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十篇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十篇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3:46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影视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abstract:thispaperarguesthatthefilmlanguageandliteratureeducationtoanecessarypartoftheprofessionaleducation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teachingcontentsystemconstructionandemployment-orientedexplorethenecessityofdecencycurriculum.thestatusofthefilmlanguageandliteratureeducation,accordingtoHenan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theHenanHigherfilmliteratureeducationspecificinitiativesincludedintheeducationsystem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Keywords:Highereducation;Filmandtelevisionlanguageliteratureeducation;Chineselanguagestudyspecialty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河南省高校开设次专业相当普遍。但目前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众多,比如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专业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等。而此专业未能紧跟现代语言文学发展及需求现状,尤其是未能及时将现代社会急需的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中,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本文重点将从必要性、体系建构、教学和实习实践环节研究、现状调研和具体举措五个方面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下构建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事实上已变为以影视文学作品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介发展迅猛,影视艺术具有的生动直观、快速便捷、浅显易懂的优势,使得影视语言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的主流形式,传统的书面语言文学已经退居次要和边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以书面语言文学教育至少落后于当下汉语言文学发展二三十年。这种落后的现状就造成了该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存在明显缺陷,使得他们对影视语言文学缺乏应有的赏析、创作和科研能力。这种局限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以笔者所在的郑州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为例,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毕业2007级、2008级两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很少一部分从事专业无关的工作外,绝大部分还在从事专业对口的本行工作。他们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学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网站、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工作岗位一般为教师、秘书、记者、编辑、编导等,根据工作内容可分为教育类、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传媒类。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影视语言文学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缺乏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从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教育类的工作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类就业主要集中在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目前多省中小学教育的新课改都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对影视文学的教育,由于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缺陷,面对中小学生日常大量接触的影视作品,在从事语文教育中基本上没有无法给以相应的知识讲授和引导。

对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工作来说,由于这类工作目前经常性的涉及到摄影、摄像、图片影像类相关文字稿本的策划撰写与编辑,毕业生虽长于书面文字工作,但由于对影视语言的陌生而在工作中捉襟见肘。

对传媒类工作来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最严重的。目前传媒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极大,在这种社会需求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相关性使得大量的该专业毕业生投身于传媒行业。然而众多的电视台、电影厂、剧团、传媒公司等要求从业者除了有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外,更要具备影视策划、创作和制作能力,有较高的影视文学欣赏水平,对当下影视剧和各种影视节目的发现现状和前景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能够撰写剧本、节目台本、主持词等,以及具备一定的影视策划和编导能力。显然,毕业生的由于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导致的影视语言文学素养的缺乏成为该行业职业发展的难以攻克的瓶颈。

所以,为了更好的结合当下语言文学发展趋势,更好地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渠道,应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河南省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建构及课程设置

根据相关行业需要,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中,应当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除了可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知识技能外,还能系统掌握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影视理论和创作的发展动态,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文艺编导能力及较强的影视评论能力。所以,必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影视艺术概论、影视文学、影视语言、影视写作等必要课程。

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之中,应当是有机的纳入,在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形成符合专业规律的严密体系。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一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由各高校根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自由安排。

在这一课程设置体系里,我们认为,应当把影视艺术概论的地位定为专业基础课,讲授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特性、影视艺术发展简史、影视艺术类型、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等关于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在所有的影视相关课程之前开设,打好理论基础。这样,影视艺术概论与美学、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就构成了有机的理论体系。

在影视艺术概论之后,还应陆续开设视听语言、影视文学、影视写作等三门专业课。其中,视听语言讲授画面造型语言、镜头、剪辑、蒙太奇、声画关系等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培养该专业学生对视听艺术最基础的认知、创作和制作能力,这门课可以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形构成有机的语言体系。之后开设影视文学课程,讲授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类别、历史、制作、评论等,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等文学课构成有机的文学体系。之后再开设影视写作课程,讲授影视剧本写作、影视改编、电视综艺节目文案、专题节目文案等各类应用影视文本的写作,与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构成有机的写作体系。

在以上四门影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外,还应多开影视相关选修课,如摄影、摄像、影视作品赏析、影视理论专题研究、影视制作等,拓宽学生影视视野,增加学生的影视理论素养与技能。

当然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影视课程要到位外,应配备专门影视实验室,使学生学习影视相关技能,并且按照影视方面能力培养规律在相应学期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环节。这样教学与实习联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具备影视相应能力。

三、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现状的调研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发现情况是非常不理想的。

(1)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设置情况。基本上相关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实习安排,一二十年来如一日,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为过,严重落后于的时代和社会。

(2)开设影视相关课程的情况。查阅了数十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关于影视的课程基本没有。有大概不到百分之五的高校如河南科技大学、周口师范学院等开设了影视文学、影视编辑与策划等关于影视的课程,都只有一门或两门。每门课时量很少,只开一学期每周二课时;地位极低,都是选修课。就作者所查到的高校没有将影视课作为主干课、必修课的。甚至有的高校文学院同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并无影视课程,如平顶山学院。

这说明相关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影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并不重视,甚至认为毫无必要。

(3)开设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的相关实验室及实践实习安排情况。据调查目前只有许昌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几家高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里有几家电视台,其他相关高校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也以传统的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为主,不涉及电视台。而这有影视实验室的高校,也主要是因为该校文学院同时设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传媒专业,其实验室事实上是为这些专业而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未必能实际使用到。所以总体情况是:影视实验室与影视实践实习安排俱无。

(4)目前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语言文学课程师资情况。相关高校的师资构成几乎还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各分支专业的硕士、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往往一个文学院没有一个电影学、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影视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更倾向于到传媒院系任职,因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无人重视,地位很边缘,也无法形成像样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从调查的结果汇总来看,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任重而道远,我们亟需转变观念,从各个方面大力推进。

五、河南省高校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

(1)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专业规划和标准、要求,确定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地位。

(2)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撰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材。

(3)重新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流程,将将影视文学教育课程科学地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流程中。

(4)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大纲、实纲等。

(5)加大河南省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高校的影视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并同时加强对现有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师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培训,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项目简介: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立项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B2012201。

ConstructionofhighereducationinHenanprovinc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taketheemploymentastheguidancesystemofthefilmlanguageandliteratureeducation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2

关键词:语言学专业知识;语义直觉判断;专名指称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2-0017-008

在当代语言分析哲学中,直觉似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览文献,哲学家普遍诉诸直觉以构建理论学说、做出论证阐析。譬如,克里普克的历史一因果学说、Recanati的真值条件语用学以及Borg的语义最小论(刘龙根,2010,2013)等影响甚远的理论无一不是建立在直觉之基础上。与直觉相符的理论往往被认为是合理的、可接受的,而与直觉相悖的理论则被视为错误的或不可接受的。为此,美国哲学家Jonathanweinherg慨叹“脱离了直觉,分析哲学看来就不成其为分析哲学了”(2007:318)。

对直觉的广泛依赖,集中反映了传统哲学研究方法的本质一一坐而论道式的思辨。然而,近年来这种哲学论辩方法逐步受到了挑战。尤其在分析哲学阵营内“实验哲学”(experimentalphilosophy)异军突起,一批年轻的美国分析哲学家不再端坐在摇椅上沉思,而是走出书斋,像自然科学家那样运用系统的实验方法,深入探究人们对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及道德哲学等领域内重要哲学问题的看法。其中一项既颇具开拓性又极富争议的研究是关于专名指称的实验研究,正是该项研究引起语言哲学中的实验转向。

