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银行贷款季度总结十篇银行贷款季度总结十篇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5:18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1

关键词:上市银行资产质量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5)12-0023-03

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27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实际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0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温和上涨的状态。

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且结构不尽合理,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较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0月14日公布的2005年第3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2个百分点,比8月末高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2.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增长幅度高于预期目标。

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1%。

截至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3.96%,比去年同期上升0.3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下降1.29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15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比去年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2005年前9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96万亿元,同比多增1636亿元。

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62亿美元,同比多增加4亿美元。9月份外汇各项贷款下降4亿美元,同比多下降6亿美元。

一、营业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

2005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同比增长速度均超过25%,毛利率平均达到31.34%。招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息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位于五家上市银行之首。民生银行的发展速度最快,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均领先于其他上市银行。不论是绝对额还是增长速度,深发展的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和净利润均位于五家上市银行之末尾。

2005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5.79%,其中,民生银行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4.53%,深发展增长最慢,仅同比增长4.34%。5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合计达到669亿元,其中,招商银行达到177亿元,深发展达到63亿元,分别名列五家银行之首尾。

2005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仍然主要来自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达到80%。5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合计达到529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6.39%,其中,民生银行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8.06%,深发展仅为4.11%。招商银行的利息收入仍然位于领先地位,达到149亿元,浦发银行紧随其后,达到128亿元。

2005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银行的营业利润合计达到209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4.47%。其中,民生银行的营业利润增幅达到45.98%,深发展的同比增幅仅为19.18%。招商银行的营业利润达到73亿元,深发展的营业利润达到23亿元,分别位于五家上市银行之首尾。

2005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合计为73.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1%,其中,华夏银行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0%,而浦发银行由于计提资产损失准备从上年同期20.58亿元增加到28.31亿元,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51.66%。

二、存贷款的期限结构风险仍然较大

2005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银行的存款总额合计达到19152亿元,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5.60%,其中,招商银行的存款总额达到6041亿元,同比增长了31.67%;深发展与华夏银行的存款总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04%和19.14%,增长相对较慢。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存款总额同比增幅都超过25%。

2005年前三季度,上市商业银行的长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5.75%上升到16.59%,长期存款总额合计达到3177亿元,平均同比增长32.30%。其中,浦发银行的长期存款达到1819亿元,同比增长55.93%;民生银行的长期存款为699亿元,同比增长4.57%。

2005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合计达到14781亿元,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3.03%,其中,民生银行的贷款总额同比增长34.03%,贷款总额达到3552亿元,超过浦发银行,仅低于招商银行的贷款总额。深发展的贷款总额同比增长5.01%,贷款总额为1404亿元。

2005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合计达到7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7%,短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上年同期54.87%下降到50.56%。招商银行的短期贷款达到20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7%;深发展的短期贷款60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4%。

2005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合计达到4661亿元,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7.32%,远远高于短期贷款的增长速度。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率超过30%,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率超过25%,深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率为3.31%。

200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的存款总额平均同比增长速度略高于贷款总额。虽然上市商业银行的长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5.75%上升到16.59%,但是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短期贷款,结果增大了存贷款期限结构风险,中长期贷款总额平均超过长期存款总额约47%。这进一步加重了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三、逾期贷款增长较快

2005年前三季度,伴随着贷款总额平均同比增长23.03%,五家上市银行的逾期贷款总额平均同比增长25.23%,逾期贷款合计达到295亿元。在五家上市银行中,民生银行的贷款总额同比增长率最高,达到34.03%,但是与此同时,民生银行的逾期贷款由上年同期20.96亿元猛增到58.62亿元,同比增长179.65%。浦发银行的逾期贷款由上年同期22亿元增长到31.94亿元,同比增长44.64%。招商银行的逾期贷款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22.03%,仅比贷款总额同比增长率低5个百分点。

华夏银行的逾期贷款同比下降4.18%,由上年同期71.48亿元下降到68.5亿元,逾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4.78%下降到3.79%。深发展的逾期贷款由上年同期24.7亿元下降到18.4亿元,同比下降25.52%。

目前,控制不良贷款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五家上市银行的逾期贷款增长速度快于贷款增长速度,这为上市银行持续稳健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2005年利润增长风险增大

根据5家上市银行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我们可以预见,到200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信贷质量不容乐观。

5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能够保持25%左右的增长速度,表明上市银行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都保持了较快的市场扩张速度,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在快速扩张市场份额过程中,上市银行出现的风险控制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二八定律促使中外商业银行不遗余力地争夺20%的优质客户,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商业银行也争夺20%优质客户以外的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在争夺客户和银行业务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应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2

本文从资产支持证券供给方的角度出发,基于对上市银行财务数据的梳理,分析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在动力,从而解决商业银行要不要做资产证券化的问题。

信贷资产证券化未现井喷

一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回顾

2015年一季度,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共发行17期,发行规模507.87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发起了14期工商企业贷款证券化和1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共计468.03亿元。信贷支持证券的发行并未出现井喷,而2014年11月银监会公告对资产证券化采取备案制后,市场普遍对2015年的发行有很高的期待。

从发起人构成看,2015年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发起的期数较多,汇丰、渣打、华商三家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但是发行规模普遍较小,大多集中在10亿~30亿元之间。国有大行参与度的不足,使得2015年一季度的发行规模相比2014年四季度有明显萎缩。

五大行参与不足的原因

2015年一季度,除工行外,其他大行均未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存在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产品的发行利差很小,目前优先级证券发行成本仍在5%左右,而大行转出的均为优质信贷资产,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仅在6%左右,考虑到需要支付评级、信托、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费用,在整体只有1%利差的情况下,大行从证券化中很难获利,甚至还会亏钱,而中小银行信贷资产池的加权利率普遍在7%以上,证券化的积极性更高;其次,信贷资产的流转,既可以是存量资产,也可以是增量资产,大行通过理财、资管通道,以及最近很热的产业基金等方式,均能实现新增信贷资产的表外化,各类影子银行的存在,部分替代了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第三,一季度央行的定向投放使得大银行的流动性较为宽松,短期内也减少了国有大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获得流动性的需求。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力

商业银行发起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着诸多内在动力:(1)盘活存量资产,释放贷款额度,降低存贷比;(2)缓解资本监管压力,提高资本充足率;(3)加快信贷资产周转速度,提高银行经营绩效;(4)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促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5)调节资产负债久期错配,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6)分散银行过度集中的信贷风险。

本文从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供给方的角度出发,基于对上市银行财务数据的梳理,分析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在动力,从而解决商业银行要不要做资产证券化的问题。

基于数据的证券化动力分析

存贷比

存贷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存贷比不得超过75%,为了避免触及政策红线,商业银行需要扩大存款规模,或者控制贷款额度,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打包后真实出售给SpV,从而将信贷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降低存贷比,释放贷款额度。

从一季度上市银行数据看,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的存贷比均已超过75%,建设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的存贷比也在70%以上。上市银行一季度末的平均存贷比为70.24%,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着金融脱媒和存款外流的压力,余额宝之类的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就是一个例子。2014年二季度开始,上市银行的平均存贷比经历了一段快速的上升过程,从2014年二季度末的65.88%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末的70.24%,从季度的环比增速看,除每年一季度存款会有大幅增长外,贷款的增速大多都高于存款增速,因此,商业银行具有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降低存贷比的内在需求,截至201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的存款总额约为79万亿元,存贷比每降低一个百分点(降到70%以下)就对应着近8000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存贷比存废的争论一直以来就未停歇,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宽信用政策需要银行信贷投放的配合。2014年6月和2015年1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分别出台了调整贷款和存款统计口径的通知,银监会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将涉农贷款、小微贷款等从存贷比分子中扣除,分母增加大额可转让存单和外资法人银行吸收境外母行一年以上的净存放额,人民银行的《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口径的通知》则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根据我们测算,调整统计口径后,绝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存贷比均降到70%以下。

如果不考虑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的限制,从资产证券化最发达的美国市场看,并没有单纯的对于贷款和存款比例的规定,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一直在100%以上且不断上升,同期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也是快速增长,其背后的逻辑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金融机构普遍出现加杠杆的过程,而资产证券化能够解决加杠杆过程中的期限不匹配问题,成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风险资产的比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以此监测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证券化将贷款出售,可以减少对资本的消耗,提高资本充足率。

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监管当局出于审慎的原因,暂停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审批,直到2012年才重启试点,但是在《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里,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应持有其发起的每一单资产证券化中不低于全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5%的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由于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权重为1250%,此规定使得商业银行通过证券化减少资本占用的效果大打折扣。

2013年12月31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比例的文件》,尽管仍要求风险自留比例不得低于单只产品发行规模的5%,但是对于发起机构持有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的规定降低到该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5%,其余风险自留部分可以持有最低档次之外的资产支持证券。这项规定大大降低了发起机构的风险权重,使得通过资产证券化降低资本占用成为可能。

从数据看,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较稳定,2012年以来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一直在12%以上,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也维持在9%以上,整体上压力不大。但是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8%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新规下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5%,从上市银行一季报看,各银行目前都能满足监管规定,但是南京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比较接近10.5%的监管要求,未来还是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本压力。因此,商业银行除了通过增发、优先股、混合资本债、次级债等途径提高资本充足率外,也可以考虑信贷资产证券化这种模式盘活存量,释放资本占用。

