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十篇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十篇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8:50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1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历史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都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死板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高校的大学生是具有自我学习思考能力的一个群体,所学习的知识也能立即在实践中运用。在历史专业课堂中,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设定一个教学的情节,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相结合。

(二)能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在高校的历史专业学习中,抽象的学习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案例教学法是具有一个严谨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的的教学方法,能够将许多历史知识点简单化。在历史专业课堂中,合理的使用教学案例法,将历史直面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中,教师再通过举例与分析两种方式配合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全面的接受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锻炼提高。

(三)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历史的运用,教师通过在历史教学实际操作,让学生自身在课堂中对历史进行讨论、研究与分析,逐渐了解历史。

二、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制定一个适合高校学生的案例结构,只有一个好的案例才能实现有效率的教学。教师编制一份案例素材,使其在大学生的接受范围内。教师必须严格审核素材,使素材具有真实性、针对性、趣味性与时代性的特征,能够满足学生的思维需求。使用这种方式,激发出大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把握教学进展

学习历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高校课堂中进行案例讨论后,如果不能按照其正常进度的发展,那么案例教学法使用后将会出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一同开展讨论,避免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与此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在课堂进行深入讨论课题时,不能偏离题目的本意,要及时的将偏离的主体扭转回来,走向正题。总而言之,教师与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紧扣历史主题,关注学生讨论的进展情况,始终坚持让学生将案例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及时进行总结,明确教学内容

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就就会有讨论的环节设定,在课堂中展开激烈的讨论后,教师须用一点时间将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总结是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最后环节,更是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最好时机。

三、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历史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案例教学。要在其中运用出恰当的案例,就必须精挑细选,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意义。总的来说,在编写历史案例时,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历史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史记,历史教学中的案例是依据教学要求真实引进的材料,只有真实的历史材料才更具有说服力。所以,高校教师在编写历史案例时,要搜集大量的真实历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合理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真实的案例,在社会发展中才不会显现的突兀,在高校教学中,才能很好的运用。

(二)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

广大高校教师首先要明确知道,案例教学法是针对高校历史课堂的,所以要编制一个针对高校历史的案例。选取的案例既要反映出历史真实事物的客观规律,还要表达出历史真实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将教学的视野扩大,提高自身的历史感悟性,找寻更多的对高校历史课堂有针对性的案例。

(三)历史案例要具有时代气息

历史随着年代的变化,也会出现各种不同视角的评价。在高校历史课堂学习中,教学案例要根据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及时的跟上时代的进程。只有具有时代气息的历史案例,才能让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校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有从历史案例中学会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明确历史案例为课堂服务理念

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习,在教学中,必须要明确历史案例是为课堂服务的理念。当然,要选取符合历史知识的历史案例,或者是采用数据和图表来叙述历史进程,改变让学生乏味的课堂。历史课堂教学的性质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历史中的事件,明确历史案例为课堂服务的理念。

四、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历史地图册》高中历史教学辅助功能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图片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图片资源十分丰富,除了教材本身附带的插图外,还专门搭配一本《历史地图册》,这些图片资源以其精美的设计,图文并茂的历史知识,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充分利用好《历史地图册》对历史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们结合一些教学案例,谈谈《历史地图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辅助功能。

一、辅助开展史料教学

史料教学是现今主流的教学方式。广大教师在史料搜寻方面可谓煞费苦心,查书、上网、编资料、做课件,忙得不亦乐乎。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个便利、可靠、易读的史料资源库――《历史地图册》,我们应该多多加以运用。

例1:宋朝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突破时期,我们结合《历史地图册》三则史料(如图1、图2、图3所示)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宋代城市商业比前朝的突破表现:

图1唐长安城

图2北宋东京城

图3北宋东京城商业概况

(1)根据图1,指出唐朝长安的城市布局有什么特点。

(2)根据图2、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城市商业较前朝有何突破之处。

从上述史料和课本信息分析,唐长安城布局严格规整,交易场所只有东西两市,与居民区严格分开,按时开闭市,闭市后不准交易。北宋东京城布局与唐长安城不同,坊市界限打破,大街上店铺林立,还有瓦肆等娱乐场所,晓市夜市昼夜相接,通宵营业。总的来说,宋朝城市商业的突破之处:时间和空间界限被打破,商业更加自由繁荣。上述三则史料反映的信息和课本叙述互相印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

二、辅助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因此,我们注重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历史地图册》中的许多素材可以用于探究学习的辅助资料。

例2:开展“军事指挥智慧和艺术”研究性课程学习时,我们指导学生对经典战例“四渡赤水”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历史地图册》中配有一幅“指挥四渡赤水”示意图(如图4所示),是开展这一探究学习的重要辅助资料。学生结合此图和其他资料,对指挥四渡赤水开展探究,了解并归纳出其中所包含高超的军事指挥智慧和艺术:

