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十篇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十篇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9:47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1

(一)探究法误区

一直以来,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来传授语文知识,造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在我国实施教学改革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开始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法最新是由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并阐述了此种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说明比较是所有思维以及理解的基础,人们可以经过各种各样的比较来理解世界和了解世界。可是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在应用探究法的过程中进入了误区。假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能够依照计划使初中生应用探究法进行学习和思考,把课堂上学习的初中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总结规律,使学生在一定时间的训练和适应之后,可以积极的、举一反三地学习。那么,这种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授课和初中生的学习都是好的,也是高效的,学生在互动和沟通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是假如过于深入应用探究法,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放得过深,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就很极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师对这一方法理解得并不到位,甚至错误地理解了探究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本意,把教学都推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担负全部的课堂学习任务,对于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模式,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对其实施引导,使初中生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初中语文课文的知识。甚至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又开始实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整节课教师是表演的主角,不去留意学生是否听明白和理解到位。甚至有时初中语文教师对探究法直接粗暴的加以否认,认为其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二)设计探究题误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深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运用范围也特别广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探究题,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够逐步提高,并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设计探究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其意义十分巨大。可是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时候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为极端性,比如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特别深奥,初中生难以理解,不符合探究题的设计初衷,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能达到原先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又比如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过于简单,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思维深度不够,没有思考性,初中生直接就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探究题的意义没有表现出来,探究题和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城乡出两张皮的现象。又比如探究题设计的时候不考虑其层次性,这就让初中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能逐层提高。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当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不合适的时候,探究活动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本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启发功能不能体现出来。

二、改善初中语文探究法教学的对策

(一)探究法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

在进行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探究的形式是怎样表达和呈现,其探究模式始终就是一个教育教学方法,不要将其简单地当成一种形式,我们需要将其看作为一种观念或者是指导思想。在实施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理论出发,深入研究其理论构成和理论含义,之后再将其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中去,这样才能成功地运用探究式来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传统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对比,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掌握其本质。要注意探究的过程以及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引导,关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成果和效果,而不是对学生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对学生不管不顾,把所有问题抛给学生,这不仅不科学也是不可取。

(二)开展探究问题设计,体现启发教学

要想使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让探究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探究题能够满足初中语文日常教学需求,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时候必须考虑探究题的三大特点。下面对这三大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第一,具有全面性,要求初中语文探究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二,具有循序渐进性,初中语文探究题的难度要是渐进式的,题和题之间不能有太大的跳跃,使出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维、逐渐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作用。第三,具有思维的启发性,初中语文探究题要求其不能是课本内容的再现,而是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题目。

(三)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归纳、总结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词根词缀

如果将英语比作一栋建筑大厦,词汇就是一块块的砖头。如何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与记忆,成为困扰教师和初中生最重要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生复习英语词汇的效率,扩大词汇量,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论述。

一、利用词根复习的方法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把拥有相同词根的英语单词归纳总结在一起,形成一条记忆链。这种记忆方式,不仅有规律可循,也可以举一反三,由一知多。因此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应该经常将已经学过的单词根据字根分类总结。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掌握已经学过的单词,也可以根据词根推断出陌生单词的词义。

例子1:agr―农田;agriculture―农业;agrarian―田地的。

二、利用联想复习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一个英语单词经常有几种词义,而一种词义也会有不同单词表达形式。如果将英语词汇这种潜在的联系归纳总结之后,就形成了语义链。在语义链中,学生可以由一种词义联想起不同的单词,再由不同单词的词义联想起其它单词。由此反复,就可以帮助学生联想起很多单词,便于总结记忆。这种灵活拓展概念的方式,激活了语义链中相关的单词,以联想的方式达到记忆的效果。例如利用同义、反义、近义和同音的联想方式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例子2:work―job;old―new;barren―thin;new―knew。

三、利用词缀复习的方法

英语词汇中,很多单词都是由前缀和后缀组成。了解并掌握一个词缀,再根据根词根的意思就很容易知晓未知单词的词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帮助学生总结常见的英语词缀,并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总结。既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掌握不同词性的词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强化这种方法。使词缀记忆法变成学生的一种记忆习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可以记住单词。

例子3:“er”―teacher,worker;“ly”―happily,carefully;“ess”―actress;hostess。

四、利用构词复习的方法

英语单词和中国汉字一样,也有专属于自身的构词法。了解和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英语单词,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未知单词。同时,有利于学生掌握词性的变化规律,以帮助自己灵活地应用英语单词。

