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十篇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十篇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19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1

1.pmHp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

pmHp项目的核心工作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聚焦于低年级儿童和尚未根深蒂固的问题,因为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是青少年期、成年期心理发展的基础,许多个体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低年级的儿童入手,通过有效的、系统的筛查程序,尽早确定儿童有无问题,并开展积极的、适当的干预,以避免儿童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严重化和固化,及早加以解决,在严重问题出现之前做好预防干预工作。[4]pmHp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检测与筛查、干预辅导和效果评估三个部分。第一步程序是检测与筛查。这个工作由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在开展pmHp项目的学校,心理学专家采用儿童情况调查表(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m,简称BiF)、课堂适应量表(the Classroom adjustmentRating Scale,简称CaRS)、健康资本调查(the Health Resources inventory,简称HRi)等心理学量表或问卷,并结合观察、记录等手段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进行检测与筛查,把那些存在心理与行为问题或问题倾向的儿童筛选出来,当然,心理学量表或问卷需要家长和教师配合完成。第二步程序是开展干预辅导。这个工作由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共同完成。其中,非专业的儿童助理负责直接干预儿童,一般情况下,一名儿童助理负责10~15名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学习困难、课堂行为问题等进行每周1~2次的干预活动。干预形式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做手工、绘画、远足等。第三步程序是效果评估。效果评估工作主要由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评估的手段主要是相关量表的测量、儿童助理的评估、教师对儿童进步的评价和家长的反映四个方面。[5]

2.pmHp儿童助理招募与培训

pmHp项目由于推广得非常迅速,仅靠专业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很难完成这么多学校和儿童的心理干预预防工作,因此,pmHp项目招募并培训了大量的、非专业的儿童助理参与到项目中来。所以,pmHp项目的工作成员主要包括:专业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且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具体的分工是:专业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主要开展项目的策划、组织、领导等工作,比如,介绍与宣传pmHp项目的理念、对儿童进行心理测试与筛查、制定pmHp工作计划、对非专业人士的招募、训练和督导等。非专业的儿童助理主要负责干预措施的具体实施。[6]关于儿童助理的招募、选择与培训是pmHp项目的重要工作。首先,儿童助理招募的对象与条件。不同的地区招募儿童助理的对象也不完全一样,有大学生、有社区志愿者、甚至以有孩子的妈妈为招募对象。一般而言,pmHp招募选择儿童助理时,不是依据是否有高学历、是否有专业背景,而是依据个人素质、经验是不是适合开展儿童心理行为的干预工作。其假设是儿童助理干预儿童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素质,而不一定是正规的学历教育或先进的专业训练。在对儿童助理培训时,完全地强调和儿童建立温暖、包容性关系的重要性,这种假设对所有儿童都适用,无论其是否存在问题。[7]其次,儿童助理的培训与督导。儿童助理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先前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被招募为pmHp项目的工作人员之后,在正式开展工作前,都需要接受pmHp的培训。培训次数为10次左右,每次约1.5小时。培训的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关系建立、提问技巧、学校适应问题干预技巧与限制、矛盾情绪处理等,培训的形式主要有观看儿童干预的录像、演讲与讨论、模拟干预等。不仅在开展工作前儿童助理需要接受培训,在正式开展儿童干预的过程中,儿童助理也需要定期接受督导,督导也是通过观看录像、讨论等形式开展。

3.pmHp重视干预教师与家长

pmHp不仅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干预,还要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干预,这个工作主要由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完成。一是针对学校和教师的干预。主要通过与校长、教师、校医等学校员工进行会谈。pmHp专业人员向学校员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pmHp项目,让他们了解pmHp的理念、操作流程及相关技巧。同时,pmHp专业人员也会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pmHp专业人员会深入课堂听课,观察了解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技巧。也会与教师讨论课堂中儿童的行为表现、课堂中所出现的情况及其应对方法,并给教师提出一些课堂教学与管理策略的建议和在课堂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通过这些措施,给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学校教学氛围与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针对家长的干预。这主要由pmHp专业人员与家长会谈而进行,会谈既有与单个儿童的家长,也有家长团体会谈,即把所有需要干预的儿童家长组成辅导团体,进行会谈。会谈的主题有儿童规则意识、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与树立权威等等,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情感、行为发展等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让家长有意识地改善家庭情感环境和教育方式等,以协助pmHp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对儿童的干预效果。三是开展pmHp专业人员、教师和家长共同会商。教师介绍儿童在学校的各种心理与行为表现,家长介绍儿童在家庭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让家长、教师和pmHp专业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儿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共同商讨干预措施,这些措施效果良好。

二、pmHp项目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pmHp项目在美国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那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pmHp项目得到哪些启示呢?

1.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早期检测与预防

近20年以来,教育部、团中央等教育行政机关、党群组织先后出台了多部文件和系列活动措施,以加强和推进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所有大学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际工作的开展,甚至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总结,都非常重视。相对而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能像大学一样得到重视与落实。事实上,无论是pmHp的专家,还是我国的学者,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应重视早期的检测与预防。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状况是后续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个性的特点和健康质量;二是高年级学生,甚至是个体成年后,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一些迹象,或者与早期的发展密切相关;三是重视早期检测与预防,可以避免个体早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固化,早期干预也容易取得成效。2012年底,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尤其是各基层中小学校,应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对低年级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检测、筛选并有效开展预防干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低年级开展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心理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2.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力量,推进中小学开展工作