图4指挥四渡赤水

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最突出反映军事思想和指挥才能。四渡赤水的作战方式:先是声西击东,佯攻遵义,再是虚北实南,突破乌江,然后声东击西,兵临贵阳,接着调虎离山,威逼昆明,最后虚南实北,巧渡金沙。实施了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走,一切以掌握战场主动权,保存和发展红军实力为目的的运动战,充分体现了军事指挥艺术的风格和精髓。四渡赤水的精髓所在是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战术,以“走”创造战机,以“打”开辟通路,突出反映军事思想。四渡赤水使红军一反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被迫转移变为主动调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突出反映的指挥才能。

三、辅助主干知识的归纳总结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一直有许多问题困扰着学生,如时间记不住、线索理不清、关系不理解等。实际上,历史学习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背诵,掌握科学归纳方法才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所在。历史归纳就是将众多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探求反映历史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具有归纳意识的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更多的发现和创新,能更好接受历史的启示,汲取历史的智慧。《历史地图册》在辅助学生开展主干知识的归纳总结有重要作用。

例3:结合《历史地图册》图表,对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内容进行比较(如图5所示),提出问题,归纳孙中山晚年伟大的革命进步,学习孙中山坚持不懈、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1)根据图表,指出与旧三民主义对比,新三民主义有什么新发展。

(2)根据上一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课本知识,概括归纳孙中山晚年革命的伟大转变。

学生结合图表和课本展开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目标,进一步肯定民权的广泛性,提出节制资本,强调大众能享有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出新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广泛团结各界进步人士争取民主富强,体现时代的进步性。

图5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四、辅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历史地图册》中有不少素材有助于辅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例4: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我们结合歌曲《春天的故事》和《历史地图册》中“邓小平光辉足迹”示意图(如图6所示),展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富强道路的贡献。两则材料反映邓小平以过人的智慧与胆略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同志已经接近90岁高龄,仍不辞劳苦地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似春风般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指明中国改革开放继续前进的方向。在重大历史关头和对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决策中,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并集中全党集体智慧,做出了创造性的伟大贡献。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举例技巧

一、收集教学案例的方法分析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通过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内在联系,进而能够将生活与知识联系在一起,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师收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案例,应从多方面进行收集,例如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介上,由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在授课时,教学内容可涵盖到社会与历史的各个方面,例如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社会主义思想、人情风俗等。作为一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教师,应对各方面知识都能有所了解,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将书本上的知识,联系起生动、富有趣味的故事,在生活中不断收集感人事迹、社会重大事件等,并将其记录下来,根据收集体裁的不同,将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的放置妥当,做好备课标记,一旦有需要时,可及时将其调度出来,长期积累下去,教师在授课时,也能自然而然的举出许多生动、有趣的例子。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策略分析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策略之针对性

在实际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由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对教材中某一观点或内容举例说明,切勿举例与课本内容不符、举例不充分、案例观点过于模糊等。在教学中举例应有具体的说明意义,不可为了举例而举例,教学案例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选取的教学案例应符合具体、形象、针对性的基础原则,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例如当教师讲到不可大手大脚花费,培养节约勤俭的习惯时,教师举出瑞士虽富仍尚节俭的例子,当讲到生产关系应符合市场生产力这一规律时,教师举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例子,与学生沟通探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具体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关系。选择此类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知识,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策略之典型性

由于教学内容过多,教师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选择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例如教师在讲到科技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时,可列举电影《变形金刚》,并提出电影与高科技拍摄技术存在必然联系。当教师在讲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时,可举出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的变化,例如旧城改建、六城联创、广深港高铁等,学生能够对改革开放有所了解,树立了改革促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案例的选择策略之时代性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格外注重时代性,运用书本知识与实际向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历史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选取教学案例时应强调教学案例的时代性。为促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学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在讲历史的时候,也应展望未来的发展,从历史角度阐述当今时代的发展。例如教师讲到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一要点时,教师可举出现阶段中国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外交联系,并提出近几年美国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外交联系。教师在讲到贫困问题和人类生存、发展间的关联时,教师可举出非洲饥饿事件、危机等当下热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讲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体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活力。

(四)教学案例的选择策略之思想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德育作用,为了体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德育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互渗透。选取教学案例时应强调教学案例的教育意义,使其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人身观,因此,在选取教学案例需强调教学案例的思想性。例如教师在讲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树立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新的民族文化价值观这一课题时,可举出故宫里的星巴克这一事件,提出民族文化价值观,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能够在外来文化大冲击的情况下,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特色。

(五)教学案例的选择策略之趣味性

任何教学若没有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就失去了自身的效用,众所周知,只有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应注重教学案例的趣味性,将书本知识与富有趣味的事例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主动参与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到事物具有普遍联系这一性质时,教师可举出东施效颦的例子,在越国有个美女名叫西施,一直以来都有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时,她总是轻轻地按住胸口,微微地皱着眉头。有一次,东施看见后,举得这样的动作很美,于是也学西施捧心皱眉,自以为也很美。然而乡里中的富人、贫穷人看了,则赶紧带着妻子和孩子躲开。学生听完这个故事,除了对故事里的人物有所熟悉后,也能够了解到事物具有普遍联系这一规律,在看待问题时也能做到客观性、全面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举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举例说明,将学生带入设定的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还能针对该事例进行思考,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不同的看法与观念,进而培养起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实现了师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良云.谈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技巧[J].新课程(上),20118(8)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4

