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儿童诗歌十篇现代儿童诗歌十篇

现代儿童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0:24

现代儿童诗歌篇1

【关键词】中国当代儿童诗;动词“ing”形式;翻译受众性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49-2

目前对于当代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基本局限于对国外儿童诗歌写作特点以及翻译特点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著名的翻译工作者,如屠岸,任溶溶,他们在英美儿童诗译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对于中国当代儿童诗汉译英翻译研究却少之又少,造成了对外话语权的不平等。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有其独特的特点,语言浅显易懂却又蕴含独特的诗情画意。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林焕彰总结说:“所谓的儿童诗的语言,我认为他就是‘活的语言’,你用的好,它就有生命有感情有感觉有味道有感染力有说服力……这种语言是不定型的。中国当代儿童诗歌语言简洁,林焕彰在儿童诗歌创作中自称自己是“语言的贫户”意指写诗所使用的文字不多,字字都是浅白的,口语化的日常用语,没有反复,艰深的词汇。①儿童诗的精炼短小,意境深远十分适合翻译成英语,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获得中国以其他发达国家同等重要的话语权。

一、动词“ing”形式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妙用

在中国当代儿童诗翻译中,使用动词“ing”形式会给翻译带来独特的韵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勾画细致动作,译文传神

在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中,动词比比皆是,而对于与这一类词语的处理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来翻译,但是如果使用现在分词的形式来表现诗中的传神形象,会更有独特的神韵。对《小海螺》这首诗“海妈妈有许多娃娃――/小鱼小蟹小虾……/只有小海螺最喜欢/跑到沙滩来玩耍。/金灿灿的阳光,/湿润润的沙……/小海螺玩得痛快,/忘了早点回家。/海妈妈请风姨/在耳边提醒它。/可是小海螺不听风姨的话,/在沙滩上爬呀爬……”最初的翻译是“motherSeahasmanybabies--/littlefish,crablet,andshrimp./onlythelittleshelllikestoplayonthebeach./thegoldensun,themoistsandmakethelittleshelloverjoyed/thatheforgetstogotohome./motherSeaasksauntwindtoremindhim,/buthedoesn'tdoashewastold./Hecontinuestocrawlonthebeach.”对这首诗在翻译讨论以及校对过程中,把原译“onlythelittleshelllikestoplayonthebeach”改成了“onlythelittleshelllikesplayingonthebeach”。这样不仅符合用动词“ing”形式表示动作的经常性,习惯性,同时还能生动再现诗中的主人公小海螺贪玩的性格,与儿童诗歌的受众读者――“儿童”贪玩的天性十分符合,易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更加深了对于原诗的理解。而另一处改动则是最后两句,变为“buthedisobeys,crawling,crawlingonthebeach”。把两句话合译成一句,这种改动符合儿童诗歌翻译简洁,用词少的特点,而且“crawling,crawlingonthebeach”比较原译更能生动刻画出小海螺动作,细致入微,感觉就像在眼前爬过一样,更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习惯。这种译法更贴近原语的“爬呀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小海螺对于沙滩的恋恋不舍之情,使得受众群体增加对原诗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小小的动词“ing”形式对于译文在形象再现,表达情感,增强理解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在《猫头鹰》这首诗“睁一只眼/――放哨/闭一只眼/――睡觉。/我要是像猫头鹰/该有多妙!/一只眼睁着/――看电视,/一只眼闭着/――睡觉。”对于这首诗的翻译为“oneeyeopen/--keepwatch/oneeyeclosed/--fallasleep/ifiwereanowl,itwouldbewonderful/oneeyeopen/--watchtV/oneeyeclosed/--fallasleep.”对于这首诗的译入语,如果把这几个动词翻译成动词的“ing”形式,如“keepingwatch,sleeping,watchingtV”来表现动作则更加生动形象。“keepingwatch”表现了猫头鹰睁大眼睛,一动不动的形态特点,符合猫头鹰在儿童心目中的形象,也符合猫头鹰在西方儿童思维中形象。“fallasleep”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睡觉的状态,改成“sleeping”体现了猫头鹰熟睡的状态,翻译效果与原译相比更简洁,更传神。

(二)再现诗中意象,惟妙惟肖

诗歌即意象。诗歌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特定的细节描写上的,这些描写能够刺激人们的感官而产生形象的感觉或画面,这些经过细致刻画的细节描写在诗歌中被称为意象。通常,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通过意象唤醒我们的记忆,刺激我们的感觉,引起我们的共鸣。”②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中,丰富的意象是其重要的特点,包括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儿童想象中的事物。在汉译英的过程中,使用动词“ing”会使诗中的意象活灵活现,仿佛出现在儿童眼前一样。在《蓝天和海》这首诗“海是地上的蓝天,/风吹着渔帆飘动,/像朵朵浮云。/点点渔火,/是眨眼的星星。”诗中儿童把大海想象成蓝天,把海中的白色船帆想象成了云朵,把渔火想象成天上的星星,这些意象富有想象力,符合儿童的认知角度。而对他们的翻译处理可以译成:“theseaisliketheblueskyonland./thesailsofthefishingboatsdriftinginthewind,/likefloatingclouds./atlightsoffishingboats,/liketwinklingstars.”把诗中的意象“朵朵浮云”和“眨眼星星”翻译成“floatingclouds”和“twinklingstars”生动地再现了这两个意象,读上去仿佛就像云朵在眼前飘过,星星在向你眨眼,富有童真童趣,符合翻译的受众群体―儿童的认知能力,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在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儿童诗《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片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这首诗用儿童的视角,想象自己是一片雪花,悠扬潇洒地在空中飞舞。对于这首诗的翻译译为:“ifiwereasnowflake,/dancinggracefully,/discoveringmydirection,/flying,flying,flying―tofindmydwelling.”译文把“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翻译成“dancinggracefully”简洁明了,雪花轻盈,翩翩起舞的优美姿态跃然纸上,富有灵动的气息。最后一句的译文使用动词“ing”形式更加深化了雪花轻盈,无忧无虑在空中飞舞的意象。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动名词形式在当代儿童诗歌翻译中有助于诗中意象的再现以及升华。

