合全市医疗资源,降低急救的运行成本,减轻了政府财政再建投资和运营成本负担;急救站布局合理,有效缩短急救半径使市民得到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紧急救援医学专业化队伍;实现了泸州市急救医学服务人性化、结构网络化、反应快速化、指挥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经受了大型突发事件、旱灾、洪灾、火灾、乙脑疫情等事件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9

【关键词】志愿者;灾害救援

【中图分类号】F810.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39-01

前言:

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害。而迄今为止,人类依旧无法对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行准确预测以减轻或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如何在灾害发生之后将人民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后方的医疗救援点工作繁重,工作人员任务多、压力大。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救助点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志愿精神,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本文拟通过重大自然灾害中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的服务必要性、实际志愿服务内容分析探讨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服务的必要性

1.救灾

“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医疗点内志愿者服务有效协助医疗救护的实践经验证明志愿服务对于救灾、医疗点、志愿者以及社会均具有极大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且其破坏性极大,因而在灾害发生后的救助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身处当地、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医疗点展开救援,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1.1契合医疗点以及灾民的需求

后方的医疗点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对伤员进行伤情分级、紧急抢救、快速分诊等工作,灾害伤员病情以外伤为主,伴有大失血、水电解质失衡,意识模糊等较为严重的症状,病情进展快,伤员人数多,医护人员工作量极大。

后方医疗点多为综合性医院,内部构造相对复杂,病人及其家属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地文化背景,很难快速了解医院的就诊、检查措施,会在登记、寻找检查地点等琐碎项目上耽误大量时间。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背景,前期培训时使其医疗点的布局有了足够的了解,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家属进行相应的登记,安排患者进行有关检查,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患者检查结果,最大限度赢得了治疗时间。同时,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始终陪伴灾民及其家属,尽己所能安抚他们内心的不安,使之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对于灾民尽快康复回归正常社会具有极高价值。

1.2补充抗震救灾力量

“在应急救援阶段,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一个公共组织的力量无法单独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所有需求。”志愿者自发主动的组织形式,与政府自上而下的救援恰好相互补充,加强抗震救灾力量。

专业化培训使志愿者掌握了熟练的技巧,可以快速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后方医疗点的志愿者在培训中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掌握服务的技巧。对于服务内容的熟悉使志愿者有清晰的服务定位,工作细致,可以做到有效协助医护人员、加快病人分流。

2.志愿者

对于象牙塔内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志愿救助服务使大学生志愿者得到了特别的社会实践机会,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救助活动有机融合,深入基层,实践生命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2.1体会生命价值,升华对生命的理解

灾害救助活动中志愿者参与挽救灾民生命,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使其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价值至高无上,尊重、珍惜和敬畏生命。志愿者和灾民沟通接触,通过共情产生思想共鸣,灾民的伤情使志愿者意识到个体健康成长,生命质量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所在。

2.2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自豪感

后方医疗救援点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医学生志愿者为主。救援过程深化志愿者生命责任意识,明确并强化医学生自身成长目的以及方向,加强医学生学习动力,有助于自身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影响医患沟通形式以及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在救援工作中展现的快速反应,冷静判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超强体力与精力震撼着一同工作的志愿者,产生一种职业归属感与自豪感。

2.3提升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导致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问题日益凸显,人际交往中利己主义、实惠主义不断滋生。灾害救助活动具有社会性,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通过了解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灾害救助活动与一般志愿活动不同,目的性明确、社会意义明显,志愿者积极性高,自我定位清晰,造福社会,得到他人与社会的尊重,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感,较好地实现了志愿活动的教育功能,提升了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

3.改善社会志愿文化氛围

当代社会因志愿服务了解度低、接受度低缺乏志愿服务氛围,造成志愿服务开展难度较大,群众受益较少。大学生群体文化程度较高,对志愿服务接受度较高。灾害救助活动中志愿者对活动认识度较高,社会意义明确,对志愿服务有清晰的认识。这部分意识改变可在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持续影响对于志愿服务的态度,从而逐步改善社会志愿文化氛围。

