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十篇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十篇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0:49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1

关键词:专科院校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探讨与研究

许多专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已从单纯要求通过等级考试转向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发展等立体化需求。根据时代要求以及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现实需要,2007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别提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好的学生以发展空间;既要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对选修课部分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将选修课分为语言技能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个针对选修课程的建议使专科院校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呈现出了质的飞跃,为专科院校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专科院校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

(一)选修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英语的运用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许多专科院校的外语系开设的只是一成不变的英语知识教育类课程,过分关注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导致学生往往只学会了哑巴英语,且不具备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相关知识。最终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不甚满意。因此,近几年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外语系在全系范围内开出了英美概况、英语报刊阅读、英美文学和英语翻译等一系列英语选修课,同时构建形成了专科院校英语选修课程的完整体系。这些选修课,专业性强,体系结构完整,深受学生喜欢,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选修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

随着专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重构学生的英语知识体系,以提升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便成为了各大专科院校的首要任务。大体来说,专科院校英语选修课可以细分为三大类:

1.英语语言知识及英语语言技能类。这类课程大致包括:英语视听说、外贸英语、英语信函、英语公文写作和英语口译、笔译等。

2.英语语用类。这类选修课程包括:商务英语、文秘英语实训,英语演讲等。开设此类选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把已知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3.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类。这类课程主要包括: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概述、英美影视欣赏等。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文化等背景知识,以使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专科院校英语选修课开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开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开设,其最终的落足点在于实用性。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外语系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程,如英美国家概况、文秘英语、外贸英语及英语实用翻译等,都是与我国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仅可以激发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他们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二)尽量采取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各大专科院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其优势在于: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英语知识学习变得形象、生动;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可听、可看、可说;使原本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在这种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变得更主动,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倡导优秀教师承担选修课

优秀的任课教师是专科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的骨干力量。各大专科院校应该努力开发优秀教师的潜力,积极倡导那些教学态度认真、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开设选修课。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外语系便组织了一批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年富力强的教师开设选修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专科院校英语选修课的教学与管理

(一)严格执行审批开课制度

专科院校中的教学管理部门,务必要严格执行审批开课制度。选修课承课教师必须向教学主管部门上报详细的开课审批表,并随表附上该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外语系执行的便是严格的选修课开课审批制度。只有具备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才能开设选修课。不具备此资格的教师,一律不予审批。另外,教学主管部门也要严格审核选修课教师的开课材料:教参、教材、教学计划等。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外语系充分利用了其校园高速网络,及时在网上公开选修课信息,以便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动态信息随时更新,以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最新选修课的资讯。

(二)严格监督教学过程

1.选修课开课。教师必须在校园网上对自己将要开设的选修课内容予以详细介绍,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导答疑形式、使用教材、参考书目和成绩评定方法等。

2.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听课。外语系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院教务处、督导处等教学管理部门对选修课授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以保证其总体教学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也要调查学生对该选修课的评价,并将其及时反馈给承课教师,以便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使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得以整体提升。

(三)严格学生管理,规范考试制度

鉴于大部分专科院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许多学生选修某课程有时仅仅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这种情况,不仅使学生对所选选修课不甚了解,同时更浪费了来之不易的宝贵教学资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积极性,必须严格学生管理,重点要落在“选之必学,学之必得,得之必用”这十二个字上。同时鼓励承课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考核评定制度,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根据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外语系多年来开设英语选修课程的经验,我总结出了以下两种较为实用的成绩考核方式:

1.渐成形考核方式。渐成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此成绩综合体现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完成作业等总体情况。

2.总结性考核方式。总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依据具体情况,总结性考试课细化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但无论哪种考试方式,承课教师务必都要做到有两套试卷,并将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并上交教学管理部门。如此,可以扩大考查的知识面,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燕琼.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与管理初探[J].教育探索,2000(11).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2007.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叶依群.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探索和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2).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2

2002年教育部印发《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称《纲要》)(教体}:[2002],要求个全国高等院校依据纲要精神推进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应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个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字【2016】 184号)文件中提出,高等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认典研究本地本校师资、课时、场地等条件,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根据学校和专业实际,为学生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和学分,开好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逐步过渡成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由于各高校的发展不同,造成体育课程结构模式也齐具特色。区内和国内部分高校课改的相关资料一显示,目前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类刑大致有普修课、选项课、保健课、运动训练课几种。而其中,体育必修课程设置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体育普修课模式,二是普修课加体育选项课模式,即年级普修、二年级选项或者第学期普修、第二至四学期选项的选课模式但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普修加专选的教学模式内容杂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收益差,但很多高校傲仍在沿用究其原囚,大多是囚为受到场地、师资等现实条件的局限,而不能实现完个的体育选项课模式而选课制的建立对开设课程的类刑、数量、场地设施、及师资等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如币弹吉合本地、本校师资、课时、场地等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模式,有效推进二自主选课改革,提告学生学习的兴趣,处理好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使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有效有着现实的意义。

2 包头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几年来,包头医学院体育部H.致力于探讨研究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体育选项课模式我院体育基础性师资较多、而专项水平更高的专业化师资不足。受此现实条件的限制,我校体育工作一直也受到“年级递进应伴随专项水平递进”这一思路上的困扰而陷于想改革但难以运作的局。而这也是处于发展期的很多高校师资的现实情况2014年9月,包头医学院体育部经过多方调研,跳出了递进刑的体育选项课设置思路,在自治区很多高校还同于师资条件、场地的限制而沿用旧的普修加专选模式的情况下,包头医学院体育部在公共体育课中试行了二年级“}听于选课,实现了个校体育必修课个部开设选项课的课程改革,成功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我院课程改革进程的囚索,顺利完成了体育课程模式的初步改革截至目前,公共体育课完个选项化模式已运行三年

2.1 包头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运行方法

在选课周期的第学期,二年级开课17周,囚大一的学生入学较晚,故一年级开课14周。一二年级以年级为单位齐自独立开课,主要教学内容相同,只是年级的教学时数略少

在个选课周期的第二学期采用打破年级界限、二年级棍合选课模式,实现二年级同班同步授课二年级的网上选课工作提前进行,在上学年的学期末结束,开学H.接叫以按选项班上课新生在入学的军训期间进行选课选课工作叫进行两到二轮,J}x大限度保证学生的选课自主在选课制、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现行公共体育课的修学方式上学生有权决定自己学什么内容。并按自己的修学计划安排选修的时间,修学时间有伸缩性如果课余时间较多,个学生每学期叫以选择多个项目进行学习在毕业前完成两个项目的学习。

2.2 课改效果的问卷结果

2016年5月,为了了解学生对我院齐项体育工作的意见,包头医学院体育部对)开设体育课的15,16级本专科学生展开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收回724份按参与选项的84个班(年级44个班二年级40个班)每班40个人计算,调查人数样本量为总人数21.500属有效问卷。

其中,涉及到体育课程设置及与选项课相关的问题有}项调查结果如下:

在关于一体育选项课是否提i},}了你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了你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的问卷调查中,持肯定态度的473人,}},一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65.300;回答一效果般一的为220人,一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34.4%;持否定态度的31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0.42%.

