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十篇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十篇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27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动态;调查与疏导

当前,心理疏导广泛被运用在医学、教育等领域。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主体则是进行过专业训练的心理疏导工作者,包括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学辅导员、心理素质教育机构的专兼职教师等。心理疏导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从而为促进大学生个性、才能的发挥营造良好的环境。

1大学生负面心理动态调查

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时,如果得到来自亲朋好友及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与物质支持和帮助,往往会提高心理应激能力。相反,如果得不到社会上的支持,会产生悲观失望,进而可能发展为仇视、对抗社会的心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在高校要开展心理支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促使彼此提供关怀,从而帮助个体有效地应对压力,减少不良的心理状况的产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高校,心理疏导的心理支持功能,主要体现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学生的接纳和倾听。在倾听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的老师要尽可能地接纳学生的一切言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学生当时的心情,减轻其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把自己内心世界所有的不顺真实地说出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有人愿意真心地倾听他,关心他,从而使学生得到内心的安慰与支持。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无疑是对他们莫大的安慰,可能一点点安慰,就会让他感受到生活处处充满阳光,使他重新自信起来,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因此在高校,心理疏导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心理疏导老师的支持和关怀下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2大学生心理疏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虽然在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心理疏导内容不科学、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心理疏导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心理疏导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高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前心理疏导的方法也必须适应其实际需要,这样就会增强说服力,产生好的效果,反之,就被实践所否定。“但实际工作中,搞‘注入式’、‘填鸭式’,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冷冰冰的说教,‘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阶段,学生经常是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引起他们的真正共鸣。”这样的心理疏导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往往会导致学生非常被动的去咨询自己的心理问题。一旦学生自己去咨询心理问题的时候,可能就是这种心理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此外,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往往导致其不会主动地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这样就不利于心理疏导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心理疏导教师只是简单问问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情况,并不会为其制定解决心理问题的规划。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心理疏导方法,只有这样,高校心理疏导方法才能不断发展和丰富。

3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路径选择

3.1心理疏导内容要有针对性

高校在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每个咨询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出发,采取适合其本人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内容和方法。不能把一套心理疏导的内容和方法用于所有的心理咨询者。因为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心理问题,开展不同的心理疏导。高校要对心理疏导教师不断进行培训,从而掌握更加多样化的心理疏导途径,丰富心理疏导内容。鼓励高校的心理疏导教师,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这样不仅帮助了那些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生活的突然变化而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还能够积累一些处理心理问题的实际经验,以运用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上。

3.2促进心理疏导的内容与现实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内容也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但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疏导教育的一些内容明显滞后、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进展慢,心理疏导的内容,对于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新问题不能够及时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特别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择业难问题、腐败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社会公平等问题的思考,如果大学生对这些缺乏深刻的教育内容,就会遭到学生的极度厌倦,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大学生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和特定的心理特点,在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时,应当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并且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革新。

4结束语

高校心理疏导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心理疏导内容不科学、心理疏导机制尚不健全、心理疏导队伍结构不合理和传统的心理疏导方法落后等等。所以,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问题研究,探析完善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路径,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2

关键词:心理辅导;高校疏导;价值;蕴含

前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社会阅历尚浅,在考虑问题的角度会比较偏激,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这些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帮助大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看待事情是高校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

一、心理疏导的内涵

心理疏导是根据学生来制定的,配合学校教育来制定的。这也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做的一个新改变,在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会关注他们的成长,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疏导是让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有正确的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办法,因此从本质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是相同的。

心理疏导是培养大学生回归到思想教育当中,培养自身理想。高校要更新教学理念,设定教学目标,完成学校的环境和目标的相统一。为学生创造一个心理疏导统一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高校辅导员建设心理疏导工作的价值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在引人心理疏导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积累旧知识的同时,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体验。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慢慢发展为学生可以挖掘自我的潜能,学会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能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为学习而服务。

(二)心理疏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心理疏导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自己用心感受体悟的,当在进入这种情境中,获得相应的经验和亲身经历。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都不一样,但是却同样存在可塑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教育不能采用压力和暴力的方式。心理疏导就是把一些思想政治问题具体化,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渐渐也可以总结一些心理发展的规律可循。心理疏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一些苦闷情绪,化解情感阻塞、接触内心困惑。而且,心理学表明,越是让人强行接受的思想人们就越会排斥接受,而越不想让人们指导的很清楚的事情,人们就会通过别的途径去获得信息,因此在进行心理疏导的适合要注意这个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心理疏导效果,不能反其道而行,而这一点也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突破点。高校辅导员认真做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是也必然是工作的重点和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心理疏导的科学性方法

(一)熟练掌握心理疏导方法

洞悉心理疏导方法,体察学生情绪。帮助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做调试,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及时调整心态。学会心理疏导方法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股脑的把理论强加给学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心理疏导就是针对教育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通过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让有问题的学生畅所欲言,发泄自己的不满,让其说出自己的诉求,然后主动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进而接受。

