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个人英语演讲材料十篇个人英语演讲材料十篇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7:14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1

论文关键词:综合英语课;自主性口语学习;自我获取式;功能

一、背景

1.综合英语课的性质

这里所指的综合英语课是指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英语技能课,过去人们(包括研究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文献资料、教科书、教学大纲等都把这门课叫做精读课或者基础英语课。由杨立民总主编、陆培敏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2002年版)的封面上仍然写着赫赫醒目的两个大字《精读》。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它称作基础英语课。综合英语课的培养目标正如《大纲》对该门课程的描述中所说:“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可见口语能力的训练在综合英语课中的份量和重要性。口语能力的训练固然非常重要,但它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来培养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更为关键。那么,如何在综合英语课上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呢?

2.学生口语能力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明显增强。毫无疑问,进入高校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也把明显提高了的口语能力带进了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中学期间学生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也随之一同进到了大学课堂。面对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口语教学的要求,以及与中学学习特点迥异的学习行为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中学期间,学生的口语训练几乎都在课堂上完成。而且绝对由老师带领,口语学习行为几乎完全由老师控制。一旦进入到对自主性要求很高的高校,学生就好象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中学的口语水平也不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能适应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学生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感到口语学习的重要和提高口语能力的必要性。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则非常必要。

3.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的特点

口语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发声”(Gardner&miller,2002:14)。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学习机会很难。加上综合英语课口语学习只占该课程应该训练的五种技能中的一种,因此,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学习的时间更加有限。基于这两个特点,如何给学生更多口语训练机会、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口语学习,是综合英语课老师应该探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综述

1.定义

对于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者,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不妨看看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Dam等(1990:102)把自主学习者定义为“一个在课堂学习的社会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一个在他/她已经掌握了的独有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的解释者…一个知道怎样学习和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f妲/她所处的情况下都知道怎样使用所学的知识的人”。而且他们进一步说明学习者的自主性是“能为自己学习行为负责的准备”。(1990:102)Gardner和miler(1996:vii)把自主性的语言学习者定义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项目发起计划和完成实施的人”。而nunan(1997:193)却认为“完全自主的学习者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个现实”。他还认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有程度区别的,这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目标、所处组织遵循的哲学和文化环境。Gardner和milk2002:7)则认为除了自主性有程度区别之外,还有因为时间和科目的不同,同一个学习者的自主性也会有上下浮动的现象。他们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在听力学习方面非常自主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许会非常依赖老师。

2.培养自主性口语学习的途径

培养学生从依赖老师向自主性学习迈进的途径有很多。Gardner和miller(2002:8)的观点是可以通过“自我指导学习”;“自我教育”;“独立学习”和“自我获取式学习”来实现自主性学习。四个术语的含义似乎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鼓励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四个术语中,“独立学习”是通向自主学习的前奏(Gardner和miler,2002:8)。“自我获取式学习”则是“一种提高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方法”(Shcerin,1991:144,引自Gardner和miller,2002:8)本文将采用“自我获取式学习”这一术语来指称获得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3.“自我获取式”学习的因素

本文选择Gardner和miler(2002:9)列表中的部分项目来探讨综合英语课“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因素。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

上表中的“资源”是指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活动的信息来源。“人”是指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时,学习者、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教师的职能是信息咨询者,课堂活动管理者以及评价者;学习者本身的职能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计划者,如何进行该活动的思想者,该活动效果的自我评价者;其他学习者的职能则是“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准备过程中的伙伴,同时也是学习效果的评判者。

三、如何在综合英语课堂实施“自我获取式”自主性口语学习活动

正如上文所述,口语学习只是综合英语课的功能之一。时间分配有限。加上口语学习具有“需要发声”的特点,课堂口语学习的计划与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课前精心计划与安排,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学生课前遵照老师的安排,进行材料收集、提取、组织,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输出;其他的学习者给予适当的帮助。

课堂口语学习活动的形式决定了课前准备。也就是说,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怎样的口语学习活动,是教师应该事先计划好的。教师把任务和目标下达给学生,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课前准备时间。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获取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用的成分,进行归纳,组织成自己将要在课堂上口语输出的有效材料,完成教师要求的口语学习课堂活动。在学生完成课堂口语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给学生时间和空问上的支持。在准备过程中,其他学习者是该学生的同伴和评判者,在学生完成口语活动的过程中,其他学习者的功能也不能忽略。此时,他们是最好的听众、交流者和评判者。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性口语学习的活动。

下面以课堂“英语演讲”为例来探讨“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的运作。

1.“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概述

课堂英语演讲是一种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口语学习需要、同时又比较容易操作、帮助学生实施的“自我获取式”口语学习活动。本文所探讨的课堂英语演讲是指事先有准备的、单个学生独自站在黑板前、面对所有学习同伴所作的正式演讲。演讲内容包括:演讲题目、演讲正文、演讲观点。演讲要求语言表达正确、流畅,具有身段语言,同时还要有与观众(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目光交流等)。因为时间有限和口语本身的特点的缘故,课堂演讲一次不宜安排过多的学生。但如果安排人数太少,又会影响活动的轮次。因此,一般来讲,一次课安排四个学生到黑板前作英语演讲是比较合适的数字。演讲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和感到舒服的话题。但是,演讲的时间(讲稿的长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在三分钟以内。每次四位学生,依次轮下去,直到学期结束。

2.“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取材

课堂英语演讲取材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他可以从电视、报纸新闻中取材,可以在书籍中取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也可以从热点问题中取材,还可以从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中取材。问题是f电/她的取材要有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观点与大家分享,或者可以启迪思维,或者可以陶冶情操。总之,取材要能吸引他人。以下是三个关于选材的例子。