经营净利率

长期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资产规模的粗放式扩张中发展,对资本消耗很大,随着经营成本的上升和行业竞争的加剧,银行业的经营净利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最近三年的季度数据看,尽管由于银行经营的特点会出现季节性的比率波动(四季度会做拨备),但是Roe和Roa的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上市银行的平均Roe由2012年一季度的22.62%下降到2015年一季度的18.02%,平均Roa由2012年一季度的1.37%下降到2015年一季度的1.29%。

依据财务管理中的杜邦公式,商业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存贷息差×资产周转率×杠杆率,其中,存贷息差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激烈的商业竞争逐步收窄,杠杆率由于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监管要求而日益受到限制,因此资产周转率就成为较为可行的提高资本回报率的变量。

除了息差的收窄和新资本管理办法的施行,经济下行周期下不良贷款余额的快速提高也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和风险,上市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比率由2012年一季度的0.93%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的1.33%,其中股份制银行的平均不良率上升更为明显,由2012年一季度的0.58%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的1.22%。

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换成现金和证券,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的证券化也给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两者都能加快信贷资产周转的速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中间业务收入

调整业务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改变对存贷息差收入的依赖是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据统计,美国的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在45%以上。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一季度的22.47%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的25.37%,但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和发展空间,还有三家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不足20%。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商业银行可以担任贷款发起人、贷款服务人、托管人、证券投资者等角色,可以为银行带来贷款服务、财务顾问、托管、自持资产支持证券等中间业务收入,推动资产业务从传统的“发放―持有”模式向投行化“发放―分销”交易方式的转变,在有效提升资产运用效率同时,增加非利息收入。

资产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包括贷款、投资、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和拆放同业款项、买入返售等项目,负债部分包括存款、同业存放和拆入、卖出回购款项、已发行债务证券等,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具有不同的期限和风险收益特征。

从资产端看,上市银行贷款和投资的期限主要集中在3个月以上,3个月以上的贷款占83.18%,3个月以上的投资占90.51%,但是从负债端看,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短期存款占了较大比率,3个月以下的存款占比67.01%。此外,上市银行整体的同业资产期限也要长于同业负债的期限。商业银行用较短期限的负债支撑较长期限的资产,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风险和利率风险。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短期利率快速上升,金融机构普遍持有收益较低的长期资产(住房抵押贷款)和成本较高的短期负债,纷纷陷入了财务困境而破产,由此爆发了储贷危机,而资产证券化正是帮助美国金融机构走出储贷危机的重要工具,因此从流动性管理角度看,商业银行同样有内在的动力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

除了调节资产期限,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商业银行主动调整贷款行业投向和大类资产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特定行业的信贷资产打包出售,可以调节该行业在银行整体贷款投向中的比例,有利于商业银行在总体上把握不同经济环境下银行贷款的行业风险,由所转让的特定行业贷款所释放的信贷额度,可以投放给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或者风险较低行业,达到调节贷款行业配置的目的。

此外,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将证券化后所收回的资金根据实际需要在公司贷款、个人贷款、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投资、同业等方面进行组合配置,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灵活性。

总结

证券化能改善财务指标

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一个商业模式,重点在于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左边的信贷资产出售进行融资。通过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端的久期,证券化后,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现金和证券(发起机构自持)取代了原来的贷款,总体资产的风险度降低,相应的资本要求也会降低。同时由于资产销售收入的实现,未分配利润增加了股东权益,权益回报率也会提高。利润表中,信贷资产销售收入的确认使当期的利润得以增加,因此,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财务指标的改善是较为明显的。

未达预期是预期太高

一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并未出现一些市场人士预期中的井喷之势,508亿的规模确实并无亮点。但是我们认为这符合资产证券化的业务特点和目前的市场状况,首先,去年一年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超过2005年来发行规模总和,一些过去储备的项目得到了释放,一部分新参与者(主要是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在it系统、业务流程、会计处理、外部合作等方面做了初次尝试,需要在流程理顺后再发起新的项目。信贷资产证券化从项目准备到招标发行通常需要3~5个月时间,去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大量发行也是从8月开始,到12月出现井喷,这些机构需要时间去准备再度发行产品。其次,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仍在完善之中,如2015年3月央行宣布注册制和上周交易商协会出台关于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的征求意见稿,目前离完全常态化的发行还有一段距离,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择时发行是比较能够理解的。再次,对于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方而言,证券流动性的缺乏,需要更高的流动性溢价,这要和以低成本融资为目的的发起机构进行博弈,投资者的缺乏,尤其是次级投资者的稀少也制约了目前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节奏。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3

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结构分析数据测算政策解读

5月13日,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下行的压力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财政金融领域还存在多种风险隐忧”,尤其强调“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随后总理分别于6月8日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和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强调“盘活存量”,同时还指出“用好增量”。而且今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出现了“金融热,实体冷”的讨论,可见当前社会融资情况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社会融资的含义

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社会融资的含义进行简单梳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因此,社会融资总量为增量概念。从统计口径来看,社会融资总量等于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偿还)额的差值。

社会融资之所以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环境监测之中,主要源于伴随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融资渠道得到快速发展;基金、证券、保险及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日益成为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部门。因此,过去选用的新增信贷数据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产生,可用于补充m2和信贷数据,以更全面地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情况。

从社会融资总量的构成来看,其涵盖各主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类型,体现整体金融理念。具体包括三部分:(1)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2)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信用或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或信用支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及债券融资等;(3)其他融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等。

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等式如下: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融资指标还存在3个统计范畴的特征:(1)社会融资总量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故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及外汇占款均不计入在内;(2)专指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额,故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总量;(3)主要统计通过规范的金融工具、正规的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民间借贷尚未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范畴。

从增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的新变化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4亿元,虽然较前4个月的平均值1.98万亿元出现大幅回落,但社会融资的增速仍保持在相当高位(见图1)。同时,非信贷类融资也保持了较高增速,新增信贷与非信贷融资比例中枢处于下降通道(见图2)。

图1我国近期社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图中亿元去掉)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2我国新增信贷/非信贷变化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增量角度观察,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的社会融资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非信贷类融资增速快于社会融资整体增速,社会融资整体增速又快于信贷增速,而今年以来这种变化呈加速扩大态势(见图3)。

图3我国近几年各类融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但是在社会融资增速不断提高的融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却没有如期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由去年四季度的7.9%回落至7.7%,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继续降至7.5%左右。

而从融资效率来看,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曾先后三次出现连续5年增速超10%的阶段,分别为1983-1988年、1992-1996年、2003-2007年,而在这三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1(iCoR)均值基本就在1978年至2008年期间3.8的均值水平附近,即意味着4个单位的资本追加投入,就能够带来1个单位的新产出。但此次危机以来,与发达经济体广泛去杠杆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来增加经济运行中的投资规模,以帮助经济快速复苏,却出现融资效率快速下滑的局面,2008-2011年间,中国经济的iCoR快速升至6.3附近(2009年曾高达8.7),仅实现了9.3%的年平均增长率,到了2012年,中国iCoR已经升至7以上,经济增速则进一步下滑至7.8%。

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融资增速高,融资效率低”的局面,如何解释这一变化呢?需要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受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我们只能根据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进行测算2,得到2013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为38.07万亿元,利息支出为1.22万亿元,即在一季度万亿元的社会融资总量中,真正意义上的新增融资仅为4.94万亿元(见表1)。

根据年报披露的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占2013年全年到期量的55.78%。债务集中到期,导致一季度数据具有明显季节性,银行可用资金量相对充裕,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今年一季度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资金面没有像往年同期那么紧张。

预计未来随着到期资金集中释放效应的减弱,社会融资数据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将会重新回归同向变化。按照16家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估算,预计2013年全年到期债务量为68万亿元,相应地,预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总量将增加17万亿元左右,至2013年年末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将达115万亿元。

表1社会融资数据的测算

项目(占比)2013年1季度2012年2011年

社会融资实际发生额100%100%100%

其中:债务到期86.09%78.91%79.90%

利息支出2.75%5.80%5.32%

真正新增融资11.16%15.28%14.79%

项目(占比)2013年1季度2012年2011年

社会融资净增量100%100%100%

其中:利息支出19.77%27.53%26.46%

真正新增融资80.23%72.47%73.54%

数据来源:wind资讯,作者估算

中国融资结构变化的两个趋势

(一)非信贷类融资比重提升很快

从增量角度看,2013年前5个月,新增本外币信贷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总量的52.46%,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16.05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水平也下降了5.40个百分点,较2007年水平则降低了14.90个百分点;新增非信贷融资占比则增加。

从存量角度看,2013年5月末,本外币信贷融资余额占社会融资总量余额的69.88%,较去年同期下降3.84个百分点,较去年年底亦下降1.61个百分点,较2007年底亦是大幅降低13.62个百分点;非信贷融资余额占比则增加。

可见,不论是从增量还是从存量的角度来考察,以本外币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均在下降,相应直接融资占比均在上升(见图4和图5)。

图4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增量)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5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存量)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期限结构呈现短期化趋势