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开展与落实,原因很多,缺乏专业的师资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的领导都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因为没有专业的师资,相关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但是,由于学校的编制等原因,要想按《指导纲要》的要求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事实上,pmHp项目在美国开展的时候,也没有要求各个学校都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pmHp项目的心理学专家、社会工作者和非专业的儿童助理等工作人员并不是固定属于哪个学校,而是由pmHp项目总部招募、培训并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借鉴pmHp项目的部分做法,并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力量,推进中小学工作开展。具体来说,这种整合是比较现实的:由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牵头并联合各高校、协会等,整合存在于各高校、心理卫生协会等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心理学专家团队。从各中小学校挑选一批热心于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思品教师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队伍。从高校中挑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培训,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心理学专家团队负责整个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对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进行培训,以及每个心理学专家都要分工负责对某一区域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学专家指导之下,负责各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在心理学专家指导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带领之下,到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开展心理测试、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这样,对于某一个中小学校而言,可以由一名心理学专家、2~3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5~1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组成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深入。

3.有效调动学校资源引导教师和家长,干预微生态系统因素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2

关键词:儿童心理;开发智力;健康情感;良好性格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息息相关。儿科医生不但要防止孩子们躯体上的疾病,还应解决他们的心理行为的障碍问题。儿童的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均需依赖于有较健全的家庭和良好社会环境。

心理卫生是指:按照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不同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医疗和预防措施,来培植他们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和品德,以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胎儿期:排除孕妇不良心理,积极实施胎教

胎儿期是指从受孕成胚至出生这一时期。胎儿除了受孕妇的营养、疾病和所服药物的影响外,孕妇的心理变化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改变也影响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如孕妇情绪状态、对妊娠的态度、是否有不良行为习惯(吸烟、酗酒、饮食、生活无规律等)、夫妻关系和谐与否等。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孕妇经历夫妻或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动荡、亲人亡故等事件引起的情绪波动,会引起胎儿相应的身心发育问题及缺陷,如腭裂、智力低下、情绪不稳、反应迟钝等。为此,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应帮助孕妇在孕期间解除各种不良心理、社会紧张等因素,保持情绪平稳和愉快。有条件的话,孕妇积极实施胎教,自怀孕第5个月开始,胎儿就已具备了听觉条件。明朗轻快的音乐、与胎儿进行情感的通话(取乳名、唱歌)能将良好的情绪感受传递给胎儿,以促进胎儿感官功能的发育。

2.婴儿期:喂母乳,足睡眠,多,勤训练

从出生到满1岁的时期称婴儿期。这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应从满足其生理需求来进行心理卫生保健: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生后前6个月内的小婴儿;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新生儿平均每日需睡21~22h,6个月的婴儿需睡16~18h,1岁小儿需睡14~15h;给予婴儿足够的母爱及,母乳喂养不仅供给营养,同时也给予婴儿无限的母爱;同时,坚持对婴儿进行训练和教育,如:动作训练、生活习惯训练、学习行走、说话,让婴儿在各项活动中多看、多听、多摸、多尝,让其尽量多感知外界的事物。

3.幼儿期:注重开发智力,促进大脑发育,培养认知能力

幼儿期是指1~3岁时期的儿童。这一时期大脑发育十分重要,智力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且具群向性、模仿性、可塑性。通过耐心的训练,小儿亦能逐渐控制大小便。此期应以游戏为主导活动,早期开发智力,促进大脑发育,加强身体锻炼,强化语言发展,培养认知能力,注意行为和人格的塑造,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学龄前儿童:正确引导和教育,培养健康情感和性格

学龄前期是指3岁到6~7岁时期的儿童。这一时期的儿童大脑、智力发育趋于成熟,思维特点为具体形象思维,求知欲强,好问、好动、好模仿,对事物有感性认识。做游戏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活动形式,通过游戏使小儿了解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及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和教育,从小培养小儿良好的协作精神、优良的心理素质、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性格。

这个年龄段常常发现一些儿童有遗尿症。遗尿症发生的原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完善,睡眠特别深沉而不易唤醒,脑电波异常的发生率也较高;父母不和、变换新的环境(如入托儿所、上学、住院看病等)、白天受惊吓、睡前过度兴奋;缺乏排尿训练或不适当的强制性排尿,导致小儿产生愤怒的抵抗情绪。家长应掌握每天尿床的时间,到时和定时将小儿唤醒起床小便,重复多次后,小儿会自己在排尿前醒来。在临床上,遗尿症防治措施有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针灸治疗:在关元、气海、足三里、合谷、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针灸;药物治疗:盐酸丙咪嗪、阿托品睡前服用。

5.学龄期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龄期儿童是指6~7岁及13~14岁的儿童。这一时期,大脑、智力发育已经成熟,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能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一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要培养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激发学习动机,注重独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愉快的学习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亲情关系均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儿童发育到这个阶段,常见不良病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这又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和学习障碍。多发生在6~10岁儿童,发病率约为3%~5%,男孩比女孩多3~4倍。小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有缺陷。主要表现有:小动作多,不能自控;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盲目、无法自制;有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分心、涣散、不分主次、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步完善,多数患儿仍会残留注意力涣散、感情冲动和性格障碍等症状。有些儿童则因多动而长期受到他人的歧视和冷落,心理上受到创伤,从此变得胆怯、自卑、消沉和性格内向,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傲慢无理,自我吹嘘,不断用谎言和欺骗来掩饰过错。

儿童多动症防治措施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心理治疗:父母要改变管教过严、动辄打骂和溺爱放任两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老师应教育同学们不要歧视和取笑患儿,适当的减轻作业负担,增加文体活动。家长和老师多对儿童做正面的鼓励,帮助患儿建立自信心,逐步养成自我控制能力。药物治疗:利他林、右旋苯丙胺。

