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08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1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

中国分类号:a81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结晶。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也包括继承者列宁和斯大林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丰富发展四个阶段。

(一)萌芽:早期思想中的自然哲学观

该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只是零星地涉及到科学和技术的某一方面,并没有正式形成科学技术观,主要包括《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横遭灾祸但又奇迹般地得救的圣经,或信仰的胜利》等著作。

1836年,马克思在关于黑格尔的一首早期诗歌中写道:“康德和费希特喜欢在太空飞舞,翱翔到遥远的国土,而我却只想透彻地理解在街头巷尾遇到的事物!”表现了他寻求真理,注重实际的求实精神,是马克思开始向辩证唯物主义迈进的显著标志。

1841年,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的根本分歧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指出了“偶然性是一种具有可能性价值的现实性”,强调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本源作用,其所阐明的辩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的思想源泉。

1842年,恩格斯与埃德加尔・鲍威尔合写了诗篇――《横遭灾祸但又奇迹般地得救的圣经,或信仰的胜利》,该诗以反宗教蒙昧主义、反对普鲁士的神学教授为主题,用讽刺的形式描绘了青年黑格尔学派和神学哲学反动势力的代表的斗争,宣扬科学、理性和自由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萌芽的重要标志。

(二)形成: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

该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的性质和对自然科学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做了界定,并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自然科学的性质做了界定,他认为自然科学“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是人的本质力量打开了的书本,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客体直观性思维,他们指出:“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秘密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自然科学会成为什么样子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并认为只有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才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三)成熟:《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与《反杜林论》等

该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科技价值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科技的异化现象,并解决了客观世界的划分与相关的具体科学研究大领域划分问题,主要包括《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资本论》第一卷、《反杜林论》、《在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等著作。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即《1861一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阐述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问题,他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但是,这只是通过使工人从属于资本,只是通过压制工人本身的智力和专业的发展来实现的。”“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更是把科学看做是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他认为,“撇开自然物质不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

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他指出:“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此外,恩格斯还解决了客观世界的划分与相关的具体科学研究大领域划分问题,肯定了数学、哲学的科学地位,揭示了它们的本质特征,并将研究人类历史领域中的科学――社会科学作为具体科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科技观,他指出:没有一个人能象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已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但是,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精辟概括。

(四)丰富发展:俄国化和中国化的过程

该阶段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俄国化和中国化过程,包括两国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

1、俄国化

1896年,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以俄国的农业改革为例,强调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他指出:“农业资本主义第一次打破了我国农业数百年来的停滞状态,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改造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几十年资本主义的‘破坏’所做的事情,比过去整整几个世纪做到的还要多。”

1908年,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思维、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自然科学关于地球存在于人类之前的论断是真理,对于这一点,自然科学不容许有丝毫的怀疑。这一点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符合的。”

1922年,列宁在《白璧微瑕》中强调建设好社会主义就要善于学习和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他认为:“学会工作,这是苏维埃共和国当前主要的、真正全民的任务。做到人人识字,并且决不满足于这一点,无论如何要继续前进并吸取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头等的最主要的任务。”

1931年,斯大林在《新的环境和新的经济建设任务》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能没有自己的知识分子。苏联工人阶级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子,这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怀疑的。”“总之,改变对旧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态度,多多关心和照顾他们,更大胆地吸收他们参加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阐述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关系价值。他认为:“生产力怎样,生产关系就必须怎样。……所以,生产工具变化和发展了,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也随着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也相应地变化和发展。”“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化和发展。”

2、中国化

以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发展科技事业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思想中的科技观。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走群众路线,发展科学技术’”等内容。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思想中的科技观,并对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科技事业的一系列实践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指导我国科技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观。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进步应该与环境及人的发展相协调’”等内容。

总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先后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丰富发展四个历史时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逐步走向成熟,并在指导各国实践过程中不断开拓着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唯物史观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起点、认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贯穿的中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相区别的最显著的标志,一言以蔽之,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个人以为马克思的实践是人文的实践,同时实践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理应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实践观是与思辨哲学区别的依据

首先,实践与思辨的区别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它之前的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区别。“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不同于思辨哲学构造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现实的。比如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由“绝对理念”的概念出发构造了一个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来增删历史事实使人类的整个进程能符合于这个体系。这样的体系,不管是黑格尔的或是其他什么人的,注定只能歪曲地解释过往的事情,对于指导现在的行动或预测将来的事情无能为力。历史趋势在它发展的进程结束之后总结出来是很便当的事情,可在发展过程中就作出判断则很困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试图立足实践,在千头万绪中理出历史前进的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辨哲学史任意的、不实用的,而马克思主与哲学则是确定性的、实用的。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其他的哲学受统治阶级的影响更深,某种意义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阶级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虽然不能说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控制了所有人,至少它影响了所有人,每个人甚至是反叛者都无法脱离他的文化环境,而这个环境中统治阶级的影响显而易见。此时,立足于实践的分析,从实践中生发出来的哲学体系就比从浸淫在统治阶级思想中的头脑里生发出来的哲学体系更加客观,更有说服力,甚至更能代表正确的方向。当然,即使从实践出发,也绝不可能完全排除文化环境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依循实践的思维认清这其中需要警惕的部分。