二大学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为例

华西临床医学院“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参与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以及2013年“芦山地震”医疗点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了一套有专业培训、与医护人员配合良好的应急志愿者体系。

1.志愿者体系和培训制度

华西临床“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于2008年建立了“杏林风”《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志愿预案》。并建立起一支应急志愿者分队。应急志愿者分队成员接受专业医疗救援培训,学习掌握在医疗点有可能使用到的专业救护知识以及心理救护知识,并且通过向高级中学学生、社会服务人员等授课反复巩固,以达到熟练掌握,随时准备上岗的要求。灾害发生时,“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自动转化为应急指挥部,利用应急志愿者为骨干力量,组织并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医疗点的救助活动。

2.医疗点志愿工作内容及意义

医疗点救援具有专业、紧急、变化快等特点,在医疗点的志愿服务以不干扰正常救援为前提,协助救援为目的,通过对华西临床“杏林风“青年志愿者队参与救援情况的观察,志愿者在后方医疗点工作内容依据是否需要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

2.1专业

2.1.1急诊接应

协助分诊检伤涂片清创,处理病员衣物,登记并详细采集病员信息,护送完善检查,等候检查结果,办理入院手续,打印实验室报告,分发影像报告。该部分工作平时由护士完成,而灾害发生时医护人员均任务繁重,志愿者接手该部分工作,整体病人中转周期缩短,加快急诊科病人病情判断、分流入院,保证急诊科病人周转空间。

2.1.2心理干预

依据对象可以分为对伤员,地震儿童伤员进行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对需要截肢的伤员进行截肢前、后心理干预;对伤员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对其他志愿者进行心理干预。灾害幸存者心理变化与一般伤员存在明显差异,且更为严重。平时医疗点并不配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相关心理干预工作,故而志愿者填补心理干预部分,可使幸存者积极配合诊疗,避免意外伤害出现,同时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伤情的恢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2.1.3国际援助翻译

服务外国地震伤员,接待外国记者,国际友人及港澳台同胞。此类志愿服务仅在汶川地震时出现。因地震灾情严重程度,国际救援力量是否参与,幸存者中是否存在语言不通者可考虑安排相应志愿者。灾情严重,国际救援力量参与,幸存者中有国际友人时,此类志愿者解决了因语言不通而导致的救援迟缓,伤员无法与亲友取得联系等紧急情况。

2.2非专业

2.2.1陪护服务

照顾伤员基本生活,提供基本外科护理及复健,对伤员及家属进行简单的心理干预。该类工作通常由病人家属进行,但灾害发生后常常出现病人无法与家属取得联系,无人陪护的窘迫场景。志愿者对病人的陪护保证病人基本生活顺利完成,减轻护理负担,使医疗资源高效配置。且此类工作专业要求较低,后期可由社会志愿者接手。

2.2.2电信服务

提供免费报平安电话,手机充电,发放免费充值卡,提供饮用水。此类志愿工作针对灾害发生之后通讯不畅,幸存者现金有限或是通讯设备电量不足等无法与亲友取得联系的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对于缓解灾害幸存者的焦虑、不安情绪,营造相对稳定的治疗环境也有一定帮助。

2.2.3服务

维护医院内部秩序,避免拥挤及堵塞通道,维持院外急诊通道畅通。此类人员在实际志愿活动中任务量较小,需求较小,灾情特别严重或者灾民大批拥堵在医疗点时可适当安排,一般不做特殊要求。

2.3志愿者安全保护

医疗点人员复杂,情况多样,救助过程变换迅速,灾害救助志愿服务较之普通志愿活动在自身保护、心理沟通等方面有着更多不容忽视的细节。

2.3.1志愿者与患者、家属、医院环境有密切的接触,在志愿服务中时刻注意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发生后及时上报可有效保护志愿者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患者之间、志愿者与患者之间感染,避免灾害后次生疫情发生、爆发。

