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0:23

中国梦诗歌篇1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浩然正气冲天地,赤胆忠心照古今。”伴着夏日热情的阳光,在老师和同学们慷慨激昂的朗诵声里,我校“中国梦、我的梦”经典诗歌朗诵会即将落下帷幕。这是一场精彩的诗歌朗诵比赛,是对我校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和朗诵水平的集中检阅。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参与此次活动的组织教师和所有参赛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我们经典诵读的宗旨就是开启传统文化基因,奠基高尚精神底色。引导广大同学培养自己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的文化品格。刚才的朗诵会上,优美的诗歌再加上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朗诵,使这里每一位倾听者都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思想上的升华。

下面对本次活动简作总结:

一是同学们对古诗文“家国天下”的思想境界了解比较透彻,在朗诵过程中感情充沛,把朗诵的感情和诗的意境、思想能融为一体,有很强的感染力。尤其是数百人一起朗诵《正气歌》,整个会场充满了令人震撼的力量。

二是同学们的语调抑扬顿挫,有时像雷霆万钧、有时像涓涓细流,生动地诠释了古代经典诗文在朗诵上的韵律和景象美,同时也展示我校师生追求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的情操。

三是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全体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师生同台朗诵,搭建起师生交流、共同学习、共同促进的平台。政教处、级部和团支部都能密切配合,把本次活动组织的很严谨、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是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和诗香校园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家喜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尤其要加强经典诗文的诵读。本次组织的古经典诗文读诵活动,不仅能让我们重温了历史、追溯了文化,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而且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诗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五是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大家逐渐养成长期诵读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濡养正气。特别是同学们正是读书的最好时期,记忆力最佳时期,一定要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大量阅读、大量背诵。下一学期我们准备开展诗香班级评选,从而推进诗香校园建设。

中国梦诗歌篇2

关键词:老庄;“苦谛”与“集谛”;罪与救赎

周梦蝶,本名周起述,河南淅川人,1948年舍家别业来台,颠沛流离,曾以守墓等为业,后摆书摊为生,二十年孑然一身,1980年因病住院放弃了谋生亦谋道的书摊生意。周梦蝶1959年出版诗集《孤独国》,被人称为“孤独国主”,1965年出版《还魂草》,被称为“苦僧诗人”,此外还有诗集《十三朵白》《约会》《有一种鸟或人》。周梦蝶少时就读于私塾,有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而后又不断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及其中思想,诗歌内蕴深厚,在台亦参与蓝星诗社。余光中在《一块彩石就能补天么――周梦蝶诗境初窥》一文中提到周梦蝶的“悲情世界接通了基督、释迦和中国的古典”,是对周梦蝶诗歌创作的精辟概括,其诗歌中饱含着深刻的对生命际遇的哲思,以各种宗教意识为表达形式,传递出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长怀千岁之忧的大伤心人”实至名归。

本文以海豚出版社出版《周梦蝶刹那》诗集为底本,对周梦蝶诗集中的作品以宗教思想和生命哲学的不同主题进行了以下分类:

1庄周的万物观

由周梦蝶这一笔名即可看出,老庄思想对周梦蝶有着深厚的影响,由于周梦蝶早期在私塾中求学,其传统文化的积淀比较深厚,随着孤身赴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为周梦蝶所用,包含着他对生命的观照,对个人理想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而庄周对于是蝶、是我的哲思,触碰了周梦蝶孤独的灵魂,让他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也较为明显地体现在诗文中的如《孤独国》中《刹那》《蜗牛》,《还魂草》中《九月》等,其余还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还魂草》的《无题》,《约会》的《凤凰》……诗中多有造景,周梦蝶将庄子超然物外的心性、虚静之美学都凝聚在诗歌中,因此我们可以读到其为生命而展开浪漫的想象,如“缤纷的花雨打得我的影子好湿”,对死亡的慨然“死亡在我掌上旋舞”等等,人生际遇给予周梦蝶的或喜或悲、荣辱得失都早已被诗人编织入梦,早已将自我与境界、与生死早已同视为一。

周梦蝶在自己的诗中,摆脱了生活的苦楚后,是如此超然,清贫却不失至朴至臻,将自己融于万物而又超脱万物,还原一个纯粹的灵魂。余光中坦言,“梦蝶是一位极其主观而唯心的诗人,诗中绝少现实时空的蛛丝马迹,更有宗教与神话的烟幕相隔,很难窥探其中的‘本事’”,便是对此的极佳解释。可见,周梦蝶由传统文化而来的含蓄内敛的表达对其诗歌展现真实自我有一定阻碍,但也正是如此,才形成了他独特的极具东方古典美的诗歌,含蓄而朦胧,一如一位隔纱的东方美人。

2佛教的“苦”“集”之谛

余光中认为周梦蝶的诗“几乎带有自虐而宿命的悲观情结”,这几乎代表了绝大多数文人对其诗歌的评价,周梦蝶诗歌中隐隐流露的苦难意识和悲剧意识,仿佛应让心头之雾,使读者心生怜恤,而正如余光中所言,“除了血与泪,他似乎不知道写诗还可以蘸别的墨水”,恰恰体现了周梦蝶诗歌创作源于生活,以艺术的手法将生命之苦悲化解,借助宗教思想的表达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在思想的暗涌,相信这也正是其诗歌魅力之所在,“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伟大艺术与人生境界。

周梦蝶诗集中含有佛教思想的诗作俯拾皆是,但主要集中在其前期作品中,如《孤独国》中《默契》《孤独国》《在路上》,《还魂草》的《九行》《摆渡船上》《菩提树下》《寻》等,《十三朵白》中《闻雷》《灵山印象》《目莲尊者》《四句偈》……正如曾进丰在《听见,周梦蝶“说法”》中言,“一九五、六年代,诗人自冥想出发,咀嚼生命的浓黑,同时也起航温柔的想象,圣凡雪火、挣扎而难遣的悲情……”,周梦蝶早期诗歌中,注入了浓浓的宿命感,来自于远走他乡、舍妻别子等生命的愁苦,化为淹没了自身的孤独,昏暗而浓重,然而关于命运的思考也使得周梦蝶愿意向更高更远处追寻,生命的“火”之考验与灵魂的“雪”之纯洁成为了他诗歌中的挣扎,将诗歌的内涵上升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层面。这一时期的诗歌中,周梦蝶深刻体会了“苦”“集”二谛,因此,可以读到他的低沉的喃喃,“这条路好短,而有好长啊/我已不止一次地,走了不值多少千千万万年了……这条路是一串永远数不完的又甜又涩的念珠”,生命之路很短,短到几十年匆匆而过,而这条路上,诗人一次次体验到人生的苦与难,如同已经走过千万年之久;亦有关于刹那和永恒的思考,“照见永恒,照见在永恒背后我底名姓”当人生除却芜杂,真真正正能够永恒的是哪些部分呢?诗人仿佛凝视着永恒背后的自己的名字,在永恒之时驻足观望现实的短暂,这正是对短暂生命之幻灭而永恒之不朽的彻悟。