二、实践观是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

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那么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起点、认识论的基础以及革命的前提。上文已然提及,唯物史观并非由某种假设如“绝对理念”推导而来,而是由实践的观点生发出来,在历史现象中总结出来的。马克思认为天和于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客观世界是活劳动即实践的结果,市民社会是整个历史的基础。总之,不仅实践是历史研究的起点,实践也是改造现实世界的途径。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马克思认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无涉英雄的历史观,在他那里,人总是以群体的面目出现的,很多人、一个阶级才能形成一股力量而单独的个人是无法改变历史的;甚至在他的历史发展的蓝图中,单独的梦想和感情的力量也是很难看到的,思想只是实践的附属品,个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语言是实践的,语言或意识只是由于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也就是马克思认为即使是不论是多么特别或多么个人的意识,其本质都是社会性的;宗教或政治只是呓语,是需要和生产方式把人们联系起来而创造历史而非宗教或政治。不过正是因为如此,实践才能担负起影响历史进程的使命,我们才能相信实践理论上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效果,才能为这个世界设计共产主义的蓝图并一步步实现。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直观的,它不了解实践,单从客体方面理解认识,认为认识只是简单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唯心主义只强调主观意志,抽象发展了能动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实践的,他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强调认识DD改造;克服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强调客观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还发展出一条认识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条真理深入人心,在此不做赘述。

三、实践观是革命的前提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创造实践哲学即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则要通过革命。不仅现实物质基础只能通过实践,通过革命;消灭意识也只能通过实践:“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思辨的批判不是不重要,但往往只能影响智者,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如果仅仅靠这一小撮人,是无法撼动社会的。

实践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分工尤其是社会分工引起个人特殊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不平等的分工带来不平等的分配。统治者常常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实际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明显是与所谓普遍利益相分裂的。分工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而我们只有消灭分工即消灭私有制才能解除这种不平等。消灭分工必然通过革命。实践的唯物史观同时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虽然确实在过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它现在已经没有革新的力量了,是时候通过实践通过革命结束资本主义的使命了。所以说,在实践的世界里,必然也只能靠革命改造世界。

四、实践观是自由价值的前导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有着人文色彩的实践。“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虽然马克思总是谈论解放要用实践的、现实的手段而不是用思想的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要求思想的解放,而是他认为现实的解放可以自然而然的带来思想的解放,他的落脚点还是在“解放”上面,现实的改变带来思想的改变,而关注思想则是一件有人文关怀意味的事。

这世界上有两类思想家,一类认为人的本性有难以改变的缺陷,只能通过制度约束,这些思想家大多支持资本主义制度;而另一类思想家则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善人性,马克思无疑属于第二类思想家。“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实际上相信,通过有朝一日消灭阶级,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由,拥有美好的人性,换句话说,他相信世人中就能成为自由的人,善的人。“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人θ说陌削一消灭,名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失。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消失。”同样的,马克思坚定不移地怀着世界大同的理想,对于这种和而不同的境界的追求和期待实际上显示出马克思对于人类的命运怀着乐天派的态度,这是一个颇为宏大的愿望,也是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愿望。所以我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是颇具人文色彩的,而非像它理论表面表述的那样冰冷客观没有感情的。

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方法在现今应该向更加实证的方向进步,人文学科普遍存在问题在于很难让绝大多数人心悦诚服,总可以提出反面的观点,毕竟比起确定的物理现象,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复杂得多也变幻莫测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实际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用事实而非猜测、臆想研究历史,研究认识。如果我们可以让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像方程式的证明一样无可辩驳,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就能跨出重要的新的一步。当然,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或者可以说相当有难度。面对这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要用实践的方法去解决,而不是钻进故纸堆研究、比较、分析、总结,没完没了。只有运用实践的方法叩问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才有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

五、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人学意义

马克思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揭示货币本质是一种人格化的社会关系,同时指出商品交换从表面上看是货币交换,但实际上却是劳动与劳动交换,这体现了人对他者的尊重和认同。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货币内在本质的人学内涵:货币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人对象化的产物。它负载着人与人之间经济联系的职能,引导着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行为。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货币是一种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负载着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力量,是人格化的社会关系

(一)人对货币的认同与货币对人的解放

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总是信赖货币。那是由于它具有社会的属性,而货币之所以拥有社会的属性,是因为它凝聚了一般人类劳动,它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货币不是人与人认同的原因。而是其外化的结果,即不是因为有了货币才有人对人的认同和信任。而是由于有了人对人的这种认同和信任,才有可能产生对货币的这种‘信用’。”

在早期人类社会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还不具有独立性,个人只存在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共同体中,人的存在形态自然也表现为人对人的依赖。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发展,货币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了固定充当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也就成为一种支撑人独立的物质力量。

