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知识体系十篇经济学知识体系十篇

经济学知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57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1

关键词:贸易;理论内核;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6-0015-07

一、引言

贸易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贸易领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运行规律的学科,由于一直没有明确统领学科发展的理论核心,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摇摆不定,其科学共同体中存在“宽派”和“窄派”之分。在研究方法上,未能充分应用现代经济学定量和经验实证分析方法,从而削弱其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解释力。近年来,很多学者通过借鉴产业组织学、新制度经济学等成果来重建贸易经济学(夏春玉、丁涛,2011;冉净斐、文启湘,2004;石明明、张小军,2009),并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制于理论内核界定的模糊,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科学研究纲领标准的评价,理论创新路径也不够明晰。因此,与其他蓬勃发展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相比,贸易经济学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从主流经济学对贸易理论研究看,经济学说史上解释贸易产生和发展的贸易理论与分工深化的历史演进逻辑是相一致的。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产业间贸易,这主要是基于国与国之间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形成的国际产业间分工。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与国之间同一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开始出现,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逐步上升。这种国际分工现象是难以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论来解释,而新贸易理论运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在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的商品模式、贸易和流通方面得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结论。

20世纪60年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大幅度上升,一些学者研究产品生产阶段或工序在不同国家间分配,如Dixit和Grossman(1982),这属于早期的关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随着分工深化,服务不仅成为产品内分工的重要贸易标的,而且通过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推动产品生产流程的优化。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外包、海外外包、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现象的出现,以Grossman和Helpman(2005)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引入产业组织和不完全契约的分析范式,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分工的理论内容和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如Dixit和Grossman(1982)认为生产分割为不同阶段上的比较优势是创造产品内贸易利益的基础b3592,而卢锋(2004)则认为不同生产阶段对应的有效规模存在差异。

随着分工深化,一些学者考虑分工机制的内生演进,并在这样的条件下解释贸易的产生。如Stiglitz和Dixit(1977)、克鲁格曼(1979)等从产品种类数的内生性分析贸易对生产规模和参与贸易国家的福利影响,而Roser(1983)、Becker和murphy(1992)考虑专业化水平的内生性。杨小凯(1992)等对分工的内生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劳动分工演进过程的特点是内生均衡的移动而不是静态的均衡,在此基础上比较利益会内生地创造,随着交易效率的提升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国内贸易自然会延伸到国际贸易。

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纲领,贸易经济学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并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按照拉卡托斯的界定,一个完整的或成熟的科学研究纲领应有一个公有的理论“内核”,有一组保护硬核的“保护带”和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本文以分工深化为主线探索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基于科学研究纲领标准分析贸易经济学的“保护带”和“启示法”,并试图从内核、保护带、启示法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构建贸易经济学严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提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路径。

二、分工深化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基础

自人类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商业成为独立经济部门后,分工深化不断促进贸易发展,不仅促进交易量和商品交易品种增长,而且使交换范围从区域扩展到国际市场。交换是最微观和最基础的活动,贸易是分工基础上的交换。分工深化不仅扩大市场规模,而且提升生产和交易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交易制度的完善,降低交易费用,增进交易效率,从而形成报酬递增的源泉。以分工深化为主线,不仅可以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而且可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贸易经济学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

(一)分工深化扩大市场规模

首先,按照斯密定理,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水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其次,市场规模与分工是相互作用并自我演进的。杨格(1928)提出著名的杨格定理:迂回方法的经济,或其它形式的劳动分工经济更多取决于市场的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杨格论证市场的大小不仅由人口规模,而且由有效购买力决定,而购买力由生产率决定,生产率又依赖分工水平,市场规模与分工程度相互依赖并以累进的方式自我繁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大交易对象、品种和规模,最终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实现报酬递增。

(二)分工深化提升专业化收益

按照杨格的论述,分工可用三个概念来描述,第一个是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随每人的活动范围缩小而提高。第二个是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第三个是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的产品种类数。通过分工深化,在生产中不断引入迂回或间接生产方式使用劳动可增进专业化水平和收益。对个人而言,Roser(1983)指出,分工收益由人们关于专业化决策内生决定,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来自于人力资本报酬递增。

另外,随着产品工序和间接链条迂回生产方式的不断引入,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知识高级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导致企业间生产效率的差异。企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内生地选择不同技术水平和雇佣不同类型员工,从而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收益。Helpman(2006)认为企业异质性会内生行业新的比较优势,产业链链条得到延伸,最近几十年跨国公司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的快速发展充分证实这一点。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分工深化都提升交易主体的专业化水平,发挥知识等高级要素的边际贡献,减少重复学习时间和费用,并通过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生产和交易效率,形成报酬递增的经济利益。

(三)分工深化推动技术进步

分工深化还推动技术进步。马歇尔认为机械的改良与分工的日益精细是同时并进的,机械改良使得进一步分工的工作价钱便宜和更为精密。技术进步不仅包括新自然资源及其应用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增加,而且包括交易方式、交易制度、商业习惯、流通组织的变革。

技术进步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加强报酬递增的力量,从而为贸易得利普遍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近几十年来流通创新为例,交通运输技术的改善极大地扩展市场范围,增进人类交易能力。而以光纤通信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信息交流的准确性,而且降低通信损耗,这极大降低了由于信息传输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交流,监督和协调其分散的贸易活动,并对相关业务信息快速进行存贮、分析和处理,为其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支持。信息网络的普及使得全球范围的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贸易组织的创新,催生供应链战略联盟、价值链集成商、品牌运营商等新的贸易组织方式的出现。而这些买方驱动的价值链创新形式极大地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搜寻的成本和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断提升交易效率和贸易量。分工深化还不断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减少交易中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交易费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交易制度的完善使更多的产品适合引入迂回生产方式,也使产品生产工序、环节乃至投入要素可分性得以增强,并降低协调价值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不断提升交易效率,为贸易得利普遍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按照科学研究纲领的标准,围绕分工提出的“劳动分工的客观存在”、“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流通的本质”是贸易经济学不可证伪的公理,构成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商人、商业、商品、交换这些重要的贸易经济学概念也是以分工为思想内核的。交换是使用价值的互换,交易是价值角度的互换,交换是最微观的经济活动,交换发展为交易(贸易),贸易和交换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分工深化不断增进交易效率,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分工为理论内核也不断推动贸易理论研究纲领的发展。

三、以分工为理论内核的贸易经济学“保护带”和“启示法”

(一)贸易经济学中的“反面启示法”与“保护带”

根据拉卡托斯界定的科学研究纲领,纲领由一些方法规则构成,主要包括正面启示法和反面启示法,反面启示法告诉研究者需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正面启示法则告诉研究者寻求哪些研究道路。反面启示法禁止否定后件式对准内核,通过独创性声明来阐明,甚至发明“辅助假说”,这些辅助假说围绕内核形成“保护带”,将否定后件式转向这些辅助假说。辅助假说保护带可以通过检验,调整替换,以保护因而硬化的硬核。

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贸易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同样拥有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应用反面启示法,保卫贸易经济学分工的理论“内核”不受经验事实的反驳或否定。如分工的程度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内生专业化与分工、贸易产生的原因、流通渠道的演化、零售业态变迁等等,这些关于贸易经济过程、组织存在的一些重要假说或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经验证据来加以检验、证伪或拒绝。以分工作为理论“内核”,反面启示法禁止否定后件式对准分工这一内核。通过独创性声明来阐明“辅助假说”,辅助假说围绕分工内核形成“保护带”,将否定后件式转向这些辅助假说。辅助假说保护带可以通过检验,调整替换,以保护理论硬核。在这个过程中,以经验事实不断证实和增加辅助假说保护带内容,这就保护理论内核不受谬误的攻击,从而推动贸易经济学进步的理论问题转换。

(二)贸易经济学中的“正面启示法"与“保护带”