由于目前中国非信贷类融资主要包含企业债、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故一般意义而言,非信贷类融资的期限要低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因此伴随信贷类融资比重的下降,而相应企业债券、票据等非信贷类融资比重的提高,债务期限结构将呈现短期化趋势。

同时,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看,新增短期贷款占比自2010年以来持续上升,今年前5个月占比平均为43.6%,高于危机前的水平(见图6);从存量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余额的比重较危机前提升了10%,达到40%左右。

图6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如何理解“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意图

今年以来,无论是高层,还是监管部门,都已多次强调“加强对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中潜在风险的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存在着另一个难题:如果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主动降低中国经济的杠杆率,那么同样也面临局部环节因资金链紧张而上升为信用事件的风险,因此政策面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无论是潜在增长率还是主观增长目标均在向下调整,因此客观上讲,实体经济来自于实业的现金流将很难出现大幅度改善,那么在微观经济主体不愿主动去杠杆,宏观不敢去杠杆的实际境况下,要在两者之间做好权衡,正是总理提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真正政策意图。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调控主导者,其在《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格外强调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重点提出“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全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规模巨大、方向多变的特征,溢出效应增大,外部资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对于货币供给的措辞由上季度的“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变为了“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结合此前银监会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平台融资规范新政的实施,以及监管机构近期对于债券市场的清理,表明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已经成为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且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我们预计,加大对于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非信贷融资的监控,同时规范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成为贯穿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金融监管基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注:1.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Capital-outputRatio,iCoR)=当年投资量(i)/生产总值增加量(ΔY),即年度投资与当年产出增量之比,是反映投资效率的经济指标,用以衡量一个经济体单位产出增长所需的投资量。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体的iCoR越高,其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越低。

2.对于贷款利率风险,各家银行年报一般按合同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孰早,分3个月内、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等期限类别,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贷款余额予以披露,相应可获取2013年一季度和剩余期间银行贷款到期总量的数据。而在样本银行中,仅有少数对1个月以内的到期情况予以披露,故无法据其2012年年报获知2013年各月度的银行贷款到期量。由此,本文仅对2013年一季度数据进行测算,而未对2013年其他季度和月度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参考资料:

[1]盛松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011-02-17。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4

收购全国金融公司致诉讼缠身

2008年6月,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次贷危机爆发。彼时,执掌美国银行的是Ceo肯尼斯·刘易斯,之前的一系列成功收购使他对收购近乎着迷。在房地产行业衰退日益加深之际,美国银行无视风险,以45亿美元收购了正处于困境的美国最大商业抵押贷款机构——全国金融公司,使美国银行成为本国最大的房地产贷款机构。但此次收购也使美国银行陷入无尽的法律纠纷,全国金融公司超过1000亿美元的房地产贷款中约九成是次级贷款。据不完全统计,因收购全国金融公司给美国银行造成的诉讼损失超过400亿美元。

美国银行遭受的房地产贷款相关法律诉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所谓的“声明和保证”索赔权,主要来自房地美、房利美等金融机构。它们要求美国银行回购抵押贷款(主要由全国金融公司发放),并认为美国银行就借款人和资产状况提供了错误信息。此类诉讼及影响主要包括:2011年1月,美国银行与房地美和房利美就回购不良贷款达成和解协议,美国银行向这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支付28亿美元作为回购款项,用于回购旗下子公司(全国金融公司)直接出售给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住房抵押贷款。2013年1月,美国银行与房利美达成超过100亿美元的和解协议。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支付房利美36亿美元,并以67.5亿美元回购在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由全国金融公司售出的可能存在问题的3万笔房屋抵押贷款,以了结抵押贷款索赔。

第二类是欺诈诉讼,主要由购买抵押贷款债券的投资者提出,这些投资者手中的债券全部出现了大幅度贬值。2011年6月,美国银行与黑石集团、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等22家投资机构就要求470亿美元的房贷相关债券赎回纠纷达成和解,美国银行向这些机构支付85亿美元的赔偿。这是第二类欺诈诉讼的代表。

第三类是政府对美国银行(主要与全国金融公司相关)的欺诈性终结赎回权的。2012年2月,美国政府和49名州检察官与美国银行、花旗、富国和摩根大通等机构达成总额400亿美元的协议,以和解围绕这些银行不正当获取借款人房屋、侵害借款人权益的指控,其中,美国银行向政府机构支付近40亿美元罚款,并向贫困借款人提供86亿美元的还款减免和本金减记。

尽管美国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相关诉讼损失并不完全是由全国金融公司造成的,但在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时收购一家处于破产边缘的房地产贷款机构,从常理判断——无疑过于激进。

激进收购美林证券陷亏损黑洞

2008年9月14日,就在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前夕,美国银行与当时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达成协议,以440亿美元收购后者。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以每股29美元的价格(前一个交易日美林证券股票为17美元),以换股方式收购美林证券,该收购价比美林证券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70%。

美林证券创办于1914年,是一家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国际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前的2006年,美林证券总资产为8413亿美元,盈利高达74.99亿美元,股东权益则达390亿美元。然而,从2007年开始,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林证券经营业绩一落千丈,当年亏损77.77亿美元,股东权益骤降至319亿美元。由于美林证券持有上千亿美元的次级贷款相关衍生品,市场担心巨额资产减计将使融资变得困难,以及业绩下滑和流动性风险上升,都将使美林证券处于破产的边缘。

危机前利用兼并收购成功实现扩张的美国银行,无视金融市场动荡可能带来的巨大系统性风险,在与雷曼兄弟收购谈判失败后(主要原因是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其他金融机构不愿为雷曼房地产贷款资产提供担保),转而仓促收购了规模和风险更大的美林证券。此次收购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融资支持和担保,据说是政府促成了此笔收购,但事后看来这是一大败笔。

从美林证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2008年年报来看,美国银行因收购美林证券而陷入亏损黑洞。2008年,美林证券巨亏276亿美元。因此,在美国银行完成对美林证券的收购后,以440亿美元的天价得到的股东权益仅为43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银行的原有股东权益流失近400亿美元。受美林证券巨亏影响,美国银行2008年利润降至40亿美元,2007年为149亿美元。由于美林证券的股票可以1∶0.8595的比例转换成美国银行的股票,因此,美国银行原有股东收益被进一步稀释,股本数量从50亿股大增至86亿股,使美国银行每股收益从2007年的3.35美元降至2008年的0.56美元。由于经营业绩恶化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美国银行被迫向美国政府求助,先后获得450亿美元的救助。受美国银行利润下降及投资者对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忧,从收购美林证券到2008年2月的半年期间,美国银行股价重挫90%,从33美元跌至2.53美元。市场对美国银行在动荡环境下激进收购美林极不看好,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收购决定的当日,股价暴跌21%。

受美林证券上千亿有毒资产不断减计和房地产诉讼巨额费用支出的拖累,2009年,尽管美国银行利润仅小幅升至63亿美元,但之后的2010年陷入亏损22亿美元的困境,2011年仅盈利14亿美元,2012年利润勉强回升至42亿美元,仅相当于危机前美国银行盈利的1/4。

2013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2013年4月17日,美国银行公布了一季度财务报表,其基本表现如下:

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营业收入小幅增加。美国银行201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6.2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2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53亿美元(摊薄后每股0.03美元)显著增长,但仍低于市场预期,也远低于危机前单季度40亿美元的盈利水平。美国银行平均资产回报率仅为0.27%,比上年同期的0.12%增长了0.1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收入结构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利息收入略有下降,非利息收入有较大上升。其中,净利息收入为10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1亿美元,减少2亿美元。净利息收入的同比下降归因于消费贷款余额下降和低利率环境导致的资产收益率的降低,尽管长期债券余额和存款支付利息的减少对前者的不利影响被部分抵消。一季度的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为2.43%,而上年同期为2.51%,同比收窄8个基点。

非利息收入有较大增幅(主要是资产减计减少),较上年同期增长11%,增加14亿美元。推动这一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包括:结构性债券和衍生品的减计大幅下降,一季度结构性债券减计为90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高达33亿美元;衍生品本季度减计为54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减计额高达1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资产减计损失大幅减少,但非利息收入却有所下降。次级债务回购和信托优先证券兑换相关收入约减少12亿美元,银行抵押贷款收入和债券销售净收益也同比有所降低。

各项业务呈现延续增长势头。美国银行一季度各项业务呈现延续增长势头。其中,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至1.1万亿美元。发放的第一留置权按揭产品同比增长57%,至240亿美元。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部门的营业收入、净收益和长期管理资产均创下新纪录。消费信贷不良率创五年来新低,公司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至3670亿美元。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5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二位水平,同比增长26%。