总而言之,儿童时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由于大脑结构和相关功能的发展正在完善之中,大脑缺乏对植物神经和情绪活动的有效调节,极易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身心疾病。如:年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所处年龄阶段不同与疾病易感性有关。幼儿常在受惊吓后得病,而年长儿童则往往同家庭和学校环境发生矛盾而发病;社会因素:与成人不同,影响儿童健康的社会因素更多地来源于家庭、幼儿园、学校。如父母离异、吸毒、家庭暴力、学业压力等;生活方式:影视节目、电脑、游戏机的影响;情绪:儿童易受挫折,所产生的情绪障碍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会诱发或加重疾病;人格因素:小儿好胜心强,情绪不稳定,事与愿违,易产生愤怒、敌对、抑郁、羞怯等负性情绪。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14.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3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儿童护理;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增长,21世纪,护理工作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儿科护理将向着高质量、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现代“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的职教理念,立足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儿科护理学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教育实施改革和优化。根据护理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及就业的需要,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设置能力培养模块,与临床对接,成为我们改革探索的趋势。

《儿童护理》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主干课程之一,跟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儿童护理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预防及临床护理的一门护理专业课程。研究对象是从新生儿期至青春期的儿童,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为儿童提供整体护理,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1]。

教学改革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基本原则,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适应“必需、够用”和“整体护理”的职教理念。按照职教思想和现代护理理念构建教学内容,淡化学科与学术观念,降低理论难度,注重实验实训和学生技能培养。

一、按照职教理念构建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

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以“必须,够用”为度,我们按照这样的理念选择、重组、整合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遗漏和重复[2]。我院儿科护理教研组负责人组织所有儿科专业课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共同商定授课计划,将儿科护理学与其他课程有交叉的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学情特点,将学生缺乏的基础知识进行补充,增加临床实例和实验教学内容,按照职教理念构建教学内容,降低了理论教学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病理组织教学内容。在讲述较难理解的授课内容时,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导出第一病例+讨论病例(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提出第二病例+总结本节内容”的模式进行。一节课以一个病例开始,以另一个病例结束,激发学习兴趣,降低了理论学习的难度。

二、注重实验实训建设,提高学生护理技能

为更好的达到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出不仅基础理论扎实,更重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优的专业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应注重校内外实验实训建设,提高学生护理技能。

1、注重理论教学服务于实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强化校内实验室建设,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因素。更多内容选择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师讲解+示范教学+学生操作的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理论结合实际,使课堂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巩固。

2、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加强学院和医院的合作共赢,使学生在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对急慢性及临终病儿进行护理;熟悉医院儿科的各项护理操技术;在实习结束时完成一份儿科护理大型病历[3]。

3、开发适合本校护理专业学生使用的实验教材

结合学院软硬件设备,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将原开设的儿童护理实验和母婴护理实验项目进行筛选整合,再开发新的实验项目,编写适应本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使用的实验实训指导,作为校内自编教材。

三、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实现角色扮演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早实现角色转变。在教学模式上,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提出护理问题为焦点,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例如,计算机、幻灯机、视频、光盘、模具、挂图等辅助教学,以提高临床教学的形象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为护理活动的执行者、健康知识的宣传者、健康教育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四、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

儿童护理人员对儿童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为儿童护理事业奋斗终生的医德修养。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更是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和谐状态。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4]。

儿童护理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咿咿学语不能明确表达感情的儿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交会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还应交给学生谨慎、诚实、有爱的服务态度。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身心方面发展也不均衡。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儿童的年龄分期和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的健康与家长的日常看护和指导密不可分,我们在教学中还应教会学生对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技巧。使家长能够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吮手指,勤换内衣裤等等,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五、小结

儿童从生命开始到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均与成人不同,儿童护理工作者责任深远,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基于这样的学科特点和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初步探索了《儿童护理》的教学改革和教学优化方法,即按照职教理念构建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注重实验实训建设,提高学生护理技能;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实现角色扮演;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旨在适应现代“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宗旨,贯彻以人为本”职教理念,立足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儿童护理(卫生部护理教改课题研究成果)[m],崔焱,程志军.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

[2]李敏艳,马慧玲.高职高专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改革初探[J].青年科学,2012.10.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4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本组40例肥胖儿童均为2008年参加我院举办的夏令营活动的儿童,其中男30人,女10人,来自我省各地的亚健康人群。根据最新亚太地区肥胖标准以体重指数(Bmi=kg/m2)[2]对肥胖儿童进行诊断:其中超重1人,轻度肥胖3人,中度肥胖18人,重度肥胖18人,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10.89±2.16岁,平均体重61.125kg。Bmi平均值27.42。

1.2方法

肥胖儿童夏令营为期10天,营地为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优秀营地之一-长沙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雨花营地,工作人员为我院儿童保健所健康专家2名、主管护师2名、营养师1名及雨花营地全体教职员工。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儿童健康专家开出的健康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进行训练,以营养和运动处方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指导,行为矫正为关键;由家长、儿童、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综合干预措施。

医院专业人员在开营前一天和结营时分别对40名肥胖儿童进行了身高、体重的测量。使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体重计和身长(高)计。身高精确到0.1,体重精确到0.1。

2综合干预措施

2.1营养处方

2.1.1制订营养处方

由营养师制订肥胖儿童饮食治疗原则、饮食治疗注意事项悬挂在醒目的位置,同时按照重度肥胖热能摄入比正常同龄儿童-500~600kcal/日、中度肥胖一300~400kcal/日、轻度肥胖一200~300kcal/日为每位肥胖儿童制订食谱。

