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铁离职报告十篇中铁离职报告十篇

中铁离职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4:02

中铁离职报告篇1

2011年2月1日,姜某与上海铁龙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2011年2月1日2013年1月31日。2011年9月,姜某提出辞职,但公司要求其提交辞职报告,否则按公司规定对不经批准擅自离职者要视为旷工。姜某遂于9月24日递交辞职书,但姜某继续留在公司,2010年10月28日下午3:00,姜某在铁龙公司车间被车床切断两根手指。

在仲裁和法院的诉讼过程中,铁龙公司称:姜某于2011年9月24日提出辞职,公司于同年10月6日已签字同意其在2011年10月22日离职,故自10月22日后双方已解除了劳动关系,要求法院确认原、被告之间在2010年10月22日之后不存在劳动关系,并提供了考勤记录的证据。

请问,本案如何判决?

案例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在姜某提交辞职申请书上的最后离职时间2010年10月22日,那么此后直至事故发生的当月28日,双方当事人是否还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劳动关系成立,姜某下一步可以向铁龙公司主张工伤赔偿,因为工伤是无过错规定,只要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在工作场所受伤就是工伤;否则,姜某无法主张工伤赔偿,最多可以根据实际受伤原因是厂方有过错,从而向厂方提起民事侵权的法律诉讼,但这样以来,获赔的难度和数额都不甚理想。

因此,事发之日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直接关系到姜某和铁龙公司双方的经济利益。本文结合本案就劳动关系存在与否的认定问题再作如下分析。

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如何判定劳动关系是否解除

通常情况,劳动者单方离职的,大多数人会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辞职信,也有部分人直接不告而别的。因此判断员工是否辞职(包括主动和被动辞职),书面辞职信中注明的时间及内容,是判断的重要标准。

法律上,员工提前一个月递交辞职信即可离职。但实际工作中,也有部分劳动者提交辞职申请书后被单位加薪等之类的诚意所挽留,从而收回辞职信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也有单位收到辞职信未置可否,劳动者也对劳动关系的存续产生认识混乱。因此员工提出辞职后,劳动关系的状态如何判定,就不能一言断之,就要结合双方是否仍继续在履行劳动合同、是否办理了交接手续、是否结清报酬、是否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退工手续等情况来综合判断。

劳动法律关系是混合的看似矛盾的法律关系,既有平等性,也有不平等性的体现:一是平等性,即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给付劳动,并获取报酬作为劳动给付之对价;二是不平等性,即人身隶属性,即劳动者要接受用人单位的安排从事工作,并认真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

结合本案,从劳动给付的角度来说,姜某伤害事故系发生在铁龙公司职工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其受伤手指亦系被铁龙公司机器切断,若铁龙公司无法提供相反证明原因(例如其办理完离职手续后,来公司看望同事过程中误伤的),所以法院一般可以认定姜某受伤系在为公司工作的过程中,而本案中的证据材料中,也没有看到铁龙公司为姜某办理离职手续,办理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退工手续。

就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方面而言,姜某在未接到批准其辞职的通知的情况下,继续留在铁龙公司工作亦属合理,我们可以得出姜某接受公司管理制度约束的结论。因此,从本案所查明的事实来看,10月22日之后姜某与铁龙公司之间的关系仍符合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一般此种情况,法律界称之为双方成立事实劳动关系,这个概念是劳动争议处理和工伤认定工作中经常被用到的概念。

举证责任分配

在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上,最基本的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上则不然。

本案纠纷中,铁龙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处于管理者的地位,相应的管理资料为其掌握,相较劳动者而言铁龙公司更接近于有关劳动管理的证据材料,包括办理劳动者离职手续的相关资料。本案铁龙公司称其已于2010年10月6日批准姜某的辞职申请,但无法提供告知姜某或者姜某收到公司批准的证据。这些证据的举证不能,都讲让铁龙公司承担举证不理的责任。

本案的事实认定

本案中,铁龙公司在证明发生伤害事故时双方劳动关系已解除这一点上,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而且其提交的证据存在多方面的矛盾与瑕疵。一是批准辞职的问题。公司也未提供已告知姜某同意其辞职的书面通知或类似证据。二是公司提交的考勤记录。铁龙公司提供的考勤记录均系单方制作。三是公司关于交接问题的陈述。铁龙公司也未提供任何证据,而且对于与何人交接、办理何手续均无法说明清楚。

最核心的问题是,铁龙公司不仅无法提供任何离职手续的办理,更无法说明在姜某办理完辞职手续后的第六天,为什么还能出现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因为从事原来的工作受伤。

因此,综合两方的证据和说法,法官根据正常的生活常识,采信姜某的说法,可以认定事故发生时,铁龙公司并未办理退工手续,姜某和铁龙公司仍然存在劳动关系。

通过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如果该案进入仲裁或者诉讼程序,都可以得出姜某和铁龙公司仍然存在劳动关系的结论。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中铁离职报告篇2

十六大报告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改革目的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但是司法体制改革首先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其中涉及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已超过了司法机关的职权范围。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应是向“司法权国家化”方向发展,结束或最大程度改善目前司法分割的现象,制度设计应符合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公平和国家法制统一,同时保持改革的最低成本支出。

据此,我们建议在铁路系统建立在“两高”(即高法、高检)统一领导下的三级三审制垂直司法体制,彻底脱离铁路企业,同时结束目前地方司法机关跨行政区域管辖的现象。

1.在机构设置方面,在北京设立全国铁路专门人民检察院和全国铁路专门人民法院,级别等同于省级检察院和法院,分别管辖相当于省级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二审与铁路有关的专门案件,并实行相应的业务监督、指导,同时调整现行检察分院和中级法院及基层检察院和法院,根据全国铁路布局并结合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和趋势重新设置机构及配置人员,以最大程度实现诉讼资源的合理配置。

2.在人事任免方面,首先应着重解决铁路专门司法机关人员的主体身分,从铁路现职职工序列中剥离出来,使其任职合法化。由“两高”根据实际需要统一制定铁路专门司法机关人员编制,将符合现行法律对司法人员资格规定的铁路专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直接转为国家司法工作人员,日后铁路专门司法机关人员的录用应遵循国家统一的司法人员录用标准,以结束现行铁路专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既是铁路职工又依法行使司法权的尴尬局面。

在具体人事任免方面,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铁路系统司法机关人员的任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统一任免。依据检察院组织法和法院组织法、检察院官法和法官法的有关规定,全国铁路专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全国铁路专门人民法院院长可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分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检察分院检察长、中级法院院长分别由全国铁路专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全国铁路专门人民法院院长报至“两高”任免,基层院的检察长和院长分别由检察分院和中级法院报至全国铁路专门检察院和全国铁路专门人民法院任免。

二是将铁路检察分院、中级法院及基层检察院和法院的有关人事任免与地方人大挂钩,即由上述司法机关所在地的上级人大常委会任免。

上述两种任免方式比较而言,第一种方式更为可取。目前我国招致诸多批评的“司法权地方化”现象,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致认为地方司法机关人、财、物受制于地方的缘由之一。而第一种任免方式一方面既摆脱铁路对司法的干预,同时也避免了地方对司法的影响,另一方面铁路专门检察院、法院可以名正言顺的跨行政区域管辖。

3.在财政支出方面,由“两高”分别制作铁路系统司法机关的财政预算上报中央,由中央从铁路上缴的财政中设立铁路专门司法机关专项基金拨付“两高”,再由“两高”分别下发各级铁路专门司法机关。同时在铁路专门司法机关中实行收支一条线,司法机关通过办案得到的收入亦通过“两高”上缴中央财政。这种方式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既能保证铁路专门司法机关的经费,又能使铁路专门彻底脱离铁路企业。

4.监督体制的设立。建议针对铁路专门司法机关设立三级监督体制:一是人大监督,即“两高”在每年向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提交的述职报告中应单列铁路专门司法机关的工作汇报;二是铁路专门司法机关应实行检务公开和院务公开,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三是铁路专门司法机关同时接受其上级检察机关、法院和其内部党组的监督。

5.法制统一和法律适用方面。建议进一步明确铁路专门司法机关的案件管辖范围,实行专属管辖为主,属地管辖为辅的管辖原则。

另外,为日后运作便利,建议在两院组织法层面上重新明确铁路系统司法机关专门司法机关的性质。

我们有理由相信,铁路专门司法机关通过上述机构设置、人事、财政改革,将最大限度地接近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实行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模式。

中铁离职报告篇3

好孩子没糖吃?