(二)提升辅导员人格魅力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法;渗透;激励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各种外来文化和社会思潮不断融入,以及社会经济转型、利益格局调整,冲击着大学生尚未成熟的思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党针对新形势做出的新思考和新认识,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一、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一种从心理上的梳理、泄压和引导,从而实现思想上的疏通。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指导常常居高临下,使教育对象产生距离感。而“心理疏导”不仅建立在对教育对象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而且贴近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和思想实际,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的内心困扰,在这个基础上,施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因而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方法运用的步骤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应用过程就是做好信息的搜集,全面掌握材料,然后进行问题分析,确定目标,接着矛盾疏通,实现心理引导,最后实效调节,跟踪处理,每一个步骤之间都紧密衔接,是一个具有实践性、曲折性、反复性、螺旋上升的过程。

(一)信息搜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法的运用第一步就是进行信息的搜集,从而全面的掌握学生材料,其中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资料越多,信息就越全面,对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的掌握就越准确。通过材料的整理,或者聆听学生的诉说从而去归纳学生的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及个人经历;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问题症状;学生寻求帮助的原因和目的,做出基本的判断和测定。资料的搜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谈心谈话,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直接诉说,以及与室友、好朋友、班长、班主任、辅导员等侧面了解;问卷调查,通过填表、问卷等形式搜集相关信息;通过交流,及肢体语言、行为表现、作品等观察发现。信息搜集的过程也就是问题测定的过程,较简易的情况是在谈心谈话过程中,学生会自己诉说直接告知,较复杂的状况必须通过群体式的抽样调查、普卷调查等才能做出初步判断。

(二)问题分析

通过第一步的信息搜集、判断,确定好目标是进行问题分析的基础。从调查来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六种表现:1、环境适应问题,新环境的陌生,独立能力缺乏感、自我约束无力感而无所适从,大一学生中较常见。2、人际关系问题,内向不善交流从而感到人际关系的冷漠,出现人际危机的孤独、嫉妒、苦闷。3、性格问题,经济困苦或者外貌缺陷带来的心理自卑、怯懦、神经质、偏激、敌对、抑郁、无望感等。4、学习方面,由于自我认知的缺失,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沉溺网络寻求寄托的空虚、厌学。5、情感问题,单相思、恋爱受挫,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或者是婚前、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担忧从而悲观、压抑、失态。6、求职择业问题,个人前途迷茫带来紧张、焦虑和压力出现彷徨、抑郁。当然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因素,它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因此,教育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高深的洞察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现场分析事物的能力,才能对问题及原因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进一步疏通与引导做好准备。

(三)心理疏通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矛盾等问题展开“疏”与“导”是方法实施过程中关键的步骤,也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疏”需要处理好与“度”、“输”、“束”三者的关系,把握好“度”,坚持疏中有“输”与“束”。首先,处理好疏与“度”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中,要充分的发扬民主,让其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用教育、疏导的方式去解决思想问题,而不能毫无顾忌的去压制、堵塞或任其发表不负责任、不健康或错误的言论。其次,是处理好疏与“输”的关系。“输”即灌输,也就是正面的教育。疏的过程中要向受教育者正面灌输正确的心理知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科学的理论方法,但不是死“灌”、硬“灌”,而是在疏通的前提下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教育。再者是处理好“疏”与“束”。“束”即约束、管理。也就是教育者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过程中,除了和风细雨、循循善诱,更要约束规范,严格管理,做到教管结合、刚柔并济。“导”,按照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分导、利导、开导和劝导等多种手段。分散而导,从教育对象心理问题的原因和教育对象的特质等多角度进行情感、认知、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导。因势而导,抓住有利时机,顺势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问题的疏通和引导,顺势而发的心理疏导方式,往往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2]

(四)跟踪处理

跟踪处理就是后期的效果反馈,观察疏导实施之后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有所改观,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形成与目标设定的一致,如果与预期目标一致,说明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心理症结已经解开,能够像正常学生一样愉快开心的生活,积极向上的学习,这说明疏导的结果很成功,相反,如果疏导效果是暂时的,出现后期的反复,或者效果不明显,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作用,那么后期的跟踪处理就应该做进一步的反思,研究分析每一个步骤和环节,每一个细节和过程,从而找出失败的原因,及时作出调整。但是对大学生来讲,如果发现心理问题己发展为心理疾病,那么心理疏导往往需要医院的配合治疗,从而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方法的运用

(一)渗透式心理疏导法

渗透式心理疏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借助校园环境渗透,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环境里,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应该努力营造自然宽和,笃信好学,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加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等设施建设,构建友善、团结、诚信的成长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并自觉地内化为德行、转化为行动,从而升华自我,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三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体的渗透,也就是借助当代各种传播工具: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向大学生传播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心理疏导的覆盖面,让其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影响到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接受大量的现代信息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接受心理疏导。四是借助管理手段的渗透,将种种要求以条文式、规则式、制度式规定出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底线,自觉接受相关教育内容的规定。[3]