1962年开始,周梦蝶参禅礼佛,亦曾随南怀瑾学禅,后期其诗歌笔调逐渐轻盈,拜托了浓重的孤独与宿命感,不得不说是宗教意识带给他的一种内在转变。

3基督教的罪与救赎

周梦蝶除却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受到庄周思想、佛教思想的影响,还融贯东西,在诗作中还包含着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与救赎意识,例如《孤独国》的《让》《索》《徘徊》《乌鸦》,《还魂草》的《朝阳下》,《十三朵白》的《荆棘花》,《约会》的《诗与创造》等等,都凝聚了关于罪与救赎的思考。

《乌鸦》中周梦蝶言,“我搂着死亡在世界末夜跳忏悔舞的盲黑的心/刹那间,给斑斑啄红了”,忏悔源于对罪的认知,想必周梦蝶对于自身经历的离愁苦悲也曾苦苦寻索原因,也曾反省是否出于自身的原罪,也曾渴望救赎,怀着无限的憧憬,怀有天国的渴望――“如果每一朵山花都是天国底投影/多少怡悦,多少慈柔/正在我心中秘密的飞升”。

中国梦诗歌篇3

摘要:就研究中国新诗人如何消化吸收中外诗歌传统来讲,《手掌集》是一个很理想的文本。对《手掌集》中繁多的意象进行解读分析,可以理清辛笛早期诗歌如何融汇中外文学传统,形成自己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辛笛《手掌集》意象中国古典西方现代

在中国新诗人中,辛笛受中外诗歌传统影响可算是最为驳杂的了。就中国古代诗人来说,他既酷爱李商隐、姜白石、周邦彦、龚定庵等人委婉蕴籍之作,但从不排斥质朴敦厚以及豪放飘逸的作品,对杜甫、陆游、李白、白居易、苏轼也很欣赏。西方诗人中,他喜欢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及莎士比亚、华滋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济慈、哈代等人的抒情诗,也偏爱勃郎宁精悍的讽刺叙事诗,更倾心于叶芝、艾略特、奥登以及霍普金斯、蒿斯曼、里尔克、聂鲁达等人的诗歌,甚至后期印象派画家马奈、塞尚、高更等人的绘画和德彪西的音乐也使他受到启发,可谓中外古今诸多流派风格无不涉及。辛笛试图将这些不同风格的诗歌传统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去。

要想消化这样庞杂纷纭的诗歌艺术,将其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可谓困难重重,但辛笛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最终完成了痛苦的蜕变,《手掌集》顺势而出。就研究中国新诗人如何消化吸收中外诗歌传统之精髓来说,《手掌集》无疑是一个很理想的文本,它已经超越了狭隘的辛笛个人诗歌研究,具有更广泛的诗学价值。

虽然影响辛笛诗歌兴趣的中外诗人比较庞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主观情思客观化,用辛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歌既是属于形象思维的产物,首先就必须从意境(现代化说法就是指印象、意象等)出发。”其实就是寄情思于意象事物之中。对其诗歌中繁多的意象进行解读分析,可以理清辛笛早期诗歌如何融汇中外文学传统,形成自己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很早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古典诗词中的很多传统意象也被反复使用,已经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沉淀下来。在辛笛早期诗歌中的意象绝大部分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意象,如:月、星、梦、笛、笳、弦、草露、烟水等等。在此,我们选取他使用最为频繁的两个意象:月亮和梦,来加以详细解读评析。

我国古代文人对月早就情有独钟,不用说寻常诗句,单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诗名句中就有很多以月抒情的,如:“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丕),“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而李白尤为喜欢以月入诗,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等等,不胜枚举。

古人对月亮的偏爱是和其容易引发思恋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辛笛保留了这一古典意象所含的传统情思,“我全不能为这异域的魅力移心/而忘怀于故国的关山月”(《巴黎旅意》)除抒发了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外,还表达了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另外,月亮在古诗中还被用来点缀意境,象陶潜的“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清幽之情随月溢出。辛笛也沿用了这一手法,如:“明月照在当头/青色的蛇/弄着银色的明珠”(《航》),明月朗照下,我们仿佛置身于漂浮不定银亮闪烁的水面上;“海今夜是这等静呢/此时才见月的光景/一弯弯的”(《款步口占》),海面平滑如镜,弯月轻浮,恋人们款步而行,这是何等温馨的场景。

和古代诗人对月亮的直白抒写和寄情单一不同,辛笛更加丰富了对月亮的修饰描绘;同时也使得月亮所蕴含的情思更加复杂,具有了现代意识。如:“更有橙黄的月,/如吹寒的明角。”(《呼唤》)“你说月亮是黄的/我的帽子是红的”(《零羽二题梵高的画》),在辛笛的眼中,月亮已不再那样白玉般皎洁,这种带有异样色彩的月亮,引发人们新奇而丰富的联想。读者不再心下澄然一片,而是隐约感到些须生活得忧虑和苦恼。更甚者在“看高风下,/晕了酒的月亮安心。”(《二月》)中,虽然写得仍是高悬于空万古不变的明月,却已经具有了人的形态和意识,很明显已经打上了浓浓的现代印痕。

梦以其飘渺朦胧、模糊不定的神秘同样亦深得古典诗人喜爱,尤其是在抒情诗歌中更被广泛使用,如:“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抒思恋之情,“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绘绝妙之境。在古代诗人中最喜画梦的当数李商隐,如:“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洗”、“远路应悲春腕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等琅琅上口,更不用说那句脍炙人口的“春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了。李商隐是辛笛所最喜爱的古代诗人之一,辛受其影响自不待言。如:在“不想迎风会听到你重又当前/唤醒我往梦重重里的梦”(《杜鹃花和鸟》)中,辛笛就袭用了“梦”蕴含的传统思恋之苦的旧意。

更为可贵的是,他还扩展了梦的多重意义。“而留下一团绿的梦/怅惜的梦”(《弦梦》)绘梦以色彩,抒惆怅之情。“十五年前的溪梦/向我走来了”(《印象》)描梦以地点,写出了儿时的天真无邪。“纵掩起一室/红炉的温梦”(《呼唤》)给梦以冷暖,意在渲染彼时彼地的慵散气氛。而“夜夜做不完的梦/只落得永远画不就的圆圈”(《生涯》)将梦和人生联系起来,则又上升到形而上的哲思高度了。古人笔下的梦在这里变得丰富多彩,带有了很强的人的意识心理,使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好奇而神往。

很明显,古典的意象体系已经经过了辛笛的再加工和现代转换,被辛笛赋予了浓厚的现代意识。

辛笛早期诗歌中除了大量的古典意象,还用很多西方色彩浓厚的现代事物充当情感的载体,如“罗马字的指针”、“螺旋”、“马达”、“黑色咖啡”、“欧罗巴文明”、“玛德里的蓝天”等,充满了异域情调。西方现代意象主要出现在辛笛去法国留学后的诗歌创作中,相比中国古典意象数量虽少,但却预示着一个重要诗歌观念的转变。这种正视现实力求介入和展现现代思想意识的尝试对惯于以古典意象表抒情感的辛笛来讲显然有些困难,以至于部分诗歌体味起来让人觉得生涩难咽,有生硬挪用之嫌。如在《再见,蓝马店》一诗中诗歌前半部分运用了“板桥”、“霜”、“白露”、“鸡啼”等大量传统意象,但随后却又是“战斗翅”、“铁工匠”、“吉诃德”、“风车”等鲜明的西方意象,古典意象的清新明丽和西方意象的沉厚悲郁杂糅在一首诗中,使全诗整体风格有些杂乱,这也或多或少出现在他初赴异国岁月中其他的思乡之作里。