一、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新课程的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着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了收集、交流、处理、使用信息的意识与技巧,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

2、改革历史教学方法传统性的内在要求

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虽然许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仍沿用传统的系统讲授法。主要形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结果抑制了师生交流,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案例教学法则以学生讨论为中心,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3、适应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内在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但目前的中学历史教材多为大学历史课本的缩写本,内容“繁、难、偏、旧”,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实际,存在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超越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下发或指定的案例材料,提供学习者思考的一系列问题,学习者自己经过阅读、研究、分析获得关于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进行小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及对问题的见解。对于讨论过程中有纷争的问题则可以记录下来进行全班讨论,以解决小组讨论阶段各小组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同时讨论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引导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自己融入到了具体的案例之中,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了历史的情景,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理解了许多难点,实现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二、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和实施

案例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设计不同的案例。一般而言,案例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模式:实录式案例和条列式案例。实录式案例是根据教育教学事件展开的实际情况,把过程原原本本(当然也可以适当润色)记录下来的一种形式,其中包括陈述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中师生的交流问答及心理活动、动作表情的描写、课堂某一时刻的特殊场境的说明等,最后还要提出一系列供师生讨论分析用的所谓的“案例讨论问题”。条列式案例是依事件所涉及的材料,用“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论”的顺序组织排列起来的一种形式。其中背景、问题、解决方法通常以“我”的形式叙述,评论部分则以其他教师、研究者向当事者建议或提供多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方式给出。

具体到历史教学中,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在操作中应包括三个过程:提供案例、分析讨论和总结评价。案例的内容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也可以是视情况杜撰的,不管真实与否,案例必须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定的,有针对性的,能反映历史现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再次是历史案例的时代性,选择的案例最好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讨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有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等。学生不必拘泥于既定的思路,根据自己的体验去领悟,允许存在不同的想法、见解,关键是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关历史知识、历史理论联系起来,研究讨论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总结评价是最后的环节,是案例教学的概括和升华。教师可对案例做出全面总结,指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或对案例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我评价,或启发学生换角度思考,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或者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人教版)下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疑问:美国为什么会出兵朝鲜?其它国家如英法比利时等国不仅不反对美国操纵联合国,反而也派兵跟着美国上了朝鲜?这涉及到国际关系的许多知识。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作一番理论分析,学生死记硬背,或者干脆避而不谈。结果,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这一历史现象,更谈不上分析把握历史真相。为了使学生能清楚理解美国及其跟随者的本质意图,笔者在教学时引入了博弈论中一个着名案例,叫做“聪明的猪”。

说一个猪圈里生活着大小两头猪,这两头猪都非常聪明,它们能根据对方的行为理性地选择自己的行为。现猪圈的一头装一个食槽,另一头装一个按钮,按一下按钮就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谁按按钮就要付出2个单位猪食的成本,并且成为后一个进食者。若大猪先进食,能吃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1个单位;若同时进食,大猪吃7个单位,小猪吃3个单位;若小猪先进食,大猪吃6个单位,小猪吃4个单位。请就两猪的选择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经过学生分析,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同学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两猪不同行为选择后的支付水平,如下:

大猪

等待

小猪

等待

5,1

4,4

9,1

0,0

(2)大猪的最优选择是按按钮

(3)小猪的最优策略是选择等待,等着搭大猪的便车

在朝鲜战争的问题上,美国相当于这个案例中的大猪,英法比利时等国相当于小猪。尽管美国知道,由它带头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美国更知道,它不出头就没有人会出头,而且从整体上看美国还是有所得的。跟随国也知道,一旦美国在朝鲜战场上获利,它们也可以“分一勺羹”,但这“一勺羹”又还不值得它们去按发动侵略朝鲜的按钮,所以它们不会反对美国充当“老大”,因为他们也乐得“搭便车”。即使朝鲜人民以后算帐,有美国这个“大猪”顶着,它们不过是“小猪”。

由此,还有一个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美国为什么喜欢搞霸权,而西方其它国家却愿意充当美国的“跟随者”?其实美国人也很清楚,搞霸权需要付出代价。但由于涉及到美国的利益很大,大到扣除代价后还有剩余,所以它还是要搞霸权;而其它国家知道,可以从美国的霸权行径中得到一定的好处,但这种好处还没有大到超过亲自去搞霸权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也就默认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三、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案例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应把握好几个问题。

