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十篇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十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2:34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1

创业素质是指创业者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个性化的品格、创业热情以及各种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结合这一群体的特征,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创业素质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社会调查与市场营销、创业政策与法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三是创业意识,包括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四是创业技能,首要的是专业技能,同时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耐挫能力、敏锐的思辨能力等。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13年9-10月,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组成员对重庆市2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教师、102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依据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当其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充满挑战与竞争的世界经济发展洪流中,创业不但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倍增”效应,而且不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也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较强、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较强的特殊群体,对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独立创业,不仅实现了大学生成功就业,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尤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2010年初,国家教育部教办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迄今为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均认为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有82.83%的高校和90.72%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83.5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创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就实质而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自我成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据报道:“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0.5个百分点。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增高,但追踪调查显示,2009年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群中到2012年已有63%的人放弃创业,重新选择受雇全职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仍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创业成功率不太可观。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超过70%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成为了创业教育可能遇到的近乎最大的障碍;调查发现,有60.0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创业意向;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3.17%的大学生面对创业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始终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现代教育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知情意行”的启蒙思想下,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认为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一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完善课程设置,拓宽大学生创业知识领域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营销、政策与法规知识等其他综合性知识。在目前的条件下,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实现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与拓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做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更应该不断创新,以便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高校应积极落实政策,结合需求,完善课程设置。首先,高校应全面分析社会和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在开设恰到好处的专业课同时,增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必修课。如教育部文件《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已经把“创业基础”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必修课开设,各高校需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开展此项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开设诸如《成功与失败创业个案研究》之类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创业成功及失败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成功创业者发展历程和创业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学习榜样和借鉴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高校需开设创业实践、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企业文化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学、法律法规等选修类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把握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还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发挥创新创业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将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中。大学生应珍惜校园美好时光,充分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学生时代的充足时间,精通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与创业有关的选修课学习,全面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把主动掌握和了解创业政策和讯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全方位、多领域贮备创业知识,才能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把握全局,驾驭市场,实现创业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加强心理辅导,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主要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一般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者是否具有独立思考、选择判断、交流合作、敢于冒险、顽强拼搏等方面的心理品质。高校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创业品质。首先,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高校要根据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品质,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应认真组织上好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为其顺应创业的艰辛过程、调试心理困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还应丰富第二课堂的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实际,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或咨询活动,并结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广泛深入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设立创业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心理咨询教师,投入齐全的心理辅导设备与物品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作为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的青年,首先要正确处理学生时代各方面的困惑,如适应新环境、自我控制与管理、恋爱关系、求职择业等,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市场,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情商和逆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底线,自觉培养独立思考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敢于冒险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体现优良的创业品质。

(三)营造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它对树立坚定的创业理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与是否具备坚定的创业理想息息相关,因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首先,政策宣传到位。学校应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宣传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中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其次,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教育。如开展青年企业家宣讲报告会、创新创业讲座,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建立创业服务平台等,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创业教育影响,营造出以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提升创业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用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勇于创业敢于冒险的精神,形成正确的创业理念,将创业意识潜移默化地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自然的环境;再次,高校应维系好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主动参加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勇于自主创业,使自身的个性发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自信度,牢固树立创业意识,把创业的目标视为奋斗的目标。

(四)丰富实践载体,不断强化大学生创业技能创业是一项考验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事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对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效果显著。高校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内容与载体,强化创业技能。首先,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我敢想、我能创”创意设计比赛、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尤其通过更多开展“挑战杯”竞赛、创业设计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周”活动、公益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践等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活动,培育大学生创业兴趣,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大学生执行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高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联系企业,结合其专业优势以及各区县、农村的经济状况,组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再次,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体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实训和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活动,从而增强对社会、对基层的了解,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与成长中培养自身的协作能力、受挫能力等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断强化自身的创业技能。

四、结语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2

摘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人在个性、社会关系和个体能力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现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实现途径。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当代大学生成才价值引领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从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宗旨开始,人的发展问题就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康德在《纯粹理论批判》、《实践理论批判》等著作中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行了系统客观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强调个人道德自主、个性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重要性。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的本质,研究了人的发展规律,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是融入其全部著作中的,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整个形成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对其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崇高命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从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开始思考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人的异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蒙阶段。接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性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又系统的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论的形成阶段。此后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现实,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人的能力,不断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和不断完善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经升华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结合社会形态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艰巨的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前资本主义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1]资本主义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人本身片面化”。[2]共产主义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