和西方意象派及象征主义诗歌不同的是,辛笛笔下的意象大多数是勾勒意境,渲染气氛的,以利于情思的表达抒发。当然,受古代象征手法和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辛笛早期诗作中也有运用客观事物物化自己感情思想的尝试。如在《秋思》中用“远来歌的哨音”诉说思念,用“瑟瑟的芦花白了头”表达时光流逝的怅惜,用“零落自知的猩红满树”抒发寂寞之情,在《呼唤》和《冬夜》中用“黑猫的呼唤”试图打破生活的沉闷乏味,在《零羽三老弦工》中,用“死水塘中/绿油上的一根羽毛”的象征对老乐工飘浮不定的悲苦命运深表同情,在《航》中以“航行”象征人生的旅程,而“圆圈”则象征了人生行程的轨迹。虽然是初步运用,但辛笛已经对象征手法掌握地颇为老到,象征物和情感妥帖相和,从而使诗歌形象可感,不流于说教。

早期辛笛游离于古典传统的明丽格致和西方现代的奇崛神秘之间,他以民族传统作底,在风格各异的诗歌艺苑中左冲右突,作着艺术蜕变的痛苦尝试,这里既有和自己艺术趣味融会贯通的奇妙化用,也有简单的模仿,有硬化之嫌。辛笛在艰辛的探索后深深地体会到:“如果对中国古典诗词没有打下一定的基础,那就很难捕捉西方现代派诗歌所表现的瞬间的印象、含蓄的意境情绪以及微妙的信息了,同时,如果在用字遣词上,不能将外国诗歌之长和我国固有的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陶冶熔炼于一炉,那也必然会写出洋腔欧化甚至晦涩欠通的诗行。”无论成功与否,辛笛的《手掌集》都对我们研究中国新诗人如何消化吸收中外诗歌传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辛笛诗稿〉自序》,原载《辛笛诗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中国梦诗歌篇4

李梦阳认为诗和文都应该具有形象性,这是他一贯的文学主张。李梦阳在《空同集%26#8226;论学%26#8226;上篇》中说摘要:“知《易》者,可和言诗。比兴者,悬像之义也。开合者,阴阳之例也。发挥者情,往来者时,大小者体。悔吝者,验之言。吉凶者,察乎气。”②③④

李梦阳摘要:《空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周易》是讲哲学思想的,对于深奥的哲学思想,如开合、往来、发挥、大小、悔吝、吉凶等自然现象,《周易》作者认为它们都包含有阴阳之道,这些自然现象都是阴阳之道的形象。《周易》对其哲学思想的阐述,巧妙地立像以表义。就形象性这一特征来讲,《周易》用形象表示抽象的哲学道理,诗歌用形象表示情感,二者有相通之处。李梦阳把诗歌和《周易》做比较,看到了形象在《周易》和诗歌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他认为摘要:“知《易》者,可和言诗”。

在《论学%26#8226;下篇》中,李梦阳又说摘要:“古诗妙在形容之耳。所谓水月镜花。所谓人外之人,言外之言,宋以后则直陈之矣。于是,求工于字句。所谓心劳日拙者也。形容之妙,心了了而口不能解,卓如跃如,有而无,无而有。”②在这里,“形容”即是形象之义。所谓“古诗妙在形容之耳”,就是说古诗好就好在具有形象性。宋人做诗,只言理性,不述形象,其作品缺少形象之妙,李梦阳是极力贬斥其拙的。

李梦阳不仅仅认为诗歌具有形象性,而且还认为散文也应具有形象性。在《论学%26#8226;上篇》中,他说摘要:“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非宋儒废之也,文者自废之也。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如画焉,似而已矣,是故贤者不讳过,愚者不窃美。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传志其甚矣。是故考实则无人,抽花则无文。故曰摘要: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③在这里,李梦阳认为,诗文不能没有形象性。古之文“贤者不美过,愚者不窃美”具有真实生动性。如同图画一样,逼真神似。宋人之文章描写人物、叙事说理,皆欲合道,没有真实生动的形象性,即没有把握住艺术的基本特征。所以,“宋儒兴而古之文废矣。”

对于写人记事的历史,说理传道的经文,李梦阳认为它们也应该具有形象性。他说摘要:“夫文者,随事变化错理以成章者也。不必约,太约伤肉,不必该,太该伤骨。夫经史体殊,经主约,史主该,譬之画者,形容之也,贵意象,具且如,如丽姬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之类是也。”

④引文中之“形容”、“意象”,均表示形象之意义。在这段引文中,李梦阳认为摘要:尽管经史殊体,经主约,史主该,但是,它们都不应该太该太约。太约、太该都要损伤艺术形象。它们都应该象绘画一样,要有形象性,要追求其形象的逼真和神似。经史然有别于诗文艺术,但是,从广义的艺术观点讲,它们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也是一种文字艺术,它们也应该具有形象性。李梦阳评论经史作品,亦讲形象性,由此可见,李梦阳对于文学艺术之本体特征——形象性有相当深刻的熟悉。

李梦阳谈论文学艺术,首先能抓住艺术的基本特征,能从艺术的形象性入手,可算是高人一筹了。

在肯定文学具有形象性的同时,对于诗歌和散文两种文学形式的本体特征的区别,李梦阳也有很清楚的熟悉和精辟论述。有关文的本体熟悉,李梦阳认为文是主理的。

“文主理”的文学本体观和“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是有联系的,中国古代有“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有《明道》《宗经》《征圣》的专篇论说。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和北宋欧阳修等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都主张“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道”,可以指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也可以指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李梦阳主张“文主理”,他讲的“理”不是程朱理学认为的封建道德的“理”,他讲的“理”和传统文化的“道”有相通之处。包含有自然规律和道德规范两种意义。所以,“文主理”和“文以载道”是有相通之处的文学本体观。从这一点讲,李梦阳的“文主理”的文学本体观是对“文以载道”的文学本体观的继续,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熟悉是一致的。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体现形式。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和它的形式相适应的内容。有韵之言适合于抒情,无韵之音适合于说理。

有关诗歌的本体熟悉,李梦阳一贯主张诗是言情的。由于李梦阳是诗人,所以,我们要重点谈谈他对诗的本体熟悉。在《鸣春集序》中,李梦阳说摘要:“夫天地不能逆寒暑以成岁,万物不能逃消息以就情。故圣以时动,物以情征。窍遇则声,情遇则吟,吟以和宣。宣以乱畅,畅而咏之,而诗生恶。故诗者,吟之章而情之自鸣者也。”(注摘要:李梦阳摘要:《空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这段话从诗歌的产生说明了诗歌的本体特征。所谓“窍遇则声、情遇则吟”,就是说,自然界的窍隙假如碰到气息,就会发出声响;人的精神世界假如产生情感,就会发出吟咏之音,就会产生出诗句来。所以,吟咏之章是“情之自鸣者也”,诗歌的本体是人性情感之表露。

