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十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十篇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9:13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1

关键词:广告文化差异原因中西方

广告是一种文化行为,它的文化行为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宣传从而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来实现的。而现代的消费,已经从单一的对产品实用性的追求走向对产品文化价值的多元化需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广告已经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为一种文化价值。也可以说消费者对广告承载的商品的认可就是对广告所表达的商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可。

一、广告的重要作用

1、广告为我们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信息是现代社会,同时也是现代广告得以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的,而广告是这个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广告的信息网络,重视广告资源的有效使用。广告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教育的信息,提高了社会的工作效率。

2、广告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1)广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在国家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时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广告向社会大众发表对于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或是表明即将要采取的政策。国外的许多广告公司在总统或是议员选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广告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举个例子,陈欧体大家都听过,就是我为自己代言的那则广告。它前一阵推出的聚美优品三周年广告,就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它通过广告对三周年进行宣传,并表示会有大幅度的折扣。这条广告导致聚美优品官网3月1日那天由于登陆人数过多而导致瘫痪,公司决定将店庆延长至3月3日。就单看这三天聚美优品的订单量,就达到4亿元人民币。不得不说这则广告无疑使成功的。广告的成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1、广告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凝聚。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基本类型。逻辑思维包括人类的一切认知形式,即感性认识形式一一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形式一一概念、判断、推理等。中西广告对此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广告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尚逻辑思维。

中西方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很多广告中都有表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是两则不同的电信广告。中国电信用五个不同的生活片断:沟通就是关怀,沟通就是爱,沟通就是分担,沟通就是理解,沟通就是尊敬。直接、明白地告诉受众,电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而同样是电信广告,美国的广告则只是巧妙地采用了一个生活细节:打哈欠。一名男子走在街上不经意地打了一个哈欠,不远处一名女子跟着打了一个哈欠,接着一个老人也受感染似的打了一个哈欠,更为有趣的是老人手里牵着的宠物狗也不例外的打了一个哈欠。刚看到这组画面时,我还没反应出广告到底要诉求表现什么,而文案一语道破天机:“communicatingisverysimple”(沟通其实很简单),在为此广告拍案叫绝的同时,我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就像打哈欠这么简单,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与他人沟通。

2、广告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在这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尚敬和尚爱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敬和爱是一对同义词,但两者又不尽相同,敬是自下而上的,而爱则是平等的。受各自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广告文化偏重尊敬,而西方的广告则重爱。中国文化崇尚尊敬是自古以来的。中国的家庭规模偏大,亲属众多,讲求以礼法维护秩序。西方家庭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家人父子之间,没有太多的礼仪约束,因此其亲子夫妇相爱之情,都大方地展现出来,不似中国的含蓄。

这一点在中西广告中有明显体现。今日洋参保健品电视广告:画面上的儿子因为关心父亲的身体,给他父亲买了整盒的今日洋参,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把洋参送给父亲,也不知道该对父亲说什么。正当儿子小心的面对父亲紧闭的房门练习说:“爸爸,我爱你”时,房门突然开了,露出了父亲惊讶而又迷感的脸孔,儿子终于把洋参递到父亲面前,大胆地说:“爸爸,我爱你”,父亲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美国一则预防心血管病的药品广告:画而上一位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烁的老年人和他年轻漂亮的新婚妻子站在教堂的前面,脸上露出了自信迷人的微笑。广告语是:“他比他期待的活得要长。”

这两则广告都不失为好的广告,却也说明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一个尚敬,一个尚爱。

3、广告注重的重点不同。

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深厚的人情味,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重群体、轻个体”。西方文化则是由多种民族文化汇合而成的。西方人不以国界为念,到处求学,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海洋文化。西方文化强调人性与个性,并影响到西方广告。

“JUStDoit”(想做就做),看耐克这句与鞋子并无直接联系的广告语,我们似乎就已经感受到了西方世界刮来的劲风,正是这股充分展示个性的的劲风创造了耐克神话。可以说,耐克广告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它把品牌的忠诚演变成一种信仰,把运动明星“神化”,使耐克品牌不单代表运动鞋,也代表勇于挑战的运动精神。

国内一些成功广告往往懂得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心理上的需求,安徽高炉家酒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高炉家酒“情满中秋,家好月圆”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炉家酒的市场定位主要象征着家的亲情,而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人团聚,与高炉家酒的市场定位非常融合。再看画面选取的背景是远山和明月,表现出安逸、祥和的氛围,而文字部分,主要考虑到中秋的意境,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采用了“情满中秋,家好月圆”这一广告语,巧妙地把产品的特征――家与团圆的关系融合进去。

