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文第一单元总结十篇语文第一单元总结十篇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9:08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1

一、会认的字

yǐng

zi

qiánhòu

hēigǒu

zuǒyòu

tāde

黑狗

左右

它的

péngyǒu

wěibɑ

shuíde

hěnduǎn

yǔsǎn

朋友

尾巴

谁的

很短

雨伞

báitù

zuìhǎo

gōngjī

xiězì

xiěshī

shīgē

yǔdiǎn

白兔

最好

公鸡

写字

写诗

诗歌

雨点

búyào

búguò

guòqiáo

sònggěi

dāngjiā

不要

不过

过桥

送给

当家

yǐhòu

chéngwéi

shǔbùqīng

cǎiyún

wǒmen

以后

成为

数不清

彩云

我们

láidào

fāngfǎ

méiyǒu

gènghǎo

wènhǎo

来到

方法

没有

更好

问好

绿色

lǜcǎo

chūlái

zhǎngchū

bànkōng

chuàn

绿草

出来

长出

半空

一串

二、会写的字

正在

后来

后天你我

好人

不好

很长

比一比

比尾巴

下巴

一把

一个

下雨

小雨

问题

有力

半天

一半

从来

你们

三、重点生字笔顺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笔是(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笔是(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笔是(

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笔是(

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笔是(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笔是(

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笔是(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笔是(

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笔是(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笔是(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笔是(

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笔是(

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笔是(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笔是(

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笔是(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笔是(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笔是(

四、重点笔画

斜钩:我(第五笔)

竖提:长(第三笔)

横钩:你(第四笔)

五、重点部首

宝盖头

字、家、它

女字旁

好、妈、姐、奶妹

月字旁

提手旁

把、拼、打

八字头

秃宝盖

四点底

点、黑

三撇

彩、影

穴宝盖

立刀旁

六、生字结构

七、八、

上下结构:黑、最、写、它、公、伞、点……

左右结构:好、比、把、们、影、谁、没、狗、诗、给、彩、朋、绿、到、数、短……

半包围结构:后、问、左、右、、尾、过……

独体字:在、我、长、巴、下、个、雨、有……

七、句子

1、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2

关键词:希望英语;a级真题;语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20-02

一、教材的定义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如课本、活动册、故事书、录音带、报刊杂志、教师自己编写的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等等。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英语教学中,面对非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外语学习,教科书显得更为重要。教科书一般根据课程需要分级编写,除了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课外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本文中的“教材”指广义的教材。

二、《希望英语》与《a级真题》

毋庸置疑,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的教科书《希望英语》和辅助教材《a级真题》为依据,进行语法比较分析,以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信息,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a级考试的语法部分。

(一)《希望英语》

《希望英语》系列教材是外研社联合全国多所高校,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来编写的。教材分为四级,每级包括《综合教程》(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学习卡》以及配套的录音磁带和学生自学光盘及教师演示光盘,此外还有学生网站和教师网站。其中《教师用书》含《综合教程》的全部内容,并采用对照排版的形式,提供教学建议、答案、录音脚本、语言点和译文。本文分析采用的教材为《教师用书》,针对学生可于一年级下学期参加a级考试,分析只限于《希望英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

每级《教师用书》分为十个单元,包括八个主题单元和两个阶段测试单元。意探讨的语法部分出现在每个主题单元的第四阶段,即两级共对十六个单元的语法框架进行探讨,并按教学先后顺序依次标号排列。

(二)《a级真题》

a级考试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本科办二级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试卷中语法占总分的15%,答题时间为15分钟。测试内容包含语法结构、词形变化等。题型分为两部分:单项选择(主要是语法结构)和填空(主要是词形变化)。本文以10套最新的a级真题为参考,主要对语法的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进行探讨。

三、语法比较分析

(一)《希望英语》语法结构分布

表1中第一列和第三列代表第1―16单元,第二列和第四列代表每个单元涵盖的语法结构。由表可以看出教科书内的语法分布情况:1―8单元为第一级,主要介绍英语中的一些基本语法点的特殊用法;9―16单元为第二级,在第一级的基础上逐步加深。每单元的语法部分包含3―6条有针对性的语法知识点,并配有相应的例句、填空(形式变化)和翻译(句子英译汉)练习。

教师课堂上需指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结构,同时完成相对应的练习。

(二)《a级真题》语法考点分布

本部分以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的10套a级考试真题为参照,对其语法考点分布进行分析,以比较课本语法部分对学生参加a级考试所提供的辅助作用。

