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英语比赛演讲材料十篇英语比赛演讲材料十篇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7:15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1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演讲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94-03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主要开设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来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这种技能课的教学理念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却存在诸多弊病[1]。高校英语专业口语课的问题尤为突出,口语课普遍缺乏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基本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机械操练上,也就是说,只是重视了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而没有重视所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大多数学生在陈述观点或说服他人时缺乏有效推理、合理运用论据、组织论据、分析和支撑论点的能力。这既是课程内容定位上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口语教学理念上的守旧。要实现口语表达的速度、准度、深度、力度,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已成为一种必然。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语课的补充和延伸,而是以实战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它强调语言思维训练、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信心培养等。

一、演讲课历史的沉淀与启发

公共演讲是指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以听众为对象,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发表讲话,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演讲有赖于一定的天分,更有赖于后天的习得。历史上的雄辩之才,无不经历严格的语言课堂训练。早在古希腊时,苏格拉底等人的弟子就以“雄辩术”作为其必修内容。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从15世纪起便开设了相关课程。美国大学的言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哈佛大学创立之时。但在20世纪前,美国只有极少数大学成立了独立的言语系,言语教学主要由英语语言和文学系承担。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越来越意识到言语教学的重要性,主张成立独立的言语系的呼声越来越高。1914年,演讲教师协会成立。独立出来的言语系大多命名为“公共演讲系”,1920年以后统一更名为“言语系”,60年代更名为“言语传播系”。如今公共演讲已成为美国大学里最普遍的交际基础课,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此课设为必修课。

英语演讲课在我国还是一门刚刚兴起的课程,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达到英语语言学和文学课等课程的程度,开设此课程的高校也不是太多。其实,在国外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问题早在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课程的必要性,而是课程的发展性,如: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视野等,要让课程显示出对于演讲能力提升的作用力。

二、演讲课教材的审视与建设――基于《英语口语教程》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关演讲与口才的图书比较多,但真正意义上的教材少,即便是用做教材的,也都重墨于演讲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语音、语调、肢体形态等),或者如何塑造一个演说家。这样的定位偏高偏窄,造成教材太专业化、太格式化,内容陈旧,辐射角度小,且缺少灵活性。于是,很多高校采用了Stephene.Lucas编写的《演讲的艺术》[2]。这本教材编排虽然很好,但它主要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语言难度和选材内容都不太适合中国学生。那么,推出一套适合于中国学生的教材就显得特别关键。

《英语口语教程》(上、下册)是笔者主持编写的教材。基于对主流口语教材的对比研究以及我们的认识和理解,教材明确地把口语课分成两大块:“基本技能训练(上)”和“演讲与辩论(下)”。“基本技能训练”侧重交际功能训练,从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激情和习惯,逐步过渡到英语思维、英语连贯表达。“演讲与辩论”就是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的专门化训练,比如主题演讲、即兴演讲、专题辩论、法庭模拟等,让学生熟悉一般英语辩论的规则和技巧,增强批判性倾听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辨析能力[3]。在编写过程中吸纳与采用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强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Krashen在其“输入假设”中指出,语言学习者要习得第二语言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借助语言环境,大量输入略高于自身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最佳的语言输入有以下4个特征,即可理解性、趣味性/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够的输入量[4]。输入方式包括阅读材料输入、视听材料输入、篇章背诵输入、教师课堂知识输入等。Swain对于“输入假设”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必须有可理解性的输出,只有创造机会充分使用所学的语言,才有可能锻炼学习者的流利度和语法的准确度[5]。课堂输出活动包括模仿表演、看图说话、故事复述、故事创作、角色演绎、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立体的综合化建构,实现英语说、读、写、视、听、辩能力培养的空间一体化,是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三、演讲课的教学原则与手段

英语演讲课有2个要素:一个是教师的“教”,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演讲的相关知识,诸如演讲技巧、演讲稿写作、演讲审美及演讲心理等;另一个是学生的“练”,演讲课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利用现实的生活元素,自主地、系统地、探究地进行演讲演练,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课上应“精讲多练”,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和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宽松型、学生友好型的课堂氛围,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交互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分配“教”与“练”的比例,精心设计和组织演讲场景,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模仿、操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1.观摩成功演讲范例

英语演讲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的最快捷的途径是观摩。通过观摩,学生对英语演讲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可以让学生观看英美国家名人演讲的精彩片段,让他们很直观地感受大师们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观摩之初,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关注演讲者的语音语调;用心观察,注意演讲者的一举一动,如姿态、肢体语言、服饰等。随着观察的深入,教师可要求学生注意演讲者的演讲技巧,并适当对演讲个案进行简单的点评,讲解其中相关的演讲技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成功演讲的关键因素。也可以选择CCtV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的录像给学生们观摩。实践证明,演讲课程之初多观看英语演讲成功的范例、演讲比赛的录像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羞涩、树立信心,是演讲学习初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模仿成功演讲

观摩一定量的成功演讲范例后便可引导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首先是形态模仿。鼓励学生模仿演讲者的“形态”,但并不是要求学生与演讲者有一模一样的身势语,因为文化差异,有些身势语在中国不一定能得到认同,如过多的耸肩和扬眉等。要根据演讲内容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其可以与原演讲者的动作有差异,但基调和情绪必须是一致的,不能把演讲做成盛气凌人的训诫或哗众取宠的煽情。其次是声音模仿。要求学生模仿演讲者的用声技巧,如气息强弱的处理、换气、断句、停顿等。语音的模仿是关键,元音要尽量发得饱满,结尾的辅音要轻发,还有注意吞音和连读现象等。语调也不可忽视,要求学生在演讲节奏、句子升降调、轻重音等方面尽量靠近演讲者。最后是文本模仿。演讲文本模仿亦如书法临帖,很讲究“循规蹈矩”,一般而言,尊承古人的法帖是最优的选择,可以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可从经典范本中挑选出精华部分,如精彩的开头、有力的说理、美妙的修辞等供学生模仿写作自己的演讲稿。

