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少儿演讲材料十篇少儿演讲材料十篇

少儿演讲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7:09

少儿演讲材料篇1

关键词:幼儿角色意识小舞台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22-01

表演游戏,是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来再现文学作品,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培养幼儿活泼的性格,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

1表演作品的选择是小舞台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孩子喜欢故事,喜欢扮演故事角色,在听过《白雪公主》后,总有几个女生争当白雪公主,而对恶皇后比较排斥,可见幼儿喜欢生动活泼、健康善良的作品,这对教师为幼儿选择游戏作品提供了相应的启示。在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基础上,首先注意表演作品应具特定的情景、性格明朗的角色、生动有趣的情节、简明形象的语言。其次表演作品应具有表演性,幼儿易于掌握和表演,有一定的场面和适当的动作,最好适合多人表演,鼓励幼儿在表演时能适当合作交流。

案例1:梅李中心幼儿园某班小舞台游戏中

小舞台游戏中正在表演主题故事《害羞的贝贝》,小演员“贝贝”正独自在台上为观众讲述这个故事,观众懒洋洋地坐着,而“贝贝”讲述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竟把故事内容忘记了,不能继续讲述下去了。

案例2:梅李中心幼儿园某班小舞台游戏中

小舞台游戏中的表演节目是《龟兔赛跑》,小演员分别戴着小动物头饰,正在兴高采烈的表演,观众们正在开心地观看。台上的小演员用故事中的语句对白着,整个表演井然有序,特别是小乌龟、小兔子、动物裁判演得特别到位,在赛跑的时候,小动物们特别兴奋,为小乌龟、小兔子大喊加油,观众们也被感染,热闹的景象吸引了好多孩子过来围观。

以上两个案例均取自同一班级的游戏,从这两个反差较大的游戏案例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表演作品的选择对于整个表演的影响。案例1选取的是幼儿园课程中的某故事,在已有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是熟悉的,但由于故事是以讲述的形式呈现的,对幼儿来说缺少了一些活泼,使幼幼之间的互动减少了,因此演员在表演时觉得枯燥,而观众也与表演脱离开来,显得格格不入。相反案例2的作品,是幼儿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的形象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故事比较长,但整个故事内容被大家各自分担,大家分别承担部分语句,保证整个表演故事能顺利进行,从演员、观众的反映来看,幼儿对这类的文学作品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这样的表演更有效。

2表演材料的投放为小舞台游戏的开展推波助澜

材料的投放是整个游戏能顺利开展的决定因素,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给各区域提供一些成品或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展开游戏情节,在表演区中,可将游戏材料分为以下几类:

2.1简易的舞台与布景

幼儿园的小舞台场景应以简单为主,节目单的使用能增添游戏的真实性,利用幕布遮挡来体现舞台的场景,在设计上使用颜色鲜明的布置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设计时要注意一物多用,如,节目单的背景固定,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替,在幼儿开展布偶表演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简洁无装饰的幕布遮挡来体现游戏场景,而幼儿开展故事表演时,就可在幕布上增添故事图案用做舞台背景,这样实现材料灵活更替的特点。

2.2服装与道具

服装与道具是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它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幼儿表演游戏用的服装和道具,可象征性地表现角色所具有的标志,如:各种动物、人物的头饰及常见服装、道具,这些道具可以成套配置,也可以是各种独立素材,如:帽子、围裙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表演的角色进行选配。

在此基础上,材料可结合美工活动或使用废旧材料;在幼儿动手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哪些道具更合适,让幼儿在评价中相互启发、学习,使道具的设计与准备水平逐步提高,更能表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小舞台游戏中规则的建立

规则是游戏有序开展的保证,表演游戏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不断提出的。

3.1座位的安排

众所周知,看电影时有对应的电影票,在幼儿园小舞台中也有对应的观众席,在安排座位时,我们通常会请一名幼儿做售票员,观众根据自己的号码寻找对应的位置,当然这些“号码”是根据幼儿实际的能力来选定的:在小班时,可利用动物图案来对应座位,如:画着小兔的电影票就去找贴着小兔的位子,或拿着画有小兔的电影票去找贴着萝卜的位子;待幼儿进入中班,数概念开始发展的时候,可利用点图对应、点数对应或数数对应的方法来进行座位的安排;待大班后,则可以利用加减法中算式与答案的对应来安排座位,在为幼儿建立基本规则的同时帮助幼儿巩固数学能力,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2演员候场区域以及服装道具的摆放

小舞台旁边需要一块空区域给演员候场,有候场区能使小舞台演出更真实、整个演出过程更有秩序,同时也能让演员了解自己担任的情节。在游戏结束后,可利用这块候场区摆放表演时用的道具或材料,在日常材料的整理摆放上我们要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整理的方法,可根据道具的作用或颜色摆放,有利于幼儿在表演时自己取用。

3.3在游戏中学习相互尊重

少儿演讲材料篇2

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园对怎样利用活动区材料培养幼儿的主动合作意识进行了研究,我们在保证幼儿充分自主活动的同时,力求为他们创造更多协商合作、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与研究,现已取得一些成绩,总结如下:

