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38:07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1

2、会识谱的人会觉得看懂五线谱很容易,但不会看谱人简直觉得五线谱是天书。其实只要下功夫,学会看懂五线谱是迟早的事,认真对照基础书,将知识点理清,严格按照书本上的步骤一步步来看懂五线谱。

3、基础知识除了要看之外,更多的是要练习,刚开始入门知识相对较简单,每天看懂知识点后,要在钢琴上多练习,找到正确的键位,反复练,做到简单的知识烂熟于心。

4、基础知识上配的曲调基本上是一些外国名曲的节选,如果找不到旋律,可以推荐购买一本经典流行歌曲参考练习,里面的歌曲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练习起来也会更有激情,主要是如果能弹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大大增强自己练钢琴的积极性。

5、如果身边有朋友是钢琴老师或是学琴很长时间的人,可以时不时请教他一些钢琴知识,对自己的练琴之路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2

一、培养学生对识谱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人的认识活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本身年龄较小,正是活泼好动的阶段,兴趣能够激发他们对事物学习、探索的欲望。所以,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线谱教学,要首先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兴趣。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往往是音乐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音乐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如爱玩好动、喜欢做游戏等,把线谱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原本枯燥的线谱学习富于趣味性。

1.利用游戏教学,学习音符的唱名、时值。例如,在进行线谱学习时,可以将doremifasolasi七个音符写在卡片上,把同学进行分组,分别上台前抽取卡片读出音符,看哪一组的同学做的最好。给予表扬,对其他组的同学要给予鼓励。通过认识唱名、音名后,可以进行听音联系。

2.利用游戏进行识谱的辅助练习,学生可以自己创编旋律。把游戏加入到识谱练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兴趣。老师根据授课年级的不同,根据识别谱曲的节奏,在原有谱曲上进行创作,可以通过填空的方式进行新的创作。老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之后,对优秀作品进行识谱练习。

二、多样灵活的线谱教学

(一)先熟悉音乐旋律,再进行线谱学习

通常,我们会发现,歌曲听过之后,我们会有一定印象,有时不自觉就哼唱出来。其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教学。例如,对小学音乐第五册《七个小兄弟》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学习之前教师先把歌曲放几遍,让学生多听一听,几遍之后学生就能跟着哼唱出来。学生先学会了唱《七个小兄弟》这首歌,在进行曲谱试唱,有利于学生在曲谱上对于一些音符的低音、高音进行识记。

(二)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行线谱学习

识谱教学包括了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与节拍训练。学生们通过听唱学习歌曲的旋律之后,更加便于学生对整首歌曲节奏、节拍强弱的掌握。以此为基础,教师在进行线谱教学时轻松许多,学生接收的更为容易。例如,《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曲的学习,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三拍子强弱节拍。学生用拍手、摇晃身体的方式体会音乐的节奏,找一找歌曲中有几次出现了5、3、1三个音。之后,全班同学一起围成圈唱这首歌曲,老师也可以适当教学生一些小手势、小动作。边唱边做动作,加深印象。

(三)选择歌曲时从简单到复杂

在线谱教学中,对学音乐的孩子来说,识谱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对于很多不学乐器的孩子来说,存在着一定困难。所以,针对基础弱的学生,如果方法太难的话,接受不了,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老师适当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作为线谱学习的入门课程,之后再逐渐深化线谱学习的内容。

三、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提高识谱能力

听觉能力如何,影响到学生学唱乐谱效果的好坏。通过听的方式,多听之后学生能够找到音高的感觉,对于音准问题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识谱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听”的教学,并不是单一的听一种形式,尽量多变化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同时强化听觉。例如,在《木瓜恰恰恰》的学习中,可以先听一听《卖汤圆》这首歌,它也是属于叫卖歌,让学生感受一下叫卖歌的音调、感觉。在正式开始学之前让学生先听一下《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感知、体会。之后老师范唱歌谱,学生注意听并跟着学习。

四、结束语

线谱学习,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有重要作用。线谱学习是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要想使线谱学习更加有效,首先要掌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爱玩、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让线谱学习富于趣味性,加入一些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线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加入新的教学方式,让音乐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线谱教学获得最佳效果,进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婵.小蝌蚪游走在五条平行线上的律动――浅议五线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学习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视唱练耳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09-01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是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职场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专业必修课程,视唱练耳包括视唱和练耳两方面的内容,视唱属识谱技能训练,通过学唱系统的练习曲,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看谱视唱的能力。

一、以首调视唱为主

由于大多数学生在早期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音乐教育,没有或者具备很少的基本乐理知识。除了个别的器乐学生具备一定的五线谱与简谱的读谱能力与视唱能力之外,绝大部分的声乐学生只有初级简谱的首调视唱能力。他们所受到的基础的音乐教育,决定了这些学生在音乐的视听感受上,早已形成了较为牢固的首调思维。针对这些实际状况,应采取五线谱首调视唱的训练方法。

(一)必须使学生在初步掌握基础乐理常识,尤其是在掌握有关五线谱记谱法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各种基础调式音阶的音准练习。我们可将线谱中没有升降记号的C调作为识谱与建立视唱练习的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稳定的大小调式与民族五声调式的音高视听感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和掌握大小调式与民族调式诸音阶在结构上的异同。经过一定量的训练之后,学生对五线谱框架已不再陌生,在为其建立了一定的音高的基础之后,就要及时进入一个升降号调的视唱练习。在确定调性后,主音位置即明确,而各音即以此为基准,其在谱表上所处的位置、音的相对关系和音高的进行方向等各种抽象概念,均可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于五线谱上,使人一目了然。在视唱训练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首调音高思维。

(二)在教学实践上,选用首调视唱教材、选唱熟悉的中外优秀歌曲作为视唱练习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首调视唱技能,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节奏训练

在视唱教学中,节奏训练不可忽视。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的稳定、准确是视唱练习的关键。节奏是在人的大脑指挥下,通过脑、口、手、耳等同时反射活动来完成。教学中发现学生唱的与手打的总是合不到一起,面对多种节奏组成的视唱曲,常常产生各种节奏间切换不准和混乱的错误。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视唱水平的提高,成为提高视唱教学质量的绊脚石。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强调规范“击拍”方法,加强“击拍”训练,不可随意改变“击拍”图式,“击拍”动作自然、舒展、大方,节奏准确、有拍点,嘴要跟拍子唱,“击拍”不能当成摆设。应先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掌握一定的基本节奏型的时值及打法,如:×、××、×—、××××,先用口念出节奏,再根据所念的用手打击节奏。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掌握最基本、最常见的节奏型。在熟练掌握了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将其任意组合成练习曲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节奏型(如附点、三连音、切分音),通过分析这些特殊节奏型,不仅可以巩固基本的节奏型,也有利于掌握新的节奏型。视唱时必须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准确性,抓住不同节奏型所产生的不同节奏感,并切忌乐句之间换气时影响节奏进行。

三、注重视唱中音乐情感的培养

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为音乐实践服务。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教学相联系,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钢琴教学感性理性识谱能力

在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良好读谱习惯的养成和识谱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钢琴学习的进度和音乐素养的提高,他们因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乐谱中的音乐术语、概念等感到十分陌生和难以理解,这严重地制约了儿童弹奏水平的提高,影响了音乐作品的完整表现。有的孩子因识谱困难在弹奏时结结巴巴、错误不断,音乐表现机械呆板,缺乏感情,甚至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而被迫中断钢琴学习。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识谱能力、更好地保持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呢?

