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对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7:17

祠堂对联篇1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百代孝慈山仰泰;以燕以翼宏堂构;

先代贻谋由德泽;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孔惠孔时洁蒸尝。

后人继世翼孙谋。诗书礼乐尽修齐。

孝孙弟恭皆学问;金鼎焚香香结彩;

春露秋霜崇祀典;秋霜春露怀先泽;

先祖是皇礼莫愆。银台秉烛烛生花。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祠堂对联篇2

上联:余地有亨泰

下联:庆盛多吉祥

上联:绳其祖武

下联:佑我后人

上联:聪听祖考之懿德

下联:思贻父母以令名

上联:是训是行赞乃祖武

下联: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上联: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

下联: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上联:元吉光耀在上

下联:福禄繁荣来成

上联: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

下联: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上联:树发千枝根共本

下联:江水源同流万派

上联:春秋匪懈

下联:继序不忘

上联:孰事有恪

下联:明德维馨

上联:奉先思孝

下联:敦族言欢

上联: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

下联: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上联: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下联: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上联: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

下联: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上联: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

下联: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上联:一脉源流先世泽

下联:满堂酝酿太和春

上联: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

下联: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上联:雨顺风调四时无害

下联: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上联:礼以待人恭以致昌

下联: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上联:富贵贵在创业

下联:愉悦福于劳动

上联: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

下联: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上联:土能生万物

下联:地可发千祥

上联:福星高照栋宇

下联:礼乐幸来紫阁

上联:本支百世不易

下联:蒸尝万古如斯

上联:百年树德()

下联:奕代流芳

上联:土产无价宝

下联:地生有道才

上联:乃圣乃神监有赫

下联:维宗维袒启无疆

祠堂对联篇3

广东南雄珠玑巷是古代中原南迁氏族的聚居发祥地,这条先后居住过159个姓氏的千年小巷,在改革开放后,吸引了许许多多海内外的珠玑巷后裔子孙们前往认祖寻根,小巷数十家新建的各姓氏宗祠蔚为奇观,堪称中国的姓氏宗祠博物馆。

认祖寻根重建宗祠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有崇拜祖先的民族传统。改革开放以后,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珠玑巷后裔从珠三角,从港澳台,从海内外回到珠玑巷认祖寻根。当他们看到古巷里曾经拥有的许多姓氏的宗祠,在历经千年的兵荒马乱和时局变迁后,或成残垣败瓦,或破旧不堪,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萌发了重建宗祠光宗耀祖的设想。

苏氏大宗祠是珠玑巷首家重建的宗祠,广东南雄珠玑巷苏氏联谊会会长苏中平回顾15年前的情景:当时有陈丕显、欧初、张建勋、金阳等一大批解放战争时期曾在南雄打过游击和解放初期曾在南雄工作过的老领导及一大批专家学者积极倡议,借助珠玑巷人南迁的移民历史文化,成立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要修建好珠玑巷,通过珠玑巷这个被珠江三角洲人称为“七百年前的故乡”和“桑梓地”、“发祥地”的平台,把珠玑巷建成中国百姓纪念馆,使珠玑巷成为“缅怀先人、吸引游人、激励后人”的旅游胜地,促进南雄社会发展。这个倡议得到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知名人士霍英东、马万祺和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广州市市长黎子流等领导人的支持。在各级领导重视支持下,1995年成立了“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联谊会的领导向香港苏氏宗亲会会长苏家荣、霖等领导及珠三角苏氏宗长建议,请港、澳、珠三角南迁的苏氏宗亲带头在珠玑巷重建宗祠。苏氏宗亲立即响应,成为珠玑巷重建宗祠的首家。1995年11月28日,“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召开成立大会,苏氏宗祠也于当天独家举办开光庆典,许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数千参会人员也前来苏氏宗祠参观祝贺。15年

来,苏氏宗祠、“广东南雄珠玑巷苏氏联谊会”每年都接待数千宗亲前来寻根问祖,查找本族的源头。

仿古祠堂岭南风格

苏氏大宗祠重建后,珠玑巷后裔其他姓氏的宗亲也一呼百应,纷纷发动捐资,在珠玑巷重修或重建本姓纪念馆、宗祠。近10多年来,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座修缮一新的大宗祠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宗亲,这些仿古宗祠,大多具有宋、明、清等时代的建筑特色,栉次邻比。在一条街上有数十家各姓氏大宗祠的壮丽景观,恐怕除了珠玑巷,在其他地方是很难找到的。

誉称天下第一大姓的李氏大宗祠是珠玑巷众多重新修建宗祠的典型,宗祠建于古巷一个鱼塘畔,山环水抱,风景宜人。李氏大宗祠2006年11月竣工,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仿古代岭南建筑风格,由前厅、群贤厅、祭祖厅(祖堂)、功德厅、功德园、聚龙湖、聚龙桥等7个部分组成,祠宇高大雄伟。屋脊上集石雕、瓷塑、陶塑、彩画等工艺于一体的装饰,展示出博大精深的李氏历史文化和珠玑巷的地域文化。祠堂屋顶,锅耳型状的风火墙,金光灿灿的琉璃瓦,显得十分气派。

群贤厅中汉白玉石雕刻的老子塑像和唐太宗李世民塑像安奉在厅中左右两侧,24位李氏先贤画像悬挂在两侧墙上,向后人展示李氏祖先的显赫。《道德经》、《治世圣言》大型文字石刻镶嵌在群贤厅正面墙壁之中。

李氏大宗祠第三进为祭祀祖堂,祭祀祖堂中间高挂着《陇西堂》横匾,牌匾下的神龛上安奉着李姓开姓始祖利贞公的石雕神像及李氏列祖列宗的神牌位。祖堂右侧墙上悬挂着彩色精致的《陇西堂李氏世系图表》。祭祖厅的石柱上雕刻着香港李东海博士撰写的对联:“启后承先子孝孙贤问祖应从珠玑巷;慎终追远宗和族睦寻根且在陇西堂”。

李氏大宗祠的功德厅所展示的内容以缅怀先祖,启迪后人,记载历史为主题,记载珠玑巷李氏南迁的史实,展示李氏南迁后裔的发展等。

最能体现岭南宗祠建筑风格的还有珠玑巷梁氏大宗祠,其主体建筑高昂、气派;三进、两天井,“三雕、两塑”;宗门、青云巷、衬祠、屋脊及宗祠装饰等均按岭南风格建造;祠内六条大柱高大圆粗,全用“波萝格”整木而成;大门口两条门板石及祠内石柱,全由整石而成;天井及青云巷之石板均由优质麻石铺垫;大门两边之砖雕寓意吉祥,精雕细刻;祠内“安定堂”、“千乘家风”等牌匾庄重得体;10多副对联均由梁氏宗亲创作,由著名书法家书写,褚底金字,熠熠生辉;祠内石雕、砖雕、木雕、灰雕,龙飞凤舞,巧夺天工,可与广州的陈家祠、佛山梁园相媲美。

此外,具有“王者之风”的刘氏大宗祠的仿宋建筑;黄氏大宗祠门前的华表和马车造型的“祖训”石碑;黎氏大宗祠外广场“报恩”方亭、“尚贤”方亭、牌坊式照壁、“功名碑”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观价值。

宗祠文化内涵丰富

千百年来,中国的每一个宗祠都有自己的堂号,这是中国姓氏宗祠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目的在于使后世子孙明了自己姓氏与族属的来源,铭记祖先的功德。许多姓氏的宗祠,都设有专门的展览室,游客在参观中,可以了解中国汉族各姓氏的起源及其开枝散叶的迁徙路径,了解从古到今各姓氏历史名人的感人事迹。珠玑巷的邓氏纪念馆堪称珠玑巷宗祠文化的典型代表。

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会长邓衔富先生告诉记者,“南阳堂”是邓氏宗祠的堂号,它标志着邓氏先祖的发源地是河南南阳。为使邓氏后裔寻根溯源有据,弘扬先祖业绩,对后代进行爱国、爱乡教育,在邓氏大宗祠内设立了邓氏纪念馆,馆内设九个展室,分别展出邓氏源流,邓氏文物,邓氏先贤业绩,邓氏有关人士慈善公益,捐资办学,造福桑梓事迹以及有关人员的文艺书画作品。