同时,应用“正面启示法”可改进和发展贸易经济科学中的“可反驳”部分,通过调整和完善“保护带”来发展贸易经济学。正面启示法包括一组部分明确表达出来的建议或暗示,以说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变体”,如何更改、完善“可反驳的”保护带。比如对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在不同交易环境下,引起分工深化的主导动力机制发生变化,或是提高报酬收益,或是降低交易费用,这样就产生新的潜在获利机会,推动分工深化。分工动力机制有资源决定的比较优势,也有市场规模和内生比较优势。具体分工环境中新的潜在获利机会为交易的形成奠定利益基础,也就催生新的贸易运行方式,影响贸易主体行为。“正面启示法”通过界定具体分工环境中交易条件,对某一种分工形式产生的报酬增进和交易费用节约进行阐释,从而不断发展调整和完善“保护带”贸易产生原因,而分工内核则不可否定和反驳。

正面启示法比反面启示法灵活,当一个纲领进入到退化阶段,正面启示法一个小小的革命或创造性的转换会再次推动纲领的前进。例如,针对“批发无用论”,其解释主要在于,在报酬不变的前提下,市场需求发生根本改变导致定制化程度提高后,市场内生出降低产品技术信息甄别费用的需求,企业自创品牌与自建营销网络将导致专业市场的瓦解。采用正面启示法,一些学者以规模报酬递增替换规模报酬递增不变的假设,考虑批发市场拓展对分工交易可靠性影响,从而构筑以批发市场为基础的区域内生报酬递增机制和区际分工协作网络,并寻求经验事实的支持,有力地对“批发无用论”进行反驳,推动贸易经济学批发商业理论的发展。

因此,贸易经济学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纲领,以分工作为理论内核,同时存在一组保护分工内核的“保护带”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由理论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四个部分构成贸易经济学严整有机的理论体系(见表1)。

(三)贸易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主题

在分工理论“硬核”和“保护带”的基础上,贸易经济学还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研究主题(见表2),并通过具体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形成本学科的理论结论,从而不断丰富和拓展贸易经济学的研究纲领。

四、贸易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依循分工的理论内核、保护带和启示法的划分,按照分工一交换一(贸易、流通、商业)的商品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贸易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应包含贸易成因与发展、贸易实现以及贸易活动人格化和专业化三个方面内容(见图1)。贸易成因与发展是贸易经济学核心和理论根基,贸易实现是贸易经济学基本理论在总体和宏观领域(流通)的拓展和外延,贸易活动人格化和专业化是贸易资本活动规律的生动体现。

(一)贸易成因与发展理论

贸易是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以分工深化为主线,围绕贸易互利性、普遍性和均衡性,贸易成因与发展理论包括:(1)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两个视角分析贸易的互利性,一是趋异视角,从价格、成本、劳动生产率、技术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二是趋同视角,从规模经济、技术外溢、干中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为代表。(2)贸易互利的普遍性。贸易运行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提高贸易效率的途径,主要解释分工与专业化如何增进贸易(流通)效率,侧重于解决专业化和交易费用冲突下贸易效率的发展问题。(3)贸易互利的均衡性。贸易利益的分配;宏观贸易政策体系(贸易促进政策、国际化政策、现代化政策、贸易安全政策);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创新。主要涉及产业链的产销衔接、国内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发展、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协同。

(二)贸易实现理论

贸易实现理论具体包括贸易时间实现、空间实现、利益实现和实现形式四个方面内容:(1)贸易时间实现,即不同产业背景下贸易时间实现方式问题。包括贸易时间价值、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贸易实现中的时间差异与套利行为、流通运行速度等内容。(2)贸易空间实现。贸易空间的分工基础与运行条件;贸易空间效应(点:聚集效应;线:伸缩效应;面:网络效应);零售商圈与城市商业空间布局。(3)贸易利益实现。流通效率的综合评价;流通费用、成本、利润构成与核算方法。(4)贸易实现的形式。即供求形式、价格形式、支持与补贴;商流、物流和信息流运行过程、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三)贸易活动的人格化和专业化

贸易活动的人格化研究贸易资本微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规律,贸易活动的专业化是从国民经济角度考察商业的产业地位和作用,从社会角度考察商业的分工体系,并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对商业主体和行为进行监督与规范。贸易活动的人格化和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包括:(1)贸易活动人格化。贸易主体的投资、经营;商业企业的购、运、存、销;商业企业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商业盈利模式。(2)贸易组织。主要从贸易组织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强调组织功能是流通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本功能。包括贸易企业的规模扩张与复制;贸易企业的经济联系方式;商业企业与非专业化商业企业的融合等方面内容。(3)商业产业。包含商业市场结构;零售、批发商业的分工。(4)商业产业管理体制,其核心是促进商业领域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包括:商业管理体制环境、商业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管制目标、管制工具选择(经济性和社会性规制手段)。

五、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路径

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纲领,它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外界现实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贸易经济学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对新的贸易现象予以科学的解释,对贸易现象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指导。随着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和要素内分工深化及其与国际化、信息化的交互作用,社会的经济形态发展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使分工和交易的范围极度扩张,以致使一切可以用于交换或交易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都纳入了贸易的范畴。为此,贸易经济学理论发展应当遵循科学的理论创新路径,推动研究纲领的不断进步。

(一)坚持分工的理论内核

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首先应明确和坚持分工作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应用启示法,构建辅助假说和保护带,将针对分工内核的反驳转向保护带。例如,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演进,对于分工基础变化而出现的新贸易现象,可以通过修改和替换保护带(贸易产生的原因)予以解释,而无论是产业间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分工的理论内核是不容动摇,贸易是基于分工基础的交换也是不容反驳的。

(二)不断发展替换退化的保护带

近年来,贸易经济学的退化主要原因在于贸易经济学学者没有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整替换保护带,一定程度上导致退化的问题转换,受到一些反例甚至受到支持反例的观察现象的反对。如“无流通论”、“批发无用论”等等,贸易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需要通过“反例”的观察现象,将反证据变成证认的证据,而这些反常必须在辅助、“观察”假说和初始条件构成的“保护带”中引起变化,保护分工内核不受到反例的攻击。

在发展贸易经济理论过程中,应围绕理论内核,采用反面启示法保护内核不受对立现象的攻击。同时,采用正面启示法不断修改替换退化的保护带,解释发展、动态的贸易现象。贸易经济学理论发展必须克服研究内容的部门色彩,并努力走出“政策解释学”的学术传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我国在贸易经济学的学科范围内曾经分别创建了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粮食经济学、供销合作经济学、国际贸易等部门经济学科,这种部门分割的特征影响了贸易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也使退化的“保护带”未得到及时替换,进而使贸易经济学面对新的贸易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系统的解释。近年来,贸易经济学界努力克服研究内容的部门色彩,在学科重建上取得积极的进展,一些退化的“保护带”得到替换。但内外贸分立的贸易经济学研究尚未得到统一的整合,还需要进一步根据正面启示法不断提炼研究主题,以替换退化的保护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贸易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进步。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2

农业经济时代产生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工业经济时代产生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为人类带来文明的新形态─知识文明。知识文明是一种比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更先进和更具现代性的文明形态。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知识文明,显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每一种文明既有其越性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知识文明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是一种进步,但其本身也是一种过渡形态,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所以,当我们在张开双臂热情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之时,应当保持一种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应当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把握和研究知识经济问题。

 