例1:有一位同学的演讲取材于她的家庭问题。她告诉大家,她的父母多年前离婚了,对她来说这是一次很深的创痛。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进而沉沦。相反,她给予了她父母极大的支持与爱。她的观点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她还把那首《感恩的心》的歌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例2:另一位同学把自己一直在内心里挣扎着的问题作为她演讲的题材。她说,她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讲话是否会冒犯大家,因为她的讲题将与大家有关。同学们肯定的目光给她自信。因此,她说她的内心一直非常孤独。因为她没有朋友。她没有朋友,是因为她不相信其他同学真的能懂她。于是,她选择了独处。她要大家告诉她,她该怎么办。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他们希望成为她的朋友,并表态说他们不会让她失望。

例3:还有一位同学把自己关心的教材问题作为演讲的题材。她认为,大学的教材应该本着节约的原则,一本教材一个学生用过之后,应该传给下一届的学生,理由是很多其他国家都是这样做。她的演讲一结束,就有一位本没有轮到他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要求到前台作一个演讲,因为他也想就教材问题谈谈他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正好与前面的那位同学的相反。他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以保持知识的更新。他还用了一个笑话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笑话是这样的:一位中学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做笔记。当其他的同学都在认真做笔记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却在玩要。老师走上前去询问原因,却发现那位学生已经有了与他的讲稿完全相同的笔记。老师询问原因时,那位学生说那是他父亲多年前所作的笔记,因为那时他的父亲就是这位老师的学生。

3.“自我获取式”英语演讲活动中“人”的功能

(1)学习者本身的功能演讲者自己是演讲活动的计划者,也是演讲内容的思想者,更是演讲效果的评判者。在演讲活动进行之前,口语学习者充分自主地获取自己想要的材料;自主地选取对自己的演讲有用的部分;自主地把选择好的材料进行组织、安排,使之在语言上、语法上、句法上、逻辑上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然后对自己的演讲作一个整体上预期评价。在自己认为符合标准之后,将演讲活动进行下去。在整个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口语学习者都是通过“自我获取式”的途径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决定出场的顺序,自主性决定自己的语速,自主性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措施。辅助措施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的演讲能更好地被其他学生听懂。上面几个例子都说明了学习者功能的自主性。

(2)教师的功能。教师在材料的准备阶段只是一个咨询者。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就材料的来源问题,材料组织的正确性问题等向教师咨询。教师在尊重学生充分自主的前提下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限度是不能破坏和打击学生的自主性。在演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功能是组织演讲的顺序,组织好听众的秩序,倾听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的功能是评判者。评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想内容;内容的组织安排;语言的表达;还有演讲时的仪态。评判的尺度把握是以鼓励为主,切忌伤及学生的积极性或自主性。对于例2,老师的评判是这样的:教材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到底是应该经常换,还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很多专家都在研究。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相对稳定,以避免浪费(向上面那位同学的意见一样);有人认为,教材应该经常变换,才能保持教材承载的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些看法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教材应该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变化。教师的评判应该完全把演讲者和其他学习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3)同伴的功能。同伴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是商讨者和评判者;演讲活动中的忠实听众;演讲后的评判者,甚至是讨论参与者和挑战者。同伴的评判、讨论和挑战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演讲者的自主性。例1中学生的演讲一结束,几位同学纷纷站起来,主动要求评述她的演讲。他们感谢她的真诚,能让他们分享她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他们赞叹她的勇敢,能这么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他们感动于她美好的心灵,在受伤害之后还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她的同学是她的评判者。他们的评判给了她认同感和力量。对于例3而言,同伴是那位演讲者问题讨论的参与者、观点的挑战者。对于例2,同伴的评判给了演讲者肯定、鼓励和安慰。这样的评判极大程度地鼓励了演讲者口语学习的自主性。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2

准备是搞好演讲的前提。首先是要确立一个题目或一个话题。一般演讲赛都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如要进行演讲比赛则必须对各个方面加以准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找好立意点,拟定题目,如政治方面的演讲主题:wto、统一、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经济方面演讲主题:西部大开发、农村经济、再就业;教育方面演讲方题: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文化方面演讲主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校园文化;环保方面演讲主题:manandnature;科技方面演讲主题:网络、克隆、基因;卫生方面演讲主题:keepphysicallyandmentallyhealthy;体育方面演讲主题:olympics……有些方面题目太大,可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思考,找好切入点,将题目细化和具体化,写出演讲稿的提纲,构思和组织演讲稿结构。

拟定好话题后的第二步就是演讲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阅读大量的英语原文以及各类英语报刊杂志,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英语思维的过程,对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有关资源与材料(如图书、报刊、杂志或网络资源等)收集所需的内容。然后对材料加以整理或进行梳理,舍弃不太重要的内容或用不上的材料,准备写演讲稿。

2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首先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

演讲稿的写作有严格的要求,就内容而言要主题鲜明,表达完整;就文章组织结构而言要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就语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动。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有效、正确地使用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恰当地运用明喻、暗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方法,用词要准确,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模糊、晦涩的字词。总之,要考虑听众对象,注意演讲的措辞,但又要简明扼要、有理有力、结构紧凑。许多著名的演说家的不朽之作都有振奋人心、扭转乾坤般的力量。从马丁.路德.金的“ihaveadream”,美国总统林肯所作的著名的盖茨堡演说,到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说,不少句子都成为不朽的佳句,值得认真研读.