一、从感性入手,加强基础训练

现代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从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转化为对学生的兴趣、能力、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脱离生活体验、缺乏艺术生命的纯知识技能的学习状况。因此,钢琴识谱训练首先应从“听觉”和“节奏感”训练开始。

1.听觉训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良好的听觉能力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条件和出发点,钢琴识谱教学也是如此,必须重视听觉能力的培养,使儿童通过聆听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锻炼和培养其对各种表现要素精细而敏锐的感觉和反应能力,如在鸟语、蛙叫、雷鸣、风啸、雨水的滴答、小溪的奔流、火车轮船的汽笛声中去寻找潜在的音符、附点节奏等音乐要素,从而建立起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速度等表现要素与客观现实依据的联系。启发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想象力,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过程,为钢琴读谱积累直接的感觉经验、为准确表现音乐打下良好的感性基础。

2.节奏感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在钢琴识谱教学中,孩子对节奏的理解不应停留在数学关系上,也不应是从字面上认识了音符的时值、倍数关系就算掌握了节奏。实际上节奏源于生活,教师应该根据钢琴学习进度和本课内容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节奏游戏,让孩子积极互动,体验节奏、表现音乐。如运用最贴近儿童生活的语言来表现节奏,采用不同节拍、节奏型来念诵人名、朗诵儿歌,让学生在感性体验基础上掌握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准确时值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用人体动作,如拍手、拍腿、踏脚、捻指、走路、跑步、跳跃等游戏,全方位地从生理上通过整个肌体去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解决教学中的识谱难点。实践证明,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但符合音响、节奏的运动特点、使孩子的体验先于符号,而且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天性,使儿童有兴趣主动去感知、发现和创造节奏,理解音乐的精髓,并对提高儿童识谱能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诱导作用,

在这方面奥尔夫教学法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建立理性认识,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

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在概念上对音符和节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提高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力。

首先,让学生了解乐谱上音高标记的含义,通过恰当的比喻、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学生熟记各音符的线间位置。如通过《五线谱歌》、“给五线谱上的小鸟找键盘上的家”、“手指间的五线谱”、“音符二重唱、三重唱”等游戏理清相邻线与线、间与间、线与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师深入浅出的教学中让学生将单音、音程、和弦在线谱中的位置与键盘、音响联系在一起并逐步在大脑中建立起条件反射,达到看新谱时就能准确弹奏出来的水平。

其次,弄清不同时值音符的记写方式、音符之间的数学关系;谱号与音高的关系;拍号与节奏、节拍的关系。如通过给简单旋律编儿歌,讲故事等方式在节拍的制约中精确地将节奏用口念、律动或视奏等形式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及其内在联系。

再次,教学中应注意适时地将加线、加间及不同节奏音型的重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后得出结论。这样,通过反复练习和对不同音型的演奏技巧的积累,逐步提高识谱能力。

三、建立全局感,全方位提高识谱能力

教学中我们常看见一些学生在弹奏作品时一个音也不错,但音乐却呆板,缺乏表现力。实际上识谱训练不是单纯、片面的音高节奏的认识,它包含了对各种记号及音乐表现要素的全面理解和表达。

1.指法

准确、恰当而有预见性的指法是弹奏流畅的根本保证。儿童最初对指法没有安排和预见,弹奏往往是“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常常在一乐句中因手指不够用而使音乐断断续续,极不流畅。因此,在识谱之初就应让学生养成准确读指法的习惯。

2.演奏法

如连奏、断奏、手臂的呼吸、手指的触键要求、踏板的正确运用等记号,都应在识谱视奏时逐一表现出来,逐渐培养儿童对音乐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体会各种不同的演奏法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3.表情记号

教师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确音乐表现也是识谱的一部分,每次读谱都不要漏掉一个记号并尽可能地在视奏中仔细而准确地表现出来。如对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要求;对情绪、风格的把握;对旋律进行、和声、曲式、调式的感受和理解;装饰音的正确演奏方法和时值等。

另外,教学中还应向学生传递读谱的“超前”意识,即当手指弹奏上一小节的时候眼睛提前看下一小节,从音型形状、旋律走向选择弹奏动作的意识,使弹奏尽力流畅和精确。同时,要非常熟悉钢琴键盘的位置,将钢琴键盘“地形图”熟记于心,提高“按图索骥”的能力,把握从识谱到弹奏的准确性。教学中每次用少量时间做循序渐进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养成整体感受音乐的好习惯,逐步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心多用”的识谱习惯,全方位提高识谱能力。

钢琴识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钢琴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识谱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必须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教学和师生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达到。识谱不仅是钢琴学习的一门知识和技能,也是关系到学生主动学习、广泛学习、持续发展、受益终身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在儿童学习音乐的早期为他们打

下良好而牢固的基础,使今后的钢琴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演奏技能获得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储望华.应提高钢琴初学者的视谱能力.钢琴艺术,2003,(1).