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

1.知识体系的不均衡发展将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知识体系的各个学科及各个组成部分应当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这样从整体上会有利于推动知识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如科学与技术之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都应当保持一个协调的关系。只有协调的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快速健康的发展。知识体系的各部分及各学科之间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知识体系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人类思维的成长过程。一般来说,思维分为“理性思维”(或称“逻辑思维”、“概念思维”)与“非理性思维”(或称“形象思维”、“悟性思维”、“灵感思维”)。由于“理性思维”具有推理严谨、定量分析精密等特点,因此而产生的理性至上的思潮使“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但“理性思维”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那些能一生保持其创造活力的科学家,都不仅具有发达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具有发达的“非理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又同一个的人文素质有直接的联系。“人文素质也可称文化素质,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表现。”(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文汇报》1997年12月9日)自然科学家或工程师,他们的人文素质越高,必然思路越开阔、思想越活跃、感悟能力也越强,从而越能激发思维的创造能力,不断取得独创性的丰硕成果。所以,自然科学技术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科学而孤立的发展的,它需要从社会科学智慧的海洋中不断汲取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所以,知识体系的各学科之间及各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协调均衡的发展,有可能会抑制知识体系整体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及水平。但知识体系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知识的发展二者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将起到核心要素的作用。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将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经济对知识也将有着巨大的作用力。而经济对知识的作用力对整个知识体系并不总是均匀的,其中作用力最强的是知识体系与经济结合的最紧密的部分。这就有可能造成知识体系中一部分知识的相对发达,而其它部分知识的相对不发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与经济联系更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比,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与经济联系更紧密;科学与技术相比,技术与经济联系更紧密。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可能使人文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知识的生产相对不足。这是不恰当的。知识体系的健康和协调的发展,不仅是知识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生产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利润”,它有着更深远的作用,对人类自身的把握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说,根本意义也在于此。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解决好知识体系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有可能面临普遍性的失业问题。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和整体效应是不同的。局部的效应有时与整体的效应是相反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率先踏进知识经济门槛的国家将受益无穷。1997年5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埃克里·普利的文章,题目是《好得难以置信?》。文章说,目前美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是25年来最好的。人们寿命更长,呼吸的空气更干净,饮用的水更清洁,犯罪率直线下降。经济增长已持续七年,经济所有要素似乎都在密切配合。失业率低于5%,通货膨胀率稳定在3%左右。消费者信心接近八年来的最高水平。80%的工人不担心失业,各阶层收入大幅度提高,最穷的人提高幅度最大。美国经济这些年持续增长并且出现“一高两低”现象,使得一些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不解。其实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在美国,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爱德华·丹尼森等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核算公式:经济增长的%=3/4(劳动增长的%)+1/4(资本增长的%)。他们将美国1948年~1984年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代入公式进行核算,发现美国实际的经济增长大大地大于理论计算出来的增长。也就是说,实际的增长比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所应该引起的增长大的多,大约多增长了66%。经过认真的分析认为,额外增长的66%,来自科技和教育。也就是说在美国,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大大超过资本和劳动力,占2/3以上。但是,这里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只所以能起到2/3的贡献,根源在于比较优势。因为在一国或几个国家率先拥有某种先进技术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优势再加上知识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可出现经济持续增长并伴随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现象。如果这些国家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住这种优势,则仍可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高的就业率。但是,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各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水平的逐渐缩小,比较优势效应将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程度的机器排挤人的现象。知识经济将有着比工业经济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需要生产的人数会更少。知识经济时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兴行业,但这些新兴行业并不能完全容纳从“夕阳行业”或传统产业释放出来的工人,因为这些新兴行业也有着高的生产率同时仅需要较少的人数。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将对人的知识和素质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时岗位缺人与人缺岗位现象的解决较之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所以,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失业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失业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的限制,失业会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长期问题,并且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在一个具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失业有可能会上升为第一大社会问题。

3.会产生新的分配不公现象。财富的分配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权力的分配,而权力的分配取决于经济行为人所掌握的生产要素的重要与稀缺程度。新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认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成为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由此决定社会权力的中心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制度也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类的生产主要表现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这时决定了土地是最重要或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以,这时谁掌握了土地所有权,谁就掌握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土地所有者成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最富有者。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生产要素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货币资本、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地位不断上升。

社会财富的生产主要依靠资本,资本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的多少决定了财富分配额的多少。马克思说,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社会财富越来越向资本所有者集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了知识,谁就可以获得财富。“知识=财富”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条基本公理,知识的拥有者将是社会的最富有者。这里不管是农业经济时代的按土地分配,还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按资分配,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按知识分配,本质上都是不公平的,是分配不公的不同表现形式。理想的社会运行机制应是各要素均能取得合理利润,而不是主要集中于一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分配不公问题必然最终会被一种更先进的财富分配形式所代替,但我们仍应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分配不公出现极端化。一旦分配不公走向极端化,就有可能引发大的社会震荡,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这也是历史的教训。4.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更大的不稳定性。首先,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能量越大,其破坏性也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系统,一旦运用不慎,有可能会造成比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代更大的危害。计算机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为犯罪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自身的作用力提高到极高的水平,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核能的应用也是如此。所以,生产力每前进一步,人类的谨慎程度就应增加一些。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高科技领域成为普遍现象,由于高科技领域具有高风险特征,所以,这时经济生活中的投资风险会变得比以往更大,这也是构成社会经济系统不稳定性的一大因素。再次,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将不可避免,从而也增大了危害性作用的范围。第四,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深入,市场化的深入使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互相依赖,越来越相互间联系紧密,这为危害性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途径。

 

二、相应对策针对知识经济时代可能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防患于未然。

1、加强国家干预,促进知识体系的健康均衡发展。在市场领域,遵循的是“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以效益为中心。所以,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必须加强国家干预,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了促进整个知识体系各部分的协调均衡发展,国家应加大对人文科学、基础所究等的投入;应制定具体可行的规划措施。国家干预的核心应是建立和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使得从事经济效益差而社会效益好的知识生产者能有足够的动力,这是最关健的。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从短期来看,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等手段,来增强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但从长期来看,比较优势的效应会逐渐减弱,尤其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来临,知识、机器排挤人的现象将日益突出。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是根本之举。为此,世界各国应联合行动,有规划、有组织的控制人口数量,发展中国家更应特别重视。同时,要注重提高人口质量。要改革教育制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要提倡终身教育,要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的提高。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开辟一些新的就业领域,同时应注意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应不断调整和改革分配制度,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分配制度取决于生产制度,但分配制度对生产制度又具有反作用。合理的分配制度将对生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分配向知识要素倾斜是不可避免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自身要求。一定程度倾斜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但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如封建社会分配向地主倾斜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向资本倾斜一样,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如果倾斜过度,则会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合理的分配制度应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为此,⑴要探索改革税收体系,增强累进功能;⑵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⑶要建立健全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立法,如知识产权法等;⑷要防止知识完全垄断现象的出现;⑸要注意保护非知识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4、要健立健全国家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效率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更大不稳定性的时代,为此,建立健全国家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意义特别重大。对此,笔者认为:⑴在知识生产和应用上应持谨慎态度;⑵建立健全知识生产和应用的监督和评估体系;⑶建立健全应急系统,以防不测;⑷加大对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的规范教育力度;⑸健全惩治规则。

 

三、若干设想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既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同时也是一种过渡形态。

1、知识经济应向知识社会过渡。这里的知识社会概念不同于1993年美国学者f.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提出的知识社会概念,他们说的知识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这里笔者将知识社会看成是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不仅包括知识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而且知识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运行状态体现为高度“知识化”。知识经济为知识社会的到来将提供各方面的准备:⑴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知识和有知识的人;⑵为社会提供更先进的生产力。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3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知识体系的不均衡发展;普遍性的失业;新的分配不公;社会经济系统的更大不稳定性等。对此,国家应积极干预,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以防患于未然。另外,知识经济将为知识社会并进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一系列准备。据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若干设想。

关健词:知识经济研究设想

农业经济时代产生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工业经济时代产生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为人类带来文明的新形态─知识文明。知识文明是一种比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更先进和更具现代性的文明形态。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知识文明,显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每一种文明既有其越性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知识文明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是一种进步,但其本身也是一种过渡形态,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所以,当我们在张开双臂热情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之时,应当保持一种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应当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把握和研究知识经济问题。