3.演讲技巧训练

观摩和模仿是演讲的初始阶段,之后就进入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阶段,如怎样审题、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织材料进行主体内容的逻辑说理、怎样做到演讲文字的准确与生动等。讲授完相关技巧后要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教师可以给出题目,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收集相关材料、拟出提纲、整理材料、写出讲稿。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修改演讲文本,要求学生把观摩到的演讲技巧和课堂学到的演讲知识充分运用其中。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挑选学生进行演讲实战,演讲完毕后,先由同学点评,然后老师做出整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大多能在众人面前开口演讲,而且是言之有物的、逻辑性较强的演讲。

4.课堂英语演讲比赛

当演讲的基本技巧都进行了介绍和训练之后,学生对演讲技巧运用得比较娴熟,信心也逐步树立起来。接下来要锻炼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表达能力。可将命题演讲和即席演讲结合起来训练。教师可提供一些演讲题目让学生抽签(题目应该随着课时的推进由易到难),抽到签后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做出一个3分钟左右的演讲。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由组员打分,评出最佳演讲。然后各组的优胜者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角逐。分组比赛的好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进行打分的好处在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评判演讲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5.课堂英语辩论赛

英语辩论赛更能锻炼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氛围里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快速反应的能力,更具挑战性。在大量命题演讲、即席演讲训练之后,可组织一些班级辩论赛。教师拟定一个贴近生活、有时代色彩又富有争议的题目,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学生课前收集材料,做好充分准备。课上进行辩论,按照正规辩论赛的赛制和程序,正反、反方分别设一、二、三辩及自由发言人,由教师充当主席。辩论演讲更具对抗性,是即席演讲的更高层次,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有效手段,一般可一个月举行一次。

6.演讲拍摄及分析

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各3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下次课上播放上次拍摄下的学生演讲录像,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分析讨论,利用相关的反馈表向演讲人提出具体的反馈意见。运用和分析学生自己的演讲视频资料可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演讲学生看到自己的形象和表现,可以更清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水平,从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观看演讲视频的其他同学就可以比较、分析出他人演讲的优劣,以扬长避短。

通过以上这些教学环节和手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快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定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和运用水平、文化修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将得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玉.“读议写”课程改革―――以美国历史与文化教学实践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118-120.

[2]Lucas,Stephene.theartofpublicSpeaking[m].newYork:RandomHouse,1986.

[3]陈惠.英语口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2

准备是搞好演讲的前提。首先是要确立一个题目或一个话题。一般演讲赛都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如要进行演讲比赛则必须对各个方面加以准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找好立意点,拟定题目,如政治方面的演讲主题:wto、统一、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经济方面演讲主题:西部大开发、农村经济、再就业;教育方面演讲方题: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文化方面演讲主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校园文化;环保方面演讲主题:manandnature;科技方面演讲主题:网络、克隆、基因;卫生方面演讲主题:keepphysicallyandmentallyhealthy;体育方面演讲主题:olympics……有些方面题目太大,可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思考,找好切入点,将题目细化和具体化,写出演讲稿的提纲,构思和组织演讲稿结构。

拟定好话题后的第二步就是演讲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阅读大量的英语原文以及各类英语报刊杂志,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英语思维的过程,对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有关资源与材料收集所需的内容。然后对材料加以整理或进行梳理,舍弃不太重要的内容或用不上的材料,准备写演讲稿。

2.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首先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

演讲稿的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就内容而言要主题鲜明,表达完整;就文章组织结构而言要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就语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有效、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恰当地运用明喻、暗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用词要准确,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模糊、晦涩的字词。总之,要考虑听众对象,注意演讲的措辞,但又要简明扼要、有理有力、结构紧凑。许多着名的演说家的不朽之作都有振奋人心、扭转乾坤般的力量。从马丁.路德.金的“ihaveadream”,美国总统林肯所作的着名的盖茨堡演说,到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说,不少句子都成为不朽的佳句,值得认真研读。

3.进行演讲

具备演讲的知识和技巧,演讲稿的完成只是演讲的序幕,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则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训练时,分析演讲要领,训练演讲技巧和姿势语,观看cctv杯和爱立信杯等英语演讲的录像,了解并按照比赛评分标准进行严格的模拟训练,观察演讲过程是否具备以下特点:主题鲜明,表达完整;思维清晰,逻辑性强;感情充沛,富有表现力;发音正确,语音语调标准;反应敏捷,回答准确;着装整洁,仪态大方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多进行模拟演讲,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有的同学能讲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怯场,甚至在比赛中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或有一些不良的举止而被淘汰出局。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3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在此之外,有必要开展课外活动,它对课堂教学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巩固学生学习成果,课内外结合,学生课上学了英语就要用,课上用,课下也用,这样才能养成运用英语的习惯。教师要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多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

为了全面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必须大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它在方法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选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活动,这样,不但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会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要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而定。

一、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单就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还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当数量的读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除了平时抓好课堂45分钟教学之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巩固领悟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享受学英语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听”、“说”活动

此活动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可以以“四个一”活动而展开的。即每周一首英语歌曲,每月一部英语电影,每月一次英语竞赛,每学年一次英语节。

1. 英语旋律

利用兴趣小组,教学生们唱英语歌曲,例如: You are my sunshine, moon River, Jingle Bells, auld Lang Syne, Do Ri me, i have a dream, proud of you, over the rainbow, another small adventure, Seasons in the sun, Carry on till tomorrow, You raise me up, i believe i can fly等。

2. 影视赏析

英语影视作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能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知语言。如:欣赏影片《alice in wonderland》《Heidi》、《Lion King》、《Little Stuart》等,欣赏完影片后,英语老师还可以有目的地教授学生印象最深的词汇、词组和句子,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英语影视作品进行剪辑,也可以就某一精彩片段进行反复地播放,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如:我让学生进行过一次《Lion King》角色扮演小比赛。

3. 英语演讲比赛

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们准备一些材料,并进行演讲。例如:my favorite sport; money is happiness,is that true?等。要让学生在自己查找资料,自编演讲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和满足感。

(二)“读”、“写”活动

英语阅读、摘抄与写作。为了养成学生认真踏实的英语阅读习惯,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杂志、优秀的外国文学名著的简写本,并要求学生养成做英语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它大致包括:

1. 日积月累作摘抄

学生摘录新单词、妙词佳句,也可以摘录精彩片断,从而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2. 故事简写练写作