[2]杨立梅.识谱教学要服从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中国音乐教育,2002,(1).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中职生;幼师;视唱;实践运用;民歌;调式调性;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130-02

中职的幼师专业把视唱练耳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必要的。视唱练耳在专业领域的要求是一致的,具有普遍性,但是作为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其中学习方面又有其特殊性。

一、中职生的特殊身份、定位和要求

中职生面向的是未来的幼师,所以在针对专业训练方面有其对应的学习范围和要求,中职生未来就业面对的是幼儿园,所以专业性要求并没有那么强,幼儿教师要求会弹会唱,能够灵活掌握运用少儿歌曲,将易于传唱的歌曲授予小朋友。

中职生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幼儿教师,其所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工作单位是幼儿园,她的专业要求没有音乐专业学生那么严格,有一定难度,相反,它所要求的是掌握一般专业技能,会识谱,运用简谱、五线谱、对照演奏出相应音乐,音乐多以幼儿歌曲为主,会弹会唱就是它的一般要求。

二、专业知识领域实践

给中职生配备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共16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循序渐进加入知识点,从识谱、乐理知识、调、名曲欣赏这几类去展开。

1.中职生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知识范围广,难度适中,匹配适合未来幼师并指导幼师学习的知识点,例如:从音的高低识别五线谱,音的长短、节奏、各种时值的音符、各类知识点都涉及、渗透,而且运用起来配合一定视唱旋律达到巩固的效果,关键是视唱本身难度不大,学生在听唱后很容易接受、掌握。

2.视唱旋律上内容较为统一,儿童歌曲和各类传唱是主流。大家都知道,视唱练耳训练本身是非常单调和枯燥的,视唱练耳重点就是对音的准确品质力辨别上,学习方法唯一,只有不断地听,不断地练习。这样,就很容易打消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我们的教材中,提供了非常适合中职生的知识点,曲谱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一单元都会有大家熟悉的歌曲,例如:第二单元p29第15条,朝鲜民歌《倒垃圾》、第三单元p49第3条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除了民歌,还有更适合中职生学习的幼儿歌曲,儿歌在教材中占大量篇幅,更具有代表性、专业性。因为中职生只有掌握了这样的歌曲,才可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胜任幼儿教师这个角色,才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准确传授给孩子们。

3.乐理知识的要求。在曲谱中,乐理知识贯穿始终,乐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马路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准确理解掌握乐理知识,对于视唱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乐理知识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中职生来说,并不能像专业院校学生那样有高深的要求,有些客观因素制约着,中职生很难达到一定高度。所以,我们不能对中职生提出这么高的要求,中职生在基础上就与专业学生有本质差别,中职生之前从未进行过音乐专业方面的培训,或是很少,专业学生为的是追求更美、更精准的音和音乐,而我们的中职生要求的是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这就造成了在学习中侧重点的不同。

乐理知识夹杂在视唱中,对视唱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按照要求去准确表达音乐,乐理中简单的音乐记号是常用常见的,例如:p53第11条李重光的《春天》,这条视唱的特点就是第一拍强拍位置上部用了八分休止符,这样,在节奏上有了强拍空拍变化,听起来的音响效果就是“空嗒嗒嗒”,与以前主音在第一拍强拍明显不同。第12条捷克斯洛伐克民歌,速度是快板,曲子中运用了大量的连音线,把曲谱分成了四句,每一句用一个连音线。

这些都是较为普遍的乐理知识,大家一学就会。但更多的是学习中总会有难点,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识谱、高低音谱号、简单的音乐记号后,调式调性不论是专业学生还是中职生,都是需要面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4.调式。调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平行关系大小调,有一个大调就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小调。例如我们常用到的,学习入门时接触到的都以C大调为主,后面紧跟的就会介绍其所对应的a小调。第一单元p8第8条C大调,第10、11、12、13a小调,再进入到其他调,就会涉及升、降记号。例如G大调对应平行关系小调e小调,F大调对应关系小调d小调等。

其次,就是民族调式,这在学习中也是重点、难点。我们的视唱曲谱以民歌居多,民歌中多以五声调式、七声调为主,五声调式就是我们俗称的“五音”。

五声调式,就是所谓的五声音阶,专业术语称之为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调上所建立的音乐让人一听就能够感受到,它就是本民族所特有的音乐。例如,在进入第八单元的《五声调式》中,p152第2条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就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味。即使不是中国歌曲,也能从旋律中感受到各民族的风格特点,例如p154第2条俄罗斯民族,第8条波希米亚民歌,第9条巴西民歌,第13条芬兰民歌等等,在我们的教材中,更多的是体现出给中职生介绍更多、更广的民族代表曲目,而对于中职生的要求,是和专业院校生完全不同的。

除了对旋律准确掌握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与我们中国首调相结合的运用。我们都知道,中国还有自己的一套识谱、记谱方法,就是用数字来代表音符,数字上方加点表示高音,数字下边加点表示低音。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记谱方法,俗称简谱。

调式调性就是涉及到调,涉及到升降记号,涉及到临时升降音,而在我们的简谱中会非常轻松地解决。五线谱中的音符在调式中是几级音,那么它就在简谱中就唱成谁,这样,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有两份曲谱。一份是眼睛盯的五线谱,另一个就是在我们大脑中反映出的简谱,简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够让我们对于旋律线条来说,很快地入调而不至于跑调、跑偏音,就是所谓产生的音准问题;而且还培养我们大脑的空间立体感。其实,这样的要求是很高的。

5.音乐欣赏对于任何艺术生来讲,都是涉及的内容。但是中职生艺术欣赏,更为倾向于他们的幼师专业。例如:第十单元出现了音乐天使――交响童话,它列举一个外国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奉献给小朋友的作品。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在自然有趣的情况下,认识各种乐器的音色,作者特别赋予登场角色一个特定乐器旋律,通过这种趣味方式认识乐器及音色,所以易懂易记,不失为一首写意深刻、寓教于乐而又通俗、别致的管弦乐作品,是奉献给孩子们的艺术珍品,更是中职生学习中必备的知识宝库。下一单元又举了一个中国交响童话《龟兔赛跑》。这些知识不仅仅是通俗易懂,还让我们的中职生拓宽了知识范围,提高了艺术欣赏水平,作为未来的幼师,是非常必要的。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五线谱;软件;应用;普及;滞后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72-03

在科技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五线谱制谱软件应用技术伴随电脑应用技术同步发展,由欧洲渗入中国,五线谱制作系统升级“革命”,实现从无声到有声的跨越。近十年来,五线谱制作发展迅速,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人工手抄、手工盖章式的制谱、影印制版到现在的应用计算机制谱,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五线谱制谱软件研发成型,20世纪渗入中国,技术应用普及,推广缓慢

西方的五线谱制谱软件20世纪研发,21世纪成型,技术比较成熟,世界四大CD出版公司的出版物都配有打印五线谱,并推进“五线谱制谱软件版本+有声”相结合,出现了“miDi”音乐。正像国人沉醉在四大发明时,西方却在造纸、印刷技术上出现空前的革命;当我们沉浸在老祖宗创造的“活版印刷”术,以“铅字排版”推动历史时,欧洲的打印机和电脑问世;当我们沉沦在祖先火药的光焰美幻时,西方却用火药造出的“利枪火炮”替代了原始的护身刀剑,隆隆炮声惊醒了清廷和国人。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先进、科学、规范的五线谱制版系统软件是通过网络电脑信息平台及专业学术交流渗入中国的,虽然也有过研发团队,但都落伍滞后,被“泊来品”取而代之,以引进先进的软件为主导,在传播应用发展中不断完善。但制谱软件的普及应用,受环境条件制约,推广发展举步维艰。