例子4:动词变成名词:teach―teacher,work-worker;形容词变成副词:happy―happily,careful-carefully。

五、利用读音规律复习的方法

关于英语单词的读音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这些读音规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出准确的音准,也便于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每当听到英语,就可以根据读音想到单词的字母构成,进而加强记忆。

例子5:“ea”的读音[i:]―read,weak,meat;“ea”的读音[e]―head,read;“a”的读音[ei]―name,page,gate。

六、利用兴趣游戏复习的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活泼好动时期,可能对以上词汇复习法没有坚持的意志。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达到记忆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忘掉优生劣差之分,克服胆怯、回避的心理,体验获得胜利的喜悦。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不要批评出现错误的同学,需要报以鼓励的态度激励每一位同学参与。从而激发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兴趣,达到记忆更多英语单词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在各小组间进行英语词汇接龙的游戏。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激起学生获得胜利的渴望,使他们积极开拓思维空间,搜索需要的单词,有利于英语单词的进一步记忆。

七、总结

事实上,初中英语词汇的复习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仅仅根据初中英语单词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结了以上几种复习方法。英语词汇复习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如果没有比较合理的学习方式,学生很难进入复习状态。因此,为了提高学习质量以及扩大英语单词量,初中学生应该将以上几种方法变成学习中的一种习惯。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的状态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音标教学;有效性;相结合

对于初中英语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性的掌握。因此对于如何提高音标教学的有效性十分的重要。音标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并且能够通过读音来背诵单词;在掌握了音标的同时可以自行的复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倡的是“生本教育”理念,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标的培养十分的有必要。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字母教学与音标教学;单词中音标的规律、绕口令中的音标、具体的音标掌握以及其他的问题。这些对初中音标教学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字母与音标教学相结合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字母和音标具有相似性,基本上是在字母教学的基础上来进行音标教学,将二者相结合主要的目标是为了降低音标教学的难度,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基础性的掌握音标,就如同在学习汉语中掌握拼音相似,在掌握了这门语言的发音之后,让学生了解音标的作用,这样在明确的目标下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英语音标。在初中英语中,学生学习单词的基础是掌握音标,这样有助于学生根据音标来有效的记忆单词,提高英语的词汇积累,对音标的掌握还能够强化学生对英语的记忆。在音标的学习中能够及时的与相关的知识进行连接,这样保证了音标和单词的相结合,提高了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有效性。

在单词中善于总结音标的发音规律

通过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到:对于初中英语单词的学习基本上是对音标以及字母结合的,英语音标的发音都是与其中的字母相对应的,并且这种规律基本相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发音与字母之间的关系,这样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在学习中进行归类。在学习新单词的同时将词汇中的字母排列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得出正确的发音标准。这种总结发音的规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有针对的进行训练,最终总结词汇的一般规律,提高初中英语音标的学习。

在英语绕口令中学习音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绕口令也是一项学习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似与汉语中的绕口令,都是根据相近的词汇来辨别发音,最终提高发音的准确性。但是由于绕口令十分的相似,因此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音标,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提高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提高。

四、针对学生对音标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初中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音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读音标的方法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对音标的具体掌握情况,在检查和点评的过程中督促学生更好的掌握音标的学习方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导,需要全面的提高学生对英语音标的掌握,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好教学的具体环节,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展示自己对音标学习的掌握情况,在集体学习的分为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标水平,因此在初中音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能够在具体的学习考察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有助于教师能够及时的调整学习的方案,全面的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音标中其他的问题

在初中音标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的细节,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纠正学生的发音以及培养学生的发音习惯,除此之外在音标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他的问题,这样来促进高校的学习最终形成。在音标的学习中需要杜绝用汉语的形式来学习英语,杜绝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使用标注的方式来掌握音标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就导致对音标的掌握出现漏洞或者是偏差,影响了以后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贯穿整个教学音标,这样使得学生在正确的学习习惯中,逐渐的加强记忆,能够反复的温故音标,最终加深对音标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标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实行“因材施教”,能够在学生掌握阶段中,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来提高初中音标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要教会学生按音节读单词。音节的教学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十分的重要。由于词型变化的认识受到音节的认识的直接关联,这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同时音节的学习有助于音标的掌握,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划分单词的音标和音节,并且能够将读音、音标相结合,最终有规则的掌握单词,增强记忆的效果。