三、中西方广告中文化差异的原因

1、文化环境不同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地域都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需求等方面,并作用于消费行为上。

比如中国文化,自古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部分之中,并占据核心位置。如从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上看,注重忠孝节义等人伦道德,这与西方的重利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文化观念截然不同。在中国,国家利益、集团利益、家族利益都被视为是高尚的。偏重情感,重义轻利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

而西方文化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的突出和冒尖。在西方,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整个社会弥漫着尊重个人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氛围。作为西方广告当然无法摆脱与文化本身的粘连着关系,并受制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

2、文化心理不同

民族情感是影响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这种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情感的表现,既有亲和性又有排他性。广告满足了这种文化心理就会获得民族成员的认可,进而接受广告。反之则会遭到排斥。

比如中华民族的家文化,形成于民族成员对于母性的崇拜。很少有民族会像我们这样崇拜母亲,我们会把最高尚、最神圣的事物比作“母亲”。会把最美的赞扬送给母亲。所以,凡是用“母亲”来做广告,普遍都会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认同。而西方人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松散,人本、行为为基本内容。形成了西方特有的文化心理。

应该说,中西方广告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中国重视和谐,强调秩序,主张宽容,因此中国广告文化注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并以此来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完善。但是在重视群体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个人的权利。西方广告文化讲求一人为本,注重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人的权利,通过个人的奋斗和竞争来实现自我价值。充分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往往导致个人主义盛行,人对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淡漠,人际关系的疏远。

总的来说,关照他者,反思自我,取长补短是21世纪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诗文.《电视广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2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交际能力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里有这样的描述: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事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我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分类,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

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3lesson14themanupstairs中,出现过“i’msorrytotroubleyou,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上课时的问候语往往是“goodmorning,teacher!”也就相应地把“李老师”称为teacherli。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李老师=teacherli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别扭。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现在这种习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的不同风格。

3.赞美及回答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如,a:yourskirtlooksnice.b:thankyou.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ss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areyou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areyoudoing?)在英语国家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人教社jefcbook1中“what’s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name,please?”或“mayiknowyourname?”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他们就会觉得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和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book2unit3mid-autumnday和book3unit13merry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除了课堂上进行比较教学外,我还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设英语讲座,给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的补充。通过对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和比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3

论文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文化交际能力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事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人生观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见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涉及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着不同含义,在英语中dog(狗),如Youarealuckdog.则译为你可真是个幸运儿。

二、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上哪儿去”(whereareyougoing?)“吃饭了吗?”(Haveyoueatenyet?).英美国家的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可能引起误解,甚至认为你要请吃饭。

三、寒喧

中国人见人很喜欢问“你多大了?”、“结婚了吗?”。但英美国家人们认为年纪、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状况、信仰等话题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他们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活动为话题。

四、称呼

中国人在称呼别人时经常会加上头衔,比如XX主任、XX经理等。而英美国家的人不管年纪小、职位高低通常都是直呼其名。在称呼老师时很多中国学生喜欢用teacherXX,但在西方国家老师通常被称为mr.、mrs、或miss。

五、感谢和答谢

在中国一般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美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还有就是在英美国家人们面对其他人的表扬和赞美时往往会大方的用一句“thankyou”来答复,与之相反中国人面对这种情况就表现的谦虚多了,往往会说“哪里,哪里。”

六、节日

中西方有许多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独特节日。中国和英美国家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上,英美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aprilFool’s(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和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们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也表现出不同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七、日常习惯

在日常习惯中,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如西方神话中天有七重,而东方文化中天有九重。很多翻译家未考虑这一差异,把诗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中的“重霄九”译为“theninthheaven”。汉英差异更多的是约定俗成的表达法。例如,汉语中说“三思而行”,而英语中为thinktwice;汉语中说“乱七八糟”,英语中为atsixesandsevens;汉语中说“成千上万”,英语中为tensofthousands或thousandsuponthousands;汉语中说“水深火热”,英语中只有indeepwater.最容易忽视的是一些常用词语的语序问题。汉语中说“文艺界”,而英语中为artandliterarycircle;汉语中说“高新技术”,而英语中为newandhightechnology;汉语中说“中小学”,而英语中为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汉语中说“田径项目”,而英语中为trackandfieldevents.这些例子几乎可以对号入座,只是顺序不同,因此更容易出错。

此外,还有思维习惯的差异。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频繁,而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翻译时,应该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相应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他们)结婚六年没有儿子,然而妻子却出人意料地给丈夫生了一对双胞胎。翻译为英文为:aftersixyearsofmarriedchildlessness,thefatherwassuddenlypresentedbyhiswifewithapairoftwins.