一、理论依据

认知发展促进论的倡导者(如维果斯基、皮亚杰等)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斯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皮亚杰及其许多追随者也都认为:像语言、价值观、规则、道德和符号系统(读、算)均只有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掌握。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从根本上讲,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因此,建构性学习方式是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相关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体现了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基础,对游戏材料开发的研究仍然是我们贯彻新纲要的重要课题。

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离开了游戏材料,游戏几乎难以进行。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实践证明,游戏材料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自我生活的质量。同时,还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有利幼儿自我个性的发展。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收集与运用使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能够在幼儿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得到发展,发挥出促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发展的作用。

二、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

区域

名称目标

结构区1.能协商建构主题和方案,并按主题分工合作完成搭建任务。

2.不独占、争抢玩具,友好地与伙伴搭建。

3.遇到困难与同伴协商解决,能共同使用同类材料,知道谦让。

美工区1.能与伙伴分用材料,如油画棒纸、橡皮泥等。

2.能与伙伴相互交流,共同讲述欣赏作品,体验合作快乐。

阅读区1.主动用语言表达情感,愿意与同伴交流沟通。

2.能相互讲述图书内容,交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注意倾听他人谈话与讲述。

角色游戏区1.能选择游戏伙伴,会协商确立游戏主题,分配调整角色。

2.能自我控制和调整与伙伴之间的相互行为和关系。

3.实践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音乐

表演区1.能协商分配打击乐器、表演道具的角色。

2.能协调一致地与同伴一起随音乐表演、演奏打击乐器。

三、创设有利于合作的环境

(一)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

在精神方面,我们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创设了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萌发合作意识,感受到合作并成功是一种快乐。在物质方面,我们在室内修建了一面供幼儿合作画画的瓷砖墙,创设了与同伴共同分享的自带玩具角,在活动区的墙面上张贴一些体现小朋友合作行为的图片等。

(二)有目的地投放诱发幼儿合作意识的材料

我们在角色扮演区,尽量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协商与合作的机会。另外,在投放材料时还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让完成任务的过程多出现一些问题,迫使孩子们为了解决问题去协商,去分工与合作。如:美工区的幼儿在制作汽车的过程中,教师故意提供了大小、色彩不同的“车灯”“车轮”,长短不合适的“保险杠”,功能、用法不同的粘贴“工具”,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增加问题的难度,使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多一些协商与合作的机会,并使合作成了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三)建立控制和调整幼儿合作行为的游戏规则

我们围绕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对活动区的活动提出了“三不”、“三要”的游戏总规则。“三不”:不乱窜、不争抢独占玩具、不大声喧哗。“三要”:要谦让,要协商,要有礼貌。在活动中教师认真观察,及时引导提醒幼儿遵守。然后依据各活动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图书区”,要求幼儿看什么拿什么,不抢书,不撕书,能与伙伴一同看书,并相互讲述交流与分享图书中的内容。“角色游戏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言行,能自己选择游戏伙伴;自行分配调整角色,共同协商处理问题,游戏结束能分工按类整理材料等。

四、选择有利于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适宜方法

(一)谈话讨论法

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如教师提出问题:“今天老师在活动区增添了一些新的游戏材料,在图书区,增添了一些小朋友最喜欢的图书,如果有三个小朋友都想看同一本图书怎么办?在美工区,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张需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大画纸,你们商量一下怎样才能画好这幅画?在结构区增添了一套木制大积木,一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地搭出来吗?如何来搭建呢?”等等。让幼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分工、合作、协商分配角色后再开展游戏。

(二)观察引导法

在区域游戏时,幼儿有时会对活动失去兴趣或不知如何去合作。这时教师应有目的地施以教育影响促使幼儿产生合作行为,在实践中提高合作能力。如:在美工区中当幼儿面对一张大画纸不知如何下手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幼儿确定绘画主题,帮助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并讲述欣赏作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合作后的快乐。

(三)榜样鼓励法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讲评游戏时,让幼儿相互欣赏,讲述作品的内容,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对有点滴进步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反馈机制。如:“这是你们一起完成的,真棒!”“今天你又多了一位朋友。”等等。还可将幼儿在活动中的友好行为编成“故事”或创设情境,让幼儿来讲故事或进行情境表演;当小朋友表现出合作行为时教师用照相机及时拍下“合作的一幕”并展览。通过这些措施来强化合作行为,使小朋友心理上产生愉悦体验,为培养合作性,矫治不良习惯提供动力。

少儿演讲材料篇3

【关键词】语言区材料投放实践有效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充满灵性、活力的区域将会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语言区是幼儿园中常设的一个区,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延伸,是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区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态度,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语言区正是提供给幼儿这样一个运用语言的场所。但在实际运用中,语言区比起其它的区域却显得有些冷清,变得“门可罗雀”。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怎样更好地发挥其语言区的独特作用呢?