总结

通过对初中英语音标教学中字母与音标的有效性相结合、善于总结音标发音的规律在单词中的具体体现、在绕口令中学习音标的发音、在具体的音标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考察和评估以及在音标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等,在这些教学方法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在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这样提高英语教学中的学习状况,通过这些方法的结合,来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在积极的方法中进行具体的实践应用,这样能够提高初中英语音标教学的有效性,在音标的积累和掌握中,增加词汇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在准确的发音标准下,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丹凤,张雨欣,王建辉,李振.通过音标复现促进初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实证研究[J].新课标研究,2012(15).

[2]杨晓晋,孙晓燕,张兰兰.针对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生进行词汇识别策略教学的研究[J].校园英语,2011(26).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4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衔接对策

很多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成绩相当不错,但是上了高中后,成绩却明显下降。也有一些高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总会觉得有些英语知识学生应该在初中掌握,高中英语教学中就不需要再重复讲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老师未能做好初高中英语的有效衔接。因此做好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的有效衔接,无论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高一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

1.学生方面

(1)思想松懈,有畏难情绪。

高一新生入学后不久,往往会产生各种不成熟思想。有的学生在经历了初三的中考冲刺学习后到了高一,思想上放松;有的学生认为:初中时英语基础不是十分牢固,到了高中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难度加大了,肯定学不好英语,存在畏难情绪。还有一些学生听、说水平低,能力差,不适应高中老师的英语授课方式,觉得听不懂,不明白,对于英语的学习听之任之,不肯下工夫。

(2)学习主动性差,方法不恰当。

很多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老师让做什么才会去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学习依赖性很强。不爱大声朗读,对新单词和词汇存在排斥心理;对于课文的讲解习惯于老师逐句详释,而不习惯自己独立思考,理解文章;对于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不注意及时纠错和反思,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2.教师方面

(1)教学起点偏高,课堂容量偏大。

高中大部分教师多年来没有从事初中教学,对初中教材体系和教学要求不很熟悉,所以教学时多以高考的要求作为参照,忽视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另外,为了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高中大部分教师会有意识地增加教学内容和难度,无形中就使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让学生感到高中英语很难,有畏惧心理。

(2)教学进度偏快。

初中英语容量较小,内容较为简单,教学方法也多是简单的大量的重复练习,反复强调,所以初中教师教学进度相对较慢;而高中教学任务繁重,难度大,抽象概念多,语法现象复杂,教学进度加快,阅读量加大,由夯实学生的基础转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方法也已不再是简单地大量地重复练习。这样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就不能很快适应高中教师这种容量大、节奏快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上课学习时如“雾里看花”,而教师却事倍功半。

(3)教法简单,课堂气氛沉闷。

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往往很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而到了高中,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这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教师也是主要原因。初中教师往往重视导入和各环节的呈现,操练形式变化多样,善于运用实物、游戏和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中。高中教师由于教学内容繁多,常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就失去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初中英语教材与高中英语教材存在差异

(1)形式的差异。

牛津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由welcometotheunit,Reading,wordpower,Grammarandusage,task,project和Self-assessment七个板块组成,与以往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相比,其明显的特色在于welcometotheunit,task,project和Self-assessment这四个部分。

welcometotheunit,激活学生与单元话题有关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为下一步的学习做热身准备。task板块是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体现。project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学习。Self-assessment是编者用来落实课程标准中“学习策略”这一重要目标的。

(2)深度的差异。

①词汇由识记转向语境应用。

初中要求学生掌握1500个词汇,而高中则要求达到3000个词汇。词汇由常用生活词汇扩展到大量核心词汇及认知词汇。中考词汇重识记,在完形、阅读中只要认识并理解简单含义就可以了,词汇学部分停留在记忆层面上。而高中词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音同、形同、意近词进行辨析,更要求学生提高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词汇的考查上升到语境应用的层次。

②语法由零碎语法转向系统语法。

高中语法与初中语法的跨越是很大的。许多初中死记硬背的零星语法都可以在高中语法学习中得以解释。高中英语语法的难点主要在于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句、谓语及非谓语等。对重要语法的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语言材料,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