美国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零售和公司银行业务、个人房地产业务、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业务、全球银行业务、全球市场业务以及其他业务。零售与公司银行业务一季度利润为13.82亿美元,同比下降6300万美元,主要原因之一是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5亿美元。净利息收入减少是由于持续的低利率市场环境以及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00亿美元。另外,贷款损失准备金同比增加2900万美元。个人房地产业务盈利4600万美元,收入为9.8亿美元,非利息支出为8.14亿美元,利润同比减少6800万美元。该业务利润减少的原因是非利息收入减少1.1亿美元,同时,贷款损失准备金增加3900万美元。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业务利润为7.2亿美元,同比上升31%。其中,总收入为44.21亿美元,同比上涨7%,主要由于资产管理费、交易费用以及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提高,以及贷款拨备的减少,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和股市的快速回升。全球银行业务盈利13.38亿美元,与2012年一季度相比下降了2.3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贷款损失准备金同比增加了4.4亿美元,且收入同比下降1100万美元,好在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加5500万美元,非利息支出减少了9700万美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业务盈利的下滑。全球市场业务盈利11.69亿美元,比2012年一季度上升3.41亿美元,主要原因是资产估值调整(DVa)同比增加了13.79亿美元,可见金融市场变化对其业务的影响。其他业务亏损1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税收优惠减少了8.8亿美元。

可以发现,美国银行利润重要的来源是零售与公司银行业务,即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同时,交易账户资产价格的波动(导致减计的波动)对其利润影响更为巨大,可见美国银行业绩未来与金融市场景气更为密切。

资产负债结构维持稳健。一季度,美国银行总资产达2.17万亿美元,同比下降66亿美元。资产构成为:债券资产3547.09亿美元,比上年期末下降1.56%;贷款余额8891.51亿美元,比上年期末增加0.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下降幅度较大。

负债方,总负债为1.94万亿美元,比上年期末减少354.92亿美元,下降约1.8%。其中,存款余额比上年期末减少100.78亿美元,下降0.9%;联邦基金借款总额下降451.1亿美元,同比下降15.3%。但交易账户负债、衍生品负债、短期借款以及长期债务均有所上涨。股东权益合计为2372.93亿美元,普通股、优先股份额及留存收益与上年相比保持相对平稳。

根据“巴塞尔协议Ⅱ”,美国银行的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49%,较上一季度的10.38%略有提高,主要由于税前收入的增长,但比去年同期的11.24%明显下降。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美国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2%,较上一季度的9.25%有所提高。长期债券余额呈下降趋势,较上年同期减少753亿美元。2013的资本管理计划预计将从2013年二季度开始,获准的计划包括赎回55亿美元优先股和回购50亿美元普通股。一季度,美国银行存贷比为83%,比上季度82%略有上升。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5

董事长巩大兵强调十个方面:一是明确战略目标;二是突出工作重点;三是坚定市场定位;四是转变工作作风;五是改进管理模式;六是打造优秀团队;七是加大查处力度;八是寻求和保证竞争优势;九是冲刺年底目标;十是策划明年工作。

一、该行三季度取得的主要成绩

截至9月30日,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12.69亿元,比年初增加18.13亿元,增幅为19.17%,同比多增2.8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81.23亿元,比年初增加14.51亿元,增幅为21.75%,同比多增1.55亿元;对公存款余额31.46亿元,比年初增加3.62亿元,增幅为13%,同比多增1.32亿元。全省增幅排名第14名,全市4家农商行排名第一,存量与增量分别占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42.18%与46.89%。省联社劳动竞赛期间,各项存款共增加5.91亿元,增幅为5.53%,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4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92.45亿元,比年初增加9.04亿元,增幅为10.84%。其中自然人贷款余额59.71亿元,比年初增加3.7亿元,增幅为6.61%;企业贷款余额32.74亿元,比年初增加5.34亿元,增幅为19.5%,并顺利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全省增幅排名第26名,全市4家农商行排名第二,存量和增量分别占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34.22%与30.12%。省联社劳动竞赛期间,各项贷款增加4.82亿元,增幅为5.50%,比全省平均增幅高0.8个百分点。扶贫贷款余额1.05亿元,累放1.89亿元。其中三季度共发放2094笔,金额0.74亿元。全行借记卡存量54.67万张,比年初净增3.97万张,卡内存款余额21.34亿元,比年初上升3.24亿元,卡均存款0.39万元,活卡率为70.14%;全行累计发行圆鼎贷记卡13415张,比年初增加1456张;手机银行31130户,比年初净增8729户;个人网银23073户,比年初净增671户;企业网银3304户,比年初增加47g户;支付宝卡通38818户,比年初新增12104户;银村通单台月交易量24l笔;poS机商户2214户,比年初新增461户;自助柜员机单台月交易量3100余笔;电子银行业务柜面替代率达66.9%。全行各项收入7.64亿元,各项支出4.39亿元,实现拨各前利润4.15亿元。资本净额为14.54亿元,比年初增加2.48亿元,资本充足率14.26%,比银监部门要求的目标值高3.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321.17%,超监管部门目标151.17个百分点。由该行主发起的安徽五河永泰村镇银行9月末存款余额为5.94亿元,比年初增加1.07亿元;贷款余额为5.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各项收入3916万元,各项支出3086万元,实现拨各前利润1408万元。资本充足率13.52%,五级不良占比2.24%。

二、该行在三季度工作中主要做法

(一)突出抓组织资金。一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梳理。二是对存款客户进行分类。三是分别从晨会演练、案例分享、厅堂与外拓营销、单位存货业绩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员工整体服务质量和营销能力。四是结合市场需要以及客户需求,开展“金榜题名”“情系七夕”“迎中秋・庆国庆”等主题突出的专项活动,进行金融产品营销。(二)信贷投放扎实推进。一是通过专项营销找客户。二是通过提高效率留客户。三是通过调整利率争客户。(三)电子银行业务有序开展。一是强化产品宣传与营销。二是加强渠道学习与推广。三是组织业务检查与培训。(四)抓好信贷资产风险管控。一是做好风险分析工作。二是做细做实风险分类基础工作。三是开展三季度“清非压降攻坚战”活动。四是做好不良贷款排查与处置。(五)经营管理有条不紊。一是提高运营管理科技支撑。二是逐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三是继续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四是加强全行员工教育培训。冯加益在总结三季度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了三季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6

浦发银行刚公布的三季报仅仅只是中规中矩:三季度末实现营业收入1086.3亿元,同比增长21.0%,其中利息净收入825.3亿元,同比增长15.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71.6亿元,同比增长6.8%。

6.8%的业绩增速在全部上市银行中并不算出色,2015年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总体来看,除了五大行净利润增速显著低于其他银行,股份制银行增速一般在10%以下(平安为13%),最高的是3家城商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同比增速分别是25%、16%和12%。

从业绩看,浦发银行的表现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但让市场颇感意外的是,根据三季报公布的持股比例,生命人寿由前次公告变动的10%继续增持至11.5%。

利息增长对冲手续费下滑

从收入结构分析可知,浦发银行主要的利润驱动因素来自生息资产扩张了21.9%,手续费收入增长35.6%。与其他公布财务数据的上市银行类似,浦发三季度受益于降息及流动性宽松,负债成本下行较为明显。此外,浦发2014年三季度的资产增长相对缓慢,低基数使得同比规模因素贡献度提升。从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上看,浦发三季度整体存贷款扩张速度放缓,但非信贷资产扩张非常积极,同业中的拆出资金及债券投资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均大幅增长,环比增速分别为480%和53.2%。

浦发银行201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尤其是利息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8.3%,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浦发息差在三季度有所扩张,根据平安证券的测算,浦发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2.66%,环比上升17Bp,较二季度上升幅度增大,息差扩张受益于浦发在上季度增加非标资产投资所致,二季度浦发投资类资产环比大幅增长18%,利率下行带动浦发同业利差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对冲了降息和存款上浮区间放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浦发银行手续费收入在三季度却有所下降,环比二季度减少16%,拉低前三季度手续费累计增速从上半年的41%降至前三季度末的36%,这除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外,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使浦发相关手续费收入减少也是主要原因。

前三季度,浦发银行业绩增速超过中期水平,第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9%,高于前三季度的增速。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中间业务收入和成本收入比的下降,尤其是信用成本的下降功不可没。前三季度,浦发对拨备计提仍持审慎态度,同比增长82%,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00%,但环比下降3%。信用成本环比下降11Bp,拨备覆盖率较中期小幅提升约3个百分点至249%。第三季度信用成本的下降致拨备前利润由环比仅增长1%提升至4%的水平。

而浦发银行第三季度净息差较为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第三季度生息资产规模增速环比没有下降,以及在资产配置方向上,依然选择配置贷款和非标投资等高收益资产。由于二季度浦发加大了公司存款的吸收,环比一季度增长7%,三季度公司的存款总额基本没有增长。

截至三季度末,浦发银行核心资本净额为2935.8亿元,总资本净额为3860.1亿元,期末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3%和9.38%,季度内放缓的贷款增长使得风险加权资产环比增速进一步放缓至-0.7%。

目前,浦发银行对上海国际信托的收购已于2015年10月23日获监管层批准,乐观估计年内有望完成收购,收购完成后,浦发作为金融控股集团的功能完整性将会进一步增强,对上海信托的收购将提升浦发高端理财业务的实力,信托对其传统对公业务的大投行化发展亦有正面作用。长期来看,与上海信托的协同效应以及上海自贸区有利的金融改革政策或将成为主要催化剂。作为上海市政府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着力打造的地区性银行系金控集团,浦发银行综合金融业务能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改善值得期待。