在“你通过体育选项课的学习,是否能够做到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的问卷调查中,持肯定态度的611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84.4%;持否定态度的110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15.2%.

这两项的调查数据表明,体育必修课全部实现选项模式后,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有明显积极的变化.学生对实行“下行选课后的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效果是认可的,认为通过一年的体育选项课的学习达到了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掌握一项体育锻炼方法的目的.学生对体育选项课效果满意度较高.

在关于目前我院实行的体育选项课模式中,本专科和一二年级混介选课上课,是否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和、介作等综介素质的发展调查问卷中,持肯定态度的562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77.6%;持不积极态度的有146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20.2%.

结论:我院体育选项课本专科和一二年级混介选课上课的课程模式,不仅有利于网上选课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环境、交流、交和等方而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3 平行选课模式的缺点和应对措施

平行选课是相对于提高性选课而言的.一学年为一个学习周期,大一学习一个专项内容,大二换项目学习.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两年的体育课较为系统地学习到两个体育项目.但仅就教学模式的层次性而言,缺点是没有分级教学,即缺少专项的提高性学习阶段.这就需要提高性质的选课制作为补充。

我校在关于你及你周围的同学在经过一年体育选项课学习之后,是否愿意在该项目上进一步提高技战术水平”的调查中,持肯定态度的615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84.9%;持否定态度的56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0.08%;持无所谓态度的53人,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0.07%.

在关于“在经过一年体育选项课学习之后,如果学校准备开设体育选项提高课,你觉得采用何种形式好”的调查中,490人选择体育选修课形式,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67.7%;234人选择为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提供体育指导,占参与问卷调查总人数的32.3%.

这两项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达84.9%的学生在经过一年体育选项课学习之后,希望在该项目上进一步提高技战术水平;其中,三分之二(67.7%)的学生希望选择体育选修课的形式,另外三分之一学生希望通过体育教师对体育社团提供技术指导的途径来提高.

据此,包头医学院体育部确立了通过公共体育选修课作为选项课提高模式的设置思路.此种方式一方而可以解决平行开课模式缺少专项的提高性学习阶段的问题,另一方而,可以与体育社团活动产生联系和影响,形成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运作,同时在解决计算教师工作量的问题上也有了介理的渠道.

2.4 我校体育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设置特点

我校体育课程在过去旧的模式中,只有普修、选项、体育保健课三种类型.通过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了关注学生体质和能力差异,进一步体现了区别对待的层次性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我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特点,一是立足本校实际,在全校体育必修课中全部采用选项课模式,教学收益较高;二是为残疾学生和有特殊疾病或者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山体育保健理论和低强度体育保健类活动两方而构成;三是通过体育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四是为具有较高专项水平的学生开设运动训练课,完成了课余训练的课程化.使各层次学生有适介自己水平的学习模式.

2.5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在我院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2.5.1课改运行初期,因网络支撑不足,选课难的问题突出

去年我校投资改善了校园网络环境,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和缓解.

2.5.2教学管理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的自山度加大,出现很多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和交叉选课等新情况,给排课、选课、成绩管理等很多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教学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因此要注意做好教学管理人员和各级教学部门的分工协作,做到科学安排和配介协调工作,及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选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在校园网上进行教学管理.

2.5.3学生因选不到课而造成学习过程中断的问题

学习周期为一学年的选课模式存在的一个大的问题是,如果学生在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内未选到课程的,只能在下一学年再参与选课.如果以一学期为一个学习周期,可以有效解决这种情况的发生.但一学期为一个学习周期,会影响选项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影响学习效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更科学介理的选课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2.5.4选项课可选性一般

山于场地设施、班容量限制、选课时间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不能选到满意的课程,不能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介理保证课时、场地和师资的需求.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介理安排课程,开展各类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体育课程和活动,利用学校周边的公共体育设施,分段分区利用场地,多种途径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

2.5.5选课竞争负面影响

选课制的实施一方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对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选课制的实施,加大了同行竟争尤其是对于专业项目较为陈旧、已适应传统模式的老教师造成了定的心理冲,易出现不良情绪,给管理工作带来定的影nh}学校方而要通过建立竟争机制激发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积极性和主动性,另方而要加强对教师专业丙发展}=}i'}J5i:}和关ii=.,增强教师n身的竟争力,完成好转刑期师资的顺利过渡。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3

关键词:九校联盟;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学分比例;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87-12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感受到一种压力,一种来自国内外同类大学相互竞争的压力,且竞争日趋激烈。众所周知,大学的竞争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质量来体现,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课程。招生、培养、就业,是大学教育的三个主要环节,缺一不可,而课程则是培养环节中的主要内容。课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甚至就业。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注重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缘故。本文选取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九所高校(即“九校联盟”)为案例学校,试图通过分析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的课程设置改革及课程实施现状,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路径。九校联盟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各校办学实力、课程与教学资源相对较强,又各具专业学科特色,都重视本科教育改革,其实践具有参照、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的校际比较:构成要素、内容、特点

课程设置指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各类课程的编制、筛选、设定与实施计划。大学的课程设置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各类课程结构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课程的修读要求与学分及课程实施的具体规定等方面,也涉及课程的性质、类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划分等,并通过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课程结构变化是大学课程设置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反映了学校对本科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课程结构则是课程设置的骨架,包括各类型课程(如通识课、大类平台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组织、比例分配、领域范围相互关系等内容。课程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支撑并影响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推进。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

通过对九校联盟的2010-2012年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本科生院、教务部/处网站公布的学校管理、教学等相关文件分别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全校性课程(国家课程/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全校性课程”是指面向所有在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虽然有些大学的结构尚不太清晰,有些设置也存在重叠,难以简单归类,但这三大课程板块结构还是各校所共有的特征,其构成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所采用的“思想政治等公共课+专业必修课”的课程结构。(见表1)

表1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表

说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其《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提出课程设置将调整为“通识教育核心课+大类领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专业选修课”,并将重新修订培养方案。但至笔者截稿日止,在学校官方网站中,所获得的各院系专业培养方案均仍为200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这里就先采用2009年的方案。

从上表可看出,九校联盟的本科课程结构不再单一,相对多元的课程体系构建逐步形成。同时,我们还可发现,九校联盟课程结构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结构相似,说明了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都认识到了以往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课程改革来达到大学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也意识到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中的纲领性意义和框架作用,以及对具体课程的编制和教材编写的影响。课程结构变化也必然影响大学所希望本科生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这又从另一面反映了九校联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共性、趋同性。趋同的本科课程体系表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九校联盟一方面不断借鉴国外著名高校课程改革模式,同时也在相互学习国内同类高校的改革实践经验。

(二)九校联盟各校通识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存在差异性

出于对通识教育重要意义的认同,九校联盟各校均重视设置通识课程,但具体课程名称及内容构成不尽相同。与“通识教育课程”名称相似的有通选课、通识课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修课程等。就字面上来看,这些课程都可归于通识类课程。但通过对九校联盟的这类课程结构进行对比后,笔者发现,其课程结构还是存在诸多不同与问题(见表2)。