③阅读取材由短小易懂的记叙文转向高层次、多领域的议论文和说明文。

初中英语阅读材料形式单一,内容多雷同。高中阅读材料多来自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边缘学科知识及跨学科知识,同时又能体现时代性。从题型上来看初中阅读理解与高中阅读理解在对文章的主旨大意,细节问题上都有考查,但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也拓展到考查学生根据细节和观点进行推断和总结的能力。

二、初高中英语有效衔接的对策

1.学生如何做好有效衔接

(1)把握时间,做好准备。

很多学生觉得中考结束后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于是在将近两个半月的暑假时间里把书本统统抛在脑后,对于暑假的时间没有做科学合理的安排。九月高一新生入学,很多学生对于所学过单词记忆模糊,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因此初三毕业生休息放松的同时,更应该坚持英语的学习。坚持朗读背诵初中所学的课文单词,适当预习高一英语,以及阅读一些适合中学生的英文报纸杂志,为更好地迎接高一的英语学习做好准备。

(2)克服畏难思想,敢于实践。

首先应树立信心,高中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下英语学习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此外还应该认识到英语的学习目的不是研究英语语言的规律,而是为了跟外国友人交际和实际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多读,练好说的能力;多背,培养好的语感;多写,提高写作能力。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抓住每一个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敢于表现,有不怕错、不怕别人笑话的勇气。坚持住,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会发现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2.教师如何做好有效衔接

(1)努力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应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应根据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的互动,积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运用多种形式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此外,还应注意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合理设置练习和测试试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克服高中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2)科学定位,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高一英语教师应迅速贯通初、高中教材,这是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基础。教师要有六年中学英语教学大循环的理念,了解初、高中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差异,这样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高一新生入学初教师应认真调查分析,做好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为更好地把握高中教学起点和难度做好铺垫。教学做到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不盲目拔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学生难以掌握,太少则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要经常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思得(学生得到什么)、不断思效(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不断思改(还有哪些有待于改进),这样才能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师生更好地配合。

(3)及时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从现实来看,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弱。进入高中后,有些学生仍然沿用初中时的学习方式,教师说什么才做什么。而教师则认为,高中学生应该懂得自己读书学习了,因而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致使一些学生成绩下降。高中英语教学做好学法指导十分重要,要指导学生预习、听课、记笔记、完成作业、及时复结的方法。

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高中阶段,随着英语课文难度加大,篇幅加大,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就难以适应高中的学习。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于如何预习,预习什么及预习到什么程度还不太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详细安排预习任务,并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养成为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而主动学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如果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复习,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②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是将知识系统化的最好办法,能够有效避免遗忘,加强记忆和理解。在高一起始阶段,要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记知识点、记词的用法、记各种语法现象。其次,学完一个单元之后,采用听写或提问的方式总结每一个单元中所学的重要单词及固定词组、句型、交际用语等。此外,教师还要督促学生课后检查、整理、查漏纠错,直到学生建立自己的纠错题库、词汇手册,并经常翻阅,随时补记,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不断归纳、整理过程中就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长期记忆,又有利于运用时灵活提取,既达到初始阶段的目的,又为下一阶段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必须做到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改进教法,关注学法,加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初高中英语衔接的路才会走得比较顺利,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好高中英语,实现学生后续良好发展,做好扎实有效的工作。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方法教学衔接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英语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如何才能学好高中英语,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还要教师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1影响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因素

1.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环境不同,心理也不一样。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困惑难题时,很不适应。剖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找到解决的具体方案,能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1.2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

(1)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

(2)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

高中:

(1)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减少。

(2)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对各类型题巩固强化时间不多。

(3)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1.3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学习依赖性强,机械性记忆和练习。

高中:学生要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主动质疑。

结果:高一新生,沿用初中学法,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新生的常见问题

2.1总是记不住单词

主要问题就出在只记单词的“形”,而不记单词“音”。建议暑期复习音标和一些基本字母发音及拼写规则。利用语言复读机跟读模仿。尽量做到音、形、义结合记忆。做好课前预习,早记新词汇,先行一步。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则可以事半功倍,比如直观联想法、举一反三记忆法、前辍后缀构词法等等。

2.2分不清主、谓、宾短语从句

精通基础语法,熟记语法现象,掌握基本句型、熟练分析句子结构,基本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简单句和复合句。把握好几种基本句型,例如:主+谓,主+谓+表,主+谓+宾,主+谓+间宾+直宾,主+谓+宾+宾补。

