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十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十篇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1:35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1

一、职业目标

成为一名优秀的内训师和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目标标准

1.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

2.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传达知识、培养人才;

3.熟悉校区的各项工作,打造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

4.独立运营一所校区,精通教学、团队管理和市场运作。

三、目标差距

1.专业知识不扎实,教育教学不鲜明;

2.没有真正的走近学生,缺乏爱的教育;

3.主动承担工作的态度还不够;

4.在处理工作时没有完整的计划;

5.做事不果断,办事有拖延。

四、完成时限

每年在10月底进行自我考核和诊断,12月底完成当年计划。

五、分解目标

1.一年成为一名专业强有口碑的初三化学教师,做好中考全日制项目,并完成内训师课程的学习(2019年5月前);

2.两年成为一名初三化学骨干教师和一名得力的中层管理,至少做成两个项目,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2020年12月前)

3.三年达到一名分校校长层次,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内训师,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

4.四年成为一名合格的分校校长;

5.五年能够独立运营一所校区并达到成熟;

6.六至八年时间积累丰富的讲演经验和管理经验;

7.十年成为一名优秀的内训师和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六、阶段措施

第一阶段(1—3年)

1.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工作,每期课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每周课程结束进行小结,每年听课达到20节。    

2.积极主动的承担并认真研究学校的每一项工作,详细制定每月和每年的工作计划,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用心做好项目;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内训师的课程和日常生活英语,组织丰富的活动来培养团队从而也提升自己的能力,用二到三年的时间让自己快速成长。

第二阶段(4—7年)

1.通过接触更多的新项目,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独立经营管理分校,夯实自己的专业,不断积累经验。

2.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归纳整理自己的优缺点,通过不断的检查和修正来完善自己。

3.积极参加有价值的活动,大胆的尝试新鲜事物,课余时间去学习去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第三阶段(8—10年)

结合有效的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坚实的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

七、所需支持

1.需要团队成员的信任和配合;

2.需要校长在工作量和的信任和认可。

八、核心困难

1.缺乏大课堂的组织能力和严谨的教学态度;

2.缺乏教育培训行业的经验,自身的行政管理经验同教育教学存在较大差异;

3.个性和习惯的还有很多不足。

九、自我承诺

我承诺从今天起,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多看书多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用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做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保持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十、团队认可

经学校例会举手投票并由校长认可,由学校出具任命文件。

附:

成功的万能公式:(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2

关键词:教师;职业生涯;高职教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15-02

0引言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促进个人职业生涯成功,同时,高职院校也必须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探索出一种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合本校特色、尊重教师个体差异的教师培养模式,从而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1针对群体差异及个体差异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链路

学校要在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尊重教师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生涯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在顺应高职教育规律、符合学校发展规划、适合教师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1.1对转制或升格院校的教师着力于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构成,比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更加复杂,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成人高校转制而成,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虽然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并且仍然停滞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而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对于这类教师,提供提高学历层次、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2对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教师着力于拓展专业视野由于我国近年来为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缩短高职教育和行业、企业、职业及岗位间的差距,提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很多高职院从企业聘用了大量工作在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专职或兼职教师,除自己承担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对其他教师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这项举措对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实践水平,了解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过这类教师在稳定性、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方面均需求要近一步提高,而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来自于某个行业或企业,这同时也会成为他们职业视野的局限所在,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拓宽专业视野则是这类教师提高能力的必然选择,要为其创造更多接触各类行业和企业的机会,以打破他们原有的专业局限和思维定式,最大地发挥他们优化师资队伍的作用。

1.3对刚刚从事教育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着力于提升教学技能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加入到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当中,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高,掌握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教学技能,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尚未能真正领悟高职教育的内涵,缺乏对社会、对职业的必要了解,没有丰富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些成为早期限制他们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要充分考虑年龄结构的合理化,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是一个学校能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选派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教师对年青教师进行传、帮、带,可以加快年青教师的成长速度,同时对担负培养任务的教师不仅对他们的自身业务提高也是一种促进,也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对他们自身的职业生涯宽度也是一种拓展。

1.4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专业帮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和侧重也均有所不同。35岁以下的教师由于普遍学历层次较高,在自我认知、生涯探索、职业生涯信念、职业发展信息等方面的程度较高,但在向上沟通、组织角色认同等方面的程度较低;而年龄偏大的教师当中,在自我认知、组织角色认同、职业发展信息、职业生涯信念、职业成熟度等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对职业生涯探索方面无论是从必要性上还是从掌握生涯设计的知识方面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应根据差异,扬长补短,提供专业帮助,畅通沟通渠道。