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1.知识体系的不均衡发展将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知识体系的各个学科及各个组成部分应当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这样从整体上会有利于推动知识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如科学与技术之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都应当保持一个协调的关系。只有协调的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快速健康的发展。知识体系的各部分及各学科之间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知识体系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人类思维的成长过程。一般来说,思维分为“理性思维”(或称“逻辑思维”、“概念思维”)与“非理性思维”(或称“形象思维”、“悟性思维”、“灵感思维”)。由于“理性思维”具有推理严谨、定量分析精密等特点,因此而产生的理性至上的思潮使“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但“理性思维”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那些能一生保持其创造活力的科学家,都不仅具有发达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具有发达的“非理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又同一个的人文素质有直接的联系。“人文素质也可称文化素质,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表现。”(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文汇报》1997年12月9日)自然科学家或工程师,他们的人文素质越高,必然思路越开阔、思想越活跃、感悟能力也越强,从而越能激发思维的创造能力,不断取得独创性的丰硕成果。所以,自然科学技术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科学而孤立的发展的,它需要从社会科学智慧的海洋中不断汲取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所以,知识体系的各学科之间及各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协调均衡的发展,有可能会抑制知识体系整体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及水平。但知识体系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知识的发展二者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将起到核心要素的作用。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将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经济对知识也将有着巨大的作用力。而经济对知识的作用力对整个知识体系并不总是均匀的,其中作用力最强的是知识体系与经济结合的最紧密的部分。这就有可能造成知识体系中一部分知识的相对发达,而其它部分知识的相对不发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与经济联系更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比,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与经济联系更紧密;科学与技术相比,技术与经济联系更紧密。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可能使人文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知识的生产相对不足。这是不恰当的。知识体系的健康和协调的发展,不仅是知识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生产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利润”,它有着更深远的作用,对人类自身的把握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说,根本意义也在于此。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解决好知识体系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2.有可能面临普遍性的失业问题。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和整体效应是不同的。局部的效应有时与整体的效应是相反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率先踏进知识经济门槛的国家将受益无穷。1997年5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埃克里·普利的文章,题目是《好得难以置信?》。文章说,目前美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是25年来最好的。人们寿命更长,呼吸的空气更干净,饮用的水更清洁,犯罪率直线下降。经济增长已持续七年,经济所有要素似乎都在密切配合。失业率低于5%,通货膨胀率稳定在3%左右。消费者信心接近八年来的最高水平。80%的工人不担心失业,各阶层收入大幅度提高,最穷的人提高幅度最大。美国经济这些年持续增长并且出现“一高两低”现象,使得一些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不解。其实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在美国,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爱德华·丹尼森等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核算公式:经济增长的%=3/4(劳动增长的%)+1/4(资本增长的%)。他们将美国1948年~1984年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代入公式进行核算,发现美国实际的经济增长大大地大于理论计算出来的增长。也就是说,实际的增长比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所应该引起的增长大的多,大约多增长了66%。经过认真的分析认为,额外增长的66%,来自科技和教育。也就是说在美国,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大大超过资本和劳动力,占2/3以上。但是,这里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只所以能起到2/3的贡献,根源在于比较优势。因为在一国或几个国家率先拥有某种先进技术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优势再加上知识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可出现经济持续增长并伴随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现象。如果这些国家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住这种优势,则仍可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高的就业率。但是,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各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水平的逐渐缩小,比较优势效应将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程度的机器排挤人的现象。知识经济将有着比工业经济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需要生产的人数会更少。知识经济时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兴行业,但这些新兴行业并不能完全容纳从“夕阳行业”或传统产业释放出来的工人,因为这些新兴行业也有着高的生产率同时仅需要较少的人数。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将对人的知识和素质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时岗位缺人与人缺岗位现象的解决较之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所以,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失业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失业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的限制,失业会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长期问题,并且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在一个具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失业有可能会上升为第一大社会问题。3.会产生新的分配不公现象。财富的分配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权力的分配,而权力的分配取决于经济行为人所掌握的生产要素的重要与稀缺程度。新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认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成为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由此决定社会权力的中心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制度也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类的生产主要表现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这时决定了土地是最重要或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以,这时谁掌握了土地所有权,谁就掌握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土地所有者成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最富有者。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生产要素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货币资本、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地位不断上升。社会财富的生产主要依靠资本,资本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的多少决定了财富分配额的多少。马克思说,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社会财富越来越向资本所有者集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了知识,谁就可以获得财富。“知识=财富”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条基本公理,知识的拥有者将是社会的最富有者。这里不管是农业经济时代的按土地分配,还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按资分配,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按知识分配,本质上都是不公平的,是分配不公的不同表现形式。理想的社会运行机制应是各要素均能取得合理利润,而不是主要集中于一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分配不公问题必然最终会被一种更先进的财富分配形式所代替,但我们仍应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分配不公出现极端化。一旦分配不公走向极端化,就有可能引发大的社会震荡,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这也是历史的教训。4.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更大的不稳定性。首先,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能量越大,其破坏性也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系统,一旦运用不慎,有可能会造成比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代更大的危害。计算机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为犯罪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自身的作用力提高到极高的水平,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核能的应用也是如此。所以,生产力每前进一步,人类的谨慎程度就应增加一些。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高科技领域成为普遍现象,由于高科技领域具有高风险特征,所以,这时经济生活中的投资风险会变得比以往更大,这也是构成社会经济系统不稳定性的一大因素。再次,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将不可避免,从而也增大了危害性作用的范围。第四,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深入,市场化的深入使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互相依赖,越来越相互间联系紧密,这为危害性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途径。上述情况表明,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应引起人们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它对规范国民的经济行为,维持市场的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一名经管类人才而言,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其从业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因此,经济法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学目的将不同课程门类按一定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直接表现为教材编制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因素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制约。优化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既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促进完善的教材编制,又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改良教学手段,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二、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及其对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影响

 

经济法是对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内容不断充实、完善,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也要随之进行改变。了解我国经济法的诞生与发展,对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经济法的概念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在我国,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我国多位领导人发出应当建立健全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言论,通过学习各国经济法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订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并于1979年编写完成了经济法相关的第一部教材——《经济法概论》,次年,经济法教学在各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和法学专业相继开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法补充了大量的内容,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的发展对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编制方面,1981年到1993年之间,经济法刚刚确立不久,法律法规更新速度较快,各法律院系在十多年间编制了各类经济法相关教材近四十种,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经济法课程教材的编制起到了指导作用,其后编制的《经济法学》、《经济法原理》、《新编经济法学》等多种教材,由于编制者观点的影响以及受经济法发展的限制,在内容和体系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就给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利于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当前我国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法制建设起步晚、起点低,教育制度也存在很大不足,虽然借鉴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理论,近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教学内容不完善。经济法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材编制的不规范上。首先,各类有关经济法的教材版本较多,且其总论部分仍不够成熟,各教材总论部分虽然比较统一,但都只是就经济法的历史、概念、地位等进行了描述,而没有能够对经济法的适用范畴进行论述;其次,各类教材分论结构差别较大,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还存在许多争议,各教材的编制者观点也不尽相同,导致各教材的分论部分不仅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内容上也有很多不同;最后,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与其他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两者既存在交叉衔接不足的现象,又有互相重复甚至冲突的内容。

 

2.课程设置不合理。经济法教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法学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课程往往只安排各类法律相关的知识,对经济法的认识只存在法律范畴,无法与实际的经济学相结合,无法体现经济学对经济法教学的支撑作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经济法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课时一般安排在大二期间,在此之前并没有民法、法理学等相关基础法律知识的讲授,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经济法的难度,此外,缺少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经济法课程设置使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在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课时安排上存在较大的漏洞,经济法教学课时一般为48学时左右,而涉及的法律有十部之多,缺少专业针对性,使学生学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教学模式单一。当前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教学为主,紧凑的学时也使教学更加紧张,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是照着教材或课件进行枯燥的陈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知识灌输即便学生掌握了很多经济法知识也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因此,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应该将教学模式的改进作为重点进行。

 

4.考评体系落后。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年终考核成绩仍是以试卷分数为主,虽然加入了平时成绩的概念,但只是作为很少的部分考核学生上课期间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考评模式考验的只是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的思维日益僵化,且助长了“60分万岁”、“考前一周突击”等负面思想,无法考核学生真正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对经济法教学这类实用性高的课程,在考评体系中加入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很有必要。

 