(二)货币对人本质的物化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实际上首先不是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在这里“人使这种中介活动本身外化,他在这里只能作为丧失了自身的人、非人化的人而活动、在人之上本质所进行的活动。由于这种异已的中介――人本身不再是人的中介――人把自己的愿望、活动以及同他人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不依赖于他和他人的力量。”这就意味着人只有通过货币的形式才能取得社会的权利,实现自己的价值,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致使货币的存在和价值高于人的存在和价值。

六、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中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经济发展较之改革开放前有长足的发展,丰富的物质产品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攻击着我们脆弱的抵御能力,瓦解着我们的信仰。理想的丢失、精神的紧张、思想的空白、心理的焦虑、人与人关系的冷淡,都是现实问题,亟需解决。物质文明越是高速繁荣,人们的精神越是出现空虚,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越是质疑。货币,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消除货币,那么就得正确的对待货币。面对日趋一面性的社会,我们应该用心灵感受事物微妙的差别和独特的特征,摆脱货币和理性对人的异化,走出“单向度的人”。

参考文献:

[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陈会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观[J].2011

[3]黄爱华.货币哲学“中性”概念之研判[J].探索.2012

[4]张义生.马克思货币哲学的人学思考[J].党史文苑.2009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3

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帮助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军事发展的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大学生必须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必须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从而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马克思主义,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义;误区;意义;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当代全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为这个核心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服务的。

所以,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做到爱学习马克思主义,才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最终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少的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误区

不少同学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简单的说教,便产生轻视、忽略的思想。在学习上表现为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是应付,不深入理解和掌握其真正的本质和内涵。

(一)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在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又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舆论的错误和反面宣传的影响,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00多年前的理论,时代已经发展到21世纪,已不适应当今的社会了。但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二)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简单的说教

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说教,是大道理没有什么多大的实用性,没有什么实际的具体用途,只是适用于作为宣传工具,进行舆论的导向,或是在人们犯错误时,走错道路时进行批评,帮助改进错误的思想武器。

(三)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适用价值

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适合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对于理科类、自然科学类没有多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用于与资本主义作斗争的理论,属于阶级斗争的指导思想,而自然学科领域没有阶级斗争的存在,没有必要认真学习,只要略懂,不求甚解。甚至认为不懂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干好本职工作,学好本专业的理论就足够了。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就出现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的学习中不认真听讲,不认真阅读、理解,走过场。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行为才能符合客观规律,在矛盾和斗争中才不会失去方向,增强斗志,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和坚强的毅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可以抵御巨大的物质、精神、金钱、权贵的诱惑而坚定方向与立场,同时生活也会更加充满斗志和热情。

(一)坚定科学的信念

在当今随着时代的演变,使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课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才能引导我们正确认识这些领域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找出这些领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和趋势,使我们不被历史和现实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从而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并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从理论上回答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重大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发挥社会主义积极性。

(二)培养崇高的理想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才能有牢固的精神支柱,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当今各种物质、金钱、经济等诱惑中不迷失方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能成为一个具有崇高觉悟和高尚思想境界的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只有掌握了这一武器,树起了这一精神支柱,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转变成建设美好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物质力量。因此,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

(三)明确正确的方向

在当今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大学生更要自觉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就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在科学技术革命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更为明显,它可以启迪科学的理论思维,开阔科学的思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理解其基本概念、原理、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动手、动口、动脑去记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数字内容的知识是要先理解,后记忆、背诵。而文字性的知识记忆需要先背诵,才能理解其内容实质,要系统、完整、全面地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才能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要认真读书,有计划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刻苦钻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不能断章取义。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这是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基本要求。

(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生产、生活,为政治、经济服务,只有将真理回归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学到了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否则,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一句空话。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同时,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形势,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不断地检验、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动力的作用。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陷入盲目、被动的境地,最终实践也不能取得成功。此外,没有实践的基础和动力,理论就会陷入僵化、停止发展。忽视实践,也就失去了判断理论真伪的唯一标准。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地运用。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问题,联系过去,结合现实,预测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重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学风问题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必须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这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和活的灵魂,开放的学科要不断增加新的理论和实践。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这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正是其永葆青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就是方法体系,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和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大学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国祚.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J].求是,2006,(1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3]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学习同志“四个如何认识”论述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4

abstract:now,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revolutionhavesparkedaseriesofnewsituationsandnewproblems,thisbrightchallengestomarxism.Butmarxismitselfisnotastatictheory,itisacontinuouslydevelopingandopeningtheory.atthesametime,the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revolutionprovidesarealityforitsrichanddevelopment.thispaperwillpointsseveralaspectsofabreakthroughinthedevelopmentofmarxism.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科技革命现实性挑战突破

Keywords:marxism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revolutionreality;challengesbreakthrough

作者简介:刘笋,女,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一、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