在邓氏纪念馆,人们可以通过展出的图片和实物,详细了解邓氏的起源和演变,历史上邓氏族的分布和迁移,当代邓氏的分布情况,邓氏人群的血型分布特征,各个年代的邓氏族谱,邓氏历代名人介绍等珍贵资料。最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专门开辟了世纪伟人邓小平以及民族英雄邓世昌的事迹展览室。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展览室中,所展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其内容之丰富,让参观者感到惊叹不已。邓衔富先生告诉记者,邓小平是中国邓姓族人的骄傲,为了办好邓小平展览室,他除了专程前往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国家档案馆外,还专程到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以及“”期间邓小平被“疏散”到江西劳动的新建县拖拉机厂收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完整地记录了世纪伟人邓小平一生对革命对民族的伟大贡献。在展览室中,有一尊由邓氏香港宗亲敬献的邓小平半身铜像,许多参观者在铜像前摄影留念。

祠堂对联篇4

清初修建活动:“康熙甲寅之变,兵燹为灾,庙屋几毁。制府邺园李公视师于衢,捐俸力谋鼎新。”[6]“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博士衍桢集资重修。”[7]晚清及以后的新桥街家庙修建活动:“合钱一万八百有余串,遂撤旧宇,起新宫—经起于元年十二月,讫工于三年四月”[8]。光绪八年金衢严道桑树勋饬三属官绅也对博士署、大成殿、大成门也作了一定规模的整修。1946年衢州绥靖主任公署借驻办公并对孔氏家庙略作修葺。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整修南宗家庙,于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衢州孔氏南宗与江南祠堂建筑功能延变与建筑形制发展

1宋代时期

赵汝腾在《南渡家庙记》详细记述了孔氏南宋家庙的主体建筑、规模及其布局,“规制比于曲阜”、“对庙门而中为玄圣殿,西为齐鲁,后为郓国,祠沂泗二候于庑之东西,又别为室,以祠袭封之得祠者。后为堂,日思鲁,俾之合族讲学,且以志不忘阙里之旧也。堂之东亭日咏春,以憩四方之士,仰止高山,低回而不能去者,为屋二百二十有五楹。”屋宇总数约为当时山东曲阜孔庙的三分之二左右,主体建筑包括有:庙门、玄圣殿(即正殿)、寝殿(即郓国夫人殿)和东、西庑等,称其奉指按“常定制”营建。《孔氏祖庭广记》有一“宋阙里庙制”图,反映了当时庙门规制:头门、书偻和仪门[9]。宋代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与山东曲阜孔庙相比,主要区别有二:一是山东曲阜孔庙有专祠奉祀孔子父母,山东曲阜孔庙的齐国公殿和鲁国夫人殿位于孔庙正殿的西面并自成一个院落;而衢州宋代菱湖家庙并没有设置专祠,只有配祀于西庑;二是衢州宋代菱湖家庙有思鲁堂,是“合族讲学”之场地,也取“思鲁”之名,让子孙世代不忘“阙里之旧”。值得注意的是,据《南渡家庙记》,孔庙西侧设计有“家祠”。“祠袭封之得祠者”,应该是祭祀历代袭封衍圣公神主之所,从当时的平面布局来看,孔庙在左、家祠在右前,族人居住区在右后,这符合宋代重文、重祠的营建思想观念(见图1)。

2元代、明初期

明初期崇文坊家庙由同知萧显修拓移,建筑有前殿(即正殿)、寝殿(即郓国夫人殿)及东西厢房,并“建大成之门与殿相称”。由于元代、明初期,衢州孔氏让爵后失去袭封待遇,也并没有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崇文坊家庙大殿前厢房“东以待渴庙之宾,西设教读以训孔氏子孙”,即将西厢作为私塾之地。崇文坊家庙具有祭祀、教育两重功能,是一种浓缩的文庙建筑:作为家庙,崇文坊家庙限于民间性建筑,规模较小,东西厢由传统的配祀功能转化为接待、家学功能。《礼记•中庸》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诏令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庙学合一”成为后来的定制。从“建大成之门与殿相称”一话来看,大成门成为当时的流行俗词,与其对应的“大成殿”符合以下观点:正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唐代时称为文宣王殿,到了宋代,由于赵徽宗尊崇孔子,取“集先圣先贤之大成”之意,将其更名为大成殿。(见图2)

3明代中期

根据明代正德十六年的《衢州重建孔氏家庙碑》[10]推测,明代中期新桥街家庙“规制宏敞”,此次营建的主要变化有四:一是“界为二区,缭以高垣,立庙于东,作廨于西,外建二门,以别庙、廨”。即以门、墙分隔出“左庙右廨”的格局。现存孔庙内有石碑刻有明代的《诏建衢州孔氏家庙》图见证了这一点。二是增加了许多祭祀建筑,如东侧的恩官祠(后称报功祠)、启圣祠、西侧的袭封祠、六代公爵祠等,这显示出它集合明代的宗族制度,称“妥灵有地,收族有方,凡庖、湢、燕、集之所,无弗焕然者,而庙始备矣”。三是孔庙中轴线大成殿后面的寝殿为一楼阁建筑,上称思鲁阁,下称“燕居”。四是孔庙西侧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廨署(俗称孔府)功能多样,主要为五经博士的办公与生活所用,主要建筑有:孔圣先宗门、翰林公署(即大堂)、尼山嫡派、圣泽楼(即书楼),楼后围墙外还有一咏春亭。博士廨署中的圣泽楼(即书楼)是传统“左庙右学”礼制的部分反映,与元代文庙有一定关联: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建文庙,国子监(即太学)建在庙西,北建崇文阁藏书。但孔氏南宗家庙没有供祀文昌帝君,也没出现有文昌阁魁星楼之类建筑。(见图3)

4清代初期

康熙《衢州府志》有一“孔氏家庙旧图”,它一方面表明康熙年间家庙建筑的“左庙右廨”总体布局尚未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表明,清代初期时“孔氏家庙”的“左庙右廨”中的“左庙”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即头门(先圣庙门)与大成门(仪门)之间的空地东西两侧都设置了围墙及大门,其实质上是强加了东西两轴线,孔庙真正实现了中、东、西三条轴线外加一“廨”轴线。(见图4)

孔氏南宗与江南祠堂建筑艺术的关系

1建筑特征

明代正德十六年的《衢州重建孔氏家庙碑》多为二层楼,寝堂为三层楼五开间,其规格比现存江南民间祠堂略高。江南明代祠堂的寝堂多有二层,如建德叶氏支祠、徽州宝轮阁等。康熙《衢州府志》有一“孔氏家庙旧图”多为一层楼,其规格比现存江南民间祠堂相符:江南清代祠堂大部分平面为正方形,面阔五间,多为矩形,除局部次间、梢间采用穿透式外,正间多采用抬梁式,以便活动。

2建筑布局形制

虽然道光以后的孔庙依不同的祭祀功能设置三条主要主轴线,这是以大成殿为主的空间布局方式,并将三组功能不同的建筑群所形成的主要院落沿着南北纵深轴线串联布置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明代正德十六年的《衢州重建孔氏家庙碑》中的图示更加符合江南许多“大门加两小门”的建筑格局,明代孔氏家庙是江南早期建筑布局的最早图证。江南许多祠堂主体建筑均分布在一轴线上并通过厢房、走廊串接。主要建筑形制有对合式、回字型建筑两种,前者多为前后二、三进夹厢房天井组成,后者有前厅、享厅、寝堂、过廊和内天井构成,即在中轴的主建筑加侧屋、庑屋,形成一个“回”字,如明代芝堰孝思堂、长乐金氏大宗祠、兰溪女埠章氏家庙。这两类建筑与孔氏南宗相比,对合式建筑较为紧凑,回字型建筑类同于孔氏南宗的中轴线部分。只不过民间的祭祀的要求远远没有孔氏家庙的复杂,孔氏家庙的东西两侧轴线中的祭祀建筑在民间得到了整合,即明代未期开始,民间祠堂正堂两侧的庑廊设计成一排以“间”为单位的祭祀功能区(如金华兰溪长乐村金大宗祠),这不能与孔氏南宗以“栋”为单位相比,从而也不能显现左右两侧的活动轴线。

