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十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十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4:1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

⑵、万以内数的认识;

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⑵、简朴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⑷、回忆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朴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忆与整理:回忆整理全册内容。

本册教材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准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朴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朴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把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

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数学思索

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详细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朴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朴的、有条理的思索。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朴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爱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

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2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3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

查看更多>>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

单元测试时间安排:

三单元测试一:第一单元《测量》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测试二:第三单元《四边形》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测试三:第五单元《时、分、秒》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测试四: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期末检测

【2】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4

关键词江苏;高等职业院校;注册入学;招生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2)08-0071-04

2011年,江苏改革传统高考招生模式,对部分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制度,不再设置省控线,由校方自行设定录取要求,通过一档多投和多轮注册,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参加试点的高职院校共26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23所,最终有2.56万考生通过注册入学。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江苏省所有公办高职院校将纳入“注册入学”的行列。

一、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背景

(一)注册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5%,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1]。江苏省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达到40%,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阶段。这一阶段,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其中,高职教育资源已相当充裕,完全能满足一般社会大众的需求。这种情况下,高考的选拔新生功能在高职教育层次已基本丧失,宜简化入学手续,降低入学门槛。因此,由考试入学向注册入学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需要。

(二)注册入学是高职生源萎缩困境的应对策略

据江苏省教育厅的有关数据,从2009年开始,江苏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以18~22岁的学龄人口计算,2008年达到最高峰617万人,到2015年将降为390万人,到2020年降为290万人。与此相对应,江苏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也逐年递减,2009年为54.6万,2010年降为52.7万,2011年又降为49.98万人,预计未来几年,江苏省高中毕业生数将每年减少2万人以上。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江苏高校招生人数还在以每年3%~4%的幅度进行扩招。不断减少的生源和不断扩张的招生计划两相叠加,使处于最后批次的高职院校招生陷入尴尬境地。据了解,2009年,江苏省专二批次高职院校实际录取4万多人,超出原计划6000人。到了2010年,招生形势急转直下,实际录取不到3.2万人,比原计划少了近5000人,报考人数首次少于招生计划。面对生源日渐萎缩的困境,抛开原有高考选拔方式,实行注册入学,成为高职院校谋求生存发展的应对策略。

(三)注册入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2]。2010年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逐步把测试评价结果作为不同层次高校的入学资格。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3]。根据上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探索高职(专科)院校自主录取办法,经广泛调研和听取意见,2011年2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了《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决定从2011年起,在省内高职(专科)院校中试行面向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入学的录取模式。同时,加快完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等评价体系,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在高职(专科)院校全面实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生以中等教育阶段在校学习成绩、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论等直接申请注册入学的招生录取模式[4]。

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意义

(一)创新招生模式,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

长期实行的普通高考模式,考试标准严格,难度系数过大,着重考察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忽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及专业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实行注册入学,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结构和特点挑选学生,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柔性的招生政策和个性化措施,还可以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专业和招生计划。因此,注册入学制度在创新高校招生模式和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方面,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二)降低入学门槛,缓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

当前,生源不足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在以往统一考试招生模式下,由于高职招生有省控分数线的限制,使得每年总有部分希望读高职的低分考生不能如愿。此外,以前中职毕业生主要通过“对口单招”到高校继续读书,但全省每年有几十万中职毕业生,“对口单招”计划却只有1万多人,使许多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通过注册上高职,高职生源状况将会有很大改善。

(三)强化竞争机制,促进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战略

据统计,参加2011年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职院校中,有11所全部完成计划,有12所完成招生计划的50%至99%,还有3所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50%。与部分院校生源火爆相反,有些试点学校则在注册入学登记中遭遇生源“寒流”。注册入学在给高职院校提供更多招生自的同时,更将其推到了竞争的前沿。为了生存,提高办学质量是唯一的竞争法宝,这将极大地促进有关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逼使其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从而给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推力[5]。

(四)实行双向选择,赋予学生入学选择权

在统一考试录取模式下,即使考生符合多个院校的投档条件,考生档案也只能被投放到一所院校,由院校决定是否录取及所录取的专业。而注册入学的录取方式则是学生和院校之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同时申请注册多所院校(江苏目前试行的方案为两所),由多所院校同时审核学生档案,决定录取与否。同时,注册入学可分多轮进行(江苏目前试行的方案为三轮),第一轮注册中未被学校录取的学生可以再进行第二轮注册,直至最后一轮注册,可注册轮数越多,学生的机会就越多,被录取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注册入学不仅使一部分文化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高考之外多了一条接受高等教育的路径,而且使学生有了入学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五)减轻学生负担,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