(一)当代科技中的哲学问题当代科技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哲学问题摆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面前,其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量子力学方法论问题的讨论;50年代遗传学中的哲学与方法论问题的探讨;70年代的相\深入研究的人工智能中所到涉及到的意识与人工智能关系、思维哲学、物质决定意识的微观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新兴学科如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混沌学中的有关复杂性、时空结构、物质自组织机制、平衡性与非平衡性问题等哲学问题研究;系统论与辩证法关系的讨论以及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等在发展和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哲学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是不能无视当代科技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当代科技的巨大进步及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在西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把科技发展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的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所谓的“统一工业社会论”、社会发展“阶段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趋同论”,以及影响广泛的“后工业社会论”和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科技观等。这些理论几乎都起源于美国,这和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着美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这些理论之间虽然在某些具体观点上存在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企图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学说和社会革命理论,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因为纵观这些理论,它们忽视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把科技看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有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割裂开来,从而抹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根本区别。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哈贝马斯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并对科学技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的机制加以深入探讨。在他看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日益成为社会的意识形态。”那么,为什么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成为意识形态呢?哈贝马斯认为,关键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日益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同时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两大历史趋势使得科学技术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系统参与对社会制度的干预,将政治问题转变为科学与技术问题,把由原先通过舆论与公众讨论的问题交由科层组织中的专家使用技术与科学程序来解决,从而取得合法性。

(四)新中间阶级论“新中间阶级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的考察所形成社会阶级与阶层理论,其中“新小资产阶级”论和“新工人阶级”论是典型的代表。

(五)生态技术论所谓的生态技术是相对于耗费资源严重的大规模技术的小规模技术。在大规模技术中,劳动被分解为无数独立工序的高度分工,这只能使工人在组织的分工管理的专门知识面前感到无能为力,使工人劳动丧失创造性。生态技术论本身并不是一种技术理论,它实质上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借用舒马赫有关小规模技术的见解的基础上所阐发的一种社会政治理论。生态技术论启发我们去深入思考生态技术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树立不同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科学技术观等一系列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应对现代科技革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自身就是运动、变化与发展的科学。它自身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它必然要“突破”。顶峰论、不变论从来就不是辩证唯物论,而是一种自行毁灭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就在于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这种矛盾运动引起自身的变化与发展,从而表现出它的巨大生命力。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它同样是一个开放系统,有新陈代谢。否则就会失去生机,变成无用的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突破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是那时代的伟大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但他们在任何情况下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而且他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自身必然处于矛盾的辩证运动之中的观点,把马克思的学说放在过程之中,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必然“青出于蓝”,马克思主义必然不断地突破和发展。

第二、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辩证唯物的革命与批判精神的代表作,自身就是真理过程的一个环节。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因此它的真理性也就具备了过程性、环节性,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这就要求后人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这一环节的真理,即当代的精神。同时,马克思主义创造者就他们自身来说都不是神而是人,因此他们也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这就是说,他们也不能解决在当时还未充分暴露、因而未熟透到必须解决和可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对于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不可能做出超越时代的解释,因此,他们虽然将实践的概念作为具有公理意义的概念加以使用,但并未做过深入开发与研究。因此,对劳动、对发展、对人的本质等具有开端意义的概念也未有专门的著述,这本身就要求后人随着科学的发展加以丰富、充实。

第四、关于认识论,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他们对实践的概念,对人的本质,对思维的机理未能开发清楚。因此,对理论与实在、主观与客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问题的思考,就缺乏必要的前提,从而在认识论上,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和阐述的余地。

总之,从以上对现实的需要、理论上的发难、自身的矛盾运动三方面的分析,都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必须丰富,必须通过这种丰富,使马克思主义进入一个辉煌的发展时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代马克思主义阶段。但是研究论证这个新阶段绝不意味着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和革命与批判的精神实质。

三、马克思主义应对现代科技革命,要求自身的丰富与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产生和发展为其提供了丰富与发展的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自身是一定要发展的,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与新发明,也为这种突破性的发展带来了客观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就是当代科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的新的素材,做出了新贡献。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的新发展,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从宏观上讲,射电望远镜可以使人们对宏观宇宙的观察达到200亿光年以上,现在人们创造的宇航天器可以对太阳系的某些星球进行实地探测,这些新技术的发明、新科学的发现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从微观上讲,现代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夸克的层次,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更进一步。

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如:爱因斯坦相对论以确凿的科学事实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现代系统科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计算机科学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充实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的原理;基因技术进一步揭示了高等生物与生物的联系性和物质统一性。

四、具体来说,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着力研究数字化所带来的虚拟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存在,以及随之而来的电脑化、信息化的虚拟交往实践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空间,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实践方式。而且网络还创造了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生存空间,即一个具有可能态的“世界普遍交往”结构,从而将全球往实践二重化为现实的与虚拟的世界。因此这一变化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前景。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作为后工业社会与新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经济基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即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

(三)社会形态理论在全球知识经济的现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主义的新社会主义。现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新现代化”――既不同于马克斯・韦伯的现代化,也不是哈贝马斯、吉登斯或乌・贝克指认的“第二次现代化”,而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带动和引导的新型工业化。新社会主义在阶级结构、生产方式、相互关系及社会目标、发展阶段等一系列问题上将远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主义。这也正是今天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之脱节、需要回应的重大时代课题。