1.5针对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职业链路除了群体性差异,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是学校在设计教师培养方案时也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首先要让全体教师了解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明确阶段发展目标,在服从学校大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本着量体裁衣的原则帮助教师设计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并在设计的过程中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识别自己,设置通畅的沟通渠道,宽松的职业发展氛围,多样的职业发展路径,定期进行辅导,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监督和反馈,适当的调整,提供必要的提高学历、学习新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机会,促进其职业生涯持续发展。

1.6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有效进行个体规划教师作为主体,自身的主动性、关注的态度、努力的程度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理解终生学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无论处于任何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均有不同职业发展的空间及侧重,要秉承终身学习的精神、终身发展的目的来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充分利用学校的平台,使得个人与学校、社会同步成长,持续发展。教师在追求个人职业能力、专业成就发展的同时,必然会为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职业形象,这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对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职业道德、意志品质等有着很好的榜样作用,从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2拓展教师专业化深度与宽度,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规划流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巴黎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具有活力的教师发展政策是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青年教师发展路径中重要的环节。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近10年来持续增长,在大学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重超过60%。研究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对于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以及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一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与规划流程

1.基本内涵。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通常具备以下特征:进入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久,年龄在40岁以下,副高以下职称,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他们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年轻的新鲜血液,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体系更为健全,视野开阔(一部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更高的诉求,是师资队伍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承担课时较多,教学科研工作压力较大,收入较低的群体。他们既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业使命,又面临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mooC等线上课程资源、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方式、理念的挑战,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强调“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出的暑期下企业顶岗实习等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有效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了解把握职业路径,激发工作热情和个体的潜能,缓解职业倦怠,引领青年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职业理想。国内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包分配政策变革后,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比较多,针对高职院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时间较短。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职位、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强调作为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个人要对所从事的职业进行职业发展高度上的有效设计与规划。2.规划流程。根据我国教育领域的学者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应该经历7个阶段,这一研究也适用于当前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内容。第一阶段是职前准备期,青年教师在进入高职院校工作之前要在大学或专业岗位上进行岗前教育培训;第二阶段是上岗适应期,青年教师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要经过1~2年的工作岗位适应期,逐渐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身份的有机转变过程,其主要的适应对象就包括了业务要求与工作环境;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期,此阶段的青年教师一般已经到达30岁的生理年龄,它也是教师的工作高峰期,此阶段的教师在精力方面相当充沛,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第四阶段是“高原”发展期,此时的青年教师各方面都达到稳定的状态,如职称评定和各项荣誉如愿以偿,如果缺乏更高的目标,容易产生停滞不前的“高原状态”和职业倦怠;第五阶段是职业超越期,此时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业务能力、教学经验积累、社会影响力都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往往被界定为“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专家型教师;而第六、第七阶段为教师的缓慢退缩期与退休期。对于高职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应该在自身事业的上升期来展开有效的规划管理,遵循动态、线性发展规律,通过个人与学校共同努力走上事业的发展巅峰期。

二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建议

对于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青年教师与所在学校应该共同努力,个人方面要做到自觉实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方面也要做到提供平台和学习机会,为青年教师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空间。1.青年教师层面。青年教师要懂得自我规划和掌握职业生涯,做好相关规划管理,具体讲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自我评价——确立目标——自我与工作成长环境评估——职业定位——实施规划策略——评估与反馈。首先是自我评价,应该基于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等专业化的心理测验内容来诊断个人因素,主要是发现和分析个体优势,包括个体与他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等等。通过一系列心理测验,青年教师也能科学理智地认清自身所处社会环境,达到对自身职业需要的主动了解。再结合学校所提出的各种人才培养方案来寻求特色性规划发展过程,在自我规划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激励与自我教育过程,锻炼自己的心理协调能力,确立个人教育工作发展目标,准确评估自我成长发展环境,实现职业定位。最终由学校方面做出评估与反馈,完整化青年教师的前期职业生涯规划。2.学校管理层面。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发展,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也加快了青年教师的培养进程,学校管理层面应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机会与平台,促进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增强青年教师技能培养的自觉性与紧迫性。高职院校可以为青年教师搭建各种发展平台,例如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训学习,发展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融合企业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在校内可以根据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与专业特色来为他们创建各种教师竞赛活动、技术比武活动、演讲辩论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围绕教师业务所展开的各项活动来激励青年教师,提升工作动力,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为青年教师建立一个利于他们成长的工作发展环境,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了解青年教师发展的需求,开展适合他们专业素质提升与身心发展的活动。同时,青年教师个体也要做到有序有效自我规划管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殷遐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梁业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探讨[J].高教论坛,2011(6)

[2]邹斯彧.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现状及其能力提升手段研究[J].职教论坛,2016(20)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4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信念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师作为高职学生的领路人及教育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提高高职教育者教学质量及教学积极性。本文认为,高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