四、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1.针对不同专业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首先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编制有针对性的教材。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的教学使用的教材内容差别很大,法学专业更加注重理论性的学习,其教材内容更加“专而精深”,经营、管理等专业的非法学经济法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其内容更加“繁杂且浅显”;其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也要采用“广义经济法”的概念,即经济法授课不限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是包含“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的综合性培养,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最后,由于经济法教学课时有限而内容繁杂,各教师还应根据所授学生专业的不同,自行调整授课内容,增加经济法教学与学生专业的融合度,例如将整个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分为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对基本理论重点教授,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专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教授时,有选择地进行重点讲解,对重要程度不一的知识点的掌握,分等级进行不同要求。

 

2.引入贯穿式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工作之中,特别是在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由此可见,众多鲜活的案例就是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一般为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在课时较为紧张的经济法教学中,如何合理分配理论课时与案例教学课时是一个难点,且这种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进行实践分析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入贯穿式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之前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展示,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结合进行,将案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的兴趣,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化经济法教学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尽量选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浅显易懂的、具有代表性的实用性案例,并在教授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主,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团队学习的模式。团队学习模式是对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分析法的综合应用,首先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并通过展示队名、队歌等活动建设团队精神,增加团队凝聚力,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和任务,然后教师展示案例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指点,要求各小组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案例的复杂情况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选择一节课至几天时间)完成查阅资料、理论分析、案例研讨等任务,最后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理论知识的再次讲授和巩固。

 

4.改良考评体系。改良考评体系是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改良考评体系,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试卷分数决定学生成绩的观念,在教学和考核中加大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加入到考核之中,受传统教育制度的限制,考评体系的改良也不能一蹴而就,在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可以把理论考试中案例分析试题的比重逐渐加大,并将学生团队学习模式中的表现计入成绩考核中;另一方面,考核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验,教育管理者对教师也应该进行不定期的考评,通过课堂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考评教师的工作质量,加速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进程。

 

综上所述,经济法课程不但是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更是保障我国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应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致力于阐述经济关系中的法律调整模式。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依赖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它是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层次经管人才的根本保障。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5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性服务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3.强化理论知识教育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要求经济理论既来源于经济实践,又能够回到经济实践。这要求主讲教师:一方面把握历史资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认识经济理论,并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历史事件。另一方面紧跟经济时事,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并在经济发展中推进理论创新。再一方面注意经济思想的解读,基于理论又不局限于理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思想,从而实现理论知识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综上几个方面,意识形态、方法论于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法不仅对现有的教材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主讲教师提出新的任务。具体来说,一是主讲教师需要具有更高的理论素养和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二是教材内容在理论逻辑上要更加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规范,但在内容体系上要更加能够体现时代需要。三是统一规范各类高校和专业的课时安排。四是凸显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氛围。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教育;内涵分析;对策

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需要把握德育教育的新内涵,采取新的富有成效的对策。

1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新内涵

1、科技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信息的创造和使用,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最主要形式,但是以人为载体。人不仅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不仅要掌握经济发展的科学知识,更要具备能够保证知识经济发展的科技道德。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良好的科技道德素质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2、创新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的生命,而创造性是高科技的生命。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科技史,就是不断发现、创新的历史。一个人仅仅知识渊博,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能给社会创造出新东西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主体人所具备的宝贵品质,也是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命之源。

3、环境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时,也会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如煤和石油的开发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汽车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制冷产品对臭氧层构成了破坏作用,核武器带来的核战争是人类文明最直接、最明显的威胁。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使人类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4、经济伦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法律并不能包罗万象,仍需强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有自己影响市场经济的渠道,市场经济则有自己的道德尺度。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异常激烈的竞争,更需倡导经济伦理教育,以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

5、协作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团队协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知识社会里,受过教育的人仍是知识的载体,但管理和开发社会也不是个人可以独立承担的工作。当创造知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关键时,知识会成为集体劳动的结晶。在知识社会,合作将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协作精神实质上是知识经济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内涵。

2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2.1科技道德的培养

1、要培养学生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怀疑、求实、进取、严谨、崇尚真理等精神。

2、要帮助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念,以理性的目光正确地审视和判断科学的价值,反对迷信和伪科学。

3、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在知识、技术运用活动中的行为导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便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在教学中,如讲到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当代国际竞争等内容时,应融入科技道德的教育。

2.2创新教育的对策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追求进取、创新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心理取向。创新意识不完全是主观想法,还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高校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如建立实践中心、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经常请专家、学者介绍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等。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运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思维功能,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级思维过程。高校应开设有关创新思维方法的课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习惯性的收敛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求异性,使学生由学习兴趣向科学研究转化。

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表现为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应加强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思维发散、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明创造,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成果。

2.3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

1、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

2、构建环境道德的新观念,在学生中进行“良知自律”的教育,使人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潜能,节约资源,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资源力。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责任感,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如植树造林、固土治沙等。教学中,如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间题,尊重客观规律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点时,可渗透环境道德的教育。

2.4合作精神的培养

1、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应看到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所需攻克的难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而个体力量是微乎其微,甚至是局部的、不彻底的。为此,一定要有合作意识,把个人发展与献身祖国、服务人民融为一体。

2、要认识到团结协作的价值高于竞争,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成功就是一个例证。

3、要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有自觉参与竞争的意识,又要在竞争中善于合作。不仅能与志同道合者合作,还要能容忍持不同意见者,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渗透团结合作精神内容的教育。

总之,我们要时刻掌握大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思想和新动向,有的放矢、灵活多样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7

关健词:知识经济研究设想

农业经济时代产生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工业经济时代产生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为人类带来文明的新形态─知识文明。知识文明是一种比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更先进和更具现代性的文明形态。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知识文明,显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每一种文明既有其越性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知识文明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是一种进步,但其本身也是一种过渡形态,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所以,当我们在张开双臂热情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之时,应当保持一种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应当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把握和研究知识经济问题。