从1月持续到2月,深圳报业集团都忙着对武汉地铁口诛笔伐,终于赶在武汉地铁2号线贯通的好日子前废掉了不公的招标结果,为自己伸张了正义。有人在网上说,这叫“哀兵必胜”,有媒体评价“彰显了舆论威力”。

与过去发生在别处的无数次恩怨因由差不多,这本不相干的双方的揪斗肇始于地铁广告招标。

对于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站内平面广告媒体经营权,深报集团本来是志在必得的。这家旗下拥有八报、四刊以及十余家公司的大鳄级传媒集团,曾经一把拿下深圳地铁三条线的平面广告经营权。此次为竞标武汉地铁2号线广告工程,更不惜报出10.1888亿元的高价。而另外两家竞争对手雅仕维集团和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则分别给出了7.3亿多元和7.05亿元人民币的报价。

天价竞标、加之深报集团具有地铁广告运营经验,这让包括深报在内的多方一致认为,此次中标方非深报集团莫属。

如果故事按照所有人的推测那样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就不会有后来的看点了。1月20日,深报集团的工作人员无意间打开了湖北成套招标有限公司的网站,骇然发现了早在1月18日就已公示的武汉地铁2号线广告工程的招标结果:经过专家对几家企业的综合打分的情况,报价少出自己3个亿的省广股份却以“莫须有”的优势得标,赢得了武汉地铁2号线21个车站站内广告10年的运营资格。

眼前的公示结果令深报集团这位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优等生”惊愕不已。尤其惊愕的是,如果不是无意间查看湖北成套招标有限公司(地铁二号线广告工程招标方)的网站,自己将继续对已经落选这一事实一无所知。

公示中还写明,如有异议必须于七个自然日内提出,逾期不候。事实上,扣除春节假期,留给深报提出异议的时间只有4天。

深报怒了。

当然有异议。省广凭什么?“武汉地铁放着10亿不要,宁愿要7亿,这明显不合商业逻辑。”深报集团地铁传媒公司副总吴跃对记者说,“省广没有任何地铁广告经营经验,武汉地铁放弃我们而选择没有任何地铁广告经营经验的公司合作,说不过去。”深报集团火速提出了书面质疑。

2月1日,武汉地铁给予书面回复称,在收到深圳报业的质疑函后,公司纪委对招标公司、招投标程序及评审过程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结果表明“此次招标程序符合法律及相关规定,评标过程公平公正。”而对于深圳报业关于公布招标评委名单的要求,武汉地铁予以拒绝。

常规路径看起来并不容易走,深报集团拿起了舆论武器。2月进入中旬,集团旗下媒体几乎同时对武汉地铁发动了密集的新闻轰炸。立刻,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其他媒体争相聚焦的热点,武汉地铁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终于无法继续淡定。

负责招标的湖北省成套招标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东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我们这个项目是十年的广告经营项目,非常复杂,包括价格部分在内的各个部分由专家来进行评判,并不是价格最高,或者是你的价格得分最高就一定会中标。大家比拼价格,也比拼方案,然后酌情来给各家进行打分。”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评分环节中,深圳报业集团在比重占25分的经营建议书评审部分得了低分,其中公益广告、合理化建议等几项甚至得了开天辟地的0分。自负在地铁广告方面经验丰富的深报集团难以消化这个事实。深报集团地铁传媒公司总经理关云平逻辑单纯:“这是为什么?我到现在也想不通。”

关云平的“想不通”大概是指想不开。其实在很多围观者看来,这事情没什么想不通的,“显而易见,有猫腻呗。”

许多业内人士都猜测,省广股份之所以能够以最低报价、最嫩资历的劣势神乎其技地夺标,离不开“有关方面”那一双力可回天的“翻云覆雨手”……怀疑总是比信任来得更容易,在深报集团毫不懈怠的喊冤声中,在各种爆料和“内幕消息”日嚣尘上的同时,媒体和民间要求彻查本次招标过程的意见渐成气候。

委屈的深报集团气势汹汹地站在这支队伍的最前面,看起来就像批判不正当媾合、捍卫合法地位的妇女代表。

深报的强势态度有了回应,2月19日,武汉市纪委、市监察局通报:该招标活动违反了《武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未履行相关法定报批程序。武汉地铁集团据此认定此次招标结果无效。

武汉地铁方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向记者抱怨说,主要参与的媒体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和香港商报,都隶属于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我们不是说自己没有问题,但像这种与自己单位有特殊利害关系的,媒体在报道时是不是应该有所回避?”

新一轮是非

这与最后的结果还有一段距离。

在2号线即将贯通的前两天,这一不公的招标被判无效,深圳报业集团对于初步的复仇感到满意,但武汉地铁广告招标风波还在进一步发酵。

一位参与武汉地铁2号线站内平面广告媒体经营招标工作的社会评委向媒体爆料称,导致深圳报业集团在竞标中最终出局的其实是一纸“澄清函”:“正是这份澄而不清的澄清函让我们重新审视起深报的10个亿报价。”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深圳报业集团的标书中有两份中标通知书:一份是2004年中标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灯箱广告经营权,广告经营期15年,保底金总额5.53亿元人民币;另一份是2010年12月中标深圳地铁一、二、五号线站内主要广告资源经营项目,合同经营期限为7年,第一年(2011年)保底经营权费1.6亿元,合同总金额14.1亿元。评委们看到,两份中标通知书中的标的物存在重复。所以依照相关原则,评委要求对方出具澄清函。

随后深圳方面寄来的澄清函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集团(2004年)的中标是在与当时的深圳地铁公司董事长有密切关系的一家私营企业――深圳市科济康实业公司合作下取得的。”当时有评委对此叙述颇为反感,认为深圳报业集团是通过人脉关系获标的。“而招标人希望合作的是正规企业”。

在澄清函中,深圳方面还讲述了与大股东的矛盾,将经营不景气归咎于对方对资源的抢占。这也被武汉地铁招标方的评委们认为是“缺乏合作诚意”的表现。

另外,知情人透露,深圳报业在深铁合同同样“天价拿标”的谈判过程中,曾运用集团旗下媒体的地区优势,以资源置换的形式获取每年减免4000万元费优惠。由此,“评委组认定,深报并不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

“当时评标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十分担心深圳报业如法炮制。加上深报集团在描述经营计划时提到的标的物如车内展板、车身广告、站名牌及广播等广告资源已明显超出本次招标范围,超出的广告价值超过标的20%以上。这样的文字游戏为其日后采取“报高价、谈低价”埋下伏笔。基于此,深报集团的技术、商务评比得分落后于其他两家,其综合评分略低于第一候选。”这位评委向媒体解释。

武汉地铁的这一说法,对刚刚靠舆论的同情和支持赢了一战的深报集团来说多少是个尴尬。但深报方面对此没有完全予以否认。

人们对于武汉地铁揭深报“老底”的策略并没有买账。尽管从武汉地铁所透露的事实来看,深报曾经疑似也有过并不光明正大的竞标历史,但此时舆论已经没有耐心听形象尽失的武汉地铁顾左右而言他。