表2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的数字,代表表一中各数字所对应的单元序号及其语法结构;第二列和第四列中的数字代表每项语法点在10套a级真题的100道语法题中出现的概率,数字前有“+”的代表测试的语法点不是具体出现在课本语法结构中的,而是相对应语法结构的基础或延伸。表格中总共是63道小题的显示。

其余的37道题分别测试:词组固定搭配12道,连词12道,代词6道,介词3道,it作形式主语、形式宾语共2道,that强调句1道和商务信件中附件查阅说法1道。

(三)课本语法结构与真题语法考点比较分析

《希望英语》语法部分的编写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点为参考,以重点复习语法难点为主要目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全真试题,其语法试题正反应出考点的内容。接下来将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表中的63道小题并非均匀地分配于各个主题单元中,而是存在较大差别。第16单元的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用法,试题出现的概率最大:总共10套试卷的100道题中,直接测试分词作状语和独立主格的有11道,其余4道中有3道测试分词做后置定语。位于测试概率第二位的语法点是第8单元的名词性从句:除了表语从句引导词whether外,其余7道测试题中6道测试同位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其余1道测试名词性从句中what的用法。第三位的是第10单元的倒装句用法:其中4道测试notuntil引起的倒装,2道测试only引起的倒装。接下来处于并列概率的是第3单元的完成时态和第6单元的定语从句,且两单元的测试均是对语法结构的延伸。第3单元着重测试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和将来完成时的用法。第6单元测试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尤其是介词加引导词的用法。

在课本语法结构外,考点分布最多的是固定短语的搭配(12道)和连词的用法(12道),但相对而言,两者都不易把握,只能依靠平时的积累。此外,概率次之的测试代词的用法(6道)却并不难准备,包括neither,theother,another,none等。

四、结语

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一方面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关系着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a级考试是对学生特定阶段的语言能力的测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督促和鼓励作用。考试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测试过程,同时也是有目的地回顾和学习的过程。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对应对a级考试的学生起到指导作用,给一线老师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的弊端,教与学双方都缺乏明确的目标,往往表现为一种低层次重复的无效劳动。随着近年语文教改的逐步深入,目标教学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科学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下面就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谈几点看法。

笔者认为进行科学化的目标教学,首先从单元教学开始。所谓单元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来作总体设计,对学生进行语文听、说、读、写能以力及语文知识能力综合训练和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一种教学结构组织形式。单元目标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实行有目标控制的单元整体教学,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控制性、序列性等特点。现在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是以单元作为基本教学单位,为我们进行单元目标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便。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在单元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基本思路是:在总揽初中语文教材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单元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控制的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总揽单元课文的教学,并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去精心设计优化课文教学。

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吃透大纲精神,并把大纲精神与语文学科的教、学、考联系起来考虑,明确“教点”、“学点”以及“考点”。

其次,总揽初中语文教材,把握整个初中阶段、学年、学期、每个单元的单元教学要求,既要看到森林,又要看到树木,使单元目标与整体目标相结合。

第三,把握现实学情,现实学情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而具有的基础状况、能力状况,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单元目标教学的成败。

第四,明确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就是单元整体教学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在一定阶段要达到的标准。它既反映了大纲要求,又展示了教材内容,是介于大纲和教材之间的有利于教、学、考的指令性指标。明确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就一个单元而言,实施目标教学可按如下步骤:

第一,显示目标。一般来说,在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时,可用一个课时(或叫总领课)来统观全局,把握单元提示及全部课文。在进行总领课教学时,就要显示单元教学的重点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应该达到的标准。显示方式最好不要原装批发,而应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单元提示、训练重点、预习提示分析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目标,并弄清单元重点目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所学单元形成整体印象。

第二,落实目标。在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中具体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应通过课时目标来落实。课时目标是根据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阅读提示及课后的思考练习来设计。课时目标必须受到单元教学重点目标的控制,教学不得游离于这个目标。对于课文内容,导学时不能面面俱到,而要全力以赴地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目标。

第三,测试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既是教师实施单元目标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单元目标学习的原点,同时还是测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目标测试,主要通过单元达标测试来进行,主要看学生是否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在认真地学习和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学习。可引导学生对所学单元的学习质量进行总结,总结要力求做到精要、有用、富有启发性,对单元教学重点目标和课文教学具体目标进一步巩固加深,使学生对所学单元的得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教学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每个单元的目标教学,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定向控制的作用。它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着眼于单篇,面面俱到,目标重复分散而导致的语文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的弊端。