1、选案例是关键。

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在案例内容上,应是经过筛选、提炼,有鲜明的主题,能够起示范作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又必须是“整体的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反映出与此有关的历史知识的全貌,能够达到窥一斑而见全的效果;在教学观上,应注重三个统一,即“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需要,精选案例,科学地使用。要研究本学科那些章节可以运用案例教学,运用什么案例进行教学,从而避免案例教学的随意性、自发性、不系统、不规范的局面,也可以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地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问题出现,使案例教学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3、注意与其它教学方法的结合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纲要》运用研究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近年来十分常见的教学模式。何为案例,当前各种说法和解释颇多,就本课程而言,案例就是为了完成课程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或背景引用或编写的关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所反映出的相关历史时期的客观描述。案例教学就是将这些案例作为授课的基本素材带入课堂之中。借此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情境和生活之中。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当时情景和生活。引发思考。参与学习讨论和研究。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案例教学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提升《纲要》教学实效性。案例教学是在《纲要》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情景和生活将学生带入所学内容相对应的历史情境之中。让其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身于具体环境和生活之中去思考、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纲要》的内在需要。不可否认,案例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可以说,学生通过对案例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完成不断建构自身知识的过程。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业务水平,从而使《纲要》的德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纲要》课程中,学生通过对一定历史事件或v史人物的认知,引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而开始思考所学内容,探求未知领域,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案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相互之间的彼此配合和参与下完成的,可以说是“更加注重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学习模式,也是师生互动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案例教学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其中涉及从1840年至今的中国历史,在这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史料浩繁,为其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近年来,广大高校基本都在引用案例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我们在关注案例教学取得成果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案例教学认知不足,案例教学开展不力

《纲要》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尚属一门年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学习和尝试之中,案例教学亦是如此。案例教学在《纲要》教学中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由于对案例教学的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对其定位不够清晰。让有些领导和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理念存在理解和认知上的偏差。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处理好案例教学和传统讲授之间的关系,盲目地将两者对立起来:或是过分推崇案例教学,排除打压传统教学,或是坚持传统教学,进行满堂灌的方式,忽视案例教学;还有些教师简单粗暴地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直接带人。或穿插几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就可以了。并没有对所引入的案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讨论。这些都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初衷,使案例教学得不到长足发展。

(二)师资队伍能力不强,案例教学运用不当

《纲要》课程不仅是一门历史课程,也是一门政治课程,更是一门通过历史教育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学识,也要具备理性的思考,在教授学生领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而当前很多院校都存在“思想政治课谁都能讲”的错误认知。导致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成了学校解决其他学科引进人才家属就业的地方。从而使教师队伍繁杂。近些年,各方面一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开始注重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另外,师资队伍能力不强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案例教学的兴趣不高。个别教师虽然采用了案例教学。但仍以传统的单向交流与灌输为主,并没有将案例材料与所讲授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出现了单纯将案例讲出来,束之高阁,简单完成任务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也乐于进行案例教学,但自身能力不足。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单一。接受新鲜事物不及时。对先进教学技术不够熟练等问题,导致案例教学在课程中运用不当,效果不明显。

(三)学生参与积极性弱,案例教学效果不好

《纲要》课程面对的是刚入学的大学生,这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绝大部分是经历过十多年的学校教育,通过全国高考来到自己心仪的高等学府。他们大多数受传统学习模式的影响。习惯于被动接受教育,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就是主体,学生只要乖乖听课就好了。案例教学则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过程。由于受到旧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知度不高。这直接反映在:一部分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能够让他们在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视野,在分析和谈论过程中也培养了自身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在浪费时间,不仅拖延了授课进程,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就是课堂的调味剂.可以缓解他们听课的枯燥情绪。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和情绪的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不是很高,积极性不强,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

四、案例教学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对策和建议

《纲要》课程从开始至今,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关注,其课程运行也渐入轨道。广大师生也对该课程表现出了喜爱之情。因此更应该注意提高该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显示课程特殊性的成效。案例教学在被推广于《纲要》课程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程的受欢迎度。有利于达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但案例教学在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不足。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案例教学的运用,成为当前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教育部门和学校关注,转变教学理念

《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广案例教学过程中,虽然有部分老师积极参与和深入研讨,但仍缺少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个别院校的案例教学仍停留在表面。表现为某个任课教师的个人行为,而非整个《纲要》课程教研组的集体行为。这样的案例教学难免会受该教师的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无法将案例教学在课程进程中整体体现出来。同时,对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的搜集与编写也会受到限制。能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需求。能否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能否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都成为了未知数。另外,仍有大部分学校、教师和学生依旧过分强调分数的地位,为达到更高的分值,各方都在找自己最有利的手段和方法,学校设置各学科的及格率,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行为并不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也违背了素质教育模式的初衷。所以,我们呼吁提高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及学院的关注。让案例教学获得管理层面的支持,政策方面的鼓励,推动案例教学的顺利健康发展。我也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真正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改变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用于面对和接受新事物,提高自身的思考和明辨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教师队伍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纲要》课程的特殊性体现在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学校在引进教师时应注意专业是否对口,在上岗前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使任课教师具备《纲要》课程讲授的基本条件。其次,要求任课教师努力提高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时刻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再次,鼓励任课教师提升课堂组织能力,在课堂讨论和辩论中具有掌控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对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也能够及时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和质疑。第四,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及时更新观念,处理好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让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第五,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找好自身位置,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引导和辅助,而非以往的高高在上的灌输者。这样在案例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具备了对所选案例进行精挑细选、细心编制、设置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也拥有了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谈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对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指出其优缺点,由此推动案例教学在《纲要》课程中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引言:历史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不仅历史学习本身对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升学。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可变性较低,加之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实际上高中历史课堂效果还没有达到教育和升学的要求。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可以采用学案教学的方法。