3进行演讲

具备演讲的知识和技巧,演讲稿的完成只是演讲的序幕,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则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训练时,分析演讲要领,训练演讲技巧和姿势语,观看CCtV杯和爱立信杯等英语演讲的录像,了解并按照比赛评分标准进行严格的模拟训练,观察演讲过程是否具备以下特点:主题鲜明,表达完整(演讲内容);思维清晰,逻辑性强(文章组织结构);感情充沛,富有表现力(演讲气势);发音正确,语音语调标准(英语语音);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心理素质);着装整洁,仪态大方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多进行模拟演讲,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有的同学能讲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怯场,甚至在比赛中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或有一些不良的举止而被淘汰出局。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3

关键词:双语课程;教材;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3

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学生同步获取外语与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1]。在世界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国际上前沿的科学发展资讯,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把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教育部多次发文鼓励双语教学的开展。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应积极推动以英语等外语进行的教学模式,明确要求各高等院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教学课程[2]。

2007年教育部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号),提出从2007年至2010年,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不仅包括双语师资的培训与培养、聘请国外教师和专家来华讲学,还包括双语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等等,其资助经费为每门课程10万元。清华大学的《生物化学》、北京大学的《应用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武汉理工大学的《船舶辅机》等等高质量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相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双语课程教学积累了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塑料、橡胶等等,它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同是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为了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分子材料技术人才,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特开设了《聚合物形态与结构》等高分子材料类双语课程,从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聚合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本文从专业双语课程与专业英语的关系、教材的选择、中英文混合讲授和互动式教学等方面介绍了《聚合物形态与结构》双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认识。

一、专业双语课程与专业英语

英语教学是贯穿整个大学本科的。通常,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英语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的,属于英语教学的范畴。而随后进行的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是属于专业教学的范畴[4]。开设高分子材料类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专业词汇,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技术英语文献与撰写科技英语论文的能力,其重难点在于大量的专业术语、名词性词组、合成新词以及复杂的被动语态长句。高分子材料类双语课程是将英语作为一种获取高分子学科专业知识的工具来进行的专业学科的教学,其主要教学目的不是英语,而是专业知识的学习。

因此,专业英语课程是实现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的铺垫和基石,专业的双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提高。

二、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对于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程的精髓是至关重要的。原版英文教材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动态,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材的编排上,原版的英文教材和经典的中文教材有很大区别。原版英文教材通常采用演绎的方法安排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然后再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讲述专业知识[5]。而通常国内的中文教材是采用归纳的方法安排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学生容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以原版英文教材为主,辅以经典的国内中文教材,使教学内容即符合教学大纲的深度和广度,又能让学生汲取外文教材中的精华。J.m.G.Cowie著的《polymers:Chemistry&physicsofmodernmaterials》一书共有17个章节,从高分子链构造、构型与构象,凝聚态结构,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等方面对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深入浅出,结构安排合理,论述层次分明,图表简明清晰,是一本经典的高分子材料学科类教材,因此我们选择该书作为《聚合物形态与结构》课程的英文教材。

同时,我们还选用了JoelR.Fried著的《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和Georgeordian编著的《principleofpolymerization》作为英文参考书。中文参考书我们选取了在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上编辑得很好的国内高分子学科经典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潘祖仁主编的《高分子化学》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何曼君等著的《高分子物理》。

但是由于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及时地出现在教材上,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聚合物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了近两年权威期刊上如《naturematerials》、《advancedmaterials》、《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macromolecules》上相关文献的内容,紧跟高分子学科发展前沿,结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讲授文章的知识点和创新点,以达到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目的,让学生不仅学会从课本中获取知识,还会主动地从网上获取更多更新的专业资讯,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中英文混合讲授

中文和英文在授课过程中的比例一直是双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6]。《聚合物形态与结构》双语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形态以及物理、化学性能,为开发和设计新型高分子材料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对于很多专业英语术语感到生疏,因此,如果教师从课件到板书再到讲述全部采用英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将很容易不自觉地集中到对这些生僻单词的理解上,从而本末倒置,忽略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降低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同时,如果汉语过多地出现在教学过程中,那么学生将很难脱离母语环境,达不到培养学生用英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在首次授课时复习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介绍一些在高分子学科专业英语中常用的单位、常数、词缀、词根以及高聚物的名称。例如:通过对macro-+molecule(分子)macromolecule(高分子),poly-+ethylene(乙烯)polyethylene(聚乙烯),hydro-(水)+-philic(亲……的)hydrophilic(亲水的),nucleo-(核)+-phile(亲……)nucleophile(亲核试剂)等词汇的学习来复习词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二)在每次课临近结束时把下节课最重要的专业词汇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提前预习。例如,在讲述《逐步聚合》这一章内容之前先将step-growthpolymerization(逐步聚合),polycondensation(缩聚),functionalgroup(官能团),functionality(官能度)等重要单词列出,授课时加以强调,并进一步地解释逐步聚合的反应机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授课时不受到生僻单词的影响,还能让学生在课前对讲课内容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授课的重点,加深印象。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图、表、视频资料和文字相结合,用英文和中文双语讲解最重要和最难理解的词汇、物质的结构和知识要点。如图1所示,在讲授自由基聚合链引发反应的时候,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授课内容。

(四)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讲课的同时,适量的传统板书可以避免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疲劳,还能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传统板书在专业双语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通常,学生在学习公式推理较多的章节时容易觉得枯燥、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只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推导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将很难及时跟上教师的分析和推导过程。因此,在讲授高聚物的分子量、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等章节时,不妨采用英文的传统板书来进行公式的推导和演算,再加以中文强调重要步骤的讲授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互动式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合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简单易行,适时地提出“why?”,“whatis……”,“Howto……”和“whatdoyouthink?”等问句,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不仅可以起到提醒学生主动思考的作用,还能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据此调节课程的进度。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演讲和撰写小论文是国外高校在本科生教育中很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聚合物形态与结构》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2-3个学生分为一组,让他们在给定的范围内自己选择论述主题,拟定小论文的题目,撰写论文。论文的内容很广泛,论文的格式要求和正式出版的文献一样,由摘要、背景介绍、论述、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教师在课程结束后留出一部分时间,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来讲述自己的论文。演讲完成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论文和演讲完成的情况将作为平时成绩最重要的依据,而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论文的合作撰写点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主题演讲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另外,演讲的主题囊括了从聚合物发展历史,聚合新方法到聚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工业上的应用等等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论文和演讲相结合的方式也为本科生大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答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email、qq群以及教学博客也是增进师生间互动的重要工具[7]。这些新颖的交流方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为师生间课后交流(特别是羞于当面问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便利,让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该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地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

五、结束语

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性[8],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双语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的经验和认识还比较不足,希望能开展更多的校际交流和国际交流活动,让双语教学水平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齐民华.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1,38(4):237-238.