八、结束语

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具体的语言知识,还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大背景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交际能力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学习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得到全面提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领会中西文化差异,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达到学习地道英语的教学目的。

[1]邓炎昌.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5

【关键词】禁忌语;文化差异;比较;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禁忌(taboo),有人将其音译为“塔布”,也被称作忌讳,意思是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行约束以至禁绝。这一词源于太平洋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意为“神圣的”或“不可碰触的”。1771年英国航海家jamescook到汤加参观时,首先发现了当地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其引入到英语中。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很多国家的文化当中。由禁忌所形成的语言特殊形态——言语禁忌,是多种禁忌现象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使用语言传达各种思想时极力避免的某些词语或话语,就是言语禁忌;被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话就是禁忌语。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既然禁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和禁忌语存在。中西方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取向,言语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禁忌的差异就成为人们交际与交流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乃至一个大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的差异,对于消除交流障碍,能够入乡随俗,达到顺利地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中英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方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等,因此使得两者在禁忌语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英汉禁忌语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neanman指出“thesubjectofearliesttaboowordswasundoubtedlyreligious"。但因为中西方各自信仰的宗教不同,禁忌语也就有所差异。

西方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天主教,上帝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神。上帝的名称jehoa(耶和华)便是最大的禁忌语。英语当中很多宗教词语,像god(上帝),heaven(天堂),christ(基督),hell(地狱),jesus(耶稣)等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只有在较严肃的讲话当中使用。人们若平时使用这些词语,会遭到别人的责备或回避。在日常英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用类似gosh来代替god的词语以避免使用上述禁忌词语。

相比较,中国信封的神不止一个,宗教信仰范围比西方国家广泛的多,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同时存在。同时中国受传统孔子儒家影响深远,因此中国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禁忌语就显得很复杂。孔孟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交流中不可口出狂言,要言语适度。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人都忌“妄语”。另外,某些地方把某些动物看作人们的保护神,对其极其尊重,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这些动物身上,希望来年能够实现愿望并得到他们的保佑。这些动物的名字就尤其受到人们的禁忌,例如在东北某些地区,人们十分尊崇老虎,因此对虎名很避讳,称老虎为“山神爷”。在很多人的家里,经常可以看到买的灶神、财神等贴在门上,保佑一家人来年幸福安康,但一般会说“请”神,不会说“买”字。

2、姓名与称谓方面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焦色的称呼”。中西方在姓名与称谓的习俗与禁忌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西方英语国家,由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大力提倡平等自由,“allmenarecreatedequal.”,因此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可以不考虑等级、职位、年龄、地位、辈分等方面的因素,以姓名相称,以示平等和亲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小孩称呼一位老者tom,jack,或allan等。有时子女对父母或者老师也是直呼其名,他们不会认为这是不敬,反而认为是平等和友好的表示,会欣然接受。

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姓名称谓的禁忌就有着独特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外国人看来可司空见惯的事,中国人则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于人们的称谓有明确的规定。而且人们对于名字的种种禁忌还带有迷信以及政治色彩,对于帝王、圣人、师长等做出避讳的规定。如宋太祖的祖父名赵敬,于是宋代仁的书中就把所有该用“敬”字的地方改用“严”或“恭”。另外中国还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直呼父辈的名字,肯定会受到责备甚至是皮肉之苦。晚辈是绝对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或与长辈使用相同的名字,会被认为是粗鲁、不敬、叛逆的表现。

3、个人隐私与话题方面

隐私这一词以及对隐私的保护首先产生于西方国家,在英语中是privacy,是指人们不愿意公开告知的个人私事、情况或生活状况。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隐私的观念和态度大相径庭。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也十分注重个人的隐私,对隐私很尊重。英语中有句谚语;aman’shomeishis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表明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于个人的隐私,别人不能过问或提及,更不能干涉。这些个人的事情一般包括privatebusiness(个人事务),privateaffairs(私事),privateconcerns(个人所关注的事)等。比如,被问及诸如年龄、婚姻状况、薪水、体重、宗教信仰等个人信息的话题,就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刺探别人的私生活,被认为是侵犯了别人的城堡,如:

howoldareyou?

what’syourage?

howmuchdoyoumake?

what’syourincome?

what’syourreligion?