一、调整区域格局,使材料投放更有针对性。

在以往的语言区中往往容纳了倾听、表述、欣赏、早阅读等多块面的语言活动内容,使幼儿在选择材料时感到困惑,不明白材料所隐含的教育目的。在诸多类型的语言材料中,彼此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不能很好地发挥材料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促进相应块面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尝试打破语言区原有格局,将语言区扩展为听赏区、阅读区、表演区、表述区,并根据其动静特点,设置在活动室的不同角落,避免相互间的干扰,也使得材料的投放更具针对性。幼儿在语言区的各子区域中自主地选择材料,积极地与材料互动,不仅促进了语言各块面能力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多纬度、多层次地投放适宜的材料。

语言区之所以不能持续地吸引幼儿,其原因主要在于材料的操作性不够以及操作的形式过于单一。有关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儿童个体与外界环境中与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材料交互作用得以逐步获得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包括动手、动脑及手脑并用的操作)来发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因而,操作活动同样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组织形式。儿童的活动往往与游戏、摆弄等具体形式分不开,用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可以使儿童学得更活,学得更有趣,也学得更深入。因此我们从三方面考虑来投放适宜的材料,丰富幼儿的语言区域内容。

1.从活动内容上考虑材料的多样性。

我们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从儿童认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幼儿熟悉的活动内容,变化与丰富活动区内容。如,春游后,在“巧嘴园”里提供春游的照片,让幼儿看看、讲讲在春游中的见闻、感受;收集幼儿生活趣事照片,制作成可折叠图书,让幼儿互相交流、欣赏照片。结合主题《快乐的春节》投放压岁包和“人民币”,让幼儿在装压岁包、分压岁包的游戏中学说祝贺的话。其次,充分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从而调整语言区内容。如,我们发现幼儿对“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哪吒”等一些卡通形象十分感兴趣。我们就在“书吧”里投放动画图书,让幼儿三三两两自由结伴地来涂涂、讲讲动画内容,或以扔骰子的游戏形式来讲述动画故事,受到大多数幼儿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讲述水平,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玩具是幼儿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投放在“巧嘴园”里,让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在玩玩、讲讲中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从相关区域中考虑材料的整合性。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育的整合性。区域活动也是如此。各个区域间同样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可利用的资源。如美工区中投放废旧图书,幼儿从中选择喜欢的图案进行重新组合,之后将其投放在“巧嘴园”。由于作品是自己制作的,所以就能“言之有物”且特别有成就感。再如建构区是幼儿喜欢且常去的区域。幼儿在建构区里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拼搭了许多作品,但往往不会很好地保留作品。所以我们就启发幼儿将作品送到“小铃铛”,作为舞台的场景或道具,从而使幼儿的表演更具情境性,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

少儿演讲材料篇4

关键词:创设性;游戏;自主性发展

引言:游蚴钦庖唤锥斡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幼儿能快速融入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开展自主游戏主要是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兴趣进行游戏,此游戏要以快乐或者满足为主要的实现目标,选择自由行好、活动性墙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能对幼儿的活动起着良好的支配或者控制的权利,其中对游戏中的材料、内容和角色的处理,是提升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关键内容。

一、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开设的问题

(一)游戏的条件不够充分素材少

任何一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游戏特点,但从大局着眼,为幼儿创设的游戏空间,由于材料单一,所以很难讲幼儿的空间局限在一个小的区域内,使主体活动资助游戏分割开来。

(二)自主性游戏形式单一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曾明确指出,怎样的环境就会受到怎样的刺激,也会得到怎样的印象。若幼儿始终处于一成不变的游戏环境中,会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减弱,也不利于幼儿的游戏能力提高。多变的游戏环境是幼儿提升自己能力的保障,幼儿园中自主性游戏形式在一个学期内开设的变化次数较少。很多教学内容也略显老套,教师也很少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融合其中,这将十分不利于幼儿的游戏兴致提升。

(三)教师对自主性游戏介入稍显不足

相较于教学、生活,教师虽然能在自主性活动中与幼儿形成互动,但是在小班化教学活动日益盛行的今天。幼儿的人数众多,但是数量等条件还是较少,使班级的幼儿园人数超过预期标准。教师在此情景中也有顾此失彼之感,缺乏关于幼儿游戏行为的解读,也不能恰到好处的掌握游戏的时机。在介入完成后,互动内容的开展也只能维持在常规基础上,导致幼儿情感交流缺失。

二、创设性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一)游戏活动自主化

第一,让主题活动与游戏活动契合在一起,如在进行“我喜欢”主题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区域活动内为幼儿提供不同的家具或者图片材料,给幼儿分割开卧室、厨房和客厅等区域,幼儿可以自己摆设装饰物,然后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写故事,并给自己创设的环境取名字,这样能让孩子的能力在拼拼讲讲中得到发展。第二,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这样能提升幼儿良好的游戏自主性,可以设立诸如废品站或者百宝箱等器物,让幼儿将所有的废旧品都集中在一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可以在开放性的环境创设自己的情境。特别是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需要做好材料展示,制作材料,展示出材料的特性,这样就能充分的展示出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游戏活动开设期间,教师可以给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利用废弃的瓶子制作乐器。如有的孩子发现在水杯中装入不同的水,用筷子或者小木棒敲击水杯会产生不同的声音,若能找好放入水的尺度,就可以利用水的多少调节声音,甚至能敲击出乐曲。幼儿的这个想法虽然很简单,但具体操作实行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就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创造能力,调整水杯中水量多少,控制声音变化,并自己寻找规律,适应规律,总结规律。

总之,幼儿游戏活动的自主化,对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好的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利用自己的现有知识储备发明创造出新的“玩具”,。培养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自主性游戏的多样性