[2]王小伍.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几个关键因素[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9):157-159.

[3]张琳琪.“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双语课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25):12-13.

[4]陈冬纯.论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双语”教学――走出双语教学的误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30-33.

[5]高琼芝,王正辉.《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4,31(8):56-57.

[6]刘国生.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7):121-125.

[7]喻湘华,鄢国平,李亮,等.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时刊,2011,25(3):68-70.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4

1.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个性心理方法都开始趋于成熟,因此,大多数高中生不喜欢抛头露面,既有害羞的原因,也有怕失败或受到攻击的心理,他们的这些特点在英语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就是不愿意开口,或者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结果只能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而设置“Freetalk”环节,学生需要轮流说英语,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而且谁也不能逃避。一方面,这样的安排迫使每位学生都得开口说,不管平时的学习成绩如何,他们都要在课下认真准备、认真练习,直至能够熟练地、流畅地脱稿演说。在反复的练习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注意自己的发音、语调、语气、停顿等,随着练习的熟练程度,学生会逐步克服害羞心理,英语口语会说得越来越大声、越来越流利。另一方面,由于“Freetalk”的内容在不断变换,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内容,所以当一位学生在进行“Freetalk”时,教师应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听完后或者发表意见,或者复述听到的故事、新闻,或者找出其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等,这样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也很有帮助。因此,高中英语课堂中设置“Freetalk”,使全体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由于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2.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

“Freetalk”是训练学生英语语言和思维的有效途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学生在准备阶段常常会搜集大量的资料,在整理之后会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整合,以及再加工,将这些素材变成自己的演讲稿,经过反复练习后,呈现出比较完美的表现。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要回忆自己演讲中的素材是否已经被别人借鉴过,还要考虑所选材料的趣味性、涉及到的新单词,以及听力的难易程度等问题,争取做到难易适中,即便有新单词,也尽量不要影响其他学生的“听”。选定好演讲素材有,学生还应当就演讲的主题、背景,以及情感、语气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比如,如果是介绍某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就要查阅这个国家地理、历史、人文、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这就间接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促进了他们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这些积累会对学生以后的英语阅读大有帮助。此外,学生在准备“Freetalk”的内容时,会查阅很多材料,材料中会有新的单词、短语等,为了弄清楚材料的意思,学生会查明这些新单词和短语的含义,扩大了自己的英语词汇量,而词汇量的增多又会促进学生阅读、听力、写作等能力的提升。

3.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虽然“Freetalk”属于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但是大部分高中生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表达更顺畅、更流利,会提前写好演讲稿,而且会反复斟酌,甚至会请学生帮助修改,或者请教师进行指导。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推敲自己的选题、措辞,以及人称、时态、语态的运用是否正确。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应当提醒他们多运用名言警句,并参考优秀演讲稿的语句表达和格式布局等写作技巧,增强“Freetalk”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此外,如果有学生对“Freetalk”非常感兴趣,不满足于课堂上有限的展现机会,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Freetalk”的想法写下来,在满足他们学习和表现需求的同时,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相信,经过长期的“Freetalk”训练后,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会逐步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Freetalk”,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得到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锻炼,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因此,从长远来看,虽然“Freetalk”只是英语课堂的一个小环节,却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1]杨t.浅析Freetalk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及作用[J].才智,2011(07).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5

初中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强,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单纯沿用传统方法,进行机械式、填鸭式讲解,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不佳。因此,我们要针对初中学生特点,注重改进和创新英语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在学习环境上做到轻松愉快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在授课中,讲解要精讲,防止和克服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的现象,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进行学生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在教学中也可适情采用表演法,把所要学的内容编成短剧,让同学们进行表演,使学生们在娱乐中学会知识。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加强学生的印象。

2.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goodbeginningishalf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节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能力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培养他们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横心和最终目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交际中体现其功能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以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为依托的,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则是获得语言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语言基础知识,注意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和熟练技巧,将语言知识形象化、交际化地呈现给学生,通过交际让学生理解。其次,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创设语言情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树立信心,消除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积极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第三,多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如值日生报告、师生会话、分组结对会话、利用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4.在教学时间上做到内外结合

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有组织的课外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6

关键词:主题熟悉度;演讲视频;字幕;附带词汇习得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91-02

一、引言

词汇习得在二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自从nagy,Herman和anderson(1985)首次提出了附带词汇习得(incidentalVocabularyacquisition,iVa)这一概念以来,其研究就从母语到二语受到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Laufer(2001)给出了附带词汇习得广为接受的定义:“词汇附带习得”是相对于“刻意习得”而言的,后者指学生刻意地背记单词,而前者指的是学生在进行其它学习任务时(如阅读文章,听外文歌曲或看外语电影等),却无意中习得了单词。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视频条件下附带词汇习得的研究(汪徽,2010;董红芸,王军霞,2011)大多以原版英文电影为实验材料,考查学习者因素(如英语水平、词汇量或学习策略)、输入材料因素(如电影字幕、目标词出现频率)以及不同任务等方面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认为,英文电影固然为学习者提高了真实的语境,但是大量的不常用的俚语及因情节需要所变化的语速等因素有可能阻碍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拟以英语学习者主题熟悉度高的演讲视频为输入材料,研究学习者的附带词汇习得情况。这里的高主题熟悉度是指学习者具有充分的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演讲视频。本研究采用曾作为北京申奥大使的杨澜的teD演讲为视频材料,借助powerpoint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演讲中回顾了诸如蚁族、农民工生活现状、富士康工人自杀、用工荒和强制拆迁等众多社会热点问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适合附带词汇习得的研究。本文以这一高主题熟悉度的演讲视频为切入点,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无字幕的演讲视频和英文字幕的演讲视频分别对附带词汇习得和保持有何影响?