中国梦诗歌篇5

关键词:兰斯顿・休斯《当我长大》词汇特征比喻与意象

1引言

《当我长大》是早期兰斯顿・休斯用自由体写的一首短诗,收藏在1926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萎靡的布鲁斯》(thewearyBlues)中。休斯运用一系列的暗语描述了非裔美国人为争取自由而引发的坚持不懈的战争。主人公的梦想自年幼时就根深蒂固且不朽的,尽管他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中障碍重重。整首诗的内容是和梦想息息相关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主人公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本诗的主旨是在呼吁黑人群众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有抵抗困难的坚定的意志力,并借此以唤醒黑人的种族意识,对白人的压迫奋起反抗。诗歌原文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

我已经忘记了我的梦想。

但当时它就在我的面前,

像太阳一样明亮---

我的梦想。

然后升起一堵墙,

慢慢地,升起,

慢慢地,

把我和梦想隔离。

直升到碰到天空---

墙壁。

阴影。

我是黑人。

我躺在影中。

不久我的梦想之光来我前,

在我上方。

只有厚墙。

只有阴影。

我的双手!

我黑色的双手!

打碎这堵墙!

找到我的梦想!

帮我驱散黑暗,

粉碎黑夜。

打破阴影变成千万道阳光,

变成千万个旋转的梦想---

太阳!

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用自己的一个梦来表达对平等,真正的民主的渴望。显然,这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的梦想,也是整个黑人种族的梦想,即与白人平起平坐,和谐共存。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黑人在美国的生存是一个血泪史,在白人眼中,黑人就是愚昧,落后和野蛮的象征。白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具有凌驾于黑人之上的特权,他们千方百计的阻挠黑人的觉醒和反抗。诗人强调,虽然黑人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梦想在白人看来是不可实现的,但黑人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生存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

诗的第二节诗人用墙隐喻万恶的种族隔离制度。由于黑人风起云涌的反抗,美国在政治上早已废除了农奴制,但白人仍然在文化上独具霸权,在意识形态方面压迫黑人,幻想继续对黑人实施统治和奴役。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种白人造成的这种黑白种族的隔阂的愤怒之强溢于言表。

诗的第三节,诗人号召广大黑人奋起反抗白人的统治和压迫,用自己的双手打破种族隔离的牢笼,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即实现白人和黑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从根本上改变黑人的处境。

2从词汇特征,比喻与意象角度分析《当我长大》

2.1词汇特征

斯威夫特曾经这样定义过文体学:“把恰当的词用在恰当的地方。”由此可见,词与文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倾向,良好的措辞有助于使作品表达更加明朗,更能够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诗中词语的重复非常明显。据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重复是一种带有强烈主题投射色彩的行为,说话人主题投射的目的在于强调,说话人认为只有通过反复的强调才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特定心情表达出来,也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化。Dream在整首诗中重复出现了5次,表明主人公不断提醒自己,不能忘记梦想。wall和shadow重复出现4次,表明这堵“墙”以及“墙”所带来的“阴影”的厚重和难以摧毁,实则暗喻黑人民族要获得真正的权力和自由并非那么容易。Rise出现了3次,暗指这堵“墙”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事实上则意味着种族隔离制度的愈演愈烈。象征希望,温暖的sun在文中重复出现了3次,表明主人公渴求太阳的光芒,意指黑人民族渴望早日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和白人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处。

2.2比喻与意象特点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诗歌的灵魂。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理意深境远,读起来耐人寻味。这首《当我长大》以梦想为主题,诗人运用了明喻,暗喻,对比,重复和标点符号等修辞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描绘的的那堵将黑人与其梦想隔绝之墙不断增高,直到高于天齐的意象丝毫没有夸张,形象的再现了美国种族隔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全过程。同时,诗中由墙意象延伸的其他意象深刻的反映了美国黑人因种族隔离制度所经历的身心痛苦。

宣布废除奴隶制后,种族隔离现象之“墙”出现之前,黑人虽事实上未获得与白人平等的权力,却看到了希望的光芒。那时候,他们都有着“和太阳一样明亮――”的梦,但不久,“(种族隔离之)墙升起,∥慢慢的升起,∥慢慢的,∥把我和梦想隔离。∥慢慢的升起,∥渐渐暗淡了,∥渐渐遮住了,∥我的梦之光。∥升至高于天齐――∥墙”。种族隔离这堵“墙”,看似无形却高大厚实,挡住了黑人生活中的阳光。他们长期生活在“墙”的阴影里,在他们的面前和头上,“只有厚厚的墙。”∥“只有这阴影”。

太阳象征希望,温暖和幸福。黑人生活在只有“阴影”“黑暗”和无尽的“夜”的环境中,没有太阳。“阴影”“黑暗”“夜”给人一种寒冷,恐怖,绝望的感觉。这种长期压抑,绝望的生活导致黑人对美国种族隔离制度产生强烈的愤怒与不满。最终导致黑人对白人统治者的暴力反抗:“我的双手!∥我漆黑的双手!∥冲破这墙!∥找回我的梦!∥助我击碎这黑暗,∥粉碎这夜,∥将这影子打碎成∥千束太阳光,∥千个不断旋转的太阳之梦!”

3结语

上文从文体学的词汇特征,比喻与意象等角度分析兰斯顿・休斯的《当我长大》,从而希望唤起诗歌研究者对该诗人的进一步关注。作者诗风质朴无华,形象生动,内容多为反映美国社会黑人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其作品在启发黑人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民族自尊心、推动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上起到了很大作用。文体特征的错综复杂要求我们多功能多视角分析文学作品。运用文体学分析《当我长大》这首诗,使读者对诗篇内容、风格的把握和理解更加丰富全面。诗歌永远没有唯一的解读,因为诗歌本身就包涵了许许多多的意义潜势。

参考文献:

[1]LangstonHughes:asigrewolder.wikipedia

胡壮麟,刘世生: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莉:兰斯顿・休斯:黑人文化的歌者,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唐雯雯: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朗费罗的诗歌《雨天》,重庆师范大学,2009