(二)激励疏导法

激励疏导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主要是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一是精神激励,一方面是指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在思想和观念上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以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心理上帮助被疏导的大学生树立战胜困难、赢得成功的信心和决心,正确的看待成长中的失败和挫折,掌握事物曲折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是情感激励,人都是有感情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由于处理得当,教育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平易近人的爱护使受教育者深深信任,充满敬意,由此打开心扉,在帮助下解决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问题。二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通过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例如资金、奖品等,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我发掘,自我疏通,使自己内在的潜能被激发出来,并最终转化为个人或群体的精神力量,客服困难,勇往直前。

(三)宣泄疏导法

宣泄疏导法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教育者通过创建良好的氛围,让大学生的情绪得到宣泄和疏通,例如大哭一场,发泄心中郁闷情绪,击沙袋或带去空旷地方大喊大叫。大学生通过宣泄自身情绪,来疏通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使受教育者的精神充分释放,从而为进行思想教育提供健康的心理条件。宣泄疏导法对于心理上反应敏感、情绪上变化剧烈的大学生来说是易接受的一种方法。二是对大学生的接纳与倾听。耐心倾听大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委屈,或者耐心陪伴被教育者抒写信件和日记,将长期积累的不良情绪一吐为快。同时,在大学生情绪宣泄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适当的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宣泄时,要把握分寸,不伤害自己、他人及公私财物。

(四)体验式疏导法

开展体验式疏导的具体方式有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三下乡活动、边疆支教活动、义工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大学生在社会体验中解决自我的心理问题。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受到熏陶,从政治觉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上提升自我,升华自我,同时,实践中感受到有些理论与实际相左的地方,再加以必要的疏导,不断调整心理,解决思想问题,提高认知水平,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注释]

[1]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研究,2009(4).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4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涵义、科学依据

1.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涵义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是指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遵循人的思想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疏通引导,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表达,又善于引导,从而帮助人们理顺思想障碍,提高思想认识,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帮助排解教育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遇到矛盾、困难所产生的思想障碍与思想问题,而他们的思想则是代表社会主流的思想,是教育对象需要通过努力应有的思想。有别于教导和指导,它更加关注人文关怀,帮助人们消除各种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思想困惑,从而提高对象主体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以此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科学依据

1.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理论依据

首先,心理疏导法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解决,而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方法解决思想是非问题,是没有效力的、有害的。”其中的“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等方法”就是主张对教育对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其内心得到强烈的共鸣,从而改变其原有的错误的思想或者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就是疏导教育法的表现之一。其次,心理疏导法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通过教育对象的内在思想矛盾转化,使教育对象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达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达到平衡,最后形成新的思想品德。”心理疏导运用说服教育、理论引导、实践锻炼等方式疏导教育对象,使正确的思想信息渗入大学生的心理,成为一种认知,从而解决其思想认识问题,是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出发的体现。最后,心理疏导法体现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人的主体性日益凸显为大背景,立足于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心理诉求,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一步启发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旨。”

1.2.2心理疏导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现实需要

目前大学生处在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分化程度不断加大、利益格局多变的时代,加之,他们阅历浅,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各种社会问题,研究表明,20%左右大学生因不能很好的认识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出现心理困惑或冲突等一般心理问题,比如他们在环境应激方面感到人际关系冷漠,在自我认知方面失调,如沉迷于网络寻求寄托症,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因个人前途迷茫而紧张和压抑,甚至有些学生还因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自卑和无望感等都普遍的存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任由其发展蔓延,就会发展成心理障碍:如神经官能症、抑郁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等。因此,必须引入“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大学生朝着更为有利和正确的方向发展。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学生的思想需求,教育内容单调乏味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内容明显滞后、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较肤浅,教育工作者仅照本宣科的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忽视学生的需要,不能及时的解答学生的突发新问题、现实矛盾问题以及困惑问题等,特别是不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就业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户籍问题、住房问题等等给予正确的引导。

2.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意识,自己对问题的主观理解来教导学生,而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感受和理解,完全忽视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经常是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引起他们真正的共鸣,这样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3与时代脱轨,教育手段陈旧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虽然也开始运用部分电子教学手段,但大部分学校课堂教学手段仍然采用单一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灌输式教育。满堂灌式的教学,枯燥无味的内容,陈旧生硬的教案,再加上师生间缺乏情感沟通,教育方法僵化落后,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4教育工作力度、队伍及经费的问题

首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尚存在一些流于形式、搞花架子的问题;心理疏导的水平不高、不能适应解决心理问题的实际需要;实际的心理调整和疏导工作往往不能体现人文关怀,不能有效解决应解决的心理问题。其次,大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没完全贯穿到全校的整体工作中去,还没有形成“全员育人意识”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合力。最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资金和设备的不足,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在做思政工作方面的待遇总是不能保证,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教育进程也停滞不前,同时为了应对时代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要求,他们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做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新颖的、吸引人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发展。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疏导的具体策略