什么是“职业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坚信自己所干的事、所追求的目的是正确的,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执着追求的意向动机。所谓“职业信念”则是指个体认为可以确信并愿意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教师对教育思考后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判断和坚信不移的认识,是教师教育观念的灵魂。教师拥有正确的职业信念,能够对教育目的、任务、对象以及教育环境进行整体性认识,能及时对教育行为进行科学解释和正确评价,能在教育困境中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正确的行动方向,做出科学、切当的抉择。

高职教师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其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它最初起源于美国,只是作为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的一项社会工作,而随着人本主义思潮兴起,职业指导也慢慢地由最初的简单“协助人择业”,演变成了一项“协助个人发展、接受适当、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的工作,它的名称也由最初的“职业指导”变成了“职业生涯规划”①。“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高职教师的个人情况和其所处的环境,结合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由组织和个人共同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

1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确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目标性很强的事业,其目的是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部分高职教师由于院校转型时间不长,不能及时适应由原来教育层次向高职教育转变的落差,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是很明确,导致从事高职教育的动力明显不足,影响教学效果。高职教师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评估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不足。在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对高职教育客观环境的分析,可以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正确选择努力的目标,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难和阻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高职教育事业上的成功。

2高职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个人努力工作

没有明确的目标会导致高职教育工作者动力不足,而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及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的研究可知,过度强烈的成就动机,追求远超过自己能力所能负荷的工作目标会引发倦怠。所以作为高职教师,如果不能给自己确定出合理的目标,不仅不能增强其工作动力,反而会产生倦怠,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协助。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标靶,唯有目标明确,又不至于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打消我们的积极性,我们才能奋勇前进。随着这些规划的逐步实现,又增强自己对目标的成就感,进一步促进自己向新的目标前进。

3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个人抓住工作的重点

部分高职教师看似工作非常忙碌,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往往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这一类人没有制定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有助于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评价工作的轻重缓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我们紧紧抓住工作的重点,增强成果的可能性,使我们的高职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4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激发个人发挥潜能

有的高职教师一生碌碌无为,得过且过,没有足够的工作成就感,而有些教师虽然初期资质平平,但通过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地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不断在工作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佳绩,最终克服重重的困难与阻力,达到自己事业新的高峰。没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很容易沉陷于繁杂的事务。精力分散,就很难全神贯注地工作,也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尽可能发挥个人的潜能。其实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充分去挖掘,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某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唯有善于激发个人潜能,才会努力学习从而实现能力的提高和锻炼。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5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引导策略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是指幼儿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等所持有的看法和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期望的一致。它包括个体对幼教职业本身的特点、社会职能和社会地位的认识和看法;对从事幼教职业应具备素质的认识;个体乐于从教的意愿以及从教时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职业认同是保持幼儿教师稳定成长的前提与基础。但在目前的幼儿教育师资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职业认同不高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引导,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这对减少幼儿教师倦怠,促进幼儿教师稳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介绍阻碍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以及存在的原因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幼儿教师摆脱职业倦怠,正确认识幼儿教育,建立职业认同感,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幼儿教师职业生涯阻碍因素

1.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职业生涯阻碍的差异有着明显的特点,职业晋升、成长需求障碍、工作情感和工作适应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存在着差异。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属于适应阶段,对于工作的前景缺乏长期规划,导致一些幼儿教师对于工作认识不足。虽然职业生涯阻碍较小,但是也是最容易放弃幼儿教育工作的阶段。26~30岁时,大多数教师把重心放在成家立业上,阻碍较小;31~35岁属于相对稳定期。而35~40岁阶段的教育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此年龄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生育与自我关注的冲突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师基本都成家了,或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从事教育的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家庭与孩子、老人,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系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职业生涯、家庭责任的冲突最为明显,职业生涯阻碍相应的也最大。家庭与工作的冲突,很容易出现情绪倦怠,甚至放弃这份工作,但是此阶段也是教师能否从新手转化为专家教师的关键时期。

2.教龄因素

随着幼儿教师教龄的变化,在其生涯发展中晋升、职业认同、工作情感以及工作适应上有着明显的变化。教龄低的教师往往对职业认同肤浅,工作情感不深,当缺乏职业晋升的机会时很容易放弃工作,而教龄高的教师,几年下来觉得自己已经有两下子,干久了,工作无激情无冲劲,虽然在其职,却不能充分发挥工作热情。

3.专业能力差异

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成长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能力高的教师其职业阻碍因素会更小,而且更有学习成长的动力,主动要求学习的欲望也比较高。因此,要关注幼儿教师学专业能力的提高,给予教师学习的机会。

4.环境因素

工作环境因素是幼儿教师生涯阻碍的最大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幼儿教师晋升阻碍、成长需求,工作情感和工作适应,进而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如,薪资福利、进修条件等。