3家庙、住宅、文庙、学堂位置关系

南宋菱湖家庙位于“宅之左”,江南大部分祠堂建筑也是如此,如《季氏祠堂碑记》记载,明代永嘉季氏祠堂“祠建宅东,地临水面山,正堂峻翼,应以曹门,两庑廊轩,四周垣墙而通衢绕之”。到了明代中期正德年间,新桥桥孔氏家庙趋向复杂化,即初步形成东、中、西三条轴线,中轴线已形成一文庙建筑群,对向界开外,具有某种官方性质,而东路则更是一个私密场合,是一个家祠,西路日渐转化为学堂。到了明代晚期,学堂也是祠堂营建位置的重要参考,如“二十二世章懋公登进士送翰林院修编,辞官归里后,办书院讲学。明万历年间,后代在其学里门旁建家庙睦亲堂。”

孔氏南宗家庙与江南祠堂建筑的地方特色发展因素

1与祭祀制度的关联发展

官方祭孔:绍兴年间朝廷为孔氏南宗家庙铸制铜印,颁定祭奠孔子仪式。明清两代时期规定了祭器、祭品和乐器名目、数量,这无疑是衢州孔氏南宗中轴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家祭:宋代的孔子及万官夫人楷木像、宋代“思鲁阁”、明清两代的“五支祠”、“六代公爵祠”建筑是其他地方的文庙建筑所没有的。它们实质上江南地区的一种家祠形式。这正是东、西轴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报功祠等建筑在清代得到普及,如衢州江山张村的张氏宗祠。

2与宗族、书院、教育制度的关联发展

江南一般性的祠堂营建略有不同于普通建筑,常有一系列活动,上报朝庭、取名、立石碑、设祠田、设管理团队与规章制度。在历史中,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大部分时期都受到官方的资金支持,如绍兴六年的“颁赐铜印,并计口赐田,以供族人祭祀、生活”、南宋宝祐三年的“拨钱36万缗”,明代初期的“命知衢州军民事王恺修葺家庙”、明武宗正德元年的“动用库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次报部拨款修葺”、道光元年(1821)的“衢州知府周镐及继任谭瑞东倡捐改建”。正如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因封爵未复,祭田仍纳官粮,无力自行修葺,遂又逐年损毁”一样,江南民间祠堂的营建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民间的办法“靠祠田”来新建、修建祠堂的背后离不开宗族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另外,江南祠堂营建多与儒学、礼义相关联。明代前期比后期公共建设的祠堂多,公共祠堂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传统公共名人(如陆贽祠、忠节祠、赵扑祠)与当代功臣(如上表中的詹金忠祠、陶成祠、汤和庙),这些公共名人庙也为明代以后的祠堂提供了借鉴基础。

祠堂对联篇5

关键词:晚清金银珠翠首饰业商会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民间资本与财团不断理论。所有商铺与作坊往往通过商会与行业自律保护自己的利益,调整本行业的经济活动,互通行情,避免同行竞争而引起的利润下滑。正乙祠金银宝珠首饰商会创建于清代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张宗平,吕永和译的《清末北京志资料》“会馆”一节中提到北京会馆大抵有两种,一为同业商人设立,一为在京同乡官绅设立。正乙祠却是兼顾同业同乡的行业组织,最早是浙江籍商人在京城集资共建的银号会馆,是以业缘、地缘为基础的行业会馆。正乙祠商会构建之初是基于同业之同乡互助与联谊,《重修正乙祠碑记》谓之:“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简短的四句,体现了传统中国商业行会发展的特征与功能。

奉神明

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不同所敬仰的祖师爷,正乙祠金银宝珠首饰商会也不例外,修园驻台供奉神明,一来可以消灾祈福,二来可以标注身份。同治四年《重修正乙祠整饬义园记》碑记:“鸠工庀材,为堂三楹;后室称之,以妥神像;周其廊庑,辟其户牖”。碑文细解大兴土木,准备建设的正乙祠原设计是一个前后院各三楹的、堂下周屋环连的祠堂式院落,其中后殿三楹内用于供奉神像的祭祀场所,此后历经修缮,又有扩充。据祖居于此的高增垣老先生回忆,清末时期正乙祠的大门原开在西侧,回廊转入正堂前段是供眼光娘娘的殿堂,意喻希望眼光娘娘保佑商家心明眼亮、生意兴隆、逢凶化吉。从正门进来第一个门楣上有一块匾额,黑底金边,上书三个行书“正乙祠”为金色,上款康熙××年。东院供的是文昌帝君和三官,往南约十米处有一座魁星楼,供魁星神像。商会通过每年定期的敬祖与礼拜仪式,商友间彼此交集,汇聚一堂。

立商约

修祠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订立商规,其实质是商贸同盟。当时北京经营珠花辑翠的“四大恒”金店,都是正乙祠商会的重要发起者,以他们的影响力加上其他银号金店大户几近垄断北京金货市场的大半江山,使商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制定买卖价格,操控货币价格,稳定市场供需,实现商贸公平。

联乡谊,助游燕

联乡谊,是以地缘为主商会的主要联众方式,一方面,出门在外,互有照应,另一方面,可以资助同乡人异地游学经商。

《重新正乙祠整饬义国记》中提到:“正乙祠创建自国朝康熙庚寅,贾人所以答神庥,笃乡谊,萃善举也。”可见正乙祠的会员东家们一切从“礼义”出发,他们虽然来自“山深土瘠”,“淳朴无文”的南浙,当他们获得盈利之后,始终不忘同乡之情。他们提倡“既富既教”以儒学文化为基础,以亲属和乡土为轴心,从内容上说强调伦理秩序,对人信义,奉行普遍主义的社会性道德。如《正乙祠公议条规》第二项记:如有忠厚之人,横遭飞灾,同行相助,虽冒危险不辞,始全行友解扶危之谊;第三项记:本行乡亲,有孤苦伶仃,妻离子散者,访其为人,平素忠厚,或受人诬害,必得亲族赴会中,吾行捐助,使归故乡,或安其所;第四项记:公建斯祠,乃吾敬神之地,……妇女不得在堂上起坐饮;第五项记:会中诸友出仕者,捐银十两,如不给者,量力捐助,新设银号者,捐助五两;第六项记:现年会首,一岁之内,大小事件,务要相闻……费之为盈为歉(欠),多则公捐,少则自派,将一年所办出入银钱,等级簿籍。这种植根于中国传统小农社会的道德伦理并以此建立的社会秩序体现了终极关怀的儒家观念,也成为传统中国商会的基础。《重新正乙祠整饬义国记》碑文因此赞曰:“虽中人,亦蠲除鄙客,彬彬然有士君子风。”由地缘而发起的浙江商会以“乡土与家庭”观念为核心的组成构建还表现为对客死他乡故人及家庭的关怀,如碑文中道:“恐乡人越数千里来,无以联之;联之或慢易,甚且积渐至为不义。以谓人无论智愚,未有对神明而敢肆厥志者。”字里行间渗透着浙江商人对自己的同乡一片同情之心。

正乙祠作为浙江商会在清代北京的金融界及商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它是北京第一家以金属货币为经营基础的行业商会,在民国时期更被挂名“金银宝珠首饰商会”,执京城金银珠翠首饰业之牛耳。它的构建思想和管理模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学缘组织及信仰组织的共同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成为北京传统首饰手工艺传承的基础。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传统工商业者所组织的商会,只是处于城市居民中下层工商业者的民间组织,纵然在封建帝制的后期,民间金融资本的强势使金融类行会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商会的主要职能是制订行规,限制和规范同行业成员的各种活动,充其量成为官府管理模式下的协助者。

参考文献:

1.刘娟.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商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北京商学院学报,1996.4

2.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北京出版社,1989

祠堂对联篇6

尊敬的各位宗亲、及全体来宾:大家好!