一、学案教学概述

(一)、学案教学的基本思路

学案最初被认为是学习的方案和材料,随着学案的使用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目前学案教学已经不仅限于教师编制教学案例或者学生使用教学案例,而是发展成为一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倾向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以“学生先学习,教师再教学,学生后反悟”为主要的模式。

(二)、学案教学的特点

学案教学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预先掌握和理解,教师根据学生“预先学习”的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效果则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反思上。在学案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知识建构的特点,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反悟则是元认知使用的过程。因此,学案教学是综合了多种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近现代教学理论的综合体现。

(三)、高中历史使用学案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不仅限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具备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从中学习到理解现实、看待事物的方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高考对学生文科综合性思维的要求。学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元认知的成长有促进作用,符合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目前实现历史教学改革目的的必经途径。

二、针对历史问题解决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课堂中提出学案

学案教学为教师如何提出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历史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学案,不但不会占用学生的学习精力,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空间。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为题,教师可以给出学生洋务运动的代表事件,如江南制造总局的创立、发展和相关的评论内容,使学生通过这些较为经典的评论直接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实际意图和历史意义。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阅读学案材料后,教师根据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起促进作用?”“你对洋务运动有哪些看法?”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探讨。学生们会纷纷回答“洋务运动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经济的新模式”、“洋务运动标志着近代经济的开始”、“加速小农经济的破产”等等。这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已能够主动解决历史问题,这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基本状态;教师回应学生的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可是,材料中对洋务运动的评论,你们认可吗?”学生们纷纷回答“说洋务运动‘误国’是不正确的”,“虽然是‘兴国之举’,但是并不能改善清末的现状,因为洋务运动始终是建立在腐朽的政治制度上的”,这就是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悟”的过程。

(三)、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能

在课堂中使用针对单独历史问题的学案,对提高课堂效能有很大帮助。首先,给学生的史料比历史教材高很多,针对性强,能够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形成更清楚、明确的认识;其次,学案对知识的浓缩能够减少课堂中教师讲述知识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在与学生讨论上,又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的效果明显提高。

三、针对历史思维形成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作业式的学案

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作业纸上包括“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要描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寻找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评价”、“你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看法”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写出答案的出处,包括阅读了哪些材料、使用哪些工具等;还要求学生在作业纸上记录完成每个问题所花费的时间。

(二)、学案的运用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将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分类的整理:大部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都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说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形成基本的历史知识结构;而对复杂事件的串连性不强,因果总结还比较少,这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可能提高的空间;学生们在“寻找太平天国有关评价”的过程中多使用电脑进行关键词搜索,也有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系统,或者去书店阅读历史人物传记并从中寻找答案,说明学生自学的方法十分多样,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添加这些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教学评价――二次备课

作业式的学案教学将教学的大部分任务都转移到了学生身上,看上去更像是学生完整的自学过程,多次的作业式学案教学能够使学生整理出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并对自己的历史思维形成清楚的认知,即有意识的使用“元认知”。除此之外,作业式的学案教学还给教师提供了二次备课的机会,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发现学生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反悟”并且实现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针对历史知识特征的学案教学模式

(一)、知识总结式的学案

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之后,教师将各种政治制度按照出现的背景、出现的时间、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及制度持续的时间以及其中发生过的特殊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并对每种政治制度给出几点权威评论,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横向为“中国、西方”纵向为“时间、事件、评论”的表格,作为“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学案”,带到复习课堂上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学习资料。

(二)、学案的运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案资料,并指引学生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交叉的内容。使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并同时请学生根据这份学案的内容提出问题。10分钟之后,教师请学生以5人为一组,交流所提出的问题,过滤掉雷同的问题,总结出小组的学案学习结果,即产生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分为“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相似与区别在哪里”、“不同的政治制度背后显示了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差异”、“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西方封建王朝产生、发展和结束的共同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西方政治革命会胜利而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多以失败告终”等。教师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而是将这些问题又抛给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论点,例如,有的同学说“西方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古代社会,因此革命能够成功”,又有同学对这个观点进行反驳,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较西方是更加发达的,可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却比较缓慢”。还有的学生开始仔细研究学案,或者翻阅教材和教参,试图从中获得支持论点的证据。一场讨论下来,学生们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革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为基础的,反过来,政治制度又可能促进或者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客观的分析一段历史,必须将生产力背景和政治制度背景结合;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历史的发展总是具有规律性,即封建王朝的兴起和覆灭以及农民起义,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学生们从学案教学中获得的关于历史知识特征的总结性认识。

(三)、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建构

无论是古代史还是现代史,无论是西方史还是中国史,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掌握这些规律,对历史形成宏观的规律性知识建构,就能够将琐碎的历史知识分门别类的进行吸收和储存。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政治制度的变更(哪种生产工具或发明的诞生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对应着哪个王朝的变更),政治制度变更之后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哪个治世制度的执行),而繁荣的经济又使社会文化得到蓬勃的发展(发展出哪些文化),当社会繁荣到顶峰时,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又使得政治制度不再符合社会需要(爆发了哪些革命或起义活动),政治制度又再次变更。通过一次或几次的类似的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特征,并以此建构出历史知识的宏观的、完整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梳理历史知识的细节,并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规律性的记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学案教学的方法,对提高历史课堂效果和帮助学生们形成历史思维十分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某个历史问题的解决形成小规模的学案,也可以将学案以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帮助,还可以针对历史知识的特征设计学案教学。学案教学的模式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力和领悟力的提高都有帮助,面对文科高考对学生的要求,学案教学模式是值得历史教师尝试和运用的。

参考文献:

[1]左彩英.高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5-9.