班级范围的设备、材料类或者游戏场地都有限度,为更好的平衡彼此之间的矛盾,就要教师变化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的开展,提升自主性游戏的开设意义。从大班组角度考虑,每周要求每个班级进行三次以上的自主性游戏,除分班活动之外,也要利用教室的门前走廊,并将这些走廊变成商业街道。可以在每周举办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售卖会,选取班级中的三个幼儿共同参与到活动中,不同班级的幼儿可以根据商业活动的内容、材料以及空间共享等构建学习环境,这样能锻炼这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能扩宽学生的交际圈子。

自主性游戏活动开设的主要问题是游戏活动形式单一,由于幼儿的想法很局限,所以很难使用多样化的游戏方式组织游戏,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寻找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从而能让幼儿参与到多种游戏中,这对培养幼儿的多样思维能力有积极影响。

(三)扩充自主游戏的开设内容

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需要做到代代相传,这就要将艺术文化与表演文化更好的契合在一起,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可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就昆山为例,就有很多有待挖掘的传统益智类游戏内容,包括童谣、歌曲和戏剧等。这些都要讲情景表演看成是其开展的主要载体,并为其提供特色化的服务,这样幼儿就能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民间文化内容,也能通过表演,传承好家乡的文化,最终获得游戏乐趣。

(四)教师评讲的合作化

教师在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性活动的讲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性的游戏活动,通过讲述、讨论和分析的防护四,让幼儿具有良好的经验整理能力,要让幼儿在错误经验修正的前提下,分享其经验,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能为下一次游戏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若从经验方面考虑维果斯基曾明确指出儿童游戏的最近发展区域主要是强调,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要高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项表现,在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能表现出超越他们年龄的表现行为。因而在评价中教师使用的评价方法能提升幼儿的行为经验,对提升有的能力有积极影响。

三、结束语

教师在开展幼儿活动创设的时候,要通过把握游戏教学现状,了解游戏材料增加或者减少的幅度,通过适当的介入,提升幼儿原有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在幼儿活动观察期间,教师需要用宽容的角度接纳幼儿,并看待幼儿身上的特性化差异,尽量不要武断的对幼儿进行呵斥,通过幼儿活动中的横向比较方法,能清晰的了解到幼儿需要帮助的时机,适当的进行游戏的介入,这能给幼儿提供较为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吉群.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政策[J].读天下,2015,(06):14-15

[2]张辉.创设自主性幼儿区域环境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2016,(07):12-13

[3]张晓丽.试论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指导思想与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12-13

少儿演讲材料篇5

【关键词】游戏活动材料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6-02

《幼儿园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主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幼儿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愿望、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

一、让幼儿在想象情景中感受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的过程是创造想象活动的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创造性想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扮演区角上,如扮演妈妈、老师、警察、等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儿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出自己对这些区角的认识和体验,这一反映过程充满了幼儿的想象活动。二是表现在幼儿游戏中所使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上。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以一种简陋的游戏材料代替真实的物品,还能一物多用。往往一种物品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的环境中可替代多种真实物品,比如小椅子一会儿当汽车,一会儿当火车,一会儿又当娃娃床,这种替代正是幼儿创造性想象活动的结果。游戏活动把想象活动与现实活动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既富有假想性,又富有真实性,是虚构性与真实性巧妙结合而产生的游戏。

二、让幼儿在真实情景中创造性游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幼儿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黄金时期。游戏活动是幼儿通过扮演区角,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以一物代一物,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现实生活是游戏活动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区角,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但幼儿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应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

(一)制作游戏材料,提升游戏环境。

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多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导幼儿进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让幼儿自主活动。应该经常组织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指导幼儿为自己的游戏设计、创作简易玩具,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二)提供自由空间,满足幼儿需要。

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在游戏活动中,我经常和幼儿交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区角关系,为他们提供宽松和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

三、让幼儿在活动情景中激发游戏兴趣。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全体幼儿游戏开展中有哪些主题,每个幼儿选了什么主题,扮演了什么区角,他们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对幼儿每一个创意都表现出倾听、微笑和接纳的态度,欣赏他们,注重他们自主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创意。

(一)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在教育的范畴里,游戏意味着教育的要求与幼儿的意愿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游戏活动中无疑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只是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干扰太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当幼儿自发进行有主题、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时,教师不妨“静观其变”,不要任意打断、介入,就让幼儿的游戏在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生、发展、结束。因为,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创新意识极易被某件小事物启发而生。

(二)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

游戏情境指游戏活动进行的物质环境状况与心理气氛,它包括人和物这两大因素。游戏的主题只规定了情境的总趋势,情境的具体细节是受游戏开展的时间、空间及游戏者个体特点的影响的。在游戏活动中,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创设出可以启发幼儿想象。教师在幼儿游戏前应尽量少讲,“讲”的时间多了,“动”的时间就少了,讲的规则多了,幼儿自由发挥的余地就少了,客观上限制了幼儿的想象。

四、让幼儿在师幼积极互动中提升游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教师可采取以区角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

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和幼儿共同处于游戏情景中,并适时地进行指导,这样更符合游戏活动的特征和幼儿的意愿,更能体现教育者对幼儿的尊重,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师的影响,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让他们谈谈游戏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或不愉快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游戏家,我们应样幼儿慢慢的理解他们的世界,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快乐自主的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利,玩什么、扮演什么区角、怎样进行游戏等,都应由幼儿自行决定,教师只能是给幼儿建议,使得他们的游戏活动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少儿演讲材料篇6