2.1.2根据每日总热能摄入量合理选择各类食物及量,保证蛋白质占总热能的20~2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45~50%。蛋白质食物来源上尽量选择含蛋白质高而脂肪低的高生物价蛋白,如牛奶、鸡蛋清、鱼及其它水产品、瘦牛肉、禽类,以及适量的瘦猪肉、豆制品。多选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及具有减肥作用的瓜果,如韭菜、芹菜、冬瓜、黄瓜等;限制脂肪的摄入,采取用油少的烹调方法,每日烹调用油25克;限制零食及糖果。

2.1.3三餐合理分配

注重早中餐质量,减少晚餐摄入量,考虑晚餐太早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每天晚上八点喝一杯酸奶或吃一个水果。禁止肥胖儿童自行购买零食。进食时强调细嚼慢咽,规定进餐时间20~30分钟,不得提前或推后。为了防止饮食量骤然减少肥胖儿童难以接受,我们遵循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的原则,3~4天左右减到食谱中的量维持,同时热量低、用油少的蔬菜一般不加限制。

2.2运动处方

2.2.1制定运动处方

根据肥胖儿童不同的个体特征,如儿童的兴趣爱好、肥胖程度、个体的承受能力,健康专家为每位肥胖儿童制定了个性化的运动计划。运动计划包括运动时间、次数、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强度和目标。

2.2.2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包括动员脂肪消耗的有氧运动--爬山、跳绳、健美操、中快速步行、游泳;亲身体验的实战演习--无线电电子猎狐、夜行军、高空飞索等;培养团队意识的野外生存训练--野炊、拓展训练、露营;拓展思维、培养实战运用能力的模拟野战;体验创造与成功的陶艺和细木工;培养急救技能的紧急救护。

2.2.3实施运动处方的步骤

运动处方的实施由雨花营地军事教官全程指导及监督执行,首先着重培养肥胖儿童对运动的兴趣,从动手运动开始,如陶艺,细木工,让肥胖儿童从创造和成功中提高对运动的兴趣。之后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跑步、健美操、游泳、爬山以及野外生存训练,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最少不能低于30分钟,以后再根据儿童的适应能力增加运动的时间和次数,每日累计运动训练时间为3小时,而且在运动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和比赛,让肥胖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锻炼,使肥胖儿童不至于对运动产生厌恶和害怕的心理而终止运动。

2.2.4评估

夏令营期间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由随队护士对肥胖儿童测量体重,并绘制体重曲线,健康专家根据曲线图对运动计划进行修改,帮助肥胖儿童完成运动计划,达到预期目标。

2.3健康行为处方

2.3.1生动活泼的健康讲座

每周3次的专题健康讲座,采用的是互动式教学,讲解儿童肥胖的危害,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保健,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以及男童的单纯肥胖性发育不良等。并将肥胖儿童的疾病知识、饮食治疗、控制体重的方法,编写成童趣盎然的小册子与健康教育处方分发给肥胖儿童,让其更进一步的掌握和巩固健康讲座的知识。

2.3.2行为矫正

导致儿童肥胖的不良行为包括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吃零食、睡懒觉、贪食等。行为矫正是帮助每个肥胖儿童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并加以调整和控制,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3.3培养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夏令营期间采用的是全封闭式的军事化训练,早晨六点半起床,午休两小时,晚上九点半就寝,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肥胖儿童建立了健康的生活作息制度。

2.3.4自理能力的训练

培养肥胖儿童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小胖子夏令营的必修课程。夏令营期间,肥胖儿童一改以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式的生活方式,必须自己动手打扫并保持营房的整洁,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好自己的被褥、刷洗餐具、洗衣服以及个人卫生,把日常劳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项内容,这不仅是肥胖儿童运动减肥的方法之一,也培养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2.3.5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指导

肥胖对儿童心理造成的损害,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表现为肥胖儿童的妥协性、缺乏自信心和自我感觉差[3]。在小胖子夏令营期间,首先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在夏令营的篝火及生日晚会中,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肯定自身的价值,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肥胖儿童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进行有目的、针对性的健康心理指导。2.3.6家长学校

小胖子夏令营在结营时主办家长健康教育学校,由儿童健康专家与营养专家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每个儿童开出一周家庭食谱,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儿童肥胖症的危害和健康饮食模式,掌握帮助孩子控制体重的正确方法,从心理上重视并积极参与到肥胖儿童的健康计划中来。

3结果

夏令营40例肥胖儿童,通过10天综合干预后,平均体重下降至58.825kg,体重指数平均值下降至26.39,人均减重2.3kg,最多的减去5kg,多为重度肥胖者,体重无变化1人,增加0.5-1.5kg2人。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综合干预后体重变化情况见下表:

所有肥胖儿童在饮食控制和训练期间未发现头晕、疲乏无力等任何不适和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肥胖儿童在夏令营中,增强了自信心,建立了健康向上的理念,改变了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讨论

肥胖儿童夏令营是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增强运动量,辅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及行为纠正对肥胖儿童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短期的综合干预,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肥胖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掌握正确的饮食观念和科学的减肥方法,建立健康向上的信念。虽然本次夏令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增加运动、控制饮食都要求孩子有较强的毅力和控制力,家长若对此不予支持或经常给予不必要的食物诱惑,则孩子极易退回到原有的生活模式中,使减肥方案难以进行[4]。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肥胖儿童在家控制体重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本次40例肥胖儿童中,通过综合干预,37例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例减重无效,1例增加0.5kg,1例增加1.5kg,其原因可能与病理性肥胖有关。

由于儿童热能摄入除需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外,还需用于生长发育,故增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和调整饮食结构被视为是儿童控制肥胖的首要措施。因此,我们希望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和帮助孩子,不要过于娇纵,也不要横加指责,使孩子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主动配合饮食控制,以健康、乐观的态度战胜肥胖。

参考文献

[1]蒋建华、刘金萍、郭金兰、张金霞.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危险因素,疾病控制杂志2002,12(4):313-315.