[2]刘春.高中历史学案教学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1):20-21.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55-01

谈到课标及对教科书的处理,不能不说备课及教案。教师备课的重点应放在何处?显然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通过实验总结,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整合:

一、依托教材,灵活整合

1.模块之间联系整合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反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反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选取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有利于打好历史学习的基础。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六大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模块之间,既各有侧重,又有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应注意相互参照,统筹整合,突出主干。

2.模块内的专题整合

教师要建构整合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不要讲一课,备一课。应将教学设计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之中来考虑。就历史必修(i)这一模块而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本模块分为9大专题共25课,其中中国史专题5个,世界史专题4个。专题之间既有纵向联系,也可进行横向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教材重新进行合理整合,模块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紧扣课标,突出主线整合

课标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目前4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对课标的把握角度不同,侧重点有较大差别。教师在备课时,可先研究课标,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这样对全面、深入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有较大帮助。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善于利用,取众家之长。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即立足于《历史》,把《历史》细化、将其分解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从而实现课标的教学化、过程化、课堂化,并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框架,特别是“史论共享”呈现了不同版本教材有关历史原因、地位、影响等论述内容,有助于教师拓宽视野,对教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以分析典型案例整合提取主干内容

高中历史课改非常突出图表案例的地位,图表案例不再是教材的点缀,因此,加强对非文字图表信息源资源的利用对提高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历史图表案例包含历史地图、图片、漫画、数据及各种数据统计表等,图表案例的运用可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增强历史的时空感。但是,图表案例不象文字史料那样来得直接、透理,它要求学生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捕捉图像中的历史信息,其次是对通过观察获得的历史信息充分提取,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找出其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引用的插图进行仔细地观察,培养他们捕捉图像案例信息的能力。且记,不要不加选择、不加处理、不加分类的将案例推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预设好的情景和观点,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作用。

四、注重基础,贴近时事整合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历史课程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因此,我们必须把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特别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地纳入到历史课程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课改新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令人迷惘。提出:“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五、加深理解、扩容整合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此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很明显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尤为重要,正如刘先生所说“问题是引导研究性学习展开和步步深入的航标,问题的解决和反思又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结果之一”[2](p.49)。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和先决条件,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关系到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成败。如果问题设计不当,再好的教学目标都没法实现,设计再好的过程也很难实施。

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研究,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所经历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历史又是学科中的“副课”,不可能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正如刘先生所说,“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要求学生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收集和使用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是不现实的”[2](p.48);此外,中学生本身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有限,没法从事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选择的问题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

聂幼犁教授在点评“太平天国与中国的近代化”这一案例时曾谈到,“课题深浅难易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最基本的是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准备”。他批评说:“‘太平天国是促进还是迟滞了中国的近代化’对这些学生来说,不是‘也许过于专业化’,而是太专业化了,是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所不能及的。致使辩论中,无论是选择与诠释史料,使用与理解观点,还是论证自己或者反驳他人,问题与错误多多。”[3]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不能选择过大、过难的问题。

刘先生谈到了“问题不能缺乏层次性”,这一点也相当重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1]。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选择适合的问题。对层次高的学生,要有适当的难度,对层次低的学生,却只能降低难度。如在“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这一案例中,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是上海市某重点中学中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他们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如阅读史料能力、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力等)”[4],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选择了有相当难度的问题──“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而在另一个案例中,“学校是地处上海市郊的初级中学,学生的学历水平大体属于中等”,又“由于南北战争、林肯的知名度较高,学生对南北战争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5],教师选择了“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这个相对简单的案例,而且,教师不是采用让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式,而是自己一步步呈现资料,让学生阅读史料,从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阅读史料、“神入”历史的能力。

此外,笔者认为,历史研究性学习问题的选择还应该因地制宜,发掘资源。“研究性学习选择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1]。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学生的积极性也较高,教师可充分利用。

利用地方资源选定研究问题的案例也很多,“嘉善田歌”很典型。教师在选定问题时,正赶上西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参与研究的学生又刚好是在西塘身边长大的,“他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乡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都想为保护这份历史遗产做些什么[6]。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由教师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基本上都反对由教师指定的方式,认为研究性学习本来就是不应该像学科教学那样由教师主宰”,“学生更为强调课堂由学生小组讨论自主确定,而教师和家长则更多地主张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7]。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家长都必须认识到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直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呢?刘先生说,“由于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审视历史事物的角度等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能以伤害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为借口,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加提炼就让学生们研究解决”。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更加贴近课程标准、贴近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历史课程三维目标”[2](p.49)(笔者认为,刘先生这里说的“贴近教材内容”不一定合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研究性学习就应该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教材的束缚)。

教师对问题进行加工提炼确实很重要。如在“火烧曹宅对不对”这一案例中,当学生提出“学生烧人家房子是违法的”的质疑以后,教师及时抓住了火花,并没有放任自己的学生,提出“从当时的法制环境怎样看待火烧曹宅?”等三个问题[8],使问题更具有层次性,不至于过大、过难,为学生打开了积极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没有放弃“引导”。在这个案例中,明显体现了教师对问题进行加工、提炼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苏海亚(1980-),女,浙江海宁人。200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课程系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方向历史教学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2]刘俊利.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J].历史教学,2005,(1).