中国梦诗歌篇6

游仙诗的发展流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首先,先秦两汉时期是游仙诗发展的初始阶段。先秦文学作品是游仙诗的源头,对后世游仙诗的发展、繁荣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庄子》《离骚》就是其中的代表。《庄子》中的故事多以寓言为主,语言恣肆,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在《庄子》中,他描写了许多神仙的形象,如姑射山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御风而行的列子等。庄子通过对这些神人与神仙的描写,着重要表达自己思想中的逍遥精神。无所依、无所侍的神仙形象与庄子所要表达的自由、逍遥的主题十分契合。其实,在先秦时期,《楚辞》中的《远游》已具有游仙的色彩。《文心雕龙•辨骚》中有这样的描述:“托云龙,说迂怪”“诡异之辞”“谲怪之谈”,这些评价很好地体现了《离骚》中想象奇特,杂糅神话传说的特征。在“美人”“香草”的审美意象之下,诗人上天入地,周游于山水之间,从不愿被世俗社会的污浊所淹没,集中表现了诗人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生命的高尚品质。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游仙诗发展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游仙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这种高峰的到来并不是偶然,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战乱,文人对于生命的感受、对于自我的关注更加凸显。面对无法解决的生与死之间的矛盾问题,他们转而祈求外界力量的帮助,于是服药求仙便成为他们逃避现实苦难的途径。游仙诗的创作就是为了摆脱生命有限的困扰,在诗歌的世界更好地表达理想、愿望的艺术呈现方式。除了社会政治的因素外,魏晋玄学的发展、道教的兴盛都是游仙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兴盛的原因所在。例如,在曹植的《仙人篇》中“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五游咏》中“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苦思行》中“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在神仙世界畅游的曹植,他的游仙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作为诗歌体裁确立下来的游仙诗是由曹植来完成的,而东晋的郭璞却是游仙诗的集大成者。最后,唐宋两代是游仙诗发展的繁荣时期,此后便逐渐衰落。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作为唐代文学的标志性代表便是诗歌。唐代诗歌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作为诗歌体裁中的“游仙诗”也在唐代达到了繁荣的阶段。宋代诗歌体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理趣”,因此在唐诗之外,自成面目。所以说游仙诗在唐宋两代达到高峰,这主要表现在:一,游仙诗的数量之多;二,许多诗歌大家,如李白、白居易、李贺等,都有游仙诗题材的作品流传下来,使得游仙诗在艺术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时期创作游仙诗最重要的诗人是李白,他的游仙诗作品数量高达62首。李白性格狂放不羁、喜欢自由,“仙人有待乘仙鹤,海客无心随白鸥”“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鉴”……这些游仙诗集中体现了李白在缥缈的仙界放浪形骸,张扬个性的人生理想。

二、游仙诗中的仙境构建

游仙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一种独特的诗歌题材。虽然游仙诗在众多诗歌题材分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在整个诗歌史上,游仙诗的存在意义重大。一方面,游仙诗的出现,使诗歌样式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游仙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亮点。游仙诗多以寻仙访道、游历仙境、人神交会、炼丹服药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转而走向神仙世界,以求内心的隐遁之情。在诗人笔下建构的神仙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游仙诗中的仙境建构多与“梦境”相关,给人一种缥缈、梦幻之感。在创作时,游仙诗多借梦境来仙游,道游,以此将仙境的神奇、瑰丽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不受现实的羁绊。以梦境来建构神仙世界,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审美表现力。郭璞的19首《游仙诗》多描绘他在梦境中所游的神仙世界,如“仿佛若士姿,梦想游列缺”的诗句就是这种梦境仙游的体现。再比如,李白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是在通过梦游来描写仙境,“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莺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在这个烟雾缭绕、幽深无底的仙境中,一群神仙披彩霞为衣,驱长风为马,翩跹而至,曼妙至极。李白用诗人敏感的心体悟着社会人生,最终借助游仙诗表现了自己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最后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似有力拨千斤之力,将诗人孤傲的性格、不屈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十分具有感染力。其次,游仙诗中的仙境构建美轮美奂,这与诗歌中意象的选取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曹植《仙人篇》:“湘娥为之弹琴,秦女为之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通过对湘娥、琴女、河伯等仙人进行描写来表现神仙的生活。再比如在郭璞的游仙诗中飞泉、紫烟、翡翠、流水……意象的搭配将神仙世界描绘得如此干净、美好,令人读后顿生向往之情。郭璞的游仙诗较前人比较有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游仙诗的创作上,他将隐逸与求仙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个人情怀的抒发,为游仙诗注入了新的内容,开创出了一种新的境界。再如李白的游仙诗中对于意象的选用更加多样,极富表现色彩。“蓬海”“玉液”“紫霞”“鸾车”“飞龙”……李白诗歌中意象的选取更加大胆,感彩浓郁。

三、游仙诗的美学价值

中国梦诗歌篇7

主持人上场(男)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槐花飘香,柳絮纷飞,奏响一曲春天交响乐。(女)春天是诗歌的季节,春天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仿佛都写满诗意;

(男)这个季节总让人想起,一片片嫩绿的小草,一只只吟唱的鸟儿,一缕缕芳香的泥土,一群群奔跑的孩子。(女)而那些奋发我们前行的诗歌啊,在岁月的流逝中,它们犹如一股美妙的清泉,时时洗涤我们的心灵。(男)金山下,蒲江畔,曲水流觞,(女)阳光沐浴,柳丝含情,绿叶赋诗。(合)且让我们举杯,与春天痛饮,与诗歌畅游,相醉于马高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敬爱的诗人朋友,亲爱的观众朋友,(男女合)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参加马站高中2008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在此,我们感谢您的到来,愿您在这里度过美好温馨的时光。(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莅临诗歌朗诵会现场的嘉宾,他们是: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最衷心感谢

(女)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现场的所有观众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男女合)马站高级中学2008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一(男)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合)春花春水春光春风,春思春寂春归春梦(女)这就是中国的春天,请欣赏《中国的春天》

朗诵者:高一(2)、(3)班同学

二(女)人生是美丽的奇迹,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男)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拥有着美丽的梦想!(合)那就让我们展翅高翔,让我们撑起生命的长篙,让我们启程远航,把命运交给未来,奔向为了,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男)请聆听《相信未来》

朗诵者:高一(5)班

三(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幅北国风光图令人魂牵梦萦,一代领袖毛泽东引领着我们走入了如此多娇的江山画面,请听诗歌朗诵《沁园春.雪》

朗诵者:高二(9)班

四(女)日月轮回,潮涨潮落,万事万物都有开始和结局。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注重自身生命的过程,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朗诵者:高一(1)班

五(男)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让我们把对春天的憧憬编织成一曲曲美妙的歌曲,唱响马高的校园。下面请欣赏《春天组诗》

朗诵者:高二(1)班

六(女)走进雨中,就走进了生命中最真的路!倾听雨中,才能结识丁香一样的姑娘!

请欣赏:诗歌《雨的印象》

朗诵者:七年(5)班

七(男)面对着清风,请把自己的诗情,留给春天的黄昏。面对着自己,请把心中的畅想,飞越渺茫的梦海。请欣赏:《清风吹断春朝梦》

朗诵者:八年(6)班

八(女)运动场上有你们地飒爽英姿运动场上有你们地拼搏身影你象一只雄鹰,翱翔在晴空之中你象一匹骏马,驰骋在战场之中(合)我们为你欢呼跳跃我们为你骄傲同学们,在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2008北京奥运之际,让我们心怀奥运,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吧(男)下面请欣赏由高二(7)班范青青、洪星星同学给我们带来《奥运之心》诗歌朗诵

朗诵者:高二(7)班

九(女)爱你,有时并不需要言语,文明的行为,是最好的诠释;爱你,有时并不需要表达,回响的歌声,是最好的慰藉。请聆听《英雄赞歌.枝》

朗诵者:高二(2)班

十(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请欣赏:现代歌曲版《再别康桥》

十一(女)春天的阳光是多情的,它用叶的浓清,花的娇艳和风的缠绵为我们编织着迷人的梦境。让我们用喜悦去寻找春天的阳光,用欣慰去感受春天的温暖。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一树春天》

朗诵者:高一(4)班

十二(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新的开始,春天是新世纪的希望。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的祖国,我要用太阳金色的语言,用心海浩瀚的蔚蓝为您写一首诗;请欣赏祖国诗歌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朗诵者:高二(3)班