[2]方立珍总主编.让儿童远离肥胖,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

[3]蒋竞雄,惠京红,夏秀兰.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心理损害[j].中华儿科杂志,1996,34(3):186.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5

__县位于__省西部,____族__族自治州中部偏东,是集“老、少、边、穷、山、库”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2个乡镇、140个村,总人口14.45万人,其中女性人口6.92万人,18岁以下人口2.76万人,通过调查,__县留守妇女约为2.78万人,在年龄特征上,20—30岁的占14.25%,31--40岁的留守妇女比例较大,占留守妇女的47%。40—50岁的占38.75%;在家庭人口规模上,留守妇女所在的家庭人口多数在3-5口之间;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占84.8%,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5.2%;在技能培训及掌握情况上,大多数留守妇女没有参加过技能知识培训,有技术特长的很少,仅30%的留守妇女参加过农业实用技能培训,15%的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12.8%的留守妇女有过法律知识的培训;在健康状况上,33.8%参加过健康知识培训,60%的留守妇女有程度不同的妇科病;留守原因上,一是需要在家务农、赡养老人及抚养小孩,二是由于留守妇女自身身体状况和外出务工经济成本考量,三是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

留守儿童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4年5月,基本摸清全县12个乡镇0-18岁留守儿童人数为8280人,占儿童总数的41.34%。其中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1747人,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540人,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儿童5993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7.5%,14—18岁的占42.5%;学习成绩多为中等一般,学习优秀的仅占24.8%;留守儿童监护方式以母(父)单方抚养和祖辈隔代监护为主,少数由上代亲戚和爱心妈妈(爸爸)监护。

近年来,__县妇联一直把留守妇女儿童的生存、生活、教育和发展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方式,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一是在12个乡(镇)开展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活动,为广大农村育龄妇女进行妇科党见疾病及乳腺疾病的免费筛查、治疗、转诊服务,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计生政策法规咨询的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作用,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爱心妈妈”手牵手活动,争当“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三是上门慰问特困留守妇女,继续实施“春蕾计划”,牵线搭桥资助特困女童。四是依托“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组织留守妇女开展读书读报、讲座交流、文体健身等活动,丰富留守妇女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五是扶持致富创业。帮助留守妇女及家庭选择适宜的生产项目,组织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符合条件的留守妇女,优先帮助解决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目前全县建立“妇女之家”56个,依托山村幼儿园建立“留守儿童之家”78个。

1、家务繁重,生产方式单一,家庭收入偏低。因为丈夫外出务工,留守妇女在承担家务、照顾老人子女的同时,大多承担着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军。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能力、文化程度、劳动技能、体力精力等因素的制约,留守妇女普遍长年从事传统农业劳动,起早贪黑,繁忙辛劳,但收入普遍偏低。低文化、低技能,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妇女就业致富的机会和途径。留守妇女家庭除了农业收入和丈夫外出务工寄回的收入外,再无其他收入来源。

2、精神压力过大,身心健康受影响。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又要料理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抚育未成年的孩子,生理和心理负担沉重,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惠及广大农民,但是,由于家务和农活全靠一人支撑,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都无暇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有了小病小灾也是硬扛着,不到不得已都不会上医院。同时由于丈夫长期外出务工,常年不在身边,夫妻交流少,只是偶尔打电话,空间距离的阻隔使多数留守妇女感觉到孤独和没安全感,情感沟通的缺乏很容易导致感情危机,甚至婚姻关系破裂。

3、空闲时间较少,文化生活匮乏。留守妇女平时要耕作田地、操劳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空余时间较少。遇上雨雪等恶劣天气不能劳作或农闲时,偶尔会走亲访友或到乡镇或进城采购物品。最多的文化生活便是串门聊天,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娱乐,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少数留守妇女会参加村里组织的广场舞、打__鼓等文化娱乐活动。

4、人身财产易受伤害,安全感较低。由于男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只剩下了“36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农村治安防范力量的减弱。一是家庭财产安全得不到保护。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农村男劳力外出机会,盗窃财物,偷鸡摸狗。二是留守妇女在村组中处于弱势地位,在遇到邻里纠纷或生产纠纷时,容易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丈夫外出的时候,妻子有明显的不安全感。