就在武汉市纪委、市监察局等有关部门对武汉地铁招标事件展开调查的同时,又一则来自某媒体的消息用“再爆黑幕”质疑武汉地铁公司此前的一次招标行为。相关知情人士称:2011年,针对武汉地铁2号线和4号线应急电源epS的采购招标中,一家既不具备投标资格,也未达到应急电源产品技术标准要求的电源设备制造企业两度成功中标,举报人要求相关部门对此进行彻查。

消息一见报,与此次工程相关的市消防支队、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分局、武汉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三部门迅速反应,就此事做出了效率空前的辩解。这一两个月间,官方这种事关地铁招标的“紧急扑火”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迷雾散尽

在一个个被媒体紧咬不放的事实面前,武汉地铁集团失去了招标结果公布之初的强硬劲。

3月2日,武汉市纪委、市监察局通报了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广告招标事件的调查进展,共有6人受到查处。其中,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资源部经理邓宏武利用职务便利,设置有利于个别投标企业的条款,并涉嫌泄露招标信息和受贿,已被武汉市纪委立案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招投标活动,未按照《武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规定要求,依法履行报批程序。此外,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组织实施本次招投标活动时,未严格参照有关规定执行,在组建评标专家库时,将部分不符合评标专家条件的人员纳入专家库;在抽取的专家评委人员中,专家评委没有超过评委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招投标活动未按规定进入专门的交易场所组织实施……

其实,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招标进行到三选一的“淘汰赛”之前,已经有几家企业从招标条款中看出了“量身打造”的嫌疑,遂自知无望,纷纷偃旗息鼓。但深报集团的奶酪不是那么好动的。在这一轮公权与舆论的角力中,武汉地铁相关人物为自己暗度陈仓的勇气付出了代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晓罡被记大过并免职;党委书记陈川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并调离现工作岗位;总经理于晓风被给予警告处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涛被党内严重警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少文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写出深刻的书面检查;责成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向武汉市委、市政府写出深刻检查……

真相拨云见日,惩治也大快人心,这场风波仿佛到此为止。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场不够公开规范,甚至有可能充满了潜规则的竞标,遭遇一个像深圳报业集团一样较真、彪悍而又懂得利用舆论力量的维权者,这故事就注定还没完。深报集团地铁传媒公司总经理关云平颇感欣慰地向媒体表态,会重新参加二次竞标。

中铁离职报告篇4

近百名问题官员被降职

近年来,问题官员被降职已成为一种常态。媒体盘点发现,自十八大以来,共有近40起领导干部被降职的通报,涉及人数高达86人,被降级的副省级及以上高官有4人。在领导干部被降职中,共有十六大理由:私设“小金库”,行贿买官,违规用人,以权谋私,公款或接受合作方安排到景点旅游、聚餐、送礼,公车私用,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召开会议、人均会议费用超标,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聚众,酗酒滋事,向企业违规收费,未办请假手续连续旷工,唱歌无理取闹,大量饮酒造成人员死伤,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11省份纪委书记换人

十八大至今,至少已有21省份的省级纪委书记或副书记出现人事变动,履新人数超过30人。在这21个省份中,有11个省份调整了纪委书记,包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上海、福建、广西、重庆、西藏和云南,其中广西的纪委书记两度易人。在12人次的省级纪委“一把手”调整中,10人由中央“空降”或异地调入。专家分析指出,地方纪委官员的选任有中纪委“空降”、地区间异地调动、从纪检体制外挑选干部任职地方纪委等多种形式。目的就是要破除监督障碍,防止地方官场官官相护。

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中有7人受审获刑

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中,目前已有7人受审获刑,分别为: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王素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李达球,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以及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

被告席的省部级高官最贪排行榜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落马官员陆续站上被告席,官员涉嫌贪腐的巨额财产也陆续“公开”。微信公众号政知局对涉案官员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十八大后走上被告席的省部级官员之中,检察机关起诉指控的人均贪腐金额达2268余万元。其中,金额最高的是刘志军,共计6460余万元被其“收入囊中”。金额最少的是陈柏槐案,其此前职务为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去年12月24日,陈伯槐滥用职权、受贿一案开庭,检察机关共指控其受贿283万元。

落马高官的四大敛财类型

刘铁男式“默许”。刘铁男早就知道,刘德成跟鲁商、浙商、京商等几个财团“学做生意”,他“默许”了刘德成这些“老师”的存在,并给“老师”们大开方便之门。不过,他同时还刻意跟这些“老师”保持距离,大谈要遵纪守法。

“福建首虎”式幕后指挥。福建“首虎”、福建副省长徐刚,被当地民间称为地产影子操盘手、“房地产书记”。早在2008年,徐刚任泉州市委书记时,他一位来自福建的表亲就带着拆迁队跟到了泉州。这名表亲很快就结识了时任泉州双阳街道书记的谢清平,在谢的帮助下拿到一块地。此后,谢清平一路高升,先后担任洛江区农业水务局局长、泉州市安监局调研员;徐刚的表亲也一路发财,承揽一些地产项目、水利工程项目。

权晓辉式“洗白上岸”。不少官员不仅跟“亲缘团”一起发财,还借助“亲缘团”“洗白上岸”。比如去年底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儋州原市委秘书长权晓辉。权晓辉的弟弟权保民是他的“代言人”之一,跟人合伙开了一家投资顾问公司。权晓辉把工程项目发给该顾问公司,并提价。比如三亚“天阔广场”拆迁项目,拆迁服务费提高到980万元。敛得的巨额财富,权晓辉都转到了三亚的三个农场。这三个农场,是他从2000到2012年年间,用亲友名义陆续开的,专门负责接手他的“八方来财”。

蒋尊玉式假离婚。深圳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是“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的“一家两制”代表人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蒋尊玉担任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市场处处长时,他的妻子李某就以其妹妹的名义,成立了一家做房地产项目咨询的“皮包公司”,以介绍地块转让、提供信息咨询等名目,收取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变相提供的利益。2013年初,蒋尊玉预料大事不好,一方面举报越来越多,中央巡视组还来到深圳巡视,他就跟妻子协议离婚,并且在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据专案组了解,“离婚”后,蒋尊玉仍然和妻子住在一起,而且,他也没有向他人甚至子女,提起过夫妻二人离婚的事情。

贪官的六种落马方式

一是“被中央巡视组寻找老虎和苍蝇‘找’出来”。十八大以后,中央巡视反腐力度加大,利剑高悬,威慑常在,许多贪官落马与巡视有关。苏荣、白恩培、万庆良、谭力、武长顺等高官腐败线索,以及山西省“塌方式”腐败案等都是通过巡视发现的。

二是“被网上实名举报‘举’出来”。有评论说,十八大以来,微博反腐风生水起、格外耀眼,贪官遭实名举报落马屡见不鲜。举报人身份多为商人和媒体人。比如,2012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网上连发三篇微博,实名举报刘铁男涉嫌伪造学历、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等问题,披露了刘铁男与商人倪日涛涉嫌官商结盟,骗取巨额贷款的内幕。

三是“被检查落实八项规定‘查’出来”。有评论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八项规定是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大亮点,对防治腐败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

四是“扫四风‘扫’出来”。自2013年6月18日以来,全国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促进了对“苍蝇式腐败”的整治。其间不乏一些问题官员被查。

五是“被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报’出来”。有报道说,江西多位官场人士透露,江西省原副省长姚木根落马源于其不实的“个人事项报告”。据透露,中央巡视组调看官员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时,发现姚木根仅填一套房,而其实际被举报的房产多达十多处,两者之间有很大出入,引起中央巡视组注意。假如没有《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姚木根应该不会主动去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巡视组或许也没有机会去发现姚木根有多套房产并说谎。