2.3阅读理解既慢又不准确

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如下几点方法,加速对文章的快速阅读和理解:

(1)掌握阅读技能,扩大课外阅读量。分析高考阅读题型,弄清主旨大意,抓住要点通过细节辅助理解,快速获取文章内涵和主要信息。出现不懂的单词,充分利用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词汇。

(2)尽可能开展课外阅读,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笔者着重推荐几种课外阅读材料: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英语周报、有声杂志《疯狂英语》中学生版、原声版和口语版。

(3)坚持每天阅读和朗读。

(4)多做情景交际题,消除文化鸿沟。

(5)强化听力训练,消除听力障碍,提高听力水平。坚持听力训练,巩固英语语感。

3应对措施探讨

关于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3.1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

教学起点应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拨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明,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多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

3.2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主动性较强,课堂气氛活跃,而高中学生,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老师可通过实物、游戏和竞赛等来调动学生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和课堂。

3.3注意师生关系

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课堂行为,不用批评的目光注视学生,不用责备的语气批评回答问题出错了的学生,保持稳定情绪,善于尊重人格,保持和蔼的态度。

总之,为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要求我们努力创立一种综合立体式系统教学系统,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精心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希望能通过持续反馈系统,适时跟踪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把学习提升为一种终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秦丽滢.初、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杨王军.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S1).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6

一、念好“乐”字诀

在初中毕业复习中,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中,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乐”字上想办法,下工夫,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学习的合作者,在课上、课下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唱对台戏,因为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若能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间的激烈辩论、师生间的良性辩论,此时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课堂气氛活跃的表面效果了。当然这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不怕丢面子的勇气。

二、念好“分”字诀

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过程中,各种知识看起来比较松散而杂乱,其实,它们也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特别是我们所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将各个语文知识点进行了巧妙而合理的安排,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观这些知识点,它们具有个性,也有共性。因此,在初中毕业复习中,首先必须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梳理,念好“分”字诀,分好系统。一般而言,初中语文可以分为这几大块:(1)识记背诵类。必须背诵积累的经典诗文、文言文等名篇,包括古代和近代及当代作品。(2)方法类。必须掌握拼音、字词、句子。包括修辞手法、语法应用等。(3)阅读类,着重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是初中语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四是作文。这是初中语文复习的难点。这四类知识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毕业总复习时,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课程安排,做到合理有序,高质高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在“分”字上做足文章。①将识记背诵类作为第一阶段的重头戏。因为背诵需要大量的时间,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应该把背诵放在首位。按照“先长后短”的原则安排背诵复习周期的长短。②进行字词句的复习。尤其应该复习好修辞与语法。这个部分是后续复习的基础,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确保后续复习的顺畅。③进行阅读训练。采用分册、分内容、分段的方式进行复习教学,通过精心分类和策划,确保“分”字诀分得恰当而又不失其功效。

三、念好“精”字诀

在九年级,学习时间异常宝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复习的有效性,这是初中毕业班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住一个“精”字,念好“精”字诀。所谓的“精”就是指精讲精练。(1)精讲,是指教师应该减少讲解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复习整理、查漏补缺和消化。(2)做好精练。学生在做复习题目时,教师应该善于归类,让学生在做一道题目的同时,能够掌握一类题目,做到触类旁通。例如,在进行修辞手法的专项复习训练时,笔者专门挑选了《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一句话“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笔者提问: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天气怎么样?(非常热,学生齐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狗吐舌头、骡马张大鼻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最后师生一起总结:这句话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天气十分干热,但是句子却没有一个“热”字。今后我们在判断句子是否采用夸张手法时应该注意什么?这对我们今后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有什么启发?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最后总结出了相关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解答这类题目提供了解题的思路范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运用精讲精练时,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和语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以练习不断巩固复习成果。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7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接受性学习这个过程而言,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两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模式。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来看,接受性学习注重的是教学方法,而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任何教育行为都是双向互动的过程,都需要保证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进来,这既是教育学方面的规律,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规律。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矛盾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而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教师应该重视这方面的矛盾,以自身为矛盾的转化条件,采用合适教学方式,解决现阶段学生发展和教学内容不协调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和转化方式就是教法,学生参与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学法,因此,教学本质实际上就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开展都要遵循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应用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在这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变得更加平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者和教学的引领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由过去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良好的学习情景,提供多种渠道保证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获得全新的知识体验,促进中学生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保证教与学之间的平衡发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初中生综合语文素养。语文学科十分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初中新课程语文标准的实施。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是重视教学过程。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思考方法。探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成绩和分数,不一定是具体的成品,学生能否掌握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新知识认知、选择、判断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全新的问题,并有所创新。