1、亲子关系缺失,亲情需求较强。由于距离上远隔和经济上的原因,在外务工的父母回家次数很少,大多选择每年春

节回一次家,有的两三年回一次家。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对留守儿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活上缺少父母关爱和照顾,和正常家庭的小孩相比较显得性格忧郁自卑。在调研中我们得知,我县个别学校出现留守儿童,因为太过思念父母,居然有轻生的想法,半夜趁老师同学熟睡,用跳楼的方式去抗议,所幸的是并未受伤。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教育,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上网游戏、拉帮结派甚至于校园暴力等,而在学习、文明礼仪方面很是欠缺。亲子关系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影响。2、以隔代监护为主,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县留守儿童监护权转移主要有隔代监护、亲友监护、自我监护三大类型,其中,“隔代监护”高居首位,其比例高达60.1%;亲友监护的比例为28.8%;哥哥姐姐监护的比例为7.4%;自己照顾自己的比例为3.7%。“隔代监护”对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重大影响。隔代监护人由于大多是老龄人群体,知识能力不足,又忙于家务农活,对留守儿童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一般采用温饱式教育,有些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孙辈,反而让留守儿童性格放纵,难以管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弱化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有“被抛弃”、“孤独无助”、“无奈”感觉。可见父母外出务工根本无法切实感知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难以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利于孩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3、家庭教育缺失,学习不太理想。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的认识都比较积极,但是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是因为隔代监护及上代监护的监护人群体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是文盲或小学初中毕业,无法辅导留守儿童学习,并帮助留守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自控力,留守子女因为亲子关系缺失而带来的心理问题等都影响了学习。还有一部分隔代监护人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而且认为读不读书一个样,他们没有读书一样也能过上好日子。所以,一些老人不但不对留守儿童不认真学习的行为进行监督,而且是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为一些留守儿童迟到、旷课甚至是辍学提供保护。另一方面,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由于每天所要承担的农活家务很多,也没有很多时间去关注孩子。

4、健康知识缺少,安全缺乏保障。由于农村安全健康观念的淡漠,留守儿童经常独自在家,因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容易遭受人身伤害或自然侵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加上农村思想观念保守,在生理方面知识难以启齿,安全健康教育知识全部依赖于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指导。使得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自我健康保护等的理解上存在困难。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体系,以形成“党政统筹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家庭自愿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机制为目标,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党政统筹领导,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或从事农村生产,回来陪孩子,也能有相当的收入。将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推进,综合施策。将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经费。

2、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由妇联、教育、民政、卫生、计生、文化、公安、司法、关工委等多部门相关责任单位组成联席会成员单位,配套工作经费,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执行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3、建立留守妇女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对留守妇女儿童信息实行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采集,县、乡镇、社区及各相关部门进行动态化监测,便于及时掌握留守妇女儿童状况。

4、注重搭建留守妇女儿童关爱平台,依托“妇女之家”、“儿童快乐家园”“留守儿童亲情家园”“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密切联系留守妇女儿童,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关爱服务,以丰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业余生活。

5、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的培训,整合部门各类资源,把留守妇女纳入重点培训对象,为她们开展农业生产、养殖技术、法制维权、女性健康知识、心理健康、子女教育等各类培训。提高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和思想认识,引导留守妇女走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道路。

6、落实政策,鼓励留守妇女自主创业。积极实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帮助农村妇女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瓜果蔬菜种植、手工业等副业。大力培育留守妇女中的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女农民技术员,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妇女所从事的种、养殖行业项目应给予重点资金扶持。

7、建立机制,定期开展农村健康普查。政府应把农村妇女儿童定期普查纳入公共卫生项目、列入政府“民生项目”,并投入专项资金。关注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健康普查,并形成长效机制。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6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心里健康

1、前言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各界的焦点。矫治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尤其通过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帮助心理问题的矫治,通过运动增加积极情绪,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导致许多心理问题,因此通过有效方式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2.1、城镇化、现代化促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像城市转移

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政府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接受政策,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再加城市高消费,高成本的生活,使得许多家长不得不放弃带着孩子进入城市生活,家长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孩子越来越多的留守农村。

2.2、父母与儿童缺乏沟通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大多孩子都由爷爷奶奶抚养,年龄上的差距使监护人的沟通较少,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郁闷无处倾诉,无从发泄一些负面情绪。儿童没有得到监护人正确的疏导,久而久之封闭自我,变得孤僻,暴躁。

2.3、监护人教育理念不当

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急于想在孩子身上弥补受教育缺失的不足,认为只有不断的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一部分孩子压力过大,只顾自己的学习忽视与集体大家的交往,与同龄该有的天真活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选取黑龙江省的11个县下乡镇村的400名留守儿童。

3.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农村体育教育,心理教育方法等文献资料,为文章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2)实地考察:进行实地走访,对农村当地体育设施建设情况及体育器材数量及使用情况调查,对留守儿童所在家庭进行体育活动参与方面调查。(3)问卷调查法:下发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体育课开展情况以及体育锻炼情况等,通过牡师院体育系学生利用寒暑假向位于我省境内的11个县下乡镇村各自家乡指定人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87份,有效率为96.8%。其中男生225人,女生162人。(4)访谈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锻炼情况。(5)数理统计法:对结果通过excel2003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与分析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日常体育活动主要有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跑步、体育游戏、健身器械等。通过表二可以看出男生主要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是篮球、乒乓球、体育游戏;女生主要选择的是体育游戏、跳绳。由于农村地区场地资源有限,学校普遍只有一个篮球操场和简单的乒乓球案子,大部分儿童因此也只能选择这两种运动。少部分儿童选择跳绳,都是家中自带与同学共用。体育游戏包括二人三足,接力跑等,这些项目不受器材场地约束,所以男生女生参加的人数较多较为平均。从表二可以看出,健身器械运动的儿童特别少,只有少部分农村休闲区域安装了简单的健身设施等,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健身设施配备还是不够完善。运动的方式比较单一,运动的项目不熟悉甚至不了解。

5、农村体育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5.1、体育教学活动能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加强体育教学过程对留守儿童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心理教育的过程。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适应成长过程中外界带来的各种压力,加强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应该从每个学生时期入手。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天赋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个期间儿童应当得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喜怒哀乐都应有父母共同分享。经大量研究标明,体育运动可以矫治心理失调,在运动中可以促进和培养人的积极情绪,使人在运动中释放心理压力等,对治疗抑郁症也有很好的功效。