高拨备难抵资产质量下滑

尽管浦发银行无论是前三季度还是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增长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主要得益于拨备前利润高于预期,但不良贷款生成率和资产质量领先指标仍都在恶化。如果未来经济下行趋势未能扭转,随着拨备前利润增长的放缓,以及考虑到不良资产预期的上升以及净息差的下降,这将导致浦发当前计提高拨备费用无法持续。

数据显示,浦发银行资产质量仍在恶化。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不良资产率环比上升8Bp至1.36%,不良资产余额环比上升7.5%至298亿元人民币。三季度核销后的年化净不良贷款生成率达到1.31%(2015年上半年为1.14%)。此外,浦发249%的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4%)和3.39%的拨备贷款比(环比上升0.3%)均高于同业,关注类贷款率(环比上升22Bp至3.42%)等领先资产质量指标仍在恶化,说明未来一段时间拨备压力仍会增大。

浦发银行三季度核销和处置了约46亿元的贷款,考虑核销后的不良生成率小幅上行至单季度0.3%。浦发最近一个季度计提了106.6亿元的坏账准备,年化信用成本为1.96%,期末拨备覆盖率为249%,拨贷比为3.39%,较上个季度继续提升26Bp,虽然目前看浦发整体拨备在股份制银行中较为扎实,后续盈余平滑空间较大,但不良生成小幅上行,核销速度提升,说明其资产质量的波动性仍将延续。考虑到当前浦发应收款项类投资的高比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进一步调整生息资产结构的空间。

浦发银行在第三季度仍加大核销力度,表明其不良压力仍在持续。截至三季度末,浦发的不良率较中期提升8Bp,但不良贷款增速较中期下降约6个百分点;而第三季度浦发的不良净生成率为1.24%,较二季度小幅提升2Bp,一方面是浦发三季度核销的规模较二季度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上半年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的压力以及逾期贷款增长较快对不良新生成的压力的影响。尽管已加大核销力度,但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的占比继续提升,说明不良资产的压力仍然较大。

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并困扰着各银行的经营。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从平均1.05%增加到1.38%,提高幅度为31%。而减值损失更是大幅增加,平均增速为59%。

根据平安证券的测算,如果浦发银行三季度加回核销,其不良生成率为1.22%,环比上升14Bp,基本保持稳定且在股份制银行中保持较优的水平,考虑到公司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提升22Bp至3.42%,未来资产质量仍有一定的压力。浦发三季度拨备计提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使得其单季信贷成本达到1.95%。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7

在信贷狂潮的推动下,商业银行的报表全面绽放。

今年前三季度,工行(601398.SH/01398.HK)净利润逾1000亿元,建行(601939.SH/00939.HK)861亿元,中行(601988.SH/03988.HK)622.3亿元……经历长达半年的煎熬之后,银行息差终于在三季度企稳回升。随之而来的,是生息资产扩张催生下的盈利动能重新回归。尽管上半年14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3%,但三季度收官之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已由负转正,为2%。

受此利好影响,在银行三季报纷纷出笼后,银行股价格小幅上扬,带动大盘在10月底以来持续上涨。11月6日,工行a股收盘收在5.24元,建行a股收在5.99元,中行a股收于4.17元。股份制银行涨幅更大,深发展(000001.SZ)11月2日涨停,11月6日收于25.10元。

然而,银行股“王者归来”的同时,仍有乌云挥之不去。信贷扩张势头在三季度迎来全线收缩格局;净息差虽已企稳,但上升趋势难言确立,遑论达至前期高点;而大规模信贷扩张使得风险周期递延,以至于进一步拨备计提的压力,都可能对未来的盈利产生挤压。

“银行还是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乎自身发展战略的业绩考核指标,不应脱离现实将目标定得过高。”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表示,银行需要通盘考虑,重新审视存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润等增长目标。

息差企稳

14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净息差环比一改前两季度环比下降的势头,平均上升了12个基点。中金公司估算,今年一季度时,上市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44个基点;二季度环比再次下降13个基点。

从三季度看,民生银行(600016.SH)、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净息差环比上升幅度最大,分别达到28个基点和25个基点。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三季度新增一般性贷款1054亿元,票据融资下降1030亿元。预计全年该行新增贷款约3300亿元,而存款活期化也导致付息负债成本环比下降13个基点。

不过,在息差整体企稳的大势之下,各家银行由于资产结构的不同也呈现涨跌互现的格局。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志承认为,这一轮息差回升,股份制银行相对领先,而城商行和大行相对落后。

“股份制银行主要受益于贷款占比高和大量票据置换,息差回升明显。”邱志承认为,大行由于债券重定价周期较长,息差回升速度相对缓慢;上市城商行因异地规模扩张较快,导致其在贷款议价能力下降。可资参照的是,上半年的“信贷冠军”中国银行,三季度净息差仅上升11个基点;而新增贷款增幅最大的南京银行,净息差则环比下降12个基点。

不过,净息差这轮回升态势能否完全确立,目前仍存一定争议。在当前信贷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息差能否回到前期水平,一方面有赖于银行自身的贷款定价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考虑银行贷款结构调整力度以及负债端成本的降低。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随着贷款投放增速回落,以及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的持续回升,未来贷款议价能力将向银行倾斜。天相投资分析师石磊认为,如果2010年加息时间较晚,加息次数少,那么指望因为活期存款利率不加或者少加来提高银行息差的可能性较小。

“一压一提”

年中以来,各家上市银行加大了贷款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体现为“一压一提”,即压缩低收益的票据融资,提高一般性贷款投放。

继上半年新增贷款4.5万亿元之后,上市银行在三季度贷款环比增长2.2%,低于全行业3.1%的增速;而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25.8%,高于全行业21.4%的增速。各上市银行贷款规模控制的意图可见一斑。

在贷款结构调整方面,压缩低收益的票据融资已呈各方共识。全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三季度银行业压缩票据融资8262亿元。而14家上市银行中,中信银行、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票据贴现环比降幅最大;中信银行、深发展一般性贷款环比增速最高。

票据融资置换贷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净息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银行提高贷款规模控制的艺术。除此之外,三季度商业银行也加大了理财产品进行贷款置换的力度。

“以信贷类理财产品来说,现在热销的多是半年期、一年期品种,年化收益率能达到4%;有的银行三年期产品,年化收益率能达到6%,而且逐年还本。”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但对于能迅捷降低贷款规模的信贷资产转让,各家银行表现不一,有的银行并不十分热衷。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表示,由于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银行贷存比并未提过严苛要求,即使部分银行贷存比较往年提高明显,“卖贷款”也并不积极。“为什么把一个高收益的贷款转为低收益呢?没有动力。”

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认为,银行间贷款转让行为与贷款规模控制息息相关。国内银行“吃息差”的同质化盈利模式,无法促成信贷转让市场的繁荣。“往往货币与监管当局对贷款规模进行硬性约束时,信贷资产转让就比较活跃。但就目前实际而言,银行如果无风险持有贷款到期收益,远比转让收益高。”

据中金公司预计,四季度票据融资将延续三季度态势,有望负增长2000亿元;明年票据贴现新增量将非常有限,一般性公司贷款和居民户贷款将是新增贷款的主要构成。

来自监管部门的分析认为,三季度以后信贷投放已基本恢复至常态,月均有效新增贷款4000亿元左右,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回升,也有利于银行控制信贷风险。

14家上市银行三季报也清晰呈现贷款“主力军”的微妙变化。中金公司的研报显示,三季度上市银行贷款增速为3.39%,低于全行业4.08%。其中,股份制银行贷款规模仅环比增长0.93%,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贷款余额环比下降。

事实上,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三季度以来贷款投放势头衰减明显。9月的新增贷款中,四大行加上1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仅占当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176亿元的24%。此前,这一比重至少达70%。10月,四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也仅1360亿元,相比之下,城商行、农商行甚至财务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贷款放贷冲动明显。

10月27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上,要求各家城商行不要盲目追求规模、速度和排名,应追求稳健的资本和资产回报率。

未雨绸缪

目前,银行业的各项指标仍显得相当健康。

14家上市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净减少136.8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42%。除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环比上升0.61亿元,其他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均实现“双降”。

邱志承测算发现,三季度,大型银行的不良形成基本为负,其中建行和中行下降最为明显;而中型银行不良形成虽然有所下降,但也略有形成。不良形成较多的是扩张较快的南京银行(601009.SH)和宁波银行(002142.SZ)。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银行业全行业不良贷款也实现了“双降”。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45.1亿元,比年初减少558.0亿元;不良贷款率1.66%,比年初下降0.76个百分点。

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也在三季度进一步提升,14家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水平已升至155.5%,较年中时提升7.4个百分点。这一指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44.1%,比年初上升27.7个百分点。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年中以来,监管部门已要求各家银行应将拨备覆盖率年内提升至150%,同时加大损失类贷款的核销力度,以此来实现“有效拨备”,进而增强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监管部门也鼓励各家银行建立动态拨备制度,做到以丰补歉。

“但现在有些在贷款分类仍很粗糙,分类不准确、迁徙率测算不准确,导致拨备计提水平估算不准。”该人士表示,年中以来,监管部门已要求各家银行加强自查,同时做好信贷组合分析,对贷款不同评级风险敞口、平均信用等级等指标展开定期分析,“要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虽然如此,但没有人相信在今年如此超常规的天量信贷后,银行的风险没有增加。