5.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对幼儿教师生涯阻碍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如,相当比例的教师职业态度不稳定,得过且过,难以做到严谨治学,对学生缺乏了解和尊重,与家长联系较少,对学习整体工作不关注等等。而且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中,教师成材现状欠佳,薪资低,福利低,社会地位偏低,工作繁重等等,无法满足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常常出现消极的职业态度,造成职业不稳定,频换工作岗位,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这些阻碍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我们要切实地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加大外力的推动,关注内因的作用,激发幼儿教师自身的发展动力,更好地促进育儿教师的成长。

二、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引导策略

在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中,幼儿教师的自身因素特质,所在幼儿园提供的环境因素以及整个社会对幼教行业的关注度等都会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规划。

1.提高幼儿教师自我管理能力,获取发展优势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幼儿教师能够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身的特点和强项,认识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能够更好地指引教师加快工作的适应速度,提高工作的满意度,理性地克服职业生涯中来自内在的阻碍因素。

(1)引导幼儿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补充与更新的速度,弥补专业能力的不足,跟上时代的步伐,确保职业生涯的长远的发展。

(2)在组织中管理自己,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是克服工作家庭冲突的关键,为职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要培养教师自我管理的能力,协调好各种关系,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确保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

2.完善幼儿园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幼儿园提供教师比较充足的资源以及合理的权力,让幼儿教师参与到幼儿园的建设中,给幼儿教师归属感,认同自己的职业价值。一个好的幼儿园应该配备一套好的教师培养模式、招聘途径和教师奖惩制度等,有利于教师自身健康的发展,是幼儿教师追求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1)提供专业资源,支持教研工作,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创新,激活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2)提供进修机会、鼓励教师评职称,扩大幼儿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途径,提高幼儿教师的从业能力。

(3)建设合理的薪资、福利体系。薪资是幼儿教师正常生活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人价值的体现,如果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是很难激发教师的从业欲望的。因此,要建立健全薪资、福利体系,这也是激励教师上进的重要途径。

(4)引导教师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给予教师选择工作岗位的机会,满足教师的主观要求,同时,园长要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岗位的安排既要适合教师的现实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促使教师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发展。

(5)实施民主的管理方式,园长要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思想,把幼儿教师当成幼儿园的主人,尊重幼儿教师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实现自我价值。

3.完善教师制度,给予社会支持

作为同样受《教师法》所保护的幼儿教师,身份和待遇理应和其他教师一样,受到尊重和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科普知识,让他们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体会他们的艰辛,从而产生对幼儿教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给予教师充分的社会支持,从而激励教师更加专注于幼儿教育工作。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充满光辉的职业,是一个被人尊崇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会,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做好新时期下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引导,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的稳定,促进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6

一、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帮助学员目标明确地发展自己

目标即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标明确会让学员少走弯路,更快地实现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应紧紧围绕“促进个人发展”的目标制订。人人都追求幸福,而幸福会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到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员从所学专业出发,在真正了解自己、了解所学专业、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基础上,确立既实事求是、又催人奋进的目标,制定实实在在的发展措施,为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只有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目标明确并不断追求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成功者。

2.帮助学员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

职业生涯的落脚点是学员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扬长”即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补短”即认识、发现自己的短处,并有意识地不断缩小自身条件与发展目标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可以提高自信心。有自信,才能大胆参与竞争,接受挑战,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了解自己的短处,才能找到应该改进的问题,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补短要重视时机、重视实用。在培训时要扬长补短,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要求:择业时,要扬长补短,选择自己能胜任的岗位。如果能扬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适应竞争,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未来。

二、努力提升学员自身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职业素质主要包括:

1.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从业者在思想政治上的信仰或信念及道德上的修养等。它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对其他素质起统领作用,决定学员未来职业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否正确,是从业者职业生涯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中,职业道德素质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状况和水平。由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的品牌、声誉和正常运转,因而最受用人单位关注。职业道德素质的重点是敬业、诚信。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

2.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从业者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知识等人类文化成果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是职业素质的基础。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上。

3.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和水平。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在职业活动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是学员与同年龄段其他青年人的重要区别。专业素质是职业素质构成中的重点。学员今后要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稳定收入、立足社会,专业技能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4.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指从业者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状态和水平,具体表现为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主要表现为体格强健、身体健康、动作协调,健全的心理主要表现为能力齐备、情感健康、意志坚强。身体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载体,是学员获得成功职业生涯的重要条件。

三、融入社会积极发挥专业特长

1.就业

就是要争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自己规划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又要正视就业难的现实。应珍惜机会,先解决生存,再积累经验,选择理想的岗位。首先就业时,择业期望值不宜过高。当就业目标与现实需求之间发生矛盾时,不妨先改变一下目标,争取及时就业。然后在新的职业领域里培养兴趣,或积极创造条件、寻找机会继续向既定的长远目标努力。