老师要指导学生概括出所读简易读物的要点或故事梗概,或者指导学生写出某一章节的提要和基本内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自制英语海报。英语海报内容一般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点滴、习惯用语等。英语海报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生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为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打下基础。

3. 知识讲座

定期开办英语知识方面的讲座,如《怎样巧记单词》、《学好英语语法的妙计》等,增加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了解。同时在英语沙龙中,师生共同就一个话题进行交流,从而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

二、加强辅导,通过辅导使学生弥补知识空白。

让学生练好基本功,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框架,把每一阶段所学的知识理清楚,重点找出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复习的同时提纲挈领地列出基本内容、重点和关键以及和前面知识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举行小型的英语竞赛活动。

包括英语写作比赛、听力比赛、词汇比赛及演讲比赛等四项比赛。根据比赛结果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改进英语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4

一、利用直观手段激趣

实物、图片、简笔画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学生特别喜欢,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手段教生词,可以使学生对词的音和义建立直接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词义。

如教学pen,pencil,box,bag...这些都是随手可得的实物,apple,banana,pear...等也很方便携带。而不能带来的可利用图片或简笔画,如sheep,dog等,学习nearthehouse,besidethehouse,infrontofthehouse等,可利用积木在讲台上搭建一座“房子”;学形容词也可以用实物通过对比来呈现其含义,如new-old,short-long,big-small,full-empty等,一些数量的短语也可以用实物来表示,如一杯水:acupofwater,二张纸:twopiecesofpaper等,通过这些实物呈现,加上教师的语言介绍,这对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很有趣。

二、利用电化手段激趣

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电脑等是英语课不可缺少的设备,要充分利用这些设备,为课堂有效地创设情景,烘托气氛,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内容,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际。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动静结合,声形俱备,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

三、利用游戏激趣

英语课单调的模仿,操练是相当枯燥乏味的,若在课堂上做一做英语游戏,既可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游戏多种多样,属创造性劳动,教师要灵活地运用语言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许许多多有趣的游戏。如猜测法,是英语课上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可以猜人、猜物、猜出生年月、猜方位等。如猜物:把铅笔、钢笔、书、橡皮等放在盒子里,让一个学生提问:istherea...?arethere...?isityellow...;单词接力法;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单词,然后指名另一位学生接着写,要求所写单词的首字母要与前一个单词的尾字母相同。如:student―time―egg―girl等,若分组竞赛,会更加有趣。

四、利用情感激趣

影响外语学习的最大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英语教师要设法消除各种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障碍,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要尽力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要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尽量多表扬、少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答错或在课堂上顶撞教师的学生,也要忍耐、宽容,千万不要动辄批评,更不可挖苦、讥讽,甚至以罚代教;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应对每一位学生奉献爱心;鼓励、赞扬对基础差的学生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只要有进步,就要肯定、表扬,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趣和良好的心境,让其感受到参与教学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信心和求知欲望。

五、利用竞赛激趣

根据青少年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开展英语竞赛,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技能、智力。他们在竞赛中学习,精神更兴奋,学习兴趣更浓。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常开展的竞赛有:书写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唱英语歌比赛、基础知识比赛、写作比赛、记英语单词比赛、抢答形式、个人小组对抗赛、习题竞赛、听力竞赛等。通过竞赛,学生能及时了解学习结果,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得有成效,从而更加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英语的动机。

六、利用表演激趣

学英语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外要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情景或自然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学习和使用各种场合所需要的恰当的语言,从大量的言语实践中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表演。例如:在学习比较级与最高级时,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景:一位学生在商场里购买东西,买卖双方在用英语交谈,所用语言尽量使用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如:

Canihelpyou?

i’dliketobuy...

whatabout...?

it’smorebeautifulthan...

Howmuch...?

it’sthecheapestof...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5

英语学习中,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听、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而且社会对于口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口语教学状况和收效不容乐观。

1.初中生英语口语实际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

1.1学校实行大班额教学。大班教学的一个班有六、七十个学生,甚至更多。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在人数众多的课堂上组织全体学生操练口语十分困难,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虽然是面对全体学生,但那仅仅是读书而已;分组操练之后的汇报和表演也只能选择几组,大部分学生只是观众,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受到限制,口语练习之后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口语训练收效甚微。

1.2英语课堂教学、考试形式单一。现行的英语考试偏重于笔试(占80%-85%)和听力(占15%-20%),中考没有口语考试。在这个指挥棒下,什么最能出成绩?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那就是做大量的试题、讲解语法。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记笔记,偶尔也有句型操练和小组活动,但那只不过是小插曲而已,口语训练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1.3英语词汇量贫乏。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只有语法而没有大量的词汇,就不能表达任何思想。对学生来说,扩大词汇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词汇学习困难重重,经常是记过的单词没几天就又忘了。因此,不少学生语法学得不错,但由于词汇量不足,不能用英语和别人交流,给交际带来障碍。

1.4英语教师自身口语素质不高。大面积提高口语教学水平的关键在于教师,但是很多因素造成了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参差不齐,不少英语教师所讲的英语不够地道,口语也不够流畅,直接影响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诸多原因形成了当前"哑吧英语"这一畸形现状。那么,如何实现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成功转化呢?

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策略

2.1扩大词汇量,掌握重要句型。词汇、句型是练习口语的基础。一方面中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课本当中的基础词汇,仁爱版英语教材的词汇量十分丰富,学生要熟练地记忆并运用起来。学生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课外词汇量,多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接近生活的课外读物,学会一些最流行的词汇,让自己的口语话题丰富起来,产生说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对课文中经典片段的背诵和记忆工作,这有利于让学生掌握高质量的句型。

2.2通过复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仁爱版英语教材中很多内容和话题都是学生喜欢的,在很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口语练习素材,如初一下册Unit5ourSchoolLife主要谈论学生的学校生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课文内容,用上所学的生词复述课文。教材中还有一些人物传记类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主人公的生平和主要事迹,以时间的变化为线索,给出关键词,让学生去复述。也可以就阅读材料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再让学生把整个内容串起来复述一遍,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复述课文的难度,增强学生说英语的信心。

2.3加强模仿朗读,强化语感。模仿是一种十分快速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初中生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材料或书中的内容,通过模仿来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学生在模仿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让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使学生能够融入模仿的角色,读出自己的感情,最好能够背诵经典的片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照课文听录音,获得对整篇文字发音的大致印象,获得对其情境的把握,从而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模仿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把模仿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有话可说,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