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学生甚至惧怕、厌恶考试。特别是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差,学习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充分展现,他们很难在高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并因此失去信心。注册入学只将高考成绩作为一种参考,使这部分学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参加社会实践上。因此,注册入学将使一部分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推动教育回归其本质属性:为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保障[6]。

三、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问题与对策

(一)社会各界对注册入学的疑虑及其对策

由于注册入学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一些家长对这类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学校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等表示担忧;一些中学校长认为,这类学校都是学生和家长“看不上”的学校,如果再降低门槛,对学生和家长就更难有吸引力;相关高职院校也有顾虑,没有分数线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学校本身;更有激烈的批评者认为,高职注册入学是一剂毒药,零门槛入学机制,无异于毁人,会对高职教育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7]。

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除了加强政策宣传,澄清错误认识及偏见之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注册入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实行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在注册入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招生不必过多强调对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但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生源情况,制定入学标准,采取不同形式的入学测试。如组织综合测试、面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以多元化方式考查学生。

二是执行宽进严出的策略。注册入学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培养标准,入学后可按照适当的比率实行淘汰制,学业不合格或技能不达标或品德不好的学生不可毕业。只有保证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保证注册入学高职院校毕业文凭的含金量。

三是实施教育质量监督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对注册入学院校的教育质量应采用教育评估的宏观管理手段进行外部控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实施稳定的评估计划,给高职院校以动力和压力,促使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育教学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完善校内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育质量的内部控制。

(二)注册入学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及其对策

在注册入学过程中,一些院校为了争抢生源,实施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有的试点院校为了抢生源,打起了“价格战”,靠“降学费”招揽学生;有的试点院校为了吸引考生填报,给中学教师提成。上述不正当竞争现象的产生既有主管部门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学校发展策略上的问题,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注册管理。招生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注册入学各环节的指导和监督,规范高职院校的招生行为。具体途径包括:加强注册入学章程的审核,确保院校依法实施招生行为;加强注册入学平台的管理,确保注册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对注册入学过程的监督,建立招生问责制,做到赏罚分明。二是指引竞争取向。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学校发展策略是部分高职院校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应引导高职院校合理定位,集中精力办好优势专业,办出特色。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和特色培养模式,与公办院校进行错位竞争。

(三)注册入学试点方案的不完善及其对策

由于是首次试点,加上一些条件还不具备,江苏2011年的注册入学方案,仅仅是一个过渡方案,总体上还不够完善,需在总结、研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改进:

一是注册入学的条件。在2011年注册入学方案中,注册入学的学生仍须参加高考(或对口单独招生考试),院校可对申请注册本校的考生提出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或技能和相关考试成绩的要求)。这表明,现行注册入学方案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入学。作为高考之外的另一种高等教育入学模式,注册入学应使考生不需参加高考,凭借手中的高中毕业证书、中职毕业证书即可向高校申请入学。同时,为了充分体现注册入学制度的开放性,注册入学不应仅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也应列入注册入学对象。当然,从江苏目前的情况看,这样的操作还有待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的进一步完善,以提供统一的毕业认定。

二是注册入学的时间。在2011年注册入学方案中,注册入学的时间设在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招生对象只能是未被录取的考生,使注册入学院校的生源受到限制,也给注册入学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在今后无需参加高考的情况下,注册入学完全可以放在高考前进行,这样既可以使有关学生提前“解放”,也可避免注册入学者以“高考失败者”的身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还可避免部分注册生源的流失。

三是注册入学的院校范围。目前参加注册入学的试点院校绝大多数是民办高职院校,公办院校很少,而且试点高校都是处在传统高考录取最后批次的高职学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影响范围也比较有限,应逐步扩大注册入学院校的范围,最终过渡到所有高职院校都实行注册入学。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孔祥博.高校注册入学值得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0-20(10).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

-29.

[3]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8-30.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的通知[Z].苏教考[2011]2号,2011-02-01.

[5]刘尧.注册入学:高职改革进入新轨道[n].中国教育报,2011-09-28(6).

[6]陈国祥.注册入学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1-06-13(2).