[3]聂幼犁.以“太平天国与中国的近代化”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4,(4).

[4]韩春玲,聂幼犁.以“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4,(1).

[5]陆建国.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J].历史教学,2004,(10).

[6]杨浙东,戴加平,聂幼犁.“以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3,(12).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9

《中国法制史》是历史学与法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它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法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也是一门很难讲授、很难掌握的交叉学科,因此这就要求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尤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当前,《中国法制史》课程传统教学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粉笔+嘴巴+黑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一种现象就是自始至终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台上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台下学生埋头苦记,教学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案例教学,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重要前提。《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内容起自夏朝,讫于当今,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专有名词多,所涉及历史典籍、数据浩繁久远,加上与现实的距离感,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产生困惑。如果还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有些概念老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仍可能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要不了多长时间学生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而这时引入案例教学分析的方法并且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对学生了解当时的立法背景,加深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切实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掌握重点问题非常有帮助。尤其在网络课程中,案例教学可以使用多种传输技术,比如声音、图片、flas等,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法制史学习,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真正体会学习中国法制史的乐趣。[1]

(三)案例教学法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提高素质

我们的老师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又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的,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从法律职业化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尤其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上好案例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等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中国法制历史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历史案件的分析能力及课堂驾驭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充电,扩充知识面,课前认真地选好备好案例教学内容,通过一次次案例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四)案例教学法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使教学相长

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除了尊重外,还有几分畏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这种教学法将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动性。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老师的亲和力、感召力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打破千百年来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2]

(五)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体现了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法律规则的内容和法律精神做出了最好的实际阐释与证明。恰当地引入案例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容易接受和理解。通过对古代具体案例的研究和分析,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明白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的变化;从文本到社会理解立法与司法二者间的差距,从而引发学生们深究导致二者差距的诸多社会历史因素的兴趣,也使学生们得以从中探寻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加深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理论层面为今天的法制建设的完善提供借鉴。

(六)案例教学的使用促进中国法制史教育改革

以往的《中国法制史》课的教学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司法实际工作基本脱节。而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非常好地实现中国法制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通过对古代的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与“古代的法制”这个“实际”、“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明了历史上办案的方式、分析案件的思路与方法、适用法律的过程、支持判决的理由以及案例的意义等等,养成学生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善于、勇于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想。[3]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法律工作的必备素质,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推动中国法制史教育改革。

二、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系统性

鉴于中国法制史纷繁众多的过去,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们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一类理论问题用一个或者若干个案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共同加以说明,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讲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个问题时,无宇追逃案就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案例。在收集这个案例时,考虑到目前学生对于古汉语的掌握能力,在收录原文的同时,也要收录对它们的白话文解释。

(二)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当有一定的疑难性

案例太难或过易都不好。案件太难学生不知从何分析,从而丧失参与的兴趣。相反,案件太易会使学生一猜便知,引不起学生的求知欲,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案例难易要适度。比如在讲到魏晋时期法律的儒家化问题时,有的老师就会讲到费羊皮卖女葬母案。其实这个案例不仅涉及儒家关于服制制度的态度,还涉及其“尊尊亲亲”思想。费羊皮卖女确实罪不可恕,但卖女是为了尽孝,符合儒家思想,最后免除了刑事处罚。只要配之以白话文解释,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三)案例教学要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教师要尽可能多采用如小组发言、限时发言、扮演案例中角色等不同方式来授课。其中由学生扮演案例中角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很多学生参与。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朝情理法司法审判精神,可以依据史料记载案例,由学生积极参与扮演,完整再现当时的审判场景。学生在模仿古人判案过程中,以古人的心态和思想支配自己的言行,故能深刻体会古代法官兼顾情理法的司法审判原则,感同身受中理解了相关法制史知识。

(四)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需具备案件推理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应变能力,以灵活驾驭课堂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实践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94-02

一、问题的提出

“05方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列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经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让我们看到“纲要”课教学确实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和说服力不够,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部分学生的被动性、消极性和对待“纲要”课的无所谓的态度。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一直在关注“纲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到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在调查和访谈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学生对基本史实、基本观点、大概脉络、主要人物、重大事件等比较熟悉(特别是文科生),大学“纲要”课,只看教材,还没有中学的详细、生动,所以学生认为似乎没有再学的必要。