1、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当代语言哲学中有两种经典的指称理论:弗雷格、罗素等倡导的描述语理论o(descriptiontheory)与克里普克、普特南等创立的历史-因果理论(causal-historicaltheory)。描述语理论的核心是专名与描述语相联系,专名的指称就是那些满足相关描述的个体。换言之,专名等于一个或一些特定的描述语(陈嘉映,2003:293-303)。克里普克(1972)强烈反对描述语理论,认为专名绝不等于某一个描述语,并通过如下关于“哥德尔”的思想实验批驳描述语理论:人们一般认为哥德尔是算术不完备定理的发明者,假设事实上该定理由一个名为施密特的人发明,但因某种机缘巧合哥德尔将这一成果窃为己有并公之于众。按照描述语理论,当人们使用“哥德尔”这个名称时,他们事实上指的是施密特,因为施密特是唯一满足“算术不完备定理的发明者”这一描述的人。然而,这一结论似乎与人们的直觉格格不入。克里普克由此拒斥描述语理论,提出了历史一因果学说,认为专名的指称由与该名称有关的历史一因果链条决定,人们使用“哥德尔”谈论的就是哥德尔,而不是施密特(Kripke,1972:83-84)。

半个世纪以来,语言哲学家围绕这两大指称理论孰对孰错争论不休,各执一词。而来自美国的几位哲学家machery,mallon,nichols和Stich(2004)另辟蹊径,采用实验方法为这场理论争鸣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将问题的焦点由指称理论本身转移到哲学家在论证过程中或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的个人直觉之上,并质疑是否所有人都拥有与哲学家相同的直觉。借鉴克里普克关于“哥德尔”的思想实验,他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以香港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本科生为受试,研究他们关于专名指称的直觉。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倾向于用“哥德尔”指称施密特,而西方学生倾向于用其指称哥德尔,即东方人与西方人具有不同的语义直觉;而且同一文化群体内的语义直觉也有着较大差异。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克里普克的思想实验引发的语义直觉不为人们所共有,他对描述语理论的反驳并不被广泛接受。分析哲学家的个人直觉判断看来缺乏普遍性,并不一定可靠;因而,“哲学家必须全面革新研究方法”(macheryetal.,2004:10)。显然,这一实证研究是对传统哲学研究方法的革故鼎新,引起学界异常激烈的论战。

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machery等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和批判,力图探讨直觉的跨文化差异究竟是真正的直觉上的差异,抑或由实验设计的缺陷所致。目前,针对其最初实验方案,学者们提出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受试的母语和二语语言水平的差异(Lam,2010)、说话者指称和语义指称的模糊性(Ludwig,2007;Deutsch,2009)、认知视角模糊性(Svtsma&Livengood,2011)、语言直觉与元语言直觉的混淆(marti,2009)、普通大众直觉的不可靠性(因而应该倚重专家的直觉)(Devitt,2006、2011、2012;Ludwig,2007:Hofmann,2010;williamson,2007、2011)等。随之,machery及其同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对各种质疑系统地做出回应,继续坚持原有立场(如mach-eryetal.,2010;maeheryetal.,2009;maehery,2011、2012:weinbergetal.,2010等)。

在上述争鸣中,关于专家直觉与普通大众直觉孰更可靠的争论尤为激烈。特别是Devitt、Ludwig、Hof-mann、williamson等哲学家提出所谓“为专业知识辩”(expertisedefense),认为专业知识可增强直觉的可靠性,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的直觉比普通大众的直觉更加可靠。在当下语境中,专家主要指受过系统的有关哲学和语言学的专业训练、具有哲学和语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如哲学家、语言(哲)学家,甚至哲学、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普通大众常指非哲学、非语言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少数研究中指路人;可靠则意味着直觉能经得起推敲与检验。

Devitt一直对基于直觉的传统哲学研究方法颇有微词,力主将科学方法引入语义学研究,因而他赞同maehery等人凭借实验手段来挑战传统的研究套路。但是,在应当以谁的直觉为基准的问题上Devitt却同maehery等人发生了龃龉。他认为,选取普通大众作受试,以他们的直觉为理论依据的做法是错误的;相反,实证研究应该检测专业人士的直觉,因为他们的指称直觉更直接相关,也更为可信(Devitt,2012:5)。与Devitt不同,Ludwig(2007)坚决捍卫传统哲学研究方法,认为那些调查普通人关于哲学议题的看法的实验结果对坐而论道式的概念分析方法形不成任何挑战。在他看来,哲学思想实验是一项反思性活动,旨在引发人们关于恰当运用某一概念的潜在知识,这种知识正是直觉或直观判断(Ludwig,2007:135)。一般而言,思想实验涉及实验者和受试,其成功实施依赖于双方准确理解实验要点所在,而唯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实验者和受试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同样地,专家的直觉受到williamson(2007、2011)与Hofmann(2010)的青睐。他们一致认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既能够更加准确地区别相似的概念从而避免将其混为一谈做出错误判断,还能够有意识地摆脱不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而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

然而,“为专业知识辩”这一主张遭到了weinberg与Gonnerman等人的反驳,他们从多个角度仔细考察哲学专业知识的构成要素,认为哲学研究不可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类比(weinbergetal.,2010)。在诸如医学、气象学等领域,专业知识和训练可能会使专家的直觉判断更为可信。然而在哲学研究中,由于思辨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哲学家缺乏来自外界就其在思想实验中的直觉判断的有益反馈;而且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像哲学家那样依赖直觉。因此,他们从根本上拒斥“为专业知识辩”。

除此之外,语言哲学文献中亦不乏实证研究结果与“专业知识增强直觉的可靠性”这一观点相悖的例子。譬如,machely(2012)通过实验发现,语言学专业知识对不同领域的语言学家产生不一致的影响:语言哲学家和语义学家多拥有历史一因果直觉,而社会语言学家、人类语言学家、历史语言学家多拥有描述直觉。据此,machery认为拥有语言学专业知识并不能提高语义直觉的可靠性,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使得专家们彤成偏见。然而,machery的研究存在一个问题,即研究所用问卷材料中出现了一个专名(tsuCh'ungChih)和两个自然种类名称(lemon,mantup),而人们关于这两类名称的指称直觉是否一致仍待研究,故将二者一并讨论所得结果令人生疑。

综上,machery等人的开拓性研究引发了语言哲学界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产出累累硕果,亦不断遭到质疑与挑战。专家直觉与普通大众直觉孰更可靠尚无定论,“为专业知识辩”亟需得到更多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持。此外,迄今学界关于专业知识对语义直觉影响的研究均从西方学者的视角出发、以西方人为受试,鲜有研究专门针对语言学专业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东方人的语义直觉。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调查问卷手段,考察中国大陆受试关于专名指称的直觉,探究语言学专业知识与语义直觉的关系,以期为本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语言学专业知识对语义直觉有无影响?

②语言学专业知识是否可以提高语义直觉的可靠性?