在中国,隐私几乎不存在,因而也就不理解西方人对隐私的看法,也就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有诸多隐私上的忌讳。许多涉及个人情况的话题,比如年龄、收入、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等。经常会听到别人问到“今年多大了”,“有没有结婚”,“今年收入如何”类似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千百年来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分布密集。中国是以群体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人与人之间接触机会较多,自然而然对他人的事情也就比较关心,互相帮助,互敬互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反映了这种群体观念。有时,个人的事情就是集体的事情,诸如“在哪里工作”或者“结婚了吗”的问题,潜台词就是“如果工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帮助你”,“如果还没有,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个对象”。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聊天的方式,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西方人通常独居一院,对他人的事情不太关心。如果西方人被问到上述类似问题,就是一种隐私被侵犯的表现了。他们以个体主义文化为基础,一个人更多地是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对待赞扬和恭维方面,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是截然不同的。西方人如果受到赞扬,通常会说“thankyou”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中国人则反应很不一样。笔者曾见过一个例子:一位美国人赞美一位中国人的作家母亲厨艺高超,中国母亲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做的不好,讲究着吃吧”。作家翻译的是“no,no,i'mnotgoodatcooking,butperhapsyoucouldmakedowithit.”。这位美国朋友非常不熟悉中国文化,感到困惑。直到后来作家解释给他,他才可以理解。在中国,人们听到赞美,不能马上欣然接受,而要表现地很谦虚地态度,否则就被认为自负和骄傲。

4、数字方面

中国的数字禁忌有四、五等。“四”与“死”谐音,中国人认为非常不吉利,会给他们带来灾难。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选车牌号,电话号码,门牌号时不愿意选择带“4”的。“五”在古代有禁忌,古人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尤其不吉利。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非常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在“最后的晚餐”中,犹大是第13个人,耶稣也是于13日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因此西方人的房间号、门牌号、房间号等都没有13号,出门的人忌讳13日启程,考试的人忌讳座号为13号,请客的时候也不会请13个人。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方在语言禁忌这一方面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诚然这是由于两者间不同的文化基础造成的。换言之,禁忌语的差异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两者禁忌语的差异对于了解文化差异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对这一现象多加注意,彼此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求同存异,才可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80.

[2]wardhaughr.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basilblackwell,inc,1989.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4]neanman,g.pragmatics,thethirdedition.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83.

[5]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6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7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择偶观;女博士;文化差异

Jone是一名来自爱尔兰的27岁男青年。2012年曾在沈阳师范大学担任对外汉语专业外语口语教师。他不理解中国大多数男人不选择学历高的女性成为自己的女朋友。在西方,一个女人拥有的博士学位不会阻碍两人成为男女朋友。丁岚[1]的关于“是否会选择女博士成为他们的女朋友”的调查显示:如果有其他条件相仿,学历低一点的女性,他们会放弃女博士。

一、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的包容度存在差异的表现

(一)中西方男人在择偶观上对女博士学历水平的包容度的差异

丁岚的调查显示出我国青年择偶长期都延续“男高女低”模式。西方人崇尚男女平等并信奉着“爱情至上”的择偶观。[2]郁龙余也阐释过“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3]所以自己的女朋友是否是女博士根本不是西方人择偶标准里的内容。

(二)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容貌形象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在意结婚对象的容貌。张进辅的研究也表明:女性的容貌因素比智力、社交能力等更能引发异性的注意。[4]西方人也注重容貌,但容貌形象不是拒绝一个人成为自己真爱的缘由,在《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幸福与否不在外貌的美丑、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而在于婚姻双方是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5]

(三)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年龄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在史振英的一项关于“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时,丈夫的感受”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丈夫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72.9%,不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27.1%。[6]在西方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配偶的条件。如李江山阐述:“男女初婚年龄的延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发达国家,是不会被冠以“剩女”一名的。”[7]

二、中西方文化在择偶观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环境的差异

西方由于多山不适宜农业生产,人们很早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西方的工业革命后妇女解放运动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从事同样劳动强度的社会工作,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的模式。现今社会总体来说,妻子仍需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才符合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中国男人择偶时很少会选择女博士。