二是重视应用过程。学以致用是探究性学习的又一个的基本特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学习重点在于让学生应用自己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在于学习知识的量,背诵得有多流利。探究性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其目的是发展初中生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重视体验过程。探究性学习不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如学习方法、语文知识积累等,而且还十分重视感性方面的体验,即学习过程的体验。传统教学模式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其教学过程是间接性的经验,而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涉及到学习方法和文化知识的传递,还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就包含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述的这些过程通过单向的教学很难达到,必须保证学生全面参与进来。

四是重视所有学生参与过程。探究性学习重视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从理论角度上讲,每一个智力正常学生都可以通过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探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初中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适合自身的探究学习计划,在实现个人探究目标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个体在探究性学习中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单独很难解决,这就需要依靠集体智慧,科学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保证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一举多得。

那么,如何将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呢?

第一,要重视课前预习工作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作为初中生其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各种科学知识。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就要求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教学内容准备工作。初中语文学科因其自身所带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应的工具开展预习,学生在预习、阅读过程中不会产生对错的困扰,只有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到位,不透彻等问题。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来说,语文课前预习学生更容易自我控制和自我把握。

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无非就是读一读课文,认识一些生字、生词,或者最多结合参考书的知识内容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段,这就使得语文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预习所要达成的效果。因此,为了将课前预习这种形式和内容更好的结合起来,可以将课前预习初步划分成为质疑和和查证两个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质疑精神,要告知学生大胆质疑比被动接受知识更为重要,要求学生在质疑过程中不要使用任何参考书籍,将预习作为一项探究内容,结合自身实际阅读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结合问题进行查证。查证途径有很多种,可以借助参考书籍、参考资料,也可以到图书馆阅读相应的书籍,网上查阅等方式,尽可能在上课前将问题解决,针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完成。

第二,要开展合作探究

个人的思维、见解和信息的搜集能力毕竟有限,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职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所以就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开展合作探究。教师在分组和安排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优势互补,兼容差异性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大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课前预习情况,谈一下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受,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积极将其解决。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工作,适时对学生的合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点拨,有时可以和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

第三,要大胆探索

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思维并不是同质化的,而是个性化的,不同学生所提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可能并不容易立即得出答案,但是学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就有现实的意义。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采用实验去验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解到苏轼的《浣溪沙》中的“门前流水尚能西”这句诗词后,有学生提出槭裁词句中要写流水向西,这个问题其实和本次教学无关,是单纯的地理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地势东高西低这个原因之后,又提出这首词中为什么讲“尚能西”,结合第一个问题提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互动交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问题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学习。

第四,要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归纳小结,另一个是举一反三。教学过程中不进行归纳小结,学生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就不能很好的得到梳理、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缺乏条理性。因此,就要求初中生每隔1~2周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查找自己在这个阶段学习过程中提出了那些有价值的、精彩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以及教师交流中学习到哪方面知识。经过不断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越来越懂得从哪些方面入手,明白怎样质疑,最终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8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一直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处于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从小学的识图解字转换到到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全新的语文学习尝试,这也对将来深入学习语言打下的坚持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的学习显得非常的重要,采取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学方法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授课,成为课堂的主角。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能力培养上缺乏多样性。初中语文的教学地位非常特殊,它是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对学生以后学习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特色分析

多元化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成绩。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与小学语文教育相比,不仅仅在于简单的读与写的教学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包括对课文的快速阅读,文言文的理解,各类型文章的写作等等。在新课标改革体系下,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对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上要有新的突破,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知识传递以及情感人格的塑造。此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多元化教学也可以理解为多思维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学生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改善学生的单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能够认识新事物,面对新的问题能够正确的分析和辨别,是学生能够对复杂的文章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理解。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提供一个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自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和点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要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理解能力制定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2.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

教学方式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好多元教学的科学合理性,必须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应该从初中语文教学的以下几点进行。

