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急性上呼吸道症状十篇急性上呼吸道症状十篇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01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1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腹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指排除心源性原因,各种不同的肺内或是肺外疾病因素导致的进行严重的缺氧性的呼吸衰竭症状[1]。急腹症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引起急腹症的病因较多,而且该病发病紧急,急腹症患者发病早期症状常出现有呼吸窘迫、非心源性的肺水肿以及顽固性低氧血症等的一系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氧含量低等情况,因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有效快速的急救方法,提高患者的血氧含量以及解决患者呼吸困难等情况。其中无创正压通气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对患者不会造成损伤,能部分代替人工气道的机械通气[2],减少对患者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因急腹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39例。患者年龄25~62岁,男23例,女16例。其中急腹症的疾病类型包括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共21例,异位妊娠共7例,胃穿孔术后共5例,急性胆道感染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除了其原发病症症状外,其呼吸窘迫症状包括进行性呼吸窘迫、发绀、气促以及烦躁等。其中患者的氧气分压小于50mmHg,双肺出现湿啰音,氧合指数小于200mmHg。X线检查有片状、点状的阴影。

1.2治疗方法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的钮式面罩呼吸机。采用雅莉支持通气(pSV)以及呼气末正压(peep)的模式。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症类型以及病情情况不同,如潮气量、Sao2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一般在使用呼吸机前的初始吸气压力以及呼气压力调节在8~12cmH2o,并且保持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压力差大于4cmH2o,而呼气压力最大只能为8cmH2o,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医护人员需要教会患者和家属如何摘除面罩,并且叮嘱患者在进食、饮水时才能短暂脱机。待患者呼吸窘迫等症状有缓解症状时,才能逐步延长患者的脱机时间。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而判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是否有效,记录患者的上机时间。且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

1.4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置信水平α为0.05,即p

2结果

2.1临床疗效39例急腹症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10例患者尝试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治疗效果不明显转用机械通气方法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窘迫症状。另外29例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呼吸窘迫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见表1,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4.4%。患者的平均上机时间为(22.1±2.9)h,最长的上机时间为97h,最短为5h。

表1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x±s)

组别Sao2(%)pao2(mmHg)paCo2(mmHg)

治疗前43.6±5.345.2±2.149.1±4.1

治疗后92.1±6.193.0±3.131.2±3.9

p值

2.2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无创正压通气。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患者主要的不适感来自于面罩的明显压痕,适当放松头带后较好,没对患者的面部皮肤造成损伤。

3讨论

急腹症患者由于病情出现紧急,而且病因较多,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5%的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周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4]。因此需要对该类患者继续采取紧急有效的治疗,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其血氧饱和度[5]。

人工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且常用方法。但传统的人工通气需要在患者气管进行插管或是气道切开,这给急症患者带来损害,并且造成伤口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等[6-7]。无创正压通气同样是一种人工通气的方法,但其能减少急性呼吸衰竭或是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气管插管或是气道切开,并且能降低相应的并发症等。该方法目前在临床取得一定的成效[8]。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腹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率为74.4%,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对于急腹症并发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该进行早期的无创正压通气,这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再插管率,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9-11]。在建立无创正压通气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呼吸功能、呼吸道情况等病情观察,并且给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对患者呼吸道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是抢救急腹症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的关键环节[6]。

参考文献

[1]黄静霞,邓小明.急性呼吸窘迫征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5):300-302.

[2]丁席武.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637-639.

[3]SteermL.Reiationbetweenpancreatitisandiungdiseases[J].Respirphysiol,2001,128(1):13-16.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5]郭凤梅,刘松桥,杨从山.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再插管率和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4):360-365.

[6]邓顺连,彭美华,周文莉.机械通气在急腹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测和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33):118-119.

[7]古满平,丁福,范晶,等.无创正压通气在多发伤并发aLi/aRDS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2):1884-1887.

[8]张文平,马利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1):39-40,49.

[9]昝海峰,徐智,杨恂,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9,30(2):201-203.