2.3.2志愿者与灾害幸存者直接接触、沟通,而幸存者经历灾害心理发生变化,症状表现为“灾害症候群“,此时不恰当的语言和干预措施会对灾民造成二次伤害。故而,志愿者应在日常培训中,志愿服务时谨慎措辞,以恰当的方式帮助灾民宣泄情绪,并通过倾听、陪伴等技巧安抚灾民。同时也应注意避免灾民因可以在志愿者身上获得安慰、帮助产生移情,对志愿者个人产生特殊情感。

三大学生志愿者在重大灾害后医疗点救援活动发展方向

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纳入志愿者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欧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较为完善,志愿工作有系统的培训以及保障机制,可以为我国志愿者参与到重大灾害医疗点救援提供参考。

1.1建立志愿者相关法律规范

将应急志愿者工作纳入应急救援体系,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管理、后勤保障、激励制度等多阶段多方面的政府组织、应急志愿组织作用和责任分配,明确志愿者权利义务,最大限度维护公民参与救灾志愿服务的热情,有利于营造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扫清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障碍,才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积极性、动员快速等特点,提升社会整体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德国针对应急志愿者建设的单行法有《灾难救助法》、《联邦技术救援志愿者法》等。美国于1988年制定了《斯塔福特救灾与应急救助法案》明确规定了志愿者在应急救援中的任务。

1.2严格规范培训

为保证志愿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反映,积极响应应急志愿者管理需要,真正做到“招之即来,来之即战“的需求,需要在平时对志愿者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志愿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志愿者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经验和反应力,着重点应在长期化培训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上。在这一点上德国对志愿者进行基础性和强化培训的架构层次值得我们参考。同时加拿大应急管理学院通过室内课堂的桌面演练和室外灾难现场的救援模拟等形式的实际操作训练也值得我们参考

1.3完善的激励机制

志愿工作非营利、不索取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因此,对应急志愿者的激励,不仅注重精神上的鼓励,而且还可以有物质上的激励,甚至金钱上的回报,只不过这些报酬的兑现是用特殊的形式而已。完善的激励机制将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如现行的德国、韩国通过一定期限的应急志愿服务可以免除兵役,志愿工作中工资照常支付,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学金支持等形式建立了针对应急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志愿者奖项以鼓励人们参与应急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艾春霞李秋林等人,汶川地震中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青年志愿者工作[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7):499~501

[2]杨洁,胡子祥,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中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no.92010,serial.no.197。

[3]张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德国模式及借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

[4]宋劲松,王宏伟,美国应急志愿者管理制度及其经验借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4.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篇10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柯氏评估;效果研究

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为独立型急救运行模式,每辆急救车配备一名急救医师、一名驾驶员和一名担架员。近年来,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在强化不同岗位从业人员急救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急救小组的整体急救能力。然而在当前的用工制度中,驾驶员和担架员均为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在招录时没有设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缺乏规范化,致使急救辅助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和协调配合能力参差不齐[1]。为此,本研究借鉴国外医疗救护员的培训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对院前急救辅助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为院前急救开展医疗救护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事院前急救辅助工作2年以上的急救辅助人员,通过急救理论考核和心肺复苏技能考核进行初步筛选,依据成绩择优和个人自愿的原则,有107人入选作为培训对象,包括驾驶员75名,担架员32名。平均年龄为(41.17±9.04)岁,平均工龄为(7.62±6.27)年,大专学历14人,学历方面,大专14人,高中、高职学历41人,中专、技校22人,初中30人。

1.2培训方案根据我国对医疗救护员这一职业的工作职责范围,借鉴国外医疗救护员的培养模式,结合急救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院前急救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计划、考核方式和激励晋升机制等。

培训教材采用《医疗救护员》(茅志成主编)和《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

培训师资由院前急救专家、具有中级职称资格的高年资院前急救医师和卫生学校老师组成。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和综合培训。理论培训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救护基本技能、常见急性病症初步救护、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现场救护、灾害事故现场救护等内容,总授课时间为66学时;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包括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坠落伤的搬运、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手法、急救设备(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操作和气管插管流程等,培训时间为18学时;综合培训包括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流程、岗位职责以及案例讨论等,培训时间为时。