3.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任何教育和思想交流必须从了解入手。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个体的个性心理思想状况都有其独特性,这是由其自身以往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及自身经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遵循这种客观的规律,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分析他们个性心理形成的原因,如此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稳定,思想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把学生的一些错误倾向克服在萌芽状态,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3.2增强思政工作者心理疏导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政工干部是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核心力量。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和总支书记要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把关爱献给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互动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同时要提高思政教育心理疏导队伍的整体素质,转变他们的思路,与时俱进,同时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作为辅导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思政工作者本身教育培训以及心理咨询教师的进一步提高的相关制度也应不断的得到完善,教师本身的水平要达到要求,自身心理首先是健康积极的,具有基本的政治觉悟,不会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

3.3构建一体化的疏导支持环境

高校思政工作不仅是高校的职责,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各个部门、各类人员都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协同努力、形成合力。高校自身应该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给心理疏导方法的运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应该构建一套完善的从上到下的疏导工作机制,给心理疏导方法的实施提供机制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高校思政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的运用予以高度重视,并在政策和资金上尽量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现问题也需要社会的辅助和支持。家庭也应该支持和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及时反应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利于高校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把高校建设、政府支持、社会协助、家庭配合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政府、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开放型、立体化、高效性的育人网络,为心理疏导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良性运行提供环境保证。

3.4综合利用多种形式,解决大学生的心理症结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D4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格局的深入调整,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也明显增大,导致员工的各种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大幅增加,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形态多元化、价值多重化、诱惑多样化、问题具体化等诸多新课题。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什么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所谓“人文关怀”,通常的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关怀是一种科学理念,与人的理想、尊严、独立人格和个性相连,与人的命运、生存和生活意义等密切相关。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表现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一般传统的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与以自然为对象的那些文化现象相对应的“人文关怀”,引进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多种多样的健康有益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谓“心理疏导”,从医学角度来理解,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心理疏导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主要针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产生的思想情绪,进行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影响较大的变革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有了新的工作理念,就能创新工作方法。人文关怀中蕴含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手段之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都是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觉悟,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目的,决不能脱离政治导向性,更不能脱离意识形态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地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都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出发,尽量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努力帮助每一个职工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人文关怀通过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和感受,使人感到满意,受到激励,从而按照组织的期望健康成长、发展;心理疏导则通过解疑释惑,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使人明确前进方向,在工作或生活中,自觉坚持正确的东西,摒弃、抵制错误的东西。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和改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客观需求。

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有力保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或归结为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或道德品质问题的思维倾向,因而容易造成错误地选择切入点,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让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新形势下破解心理症结、排除不良情绪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排解矛盾、解疑释惑的现实要求。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员工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整个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日常生活都在发生变化。员工心理要求与现实变化存在落差,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或“精神危机”,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这就需要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工作方法引导员工不断适应现实工作、生活要求。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主旨,有利于分清问题的性质,找准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关怀员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员工个人发展诉求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相促进,对构建和谐企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职工个人发展诉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突出自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精神品质,使人在对理想的追求中,领悟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生活目的,找到人生的精神支柱。当员工的发展目标一时难以达到或实现时,要以促进员工心理和谐为基石,拓展心理健康与调适、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咨询等内容,引导员工正确看待心理现象和问题,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为构建和谐企业增添和谐因素。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注重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㈡流动施工企业员工更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作为社会生活一分子的流动施工企业员工,在受到社会共性因素干扰的同时,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⒈流动施工企业与社会文化连接十分薄弱。流动施工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与生产生活驻地固定的工厂化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辛辛苦苦揽到的工程任务,大多是工程紧、任务重、利润低、风险大。一般工程从进场到竣工验收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员工还没来得及熟悉环境就又要迁往新的工地接受新的任务。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员工,可能会在心底里产生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形成对人生、社会和事业的片面看法和不健康心态。

⒉个性化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大部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一般是靠消费大众文化音像电子产品度过的。大众化文化产品不仅降低了精神上享受文化生活的层次,而且导致人们个性的丰富性逐渐缺少,是人变得单薄和空虚。

⒊企业愿景规划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淡薄。企业愿景规划的目标中很难看到对员工人文关怀方面的目标和措施。当然,企业是个经济实体,没有经济指标就不成为企业,但这些指标都要靠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忘我的拼搏来实现。只有充分体现员工的意愿和追求,充分激发和激励员工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企业的规划目标。

⒋管理者人文修养欠缺。企业以项目施工为主营业务,所以在选人用人方面偏重于理工科和经济类,管理层机构中出现人文学科人才断档,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历练,人文关怀和人性价值难以得到自觉关注。

所有这些,都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成为企业留住人才、凝聚队伍、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和政治工程,是一切具有战略眼光和远大追求的企业必须做好的长期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

㈠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⒈要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不能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笔”的层面上,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的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结交流渠道畅通,避免员工不良心态积累恶变。