[10]周平,蒲友敏,郭国宁,等.急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4):54-55.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2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111-01

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急症,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有效纠正缺氧是治疗关键[1]。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已取得了良好效果。经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本文对2007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男26,女24),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0.5±6.5)岁。其中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老鼠药等毒物)24例,冠心病(包括急性、亚急性心肌梗塞)11例,慢阻肺13例,重症肺炎2例,其中35例(83.3%)合并Ⅰ型呼吸衰竭,15例(16.7%)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1.2方法符合下列条件予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1)清醒能够合作;(2)血流动力学稳定。(3)不需气管插管保护(即患者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4)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5)能耐受鼻/面罩;(6)动脉血气分析出现明显酸碱失衡,达到呼吸衰竭的标准(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Ⅱ型呼吸衰竭:po2<60mmHg,合并pa-Co2>50mmHg)[1]。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27例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支持通气(Bipap),初始参数设置[4],吸气压力(ipap)14-16CmH2o,呼气压力(epap)2-5CmH2o,呼吸频率18-20次/min,吸气时间1-1.5s,氧流量5-8L/min。23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均采用面罩式。初始呼吸机参数设置: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气时间1-1.6s,呼吸比例1:1.5-2.0,潮气量8-10ml/kg,氧浓度60%-100%,peep5-10cmH2o。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末稍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气分析上述参数进行调整,保证Sao2>90%,pao2>60mmHg。如遇人工机械对抗,首先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所用呼吸机为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和德国evita2dura型多功能呼吸机。

1.3观察指标观察通气后患者临床记录的变化。动态监测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指血氧饱和度(Sao2),通气前及通气后1小时动态血气分析。

1.4撤机指征当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呼吸频率16-24次/min,心率<100次/min,当吸氧浓度(Fio2)降至30%-40%,仍可保持末稍Sao2>90%,pao2>60mmHg时,便考虑逐步脱机。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1p(x±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蓍性。

2结果通气治疗后,50例患者中48例(96%)病情好转,均于1小时内紫绀消失,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意识模糊者神志转清,2例死亡(4%),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前及治疗后1小时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及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见表1。

表1治疗1小时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比较(x±S,n=50)

3讨论急性呼吸衰竭易发生重度低氧血症,本文对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均有所下降,并可短时间使Sao2及pao2升高至正常生理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可保留患者上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费用低,操作简便,易观察,因此对大多数神志清楚,自主呼吸能力强,易配合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比较理想机械通气方法。在行无创通气时要注意鼻面罩与面部的密合,减少漏气,通气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压力调整要逐渐减少1pap致取用鼻导管呼吸[2,3]使用peep的时候,压力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压力大小会降低其改善缺氧作用,压力太大会使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一般情况下最佳peep水平应在循环状态能够负担前提下,Fio2≤40%-50%,pao2≥60mmHg时的最低peep水平。[3]

总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设置合理的参数,取得患者配合,可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迅速改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急性呼吸衰竭重要辅助措施,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胡品津.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7.

[2]王得国主编.实用呼吸机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9.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3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共88人,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针对呼吸状况展开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呼吸稳定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但观察组效果更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佳。

结论:采用阶梯性治疗方式能够让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况,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阶梯治疗急危重症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51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71-01

急危重症患者通常存在呼吸困难状况,治疗前首先应调节患者呼吸状态,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我院基于这一情况,采用对比性研究方式,对比了传统治疗方法与阶梯性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的差异性,希望能够对后续治疗有所帮助。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用88名患者,均为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患者中男性52人,女性36人;患者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呼吸状态以及病情程度制定合理治疗计划,帮助患者采用呼吸支持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共采用了四个阶梯,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1.2.1第一阶梯。这一阶段只需用手来进行呼吸支持。首先,帮助患者处于正确,便于复苏工作的展开。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判断复苏是否有效。让患者在抢救床上以仰卧形式平躺,确保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平躺时避免患者双手在胸前交叉,应将双臂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让呼吸道最大程度的打开而不受压迫,确保呼吸的顺畅性。若患者没有颈椎创伤情况,可以轻微将患者下颌部位向上抬起,这种做法能够让呼吸更为顺畅,同时不会发生呼吸梗阻情况,此时应避免患者舌头向后坠[1]。若患者口腔中有血液等异物,应及早将异物清理干净。