目标教学的尝试与开展对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起着重要作用,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重大。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目标教学的研究和落实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教学模式;课堂效率

现行教材,一方面是阅读、欣赏、写作和实践活动各自独立的序列,又一方面,又是各个单元彼此联系的体系,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依存性。单元教学要求发挥的是整体效应,便于提供相应的文体知识,便于揭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形成对本单元教学和训练的总体印象,因而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需要教师在弄清教材规律、整体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心理学告诉人们: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首先是对事物整体的笼统的认识,然后才是细节的认识,结构的认识,最后形成在更高层次的整体认识。这是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基于这种规律及单元的内部结构,语文单元教学实施“总-分-总”的教学程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边试就其特点及操作方法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1.总体统览全局,明确教学目标

单元授课时,教师应首先介绍本单元的体裁特点,各课教学的侧重点,然后根据需要介绍每课的背景或写作主旨,其中可包括文章出处及作者生平简介,而后根据单元特点,将每课课文的处理意见告诉学生,让学生学前心中有底。一个单元内的课文,一般都是以文体为中心编排的,在教学前,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该类文体的基础知识,讲解阅读该类文章的基本方法,给学生以钥匙,为学习课好理论准备。八年级上册四、五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六篇文章都是紧紧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将说明和描写结合起来,具有一定文艺性的说明文。《春蚕到死丝方尽》《宇宙里有些什么》《食物从何处来》《奇特的激光》是说明动、植物生长,宇宙科学,现代科技的知识小品。教学时重点使学生理解:抓住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征,才能把事物说清楚这一道理,同时了解并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根据教材编写的总体设计,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基于这种认识,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就要有系统的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一些知识,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要点及方法。对说明文知识的介绍,常见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把握事物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是说明建筑物的外形,构造的。教学时除抓住这一特点外,重点使学生认识说明与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同时了解说明建筑物一般采用的说明顺序,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春蚕到死丝方尽》《宇宙里有些什么》《食物从何处来》《奇特的激光》是说明动、植物生长,宇宙科学,现代科技的知识小品。

1.2要理清说明的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一般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一般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各部分内在的联系,常常按照逻辑顺序。

1.3要分析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用图表等。

1.4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最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修饰、限制词语的运用上。

根据以上知识点的提示、目标的明确,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才会清晰的掌握教材的结构特点和知识体系。正是因为胸中有“提示”,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体会语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习记叙和说明有机融合的写法,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它的学习目标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明白,本课主要描写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等等。明确了知识、明确了目标,单元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2.分篇理出头绪,强化教学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确定一、二篇课文进行示范性的教读,这里所说的教读是从整个单元着眼,从具体课文着手,以单元“教学要求”为依据,以单篇“教学重点”为准绳,安排好教学内容,以点带面,做出示范。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借以优化教学效果。

首先是字词过关。认读是阅读的必要条件。认读能力指的是对语言文字符号进行正确感知的能力。语言文字本来就是思想感情的载体,所以每学一单元,首要的一步就是通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辨词明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对生字、难字不但要会谈会写,而且要知道它的多种用法、组词习惯,同时要有意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语素推断语义的能力,过好认读关。以便在扫清本单元字词障碍的同时,扩大识字量,丰富词汇。

再者是加深理解。字词过关后,就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时教师要强调中学生朗读目标: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要做到眼、脑、口、耳并用。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好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感知课文,强化认读效果,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深入理解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语感。比如讲第四册第六单元时,我采用朗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个人专注朗读,小组竞赛朗读,优胜者对抗朗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时除了强调发音正确,还强调了融感情于朗读之中,置理解为朗读核心。

2.1初读课文,把握作者思路,纵向联系,深透理解课文内容;横向联系,弄清文章材料的内在联系点。例如,苏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示范作用,考虑到单元教学的要求,因此,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丽,领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为此,应该从抓好作者的思路入手,感知教材,体会意境,感受情感。

2.2精读课文,抓住关键的局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样是苏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在单元要求上,它的另一个要求是: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我们还是以《春》为例,如何既实施单元要求,发挥其示范作用,又能为略读课文提供借鉴。

2.3重读课文,运用归纳这一思维规律,明确中心,完成教读任务。

教读课的任务,既是“单篇教学要求的具体化,又是落实单元教学要求的具体化”。通过初读、精读、重读,文章的结构、内容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明确,相信不会是一件难事,我们还是以《春》为例,文章就是通过对春天的各种景象记叙和描写,生动的勾画出一副生机勃勃的图画,热情颂扬了春天的美好,抒发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给人以力量。简而言之,就是描绘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咏叹大自然,而这些恰恰就是单元提示的信息,就是教读篇目的中心,就是从教读作品中感受到的饿内涵,这一点总结到了,教学的饿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3.做好单元小结,形成知识网络