⒉要积极主动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径。只有真诚沟通,才有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求同存异、形成共识。良好的沟通,是增进感情的剂,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它不仅能够收到有益的建议和智慧、发现和解决问题,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和效益,对企业、对员工都有重要意义。

⒊要注意发挥“引导、关爱、激励”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引导员工正确看待社会主流、把握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使员工自觉的为企业愿景而拼搏。

㈡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突出真情关爱。

在人文关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一个“情”字,要带着对员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也就是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讲人情,注重人文关怀。管理制度要科学、实用、易操作,制度既要体现刚性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充满“柔情”,给职工以“机会”,这样的人与制度才能称之为和谐,才能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平等的姿态与员工交流。

㈢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创新方式方法。

⒈要把促进个人发展和单位需求结合起来。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研究员工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帮助员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性格;又要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学习、谈心、管理和监督等制度,规范员工行为,营造有利于员工心理健康的集体氛围。

⒉要把心理疏导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把员工心理疏导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部署,通过建立“思想诊所”,帮助员工调适心理状态、解除思想疙瘩,起到了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作用。

⒊要把关心关爱与竞争激励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员工休假、体检、培训等制度,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科学配置合理使用人力,积极宣传培树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在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形成争先创优、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总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发展,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内容体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现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方位融合,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要求落到实处,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6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451.8文献标识码:C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在一步步影响着原本生活在校园的学生,他们中的有些人不再单纯,而是变得功利激进。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大学生的认知出现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慢慢变得明显起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校辅导员是和大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一类群体,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群体,他们作为大学生心理疏导过程中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巨大。[1]

新时代下高校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掌控心理疏导的方法,以及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步发展会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但是,从多项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即使辅导员都很优秀,大学生心理也还是有问题,并且越来越严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中不可轻视的关键部分。[2]

二、大学生需要心理疏导的原因分析

1.外因

(1)国家因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也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和经济增长点。

在利润的驱动之下,唯利主义、享乐主义开始兴起,“一切向钱看”“为人民币服务”等不正之风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中。一些大学生更加看重现实利益,校园之外的引诱和不正之风加快了一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化,致使这些大学生缺少伟大理想,缺少健康心理,缺乏正确价值观,非常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社会因素。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毕业的人数也随之增长,造成学历的含金量下降,大学生面对的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巨大。学生就业遇到困难却无法解决,在理想和现实生活的强烈对比下出现心理问题,感到迷茫无助,从此一蹶不振。现实世界的多种压力不断冲击着学生的心理,从而使其紧张迷茫、焦躁抑郁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3]

(3)学校因素。大学校园不再是学生躲避的港湾,高校也不会实施封闭式的教育管理方式。在比较自由的校园环境下,社会的不正之风进入校园,就会影响学生生活和心理健康。另外,大学生各项学科学习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学习成绩、感情生活、就业等压力的产生,都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4)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另一个方面,过度的家庭教育、溺爱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比如,有一些学生是农村户口,农村来的大学生往往背负着整个家庭的期盼,身上压着摆脱农村人标签的使命,多重责任会增大心理压力;又比如,有一些学生家庭中存在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价值观等,使学生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2.内因

现在的社会中,存在这样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家庭很富裕,生活条件较好,从来不缺金钱和物质,在娇惯和宠爱中长大,不懂得勤俭节约和吃苦耐劳,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朴实无华的品质,他们一般都比较脆弱和敏感。他们从小到大都比较顺利,没有经历过过多的挫折,所以心理承受力不强。

大学生只有积极锻炼自己的意志,不被苦难吓到,才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但是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弱。比如某高校大三学生,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宠爱他,造成了其嚣张无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某次和父亲吵架却被父亲严厉责骂后,这名学生跳河自杀。这个案例虽然比较极端,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较弱。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导是必需的。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疏导中的角色定位

我国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团队由高校辅导员组成,他们的任务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高校辅导员还承担着管理人员的角色。辅导员在现实生活中不单单要管理学生,还要具体负责学院各种普通的行政任务,比如针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进行有规律的指导,积极建设学生党支部与各班级委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训学院的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等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管理者的同时还是教育者。大学生的思想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社会现实的变化速度飞快,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是引导教育工作,第二,是接受咨询和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此外,高校辅导员还承担着传播者的角色。辅导员必须主动传递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传递给大学生,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和培养良好的心态,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4]

高校辅导员在明确一定的角色定位后,再进行相关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就会游刃有余了。高校辅导员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需求,可以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爱好和相关情况,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高校辅导员一般都很热心,能够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高校辅导员就可以利用其优势和大学生共同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学生喜爱的活动,从而轻松有效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四、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实现路径

1.坚持人性化心理疏导,注重个性化心理帮助

拥有人性化生活是现代人最核心的需求,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从互相尊敬、互相关心、互帮互助中开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的社会状况正发生改变,大学生在经济、就业、学习等多个方面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需要得到心理疏导和帮助。这也意味着辅导员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实际问题互相融合,遵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这是长久以来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有效方法。