[7]经贵宝,戴勇,王伯庆.高职注册入学:是催化剂还是毒药[n].中国青年报,2011-02-21(11).

analysisontheRegistrationenrollment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Jiangsuprovince

GUoGuang-ming

(Jiangsueducationandexaminationacademy,nanjingJiangsu210024,China)

abstractthetrialimplementationofregistrationenrollment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2011istheinnerneedsofhighereducationpopularizationaswellasthereformmeasuresproposedinthe“educationplanningoutline”,andit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inexpandingenrollmentautonomy,easingenrollmentcrisisofhighervocationalschools,promotinghighervocationalschoolstochangetheirdevelopmentstrategies,givingstudentstherighttochooseandpromotingeducationreturntoitsessentialfunction.However,thereexistsomeproblemsinregistrationenrollmentsuchasthecommunitiesmisgiving,illicitcompetitioninrecruitingstudents,imperfectregistrationenrollmentscheme,whichimpairstheimplementationeffectsofregistrationenrollmentexperiments.therefor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mustbeadoptedtoguaranteethesteadypromotionoftheregistrationenrollmentsystemreform.

KeywordsJiangsu;highervocationalschools;registrationenrollment;enrollmentsystem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5

一、成人教育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内容: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4.《成长花絮》(期刊说明附后);5.《“三常规”实施手则》;6.每位学生自备16开软皮日记本一本,统一用名《青春碎语》。

操作方法: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用作主题班会、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德育道德讲堂等策划、设计、实施的参考教材,是指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人成长教育的理论范本)。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此手册是班主任工作纪实考评手册,一年内完成,内容分上、下学期)。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此手册为学生的成人成长综合素质评定手册,高中两年内完成,初中三年内完成)。4.《成长花絮》(此手册为学生的德育文学期刊,稿件栏目及要求另附说明)。5.《“三常规”实施手则》(此守则分为“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希望班主任要不定期地就常规要求及内容认真、详实地对文本内涵作以解读,以此推进“三常规”在学生成人成长中的内化作用,为学生终生健康愉悦的发展奠基)。6.《青春碎语》(此文本为学生的成长日记,一年内完成)。

二、成人教育与主题系列相结合

内容:1.主题系列教育:三月份,文明礼仪月;四月份,革命传统月;五月份,安全法制月;六月份,理想感恩月;九月份,尊师重教月;十月份,热爱祖国月;十一月份,诚实守信月;十二月份,生命成长月。2.节日系列教育:3月份,学习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尊严尊敬日;4月份,世界卫生日、清明节、世界地球日……

操作方法:1.主题系列教育:要求班主任依据上述规定的内容,在不脱离活动主题核心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情,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可做个性化的设计与编排,要形成书面文本记录。2.节日系列教育:依据本班实情,对本学期的重大节日,班主任可做有选择性的教育。

三、德育教育与人生规划相结合

内容:中学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初中、高一主要撰写自我的学业规划;高二、高三学年可在原有学业规划的基础上,预设增补完成自我的职业规划。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指导篇中的内容,明确规划人生在自我成长中的目的、意义、作用,提高认识,树立意识,明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成长规划设计中“第五部分”自我规划蓝图展望部分的三年远景规划,并按要求按月完成本学期的学期规划。

四、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体验)

内容:1.强化推进学年、班级社区、乡邻的长期服务机制,建立双休日、节假日助人、帮困的班级志愿服务小组,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总时数一学期不能少于100小时。2.设立班级“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制作成人纪念卡,编写班级富于个性的班级誓词、成长纪念册、成人歌曲等,丰富成人宣誓仪式的内容。3.继续强化、丰富、完善军训、升旗、祭奠先烈、环境卫生我有责、班级自制周管理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实践活动。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有关学生社会实践概况简述内容,认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熟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树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益于自我成长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初一、初二、高一学年每学期要求完成《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的: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初三、高二学年每学期除了要求完成“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外,还需完成“③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④学生社团活动记录案例;⑤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案例;⑥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案例;⑦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案例”等项目各一次。

五、德育教育与班级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内容:班级小档案的六点创设:①班名设计与解读;②班风、班训;③班歌(歌词设计,曲调可借用流行的通俗歌曲);④班级形象设计(含学生的仪表、班级卫生要求及班级室内的环境布置);⑤班徽设计与解读;⑥班旗设计与解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6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无论是理解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这批孩子基础扎实,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更上一层楼。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第14周