3.注重课外活动,加强口语实践

3.1英语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单词拼写过程中,我通常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比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的单词记忆变得有趣起来,如单词接龙比赛:moveearnneighborright…看谁接的龙最长。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目的就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3.2英语歌曲比赛、戏剧表演、小品表演。初中学生大多数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在整个节目的演练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表演之后,要对过程进行评价,可以请同学们评出"最佳编导""最具英语潜质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歌手"等。我校每年的英语艺术节活动,都要涌现一批优秀的口语和表演人才,我们对这些学生发放荣誉证书,全校学生对这个活动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明星演唱会。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3.3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英语角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每周固定一个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举行英语角活动,主要以年级为单位,地点不定,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每个小组都选一位组长负责,内容可以由大家讨论决定,教师要和他们一起活动,帮助他们开口,并要求组长把每次活动中学生参与情况记录下来。校园广播可以为学生播放英语新闻、诗歌、故事和歌曲。营造英语外部环境,这一切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表达的能力。

这些形式活泼、内容广泛的课外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操作语言的自豪感,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加强实践,培养丰富的语感。

4.采用新的口语测试手段,全面推动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94-01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根据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仅仅依靠英语课堂教学还不能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的教学手段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上。英语教材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为了充分体现英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形式上的实践性,我们倡导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大胆创新,采以下几种活动形式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技能竞赛活动

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课时时,要围绕“实践”二字,注意密度、深度和广度;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不再是主要通过教师讲授、教材学习、作业练习等途径获取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教师辅导下直接接触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巩固运用知识,提高水平。为此,我们可采取书法、朗读、问答、唱歌、查字典、听说、猜谜、游戏、演讲、讲故事、翻译、对话、接龙、英语小作家、英语小记者、填幻方、听词表意、画简笔画等活动形式。其中竞赛活动侧重于英语歌咏比赛、英语单词接龙竞赛、英语童话故事表演、英语百科知识抢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猜谜竞赛、即景写作比赛等。这种类型的活动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学生学得生动,记得牢固。但对教师的作用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开展活动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活动内容与形式,制定活动步骤,落实活动的组织人与主持人,完善活动评比规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尽量做到生动、有趣、新颖、灵活,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同时,教师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考虑周全,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急措施,使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对于表演型的活动,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一定的表演素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以“伯乐识马”的精神,恰到好处地使用人才,让具备不同才能的学生在各自的优势范围内发挥作用。

此外,还要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如教初中英语第一册中的“postcard(明信片)”及“businesscard(名片)”时,我让学生用电脑进行设计明信片和名片,并评出“最佳设计奖”,出乎预料的是有些学生居然能用各种不同的软件设计(有的用powerpoint,有的用word,有的用wps等)并且设计得非常漂亮。

二、板报园地活动

由班上推出3D5人组成采编小组,分工负责设计版面、绘制板报刊头、征集稿件等,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轮流定期出版。板报内容可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内容可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趣味问答、智力游戏、趣味阅读、疑难解答、方法指点、习题解答、作业展览等,也可以刊登英语日常用语、课堂用语等。内容形式灵活多样,栏目不拘一格,可配合教学的各个阶段,可反映学生的校园生活,可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可介绍各国风土人情等。另外,办好板报应注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图文并茂。如可用Students’world(校园内外)、FamousRemarks(名人名言)、Sports(体育)、ChineseFood(中国菜)、Learning&thinking(学习与思考)等作板报刊头。

三、综合服务台、英语沙龙活动

可设小卖部、图书室、医生诊所、车站等,学生轮流做服务员或相关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创设英语沙龙,吸引英语爱好者自愿参加。此类活动重在交际。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尽量模拟交际情景,充分利用交际的功能,力求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只有在较为真实、较为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表演,交际才会真实,气氛才会活跃,这样才会达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表演要尽量进入角色,要鼓励学生在表演时神态符合语言的交际性。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7

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1.英语歌谣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2.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与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回顾如下。

一、回顾

这个学期工作任务进行了调整,担任六年级、三年级两个年级的教学,四五年级由实习老师担任。同时,我还兼任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两节课。六年级一节校本课程。征求学校同意,我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载体,试图开展英语绘本阅读,进行英语歌谣课程探索。

(一)英语歌谣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1.绘本

由于本学期工作任务的调整,我将英语歌谣的研究焦点集中在英语绘本上。计划

以英语绘本课程为研究载体,在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教学论范畴中系统贯穿“元学习”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性学习,更有效学习。

英语绘本是集图画、英语文字(多以简短、朗朗上口类似歌谣的韵文为主)为一体的故事书。英语绘本多由享有盛誉的世界顶尖级的儿童画作家绘图,有的既绘图又撰文。一本绘本往往就是一个优美的故事。这些绘本故事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力,以儿童的视角,讲述着一个个美妙隽永的故事。本学期,我一共选择了六个英语原版绘本,它们分别是:

《theveryhungrysnake》

《theveryhungrycaterpillar》

《it’sokaytobedifferent》

《therunawaybunny》

《there’saalligatorundermybed》

《where’smyshare》

如何在众多的英语绘本中选取适合学生的绘本材料?我的选取原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适合孩子年龄特点、通俗易懂;二是特别经典,经过时间检验并享誉盛名的。绘本选取后,我便开始在五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实践。通过一个学期断断续续的探索,我基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英语绘本课程的操作模式。简单而言,这个模式有着以下几个程序:

1)绘本材料的选取。绘本材料目前基本来自网络,以原版绘本为主,通过下载电子版,并制作成ppt。

2)资料的准备。除了制作ppt外(ppt中除了完整呈现绘本故事图片,还应突出英语文字,必要时要附上中文),还要为孩子们人手准备一份文字稿,并事先根据绘本故事内容拟定一些练习题目,题目的设置基本考虑有二,一是阅读能力及相关技巧的训练;一是故事的领悟与创造发挥。主要目的是检测孩子们对于故事的理解程度,同时培养孩子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开启其想象和创造之心门。