2.2研究对象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96名中国大陆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语言(哲)学家,其母语均为汉语。其中,36名学生为上海某两所高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具体包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英汉翻泽等下设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经过若干年本、硕(博)阶段英语语言学相关专业课程的集中训练,均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学专业知识;另外36名学生来自上海地区几所大学计算机、数学、物理、经济管理等专业,这些受试除了学习过一些公共英语课程之外,未曾研修过任何与语言学相关的课程,也未接受过与语言相关的专业训练,因而基本不具备语言学专业知识;另有24名受试为第八届中西语言哲学“夏日书院”系列学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和学者,他们长期从事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研究,掌握了系统的语言(哲)学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下文中将这些受试分成三组,分别命名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组(简称专业学生组)、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人t组(简称非专业人士组)和专家组。

2.3研究工具

本实验使用的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专名指称问卷及受试背景调查问卷。其中第一部分,参考已有文献中“哥德尔”及“祖冲之”的故事(macheryetal.,2004,2009;machery,2012),并对其进行改编,以使其内容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见附录)。每个故事后设有两个问题:关键问题和干扰题,且故事一的关键问题设置采用了直接提法,故事二的关键问题则采用间接提法,以便更好地捕捉受试关于专名指称的直觉。无论哪种提法,关键问题后的选项a均符合描述直觉,而选项B符合历史.因果直觉。为了收集更多有关受试对故事材料和问题的理解的数据,在每道关键问题后配有一个受试对自己所给答案的把握程度的五点量表(“完全没有把握”、“没有把握”、“不确定”、“有把握”、“十分有把握”);在故事二的关键问题之后还划有横线要求受试填写判断理由。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对20名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和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进行了调查,预测问卷材料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预测结果和受试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始问卷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使故事材料和问题表述更为清晰准确、简洁明了。

2.4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整理时,由于部分问卷未填写完整或干扰题回答错误,剔除了15份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81份:专家组22份、专业学生组27份,非专业人七组32份。作者将81份有效问卷编码后对关键问题的答案进行赋值。根据惯例,本研究集中报告有关历史一因果直觉的数据,故关键题选a(描述直觉)得o分,选B(历史-因果直觉)得1分,每个受试所得分值范围为0~2分。最后将实验数据逐一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6.0和excel2010对其进行描述统计和分析。为了考察语言学知识对专名指称直觉的影响,对专家组、专业学生组、非专业人士组三组数据进行一元方差分析,以检测三组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本文间接测量直觉的可靠性,即通过计算分析每组受试得分的标准差来观察其组内差异的大小;若某组组内差异较小,即该组受试的直觉的一致性较高,那么该组受试的直觉就较为可信。

3、结果与讨论

具有语言学专业知识的专家和学生与没有语言学专业知识的普通学生关于专名指称的直觉到底有何异同,这一问题可以从对三组受试相关数据的描述统计与分析中得到答案。根据表1,专家组平均分最高,专业学生组均分次之,非专业人士组的均分最低。三组受试标准差由小到大为专家组

为了考察表1中的平均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确定语言学专业知识对专名指称直觉有无影响,采用一元方差分析(one-wayanalysisofvaFiaHce)方法对三组数据进行了比较。检验结果显示,F(2.78=3.329,p=.045.05、p=.079>.05),而专家组与非专业人士组组间差异显著(p=.019

上述结果表明语言学专业知识对中国大陆受试关于专名指称的直觉有影响,专业人士、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人士具有不同的直觉;而“语言学专业知识是否可提高语义直觉的可靠性”这一问题似乎未能得到完全肯定的回答。下文将结合受试背景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对研究结果做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首先,专家背景调查问卷中研究方向/兴趣一栏的结果(图3)显示,从事语言哲学相关研究的专家占55%,从事语用学、语义学研究的占18%,其余的专家从事语言学及语言与认知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在“最熟悉的语言哲学、语义学著作”一栏中,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克里普克的《命名与必然性》、不同作者的《语义学》(如莱昂斯、萨义德)、《语言哲学》(如莱肯、陈嘉映)等著作多次被提到。概括而言,本组受试在大致相同的研究领域中,阅读和钻研相关经典著作及文献。常年的积累与思辨使他们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培养了精确地分析概念、准确地运用概念的能力,在解决复杂哲学论题时能够尽量避免做出错误判断。针对本研究中专名指称这一经典哲学论题,相似的学术背景使他们做出大体一致的判断。相比之下,他们更多地拥有克里普克式的历史-因果直觉,认为在假定的故事情境下,当张华、李明使用专名“祖冲之”和“哥德尔”时分别指称祖冲之和哥德尔,而非张衡与施密特。

与专家组相反,如图4所示,参与本次调查的非外同语言文学专业人士大多是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共占85%),他们对语言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所知甚少。在既缺乏语言学专业知识,又未掌握解决语言学相关々业难题的技能的情况下,他们对于所读故事中专名指称的判断更符合描述语理论,更加倾向于认为一个专名的指称对象就是那个满足某一(些)描述语的个体。因而,在他们看来,当张华使用专名“祖冲之”时实际指的是张衡,因为只有张衡唯一满足“实际上推算出至日的精确时刻(却不为张华所知)的那个人”这一描述;当李明说“哥德尔真是个伟大的数学家”时,他实际指的是“施密特”,因为施密特唯一满足“实际证明算术不完备定理定理的那个人”的描述,所以李明所说的话应该是正确的。如此,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组受试给出的答案大多不符合历史-因果学说,故全组均分最低。

最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组的情况略有不同、由图5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翻译(英汉笔译与口译)专业,另有部分组员来自英美文学和语言学学业(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少部分来自语言哲学专业。作为较高水平的英语专业学生,经过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特定研究方向的训练与钻研,他们所掌握的语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少理论上应该处于专家组和非专业人士组的中间水平。由此推论,该组受试作答时组内一致性也应该介于专家组与非专业组之间。然而,实际上该组的组内差异性最大,这一结果如何解释?machery(2012)提出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形成偏见,进而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直觉判断,这一看法在此不无道理.就本组受试而言,在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和训练中,他们掌握了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面对某一语言现象或问题时,结合自身积累和经验给出相应的看法。然而,这些受试专业知识的掌握毕竟不及专家水平,他们还尚未形成专家那样坚定的理论立场,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或许不能给出完全一致的答案。藉此,不甚相同的专业研习背景和尚不坚定的理论立场双重因素使得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组的受试在回答关于“祖冲之”和“哥德尔”这两个原本属于关于专名指称的同一类问题时做出了不同的判断,致使该组所得数据呈现最大的变异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学专业知识的确影响语义直觉判断。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的专家、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的学生与不具有语言学专业知识的普通学生在假定的故事情景中,对专名“祖冲之”和“哥德尔”的指称的直觉反应迥然不同统计检验一元方差分析结果证实了三组受试在对这两个专名指称的直觉判断上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对三组数据进一步两两比较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专家组与非专业人士组之间差异显著,表明这两组受试数据上的差异确实是由不同的实验处理引起,而非一些无关因素所致,在此研究中即是有无语言学专业知识所引起的系统差异。换言之,语言学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相关专业的训练使得专家更多地拥有历史一因果直觉;而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则更多地拥有描述直觉。

然而,关于专业知识能够提高直觉的可靠性这一看法,本研究结果尚不足以提供充分的佐证。假设一组受试掌握的语言学专业知识越丰富,他们对专名指称的直觉判断应该越趋于一致,组内差异性就越小,该组的直觉就越可靠;那么,只有当标准差――作为衡量可靠性的指标――的大小排序为专家组

4、结语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观念;创新思维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学生的广泛青睐。在当前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对汉语文文学专业的发展前途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性及文学才能为主,但在从当前汉语文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多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编辑、文秘及行政等项工作,这些工作对于写作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也需要汉语文文学专业需要对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全面、综合型的专业人才,使其能够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好的适应。

一、汉语言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在这种理念影响下,该专业的学生思维具有较强的定势性,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普遍满足于教材自身现成的名篇赏析,学生知识内面狭窄,学习被动,教学质量普遍不高。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结构和知识体系体系也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节的情况,没有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存在知识老化、陈旧等问题,从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二)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由于课程考核机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漏洞,从而导致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自身研究深度不够,但却能够顺利通过考核成并毕业。特别是很大一部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在每个学年的期末考试时中,往往更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相关概念和文学常识的考核,对不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不重视,这也导致学生往往更为关注最后的考核结果,而自己文学素质却得不到提高。