此外,每个大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拥有单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每个学生的身心问题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不能把所有学生都当作是一样的,采用一样的方式。把培育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注意发掘每个人的潜力,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利用每个人的特点和优点,培养其独立个性和品质。

2.坚持生活化心理疏导,从生活方面提供帮助

生活的基石是生命,生命展现的内容是生活。注重生活就是珍惜生命。不考虑生活的关心会使得心理疏导效果很弱。辅导员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深入开展思想工作,通过有关举措,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减小大学生经济、就业、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面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此外,服务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人的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种充满爱的教育,在强化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时,重视关爱教育和心理疏导,这是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最有用的办法。使学生了解幸福的意义,体会幸福的感觉,拥有实现幸福的力量和追求幸福的能力,变成一个高生命质量和品质的人,促使人健康与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认清本身的职责和工作目标,自发地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快乐生活,提升自我。

3.重视网络平台心理疏导,让学生体验温暖尊重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高校校园也在进行网络化建设,很多学生都用电脑或手机上网。但是网络是虚拟世界,具有虚幻的、自由的、隐蔽的特点。如大学生经常会不做任何掩饰地在网上发表文字或图片,来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抒发自己的心情等。现在最平常的平台就是贴吧、QQ空间或论坛等。大多数学生较愿意在互联网上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而且这样的抒发方式具有随机性,不管是开心还是难过,或是普通情况,都可以书写自己的状态,就算遇到很大的问题或困难,都会先在网络上表达,较少告知老师。辅导员在学生抒发开心快乐等内容时进行激励和分享,抒发负面情绪时马上进行疏导和关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注意,也能感受到大家的关心。

4.重视多方心理疏导结合,协同工作

辅导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时,因为自己力量不够,就很有必要寻求帮助,因此,应建设高校、学生家庭、社区三方面的合力疏导体系。在高校内建设一体化的疏导系统,不单单有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导,还有全校教师员工一体化的思想观念教育等。学生家庭状况的改变,比如父母出现离异情况、去世情况或是重新组建家庭等情况,都会干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心理,这就要辅导员提早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也要和家长加深了解和联络,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通过短信、微信、微博平台和学生家长保持有效的交流和联系。此外,也要注重社会氛围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现实社会是学生发展的大平台,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会在社会进行消费生活、情感生活等,受到社会风气、风俗习惯等干扰,所以要构建文明平等、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注重学生与社会成员间平等交往。

部分大学生会因各种原因引发心理问题,这需要辅导员充分发挥疏导作用。辅导员应扮演好心理疏导者的角色,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峰.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内容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3):52-53.

[2]李勇.心理疏导方法对高职学生思政工作的发挥作用[J].东方教育,2015,(4).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7

关键词:心理教育疏导;思想政治;职工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都变得十分巨大,而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心理以及思想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心理教育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合适的心理疏导能够释放员工的工作压力,激发其工作的激情,从而缓解其工作的压力等[1]。而随着社会思想的日益开放人们所受到的思想影响也变得更加的多样,这给思想政治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医护人员作为一项高压职业的承担者,其思想也十分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为此,对医护人员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对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其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2]。所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的医护人员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中的作用

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内容[3]:第一,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在我国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双重作用引导下,社会上的各种思想开始出现,而社会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也变得更加的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也会在思想上受到影响。而通过心理教育疏导就可以及时的了解医护人员的思想动态,对其中的健康、向上思想进行积极的引导,而对于那些不良的思想如:收受患者家属的红包等则应当进行正确的纠正。第二,利用心理疏导来转变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推动其工作思维的更新。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停留在上传下达以及“念念稿子”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其工作中的想法也得不到更新。而通过心理教育疏导则可以让基层工作人员与领导或者是相关人员进行真诚的沟通,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工作方式的优化,推动其工作思想的转变。第三,促进医院职工的心理健康。医院的工作人员虽然对于自我的心理疏导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是在长期的高压工作下也会形成一种“医不自医”的现象。而通过心理教育疏导则可以有效的帮助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与心理上的开导,从而使其思想上的误区得到解决,并且释放内心的压力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二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教育疏导方式落后

在医院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照本宣科”的现象,这就使得很多医院的职工产生了一种视听“疲劳”。这也使得医院的职工慢慢的感觉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得不到真实的表达[4]。当前医院的心理教育疏导工作方式落后的主要表现为:召开例行会议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传达,下发相关文件向职工公示或者是下发一些短小的出版物来宣传相关思想政治内容。这些方式的心理教育疏导信息传播都是单向的,医院的职工无法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二)心理教育疏导的专业人才缺失

心理教育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属于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方向,要做好对医院职工的心理教育疏导工作必须有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或者是很少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往往是一些其它领域的工作人员来兼任。这就使得很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对医院职工进行心理教育疏导时存在严重的人才不足的现象。而人才不足使得医院在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往往只能“将就”,这样就是使得很多有需求的职工得不到良好的心理疏导。