第二单元第6周

第三单元第78周

第四单元第910周

第五单元第1115周

第六单元第16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7

(一)招生计划

小学入学。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预计9000人左右,比去年增加约300人。

初中入学。年全市小学毕业生共有10350名,比去年减少300人。

(二)小学招生

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学入学年龄为6周岁(即2004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各类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当延长。

2.公办小学入学继续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办法。学校要按划定的招生区域招生,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招生前,各小学要张贴招生简章,招生简章要说明招生的年龄、时间、办法、要求和区域。

小学新生入学报名,学生家长须同时持公安部门核发的儿童随父母同户、同住的户籍本和与户籍情况一致的住房产权人的房产证及学前教育证书、预防接种证,到所划定区域的学校报名入学。

3.公办小学统一报名时间为7月10日、11日(星期六、星期日)两天,7月18日(星期日)张榜公布新生名单,并向家长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三)初中入学办法

1.初中入学按照在招生区片内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的方式进行。各镇(街道办事处)教育办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统一安排小学毕业生全部到片区内的初中学校就读。第三实验小学的毕业生继续由街道办事处教育办按其居住地安排到相应初中学校就读。

2.各镇(街道办事处)教育办要认真核查所辖各小学毕业生数,将小学毕业生的入学责任落实到各小学和初中学校,确保每一个小学毕业生就近升入初中,杜绝学生流失。若需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的,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学生就读小学和镇(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审查其相关证明材料(《年市初中入学报名单》、小学毕业证书及户籍证明),将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及证明材料统一送有关镇(街道办事处)教育办,由户籍所在镇(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安排在户籍所在地相应初中学校就读。

3.初中招生工作于7月15日(星期四)前结束,各初中学校妥善保管好小学毕业生的报名材料,不得招收无报名材料的小学毕业生。各学校要张榜公布新生名单,并向家长送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4.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我市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具体招生办法由学校制定并经市教体局审批同意、向社会公布后方可实施。民办学校招生时间为7月1日(星期四)至10日(星期六)。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学校出具《录取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留本校存档,另一份由学生家长交到户口所在地教育办留存备案。民办学校须于7月12日(星期一)到市教体局基教科进行新生报批。

(四)相关要求

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定。根据《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小学只组织期末考试,试题由学校命制,考试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考试成绩应及时准确记入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义务教育段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招生、入学相关的考试性选拔。

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办法继续按《市教育局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办理。城区的到指定学校就读,其他的实行就近入学。到民办学校就读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一)考试科目和形式

1.科目

考试科目: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六科,在九年级进行;体育与健康考试按《关于印发年市初中毕业生体育统一考试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执行。

会考科目:九年级历史,八年级地理、生物、信息技术。

考查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九年级进行,由初中学校组织。

2.考试形式

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英语口语实行口语对话考试,其他学科实行闭卷考试。考查科目形式由学校根据《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自行确定。

(二)考试日期安排

九年级考试、会考科目安排在年6月11日(星期五)至13日(星期日),英语口语考试安排在6月15日(星期二)至16日(星期三);八年级地理、生物会考时间为6月17日(星期四),信息技术会考时间为6月18日(星期五)。

全市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学业考试均参加市教育局统一的初中学生学业考试,采用统一命制的试题,在统一时间内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市教体局仅向各初中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业考试等级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学生本人可通过市教育体育局网站查询系统免费查询自己的学业考试成绩。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号)要求,从年开始,不得向学生收取中考报名费、考务费。

三、高中段学校招生

(一)招生计划

年全市初中毕业生8621人,比去年增加约1400人。普通高中招生将继续严格控制招生计划,保持普职比例大致相当,进一步提高高中段教育普及率。普通高中招生班额原则上控制在50人以内。对于普通高中超计划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

1.普通高中。计划招收4000名新生。其中,一中、实验中学各招收1100名,二中、三中各招收600名(含指标生),四中招收600名(含直升生100名)。

2.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共招收4100名新生。其中五年制大专类招收240名,职业中专类招收3860名。

3.普通中专的招生工作按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办理。

4.落实按行政区域招生和注册学籍的制度。根据《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按行政区域招生录取和注册学籍,我市的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区域招生。跨区、市就读的初中毕业生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中招生报名、考试和录取。外出暂读的初中毕业生回学籍注册学校进行高中招生报名。任何高中不得录取已被其他高中段学校录取的学生,不得录取未在本行政区域内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