1.2.2第二阶段。若无法察觉到患者心跳情况,应使用氧气疗法,帮助患者插上鼻塞并使用鼻导管吸氧,也可以使用面罩式方式吸氧。若患者急危重症程度较深,已经无法使用上述方式供氧,则选用气管插管方式,从患者口部伸进供氧。这种方式使用前应确保患者呼吸道没有受到损伤,若存在损伤则应采用有创通气方式,否则会对患者呼吸道造成二次损伤[2]。

1.2.3第三阶段。对于患有急性喉阻塞以及声门阻塞患者,应选用创伤气道方式,利用气管穿刺或是环甲膜穿刺方式将患者气道仔细切开,建立一个人工可靠气道[3]。若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采用常规切开气管方式,这种方式多用于呼吸系统存在原发性伤害病例,切开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出血量的控制,将损害降至最低。

1.2.4第四阶段。使用呼吸机方式治疗。当为患者建立了气道之后,若仍旧无法达到效果可使用呼吸机治疗。采用呼吸机能够更好的了解到患者呼吸参数,确保患者自主换气。在第四阶段使用呼吸机能够避免最初使用造成的患者依赖感,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

1.3统计学方法。对上述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

2结果

2.1呼吸观察。本次研究采用的判定方式为呼吸复苏率与呼吸稳定时间两方面,稳定时间越短,说明治疗效果越好。两组患者具体对比情况如下表1:

3讨论

急危重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呼吸不畅状况,治疗中方式较多,呼吸阶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法,可根据患者病因、发病场所、医疗水平等不同程度进行调整治疗。急危重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低氧血症状态,治疗初期需要给予患者吸氧,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阶梯性治疗方式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呼吸治疗方法,医护人员最开始时单纯采用手动方式帮助患者呼吸,之后逐渐使用医疗器械,随后采取切开气管方式与呼吸机方式治疗。这种阶段性疗法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尽可能逐步帮助呼吸,减轻患者不适感。

总之,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方式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患者达到正常呼吸状态,无论是在呼吸复苏率还是稳定时间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因此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雄伟.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07):42-43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4

春季气温多变,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明显增多,其中就有急性喉炎。由于孩子患急性喉炎后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威胁到生命,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它有所了解。

急性喉炎白描

小儿急性喉炎是指发生在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大部分是由病毒所引起,少数由细菌感染所致,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通常病情较为严重。急性喉炎多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存在,孩子往往先有1~2天流涕、咳嗽等症状,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声音嘶哑,并出现犬吠样咳嗽。严重的孩子还会有呼吸困难、鼻翼翕动、面色青紫、烦躁、难以平卧入睡的表现。患急性喉炎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和喉梗阻,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急性喉炎3大特征

寒冷季节高发

急性喉炎寒冷季节是高发期,因为天气寒冷,孩子的抵抗力又较弱,容易受凉,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的话,就有可能引起急性喉炎。

6个月~3岁的宝宝高发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患急性喉炎,与他们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喉腔较狭小,黏膜组织疏松,血管、淋巴和腺体极为丰富,受到感染时,黏膜容易发生充血、肿胀。加上孩子的免疫力较弱,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保护性反射功能较差,当喉部及气管里有分泌物或痰液积聚时,不容易咳出来,从而阻塞呼吸道,加重呼吸困难。另外,由于孩子情绪容易波动,特别是生病时会因为不舒服而哭闹不休,使嗓子受到刺激而发生喉痉挛,导致呼吸极度不畅。因此,孩子患了急性喉炎多数症状都较为严重,需要紧急处置。

犬吠样咳嗽,夜间加重

小儿急性喉炎发生后多数起病较急,出现发热、声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小儿在发病初期咳嗽、声音声嘶多不严重,哭闹时可有喘声,当病情加重,炎症侵及声门下区时,则呈“空”“空”样咳嗽声。由于急性喉炎的咳嗽声音较为特殊,像小狗的叫声一样,又被称为犬吠样咳嗽。急性喉炎的症状常在夜间加重,可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口鼻周围发绀或苍白,指趾发绀,并出现烦躁不安,出汗等。如出现较长时间的呼吸困难则会造成机体缺氧,特别是脑缺氧、心肌缺氧会引起严重后果,引起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心肌炎,造成生命危险。