中铁离职报告篇5

关键词:新时期;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改革思路;难点问题;解决对策

厂办大集体即指“国有企业兴办的集体企业”。这类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曾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安置社会就业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厂办大集体逐渐脱离主办国有企业的怀抱,走向市场。由于厂办大集体“先天不足”,产权不清、机制不活、冗员严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大量企业停产半停产,职工待业,离岗失业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铁路大集体企业的现状

厂办大集体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部分中部省份,大约涉及20多个省份,其中东北三省的集中度最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数厂办大集体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

(一)厂办大集体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弱,多数处于关停状态

厂办大集体创办时多为主办国营企业提供配套业务,长期依附于主办国营企业,自身缺乏必要的设备、技术及人才,自我生存能力差。由于厂办大集体具有规模小、冗员严重、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先天不足”,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厂办大集体处于资不抵债、门关人走的状况,关停企业超过60%。哈尔滨铁路局的情况更为窘迫,目前,全局共有厂办大集体672家,能够维持经营的有120家,占厂办大集体总数的17.9%;濒临关闭破产的有552家,占厂办大集体总数的82.1%。

(二)离岗职工众多,再就业问题突出

厂办大集体的大量停产半停产,直接导致大量职工离岗失业。同时,由于厂办大集体多为配套型、服务型企业,职工技能比较单一,离岗后再就业十分困难,多数职工失去正常收入来源。从哈尔滨铁路局情况看,截至到2011年底,全局厂办大集体在册职工69203人,其中在岗职工为19057人,占在册职工人数27.5%。离岗职工为50146人,占在册职工人数的72.5%。

(三)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厂办大集体生产经营长期困难,在社会保险方面普遍存在参保人员少、缴费基数低和拖欠保费严重等情况,职工难以享受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长期积累下来已成为社保领域的困难问题。

(四)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间的关系复杂

突出表现为产权关系、人员关系和债务关系复杂等。也正是由于两者间难以扯断和理顺的诸多复杂关系,使厂办大集体问题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包括厂办大集体自身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改革难点

(一)关闭集体企业的实施具有操作难度

在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对于一些不适宜继续经营的集体企业要关闭,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阻力,面临着很多困难与阻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不易确定补偿标准

在人员安置工作中,如何确定补偿标准也是一个难题。由于很多集体企业的基本情况不同,一些人员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了不同方面的利益影响,很多复杂的原因都会影响补偿标准的制定,如何确定一个相对公平的补偿标准成为改革推进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很难进行资产处置

在资产处置方面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是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我国现有的相关规定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之处,如果按照18号文机械能资产处置,用净资产支付解除在职集体职工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后的剩余部分,那么很多经济效益并不差的企业也将面临着资产处置的问题,很多企业的净资产总量较大,如果仍然按照这一规定进行处置,那么会导致资产产权追索的难题。

(四)不易筹集补偿资金

难以筹集补偿资金也是厂办大集体改革推进中的一道难题。政府的资金支持有限,补偿资金还需要很多社会资金的加入,这样才能维持补偿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很多社会资金缺乏投资的热情,导致补偿资金不足,这也阻碍着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新时期铁路大集体企业的改革思路

(一)企业层面的改革思路

要将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通过公司制改革或清算解散、关闭破产等多种方式,使厂办大集体这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退出经济活动领域。

(二)职工层面的改革思路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妥善安置职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厂办大集体职工的劳动关系和身份是计划经济时期用工制度的产物。长期以来,厂办大集体与国有企业一样,用工制度固化,已经演变为事实上的终身制。职工一进入企业,就与企业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职工成了“企业人”,生老病死都与企业息息相关,职工对企业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厂办大集体改革,要使职工真正走向市场,实现厂办大集体职工由“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质的转变。

四、新时期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措施

(一)无偿让渡部分资产及土地使用权,以安置职工

铁路厂办大集体经营所需资金、土地、厂房和生产设备,大部分是来自于铁路局的无偿(将资产无偿划转给厂办大集体或其所有权仍归主办国企,厂办大集体无偿使用)资助,只是投资或借贷关系并不明确,产权关系不清。对此部分资产,可参照八部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规定,由哈尔滨铁路局无偿让渡部分资产及土地使用权,用以帮助安置厂办大集体职工。

(二)按实事求是原则妥善处理铁路厂办大集体债权债务

首先,轧差处理厂办大集体与铁路局间某一时间段内的债权、债务。轧差后,铁路局偿还所欠厂办大集体的债务;厂办大集体所欠铁路局的债务,在其净资产不足以安置职工时,由铁路局豁免,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冲减国有权益。其次,厂办大集体要依法认定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制订债务清偿计划,通过资产变现等方式积极筹集资金偿还。第三,厂办大集体拖欠的金融债务,要明确债权债务关系,落实清偿责任,不得以改制为名逃废债务。

(三)依法妥善处理厂办大集体在职职工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规定,厂办大集体改革,对在职集体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与在职集体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二是改制企业与在职职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同时,参照《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规定,要依法妥善处理改制、关闭或破产的铁路厂办大集体职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补偿与解除劳动关系的在职职工。

(四)改革铁路厂办大集体职工社会保障政策

铁路厂办大集体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就业扶持政策执行国家现行规定;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按规定接续,符合条件的,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凡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铁路厂办大集体的困难职工,应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厂办大集体普遍困难,参保面低、欠缴保费情况严重,为妥善解决社保问题,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应区分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首先,厂办大集体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前,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应足额补缴。个人欠缴部分由个人补齐;企业欠缴部分,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可制定补缴计划,分期补缴,但企业缴费划入职工个人账户部分和职工个人缴费部分应一次性补齐。关闭、破产的厂办大集体确实无法通过资产变现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欠费,除企业缴费中应划入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外,可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核销。

其次,对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厂办大集体在职集体职工和退休人员,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按照自愿原则,纳人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并根据未参保人员的负担能力和年龄情况合理确定缴费标准。

(五)加强对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中补助资金的监管

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期间牵涉到大量资金,因此,加强此过程中的资金监管也是改革能否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财政部已然做出了规定,要求铁路总局强化补助资金管理。遵照财政部文件要求,铁路总局应适时上报资金清算报告或申请报告,交由上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清算或拨付。此外,按照上级要求,应制定专门的监管、领导小组,监督检查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并进行重点审计,严格处罚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

五、结语

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是一项牵涉面广的改革,对铁路企业的运营将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会面临诸多风险。为此,主办企业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树立起改革的信心与决心,在具体改革步伐中周密部署、妥善安排,精心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有效防范改革推进中的各种风险点,做好多方面的防控措施,确保改革过程的顺利、平稳推进。

参考文献:

[1]康衢.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思路[J].铁道运营技术,2014(01).