(三)学生认同感不高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时候采取的还是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一些知识点只能被动的接受,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缺乏认同感,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快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

汉语文文学专业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紧跟时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好文学审美能力、文学写作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因此,需要加快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转变,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时,不断丰富对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的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优势突出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趋于主导地位,整个课堂上就只能听着老师在讲台前面进行滔滔不绝的演讲,授课老师沉浸在那一段古代、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可是但却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所以想要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需要改进对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讲解,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一让学生分析一让学生自主讨论一让学生回答这一教学课堂模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能会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染能力。

(三)对调整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现在汉语言的传播速度很广,学习汉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想要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应用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调整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要运用新的历史知识、价值观进行文学解读。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涉及到的文学、写作以及语言等相关课程在相互联系中更有主要的侧重点。对于当代人员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地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这样可以保证新时期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四)改变教育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形成办学特色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我们都明白事物的实用价值是决定它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生对汉语言专业的概念都较为模糊,主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观念不强、专业混乱。所以为了保证汉语言专业在社会上的立足点,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去转变,通过对学生的能力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兴趣方面的教育培养,使汉语言专业人才更符合能力型人才的要求。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涵盖知识面较广的专业,有较强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创新,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授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习惯思考、喜欢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抛砖引玉,激励学生发现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言论,在专业课上真正拥有自信,更有学习的动力。

(六)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资源

当前我国处于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成为我们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互联肉网不仅拥有海量的资源,而且承载着最新的资讯和动态。通过互联网能够查询到汉语言专业的全新信息。因此,在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某些人具,从而改变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阅读,这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成熟的技巧和博大的精神文化,并进而一步形成一种最科学的思维方式,采用积极的方式来对感悟生活,品味艺术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的地提高学生的文学涵养,培养其良好的文学才情。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4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东南亚语种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办学规模都急剧上升。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过程中都面临东南亚语种、英语、汉语言文化的多语教学和专业方向课程教学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东盟国家语言政策和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兼顾高职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中东南亚语、英语、专业方向、汉语及民族文化教育的多语教学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供借鉴。

1东盟国家语言政策概况

东盟各国都是多民族国家,语言种类繁多且状况也较复杂。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一般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如新加坡有4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印尼、柬埔寨、泰国有3种官方语言。越南、文莱、老挝有两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和华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新加坡政府从1966年开始全面实行强制性的双语政策,要求新加坡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英语和母语。而缅甸独立后,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就学习英语。此外,由于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睦邻关系,双方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有合作与交流,而在这些国家中,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华语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四个国家把华语列为本国的官方语言之一。

2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现状

广西和云南都有十余所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东南亚语种专业。以云南省高职院校为例,据2011年5月份的统计数据,云南省37所高职院校中现有11所开设了东南亚语种专业,其东南亚语种教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专业方向型、双语型和选修型。11所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数都立足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采用“东南亚语种+专业方向”的形式,设定专业方向的大都为旅游、商务和法律等方向。其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部分: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通识课程。核心课程主要由语言知识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组成,语言知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东南亚语种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专业知识课程包括经贸知识、旅游知识、经贸法律知识等,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语言应用能力。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开展相关课程,如,在学生学习经贸知识的核心课程基础上,开设商务谈判、报关知识等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识课程中开设英语的目的仍是通过全国应用英语能力考试。从人才模式上看,多半采用“2+1”(即国内2年,国外合作1年或半年)的模式。

3高职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多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3.1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应以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主

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数在秉承“语言+专业方向”的理念下,以培养社会所需的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东南亚语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行业外语(东南亚语种)培养为主,这既是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和高职生未来就业领域所决定的,也是在就业市场避免与本科东南亚语种专业毕业生正面冲突的需要。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有别于英语,学生的东南亚语都为“零起点”,而掌握东南亚语语言能力是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区别于其他高职专业的立足点,同时,由于该专业现有的专业方向一般以文科类的旅游、商务、贸易、法律等为主,技术性并不太强,在人才培养中应科学处理好语言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关系,即必须以语言课程为主,增加东南亚语种在开设课程门数、学分要求和学时的比重,专业方向应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强调专业方向的自学和拓展,这样的话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才具备基本的发展空间,也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3.2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走实用英语教学道路

由于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而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仍为英语,因此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仍需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反思高职英语专业不断萎缩和本科英语类专业就业日益困难的局面,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直接定位于行业东南亚语无疑是合理的。但在高职有限学制内多语教学的问题也决定了必须对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避免以英语应试教育为主(考级),压缩传统的通用英语的教学学时和内容,强调英语辅助交流的作用,以实用为主,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注重培养英语听、说能力,加强专业英语课程,树立东南亚语种为主,英语为辅的教学观念,才有可能避免学生毕业后东南亚语种、英语、专业方向都不精的“四不像”局面。

3.3重视结合东南亚国家文化开展语言课程的教学

不少学者都对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语言与文化背景脱节的问题进行了反思,高等教育阶段通用英语的教学,常会出现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作用,忽视对西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介绍的问题,学生死记硬背英语,学习效果差,达不到第二外语本身应有的对思维、逻辑能力培养的作用。以此为借鉴,东南亚语种作为小语种,通用性并不强,结合东南亚国家文化背景的介绍开展东南亚语言课程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东南亚语种,也为今后从事对外行业的对象国文化知识进行了必要的贮备。

3.4紧跟汉语国际化脚步,弘扬我国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特别是在华人、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地区,汉语文化更是倍受关注,部分东南亚国家中汉语是其官方语言之一。为避免在多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在培养应用型的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人才时不能忽略汉语文化教育,特别是在通识课程的设置方面,可开设中国汉语语言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代替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由于不少东南亚语种毕业生都将在国外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加强我国汉语语言文化教育,既可促进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又可推进汉语国际化,增强国家的地区影响力。

另一方面,作为主要承担东南亚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的云南、广西等省份,其独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也是该地区的特色优势之一,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将优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都成为政府发展的战略之一。

4结语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东南亚语种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办学规模都急剧上升。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学在多语教学中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分清主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东南亚国家文化和我国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问题在教学中的要求是开展高职东南亚语种专业多语教学的关键。

注:云南省教育厅2011年5月基金项目和2011年4月院级重点课题项目总结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居设.东盟国家官方语言及其相关政策的启示.东南亚纵横,2011.6.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5

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探究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培养我国未来创新人才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前瞻性,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的应用型专业。在具体学习中,要构建相对完整的学习体系,培养自己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使用能力。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同时还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而作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各科知识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其中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其中的精神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体系,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当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刁难”。面对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逐渐趋向于复合型人才。而这些则使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将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成为我们大学生的首要难题。此外,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应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价值,即它的社会效益,即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思想和社会公德,还要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及应用价值。