同时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和个性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任何否定人的正常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的个性是指人的主体性的个性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标准。二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充分丰富和全面占有。因而,在其本质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各种关系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三是指人的劳动和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所讲的自由活动总是与创造相联系的,自由活动是“完整的主体”的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马克思认为要使全面发展的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5]人的能力是包括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是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均衡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人的自由发展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发展会呈现差异性和独特性。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目标引领

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这种目的的一个基本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特征使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新的时代特征。2009年赵迎欢等通过对沈阳部分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乐于交往、心系国家。[6]但大学生在表现出以上积极特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特质,主要是多样化思潮引发部分大学生出现迷失和信仰危机,多元利益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的思想,安逸的生活环境造成部分大学生能力缺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引领

高等教育的价值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选择,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由于受到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从国家和社会需要来设计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个人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从个人需要和发展来设计高教育的目的,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此指导下,高等教育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内容引领

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的认识也出现过偏差。

一是对大学生成才内涵认识的片面性,由于在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的导向性影响,社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简单的理解为大学生对于科学文化课程的掌握,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实践能力要求较低,直接导致大学生中出现部分“高分低能”、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差等情况。

二是对大学生成才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在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中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在课程教学中多采用说教与灌输的方式,在学生管理中强调规则和服从。导致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最重要的是要理清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按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可以概括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其成才后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是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应当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成才的路径引领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成才提供了实现途径。

1、加强价值观的引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不仅指单个人的发展,而且指每个人,任何人,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才可以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人类全面发展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一条件的,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文明程度等仍需极大的提高,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另一方面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在劳动中人处于主体地位,同样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要求满足人的需要、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自觉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分析教育形式,了解教育对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从全体大学生的切实需要和现实愿望出发,即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十分注重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大学生主题地位要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培养机制上,一方面根据时展和社会需要科学设置学科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选择性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式上,根据高等教育所处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的方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潜能。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宽教育内容。

在教育管理上,为大学生成才构建成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在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各项制度约束转换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自觉。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关系简单,交往面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扩宽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主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认识、提高认识,反过来再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中也要求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基地建设、经费支持等方式调动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4、提高综合能力。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也是终极目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掌握先进的只是和技能。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能力,大学生成才就是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推动者,大学生要在学习中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通过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科学研究项目、专业技能竞赛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善于沟通,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调整自己融入社会,有效利用环境、创造条件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增强其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人民出版社,1995:4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提出

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著作等身。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论述多散见在其各种著作里,为此我们有必要历史地梳理以探讨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历程。

青年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前夕的作业《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几点考虑》中说:“我们并非总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定了。”[1]可见17、18世纪以来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关于人依赖于环境的观点对年轻的马克思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青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抽象的,带有唯心主义的痕迹。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对人的考察更主要的是从社会关系而非自然方面,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思考更着重从社会政治方面而非宗教,从而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人的本质观的超越。

伴随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进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有了重大突破。突出表现在:一是在《一八四四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的观点。他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而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这为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深刻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经典的概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实现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质的飞跃。

在接下来的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再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最后再经过恩格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阐发,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科学理论体系自此形成。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那么,如何理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又包含哪些内容呢?对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界定找寻答案。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可见,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出发,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全新含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和不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人,既是自由个性的个人,又是在公共生活和市民社会所有领域实践了人类普遍发展的个人。

据此可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包括:大学生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才智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那么,如何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指导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首先,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要继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精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师生平等,营造民主的师生氛围;尊重学生的权益,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

其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要尤为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通过体系化的教材、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明确身肩的历史使命并在正确认识国情、分析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而使自己努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是具有教育导向性的文化,她直接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大学校园,其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思想引导和情感熏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知识的单一,可以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还可以加速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以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可见校园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完善大学生实践机制。马克思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科学地解决了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了全新的人学理论。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充分重视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以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培养。具体表现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更好的利用社会这个大舞台发挥自己的才能服务社会;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实施实习工程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和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应积极地通过校园广播、电台、网络、橱窗、报纸等媒介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以为学生顺利踏入社会保驾护航。