2.1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制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口语语言的组织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上,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和思维能力。如以阅读理解为例,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为中心,在文章的阅读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大概进行阅览,之后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大意,让后要学生进行精读,通过精读发现文章的独特之处,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提出各种假想,甚至可以通过文章的理解延伸到对相关事物的看法等等,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个人的形式进行总结发言,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和讲解文章中的难点和本意。这样的阅读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在写作课程中,教师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去想想写作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写作,同样的写作题目,允许不一样的文章思想和内容。这种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2.2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

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制定结束之后便在教学中实施并进行验证教学方案的优劣:

(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思维的扩展和创造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们的热情作为依托,因此教师要想尽各种可行的办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好奇心,是学生们一直保持高涨的学习劲头。例如,在进行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与写作主体相关的事物和情景中去体验,如作文《树叶黄了之后》的写作题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田野里进行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包括天气、人们、动物和植物等等,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有许多素材,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苦恼心情;

(2)分组组织辩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元化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思想的来源就是汇聚学生的理解和看法,然后交换意见进行自我理解。课堂的教学辩论就是集结学生思想的一种教学方式,将学生根据就近原则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作为课堂的主持人,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扩展和主题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大多以提问题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觉得主体的深奥性;

(3)抓住时机指导点拨。点拨是在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及时地点拨。点拨往往会让学生们顿感茅塞大开。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直观点拨,让教师给予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直观演示,促使学生们的思维流畅。情景点拨,教师利用周边环境与条件,给学生们一种多元化的意境,学生们的思想会因此而开阔。联想想象点拨,纵向思考,让学生们深入思考问题,并能够融会贯通。

3.结语

多元化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意义深远,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学生们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广阔,不拘一格。只有如此,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芳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1):57-58.

[2]王丽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62-163.

[3]闫智娟.浅析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2(11):39-41.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9

(一)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新时期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切以应试为主,只要是考试考的内容和要求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就重点讲解和训练,假如是考试不考的内容和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基本上就是忽略不讲。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培养,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依然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来讲解课本上的内容,之后对学生就易考内容进行提问,最后对于重点知识以及易考内容布置许多作业。此种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应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使得初中语文课堂完全由教师来把控,学生只能被动照做,不能进行主动学习。这样造成的后果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更是让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单调乏味

新时期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价值观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思想更加灵活,想法更加新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了新的需求。新时期如果像之前那样对待学生,绝对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变化,不承认新旧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讲授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没有时代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一长,初中生会因为对语文新知识的需求和新时期的求知欲无法满足而逐渐对初中语文课堂产生排斥感,不仅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无精打采,更是对这一科目失去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

二、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改变教学观念

新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初中语文教师改革教学观念,才能转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教学态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态度符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不好的教学态度,例如,认为让学生反复记忆就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认为成绩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的态度,教师拥有这种态度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反而会让学生的语文成绩下降,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要采取多元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做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分工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来开展。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合作、总结、研究,并允许学生自由讨论,进而最高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另外教师在课前要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习初中语文知识,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总结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总结篇10

关键词:语文衔接过度

一、高一学生语文成绩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课标的差异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法学法的差别,从而导致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困难。初中的课程标准淡化语法,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分,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如诗歌教学。初中阶段实际教学不是很重视,基本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

再如文言文阅读。初中阶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2、教材的原因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相对而言,高中语文“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语文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3、教法的原因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但是进入高中以来,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语文的学习。

二、相关对策研究

注重教法、学法的衔接,由于初、高中教学的不同。初、高中在目标要求上的侧重点不同。初中更加重视学科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的成分更多一些。而高中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高中还面临着一个国家的选择性考试――高考。因此初、高中在教法和学法上必然存在差异。

高中语文教师就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包括如何预习、怎样读书、记笔记、思考问题、考试方式的差别、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要求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除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我们觉得学生要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

1、多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科技文章也要读。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厚积薄发。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初中阶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初中强调合作,高中更强调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自己分析判断。因此,对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更强调理解。要求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基础上,更强调自我钻研,自觉读写,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

2、多写。

据统计,一个人要达到文通句顺,至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中一学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加上小学阶段作文,考试作文等,写作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写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日记、周记、笔记、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同时要注意,作文不光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要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可互相评改,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3、多听。

不光听教师说,听教师泛读,也要听课文朗诵录音。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学生在记好笔记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积极的思维。强调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动态学习,重视能力提高。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内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的成绩。

4、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