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1.知识体系的不均衡发展将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知识体系的各个学科及各个组成部分应当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这样从整体上会有利于推动知识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如科学与技术之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都应当保持一个协调的关系。只有协调的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快速健康的发展。知识体系的各部分及各学科之间本身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知识体系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人类思维的成长过程。一般来说,思维分为“理性思维”(或称“逻辑思维”、“概念思维”)与“非理性思维”(或称“形象思维”、“悟性思维”、“灵感思维”)。由于“理性思维”具有推理严谨、定量分析精密等特点,因此而产生的理性至上的思潮使“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但“理性思维”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那些能一生保持其创造活力的科学家,都不仅具有发达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具有发达的“非理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又同一个的人文素质有直接的联系。“人文素质也可称文化素质,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表现。”(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文汇报》1997年12月9日)自然科学家或工程师,他们的人文素质越高,必然思路越开阔、思想越活跃、感悟能力也越强,从而越能激发思维的创造能力,不断取得独创性的丰硕成果。所以,自然科学技术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科学而孤立的发展的,它需要从社会科学聪明的海洋中不断汲取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所以,知识体系的各学科之间及各组成部分假如不能协调均衡的发展,有可能会抑制知识体系整体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人类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及水平。但知识体系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知识的发展二者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将起到核心要素的作用。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将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经济对知识也将有着巨大的作用力。而经济对知识的作用力对整个知识体系并不总是均匀的,其中作用力最强的是知识体系与经济结合的最紧密的部分。这就有可能造成知识体系中一部分知识的相对发达,而其它部分知识的相对不发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与经济联系更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比,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与经济联系更紧密;科学与技术相比,技术与经济联系更紧密。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可能使人文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知识的生产相对不足。这是不恰当的。知识体系的健康和协调的发展,不仅是知识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生产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利润”,它有着更深远的作用,对人类自身的把握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说,根本意义也在于此。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解决好知识体系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2.有可能面临普遍性的失业问题。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和整体效应是不同的。局部的效应有时与整体的效应是相反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率先踏进知识经济门槛的国家将受益无穷。1997年5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埃克里·普利的文章,题目是《好得难以置信?》。文章说,目前美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是25年来最好的。人们寿命更长,呼吸的空气更干净,饮用的水更清洁,犯罪率直线下降。经济增长已持续七年,经济所有要素似乎都在密切配合。失业率低于5%,通货膨胀率稳定在3%左右。消费者信心接近八年来的最高水平。80%的工人不担心失业,各阶层收入大幅度提高,最穷的人提高幅度最大。美国经济这些年持续增长并且出现“一高两低”现象,使得一些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不解。其实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在美国,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爱德华·丹尼森等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核算公式:经济增长的%=3/4(劳动增长的%)+1/4(资本增长的%)。他们将美国1948年~1984年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代入公式进行核算,发现美国实际的经济增长大大地大于理论计算出来的增长。也就是说,实际的增长比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所应该引起的增长大的多,大约多增长了66%。经过认真的分析认为,额外增长的66%,来自科技和教育。也就是说在美国,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大大超过资本和劳动力,占2/3以上。但是,这里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只所以能起到2/3的贡献,根源在于比较优势。因为在一国或几个国家率先拥有某种先进技术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优势再加上知识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可出现经济持续增长并伴随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现象。假如这些国家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住这种优势,则仍可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高的就业率。但是,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各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水平的逐渐缩小,比较优势效应将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程度的机器排挤人的现象。知识经济将有着比工业经济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需要生产的人数会更少。知识经济时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兴行业,但这些新兴行业并不能完全容纳从“夕阳行业”或传统产业释放出来的工人,因为这些新兴行业也有着高的生产率同时仅需要较少的人数。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将对人的知识和素质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时岗位缺人与人缺岗位现象的解决较之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所以,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失业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失业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的限制,失业会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长期问题,并且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在一个具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失业有可能会上升为第一大社会问题。3.会产生新的分配不公现象。财富的分配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权力的分配,而权力的分配取决于经济行为人所把握的生产要素的重要与稀缺程度。新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认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成为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由此决定社会权力的中心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制度也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类的生产主要表现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这时决定了土地是最重要或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以,这时谁把握了土地所有权,谁就把握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土地所有者成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最富有者。在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生产要素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货币资本、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地位不断上升。社会财富的生产主要依靠资本,资本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的多少决定了财富分配额的多少。马克思说,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社会财富越来越向资本所有者集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了知识,谁就可以获得财富。“知识=财富”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条基本公理,知识的拥有者将是社会的最富有者。这里不管是农业经济时代的按土地分配,还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按资分配,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按知识分配,本质上都是不公平的,是分配不公的不同表现形式。理想的社会运行机制应是各要素均能取得合理利润,而不是主要集中于一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分配不公问题必然最终会被一种更先进的财富分配形式所代替,但我们仍应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分配不公出现极端化。一旦分配不公走向极端化,就有可能引发大的社会震荡,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这也是历史的教训。4.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更大的不稳定性。首先,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能量越大,其破坏性也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经济系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系统,一旦运用不慎,有可能会造成比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代更大的危害。计算机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为犯罪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对自身的作用力提高到极高的水平,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核能的应用也是如此。所以,生产力每前进一步,人类的谨慎程度就应增加一些。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高科技领域成为普遍现象,由于高科技领域具有高风险特征,所以,这时经济生活中的投资风险会变得比以往更大,这也是构成社会经济系统不稳定性的一大因素。再次,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将不可避免,从而也增大了危害性作用的范围。第四,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深入,市场化的深入使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互相依靠,越来越相互间联系紧密,这为危害性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途径。上述情况表明,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应引起人们非常谨慎的时代,人们应非常小心,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相应对策针对知识经济时代可能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防患于未然。1、加强国家干预,促进知识体系的健康均衡发展。在市场领域,遵循的是“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以效益为中心。所以,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必须加强国家干预,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了促进整个知识体系各部分的协调均衡发展,国家应加大对人文科学、基础所究等的投入;应制定具体可行的规划措施。国家干预的核心应是建立和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使得从事经济效益差而社会效益好的知识生产者能有足够的动力,这是最关健的。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从短期来看,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等手段,来增强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但从长期来看,比较优势的效应会逐渐减弱,尤其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来临,知识、机器排挤人的现象将日益突出。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是根本之举。为此,世界各国应联合行动,有规划、有组织的控制人口数量,发展中国家更应非凡重视。同时,要注重提高人口质量。要改革教育制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要提倡终身教育,要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的提高。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开辟一些新的就业领域,同时应注重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3、应不断调整和改革分配制度,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分配制度取决于生产制度,但分配制度对生产制度又具有反作用。合理的分配制度将对生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分配向知识要素倾斜是不可避免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自身要求。一定程度倾斜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但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如封建社会分配向地主倾斜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向资本倾斜一样,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假如倾斜过度,则会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合理的分配制度应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为此,⑴要探索改革税收体系,增强累进功能;⑵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⑶要建立健全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立法,如知识产权法等;⑷要防止知识完全垄断现象的出现;⑸要注重保护非知识生产者的合法权益。4、要健立健全国家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效率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更大不稳定性的时代,为此,建立健全国家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意义非凡重大。对此,笔者认为:⑴在知识生产和应用上应持谨慎态度;⑵建立健全知识生产和应用的监督和评估体系;⑶建立健全应急系统,以防不测;⑷加大对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的规范教育力度;⑸健全惩治规则。

三、若干设想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既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同时也是一种过渡形态。1、知识经济应向知识社会过渡。这里的知识社会概念不同于1993年美国学者f.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提出的知识社会概念,他们说的知识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这里笔者将知识社会看成是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不仅包括知识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而且知识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运行状态体现为高度“知识化”。知识经济为知识社会的到来将提供各方面的预备:⑴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知识和有知识的人;⑵为社会提供更先进的生产力。2、假如我们将知识社会划分为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可能就是知识社会的高级阶段。3、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可能具有如下主要特征:⑴生产是极度有效率的;⑵流通是极有效率的;⑶分配不再是单纯的按资分配或是按劳或按知识分配,而是各参于生产的诸要素平等的按贡献分配;⑷社会经济运行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⑸人类普遍知识化,具有高素质;⑹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安全系统,能防止任何不测事件,能预先将社会不稳定状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⑺由于仍然会存在个人违犯社会公众利益的情况,所以惩治规则仍然存在,并且是高效率的;⑻公有与私有不再严格区分,而是财产的不同权利互相交溶,互相归属,产权既是清楚的,又是不清楚的;⑼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将体现为高度计划基础上的市场化和高度市场基础上的计划化,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工具都达到了精致的水平;⑽人类本身的许多弱点将被极大地克服,并被制约在合理的限度内;⑾人类将更多的注重人类自身的完善,将更注重于精神家园的建设;⑿国家仍然存在,但国家的职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单个国家将与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⒀由于生产率极高,所以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生产将占小头,消费将占大头,整个社会总体上是一种属于消费型的社会;⒁具有高度组织效率,很多人将完全听命于机器;⒂社会经济系统运行将进入一种超稳状态。

参考文献:1、张守一:“知识·知识经济·知识产业”,《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2、李京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3、陈昌胜:《知识经济专家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8

1.在“模块内容的框架意识”上下工夫,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第29题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发展模式问题,隐含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线索,这些内容在课本中均属于主体知识,本题的特色在于通过比较美苏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经济体制建设道路”,实际上是将前苏联、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让学生拥有大历史观,俯瞰苏联和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做到胸怀全局。学生在回答第一问时,出现对斯大林经济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回答混乱的情况,除了审题不清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书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更应使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史中关于”经济发展道路“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目录总结关键词,学生一般都能从单元标题中总结出第四、第六和第七单元分别讲述中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前苏联经济建设,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国家分别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是学习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结果,在斯大林模式建立前存在着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在吸取前苏联和近代西方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上述三个单元内容间的联系。具体到各单元内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框架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识记。“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1]目前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分别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进行编排,在复习时,教师应打破这种孤立,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分析思考历史问题时能做到纵横联系,从整体上看待历史线索、历史阶段和历史作用等。笔者建议一轮复习按照课本专题史的思路复习,遇到关联问题进行拓展联系;二轮复习按照通史思路、根据考纲进行复习,整合教材内容建立新的联系。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对专题及部分知识点建立初步认知,二轮复习时才能建立全面立体的知识网络,并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意识。