粤语讲古是一种具有鲜明广府文化地域特色的语言艺术样式。粤语讲古以广州音为讲古表达语言,讲古艺人运用具有鲜明广州方言特色的汉族民间成语、谚语、谶语、俗语、习惯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对故事书目进行加工润饰,使之成为独具粤方言韵味的语言艺术。“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话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当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粤语讲古经典开头、结尾名句,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大多都深受感触,都知道这是在“讲古仔”。在那个娱乐消遣方式单一的年代,一家大小、三五知己围坐在收音机旁,茶余饭后倾听着讲古大师们讲述一段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已是一大乐事。粤语讲古正是生动地体现了广府文化的独特语言艺术魅力。

二、粤语讲古的主要内容

粤语讲古的内容,一般包括传统的长篇章回小说、历史和人物故事、广州民间掌故和现代生活题材等,承载着广州许多广府历史文化信息,成为优秀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价值。广州作为一个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无论是大街小巷,山山水水,还是衣食住行,都是“度度有段古”。“古仔”中的故事内容简洁易懂,形象鲜明,题材比较生活化、民俗化、娱乐化,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很适合让幼儿理解和阅读。这种娱乐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可以寓教于乐,是人们陶冶情操、增进知识的一种形式,是广府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对于广府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幼儿粤语讲古主题内容的组织与活动创设

1.家园互动,共同参与

幼儿粤语讲古必须知古懂古。小朋友对广州的传说有多少了解呢?

首先,要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展前,先让小朋友们和家长一起观看与广府文化有关的“广州故事”电视节目,借助网络、媒体,对“广州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其次,做一份有关广州传说的“广州故事”手抄报“练嘴”。让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去做手抄报,做出一个“广州故事”路线图,用来讲古专用。除了图片外还要配上简单的文字表达说明。然后,让家长带孩子到广州一些著名景点去“练嘴”,讲述有关广州的传说。

再次,家长与幼儿轮流“讲古”。在对广州传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组织家长和小朋友通过“图书馆探秘”活动,寻找有关广州传说的资源。邀请了家长们来幼儿园给孩子们“讲古”,再慢慢过渡到孩子在家里给爸爸妈妈“讲古”;并通过组织亲子游活动,举行“最佳讲古王”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古香古色的环境中重拾“讲古”、“听古”的乐趣。

2.创设幼儿粤语讲古的大环境

重视教育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是要将“广州故事”物化成有形载体。如“食在广州”美食文化,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大长廊,打造了“得闲饮茶”美食街,并在长廊墙上贴上各种有关广州美食的传说故事,当孩子在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时,通过环境的熏陶也对广州的传说的文化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是创设“讲古”主题墙。如在幼儿园大班级创设主题墙“粤讲粤入味”,主题涵盖了小朋友和家长搜集的各种讲古大师的介绍、亲子寻古的相片、小朋友“讲古”的相片以及各种小朋友亲手设计的各种讲古道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对“讲古”和“传说”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对“粤语讲古”的魅力吸引,从而建造起幼儿“粤语讲古”大环境。

3.以区域游戏活动实现“粤语讲古”

少儿演讲材料篇7

为了提升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我们班开展了“手偶剧场天天演”的语言特色活动。手偶剧场兼有“游戏性”与“表演性”,又以“游戏性”为主的活动,它与幼儿文艺表演不相同,它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的,而是幼儿自己的一种游戏,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爱好增减。一学期来,小朋友们在小小的剧场舞台上从一个人单独的唱歌、念儿歌到与同伴进行多角色合作表演,孩子们学会了合作与协商、等待与交流。

表演能使幼儿具有共同的体验,协调一致的行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手偶剧场不仅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语言的发展,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也不能完成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幼儿的表演区游戏进行指导的必要性。帮助幼儿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正是教师指导的目的和任务所在。

一、营造轻松氛围,关注手偶表演

幼儿的表演游戏需要个安全、有趣的环境,因此要为幼儿准备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给幼儿认同感和安全感。保证幼儿有不少于30分钟的游戏时间。在手偶剧场中,材料的提供是对幼儿活动的支持,是表演的基础。因此,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应当根据幼儿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幼儿提供的材料除了必需的话筒、手偶、小乐器之外,还可以提供诸如纸、笔、盒子、木板这样的原始材料,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习以物代物的表演。当幼儿还没有产生对材料的需求时,教师不必立即呈现自己认为必要的材料或“道具”。在幼儿眼中,教师事先准备的精美的道具并不比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而制作道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的一种活动,教师不能为追求“表演结果”或节省时间而省略这个颇具教育价值的环节。可以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除了物质的准备,心理环境的营造也至关重要,中班的孩子往往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形成自我认识,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应重在观察幼儿表演,倾听幼儿的心声,淡化表演的结果,关注幼儿的表演并不是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过多的指导、干预以纳入教师自己的意图,而是强调教师的观看和倾听,让幼儿觉得别人承认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的思想,让幼儿有充分时间和自由进行表演,心理无压力和负担。一位教育者强调:“教师不是裁判员,而是当儿童需要借助一个手势、一句话时他们可以去寻求的资源。”只有理解教师的角色,才能在关注幼儿的表演时,主动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教师重视他,允许他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创造。