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首先,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既是美学指导,美学是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万物的基础,只要适合美的标准的事物,其即可存在,如果不适合美的标准,其不可存在,美是维持世界存在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理解文学的前提,就是要理解美学,美学给汉语言文学提供了内在的规律,是汉语言文学存在的根本保证。所以,汉语言文学的首要运用性就是美学指导。其次,文学理解是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运用性,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显现的一种运用性。美学可以解构文学作品,在解构的基础上,即可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文学理解,既是理解文学作品。汉语文学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并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很高层次的文学理解性。在其运用性上,不仅可以对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也可对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甚至刚刚出版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文学理解,是一个高的层次,不是一般没有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可以做到的,文学理解不同于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只是理解文学作品文本字面意思,对于文本反映的深层次上的含义是不能作理解的,文学理解既是要解构文本深层次上的含义,这就需要相关理论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第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就有写作的训练,也有相关的理论专业课,《写作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以及格式规范,《文学概论》则为其提供了深层次上规律总结,这两门课时写作运用的基础,也是写作运用的以进行的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即同于其它专业的写作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因其文科性质比较强,其写作追求的层面也“以文弄墨”,不过归之于个人,可能也会相应的转弱,写作的运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要求,也是其专业性质的一种体现。第四,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其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总结是综合实用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比较实用的部分,语言规律的运用,变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身语言规律的运用,因为我国幅员大,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国家规定现在官方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但是实行到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很好的掌握了普通话,以区域来看:南方人对f和h以及卷舌音分不清,也用不好,东三省则对卷舌敏感度不高。通过语言规律的运用,可以让所学者知道语言规律的来源以及正确状态,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相关联,其运用性大多是其学科的基本要求。对语言音韵的要求,对文学理解的要求,对美学的理论的理会等,都对其运用性作出了要求和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的运用性,是其学科自身的延伸,是其理论的实际应用,其运用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其自身理论的掌握程度。

三、结语汉语言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代表,是我国长达5000年的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国人修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对国人的修养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尤其在现在异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规范自己的修养,美化自己的修养,使文学和修养有机的联系起来,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但培养我们大学生掌握知识、分析事物和认知世界的能力,还能对我们的听、说能力进行加强,能够使我们掌握发音、变调、儿音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使我们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掌握不同形式的应用文的写作,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段轩如.写作学教程

[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6

关键词应用性转型学科定位人才培养专业设置

1汉语言文学学科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我国高校当下教育思路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显然,提出应用型人才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大学教育的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传统的大学教育由于注重了学术性、学科性,人才的培养必然偏重于理论性知识和学科的深入研究,从而忽视了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要的深度结合。而当下的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使传统的“宽口径、厚基础”理论型人才在走向社会时,难免出现无法适应社会的状况。尤其是那些传统的人文学科更是面临着日益萎缩的窘况与困境。而汉语言文学就是这样一个学科。

汉语文学学科是有关中华民族母语教育和研究的专业,语言文学又是民族精神和艺术的精髓,因而也是最基础的人文学科。因此,培养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科研人才以及从事相关的文化、信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仍是本专业的基本任务。

但是,在当前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特点和要求更突出、更紧迫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学科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也很突出地表现出来。加之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社会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小,专业价值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学科,它的发展方向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改革现有的汉语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探索并研究新的汉语言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就成为当下这一学科发展的迫切任务。但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偏于理论和综合,应用性不强。传统的汉语言学科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应用性,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

面对这一现状,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都意识到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性,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或成立创新人才实验区,或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或是改革实践教学,或是改革教学方法。这些举措都表现出改革的鲜明性,为当下的教育改革和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改革积累了不少有益的借签与思考。

事实上,这一问题并不仅仅是一所高校,一个地区的高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广泛性的全国所有开设汉语言学科的高校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社会面对复杂的局面时,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都会受到当下时代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样,与汉语言学科一样作为传统学科并深受当下时代经济社会影响的尚有文史类的其它学科。厘清这一问题,从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出发去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也必然会具有对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能启发意义。

2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之可能性

事实上,如果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层面上考虑,我们需要注意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应用性,即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应用性,适合于行业的需要,能够让行业“用得上”。二是行业性,即能够尽可能发现学科的适用行业,有效拓宽行业应用范围。

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汉语言文学学科新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首先,重新审视学科定位。我们必须相信,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必然表现出对语言文学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求。就我国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新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每一个群体都表现出其当下性,于是,语言的发展已经远远不是传统的语言学所能界定的规范能够恰当表述和阐释。相应地,这些新的群体对文化与文学要求与不再是传统“言志”或“载道”的文化与文学定思维定势所能涵概。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学科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路,跟上时代的要求,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理论上给新的社会发展提供开放性的视界。这样,学科定位从整体上朝着应用性和综合性发展,汉语言学科应该明晰定性为应用“金字塔”中的“基石”。即在看待汉语言学科的作用和地位时,不应只从单纯的专业冷热角度来考察,而应从学科发展全局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去审视。其实,汉语言学科除了基本的人文熏陶作用之外,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还具有三大方面的校园内部功能和作用:通识教育、文化陶冶和技能应用。但是从社会的层面而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汉语言文学学科在高校校园内部的这三个功能与作用,也同样对走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效。

其次,人才培养规格定向——居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应该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的契合点上,建立在对其他学科专业差异性的充分认识上,实现错位竞争。从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专业建设的效果决定,而如何防止毕业生的知识陈旧,既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的学术建设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有密切关联。从这一层面上看,汉语言学科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介环节,它肩负着消化学术成果,指导具体实践的任务,为学生铺设桥梁,引渡学生走向“知行合一”的成才彼岸。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职业技能训练也是汉语言学科的题中之义。

3汉语言文学学科新的专业增长点

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学科而言,既有的专业高置一直不外乎传统的中文专业或中文师范专业。也有不少高校由于传播学从语言文学学科中分离出去之后,无法再单独设立与传播学学科相关的专心,就只能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一些传播学相关的课程,比如,在中文专业的课程中加入了广告学的相关课程和新闻学的相关课程。而在传统的学科规划中,很多高校原本是在汉语言文学学科中设立了新闻专业和广告专业这样与语言文学同一级层的专业的。而文秘这一专业,不少中文专业中也有设置,但由于国家教委的专业目录中,把文秘只是定位于高职高专的层面,这就为高校本科增加了设立文秘本科的障碍。

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人才有了较大的需要,所以经济的发展就为汉语言文学学科新的专业增长提供了可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需要,应进一步从应用性专业设置的可形性、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随着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活动对于文化素质高、语言文字功底好的应用性人才需要越来越多。因此,可以考虑在汉语言学科的基础之上增设“高级文秘”和“企业文化传播”这两个专业。高级文秘专业建立在传统文秘专业之上,但又要与之有区别。传统文秘专业更多是从事办公室的文字工作,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与文件档案的传递与保存。但是在经济活动充分发展的社会里,适用于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这样的行业需要的文秘显然不是传统的文秘。尤其是当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这些企业需要的文秘不只是文件、函电、调研报告等的写作与传递工作,更多还要有人力资源管理、公关与礼仪、企业形象策划等工作。所以培养高级文秘就成为一个极其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其次,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每一个行业都必须有充分的形象宣传,不只是为了塑造企业形象,更是为了推销企业及产品,即使政府的各个行业部门也需要对公众宣传自己的形象,确立大众对本行业或部门的正面形象。除了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几种宣传途径外,网络、手机等新传媒的宣传日益重要。同时,对于每一个行业也要塑造各自独特的文化形象,唤起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文化意义上的宣传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成为每一个企业或部门形成凝聚力的灵魂。这样,在汉语言文学学科中开设“企业文化传播”这样一个专业,培养有着深厚语言文字与文学及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又具备企业文化传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一个较好的专业方向增长点。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7

摘要:新时期,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西安经济的腾飞对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文章剖析了西安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旨在说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ofLanguage)是20世纪中期提出的一种新兴经济学理论。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经济学教授Jacobmarschak在“行为科学”一文中指出:语言除了具有交际、思维功能以外,还兼具经济特性,其经济属性表现为:效用(utility)、效益(benefit)、价值(value)和费用(cost)。他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可视为一种人力资源,如很好地利用这种人力资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经济收益。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政策研究上,如Grin曾从事语言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取得了一定成就。或是探讨语言经济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Chiswick提出语言经济学应该应用在教育中。国内研究在以上框架下展开,取得的成果多把语言经济学和具体的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比如朱艳宁的《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研究》,陈婧、王颖的《基于语言经济学的BSp课程重构》。鲜有学者把语言经济学和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结合在一起,文章将结合西安本地高校h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探索培养中文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期待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中文人才。