2.择业

择业是从业者提高就业质量、调整发展方向的好机会。首次就业几年后,不少人都会产生再择业的想法。这个阶段也是再择业的最佳时期,一方面已经在从业实践中对职业活动有了真实的体验,能发现自身更多的潜质,对发展方向有更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首次就业保障了生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筛选、比较,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目标或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如果在首次择业后,已经适应、热爱现在的岗位,那么在再次择业时只需从可能晋升的几个岗位中做出选择,如果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需要一致,发展就会顺利得多。

3.创业

选择创业领域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自己的专长出发,经营熟悉的项目。创业项目应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要对项目所在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创业者本身的经验、学识、能力,对涉足行业的认知度,对创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不要从事不熟悉的业务,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市场熟、产品熟、人际关系也熟,就能“驾轻就熟”。第二,从市场需要出发,经营有商机的项目。创业项目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要有相应的顾客群,从服务对象的需要考虑,要“适销对路”。市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作为创业者,应密切注意市场需求,捕捉别人没有发现的商机,及时发现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工艺,果断调整,开发新项目,开拓新领域。如果人们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商机;如果现有的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需求,对于新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提供更佳服务的竞争机会。第三,从自身能力出发,经营力所能及的项目。发现新商机时,要认真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利用这个机会。了解自己的现实条件,有助于决定开办什么类型、规模的企业。要审视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包括资金、专业特长、承受风险的能力等,看看自己能否把握这个机会。

4.敬业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7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263-02

0引言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压力较大,职业困惑较多的群体。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高校作为组织的职责。做好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帮助教师获得职业的成功,同时获得教师对组织的忠诚和职业献身精神,是当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青年教师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专职教师。

1问卷设计与调查

根据Katz、Burden等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首先设计问卷,进行预调查,检验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经过反馈、讨论和修改整理,对问卷重新设计,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1,2]。包括基本信息,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及高校组织对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三部分组成,随机向西安地区高校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53份,回收有效率为72.9%。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3.0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的频度分析功能,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

2结果分析

从受访者的性别来看,男性占到58.8%,女性占到41.2%;职称统计表明,初中级职称居多,占到83.1%,这与调查样本总体年纪较轻有密切的关系,学历以本科和硕士居多。从教龄看,以少于5年的为主,10年以上教龄的非常少。从学校类别来看,高职高专、综合性本科院校及其他高校(如电大等)都有,说明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1高校青年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状况这部分共包括17个题目,分为教师自我认知,对组织发展机会的了解程度,自我职业生涯探索与上级沟通四大部分。

2.1.1自我认知

由表1可知,在自我认知方面,超过90%的教师对自己各方面的兴趣、个性、优缺点及自身能力了解或很了解,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人才,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而对自己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开展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基础较好,但有13.7%的教师不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29.4%的教师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一步访谈发现,这主要集中在25岁左右的年轻教师身上,他们刚参加工作不久,在确定职业目标时感到迷茫。

2.1.2组织机会了解程度

由表2可以看出,虽然超过半数的教师对组织的晋升途径、组织目标、培训机会了解或很了解,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对此不了解,有50.6%的教师对职位空缺与任职资格不了解。这表明,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组织提供的信息与发展机会不太重视,或者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高校在这方面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1.3自我职业生涯探索

上表显示,在探索自我职业生涯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有超过80%的教师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这说明教师已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也有少部分教师表示不知如何规划自身发展,缺乏一定的生涯规划知识。

2.1.4与上级的沟通

结果表明,有51%的教师认为没必要告诉领导自己的打算,对于是否告诉领导自己的职业目标,有43.1%的教师认为没必要,甚至有23.6%的教师选择根本没必要。这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向组织寻求帮助仍不是很积极,认为职业生涯是自己的事,与上级领导关系不大,这也是导致职业生涯实现状况不佳的原因之一。

2.2高校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状况这部分共涉及16个题目,分为生涯支持、绩效管理、培训与发展三大类。

2.2.1组织对教师的生涯支持

调查表明,“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咨询”的比例较少,只占到19.6%。超过多数的组织并没有帮助教师确定职业目标,74.7%的教师认为组织并未关心教师是否实现职业目标,教师在需要职业咨询与指导时需要自己向外部寻求帮助,组织较少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导致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困惑而无法实现职业目标。其它如提供职位空缺信息,制定接班人计划,组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急需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2.2.2组织绩效管理

从表6可以看出,64.7%的教师认为高校能按科研和教学绩效评估教师,抓住了绩效评估的重点,超过60%的高校教师的绩效进行了反馈且提供有帮助的建议,但让教师参与评估管理者绩效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只占到41.2%。认为“对后备师资力量公开考察”的比例还未过半,只占48%。总之,在教师职称评定和绩效评价中,高校组织基本做到了公正。