二、参与手偶表演,提高表演技能

教师参与手偶表演,一是为了增强幼儿的表演意识,让幼儿坚持表演主题;二是教师以平行的身份进行指导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在最初接触表演游戏的时候,有些胆怯,表演时放不开,可以选择简单的表演内容,如学过的歌曲、儿歌,熟悉的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胆怯的心理,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让幼儿对表演的兴趣越来越浓,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是幼儿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教师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如:在最初的剧场表演中,幼儿一是不知怎么表现,二是放不开,我便和她们一起拿起手偶,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幼儿,吸引幼儿的参与,还请幼儿来说说老师表演得怎么样。通过共同的表演,幼儿评议和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指导,幼儿的表现能力提高得很快。待幼儿有了一定的表演经验,我们就应该把舞台还给了孩子,让他们自由结伴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有了简单的分工:角色分工、场地布置等,还有了简单的合作,如:故事表演《狐狸和兔子》,幼儿会根据需要选择角色分工合作进行表演,都是孩子们自己去商量、去想象、去表演。

三、注重游戏讲评,提升表演经验

每次表演后的讲评是帮助幼儿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幼儿自发讨论的氛围,引导幼儿自发地开展交流学习。讲评过程中,教师不应扮演“裁判”的角色来评定幼儿表现的“好坏”,也不应扮演答案的提供者来告诉幼儿应该如何做。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幼儿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少儿演讲材料篇8

几年前王子文还是个新人,因为被导演许鞍华看中,成为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女三号。那阵儿王朔比较闲,与许鞍华也有点儿交情,去上海散心的时候就顺便去剧组看热闹。

不久,他就发现剧组里有个女演员神神道道,不上场时,她拿个类似药臼的东西,用杵一下下地碾压倒腾,表情还特别云淡风轻。趁她拍戏的空当儿,王朔发现药臼里根本不是什么中草药,而是干巴巴的尖辣椒。再掂量一下那套药臼,全石材的,至少也有二十来斤。用这么不称手的东西捣那点儿辣椒,有病吧?王朔不禁想。

到了中午吃饭时,他就知道好处了。上海人做出的绵甜寡淡的盒饭让绝大多数人食不知味,捣辣椒的女演员掏出一只瓶子,一人饭盒里舀一勺,无论是赵薇还是斯琴高娃,全都吃得眉开眼笑。王朔也混了一勺,油辣椒而已,干辣椒磨碎以后用滚油泼成,最简单的川味调料。

入口第一感觉是香,可以清晰地品出大蒜、韭菜、花生、黄豆等食材在被滚油拥抱后尽情释放出来的清香、浊香、豆香、果香。等这些香味儿充满口腔后,舌尖处才慢悠悠绽放出一股辣意,起步慢但加速快,一瞬间,就如火药桶爆炸一般占据口腔的每个角落,火辣辣的味儿让人忍不住就往嘴里快快扒饭。

所有人都大呼过瘾,夸赞那女演员,王朔这才知道,捣辣椒的女演员叫王子文。

在大伙儿的强烈要求下,王子文成了编外大厨,临时搜集工具材料,现场制作下饭小菜。很简单的一件事,她却做得很轰动,先给家里人打电话,让他们在老家成都购齐尖辣椒、黄豆、芝麻、花生、花椒、韭菜根……十来种材料,还把她平时用顺了手的、据说是玄武岩石材的药臼也托运来了。

王朔对这个做法就不大欣赏:矫情,一点儿辣酱搞成天大的事,显得你讲究还是较真儿?

他真这么说出来了,而且音量也没控制,让王子文听得清清楚楚。王子文也是个一点就着的脾气,走过来问:“晚上吃饭你还在吧?”王朔瞟她一眼:“在。”王子文点点头转身就走了。

晚上回宾馆吃饭时,王子文在餐桌上一溜摆开14瓶市售油泼辣酱,其中有1瓶是她自己做的辣酱。她掏出丝巾把眼睛一蒙,让大家随意把辣子喂给她尝,如果她尝不出哪瓶是自己做的,就证明她矫情;尝出来了,就证明她讲究。

最终,王朔输得灰头土脸,自罚一杯白酒赔罪。然后喝高了,他拍着王子文的肩膀宣布:“这就是我们老王家的闺女了!”

吃人家的心软

没过多久,王朔就为王子文上了法庭。王子文跟一家公司签了一个15年的合同,被要求期间不能解约,否则20年内不允许从事这个行业。王朔挺身而出为她打官司。胜诉之后,王子文说要请王朔吃顿饭,设宴地点就在王子文在北京租住的家里,菜肴她一手准备,极有诚意。四菜一锅:夫妻肺片、辣子鸡丁、剁椒鱼头、干煸牛肉丝、麻辣汤锅,主食是现下的酸辣粉。即使是对吃比较讲究的王朔,也不得不翘起大拇指赞一声好。

酒足饭饱,喝下一大杯老鹰茶,压下满口火辣辣,王朔顺便参观了一下厨房。他没想到的是,二十岁不到的王子文对厨具已经细分到了一个他无法理解的地步——用来捣作料的工具就有4种:最大的捣尖辣椒,中等个儿的捣蒜泥,两个较小的一个捣花椒一个捣坚果。她的理由是,川菜真谛是一菜一味,作料的味道万万不可混淆。

王朔问她为什么不买搅拌机,又快又方便。王子文说,搅拌机那种器具蛮横粗暴,粉碎作料的同时,也彻底破坏了作料的纤维,这就像是追女孩儿一样,一用蛮力还有什么情调可言?一样样看下去,王朔对王子文简直有点儿肃然起敬——这姑娘太讲究了!