从表2看,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差异较大,如北京大学通选课由七大领域课程组成,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由通识核心、专项、选修和国际课程四部分组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英语类、物理类、体育类等九类课程组成;其次,各校通识课程领域划分不同,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同样是通识教育六模块,但彼此差异显著;再次,除思政、军事、体育、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外,九校联盟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不同,如清华大学通识课程中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暑期国际课程,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等。

表2九校联盟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说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明确提及“通识教育课程”,而在其他院系、专业培养方案中,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13]

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构成的不同,一方面说明各校依据自己的理念、价值观、理解、办学特色来设置通识课程,并非随波逐流;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和领域划分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标准、不规范的现状。以北京大学通选课为例,就存在着“未能主动建设,呈现自发状态;课程数量失衡,教学质量悬殊;定期审核不严,缺乏表彰制度”等问题。[14]为什么九校联盟的通识类课程呈现出如此纷杂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内涵和知识领域等尚缺乏清晰界定,对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尚缺乏明确阐述,对通识教育课程还没有明确的准入界线等等。当然,通识教育起步晚,课程体系构建尚未成熟也是影响因素。

(三)九校联盟均重视大类/基础课程的构建

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改革都很重视大类/基础课程设置,但各校该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大类课程、文理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学科群基础课等课程均属于同一类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为一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课程,面向同一类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科的部分专业,如复旦大学的文理基础课。为什么要设置这类课程?笔者认为,开设这类课程是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如实施大类招生,就需要这样与之相匹配的大类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另外,一定意义上,大类/基础课程也为编制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此类课程也可被视作为介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学科间领域互补的“共通性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2年复旦大学开始实施《复旦大学文理教育方案》,明确提出课程建设目标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15]。正因有这种全校开放的课程实施经验,使得复旦大学能够在2006年平稳地实施面向所有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九校联盟目前均开设了该类课程,足见其重要的课程功能及意义。

从该类课程的实质意义和作用看,九校联盟是基本相同的,但各校划分此类课程的学科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3所示)。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与各校所依据的具有本校特色大类划分标准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学科优势与专业侧重。

表3九校联盟大类/基础课程结构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是达到目标的有效载体;九校联盟各校无论在通识类课程,还是在大类/基础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充分的课程权力。但同一类课程的不同课程构成和领域划分,也使学生在理解大学课程和教育内容方面产生困惑。因此,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义、领域边界、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规范课程的准入制度,是课程设置与管理改革需要考虑的内容。

(四)九校联盟各校的全校性课程的设置及存在问题

第一,全校性课程内涵与具体构成。

如上所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其中,我们所指的“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思政等公共课程和通识类课程,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就目前设置而言,笔者注意到,大部分九校联盟高校把思政、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归类到通识类课程之中,只有少数学校,如北京大学,将思政等公共课和通识类课程分开列出。因大学思政等公共课由国家统一规定,政策支撑并组织实施,所以,课程设置各校相同。此类课程统一大纲、材、统一考试、统一管理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要求,国家的标准,其实施面覆盖我国全部高校,显示了课程的国家性质。为此,笔者将这类课程统称为“国家课程”。

第二,“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本世纪以来,“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高校课程设置改革中已面临多重挑战。挑战一是,国家课程受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本科课程结构中,国家课程以从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存在。或许是课程结构分类的缘故,或者是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推崇,除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外,九校联盟其余七所高校均把五类公共课程列入通识教育课程中。这似乎隐含这样的概念界定与划分: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但问题是,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明确规定要在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它不是“国家课程”。不得不提的是,在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方面我们也存在认识分歧: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即通识教育,据此诠释,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也就包含国家课程。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此释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包含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不从属于任何一类课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国家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值得商榷,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在国家层面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编制相关的课程标准等,以便在已授权建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正式课程的形式参照实施?

挑战二是国家课程的实施存在问题颇多,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与价值意义认识偏差,课程学习动力缺乏;教师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重讲轻学,缺少方法吸引学生;课程考评不力,学生逃课严重等现象。笔者在复旦大学所实施的课题“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项问卷调研(以下简称《复旦大学问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复旦大学问卷》项目主持人为乐毅。2012年12月,笔者在复旦大学采用当场发放填写收回的方式,对大一至大四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36份问卷,收回236份问卷,有效问卷228份。问卷内容共包括五部分: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招生、就业、助教等。本文仅涉及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就业三个方面的部分题目。在问及对国家课程持何改进建议的时候,《复旦大学问卷》的统计显示,有48.2%的同学希望缩减国家课程学分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重。此外,网络及各类媒体上也不时出现大学生对国家课程的诸多不满言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未能适时变革课程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90后大学生知识需求。因此,关注国家课程设置与实施,改革相应的学分制管理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不可忽视系统思考国家课程师资/教材建设等问题。

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比例的校际比较:课程总量、学分比例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实施的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直接外显于课程结构的变化中,如复旦大学为实施通识教育,其课程结构也随之作出调整,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板块已取代原综合教育课程板块。调整课程结构,也就意味着各类课程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有所变动。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取向及对某类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校各类课程结构学分比例设置的合理性,不仅影响课程的顺利实施与管理,而且对学生能力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

(一)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设置状况

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首先反映在课程结构的三大板块中。笔者通过对复旦大学64个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综合统计分析,又随机抽取八所大学某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关课程学分比例统计,整理结果显示,九校联盟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的学分比例不同(如表4所示)。从表格中我们可看出同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如同为专业课程,复旦大学约占47.32%,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不超过12%,数值相差较大;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类/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例,高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全校性课程约占校总学分的30.44%-32.85%之间,学分也相差不大。可见,课程学分比例不同,与学校总学分设置以及课程结构相关。

表格中的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是指金融学专业课程27学分,以及光华管理学院课程(不含大类平台课)3分,合计66学分。笔者依据培养方案中学院课程的具体构成,暂将其学分计入专业课程学分;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历史学专业核心课程40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不含跨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合计70学分;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学分,包括专业教育专业类课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实验课程6学分,合计42学分;西安交通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专业主干课程45.5学分,专业课程必须课程15学分,专业进修课程6学分,合计66.5学分。

表4乃针对三类课程研究所得,权加不满100%的高校,或因任选、实践、论文等课程不包含于三类课程中的缘故。另外,表格中复旦大学的校总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是所有专业的平均分,而其他八所高校因笔者暂未找到全部相关的公开资料等原因,所以此处均选择随机抽取的各校某一具体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为替代进行案例分析,所选的各校相关专业已在表1的相关注释中有具体说明。表5、表6中的情况相同。