尽快就诊,及时治疗最重要

由于小儿急性喉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患了急性喉炎,都要去医院就诊,不能因为孩子没有呼吸困难或没有出现发热而在家治疗,更不能因为孩子咳嗽和烦躁而给他使用止咳药物和镇静药,这样会影响排痰,加重呼吸困难。如果孩子在安静和入睡时也有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表明已有Ⅱ度喉梗阻,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小儿急性喉炎发作快,容易并发喉梗阻而危及生命,所以必须积极治疗。首先应立刻进行吸氧,缓解缺氧症状和呼吸困难。其次需给予较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迅速减轻炎症及喉头水肿。还可以给予快速起效的表面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得雾化悬液配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大多数孩子的症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必要时可以重复使用。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通常病情严重,伴有高热、寒战、精神萎靡等中毒症状,应给予抗生素治疗。细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喉炎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早期给予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选择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硫脒、头孢替胺或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由于镇静剂有加重呼吸困难的可能,一般禁止使用镇静剂。如果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明显,医生会考虑选择作用温和、持续时间较短的镇静剂。如果使用以上治疗效果不好,或孩子已经出现面部青紫、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Ⅲ度以上喉梗阻的症状,必须进行抢救治疗,随时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在家出现呼吸困难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家突然发生急性喉炎,解除咽喉部局部水肿最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马上吸入凉气。可以给孩子多穿些衣服,然后打开窗户,让孩子呼吸冷空气。也可以让孩子呼吸加湿器喷出的水雾,这样做可以快速缓解水肿,避免窒息的发生。

喉炎完全可以预防

急性喉炎治愈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但是如果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还可能再次患病。而急性喉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所以,不管孩子患没患过喉炎,都要做好预防工作。

季节变化时,注意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夜间盖好被子,防止孩子受凉。

要积极提高孩子身体的抵抗力和耐寒力,适当让孩子在室外活动,经常锻炼身体。

注重孩子的营养均衡,不要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起居习惯。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5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对参加第十三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的医师进行调查,在会场采用随机派发问卷,涵盖呼吸科、急诊科、普内科、iCU等多个临床科室。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级别、所在科室等)、每日诊疗人数、普通感冒的治疗手段、优先缓解症状、最佳治疗时间、治疗过程、药物选择。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上呼吸道感染门诊量

您每日需诊治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人数为

a.5~10人

B.10—20人

C.20~30人

D.>30人

调查结果各级医院呼吸科日常门诊量多为10-20人。三级医院急诊科/普内科日常门诊量多为5~10人,而社区医院,即一二级医院急诊科/普内科门诊量较高,每日诊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30人。在各职称医师中,选择“10~20人”的较多。

结果分析一二级医院急诊科,普内科,上呼吸道患者求诊人数较多,每日≥20人。因此,基层医院医师处理较多的患者门诊量,承担着上感诊治的重担。

普通感冒发病率

您每日诊治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普通感冒比例为

a.

B.20%~40%

C.40%~60%

D.>60%

调查结果在各级医院呼吸科/急诊科,普内科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20%~40%”多为普通感冒。在各职称医师中,选择比例与医院和科室分类相符,多为“20%-40%”。

结果分析普通感冒是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在临床诊疗中,受到医生高度关注。对于医护工作者,如何选择感冒的治疗手段、优先缓解症状、最佳治疗时机、治疗过程、药物选择等,这些诊治行为作为本次调查的重点,仍值得分析和探讨。

首选治疗手段

您认为“普通感冒”的首选治疗手段为

a.多喝水,多休息,不用药物治疗

B.以对症治疗为主

C.抗生素治疗

D.抗病毒治疗

e.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

调查结果普通感冒的首选治疗手段中,采用“多喝水,多休息,不用药物治疗”及“以对症治疗为主”两项的比例较多,总占比均>80%。但在呼吸科中,三级医院医师选择“对症治疗”的比例为45.4%,高于一二级医院医师(37.5%),而各级医院的急诊科/普内科医师中,选择适当休息的比例高于对症治疗。在各职称医师中,选择“多喝水,多休息,不用药物治疗”及“以对症治疗为主”两项的比例与医院和科室分类相符。