1.3培训方案评估发放问卷调查,应用柯氏评估模式对培训方案进行评估,采用五分法(很好、好、较好、一般、差)进行衡量。通过反应层评估学员对培训方案、培训内容的评价,通过对中心业务数据的分析来评估急救辅助人员是否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的服务效能。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培训方案科学合理,具有普适性。培训方案适用于不同年龄、工龄、学历、岗位的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参训人员在培训的实用性、记忆程度、难易度、工作帮助程度、培训课程的课时安排、培训形式、老师授课水平以及培训的整体评价等方面没有差异(p>0.05)。参训人员建议增加沟通交流技巧和静脉开通方面的培训。

2.2培训方案贴合实际,具有实效性。在个人自评中,急救技能提高和培训课程接受程度培训前后没有差异(p>0.05),工作态度和培训收获在培训前后有显著性改变或提升(p

2.3规范化培训可改善行为能力。通过对急救班组的随车医师、分站长和业务科长进行他评,急救辅助人员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在医疗辅助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岗位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五个方面有显著性改善(p

2.4规范化培训可提升综合服务效能。对2014年、2015年的业务数据进行同期对比分析发现,尽管在急救资源配置没有明显增加、急救业务量显著增长(7.55%)的情况下,急救回车率、迟缓放车率分别下降0.66和0.9个百分点,平均反应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减少0.4和0.61min,1min出车率和急救服务满意度分别上升2.79和0.26个百分点。

注:急救回车率指接到急救呼叫电话后不能调派的急救出车比率;迟缓放车率指接到急救呼叫电话5min以后才能调派的急救出车比率;1min出车率指一线急救当班人员接到调度出车指令1min内就出车的比率。

3讨论

医疗救护员作为一个卫生行业新职业,目前在国内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和培训教材,对院前急救辅助人员按照医疗救护员的培训方式开展比较规范化的培训,培训后应用柯氏评估模式让学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以往的培训实践表明,受训员工在培训中学习效果及其状态会显著影响最终的培训效果。当受训的员工在培训前能够了解将要培训的内容,他们会感到单位对其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的重视,员工的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加[2]。本研究在开展培训之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员工对于培训的认可度,能够参加学习时间,期望学到的知识以及奖励等信息,然后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等级方案以及奖励标准,使得学员在参加培训之前就已经了解整个培训的目标。

以往研究表明,受训员工的工作经验对培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工作经验越多,其参加培训后的效果就会越好[3]。本研究中,参训人员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为(41.17±9.04)岁,工作年限2~20年,平均工龄为(7.617±6.27)年,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工作年限,培训效果肯定不同,这些在培训人员的自评中得以证实,在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中发现驾驶员岗位的、工作年限较长人员培训后在工作态度的转变和培训收获高于担架员岗位的工作年限较短的人员。

培训员工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更好的发展,而员工发展的最终成果是促进单位组织的发展[4]。2014年、2015年业务数据对比分析中显示,2015年急救回车率和迟缓放车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急救反应时间、平均周转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1min出来率和满意度测评较去年升高,这些均表明开展医疗救护员培训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明显好转,急救服务效能有了提高。

4结论

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能够较好地提升急救辅助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从而提高急救服务效能,提升院前急救的服务水平。柯氏评估模式能够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医疗救护员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是一项比较好的分析工具。本研究中也尚有一些不足之处需在今后的规范化培训中加以改进,①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在不脱产的情况下,为使参训人员能接受到比较全面的知识,应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培训批次;②丰富培训内容,将沟通技巧、心理学等边缘学科知识进行培训;③改进培训方式,增加案例讨论,提高和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员思考问题的主动性。④考核测评范围更广点,内容更多点,这样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评估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静,郝艳华,吴群红,等.院前急救模式与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国内外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1):30-32.

[2]李辉,刘凤军,汪蓉.企业培训研究新视角:培训前涉因素与培训效果关系研究-兼论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1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