十三(女)春天里,我们每天的感受都是新鲜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也是一种心情;更是来自心灵的一支歌。请聆听由高一(7)班李晓静同学给我们带来诗歌朗诵《像是一支歌》

十四(男)苍翠的高山,沉默不语,那是您的光辉形象,比它伟岸。(女)挺立的松柏,聆听您的英雄事迹,在您面前,才显得那么渺小。(合)让我们深怀一颗崇敬和感激的心,来缅怀先烈,告诉他们,我们永远记着你们!(男)下面由叶莹秀、黄慧彬同学给我们献上《阵亡将士纪念日》

中国梦诗歌篇8

关键词:穆旦梦想现实重建

穆旦的诗歌给人的感觉大都是压抑、深邃、晦涩,诗人喜欢使用“荒原”、“野兽”、“寂寞”、“死亡”等词,穆旦的诗歌充满着焦灼、内心矛盾的张力,但我们还是能从他的诗歌中找到荒原、绝望背后的希望母题。母题,在西方文论的解释中,鲍特金说“有一些异彩具有一个特殊形式或模式,这个形式或模式在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变化中一直保存下来;并且,这个形式或模式是与被这个题材所感动的人的心灵中那些感情倾向的某一模式或搭配相应的,我们可以断定诗歌中这样的一些题材的一致性”(《悲剧诗歌中的原型模式》见《神话一原型批评》)。梦想即是本文讨论的母题,本文的梦想,限定指漂泊的心灵,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随时可以止泊、休憩的地方。简而言之,是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本文以1940―1945年穆旦的诗歌文本为对象,梳理、归纳诗人内心“梦想”的流变过程,借以探索诗人在这一时期的精神路向。

1940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穆旦对现实的生存状态充满愤恨。这种激愤虽然充斥着40年代前期的穆旦的诗歌,但是我们细心寻找,还是可以在他的暴躁的主音外,寻觅到诗人内心深处安放的小小的梦想。梦想虽然是微音,但终归是诗人的心迹使然,我们尝试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梦想的梳理,探索诗人在这段动荡年代的精神路向。

40年代初期,刚走出校园的穆旦内心保留着一份“异方的梦”。这可能和诗人早期所受浪漫主义影响有关,或是年轻的诗人对于未来满怀着憧憬。但现实太让人疲乏,周遭是“污秽”、“脏水洼”和“死耗子”,每天的生活是围绕日用品打转,“生活是疲惫的”,但是诗人还是坚定的说出了“我必须追求”。在污浊的现实面前诗人喊出了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强音,诗人想去的地方,“大野里永远散发着日炙的气息,使季节滋长,那时候我得以自由,我要在蔚蓝的天空下酣睡”。诗人“异方的梦”有时还指向“美丽的真理”,或者包容万象的“大海”(“表现了一切而又归于无有”,(见《海恋》)。归纳起来,这些让诗人内心栖息的“异方的梦”,可以帮助诗人暂时躲避现实的苦闷,在诗人疲惫的时候,完成从现实的出逃。

然而个人的美好梦想太容易被残酷的现实轻易击碎,灵魂的疲倦终于席卷来了,“呵,我觉得自己在两条鞭子的夹击中,我将承受哪个?阴暗的生的命题……”(《蛇的诱惑》),穆旦由一个理想主义者蜕变为一个悲观主义者。这时候穆旦开始把目光从理想的乌托邦之乡转向生活在古老的华夏土地上的广大劳动人民,“人民”(有时候是“母亲”)成了穆旦自己梦想的对象。穆旦笔下的人民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他们一代代默默在祖先耕种的土地上劳作,他们是坚忍的化身,“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从屋顶传过屋顶,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的打鼾”[1]。人民的生活是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他们贫穷而无知的繁衍着生存着,“抗拒着荒凉,丛聚着”(见《小镇一日》)。同时,人民的身上却有着书写历史的强大本能,他们默默挑起了历史的重担,“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见《赞美》),穆旦坚信,我们的民族因为这样朴实的人民而再次充满希望,“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同样感激着“我们地母亲”,她带给我们的祥和的温暖,因为她,“从田野到田野,从屋顶到屋顶,一个绿色的秩序,我们底母亲,带来自然底合音”(见《春底降临》)。历史证明,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一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我们爱慕你,如今属于人民”(见《旗》)。“人民”承担了穆旦在这个忧思多难时代的理想抱负。

穆旦从缅甸战场的鬼门关归来,身心剧变,具体情形可参考易彬的《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1942―1945)考察》[2]。由于对整个现代文明的极度失望,穆旦放逐自己的梦想在上帝的怀抱里。尤其在1942年8月之后,穆旦摈弃了之前的轻浮的梦想,他感到之前自己是“幻想底乘客”(见《幻想底乘客》)。穆旦的诗友王佐良曾谈到:“穆旦对于中国新写作的最大贡献,照我看,还是在他的创造了一个上帝。”[3]穆旦诗歌中的上帝,虽然都是自我投射的对象,但却有明显的前后变化。在前期诗作像《我向自己说》中,上帝是作者更高人格的化身,穆旦藉以上帝思考社会问题。“我”对现实越来越心灰意冷,但是面对“命定的绵羊的位置”,“我”还是要奋起反击,“我仅存的血正恶毒地澎湃”,这是一种反抗的精神。从1943年《祈神二章》开始,穆旦真正的宗教情怀开始流露,上帝成为解除现实痛苦的主神,“在我们的面前有一条道路……如果我们能够看见……”,在穆旦低语的祈祷中,他看见了上帝,“在一无所有里如今却见你隐现……你的笑刺痛过我的悲哀”(见《忆》)。“上帝”成了穆旦心灵的避难所。

1940到1945年是一个王纲解纽的时代,作为个体的“人”,穆旦三次变更自己的梦想归宿地,由此可见诗人和现实之间是一种紧张的关系,那么诗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穆旦梦想的指归由“异方的梦”、“人民”到“上帝”,变换的过程看起来是在不断更替新的对象,梦想崩溃、替换的危机实则是穆旦内心的焦灼的体现,还原到历史本来层面,这是现实不断被解构的过程。我们在这个梦想不断建构、现实逐渐消解的过程中,还原穆旦当时的心境。