这是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步,主要对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为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创造条件。如果说第一步的知识提示是总体指导,目标是总的要求;那么第二步的教读示范是把总的要求分解为部分教学,化整为零;而第三步的单元总结就是把部分再综合成整体,化零为整,使知识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常见的方法有比较法、图表法等。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5

娜姑中学2004年秋季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朱红

语文是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源远流长,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应使他们掌握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对语言(包括语言文化以及以之有关的种种现象)的全方位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扬弃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灵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第五册的阅读课文分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五课,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由近及远进行编排。单元内容的顺序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小说实世界,古代生活,古代生活。

全册中,教读课文17课,每课一般用二至三节课时。课文前面有预习提示,后面有练习。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练习的意图分为: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最精彩之处,通过动口动手来应用课文中学的东西,通过联想、比较等进行扩展阅读。

自读课文13课,每课一般用一课时。少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文的提示中所提的问题也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要求学生回答。课后的练习,要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选做。课文注释从简,有些生字生词,由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初中第五册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其中有三个单元是议论文,着重培养议论的吸收和表达能力。阅读,要学习课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写作,主要学习写作议论文,安排七次整篇作文实践,其中两次为自由写作实践,可以自由自在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五次命题作文,也可以撇开参考题目,自拟题目。

语文实践活动安排四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也可穿插于课堂让学生作适当练习,力图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汉语知识短文,教师作适当讲解再让学生结合课文阅读。

教学进度:

暑假补课:结束五、六单元;

第2周,结束3、4、5课;

第3周,第一单元作文讲评、单元检测及讲解,结束第6课;

第4、5周,结束第二单元;

第6、7周,结束第三单元;

第8、9周,上至第四单元18课;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2周,结束第四单元;

第14—16周,结束第六册的第五单元;

第17—18周,结束第六册的第六单元;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字母字母组合规律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多数孩子自信了,敢于开口表达了。伴随着这种可喜的成果,出现了孩子对于英语的认读、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相比的不足。其实原因很简单,由于英文字母的音形不一致,小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将对应的音和形结合在一起,或者是不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死记硬背。我们如何让孩子的自信不止步于听说,而深入到认读、阅读呢?

下面是近几年教学中把自然拼读用在日常教学中的方法以及体会。

第一阶段:建立字母与字母自然发音之间的直接联系

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把握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这些字母音可分为两大类:辅音和元音。辅音包括单辅音、辅音字母组合,元音包括短元音、长元音和其他元音等。

教师在教学前应拟定一个计划,决定这些字母的教学次序。一般按照先辅音后元音的顺序进行,因为学生有了汉语拼音的基础,学习辅音是较为轻易的。

Lloyd建议将字母音分为七组,即:

s,a,t,i,p,n

c/k,e,h,r,m,d

g,o,u,l,f,b

ai,j,oa,ie,ee,or

z,w,ng,v,littleoo,longoo

y,x,ch,sh,voicedth,unvoicedth/θ/

qu,ou,oi,ue,er,ar

这种分组方式的优点是:在学完第一组字母音之后,就可进行单词拼读与拼写的练习,如at,is,pin,sat;也有利于区分一些发音轻易混淆的字母,因为b和d、m和n等都不在同一组中。

外研社出版的《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基础单词的学习为:颜色、数字、动物、文具、家庭成员、简单形容词等。我在教授这些单词的时候,除了需要交际所必需的重点句型外,我给孩子们加入了辅音的发音规律的学习。

初步感知该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汉语拼音中的b、p、m、f、d、t、n、l、g、k、h、s、z等,发音就类似于英语中的辅音[b]、[p]、[m]、[f]、[d]、[t]、[n]、[l]、[g]、[k]、[h]、[s]、[z]。借助已有的汉语拼音知识去学习相关的英语语音,减轻学习的负担,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单词过程中,我们形成以下的朗读规则。比如:

mm[m][m][m]monkey

另外,加一部分辅音串的发音,比如:blshflplslbrcl等。朗读的方法也是同上,例如:

blbl[bl][bl][bl]black

注意只需要读出发音就可以,不需要将音标教给孩子。长期坚持的学习,不仅对单词的认读记忆加深,而且记住了部分辅音字母的读音,为孩子在第三册的字母学习也做了一定的铺垫。