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宜丰县清溪黄氏宗祠落成的大喜日子,我内心十分高兴。首先谨让我代表铜鼓黄氏宗亲理事会以及天宝黄氏宗亲向清溪黄氏宗祠的落成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对关心、支持黄氏宗祠建设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祠堂的建设付出辛勤汗水,作出重大贡献的青溪宗亲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宗祠千秋,族望万代"."追根溯源修家谱,继往开来建宗祠".宗祠对一个氏族能起着稽考先贤文化、缅怀先贤美德、铭记先贤奋斗史的作用,同时也激励后辈去敦亲睦族、尊祖敬宗、弘扬祖德。宗祠它体现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黄氏宗祠它是传播我们黄氏优秀历史文化的阵地,是展示我们先贤优良传统文化的舞台。宗祠它能引导我们去探索黄氏源流,发掘黄氏人文,同时也是弘扬江夏黄氏爱国、爱族、孝道的窗口(江夏是黄氏的总称)。这便是我们筹建宗祠的目的。

但修建祠堂,不单是为了拜祭、缅怀、颂扬先祖功德,同时它也是我们黄氏家族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兴旺发达的象征。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场所;有了祠堂,也就有了团结宗族和联络亲情的纽带。祠堂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圣地。

今天,清溪黄氏宗亲修建了一座宗祠。据我初步了解,确实是来之不易。我也曾参加过多个国家、地区的宗亲人文交流,包含宗祠庆典、祭祖拜宗、谱碟编修等,见识过许多热心宗族事务的人,但黄和平宗亲是第一个让我特别受感动的人。他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民,但他能领悟到宗祠对一个宗族的凝聚作用,在宗亲们尚有异议的前提下,厚道朴实、坚守信誉、维护大局的他,勇敢地担当起了倡建宗祠的重任,在他的带领下,青溪黄氏宗亲同心协力,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督促建造,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付出了不可估量的心血和汗水,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宗亲们对先祖圣德的深情。黄和平宗亲是我们黄氏的骄傲,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黄喜林今天站在这里,面对黄和平等宗亲的盛举,我想说一句话,我想,这句话同时也应该代表着所有宗亲们的心声:天下黄氏一家亲,同宗共祖同血脉,在对待增强宗族凝聚力的事务上,每一位宗亲都应尽心尽力、竭尽所能,给予最大的支持!

宗亲们,今天利用这清溪宗祠庆典活动的机会,能够和各位相聚一堂,共叙亲情,我感到十分高兴。也希望各位宗亲在建设好宗祠的同时,爱护好、利用好宗祠,让清溪黄氏宗祠真正成为一个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庄严场所;成为一个孝亲敬友、和睦乡邻的和谐场所;成为一个教化子弟、培育美德的文化场所。

最后,向各位来宾拜个早年,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16年元月24日

更有椿楦崔我辈,笃行树德学吃亏!

——黄斌在4月2日黄氏宗祠落成庆典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宗亲乡贤: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黄运庚、黄伯康、黄昌勇、黄继东宗亲不辞辛苦来到这里,与我们一同见证大黄家岭黄氏宗祠的落成典礼于清明祭拜,也非常感谢很多远在外地的黄氏宗亲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来参加这一场盛会,更感谢各位乡贤父老对黄氏宗祠的建设完工所给予的大力关注与支持。

作为黄姓一员,我曾于2009年参加了在武汉江夏区举办的"世界黄氏宗亲总会十届二次恳亲大会",随后又参加了河南潢川、固始举行的"潢川黄氏宗庙"、"固始黄氏大祠堂"落成庆典及大型晚会,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黄姓精英齐聚一堂,盛况空前。

走遍天涯路,最爱家乡水。亲历这一场盛会,更引发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对修建黄家岭黄氏宗祠的一些想法:黄姓作为当今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海外华人中第四大姓氏,一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荣勤勉的传统,是否可以通过在家乡修建黄氏宗祠,从而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第一:传承黄氏宗亲文化,弘扬黄氏千古芳德,为黄氏宗族提供一个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第二:振兴天门黄氏宗亲文化、密切黄家岭黄氏联系,吸引遍布国内的黄家岭黄氏宗亲积极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的建设、积极改善黄家岭父老乡亲的生活品质?

出于这样的想法,兄弟黄毅热情很高,马上打电话,黄姚林也积极响应,于是基本思路定夺,终于在黄小明、黄协章诸位乡里热心人士共同沟通了这一思路,大家都很认同并支持,在各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天黄氏宗祠终于能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我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黄协章、黄小明等各位的辛勤努力与无私奉献。

黄氏一脉,源远流长,天下黄姓,就是一家。希望我们的黄氏祠堂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为家乡带来美好的变化,为我们的子孙带来长效的激励,从而让黄氏一脉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最后我以一首小诗与大家分享:

豫朝楚暮又何为?浪迹海涯黄岭堆;

更有椿楦崔我辈,笃行树德学吃亏。

祠堂对联篇7

郑氏宗祠坐落在福建周宁的鲤鱼溪畔,肇基于南宋初年,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是河南荥阳辗转迁到浦源的朝奉大夫郑尚公八世孙晋十公所建,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重修,1996年秋再次大规模整修,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宗祠。

郑氏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之“灵樯”。传说,郑氏始祖朝奉公于此处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舱,醒后以为吉祥之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船形,后来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大门上“郑氏宗祠”四个字为竖幅,据说在古代只有皇亲国戚的宗祠才能这样题写,整个祠堂为三进式中国古典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门口的四根石柱,是用于庆典时树立旗杆的固定物。

宗祠正厅供奉着北宋驸马郑南公及夫人赵氏、始祖朝奉公及夫人吕氏塑像,左边是建祠及保护鲤鱼――郑晋十公及夫人塑像,右边是广行善事,最后归神的郑九公塑像,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如同“家谱”。龙头祖牌底座为“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各种木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工艺精巧,剔透玲珑。时,浦源村人将这些龙头祖牌藏于夹墙或村外山洞,避免遭受破坏。目前,经修复,成为华东地区最完整的龙头祖牌。祠中还有诸多匾额楹联,鎏金溢彩,书法精湛。正厅高悬明朝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所书“国戚名裔”金匾。在二进厅还有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任永贵的“明德惟馨”,民国时宁德县知事黄式苏的“咸林望族”,民国福建省长、海军上将萨镇冰的“硕德耆年”等要人题写的匾额。

还有几类匾额颇具艺术价值,如“文魁”是清宣统年间兵部尚书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事松寿写的原字大小刻成;或歌颂郑氏某族人的高尚品德,集中体现在“孝”、“节”上,如“孝迈黔娄”、“孝德动天”说是替父送死郑锡繁公,“筠贞柏翠”说的是叶氏孺人守寡60载冰清玉洁,另外歌颂节妇的还有“晚节弥芳”、“节顺流芳”等;或说家庭和睦相处,如“一堂五代”、“堂联五代”等;最后一类是歌颂家族的,如“源远流长”、“荥阳世族”等。可以说,每块匾额都有一个故事,虽较多与封建礼教相关,但诸如孝顺父母、家庭和睦的这些故事还是值得后人借鉴。

宗祠的柱子上还挂着楹联,大多是歌颂祖先,书法都较为精堪、流畅,而且有些大楹联是整块檀木做成的,年代也颇为悠久。有的还有一段故事,如“毁体疗慈斯真能养大体,舍身救父不得谓之轻生”,说的也是锡繁公的故事。“驱寇展英才千秋足式,兴邦酬壮志盛世堪珍”说的是郑德厚公、郑仁三公两位义士勇杀倭寇的故事。“学倡南湖诗礼传家光俎豆,书藏夹文章继世耀箕裘”说的是郑氏办学的故事。戏台上的一幅对联:“试问登台谁称出色,偶来顾曲聊遣闲情”反映出一些人生哲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则洞开祠堂大门,搬出家谱让村人翻阅查看。同时,演“社戏”三天。戏前,举村人共聚,商讨一些村中大事,形式甚为隆重,中国农村原始的“民主集中制”,可见一斑。整个祠堂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你徜徉其中,定会被中国古代宗族文化的浓厚内含所吸引,让你流连忘返。

祠堂对联篇8

杜甫草堂导游词1各位团友:大家好,杜甫在《客至》一诗中写道到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我借用这个诗句欢迎大家游览成都杜甫草堂。我们沿着中轴线参观,游览的时间是两个小时,游览时请大家紧跟团队,注意安全。

成都杜甫草堂,是在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遗址上建立起来的纪念性建筑,蜚声全球的著名文学胜地。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草堂,是经元、明、清各时期的修葺和扩建,特别是明弘治13年和清嘉庆16年两次大规模的扩建形成的规模和格局。各位团友,刚才我们参观了大廨、诗史堂。

现在我们来到草堂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工部祠。大家请看,工部祠东边的这栋建筑叫做水竹居,取自杜甫诗句懒性从来水竹居。西边的这栋建筑叫做恰受航轩,取自杜甫诗句野航恰受两三人。这两栋建筑与工部祠形成一品字形的小院,突出了工部祠作为祭祀享殿的主体地位。

工部祠是供奉杜甫的祠宇,因杜甫曾为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工部祠因此得名。工部祠是清嘉庆16年时重建的,虽经后世多次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请大家看工部祠外的这幅对联,上联是:锦水春风公占却;下联是:草堂人日我归来。