一位城商行高管告诉《财经》记者,去年末以来,信贷投放整体呈现“三段论”,即大行贷款冲锋在前直至年中;一季度末股份制银行随后跟进;年中以来小型金融机构贷款跟进明显。“大型政府项目,小银行是抢不到的,只能做边缘型的业务;但三季度以后,大行收紧项目贷款和平台贷款,很多小银行认为这是个市场,应该去抢。”

“现在看到的贷款增长,但后果可能是满手风险。”该人士如此直言。来自监管部门的意见也认为,对于大型银行压缩、退出的贷款,小银行一律不得承接。大量信贷的快速、集中投放,也对未来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挑战。

“目前大量的贷款期限延长,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失调,风险后移。”该人士如是说。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监管部门已严禁项目贷款期限延长,最长不得超过项目建设期15年;监管部门也提醒各家银行合理安排贷款期限结构,审慎发放中长期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度以来的信贷投放中,小型金融机构放贷冲动明显,尤其是一些改革尚未完成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基础差,资本充足水平有限,流动性压力已相当大。

在此背景下,10月29日,银监会对外公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常规的压力测试;在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或在银监会要求下,应针对特定压力情景进行临时性、专门压力测试。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贷款种类;SVaR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2-0015-05中图分类号:F822.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financialsystemofChinaisbank-oriented,andbankloansarethemainfinancingsourcesforenterprises,socreditmarketisthemaintransmissionchannelofmonetarypolicy.thispaperinvestigatestheimpactsoftighteningmonetarypolicyandrealeconomicshockstodifferenttypesofbankloansusingquarterlydatafrom1stquarterof1997to2ndquarterof2008withtheapplicationofSVaR.thestudyresultsshowthattheconsumerloansdecrease,whilecommercialandindustrial(Ci)loansandmedium-and-longtermloansareinfluencedslightlybecauseoftheincreaseoftheinterestrate.SeveralreasonsareanalyzedwhythesupplyofCiandmedium-and-longtermloansmayactuallyincreaseafteramonetarycontractioninthispaper.

Keywords:monetarypolicy;Credittransmission;Loantypes;StructuralVaR

一、引言

RobertRoosa(1951)提出的信用可获性理论(CreditavailabilityDoctrine)是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理论的最初形态,这一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变动利率时,将会引起贷款者即金融机构的反应,使其为保持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而调整资产构成,将会引起贷款增减,最终实现中央银行调整经济的目标”。这一传导理论可概括为:货币政策利率贷款者借款者、储蓄者一般信用可获性社会经济活动。

其后,Stiglitz,J.,anda.weiss(1981),Ramey,V.(1993),BernankeandGertler(1988,1995)等的研究成果确立了信贷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

对于我国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而言,以银行贷款为主的信贷传导渠道发挥着关键作用。理论上,货币政策形成的新增货币供给会增加银行资金供给与贷款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与居民的消费需求,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传导能否保持通畅,关键在于货币供应量变化能否有效影响银行体系的信用规模。货币当局所能控制的只是基础货币和贷款基准利率,而银行体系的信贷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及其效应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在为数较少的实证研究中,研究成果显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传导途径(王振山、王志强,2000;李斌,2001;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2005)。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具体分为“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本文从“银行贷款渠道”分析货币银行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时,对信贷变量都直接取各类贷款规模的总和,由于“贷款总和”这个综合性变量没有考虑不同种类贷款的差异,当不同种类贷款在货币政策作用下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时,“贷款总和”的实证结果就会隐藏一些关于不同种类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用信息。我国直接融资不发达,各类企业都严重依赖于银行贷款,当出现信贷紧缩时,各类企业贷款的获得性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

为了更加清晰而完整地描绘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信贷变量”的选择上有了更加科学的处理,按贷款用途和贷款期限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总和进行细分,并对不同种类贷款受实际经济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情形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政策建议与启示。

二、货币冲击效果的实证估计

(一)识别货币冲击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

为了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建立SVaR模型:

Zt=Г+■aiZt-i+ui

其中,Zt是一个k×1维的向量,其中包括kc个X■■和kl个X■■以及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it,所以Zt=[X■■,it,X■■],且k=kc+1+kl;Г表示k×1维的常数向量;ai表示参数矩阵;假设干扰向量u表示序列不相关的且其方差―协方差矩阵表示为?蒡u;q表示一个非负的整数。Zt只对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做出反应,而不受其他外部冲击的影响。

假设kc,kl≥0,并且如果kc=0,则kl>0,如果kl=0则kc>0。参数矩阵a满足如下限制性条件:

a=a110■0■a21a220■a31a32a33

其中,a11是一个kc×kc维的矩阵,a21是一个1×kc维的矩阵,a22是一个1×1维的矩阵,a31是一个kl×kc维的矩阵,a32是一个kl×1维的矩阵,a33是一个kl×kl维的矩阵,0i×j是一个i×j维的零矩阵。注意以上结构与中央银行信息集的假设一致。Zt中各变量对货币政策冲击所做出的反应与X■■和X■■中变量的顺序无关。中央银行根据X■■中变量的当期值和Zt中各变量的滞后值来设定it,因此X1t为零。其中,X■■中变量的当期值与it是同期不相关的。因此,一个外生的货币政策冲击可以被视为对it的修正项得到估计。

SVaR模型也可以运用oLS方法得到估计,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清楚地概括出SVaR模型的动态结构的性质,即分析出任何一个变量的扰动是如何透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最初的那个变量自身上来的。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

1.指标选择

利率调整是中央银行对物价变化所做的政策反应,鉴于样本期内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互动增强,利率在调节经济景气变化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

由于货币市场工具占商业银行资产的比例较低,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变动无法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和资产结构调整。

因此本文选择央行规定的1年期贷款利率作为利率指标,由于这一利率指标除偶尔调整外,大部分时间缺少变化,这样一来就不利于计量分析,本文使用同期7日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进行指数调整。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指标(GDp)和物价指标(Cpi)从整体来看最能反映货币政策实施的最终效果。

为了更加细致地勾勒出贷款渠道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本文将金融机构贷款按借款主体和期限细分为短期工商业贷款(Ci)①、非金融性公司和其他部门的中长期贷款(简称中长期贷款,LonGt)和居民个人的消费贷款(ConS)三类主要贷款②,通过SVaR模型分别勾画出这三类贷款对货币政策变动所做出的反应,这种分析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指导。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样本期名义GDp、Cpi、1年期贷款利率、工商业贷款、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贷款的季度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pbc.省略)和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名义GDp经过居民消费价格的季度定基比指数Cpi调整后得到实际值,并且利用X―11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Cpi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零售物价月同期比指数(即与上一年度的同期物价百分比)和月环比指数构造中国零售物价的月定基比指数(基年为1996年),再利用零售物价的月定基比指数得到它的季度定基比指数。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所有变量数据进行了自然对数变换。

(三)实证过程

为了确保SVaR模型设定的正确性,我们首先要对单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和SC取值最小的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期数,本文选择滞后一期,即p=1。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表1各序列的aDF结果(1997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

注:其中检验形式(c,t,1)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1期,表示差分算子,*和**分别表现检验值小于5%和1%的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

检验结果表明:变量GDp、Cpi、inteReSt、Ci、ConS、LonGt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其一阶差分又都是平稳的,即是i(1)的。

对下面的回归结果中,我们只报告一单位标准差货币政策利率冲击和一单位标准差实际经济GDp冲击发生两年半内不同经济变量的累积反应值。

由于在SVaR模型中可以得到正交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即可以单独考虑各个变量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本文分别分析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GDp和Cpi以及货币政策和实际经济对不同贷款种类的影响。

图1、图2分别考察实际经济变量GDp、Cpi对利率冲击的反应情形。

图1GDp对利率冲击的反应曲线图2Cpi对利率冲击的反应曲线

首先,观察实际GDp对货币政策结构性冲击的反应。从图1中可以看出,给定利率一个正向的冲击,从第1期后对实际GDp就有一个负的影响,并在第二季度达到最低点(-0.013),之后开始震荡上升。虽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有波动,在个别季度出现正效应,但总的来看还是以负影响为主,这与经济理论是基本吻合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但从长期来看,GDp对利率结构性冲击的反应较小(-0.002)。这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有一定效果,反应最强值是(-0.013),长期内的作用力非常弱。

从实际GDp方差的结构性分解中还可以进一步看出,实际GDp的变动几乎绝大部分取决于自身和价格的结构性冲击。

其次,观察价格水平Cpi对货币政策结构性冲击的反应。如图2所示,面对利率上调的冲击,价格水平随即向下波动,其最大效应出现在第二个季度(-0.00095),三个季度后价格水平大致保持正的反应,并趋于新的稳定水平。

这说明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只有短期的微弱影响,即央行试图通过上调贷款利率抑制贷款需求从而降低价格水平的预期难以实现。从方差的结构性分解中发现价格水平的变动主要是由价格的结构性冲击来解释。

图1和图2中Cpi和GDp都在当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负向反应,说明利率上调对抑制经济总量过热过快增长和物价上涨有不同的效果,相比之下,GDp的影响效果较Cpi更显著些。