追求“异方的梦”的穆旦,对现实抱有幻想,他相信凭自己的满腔热血可以改变现实,但是个人对抗强大现实的失败,注定诗人要历经个体分裂的悲剧性的体验。1940年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穆旦,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梦想着“异方的风景”。穆旦迫切想要改变现状,他在《玫瑰之歌》中诅咒“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即使他的热情被消磨了,变为思想上的“一个老人”,他依然关注着“我总念着我孩子们未来的命运”,(见《漫漫长夜》)。据陈伯良的《穆旦传》中记载,“(穆旦)表面上不问政治,也没有参加共产党的组织群社,但他是一个‘左派’。他有意识的学过俄文”[4]。从这些史料中也可印证穆旦积极变革现实的心态;而现实却是如此顽固不化的坚硬,穆旦慢慢体味到了城市生命精神的空虚、匮乏、堕落,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我”想要寻找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但事实是“我”每天不得不徘徊在一堆日用品中间,心灵除了空虚还是空虚。作为对现实感到失望的思想上“一个老人”,周遭的状况让人厌恶,“那些的梦游人,庄严的幽灵,拖着僵尸在街上走的”(见《慢慢长夜》),可是老人的孩子们却战斗去了,“我的可爱的孩子们茹着辛苦,他们去杀死那吃人的海盗”。一边是对现实的无能为力的哀叹,一边是和现实的不断搏击。当放飞的一个个梦想都被现实嘲弄、击碎后,诗人渐渐明白当下生存状态的麻木沉沦,个体的“我”开始对自己的怀疑、分裂,直到诗人承认“异方的梦”破产。在《我》中,诗歌不停流露孤独、残缺的感觉,以及寻找不到“我”的悲哀,“幻化的形象,是更深的绝望,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仇恨着母亲给分出了梦境。”穆旦30年后在一封信中谈到:“旧社会中,青年人如陷入泥坑里的猪而又自认为天鹅,必须忍住厌恶之感来谋生活,处处忍让,把自己的理想都磨完了,由幻想是花园而为一片荒原。”[5]这是作者谈《还原作用》的一些文字,从中我们可以照见穆旦对现实由憧憬到破产的情感经历。

救亡是40年代知识分子书写的主旋律,穆旦自觉描写背负民族希望的“人民”形象,他对“人民”的审视是辩证的,他对现实表现更多的是承担。1940年下半年,日军进攻越南,云南立即从之前的战时“大后方”变为前沿阵地,1941年皖南事变、香港沦陷和英国对滇缅公路的封锁,时局越来越紧迫。据陈伯良《穆旦传》提供的资料,“(1941年)1月10日,也即开学不久,穆旦和他的同事们――叙永分校的三十八位助教,曾联名提出要求增加津贴”[6]。这表明穆旦开始投入到现实的斗争中,他逐渐放弃之前“小我”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目光投向苦难土地上的广大人民。穆旦在歌颂“人民”中并没有丧失理性的思考,穆旦笔下的“人民”是一个复杂的词语,他们是愚昧、惰性、历史的坚韧、刚强的血统等的化身,他们的身上不仅仅像同时代其他诗人歌唱的那样充满了光明的希望和力量,穆旦对于“人民”的思考,更多的是他们身上浓重的民族苦难意识。诗作《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描写北方的一个夜晚的小村庄,人们一代代默默的生息着,一个哇哇啼哭的婴孩,“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人民的历史命运在苦难的重压下似乎没有光明的轮回着。但是另一方面,人民的身上也渗透着历史的忍耐性,“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锄头……静静地,正承受雪花的飘落”。这种充满苦难耐性的民族,正是充满希望的象征。就像《赞美》中,诗人所赞扬的一个充满苦难的民族的潜在力量,因为他们“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对人民命运的思考,更深层面上体现的是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这其中渗透着穆旦浓烈的生命悲剧意识。穆旦以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照芸芸众生的时候,他发现“人民”的身上有许多他无法接受的性格,比如民族的劣根性,在《鼠穴》中,诗人尖锐的指出“我们是不败的英雄,有一条软骨”,这样的人民在啃食着“所有的新芽和旧果”。在《裂痕》的结尾,诗人发出了绝望的呼告“那改变明天的已为今天所改变”。由此可见,穆旦对“人民”的书写又是极为悲观的,在这种希望和失望的张力之间,穆旦的内心在痛苦的挣扎、斗争着。

穆旦诗歌中“上帝”的身影是复杂的,信仰上帝是穆旦寻求精神突围的一个策略,直到穆旦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现实。穆旦性格里非常爱国,“1942年2月……以一介文弱书生,出征缅甸抗日战场。”[7]鬼门关归来的穆旦,对于往昔与现实战斗的激情不见了,胡康河谷(野人山)的惨烈回忆穆旦心灵的打击极大,我们从他的诗歌中就感受得到。在《阻滞的路》中,诗人疲惫的说,“我要回去,回到我已迷失的故乡,趁这次绝望给我引路”。面对豺狼虎豹的现实,唯一的声音是“活下去,在这片危险的土地上”(见《活下去》)。在这之前,穆旦的诗歌中也有上帝的身影,上帝仅仅作为诗人关照当下生存状态的一个视点、媒介,像《蛇的诱惑》,诗人模仿《圣经》“创世纪”篇章,写人在现世中所经受的物质利益对人的灵魂的第二次诱惑。但是1943年的《祈神二章》,却是诗人投入全部的宗教热情写成的长诗,在对神的祷告声中,诗人痛苦的受难的心灵得以平息。其实,信仰上帝不过是诗人“在信仰缺失的慌乱中的临时救济策略”[8],在寻找灵魂归宿的过程中,诗人一直都是不断直面人生的困境,并且寻找突围的方法,所以,“上帝”只是穆旦诗歌创作的背景。在精神创伤过后的两年,就是1945年,诗人逐渐开始了对人生、现实的直面,尤其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更是带给诗人心灵“突围”现实的巨大勇气。与之前不同的是,历经了生死考验的诗人,在直面现实的时候,大有一种鲁迅的“反抗绝望”的气质。他对当下的时局采取的是讽刺、嘲弄的态度,几乎不抱幻想,只是做尽可能深刻的揭露。最突出的就是《通货膨胀》,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笼罩的戏谑、嘲讽。穆旦的内心到这个阶段,基本上已经强大到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

自此,穆旦完成了自己对现实的重建过程,穆旦由一个对现实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成长为时代的孤独战斗者。穆旦试图通过不断的建构自己的梦想,来达到和现实的沟通、和解,展现了作为诗人的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路向,并且穆旦把这种精神路向做了诗化的升华。1945年后穆旦开始大量书写现实世界,他的诗歌逐渐转向深沉、稳重、成熟,抛弃对现实持有梦想,更多的开始干预现实、直面现实,这种诗歌风格的转变我们通过对他的“梦想”母题的梳理,已经可以窥视到端倪。

参考文献:

[1]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95.

[2]易彬.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1942―1945)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3]王佐良.一个中国新诗人.文学杂志,2004,2.

[4]陈伯良.穆旦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50.

[5]郭保卫.书信今犹在诗人何处寻――怀念查良铮叔叔.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179.

[6]陈伯良.穆旦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55.