2.在无字幕和英文字幕的两种演讲视频条件下,英语水平对视频理解以及附带词汇习得和保持分别有何影响?

二、实验设计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某独立学院大三学生3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学习英语年限为8-10年,每个班人数分别为32,31和26。去掉缺勤人员及无效试卷,实际有效受试人数为25,25和17。笔者就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英语水平方面,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0.198,Sig.=.821)。

2.实验材料。①演讲视频。本研究采用杨澜teD演讲的部分内容为视频材料,时长为3分7秒。②视频理解测试。研究者就演讲视频的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设计了6个听力理解题,每个题目有四个选项,选对即得1分,总分6分。③词汇测试。多数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中采用渐进式打分进行词汇测试,比如,采用wesche&paribakht(1996)的词汇知识等级量表。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即使给出词语的意思,也经常是错误的,毕竟学生在只接触一次生词的前提下,词汇附带习得的情况并不太理想,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绝对客观地进行渐进式打分。为更好地展示词汇习得的差距,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语境充分和大多数实验对象不认识为标准,从所选的演讲视频中选择了18个单词,采用多项选择形式,自制词汇习得测试题目。笔者除了为每个目标词提供a、B、C、D四个汉语翻译选项之外,还提供选项e我不知道,以避免实验对象妄加猜测,而且前四个选项充分考虑了与目标词词根相同、词形相近、词义相近的干扰词的汉语意义以及同语境的干扰词的意义,比如目标词demolition的选项分别为(a)拆除、(B)贬低、(C)轰炸、(D)确立、(e)我不知道。选对一个目标词的汉语意义即得1分,选错或选e均不得分,满分18分。本研究对与实验对象水平相当,但不参加此实验的一个班级进行小规模试验,删除正确率高于50%的单词,最终确定词汇测试涉及15个目标词(10个名词,2个动词,3个形容词),总分15分。

3.实验步骤。实验者把三个班分为a,B,C三组。实验在语音室进行。将a,B两组作为实验组,实验开始前,要求实验对象观看一段演讲视频后完成听力测试(提供给a组的演讲视频无字幕,提供给B组的演讲视频有英文字幕),并不告之随后有词汇测试。听力测试结束后,收回答卷,要求实验对象完成词汇测试,整个过程不允许实验对象查阅词典。C组作为对照组,只做词汇测试题。当词汇即时测试完成后,笔者对每个组的5名高英语水平实验对象和5名低英语水平实验对象进行访谈,了解高主题熟悉度对学习者猜测词义的影响。两周后,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采用同样的词汇测试题目,打乱目标词顺序以减少即时测试的影响,对a,B两组进行了延时测试。所有结果都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单项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演讲视频输入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为研究无字幕演讲视频组和英文字幕演讲视频组在词汇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时与未接受视频输入组的差异,笔者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论是词汇即时测试,还是延时测试,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时测试:F=52.614,Sig.=.000

2.英语水平对视频理解、词汇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将四级成绩>=426的实验对象定义为高水平组,将四级成绩

表3显示,在英文字幕演讲视频输入条件下,实验对象英语水平与视频理解正相关(R=0.478,Sig.=0.0160.05),与词汇延时测试正相关(R=0.728,Sig.=0.000

本研究的统计数据说明,在主题熟悉度高的演讲视频条件下,有无英文字幕均对附带词汇习得和保持有促进作用,但是两者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无字幕演讲视频和英文字幕演讲视频的任一种输入条件下,实验对象英语水平越高,对视频的理解越准确;有意思的是,实验对象的英语水平高,未必会影响其附带词汇习得的效果,却对词汇的保持有促进作用。该结果可以用图式理论(Schematheory)来解释。一般说来,英语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对视频资料的理解能力也相对较低,这与本研究是一致的。演讲视频有无字幕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不显著,而且在两种视频条件下,实验对象的英语水平并不能反映附带词汇的习得情况,可能是因为视频中提到的一些近来发生的社会问题都是大众十分熟悉的,实验对象可以不过于依赖理解演讲视频的细节,能够更有效地借助插图,通过已知的常识和经验(即图式知识)对生词的意义加以推断,笔者对实验对象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至于为什么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延时测试中的表现优于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笔者认为,可能是因为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采用了更加有利于词汇保持的学习策略,加深了对词汇的记忆。

本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便是学生的英文水平低,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演讲视频的内容,但是在词汇附带习得方面的收获未必就少。因此,二语学习者应有效利用高主题熟悉度演讲视频提高附带词汇习得的能力,并注重刻意学习和附带学习相结合,促进习得词汇的保持。本项目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环境下有着较为深远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ufer,B.Reading,word-focusedactivitiesandincidentalVocabularyacquisitioninaSecondLanguage[J].prospect.2001,16(3):44-54.

[2]gy,w.,Herman,p.&anderson,R.Learningwordsfromcontext.ReadingResearchQuarterly,1985,(20):233-253.

[3]芸,军霞.通过经典英文影视剧探究词汇附带习得的有效途径——以《theLionKingi》影片欣赏和字幕分析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5).

[4]华.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7).

[5]春.记忆与英语学习[J].外语界,2003,(3).