人日是指正月初七,这幅对联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正月初七的一段轶事。杜甫流寓成都时,好友高适正在蜀州就是今天成都的崇州市作刺史,杜甫生活上常得到高适的帮助。唐肃宗上元2年也就是761年人日这天,高适赋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赠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和牵挂。五年后高适病死与长安。

十年过去了,到了唐代宗大历五年就是770年正月二十一这天,正漂泊在湖南湘江上的杜甫查找旧诗文,无意中在书箱里发现了高适的这首诗。此时,杜甫的老友故旧大都已不在人世,杜甫自己已老病交加。看见故友的赠诗,不禁伤感十分,只有借诗文表答对古人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全诗感情真切,泪洒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对联作者何绍基,时任四川学政,以书法名于当时,其诗作在咸丰、同治年间被誉为学苏东坡能得其精髓之第一人,他熟知杜甫与高适人日唱和的故事。清咸丰4年也就是1854年,何绍基在南充主持完科举考试后,在返成都的途中拟成此联。到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何绍基在草堂题就对联。

上联指杜甫独享锦水春光,将浣花溪的秀丽风光变成了优美的诗篇。下联借用杜甫高适人日唱和的故事,表达了对前贤的景仰。

请大家注意,对联中何绍基以我与公相对,并使用了归来二字。显然,何绍基含蓄地表达了自命是杜甫继承者的深意。

这幅对联挂出后,文人墨客竞相效仿,每年人日这天都来到草堂,挥毫吟诗,凭吊杜甫。人日游草堂就逐渐成为了成都的风俗。

现在我们进入工部祠参观,大家请看,中间的这尊塑像就是杜甫。左边的是南宋诗人陆游,右边的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工部祠里为什么会有陆游与黄庭坚的塑像呢?清嘉庆年间,草堂重修完工后,乾隆时的拔贡杨方灿建议塑陆游像配祀杜甫,主要理由是陆游与杜甫忠君爱民心迹相同。到了清光绪年间培修草堂时,又以心迹相同的原则,为黄庭坚塑像。陆游、黄庭坚二人在诗歌创作上都十分推崇杜甫,同时三人都曾流寓成都,去蜀后都不曾忘记蜀地。由于三位古代贤哲共祀一堂,所以,工部祠又叫三贤堂。

好,工部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各位团友可以在少陵草堂碑亭前照相留念,随后我们去参观按照杜甫诗意恢复的茅屋景区。

我的景点讲解完了,谢谢!

杜甫草堂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今天带大家游览的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门。在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属岷江水系,由温江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

大廨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将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也被尊为诗圣。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

过柴门,就是纪念建筑的最后一个庭院。只见三幢建筑呈品字排列,工部祠居中,前边两侧西为恰受航轩,取自杜诗野航恰受两三人东为水竹居,也取自杜诗懒性从来水竹居。这令人怀想到诗人在此居住时的那种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工部祠是供奉杜甫塑像的飨殿,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从这副对联,可以引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与杜甫同时代有一位叫高适的诗人,高、杜二人年轻时曾一起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登临抒怀,饮酒赋诗,畅论国事,结为诗友。杜甫避乱入蜀时,高适正巧也在成都附近作官,在经济上给了杜甫不少资助。二人常互寄诗歌,传递友情。

工部祠内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分别是清代所塑的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为什么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像呢?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黄庭坚、陆游与杜甫心迹相同(志向相同),二人都是后世学杜并获得极高成就的诗人;第二、黄、陆与杜甫一样,都不是蜀人但都曾经寓居蜀地,写下不少吟咏蜀中风物的诗篇,而且又去蜀而不忘蜀,故深得蜀地百姓的敬重;第三,殿内若只塑杜甫一人,异乡作客,未免过于孤单,如果三人一堂,则既能共论诗艺,免除冷清,又可同受祭礼,以盛香火。这真是一个十分周到的安排!祠内清人的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对联意思是:当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黄、陆继承了他的衣钵,升堂而入室,成就显赫,堪称宋代的两位贤哲。

祠堂对联篇9

双流县实验小学6.2班 张诗若玲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著名的“攻心”联出自于四川成都武侯祠,今天我就有幸来到了这里。

进入武侯祠,映入眼帘的便是苍翠的参天大树,树下是一条青石小径。小径两旁,各有一座石碑,右边为唐碑,左边为明碑。这两座碑在武侯祠五十余通碑里影响颇大。尤其是唐碑,此碑之碑文由裴度撰写。当时裴度满怀对诸葛亮的爱慕之情,略加思索,提笔就写下了这篇文章,然后由当时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丹上石,再由最有名的刻工鲁健雕刻。石碑文、书、刻俱佳,后来将诸葛亮的功绩、柳公绰的书法、裴度的文章并称为“三绝”,所以此碑也为“三绝碑”。

三绝碑在武侯祠里大有名气,但更具价值的还是孔明殿静远堂,静远堂前的柱子上,有一副影响深远的对联,即那副闻名中外的“攻心”联,这幅对联寓意深刻,被人们屡屡提及,为此也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静远堂里立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孙们的塑像。诸葛亮面向大门,双目炯炯有神,神态儒雅,手里握着一把羽毛扇,安然镇定,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旁是他的儿子,蜀亡时死守绵竹的诸葛瞻和他的孙子,与父同赴国难的诸葛尚的塑像。诸葛亮祖孙三代对蜀国忠心耿耿,可谓是三世忠贞。堂外长廊上,还有岳飞含泪书写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书法气势磅礴,字体个个苍劲有力,越到后面越龙飞凤舞,此《出师表》真是武侯祠里一处壮丽奇观啊!

出了静远堂向后走,即是三义庙,供奉着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塑像。过小桥,经桂荷楼、琴亭,就是惠陵,即刘备墓,此墓可是三 国开国 君主唯一可以确知其位置的的陵墓呢。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世易时移,昔日的荣光与痛苦俱以消散,只剩下泛黄的史籍和淡淡的记忆。武侯祠,是三国文化记忆的最佳遗迹,它已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图腾,这就是我家乡中一颗闪耀的明珠——武侯祠。

祠堂对联篇10

[关键词]宗族同姓集团祖先崇拜民间信仰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9-0107-07

宗族、联宗组织及同姓集团均为以父系继嗣关系为基本组织原则的社会群体,男性祖先往往成为追溯共同世系、凝结组织的核心。在岭南冯氏宗族和同姓集团的舞台上,冼夫人作为女祖先和女神成为剧本的主角。本文拟使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从冯姓发展之历史文化资源、冯姓族谱谱系的构建、冯氏宗祠及祖茔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冼夫人在影响冯姓组织形貌和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此外,还将探讨活动主体对女祖先、女神之态度以及如何努力控制男女祖先之平衡关系。

在当代的冼夫人信仰中,冯姓的信仰活动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冼夫人与冯宝的联姻,众多冯姓后人将冼夫人视为祖先和祖先神,称其为“祖婆”。高州旧城冼太庙亦被视为祖庙,成为冯姓寻根问祖的祭拜中心。但如果考虑到冼夫人与冯宝之后代传至第五代高力士后即世系无考、而许多冯姓支系又是宋代以后才迁至岭南,那么这种认祖现象就显得耐人寻味了。岭南冯姓为何要以冯宝和冼夫人为始祖,它们是如何发生的,经过了怎样的过程?