基于上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整体上趋于相似。笔者对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作进一步梳理,发现全校性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的有四所,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大类/基础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的有五所;九校联盟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也有四所高校。也就是说,九所高校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其全校性课程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超过30%,大类/基础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另有四所大学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均低于21%。这种比例结构表明,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全校课程建设,而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国家课程学分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则反映出各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表4九校联盟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比例表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九校联盟这三大板块课程的比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如果说,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衡量课程比例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之一的话,那么,学生又赞同怎样的课程学分比例结构呢?针对九校联盟目前课程设置中一半以上的学校全校性课程学分比例高于30%,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小于或接近30%的现状,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了相关题目,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各校的改革现状似有相悖: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15.4%,希望增加文理基础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9.2%,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53.1%,希望三类课程比例均衡的学生占21.4%。归而纳之,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学校今后增加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虽然笔者所实施的样本较小,但管中窥豹,相信其他同类高校的学生也有类似的需求,即希望增加专业课程的比重。然而,九校联盟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大多表现为压缩总学分,减少专业课程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如北京大学2002-2003年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清华大学自80年代以来,进行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表层特征为减少专业和学分总量,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与份量。[17]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措施似乎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是结构及学分比例调整不合理?是专业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还是社会需求、就业要求强化了专业的作用使然?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之争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课程存在三大主要矛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矛盾、规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矛盾”。[18]就“规定性和选择性”而言,问题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中。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同样也反映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中。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课程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的做法只能是减少必修课的学时。因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与各方利益等原因,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所占学分比例增减就成为九校联盟各校课程设置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院系和教师都各有各的诉求,致使博弈难分伯仲。

第一,九校联盟本科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虽重视选修课建设,但必修课仍然占主导地位。笔者对九校联盟各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进行统计整理,发现其必修课比例均高于60%(见表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更加重视必修课。实际上,九校联盟在本世纪的课程设置改革中,正逐步提高选修课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如浙江大学提高选修学分比例至25%-30%。[19]

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推理,学校必修课学分比例占绝对优势的课程设置现状,也应是学生期待的结果。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相关题目验证这一假设,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仅有14%的学生希望减少选修课比例,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希望增加选修课的意愿,甚至有10.5%的学生希望全校选修课学分高于必修课学分。但有趣的是,统计显示,总体上学生依然对学校必修课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现状表示满意。

第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相对选修课占优势地位。

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比例设置,是大学本科课程编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不单显示了大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课程管理和师资水平。九校联盟不仅总的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其他各类课程(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也均超过选修课,虽然同类课程必修课在不同学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但均高于50%(详见表6)。

从下表可以看出,九校联盟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的结论是有案可稽的。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中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除了全校性课程必修课学分的设置,学生对其他类课程中必修课学分比重也占优势地位的现状又是怎么看的呢?从笔者所实施的《复旦大学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的期待持相反的两种观点,即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比重,同时却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必修课比重。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态度与通识选修课的态度截然不同。

表5九所高校必修课所占学校总学分比例

说明:表5中“全校总必须课程学分”指各校中全校性课程必修课、大类/基础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必修课的学分之总和。上表中的百分比,是全校总必修课学分与全校课程总分之比。

表格中南京大学课程性质与分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指选课,但是依据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指选课为必修课。

表6九校联盟各类课中的必修课程所占比例

综上,九校联盟各校的三大板块课程(本科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设置整体上趋于相似。相对而言,全校性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不大,有增加的趋势;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略大;而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学分比例的具体数值不同;全校必修课程以及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比例均占绝对优势地位,学生对目前全校必修课高于选修课学分比例的设置表示认可,但同时又希望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教育必修课。当然,这里也仅是《复旦大学问卷》所涉及的部分学生的意见,九校联盟全部在校本科生是否持同样观点,还有待进一步了解。九校联盟课程学分比例的现状,一方面体现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增加并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缩减专业课程学分比重,注重大类/基础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走向;另一方面,虽九校联盟正试图提高选修课学分比重,但依然不能改变必修课在校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三、九校联盟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课程结构及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的课程设置改革,而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如全校性课程中“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关系模糊对深化结构改革会造成困难;同一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构成及领域划分在各校存在显著差异,课程性质定义及准入标准不清既影响课程质量,也不利学生选课及校际交流;专业课程学分缩减与通识学分增加之间的博弈可能导致课程权力难以划分;大学院系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会使得改革目标失效等等。针对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等问题,我们以为可尝试如下改进举措:

(一)重新规划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课程结构

破除二元组织结构中的壁垒,理顺大学与院系之间的管理职能与课程权力,协调各方的权利和需求,打通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隔阂,是顶层设计本科课程的组织保证和制度环境。大学层面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应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理念,统筹通专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倡导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培养。重新规划本科课程,应阐明国家课程、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教育三者关系,明确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互不隶属,均可包含于全校课程,明确界定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区别及联系,强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渗透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中;应调整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比例,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按照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调整各类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重,以及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修读规定。限于篇幅,仅择如下阐述之。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4

【关键词】选修课;图像处理;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某些训练式的选修课,例如图像处理课程,实际的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在校期间的学习实际上可以为学生奠定一定的技能素养,更重要的是在保持选修课基本教学属性的前提下,利用基本的职教理念,用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方法分析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培养职业素养的目标。

1.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选修课教学设计的传统理念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在有限的学时内解决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若要使得选修课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就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理念升级。近年来,高职课程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1凸现职业性,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生产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紧密结合[3],也就是工学结合;2深化教学改革,利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有机组合[4],注重技能的培养,体现高职教育“理论必须、够用为度”的特色。

根据以上前提,对高职院校训练式的选修课图像处理进行教学设计时,提出了以下设计思路:考察并且模拟行业中实际工作过程的流程,由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任务确定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选取行业中应用广泛的知识技能点,确定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以实际图像处理应用为案例综合各种技能,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使用研究式的案例教学法,并且采用多元化和过程化的评价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的目标学习和研究[5]。

2.图像处理行业分析

图像处理课程对应的行业特点是: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图像把信息传达给受众。它广泛应用在视觉行业的各个方面,例如平面广告、海报、书籍装帧、画册、网页设计、摄影等等,不同领域对于图像处理的侧重点不同。

实际的行业应用中,图像处理不仅仅是技能的操作,主要还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任务:1搜集、整理、选择和处理素材图片;2设计、创新或合成图像;3输出适合于各种应用场合的图像。图像处理的工作流程一般如下:

(1)接受任务:了解客户意图和倾向。

(2)设计制作:确定设计方案,根据方案搜集整理素材,利用素材进行图像处理完成。

(3)提交审核:阐述设计思想,表达作品内涵。

(4)修改:再次明晰客户要求。

(5)提交完成。

图像处理作品的特点是:

(1)可以成为独立作品,也可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2)作品复杂程度不定,复杂作品要付出的工作量可能是一般作品的几十倍。

在职业环境中,最大的特点是工作任务就是设计制作并完成图像作品,由此遇到的问题是:1作品是否能被完成;2作品的设计内涵能否被清晰表达;3作品是否能被客户接受;4如果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是否有利于系统其它部分的实施。图像处理课程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尝试。

3.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设计

3.1教学内容设计

分析不同领域图像处理应用的侧重点,选取各领域共通的知识技能点,和在实际应用的技能点,将其进行教学化处理,以案例为教学内容的最终表现形式进行教学。

图1根据实际应用分析常用的知识技能点

如图1所示,从左侧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向右总结分析,得到常用的知识点,继续向右分析,最终得到右侧的常用技能点。这应当是图像处理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但是这些技能点还属于总结性质的,还没有具体对应到具体的知识技能点上,要继续进行二次分析,提炼总结出教学内容中的具体知识技能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初步涉及图像处理应用的各个领域,使得学生可以涉猎到图像处理的实际应用范畴。