[6]二语习得中字幕视听输入方式的作用研究:回顾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0,(7).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7

一、影响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

1.社会因素:山区少数民族学校由于地处偏远,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接触英语,造成所学英语知识复现率低,学生在英语课上所学的知识无法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得以强化。其次,大部分学生家长对以前学习过的英语知识几乎忘记了,所以对孩子的英语口语无法进行课后辅导,学生生活在一个缺少英语氛围的学习环境中。

2.教材因素:目前所用英语教材是人教版pep小学英语课本。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2)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式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能力。(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教材容量大,内容多。

3.学校因素: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小学英语师资严重不足,很多学校英语周课时只有一或两节,每位教师所教班级多达七、八个班,学生人数多达几百位学生,再加上有时节假日放假,使得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充足的教学课时。由于课时少,学生多,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由于教学内容太多,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给学生进行充分的英语口语训练。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抽象逻辑思维不完善等特点,学习英语的习惯不是很好。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提高小学英语口语能力的对策

鉴于以上小学生英语口语现状,我们提出了优化英语教学设计、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创造性的创设一些身边讲英语的环境、灵活使用教材、多投入教师情感等方面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设想。下面,我把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尝试做法阐述如下:

(一)优化教学设计,创造性使用教材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决定一堂课是否成功,而课堂教学的组织跟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课前认真备课,结合教材实际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如把教参上分别在两个课时上的Let’slearn和Let’stalk纳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这样就把个别学习的单词融入了句子中去,做到了词不离句,使学生学起来、说起来也朗朗上口了。在课堂练习上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来进行练习,以这种小组练习的方式来克服大班教学(我校大部分班级学生数目都是60多名)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探索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采用游戏、对话、吟唱、绘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潜能。教师真正做到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推向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兴趣,创造性的开展口语训练。

1、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言语的动机,并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丰富的课外英语社团活动。①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节感染,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这一情景,让他们展示情景,进行操练。例如:问候、问路、购物、就餐等,通过情景交际,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②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能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焕发,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能把教学内容融入歌曲中来教学,真是件令人轻松愉快的事。

2、强化英语对话表演。课堂对话表演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用各种表演形式而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有效载体。课堂对话表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集认知域、情感域和身体领域为一体,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语言交流本身就是通过对话来进行。教材的语言材料主要是以对话来呈现。因此,让学生学习对话、演好对话,也自然成了小学英语的必修课。另外,充分利用英语社团活动来组织表演对话,像是给学生英语学习添加催化剂,使得他们在练习和表演中体验到愉快和喜悦。对话表演的成功靠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只要他们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使得表演得体、到位、有可欣赏性。

3、采用游戏和chant来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游戏独具魅力,它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它是学习者语言深一层内化,需要以理解为前提,通过某种形式再现出来。小学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动设计素材,使口语训练孕育在肥沃的土里,也能驰骋在广阔的语言学习天地里。它既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经常采用,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让学生用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模仿和交流,上台进行精彩的游戏活动,成功的展示。

(三)尽量创设一些身边讲英语的环境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8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英语演讲课;口语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做到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并重。高职类外语专业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型外语人才。就英语教学而言,不仅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21世纪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目前,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甚至高薪聘请外教担任口语教师,但学生反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常常听到学生自暴自弃的怨言,不少教师也抱怨学生“张不了口”。为了进一步摸清高职学生口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措施,笔者在我院外语系作了抽样问卷调查。

学生口语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

笔者于2005年4月在我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的三个年级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年级抽样30%的学生,样本总数达90人,调查内容涉及口语课效果、口语水平自我评估、口语课堂参与积极性、对教师的满意度、口语表达的障碍、口语练习时间及口语练习模式等。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从以上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口语水平低,缺乏自信,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口语状况,学生口语水平不容乐观。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低,虽然配备了外教,也只是一时的新鲜和好奇而已,有57%的学生从不参与课堂口语活动,经常发言的集中在10%的学生中。32%的学生明显缺乏自信,不敢开口,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课下练习口语的动力小,即使每周两个小时(每天17分钟)的练习量也远远不够,更何况投入此项活动的学生比例只有8%。

其次,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学生思辨能力差。8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在阅读、词汇和语法,而口语课程却没有得到重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整日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使得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长期得不到训练。因此,学生一开口说话就语塞。有趣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此重视词汇语法,而学生在练习口语的时候,1/3的学生仍感到词汇量少,严重影响了口语表达。调查显示,20%、33%、40%的学生对讨论、演讲、辩论的方式比较感兴趣。可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当之处。大多数教师认为口语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进行情境练习,注重浅层次的机械模仿、操练,而轻视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练习形式上替代型、复述型的浅层次对话居多,而对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长此以往,学生思辨能力差,口语表达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肤浅,不会组织语言及表述观点。

笔者认为,以上症结部分源于英语口语教学长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教师只提供语境,如就某一话题进行演讲,但在学生思维过程与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未对其进行系统严格的指导,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输出,不少学生还是为了练语言而练语言,不知在语境中如何有效推理、运用论据、组织论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不知如何与听众沟通,如何运用非语言因素增强感染力。调查中暴露出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存在种种问题,学生口语水平亟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