中铁离职报告篇6

近日,国家铁路局宣布,在广泛征求国家有关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及路内外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已完成编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并提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另一方面,据铁路内部人士透露,2015年铁路建设投资不会减少,依旧保持高位建设速度,完成“十二五”规划不成问题。

保障房:试点共有产权营销模式

1月6日,据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消息,新区启动保障房共有产权营销模式试点。目前,滨海新区住房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在定单式限价商品房项目试行了这一模式。定单式限价商品房为天津市首创。这一模式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限定价格、定制户型,面向滨海新区住房困难职工,以定单方式建设的政策性住房。

通信:众运营商成移动转售试点

近日,工信部向北京联想调频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海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2家虚拟运营商发放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工信部推进解决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支持转售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对转售业务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将利好相关概念股。

登海种业:转基因研发暂未有成果

登海种业(002041)周四表示,公司玉米种子全国占有率预计达到10%左右。目前公司没有兼并重组的计划或向其他种子业务投入开发的打算。转基因研发目前没有什么成果。登海种业主营业务为玉米种子生产,自育农作物杂交种子销售,花卉、苗木、食用菌类种苗的开发及技术服务等。

*St大荒:计提资产减值3.13亿

*St大荒(600598)公告称,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相应减值准备3.13亿元。*St大荒表示,为真实反映公司2014年的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公司及各子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收款项的回收可能性、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将减少2014年度利润总额3.13亿元。

中铁离职报告篇7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县2012年高考试卷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在县考区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高考试卷保密工作的领导。

组长:

副组长:

2、试卷保密工作联合检查组:

3、试卷保密工作责任人:

4、试卷保密室负责人:

5、试卷值班与巡逻人员:

二、防范措施与处置办法

1、规范保密室硬件建设,健全制度。提前两周检查保密室铁门、铁窗、铁柜是否完好;检查红外线报警器、录像监控设备、值班电话能否正常使用;灭火器是否有效;查看保密室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查看《保密室负责人职责》、《值班巡逻人员职责》、《保密负责及值班巡逻人员规定》、《试卷保管保密规定》四项制度是否健全;《试卷保密室值班巡逻记录》和《试卷答卷接收和发放记录》是否准备到位。以上几个方面由招办李秀杰负责,张昌海督办,如存在问题,在5月20日前整改到位。

2、严格标准选聘、培训试卷接送、保管人员。考区、考点挑选当年无直系亲属参加高考,遵纪守法,责任心强,忠于职守,身体健康的干部、教师和公安干警承担试卷接送、保管工作。由招办主任赵国圣、县保密局副局长江敏负责组织保密工作培训。

3、试卷运送:由招办副主任邓伦勋同志带队,李秀杰、田密及公安人员一名,负责赴省领取试卷。选用车况完好,配套完善的面包车,不准搭乘无关人员及其他物品,不得在中途停留就餐,坚持卷不离车,车不离人。途中如遇交通堵塞等异常情况,及时与考区值班室取得联系,通报相关情况;如遇严重事故,迅速拨打110报警,请当地警方予以保护。及时向考区负责人报告,由考区向上级报告作出应急处理。试卷安全到达保密室后,由李秀杰负责第一时间向省考试院值班室报告。

4、试卷保密:试卷进入保密室及时入柜、密封。由陈红掌管保密柜钥匙,李秀杰掌管保密柜密码及防盗门钥匙。启动保密室监控设备,实施二十四小时全程录像备查。加强教育局门卫责任,启动院内红外线监控设备。由张昌海、田密及两名公安人员24小时昼夜值班与巡逻。保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工作规定》,认真履行其职责,作好值班与巡逻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岗位。工作责任人:张昌海。

5、试卷分发与回收:考试期间,试卷集中存放考区保密室,开考前1小时由考点到考区保密室领取试卷,采取考一场,领一场,送一场的办法。各考点要按照要求,专人专车,警车护送,按规定路线、时间接送试卷。严格办理试卷交接手续。试卷在接送途中不得停靠和搭乘无关人员,如遇交通阻塞和其它事件,迅速绕道而行;如遇紧急情况,立即报警110,请求增援,并速报考点及考区委员会。试卷及备用卷都必须存放考点保密柜中,要有两人值守。考试结束,回收的试卷、答卷、草稿纸,必须及时送回考区保密室。试卷分发、回收由李秀杰负责清点和记录。

6、考试过程试卷安全:监考员领取试卷要认真核对科目和数量,签字确认;往返试场坚持两人同行;监考过程中严禁抄题、释题;严禁考生不按规定提前出场,严禁迟到考生进入考点或考场;发现考生带走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及时通过楼层协管员报告主考,迅速与考生所在学校校长和带队教师联系,在封闭时间内尽快追回,严肃处理。备用卷必须存放考点保密柜中,如需启用,必须由考点主考请示省巡视员,报请考试院批准,方可启用,空白试卷由副主考登记,开考15分钟后加盖空白印章,装入原试卷袋,此项责任由考点主考承担。

7、严格报告与检查制度:试卷保密室责任人李秀杰要严格按要求定时间向省、市考试机构报告。一是试卷安全到达考区,报告安全到达。二是坚持一日一报,每天下午6:00—7:00报告值班情况。三是坚持考一场报一场。有情况随时报,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报告的制度。每科考试结束和每日考试结束,上报考试基本情况、舞弊情况、安全情况。试卷保密联合检查组每半天对试卷保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中铁离职报告篇8

1972年入伍后,他先后在军师团营连各级岗位上工作过,33岁任生前所在团政委,39岁任师政治部主任,在24年军旅生涯中曾10多次立功受奖。1997年12月转业到河南省交通厅任厅人劳处处长。在厅年度考评和后备干部推荐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2000年,省地方铁路局面临破产倒闭。当时作为省地铁局主管领导部门的省交通厅党组集中全厅处以上干部选能荐贤,76人参加推荐,有69人在推荐票上写着同一个名字:张清源。2000年8月,张清源同志临危受命走上省地方铁路局局长岗位。在他的带领下使一个濒临破产倒闭的大型国有特困铁路运输企业起死回生,快速发展。他用自己几十年来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过硬作风和对党对企业对职工的无比忠诚。

到任前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河南地方铁路始建于1959年,目前全局12000人,通车里程达1212公里,约占全国地方铁路长度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贯通全省14个市50多个县(区)。几十年来,河南地方铁路为我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曾做出过重要贡献。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地方铁路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以至于到了2000年,全局亏损严重,五个运输分局和所属几十个大小辅业单位90%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应收款无力要回,应付款高达1.66亿元,上千人“放长假”,大批职工上访,致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有着3000多名职工的许昌窄轨分局,从局长、书记到在岗职工每月只发240元的工资。由于缺钱,无法批量购买机车油料、维修配件和交纳水电费,只得临时凑点钱,拉着板车买油料,勉强维持运输生产。沿线车站被停电,指挥信号中断,半数机车被拆得千疮百孔,数百节破烂不堪的车辆瘫在锈迹斑斑的铁轨上。省局曾一度动议让该分局整体关闭休业,3000多名职工面临着生存危机。既使是准轨铁路的周口分局也因经营管理不善,看不到发展前景,每年通过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提交议案,纷纷要求移交国铁,脱离地铁而“投富弃贫”。全局只有铁路建设设计院账本上还有180万元,职工问院长:为什么不把钱给职工发了?院长出口惊人的说:“地铁局迟早是要跨的,我们争取最后一个倒下”。相当多的青年职工找不到对象,在给别人交谈时,都不敢说自己是地铁局的。就连机关人员的工资被迫下浮3级。有关系的外调了,有能耐的高飞了,有技术的另谋生路了,局领导也动员大家说:谁有本事就远走高飞吧!全局上下弥漫着“红旗还能打多久,地铁生存还能有多长”、“争取最后一个倒下”的悲观失望情绪,河南地铁危在旦夕。

任职期间企业发生的深刻变化

肩负党组织的重托和职工的期盼,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2000年8月,张清源同志临危受命走上了省地铁局局长的领导岗位。上任之初,他就在全局职工代表大会上作出郑重承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高度负责;我是一名企业法人,就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高度负责;我是一名企业领导干部,就要对大家的衣食住行高度负责!”