一、作为资源:冯氏家族・冯冼政治联姻・冼夫人信仰

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当代情况来看,岭南冯氏宗族和冯氏同姓集团的形成、组织构成与活动和这里要讲到的三个问题密切相关。简而言之,岭南冯氏宗族与同姓集团形成的基础在于对冯氏家族的祖先认同,而冯氏家族在岭南历史舞台的显赫则始自冯冼的政治联姻,冼夫人的历史地位及冼夫人信仰又使得冼夫人成为冯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并影响到岭南冯姓宗族和同姓集团的组织形态、活动内容与形式。

首先,这里所说的冯氏家族指的是南北朝至唐朝时期活跃于岭南地区、以冯业为入粤始祖的冯氏九代子孙。岭南诸冯氏族谱每称祖先,“光史册而载邑乘者,代不乏人”并非虚语。冯氏家族先祖或成员冯跋、冼夫人、冯盎、高力士在正史中都有传记,冼夫人及其后代冯盎、冯智戴之传记还屡屡出现在地方志中。①下面以史书记载为主,并参考《冯君衡墓志铭》、《高力士神道碑》等相关碑刻材料,将冯氏家族世系整理如下。

(1)冯业,北燕王冯弘(北燕王冯跋之弟)之子。公元435年,北燕灭于魏,弘出奔高丽。次年,弘死于高丽,冯业承父命领三百人浮海归宋,留于广东新会。

(2)冯业之子,文献无载。

(3)冯融,冯业孙,为梁朝罗州(治今广东化州)刺史。

(4)冯宝,冯融子,梁大同(535-546年)中,娶冼夫人为妻,授高凉太守。梁末卒。隋追赠广州总管、谯国公。冼夫人,高凉冼氏女,世为南越首领。由梁至隋,多次平定地方叛乱。陈册封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陈亡,岭南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隋朝,册封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开幕府,赐临振县(在今海南省)汤沐邑一千五百户。仁寿(601-604年)初卒,谥诚敬夫人。

(5)冯仆,冯宝子。陈永定二年(558年),仆九岁,拜阳春郡守。后封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封石龙太守。至德(583-586年)中卒。隋先以宋康邑回授仆妾冼氏,后追赠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6)冯盎,冯宝孙,隋拜高州刺史,宋康令、汉阳太守,授金紫光禄大夫。唐初以地降,高祖析其地为高、罗、春、白、崖、站、林、振为八州,授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贞观二十年卒,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冯魂,冯宝孙,仪同三司。冯暄,冯宝孙,罗州刺史。

(7)冯智戴,冯盎子,恩州刺史。冯智,冯盎子,高州刺使。冯智玳,冯盎子,潘州刺史。②

(8)冯君衡,冯智之子,③妻麦氏。唐圣历(698-700年)初,“因以矫诬罪成于乎。裂冠毁冕,藉没其家”。④开元十七年(729年),追赠广州大都督,麦氏越国夫人。

(9)高力士,冯君衡之子,原名冯元一。圣历初,岭南讨击使李千里送入宫,武则天赐高姓,改名力士。景龙(707-710年)中,玄宗在藩,力士倾心奉之。平韦后乱,玄宗升储位,奏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擢授朝散大夫、内给事。先天二年(713年),因功为右监门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知内侍省事。四方奏请皆先省后进,小事由力士专决。帝曰:“力士当上,我寝乃安。”天宝七年(748年),为骠骑大将军。至德三年(758年),从帝入蜀有功,进齐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封三百户。上元元年(760年),流放巫州。宝应元年(762年)卒,还其官,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冯君衡其他子女:冯元、冯元、冯媛(女)。

由上可知,冯氏家族自公元436年冯业入粤直至公元762年高力士卒,凡三百余年,共传九代,曾经是岭南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冯氏家族在岭南的发展实得益于一次政治联姻,即冯业之二世孙高凉太守冯宝与冼氏之女的联姻。冼家世为南越首领,统辖部落十余万家,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隋书・谯国夫人传》记载了冯家缔结这门婚姻的背景及冯家势力因此得以巩固的情况:

自业及融,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冼夫人作为一“蛮酋”、“蛮妇”,亦因这次联姻使自己的一生与封建王朝的统治密切联系在一起。她一生事梁陈隋三朝,多次平定地方叛乱,屡受王朝封赐。⑤她生前在民间既获“圣母”之称,死后亦享庙食。冼夫人信仰大约始于宋朝,明清时期入官方祀典。特别是当代,冼夫人成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成为地域社会最有影响的民间神。从历史上直至今天,冼夫人信仰的影响广及广东、海南、广西东部以及东南亚部分华人社会。

前面以史书记载为主要依据对冯氏家族世系进行了尽可能“客观的”整理,目的是想以此为对照,考察岭南冯姓在这样的“史实”基础上,如何对冯氏家族的材料进行解释、利用与改造。在展开讨论之前,有一点必须指出,史书中所记载的冯氏家族世系恐怕并非那么可信,以往的研究者多忽略了这一点。其中最关键、最值得讨论的是“冯业为北燕王冯弘之子”的说法。①冯业其人及其“以三百人浮海归宋”一事最早出现于《隋书・谯国夫人传》,《魏书》、《晋书》、《北史》均不见载。这段话的原文是:“融本北燕苗裔,初,冯弘之投高丽也,遣融大父业以三百人浮海归宋,因留于新会。”在此,冯弘与冯业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就对此存有疑虑,遂采用“其族人冯业”一个较审慎的表述。[1](卷163,p1078)冯业与北燕王冯弘的亲子关系在《新、旧唐书・冯盎传》中被确定下来:“(弘)遣子业以三百人浮海归晋。弘已灭,业留番禺。”据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岭南冯氏家族曾努力构建一个具有“王族血统”的祖先谱系。由于《隋书・谯国夫人传》的记述,“融本北燕苗裔”的说法以及冯氏家族基本的世系关系才保留在正史之中并被人们较普遍地接受。所以,对冯氏家族世系关系的建构,冼夫人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岭南冯氏族谱:女祖先与宗族谱系的建构

如前所述,冯业家族共传九代,大约唐代中期以后,有关冯氏家族的记载逐渐从文献中消失。不过,在后来诸多的岭南冯氏族谱中,冯业成为岭南冯氏的入粤始祖,不但谱系中所缺少的众多世系被尽量补齐,且各个先祖也有了完整的字、号。这些族谱在宗族源流的追溯上基本上采纳相似的谱系模式,即“冯姓始祖冯长卿――入粤始祖冯业――高凉始祖冯宝――开基祖×××”。现以《信宜新垌旺藩冯氏族谱》之谱系为例。

(1)冯姓始祖与冯城冯氏世系:姬高(周文王之第十五子,封于毕,为毕姓)……毕万(姬高之苗裔,封于魏,为魏姓)……魏启(毕万第十三代孙,字长卿,封于冯城,以地为姓,冯长卿为冯氏始祖)。

(2)入粤始祖与新会冯氏世系:……北燕王冯弘(第二十九世)――冯业(三十世,入粤始祖,留于新会)。

(3)高凉冯氏世系:冯宝(冯业之二世孙,三十三世,高凉始祖)。

(4)信宜新垌――旺蕃冯氏世系:冯起高(第四十一世,从良德入信宜始祖)。

岭南冯姓将远祖追溯至周文王第15子,与中国人“追宗溯远”的古老观念有关,也反映了人们的正统意识和对汉文化的认同。有意思的是,北燕王冯跋在《晋书》、《魏书》的传记中分别被称为“陇西鲜卑人”和“海夷”,而冯宝和冼夫人之孙冯盎之传记在《新唐书》中则被放入“诸夷蕃将”部分,作为官方意志和正统文化的代表,正史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这些细节(指血统中的“异族”成分)在冯氏族谱中均被忽略掉了。近年来,由于冼夫人被塑造成促进民族融合的楷模,新修的冯氏族谱不再回避冼夫人的“蛮族”身份。在此,我们看到宗族谱系建构过程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以及极富戏剧性、工具性的一面。不过,本文所关心的是岭南冯姓对冯氏家族的祖先认同。

笔者虽然未能对岭南冯氏族谱的谱系做一个广泛、详细的搜集与统计,不过,就所见族谱来看,以冯业及其后人为祖先者,在粤西(主要是高州、电白、化州、信宜、吴川、阳江等地)和海南省较普遍,在珠江三角洲等地亦有不少发现。在这类族谱中,冯业虽一致被视为入粤始祖,但被岭南冯姓宗族奉祀为始祖的多为冯业的后人,如海南冯姓以冯宝为始祖、以冼夫人为祖婆,而南海三涌则以冯仆为始祖。粤西和海南恰恰是冼夫人信仰圈的范围。属粤西的如《旧城高凉冯氏族谱》、《茂名钟亨冯氏族谱》、《信宜六谢高凉冯氏族谱》等。海南的冯氏族谱,据当地学者整理,大致可分为四个派系,分别于唐、宋、元时期迁入海南,其中三个派系以冯宝为始祖。①珠三角地区的如(广州)《冯氏怡恕堂家谱》、(番禺)《冯氏族谱》、(新会)《冯氏本房世谱》、(广东)《冯氏粤海渊源》等。

岭南冯姓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对冯氏家族的祖先认同必然经历过一个建构的过程,族谱中有很多材料反映了这种建构的痕迹。如海南冯氏族谱与岛内其他族谱一样,多载开基祖或始迁祖来自福建,如冯氏永辉派系之始祖即于元初癸酉年受任为琼山县知县,从福建莆田县勘颐村赴琼任职。由于他们所认同的入琼始祖冯宝和冼夫人的活动地域主要在广东,于是这些族谱便提出冯宝后裔“自广迁闽”的迁徙路线,以解决这种地域上的矛盾。