结果分析调研结果中,三级医院呼吸科医师认为,感冒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积极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其他级别医院和科室医师应用对症治疗的比例相对略低,提示一二级医院呼吸科及各级医院急诊科,普内科医师与三级医院呼吸科医师对感冒的治疗理念和诊治行为存在不同。

优先缓解的症状

您认为“普通感冒”的对症治疗应优先考虑缓解的症状为

a.畏寒发热(>38℃)

B.咽喉痛,头痛,肌肉痛

C.喷嚏,流涕,鼻塞

D.咳嗽

调查结果各级医院呼吸科医生及三级医院急诊科,普内科医师均认为治疗感冒需优先治疗发热及鼻部卡他症状,如喷嚏、流涕、鼻塞。而来自一二级医院的急诊科/普内科医师认为应该首先处理全身的疼痛症状。在各职称医师中,选择依次为畏寒发热、鼻部症状、全身疼痛症状、咳嗽。

结果分析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指出,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对症治疗药物。各级医院呼吸科和三级医院急诊科,普内科医师更加关注“上呼吸道症状和发热”,而一二级医院急诊科/普内科则关注全身疼痛症状。提示不同科室的医师对感冒症状的关注存在差异。

治疗药物选择

您认为“普通感冒”对症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a.单方西药感冒药

B.复方西药感冒药

C.中药感冒药

D.中药+西药联合用药

调查结果各级医院呼吸科/急诊科,普内科医师的选择趋势与前述相似,均将复方西药感冒药或中西联合用药列为首选。不过,主任医师中,选择中药感冒药治疗的比例为38%,高于主治(15%)及住院级医师(9%)。

结果分析调查显示,呼吸科/急诊科/普内科医师临床医生普遍接受复方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医师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不同症状,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最佳疗程

您认为普通感冒对症治疗的一般疗程为

a.3~5天,待症状缓解后停药

B.5-7天,待症状缓解后停药

C.7~10天,待症状缓解后停药

D.并不限制具体疗程,待症状缓解后方能停药

调查结果普通感冒的对症治疗疗程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大部分临床医师认为3~5天为治疗感冒的合适疗程并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其次为“5~7天,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各职称医师的选择趋势与前述相似。

结果分析普通感冒的用药疗程与自然病程有关,通常需要3~7天的对症治疗,以利于症状的缓解和身体的恢复。但在头痛、流涕、咳嗽症状完全消除,体温恢复正常后,就可停服感冒药。感冒如服药1周后,发热、流涕、鼻塞等症状仍无好转,甚至恶化,则提示患者可能并非单纯感冒。

对症治疗的作用

您认为对症治疗的作用是

a.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B.缩短感冒病程,加速恢复

C.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D.预防慢性疾病患者在感冒时病情加重

调查结果对症治疗在普通感冒治疗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调查中,大部分临床医师认为对症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缩短感冒病程,加速恢复”。各职称医师的选择趋势与前述相似。

结果分析如前所述,若无并发症,感冒会在5~7天后自愈,针对症状开展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康复,减轻患者不适,使其尽快恢复学习和工作。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6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小儿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29-01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等部位,因此“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涉及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邻近的器官。

1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20例,男65例,女55例。入选标准:患儿的年龄4个月~2岁、且是急性起病,病程

2方法

2.1临床表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通常具有如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充血、肿大,颈淋巴结可肿大并压痛,肺部听诊多正常。

2.2诊断依据

(1)具有受凉或与本病患者接触史。(2)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症状,婴幼儿患者因为鼻塞有拒奶或呼吸急促的症状。(3)有咽部充血体征,甚至有的患者扁桃体充血、肿胀。(4)一般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接近正常,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并在发生细菌感染时候,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增高。