(三)还原儿诗声律,朗朗上口

诗歌自古以来就以其整齐的音律格式著称。而对于诗歌的翻译,著名的翻译家翁显良曾说过:“译诗难,难在再现意象与声律。”③“一切语言都有音乐性,凡属文学都讲究声律,尤其是诗。然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声律。”可见译入语如能保持原语的韵律非常不易。儿童诗歌作为诗歌的一种,也有丰富的韵律,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对于儿诗翻译汉译英的过程中,使用动词“ing”可以使译入语合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台湾诗人林武宪写的《阳光》“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这首诗短小精悍,但句式整齐,韵律十足,把灿烂的阳光比作妈妈浓浓的爱的目光,温暖感人。此诗可以译为:“Sunlight,/Sunlight,onthewindow,climbing;/Sunlight,ontheflower,smiling;/Sunlight,onthestream,gliding;/Sunlight,inmum'seyes,brightening……”译入语保留了原文整齐划一的格式,将“爬着,笑着,流着,亮着”分别翻译成“climbing,smiling,gliding,brightening”押尾韵“ing”/?耷/和/ai/,并且与前面的“sunlight”遥相呼应,体现了译入语的音律美。把动词“ing”形式放在句尾可以把原来不押韵的动词变成押尾韵,增强了儿童诗歌的可读性,从而体现了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二、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一)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群体

谈到儿童诗的翻译,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翻译儿童诗歌会比翻译其他诗歌容易许多。因为儿童诗歌相对于成人诗歌而言,内容浅显易懂,用词简单直白。译者只要把诗中的内容再现,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儿童诗也是诗歌的一种,但是它收到特定读者―儿童读者对象心理的制约,诗中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大胆的想象,运用的语言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而一般的译文都是成人的作品,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儿童的视角和心理来研究如何能让信息的接受者―儿童来认可,如何让儿童在诗中找到童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儿童诗歌翻译是双重载体,其复杂性远比成人诗歌翻译大很多。因此,我们在翻译儿童诗歌时要充分考虑翻译的受众群体―儿童的切身感受。

(二)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给人带来的隔阂,从而使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能有效进行交际的一种行为。由此可见,翻译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就涉及到翻译两大主体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在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中其提出了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的预期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从受众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使得翻译的理论性更具有了实践性的论证。④因此,在翻译儿童诗歌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诗歌译入语的受众群体―儿童的阅读效果,通过动词“ing”形式来再现原语丰富的意象,细腻的动作以及美妙的音律,用词简洁,朗朗上口,还原诗中的童真童趣,从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中国的儿童诗歌创作主体是成年人,而其受众群体却是儿童。中国儿童诗歌是为儿童创作的,反映的是儿童情趣和心声,适合儿童听赏诵读的诗歌。⑤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原语,这样才能做好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翻译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也成了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儿童诗歌作为中国文学上的一只独秀,我们有责任让它走出国门,从而实现对外话语权的平等。因此,做好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英译是我们实现儿童诗歌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本着儿童本位观和翻译受众性,兼顾东西方文化差距,从而做好中国儿童当代诗歌的翻译工作。

【注释】

①林焕彰,赵霞:《关于儿童诗的创作、思考及其他―访台湾儿童文学家林焕彰先生》,《中国儿童文化》。

②RobertDiYannied,Literature:ReadingFiction,poetry,Drama,andtheessay(newYork:mcGranHillpublishingCompany,1999).

③翁显良:《意象与声律―谈诗歌翻译》,《文学翻译讲座》。

④张美芳:《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述》,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现代儿童诗歌篇2

一、为何教――美化童年生活,丰富生命底色

古今中外的诗论对诗歌的功能见仁见智,有“教化”说;有“兴观群怨”说;有“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对于稍有语言和人文素养的现代人来说,有了诗,沉重的身体容易变得轻盈;浮躁的心情容易化为平静;烦躁的脑海容易得以安静。对一个人来说,童年是其一生的根基与核心,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美好岁月被记录在了年轮的最中心。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儿童诗在儿童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美感,对儿童的性格优化起着重要作用。一个经常诵读诗歌的儿童,他的耳中溢满了春笋般活泼的生命旋律;他的眼里装满了鸟鸣蝶舞和云开花笑的真趣;他的心中拥有了更多的天真、单纯、爱和神圣。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耳濡目染的人和事,都会罩上了一层美的光晕。如果一个人能永葆这样的“赤子之心”,也意味着他的生命底色是健康而美丽的。

二、教什么――抓住语文共性,突出体裁特性

被选入教材的现代儿童诗,首先是作为一种语言载体入选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教的就是作为语文的现代儿童诗所具有的语文性,也就是关于字、词、句、段的教学,关于阅读和理解。

但是,现代儿童诗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本载体,“教什么”还有其自身的特性。首先,它在形式上具有“短句、分行、押韵、讲究节奏与韵律”的特点,便于抒情、便于诵记。其次,它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儿童色彩,而淡化思想的深刻性,即“情动于衷而发于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代儿童诗语言的天真精炼决定的。再次,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诗歌本身是一种富有含蓄性的形象艺术。现代儿童诗在生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依赖想象展开巧妙的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探讨诗歌的艺术构成,如音韵、节奏、意象、情境、联想、想象、情感等。可以选择一两个这样的艺术元素针对具体作品,引导学生体会现代儿童诗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有的美感。特别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情感,指导儿童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述,提供有效的鉴赏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儿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总的来说,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和习惯,“得法课内、得益课外”,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来巩固拓展课堂教学,实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

三、怎么教――以读贯穿始终,以讲辅助阅读

“诗以声传,行之久远”,儿童诗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它特别适合朗读。加强儿童诗歌的朗读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能强化记忆。儿童头脑中积累的大量精彩的语句,绝大多数是诗句。加强朗读,是达到快速识记的有效途径。二是能渲染抒情。很多儿童诗通过反复朗读能逐步渲染出抒情效果。三是有利于诗意的理解。再三诵读,能把诗所表现的生活情趣、事物理趣渐渐地浸泡出来。于漪老师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读诗,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声音响亮,字清句准,即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要按句逗停顿,不重复字句,不顿读。流利是指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能读出句与句之间、短语段之间的间歇,连贯流畅,速度适中。有感情是指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恰当;读出轻重缓急,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诗的思想感情。可见,诗歌对“读”的要求比较高,儿童在读诗时教师要适当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读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叶圣陶对“讲”在“读”中的“度”和“法”有两个精妙的比方:“或扶其肩,或携其腕……诱导并启发,讲义并示范。”