他发扬昔日当师、团指挥员培育出的“攻坚敢为人先,克难勇猛果断”的胆略和气魄,以高超的领导才能,崇高的理想信念,过硬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毅力,团结带领12000名干部职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针对当时河南地铁干部职工政治责任意识谈化、悲观失望情绪弥漫,艰苦创业热情减退,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跑遍了所属各基层单位,听民意,察现状,找问题,寻对策。充分发挥在部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狠抓两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以无所畏惧、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强力推进思想观念、运输经营、结构调整、管理方式和技术设施五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使经营十分困难的河南地铁突出了重围,起死回生,快速发展,成为自59年建路以来的最好历史时期。圆满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发展充满后劲,职工生活不断改善,文明形象全面树立”的四大奋斗目标。创造了令社会各界和全局干部职工引以自豪的“河南地铁现象”。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局客货换算周转量由“九五“末的37.4亿吨公里增加到76亿吨公里;运输收入由5.5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多种经营收入由3.6亿元增加到5.75亿元;上交税金由3689万元增加到9663万元;利润总额由813万元增加到5875万元;资产总额由11.2亿元增加到32.7亿元。“十五”末与“九五”末相比较,周转量、经营收入、利税和资产总额均为“九五”末的3到5倍。

企业发展充满后劲。共提取大修折旧费用2.14亿元,较“九五”期间的1.04亿元增长率为105%;筹措各项资金圆满完成漯阜、汤台铁路改建工程300公里。完成新建登封铁路69公里。在建铝禹、范辛铁路92.5公里。规划了许昌至禹州、新密至商丘、项城至潢川新建和改建铁路443公里。全长485公里的长泰铁路通道已纳入省部协议,目前正开展予可研前期工作。成功开行了周口至北京快速客车;全局开发的多经项目除分流安置了1600多名运输主业人员外,收入已近6亿元;“十五”期间共选送1623人次到铁道专业院校等单位进行培训;完成了省局国有独资公司改制、三个准轨分局的股份制改造和全局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职工生活不断改善。狠抓了基层一线干部职工物资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76个职工小家通过了省局验收,其中有3个被国家和省评为模范职工小家;新建职工住房27万平方米,职工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观;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显著提高,各单位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统筹无一欠交。“十五”期间全局支付职工工资4.012亿元,比“九五”期间的2.363亿元,增长了70%。

文明形象全面树立。全局先后有11人次被授予省十佳职工、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局相继被铁道部表彰为“运营管理先进单位”、两次被省委表彰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国资委表彰为“先进党委”、被郑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

他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

1、破解三项制度改革难题,为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和思想基础。为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懒洋洋地干,慢腾腾地熬的沉闷状况,张清源局长在全局大刀阔斧的开展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撤的三项制度改革。在组建下属某公司的领导班子时,有个副经理以铁路“创始人”自居,公开提出要当总经理。当未能如愿时,当面威胁张清源局长说:“你让我活不好,我让你活不成。”扬言要搞自杀式爆炸,张清源局长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是军人出身,死都不怕,还怕你威胁吗?你要干什么?我等着你!”毫不退却。几年来,调整交流处以上干部140多人次,有71名处科级干部在竞聘中落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机关科室撤消50%,精减领导职数40%以上;有860多名职工在竞岗中被淘汰,进职教中心待岗轮训;有11000多人次接受了不同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三项制度改革的强力推行,有效强化了干部职工当官靠本事,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全新理念。目前,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勤奋敬业光荣,埋头苦干不亏,溜奸耍滑无便宜可占,工作失职受惩,实绩突出者重奖重用的浓厚正气。

2、破解运输生产低迷难题,连创建路以来最高历史纪录。面对国铁连续五次提速,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迅猛发展,汽车运输急剧增加的强势竞争,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地方铁路日益艰难。运输生产时常处于无煤断运的状态。河南地铁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强同国铁的联合。然而迈出这一步犹如登天。为打破运输生产的狭小天地,他带领营销队伍,走南闯北,把触角渗透到豫、鲁、皖、江、浙、赣等10多个省市。过去,由于国铁自身利益和所处的“铁老大”垄断地位,我省境内西煤东运的国铁火车宁可转弯多跑300多公里,也不走河南地铁的漯阜线,有关部门连续6年召开“一部两省八方会议”进行协调,也无济于事,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张清源局长为啃下国铁向地铁分流的这块“硬骨头”,他使出了浑身解数,数十次奔走于北京、郑州、武汉、洛阳、上海等铁路部门。一次次爬楼梯,立走廊、站门口请求帮忙。反复讲清按最短径路运输的合理性。终于在省部主要领导的协调下,实现了漯阜路三次大面积分流,仅此一项,每年从国铁向地铁分流就达1200万吨以上,增收1.5亿元。为河南地铁运量大幅攀升和效益巨额增长创造了条件。2000年客货换算周转量6.6亿吨公里,2001年8.7亿吨公里,2002年突破10亿大关,2003年达到11.4亿吨公里,2004实现了21.1亿吨公里,2005年实现24.1亿吨公里,2006年达到25.8亿吨公里,翻了两番。

3、破解经济结构单一难题,迎来多种经营蓬勃发展。“不抓多种经营将犯历史性错误”的论断,是张清源局长2001年在许昌分局召开的全局“艰苦创业、加快发展”现场会上提出的,当时遭到了不少同志的不理解甚至强烈反对,理由是,河南地铁本来就基础差、效益低,再投入资金搞多种经营,万一亏了,就会使本来已经非常脆弱的经济状况走上崩溃。搞还是不搞?他思想斗争异常激烈。为了坚定大家发展多种经营的决心和信心,他带头承担压力和风险。和机关的同志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建立健全了程序规范的决策机制、明确到人的责任机制、奖惩到位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严格透明的监督机制,并带头实践。开发的第一个多经项目是与新世纪恒兴纸业联营,张清源局长从家里拿出2万元交到财务处作为风险抵押金,并正式向省局党委递交了书面承诺:“如果不能收回预期回报,除没收我的风险抵押金外,愿接受组织上给予的任何严厉处理”。到2006年底该项目已收回盈利1200多万元。挥规定给他的奖励他坚持分文不要。五年多来,全局相继开发多种经营项目30多个,基本上没有一家亏损,多经资产已达3亿多,收入6个多亿,实现内部收益9000多万元,分流安置富余职工1600多人。

4、破解资金筹措难题,强力推进工程基本建设。我省地方铁路基础设施落后,最早的钢轨产于1897年,服役年限跨越了三个世纪。不少地段翻浆冒泥,钢轨、轨枕断裂变形。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下决心完善网络通道,改造基础设施。但钱从何来?成了天大难题。为此,张清源局长东奔西走,日夜劳神,到处求人筹钱,跑贷款,要国债,搞改制,引外资。几年来,投资21亿元完成改建铁路300公里,新建铁路70公里。他为了筹到资金,把生命置之度外。2003年5月,非典疫情在全国蔓延,北京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上级规定任何人不准进京,为了催促国债资金,连夜赶到国家发改委一名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家里,他激动的握住张清源局长的双手说,“你咋这时候敢来北京?”张清源局长说:“两个改建项目已经开工,企业没钱用心里急呀”。负责人说:“为了工作真的就是不要命啦,你赶快回去,我们把钱交给你放心”。汤台、漯阜两条准轨技改后的线路质量已由原来的火车时速30至40公里提高到了100至120公里,运输能力和线路保障能力比过去提高了3至4倍。目前,横跨我省东西,与国铁焦枝、京广、京九三大干线相联,全长1000多公里的登阜、许禹、新商、长泰四条大通道已见雏型。再用三至五年,昔日“小铁路”的破败景象将不复存在,河南地方铁路将发生质的飞跃,可以说更新换代,长治久安。

5、破解产权制度改革难题,使老企业全面焕发青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难度最大的攻坚战。他为此寝食难安,铁下心来,克服难以历数的艰辛,组建了河南地铁新的集团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成了集团公司下属的所有单位的股份制改造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许昌分局是个有着47年历史、3000多名职工的老企业,干部多,需要剥离的人员1000多人,情况复杂,职工情绪不稳,一度曾有部分职工对改制想不通,认为是卖国有资产,是甩包袱,想集体上访告状。张清源局长亲临许昌分局,靠前指挥,和职工代表对话,认真了解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宣传改制政策,解疑释惑,化解矛盾。2006年9月,许昌分局的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以两个100%的高票通过。许昌分局禹州站40多名参与改制的职工为表达他们对张清源局长执政为民,心系职工的情怀,自发为他赠送了一幅“官清民自安”的奖匾。这堪称是国企改革的奇迹。目前,全局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已平稳分离4000人。