对冯业冯氏家族的始祖认同的传播与建构过程在珠江三角洲地域表现得更为清晰和有层次。首先,除冯业新会世系,珠三角冯氏族谱还有其他的谱系且与南雄珠玑巷有关,(广东)《顺德竹园冯氏族谱》《例说》云:“我祖浙江钱塘人也,宦寓南雄,籍焉。自宋开禧元年南迁,止于新会古朗甲朗底村,再迁南海之南王半,至五世迁居桂洲,六世再迁大良,七世因之,明景泰三年辛未分县顺德,隶焉,遂为顺德大良竹园冯氏。缘先世无谱,是以失传,但以南来之祖为一世祖云。”[2](p150)这是一个典型的珠三角宗族历史叙述模式――南雄珠玑巷南迁传说(该族谱《始祖墓碑志》中有较详细叙述),它可以作为尚未被冯业新会世系“感染”的那部分岭南冯氏族谱的代表。更有意义的是,岭南冯氏族谱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将冯业家族与南雄珠玑巷两个世系模式合二为一,如(广东)《冯氏家谱》、(新会)《冯氏本房世谱》等。在这种融合模式中,或冯业入粤留居新会被改为定居南雄珠玑巷,或暗指其后代后迁居南雄。从南雄珠玑巷模式和混合模式的存在我们可以肯定,岭南冯氏族谱对新会冯业共同始祖的确认经过了一个寻根、认同、建构的过程。而且从近一、二十年编纂的冯氏族谱以及各地冯姓纷纷前往传说中的冯姓祖居地(高州旧城村)和冼夫人故里(电白山兜)寻根祭祖的情况来看,这个建构的过程仍然在继续且影响日益扩大。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冼夫人在当代政治象征意义的提升和冼夫人信仰的兴盛。

其实,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日,冯氏家族得到岭南冯姓的崇奉,冼夫人一直是关键因素。在高凉冯氏宗亲会编印的《冯姓考略》引述旧志中的一段话,将冯氏家族所取得的一切皆归功于冼夫人:

冯氏之先国于北燕,国没遗子入广而昌,大于粤者凡九世,保境安民,厥功灿焉。仅河西窦氏,宋吴越钱氏,颉芳媲美。……非冯之伦矣,冯之德泽绵远,智戴、智或及盎曾孙高力士,犹能奋其才智,著为功名,岂非保境安民之明验哉。然统考其实,皆夫人之力也。[3](p37)

正因为如此,冯氏族谱有一点不同于其他族谱。一般来说,女性是被排除在族谱之外的,至多以配偶的身份出现,而冼夫人则在冯氏族谱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茂名钟亨冯氏族谱》重修于民国三十三年,这是一部结构内容比较标准的族谱,主要由谱序、修谱职名、家训、家法、族戒、谱系图、宗仪、祭纪、丧服制图、祠图、墓图、祭租表等内容构成。钟亨冯氏以冯业为入粤始祖,对冯氏先祖,族谱仅以追溯世系的形式简单述及,但却在谱序之后,特置“冼太夫人谱志”,详细介绍冼夫人一生功绩。在“冯氏世系族谱序”中,冼夫人的形象和得到的赞誉也是其他众多冯姓男祖先所无法比拟的。文中说:

四世保公为高凉太守,娶冼氏后,封为谯国夫人。历事梁陈隋三朝,大有功于高郡,郡人思之至今。州里乡党及廉雷诸道,莫不设祠庙,置产奉祀而血食无穷焉。

冼夫人在冯姓先祖中的特殊地位在当代新修的族谱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信宜六谢冯氏族谱》大约修于20世纪90年代。该谱从大的结构内容上与传统族谱差别不大,但却以附录的形式增添了大量有关冼夫人的材料,如冼夫人传记、冼夫人事迹简表、冼夫人封号、故里、墓地、冼夫人祭文、祝文以及历代赞颂冼夫人的楹联、诗文等。

如果说对姬姓冯姓始祖的一致认同反映了一种普遍而朴素的“同姓同源”观念和岭南冯姓对中原血统正统性的认同,那么,岭南冯氏族谱中入粤始祖的一致性倾向则有地域性意义。可以说,正是冼夫人突出的历史形象和冼夫人信仰使她成为凝聚岭南冯姓的一种力量,增强了冯姓族人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三、祠堂・祖茔:祖先祭祀中心与信仰中心的融合

(一)冯氏联宗祠的变迁:从政治经济中心到信仰中心

联宗祠的位置一般多在政治经济中心,因为存在一个联宗组织形成和运作的“成本”问题。①冯氏联宗祠由省城广州向僻远的粤西乡村的转移遂显得非常耐人寻味。

1.广州仙湖街冯氏大宗祠:[3](p110-111)从重郡望到拜祖先神。

据说冯氏宗祠最早建于越秀山下,因世代久远,湮没无迹。清乾隆三年(1738年),冯氏子孙合议新建宗祠,参加者有40余属,为联宗祠性质。宗祠奠址于广州仙湖街郑太史之旧馆,称“始平义学”。宗祠道光年间重修过。祠深十六丈,阔三丈六尺,共三大进,书斋五间,朝书房四间。从宗祠名称及其功能设施上来看,与一般合族祠一样,该宗祠之功能主要是合族祭祀祖先和为宗亲子弟准备参加省城科举考试提供休息学习之地。

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宗祠建成后其名称和主祀祖先牌位的变化。宗祠初称始平义学。所谓“始平”,乃唐朝时期冯姓之郡望(冯姓郡望尚有其他,如两晋南北朝时期有河北之博陵、长乐。但以始平最为有名)。关于联宗祠,最初所祀始祖,材料表述模糊,只说道光初年时,始平义学改称乡贤冯公祠,因为义学奉冯业为始祖,而“始平”二字与冯业不符,可是乡贤冯公祠实际上所奉主位又并非冯业而是他的孙子冯融。这次祠堂改名距建祠差不多有100年,期间,祠堂所祀主位可能经过从冯长卿到冯业又到冯融这样一个变化过程。道光二十年(1840年),冯公祠祀始祖问题再度引起争议。人们认为,冯融乃冯业之孙,孙既立,祖更应立位;冯业为北平(一说河北)龙城人,宗祠应以“龙城”二字命名。至道光二十三年,各房最终达成协议,宗祠改称“龙城书院”。接着,道光二十四年,冯氏子孙合议重修大宗祠。有意思的是,冯业并未能立为主位,被奉为始祖的最终是冯宝与冼夫人。冯姓族人解释说:“龙城书院立主,本应立业公的主位,但自业至融三代,妣皆书阙,惟四世谯国公宝祖与冼氏夫人,考妣昭然,且事功显著,立祠当奉为始祖,令分支衍派立祖以配之,名妥祠成。”

至此,我们看到,冯氏大宗祠之冯姓从最初的强调郡望,到后来的追溯入粤始祖,再到奉冯宝与冼夫人为始祖,即反映了宗族地方化的加深,也说明冼夫人对民间影响之大。冯氏大宗祠后毁于何时不详,不过,祠中有两对柱联的词句被保留在冯氏族谱中,岭南冯姓祖先认同的演变或许正可从中获得佐证。其一是:“始祖莅冯城因以受姓,乐得阴阳之和,律应黄钟大吕;耳孙居粤省会同构祠,宗承功德之茂,礼行祭祀蒸尝。”强调对郡望冯城的认同。其二是:“谯国开丕基三代公侯,自此科甲联蝉百代斯文隆继起;仙湖灵爽聚一堂昭穆,郁哉箕裘济美四时明德存馨香。”表明联宗祠以谯国公冯宝为始祖。

20世纪90年代,新的冯姓联宗祠冯宝公祠出现在远离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的粤西地区。

2.高州旧城冯宝公祠:新的冯姓祭祀中心。

旧城是个极其特殊,有着很多传说故事的地方。它位于高州市长坡镇,从梁朝至明朝,先后成为高凉郡、旧电白县、高州府之治所,②现旧城部分城址犹存。这里还有据说是高州最早的冼太庙。旧城和冼太庙均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后,旧城逐渐成为岭南冯姓祭祀祖先的中心。通过以下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祖先传说、宗祠、宗亲会、民间信仰、历史记忆以及政府等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而其中的核心仍然是冼夫人与冼夫人信仰。