(二)报名要求

普通高中的招生对象为市年注册在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并且会考科目、考查科目、综合素质评定达“C”等(含“C”等)以上。市职业教育中心校的招生对象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具体要求见附件4)

(三)招生录取

1.志愿填报办法

①继续实行报考普通高中(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和普通中专之间不相互兼报的办法。

②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可填报4个志愿,即2个普通高中志愿、1个择校志愿和1个职业教育中心校的专业志愿。一中、实验中学作为一个志愿报考;二中、三中、四中之间不得兼报。报考市职业教育中心校的考生可填报该校的两个不同的专业。

③报考普通高中须根据自己的意愿注明“是否同意择校”,并填报“择校志愿”。填报志愿时还需注明“是否服从分配”。

④各学校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提醒考生合理填报志愿。志愿一旦填报则不能更改,同时要确保考生填报志愿信息与电脑录入信息一致。

2.录取规定

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分批次录取。按考生填报志愿依次录取,凡被上一个志愿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下一个志愿的录取。第一个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参加第二志愿录取时,提高1个分数段(10分)录取。凡第一志愿人数超过或等于其招生计划的学校,均一次性录满(含择校生录取,择校生只录取填写了该高中择校志愿的学生,无择校志愿的不予录取),不再录取第二志愿学生;凡第一志愿人数少于其招生计划的学校,则先录取第一志愿达线考生,然后录取第二志愿;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从服从分配的考生中录取。一中、实验中学按招生计划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然后平均分配。

择校生录取。择校生是指初中毕业生未达到所报考志愿学校的高中录取分数线,要求交费就读该普通高中的学生。普通高中在完成计划内招生的前提下,允许招收少量择校生,并严格实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择校生录取分数应控制在该校计划内录取分数线下30分以内,择校生人数应控制在每校实际招生总数的30%以内,择校生缴费数额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择校生缴纳择校费后将不再缴纳三年学杂费。

职业教育中心校招生录取程序。报考职业教育中心校的考生,根据报考志愿,由招生学校在市教体局的指导下,按专业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四)高中自主招生、指标生招生政策

根据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年继续在部分优质高中实行自主招生(以下简称“直升生”)政策,同时继续进行指标生招生试点工作。

1.直升生招生计划及范围。四中招收直升生100人。直升生由初中学校向四中推荐,推荐总数不超过本校符合条件的九年级学生总数的4.5%。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初中学业考试,属计划内招生。

2.指标生招生计划及政策。将二中、三中两所学校计划内招生人数的40%按学籍数及上年度教育考核情况分配给初中学校。指标生学业考试成绩达到所报考第一志愿高中学校计划内录取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且会考科目达到2B2C的,作为计划内录取。

(五)十七中“福彩致明奖学金高中班”,继续从我市招收品学兼优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业考试成绩原则上均达到a等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福彩致明”奖学金高中班的学生实行“五免一补”(即免学杂费、书本费、校服费、住宿费、保险费,并对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单独录取、编班,校内寄宿。

各初中学校推荐一至两名符合条件的考生报名。经学生本人和家长同意后,填写《十七中“福彩致明奖学基金高中班”学生推荐表》,于6月30日(星期五)前报市教体局基教科。

(六)调整加分优待政策。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从年开始,只保留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升学优待项目。其他所有学科、科技、信息技术等竞赛获奖成果均不再列入加分项目。

(七)高中招生对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①患传染病、精神病或其他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

②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者。

③综合素质评定不合格的学生,未撤销记大过处分的学生。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注册入学

作者简介:徐健(1969-),男,江苏省海安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科副科长,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的管理与教学研究。

一、江苏省实施高职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注册入学录取制度改革的工作情况。注册入学是一种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特征的招生方法,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改革要求,2011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试行面向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实施注册入学录取改革探索,并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的通知》(苏教考[2011]2号),确保注册招生试点的规范、有序推进。为提高注册入学录取的可操作性,还以文件附件的形式下发了《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普通高中类)》和《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类)》。其中关于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录取的学业成绩基本要求是“省内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毕业生”。此外还规定,“对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报名的学生,院校可对其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成绩、技能等提出要求,达到院校要求的考生方可申请注册入学”。这些规定表明,江苏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的最低门槛有两个:一是身份要求必须是“省内”,二是学业成绩要“合格”,即取得毕业资格。显然,这也是保证江苏省注册入学招生改革有效推进的必要条件。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录取工作从8月19日开始,8月31日结束。实践也表明,详细的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安全可靠的注册入学管理系统,细化了的注册入学各轮次的时间点以及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办法,保障了注册入学录取工作的平稳顺利推进。