2.3治疗方法:治疗组小儿解表颗粒3个月~9个月每次1/4包,2次/天口服;9个月~1岁每次1/3包,2次/天口服;1岁~3岁每次1/2包,2次/天口服。显效:若服用小儿解表颗粒在12小时~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同时流涕、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说明此药物显效。有效:若服用小儿解表颗粒药在48小时~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同时流涕、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说明此药物有效。无效:若服用小儿解表颗粒药在72h以后体温未恢复正常,同时流涕、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说明次药物无效。

3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

4讨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以病毒为主,可能占据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的90%以上。因为病毒感染后,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可能发生化脓性感染。

其具体病毒,主要由以下几种:

(1)鼻病毒:包括100多种不同类型的血清,可以导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症状的发生。通常上感的常见病原是冠状病毒,但冠状病毒的分离需用特殊方法。

(2)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此类病毒都比较微小,属于该类型的微小病毒,都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3)流感病毒:此类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血清类型。甲型每隔10~15年一次,抗原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异是导致该病毒流行的原因。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具有局限性。丙型病毒一般只能造成散发流行,病情较轻。上感,或者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由以上三种类型的小儿呼吸道疾病引起

(4)副流感病毒:分1、2、3、4四种类型血清。1型又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称“哮吼类病毒”3型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会出现哮吼。4型又称m-25,比较少见,主要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呼吸道合胞病毒:仅有一型,其对婴幼儿呼吸道具有很强的致病能力,可以引起小儿流行病毒。约有75%左右1岁以内的婴儿可能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1岁以内的婴儿可能发生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症状。2岁以后的患儿上述疾病有所渐少,5岁以后患儿下呼吸道感染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仅仅表现为轻型的上感。

小儿解表颗粒药理作用,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观察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和止咳作用。本文通过对120例患儿对照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特别适合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参考文献

[1]袁承文.儿科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61,263

[2]魏珉,王同,董梅.儿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7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7

【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退热;热毒宁注射液

近几年来由于空气质量的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率急剧上升,由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好发人群,其发病率占总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构成比,我院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显示此次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信息,现做如下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我院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其抽签结果进行分组,每组40例患儿。其中组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均分布在2月-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岁,患儿入院前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查体见扁桃体红肿,或咽喉部充血,所有患儿发热时间

1.2治疗方法本次试验我院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分组结果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利巴韦林10mg/kg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热毒宁注射液0.1ml/k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滴速控制在30-40滴/min,每天1次,疗程为3d,给药后记录体温及症状变化,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我院根据本次试验参与患儿治疗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痊愈:治疗疗程结束后患儿入院前发热、咳嗽、咯痰、流涕、食欲不振、扁桃体红肿或咽喉部充血等症状体征均消失,异常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显效:治疗疗程结束后患儿入院前发热、食欲不振、扁桃体红肿或咽喉部充血等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咯痰、咳嗽、流涕等症状消失,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疗程结束后患儿入院前食欲不振、扁桃体红肿或咽喉部充血等症状体征部分消失,体温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异常的白细胞计数有一定改善。无效:患儿治疗结束后病情并未恢复或有加重现象。其中定义: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我院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发热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显示此次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列表加以详细阐述,详见表1。

如上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为25±10小时,明显短于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p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1],可有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诱发此病[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科常见疾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咯痰、咽喉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临床上大多数采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3],有资料显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热毒宁注射液为中药新药,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4],我院本次试验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作比较其结果证实了热毒宁注射液对于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小民,柳于介,何煜舟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4):470-473.

[2]莫为春,孙宏,张峰等.热毒宁注射液及安乃近注射液对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作用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3290-3291,3294.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8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C-反应蛋白;血沉;上呼吸道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就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36例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2例。患者年龄在24~57岁之间,平均(37.4±5.3)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88年国家卫生部药政局诊断标准。

1.2方法

患者药物治疗前空腹静脉采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和血沉下降速度。操作符合Sop标准。比较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情况有无差异。C-反应蛋白参考值为0~20mg/L;血沉参考值为:女0~20mm/h;男0~15mm/h。

1.3仪器与试剂

上呼吸道感染采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仪器为东芝-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科华上菱公司提供;血沉为魏氏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0.05,以p