(二)传统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比容貌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如谚语Beautyisonlyskindeep.[8](p20)在西方,女博士和形象呆板不划等号。反而觉得女博士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见证了中国人对女子容貌的态度。虽多数男子不愿娶美女为妻,这不是中国男人内心认为容貌不重要。而是刻意为之。因有些对生活不满足的俏女子,在复杂的大千世界,有可能招惹是非。为保证家庭的稳定,有的男子在理性的思考后会娶相貌平常的女子。但女博士古板不时尚的形象在相貌形象平常之外。

(三)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持“爱情至上”的观点。恩格斯说过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14]但是在拥有爱情的基础上,西方人也明白物质条件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如西方谚语:whenpovertycomesinatthedoor,lovefliesoutofthewindow.[15](p340)而女博士能够分担今后婚姻生活中的经济支出。门当户对择偶观是对男女双方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充分考虑和权衡。而且中国人受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不愿接受“女强男弱”的婚姻家庭格局。女博士也就不再选择范围之内。

三、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一)注重个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准确的掌握跨文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接受实践的检验。遇到类似于中西方面对女博士作为择偶对象产生的文化差异时,运用熟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本国的文化,熟悉异国文化,对在交际中产生的冲突有足够的认识,努力去克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的时做到积极主动,乐观面对交际中的困难以及障碍;对于文化差异,能够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对方的价值来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二)应加强学校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学校对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课程。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通过与外国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接触,让这些学生消除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宗教文化、禁忌、交际习俗等方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及应对文化冲突现象。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减少因习俗不同造成的文化冲突。使中西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共同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价值共识,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三)发挥社会媒体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社会媒体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是社会公众获得新思想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社会应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在节目的编排上体现文化因素,让公众更好的掌握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人应该从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同时也要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成为文化的传递者与表达者。帮助社会民众减少因异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误解.同时也避免使中国人因缺乏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了解与掌握,导致皈依西方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漠视、远离传统文化,沦为异文化的附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岚,女博士婚恋难的心理问题分析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0

[3]郁龙余.中西文化异同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晶晶.从《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透视中西传统婚姻观的异同.湖北成人教育院学报.2006,9.

[6]史振英,高学历女性婚恋难的原因调查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

[7]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当道”――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

[8]英,曼瑟.英语谚语典故词典[m],黄家宁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8

中西方文化差异口语教学影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与宗教,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等等。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对于我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口语对话时可以达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达不到真正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培养了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从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因此,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字、词对不同的民族而言,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许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了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常常不能用英语比较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以雅思口语口试为例,据统计,在2006年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雅思口语平均分仅为5.39分,可谓全球倒数第一。而2007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平均分更是降低到5.36,蝉联全球倒数第一。2008年和2009年,中国考生的排名依然没有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类似的批评,不断见于报端,我国英语口语考试大纲早在1999年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语言得体性、适切性的要求。

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确实对于口语教学,对于英语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人展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Yourenglishisverygood.no,no,myenglishisverypoor.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人在言语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避免直截了当,以免过于直露,使对方没面子,令对方难堪。英语中婉转语也很多,但英美人在交际中更注重显示自我,他们认为大多数的人际交往只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面子”的考虑往往不如中国人多,他们期望对方做出比较直接明白的回答。如在交谈中,外方代表已经再三表达了否定的看法,但为中国人则误把对方的“no”当成谦虚或托辞。

二、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往往相互问“你吃过饭了吗?”其实问话者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这只是一种问候的方式,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种问候的方式。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外国人对于“Hello,haveyoueatenyourmeal?”这样的招呼,往往不知如何回答,甚至还有些不高兴,误认为那些同他们打招呼的人以为他们没钱吃饭,而回以“我有钱吃饭”。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niceday,isn’tit?”

又如,汉语“谢谢”的英语对等词是“thankyou”,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却是颇有学问的。

就像美国人英在受到别人祝贺、赞美时,“thankyou”是最自然恰当的回答;但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为荣,对赞美、祝贺往往会回以“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等,如按汉语直译过去,则变成“where?where?”或“ifeelashamed”,这样作答则会让对方迷惑不解,这样不得体的回答最终会导致交际失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和使用英语的国家在各自的日常交往中,如问候、聊天、称呼及答对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you”。如a:Youlookbeautiful.B:thankyou.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9

关键词:饮食中西方文化差异

引言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

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

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

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

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

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

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治安,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10