Cpi对利率冲击反应不明显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无论是从年度还是季度数据来看,GDp增长率都是Cpi变化率的Granger原因(王智勇,2008),可见,如果要控制Cpi的变化幅度,或者说要控制通货膨胀,单靠货币政策工具是无法实现的,对GDp增长率的适当控制也必不可少。

接下来对不同种类贷款分别受货币政策冲击和实际经济冲击的反应情形作比较分析,具体情形见图3、图4和图5。

图3工商业贷款受货币政策和实际经济冲击的反应曲线

工商业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短期贷款的主要业务,样本期内工商业贷款规模占短期贷款规模的50%―60%左右,在经济周期性波动过程中,工商业贷款规模、质量往往会随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发生显著的变动。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利率上调当期对工商业贷款的影响并不大,仅在第三季度有微弱的负影响(-0.001),此后一直处于正影响阶段,长期中趋近于0.007。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工商业贷款影响不大的原因是利率指标为1年期贷款利率,而工商业贷款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周转性贷款。工商业贷款在受到实际经济冲击后,出现了正向反应,在随后的三个季度内不断上升,在第三季度达到最大(0.014),过了三个季度后正向反应减弱,长期中维持在0.01水平,由于工商业贷款与实际经济周期有相同方向的变化规律,实际经济冲击相对货币政策冲击对工商业贷款的影响更大些。

图4消费贷款受实际经济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曲线

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经济对消费贷款的影响在短期内表现为负反应,在第二季度达到最大(-0.015),从第三季度开始转为正反应,长期中为正影响(0.01),而一个标准差的紧缩性货币冲击发生后,消费贷款当期反应为正(0.0015),但随后不到一个季度就开始转为负影响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加大,长期中趋于(-0.013)。由于我国现有住房按揭贷款是从下一年开始执行调整后的新利率,所以加息对消费贷款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会随时间推移逐渐显现。

图4的变化情形说明消费贷款的借款主体,居民个人的利率敏感性较强,对加息的反应调整较大。如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取消后,各地普遍出现持币待购、提前还款及全额付款比例上升等现象。

经过2006年和2007年的多次加息,特别是2007年的连续六次加息,其累积效应和持续加息预期对购房者心理影响逐渐加大,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地普遍出现提前还贷的高潮。

图5中长期贷款受实际经济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曲线

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经济对中长期贷款的影响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是正反应,长期中趋于0.036,说明经济快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对中长期贷款需求的旺盛,同时也刺激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规模的扩张。一个标准差的紧缩性货币冲击发生后,中长期贷款的反应不明显,只在第四季度有负反应(-0.003),长期中趋于0.015。我国中长期贷款以企业项目贷款为主,因此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一直是反映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是否过热的重要指标。

中长期贷款的利率敏感性较差的原因除借款主体利率敏感性差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利率政策导致贷款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将各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相同的百分点(如0.27),如果所有的贷款都按央行的基准利率来执行,那么贷款利率的期限结构将会变得更为平坦。这意味着借入长期贷款更可取,贷款利率期限结构的这一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借款者借取更长期的资金,对短期资金的需求会相对减弱。

对商业银行而言,相比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的利差更高,在经济高涨时期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稳定的高收入来源,这也正是目前条件下虽然中央银行屡次采取调高利率的方式收紧流动性,但中长期贷款仍然过快增长、引发固定资产投资难以控制的原因。

三、研究结论

从利率的形成机制来看,1年期贷款利率只能反映中央银行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不能反映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预期。

因此当对不同种类贷款受利率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时我们发现:

加息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更多地受到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不同种类银行贷款对利率冲击的反应后,发现企事业单位为借款主体的贷款(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利率敏感性明显弱于以居民为借款主体的贷款(消费贷款)利率敏感性,这一结论与戴桂勋(2007)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这一发现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渠道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可以为将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提供非常明确的理论指导,如人民银行以后在调整利率时,可以采取差别贷款利率调整做法。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央行的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才能达到调控效果。已经市场化改革了的商业银行,其经营机制和目标已经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在利润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上市公司纪律约束下,单纯的利率政策是难以实现预期货币政策目标的,我国中长期贷款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不断创新高就是很好的明证。

另外,根据国外研究发现,当利率高企、经济低迷时,银行更倾向于发放工商业贷款,因为这类资产是流动资金贷款,能获得相对高的回报率(因为短期利率水平高)并且比中长期贷款更加安全,不知这一研究结论是否适合于我国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内银行贷款结构的变化。

四、结语

2008年7月,中央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将宏观调控的目标由前期的“双防”变为“一保一控”。按照“一保一控”的方针,从紧的货币政策也适时做出调整,为化解次贷危机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央行近来多次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中央银行票据发行以及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硬约束等,向市场明确传导出了货币政策“转向”信号。虽然利率下调和放松贷款规模能够带来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消费等功效,但作用效果和作用时间目前都还很难确定。

为了增加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央行除了对贷款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外,还需要对贷款种类进行结构调整,以增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Roosa,RobertV.interestRatesandtheCentralBankinmoney,trade,andeconomicGrowth:inHonorofJohnHenrywilliams[m].newYork:themcmillanCompany,1951.

[2]Stiglitz,J.,anda.weiss.CreditRationinginmarketsinimperfectinform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1981.

[3]Ramey,V.HowimportantistheCreditChannelinthetransmissionofmonetarypolicy?[J]Carnegie-RochesterconferenceSeriesonpublicpolicy[R].December1993,1-45.

[4]Bernanke,B.,anda.Blinder.Credit,money,andaggregateDemand.[J].americaneconomicReviewpapersandproceedings,may1988,435-439.

[5]Bernanke,B.andGertler,m.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5(9),27-48.

[6]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60-63.

[7]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7):10-17.

[8]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5):70-79.

[9]Christiano,LawrenceJ.,martineichenbaum,Charlesevans.nominalRigiditiesandtheDynamiceffectsofaShocktomonetarypolicy[R].nBeRworkingpaper.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9

《通知》的内容直指屡禁不止的月末或季末银行业存款冲时点问题,并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违者按严重程度相应采取限制准入、降低评级、限制业务、提高稳定存款比例等监管纠正与处罚措施。仅仅从内容看,这是迄今为止对银行“冲时点”最严厉的监管措施。

最近几年,伴随着理财产品的发行,“冲时点”现象愈演愈烈,在2014年上半年尤为明显。7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年中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从制度源头遏制银行“冲时点”。“冲时点”主要症状为存款月末脉冲式升高,而月初又大幅度回落,月末存款偏离度较高,而且在季末尤为突出。

银行整体“冲时点”拉存款的短期化行为的一个最大危害,就是扰乱了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同时提供了虚假的信贷市场供求信息,导致季末存贷款数据信号失真。

存款如何不“偏离”

《通知》的创新之处在于设置了存款偏离度考核指标,取代以往静态的的贷存比指标。从偏离度指标看,包含月末存款偏离度和季末月日均存款偏离度。

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不得超过3%。从行业来看,3%的标准缓冲较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月度环比增速(相当于假定本月月末前存款零波动,存款均为月末增长),从2008年至今共9次超过3%,5次为3月,3次为6月,1次为2月。

而从各类行的情况来看,四大行和全国性中小银行人民币存款月度余额环比,大行更平稳,全国性中小银行压力或略大。从公布季度平均值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来看,2014年以来,季末余额和季度平均余额偏差明显扩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仅规定月末最后一天的偏离度情况,由于银行调整存款的方式主要为理财、票据等,其主动控制性较强,调整空间仍在,缓冲余地较多。

再看季度末月日均规定月日均存款增长率不得超过上月日均存款×(1+最近四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的均值),参考变量为历史季末月份日均存款增长率,过去几个季度季末月份冲存款情况类似,2014年前两个季度波动较大,预计该指标对行业压力不大。

监管层设置存款偏离度指标意在抑制银行冲时点的冲动行为,使银行负债端存款能够平稳发展,进而有利于贷款平稳投放,但由于此次并未涉及存款冲时点的根源问题,如贷存比等考核指标的调整,因此,仅凭一个新指标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银行存款压力的问题。

在市场呼吁降低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通知》出台也隐含着降低融资成本之意。但由于信贷需求仍然偏弱,贷款或仍在月末或者季末投放,而存款考核却偏向日均存款,可能增加存款的压力,从而导致负债成本的压力更大。

很明显,设置存款偏离度指标另一个题中之义是缓和2014年以来越来越严重的流动性波动的局面,把存款异常波动对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少。对于存款季度平稳要求,在政策要求保证信贷供给的情况下,信贷投放月度也将更为均衡,减弱央行目前面临的压力。不过,三季末9月的情况仍需关注。由于9月末理财的期限尚未调整,考核指标尚未修改,季节性资金需求仍在,资金面的季节性压力可能仍然存在。

监管层明确要求不得设立存款时点考核,这并没有错。考虑到执行层面,即便部分条款对于违规方式的处罚有具体规定,但对监管力量的要求也更高。加上本次规定未涉及存款冲时点的根源,且流动性压力仍在持续。只要银行存款压力持续,银行规避监管的创新就会存在,存款冲时点和大幅波动三情形也就难以根除,监管的效力恐难以持续。