1.西安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高校扩招之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大量的毕业生进入教育、新闻等行业,而进入企事业、国家机构担任文职一类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一时期主要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2000年以后,随着全国高校各专业逐步扩招,中文专业毕业生大幅增加,就业问题开始凸显,西安本地高校面临同样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扩招,大量师范生涌入人才市场,而非师范生也可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这就使得教师岗位竞争愈加激烈。近几年来,中国整体人口出生率一直不高,使得适龄中小学生总量不断减少,在一个较长时期,教师岗位的竞争只会愈加激励。在新闻传媒领域,经过四年专业打造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尚且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何况是中文专业毕业生。最热门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竞聘已近白热化,这些岗位大多对专业要求严格,而中文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定位的模糊大多被划在了线外,大量中文毕业生只能挤破头脑报考一些专业性不强的文职岗位,这种竞争可想而知多么激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企业公司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方向。这些毕业生可从事秘书、管理、宣传、培训、营销、策划、社区服务、文化产业等工作,这些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总体而言,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较宽,被人戏称“万金油”专业,但专业性不强,培养出的人才偏离社会需求,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2.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明确人才培养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充分考虑到该专业人才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设法促进人才价值与使用价值的顺利转换,正视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谨慎选择,走市场化的人才培养道路,这就意味着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与地区优势,合理利用区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性质,创新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如下: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坚持厚基础、宽眼界的专业素质教育和明目标、高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计划高质量的课内教学与灵活丰富的课外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统一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的多方法、多维度、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相结合。

2.2优化教育资源

语言教学应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以实现优化语言资源的目标。这就需要在有限的语言资源下考虑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价值。对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可考虑优化以下教育资源: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西安当地的经济发展,制订长期的、有效的教师职业发展计划。可进行“三结合”:教师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外进修访学深造相结合,本专业与边缘学科(即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领域)知识培训相结合。以西安为例,第三方面的“结合”培训可以涉及新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贸易等学科。这种教师培训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为培养出符合市场的复合人才建立基础。希望通过以上途径培养出“双师型”教师,他们既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专业技能,而且对就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关键技术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明确教学目的。

其次,课程设置要紧扣本地经济发展的最迫切要求,迎合社会需求,适时对课程加以调整完善,促进人才适销对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紧扣相关的适应市场的就业方向,在当前情况下,该专业课程设置可以考虑三个培养方向:一是国学及语文教育方向;二是文秘及文化宣传方向;三是汉文化及汉语国际教育方向。这样细分既拓宽了中文专业的专业口径,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再次,从实践中预测教育成本与成果比例。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中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可从实践中预测教育成本与收益的比例以便对教育积极调整。

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这是基于市场的需求。考虑到西安本地的具体情况,实践环节可在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在中小学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心”,供国学及语文教育方向学生实习;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供行政文秘与企业文化宣传方向学生实习;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等机构合作,供汉文化及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学生实习。

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讲座和课外读书、交流、研讨活动,参加校内外关于语言文字、创作、朗诵等方面的大赛,弥补课内教学不足,丰富大学生活,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组织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设国学班,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与指定导师合作完成相关项目,为有文学创作兴趣的学生开设文学创作班,并通过办专业杂志等方法,培养本专业卓越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四是有重点地安排相应的课程,训练和指导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教师能力、秘书资格等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最后,校企、社会“三结合”共同培养。为顺应西安经济建设的需要,本地高校可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一定的合作培养。比如,高校可安排低年级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观,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他们三年级、四年级时可单排到这些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在实习中教师全程指导,对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打分评价。通过种种途径,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这对其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具有建设性意义。

3.改革后效果整w展望

通过以上改革,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一方面,转变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在一个长远时间内,中文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整体提高。以往,学生在学习或教学实习中发现偏误一般会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如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等这类工具书或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但是碰到一些工具书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停滞不前,陷入僵局。现在通过改革,希望学生在不借助工具书的前提下,自己就能将偏误归类、比较、分析、总结,最终找出解决办法。

4.结语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具有经济价值,其价值取决于其使用程度,使用越频繁,其经济价值就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上,语言如能够满足市场对它的需求,便能产生经济价值。西安高校众多,作为传统文科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仅关系到该专业的生存问题,更将影响西安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交流。

西安应该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遵循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拉动本市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剖析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基础上,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面对社会的挑战,只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其潮.语言经济学――新兴的边缘学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44-49.

[2]刘宝权,来娜.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商务外语研究,2011(04):46-50.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8

适合女生的专业

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

2.外国语言文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名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1个二级学科专业。

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二级学科。

4.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艺术类院校,目标是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艺术院校专业课的考试都是由各个高校自主命题的,部分学校有一定的考前培训辅导班。其招生工作是由各个学校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考试内容和时间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

女生学什么专业好

1.师范类

推荐理由:爱心、童心的尽情体现,工作稳定,各种福利有保障。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还可以报考免费师范生,可以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2.广播电视与播音主持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若干问题分析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进一步快速增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作保障。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和语言交际能力,掌握旅游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实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都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但因其产生的时间不长,缺乏相关理论及实践的支撑,加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采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导致其自身特色的缺失,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于2007年11月,以“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为课题开始了研究,并对全国7所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师生以及4家旅游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研究,基本了解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就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1语言交际能力的内涵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在其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它是对传统的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学说的进一步拓展。他认为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即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是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能力、心理因素、社会文化知识、语篇理解和语言应用等方面在内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则是指交际者运用语言手段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标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语音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英口笔译能力等。通过进一步分析,语言交际能力应该是以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为基础,以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为主要形式,加上与该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而构成的综合际能力。它既包括语言知识又包括语言技能,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既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认知能力、文化水平、文体知识、非语言交际知识、情感因素等,又涉及到语音、修辞、社会、文化、文体、语用、教育、心理、认知等诸方面的因素。由此可见,语言交际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个人的口头交际能力,应该理解成是包括听、说、读、写诸方面因素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本课题中主要指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则是该专业学生从事涉外旅游服务工作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它是衡量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该专业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应该是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

2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英语语言基础、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胜任涉外旅行社和宾馆饭店的导游、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整、改革和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根据对全国7所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师生及4家旅游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对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1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

2.1.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上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不足;知识性课程偏多,技能性课程偏少;基础性课程偏重,专业性课程偏轻;单一性课程较多,综合性课程不足。教材体系总体上仍存在针对性不强,职业性不突出,实用性不够,形式比较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问题。

主要原因分析:首先是对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认识不清,导致课程设置基本上仍沿袭本科院校的模式,差异不大;其次是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课程设置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基础,轻专业,重单一,轻综合的现象。教材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编写者对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不够清楚,对旅游业的行业特点认识不足,对职业规范了解不够,从业经验缺乏,以及对涉外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不够而造成的。

2.1.2对策建议

(1)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编写和选用教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旅游、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课程,将企业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旅游英语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实践性、技能性、专业性、综合性的原则。教材编写和选用上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及学生的语基础,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具体地说,针对高职学生总体上英语基础较差,学制较短,就业岗位层次不高的特点,教材编写应体现语言知识低起点、教学数量少而精、教学内容专业化的原则。