3)故事呈现、讲述。运用饶有趣味的形式,如图文互现、启发猜想、设置悬念等,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感知、领悟、发现、收获。

以绘本《theveryhungrysnake》的课堂流程为例:

a故事呈现

ppt以一幅幅图配文的形式呈现故事,学生在看故事、读故事、猜故事中初步感受。此处利用文本特点,运用提问、对话、猜测等多种形式进行趣味“悦读”,领悟文本的独特与奇妙。

如此课,小蛇每天吃的东西可以设置悬念,引导猜测。同时,教师夸张的语言和表情,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渲染作用。不必理会学生发出夸张的惊讶之声,那正是文本所蕴含的独特魅力的体现。

B自读故事

发放文本资料,脱离图片引导,回到英文文本,自读故事。

C自述故事

再现故事图片,借助文本的牵引,自述故事。由图及文,提高要求,并加深印象。

脱离图片及文本,复述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并把握故事的结构特点。

D续写故事

2、英语歌谣

英语歌谣(歌曲及歌谣chant)主要以三年级为主。后半学期我在三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堂增设了一个活动项目,即三分钟英语歌谣表演。歌谣主要以教材的内容为主,个别孩子将剑桥英语学习班所学的内容也进行了展示。孩子们兴趣很浓。在练习、表演、展示的过程中,不但复习了所学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胆量,感受到了运用英语的乐趣。

由于初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最初孩子们很兴奋。然而两个班(三年级有两个班)的表现截然不同。一班孩子参与度很高,但明显准备不足,属于盲目参与,且毫无秩序;二班体校的孩子略显胆小,但看得出很感兴趣,渴望参与。于是,在一班,我口头制定了一些规范,比如约定好表演的时间,每次全班不超过三分钟,前两分钟由没有表演过的同学表演,后一分钟交给已经表演过的同学。同学表演的时候,要求注意倾听。一人表演,另一人可站在旁边准备。但只准一人或一组,以免造成无序的局面。表演完毕,引导孩子说完“thankyou”再上位,其他同学应报以掌声。所有同学表演完毕后,针对同学的表演进行简单评价。二班亦如是。但二班更倾向于鼓励、肯定,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我还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趣味英语歌谣表演的视频,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供多样的表演形式,还可以学习一些新的歌谣。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英语已经由原来的羞涩、腼腆、放不开到自然、大方,有的还想了很多点子,如邀请伙伴、改变表演的形式,使自己的表演有创意。当全班人均上台两次后,课前三分钟英语歌谣表演进入了瓶颈状态。学生本来掌握的英语歌谣数量有限,表演来表演去就是那几首歌谣、歌曲,已经很难有新意。于是,我随即宣布,将开展班级英语歌谣比赛。孩子们欢呼雀跃。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期,英语歌谣比赛正式开始。

虽然时间有限,条件有限。但我尽可能地进行筹备,希望办一个像模像样的英语歌谣比赛。筹备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员,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激情;二是明确比赛要求,一人或多人表演,内容歌谣和歌曲,自己准备道具等;三是安排好主持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四是确定比赛程序,先是报名,再抽签确定出场顺序;五是比赛之前会场的布置。我选取了教师活动室做比赛场地,还发动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窗花,把黑板布置一新。我还自备了相机,把孩子们的表演一一摄下。

比赛进行得非常顺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有些孩子的表演堪称精彩!看得出,孩子们都很期待下一次的英语歌谣比赛。这也为下个学期的英语歌谣拓展与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二)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与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习惯主要是倾听习惯、坚持听读英语习惯与作业习惯。倾听习惯除了一如既往地强调外,还特别针对个别习惯较差的同学予以及时关注提醒。对于全班而言,一是营造静心的氛围,比如上课前播放宁静舒缓的音乐。一是讲清要求,明确规定。如听力练习时,插嘴的同学以扣分作为惩罚,让孩子体会到不注意倾听、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英语听读习惯除了平时强调外,在期初,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说明平时在家听读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每个孩子英语书的最前面,贴有一张“英语听读情况表”,设有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栏目,将每单元的听读情况以星星的形式进行登记。并承诺孩子期末进行统计,老师会将听读情况反馈给家长。

由于不再任教全校四个年级的英语,作业的负担减少了很多。面对两个年级的孩子,除了极个别习惯较差的,绝大部分都能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极个别的违法要求的,我也能抽出时间进行了解,并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的是偶尔的忘记,或是交错作业本,一般将作业补上就可。有的是家庭教育导致的问题,则随时将情况反馈给家长,向家长申明重要性,尽可能取得家长的配合。无法取得家长配合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抽时间进行个别教育和辅导。

关于元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学期主要针对元学习能力中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实践探索。

所做的简要列举如下:

1.作业的预习项目,要求孩子写出预习后不懂的地方。

2.每一次检测后,引导孩子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写出一句话:我要努力的地方。

高年级则需要填写《self-assesment》(自我评价表),并书写《我的反思》。

3.引导孩子学会制定学习目标。如六年级的英语毕业考试,每个学生将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写在纸上,投入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箱子中。老师承诺考试结束后,会根据目标一一对照,并表彰目标实现的同学。事实证明,六年级孩子完全能领会老师的意图,并实实在在地将目标内化为行动。整体而言,最后的考试情况比较理想,绝大部分同学的目标都得以实现。班级合格率为100%,优秀率68.1%。

4.平时的学习、考试等,给予孩子自我评价的机会。如英语听读情况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察等。

二、反思及展望

绘本课程的探索方面:

1.经过一个学习的实践,我发现并不是每一个绘本都可以让孩子们模仿着创作的,绘本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是因为它神奇的想象力和可贵的儿童立场,以及贯穿其中的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而某种程度上,“真、善、美”只可欣赏,只可如阳光雨露一样慢慢滋润心田,机械的模仿只会将绘本所蕴含的丰富蕴藏简单化、格式化,从而在无形之中削弱绘本的无穷魅力,降低趣味,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远离绘本。