1.计算机电脑技术的制约。制谱软件必须在掌握和应用电脑技术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高出一个水准面。众多的音乐工作者、教育者、业余爱好者,电脑基础技能及应用尚处在一般了解,并不精通,如果将大量时间用于专业技能的练习、基本技术的应用、知识挖掘和研讨上,会分散精力。掌握“制谱软件”新领域,应该有此美好愿望,但专业技能及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精通制约了大家的手脚。

2.制谱软件品种繁多,系统相互间不支持,使用不同的文件封装程序,自成一家,增添不同格式体系,使得技术复杂化。五线谱制版系统软件研发种类较多,①finale2012制谱软件;②西贝柳斯(LSibeliuS7)制谱软件;③Capella;④overture;⑤Gvoxencore;等等。国内虽有“美得理”和武汉的“雅乐”等音乐软件,但市场的宣传推广与配套电子教学等支持不足,软件也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就会发现,这些软件及之间不能扬长避短相互支持运用,而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软件系统不统一且没有国际参照标准,形成“文件”格式多样化,系统相互不认读的现象,故将所有“工程文件”转化成“pdf”、“GnU”、“GpL”、“miDi文件”的支持,类似现在的手机充电插口,繁多的品种不能相互通用。

3.五线谱制谱软件是非行政办公必备品,局限在狭小的领域范围。制谱软件属音乐专业边缘领域应用软件,它涵盖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和计算机知识技能两大领域的完美统一结合。一般性普及办公计算机和众多的计算机都不可能装置“制谱软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因此制作的乐谱等其他作品都无法打开。如同电脑汉字输入法一样,搜狗拼音输入法、智能aBC、全拼、光速输入法等,普及盛行,从而替代了初期的五笔输入法。因其使用的普及性及免费下载装机,只要有电脑,必定有常用输入法。但制谱软件很难看见,制谱软件需付费装机,加之购买的方式不属常规受理,因此大大束缚了相互传播发展的进程和使用的广泛性。

二、五线谱制谱软件系统多程序,致推广普及应用滞后的原因分析

五线谱制版系统软件的研发,再次将五线谱记谱法“升级”、“革命”,出现了创造性跨越式发展。五线谱的制版系统软件主要功能程序繁多,给推广普及的负面因素如下。

1.计算机软件、音乐软件,乐谱制作设备的安装与miDi文件处理。常规计算机软件必不可少,且音乐占用空间大,故配置装机容量相对高,使用内置的音序器或软件合成器FluidSynth发声。选择理想的制谱软件,以五线谱为主,可选finale2011制谱软件,这是美国makemusic公司研发,2006版开始渗入中国得以传播,音乐制谱市场的需求,升级更新换代快,且不断“简体”、“中文版本化”,升级至2014版。在中国,诸多专业院校、专业制版、作曲家都应用此软件,特别适合于教学。西贝柳斯(LSibeliuS7)制谱软件,以芬兰民族乐派西贝柳斯音乐家而命名,由英国avia科技公司所研发的绘谱软件,功能较强,是清晰度和音色效果很好的软件。

以简谱为主,“美得理”或“雅乐”,若要取得“有声”,必须装音色库或专业级“音源”,售价昂贵以及它特殊的适应性,导致普及层面电脑未曾配置“音源”,使普及面大打折扣。

2.谱面设计、乐谱输入与编辑,是阻碍推广普及的主要原因,必须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技能,设计、输入和编辑,与windows的设计、输入有不同点和相同点,完成输入较为困难且费时。在设计的取材上,单声部、合唱谱、钢琴谱、小节数、弱起等,输入则有鼠标和快捷键两种;谱面设计上同类乐谱软件都使用了顶部常用工具栏与命令窗口模式,左右两边安排常用音符与休止符等常用项,底部显示状态,个别乐谱软件存在在谱面设计上功能缺失或使用不够人性化等诸多问题。在乐谱的输入与编辑中,音符的输入通常依靠鼠标手动或录入,手动输入的优点是音符时值准确、错误率低,相对录入效率偏低。乐谱编辑各乐谱软件常用功能虽然相同,但在例如连音线、三连音、特殊节奏节拍、增加或删除小节、调整页面布局等细节之处有着各自的操作命令。

3.作品排版、修饰与保存。windows系统使用操作经过多代改进发展,已形成完善的操作体系,使用人群众多,使用频繁,兼容性与周边软硬件基本完美结合。(1)乐谱类软件属于专业应用软件,多数乐谱软件在排版、修饰中通常使用功能按键,保存等常规操作早已标准化,与windows操作同步可以使用一样的快捷键操作,如保存、复制、粘贴、换行等。(2)乐谱软件之间除常规操作功能相同外,其他基本不同,“Finale”与“Sibelius”都是非常专业的五线谱软件,自动化程度高,输出质量高,版面漂亮,专业操作比较复杂,初学者上手较难。“Finale”在多余小节可以使用隐藏,使打印显示小节;而“Sibelius”则通过直接删除小节来实现类似于“Finale”的隐藏显示小节。而国产乐谱软件中“美得理”这一功能与“Finale”相同,“雅乐”等与“Sibelius”使用了相同方式。类似增加小节、转调、乐曲速度变化等都有些不同的方式操作。(3)同功能在不同乐谱软件中的操作快捷按键与命令也截然不同。如需在某小节后增加一个小节时,“Finale”是通过同一菜单窗口设置此行小节或整曲小节去实现,在添加前一小节后可在鼠标右键功能菜单小节设置中实现。而“Sibelius”要进行这一操作需要在不同菜单中去实现添加或整曲。国产乐谱软件中各自有着不同的操作方式,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乐谱软件的学习难度。(4)有些页面布局也是完全不同的。删除乐曲某小节中的音符时,“Finale”可以选中小节使用删除,“Sibelius”选中小节使用删除后会出现整个小节被删除,同问题也出现在国产软件中,这就需要学习使用者在使用不同乐谱软件时除掌握操作命令外,还需要了解各乐谱软件中命令操作的不同方法。在某些乐谱软件中,同操作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操作结果,这些问题在学习使用推广乐谱软件中都是很大的阻碍。