紧接着在第三册中会学习26个英文字母,在本册的学习中除了复习一年级学过的相关的辅音以及辅音串的发音规律和加入一些新的辅音组合外。主要给孩子讲了单元音的发音规律,这个教学贯穿了整个第三册的学习。

单元音发音规律aa[?藁:],ee[e],ii[i],oo[?蘅:],Uu[∧],孩子们在学习元音字母的规律中,配合课本中出现的字母chant,不仅记忆了单元音,而且将以前学过的辅音发音彻底的完整与扎实了。对于本册中另外加的辅音组合,学习方法仍然和一年级一样。比如:

trtr[tr][tr][tr]trouserstree

第二、三阶段:能够成功拼读元音+辅音(辅音+元音)。如:c-aca,a-tat;能够成功拼读辅音+元音+辅音。如d-o-gdog

每个单元音学习完毕,进行小练兵的活动,即将单元音与学过的辅音组合,让孩子拼读,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而且大大树立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自信。在第四册的学习中,主要是孩子对以前所学习的这些拼读规则的练习和巩固,力争把老师教的这个方法据为己有。

在三、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步入写的环节,前面的英语认读,给孩子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书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巩固记忆以及巩固拼读规律的一个环节。因为是抄写,所以孩子们更能很好地去一边拼读一边验证,从而彻底地掌握这个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要总结规律给孩子讲清楚。其中包括双元音、字母组合等。

第四阶段:能够成功拼读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如sw-ea-t-ersweater

因为这个阶段,这种单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孩子们也能听明白较复杂的发音规律。比如字母aa,ee,ii,oo,Uu什么时候发[ei],[i:],[ai],[?藜u],[ju:]给孩子总结规律。

a-elatename;e-ethesethere

i-eicenice;o-ethosehome

u-eflutemute

这样,孩子们就轻松掌握了元音字母的另一个发音规律。当“魔法ee”跟在后面的时候,这五个元音字母就发字母的字母音。

另外还有一部分字母组合的发音ck?鄄ph?鄄th?鄄kn?鄄tw?鄄等。总之,遇见的及时讲解、练习和补充。这些规律在小学中段的学习中得到了大量的训练和巩固,是习得的好阶段。同时也给孩子们在高段的单词记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六阶段:能够听音辨字,即听到单词读音就能拼出该单词;单词量大量扩充,能够阅读英语文章

首先,高段的学习主要为总结和复习,在自然拼音的角度不妨看成是验证,熟练运用的好时机。孩子们在掌握了这种简单的拼读规则后,单词记忆将不再枯燥、不再困难了。对于80%都符合这种规律的单词轻松记忆。也能更好地有的放矢,针对那少数不符合规则的内容。

其次,高段的英语学习会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让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及单词句型的正确理解和应用。所以阅读中出现的“拦路虎”越少越好,力争消灭每个不认识的单词,增加阅读量,扩充单词量,将英语彻底玩转!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因此,在小学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语音,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英语单词强有力的武器,当然我自己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这种先进的方法,以便让孩子们更能从中受益,为他们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7

1、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生语文基础素养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仍然存在,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缺乏自己的见解。但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学生不怯堂、不抵触,积极质疑、踊跃发言。课后背书情况良好,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主动的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在原语文老师黄华忠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学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劲头更足、热情更高、成绩更好。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填表、总结。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8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5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350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复习巩固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二、复习类型和资料的准备:

1.字词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近字组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习

5.模拟试题

三、复习策略:

复习难点是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1.汉语拼音: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习巩固。

2.字词: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等)。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引导学生根据生字的偏旁,来判断它们的用法,重在引导学生在运用和积累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或者进行一些口答或者书面的填空。

3.句子: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4.积累:避免太枯燥,可以做一做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搭配练习或让学生进行书面的补充填空,也可以让学生照样子来说一说。

5.阅读:阅读的复习其实可以说是各个复习知识要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复习阶段,我们可以注重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正确、通顺地拼读文字材料,知道大致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运用指定的符号在文中找到要求的语句。在文字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

6.写话: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2)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4)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四、复习的安排

复习进度:

第一阶段:从12月5日——12月13日共计7天。(边上新课边查漏补缺。)

练习看拼音写词语、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近字组词、

第二阶段:从12月13日——12月30日,共计12天。(分单元逐步复习)

12月13日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

12月14日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2月15日第三单元热爱祖国

12月16日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12月19日第五单元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12月21日第六单元关爱他人