(二)注册入学录取招生的情况分析。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资料,全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招生计划31345人,其中文科12948人,理科18397人;经测算,今年符合注册入学资格的生源合计约53000人,其中共有42438名考生提交了注册申请,注册率达80.1%;经过三轮的注册和确认,最后实际录取考生25580人,其中文科14095人,理科11485人,招生计划完成率达81.6%。参加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校中,全部完成计划的有11所,完成计划50%至99%的有12所。

从招生计划看,注册招生的总体招生计划未能有效完成。从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录取的计划看,计划未能完成。从招生的高职校计划完成来看,各招生高职校完成率不高。58%的学校未能完成,3所高职校注册招生计划完成率在50%以下。

二、江苏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制度实施困难的因素分析

注册入学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普通高职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为什么改革效果不明显,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就阻碍注册招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原因看,主要有:一是注册入学政策的宣传度不够。今年是江苏省首次进行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改革试点,考生及家长对此项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和认同度不高。二是注册入学政策的激励性不强。参与注册招生的院校,都为高职(专科)院校且多是民办院校,其中面向普高学生注册入学试点的院校,民办23所,公办3所;面向中职学生注册入学试点的院校,民办20所,公办1所。院校层次低,在高等院校最多的江苏省,且在学历高移化的当今社会,必然缺乏吸引力。民办院校的收费普遍较高,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且中职学校的贫困生相对普通高中要多,自然参加注册入学的学生就少。三是注册入学制度缺乏必要的执行环境。注册入学的“低门槛”与“低质量”容易引发关联,社会整体观感较为消极。许多学生注册之后不入学,没有必要的执行后续约束。参与注册的学生不少,实际报到的学生并不多。表面上很热闹,但实际效果不明显。

就制约注册入学制度形成的深层原因看,主要有:一是教育结构的畸形。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工制造业为工业主体),中国的教育结构应该是:职业教育招生占80%,本科教育占20%。现在的局面却是,高校不断扩招,愿意去读高职和中职的已经很少,即使读也是因为学业不佳作出的无奈选择,甚至有人宁可直接流入社会打工也不愿意读中职和高职。当下,高职院校忙升格,本科院校忙扩招。结果是本科院校多了,大学生遍地是。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录取率已经达到72.3%,而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等技术工人,却难以招到。

二是大学质量的降低。过去,由于中国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资源较为稀缺,因此,像中国一样有如此大规模的全国高考必然会受到世界的关注。高校录取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招生形成“严进宽出”的态势。现在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校的注册招生则变成了“宽进宽出”。在中国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质疑不是少数人的想法,而是一种集体担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9

关键词:班级管理等级评价学生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更好地启用素质报告书,切实实行等级评价制,我校领导及全体教师认真进行了学习,一致认识到:实行等级制是小学教育考试和评价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班级管理的一项创新,它对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明确要求规范操作

(一)对学科教学要求做到“三清”

一是堂堂清:即每堂课须有实效,随堂测查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堂课的要点。二是单元清: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确定每单元重点测试的若干单项,把握好单元单项测试的“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随堂测查与早自习测查相结合,不满意自己成绩的学生可以要求重测,记载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时间适当,使人人过关;三是学期清:平时每一步扎扎实实做好,学期总复习时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组织复习计划与复习课交流,指导老师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不提倡考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负担,从而使学生期末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对平时单项测试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时间、定方法

1.定内容:学期初,各学科教师据《课标》、教材和学生情况制定每月每次单项测试内容安排,一式两份,使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心中有数,每月按安排对各单项进行检测、检查。