第五,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可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思想还需加强引导、心理还不大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要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导师。

总之,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揭示了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确定了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在当代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继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精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内涵

(本文系2012年度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科教研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立项编号:12KJY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报告中提出、十进一步强调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论述是新时期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发生的新变化。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而且是必须要始终贯彻落实好这一新的理念。

一、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题中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思想。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始终贯穿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大学生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1]可以说,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题。也可以说当前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始终围绕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发展这个主题展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确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人出发的,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p.73)即现实的人。也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着各种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2](p.71)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明确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本质也会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并且,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主体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程度进行过论述,他指出人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3](p.104)人的发展在“第三个阶段”才最终达到个人解放。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终极关怀目标就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实现,即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他强调的人全面发展,不仅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才能、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包括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4](p.217)

第三,马克思主义还提供了人类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即从人的本性出发,关注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他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那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p.514)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从事各类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方面”。换言之,人性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通过不断解决并满足人的合理生活及发展需要问题,人类最终才可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2.人文关怀始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不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是“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6](p.198)还始终强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并不断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时刻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放在首位,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尽管人文关怀的含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在强调“以人为本”和强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方面是相同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目标始终贯彻着人文关怀的思想

教育是做人的事业,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让人体现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和幸福,培育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和丰富的思想体系,才是真正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也应该具有真正教育的这些追求。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真就是以大学生为出发点的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根本性问题,最终通过教学影响大学生的德性境界和德行,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无论从其出发点还是价值目标追求来讲,它更应当要具有真正的教育所倡导的理念、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不是物是“人”,而且是一个个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大学生。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无论是精神、意识与观念系统,还是规范、制度与组织机构设置,都无不体现着一定的人文旨趣,表达着某种程度的人文关怀的需求。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调整对大学生已有的社会心理系统形成巨大冲击,加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还有大学生在学业、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问题的成败得失更是对大学生的身心带来直接的压力。一些大学生因心理承受力较弱或者长期心理困扰得不到疏导化解,出现了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是纯理论灌输式的,理论灌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实践已经证明,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的立场、观点等问题,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并随之影响学生的行动,较难取得满意效果。而应当以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尊重人、提升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关注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才能体现教育的本真,也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意义。也就是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追求一种单纯的理论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使大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能时刻规范和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行动,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把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行,在行动中真正实现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发展及尊严、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尽力把个体生命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的、深层的境遇显现出来,并尽可能注重对人的精神信念、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关怀”的涵义

何谓“人文”?“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准确界定的概念。在我国,对“人文”一词最早进行阐述的是《易经》,其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论述。由此可见,古人的“人文”是一个与“天文”相对的概念,即天文就是天道自然,人文就是社会人伦。它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7]中国《辞海》中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笔者认为,人文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文化。“关怀”是什么?“关怀”是关心、照顾、帮助、爱护的意思。两个词连接而成“人文关怀”,大意就是重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心、照顾、爱护和帮助。具体来讲,就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及符合人性的生存生活所需条件的肯定和对全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从本质上讲,它理应具有这样的三层含义:一是要肯定、尊重作为历史的、现实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个性、生存、生活、主体性、存在价值和存在意义,这是人文关怀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二是要运用贴近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人的现实生活的方式、方法来工作,这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三是要促使现实的人自觉、自愿地积极调控生存、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切思想及行为方式,适时恰当并理性应用自主选择权来完善自我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这是人文关怀的落脚点。

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倡导的人文关怀究问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涵义:一是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要充分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探索适合各地各校各专业各班甚至是各位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式方法;二是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回归大学生的生活。整个教学活动要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状况,尊重并妥善解决大学生合理的实际需求,激发学习热情和斗志;三是使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整个教学活动要能够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质疑和协作精神,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养,使大学生成长为有健康人格、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四是使整个教学具有渗透力、影响力和亲和力,确实解决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问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职责。

参考文献:

[1]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辞书史辞书学《汉语文辞书发展史》成就特色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汉语辞书编纂源远流长。早在汉代,一批重要的经典辞书就已经问世,如《尔雅》《方言》《释名》《说文》等,汉魏以降,代有名作。汉语语文辞书在长期编纂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是我国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辞书是印证历史发展的“活化石”。但是,我国历史上这些辞书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其发展过程又是怎样的?各个时代的辞书编纂有何特色?历代辞书发展又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这些问题至今很少有人进行全面探索。

20世o下半期以来,我国辞书编辑出版事业空前繁荣,辞书研究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全面系统研究语文辞书发展史的著作却并不多见[1],这与我国辞书发展的悠久历史极不相称,人们急切期盼总结科学合理、结构系统成熟、理论框架完整、论述深刻全面的辞书史著作,以便全面构建科学全面的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徐时仪先生的大作《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应时展之需,应运而生,满足了学界辞书史研究之亟需,填补了语文辞书发展史之空白。全书近40万字,分为三编――“上编・导论”“中编・传统辞书”“下编・新式辞书”,各编纵横交错,交叉互补,每编再根据需要,下设若干章节,分别进行论述,做到纲举目张,有条不紊。笔者有幸拜读《发展史》,读后耳目一新,获益匪浅。通读全书之后,笔者认为该书特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考镜源流,全面梳理语文辞书发展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辞书大国,辞书编纂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辞书学发端于两汉,成长于魏晋唐宋,成熟于明清,要理清绵延2000多年的汉语辞书学研究的历史脉络,揭示各个时期辞书学研究的成就、特点与不足,诚非易事。周志锋(2004)指出:“研究一部辞书、一家辞书理论相对容易,而要研究一个(或几个)朝代、一个时期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进而构建中国辞书学史,却非人人可为,只有具有史家学识、史家眼光的学者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徐时仪先生长期从事辞书编纂的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他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语言理论修养,使他能够占据学术高地,站在辞书发展史研究的顶峰,高屋建瓴,以史家的眼光写出了一部科学全面的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徐时仪先生首先将2000多年的辞书发展史分为传统辞书和新式辞书两个部分。他认为传统辞书的编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从萌芽到逐渐完善进而趋于成熟,大致可以分为先秦时期的萌芽、秦汉时期的开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探索发展、隋唐五代时期的成熟、宋辽金元时期的兴盛、明清时期的集大成等六个时期;新式辞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清末民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旧转型期、1949年至1977年的探索变革期、1978年至2000年的复兴发展期、新世纪伊始至今的开拓完善期等四个时期。

徐时仪先生从梳理分析繁复冗杂的汉语语文辞书发展史实入手,条分缕析,考镜源流,系统勾勒了语文辞书的历史发展脉络,论述了辞书编纂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阐释了历代语文辞书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根据我国语文辞书发展的客观情况,以及各个历史时期辞书编纂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他对2000多年的语文辞书发展史做了科学合理划分,解决了辞书界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古今兼顾,深入挖掘语文辞书编纂之思想

我国辞书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留给我们的辞书遗产十分丰富,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他们的辞书思想和理论往往零星地间见于序跋、凡例、某些释文及其他论著之中,总体数量并不太多。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六书结构、编纂体例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江式《上古今文字表》谈到辞书的历史,特别是有关他的《古今文字》的编写流程――查阅资料人员和缮写人员的配备,工作检查,稿件审读等――都有明确的阐述;陆法言《切韵・序》对论证方俗读音的差异,正音规范的确定等,都有精当的论述。

以往的辞书史论著作,往往着重评论中国古代辞书的编纂及发展情况,对近代辞书的发展观照不够,更无力顾及当代辞书,这不利于建立客观全面的语文辞书发展史。只有把历代有影响辞书的编纂特色、编纂思想论述清楚了,古今有代表性的辞书人物、辞书理论评价到位了,汉语辞书学史才能形象丰满而具有立体感。

徐时仪先生将辞书编写放在历史文化层面上进行考察,以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历史为纵向面,以各类语文辞书的代表作为横向面,共时历时交融,古今融汇贯通,对历代有代表性的辞书人物及其辞书思想做出客观评述,深入挖掘其理论精华和创新特色,揭示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主题内涵,理论体系,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28-03