结合以上三点,从制谱软件的专业角度来分析滞后的原因,从实际的应用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众多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懂得应用的人很少,受自身条件、电脑知识技能的制约,计算机五线谱制谱技术缺失,电脑也未装配“制谱软件”。(2)有成就的作曲家年龄较大,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而未使用“制谱软件”。(3)业余普及层面的人士缺乏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或者计算机五线谱技术欠缺,故使用者更少。(4)软件的工程文件,需转换图片格式,方可机打印刷。文件的软件系统,研发团队各自为阵,系统不能相互支持对接,五线谱制谱软件还不能整体(电脑、信息、软件之间)综合性的支持体系化兼容系统。(5)中国音乐记谱的特点是五线与简谱并行,普及层面多依赖简谱,现研发软件存在弊端,还不给力,简谱变“有声”,简谱线谱相互转换,尚属短板。上述五点是现实中不能普及推广滞后的主要因素。

三、五线谱制谱软件普及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线谱制谱软件的共同特点:能完成所有乐谱的输入,美工定稿(版面排列美化),文字编排(中文加入)和音响输出。即将无声的五线谱变成有声资料,具备了先进的科学性,完全满足作曲家、编曲者以及出版商的要求,初学者和学生简单易学。在普及层面上利用电脑能高效的工作,配合使用独有的专业音色库,超清晰的乐谱,快捷、智能化的作曲工具,创作的“乐谱”,结合音色,再导入试听其音乐效果,此乃五线谱一次质的飞越,颠覆性的升级“革命”。进入21世纪,五线谱也悄然的与计算机结合研发软件,由无声变有声,“五线谱”也进入“高速干道”发展态势席卷全球,快速渗透中国。

目前,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计算机音乐、五线谱软件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电脑软件制谱已在音乐创作、演出团体等领域被普遍采用。各大交响乐团和中西乐队对分谱制作的需求,音乐论文的谱例插入,各类音乐书刊、教材的乐谱编辑,各种中西乐谱的编辑出版等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五线谱制谱。全智能版本软件:(1)集成miDi编辑器,可与简线乐谱对照编辑;(2)简谱、五线谱混合对照排版和音乐制作;(3)智能歌词编辑器;(4)支持倚音演奏,支持民乐音色;(5)读取miDi文件,制作交响乐;(6)智能变调支持首调和固定调;(7)强大的版面调整功能,可任意插入、删除行,插入、删除小节。因此,为适应现代音乐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培养既有音乐专业知识又有动手制谱能力的计算机五线谱制作人才,将对音乐教学、创作、研究、制作、传递等领域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制谱软件的普及应用措施建议

首先,充分利用专业院校“源头”培训力量,将计算机制谱软件应用纳入学习必修课,制定乐谱软件的教学大纲、操作指南,制作乐谱软件操作视频。学院和商家联手,学校培养人才,商家推普,共同建设远程教育。开设论坛、博客为乐谱学子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定期举办作品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专业有生力量,为社会普及应用确保师资,利用商家推普的经济优势搭建平台。其次,依据中国记谱法特点,五线谱和简谱并用。专业院校建立研发团队,开发简线相互转换,简谱“有声”软件。发挥院校音乐人才的优势,学校与商家共同进行软件开发,录制国产“音源”,特别是民族乐器,泱泱大国,要有自己研发的优质音源,以改购买国外“音源”和“台版”的习惯,摆脱这一领域的落伍趋势。开发多种通用系统制谱软件,像汉字输入法一样,多种可选,并免费下载。第三,培训中小学音乐师资,以教育为突破口,利用音乐课、活动课及选修课,培养兴趣爱好,从下一代做起。第四,社会艺术活动中心,定期开班培训,使现有的条件普及应用制谱软件,传播中华文化,丰富群众艺术品位,为大众文化艺术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美国makemusic.Finale2011简介[J].专业制谱软件,2012,(L11).

[2]英国avia.Sibeilius7简介[J].英国avia制谱软件,2012.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7

一、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的作用分析

高校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文化发展的现状,培养出应用型的音乐人才,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流行音乐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相比,有许多不同点,流行音乐更能贴近人们人们的情感需求,在与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所以在高校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乐理与视唱练耳充分结合,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将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实践,同时又将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流行音乐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以此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

虽然流行音乐的歌词、唱法以及表现形式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相比有较多的差异,但是在教学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乐理、视唱练耳都是十分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在乐理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只有学生的乐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够有效学习后续相关的知识点。在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歌唱的技巧,比如视唱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乐谱,同时再唱出来。练耳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辨别,从而使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歌唱技巧有质的飞跃。所以说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课程,只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视唱练耳的技巧进行充分掌握,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乐理和视唱练耳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这是因为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乐理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视唱练耳教学工作以及学习效率才能够取得有效的成果,所以说乐理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比如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和弦和音程的大小、增减进行辨别,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乐理知识,那么相应的学习就不能有效进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将乐理与视唱练耳相互分离,同时部分老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教学质量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所以高校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将乐理与视唱练耳充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知识对实践进行指导,同时通过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相互渗透的措施建议

(一)对教学资源有效利用

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乐理与视唱练耳充分结合,相互渗透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使现有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老师就应该优化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就是要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充分认知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关系,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的知识结构关系、逻辑关系充分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第二就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老师应该对二者的教学内容进行协调,比如可以将乐理知识融入到视唱练耳教学当中,将音乐分析、作品辨识融入到乐理教学和视唱练耳教学当中,使音乐教学的内容得到优化,教学资源被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与五线谱记谱法相互渗透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五线谱记谱法以及相应的音乐体系。在视唱练耳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五线谱进行听和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不牢,不仅会影响学生学生看谱唱谱的速度,同时还会对后续教学工作以及学习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对记谱进行规范的过程中还要以五线谱记谱法作为教学过程的支撑,比如对于五线谱的写法、朝向以及附点的写法等,学生应该全面掌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可以让学生背记一些有代表性的视唱,然后要求学生默写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五线谱记谱法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三)与音程、和弦相互渗透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音程、和弦的听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音程、和弦的结构、音响效果以及性质的判断,离开了基本的乐理是不行的,都需要借助乐理知识来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好,能够准确的听辨出音程、和弦的结构、音响效果以及性质。但是让学生将音程以及和弦的性质写出来,则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结合基本的乐理知识,而有的学生只能够听辨出音高,在进行音程以及和弦的听辨过程中对音高不是特别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就应该对音程、和弦的性质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与音乐术语相互渗透