(四)社会思潮现代主义思潮――现代主义使一切思维、文化简单化、模件化。一种规范、一个中心、一条路线、一个标准,都是现代主义的固有特征。反之,在新全球化时代,后现代主义思潮获得了话语中心地位,多元化、差异化成为时代的象征。除了传统的阶级差异、意识形态差异而外,新民族主义、女权主义、同性恋群体、新宗教、恐怖主义、网络族群、绿色组织、新纳粹党等等,都以各种方式影响世界,冲击全球性秩序。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应对现代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求得自身的丰富与发展。现代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各种思潮、理论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并且,现代科技革命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为其应对挑战准备了现实性,所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者,应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合理解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风笑天.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塞缪尔・亨廷顿(美).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5]刘磊.知识经济:第三次经济革命[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特征[J].社会研究,2008(5)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5

论文摘要: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必须把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两个对象的基本特点联系起来,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时间性、发展性、人本性等特点引导大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彻底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理论思维高度发展、关注社会实践、多元价值冲突的矛盾心理以及面临的生存竞争等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彻底拼弃教条式照本宣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逻辑起点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另一个是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面临一系列的困境,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这两个逻辑起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和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没有掌握前者,造成我们的教学内容系统性、完整性、发展性不够,教条主义严重,没有掌握后者,造成我们的教学针对性、启发性、实用性不强,形式主义盛行。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必须掌握这两个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本性等特点引导大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大学生理论思维高度发展、关注社会实践、多元价值冲突的矛盾心理以及面临的生存竞争等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深化教学改革。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整体性的特点系统、完整地理解、分析、总结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方式的一般科学,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人生、把握人生的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另一方面表现在它是总结当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却又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指导性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度发展,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理论既有兴趣又有能力完整把握,因此,并不满足于简单知识与理论,更不满意教条化的、教训式的教学。我们只能系统、完整、科学地引导学生整体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用理论的深度来吸引学生。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简单化、教条化、学科细分化,把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解之后进行教条式、知识式地教学。讲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要么就用一些套话、空话来应付学生,“这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这是形成共产主义信仰的需要”;要么就以形式主义的方式来恐吓学生,“这是必修课,如果不过关就不能毕业”。虽然每一句话都不错,但是,由于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教育,这些话被学生理解成了贬义词。

现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以其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注视着或享用着甚至直接参与研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他们用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这些新成果,去评价这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作用,然而,他们也会面临许多困惑,他们不仅要直接面对这些新成果,也要从科学与人、科学与社会等方面来认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作用,从方法论上去看待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和创新。因此,我们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评价新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来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

而我们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都是在过去的分科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类细化,专业而精深,多数理论课教师知识面不广,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缺乏了解,要用它来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性,显然有困难。这样就必然造成大学生错误地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满足不了他们求知的愿望。我们的教学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来解释当代科学,不能与当代科学融为一体,不能对当代科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那么,就成为过时的教条。这是当前不少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一种根本原因,而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而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以及多年以来的教条主义教学所造成的。

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点,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解决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与他们联系紧密的具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的,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人类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大学生处于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关注社会层面的人及其整个人类社会层面的人的因素比以往时代偏少,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关心整个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实际生活问题。实际上要引导大学生在关心社会、人类生活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关心自己个人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不关心个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站在什么层面上来关注这个问题。

以人类社会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主要动因,又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虽然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与现时代有很大不同,但是人的问题、人类社会的问题始终贯穿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始终,只要人的问题存在,只要社会问题存在,我们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我认为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资本主义的存在和社会主义中的基本问题,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依据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因为他们的这种言论的背后实际上潜存着一个逻辑推理,即马克思主义只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这是一种机械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要把一般理论与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及国际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用来分析和解决具体的问题。曾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当今,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问题,为以后直接参加市场经济的建设打下基础。但是,受市场经济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影响,学生对用的理解存在一些片面的倾向。因此,理论课教学必须注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理论课程教学,不能简单地将理论与现实作比照,讲清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侧重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

邓小平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是“要精,要管用”。“要精”指内容要精简,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要管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这是我们今天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指导原则。

三、站在一定高度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引导和整合当今的多元价值,解释、分析不同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要求教学在多元价值观下关注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摒弃教条主义。大学生处于价值整合和信息开放时期,要求教学要开放信息,提供丰富的信息以及多元价值观以供学生斟酌、鉴别、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也是发展着的科学,它必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一方面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另一面又使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8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中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今天,改革开放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去概括和总结,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认识,作出回答。因此,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拿来为我所用。

近几年来,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对西方的各种流派的理论较为热衷,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深人的研究,特别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的研究缺乏,往往介绍、引进西方的现代、后现代流的理论、观点比较多,在考虑为理论教学和宣传服务方面显得不够,急功近利,什么流行就去研究什么。这样一来,就很难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很难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动态,结果导致科研和教学后劲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掌握更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要求,难以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说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流派所面临的新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被现在的教学所消融了。按照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说法,“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思想界的影响和魅力是永恒的。

四、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本性特点分析、解决大学生的人生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的关心,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关心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大学生处于从理想走向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是人生烦恼和矛盾最集中的时期,要求教学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他们的人生具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6