(1)旧城与冯姓:“祖居地与冯宝后裔”传说。旧城村委会有25个自然村,冯姓最多,其次为邓、侯、卢、陈、何姓。冯姓主要集中在旧城片的12个村,基本为单姓村。地垌片8个村由冯、邓二姓组成,仍以冯姓居多。结岭片5个村均为侯姓。大姓均有祠堂,冯姓祠堂在城里村,邓姓祠堂在木马村,侯姓祠堂在结岭村,而卢姓祠堂则在相邻的曹江镇关塘村。

旧城之所以近十几年成为冯姓的祭拜中心与旧城三个传说的传播密切相关:其一,冯宝与冼夫人婚后定居在旧城;其二,旧城为冼夫人驱鬼工一夜之间建成;其三,旧城冯姓是冯宝与冼夫人的嫡裔。①虽然冯宝与冼夫人的后代只能追溯至第五代,而且从旧城冯氏族谱世系推断,旧城冯姓开基祖迁来旧城当是元代以后,②但是,在旧城冯姓、地方旅游部门以及地方文人的宣传之下,越来越多的岭南冯姓将旧城视为祖居地而前来拜谒祭祖,而这种宣传与祖居地认同是在修建冯宝公祠的背景下展开和巩固的。可以说,是祖居地传说才使旧城冯氏联宗祠的修建成为可能。正如《修冯宝公祠记》所强调的:“高州长坡旧城,粤西最古之城池……亦冯宝公、冼夫人建功立德之所,广东冯氏家族之发祥地。”

(2)冯宝公祠:从村落宗祠到联宗祠。旧城冯姓原有宗祠,据说建于明嘉靖年间。祠坐向癸丁兼丑未,深三进宽三间,大门对联为“始平世胄,太守家风”。“始平”强调冯姓郡望,“太守”指高凉太守冯宝,说明当时宗祠敬奉冯宝为始祖。解放初,宗祠改作旧城小学校舍,匾额改为课桌。“”期间,宗祠的头、二进全部被拆毁,改作校运动场。后经过茂名市、高州市、长坡镇、旧城管区四级联席会议决定,冯氏宗祠的修复始获批准,可见祠堂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而这一切实得益于冼太庙与冼夫人信仰。据《修冯宝公祠记》载:“……与冼太庙仅一墙之隔之冯宝公祠年久失修,致使我祖宗虽功勋盖世,威名远播,竟无一安灵之所,祭祀之坛。为子孙者,能无愧乎?今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公认冼夫人为坚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和睦之巾帼英雄,纷纷开展纪念活动。许多到旧城冼太庙参观之专家、学者提出:冯宝公祠应按原貌修复,使之与冼太庙联为一体,作为纪念冼夫人馆之重要组成部分,供海内外各界人士瞻仰研究。”

政府同意修建祠堂的本义是增加一个新的文化旅游景点,所以旧城冯姓接受相关部门的建议,将祠堂名称由“冯氏宗祠”改为“冯宝公祠”,以便与相邻的冼太庙相配。冯宝公祠在建筑样式、结构与功能上与一般的宗祠并无二致:祖先神主殿采用传统的“正庵”、“左昭”、“右穆”的形式,神主牌也一如旧式。该宗祠的特殊之处是对女祖先冼夫人的彰显。除冼氏与冯宝被作为主祀祖先供奉外,最能反映冼夫人在冯氏祖先重要地位的是祠堂内众多赞颂她的对联。如祠堂大门对联由过去的“始平世胄,太守家风”改为“高凉世胄,谯国家风”;正庵对联“祖建国已谯国孙越国三代国公皆报国,夫爱民妇慈民子亲民满门民心为民”;中厅柱联“功位列国公,佐荫南粤黎民千万载;历朝封圣母,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谯国公治高凉,坚持民族融合功垂万世;冼圣母绥岭表,保卫国家统一德泽千秋”等等。

参与冯宝公祠修建的最初仅限于旧城之冯姓,但因“工程浩繁,独立难举”,遂向各地冯氏宗亲发出倡议。从捐资榜来看,参加者以原高凉地区为主,包括高州、化州、信宜、茂名、电白、吴川等,广东的尚有佛山、恩平、阳江、阳春、廉江、湛江等地,还有广西的博白、北流、玉林、来宾、容县、藤县等地,冯宝公祠遂亦成为联宗祠。

由于冼夫人信仰的影响,冯姓的祠祭具有别样的特点。于春节、清明时节在冯宝公祠祭祖的以旧城冯姓为主,而各地宗亲(包括国外的)前来祭祖则多选择在每年的冼太诞期间。

(二)祖茔:从“冼夫人墓地争讼案”谈起

关于冯姓祖墓,从一世祖冯业到六世祖冯盎,岭南冯氏族谱多有记载,[3](p127-129)少数还见于地方志和古代史籍。族谱中关于各墓之墓址、坐向、配室等,虽记载详细,言之凿凿,但很多并不可信。较可靠者惟冯盎墓,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161有记载,今已不存。现在受到冯姓后人祭拜的有冯宝墓和冼夫人墓。据冯氏族谱记载,冯宝墓在高州良德凤凰岭磨盘山,1998年修复,每年清明节时旧城等地的冯姓扫墓祭拜。“冼氏墓”,《太平寰宇记》也有记载,不过当时将墓主人视为传说中“乳长三尺”之秦末冼氏,与冼夫人并无关系。冯姓对冼夫人墓的关注似乎开始得较晚,清同治年间发生在冯姓与黄姓之间的一起“冼夫人墓地争讼案”,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了解这一过程。争讼由冯姓向茂名县呈文,申明重修冼夫人墓之原因并请县府派差监修开始:

为重修志墓,乞饬监修事。窃生等系高凉散住各县及广州、阳江、广西博白等处。所有祖祠俱谯国公讳宝,慈佑冼太为始祖,迄今四十余代,世资历历可考。所遗宝公,元配冼太合葬茂址旧电白城北五里,土名山溪垌山兜村冯婆岭,岭志炳据,载谱显据,族称阿太坟。其坟筑灰竖碑,旁有八仙石碑四只,墓前左右,狮子旗杆。历代祭扫无异。同治年陈逆窜踞,拜祭殊疏。清平后,前往省墓。不知何人将墓碑、狮子、八仙、石旗杆共尽毁,四查无踪,即投查无踪,即投附近乡村,皆无有知者,意为贼毁。后传窃生等来看,不胜骇异。即会各房签题重修,择本月二十一日兴工,生等见载志之墓,自隋迄今千有余年,曾经被毁,理应照旧修复。兹卜吉在即,因各房疏远,齐集维艰。即将联合匍叩琴阶,乞仁因准,饬贵差前往监修,使志墓重光,先灵合族沾思赴。①

黄姓族人指责冯姓贪黄氏祖坟风水,“籍神冒占毁坟”,两相争执不下,其中是非曲直姑且不论,笔者感兴趣的是以下二点:其一,参加诉讼的冯姓分布于高凉、广州、阳江、广西博白等地,反映了清代晚期岭南冯姓族人以修建冼夫人墓确立祭祖中心的共同意愿和努力;其二,黄姓据地方志和清嘉庆年间“隋谯国夫人冼氏墓”碑刻认为冼氏墓在电白山兜的说法不为冯姓所接受,反映了当时山兜冼夫人墓在冯姓族人中的影响甚为有限。不过,随着山兜被有关部门确认为冼夫人故里以及娘娘庙(冼庙)被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近些年来,每值冼太诞时,总会有若干冯氏宗亲团前来举行祭祖仪式,有省内外的,甚至还有来自香港、泰国的,据此可知,冯姓的两个祭祖中心正在形成,一个以冯氏祖居地、冯氏宗祠和冼太庙为中心,一个以冼夫人故里、冼夫人墓和娘娘庙为中心。

总之,无论在族谱中还是在宗族、同姓集团的祠祭、墓祭仪式中,冼夫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均较冯姓男性祖先更为突出,但并不龃,其中的原因恐怕在于,在上述场合中,冼夫人始终作为冯宝的配室出现,表面上的从属地位最终成为平衡的力量,而在当代,这种从属已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冼夫人被岭南冯姓奉为祖先还在于她处于父系继嗣关系之中,相比之下,冼夫人承受岭南冼姓的香火则少之又少。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十九[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