在视听练耳过程中,看谱视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看谱视唱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学生的音准进行训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让学生在视唱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五线谱是最能够表现作曲家的思想情感的,如果学生不能对这些术语进行有效的理解,就无法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也就无法体会到歌曲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刚开始学习视唱练耳的过程中,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他们能够养成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不认识的力度、术语等标识出来。长期下去,学生就能将这些术语运用到视唱练耳的理解当中,不仅加深了乐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音乐作品。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艺术中专民乐合奏训练

艺术中专器乐合奏课的设立,是为提高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积累重奏合奏经验,并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把握演奏各种不同风格及用各种手法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并在理解、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随着演奏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量的现、当代音乐作品(包括重奏、室内乐、合奏等)不断涌现。这都对我们的民乐专业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就如何提高艺术中专民乐合奏课的质量和效率,我在实践中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训练。

一、增强学生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演奏的能力

艺术中专的民族器乐专业课教学,大多采用简谱贯穿始终,而五线谱知识的获得,则是通过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来进行。这样就导致从主课教师到学生都对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来演奏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产生了五线谱学习和演奏实践的严重脱节。在合奏训练课上,当学生拿到一首用固定音高记写的音乐作品时,往往不知所措,更不知从何下手(因为现在的许多音乐作品是用五线谱记写,并有大量新的记谱方式)。更有甚者,连正确的音域音区都会搞错,演奏出的音距离记谱音相距八度甚至两个八度,指法弓法也不能正确划分等。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这就要首先改变观念的问题,重视五线谱固定音高的演奏学习。只有观念认识改变了,我们才能把专业主课与集体合奏训练课还有乐理视唱练耳课等专业必修课相互结合起来,使这几门课相互影响渗透,融会贯通。不能把使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演奏仅仅看成是改变用谱的问题,这样做是为了使我们的传统简谱教学得到更好的补充、完善,使其能更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全面提升其专业技能。这样一来,我们除了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来演奏之外,还能更好借鉴吸收一些西洋乐器的知识技能。如管乐专业的学生,可用线谱演奏一下西洋管乐中黑管、双簧管等乐谱,在熟悉线间位置的同时,增加一些如外国音乐分句、分段、呼吸连顿、吐音跳音技巧;拉弦乐器可以演奏小提琴、中提琴的一些片段,学习其指法、弓法等。既学习了线谱,又具有某些固定音高的感觉及概念,还可以学习西洋乐器的技巧方法为我所用,并能在理解这些音乐作品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时又可以掌握很多的新音乐记谱方法,对调性、音程、和弦、节奏等知识有了更深入更直接的体会,这里的很多方面在专业主课里是学不到的。学生在进行五线谱固音高的演奏中,对不同的调高会有一个从视觉到心理,从心理到实际音响的感知新认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认识自己乐器在线谱上的具体位置、音域、音区与简谱的对照比较,从而能清晰准确地表达音乐。不至于在演奏中出现实际音高和记谱音相差很多的笑话。

二、加强与提升学生的视奏能力

视奏能力的不足一直是我们专业院校学生的软肋。在合奏训练课中,笔者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听了很多次的简单而熟悉乐曲分谱发到学生手中后,在没有标明各种表情记号及术语前,他们能自由随意地奏出一些片段。但是,当我们标明了弓法和指法、换句气口、强弱连跳等表情后,他立刻就会晕头转向,熟悉的片段也因此不能正确演奏。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学生平时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视奏练习,加上学生平时的演奏都是随心所欲,只要把音符、节奏演奏出来就行了,根本没有注意过还有这么多表情要求。当我们要求学生认真严格地演奏这些音乐,他们往往都不能胜任了。眼、耳、手协调能力也不够好,也反映不过来了,这些都是缺乏有效的训练导致而成。真是要很好地视奏这些音乐片段表现音乐意境,是必须要通过长期训练,严格要求才能够实现的。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与各器官之间的协调协作能力。这样的训练应该在艺术中专就要得到应有重视与加强,从思想观念的改变到加强实践练习,都要提高学生的视奏练习的免疫能力。具体方法是:在合奏训练前,有意识地让学生齐奏线谱c大调音阶(平均律、西洋大小调)、模进和和弦分解,然后找一些现有的简单熟悉的片段或乐曲,(必要时老师还可以编配一些能适应学生演奏的音型织体)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表情标记演奏。还可以集体演奏视唱教材中的谱例,(包括单声部,二声部等)必要时还可以把原有弓指法,连吐法等表情重新划分标识,看看有什么变化,哪样的最合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齐奏完后就要安排演奏一些有主奏和伴奏分工合作、织体变化较多的乐曲了。另外,也可找出一些民族管弦乐中本声部的技术性、抒情性等段落要求视奏。使视奏训练一举多用,有的放矢,既进行了视奏练习又熟悉了音乐作品,并在这时候讲解并强调学生的内心听觉和预先听觉能力地培养与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并长期坚持,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将受益匪浅。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合奏合作能力

合奏训练是集体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而设,并能使学生在课中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理解、欣赏和演奏诊释音乐作品的水平。通过合奏训练,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检验专业主课的学习,对音乐作品也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在合奏训练时,在合奏音量方面,要让学生注意本声部的音量平衡,学会倾听自己所奏音量和本声部所奏音量及整个乐队音量是否融和。因为一个人演奏的弱奏或强奏与本声部及整个乐队所奏的弱奏或强奏会有很大的区别,并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主旋律与伴奏及低音声部的关系。在演奏柱式和声时,要注意旋律音与低音及内声部的力度关系(前两者相对内声部较强)。在处理复调性质的段落时则要注意对比复调中的主要旋律与从属旋律的平衡,模仿复调各声部进入的起始部分力度一致,而与主题同时出现的对题则要弱等问题。在演奏法方面:则要注意弦乐弓法、指法、连断等是否统一,揉弦的频率、速度、内外弦运用等能否一致。管乐则要注意句法、呼吸及起落音、抹滑音的距离同步协调。弹拔乐则要在注意音量平衡的同时,在奏法上,如长音轮奏在频率上力求一致。因为在演奏方法上,柳琴和中阮、大阮、三弦是用拔片,而琵琶是指甲,扬琴则是竹键击弦,很不容易在力度上和点的疏密上取得同步。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视唱练耳;声乐教学;音乐创造力;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