关键词:管理差异;文化根源;中国;西方。

蔡一先生在其所著的《华夏管理精粹》自序中指出:“中国式现代管理模式的形成要有三要素:立足现实中国国情,借鉴外国管理经验的科学成分,吸收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精华。”即中国国情包括现实国情和文化传统[1]。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管理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不同的管理心理[2]。历代研究者曾挖掘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和中国古代学者思想中的管理心理学的思想资源。例如,对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思想的考察[3],对墨家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的研究[4]。基于上述对中西方文化根源探究的论述,相应地,管理思想在各个国家的发展面对着各自的生产环境、社会背景、发展目标,会发生不同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结果,形成各自相对应的管理学说和管理模式与方法。

一、管理之“整体模式”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的起源根基的差异。

1.管理之“整体模式”差异的具体表现。西方管理注重个性培养,以激发个体动机为主,满足员工个人需要为主。重视生产效率、科学制度、个人成就的管理风格。激励手段以强调物质的满足、鼓励创新与挑战。西方管理侧重于有奖有罚、分工明确、标准作业,很少开会动员、集思广益。中国式管理特点具有培养和重视员工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合作精神,激励方式建立在共同目标的实现,从而获得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各类需要的满足。强调群体意识,协商共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集中式管理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上传下达、层层动员,用动员会、誓师会等方式突显集体力量和智慧,统一思想、群策群力。

2.管理之“整体模式”不同来源于中西文化的起源根基不同。西方文化源于商业社会,属商业文化。商人“重利轻情”,于物于人都不易产生感情,他们对手中的货物产生不了农民对土地那样的深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稍纵即逝,不能长久,奉行个人主义的原则。因此形成了强调个人努力,用成功与致富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必然导致对个人独立性和个人主义的尊重与互助精神的并存。管理激励手段同样以个人的物质激励为主。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农业社会,人和土地的关系密切,很少迁徙,人情味较浓。同时,人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认为人与自然、人性与自然性是有机统一的,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6]。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所有万物和谐协作,都是构成宇宙和有机体的统一体的组成部分,它们所服从的正是其自然界的内在指令”[7]。“天人合一”包含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和谐统一文化的根源,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以上文化起源,形成了中国式管理特点的重人情管理、重集体主义思想培训、重和谐统一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管理之“对象”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解读的差异。

1.管理之“对象”差异的具体表现。西方管理中“人性本恶”的管理思想让西方的管理者眼中的管理对象是对恶的管理。侧重于有奖有罚、分工明确、标准作业,西方企业管理认为人的发展价值大于物质发展,主张遵循组织平等的前提下发挥人的创造性,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相互补充和修正,人际氛围中以平等互利为突出表现。

与之相反,中国儒家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性善论,由此产生了一种由德引导为主的管理方式,因此,东方社会重人治、重感化;轻法治、轻惩戒。中国式管理侧重员工是可以教化的,管理对象是能被感悟的。关系和面子相对于法律法规对员工的约束力更强大。管理所关注的就是人际的和谐关系。

2.管理之“对象”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解读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西方管理中一直流行着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等人性假设,几种人性假设中更多地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为主导思想。“经济人”假设主张多数人天生懒惰,厌恶工作,胸无大志,不愿负责,缺乏抱负,管理重点是提高生产率;“社会人”假设关心人的生活,利用物质的、精神的手段和方式激励职工,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文化人”假设认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人格塑造的最核心因素,群体效率依赖于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着眼点在于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培育职工价值观念和树立企业形象这两方面的工作可说是同一事情[8]。

中国文化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解读是以儒、道、佛思想为主线。中国传统人性论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思想承认人的可教化性,坚持人性是可塑的。既然员工的人性道德是可塑的,以“德”管理的思想让管理者关注企业文化对员工的道德教化作用,管理者自身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主要就是因为被自身利欲私好所困扰、左右着而不能自拔[8]。

三、管理之“情理法”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伦理观念的差异。

1.管理之“情理法”差异的具体表现。西方式管理重程序、重法理,其关注程度顺序是:法、理、情[9]。不存在说情和关系管理,以管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企业和家庭。

中国习惯以管理家庭的方式来管理企业和国家,重态度、重情理,其关注程度顺序是:情、理、法;中国企业管理模式中传统权威主义是重要方向,“关系管理”和“人情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人际氛围,等级和权威在一定范围内是管理模式的主流,“三分做事七分关系”的思想在员工行为中不为罕见,感情管理和人情关系在企业中广为存在。

2.管理之“情理法”不同来源于中西文化的伦理原则不同。西方社会看重的原则是法律法制和市场规范。以商业文化为特点,各种行为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人们对法律非常尊重,法律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公众福利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10]536。