2结果

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组与上呼吸道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情况进行比较(x±s),结果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组C-反应蛋白(72.1±13.5)mg/L,血沉(105±36)mm/h;上呼吸道感染组C-反应蛋白(17.9±7.4)mg/L,血沉(24±8)mm/h。对两组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t=25.43,p

3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病毒引起。患者早期常有呼吸道感染史,且常伴有身体发热,全身不适,咽喉肿痛,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极为相似,易被医生忽略,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亚急性甲状腺炎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可导致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C-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并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2]。正常机体内含量极低(平均值约为3.5mg/l)当各种炎症、创伤或其浓度急剧增高,病情缓解后又迅速下降,因此,C-反应蛋白是一种机体炎症反应的主要标记物。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它反映了感染的存在和严重性。健康人血沉数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可明显加快。

本研究结果显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组中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平均值为72.1mg/L,有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100mg/L;且患者的血沉速度较高,平均为105mm/h。而上呼吸道感染组中C-反应蛋白可轻度增高或不增高,平均水平为17.9mg/L,仍在正常范围内;血沉速度增快不明显,仅略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对比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发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组患者两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速度均高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组患者,可能因为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致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引起的。

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和血沉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3]。我们可以根据两者的联合检测,进行亚急性甲状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为早期发现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招云.定量测定C-反应蛋白在急性感染症中的应用.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2):124.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9

【关键词】 口鼻罩正压通气呼吸衰竭儿童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探讨口鼻罩正压通气对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衰竭的72例患儿,对其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及pao2、sao2、paco2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6小时后紫绀、三凹征、呼吸困难等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血pao2、sao2值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②72例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好转62例(86.11%);改为有创机械通气5例(6.9%);死亡3例(5.55%),放弃治疗2例(5.55%)。结论:口鼻罩正压通气对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口鼻罩正压通气呼吸衰竭儿童

口鼻罩正压通气可避免气管插管或缩短插管时间,改善肺泡气体交换而降低心率,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1],临床上较多地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现将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口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1年2月~2008年12月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的诊断为急性呼吸衰竭的72例患儿。其中男48例,女24例,男女之比为1.7:1,年龄3~14岁;颅脑损伤15例,重症肺炎14例,颅内感染10例,中毒9例,中毒性脑病8例,溺水5例,哮喘持续状态4例,急性喉炎4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

诊断标准:诊断参照《实用儿科急诊医学》(2005年2月第2版)急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

方法:所有患儿采用拉斐尔(德国产)呼吸机给予口鼻罩正压通气。选用适合面型的国产口鼻面罩,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机参数初调:潮气量(fr)10~15ml/kg,吸入氧浓度(fio2)0.4~0.8,吸气峰压(pip)10~20cmh2o,呼吸末正压(peep)4~6cmh2o。根据血气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pao2在55~70mmhg,paco245~55mmhg,血氧饱和度(sao2)≥0.85。同时针对原发病给予综合治疗。如口鼻罩正压通气过程中,患儿低氧持续不能纠正,出现呼吸暂停或心率≤60次/分,患儿烦躁不安应用镇静药无效者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3]有创机械通气。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年龄、性别、主要诊断、呼衰诱因、口鼻罩正压通气时间、并发症及转归,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患儿转入重症室当时及治疗后6小时临床症状及pao2、paco2、sao2的变化。

统计学方法:数据主要以均数±标准差(x±s)或率表示,采用t检验。

结果

临床转归分析:72例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好转62例(86.11%);改为有创机械通气5例(6.9%);死亡3例(5.55%),放弃治疗2例(5.55%)。其中颅脑损伤治疗有效率80%(12/15),重症肺炎治疗有效率92.86%(13/14),颅内感染治疗有效率70%(7/10),中毒治疗有效率88.89%(8/9),中毒性脑病治疗有效率87.5%(7/8),溺水治疗有效率80%(4/5),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有效率100%(4/4),急性喉炎治疗有效率100%(4/4),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有效率100%(3/3)。口鼻罩正压通气时间2~127小时,平均65小时(中位数)。治疗前及治疗后6小时临床反应及血气分析变化对比:治疗6小时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紫绀、三凹征、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或消失,血pao2、sao2值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呼吸衰竭得以纠正。72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小时血气分析结果对比,见表1。表172例呼衰患儿口鼻罩正压通气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比较