所谓视唱,意思就是学习者得一份乐谱,然后视谱就唱的技能,可分为简谱视唱和五线谱视唱两种。前者所对应五线谱视唱来讲,对音准的认识要好些,要求学习者做到视谱就唱,就应该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比如一些记谱法、五线谱各种谱号等,还应该对不同谱号听写记的音高不同以及音符所代表的不同长短时值,掌握不同的升、降记号,区分不同调式与调性等等,要做到音高标准、节奏分明、速度力度等,这些是对演唱的要求。所谓练耳既是音乐听辨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钢琴上演奏出来的音进行听辨,其训练单音、双音、和弦、音程、节奏听记,将能听到单音、双音、和弦、音程以及曲调用五线谱或简谱正确的记录下来。此外,听辨能力的训练还应包括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人声、乐器都能产生不同的音色,而且同种乐器也能发出不同的音色,多听这些乐器的混合音色,也能提高音乐听觉。

一、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影响

声乐教学是与时俱进的,视唱练耳也应随着声乐教学的不断改革出现新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摈弃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大胆的创新,选用不同新式作品进行教学,如此以来不仅可以让新式作品更加符合视唱练耳的要求,也对课堂的新意讲学做个好的开始。掌握视唱练耳内容,能为声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还应当让学习者在演唱和听辨能力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声乐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视唱练耳来说,听与唱是相当重的两个方面。对听的要求,学生应该高度集中精神,将听的内容进行理解,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进而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视唱和练耳有利于提升歌唱者对演唱内容的理解程度,在一定时间的训练和演唱中将自身对声乐知识投入到演唱中,从而通过声音和情感与听众沟通,让听众从声音了解歌者的演唱主旨,渲染出良好的情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本身对声乐的理解,总结出符合自己学习之路,最终摸索出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最好的方法。

二、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视唱练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声乐教学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发音练习和对作品视唱进行示范和指导,如果没有视唱练耳的相关技能,就很难掌握音高的控制和高音的表达,而声乐技巧的学习更是不可能了。声乐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有不一样的教学特点、理念和方法,对掌握难易程度不一样的发声练习曲目选择以及对每位学生的音乐作品唱法功底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难度比较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对视唱练耳技能进一步掌握。另外,声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声乐作品进行视唱,这其中包括对歌词理解、音乐旋律的认识以及节奏的处理,视唱能否成功还需要练耳这个因素,以练耳为基础,逐渐培养学生听辨能力以及演唱能力。(二)视唱练耳对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表现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有很大作用。声乐教学中培养声乐学习者的表现力、创造力及音乐鉴赏能力的是一项比较大任务,而视唱和听辨能力的训练对音乐创造力、表现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小,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结构有着全方位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每位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对音乐作品理解也有不同的见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作用较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潜力,启发学生的智慧,给他们带来音乐灵感,增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另外,好的声乐作品,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给人呈现以美感。而增强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完全可以增加对声乐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不断的感受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作曲家内心的情感变化,对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将音乐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而且通过视唱练耳的不断强化,积累大量的音乐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未来的歌唱事业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声乐教师,我们应做到加强对视唱练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和素养。

作者:刘群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郭云楠.谈视唱练耳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

[2]阿文兴.论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信息,2011,17.

[3]陈晓霞.试析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J].音乐大观,2013,15.

五线谱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音乐;精研;精选;教材;校本化

随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与实施,音乐教材的修订工作也已完善。然而,由于各地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基础性的差异,任何教材都很难做到兼顾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要求和本学期深入基层对全区中学13所学校的实地考察来看,每个学期虽然都有二十周左右的教学时间,但除去文化课的期中、期末复习与考试、法定假期,再加上学校各项活动以及音乐学科期末考查等因素,能够真正用于正常音乐教学的时间,只有十五个周次。目前,初中班级的音乐课为每周一课时,仅凭这十五节课,实际上很难保证教材实施的质量要求。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本校实情,精选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对教材进行“校本化”的技术处理。所谓“校本化”的处理方式就是以校为本,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技术手段,对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的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教学的特点与需求。那么,究竟怎样的“校本化”处理方式才能充分实现每学期十五个课时的教学效益最大化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选欣赏教学曲目,明确教材学习要点

由于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大都采用综合课型的教学方式,而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良好感悟能力,因此,音乐作品欣赏也就成为初中音乐教材中分量最大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单元都提供了四至五个欣赏教学曲目,整册教材累计有二十多首音乐作品。如此数量的欣赏教学内容,想要在非常有限的课时中全部完成,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再者,不可能把所有的音乐课时全都用于欣赏教学,还必须分配出足够的教学时间用于歌唱、演奏、创作等其他活动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这也是教材预留给教师的一个弹性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于每课时只精挑细选一个欣赏教学内容,并且每次播放音响的时间尽量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因为一次听得太久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产生听觉上的审美疲劳。如果是大型音乐作品就只能提炼出主题性乐段进行重点欣赏。因此,每个作品的欣赏教学大致需要经历三次左右的“听”(反复感知过程):初次听赏感知音乐的基本情绪和美感印象;再次听赏感知音乐塑造的基本形象或表现内涵;三次听赏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风格特征。还有“说”(讨论分析过程),“唱”或“奏”(主题体验过程)甚至“演”(动作表现或创作过程)等几个基本环节与流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留下较深的记忆痕迹并有所感悟。也就是说,音乐虽然是听觉的艺术,但学生感知与体验音乐的方法并非只靠单纯地“听”,而是可以运用“听、赏、动、创”等综合性的体验方式。

当然,每个欣赏教学的作品要想达到比较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一般最少都需要耗费20至25分钟左右的教学时间。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欣赏教学的内容不宜安排过多,否则,不仅挤占了其他项目的学习时间,而且欣赏教学也容易陷入走马观花或蜻蜓点水的境地,难以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获。

此外,音乐教材一般都是按照单元主题的特征,把一些欣赏作品罗列在一起,教师要自己来确定欣赏教学的课时目标。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各不相同,教师之间的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教材实施的基本质量要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有的老师曾尝试把欣赏教学统一设定为下面四个基本要求。

(1)知道欣赏曲目所表达的基本内容(音乐文化的知识点)。如欣赏钢琴作品《牧童短笛》时,要求学生在欣赏学习后需要知道乐曲所表现的是山村小牧童的音乐形象;知道乐曲是贺绿汀先生在学生时代创作的最著名的钢琴作品,也是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中国音乐作品,因而被赞誉为“走向世界的中国‘牧童’”。

(2)借此联系生活场景或已经学习过的其他音乐内容(音乐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仍以《牧童短笛》为例,通常会借助几幅牧童放牧的中国水墨画做展示,结合三个乐段的音乐变化,要求学生进行想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比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过程中,也会启发学生根据协奏曲这一音乐体裁的知识点,联想到维瓦尔第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和中国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等作品。