2.在“知识点的概念意识”上下工夫,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内涵。

历史基础知识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依托,没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上的“能力”考查无从谈起,所以新课程改革不会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对基础知识准确完整地把握是应对高考的必备条件,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事实上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第29题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直接,不绕弯,比如第一问当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第二问直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但从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举不出相应的例子。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知识点或者基本史实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全面、清晰地掌握知识点。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结构的知识。授以基本结构的知识,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形成基本概念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历史知识的概念化过程是历史学习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学习者从众多的史实当中不断总结提炼并进一步深化的过程,知识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找出知识点的规律,掌握内在的联系。历史的知识概念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概念和理论性知识概念,即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史实和历史知识内在本质的概况。如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等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教学,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基本内容、特点和影响等。这需要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概念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适应专题史体例下的教学,抓住重点知识概念,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断地进行启发,使学生对知识概念化的认识不断深入。

3.在“解题的方法意识”上下工夫,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路。

学生能否把自己的想法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或技巧,才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准确组织语言得到高分,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如第一问当中问到“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本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学生需要找出斯大林经济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点,然后把这些联系点前后变化回答清楚。这需要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针对比较类题目或者“有什么进步性或者局限性”的问法等题目进行总结,让学生有规律可循,完整全面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除了这比较类题的这类解答外,还主要有“评价”类型、“认识、看法、启示”类型、“原因”类型的题目。(1)针对“评价”类型的题目,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回答,如:怎样评价西方殖民入侵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进步性的一面是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科技的传入,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灾难性的一面是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针对“认识、看法、启示”类型的题目。需要从对当时历史的影响、对以后长远历史的影响及对本国或世界的影响进行分析。如本题的第三问当中问到“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经济模式的认识”首先讲到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远来看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情况。(3)针对“原因”类题型的解答,一般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方面进行回答。如山东卷第28题第三问“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回答时分别从中国国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西方列强的入侵,政治方面是清政府的腐败和顽固,经济方面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弱小,思想文化方面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在日常的复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以避免学生拿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使历史题的解答有迹可循。

4.在“史论的总结意识”上下工夫,提升思维深度。

这里的“总结”意识指的是对历史理论的感悟,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的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使学生能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看待历史问题。对第三问当中的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应辩证地进行分析,分别从他们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该题体现出主流史观,折射出时代特征,通过不同的历史现象间的联系进行多视角分析,体现出“论从史出、史由政来”的原则。如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史论总结意识?首先,学生史论意识总结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充电,注意学习最新的史学动态和史学观点,解读教材研读课标。建议在复习当中,抽出相应的时间从历史的角度专题讲解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从史实的角度加深对政治教师教授的唯物主义的理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本题的第三问,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自然能够发现20世纪三大经济发展模式,即斯大林经济模式、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学生在进一步的比较过程中会发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完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但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是不同国家制度间的趋势,学生进一步总结出,不同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历史的个性和共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的动力在于不断地改革,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观。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对新材料和新情境,允许学生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阅读材料——反馈结果——师生研讨——达成共识——总结升华”这一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获得解放,从而使学生对史论能够有所悟,有所感。

在现阶段,“高考的指挥棒”仍发挥着复习的导向作用,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理念去适应新的高考命题思想,鼓励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要通过训练科学掌握答题方法,使思路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缜密,从而真正实现学科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者素质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已经引起了世界各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如何更快、更好的使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有效的组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具有大量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可当前,许多的管理者在日益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即在管理领域充分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工具的同时,却忽视了管理中人的决定性作用。人不仅是工具(机器)的使用者,也是它的能动的创造者。没有高素质的人进行相关的管理改造,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理顺信息的流转和沟通,知识经济时代将可能是一句空谈。在当前形式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管理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达到管理的最终目的,显得越来越重要。

1知识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基于知识的经济,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报告的标题,该报告较为系统地讨论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与统计数据问题。

在这个报告中,知识经济被概括为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

1.1不断增长的知识编码化趋势,社会日益具有网络经济特征

在知识经济中,厂商和消费者在交换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的经验类知识(tacitknowledge,包括know-how和know-who方面的知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国家或企业创新活动的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创新线形模式。在发展科学技术与传播知识过程中,由产业界、政府和科学系统三者间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

1.2计算机网络与知识的传播,促进“信息社会”的形成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有效地处理know-what和know-why知识的需要。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使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其编码化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息。正是由于知识的编码化结构不断显著,现存的社会才具有了“信息社会”的特征。然而,尽管知识经济受到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的影响,尽管知识经济的特征是既需要不断学习编码化信息又需要具备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但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并不是一个同义词。

1.3劳动者终身教育构成“学习经济”的基础

学习过程不仅依赖于正规教育,而且有赖于通过实践来学习或“干中学”。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一个方面就是将隐含经验类知识转化为编码化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形成新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此过程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终身教育构成知识经济中学习经济的基础。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在寻找通讯方法以促进企业内部的相互学习,并在企业外部寻找合作伙伴和有效的市场化信息网络以获得额外信息资产的补充,如与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并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等。

1.4知识经济中的就业取向日益具有向高技能知识劳动者方向倾斜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标志之一是劳动力市场对有高度熟练技能工人产生持续的高需求,并且给予对这类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也呈现出同样的增长趋势。在oeCD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失业率仅为3.8%,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平均失业率却达到10.5%。由于高技术员工给雇主带来更高的“技能基础”,因而雇主给予知识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高的待遇。

1.5知识网络促使国家创新体系的进步

在知识经济中,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与知识的创造同等重要。厂商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搜集与利用知识的效率,或者说信息与知识的分配效率。此外,厂商在更大规模上寻找各种途径促使企业内部的相互学习,并通过与外部市场的合作和有效的知识网络获得额外的资源补充。知识网络的发展有助于厂商的创造活动,而创新发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与不同领域上,由此形成的创新共同体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现代社会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知识分配的能力,它日益具有国际性。

1.6科学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引擎作用

如前所述,科学系统的核心是公共研究实验室和高等教育机构及研究机构,它不仅包括厂商的研究机构,而且包括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在知识经济中,科学系统的功能主要由三方面构成:首先,生产知识,即为生产和发展提供新知识;其次,传播与扩散知识,即通过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等形式向社会传播知识;最后,转让知识,即通过传播知识而提供社会需要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和信息。在知识经济中,科学系统不仅需要重视生产和传播知识的功能,而且应重视如何将知识转让给经济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尤其是企业。科学系统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引擎作用,推动着国家创新体系的进步。

1.7知识经济中的政府政策

在知识经济中,政府的政策应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有所差别,特别是与科学技术、产业及教育相关的政府政策应有新的观念。需要承认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承认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以及优先考虑在促进知识扩散、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促进组织结构变革等领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例如,在几乎所有的oeCD国家中,企业资助的研究与开发(R&D)比例均高于政府的投入,占总投入的约60%,参与全部研究工作的67%。这充分说明企业在国家创新活动中的确发挥着核心作用。

2管理者素质结构的内涵

管理就是通过权力、职位权威和个人魅力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指导其他人的行为和工作,以完成一项任务。换句话说,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要做什么及如何使之完成。而管理者的非行政性影响力取决于管理者自身内在素质的高低。因此管理者素质结构就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个人能力和品质的有机结合。

管理是通过特定文化、社会技术环境中的人类群体来完成活动的,活动包括实际操作和管理活动。不同的群体组成为组织,在组织中,个人和群体在一段时间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为了使这些群体能实现这些目标,管理者就要履行计划、协调、实施、决策等诸如此类的职能。管理过程的核心职能:领导、决策和沟通。相应的,一个优秀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素质结构。

2.1领导特质

2.1.1活力和耐力

充满活力是一个人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特征,没有吸引力的领导者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另外,领导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地、高度紧张地、没有休息的工作,这就使耐力成为基本的要求。作为榜样的领导人可能是所有人赶超的目标。