在指导朗读时,教师要舍得把充裕的时间给儿童自由读,扫除字词的“佶屈聱牙”把一首诗读得“朗朗上口”。之后,再指导儿童读出诗的轻重缓急、虚实浓淡和抑扬顿挫,以表现出诗句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节奏变化,进而体会出诗句的思想感情。如通过教师范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最后一节:“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学生读的语气逐步加强,容易读出少年儿童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豪迈气度,让诗的魅力召唤他们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光荣行列里。在指导儿童理解诗的内容方面,教师要精讲、善讲。儿童诗中关键的词句,是一点就破,一破就没有想象力的,深挖儿童诗的微言大义会把儿童诗教得不是诗。其实,生活阅历是诗歌最好的解释,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是谁为我们安排下这幸福生活”中的“谁”,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理解为“家长、老师”,也就行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孩子有能力理解出诗句中的“谁”指的是党和人民。

现代儿童诗歌篇3

一、故事与意象:一种合宜的教学思路

小学古诗文教学,要尊重两个逻辑:一是要尊重古诗文的内在逻辑,使古诗文得以以一种粘连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二是要尊重孩子学习古诗文的内在逻辑,使古诗文以一种更加自然、更富有童趣的方式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此,必须对推荐的古诗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推荐的必背古诗词,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选本”,也就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选择了经典的、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气质与文学创作成就的,同时又符合儿童接受水平的诗歌,作为一个选本提供给当代中国孩子,从而希望建构当代中国孩子的历史胸襟与精神地图。

选本的优势在于能以比较小的篇幅让读者接触更多的作家作品,但选本同样有劣势,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作家及其作品。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中指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真正要理解一首诗,需要了解一个作家尽可能多的作品。否则对于某个作家、对其诗歌的了解免不了浮光掠影。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选本的形式是必须的,不可能要求儿童阅读作家全部作品。所以,这一个特殊的选本在小学阶段以何种总体上的思路进行教学,体现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文化自觉。

从尊重儿童学习古诗文的内在逻辑出发,一般的思路是以难易为序,进行递进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思路符合儿童的接受水平,但是容易使教学比较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中国诗歌历史的大体印象,同时对于诗歌难易的判断也是来自于语言文字,而对诗歌情感等元素缺少关注。

从尊重古诗文的内在逻辑出发,形成了这样一些教学思路:

一是以作家为单位进行逐次式教学。这种教学思路便于整体地了解作家,问题是由于总体上只有160首的篇幅,最多的作家也只能分到六七首,不足以深入了解作家。

二是以创作年代为序进行。这种教学思路便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与进程,但这种思路比较僵化呆板,往往与实际的教学有比较大的冲突。从小学的实际来看,也并无必要。

三是以内容题材类型进行结构化的教学,如咏物、送别、旅思、乡村,等等,这一思路符合诗歌的表现内容,也与中国传统诗歌鉴赏的路子相吻合,但缺点在于诗歌个性迥异,把几首诗歌整合到一起来教,往往很难在风格等因素方面协调。

可以看出,上述思路具有浓郁的“文学史”的影子,满足了对文学发展的表现,但对于儿童学习古诗文的心理机制缺乏满足。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合宜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既要符合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古典诗文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要形成一种“文化地图”。

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教学思路:以故事和意象作为结构化的主要工具,整理古诗,形成若干个单元,以故事的方式将这些单元凝聚成整体并进行教学排序,同时也可以按故事的走向进行诗歌补充,以意象的方式进行结构化的教学。这一个教学思路,较好地协调了古诗教学的内部关系,即关注诗之间的内部关系,同时也较好地协调了古诗教学与儿童接受之间的关系。

二、故事:古诗文教学的“童年逻辑”

童年时代,儿童接受文学最为重要的方式是故事与歌谣。然而中国古典诗歌音韵和谐,语言高度凝练,从某种角度来看并不是儿童接受的最佳文学样式。但是儿童又是诗性的存在,儿童天然地与诗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古典诗歌的面前,儿童就是如此矛盾而又神奇地统一在一起。由此,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只有将教学内容进行故事化改造,才更加符合“童年逻辑”。

1.以“故事”改造古典诗歌解读中的“知人论诗”传统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常常以简洁的文字抒发深沉的个人情感,所以古诗词表现出极大的跳跃性,往往留下巨大的空白地带与想象空间,形成独特的“空灵”“计白当黑”等美学特色……所以只有了解作者生活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反映在传统教学中,即“介绍时代背景”。然而,这种介绍时代背景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所不包,常常着眼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元素,缺少对作家情感的关注,缺少从儿童的角度认识作家,落入“宏大叙事”的窠臼。为此,需要将这样一种传统方式变革为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均为杜甫在“草堂”居住期间创作,都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度过的相对宁静的一段生活的写照。笔者曾听过上述三首诗的教学,课堂上无一例外地都要介绍“安史之乱”,然而“安史之乱”仅是这些诗歌的总体上的大背景,至于每一首诗背后诗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境,都缺少关照,为此,需要将其进行故事化的改造。

2.以“故事”作为背诵诗文教学回归生活情境的路径

在推荐古诗文中,有一批可以与儿童产生共鸣的诗歌,如“忙趁东风放纸鸢”“牧童骑黄牛”等,充满了儿童情趣。但大部分古典诗歌离学生的生活遥远,要让古典诗歌的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情境,需要具体的落脚点。

一首优秀诗歌是一位诗人某一个生命节点上的体验的全部写照,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诗人的具体境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可以从故事出发,联系与作者境遇相关的诗歌,达到开放教学的目的,使诗歌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学习模块,从而提升诗歌学习的效益。