2.2.3组织提供的培训与发展

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并部分或全部资助培训经费,但为教师提供的学习时间明显不够。在新老教师传、帮、带管理中,回答肯定的只占46.9%,还未过半,高校这方面的资源还未得到优化配置。

2.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目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教师开展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较好,主动采取了职业生涯探索活动,有坚定的职业生涯信念。高校组织在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都比较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教师的绩效评价基本做到了公正。尽管如此,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对组织提供的发展机会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在这方面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度还有待提高。

②教师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中,与上级领导沟通不够,认为职业生涯仅仅是个人的私事。

③高校组织还未形成职业生涯管理的文化氛围,对教师的职业生涯指导非常欠缺,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亟待建立。

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建议

3.1入职初期的职业生涯指导

3.1.1帮助青年教师确定职业发展路线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具有创新精神、有活力、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等特点,但缺乏工作经验,职业发展目标模糊不清。教师发展的最佳时间是参加工作5年内发展状况最好[3],组织可开展职业生涯发展的咨询活动,根据其兴趣、个性、潜能等因素帮助教师构建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路线。同时,组织应积极关注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提供指导,教师自身在遇到职业困惑时应主动向组织或上级领导寻求帮助,使自身尽快成长。

3.1.2实行导师引领,使新教师顺利走上讲台根据石俊杰研究表明,90%以上的新教师认为,教学关是他们最怵的一关,他们最想学习提高的是教学方法、教学艺术[4]。新教师自身应不断学习教学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高校可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以优带新,定期或不定期听课评课,向新教师介绍授课技巧、教学艺术及专业引领,这对新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必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同时,组织在这方面的系统培训及交流活动应常规化、制度化。

3.2入职中期的职业生涯管理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教师突破现状,尽快走出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原时期,逐渐向专家型教师转变。高原现象主要指:一是高水平状态的平稳发展,二是在达到阶段性目标,获得某种成功而感到满足后的事业停滞不前[5]。

3.2.1积极调整教师心态这一时期,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部分青年教师可能丧失工作热情。高校组织可通过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寻找新的工作增长点,要让青年教师认识到高原现象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的阶段,帮助教师激发工作热情,实现职业发展的跨越。

3.2.2建立双重职业生涯路径高校应面向不同类型的教师推行双重职业生涯路径,管理路线和技术路线相结合。对于教学水平高,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教师走技术路线,而管理路线适用于那些对从事教学科研不太适合,但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

3.2.3提供培训与发展机会教师在这一阶段面临教学科研和评职称三重压力,教师的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可能制约其发展。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培训,以此提升职业行为能力,如参加学历培训、学术论坛、专题研讨等。高校也应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如支持青年教师申报校级、省级、部级科研课题,或支持与企业联合科研与项目攻关,使他们在科研创新中尽快成长。

3.2.4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合理的绩效信息反馈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它可以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尤其要向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倾斜,提高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减轻其生活压力。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关注教师职业生涯的实现,是教师和高校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GaryDessler.HumanResourcemanagement(8th).newjersey:prentice-Hall,2000.

[2]Fessler,F(1985)amodelforteacherprofessionalgrowthanddevelopment.Career―longteachereducation.Springfield.

[3]张盛春.汕头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查及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7月.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8

【论文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职业规划 策略

【论文摘要】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构建与实施,是完善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体系的重要课题。应通过尝试构建统一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积极开展职业锚的认定,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设计、启动和重视大学各个年级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免费师范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效性。

一、建立统一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就是培养能立足基层、扎根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目前看来,在思想理论层面上,六所试点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但现阶段免费师范生培养仍处于教育探索期内,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国家应该组织专家,广泛论证,调查实证,建设统一的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结束目前各试点高校各自探索难免有失偏颇的现象。统一的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注重做好两个结合,一是入学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结合,二是学业规划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四年连续的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要有教师教育特色,具有连续性,分年级开设,目的明确,定位分明。课程内容设置活泼多样,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趣味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为了尽早结束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应该将其课程纳入教育培养计划,安排一定的课时量和学分。增强实践环节,以平时考察取代考试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育教师职业意识,尽早进行合理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

二、开展职业锚的认定,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

免费师范生将来的工作对象就是个性不一、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有效地教育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对每一个免费师范生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只有生动活泼、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面临一个用标准化的流程,创造个性化产品的两难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职业锚的认定,为培养有个性的教师服务。(1)积极倡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性格、能力倾向、气质类型、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测试和测评,帮助学生从个各方面重新认知自我,对自己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优势。(2)开展职业锚的认定,设计多种成长路径,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施恩职业锚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锚所在,每个锚型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倾向和特点。每个人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与之相称的业绩,从而获得职业成就感。