2.1.2决策力

一个领导者不仅必须拥有作出决策的技能,还必须愿意作出决策,愿意承担决策造成的后果,不管它是好还是坏。

2.1.3说服力

说服力是一种通过影响他人而使之服从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其他特质可能就会无效。要说服别人就得运用表达能力、道德感染能力等天赋,但最重要的可能是倾听并理解那些劝服对象不同观点、利益和情况的能力。有了这些理解,领导者就能说服追随者行动并能使领导者和这个群体双方都满意。

2.1.4责任心

赋予权力的同时就赋予了责任,这几乎是条公理。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领导很少会成功。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特别是从那些必须依靠这种稳定性的人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

2.1.5智力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的智力能力和知识结构是必须的,它可以增强前述各种特质的效果。

2.2决策能力

(1)决策要及时。延误决策意味着发展机会的丧失。

(2)决策要有理性。决策过程应该建立在原因――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要有意识的关注两点――要实现的结果和使用的手段。对手段也要像对结果一样仔细地通盘考虑,因为手段和目的一样重要,决策的方式决定了最终的行动。

(3)要有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决策是定位于将来并会引起重要结果的。它们是用来对付未来变化的,同时也是影响行动的判断。决策不仅是线性的,还可能是迂回的。它们内部的相互作用不仅是顺序的还可以是并行的,还可能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每一个关键方面都应考虑到,因为它和其它相关方面相互作用,改变着其它相关方面或为其它相关方面所改变着。

2.3沟通能力

(1)要善于处理沟通的内容。要具备将复杂的情况和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的能力。

(2)要善于识别接受者。沟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沟通者而且取决于接受者。沟通者要善于对不同类型的接受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3)要注意建立保持通畅的沟通渠道。对于一个组织和部门而言,即使非常注意深入群众的管理者,也无法逐个的与下属进行联系,其影响力必须通过某种中介得以对每一个下属发生作用。因此,要建立和保持通畅的管理渠道,挑选合适的中介是相当重要的。

3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财富和机遇,但也改变了人类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人类相互交流、沟通的方式。企业处于经济的最前沿,其受到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几点素质要求:

3.1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知识驾驭能力及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基础,科学技术是发展动力,而科学技术又是知识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可见,知识是管理者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管理者对知识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管理者的知识结构要合理。作为管理者仅仅掌握一、二种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的。它既应该是某项技术的“专家”,也应是一个博才的“杂家”。它不仅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才能,而且还要对其他科学领域的科学知识有所认识和了解。如:人文科学可以培养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经济学可以培养管理者把握经济脉搏,分析企业发展趋势的能力;政治学可以增加管理者对国内政治局势、政策等方面的信息量,从而分析经济发展的趋势等等。知识是多种多样的,是没有门类限制的,能够学以致用才是真知。所以要求管理者应适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加自身的知识量,时刻鞭策自己。

3.2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洞察力

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变”,中国在变,科学技术在发展,行业水平在提高,市场氛围也在变等等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化速度很快。面对激烈的竞争、难以想象的经济变化,管理者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大潮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需的,但只有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时刻关注经济的变化,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计划。

3.3管理者应具有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判别分析能力和前瞻性眼光

纵观历史,每一次人类的进步都起源于知识技术的飞跃。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应认清社会的发展规律,时刻关注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判别分析能力。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周期缩短,企业经济周期弱化,更加促使经济变化加速,更需要管理者具有极强的判别能力和前瞻性眼光,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加强了解和分析,并对其内部环境加以优化,从而纵观全局,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适应经济的发展。判别分析只是管理者对企业做出的一种事后行为,要想使企业发展成为时代的“领头羊”,管理者不但要对经济形式发展有一定分析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眼光,做出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

3.4管理者应具有对现有知识和技术的管理能力和“改进―创新”意识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产品与服务是企业的支柱,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但企业没有适合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同样没有发展。所以说,如何使企业拥有最富竞争力和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管理者最根本的任务。换言之,管理者应具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管理的能力和对科学技术的“改进―创新”意识。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市场空间会逐步缩小,企业要想继续发挥主导产品的市场优势,就要利用最新的工艺、技术,不断推出换代、派生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或者细化消费群体,生产个性化产品。如海尔集团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能清洗土豆的洗衣机就是一例。因此,管理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技术的“改进―创新”意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5管理者对“终身教育”的重视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快速流动、更新迅速的数字时代。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素质要求。“终身教育”势在必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加强自身的学习,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管理者应时刻抓住每次可能学习的机会,时刻用最新知识鞭策自己。作为企业管理者只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不够的,还应该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企业是一个团体,只有将管理者与每个员工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转化为企业智慧,才能使企业更具生命力。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在以身作则、勇于接受改变的基础上,发挥管理者的领导才能,积极为员工创造学习再教育的机会,努力营造企业“终身教育”的学习氛围,与员工共同进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贺礼,刘凤明.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2):70-72.

[2]刘彦国.谈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素质和管理艺术[J].理论界,2001(01):p45-46.

经济学知识体系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对策

1 知识经济的涵义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现逐步开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在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土地是单一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前期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后期则还包括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当推知识,尽管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仍是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已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至关重要,而知识却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表现在国民财富中,人力资本所占比重已大大超出二分之一,而信息产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 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对会计对象的冲击。现行的会计模式是以企业的价值运动作为自己的对象,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对象的冲击具体体现在对会计要素的冲击。会计要素的定义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进行修改,以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目标。例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中的份额将超过有形资产。因此,资产及其他会计要素的内涵将发生变化。

(2)对会计目标的冲击。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形成了两个学派:一是受托责任学派,二是决策有用学派。显然这两个学派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则更着重相关性。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发展的主旋律,代表了会计发展的方向。因此,未来会计的目标将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

(3)对现代成本管理的冲击。成本管理的对象应全面化。当前,普遍认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是对企业整个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耗费的,即在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中的各种成本进行的管理,而却忽视了抽产前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过程的成本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种耗费支出将上升为整个产品成本的60%~70%。因此,也应把这部分支出纳入到成本管理的对象之中且作为管理的重点。成本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因素是决定企业成本高低的关键,成本管理要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力成本问题成为整个成本管理的关键。

(4)对资产概念的冲击。企业的经济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指物质或财务资源,通常表现为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知识资源。知识资源是由人力资源和知识两部分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是知识的载体;知识通过人的积累、运用、创新而发挥作用,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源泉和动力。把人力资源和知识纳入企业资产的范围,无疑是对会计观念的重大挑战,它意味着传统的资产概念将被赋予新的含义。资产范围的扩展,将为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资产计价带来新的课题。

3 加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树立全新的会计观念

(1)树立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念。传统会计采用的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回顾型时空观。通过对过去业务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对过去的业绩和行为结果做出评价,并以此指导现时事务。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时空观要由回顾型转向展望型。通过对现在的认知。为更好地把握未来服务。第一,要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构建一种紧跟时代面向未来的会计组织结构体系及方法体系,使会计系统与周围环境紧密地融为一体。第三,改变以定期结算为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第四。利用网络世界的时空优势,构建网络会计体系,实现会计的实时动态处理、在线管理及远程控制等。

(2)树立创新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整个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创新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会计领域也必须具备创新的观念。会计创新包括结构体系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3)树立网络系统观念。知识经济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即网络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系统设计、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都必须以网络系统观念为基础,做到会计系统结构网络化、会计理论网络化、会计方法网络化、会计信息网络化。

(4)树立动态时点观念。知识经济时代要树立动态的会计观念,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评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以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系统。

(5)树立积极的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风险的时代,风险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面对日益增加的风险,我们应该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承认风险的必然与可能,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反映和控制风险,使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风险反映系统,一个预警系统。承认风险与收益并存,正视风险,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地创造收益。

3.2 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现代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力素质已经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成为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

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使人们关注两个基本定律: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人力资源是比其他任何经济资源都更为重要的资源。只有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才能促进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近年来,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许多经济学家指出:企业家精神、现实主义与创新精神是高高举起美国经济的几大支柱,其前提是巨额的人力资本投资。美国每年投人1000亿美元用来提高实业界人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