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新趋势、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多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等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主题内涵的初步确立。2003年经历“非典”后,我们党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把科学发展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03年7月1日,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1〕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2〕(p396-397)10月14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明确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2〕〔p483〕这是党中央对“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主题内涵的最早论述和阐释。

(二)地位作用的最早阐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03年11月27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3〕党中央第一次把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到“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高度。2004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专题研讨班,等中央领导在研讨班上先后讲话,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地位作用等问题先后作了重要论述。

(三)科学表述的正式形成。从2004年初开始,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其具体标志就是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正式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更为明确,精神实质更加鲜明。2004年1月12日,在中纪委全会上所作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p730〕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2〕〔p849〕由此开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便正式被表述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基本内涵的系统阐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还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作了系统化的论述。他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2〕〔p850-851〕还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p850〕“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p850〕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作出全面、系统的阐释。

(五)战略地位的重要提升。从2005年开始,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提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4〕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2006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5〕〔p4〕在这里,把科学发展观称之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这是对科学发展观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提升。

(六)理论体系的初步概括。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进行概括和总结起始于2007年。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2007年10月15日,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基本要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还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至此,党中央已经初步总结和概括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

(七)重要地位的精确表述。党的十七大报告除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外,还进一步明确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7〕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概括和精确表述。

(八)具体内涵的深化拓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系统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体系、基本要求和重要地位的同时,还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作了进一步深化拓展。以往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主要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十七大报告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作了更为深刻、系统的阐释,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对“统筹兼顾”的解释,以往主要强调的是“五个统筹”,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兼顾”的具体内涵也作了进一步阐释,即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7〕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对科学发展观具体内涵的深化拓展。

(九)理论体系的继续充实。党的十七大之后,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一系列新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理论体系。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8〕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也强调了上述重要思想。

2010年12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切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9〕对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容,都是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十)理论体系的最新拓展。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科学体系再次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10〕这一重要论述,尤其是其中关于两个“以”、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加快”、两个“促进”、两个“不断”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的时代本质和基本要求,是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新阐释、新拓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而继续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八方面具体部署明年工作[n].人民日报,2003-11-30.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8.

〔5〕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6〕.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06-26.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4.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7.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心理学基础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传统教学中强硬地对学生所学知识做预先的限定,并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且强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课程中的影响强调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体作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些模式的出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以马斯洛及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全人教育和情感教育。马斯洛提出的内在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宜强制学生去学习,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我国体育课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更多的是注重体育的“三基”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及态度等关注得很少,而受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我国体育课程实施中开始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及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意表现。可见人不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新型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大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育过程中课程又是处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学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关于大学教育的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马克思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理论中还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德、智、体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马克思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等理论应作为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3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社会学基础

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教育的关系,如文化与课程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生成绩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等。教育社会学的这些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某些方面上说课程的目的是为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发展人类的文明,而大学体育课程要达到继承和发展体育文化就应该依据体育社会学的原理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其次,人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且逐步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其人的社会化的本质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与人的社会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能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体育促进人社会化主要是表现在通过学习后掌握体育的技能和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功能上,这符合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目的,所以应把社会学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优化的理论基础。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动因分析

2.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外部效应驱因

(1)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蓬勃兴起。随着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纲要》的贯彻实施,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蓬勃兴起,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关系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在高效的教学质量下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与时俱进,加快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及优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世界大学体育课程先进理念的启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已趋向综合化、社会化及人本化的方向发展,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上表现了较强的操作性,体育课程目标具体、清晰及准确,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在教学方面上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向学生的体育文化及体育理念的掌握上。普通高校应借此机会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研究,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跟上时展的步伐,促进与世界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发展理念相一致,以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以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内部主体驱动

(1)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延伸。随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施行,使得增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为了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随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理念及成功体育理念等体育理念相继出现,并打破了之前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的体育主导思想,并且随着2000年新《纲要》的颁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开始重视学生体育意识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大学体育课程也开始注重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及体育健身原理的教授,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得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2)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拓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心理疾病率则呈直线上升趋势等,促使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日益普通关注的问题,随之人们对于健康、娱乐、消遣等活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迫使大学体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进一步的转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个性化方向的培养,而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多样化拓展,必然导致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加奎.关于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之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51.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8