作为一名全国干部的好榜样,一名作风过硬的党员领导干部,任职6年多来,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他每天都是7点钟离家,深夜十一二点才回家,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七八个小时。6年多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双休日、节假日。哪里有问题,他就去哪里蹲点,哪里困难最多,他就出现在哪里。那怕是春节期间,他不是与基层干部职工战斗在运输生产和多种经营第一线,就是到一户户困难职工家中慰问拜年。有时累得病倒了,在医院打着吊针,仍一边输液一边与有关人员研究工作。这就是我们的好局长——张清源同志,一个作风过硬的党员领导干部。

各级给予的高度评价

中铁离职报告篇9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问题;建议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因此,会计委派制实际上是所有者委派制。委派会计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职工薪酬、费用由委派者负担,使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与所服务的单位互相脱离,保证了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

一、铁路施工企业的会计管理方式

1、对项目部会计主管实施会计委派制

这种会计委派方式属于“直接管理”形式。即以公司名义向项目经理部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在这种形式下,委派对象大多是项目部会计主管,有的也包括出纳人员;委派部门为公司财会部门;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直接管理,即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调动、专业职称、工资奖励、福利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实行在项目部之间定期或不定期轮岗制度。

2、在项目部中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项目部总会计师通常由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和财会部门联合委派,成为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享受相当于项目副经理待遇,承担资产营运、项目部重大决策以及审查会计报表等职责,对重大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行与项目经理联签制度;总会计师的工资、奖金与所在项目部分离,以保证其实行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在工程完工决算后,根据项目盈余情况,对总会计师实行利润分红激励;委派部门对被委派的总会计师定期考核和轮岗。

3、实行财会集中制度

即在地域相近的项目经理部之间设立公司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在保证各项目部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各项目部不再设立财会部门,不配会计人员,只设置出纳人员,由公司财务会计核算中心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

二、铁路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实施的必要性

1、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

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基层生产单位普遍缺乏内部约束机制,由公司向项目经理部委派会计人员,参与项目部决策,寓监督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对项目部经济活动实行全过程控制,对国家和企业负双重责任,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2、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保证项目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在施工企业中,施工项目分散,公司远离项目,不能及时的对项目管理实施监督,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合法性、有效性,项目财务委派制应运而生。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项目部分离出来,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遏制了项目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任意操纵营业利润,多计收入、少列成本、假发票、假帐、假报表现象,较好地保证了《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得以履行,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

3、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需要

由于各项目对公司上报的信息具有不完整和阶段性的特点,公司很难通过上报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来确认项目经营管理者是否具有舞弊行为。而实行会计委派以后,会计人员隶属于公司,不受制于项目经营者的管理,使派驻的会计人员在为项目的同时,依照法律、公司授予的权限,依法对项目的经济行为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从而使这种监督就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4、实行会计委派制是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项目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工程项目亏损的发生不仅会在会计上有所体现和反映,同时也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监督弱化、软化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有效地遏制工程行业中客观存在的腐败现象,必须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正是从机制、体制上根治腐败和浪费国家建设资金的一项重要措施。

5、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加强对工程资金管理,治理“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等问题的需要

三、当前铁路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委派制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单纯地指望会计委派制可以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尽管会计委派制在解决铁路施工企业当前存在的某些痼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有些领域甚至效果十分明显,但是,也应清醒看到其局限性。比如,会计造假的问题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单靠会计委派制来加以解决是不现实的,只能说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与这一制度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健全之,使之成为制度,才能真正有效发挥委派制作用。

2、对外派财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

建立和实行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有高度责任心,敢于大胆发挥监督职能,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抵制,对打击报复等多方压力都能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给予坚决惩处。

3、外派人员资金控制力不够

一是资金管理失控,二是施工企业与项目外派财务人员之间缺乏协调。施工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外派财务人员在编制资金预算时首先应所在项目部的要求考虑其本身的用款情况,而较少考虑公司资金需求,因为各项目的资金是由各业主拨付,其资金必须用于所在项目,所以资金的使用权支配权首先由项目部所有,从而导致财务主管在做预算时常常存在“宽打窄用”现象。各项目的资金占用就为施工企业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带来了不便,以致使项目部账上资金宽裕而企业资金捉襟见肘的现象,给企业整体利益带来了影响。

4、对外派财务人员的考核“一刀切”

目前施工企业对委派财务人员的考核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完全归口施工企业管理。项目效益的好坏与委派财务人员的利益无关。这样能保证项目会计核算和资金控制的顺利进行,强化了财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和有效实施监督的职能,但可能弱化财务服务一线的职能,不利于项目开展工作。二是完全归口项目管理,项目领导决定外派财务人员的一切收入。在这种体制下,外派财务人员有可能完全被项目同化,缺乏对立性,外派财务人员对贯彻执行企业制度缺乏积极性,存在职业道

德风险。这种体制下不利于控制项目费用开支,更不利于企业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及这种体制强化了财务服务这一职能,弱化了其监督职能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职能。

四、改进铁路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委派会计的管理,委派会计的聘任、考核、调动、任免由委派单位统一管理,项目部无权任免,还应加大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并对其工作定期考核和监督。

建立择优聘用制,聘任必须由公司行使,以确立此项工作的权威性。公司对委派会计人员要张榜招聘、提出聘任条件、进行面试、笔试、择优竞争上岗;在聘任期内要实行定期的财务报告制度和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明确委派会计履行报告的职责、内容、时间、报告的程序;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可分为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日常考核主要考核委派人员执行财经法规、会计制度、会计监督情况。年终考核主要委派会计人员的效能、勤绩情况,并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做出定性评价;建立完工项目审计机制,项目完工后,企业成立有关工作组对项目进行清算审计。审计包括对经营者的项目效益进行审计和对委派会计人员离任审计两个方面。并以此作为续聘、解聘和奖惩的依据。

2、委派到项目的会计人员要认识到自己在项目中的位置,确实发挥对项目的服务、指导作用,协调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充分调动项目对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性。加强与项目领导的沟通,让项目领导理解公司的做法,让项目领导认识到公司向项目委派会计人员的目的是让项目的会计核算更加规范,成本控制更加到位,项目及时上交管理费和项目的经济利益并不冲突。因为公司的资金来源于项目,又服务于项目。各项目全力支持公司的财务制度和完成各项财务指标,总公司才能更好的服务各项目。

3、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坚持委派财务人员的工资奖励与所服务的项目脱钩的原则,其基本工资奖金由委派单位发放,从而增强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会计委派的目的。

4、应该建立有利于提高被委派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的制度。大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准,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认清会计造假违法行为,为有关方面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一直是困扰委派制推行的难点之一。公司要成立专门的培训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并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以便他们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研究和探索会计技术和方法,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手段,使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可靠,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完善会计委派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制定措施,专门落实。公司与各项目要相互信任,协调配合,追求一个目标,就能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以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项锋,对会计委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4(3)

[2]乔伟萍,杨云峰,对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异[J],财会月刊,1998(9)

[3]董晓飞,浅议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J],建筑规划设计,2007(3)

[4]刘玉柱,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的现状与完善措[U],现代审计与会计,2007(8)

中铁离职报告篇10

在中央巡视和行业寒冬加剧的双重压力之下,成立近60年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武钢”)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将自己的沉疴顽疾曝露出来。