2.困惑于绘本故事的教学仅止于故事的介绍和阅读,不能体现英语学科特点,更没有专门而系统的研究目的,虽是一直标榜“元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这一目的却是形同虚设,一直没有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点”。下个学期,我将在搜集大量的英语歌谣、绘本等优秀资源的基础上,把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但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材料集中起来,经由介绍——欣赏——表现的方式,以“主题”的探究形式,融英语歌谣、绘本、诗歌、歌曲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既让孩学课题工作总结子们在英语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中领略英语语言的美,也在诸如“愿望”“母爱”“友情”等主题中感受浓浓人文精神的熏陶。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则自然渗透其中,在不断强化练习获得无形的提高。

3.致力于构建一种理想的教学共同体,即师生围绕伟大事物的魅力,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翩跹起舞。作为教师,不再是纯粹的传授死的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最好教师能感觉到自己不是在“教”,而是和孩子们一起,体会绘本所营造的奇妙意境,享受课堂这一刻。

英语歌谣方面:

绘本课程只能利用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英语歌谣则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下个学期英语歌谣将主要在三、四年级开展。计划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每周三节课,第一次教授新的歌谣,第二次复习,第三次表演。如有可能,在每三个单元结束(并不绝对,可根据单元的主题内容适当整合)后,举行一次英语活动,以游戏、歌谣、比赛等形式复习巩固。同时,下个学期三四年级仍然计划开展英语歌谣比赛。

总之,新的学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以主题形式,广泛收集整理相关英语资源,包括歌谣、歌曲、绘本、故事等。

2.吃透每个年级的教材,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要求,将课标要求融汇在英语歌谣等课外资源之中,使英语歌谣资源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如能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编制系列英语歌谣及绘本课程的自编教材则更加理想。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8

作者在2009年离开企业,刚刚涉足商务英语教学时,发现有些学生的英语演讲非常流利,但在课堂上却无法迅速理解和答复教师随机提出的问题,此外,其真正参与到外贸展会实践的时候,也无法应对外国人提出的问题,这对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语对话中的应变性?

二、商务英语口语对话中的不可预知性

alanCunningsworth在《如何选择教材》(ChoosingYourCoursebook)中提出,评估语言教材口语技能练习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考查教材中的练习是否有助于学员应对口语对话中的不可预知性。对于商务英语而言,在真实的商务场合中,商务人员必须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明白对方话语的含义并作出相应反应,因此应对口语对话中的不可预知性的这种应变性尤其重要。作为商务英语教师,有必要保证课堂互动避免定型,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的后期。

三、定型的口语练习

定型的口语练习,一般都是出现在学生学习的早期,这个阶段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一定的习惯用语和对话模式。以下是口语练习中一些常见类型,都带有定型的特点:

1.对话填空题

在这种对话填空题中,一方与另一方需要共享一些信息以用于解决问题、收集信息、或作出决定,这种练习使学生有机会多说英语,并由于信息的辅助,可以说出比其他情况下更多的内容,另外,这种练习使学生必须设法用英语表达出所需要表达的意思,让对方听懂,从而完成练习规定的任务。这样的练习可以作为学生的早期练习,使学生熟悉一些习惯用语和对话模式,为后面更高层次的练习打下基础。但这种练习框架是定型的,内容是可以预测的,是不能反映商务工作中的真实需要的。

2.问卷调查

题问卷调查题一般也是被编排出现在商务英语教材的前面部分,它同样可以使学生学会使用习惯用语和对话模式,为后面的更高层次练习打下基础,但它也是定型的,内容也是可以预测的。

3.根据提示进行对话练习

根据提示进行对话练习也是学生在口语练习的初级阶段需要进行的一类练习,这类练习给出了大量提示,学生只需要逐步遵循提示就可以完成对话。

4.话题演讲

话题演讲属于剑桥商务英语BeC口试三个组成部分的第二部分,也是目前高校或省级英语口语比赛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有这么几个作用:(1)让学生学会根据主题组织语言素材,练习使用一些习惯用语,熟悉商务知识;(2)便于一些商务场合中的应用,如公司介绍、产品介绍等。但在大多数商务场合中,由于很多实时因素的限制,商务人员需要在几秒钟内明白客户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在口语学习的后期,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习惯用语、对话模式和商务知识后,应变性显得尤其重要。

四、解决方法

1.利用互动视频

到目前为止,教科书仍然是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主要教学辅助材料,因此在上节中提到,编者在教科书中可以在不同的页面设置不同的角色提示,便于学生训练应变性。但如果条件允许,有一些教学软件或硬件教学辅助材料也是可以使用的,比如有一种互动视频,可以应用于教学中,同样可以训练学生在口语对话中的应变性。

2.口语对话练习伙伴的更换

在防止口语对话定型的方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对话伙伴不应该固定,在学生参加剑桥商务英语口试或者其他口语考试的准备过程中,他们一般都要找自己的同学充当自己英语会话练习的伙伴,在一年甚至几个学年的学习过程中都不更换对话伙伴,实际上这对初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效果,可以促使双方熟悉一些英语词汇和惯用语,练习一些对话技巧,但当学习进入到一定阶段,固定的对话伙伴对自己将来适应真实的商务场合是很不利的,因为自己与固定的对话伙伴长期接触过于熟悉,对话模式趋于定型。因此在口语教学的一定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意经常给学生更换口语对话伙伴,促使其提高口语对话的应变性。

3.课堂上的随机提问

很多高校都定期组织英语口语大赛,在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是话题演讲以及随后的提问,尤其是对商务英语专业组比赛来说,前者可以考验参赛人员的语音、语法、词汇量、商务知识,后者可以重点检验参赛人员的应变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进行随机提问,这种问题没有写在书本上,学生无法预先看到,通过这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应变性。

4.参加实践活动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9

第一步:课前教材的活化处理

教师在课前对教材的活化处理是实现英语教学学以致用的基础。有一些教师仍然或多或少受老教材的影响,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这样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前就要考虑把书本上的知识作活化处理。新教材是一本很适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好教材,教师要通读、钻研新教材,了解整个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轻重环节。同时我们注意到了新教材的特点是以听说为主,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大语境,使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练习语言和巩固语言。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之后,教师就应备好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考虑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情境设置,把教材活化。一个单元最好一次备完,使本单元的教学具有系统性,便于分散难点,各个击破,这样学生不会感到学得过分吃力,同时也比较乐意接受新知识,在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这为实现英语教学的学以致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课堂上教法的灵活运用