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综合素质人才的竞争激烈,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将人文关怀贯穿并深入落实到具体的思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优质人才。本文就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展开了详细论述。

一、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传统文化涵盖的人文精神

我国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其涵盖的人文精神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人的品行、精神及修养一直受到文化学者的重视,当然,这里提到的人非个体人而是整类社会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极为强烈的,这一点可以从古文典籍中查证,比如《易传》将人与天地比肩,称这三者为“三才”,可见古人对人的重要性有着强烈的认知;又如《尚书》中写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可见人的地位。儒家文化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文化历史,并一直在发展和演变。其中,“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受到儒家文化的追捧,儒家认为人应富有仁爱之心,做到“天人合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就表现在通过其自身的修养,同时依赖社会教化,个体可以成为被社会认可的有用之人。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对美好人格的推崇,所以对于现代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而言,要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一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二)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文关怀是其基本维度之一,主要体现在提出人全面发展这一理念,这也是从最高层次上对人做出的重要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密切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以及命途发展,注重追求人的精神及价值,追求人的尊严与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人文关怀是其重要组成内容,这与当代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内容本质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论理所应当作为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1.人全面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发展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开始关注人的发展,考虑到职业选择及发展等因素。在意识到当时人发展的畸形及片面性后,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该文对资本主义形式下的异化劳动做出了批判,并首次将新型人理想公诸于世,指出人要想获得全面发展,其基础就在于劳动。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之人全面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的标志,该理念逐渐形成于《神圣家族》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期,同时其从抽象化的研究对象转向为生活于现实中真正的人,并提出人的本质是其周围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该理念真正成熟并得到正式确立的标志是《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问世。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得以全面发展的条件及途径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对其历史必然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其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而有效稳步确立了该学说理念的知识科学体系。由此可见,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抽象到现实,从不成熟至成熟的过程。

2.人全面理念的科学内涵

该理论科学内涵丰富,主要通过一种辩证的思想来体现,其主要对人的社会关系、能力、个体需要及个性等方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人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客观基础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脱离社会关系,人是不能够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实际上,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对其自身发展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人全面发展的所有内容中,能力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人的智力、体力、社会适应、社会交往、社会关系驾驭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而人要想获得全面发展,其前提就是首先要满足个体需要,人类进行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来自需要,也正是为了使自身精神及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参与社会活动,开展物质生产。作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载体,人个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能动性以及自主性这三个方面。

对于历史人文主义思想的缺陷与不足,马克思主义分析的深刻透彻,从阶级性、社会性及历史性的局限中突破出来,并基于现实人,对关乎人的几大问题如解放、发展、本质及价值等进行了深刻探讨,为人类寻求到其努力的目标,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两位哲学大家毕生的理想,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必须要坚持的。

3.西方文化坚持的人本主义思想

古希腊孕育了西方文明,因而古希腊也成为了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地。苏格拉底首次提出人本主义,而且其研究对象就设定为人,他告诉人们,人作为一个存在者,是理性的,在对真理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会逐渐对自己的本质有所认识,因此,人应该尽最大可能的去追求心灵、真理以及智慧的改善。之后,柏拉图提出了灵魂结构说,在这个学说里,强调了人的理性本质,并提出了“做自己主人”的主张。普罗泰戈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现在看来,这句话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及盲目性,但对于当时西方文化思想而言,它首次肯定了人的价值,强调万事万物应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地位及作用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由此拉开帷幕,这对于西方文化传统而言,无疑是个极为重大的进步。

古希腊先哲们对于人的这种认识,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后期植入青年人本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西方文化在神学统治时代,对人的价值(自由、才能、尊严等)进行了过分的鼓吹。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指出所谓抽象的虚幻的精神并不是人的本质,存在决定思维,人的本质应是自然的、感性的,并提出人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应该是自然主义。基于这一思想,马克思发表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言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马斯洛先生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理需要,这也是最低级的需要,第二层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是归属需要,第四层是尊重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需要,也是人最高级的需要,这五个层次需要呈递进式,也就是由低到高的发展,马斯洛指出在对人进行教育时,要遵循人的需要规律,循序渐进,决不可一蹴而就。此后,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教育应该注重情感因素的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打造出真诚平等的关系。