一、两种马克思主义范式

西方“马克思学”制造“两个马克思”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其目的是反马克思主义。它们这些思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构造出来的,当它们返回马克思文本进行文献考据时,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文本解读和诠释的影响。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可划分为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划分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统一性遭到质疑,这为西方“马克思学”进一步肢解或解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口实和说辞。为了澄清西方“马克思学”的实质,必须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持有的两种马克思主义切入,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西方“马克思学”产生的背景、逻辑后果与问题的实质。

恩格斯是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与列宁对唯物主义一般原则的强调,被一些人歪曲为与旧唯物主义没有区别的自然主义和教条主义,认为恩格斯和列宁等人脱离了马克思所强调的现实生活和实践立场,甚至有些人直接指责恩格斯和列宁等人否定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屡屡失败,一些人开始重新思考和解读马克思的文本。由于第二国际和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卢卡奇、科尔施等人的学说被看作是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学说,后来就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超越教条主义和消极无为等旧唯物主义,但他们受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等片面学说的影响,利用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混淆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理论上的原则界限[1],这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由于对马克思文本解读和马克思思想成熟的看法不同,形成了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物有: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萨特、戈尔德曼、巴罗、艾温纳里、乌龙多、底特律的“新闻和文学”小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霍克海默、阿多诺、纽曼、洛温台尔、弗罗姆、本杰明、马尔库塞,以及这个学派的第二代成员维尔默、施密特和哈贝马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沃尔帕、阿尔都塞、普兰查斯、戈德里埃、格吕克斯曼、贝特兰、特尔博恩和英国《新左派评论》的编辑布拉克伯恩。

首先,从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各自特征来看,批判马克思主义者遵循着马克思早期《1844年经济学手稿》提出的人道主义的批判精神,强调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连续性,强调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对现实批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劳动异化”构成他们价值评判的标准,从人与现实的“异化”状态切入,通过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扬弃“异化”状态,进而恢复人的本质。而科学马克思主义者则把《资本论》看作是马克思“成熟”时期思想的标志,认为马克思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科学地指出资本家在无限制追求剩余价值的同时激化了资本主义自身矛盾,最终必然导致灭亡,而社会主义必然会取得胜利,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科学马克思主义以“结构主义”为方法论,倡导马克思在1845年之后发生了与黑格尔的“认识论上的断裂”。在这个意义上,科学马克思主义反对把1844年手稿的“意识形态的”人本学作为自己内容的构成部分。

其次,从意识形态的视野来看,科学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看作是对世界的歪曲反映,主张以“结构主义”方式描述意识形态,提出结构的意识形态,以此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使人“异化”,主要取决于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同资产阶级一样成为压榨和剥削工人的帮凶,致使科学技术演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合理性的工具。科学技术一旦成为意识形态,它就具有了隐蔽性,同时,它依靠自身的强大功能说服人们,这样,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就屈从它,批判马克思主义者正是极力批判这种情形。特别是哈贝马斯还提出一种人道科技观,试图改变科学技术继续“异化”人的状况。在批判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理性已经变成工具理性,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它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是无法摆脱它的控制的。可以看到,“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差别,反应了那些把马克思看作德国唯心主义的顶峰的人们和那些马克思超出这个传统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因此,这也是那些认为青年马克思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人们和那些认为青年马克思还是陷在意识形态泥潭的人们之间的差别”[2](p220)。这种“差别”意味着,批判马克思主义承认,青年马克思是黑格尔主义者,而科学马克思主义者重视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差别,承认老年马克思已完成了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飞跃。

再次,从认识论角度上讲,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仅仅注意社会容易变形的历史主义,一种要求对事件进行前后关联的解释的有机论;相反,科学马克思主义寻求反复发生的、离开前后联系的、能辨认的稳固的社会结构[2](p221)。科学马克思主义者强调稳固的“社会结构”、确定而不模糊的认识方式、明晰的认识界限,相应地,他们反对“模棱两可”的价值。他们倾向于把社会划分为以生产方式为中心的经济基础和包括意识形态与国家的上层建筑,坚持前者控制后者。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喜欢使用“总体”概念,拒绝对社会做两分法,认为那样是一种庸俗化的做法,他们有一种强烈追求统一的、共同的欲望,声称科学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的理解太狭隘了。由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两种结果:进化论和灾变论。

最后,从主体和客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来看,批判马克思主义者更强调人这个主体在历史发展之中的主导作用,因此,他们所倡导的历史观是不连续的、突变的、灾变的;相反,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以客体为中心,把变化看作是一系列自然形式,因此,他们所倡导的历史观是逐渐的、进化的和连续的,认为社会发展是“结构”自然变化的产物。可以看出,科学马克思主义者是把自然与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认可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则把自然和人道主义文化相联系,特别是卢卡奇、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极力批判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作用。卢卡奇指出:“当‘科学’认为这些‘实事’直接表现的方式是科学的重要真实性的基础,它们的存在形式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出发点的时候,它就是简单地、教条地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无批判地把它的本质、它的客观结构、它的规律性当作‘科学’的不变基础。”[3](p55)科学马