开设英语演讲课的必要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演讲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成为成功的交流者为最终目标。它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逻辑与创造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自信心、鉴别赏析水平等等。演讲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应当具备至少八种素质:(1)自信;(2)能清楚地交流思想;(3)能很好地使用语言;(4)广博的知识;(5)较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6)能抓住听众;(7)能够激励信念;(8)有幽默感。这八种素质正是市场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就是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旅游行业国际化人才,即思维周密、善于英语表达、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英语演讲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基本功学生进行英语演讲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中,语音、语调是演讲中最直观的因素,直接影响信息的表达。讲稿再好,发音不准、重音失误、语调偏差、怪调不断,就会使演讲效果流失,达不到演讲目的,最后导致演讲失败。通过演讲教学,可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语音和优美语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提出见解的能力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外语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创新能力潜在于每个学生的身上,但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创新能力才会被激活、释放出来。英语演讲可以作为一种释放的手段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学生准备演讲,首先要了解目的和语境,然后获取大量素材,收集论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旁征博引,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增强演讲的深度、广度和感染力。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学语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要有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扩大知识结构,发散创新思维,了解新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英语演讲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提出见解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敦促学生提高文化素质一名优秀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流利的语言作为交流手段,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作为交流的基础,做到专业与行业结合。演讲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而思想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具体体现在演讲内容上。如果演讲者能旁征博引,或者从生活经历来思考挖掘,就一定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和兴趣。知识面广博,文化功底深厚,演讲者才能思想活跃,才会言之有物。要做一名成功的演讲者,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政治、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多看报纸杂志,决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很小的专业领域。通过演讲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

培养学生勇气和信心及快速反应能力进行实际演讲时,学生面对观众就要克服胆怯心理,还要及时注意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作出快速反应。同时,要注意使用非语言因素,如表情、手势、体态等与观众进行沟通。所谓演讲,有演有讲,“讲”为主,“演”为辅。一位好的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努力掌握态势语技巧,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调动、感染听众,使演讲达到一种趋于完善的境界。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英语导游和英文讲解员正需要具备这种能力。

英语演讲课的组织形式

综合考虑英语演讲课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具体组织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观摩模仿首先,运用视听演示材料,让学生观看一些成功的演讲范例以获得感性认识。演示材料包括名人演讲、大学生竞赛演讲等,如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基辛格,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等的演说录像以及各类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录像资料等。通过观摩学习、模仿比较、分析探究,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其次,教师示范,供学生模仿。一方面,教师要传授演讲技巧,其讲授本身就是一次示范性的演讲。另一方面,教师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给学生示范演讲,由于深知中英文演讲的差异,又了解学生情况,其观摩价值较大。

学生训练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演讲而学会演讲,通过大量的实际参与体会演讲过程的艰辛与快乐。学生演讲主要包括两方面: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5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下次课上全班分析讨论。课堂上,全班分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主持人带领,进行小组演讲练习。主持人必须在上课前准备好一个具有挖掘潜力的主题,并把主题告知小组成员以便收集有关材料。小组活动时,主持人根据主题给每位组员定出不同的子题目,然后邀请组员做正式的即兴演讲(每人3~5分钟)。主持人在反馈表上做观察记录。演讲结束后,组织大家讨论,给出反馈意见。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写出总结报告交给教师。

反馈分析演讲课上,学生要充当评委,对课前主题演讲和课堂主题演讲做口头评论和书面打分。一名学生在演讲时,其他学生要注意观察演讲者的每一个演讲环节及达标情况,不仅要口头评论,还要在评分表上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此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欢。

通过一学期的尝试教学,英语演讲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生的连贯叙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了显著进步,语音、语调得到了一定改善,怯场现象得以消除,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高涨。由此可见,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意义较大,值得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苏训武.开设英语演讲课纵横谈[J].外语学刊,1997,(3).

[2]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J].外语界,2001,(3).

[3]王银屏,孙昂.英语演讲教学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

[4]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9

【关键词】金融专业英语优化学习者为中心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金融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国家急切需要一大批既精通金融专业知识,又擅长英语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内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擅长英语交流的金融学人才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为顺应形势发展,国内大多数已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英语课程。

二、金融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院校中的金融英语课堂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授课时间占用了整堂课绝大部分时间,课堂缺少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导致金融英语课程教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传授者方面

作为知识传授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金融英语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英文水平要求都比较高,但目前大部分院校中金融英语的授课老师要么是缺少专业金融知识的熏陶,没有接触过金融涉外实务,要么是英语水平不太高,特别是听说能力有欠缺,很少有教师能做到两者兼优[1]。

(二)知识接受者方面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再加上校内缺少浓厚的英语交流氛围,大部分同学的英语水平不太高,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方面。很多学生还处于“哑巴英语”,无法与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英文交流。这种先期影响会直接导致金融英语教学只能多采用母语为教学语言,无法加深教学的深度。

(三)知识载体方面

目前,国内金融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比较混乱,有的高校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有的高校采用国内教材,还有一部分高校无教材,课上采用专业文献作为授课资料,学习资料缺少系统性,不便于学生构建起完整的金融学整体知识框架。

三、金融英语教学的优化设计

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支撑,通过对金融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优化设计,弥补现有教学模式下教学者、学习者以及知识载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优化

金融英语具有专业性强,专业词汇量大,更新速度快,特别是国外金融理论更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国内相关理论和实务的更新速度。因此,为了让学生全面且及时地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应优化现有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1.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金融专业英语听力水平,建议在每节课刚开始时,选择Voa,BBC或者ap财经类新闻音频资料来进行课堂听写练习。课前,老师可以先将新闻音频处理为mp3格式,同时将原文以及生僻词汇的讲解内容制作一份ppt。当学生遇到未听写下来的字词时,可重点进行讲解。

2.口语方面。为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在课上讲英语,可在课上设置一个演讲环节,由学生讲解。该环节由老师提前选择金融领域内适宜进行演讲表述的主题范畴,并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成员分别承担选题、搜集材料、准备演讲稿、上台演讲等任务[2]。

3.阅读方面。大部分学生阅读英文的能力要优于其他方面,因此阅读不需在课上占用太多时间去训练。老师可利用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方式来督促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练习。比如教师可布置一些财经报道、金融学术文献资料等的阅读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定期不定期对阅读过程中普遍存有困惑的地方进行讲解即可。

4.写作方面。金融英语课程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大学公共英语中的侧重点不同。大学公共英语写作主要锻炼学生的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而金融英语则偏重学生对金融相关文书和专业术语的掌握情况[3]。例如,为不断充实学生金融英文术语的词汇量,可鼓励学生在阅读财经报道、金融学术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论和见解,每次练习200~300词即可。