5.2、体育运动可以矫治心理失调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将忧虑,压力焦躁积极的释放出去,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许多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思念父母的异地分离状态中,长期心理得不到和父母的沟通,再加上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早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许多留守儿童存在“郁闷”、“疲惫”或“恐惧”当中。有研究标明,与不经常运动的学生相比,长期坚持运动的学生自我评价更积极、自我感受更好。

6、建议

6.1、在教学中多样开展趣味运动和竞赛项目

研究表明,获得乐趣和愉是参加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体育运动能使参加者产生乐趣,参加者将更自觉、更投入地坚持运动。相反,如果参与者不能从锻炼中获得积极情绪,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最终退出运动。比如“二人三足”、“背夹球”、“运球接力赛”等在游戏设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身心都充分得到放松。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增加责任感,并且可以从中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和大家互相交流,逐渐的培养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6.2、对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采用针对性的教学

研究发现,慢跑、娱乐性游泳等项目能改变不良心境、减少应激水平,可以回避人际竞争的锻炼方式能使参与者回避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更有利于积极健康情绪的培养。因此,平时的课程设置开展当中,体育教师应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锻炼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和选择,同时注意内容安排的层次合理性。对于性格孤僻的学生多参加集体比赛,在合作当中逐渐与他人沟通;对于性格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可以设置他比较擅长的运动项目去比赛,让其充分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对于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突出的儿童,应加强重点培养和接受专业训练。必要时可推荐输送人才到各大训练队,使其接受更加专业规范的训练,为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打基础。

6.3、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硬件设施的配备

农村体育教育硬件的配备,和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保证。针对目前贫困边远山区物资匮乏的学校,教师可以利用有限资源变换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跟当地体育部门联合办学。多开设不受场地约束的跑跳练习等。

7、小结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7

2021年以来,在卫健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中心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我中心的实际情况和妇幼健康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上半年度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进一步推进。现将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及指标完成情况

1.住院分娩率:XXXXXxx,目标指标:XX%以上;

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XXXX%,目标指标:XX%以上;

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XXX%,目标指标:XX%以上;

9.0-6岁儿童眼保健操和视力检查覆盖率:XXX%。

10.免费宫颈癌筛查完成率:XXx%;

11.免费乳腺癌筛查完成率:XXX%;

1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XXX%;

13.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完成率:XXX%;

14.免费叶酸补服项目完成率:XXX%;

15.免费营养包发放完成率:XXX%:

16.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率:XXX%;

17.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完成率:XXX%。

二、工作进展情况

1.继续加强做好常态化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院感工作,24小时值班值守、发热预检分诊、防控物资储备、全院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全区乡村两级加大孕产妇及儿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确保妇幼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2.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工作。全面开展妊娠五色分级风险筛查评估及分级管理,精准识别、细化高危孕产妇管理个案,严格实行跟踪管理、高危孕产妇上墙动态监测管理及高危孕产妇周报管理,利用微信群、健康讲座及儿童4.2.2体检等方式全面开展预防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宣传培训工作,降低意外伤害死亡率。

3.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加强儿童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拓展儿童早期发展内涵,不断提高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口腔保健等服务质量。继续做好做实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确保实现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XX%以上的工作目标,检查阳性率达到XX%以上,并及时做好转诊治疗及随访工作。

4.全面落实“两纲”工作指标。继续开展2011-2020年妇女儿童《两规》评估工作,认真对照“两规”确定的任务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指定目标之内,现各项工作成效进一步得到巩固。

5.继续实施好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以2021年各项目任务目标为基准,通过县乡村三级医疗妇幼保健机构紧密配合,认真落实省市下达的“两癌”检查、免费婚前、孕前、叶酸补服、营养包发放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各项工作。

6.全区妇幼卫生技术人员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区、乡镇妇幼每月例会制度,强化乡村两级妇幼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妇幼例会进行知识培训、知识测试、经验交流探讨等方式,提升妇幼医师和女乡村医生服务能力。

7.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管理。推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转型,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节育使用。规范避孕药具管理,加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避孕药具发放机使用及维护工作,充分保障育龄群众需求。

8.加强内部绩效管理。改进和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职工激励机制。通过对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进行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9.为新址搬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政府帮扶支持,为我中心新建一所标准化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已完成,计划在2021年下半年搬迁投入使用,为推进区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年内狠抓四大部建设和人员培训进修工作。一是人才培养及科室建设。以妇女儿童为重点,体现妇幼保健服务特色,为满足新院搬迁后妇、儿科保健业务正常开展,按国家卫健委《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指南》四大部(孕产妇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计划服务部)科室配置要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分批次选派XX人次到省、区医疗保健机构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二是积极争取到国家关于提升区县级儿童保健能力建设项目资金XX万元,为开展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相关业务,购置了儿童医疗保健设备14类16台(套)和宫颈癌HpV检查pCR分子实验室相关设备。

三、存在问题

1.人才结构不合理。现有区妇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跟不上服务需求增长速度,人员编制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妇幼健康管理工作繁重。我区户籍孕产妇外流比例大,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难以到位,加上对产儿科服务能力总体不太强,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及早期保健措施不力,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反弹风险较大,坚守母婴安全防线工作任重而道远。

3.搬迁资金严重不足。整体项目工程已完工,标志着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存在自筹资金不足,增加了搬迁的难度。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8