总之,由于降低融资成本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政策核心,控制存款“冲时点”的要求也是一种手段。未来监管层可能会出台进一步的措施,包括调整贷存比指标等,以保证流动性政策日渐趋松。

控量降息常态化

在目前情况下,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不动为佳。未来央行的调控方式将以在银行间市场的“控量降息”为主。如果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下滑,就业疲软或者Cpi同比走低,则全面降准降息仍十分必要。

自8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公布以来,由于包括Cp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工业增加值和货币金融数据等在内的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全面走低,市场预期央行的行动可能是降准或者降息。

但与市场预期相左的是,央行通过常设借贷便利(SLF),以3.7%的资金价格向五大行注资5000亿元,同时,在9月18日下调14天正回购利率20个基点至3.5%。

实际上,就目前经济情况而言,全面降准降息时机确实仍未成熟,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在银行间市场实施“控量降息”或成为主要的货币放松方式。

全面降准降息时机未到

从总供给与总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长在短期与中长期内的决定因素并不相同。短期内,因为价格具有粘性,总需求变动会影响产出;然而从长期看,总需求主要影响通胀水平,产出由总供给或者说潜在产出能力决定,而潜在产出能力则由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决定,因此,降息与否需依据经济是否运行于潜在水平而定。如果在经济本身运行于潜在产出水平而降息,此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让经济增长高于潜在水平,但在中长期将引发通货膨胀。一般而言,判断经济增长是否处于潜在增长水平,可通过就业与通胀来判断。简单地说,如果经济系统达到充分就业,或者Cpi处于2%水平,则可以认为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的水平。根据国务院总理在9月9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讲话所透露的信息显示,截至8月份,2014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已经接近1000万,接近全年目标。同时根据笔者模型测算,虽然9月、10月和11月Cpi同比增速可能低于2%,但全年Cpi将控制在2.1%的水平。这意味着从就业与通胀水平看,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同时,从经济周期角度看,中国正处于由前期过热向逐渐放缓阶段过渡的期间,市场并未完成出清,体现为在经济体中依然存在大量过剩与落后产能未被淘汰,产能利用率依然较低。前期有泡沫迹象的房产开发还处于冷却阶段,并未出现大量小房企的退出行为。在此情况下,如果采取全面降准降息的放松方式,将延缓市场出清时间,以至于最后出现一大批僵尸企业,不仅占用资金,更可能加大未来降低市场融资成本的难度。

其次,就降低基准利率来说,目前除房屋按揭贷款外,央行已经取消贷款基准利率对其他行业贷款的定价指导作用。有鉴于此,除房贷外,银行对各行业贷款的定价,主要依据资金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未来的预期风险损失而定。因此,如果央行降低基准利率,就存款方而言,在市场利率并未降低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银行体系内存款资金加速逃离。为了保证75%存贷比的合规,银行在此情况下可能不得不缩减贷款规模,或者采用其他方式高息揽储。无论银行采取何种方式,传导到贷款方,都不可能实现央行所希望的,通过降低基准利率从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目的。同时,由于房屋按揭贷款仍然参考贷款基准利率,由此可能产生两种问题,如果银行依据贷款基准利率发放贷款,则容易刺激居民买房意愿,进一步推高本已经平稳的房价。而如果银行以收益为考虑点,则可能进一步减少房贷额度,这将伤及一部分刚需购房者需求。

关于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存款准备金率对央行来说就是个“池子”,起到圈住热钱、平滑流动性的作用,因此,降准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热钱流出中国。就目前情况看,原本市场所预期的,美国退出Qe将导致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现象并没有出现,反而在全球央行放松,以及经济复苏的前景下,国际市场流动性继续泛滥,先前流入中国的热钱也并未出现明显的、持续性的流动,从此点看,降准的条件并未满足。另外,保持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维持资金市场紧平衡,有利于央行增强对金融机构以及经济的控制能力,有利于通过货币政策帮助经济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

控量降息为稳妥之举

然而,目前市场又存在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从资金价格看,各银行2014年半年报所披露的贷款收益率普遍在6%以上,如果考虑综合融资成本,则可以判断企业融资成本将远高于6%,而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利润率仅6.01%,有鉴于货币工具属于总量型属性,维持较高市场利率虽然有助于加快市场出清,但也不可避免地错杀无辜。同时维持较高的利率,也对推进资本项目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阻碍作用,毕竟在市场利率较高情况下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容易导致热钱大量流入,要么造成汇率超调,要么央行继续让渡货币政策自。而较高的市场利率在利率管制放开后容易造成银行体制内资金成本的大幅度一次性跳升,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鉴于目前中国经济与金融体系中所存在的这些结构性难题,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更有针对性,更具备结构性属性的货币工具,是央行必须首先考虑的关键点之一。可以说,央行通过SLF工具以及正回购,引导并降低银行间批发市场利率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就短期目标而言,在银行间市场实施控量降息,有助于降低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减小价格波动幅度。为了缓解因银行存款冲时点而引发的金融数据大幅波动,财政部、银监会与央行于9月12日联合下发236号文,禁止银行以各种方式为存款冲时点而高息揽储。在此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在季度末时点集中回表,以求改善存款规模将变得困难,由此导致银行将理财资金回表冲存款的时间点提前,以避免月末时点偏离度过大。这种做法可能产生的一个副作用在于,可能迫使银行在日常加大吸储力度,减少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造成利率的大幅波动。

其次,相对于全面降准降息,SLF以及降低正回购利率在使用上更加灵活。此次5000亿元SLF从量上来说,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然而其期限只有3个月,到期时点,央行可视外汇占款以及市场资金紧缺情况而判断是否继续。相对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则无法如此频繁改变,一旦降准,而后续市场资金出现富余,将增加央行回收难度,降低货币政策回转的空间。降息亦有同样的问题,一旦全面降息,则短期内央行无法再次提高利息,而采用SLF与正回购,央行可以灵活地依据情况,引导市场利率向其要求的水平收敛。

此外,降低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有利于加快直接融资的发展。中国目前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于直接融资不发达,无论是企业融资,还是政府融资,目前仍以银行借贷为主,在此情况下,银行承担了经济体中绝大部分的宏观风险。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存款派生创造功能,一旦银行资产负债表受到损伤,其对经济的伤害远超一般经济危机水平。从各国经验看,凡是直接融资不发达的经济体,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则修复时间较为缓慢,这点从日本上世纪90年代泡沫危机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出,因此,加快直接融资占比是中国未来融资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银行贷款季度总结篇10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华夏银行(600015)

净利润环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所得税因素

华夏银行2008年9月末资产总额6526.23亿元,较07年末增长10.18%,较6月末环比大增3.90%,贷款净额3352.12亿元,较07年末增长12.28%,较6月末增长2.96%,存款余额4750.96亿元,较07年末增长8.28%,较6月末增长3.89%。前三季度实现拨备前利润70.49亿元,较07年同期增长26.14%,净利润31.06亿元,较07年同期增长90.32%。第三季度实现拨备前利润22.95亿元,较二季度环比下降6.22%,净利润11.78亿元,环比增长6.52%。

三季度华夏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净支出11.15亿元,环比增加18.33%。所得税费用仅91万元,是净利润环比上升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公司摊薄每股盈利0.74元,期末每股净资产3.75元,

前三季度年化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67%和28.75%。

生息资产收益率保持稳定,付息负债结构变化使成本上升较快华夏银行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仍然将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归并入投资收益核算的上市银行,三季报没有区分债券利息收入与其他类型投资收益,而根据其过去报表的惯例,投资收益这一项目全部由债券投资收益构成,我们把这一项目并入利息收入来计算华夏银行的生息资产收益率及净利差,三季度华夏银行的生息资产收益率达到了6.21%,较二季度升高了23个基点,也比一季度高14个基点,三季度付息负债成本则由二季度的3.19%快速升高到3.68%,我们判断三季度华夏银行在低成本的同业负债余额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增加卖出回购业务获取资金成本较高的资金,同时当季净增加的存款可能也以定期存款为主,因此在生息资产收益率明显上升的同时,净利差(spread)由二季度的2.79%下降到2.53%,净边际利率(nim)由二季度的2.86%下降到2.66%。

手续费佣金收入的情况与其他上市银行相似,华夏银行的手续费佣金收入在二季度环比下降6.94%,手续费佣金净收入环比下降10.05%。

增发使公司发展得到有效推动

今年10月,华夏银行完成定向增发,以每股14.62元的价格向首钢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德意志银行三家股东定向增发了7.9亿股股份,募集资金115.58亿元。我们预计华夏银行08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在10.42%左右,多年来困绕公司的资本不足的问题得到阶段性解决。

公司前三季度年化0.67%的总资产收益率是上市银行中最低的水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过去公司不良贷款率较高导致信用成本高于其他大部分上市银行以及资产利用效率较低造成的,公司资本的补充到位后,两次以高于市场价格入股华夏银行的德意志银行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介入有望逐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过去两年公司资产和贷款规模扩张速度相对较慢也降低了在经济下行周期不良贷款加速暴露的潜在风险,公司08年中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6%和126.13%,未来信贷成本大幅高于其他上市银行的可能不大,目前公司贷存比(不剔除贴现)在70%左右,贷款增长的空间较大,因此未来资产收益率的提升空间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