1.运用形象性教学

形象就是直观,直观最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力,能使记忆最深刻、最牢固,也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到的东西能为学以致用打基础。其中包括运用实物教学和运用形象语言或体态语言进行教学。

实物教学是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教师的讲解与观察实物相结合,更能启发学生对直观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而牢牢记住所学的内容。在运用形象语言和体态语言进行教学方面,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表述清晰、语调抑扬顿挫、情感强烈、语言幽默,学生肯定会听得津津有味、神采飞扬。再加上适时适当的手势、眼神和姿态,每个学生都会随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出现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而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多说、多练,逐渐实现英语教学的学以致用。

2.运用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一种立体教学,即教学向空间发展,在与现实生活相仿的环境中进行。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由音、像以及语言文字组成的空间里进行英语学习,容易进入交际的角色,所学的英语材料在声像和语言所构成的情景中也更容易再现出来。另外,英语电化教学在为学生提供趋于逼真的语言环境时,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所学语言的熏陶,有助于迅速、准确地掌握外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3.创设具有交际性的真实情景

交际情景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教材交际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中学生爱表现、爱活动,他们往往喜欢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表达他们的七彩人生。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把课堂变成一个真实的交际场。常采用的活动有:值日报告、小组讨论、角色表演、小型新闻会、猜谜等,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英语教学的学以致用。

第三步:课后语言的真实运用

1.成立英语俱乐部

每两星期利用某天的课外活动时间,由教师或英语课代表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活动,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样。例如:观看英语录像;学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表演课本剧;开展英语角等。

2.成立学校英语广播站

从学生中选出语音、语调较好的,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成立学校英语广播站。教师对广播员进行培训,从中选出站长、组长,由他们负责组织广播员进行每天的英语广播。广播内容应丰富多彩,具体的广播栏目、广播时间及广播员由站长和组长拟定,并制作成表格,以便教师指导和督促。

3.举行多种形式的英语比赛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在不同年级进行不同项目的英语比赛,也可以举行全校性的比赛。例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抄报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单词大赛等。

英语比赛演讲材料篇10

englishnursingFoundationStage

LvXingye;ZhuYi;wangHui;LvHaiyan;

SunHan;Jimeiheng;LiuXifei;

HanDongmei;wanHui;LiYanjun;LiXiaoqing

(河北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067000)

(ChengdenursingVocationalCollege,Chengde067000,China)

摘要:开辟国际护理就业市场是我国未来护理教育方向之一。生源质量下滑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但只要教育与管理得法,涉外护理教育还是大有可为的。

abstract:toopenupanursingmarketinabroadgeartothenursingeducationinthefuture.there'snogettingawayfromthefactthatthequalityofstudent-resourseislettingdown.ifthemethodofeducationandmanagementiscorrect,foreign-relatedcareeducationinenglishwillhaveabrilliantfuture.

关键词:英语护理基础阶段一体化

Keywords:englishnursing;foundationstage;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74-02

0引言

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我校课题组对除自治区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以外的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72所中、高等卫生职业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英语护理专业”开设时间、在校生人数、已毕业人数、出国就业人数等。在收到反馈的143所中、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中开设有“英语护理专业”的有120,占受访院校的83.9%。“英语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数约为52917人,累计毕业人数约为59799人,累计国外就业约1896人。出国最大的障碍仍是语言关,特别是听力和口语。承德卫校自1989年开办英语护理专业以来,截止于2008年5月已向国外输出1087余人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中东等国就业。2007、2008、2009年分别出国136、152、174人,分别占同期英护毕业生的35.4G、36.1G、30.5G。工作签证(包括护士、护工)占出国人数的70G,留学签证(澳洲、英国)占30G。早年由于出国渠道不畅,大部分学生留在大城市就业,因为英语好的护士在大医院受青睐。近几年出国途径增多,故大部分都是后来出国的。我校是全国英护教育协作会理事长单位,其英护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生源质量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校就此于2002年成立了英护教育基础部,教学与管理与校本部相对独立。经过8年的探索与实践,对近6000余名英护新生进行一年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现介绍如下:

1学生管理

1.1签订齐抓共管协议书依据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部的实际情况,详细制定齐抓共管协议书。入学时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并签字同意,一式两份。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对学生及家长都有较好的约束作用,特别是在解决一些纠纷方面更有意义。

1.2准军事化封闭管理职业学校的学生巩固军训成果,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非常重要,因为自制力差是他们最突出的缺点,军事化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执行时间上的刚性,这对学生英语活动的进行及养成教育相得益彰,大有好处。

1.3禁止使用手机前提是宿舍内安装卡式电话。手机对中职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从一定程度上讲,管住手机就管住了学生。

2教学管理

2.1分层教学在新生入学后2周军训内完成。用初中水平的英语试题进行测试,一般不考听力,时间控制在90min内。因为是摸底测试,不用提前通知复习。然后严格按英语成绩分班。基本分两个层次,称为强化班与普通班,其比例控制在2:3。对于分数不够要进强化班的学生要予以杜绝。可一学期进行一次微调。一学年进行一次大调。但重新编班,彻底打乱秩序对学生会有较强的负面影响,也会使管理缺乏延续性,因此近几年来我们都采用强化班调进与调出平均掌握在10个人左右、原班级整体不动的办法,实际运作中很成功。

2.2教材选择由于职业学校学生英语水准终极目的是通过雅思考试,所以选择教材非常重要。精读教材先后用过《高职院校英语读写教程》、《许国璋英语》、《大学英语预备级》、自编教材等,泛读一直用《新概念英语》,口语用外研社的《走向未来》。听力一直用《大学英语听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由于不是一套书,因而系统性与互补性较差。近年来由我校主编的《涉外英语综合教程》得到了同行的认可。通过在教学应用中不断完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3教学方法为考试学英语,使很多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烦厌甚至失去兴趣。我们的宗旨是在一年级要求背诵,以强化语音、语调为主。在英语发音上特别要求其准确性。坚持英语月考,教师集体备课,优秀者上示范课。语音要求强化始终,人人过关。课上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英语表演为必备内容。

2.4课外督导检查主要检查英语的背诵与模仿,包括精、泛、听所有内容。学生的背诵潜力很大,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切忌拖延欠账。除了课前检查以外,主要利用中午时间和第七节自习课来完成。要求每次都要打分,人人过关,达不到要求者过后补上。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其做法确有效果,学生的英语表达有惊人进步。但需要教师极大地付出。