(二)教材优化

在外文原版教材、国内教材以及外文文献资料三种教材类型中,应首选外文原版教材以及外文文献资料作为教学用书,而国内教材可作为教学的辅助用书。由于外文原版教材不适宜全部用于教学过程,教师可根据课时量、学生接受情况等选取其中几个章节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其余部分则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课下阅读。在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课同时,教师再选取若干篇经典金融学术文献作为辅助教材,提前布置学生阅读,然后在课上就文献中的重点术语或者金融理论进行集中讲解,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时间利用效率也比较高。

四、结论

在现有资源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重新优化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逐渐显现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潜能也被挖掘出来,而反过来,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态度又会促使教学者不断思考新的教学方式,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晓华,田高良.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B),2005,23(08):42-43.

[2]张晓丽.会计专业英语实施合作型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2,33(07):65-103.

[3]朱国春.浅析金融专业英语的特点[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03):69-71.

个人英语演讲材料篇10

关键词:输入假说输出假设口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日益得到了全国英语教育界的重视。而作为考察人才重要指标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点。但是,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复杂,总体来说素质不高,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任务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就成了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进行口头信息交流的能力,平衡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比重,就成为摆在每个英语教师面前的大问题。作为第一线的教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体会,谈谈输入输出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1.语言输入、输出理论的有关概念

1.1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

Stephen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输入假说”(inputHypothesis),因为它意在回答语言学习中的关键问题。他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这个观点,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输入又是足够量的,习得便会自然产生。也就是说,习得者首先理解了语言的意思,语言结构便会自然习得。“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自然形成的。可见,可理解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也是“输入假说”的核心。

1.2Swain的“输出假设”

Krashen的输入假设将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但是Swain在对加拿大的法语沉浸式教学作了调查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Swain从她的研究中得出,“可理解输入”在语言习得中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输出同样具有它的重要性,它甚至具备了输入所没有的两个功能:1)在理解输入信息时,学习者通常只需要知道词的意思而无需进行语法分析,然而,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就需要对语言的规则有明确的把握和掌握,因而输出能迫使学习者更有意识地去关注新语言信息的形式;2)输出能有效地使学习者接受正确反馈信息的同时检测他们对目的语的假设,从而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因此,Swain提出了“可理解的输出假说”,用公式表示是“i+1”,在形式上与Krashen的“i+1”“可理解输入”形成对应。Swain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的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

2.口语教学中可理解性输入的有效途径

总体来说,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哑巴英语”现象非常突出。这是因为积累太少,输入量还不足以产生输出。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输入必须是学生理解的,而且量必须充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促进口语输入的途径。

2.1教师语言的输入

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流利、准确的目的语输入对学生来说是语言输入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因此,教师在和学生进行对话和讨论前,应依据主题内容并按照“i+1”模式有意识地引进新的语言点。课堂上,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讲授课文,讲解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指导、评价学生的语言操练和交际活动,所有这些语言材料构成了课堂的语言氛围。同时,在进行语言输入时应注意控制输入频率,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隙以加工和消化新的内容。因此,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使其更规范流利,成为学生语言输入的好素材;同时鼓励学生最大程度地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吸收和改善学生语言输出的效果。

2.2阅读材料输入

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源泉。大量丰富的阅读材料能够通过激活内化的语言规则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内心的释意活动或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预测、推理等表达活动,从而加速信息外化的过程。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后阅读材料,比如名著的简写本、各类英语分阶读物、英语沙龙等,尽量做到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同时兼顾不同的语体特点,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口语输出的信心。

2.3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语言输入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输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口语材料,如英文歌曲、原版电影的精彩片段、慢速新闻英语、中外学生英文演讲光盘等材料,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能将图片、图像、文字和音乐融为一体的优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启发学生的想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话内容。

2.4诵读式输入

虽然诵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但国内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诵读对短语习得、写作、口语学习,尤其是语感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因为诵读可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诵读篇章必然会熟记“公式化的短语”,使其成为学生可直接运用的语言。诵读还可以增强自信,降低焦虑。在交际场合,学生能调用他通过诵读储备的语言素材,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避免尴尬窘迫,增强其自信心。

3.口语教学中语言输出的有效途径

3.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针对学生所学教材内容言,以《希望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第一册第一单元课文“GoingtoCollege”为例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利用投影仪将事先制作好的与课文内容配套的课件画面及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打出(有如下几幅画面):

①本校新生入学时,拍摄的几组照片(重点强调照片上学生的表情);

②几组关于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照片(包括学习、社团活动、休闲生活等);

③播放“americanalbum”(《走遍美国》)中一个关于想家的片段。

利用以上几组画面,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对自己目前环境和处境的思考,从而使其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产生想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多媒体所呈现的目的语,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他们将这样的口语练习活动拓展到课堂外,提高其语言输出的质量。

3.2定题演讲

每单元授课初,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给出话题,安排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收集与话题相关的资料,单元授课结束时随机安排三至四名学生上台演讲。台下学生须回答演讲者提出的与话题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由台下学生提出问题要求演讲者解答。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培养其团体协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讲话的胆量,同时台上台下的互动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赢得面子,课后学生也会积极准备。

3.3辩论

根据课文内容,确定辩论题目,由各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辩论分工、材料收集等工作。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辩论热情,用简短易懂的英语词汇鼓励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积极性。

3.4课外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歌曲大赛,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组织的活动,鼓励学生珍惜每一个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并积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结语

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始终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采用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能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语言潜能,利用传统和现代化两种手段提高学生语言输入的质量,在课内课外创造生动的口语练习环境,让学生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理解性输出,促使其口语水平不断提高,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晓玲.“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