(2)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为主线,在课程体系中及教材编写和选用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体现旅游行业的职业性。针对资格证书,开设旅游汉语类课程和英语类课程。开设与饭店管理和涉外旅游密切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如“饭店住宿管理”软件、“旅游资源选择与对比”软件等。可根据各地就业需求和师资条件,适当开设多语种课程,如日语或韩语课程,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方向,提升就业空间。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适合旅游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针对该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选用实践性突出的教材,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实践性教学课程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

2.2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2.2.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技能;重书面,轻口语;重基础,轻专业;重传授,轻训练;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重点仍然是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严重不足;书面语(阅读、写作等)教学耗时过多,口语(听、说)教学不足;基础英语教学抓的很紧,而专业英语教学明显不够;课堂上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技能训练活动不够。由于教学设备设施等条件限制,大部分教学仅在教室进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广泛或效率很低。

主要原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对语言教学的认识有偏差,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二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不适当,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三是教师本人的旅游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不足;另外还有教学设备设施、学制、学生语言基础等客观条件限制等原因。

2.2.2对策建议

(1)充分重视英语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训练。端正对语言教学本质的认识,将学习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培养语言技能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由此,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充分重视英语听说能力,尤其是旅游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从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每学期都应开设听力课和口语课。听力课和口语课应分开设置,口语课程由外教担任,听力课程由中国教师担任,中外教师相辅相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电教设备,设计出逼真的模拟旅游,饭店交际背景,提供听说操练的配套练习,提高口语操练的质量。

(3)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必须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注重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旅游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用英语来系统讲解旅游专业相关知识,介绍最新国内外的旅游管理理念;引导学生把旅游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相结合;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以旅游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口语训练可以围绕介绍旅游景点、接待外宾、订餐订票等和旅游业相关的内容来进行,使学生了解在旅游业中的语言习惯、相关表达等,培养学生在这一特殊服务领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4)英语语言训练必须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开设《中国历史文化》、《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从而使学生胜任将来的工作。用英语讲述中国主要的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和地理地貌,使学生对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然后通过进行模拟导游训练,让学生自己能够充当导游介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3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

2.3.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的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设置不规范;实训实习内容和方式比较落后,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满足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

主要原因分析:一些院校受传统的办学方式影响,对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学院办学经费紧张,对这方面投入不够,导致实训设施规划不科学,设施不完善,设备质量低劣;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且分布不合理;实训实习的内容单一,方式落后。

2.3.2对策建议

(1)学校领导必须提高对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对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完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自主学习室、模拟实训室等实训设施;对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起点要高,设置要尽量规范和配套,尽可能接近或达到国内旅游行业现行的基本设施要求。

(2)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国内尤其是本地和毕业生就业集中地区的旅游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实习基地。

(3)实训内容与方式:有效的实训内容应以听说技能训练为中心,包括英语语音语调实训、英语听说实训、读写能力实训、翻译实训、旅游英语专业能力实训等。要采取多种有效而灵活的实训方式,包括课堂实训、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等。实训课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尽可能与相关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衔接。学生实习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效果和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为目的。

2.4师资队伍建设

2.4.1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数量不够,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不强;专业实践经验较少,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实践性教学能力较差。

主要原因分析:旅游英语专业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其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英语教师、专业旅游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而且还要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旅游教师相比,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师的智能储备应更全面,相关知识面应更宽广,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亦应更强大。而现有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原有的英语专业教师或旅游专业教师,大部分人都缺少从业经历,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与教学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实践性教学能力较差。由于学校与旅游企业和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还没有建立起密切合作、协作的关系,缺少优秀的兼职教师的现状仍普遍存在,这对实践性教学更是雪上加霜。

2.4.2对策建议

(1)专职教师应既懂英语又懂旅游,具备旅游+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行业从业经验。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现有教师学习进修。如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并鼓励他们考取导游证。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时,采取1+1的方式,既每组实习指导教师都由一个旅游专业教师加一个英语专业教师组成,每月定期到实习单位蹲点、考察,写出书面考察报告。组织学校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各部门进行实际操作,安排教师到协作企业考察、挂职进修。通过教师参与企业管理,指导企业经营,既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获得了实习环境,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2)兼职教师应是长期工作在旅游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如资深的涉外导游,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等。学校把他们请进来,聘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把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以案例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操作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及其对旅游行业前沿最新动态的了解与把握,在向学生教授一些操作技能性较强和实践经验较多的课程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习惯。这样,旅游专业教师队伍才能逐渐成长为一支过硬的、名副其实"双师型"师资队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旅游产业和旅游英语专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它将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巩固国际旅游市场,建设一支高水准的行业队伍起到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应不断完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训设施和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整、改革和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姜希星,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高职研究,2006(07)

[3杨群.构建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旅游报[n],2006-2-24(6)

[4]谢先泽,郑贤贵.旅游英语实践能力培养之载体探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03)

[5]彭志韬.浅论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革新[j].科教文汇,2007(07)

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篇10

关键词:术语学;专门用途语言;框架术语学;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11-0234-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66

1.引言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LexiCon研究团队最近几年在国际术语学界比较活跃,他们编纂了服务于翻译和术语分析的术语数据库ecoLexicon,发表了大量术语学方面的研究论文1。该团队提出的框架术语学(Frame-basedterminology)成为当代描写术语学的重要理论流派之一。《术语与专业语言的认知语言观》一书由moutonDeGruyter公司2012年出版,系该社认知语言学应用系列从书中的第20部,由LexiCon的负责人Faber教授担任主编。该书旨在探索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术语分析中的应用问题,反映了Faber教授等人对术语学研究前沿课题的最新思考。全书分为5个部分,下面逐章概述其主要内容,然后做出简评。

2.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导论,由Faber撰写。

作者强调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分析专业语言和术语知识单位的重要性,对研究的目的和该书的结构做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共由三章组成。

2.1章“术语学与专业语言”,由Faber和Rodríguez撰写。作者首先强调了术语学研究同语言学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回溯了术语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之后,作者指出虽然框架术语学也是对以规范为主的普通术语学理论的反拨,在基本观点方面与交际术语学、社会认知术语学等理论流派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与这些理论相比,框架术语学的明显优势在于充分考虑了术语的语义―句法维度。作者考察了原型、框架、域矩阵等认知语言学概念对框架术语学所带来的启发,简要介绍了框架术语学如何借助自上而下方式和自下而上方式从专业域(specializeddomain)中抽象出原型域事件(prototypicaldomainevent)并基于该事件对术语知识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表征。最后,作者还以环境科学中的erosion为例说明了从语料库索引行中提取术语知识的重要意义。

2.2章“专业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由Sánchez、Linares和Faber撰写。作者首先简述了有关隐喻和转喻方面的一些知名著作,指出了隐喻和转喻之间的联系以及隐喻和转喻在专业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作者结合具体例子介绍了如何在“不变原则”“概念整合”“域的不确定性”等理论的关照下认识专门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的特点和功能。他们特别强调专业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不仅能够产生新术语,而且有助于人们对新概念或抽象概念的理解。在这章的最后一节,作者把专业语言中的隐喻分为非专业约束型隐喻(non-domain-constrainedmetaphor)和专业约束型隐喻(domain-constrainedmetaphor)两类,并基于语料库考察了环境科学文本中的这两类隐喻。