如《乐游原》一诗,从字词的理解来看,教学并没有多大难度,但如果仅仅知道了“夕阳”非常深沉而美丽,就是接近黄昏,学习这首诗的意义就不大了,为此,结合《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与《天净沙・秋思》两首古诗,进行结构化的学习,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乐游原”,有了对乐游原的了解,理解本诗就有了一个基础。

3.以故事作为儿童学习古诗文的一种“探究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对于语文探究,既缺少好的研究,也缺少好的实践。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语言艺术,它保留了中国原始文字的图画性。文字直接表示事物,就像L・R・帕默尔所说的“汉字不过是一种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的系统”,或者像e・庞德所惊诧的,汉字就像一幅幅连缀起来的画面。为此,作为诗歌的语文探究,就小学生而言,就是要在文字与画面之间架起桥梁,而故事正是“画面的连续”。

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大意后,我根据故事的发展找到了同样题为《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这首诗实际上是王昌龄在前一天晚上与辛渐在芙蓉楼送别的记录,结合“寒雨连江夜入吴”的诗句,学生发现王昌龄一夜没睡,由此,提出“王昌龄晚上会想些什么”,使本诗的学习有了较为浓重的故事探究的味道。

三、意象:古诗文教学的“诗性逻辑”

故事是一种连续的画面,意象则是画面的聚焦。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是一种意境的艺术,而构成意境的最重要元素则是意象。意象是承载了意义的物象,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的内容,不是诗歌鉴赏,更不是诗歌考证,而是要在儿童的心目中种植下诗歌的种子,寻找诗歌阅读的内在逻辑与儿童这一诗性存在的关联,引领儿童亲近作为传统文化的诗歌的精华之所在。

1.以意象使学生学习用情趣的方式体验诗歌

读诗歌,就是要体验诗人独特的情趣,因为诗言志,是情趣的化身,但是诗歌作为一种艺术,从来不会直接地表达情趣,而是运用意象作为情趣的载体。克罗齐在《美学》中说过: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

著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即出现了三个地名:安西、渭城、阳关。这三个地名实际上构成了三个意象:安西是目的地,渭城是出发地,而阳关则是一个必经的路口,三个意象相互关联,又层层递进。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诗题与资料让学生了解安西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体验安西是一个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的边陲,明白本诗的诗题是记录了一个送别事件,为此,本诗通行的诗题是《送元二使安西》;接着通过让学生学习前两句,体验渭城是一个风景秀美、雨水滋润的地方,引发学生体验留恋之情,因此,本诗又名《渭城曲》;最后在反复吟诵、想象本诗第三、四句中,领悟阳关是诗人心目中的一个“间隔”,一个亲情与友情的“间隔”,因此本诗又被人改编为《阳关三叠》。

2.以意象使学生学会用直觉的方式把握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以意象的方式决定了语句的意指,限定了话语的语意范围,呈现着意义,保存了从语言直接抵达思维的简略性。因此,朱光潜指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意象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之后,阅读古典诗歌就有了一种直觉的把握能力,这也就更加符合诗的逻辑。

“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李峤的《风》可谓是将“风”意象的意蕴集中得以表现的一个作品:“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教学这个作品,有利于建立起学生关于“秋风萧瑟”“春风温情”等意象的直觉。于是,在学生阅读《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春眠》(春眠不觉晓)、《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等诗歌时,对其中的“风”意象就能做到直觉的把握,减少了理性的分析。

3.以意象使学生学习用文化的方式感受诗歌

中国诗歌具有一些经典的意象,这些经典的意象常常凝集了中国人的情感与思维方式,使中国诗歌不仅成为情感的承载方式,而且成为了文化传承的方式。

现代儿童诗歌篇4

【论文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能从儿童诗歌里获得精神的力量,获得内心对于美的体验和享受。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重烙印,带来一种节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1~2年级)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可见,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儿童多学习诗歌,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诵读的作用,让儿童在诵读中去感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儿童诗更是如此。反复诵读能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体验。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一、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166~167页中《四季的脚步》,这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丁冬、知了、刷刷、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诗的语言也具有了音乐美。一般而言,儿童诗比较符合古诗押韵的要求,用韵也比较严格,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46~47页中《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代表秋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的季节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三、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浑然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进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论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正是符合儿童心理,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漫步诗境中,借助具体意象去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139~140页中《山城的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奇幻的儿童诗,借助于多个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学习这首诗,关键是要体会它的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抓住了意境,就抓住了诗作的灵魂,儿童阅读这样的儿童诗,不仅能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能透过这种知识性的描述,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并能感悟到另外一种深意。 

四、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因此,情感体验在诗歌的教学中是第一位的,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观,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23~25页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的深切热爱。在孩子眼里,雷锋叔叔是爱心的源泉,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不禁为诗中流露出的朴素而亲切的情感所打动,爱心就像泉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惬意,愉悦,幸福……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爱的情感氛围之中。儿童诗因为有了情感,自然也就有了生命。由此可见,“情”是诗的根本,儿童诗必须缘情而发。 

总而言之,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初入学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它承载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通过儿童诗歌的教学,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儿童诗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的睿智火花。 

参考文献: 

[1]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小学语文教学,2006,(4).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现代儿童诗歌篇5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下册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9首,识字课中有5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13首,合计48首,占上、下册语言材料的52%[上、下册共编排各类文93篇(段、首)]。

第二部分:教材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诗歌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如《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四季》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小小的船》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看电视》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两只鸟蛋》讲述了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教材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诗歌题材、体裁丰富多样诗歌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春晓》《村居》,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儿歌《轻轻跳》《操场上》。诗歌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第三部分:编者意图

1.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上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选择儿歌时,更注意语言的优美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如上册拼音部分第3课的儿歌是《轻轻地》内容是:“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其中出现了本课新学的音节“de、tù、le、nǐ”,学生读了这首儿歌,巩固了汉语拼音,认识了汉字,还发展了语言,懂得不随便踩绿地,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在识字教材中安排儿歌韵语,帮助识字如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安排了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通过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学习汉字,安排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3.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诗歌内容有古诗《咏鹅》《画鸡》《锄禾》,有儿歌《东南西北》《天上的小白羊》。这些内容,只要求读读背背。在教学中,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不要进行繁琐的讲解,要求背诵的古诗或儿歌,只要学生能够读流利、背正确就可以。