3.2教学组织设计

根据选修课的学时安排,在前述主要技能点的基础上,再次精选基础的和重点和技能点,结合图像处理课程的基础原理性操作,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梳理并组织各种知识技能点,得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形成教学内容的最终表现形式――案例。

案例的安排和组织要符合基本的认知原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明确每个案例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案例的顺序,区分基础案例和综合案例。表1是安排组织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教学的一个例子,首先进行基础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技能,接着进行综合案例的教学,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基础案例和综合案例

3.3教学方法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基础案例主要采用模拟实际工作流程的方式来进行。基本过程是提出案例要求,分析案例效果,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引入实现效果的知识技能,教师操作完成,学生模仿实现。综合案例则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6],利用基础案例中学习到的技能解决问题。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素材,建立自己的图库的能力;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创新设计的意识。

3.4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也不同。对于基础案例来说,主要是过程化的评价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每个基础案例操作效果的检验,确定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综合案例则依据实际行业中对图像处理的要求结合教学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主要考察点是:1案例是否完成;2学生展示说明,相互考评。考核评价一方面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在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勇于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4.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的训练式的选修课,是可以按照“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模式来开展的,当然,由于选修课的学时限制,教学内容必须精选,选择基础的、重点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麻友平.论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J].卫生职业教育.2013:9-10.

[3]王振洪.牢牢把握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基调[J].中国高等教育.2013(2):51-52.

[4]何先应.略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6):71-73.

[5][6]王秀华.研究性教学背景下高校校际选修课的设计与评价研究[J].南昌教学学院学报.2013:48-50.

作者简介:

王炳鹏(1980-),女,甘肃武威人,硕士,讲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系。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5

一、前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的优化改革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有它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二、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现状

我系初等教育专业秉承“综合+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实行综合培养,第二学年开始才选择方向学习。目前,初等教育专业分三个方向:中文与社会方向、数学与科学方向、英语方向。学生分方向培养后,选修课主要集中在专业方向上。根据实际情况,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总体分三大类,即通识类选修课程、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和学科类选修课程。

三、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对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选修课程所占比重不高

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针对社会实际和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兴趣爱好,尽可能贴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做到按需培养、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选修课程学时占到了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现在初等教育专业各个方向的选修课程只占到了总学时的10-15%,这就说明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所占比重有待增加。

2.选修课程开设科目偏少,学生选择余地较小

由于选修课程总学时不高,从而导致选修课程科目的偏少,学生选择余地相对就较小。特别是一些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的缺失,使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3.选修课程与本专业和行业结合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选修课程的制定和开设,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和毕业学生的就业反馈,反复论证、查漏补缺,形成有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些都是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优化与改革面临解决的迫切问题。

4.选修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弱,在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基地建设等方面有待加强

初等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改革应该体现在教学上,而现在选修课程的实践环节较弱,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实验室和基地建设还没跟上,从而导致选修课程浮光掠影、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的优化改革

1.以专业为基础,专业方向为导向,积极推进选修课程模块化改革

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和从事小学教育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一个从事小学的教师或管理者,然后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细分为从事语文、社会、数学、科学、外语等学科教师的培养。进行初等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化改革,正是为了适合专业方向培养的要求,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应不同的选修课程模块。学生在选修课程模块里自由选择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完成相应的课时或学分即可。

2.注重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就业实际,进行有效的选修课程优化

初等教育专业从近几年的社会实际情况看,毕业学生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部分学生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班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有甚至离专业和专业方向相对较远的文秘、会计、主持、营销等行业工作。选修课程的优化必须考虑这些实际因素,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要有拓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毕业学生的实际就业作好调整。

3.加大选修课程的实践学时安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选修课程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分配要合理,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课时数量上要加以保障,以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操作上,要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科组进行研讨,充分听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以及各个学科组的建议,另外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在校生的实际情况,并且注重收集毕业生就业单位信息反馈,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对实践教学课时加以保证。

4.加强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

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普遍较为单一,通常教师主导课堂,运用讲授方法把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较少,运用其它的教学方法也相对不足。加强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加入网络、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起来,使学生参与其中,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促进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5.构建选修课程教材的科学配置,进一步推进选修课程教材的优化

教材的选用配置应与专业及专业方向相吻合,构建初等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教材体系,应该详细分析现有的教材情况,理清楚教材的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内容及更新等因素,淘汰一批不符合要求的教材,进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选修课程教材,以及各个专业方向的教材体系,推进选修课程教材的优化改革。

6.加强选修课程师资力量,逐步推进选修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选修课程师资力量的加强应该考虑校内校外。一方面充分考虑校内教师中的合适力量,启用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纲任教,另一方面也注意加强校外的外聘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行业专家的队伍建设。只有师资力量的整合和加强,才能逐步推进选修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7.重视选修课程教学设施设备及教学实验基地的完善,以保障选修课程的顺利开展

选修课程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关系到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实验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有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各个专业方向上的选修课程模块中,与之配套的设施设备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语文、英语方向的语音实验室、数学、科学方向的理化生地实验室,以及专业拓展选修课需要的小学探究实验室、地球空间实验室、航模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

8.稳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进一步加强选修课程考核量化的优化

选修课程的考试方法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外,应该根据各个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考核和考查相结合。对有些实践性强的学科可以用提交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量化考核。对有些强调过程性的学科,可以强化学习过程的量化和考核,从而达到科学考试的优化改革。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英语选修课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6(b)-0015-01

1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如下状况: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个性化;起点较低的学生没有得到照顾,也没有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片面追求统一而忽视个性化和实用化的结合,并未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一状况大大制约了高职英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从各个高职院校的英语选修课开展的尝试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如下问题:一是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没有形成科学实际的教学大纲,也没有设置预期的教学目标,致使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复习课或补习课,或是大学本科层次的选修课;未能把握好英语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本末倒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选修课的功能;有些选修课流于形式,教学模式陈旧、授课内容单调,教学效果欠佳;二是教师开设修选课的随意性太强,由于师资力量或教学资源有限,有些选修课的开设缺乏调研和论证,大都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随意开课,脱离了实际情况,从而导致了英语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三是学生在自由选择选修课时,盲目性过大,缺乏教师的建议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使学生的个人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脱离;四是对英语选修课的考核体系不够科学,选修课考试形式比较单一,大都为开卷随堂考试,致使许多学生和老师对选修课都不够重视,出现了学生为挣学分,老师为挣课时的局面。

2构建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多元化的评估体系

2.1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

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是英语基础教学的补充与拓展,选修课能有效补充高职英语基础教学,完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并优化教学内容和资源配置,同时给予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与高职英语基础课不同,选修课缺乏统一的课程要求作为指导,致使高职英语选修课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既没有形成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不是无目标、无目的的过程,要重新设计评估方式,我们必须确定期待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以及达到那些目标的衡量标准。[1]