总而言之,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体系博大精深,从其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西方人文关怀的核心始终是对人价值及人性的肯定,要求人与人之间应处于自由平等的状态,要求解放个性,要求对人精神生活的关怀等,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部分主张言论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其对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以及在反封建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旧是积极的,这一点不可否认。总之,西方文化坚持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整个人类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该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能够积极有效的推进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深远发展。

二、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是时代得以前进的推动力,是高校思政工作得以发展的推动力,是学生得以成长成才的推动力。高校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受体是学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内涵及意蕴充分展现出来,遵循人发展的规律,密切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并使其得到完善,使人文关怀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坚持以人为本,要明确学生的需要,做到一切为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人文关怀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在历史工作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党一直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对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这也表明了党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关注,对大学生思政水平及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视,这对“以人文本”思想在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立足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应当加大感情的投入力度,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中,并贯穿始终。一般来讲,人往往会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去感受和感知,因此就会产生众多的不同的需求,而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恰恰体现出了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手段方法、价值取向、目标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和调整以及对学生个性差异、教育主体地位的包容和尊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合理照顾学生生活、正确引导学生精神、恰当慰藉学生感情、适当疏导学生心理,尊重学生,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合理需求,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完美健康人格的塑造,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教育者而言,要围绕学生来组织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在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人或事时,要始终做到心胸开阔、心境积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大学生实现其自身及社会价值,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身的工作目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9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和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体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追求人类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而且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和核心。追求人类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何谓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其规定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中共几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

(一)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毛泽东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培养一代新人结合起来,从政治与教育的角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理论。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思想,并从新的角度阐发了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理论。他特别强调理想和纪律,“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就是这个道理。”

(三)******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则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在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做出更明确、集中而系统的论述,并把它确定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升华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发展的终极目的。

总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作了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我们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创造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经济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的,是以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为前提的。人作为生命的有机体,必然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人们只有解决了吃、穿、住、行、用等基本的生活问题之后,才能谈得上发展的问题。因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创造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政治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之处,不仅在于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于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政治文明。所谓政治文明,主要指人们在获取、运用、影响公共权力以分配利益的过程中的政治理念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手段文明、政治体制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等。因而一定要建立健全民主法制,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和行使各种民主权利,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政治环境。

(三)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造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思想文化条件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表现在它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它剥削制度所产生的种种丑恶现象,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作为精神的存在物,也具有精神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精神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而在现实社会条件下,面对强大的物质诱惑,面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上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腐朽文化、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诸如邪教、迷信、愚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一些人缺乏精神动力、甚至精神家园失落、理想信念迷惘、道德行为失范,这就特别需要强调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

(四)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创造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态保证

人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同样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任何破坏,都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威胁,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因此,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人不能任意选择生产力,而只能在既有的、从前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生产力状况下生活和进行生产以及考虑自身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其历史继承性、阶段性,一定的历史阶段只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和程度,与此相适应的人的全面发展也只能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逐步提高。同时,由于人的主观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使得人全面发展的程度深深打上历史的时代烙印。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促进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走向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地说就是在思想素质上实现向“能力本位”转变;在能力素质上实现向“思维型”、“管理型”的人才转变;在道德素质上实现向以个人独自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转变;在交往素质上实现由封闭短视的狭隘性交往向具有世界眼光或思维的开放性交往转变;在心理素质上实现由注重“人情关系”向恪守制度规范转变。

(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前提和基础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的最大实现。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眼于长远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要认真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创建学习载体,完善运行机制,营造学习氛围,努力构筑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框架,使学习成为全社会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自觉地树立终生学习的理想,把学习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量的积累就必将导致质的飞跃,最终建成“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周道华:关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几点认识[J].福建论坛,2005,(1).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10

一、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回答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核心体系和理论框架。

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力标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强调发展必须依靠人,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超越了传统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摆正了人与自然、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些思想,既见物,又见人;既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又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从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和论断,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如关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关系,与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与深化改革开放的关系等的论述;关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论述,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论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论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论述,关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论述,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论述,关于推进“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论述,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论述等等,均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