讨论

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是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作为治疗呼吸衰竭重要治疗手段,应用广泛,挽救了无数危重患儿的生命,由于经气管插管的侵入性机械通气,破坏了正常呼吸道的屏障功能,在治疗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和诸多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呼吸机和面罩性能的不断改善,口鼻罩正压通气又较多地用于临床治疗呼吸衰竭。

口鼻罩正压通气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由非阻塞性因素引起的呼吸衰竭,对上气道有阻塞的呼吸衰竭患儿,如果致病因素在几天内可能逆转,如严重哮喘,急性喉炎所致的喉梗阻,应用口鼻罩正压通气可以支持患儿度过最危险时刻;也可为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治疗争取时间,该组重症哮喘4例,急性喉炎4例,经药物及口鼻罩正压通气后无一例行气管插管及死亡。因此临床上严重哮喘,急性喉炎所致喉梗阻如pao2明显降低或伴paco2升高,可早期应用口鼻罩正压通气,以防止呼吸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augusrm,ahmedaa.fenwicklj.etal.comparisonoftheacuteeffectsongasexchangesofnasalventilationanddoxaparmin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thorax,1996,51(10):1048-1048.

2樊寻梅.实用儿科急诊医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02:47-48.

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篇10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冰三根汤;灌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可达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1],而发热是其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高达39℃~40℃,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2007年6—12月我院儿科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124例住院患儿应用冰三根汤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6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4例均为1~7岁的患儿,临床主要症状均有发热,伴有不同程度的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其中惊厥8例。按常规给124例患儿进行血常规和胸部听诊检查,血中白细胞正常或偏低93例,白细胞增高者31例,胸部体征阴性,符合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对照组62例,其中男31例,女31例。两组资料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制作用鱼腥草、白茅根、芦根各30g,先在冷水中浸泡15~20min,再用大火煮沸,最后用文火煮10~20min,煎制成200ml三根汤药液,置于2℃~8℃冰箱内保存。

1.2.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病毒唑和青霉素治疗,治疗组6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冰三根汤灌肠治疗。用量:1~3岁患儿,每次50ml,4~7岁患儿每次100ml,均为每日2次。操作:灌肠前嘱患儿排空大小便,根据患儿年龄将所需药液加入灌肠筒内,连接10号一次性灌肠管,经肛门、直肠把药液直接送入结肠,抬高臀部10cm,保留30min。

1.3疗效评价用药72h观察疗效,显效:24h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呕吐、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体温在72h内降至正常,上述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效:用药72h体温不下降,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2]。

1.4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经χ2检验,χ2=6.38,p

2.2不良反应2例患儿灌肠后出现腹泻,停止后自愈,其余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无其他不良反应。

3讨论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感染。而发热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其发热多属风热感冒,小儿脏腑娇嫩,毒热炽盛,热扰肝经,出现一时性惊厥[3]。鱼腥草,又名侧耳根,中药上称为“药草之王”,性微寒、味辛,富含各种抗病毒、抗菌成分,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药效研究已证实,鱼腥草可促进外周血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中溶菌酶的活力,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应[4];鱼腥草还对多种病毒和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的灭活和抑制作用;通过肠道直接给药,能直接吸收,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的功能;芦根,性味甘、寒,能清热生津止呕,具有很好的预防感冒及降温的作用;白茅根,味甘性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作用,研究证实它亦有抗菌、抗病毒及中和毒素的功能。三昧药结合,可对抗病毒、毒素及高热,具有相互协同作用。煎好的三根汤凉后保存于2℃~8℃冰箱中,制成冰三根汤。使用时经肠道灌入,直接与肠道接触,易于吸收,可很快达到散热、抗感染作用,有利于快速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本实验证实,冰三根汤灌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用快、疗效好,能很快控制发热,减轻症状,减少患儿的痛苦,避免了病毒进一步繁殖而引起的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同时由于灌肠易于操作,无毒副作用,避免了服药、输液带来的痛苦,且安全、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

2姚静婵,胡国华,胡春英.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743-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