(三)对心理教育疏导认识不足

当前在我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多数医院都开展了心理教育疏导,但是,这种疏导在很多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中尚未认识到其重要性。这就使得医院的职工在接受心理教育疏导时往往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他们不能较好的配合心理教育疏导,使得这种疏导的作用大大降低[5]。而一些职工甚至对心理教育疏导存在一定的抵触,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些行为。而这也限制了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三提升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的对策

(一)革新观念科学认识心理教育疏导

人对于某种事物的观念态度直接决定了对于该类事物的接受和认可的程度。要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疏导的作用,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为此,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以下内容:第一,引导职工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科学认识心理教育疏导。一些员工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对心理教育疏导的认识偏差而拒绝进行接受心理教育疏导。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就必须通过讲解、案例展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树立其正确的心理教育疏导认识。第二,帮助职工克服心理上的心理教育疏导障碍,使其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朗的心态来接受心理教育疏导。而对于医院的职工自身而言也应当从医学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自己强化对心理教育疏导的科学认识。

(二)培养专业的心理教育疏导人才

对于医院的职工而言他们本身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疏导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疏导的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话往往无法起到对其疏导的作用。而从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而言也是一项极具挑战和技能的工作,没有专业的技能与综合的知识面是难以做好心理教育疏导的。为此,医院必须做好以下人才培养工作:第一,对本医院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内部培训,从而提升其在心理教育疏导上工作能力。第二,定期要求本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开展学习与工作的经验交流,从而让他们相互分享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并相互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也将成功的经验相互分享和借鉴。第三,适当的从高校引进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才,利用它们来帮助医院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工作。这些高校的心理教育疏导人才往往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心理教育疏导上有一定的理论优势。

(三)改进心理教育疏导方式

心理教育疏导属于一种精神上的疏导,可以说没有合适的方式这种疏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改变医院的心理教育疏导方式,从而推进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改进心理教育疏导方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将传统的方式与现代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进行结合,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工作。其次,做好心理教育疏导的后续人文关怀工作,从而让心理教育疏导既有事前开导又有疏导后的关怀。这种一体化的疏导方式将让医院的职工更好的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帮助,也能促进心理教育疏导效果的发挥。

四总结

医护人员作为一项高压职业的承担者,其思想也十分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为此,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教育疏导从而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有助于提升其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内容: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利用心理疏导来转变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推动其工作思维的更新,促进医院职工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心理教育疏导方式落后,心理教育疏导的专业人才缺失,对心理教育疏导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升心理教育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必须革新观念科学认识心理教育疏导,培养专业的心理教育疏导人才,改进心理教育疏导方式。

参考文献

[1]胡梦飞.浅谈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3:75+79.

[2]李秀荣.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应用[J].学理论,2015,10:263-264.

[3]徐雪娇.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122.

[4]邱星.试论心理疏导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3,18:176-177.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8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人员思想日益活跃,带来了一些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员工在利益分配、工作分配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工作情绪、工作效率的主要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正确化解这些矛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心理疏导的理念,将管理上升到尊重人、理解人的层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管理者国企

一、从双因素理论分析员工的心理

美国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经过长期调查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二、管理者如何运用心理疏导处理人际关系和员工利益

心理疏导,从一般意义来说,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常是指工作人员通过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互动,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或手段,帮助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和矫正,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出现不满情绪主要是认为自身利益得不到保证、认为在管理上存在不公平现象,这时只要及时疏导,正确对待其提出的问题,充分考虑其个人利益,耐心倾听,及时化解其思想疑虑,使其正确对待管理中存在的这样那样问题.

1.管理者要掌握相关知识,注意技巧和方法。首先,管理者要准确深刻地理解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尽管不是专业人士,但作为管理者,仍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的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疏导,而不能凭经验办事。让沟通从“心”开始,运用“人性化”“人情化”的管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创造出融洽的情感环境,因势利导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2.心理疏导要建立在尊重人的基础上,适应职工的心理需求。落实心理疏导,首先管理者要站在充分尊重人的基础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高层次需求是受尊重,重视人的心理感受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3.管理者要注重职工的个体差异、意识上要有所突破。管理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在对全体员工讲“大道理”的同时,要注意个体差异,对急性子,应少转弯抹角,对脾气倔的人应注重引导,以柔克刚,对性格耿直、豪放的,则应诚恳直言,对自尊心强,性格内向的人则采取“单独沟通”的方式进行,话语宜婉转,避免伤害其自尊心,给其造成心理负担。

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也要从以往的思想教育方式中转变过来,采用多种方式,减少大道理、强硬式的教育方法,转变成深入人心,了解人的内心思想感情,尊重人、理解人、发掘人的潜能上。

4.管理者多用换位的方式思考问题。对于领导的批评,大家都有感受,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情,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在特定的氛围中多少有一定尴尬。批评的真正目是要纠正对方的错误。懂得运用艺术的批评,用“换位”方式处理问题,做到分析问题实事求是,考虑问题善于用“换位”角度进行思考,说服、教育人要合情合理,让人心悦诚服,感到温暖。