2.5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2.5.1仿背诵及角色扮演课前15分钟,可采用个人主动参与结合抽查的形式进行模仿背诵,按授课内容安排角色扮演。最适合角色扮演的是听力课,因为听力课多数是对话和幽默小故事,需要学生课前认真准备。该活动要持之以恒,认真评价记分。

2.5.2早读每天早自习安排30分钟进行,由学生会学习部学生监督。内容为精、泛、听课文。要求尽可能大声朗读或背诵,人人张口,鼓励学生边听磁带边大声模仿朗读和背诵。强度掌握在冬季也要达到轻微出汗。

2.5.3午间交替进行听音和英语背诵检查在老师指导下,每天中午听音30分钟,内容可选用同水平课外资料。午间背诵检查精、泛、听课文。听力大部分是对话,事实上背诵模仿听力课文在发音及语调方面都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2.5.4双人口语和故事会固定安排在每天第一节晚自习进行。一般双人口语为30分钟,可由两个人自选题目对话交谈,或以听力课对话为脚本进行。故事会为15分钟时间,每天固定几组到讲台上表演。要求讲故事要脱稿,辅以惟妙惟肖的动作。主持人先收集故事内容并准备好台词,为防止流于形式,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会要认真记录,并及时向教师反馈。

2.5.5英语书法比赛于开学后的第一个月进行,主要是集中展览各班的优秀作品。要求学生有组织地参观并在以后的英语作业书写中坚持、渗透。整洁、规范的英语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2.5.6英语单词比赛各班组织代表队,结合初中学过的内容,采取汉译英、英译汉、抢答、动作猜词、单词接龙等形式。可以台上台下互动。这一活动一般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进行。

2.5.7模仿背诵比赛举办时间为每年10月和次年3月。因新生语音的纠正应侧重于开学第一个月,所以模仿背诵比赛在开学一个月后举办是很有必要。经过一学期学习,来年开学初再举办一次同类比赛,能使学生提高信心,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2.5.8英语主持人比赛英语节目主持人在学校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每天的双人口语,还是大型英语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英语节目主持人。因此英语节目主持人的培养选拔,在每年新生入学后就要留意。每周一至周五轮流主持节故事会,每班至少培养5对。对英语主持人要实行个别指导、统一培训,定期交流,随时回访、使主持水平逐步提高。每年5月下旬举办全校英语主持人比赛并进行才艺展示。此活动也为不断选拔高年级英语活动人才奠定基础。

2.5.9讲英语故事比赛此活动几乎是每天固定的英语活动。由班节目主持人安排,每天按固定组别上讲台,要求讲英语故事达到脱稿、语音模仿并带动作。全校性英语比赛比赛在每年6月份举办,节目主持人由公开选的学生主持。要求人人参与,各班在进行充分的预赛中选出参赛选手,以此掀起英语学习的高潮。

2.5.10学唱英文歌曲及比赛①歌曲选择:歌曲选择既要注重旋律优美,又要注意相关语法知识及歌词,这对促进课堂英语教学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Yesterdayoncemore这首歌在我国流行了几十年,对不同时代的学生同样有影响力。Carpenter那如诉如泣般的演唱、富有磁性的声音对每个人都有同样的震撼力。每届学生都是从这首歌学起的。takemetoyourheart和thedayyouwentaway对学生的发音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等都有很好的训练作用。Bigbigworld和myheartwillgoon里突出了do的强调作用。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英文歌曲或在一些重要活动如运动会前学唱Handinhand等。②时间安排:每天安排10分钟,时间在上下午预备至上课前。各班要有学生会文艺部的学生进行监督,确保人人开口,管理纳入操行。各班统一从互联网上下载后,用带有USB接口的影碟机接电视机播放,将歌词及翻译印发各班。英语教师在课上要抽出一点时间对歌曲背景、词汇及语法做一简单介绍,指导学生欣赏。③检查考核:首先要求熟练地背出歌词,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因为歌词就象散文诗。然后尽量模仿原唱;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可以看着歌词演唱。唱完后要予以点评,认真打分,计入成绩。每3―4周学完一首英文歌曲,每次每班抽查6―8人,唱过的可重复抽查,总之要求人人会唱。实践表明,即使抽不到,许多学生也踊跃前来演唱。对于加强班的学生,该项工作要持之以恒,不可流于形式。不能唱的学生至少能熟练背诵歌词。④举办英文歌曲比赛:以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为目的,在各班充分预赛的基础上每个班选拔3―4名选手参加校区比赛。

学唱英文歌曲的目的不单纯是学歌曲,首先优美的歌词就象美妙的抒情诗,里面有各种语法现象。背诵歌词并演唱,就等于把书本上的英语说出来成了活生生的口语。一些复杂的语法知识由枯燥变得生动了。另外学生敢于在老师及众人面前演唱,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及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8年来我们坚持始终,不断调整相应曲目。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们也能演唱多首英文歌曲,这使师生之间相得益彰。

2.5.11英语戏剧、小品比赛每个班推出2-3个节目参加比赛,要求学生参与尽可能要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哪怕只有一句台词。选材包括传统的短剧、英文故事、中文小品英译等。由于举办此项比赛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属综合性赛事,涉及到主持、模仿、背诵、故事、歌曲、才艺展示等,因此从第二学期开始就要布置。英语教师在指导时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当辅以道具。该活动既是全校文艺活动的盛会,又是一年英语教学及活动的总结。

2.5.12参加英语“文化周”活动这是各年级都要参与的、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有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主持人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文化小制作、李阳的“三最”模仿比赛、英文节目汇演、参观出国学生工作及生活展等内容。有的内容年年都在增加、更新,还有归国回来的学生现场演讲,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反响,不断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从2004年以来,我校为迎接校庆都要举办英语文化周活动。

2.6英语校园文化建设英语内容在教室里张贴,英语文化在宿舍里提倡与彰显,英语励志格言写在楼层及楼梯旁,校园内常换英语板报,师生之间尽量在更多场合用英语交流,用英语写请假条等。做到以上各项既讲求形式也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负责督促落实并作出榜样,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