2.定时间:对语文的拼音识字、阅读、写话(习作),这些单项测试在一单元学完后进行。其他各科教学也要制定具体的检测时间,让学生养成习惯。

3.定方法:学校为确保教学质量,确保各单项测试扎扎实实进行,又不加重教师、学生的负担,采取了如下方法。一是对语文的拼音识字、阅读、写话(习作),数学的基础知识、计算、应用题,这些单项测试与单元测试结合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将单元测试卷分成三大块记分、打等级(学生看见试卷上的三个项目只出现等级,不出现分数)。若学生要求对哪个单项重测,可再测,教师延缓评价。一月中若有两次单元检测,可各单元均测,记最好的一次成绩,也可两次检测各侧重测某一、两个单项,合起来便是本月中这三个单项的成绩。二是语文的写字、口语交际、朗读,数学的操作,教师在事前要备好测查的内容、形式(口试或笔试),报教导处。评价以教师评为主,也可与学生自评、小组评、小评委评相结合,当时记载学生成绩,学生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可重测,教师延缓评价。

如四年级(1)班语文教师在6月25日写字课时进行写字单项测试。教师综合当月所写的不同间架结构的字,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字,让每位学生写,并告诉他们是进行写字单项测试,引起学生重视,从而更认真地写。有的学生一遍写不好写两遍,两遍写不好写三遍。这个单项测试,既复习了6月份所学的字,又测到了学生的最佳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又如一年级(2)班数学教师在6月26日早自习时,进行操作单项测试。内容是按要求摆学具。10分钟时间,这些刚人学的学生基本上能按教师要求做,每做一题,教师巡视,评出一组每个学生成绩,共测了八道题,记载了每位学生成绩。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齐凌志等同学课间又进行了重测。这10分钟,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引导他们养成了摆放学具的良好习惯,还检测了操作单项,一举多得。

(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要做到“三激励”

一是正确性激励:正确指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要真实。过严了,学生看不到自己的成就,不能调动学生继续努力的积极性;过松了,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学习结果,对其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二是公平性激励: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是否公平须在对比中做鉴定。学生在得到学习成绩评定之后,会比较、审视评定的公平性。如果认为是公平的,学生就会愉快地开始下一步学习;如果认为是不公平的,那么学生则可能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三是强化性激励: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要真实准确,这是强化学生正确学习行为的手段。

三、强化管理注重实效

实行等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只有强化管理,才能确保实效。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班子分工,明确职责

学校行政领导分别下年组,具体指导、检查实施等级评价情况和使用素质报告册的情况。

(二)激励在先,榜样引路

对于等级评价工作做得细致的、有突出成绩的,我们利用教研活动进行交流,从而以点带面。

(三)严格把关,确保落实

学校领导班子对各学科教师实施等级评价、填写素质报告册的情况逐一检查、考核,确保无漏项、无差错。

1.对各单项测试的实施情况把好“三关”。一是时间关:对照教师计划,按计划中定的时间,学校行政进课堂,抽查落实情况。二是内容关:查计划与测查内容是否一致;查内容是否依纲据本,是否切合学生实际。三是过程关:测查前查计划,看计划是否按要求制其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测查中查试卷、查堂、查早自习,看教师采用的方法、形式是否恰当;测查后查评价、查分析,看教师是否实行延缓评价,是否分析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出有效措施;行政检查后,及时反馈,好的经验教研活动时推广,不足之处与教师商议解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0

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怎么写?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

八、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7、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三、培优补差措施

1、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确定培优补差的学生名单和辅导时间,并及时告之于学生及家长。

2、培优:利用书、报等材料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发展需要;补差:为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在补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精心准备培优补差的辅导内容,保证每次的辅导质量。同年段老师可以经常交流培优补差心得,共同提高。

4、采取一对一的互助形式,给每一位学困生配备以为小老师,同时也让优等生有一个帮主对象,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他们能更快的进步。

5、做好家校结合工作,进行家庭访问等。特别是一些学困生的家长,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和家长一起研讨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等,家校连手,促进学生的快速好转。并鼓励学生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

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3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方面:

__版第五册数学教材包括四大版块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担任的三年级三班有28名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孩子上课能积极思考、敢于发言,认真做题;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差。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的孩子,老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注重培养他们爱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对学习基础较差,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孩子,老师除了在课堂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课后还要加大对他们的的教育力度和辅导力度,让孩子们及时跟上。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时间安排

(一)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3课时

(二)风筝厂的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0课时

(三)热闹的民俗节——对称2课时

(四)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8课时

(五)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4课时

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1课时

(六)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10课时

(七)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课时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1课时

(八)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