中国梦诗歌篇9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题记

缕缕清风,抚着脸颊,窗外阴雨绵绵。半开的窗户,偶尔调皮的雨丝飘进来亲吻书桌。受够初三的疲倦,放弃解答无聊的试题。在午后的闲情逸致中,轻轻捧起雨巷诗人的诗集,融入另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心灵,从未有过的惬意在此刻绽放。

朦朦胧胧中,仿佛到达一片凄凉的秋景中,一只小麻雀无助地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寒风吹过,我独自伫立在道路边,更加孤独无助。“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死叶在大道上萎残;雀儿在高唱薤露歌,一半儿是自伤自感。大道上是寂寞凄清,高楼上是悄悄无声,只有那孤零的雀儿,伴着孤零的少年人……”凄凉的声音响起,伴着凄凉的景,那凄凉的诗歌,显得更加悲凉。

我颤抖着抱紧双肩蹲下来,突然,感觉手背上传来凉意,抬头仰望,天上飘下无数雨丝,而眼前是一条小巷子。雨中,那寂寥的巷子里,一位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独自撑着油纸伞走过巷子。静静地,转眼消失。“雨巷,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轻轻吟诵起这首凄凉、惆怅的诗歌,在雨巷诗人心里,该是怎样的愁啊,才能写出如此迷惘感伤的诗歌?难道,我竟是走进了诗歌中?我悄悄向悠长的雨巷走去,怕惊醒雨巷寂寥的梦。渐渐的,那凄凉的景象慢慢模糊。

一只蝴蝶飞进我的视线,从苍翠的槐树叶上,它轻轻地跃到,饱和了古愁的钟声的水上,它掠过涟漪,踏过荇藻,跨着小小的,小小的,轻快的步子走。然后,踌躇着,生出了翼翅。然后,消失。用尽一生追求双翼,实现梦想时,不久便将死去。人们只记得歌唱一夏的蝉如何捱过七年漫长,对你永是赞美,不知你为梦想已耗一生。“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我哀叹着,如此悲凉的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战火的气息,我看见,举国上下动荡不安。转而,在牢房里,雨巷诗人在奋笔疾书。我迷茫地游荡在此,悲叹诗人悲惨的遭遇,又为他在牢里奋笔疾书感到一丝可笑,为何不放弃?这样的你能做什么?牢里传出一句话,我不禁怔了一下,似在回答我的话:“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中国梦诗歌篇10

关键词:现代诗歌;诗歌教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H319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作家,但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作家的梦。是否?

说文学,不敢当;说语文,尚可以。我非作家,亦非诗人,我只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愿引领你们,走入文字的梦里。因为,昨天纷纷扬扬地下了今冬第一场雪;因为,今早上班,我的办公桌上放着的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

赏雪/作者断肠人(从字迹可以轻易看出此作者乃张玄志同学)

房里的人儿/冷着。

房外的雪花儿/飘着。

神说要有雪/于是雨水成了雪。

神说要有人/于是泥土成了人。

人伴着雪/雪伴着人/不知是人赏着雪/还是雪赏着人。

最后雪化了/人走了。

是啊,岂止张玄志同学一个,是你们,不知从何时开始对文字有了感觉,这是我愿意看到的。

是的,我曾对你们说:诗人,难成职业;诗歌,没有学校;赏诗,可以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写诗,往往没有技巧可传授,全在感悟和揣摩。

你们曾遗憾地嘟哝:古诗词,只是背诵,不再写了;现代诗歌,只是赏析,不再考了。你们也曾笑着抱怨:为什么每次考卷上的作文总有“诗歌除外”的限制?

你们通过学习《纸船》喜爱上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你们在《乡愁》的叹咏中认识了乡愁诗人余光中,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致橡树》让你们念念不舍……你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超乎了我的想象,在你们的请求下我们班举行了诗文朗诵会,你们争相表演,很是热闹。台湾诗人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激发起你们内心莫名的惆怅: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老师当然也是兴致大发,为你们朗诵了艾青的长篇叙事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引得你们泪水涟涟,一首网络佚名诗歌《妈妈,我等了你二十年》更是让你们懵懂的心灵学会颤抖,“为什么啊”“为什么”的呐喊质疑让老师也无言以对。

你们可知道: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思想的精魂;诗歌,是诗人用近乎游戏的文字,做着文字的梦。我愿意带你们走入这文字的梦里!

早晨见到你――你早

中午见到你――你好

分别时见到你――你

你去吧

几许惆怅,几许豪迈,短短数行字,尽在不言中。我说,这是当年老师的同学写的惜别诗。你们说:我们也能写啊,老师!这可是我希望的呢。于是,有了你们的一首首诗歌习作:

(刘胡陈同学)早晨见到你/你在看书/晚上见到你/你在看书/多年后见到你/你在写书

(卢红同学)夜的深处/缓缓地/飘来一只蟋蟀的愁鸣/它是我童年在草丛捉到的那一只吗

(卢红瑾同学)火烧云/谁家的孩子/悄悄拿走了爸爸的打火机/不小心/把天空烧着了

(胡春蕾同学)一年前/在这里初识/我们是一张干净的手绢

一年后/在这里相知/我们是一首动听的曲子

一年后/在这里思念/我们是一颗可口的巧克力

(杨宁同学)小时候/你透过窗望向我/我正哭泣/你笑/我也笑

长大后/我透过窗想起你/你的面貌早已模糊

对你的思念如溪水般/绵延不断

(张玄志同学)早晨见到你/你在打“杀”/中午见到你/你在打“杀”/以后见到你/你在打工(注:“杀”者,网络游戏“三国杀”也。)

(李小龙同学)路边的草/我落在这土地里/顽强地钻出了土面/太阳给了我力量/大地让我扎根汲取精华/我是一株牛筋草

(周庆同学)上课时/你压抑/放学时/你奔放/上课时/你发呆/下课时/你发疯/考试时/你惨了/受批评时/你顿悟了/批评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

(彭俊杰同学)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会飞到黑暗的尽头/寻找最后的一缕阳光/假如我是一只鼹鼠/我会钻到地球的最底层/挖掘最初的一段历史/可惜/我什么都不是/只无能为力

当我在班上宣读你们的大作的时候,你们是那样的安静,那样的欣喜,你们不时为同学的妙语啧啧称赞。当我大声宣布:一个诗人的班级诞生了!你们的脸颊激动得红扑扑的。

我继续读着曹译文同学的小诗: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是个小笨蛋

长大后/妈妈对我说/你是个小坏蛋

后来啊/妈妈对我说/你是个大傻蛋

而现在/妈妈对我说/你是个王八蛋

顿时,你们和老师一起,笑得、急得眼泪直流。“我可怜的孩子,咱们把‘王八蛋’改作‘宝贝蛋’,可乎?”我们还是笑作一团……此刻无需更多的评说了,尝试和成长的快乐充盈在文字的梦里。

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找到那种韵味,那种感觉,这已足够。更深更远的梦将有赖于你们的灵感、兴趣、悟性。

老师想告诉你们,爱上文字就是爱上高雅,爱上生活,你们的灵魂会有了寄托,有了重量。走在文字的梦里,敏感美善的渴求找到出口,浑噩无奈的时光找到归属,谦卑、脆弱、仁厚的心灵寻到慰藉。走在文字的梦里,你们会更淡定,更善良,更勇敢。

至于,梦圆何时?梦醒何日?梦碎何方?不必计较。

或伴一杯香茶,挑灯夜读,或倚坐窗前,凝视远方,或斟酌文字,挥洒心迹,老师带你们走入文字的梦里,去感受那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

总结:

品读此文,心有“四动”。

动者之一,羡慕这群孩子。他们活泼,他们快乐,他们有强烈的求知的欲望,他们充满稚气和智慧,他们有一位愿意以心灵相交互的好老师。他们是幸福的学生。

动者之二,是为这位老师。他诵诗,他荐诗,他讲诗论道,他作文字,他博学而诗意,似不动声色,却为孩子们敞开了诗文的阳关大道。他于不经意中经营着他的语文王国。他是美善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