二是空间的距离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所在学校属于省属高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全省各地,毕业后大多留在本省工作。了解浙江的过去,知晓浙江的省情,是学生的迫切需要,再加上本乡本土的亲近感,涉及到本省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比较而言,对于其他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由于空间的距离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型教学方式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可否认,有些教师采用“灌输”型教学方式也能把课讲得非常精彩,深受学生喜爱。但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型教学方式,由于缺乏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排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是教学效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入脑入心,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在与毕业班的学生交流中,部分学生反应,上课听了,笔记记了,考前背了,考试成绩也不错,但是不久就又忘记了。究其原因,是没有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少独立的思考,缺少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当然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基于上述原因和表现,如何利用新的优质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纲要”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显得非常必要。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浙江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大大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路径探析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探讨由来已久,近些年来逐渐形成热潮。但是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所讲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浙江省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红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在各个历史时期浙江省都曾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和永远值得后人铭记的英雄事迹,革命遗迹遗址遍布全省,如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宁波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温州市浙南革命根据地旧址、丽水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旧址、湖州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及司令部旧址、杭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等。目前浙江省拥有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0多家。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明显,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易接近性及很强的文化传承和政治导向价值。这是浙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纲要”教学改革提供了最根本的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在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恰当的帮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反思教学,其核心是强调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笔者将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教学,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期找到可以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870年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教授(C.C.Langdell)首创,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阐述事实的课堂举例,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互动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等的良好习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典型案例,学生通过阅读熟悉案例后,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以有效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典型案例材料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浙江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纲要》课教学提供了大量具有本土亲和力的案例,但不是每一个案例都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案例选择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高度的启发性是经典案例的特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孔子关于启发性教学的言论对后世影响至深。选择案例时,必须关注此案例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发学生思想碰撞。

案例选择还要求教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实际能力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要贴近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困惑点和问题点,才能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3]例如,在《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中,授课对象是文学班的同学,笔者选择了“南湖红船”作为本章案例。“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一直接受着人们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瞻仰。”[4]“南湖红船”无疑与本章核心内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此外,案例富有启发性,可以在很多方面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诞生与嘉兴南湖?是偶然还是必然?因为是文学班的同学,文科基础较好,所以笔者又引导学生将讨论引向深入,由南湖红船引申至“红船精神”。“南湖红船”案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思考和交流中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研究型教学

造成《纲要》课“上课听了,笔记记了,考前背了,考试过了,考后忘了”这一弊端的主要原因是所学内容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倘如此,《纲要》课“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5]的教学目标将无法实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研究型教学,可以把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求真的态度与探索精神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问题,从而有效克服上述弊端。

研究型教学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学生选题、自主探索、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要全程关注,关键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四个环节当中学生选题是前提,学生选题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跑题,选题必须与教材内容相关,必须在浙江红色文化资源范围内选取。可以选取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可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杰出代表、普通百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最终成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调研报告。在不跑题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引导具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自主探索是关键,这个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纸质资源。如通过网上图书馆和期刊网查阅相关文献,充分利用好图书馆、档案馆收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等。资料收集完成后指导学生分析解读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以发现问题、寻找规律直至得出结论,最后形成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小组讨论是完善,同一小组的同学充分发表自己意见,达成共识,补充资料、修正观点、完善结论,在生生互动中共同进步和提高。课堂交流是拓展和升华,课堂交流时,教师可以是主持者,也可以是平等的参与者,不同小组的成员共同交流、讨论甚至是辩论,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可见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非常之重要。浙江红色文化资源是浙江省高等院校进行《纲要》课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在《纲要》课时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载体直观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不懈追求,让学生重回当年、触摸历史,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脉搏及其内在的规律性,顺利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利用浙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浙江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众多,馆藏丰富,从时间段限上来看,贯穿了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参观考察不是红色旅游,考察前要要求学生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考察目的,考察后要提交相关报告。通过参观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浙商博物馆等,将感性认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们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触摸历史,触及心灵,升华感情,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求。单向性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虚拟实践教学

实地参观考察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年级的学生动辄三四千人,受师资力量、经费、时空等限制,再加上对安全因素的考量,让所有同学都能参加实地参观考察难度较大。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再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虚拟实践教学,则是个较好的选择。例如,在参观浙江博物馆“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展厅”时,教师和实地参观的学生代表用照相机摄像机把陈列展示的珍贵历史照片、地图、藏品、油画、雕塑作品以及音频视频资料拍录下来,做成多媒体课件,再现了“南湖红船和中共一大”、“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风暴”、“钱江两岸的抗日烽火”、“走向解放之路”等五个部分。虽然大部分同学没有亲临展厅,但课件逼真的效果让他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虚拟实践教学中加强了对党领导浙江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浙江解放的历史进程的认识,增强了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利用网络技术建设红色网站也是进行虚拟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收集和分析浙江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图片、重要文献、重大事件、音频视频等分门别类,建设以红色文献、红色档案、红色人物、红色音频、红、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论坛为主要版块的红色教学网站,一方面可以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红色论坛的师生交流,可以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思想困惑,消除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切实提高《纲要》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结语

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离不开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把握。将浙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不是喧宾夺主,更不是用浙江红色文化史取代《纲要》课,而是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将其本土化、富有亲和力和易接近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香港:中华书店香港分局,1984:68.

[3]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6-08-07.

[4].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