各试点高校依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中的规定,为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就是尊重学生个性选择的体现,有助于学生识别个人的职业抱负模式和职业价值标准。各试点高校要大力号召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锻炼机会,促使学生发现未来自己的优势所在,帮助他们认知自己的职业锚类型,究竟属于技术或功能锚型还是管理能力锚型,最终为免费师范生明确奋斗方向,建立自信心,从而有效地管理自我,造就富有个性、有核心竞争力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服务。

三、重视大学各年级阶段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学业生涯是一个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性的短暂历程。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四年的学业生涯是由一个师范生再到教师角色转化的职前培养过程。在四年当中的每个年级阶段,免费师范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预期。依据国家、试点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免费师范生在各个年级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构建免费师范生各年级阶段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业、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对学校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构建免费师范生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坚持“一个中心”即服务以促进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力为中心,注重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学业完成、道德精神、素质能力、教师职业发展教育的持续影响力,形成大学生乐观向上、自觉践行的良好精神状态。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9

关键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成长

【分类号】:G717.38

教育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软件,教育的软件就是教师;如果换个行业来描述这一名词,软件是中心、是灵魂、是创新,应该持续不断的更新,慢了可能就会错过机会或者被淘汰,因此这就需要有一批专注人才潜心研究以及不懈的努力。

教师职业是个针对特殊人群的行业,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软件”特殊的素质,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教师。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按常规是教师自身的职业成长规划,是教师成长、成功的助推器,但我认为由于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密切关系,在双方面上会让教育成为中职生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一、学生把教师当成人生中的导师,敬重与崇拜;第二、教师所有的言行都可能被学生效仿与延伸。

一、教师有什么样职业生涯规划会形成什么样教育理念

一名优秀职业教师的成长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息息相关,当教师决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时,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与教育有了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在教师内心中对教师形象有一个大概的轮廓,这起初来自周围教师的描述和自身的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得到的。

当教师真正能够面对学生时他们就应该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主要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层面上做出详尽的分析:(一)自我分析:1、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和爱好的盘点梳理,要了解自身条件,关键是要分析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同,通过自身对这一职业了解下一个初步定义;2、教师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人生中也不具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教师应当更多地剖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这会在以后工作顺利开展成为可能;3、个人分析:教师职业的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的气质、教师职业的职业性格,这是作为教师最为重要的一点,换句话说,这可能会决定是否成为合格教师甚至优秀教师的一个重要尺度。(二)社会环境分析:教师在社会中地位和起到的关键作用,教师通过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关注,不仅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必由之路,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职业教师同样重要。(三)目标的确立:一名教师成长不是一撮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关系到教师对自身与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度与深度,因此要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进行规划。这也是判断教师是否按着职业道德不断发展的测量标准,如果教师热爱这份职业,就会在目标中投入更多的思考,强化责任意识,目标确立就会更多地围绕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内容,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目标起到强大的推动力。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情感投入影响中职生确立人生方向。

职业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框架中,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我国“三农”问题解决、加快城镇化步伐、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宏观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就是培养中职生重要的“软件”工程师,扮演着重要身份。

尽管国家急需中职生投身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但在真正实施中其实困难重重,国家投入实际有限,生源素质参差不一,这不仅无形中增加了职业教育的难度,更是考验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情感投入一场较量。譬如,当面对一群学生间年龄相差十岁、文化层次从小学到高中、没有从始而终贯穿教育背景的这样一个班级,它所需要的教师必须要有强大的情感投入可能才会达到一个普通教育班级学生最初入学时的效果,长此以往,如果教师不具备特殊的职业品质可能很难完成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教师的情感投入需要教师做认真的分析和对自身素养的高标准要求,当遇到困难时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或者导致职业倦怠很快发生。

三、教师与学生间的默契需要教师各种能力培养以及教师的不断的学习的结果。

在培养中职生教育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关乎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学业。中职生的成长中或多或少都有过“挫折”经历,尽管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加渴望成功,但是人生的不顺利让他们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自责、自卑,对周围缺乏了解甚至不信任,这就是中职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的区别所在,这也是做中职教师的难点,只有在中职教师心理确立这样的理念,教师与学生的默契才会有保障。

四、教师与中职生在教师职业规划中共同成长并使中职生顺利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发挥正能量。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主导、是路标、是避风港,学生往往会把欣赏的教师当成“偶像”,使自己变成教师忠实“追随者”,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自身发生着细微改变。譬如对于中职生年龄偏小问题,教师的着手点在采取教育措施上就要求细致、细微、细心的反复强化。就拿做教室卫生一事,学生起初对于教室的卫生有的只是模糊的概念,作为教师一定手把手把学生教会、教到每一名同学:窗帘挂的位置、拖布如何摆放,如何使用笤帚扫地不容易起灰尘,笤帚、矬子的摆放等等。这虽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但教育往往就是由这些小事组成的。教师一旦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进行目标确立明确,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快会得到学生的喜欢与爱戴,增进教师的亲和力。