2.3章“专业语言翻译”,由Faber和Gómez-moreno撰写。作者首先探讨了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基于专业交际的核心构成要素,作者论述了专业翻译中作者、译者、读者以及文本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一定量的基础专业知识和专科词典、术语库等资源对专业译者的重要性。作者简要描述了专业文本的特点,指出动词及其论元往往反映了文本所要发挥的功能,然后以医学文本中的implicate/implicar为个案说明了译者在目标文本中激活这些谓词及其论元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指出在专业翻译中与其努力在词语之间建立简单的对应关系,不如探讨如何表征概念或知识并选择最相关的部分在目标文本中予以再现,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作为专业知识单位的术语”,由两章组成。

3.1章“专业语言的语义学研究”,是全书篇幅最长的一章,由araúz,Faber和Silviamartínez撰写。作者首先简要描述了框架术语学在语义和概念组织方面的基本观点。作者把术语知识库ecoLexicon定位为语言知识本体,详细介绍了如何把词典分析和语料库检索相结合以提取和分析建库所需的数据。作者认为术语学应该参照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可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对专业概念知识进行相应的动态表征:在宏观层面上,借助子事件对语义角色进行配置;在微观层面上,基于层级和非层级关系形成概念网络;在中观层面上,术语释义模板应与子事件和概念网络保持一致。在举例解释了各种概念关系之后,作者指出概念所属的类别决定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组合可能。三位作者还参照生成词库理论中的物性角色(qualiarole)对概念和概念关系进行了分类,认为把物性角色与术语定义结合可提高后者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他们还说明了在基于概念范畴呈现知识结构的同时,在学科范围方面可做进一步选择和限制,从而避免信息过载。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作者指出在对事件和客体的层级表征中,专业特有的概念关系往往出现在范畴中能够产生意象(mentalimage)的基本层范畴。

3.2章“专业语言的语用学研究”,由Faber和pizarro撰写。作者首先考察了与专业交际相关的一些核心维度以及其他对专业交际产生影响的因素,指出这些要素在研究中都应该予以充分考虑。作者描述了语用学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和认知取向视角,解释了如何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中把这两个视角应用于专业语言研究。作者指出术语学研究日益认识到语境因素的重要性,专业文本中普遍存在的术语变体正是语境因素制约的结果。作者结合专业语言实例重点分析了以下三个语用维度在专业交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框架是术语意义的来源,为理解术语提供了多种可能;语境(此处指文本,作者注)不仅传达专业知识,对语境的选择也是实现交际目标的途径之一;识解(construal)反映了讲话者的视角,涉及交际双方的地位、共享的专业知识以及交际意图或期待。

第四部分“专业语言表征中的语境信息:语言语境和图像”,由两章组成。

4.1章“术语词条的语境选择”,由Reimerink,Quesada和martínez撰写。作者指出语境同术语定义一样,也参与术语意义的建构,精心挑选的语境可以促进术语使用者合成空间的形成,因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术语。作者进一步解释了语境选择的标准,即不仅需要考虑语境中所含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应该把知识形式与重要关系(vitalrelation)相结合,挑选那些对术语定义形成信息补充的语境。最后,作者基于三个个案研究探讨了语境选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2章“图形信息”,由Velasco和Faber撰写。作者首先探讨了内部图像(意象与意象图式)与外部图像之间的关系,认为图形也可以描写概念,与语言语境形成互补。作者指出,与语言一样,图形在句法方面表现为由不同的形态要素按照一定模式组合而成,在语义方面能够传达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同义关系,在语用方面则表现为因用户需求、文本专业程度不同而发挥不同的功能。最后作者从认知―符号视角把图形信息分为形象图形、抽象图形和动态图形三类,指出这三类图形信息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8种图像简况(imageprofile),结合实例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第五部分是结论,由Faber撰写。

作者强调了术语学研究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重要性,对前述各章内容进行了总结。

3.简要评价

束定芳(2012)考察近10年来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领域、重要活动和成果后,归纳了以下三点研究趋势:(1)原有研究领域和课题得到拓展与深化;(2)跨学科和应用研究得到拓展;(3)研究方法逐渐向实证方向发展。从束定芳(2012)可知,国内外认知语言学方面的重要研究大多以普通语言为研究对象,对于专业语言中的认知维度关注较少。《术语和专业语言的认知语言观》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术语学和专业语言进行了系统研究,既顺应了前述认知语言学的3个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专业语言研究方面的空白。

从总体上看,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本书跨学科特征明显。该书的研究对象是术语学和专业语言,自然会触及某些具体的专业学科。除从ecoLexicon所涵盖的环境学科中援引了大部分的例子,该书中还有小部分例子来自于其他学科。例如,该书2.2章对专业语言隐喻和转喻的分析就涉及海洋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医学、软件设计、汽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由于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审视术语学研究,该书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该书每章每节读者都能发现熟悉的认知语言学术语。例如,作者在2.1章别指出框架(Framebased)术语学在借鉴Fillmore框架语义学的同时,还吸收了其他认知语言学流派的相关理论或概念(如Langacker[1987:147]的域矩阵),所以框架术语学之框架概念基于但不囿于Fillmore的框架概念。此外,该书还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例如,作者在3.1章指出,根据认知心理学家Barsalou(2003)的“情景中的概念化(situatedconceptualization)”理论,对概念的处理总是基于典型的背景和事件,所以本书作者强调了语境在概念的多维表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该书与文本分析结合紧密。该书涉及语言学以外的多门具体学科,因而对不了解相关学科背景的普通读者造成了潜在的理解障碍。为此,作者在每章每节先对理论进行阐释,然后从专业文本中挑选一定量的例证进行详细讲解,突出体现在相关章节(如2.1和4.1章)针对环境科学文本所展开的个案研究中。该书的这一特点与框架术语学所倡导的基于专业语料库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最后,该书的应用性强。框架术语学理论是从术语知识库编纂实践中提炼和升华而来的。因此,该书对该理论的解释几乎可以看作是对ecoLexicon编纂原则的系统描述,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而且对专科学习型词典编纂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例如,章宜华(2009)指出专科学习型词典的中观结构负责框架成分之间、框架与框架之间或框架与外部材料之间特定属性的联系。该书对概念多维表征的论述在这方面可直接提供借鉴。该书所提倡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对数据驱动的eSp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普通英语(eGp)教师一般不具有学科知识背景,学界对于他们能否胜任eSp教学一直存在争议(张济华2009:132)。框架术语学借助知识型式从专业语料库中提取概念知识,对于解决eGp教师的专业知识短板不无启发。

该书的第1部分是导论,第5部分是结论,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对这章主题进行简介,在结尾之处又对这章的主要观点予以概括,旨在把全书内容统一起来,方便读者理解。然而,有些章节与本书理论框架――框架术语学――关系松散,因而游离于其他章节之外。例如,2.2章指出了隐喻和转喻在专业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事实,阐述了在框架术语学视域中研究隐喻和转喻的可能性,但是并没有解释清楚隐喻和转喻同框架术语学之间的关系,在其后3.1章中也没有提及,使得这章更像是一个独立的研究专题。其次,部分章节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例如,作者在2.3章仅仅强调了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专业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并没有结合实例给出具体的翻译方法,使得这章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仅流于表层,难免让关注专业翻译实践的读者感到失望。最后,该书以环境科学、医学等自然学科为背景提出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对人文社会科学是否适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例如,作者在2.2章指出总事件(GeneralFramebasedevent)中的施事、受事、工具等模板为组织各专业领域的具体概念提供了描写框架,但是这样一种描写方法似乎更适合自然科学领域,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否适用还不得而知,而该书作者对此并无说明。

该书虽然存在上述不足,但是作为一部把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成果系统应用于术语学和专业语言研究的著作,该书拓展了术语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所以特别值得术语学或认知语言学研究者一读。

参考文献

束定芳.近10年来国外认知语言学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外语研究,2012(1):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