一方面,美国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契约型关系基础上的,市场规范原则下,人们平等竞争,以成文的规定为行为原则,尊重法律和法规是主要的价值倾向。另一方面,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正是法律法规的作用所在,如果某个人通过对法律条文和社会道德规范中相对不够完善的部分而获利,只为个人获利而妨害别人的利益自由,这就要求从另一侧面必须完善法律,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尽可能公平获利。所以,法律法规更加严密与精细,西方社会的法制建设才更加完善。西方伦理突出平等与尊重,相信个体的独立权利。等级观念较差,不太论资排辈、人人平等没有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起不了多大作用。

中国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观主张:礼、忠、恕。建立在亲缘的感情纽带基础上的中国人更相信:为了达到整体的和谐和利益,而要克服和牺牲个人的私利和欲望。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论资排辈、绝对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文化重视“人情”轻视法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从礼、忠、恕的原则。“礼”就是人际尊敬,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氛围。“忠”就是人际忠诚,像对待自己一样地对待他人。论语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讲忠的内涵。“恕”就是人际原则,每个人都按此和平相处的原则行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三个原则的思想让中国人讲关系,讲情理,虽然不是明文规定的,但却成为制约和支配人的日常行为的“潜规范”或者“潜规则”。

四、管理之“企业文化”的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思想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1.管理之“企业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西方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只有个体的成长才能带动了组织的发展”;中国管理的最佳效果是“在组织的和谐发展中个体价值得到实现”。因此,西方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崇尚尊重自我、尊重创新和尊重自由的个人主义文化;中国文化是以公众利益为主的群体文化,主张精诚合作、中庸和谐、无私奉献、谦虚谨慎,强调群体意识,协商共识等来突显集体力量和智慧。

2.管理之“企业文化”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思想背景的不同。西方管理的企业文化,来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相继提出的有关人权思想的“权力请愿书”和“天赋人权”,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等思想根源。以往的欧洲文化源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而人权观念正是其产物,都体现西方管理更重视个体的价值实现。西方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表层文化是典型的消费文化,追求舒适与享受是物质文化生活的体现。客观上主张“物质至上”,追求新奇,标新立异,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中国文化主要源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所求均以“储存”文化为主,以“节约至上”为消费主张,个性表现不突出,而是“随大流”地消费流行趋势。崇尚艰苦工作、知足常乐、勤俭、节制等观念。儒家哲学注重自身修养,和谐融合。对长辈要尊敬,对朋友要诚信,为官者要清廉,做人要自知。统治者要仁政,对待他人要博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讲“清静无为”:“有为”意味着矛盾、冲突,会破坏人的和谐,“无为”才能防止对立,防止矛盾的产生。中国文化中最高尚的情操———爱的奉献,“助人为乐”是中国人为之高歌的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有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

3.管理之“企业文化”不同还来源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以个人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这就激励了个人努力。只有积极地、主动地参与社会竞争,才能收获更多的物质。社会也为个人提供了一个有利于竞争的公平环境: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成功的基本保障,而竞争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从追求实际、追求成功、追求物质的思想逐渐发展为实用主义。当然,相应地,这种实用主义反作用于西方人,使得大家更加重视科学、尊重实验、反对盲从、注重标新立异的竞争风尚。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主张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儒家思想提倡的“忠”乃是“献身”之意,忠于集体、忠于社会、忠于责任是每个个体仁德的体现,帮助别人是个人的责任,是崇高精神的体现。价值取向是团结合作、乐于助人、和谐共处,为了集体和国家而贡献青春与力量一直是人们的精神主旨,正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使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更强烈。在管理领域,个人服从组织,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以集体为重。因此,容易抹杀、牺牲个人权益。中国式管理更重视和谐统一的集体氛围。

20世纪70年代,霍福斯泰德(荷兰学者)在一项有关“个人—集体”价值观对比尺度的调查研究成果中显示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在56个参与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前四名,而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分别是第48位和第52位[12]58。这不难看出西方人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主,而中国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另外,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主要是褒义,包含有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实现自我等价值,是西方价值观的基础,如自立、机会均等、竞争、物质享受和勤奋工作都建立在其之上[12]205。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独往独行,喜欢冒险运动、随心所欲,不愿受限制。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与此相反,中国人常常考虑的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个人价值又在“为人民服务”当中体现出来。中文的个人主义是贬义,它是集体主义的对立面,等同于利己主义,它有侵犯他人和公共利益的思想内涵。行为方式则更多地强调“合群”,主张牺牲“小我”以“公有”利益为主,崇尚“大河有水小河满”,主张同甘共苦,精诚团结。传统的中国文化最有特点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凡事能够以“和”为贵,走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的思想让中国人不去冒险,保持步调一致。