5.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注意积累、琢磨人的心理变化及特点。运用心理疏导方式,管理者要善于在工作中通过职工的言行、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来了解其内心及其思想变化根源,对症下药。有针对性根据职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背景,多加强对青年职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三、国企运用心理疏导方法的难点

1.管理人员的心理疏导专业能力不够。尽管心理疏导是调整人员思想状态的一种良好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国企中应用心理疏导,目前还是有一定难度,正确运用心理疏导知识对管理者而言需要较高的业务素质,有些知识,可能只是知道,但只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叫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应用。而非专业人员不能良好运用这些知识,可能会造成事得相反的效果,目前企业中没有专职进行心理疏导的人员,大多是思想政治工作仍然由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而让企业的管理者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专门去学习这类知识也不现实。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9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骨质疏松;生活质量;情绪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护理已成为临床上一项重要的工作[1]。为此,本文特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影响,具体内容见下文。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55例。

对照组:年龄跨度为60~85岁,平均年龄(70.25±0.26)岁,男女比例为30:25。

观察组:年龄跨度为61~86岁,平均年龄(70.32±0.29)岁,男女比例为31:24。

观察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

观察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①干预方法:骨质疏松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对治疗具有惧怕及忧虑等心理,主要担心治疗后的基本生活能力的恢复及治疗费用。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采用刺激性暴露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自制健康宣传手册,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营养搭配等方面的指导知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分析现状,鼓励患者,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通过讲课、病案分析等方式,使患者意识到消除焦虑及抑郁情绪对康复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③家庭支持:由于患者迫切想知道治疗效果,加上自身抵抗力较大,易导致患者情绪上的变化。此时,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家庭进行沟通,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体贴及关心,及时提供情感支持及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值。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生活质量、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值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具体见表1: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34±3.52)分,对照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54±2.43)分。

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呼吸功能下降等,易引起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2]。

心理干预主要是指按事先设计的干预方法而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主要以临床判断能力及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帮助患者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患者的心理平衡,使患者安全度过危机[3]。有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钙丢失的速度减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抑郁是指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等心理障碍。由于骨质疏松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加上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不了解,易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紊乱。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及时的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而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就是运用医护人员的知识、技术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家庭支持等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综上情况可知,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总而言之,针对骨质疏松患者,在临床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靳青,余兴艳,张延晖等.护理干预对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1029-1031.

[2]张东,吴威,金锐等.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改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3):128-129.

高中生心理疏导方法篇10

关键词:心理疏导;创新改进;思想政工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0023-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论题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对今后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政治问题更多以个体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表现出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人们思想、道德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把心理疏导和关爱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心理疏导并不是一种外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的方法,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

一、充分认识强化心理疏导、实施心理关爱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社会全面进步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与之同时,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不同群体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职工群众的心里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职工队伍思想上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现实选择功利化、思维意识动态化的新情况和新变化。面对日益复杂的职工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帮助,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已成为创新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创新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把握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和思想脉搏、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和实现心理和谐、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维护大局稳定、建设和谐企业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使其成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加以运用的有效武器

大量实践已证明: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人们思想问题的解决。人的行为不单纯受思想、立场、观点的支配,还要受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需要从认知角度对人们思想政治观念进行提升,也需要从情感、意志、行为等多个层面进行培养、升华、塑造;只有以心理问题处理方法为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处理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应当强化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

心理疏导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对人们出现的心理矛盾、困惑和问题进行疏通引导的过程,通过沟通有助于人们缓解心理压力,解开思想疙瘩;通过引导有利于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在互动过程中必然体现一种心理耦合反应。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产生新的认知和情感,改变自己的道德判断结构,这是心理耦合;恰到好处的心理调适与关怀,可以产生正向积极的心理耦合反应:参与被动方在主动方的开导下,心理被激活,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一方面,通过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寻求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度;另一方面,在情感沟通、心理共鸣的基础上,有利于双方形成共识,有利于道德内化和人格发展。

要实现心理疏导对人心理上的积极耦合反应,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心理疏导要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相协调。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信息源头,心理疏导只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动态信息,才能增强疏导的时效性。二是心理疏导要抓住“人的需要”这个根本,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人性化品质。只有深入了解疏导对象的现实问题,从疏导对象的心理需要入手,找到双方感兴趣的契合点,才能实现疏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心理疏导要与营造个人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目的是发展人。一方面,要引导疏导对象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品质,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要重视环境因素对疏导对象的影响,不断推动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改善。

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党群政工干部运用心理学进行工作的能力

心理疏导和关爱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我们当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注重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掌握心理学知识并应用心理学原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开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因此应在企业各级管理干部中广泛开展心理学应用的培训,在各类管理型培训中适当增加心理学应用专题;同时抓好针对基层政工干部的心理应用实用培训,讲授心理学应用的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的能力与水平,从而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