克思主义者从“实事”出发,用纯粹数量、数和数的关系表现事物的本质,他们对事物缺乏历史的和辩证的考察。二、两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马克思主义范式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差别,导致他们持有两种不同的政治观。强调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极力倡导一种价值的东西,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觉悟、内心精神或革命的目的。批判马克思主义非常关注人们的革命意志。在批判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同技术和武器相比,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不必等待其他力量的成熟就应该积极采取行动。批判马克思主义强调勇敢和政治觉悟在社会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们可以不依靠对象化的历史、社会结构,而完全依靠他们自己的意志和觉悟就能够克服自然界、历史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不足。在这个意义上,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未来依靠的是清醒的觉悟和坚强的信仰,是能够由勇敢者铭刻在历史上的意识,批判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使命在于保护革命目的和革命热情。这样,批判马克思主义强调为了实现革命目标“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而很少提及和重视任何先锋队的政党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无产阶级这样的社会阶级应该承担何种历史使命,忽略进行社会革命必须先具备某些客观的历史条件,最终导致的政治后果是冒险主义或革命救世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把注意力放在与意志论的斗争上,极力贬低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强调人民的革命意志,认为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马克思主义强调“养成政治上的耐心,训练和培养干部以待时机成熟,精确地估价真实历史条件,不把现实同愿望混淆起来。尤其是,他们想方设法保护他们未来在客观条件许可有更大成功机会时进行活动的能力。他们把最大的信赖放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机会和矛盾上”[2](p225)。科学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在于保护组织工具及其未来选择。他们为了保护手段、组织工具、先锋党,宁可放弃社会主义和革命所寻求的解放目的。这导致的政治后果便是“仪式主义”或者“修正主义”,这就是说,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这样,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信赖社会进化,这种进化不是人为的,而是社会结构发展使然,因此,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通过社会结构解决历史问题,认为政治是一种副现象,会自动适合生产方式的变化。这就是说,只要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主义社会会自动地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不需要人为的努力和牺牲,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种观念所导致的后果是:削弱了人民的革命意志,产生了一种渐进的、议会式的社会主义[2](p227)。

三、两种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启示

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对立蕴含着“两个马克思”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批判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宣称“青年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科学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思想的成熟”,声称这时期的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者把异化理论看作是马克思思想的精髓,在他们看来,“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贫乏、简单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根本症结在于失落了异化这个根本”[4](p152),因为异化理论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的结果,……后来,这种关系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5](p61)“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旦达成极端,就必然是整个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5](p67)。因此,“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5](p63)。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概要表述为理论依据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更。”[6](p412~413)科学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结构出发,解释社会的发展变化,并把“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东西,认为“社会结构”决定着社会发展进程。

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歪曲和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无论是批判马克思主义还是科学马克思主义,都不能客观地、公正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挖掘“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试图克服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在抬高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同时,相应地贬低了马克思后期思想在整个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作用。科学马克思主义虽认同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但由于他们对恩格斯关于维护唯物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认识,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上只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从而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起来,形成一种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路线,认为这条路线脱离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念。其实,这种认识在我国学界也存在着广阔的市场,有学者就此提出“异质性差距论”,有学者利用“差异分析”方法,从学理上试图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合法化。事实上,这些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影响的体现,这也与西方“马克思学”在我国学界的兴起紧密相连。

“马克思学”是法国学者吕贝尔在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其手法是制造“两个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以便达到反马克思主义和解构马克思主义。这实际上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的极端化、夸张化,力求以此来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西方“马克思学”似乎重新理解马克思,寻求解救西方社会发展危机之路。他们解读马克思、阐述马克思的同时深深地打上资产阶级价值或精神的烙印。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生规模庞大的学生和工人运动,西方“马克思学”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著述颇多,比如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阿隆的《马克思主义的神圣家族》、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主义之前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本得尔的《对马克思的背叛》、莱文的《悲剧性的骗局:马克思同恩格斯的对立》、吕贝尔的《卡尔·马克思:思想发展史概论》、费彻尔的《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等。苏联解体、冷战的结束意味着西方“马克思学”的终结,因为“冷战时代,他们紧迫地反对马克思主义、解构马克思主义这是在西方‘意识形态战争’的背景下官方的一种学术牵引力所致,冷战后,包括官方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兴趣都开始下降,势必冷落了西方‘马克思学’。如今时代已经告诉我们,西方‘马克思学’已经终结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依旧充满活力,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时代已经到来了”[7]。国内学者提出“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重读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他们返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力图克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一致,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统一性。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问题”作为“我们的问题”,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

综上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化出来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有一定的歪曲和偏离。而西方“马克思学”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由于“官方意识形态”的需要,极力地夸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大力鼓吹“两个马克思”,其目的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和解构马克思主义。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并不是一无是处、或者毫无价值的,它们至少给我们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一样是躲到象牙塔里,进行文本解读或文献考证与解释,在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时候,歪曲和偏离甚至肢解或解构马克