第四部分:诗歌教学一般策略

一年级上、下册安排这么多的诗歌,我们应该领会编者的意图,利用诗歌的特点,发挥诗歌的功能,为识字和阅读服务。

1.利用诗歌有韵有节的特点,捕捉住诗歌的节点和韵脚,或读或唱,让儿童初步感受阅读的乐趣例如,《影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常常跟着我,

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小朋友。

这首诗歌的韵脚落在二、四句末的“后、狗、右、友”上,押的“ou”韵。我们教学时,可以通过示范,将这个音读得稍重,重音落在“ou”韵上,形成有规律呈现的重音,从而产生韵律感。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每个短语的前后两句字数相等,“影子在×”“影子常常×××”的循环呈现,进一步强化了儿歌的节奏感

2.利用整体识记的优势,帮助儿童识字和巩固由于诗歌有韵有节,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容易整体记忆这些短小浅显的诗歌。我们关注诗歌的实际识读情况也常常会发现,儿童能背整首诗歌却不一定能全部认识诗歌中的汉字。这是因为诗歌有韵有节,这种押韵的有节奏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的记忆库,儿童一听即背,或一读即背,故出现能背全部诗歌却不能认全部汉字的情况。根据儿童对儿歌整体识记的优势,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整体背诵儿歌的基础上,再落实细化到个别字的识记中。比如,上册课文部分第4课《哪座房子最漂亮》的前几句是: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我们可让儿童先听先读儿歌,让富有音乐美感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大脑记忆库,待学生整体能背这些句子后再呈现要求识记的生字。假如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会认“窗”,他们可以通过读、背这几句儿歌,依据位置推测出第三句的末字“窗”应读“chuāng”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学了儿歌,过了一段时间遗忘了其中某个生字,他同样可以采取读背这几句儿歌来回忆生字的位置,从而回忆起读音来。比如,如果学生遗忘了“座”字,他便可以读背儿歌,依据读音顺序回忆这个字在儿歌中读音。可见,通过整体识记儿歌,能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

现代儿童诗歌篇6

一、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四季的脚步》,这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共有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丁冬、知了、刷刷、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诗的语言也具有音乐美。一般而言,儿童诗比较符合古诗押韵的要求,用韵也比较严格,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代表秋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季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画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三、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现代儿童诗歌篇7

关键词:经典诵读;学前儿童;修饰语言;文化传承;创新思维;素质教育

引言

《旧唐书魏徵传》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国古代漫长的几千年中,诗歌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学样式,在这条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灼灼生辉。它以其简单凝练的语言,简洁明快的节奏,和谐精准的音韵向世人讲述着独特的中华文化。幼儿对于古诗文的阅读向来就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传统,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而,古诗文的经典诵读教育教学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至关重要。

一、经典诵读,可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古语云:“幼学如漆。”意即儿时所学所记,如漆附木,虽然当时不解其义,但是却一生难忘,终身受益。此种体验众皆有之。郭沫若曾如此生动形象的阐释:“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放入肚里,随年龄增大,慢慢融化,一融化,可能就是大财富。”学龄前儿童的记忆能力是处于上升期,只要稍加以兴趣引导,他们就能在不理解大意的情况下识记很多古诗,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精准的把握音韵节奏。在反复的诵读和背诵之中,他们对于发音和调值会有更加精准的把握。这个过程正是学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感性积累之下,学龄前儿童才会有之后理性认识突破。

于此同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诗文,语言特别精辟、含蓄和凝练,因而他会给接受群里留下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对于启发学生抽象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和背诵,学龄前儿童不仅能够通过字词的分析体味古诗的语言,而且在品味之后还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良好的语言习惯。

当下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民素质教育的提高,具备流畅的语文表达能力是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及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而实现这个目标只有从学前儿童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语文素养的提升。《周易》的《贲卦・彖传》亦曾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在趋向“天下大同”的人文理想之途上,国人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是依靠于文化的传承,经典诵读,这种为千百年来习得中国文化的传统方式之一,在今天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知识版块中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经典诵读,可增强学前儿童的“修饰语言”认知

印度学者在《生活智慧》(1996)中就提及“诗是一种爱的语言”。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1993)提出,修辞学是从表达效果出发来研究口语和书面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语常规变形和正负偏离现象,建立已然的和可能的修辞规范及超规范、反规范的模式的一门语言科学。

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前儿童可以在未经引导的情况下,就说出一些自创的修饰语言。比如,当问及“眉毛像月亮,鼻子像滑梯,那眼睛像什么呢?”时,学龄前儿童会说:“像是白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合在一起啊。”同样,当看见园艺工人修建树木的时候,很多学龄前儿童会说:“大叔在给小树理发。”这些虽然都是没有加以引导,但是词汇的积累在这里确实非常的重要,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一个必要的手段。比如,当学龄前儿童通过诵读学习过一首古诗文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使用他们与生活中的情景加以拼接,如,“二月春分似剪刀”这句学习之后,有的同学就会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缝在一块了。”

因而,学前儿童使用“修辞特征”语言,有利于认识事物,激发想象与创造,扩展语言经验的作用。在对于经典诗文诵读的同学,学龄前儿童潜移默化地积累了大量词汇和意象,在不了解大意的情况一下他们会自由的拆分和组合,这对于发展个人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因为通过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使用比喻能修辞受本民族文化影响十分十大,存在着共同的修饰原型,因而让学龄前儿童多接触古代经典诗文的诵读会加深其创造性思维的认知。不过在这值得注意的是,在随着学龄前儿童年纪的增长,他们的这种能力会被社会同化掉,因此我们应该抓准时机积极采取经典诗文诵读教育。

三、经典诵读,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针对经典诗文对于我们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给了我们比较贴切的阐释:

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无疑是肯定了诗歌在日常生活的中的重要性。孔子的年代战火纷繁,苏秦等纵横家以诗作为利器为国家谋求利益,在暴秦的统治下获得自己国家的一席之地,并未暴秦而不断努力。这些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也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学前儿童无论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是处在形成阶段,诵读诗歌不仅可以使其加深对于语言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间接了解历史,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比较笼统的印象。与此同时,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当今社会也演化成了对于社会礼仪的规范。清末民初,中国“礼”是一个变革时期,原有的尊卑等级制度得到了废除,“握手礼”取代了“跪拜礼”中国的人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对于学前儿童的诗歌诵读教育,在让他们接受新的意象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于社会规范的认识,使得他们:“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诵读优秀的诗文,不仅使学龄前儿童充实自我,增强文学素养和知识含量,也能使得他们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以及认识更多的草木花虫。

诚然,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在学前儿童的诗歌诵读教育时,我们必须要把握适度原则,在多读多记的基础上应允许学前儿童有所懂有所不懂。不能要求每个学前儿童,每一个字、词都要弄清楚。尊重学前儿童的自我思维活动,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保留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尽情地在这片诗歌的沃土上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兰金仁译.H加德纳,美,艺术与人的发展[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彭富春译.海德格尔,德,诗・语言・思.[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白丽芳.儿童隐喻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

[4]周作人著,止庵校定,儿童文学小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版.

现代儿童诗歌篇8

【关键词】郭风;童话诗;童心;艺术特色

郭风的童话诗是唱给儿童的歌,从第一支叶笛吹响那一曲充满着童心童性的歌谣一直唱到《月亮的船》、《蒲公英的虹》,这是一首首唱不完的歌,其中饱含着快乐与天真。它们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儿童的心灵,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更加自然、更为灵动的一面。郭风的童话诗有的是乡间的蒲公英、屋顶的烟囱和高高挂在夜空上明亮的月亮,这是最为纯粹的景致,净化着孩子们的情操。

一、神奇的幻想者

童话诗本身就具有童话的基本特点,在童话的世界里,青蛙可以变成王子,公主有可能变成白天鹅,继母有可能是可恶的巫婆……以上种种都离不开幻想。在郭风的童话诗中,始终有一个幻想者“我”的存在。在《我的叔叔――稻草人》这首童话诗中,“我”眼中的“稻草人”是“叔叔”,稻穗的弯腰是在对“我”鞠躬,它们穿着黄色的翻领制服,而“我”的叔叔则是他们的体育老师,只会比手势的“体育老师”,与叔叔约定放学时讲故事。我们不得不佩服儿童离奇却又充满童趣的幻想。在儿童的想象世界中,春天会被点亮地像一支花烛;油菜花是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村姑;松菌和红菇是两个持伞的孩子,且在一路旅行,他们的伞还能睡觉时合起来;豆荚里的小豌豆是可爱的三姐妹,而豆荚是一张奇异的小床……儿童的想象总是令人折服,那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神奇的世界,奇幻而又平和,充满趣味性。

二、天真的对话者

传统的童话或是童话诗都是以一种讲故事的讲述式的口吻进行写作的。而郭风则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郭风童话诗的故事性不强,但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其魅力在于诗人站在儿童的视角与周围充满灵性的自然之物进行天真的对话。对话体的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读诗也是在看对话、看童话。童话诗《油菜花的童话》是最为明显的代表之一。诗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蜜蜂和油菜花之间的对话。蜜蜂和油菜花是天真懵懂的,就像孩子一样,但正如班马在1984年所提出的“儿童反儿童论”一般,因为儿童身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才促使儿童视角渴望着许许多多的“大”;也正是因为儿童本身状态的“幼稚”,才产生出儿童的精神投射强烈地指向成人化的“成熟”。蜜蜂和油菜花的对话便是很典型的代表。蜜蜂天真地认为好朋友就是要结婚,油菜花则说要妈妈同意才能结婚,俨然一个“小成人”。它知道结婚的时候会放鞭炮,对“有没有结过婚”的问题与小蜜蜂争论不休,直至最后由豌豆花那里得知“结婚是大人的事”。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努力想像大人一般说话的儿童,稚气却又将唐僧几人的特质用一种调侃的语调生动地展现。这些都传神地展现了它们所象征的儿童形象的天真无邪,也从侧面形象地反映郭风童话诗吸引儿童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对儿童状态的适当摆脱。

三、自然的崇拜者

在郭风的儿童诗中,我能够轻易地发现,郭风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自然本源的崇拜热爱。而这里的“自然”既包括自然的景物,也包括艺术的自然,即纯粹性。

(一)自然之景。郭风的童话诗是用充满着自然的灵性的生物构筑而成的美景。意象的运用多为灵动的自然之物,这是郭风童年景致的一种折射,也体现着郭风对乡间的崇拜、热爱和独特的情感世界。野菊、油菜花、菌、蒲公英、蜜蜂、苔藓,这些都是乡间随处可见的景致,郭风对其进行生动形象而又富有特色的描绘,在表达自身情感的同时,将一个充满生机与的活力的自然世界展现给他的读者――少年儿童,引导他们热爱自然,成为自然的崇拜者。郭风童话诗中经常出现的叙事主人公“我”在郭风的笔下也是一个自然的崇拜者得到形象。童话诗中的“我”很少和同龄的儿童游玩,小野菊、油菜花、蒲公英才是“我”的玩伴,这样的一个形象的塑造显然是由于“我”对自然无尽的崇拜。

(二)艺术自然。艺术自然是郭风童话诗的另一艺术特色。郭风童话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他的童话诗中大量描写动植物,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自然之物的纯净与儿童的内心相吻合。蒲公英、油菜花、蜜蜂……这些都象征了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以小见大是郭风童话诗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郭风采取平时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常见的景物,而这些意象都是具有自己的特点的、不重复的,表现的都是深厚的情感和希望。儿童的语态是郭风童话诗的另一特点,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因此其语态较之于成人的语态相对显露出某种稚气、单纯;另一方面由于儿童的言语句式较短,词汇简单,因而在言语节奏上比较明快。[1]p250正是这一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郭风的童话诗显示出一种单纯明朗的勃勃生机,将儿童内心较为深刻地思想以一种看似幼稚地言语表达出来。“郭风创造了一种新的自由体,走两步,歇一歇,整齐而不求匀称,是那么一种自由、流动而又十分优美的文体。”[2]p302郭风以散文的手法进行童话诗的写作,使诗歌的童话色彩和形式感更为强烈。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应儿童阅读的需要和追求。郭风自然的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是其对诗歌艺术自然、艺术真实的追求和崇拜。且对充分体现意象特质、进一步展现童心、童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生命的守护者