五、管理方式之“发展进程”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本质特征的差异。

1.管理方式之“发展进程”不同的具体表现。

从进程上看,中国企业真正的市场化发展进程只有短短的30年。如果说西方的企业管理在一百多年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三个阶段的话,那么中国企业的管理其实还处在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阶段。当前,中国式管理的方向应“硬化”科学管理制度建设“软化”权威性,这样才能加快赶超西方管理的进程。

2.管理方式之“发展进程”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本质目标的差异。西方文化的本质是注重“科学”的文化,也是竞争的文化。其本质取向是功利性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让管理更加关心人对自然的索取,以个人至上的功利为本质。在管理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挑战与竞争意识强烈,才推进了西方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而科学的管理本质,导致人权观念盛行。美国人极力主张自由平等,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人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

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更是“纲常”文化,其本质显现“等级权威”,追求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谐性、共生性,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10]536。中国的等级观念强烈。它造就了中国式管理进程中科学进程缓慢,权威性更强的特点。自秦始皇统一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阶级从自身利益考虑,需要用伦理教导人们忠君爱国,以利于巩固政治局面,维持社会稳定。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也是传统社会正常运作的根本保证。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腾文公上》)。最著名的儒家伦理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用和指导着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深远的影响并构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在管理中的反映是:领导层、管理层和员工层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的,权利由大到小,等级由高到低,员工对上层领导充分尊重,对权威充分尊重。这种特点,使得中国的管理进程不及西方的发展速度。

六、管理之“流程”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1.管理之“流程”存在差异的表现。西方管理系统中习惯使用“物化”模块的管理流程图,这种物化模块式管理图,使得每项任务变成了人为分割的各个不同时间阶段、各个不同的组织架构、各个不同的发展目标……然后,再依据“物化模块”将人和原料安排进去,当每一个模块完成了,最终的任务就全部结束。因而,西方管理理论认为管理之“道”在于:安排人与物,以推进模块式管理流程,同时给以相应的物质激励与刺激,从而完成所有模块,最后达到输出最大化。

中国的管理强调:人与人协作、人与物联系,人的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尤其是管理流程中更强调因地制宜,不会墨守流程,往往因为突发情况而改变既定工作政策,以求得人与物的和谐,最后再达到效益最大的结果。

2.管理之“流程”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传统思维追求精确性,重视理性逻辑。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任何事情或对或错,没有中间选择,而与我们的“对立统一性”正好相反,无中间性,属“非此即彼”思维。西方管理的“重物轻人”文化特征,使得管理者常常把管理系统分为“物化”管理过程,清楚地推算和放置是西方管理之“道”,因而,西方重实验验证,重归纳和演绎。爱因斯坦把西方科学思维归结为形式逻辑和实验。

中国人强调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重内省顿悟,重类比推理,重视经验悟性直觉思维,即先直觉到某一真理,然后再用多种具体比较和形象寓意来阐述。其中“模糊性”是最典型的特征。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力求中庸之道,无为而治,往往极少像西方那样先对其进行严格的定义和界说,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然后再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中国管理思想认为宇宙万物是和谐统一的,所有人和物的要素和功能之间不是分割的个体,而是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的。重人轻物使中国管理思想的战术是“安人”,要求管理者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相应地,在管理中以“德”化人、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员工、创造一个团结高效的集体、鼓舞一份斗志昂扬的团队精神便是中国管理之“道”。

参考文献:

[1]蔡一。华夏管理文化精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葛鲁嘉,陈若莉。中国的文化心理与组织的管理心理[J]。农业纵横,2003,(4).

[3]郭子仪。孙子兵法管理心理学思想研究[J]。心理学报,2000,(3).

[4]夏金华,朱永新。墨家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心理学报,2001,(4).

[5]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2-35.

[6]李约瑟文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郭斯萍。人性:西方心理学的误区与中国文化的解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8]陈诗高。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J]。甘肃农业,2006,(9).

[9]钟宏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J]。石油企业管理,2002,(7).

[10]H·S·康马杰。美国精神[m]。南木,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1]葛鲁嘉。管理心理学研究前沿的热点[J]。哲学与文化,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