2.2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

考试是任何一个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习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检查作用,不仅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得的知识,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能够找出教学过程中的疏漏,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改善。不同的选修课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着重考核学生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语言应用的能力。以语言知识考试+英语技能情景实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横向考核,如课堂活动、演讲、对话、周记、座谈等;同时还可采用形成性+终结性考试的方式进行纵向评定,如闭卷、开卷、口试、读书报告、小论文等各种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高职公共英语选修课的评估方式较英语基础必修课的评估方式更具灵活性,不同的考核形式各有所长,没有统一的大纲作为指导,选修课教师应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估标准选择两到三种考核方法,使各种评价方式互为补充,共同印证,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对学生能力及成绩给出准确评价同时,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动力。

2.3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估

一般而言,英语选修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相对比较困难,无法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教学效果,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就尤为重要。[2]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校园网络资源,首先,教师把课程学习目标和任务具体说明并上传至校园网络平台,要让学生了解所选课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思考该如何使用各种学习资源来达到这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共享至校园网络,学生只有了解了学习目标和计划,对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而教师是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计划的需求也才能随时监控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弱点与困难,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其次,激励学生建立学习档案,每门课中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内容有记录,如自学,预习、完成作业或者查阅资料等,督促学生将平时学习难点、课外作业、心得体会、甚至是感慨都记录下来,学生自己可以随时检查、评价与反馈学习效果,弥补不足,总结经验等,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可以更好地沟通和相互了解,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3结语

多元化英语选修课建构体系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它改变了原有的高职英语单一的教学结构,构筑了导向多元化、种类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立体化的英语学习需求,那么选修课程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也是必由之路,能够更好的检验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培养具有良好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储备充足职业相关英语知识、具备综合人文素养、形成国际化宽广视野的新世纪高素质综合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7

1.1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我国南北15省24所体育院系主管全面工作和主管教学工作的41位中层领导的调查,研究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1)专家访谈法:走访了9位专家,征求他们对本研究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意见。2)问卷调查法:效度检验后的问卷共发放46份,回收42份,回收率91.3%。剔除无效问卷1份,问卷有效率97.6%;用再测法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907。

1.2.2数理统计法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究结果与分析

2.1培养目标规格分析

2.1.1培养目标分析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目标根据现实社会需要而确立。1980年、1986年、1991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都是“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在师资欠缺及计划经济“统招统分”的当时,这一定位是准确的。1997年国家教委办公厅下达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中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是“……毕业生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需要而确立,这是完全正确的,除此,培养目标和以往一样定位在“中等学校”,这是值得研究的。就广东的情况说,近些年已有不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联系到计划外的地区小学任教,有的跨越教育战线。再次,国家已正式提出“小学教师大专化”,中等师范学校已停止招生。这样,小学为大学本科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面对如此的社会实际,笔者设计了“21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这一问卷(表1)。可见,扩大专业口径已几乎形成共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在原“中等学校”基础上拓宽到“小学”,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化的需要,如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是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扩大的目标口径,它具有动态性特征,可通过部分选修课程去实现。

2.1.2培养规格分析问卷结果反映了“专才型”已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复合要求,“通才型”体现不出专业特点,也不符合社会需要,唯“全面发展略有所长型”集前两者之长(表1),避前两者之短,既有较扎实广阔的素质基础,又有专业特长,最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技能并重”答卷人数也极其显著地高于“以技术为主”和“以理论为主”。理论和技术是同一专业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宜人为地分主次,造成学生专业思想的偏差。弄清了上述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应该是: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生、热爱本专业,教书育人,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意识和精神;2)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具有体育师资所必须的体育教育和人体学科的理论知识;3)掌握中等学校、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教学,指导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有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指导课外及社会体育活动的能力;5)掌握一种外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6)具有健全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2.2专业课程结构及其特点分析

2.2.1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紧密联系

2.2.1.1把好必修课程关,增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普遍存在必修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比例大,计划性强,选修课程门数少,教学时数比例小,灵活性不够的现象。即使“试行方案”中必修课与限选课、任选课之比也只是7:2:1。在本文的调查问卷(表2)该一问题的三种选择“7:2:1”、“6:2:2”,“5:2:3”中,专家们差异极其显著地选择后者,可见课程设置的主要倾向。居于这一认识分析一下“试行方案”的课程结构:“试行方案”把课程分成主干课、一般必修课、系列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从课程结构来看是合理的,专家们以36:3:2的极其悬殊的答卷人数比例肯定了这种课程结构。但是,“一般必修课”共13门,要求只选8~9门,所以,这一模块从实质来说不是“必修课”而是选修课;此外,列出这13门课程应被认为是较主要的课程(有些还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选修的结果必然导致4~5门课程落选,这些课程在选修课的系列中再没出现,这样,不意味着“一般必修课”中落选的这几门主要课程再也没有被选择的机会了吗?落选的假如是一些较主要的基础性的课程又将如何呢?考虑这一实际,笔者把整个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把原“一般必修课”中被认为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的“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与测量”(合并)、“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等5门课程与国家定下的9门主干课程合为一个模块列为必修课程。把体育史、体育概论以及与运动生理相邻的学科“运动生物化学”分别列入第2、第3系列限制选修课程,“健美操”、“舞蹈”、“其他球类”、“区域运动项目”等4门实践课程列入任意选修课程。此外,在任意选修中设置1至2门(共60—72学时)跨系选修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既保证(或说加强)了基础课程,又减少了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程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尤其是增设了跨系选修的课程,保证了本专业的横向联系。按“试行方案”提供的每门课程参考学时,调整课程结构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比例是5.3:4.7,接近5:5的国际课程趋势。这样,各校便可不限于一个模式地发挥自己的机动灵活性,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多地选择自己的课程,这为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加强横向联系和拓宽专业,除本专业外,应该创造条件开设辅修专业。

2.2.1.2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质量培养师资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本课程设置始终紧紧地对着这一焦点,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确保师资的质量。具体表现在:

1)如前文说的合理地设置必修课程,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保证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此外,适当加大学科的比重,在本课程设置中,按“试行方案”给出的每门课程的参考学时算,学科与术科的学时比例是6.1:3.9,较合乎专家们有显著性趋向的3:2的课程选择。

2)将体育游戏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试行方案”中增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教学存在两驾马车的现象,在竞技场上各走各的路,难以结合在一起,也很少联系中学的实际,学生毕业后到中学教学,生搬在大学时的那一套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至使体育课难以进行,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高分低能”成了专业教育的通病。增设这门课程,确实是几十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不需要象每个运动项目教学一样很细致地研究每一动作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这是每一项目的教学任务),它需要的是如何联系中学的实际,模拟中学的体育教学,探索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群都得到正常发展的形式、手段和方法。这一课程的设置,对把握体育教育的实质,寻求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专业学生的组织应用能力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它与很多体育项目有着深远的渊源联系,既容易互相结合,又容易转化,既容易开展教学,又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体育游戏与教材教法合并成一门课程”的专家问卷(表2)中,可以预见,这两门课程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联系中小学的实际,探讨体育教学的形式,内容以及发展方向必将带来美好的前景。

3)将“健康教育”确定为必修课程,对比“试行方案”将之作为“供选择的必修课程”更能体现其地位,更能适应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将改为“体育与健康”的发展需要。