1.1管理方法63例儿童每2~3个月到儿科保健门诊进行一次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的测量,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疾病筛查及智能评估。定期检查血红蛋白、骨碱性磷酸酶及微量元素,积极预防疾病。同时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儿童保健的文献[2-6],制订不同年龄段的早期发展训练方案及管理方法。≤2岁的儿童注重视觉、听觉刺激,如用玩具、器材、观看动画片、语言训练、语言沟通等进行感知、语言、社交能力的培养;运动能力训练,包括正常坐姿、走姿、训练等。3~5岁的儿童可通过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经验,如做体操、跳舞等以增强大脑的调控及整合能力,如可通过模拟动物游戏培养儿童的走、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每次25min,每周3~5次。6~7岁的儿童可结合游戏治疗、神经发育疗法、Rood疗法对儿童实施个体化的运动训练[7]。如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游戏,并不断上调游戏的难度,如过独木桥、爬滑梯、找寻埋藏物等;同时可选用双手用、单手肘关节用、单手肩关节用、单手腕关节用、单手前臂用、单手侧捏用以及足部运动用等训练器械每日训练儿童的肢体功能,30min/次,2~4次/周,进行精细运动能力培养[8]。≥8岁儿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培养,在开设语文、算术、常识、体育等课程的基础上,还应开设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如要求儿童饭后自己洗碗、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及床铺等,促使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1.2观察指标管理前及管理后均由不参与福利院儿童教育、管理的儿科康复及治疗医师测量儿童的体格(身高、体重),采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ChineseChildren'sDe-velopmentalScale,CDCC)[9]对儿童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及智能发育能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能力)进行评价。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6个月的管理,63例儿童体重增长(2.7±1.1)kg,身高增长(3.6±1.3)cm。管理后DQ、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见表1。

3讨论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9

通过听胡义秋老师的《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及其防治》和朱佳老师的团体辅导之后,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理解为:这些孩子在成长中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

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3.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多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一)家庭方面

1、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要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充分发挥监护人的教育作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具备一定的素质,要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严与爱结合;要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二)学校方面

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学校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立一个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使学生能在平等、关爱和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1、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各中小学要建立起学校和家庭对留守儿童相互支持的培养模式。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定期开家长会并与家长经常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渠道,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组建留守儿童之家,在留守儿童之家中,他们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

2、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独特的教育方法。学校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使留守儿童教育科学化。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视频通话等方式,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3、学校加强留守儿童自身素质的培养

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他们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能让他们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应该让他们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多与老师、同学接触,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社会方面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心得篇10

一、目标任务

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0日,培训子女在18周岁以下处于婴儿期、少儿期、青春期的母亲群体,要求每个学员完成24参训学时,其中12学时集中学习,12学时自主学习。

二、培训内容

(一)通用课程(适用所有年龄阶段孩子母亲的必修课)如下:

1、如何做一位成功的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长教子观念,传授科学教子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孩子成功。

2、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探索家教成功之路。

3、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方法。教给子女沟通的最有效方法,消除您与孩子的情感隔阂,让您的家庭充满欢乐与笑声,让您的家庭阳光绽放。

4、做孩子廉洁的表率告诉家长如何做廉正的表率,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

5、发现孩子潜能,发展孩子智慧。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使母亲善于根据孩子特点发展孩子潜能。

6、现代妈妈的仪表美。学习美容,礼仪知识,提高母亲自我形象设计能力。

7、现代孩子的成才途径。介绍现代人才观,正确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8、妈妈理财经。学习理财知识,培养孩子理财素养。9、家庭教育经验介绍通过成功家长的经验介绍,改进家教方法。

(二)幼儿家庭教育(适用0-6岁孩子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孩子与书交朋友,了解早期阅读的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孩子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了解小学教育特点,懂得如何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学习儿童保健知识。

选修课包括:1、走进艺术的宫殿从小发展婴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艺术修养;2、亲子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游戏,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学会如何与幼儿做游戏;如何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学习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适用小学生的母亲)

必修课包括:1、让健康伴随您的孩子了解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怎样培养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了解儿童成和发展特点,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选修课包括:1、呵护儿童心灵成长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儿童心理健康;2、儿童一生有用的书推荐儿童一生有用的书,丰富人生。

(四)初中生家庭教育(适用初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了解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特点,关注初中生健康成长;2、如何正确对待考试了解初中学习特点,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选修课有:战胜挫折学习如何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高中生家庭教育(适用高中生母亲)

必修课包括:1、如何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了解高中学习特点,帮助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生活;2、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高考关科学看待高考,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关。

选修课包括:如何帮助孩子选择职业学习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

三、培训方式

根据母亲群体分布、地区差异等实际情况,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坚持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面授、自主学、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申报阶段。2009年4月底前,参评点上报申报表(见附件)至县妇联备案。

2.评选及奖项设置。2009年12月,县妇联、县教育局联合成立考评组对申报点进行评审、认定,确定、命名6个优秀培训点(服务站),纳入县妇联、县教育局对下属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加分范围,由县妇联、县教育局授予匾牌,颁发奖金5000元。设立优秀奖、入围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并对所有入围作品颁发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一是针对母亲的需求举办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讲座,引起社会各界对母亲素养问题的重视,形成关心母亲、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二是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母亲的教育培训模式。在扩大家长学校的覆盖面、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注重为母亲提供亲子课堂、家庭教育服务超市等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三是为母亲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组织专家与母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母亲的教子困惑,为母亲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四是开展母亲素养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向母亲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与方法,使母亲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学习。

六、联系方法

联系人: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