(3)有表情地哼唱并记忆主题旋律(音乐表现和记忆能力)。这项要求主要是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要求学生模唱和记忆欣赏作品的音乐主题,通过不断积累,让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音乐素养。从长期实践的效果来看,比较符合初中音乐课堂欣赏教学的实际情况。

(4)适当开发音乐教学中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感兴趣的作品进行自我学习,这也是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过程与反馈的结果。大胆尝试微课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微课的范围可以是音乐知识类,欣赏类,专业技术类等,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与平台,创造更合理的音乐学习氛围。为欣赏教学提供更多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高的平台。

二、更新歌唱选曲理念,注重培养声音感觉

在初中音乐课本中,每单元至少有一首唱歌教学曲目,每册教材大约有五到六首歌曲。由于音乐欣赏教学需要耗费半数以上的课时,留给歌唱教学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而唱会(唱熟)一首歌曲大都需要一个课时以上的时间,唱好就需要更多的课时。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学期只能完成两到三首歌曲的教w。因此,歌唱选曲如同处理欣赏教材一样,也需要对教材歌曲进行精心选择。此时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歌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歌曲旋律的音韵美;第二是学生在集体歌唱时能够体验到整体音响的和谐之美。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更新歌唱教学的选曲理念。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习惯注重每学期能够完成多少歌曲教唱的数量指标,而对歌唱教学的方法要求(歌唱质量)却重视不够,以致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不能有效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学生歌唱的声音感觉训练要比教唱曲目的数量更为重要。初中阶段歌唱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切实掌握初步的声音融合能力和最基础的唱歌技能,以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歌唱活动。众所周知,普通学校的班级歌唱教学,不同于音乐专业院校的独唱声乐训练,因而歌唱教材也就不适合选用思想性或专业性过强的独唱类歌曲。经过长期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只有采取齐唱或简单的二部合唱的歌曲形式,才是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实际。因为班级歌唱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性的音响形式,讲究的是声音的融合性和整齐度。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最适合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而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参加音乐活动的机会主要还是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如果能够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准节奏技能,在齐唱歌曲时做到音色统一,发声整齐;或者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中形成独立、协调、均匀的综合音乐感觉,那么学生将来就可以凭借这个基础更好地参加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而简单的合唱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声部结合的和谐美妙,体验人声的无穷魅力,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集体观念与协作精神。根据班级歌唱的特性,教师除了从初中音乐课本中遴选出适合齐唱和二部合唱的教材歌曲,同时还选择了部分课外曲目,作为歌唱教学的补充资源。这些歌曲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是单二部或单三部,为适应学生逐渐向变声期过渡的嗓音特点,选曲的音域严格控制在十二度以内。

这些音乐教学资源的补充曲目,主要来源于国内多位音乐人士专门为中小学校创作的学生歌曲集,如谷建芬以二十首唐诗宋词创作的《新学堂歌》,上海音乐家易凤林老师以十六首古诗词为歌词出版发行的《中国唱诗班》,还有很多音乐家也编辑发行过多种版本的少儿合唱歌曲集,如李丹芬编辑的《群众合唱精品库童声卷》上、下册,王安国编著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备选素材》上、下册等。表1是在近年来选用过的教学曲目。

以上曲目篇幅都比较短小,大多数是二段体结构,有的只有一个乐段,低声部配置多采用和声性的技术手法,适合学生学唱。正如“新课标”所期望的那样,这些合唱歌曲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演唱经验,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唱兴趣,具有比较好的歌唱教学效果。

三、采用两种谱式对照,提高学生识谱技能

乐谱是记录音符的方法体系,也是传播音乐文化的媒介手段和技术载体。识读乐谱是“新课标”中“表现”领域的四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线教师倍感纠结的一个技术难题。尽管“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谱式,各地、各校在教学中可自行选择”,但实际操作中教师的选择权却遭受严重制约:其一是受学生音乐学习谱式背景的影响,因为两种谱式在小学阶段都可以自由选择,到了初中,就会让教师在同一个教学班级中遭遇到两种不同谱式学习背景的学生。由于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磨砺,学生早已习惯了最先学习的一种谱式,进人中学后再做改变就必定会产生纠结。其二是受教材本身的谱式限制,如果教材是五线谱版本,教师在教学时遭遇到简谱背景的学生,想要全部翻译替换成简谱就非常麻烦,反之亦然。

简谱也叫数字谱,原为法国僧侣圭多为便于传唱宗教歌曲而发明的,后经思想教育家卢梭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今天比较成熟的乐谱体系。“学堂乐歌”运动的兴起,开始了我国近代的学校音乐教育。由于简谱便于识读,受到了大众音乐生活的广泛欢迎,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群众歌咏活动和中国民族乐器使用的主流乐谱。五线谱虽是当今世界的通用乐谱,它在音高、音准、转调、和弦的排列等方面要比简谱更为直观和严谨,但真正掌握起来还是有较高的技术难度。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生活缺乏必要的音乐文化氛围,以致很难得到大众化的推广和普及。

我们曾为推广五线谱的教学竭尽全力,但收效甚微。除了在校外专门拜师学音乐的学生,几乎没有多少人能从学校音乐课堂中真正掌握这种读谱技能,绝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目不识丁”或“五音不全”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小学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而中学只有一个课时。再加上五线谱学习需要较强的音准感觉和娴熟的音符阅读技巧,相对于我国普通中小学而言,专业难度略大。无升降记号的音符相对容易一些,遇到有升降记号的音符学生就更感觉识读困难。

为了缓解这个矛盾,笔者曾尝试使用过把两种谱式进行对比的教学方式,即五线谱与简谱的每一小节都进行比对。在教唱歌曲或作品欣赏的主题呈现时,乃至奏乐训练都提供这种对照谱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谱式为主,并同时兼顾另一种谱式的学习,学生在对照学习中反复磨炼音准节奏,也就慢慢适应和喜欢上了这种谱式对比的学习方法,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识谱技能。

四、结语

音乐欣赏、歌曲教学和识读乐谱等内容是初中音乐课堂中最基础的教学部分,由于我们的学生在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校本化”的技术处理,才能真正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教材既不能完全地照本宣科,也不能完全无视教材的学科功能价值而随心所欲地使用。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实情,精选出最适合的教学内容,才能在有限的课时教学中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的高效益。

以上几点是对初中音乐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的经验感悟和基本观点,希望能给身处一线的音乐教师朋友们提供一个技术参考,同时也是希望能引起教材编写者的关注,在编写教材时,根据教学实情,平衡好“新课标”与音乐课堂实际教学情形的关系,提供一套能够受到一线教师普遍欢迎、真正满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际需求的高品质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写.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