原董事长邓崎琳落马,外派职工做协警,与柳钢10年“貌合神离”的重组正式结束,长达1.8万字的巡视整改通报自爆家丑……自8月29日邓崎琳被宣布落马后,短短几周之内,老央企武钢新闻不断,处在舆论风暴中。

许多人将之视为武钢一个时代的结束,更多的人则希望武钢能迎来一个新时代,因为它是中国钢企的缩影。

武钢的“老毛病”:大而不强,有领导以“钢”谋私

邓崎琳的落马,让公众对这位执掌武钢达10年之久的董事长和武钢的“邓崎琳时代”开始审视。

首先被质疑的是邓崎琳主导下武钢以规模为上的快速扩张。

2011年邓崎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自豪地说,“我们在5年里面,再造了一个武钢”。据其介绍,自己刚接手武钢时,公司的产能为900万吨左右,不仅被老对手宝钢(当时产能为3000多万吨)、鞍钢(当时产能为1500多万吨)甩出一大截儿,就连曾经的“小兄弟”莱钢、济钢产能也有1000万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感到确实很迷茫。我们企业怎么办?”邓崎琳说,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武钢内部和国资委官员提出的“被宝钢兼并重组”的建议。

于是,武钢掀起了一轮快速兼并重组的行动。2005年上半年,重组鄂钢,下半年重组柳钢(601003.SH),2007年后重组昆钢,产能也随之快速扩张。“它们进来后,我们就有3600万、4000万的产能了。宝钢怎么兼并我,它已经咬不动我了。”邓崎琳曾表示,“十二五”期间武钢的产能规模要达到6000万吨。

有人称,“邓崎琳时代”的快速扩张只达到了避免“被兼并”的目的,并未扭转“被超越”的目标。

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有8家钢企榜上有名,武钢排名最后,宝钢排名最前。2014年,宝钢的营业收入为483.2亿美元,武钢为237.2亿美元。

此外,邓崎琳掌舵期间,武钢集团核心子公司武钢股份(600005.SH)的盈利情况整体下滑。2012年其净利润跌至2.1亿元的低谷,2014年有所回升(12.57亿元),但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22亿元,同比下滑9.81%。

除了公司发展上的痼疾外,今年2月开始的中央巡视以及此后的武钢巡视整改通报,则将武钢在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一一揭露。

比如,选人用人不讲规矩。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部分干部“带病提拔”,影响恶劣。如武钢股份原副总经理孙文东2009年被审计发现严重问题后,仍被调到鄂钢公司担任总经理,并推荐为湖北省人大代表。

比如,以“钢”谋私,大肆敛财。巡视、整改期间,武钢有42名领导报告有亲属围绕武钢做业务;清查项目2911个,发现问题项目836个,涉嫌暗箱操作、利益输送、领导人员插手工程项目271个。

比如,违规决策,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2010-2014年,公司68个重大项目中有41个没有经过集体决策,比例高达60%。武钢巴西mmX项目决策过程中,存在先拍板后论证、后续风险没有控制、境外投资管理制度缺乏等问题。

今年6月,中央巡视组向武钢集团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提出了四点意见建议,其中提到“特别要管好‘一把手’”。这个表述曾引发公众无限的想象。邓崎琳落马后,在媒体的报道中,这些想象开始被一一“对号入座”。

武钢的“邓崎琳时代”已经终结,但其间遗留下来的问题,对继任者和武钢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正式职工转岗当协警,武钢为啥出此招?

9月8日发生在武钢集团子公司武钢重工集团的一件事,或许可以被写进武钢的历史。

当天上午,45名武钢重工职工从厂区集中出发,到武汉化工区当协警。这是武钢历史上第一次派遣职工“走出去”为社会服务。到现场为他们送行的,是武钢历史上第一个“外来”一把手、出身于宝钢的马国强。

在武钢,这45名职工的准确称呼应是:富余职工。

据媒体报道,他们大多是生产一线的机床工、造型工、焊工等,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52岁。因为钢铁及配套行业过冬,武钢重工关停并转持续亏损、扭亏无望的单元和产线,大幅度精简职工队伍,产生了不少富余职工;部分产线也因为合同不饱满,职工收入得不到保障。

据了解,下一步武汉化工区还将陆续提供协警、保安和物业等300余岗位吸纳武钢重工的职工。武钢重工也将开拓其它社会渠道,将陆续派遣职工服务外部市场。

尽管从国企产业工人变为社会服务人员,但他们“武钢正式职工”的身份关系不变,薪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不变。

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现场为职工鼓劲加油。他说,人力资源优化是国有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把人力资源盘活、用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既有利于个人发展,也有利于武钢未来竞争,对社会也是重要贡献。

武钢的这次用工改革,与日益严峻的行业形势和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有关。据媒体报道,今年1―6月份,武钢没有完成年初预算目标和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6月首次出现亏损,7月连续亏损,且亏损加剧。危机面前,压缩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武钢的重要选择。

武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目前,武钢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的1/3,与国内先进钢铁企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同时,武钢吨钢人工成本是国内先进民营钢铁企业的3倍左右。

8月5日,武钢印发《关于应对危机保生存、全面压降成本费用的通知》;8月14日,武钢人力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业务回归工作的通知》。关于下一步劳动用工改革方向,武钢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加大业务回归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人员交流输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当然,对于武钢来说,人力资源优化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任务。

邓崎琳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话,或许能为武钢的人力成本负担做个注解:武钢是个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老企业,有10多万职工。7.3万在岗职工,两万内退,不到两年就将退休回家的,6万离退休职工。还有3万多大集体职工,就是没考上大学的武钢子弟,自己搞的企业,靠武钢生存,搞些活路的,3万多人。“一共十几万人,都要吃武钢的饭,还不能直接推向社会。”

与柳钢分手,“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或受影响

9月8日的外派职工,被许多人看作是武钢在应对危机上向前走了一步。但次日柳钢股份(601003.SH)的一则公告,则让许多人对武钢平添担忧。

9月9日,柳钢股份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通知,广西国资委与武钢集团联合设立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召开了股东大会,同意广西国资委从广西钢铁集团撤资,柳钢集团退出广西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成为武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也由468.37亿元调减为80亿元。

这标志着柳钢与武钢长达10年的跨地区重组正式成为历史。

据媒体报道,2005年12月,广西国资委与武钢集团签署了《武钢与柳钢联合重组协议书》,为推进防城港钢铁项目,双方约定联合成立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集团以现金出资占80%股权,广西国资委以柳钢集团全部净资产出资占20%股权,初始注册资本为440亿元。防城港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000多亿元。

今年3月,邓崎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项目对武钢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武钢地处中部地区长江中游,过去是黄金水道、九省通衢,到现在我们的进口矿石达到几千万吨,都要从海边运过来,运费每吨高出100多块钱,一年进口一千万吨就是10几个亿,两千万吨就是20、30个亿。在钢铁寒冬的时候,这是很不划算的。”

今年6月,马国强出任武钢董事长。6月15日,马国强任董事长10多天后,就前往南宁拜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马国强表示,防城港对于武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武钢把防城港钢铁项目建成1000万吨规模的决心不会变。他希望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如期实现冷轧产线顺利投产,早出效益。次日,马国强到防城港钢铁基地调研并强调,作为武钢的生命工程和希望工程,防城港钢铁项目是武钢发展的未来和机遇,把握好这一难得的机遇,将“建成世界一流钢铁企业”从口号变成现实。

关于“分手”的原因,双方并没有公开。据媒体报道,武钢内部人士表示,柳钢撤资是商业合作的正常现象,双方都有合作与不合作的自由,“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但是我们建设防城港项目的信心和决心是不会变的。”

有业内人士甚至称:“武钢和柳钢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合并过,连恋人都算不上,说离婚都过了,现在不过是回归现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