4)课程设计中,实践课程除参考“试行方案”给出的课程外,还增设“其它运动”等一些内容,意在结合各学校的实际,尽可能多地挖掘各种各样的体育方法和手段,以竞技及非竞技的内容共同组成实践教材体系,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体育活动的大众化程度,实现体育的竞技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等的多重目标。此外,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和教育。所有这些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等互相结合,将有效地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

2.2.2加强专项选修、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在赞不赞成开设一主一副的专项选修的问卷中,“不赞成”者居多数,并且与“赞成”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采取问卷择优法,在课程设置第一系列限制选修(专项选修)中我去掉了“试行方案“中的副项选修,规定每人只限选一项,将原来副项的60学时增加在这一选项上,共280学时。取消副项选修实质上是加强了专项选修。因为副项选修只60学时,要在已经学过的几个主要项目中重新选择一项作副修,等于炒冷饭,不能如愿地提高副项的技能。但是,如果将副项的时间集中在一个项目选修上,效力将大大地提高,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原因是:学生入学录取文化分数线逐年提高,部分学生是临时从其他理科转考体育的,体育基础比较薄弱;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总教学时数的压缩,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越来越少,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有不牢固的现象。集中一个专项的学习,既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专项的水平,培养专项的兴趣,又能通过专项的基础强化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有利于“全面发展略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有利于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观点看,也有利于体育的社会化。

2.2.3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和各门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随着科学、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学科的互相交叉、渗透,学科课程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专业课程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呢?有的国家采取增设课程的办法,我国也曾用同样的办法,结果课程挤得满满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现象引起教育界的普遍不满。其实,增设课程是必要的,它反映了课程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单靠增设课程去适应科技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专业的时间有限,人的精力也有限。本文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以及对选修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结构的科学化去解决上述的这些矛盾。所谓“课程综合化”即是把两门以上的相近课程加工、整理、综合成一门课程。如本文中把“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合并成“体育统计与测量”,“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成“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必修课程这样的综合(或说整合)笔者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基础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根本保证,但随着选修课程时数的增加,必修课程时数相对减少,必修课程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在这样情况下如果分科越来越来细,都为顾全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增设必修课程,显然是很不适宜的(我国这种现象不能说是没有的),不但不能增设,还须把相邻或同类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使必修课程成为复盖面广,内容精,没有交叉重复而又充分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课程。这样,既可服从于课程的整体结构,又可保存一些必要的基础课程不至于因学时不足而被排除,更可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少而精地提高学习效率。所谓“课程小型化”即是把一些专业性较强以及新发展的课程简约,设置成一门耗时不多的课程。在专家问卷“你认为选修课程宜于‘小型化’或‘综合化’”中,赞同“小型化”的居多数,并且与“综合化”的差异显著。根据这一选择,在选修课程中,我多设“小型化”课程,(除专项选修外,其它每门选修课程在30学时左右)。其理由是:选修课程大多是新兴课程,它较集中地反映了当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有的是专业的深化课程,同时也都是个性化的课程。选修课程小型化,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选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又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选修提供条件。这样的课程设置,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又能在多方面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的多方面需要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以上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设置的两个方面,它通过选择课程的计划性、指导性、自由性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

3.3教学时数及学分在课程的总时数问卷中,主张2500—2600学时者12人,主张2600—2800学时者21人,主张2900—3000学时者8人,最高与次高之比,u值是3.443,p<0.01,主张2600—2800学时者极其显著地高于另两者。总学时定于2600—2800学时为宜。除去公共课,专业课时数2000学时左右,按必修课占53%,选修课占47%的比例分配(见课程结构图)。至于学分制的问题,“学年学分制”和“全学分制”的专家问卷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宜由“学年学分制”向“全学分制”逐步过渡。

3.4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教育实习的时间短,与外国有较大的差距,在专家的问卷中,主张4—6周者5人,主张6—8周者15人,主张8—10周21人,最高与次高者比较,u比值是2.085,p<0.05,主张8—10周的人数多,并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教育实习的时间在8—10周为宜。时间可分散,形式可校内校外互相结合,以校外为主。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应停课进行”的专家问卷中,“赞成”者15人,“反对”者26人,u比值是3.794,p<0.01,“反对”者极其显著地多于“赞成”者。毕业论文宜于课间进行。理由一,教学的安排可相对宽松,能较合理地分布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时间;理由二,可超前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科研的自觉性,积极性,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4结论

1)21世纪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规格应该是思想品德好,理论与技能并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略有所长,能胜任中小学的体育及健康教育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才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

2)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多,计划性强,选修课程少,灵活性不够,,按统一的模式培养学生,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应在把好必修课程关,保证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减少必修课程的时数,增加选修课程及时数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的质量。

3)适当加大专项选修的教学时数,在提高学生专项水平的同时,通过专项强化他们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

4)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8

关键词:武术;选修课;现状调查;身体素质

武术是勤劳的中国人们在数千年的劳作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长期以来,武术都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武术的作用更是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将武术作为一门学科纳入教学计划。但纵观数十年来国内高校的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文化教育为核心,对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较少,如今被需值教育的实际应用使得大学体育武术课的选修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也表现出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当前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的武术教育,主要以选修课和必修课共存的状态存在于高校。高校进行武术教育推动了武术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许多弊端。目前高校开展武术教学问题颇多。大部分院校是非体育类院校,其武术教学水平有限,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武术教学的需要,甚至存在院校武术教师为兼职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武术教育在院校的开展。部分院校由于资金紧张,其主要资金投入到优势学科的建设中去,导致院校武术教学的场地和设备落后,学生学习武术的条件不足,自然不愿意投身于武术学习中去。

二、对高校实施被需值教育前的武术选修课调查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3.1.1研究对象:高校武术选修课开展现状3.1.2研究方法:①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某高校教务处进行采访,通过选修课查询系统,了解武术选修课选修人数及其他科目选修人数的差异,对此进行比较分析。②文献综述法:针对武术选修课的相关人群进行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

(二)研究结论

通过对实施被需值教育之前的某高校进行实际走访和采访调查,得出了关于武术选修课的基本调查结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参与人员分为三类,即选择了武术选修课的学生、为选择武术选修课的学生、武术选修课的教师。在抽样选择调查对象时,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教师采取普查的办法,分别抽取选择和未选择武术选修课的学生100人,调查武术选修教师30人。对三类人员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调查问卷,汇总结果如下。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实施被需值教育之前,大学武术选修的整体情涅较好,学生选择武术课的兴趣原因占到较大比例,这说明武术课的学习过程可以体现学生被需要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考核方式简单或者没有其他课程可以选择等较为牵强的原因

三、对高校实施被需值教育后的武术选修课调查

高校实施被需值教育后,本研究采取的研究策略和相应的研究对象都没有变化,对被选取进行测试的人进行相应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以上调查研究表格可以明确,在实施被需值教育之后,学生们普遍对武术选修课和体育课程抱有了良好的看法,武术作为一门基础的体育学科在学生的现实发展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凸显,学生被迫选择武术课程的比例整体下降。综上所述,被需值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仍较为明显,学生通过被需值教育可以更好的实现综合发展,而武术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统课程,进行结合被需值的教育可以完善普通高等教育在学生社会价值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锻炼,通过进行小组练习等教学方式既可以起到锻炼身体又有助于发挥自身的被需价值。