12月26日第七单元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12月28日第八单元热爱科学

第三阶段:1月份考前阶段。(归类复习)

1.字词部分:查字典、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9

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以书为主,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抓住《语文园地》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紧扣课后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想象故事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复习策略:

复习难点是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1)汉语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字:看拼音写字词,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在句子中选择字音),总结易错的字,写出相同偏旁的字(独体字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等)。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引导学生根据生字的偏旁,来判断它们的用法,重在引导学生在运用和积累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或者进行一些口答或者书面的填空。

(3)词语:反义词、近义词、填合适的词(数量词、词语搭配)出现形式有:直接填空、连线、在句子中填写。拓展积累词语:你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吗?(四字词语、aaBB式,aBaC式,aBB式)

(4)句子:加标点、造句、被字句和把字句、比喻句。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5)古诗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填空或会默写。

(6)阅读:数句子和自然段。按要求画有关的句子。(注意画准、画全。)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要找到有关句子注意标画,写正确。)选择文中的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或正确的字,选择恰当的词。词语搭配、找近义词、反义词。(连线、填空)加标点符号。拓展(如:你想对文中的##说点什么?)注意抓住主要人物说,句子要通顺。

(7)看图写话:重点指导学生如何看图。单幅图看图写话:抓住图上都有什么,是什么样的。最重要的是抓住谁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当时会说什么,神态怎样。(由图展开想象。)[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习巩固。

复习安排

复习进度:

第一阶段:从12月24日——1月4日共计7天。(边上新课边查漏补缺。)

练习看拼音写词语、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近字组词、一些基础知识,背诵的课文、会认的字、多音字、课后题。

第二阶段:从1月7日——1月11日,共计5天。(分单元逐步复习)

1月7日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月8日第三单元热爱祖国

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1月9日第五单元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第六单元关爱他人

1月10日第七单元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第八单元热爱科学

1月11日单元综合复习

考前阶段。(归类复习)

1、字词部分:查字典、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习

5、模拟试题

复习时候的侧重点。

要以课本为基本出发点,重视课本内容和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扩宽知识面,要加强各种句式的训练,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法。注重词语、句子、古诗的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要经常设计一些语言迁移的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文语言的能力。加强阅读写话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努力在教学中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第一单元总结篇10

一、单元主题

学期之初,我深入学习课标,研究教材,通观全局,实行单元重组整合,构建合适的单元体系。虽然语文课本是按单元编排,但有的单元不利于我们采用现行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打破原来的单元编排,根据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文体,归类合并,实现单元重组。

二、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分两步:第一步根据教学需要导入新课,然后我板书课题;第二步出示学习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晰,有一定的梯度。然后我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先通读本单元所有课文,同时自觉标出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词语,然后查字典标注在课本上,参考课下注释,了解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弄清文章体裁,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单元的内容。

三、研析理解

在本环节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的探究合作学习能力。首先我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围绕自学提纲,深入到文本之中,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也可以自己发现新问题。之后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同桌讨论。

对于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汇总后进行精讲,点出问题实质,使学生豁然开朗,最后我讲解本单元重点、难点,从而让学生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去系统掌握本单元知识点。

四、归纳深化

在实验之初,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无从下手,我先引导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成大的知识框架,然后告诉学生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总结。例如:在总结现代文字词时,告诉学生把字词归纳为三类(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常用词语)来进行总结。可以用列表,画知识树,分类叙述等方法总结。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准确的知识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内容进行自行整理归纳,这样就不断提高了学生概括总结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五、达标训练

学生学会了还需要用练习来巩固,而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训练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先记忆、背诵、默写自己归纳的本单元知识点,然后组长检查,老师抽查掌握情况,而后再反复记忆,争取人人达标过关。另外,根据单元内容我还在本环节中安排片段写作训练,力争当堂完成,当堂反馈。

六、单元过关

经过前几个阶级的学习和训练,需要检验一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给本单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环节可以采取老师出题,学生出题,精选练习题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出题时,老师先对出题的质量、数量、题型、分值、时间做一个基本的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试题后,同桌互改或自己对改。最后对错的多的试题进行讲解,统计过关情况。对于未达标的同学让其重新过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吸取了不少教学法的优点,是在不断尝试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几多欢喜几多忧”。首先我简要说说它的一些优点:

1.提高了老师对教材、大纲的把握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了自身学科知识体系化,考点明晰点。2.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读书方法、背书方法、划分层次的方法、归纳中心的方法、分析写作特色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3.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的主体,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真正实现了少讲多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