诗人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理想世界的追求,郭风亦是如此。在郭风的童话诗中,对“我”这一儿童形象形象进行深刻的挖掘,我们就能发现,他是生命的守护者。在郭风的童话诗中,“我”是生命的守护者。小野菊、蒲公英、小蜜蜂在“我”的眼中,他们都是生命的奇迹。珍惜每一次和蒲公英的约会,因为它去追寻梦想之时就是它的生命逝去之时;和萤火虫一起舞蹈,只因在它短暂的生命中有快乐相伴;和苔藓谈心,它的出现是丰沛雨水的小孩儿……这里有童心的率性纯真,更有对生命和人格独立的尊重。“有时,我爬到树上去。――我不是去捉小鸟,我顶讨厌捉小鸟的!”(《暑假里――我的生活》)这里的描述能使读者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中的“我”的喜恶,这是“我”率性纯真的童心的表现,更体现了“我”对小鸟的生命的尊重和守护。历经动荡的岁月和混沌的尘世,郭风的童话诗始终立足于对真率的童心世界的留念,更难能可贵得体现儿童思想的纯粹性、他本身就是儿童天真烂漫的生命和自由心灵的守护者。

“大自然的歌手”――郭风擅长用动植物和日月风云为书写对象,以对话式的、童话体的形式,巧妙地描写儿童形象,充满童真童趣。[3]p44郭风的童话诗充分展现了童心童性的灵动,他的童话诗中有神奇的幻想者,快乐的游戏者,天真的对话者,睿智的教化者等等多样的形象,这些都是充满童真童性的儿童形象的灵动展现。追根溯源,我们能够发现郭风的现实生活是儿童形象产生的基础,其高超的创作技巧也使童话诗中的儿童形象变得更丰满。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话诗原本数量就不多,而郭风的童话诗更是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汤锐.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9.

现代儿童诗歌篇9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诗人用简洁含蓄、极富韵味和美感的语言,不仅记录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卷,还塑造了许多少年儿童形象。古典诗词儿童形象古代童趣古典诗词,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瑰宝”魅力无穷之处,在于万物皆可诗言,寄情于山水自不必言,仅是对儿童的描写,亦有巧夺天工的妙处。一、质朴无邪儿童是生命力的精灵,描写儿童的诗词我自觉也是诗词中的精灵。例如,《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寻常人家寻常事,不疲顽童累蝶乏,看了这样生动描写的诗句,自觉都忍不住吟上几句。读诗必读其凝练,追黄蝶,入菜花,又黄嘴小儿,浑然天成,又无精雕细琢。这种你家、我家、邻家的日常景致,不说明,也可以感觉到质朴。儿童非少年,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困惑,有的只是一往情深的贪玩之念。全诗读来,有时间,有情节,有惬意,有质朴,甚至有寄托,有渴望,有回忆,瞬间就把我拉回了那追风引蝶不得茫然四顾的孩童时代。类似的作品不胜枚举,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都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孩子的天真、可爱、纯净、简单,每每读来,会然于心。二、热情好客少无定性,有遇人不答的羞涩,也有大方应对的热情好客。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就有这样的感觉。全诗只有二十八个字,生动地塑造了儿童热情好客形象。虽然本诗迷茫着浓浓的乡愁,却不乏表现儿童的豁达热情,侧面歌颂了家乡的民风淳朴,孩子的彬彬有礼,推演出家教和传承,本诗更深层的用儿童的形象代表了自己,眼前的儿童,恰是当年的自己,以及自己带着这份热情,游历他乡所获所得,才有此刻的所感所想。如果贺知章这首诗充满了伤情,那唐代的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就是在满怀喜悦描绘春风中的小渔村溪水边的童趣了。篱笆外的小溪里,不知是谁家忘了系缆绳的小船,被春风漂漂悠悠地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溪流边垂钓的小孩,还以为是有客人来访,急忙放下手中钓鱼竿,跑回家报信,要打开柴门迎接客人。没想到太着急了,慌乱中却把柴门关上了。诗人崔道融把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描绘得淋漓尽致,一个热情活泼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三、孝亲劳作诗中寻他,他中寻己,诗歌总脱不了意境,顺着这儿童的线索,我们能读出儿童情态种种,其中范成大的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写:“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除去乡村夏日紧张的劳动场景,单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童孙”是指少年儿童。农村的少年儿童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是看到大人们在田里日夜劳作,除草搓麻绳,他们便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不难读出来孩子的懂事,也包括勤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贬义,当我们仰头看完流星,低头就是这样桑麻常伴的生活,这样的勤劳同样也展现了孩子的情趣,玩中学,学中玩,古人已经通汇贯通。无独有偶,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也有这样的描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江南的小村,春意盎然,又是农忙的季节来了。一个生活条件并不很好的小农院里,大人们都下田里劳作了,剩下老两口和三个少年。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也不是坐以待食、游手好闲,他们也学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辛弃疾用四句诗词来描写孝亲劳作的儿童形象,这两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能为父母解忧了,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这两项农业劳动都不简单,大田里劳作的父母的辛苦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小儿“溪头卧剥莲蓬”,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即使最天真、最顽皮、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懂得不劳而获不是好孩子。他剥了那么许多的莲子要做什么呢?耐人寻味。当我们习惯了现代文明,顺着古诗展现的意境,又回到那个耿直自足田园情景,很容易体会那份恬静从容,甚至我能看到劳作的孩童脸上一半挂着汗,一半挂着笑。四、无忧无虑儿童的世界为什么充满童话,也许无忧无虑是其主因,寻来几首这样的诗,品味品味吧。清代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前者,描写野外林阴道上,一个小牧童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嘹亮的歌声萦绕整个树林。忽然一瞬间,歌声停下来,小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诗人从小牧童的动态到静态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玩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小牧童接下来怎样捕蝉,最后捕没捕到蝉,诗人没有交代,留给读者自由想象。后者描写了古时的少年儿童放风筝的场面。诗没有全面描绘放风筝的具体活动场面,但通过“忙趁”二字,就表现出来急切,表现出来儿童玩的乐趣,能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玩乐中,恰好体现了儿童的无忧无虑。漫天飞舞的不是课本,不是补习班,甚至不是家长殷殷期盼。也不是带着红领巾仰望国旗大谈理想,我相信这样的儿童心中满是童话,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后,掠过天空的飞机,也畅想得出“神十”飞天。对于放纸鸢的诗,我极推崇明代著名的艺术家徐渭在《风鸢图诗(其一)》中的描写:“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此诗没有儿童出现,但我感觉着恰是诗的绝妙之处,没有功利心的“搓够千寻”那是谁?陪孩子背此诗的时候,我硬解知识如“春风”,她如“纸鸢”,似懂非懂的眼神,无忧无虑的他自然会飞得很高很高。