王子文说,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就应该像一个妆容服饰都搭配完美的美女,这些厨具和调料,就相当于为美女打扮的裁缝、鞋匠、化妆师以及各种布料、时装、首饰、化妆品……自诩见多识广的王朔彻底服了气,这个小他29岁的女人让他打心底里生出一种欣赏,他觉得自己的春天又来了。

做菜跟做人一样

王子文成了王朔的小女友,搬到王朔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别墅,成了女主人。

少儿演讲材料篇9

关键词:皮影戏;艺术活动;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05-001

皮影作为戏剧的一种形式,集绘画、雕刻、音乐、美术、歌唱、灯光、表演、造型为一体。通过中国画的散点透原理,把立体的、动感的、鲜明的、复杂的自然物象巧妙的结合在一个平面上。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斑斓的色彩,造型较为优美巧妙,对比强烈,立体感强。作为一名学前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我却发现在幼儿园将民间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较少关注皮影戏在幼儿园的应用,而开展皮影戏的教学活动,不但能促使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画皮影,做皮影,演皮影,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本研究力图通过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的金昌等地皮影戏特点,挖掘民间皮影戏在幼儿园应用的途径,以研讨、试做、试教等途径,将皮影戏元素应用到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中。

一、充分研讨,改革剧本,制定研究计划

开发皮影戏在幼儿园的应用途径,最初的目的是将河西地区的皮影艺术运用到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中,能够制成幼儿所喜爱的玩教具,可使教师与幼儿都可以制作并且操纵,引导幼儿对各个领域产生一定的兴趣。传统皮影戏的剧本内容远离现在幼儿生活实际,唱腔也较为复杂,唱词多用方言,皮影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何让传统皮影戏焕发新的生命力?最终我们在剧本上进行了创新,受“绘本剧”的启发,我们将皮影戏与绘本进行融合。因此制定了这样的方案:先选择和分析绘本,撰写皮影戏剧本,在此基础上研究皮影的选材与制作,最后在幼儿园公开表演。

二、实施过程

1.选择和分析剧本

适合幼儿园表演用的绘本故事较为丰富,为了结合幼儿园皮影戏表演的需要,尽量选择了角色简单,情节有趣,背景简化的作品。最终选择了《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作为皮影戏剧本,幼儿对这一绘本也并不陌生。《母鸡萝丝去散步》中主要角色只有两个:母鸡和狐狸。故事没有对白,只是讲述了母鸡散步的过程,狐狸尾随其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十分具有趣味性,也很有想象的空间。将绘本故事改编为剧本的过程中:以尊重原著为前提,未对故事情节进行修改;简化画面背景,只出现主要道具图像;人物只有很少的心里独白,依旧没有对白,目的是让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想象,旁白在原著的基础上会增加一些形容词,尽量表现出母鸡的从容,狐狸的狡猾。

2.搭建戏台

选择皮影戏戏台幕布至关重要,幕布必须要半透明、透光性好、有一定的弹性的白布。起初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尝试用加厚的白纸代替白布,但是白纸的弹性太差,经过再三挑选,选择了用较厚的白纱布。其次是戏台的框架,我们考虑了多种材料(如塑料,废旧报纸的利用,木料等),最终选择了木条。我们使用了1m×1.2m的木条制成戏台的框架,用钉子固定。为使幕台能立起来,我们又使用厚木条做了两个“脚”,用钢钉钉好。最后我们将幕布绷紧,用钉枪钉在木框上,这样,我们的戏台子就搭好了。

3.制作皮影人物

传统皮影制作工艺是较为复杂,而且多用动物皮革制作,不适合幼儿使用。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传统皮影的制作工艺将被简化,但又如何保留皮影戏本身的“神”?这一直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找到各种各样与原材料相近的材料进行了尝试制作,如塑料片,烟盒纸,硬纸板等多种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例如:塑料片透明度较好,经过上色与原材料较相似,但幼儿不易操作;烟盒纸软硬适中,但面积较小,做出的东西不生动;硬纸板做出的人物较立体,但是材质过硬,也不适合幼儿操作),最终选择了卡纸,软硬度适中,色彩丰富。我们按照剧本的角色和背景进行了制作,将原形象放大,先剪出形状后,用水粉颜料涂色,最后将制作好的图片用缀结扣连接在一起,这样皮影戏的主角就有了。

在缀结扣的挑选上,我们一开始选择了铁丝、硬塑料棍,子母扣等,在尝试后,选定了子母扣。因为子母扣体积小,也可以上色,连接也较自然,这样便于摆弄各个关节,活动起来也较方便。