结语

大学的办学目的在于育人,学生是组成大学的主体,在推进武术进高校和武术选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实施被需值教育便是关注学生需求的实际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增加投入,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扬武术,还可增加学生自身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东亮.浅谈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教学[J].宜春学院学报,2014,12(6):113-114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9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编写

音乐校本课程是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本文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调查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给音乐教师开展和推行校本课程提供资源。

一、音乐校本课程开展的意义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对于教师而言,能参与课程开发,在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对于学校而言,由于必修课数量、内容、范围有限,不可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只有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才能体现高中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形成学校特色,成为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二、音乐校本课程设置的思路

1.音乐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按照课程设计思路,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其中“音乐鉴赏”为必选模块,其他五个模块学生根据意愿和需求自主选择任意一个模块。我校在音乐课程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基础上,从学校师资与学生素养方面的实际考虑,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学生兴趣进行调研,对学生、学校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如,音乐校本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符合学校的教学环境等等。从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校本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图1),表示对课程喜欢和较喜欢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6%和24%,表示一般喜爱的占14%,表示不感兴趣的同学占6%,反映了大多数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最终经过领导和专业教师讨论,确定先开设《音乐鉴赏》《舞蹈》《民乐》《吉他演奏》《合唱》等选修课程。

2.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采用“2+1”的教学模式:“2”指的是校级指定选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这两个选修模块,指定选修课是指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生必须参加,体现了人人参与的原则;限定选修课指学生从学校开设的课程中选修一个,实行走班教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1”指学生参与一个社团活动的教学模式为补充。在学校制度的支持下,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扎扎实实、规范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2+1”模式更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功能,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3.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

我校只有两名音乐教师,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学校规模,我们实行了“集中授课、分类指导、个别辅导”的教学形式。安排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或专业音乐人士,对指定和限定的选修课程进行集中授课,对音乐社团进行分类指导,对个别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安排选修课的教室(见下表),保证选修课的正常实施。

4.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

新课程标准中有许多的音乐教学活动,笔者认为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才是有益的,因而音乐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内容,创编合适的教材,注重本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我们总共编写了三册教材,分别为《钢琴基础教程》《吉他演奏》《舞蹈鉴赏》,并且调查学生认为对所选的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如图2)。令人欣慰的是,我校某位老师开设钢琴基础课程的方法比较新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又极具趣味性,真实地体现了教材的合理选择。

1.课程组织保障

我校在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成立了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音乐教师也是成员。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有了基础保障,可以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

2.课程设施保障

主要指硬件资源的保障和软件资源的保障,硬件资源包括为选修课程提供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软件资源包括专业教师的配备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课程制度保障

制定了选修课程的要求和对教师的考评办法,并制定了《音乐选修课程实施计划》《音乐选修课程实施方案》《音乐各选修课程教学计划》等相关的规章制度。

总之,音乐校本课程好比一座桥梁,既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向课外的空间,又将课外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向更深的探究学习,使学校课程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有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化学选修方程式总结篇10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选修课;教学质量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而选课制的完善程度主要看学生学课的自由度和大小,尤其要看选修课[1]。选修课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多元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对扩充学生视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2]。安徽医科大学自2013年开设病案信息管理选修课以来,每年都有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累计1320人,选修同学在同年级总人数的占比在逐年提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在逐年扩大。为了解教学质量,教研组每学期都采用定量方法,以发放问卷表形式进行调查。本文简要汇总介绍调查的情况,并就如何提高选修课质量做一些分析探讨。

1学生问卷对课程质量的总体评价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工作都于2016年5月完成,共向学生发放问卷1024份,回收有效问卷1008份。为避免学生答卷的顾虑,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意见,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通过调查首先获得了对该选修课的总体评价。学生认为选修课总体质量优秀和良好分别为30.75%和39.92%,优良率为70.67%,学生对选修课的满意度回答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分别为2.3%和77.6%,由此可见选修课的总体质量基本上得到学生的认可。

2选课学生专业情况

本选修课开设以来,选课学生共有1320名,其中2012级占总人数的5%;2013级占总人数的28%;2014级占总人数的34%;2015级占总人数的33%。所有学生来自15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72.36%。见表1。经了解,学生选课时考虑的第一因素是个人的兴趣,其次是学分易得情况及专业需要,再次是就业需要或其他因素等.

3教师教学质量分析

教师教学质量调查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教案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师生互动是否通畅等10个方面予以优秀(10分)、良好(8分)、合格(6分)、较差(4分)四个等级的考核;第二部分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章节;第三部分为开放性的,征求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3.1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总分数

在评价等级的10个分项中,分别为:①教案规范、内容充实;②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排除、思路清晰;③基本功扎实、讲课精练、深入浅出、环节紧凑、时间安排合理;④了解本学科和学生特点、对问题阐述简练准确;⑤教材娴熟、运用自如、信息量大、反映学科新成果;⑥教学方法恰当、能充分运用教学媒体;⑦注意学生状态、善于课堂管理;⑧表达清楚、语言精练流畅;⑨教学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⑩课堂纪律好、教学秩序井然。

3.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级

在收到的所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7.2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可评100分;40.49%认为可评90~99分;23.14%认为可评80~89分;8.26%认为可评为70~79分;0.82%认为可评为60~69分。平均分数最高的为“1、教案规范、内容充实”,分数为9.55;平均分数最低的为“7、注意学生状态、善于课堂管理”

3.3学生感兴趣的章节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感兴趣的章节排序依次为病案管理绪论、手术分类概述、医疗信息化、病案统计绪论、疾病分类概述、病案的法律法规。

3.4学生意见及相关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多维度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课程质量较为满意,认为授课组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教学内容丰富充实、重点突出,教学方式新颖多样,注重与时俱进,尽量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课程主讲老师生动风趣,课程精彩,大量介绍了国内外病案管理的历史及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选修的兴趣;其余老师不断摸索授课方法,逐步在课堂中增设了观看视频、师生互动环节,比如集体讨论《滚蛋吧肿瘤君》中的女主角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例、《急诊科故事》中的农民工被钢筋穿刺伤的病例,课程同时围绕身边的先进人物如观看《最美乡村医生》方晓美专辑,学习她在艰苦环境中的助人为乐及开展健康档案管理一丝不苟的精神,宣传正能量;课程还向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观看医疗纠纷视频,使学生们认识到病案书写的严肃性及客观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互联网+时代,紧扣医院电子病历的实施,满足学生了解医疗信息化的需求。同时使学生意识到病案管理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质量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注意到因病案管理课程的相对抽象,有时也存在枯燥和不易系统把握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今后的课题教学中将引入更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期达到简化课程,深入浅出的目的。此外,由于选修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对于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也不同,如何尽可能兼顾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求,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教学品质是下一步的探讨重点。课题组计划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论坛,邀请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担任客座讲师等方式,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将本课程打造为一个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