现代儿童诗歌篇10

“人文需要”是人作为一种历史的生命所产生的“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以及“筹划自我”的需要。作为教育的主体,儿童同样有这种人文的需要。这一点,现代教育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认同和论证。现代教育理论承认并尊重儿童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他们同成人一样,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完全独立的生命主体,对自我有认识、表达、理解、质疑、反思、体验、筹划等需要。童诗的特点正好与儿童的人文需要深刻吻合。童诗创作为儿童的人文需要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和表现形式。古人说“诗言志”,将“志”字解释为“人文需要”也是恰当的。诗歌的抒情言志、直觉感悟就是以指向人的内心世界为前提的。朱光潜先生认为,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地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可以说,童诗创作是儿童自我体验、反思、感悟、表达的结晶。儿童眼中的世界与大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儿童眼中的世界更加纯洁、神秘,更加新鲜活泼,更加富有吸引力。一句话,更加富于童话的色彩和诗意的感受。所以,朱光潜先生曾说,“真正欣赏诗,要有几分原始人或婴儿的制造神话或童话的心理”。因此,不能把儿童天真的体验简单地斥责为“不深刻”而怀疑儿童是否可以写诗。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不少同学喜欢玩纸飞机,我借机引导学生以“纸飞机”为题创作小诗。有几位同学合作写了这样一首小诗:“我们把欢乐/变成小飞机/在蓝天下飞翔/时起时落/时高时低/载着童年美好的记忆/将秘密珍藏在心里”。简短的诗句中体现了儿童对内心体验和感悟的一种欢乐的表达。诗在古希腊文中是创造的意思。创造是诗的本性之一。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儿童诗歌,学生会感受到学习语文,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是多么富有乐趣。宜晓华在诗中写道:“我自由地飞翔/只因用梦与想/编织心灵的翅膀”;徐珺说:“给心灵装上眼睛/带心灵去放风/让它瞭望蔚蓝的天空/带回缤纷的彩虹”……天地间的一草一叶,一蝶一鸟,一砖一瓦,蠢动含灵,山河大地,日月星辉,整个天地世间的人情物事都可以成为吟咏的对象,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唤醒自己的生活经验,激活自身的思维方式,用整个身心来创作,乐在其中,乐以忘我。其意义早已超越作品本身的水平,其目的也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的文学水平,“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儿童诗歌创作就是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就如我的学生所说:“写诗是一种创造,思想就有多妙,诗就有多妙。写诗是一种乐趣,每写完一首诗,心情别样的舒服。诗是生活中的伙伴,每当不开心时,把所有的一切写上去,折成飞机,放飞在天空中。学诗使我生活中的话语变得优美,泛着一些诗意。”这就是一种人文需要。

二、童诗创作要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在对于自己、他人、社会、环境等总体存在关系的关注和关心,对“人在这个地球诗意地安居”(荷尔德林)的一种精神理解,期望从内心对此进行综合的和谐的把握。童诗创作对儿童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创作是心灵“诗化”的过程。用“诗”的眼光观察世界、把握世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诗心”可以说是童年的天性,有人将童年期称为一种“缪斯性存在”,正说明了这一点。创作实践基于儿童的诗心,将这种诗心引导出来并进行渲染、培养、放大,使它能够有力支撑起儿童充实的内心世界,这就等于铺设好儿童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温床”。学生的童诗创作实践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如《绿》:“你把年轻还给大树/你把清澈还给小河/你把生机还给小草/你自己的生命/却属于———整个世界”(周乾);《理解》:“因为向日葵理解太阳/所以它的笑脸总与太阳面对/因为枫叶理解秋风/所以秋风一吹它就笑红了脸/因为自然的一切理解我们/所以总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精神饱满地迎接我们/但人类却最最不理解/自己生活的地球/这,是为什么?”(林俊安)等,都有着人文关怀的内涵。创作是“擦亮”生活的过程。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儿童用诗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也是内心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境的解读和交流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唤起儿童对生活更加深刻的体会,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将他们的想象力和激情调动起来,用到升华自身的精神品质之中去。他们在创作中用更加睿智的眼光将生活“擦亮”,正如学生的一首诗《信》:“采一朵七色花/写成一封信/寄给———/小鸟白云田野/寄给———/老师同学朋友……/所有的祝愿/如花瓣/美丽留在他们的身边”(林晓曼),童诗创作将一种“坚实的美丽”留在了学生的心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中本然包含着向善的一面,最突出表现于人类的童年时期。饮誉全球的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讲到,在儿童身上具有“爱的智慧”,儿童的爱从本质上来讲是单纯的。儿童对环境的爱,对成人来讲似乎是他们天生的乐趣和活力,成人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一种精神的能量,一种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美。并且,儿童爱成人胜于其他任何东西。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的能量”、“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美”是什么呢?就是儿童一颗向善的心。这种向善的精神,如果没有得到引导、得到巩固、得到培育,随着儿童向成人过渡,它一样有退匿甚至消失的可能。而儿童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种种美好的真情、高尚的情趣、优秀的品质等,是引导儿童向善的绝佳材料。

三、童诗创作要锤炼人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