在操纵杆的选择上,我们直接选择了气球杆,软硬适中,长短适中,易安装,好操作。将杆口切成十字型,压在皮影上,固定好之后,操纵杆就安装好了,拆卸也较为方便。

三、皮影戏的表演及应用

初次在实习的幼儿园表演时,主要人物,场景,旁白等一共需要6个人进行了准备,在表演过程中,一个人负责旁白,两个人负责操纵主人公,其余三个人分别负责了一组场景,每个人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在幕布上展示内容,演出分别在两个大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小班进行表演,整个表演进行的较为顺利,幼儿对这些新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演完后我们又邀请几名幼儿对皮影的表演进行了尝试。

初次表演后园内研讨会上,老师们认为将皮影戏应用在教学当中,会提高幼儿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也能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记忆和理解;小班与中班的幼儿对皮影戏的兴趣非常的浓厚;而大班的幼儿只是有一些新鲜感,更乐于自己操纵皮影表演。而且这次演出也存在一些问题:表演之前,没有充分的为幼儿介绍皮影戏及皮影戏的特点;负责旁白的表演者缺乏语言的生动性;整个演出过程使用的音乐较少;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幼儿的思维特点适当的改编剧本;在以后的演出中,弱化背景的变化,减少演出的人员,更符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等。

少儿演讲材料篇10

【关键词】角色游戏游戏情节幼儿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205

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游戏情节丰富,有了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但游戏主题不稳定,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在游戏中会出现频繁“换场”的现象。由此,围绕角色游戏进行有效的指导,怎样才能充分挖掘角色游戏的应有价值等问题,我进行了以下思考与尝试。

一、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拓展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可以开展的角色游戏主题就越广泛,游戏情节也会越丰富。因此,丰富幼儿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有助于拓展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源于生活、周围环境等,同样也受年龄、社会、时代的制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幼儿参观、有目的的谈话、信息交流、有趣的教学活动等,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印象,使角色游戏主题广泛、新颖,情节发展逼真而富有童趣,使幼儿对角色的认知更为完整。如为了丰富幼儿扮演理发师的经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理发店参观,通过教师和理发师的对话,以及理发师亲切的语言、熟练的动作、对顾客热情的态度,激发幼儿模仿的愿望,为“理发店”游戏的开展打下基础。

教师应建议并提倡家长有意识地多带幼儿外出、多接触事物、多与幼儿交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也可以带他们一起去银行、菜市场、商店等,看一看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又如,为了丰富幼儿扮演医生的经验,除了利用谈话启发幼儿的原有经验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带幼儿去医院看病时,有意识地告诉幼儿医生、护士是怎样工作的,让幼儿了解医生为病人看病要先询问病情,然后检查,最后才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护士则主要负责打针和护理病人等。

二、把握游戏材料投放的尺度,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随着中班幼儿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对玩具种类的需求增加,因此,教师既要把握游戏材料投放的尺度,又要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首先,游戏材料应该是常见的、安全的,尽量真实、耐用,不讲求价格昂贵,如用泡沫做成的“蛋糕”,用厚和透明塑料片做成的“饼干”,都很受幼儿的欢迎。其次,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材料的多元价值,将现有材料加以改造,变成幼儿所需要的学具或玩具,如方便面盒子可以做成手工游戏中的收纳盒,也可以做成建构游戏中建筑工人的安全帽等。再次,游戏材料的投放不能一味求“多”和“新”,而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层次性。教师既不能把材料一股脑儿全部投放进去,也不能过于频繁的更换,而应分期、分批投放,并依计划不断更新材料,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数量适宜、新旧材料比例得当等原则。

最后,游戏材料的投放还要给幼儿留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以引发幼儿以物代物、一物多用。

三、适时指导,促进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虽然有分工、有合作,但他们的计划性较差,不具备交往技能,常常会与同伴产生矛盾。因此,在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观察幼儿之间的交往,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从而有的放矢、适时的给予幼儿帮助和指导,促进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教师给予幼儿的指导可以是直接的,包括指示、直接教和具体指挥等。如开展“小菜场”游戏时,教师可以直接教幼儿认识菜名、菜价和学会使用杆秤等。事实上,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更多的应采用间接、隐性的指导,主要包括用语言提醒、提示、评论、适时的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以角色身份影响或参与游戏等,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推动幼儿游戏的开展。如“小医院”药房中的药品用完了,幼儿的游戏便“卡壳”了,这时教师可以用一两句简单的语言提示:“要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可不就可以在药房旁开个制药厂,加工生产各种各样的药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造药丸,这不仅解决了游戏中的“卡壳”问题,而且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丰富了角色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促使游戏向更深层次发展。

角色游戏不仅仅是单纯的随意模仿行为,它实际上也是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进行适时指导,挖掘角色游戏中的教育功能,发挥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良好品质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在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在社会交往方面,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学会合理解决游戏分歧、纠纷甚至冲突等,促进幼儿掌握新的交往技能。如在“快餐店”游戏中,两名幼儿都争着要去送外卖,教师建议“快餐店”的其他“员工”出谋划策,最后大家建议用“剪刀、石头、布”来解决,赢的人去送外卖,输的人就留在店里做服务员。幼儿通过同伴协商,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有效评价,深化角色游戏的价值和内涵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教师有效指导和深化角色游戏不可缺少的环节。讲评内容主要包括角色意识、主题选择、材料使用情况、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等,讲评方法可以采取小组互评、个人自评或者教师对典型案例适当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