当教师真正按照教师这个职业去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那样的教师就不仅仅停留在教师这一职业上,而的的确确成为完成教育事业中的一员,当学生走出学校的大门时也会成为真正的国家需要的人,会发挥出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我之人生与吾人从事职业教育之基本理论》

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2、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

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3、蔡涛《关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若干问题》2005年第35期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篇10

首先我作为一个才走出学门到工作岗位的人,分配到学校做教师,可以说是瞬息而变的事实——学生的身份变为教师。然而,真正能成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说要有一个过渡过程,而实际工作又希望每位老师要缩短过渡时间,尽快成熟。听过专题讲座后使我受益非浅,让我体会做一位高等学府的好教师,是党和人民,也是学校,我们先辈和学生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也将是各位老师“严以律己”的必然结果。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做好一名高校教师的感想:

一、大学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这一事业的承担者就是教师。教师传递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教师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人们用“百年树人”来表达教师工作的深刻意义,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崇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民族希望之所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大学教师又以其特定的历史任务,起特殊的社会作用,构成其特殊的社会地位。

大学教师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特殊的作用是:其一,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级专门人才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中起骨干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昌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整体进步,很大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而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工作。

其二,大学教师,既是文化科学的传递者,又是文化科学的创造者。历来对人类社会有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活动家,不少是荟集于高等学府或当过大学教师。人们往往把大学教师这一职业同文化发达、科学昌盛、政治民主、人类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学者“、“专家”来称呼大学教师,把大学教师的声望作为一个国家学术水平的标志,把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作为一面文明建设的镜子。

其三,大学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社会活动家,以其专家、学者的身分,对科学、文化、经济、政治的远见卓识,参与社会活动,直接为社会服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大学教师对社会改革的高见,对重大事件的评论,在报刊电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舆论导向的作用。

由此可见,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就其实质来说,不是人为规定的等级,而是由其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决定的。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人民对于教师,怀着素朴的崇敬感情。硕学宏儒,有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代表着学问道德。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即使是剥削阶级最高的统治者帝王,对于自己的老师,也不得不“执弟子礼”,所谓“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表示对教诲自己的师长的尊敬。

二、大学教师的任务

高等学校一般有三个基本职能,第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第二发展科学;第三直接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要实现这三个职能,主要依靠广大教师。

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学形式。因此,教学工作是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每位教师必须努力教书育人。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认真备课以及编写讲义教材,有计划地进行教学,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关系的规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大学生的智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从事教学工作的大学教师还必须参加一定的科研工作,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的成果可丰富教学的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科研课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通过科研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可见,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对于专任科研工作的教师也应提倡兼做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为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学校不可忽视的职能。现代的大学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许多高科技研究在大学里进行。许多新的科技开发来自大学,然后转到生产部门进行生产。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也是通过教师的工作实现的。

大学教师直接为社会服务,有利于深入了解实际、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与科研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大学教师这三个任务,只要安排得当,必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对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大学教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因而对大学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应有较高的要求。

(一)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因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向,只能靠教师来掌握。所以,必须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要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要有事业心。有事业心才有动力,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办好社会主义的大学而奉献毕生的力量。

(三)要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充满友爱的情感,要全面关心大学生,要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没有爱心是不可能做到的。

(四)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要精益求精

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结合科研或者注意搜集本专业本学科的新成果,了解其发展趋势。认真备课,经常修改讲义,精益求精。多数教师是在职进修,结合科研和社会服务来提高教学质量,有条件时可脱产进修,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

(五)要团结协作

在高等学校里,不论是培养人才或科学研究,都要靠许多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大学教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十分重要。在教学方面,互相通气,避免重复疏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不容忽视的。在科学研究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往往需要多种学科协作,仅靠个人的力量,许多课题是很难完成的。必须组织许多校内教师,甚至校外专家,能力合作,才能完成。社会服务方面也一样,有许多项目也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里,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问题。教师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起“为人师表”的榜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

四、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职责和修养

(一)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

高等学校的三个职能确定了大学教师的三方面的工作任务,形成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传授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经常注意本专业本学科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及社会服务效果,以较高的学术水平影响学生,并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良好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必须兢兢业业地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除了精通专业之外,还要求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这是需要长年累月地刻苦钻研的。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还表现在他们治学严谨,严以律己,既要为人师表,又要善于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大学教师要参与社会上各种学术团体的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工作,吸取新的科学信息,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因此,大学教师的工作不是封闭的,而是具有开放的特点。

五、大学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办好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从一般的规律来看,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求大学的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和提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必须尽快培养与提高大学的师资队伍。就我国当前的特殊情况来看,大学的师资队伍面临“青黄不接”和“断层”的情况。因而培养与提高大学的师资队伍的任务更显得十分紧迫。

六、大学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