思主义。他们主要是由一批知识分子组成,不再把如何“改造世界”作为他们自身的使命,而是注重如何解释世界,他们基本上丧失了马克思所说的“改造世界”的现实关怀。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是在西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西欧各国革命失败,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他们认识到,要纠正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缺乏和简单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的错误。为克服教条主义和消极无为的旧唯物主义的弊端,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他们走上了歪曲和偏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西方“马克思学”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受官方所支持,旨在反对马克思主义或解构马克思主义,他们极力肢解或解构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很明确,试图通过“意识形态的战争”最终赢得胜利。但不管怎样,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译介进入中国学界后,对中国学界摆脱苏联的“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7

关键词:《神圣家族》;历史地位;科学技术;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38-02

一、《神圣家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问题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本著作。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萌芽阶段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可以说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点。在文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的“自我意识”哲学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最终同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这部著作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处于萌芽阶段,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世界观体系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已经初露端倪。

1.主要观点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了生产方式的概念,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发源起点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驳斥了青年黑格尔派关于自我意识的作用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唯心史观。青年黑格尔派宣扬“历史的发源地在天上的云雾中”,与此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则直截了当地把物质生产看做是历史的发源地。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反对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的思想,认为要想真正认识一个历史时期,离不开对这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产方式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同青年黑格尔派的分歧还表现在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一问题。青年黑格尔派宣称“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物质生产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源地,这里实际上已经包含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第二,进一步探讨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问题,这实际上就包含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但是对二者关系没有进行合理的解释。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并且把市民社会称做现代国家的“出生地”,认为“市民社会巩固国家”,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已经开始涉及国家的阶级本质这一问题。这些思想充分表明,《神圣家族》一书中已经潜在地包含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市民社会归结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第三,阐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证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实现了共产主义由空想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青年黑格尔派把世界发展的原因归结为“自我意识”和“实体”的对立,在历史观上,他们藐视群众,认为人民群众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是历史的消极因素,而他们自己才是精神的代表,是历史的积极因素,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上述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生产是历史发源地的思想出发,进一步引申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们在批驳青年黑格尔派蔑视“工人什么都没有创造”的言论时指出:“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上的一切伟大活动之所以不能彻底成功,就是因为脱离群众的原因。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第一次论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揭示了社会的日益进步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客观规律。

2.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时,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并且初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学说,从而使共产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向科学的转变。列宁也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几乎已经形成了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作用的观点。他们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以及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观点,使共产主义得以从空想转向科学,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通过分析《神圣家族》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观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摆脱青年黑格尔派的宣言书,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体系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始形成,是马克思主义萌芽阶段的标志之一。

二、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研究

自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以后,理论界的普遍共识是自然科学以及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毫无疑问的。自然科学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理论的发展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还是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们的发现、发展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些事例都证明了自然科学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技术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手段支持,通过技术的进步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尤其20世纪中期以来,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引起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则更为深刻。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所引起的生产力飞跃可以称为技术革命。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对于社会科学是不是第一生产力却有一定的争议。其中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上。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主要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应该包括社会科学。因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没有理由被随意地排除出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与自我更新,社会科学的实用性、功能性日益的凸显,它与生产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密切关系,将它们完全的割裂开来,片面的只考虑它们的区别,而不考虑它们的联系是错误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科学领域很广,其中的有些领域跟科学技术有直接联系,比如管理学,他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力就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但是从一般意义上说来,社会科学并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是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的。社会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这才是社会科学的作用。

笔者认为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科学理所当然的包含在科学这一范畴内,我们没有任何权利随意地将社会科学排除在科学的范畴之外。任何这样的行为都是错误的、非理性的。而且从应用性的角度来讲,一些社会科学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比如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讲,那些不认为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肆意将社会科学排除在第一生产力以外的观点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即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

第二,社会科学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自然科学实用性、功能性的特点,其自身的实用性与功能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它与生产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例如管理学、统计学等,这些社会学科在当今的生产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那种否认社会科学具有实用性与功能性的观点不具有一种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是一种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三,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实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本来就是一体的,在人类早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统一的。只是到了近代,出于深入研究的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才逐步被分离开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没有真正的分离。前苏联哲学家伊利切夫的话说明这一点:“对生产起作用的不是单独的科学,而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部总和。”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社会科学毫无疑问是第一生产力,但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的,它属于一种渗透性的生产力构成要素,即是说它的作用是通过其他方式渗透到生产过程重点。笔者认为社会科学渗透到生产过程的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第一,通过对劳动者的教育。人本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智力成果,它们转化成商品都需要人的劳动。因此,重视对人的研究,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对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此当然不是让劳动者与科学技术争个高下,而是要指出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极其重要的,它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因此,通过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积极性的发挥,革新和完善生产管理,有利于整个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劳动者在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方面有个极大地提高,使社会科学的成果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

第二,通过作为中介的管理科学。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一种新的劳动——管理劳动。管理劳动不同于物质劳动,它是面向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的改善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我们必须重视从生产力的质和量协调的方面去发展。缺乏管理而造成劳动力和劳动资料浪费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有过许多沉痛的教训。此外,优良的管理,不仅能促使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也能为生产力系统提供优化的外部环境,从而有助于生产力系统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作良性运行,从而影响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第三,通过社会科学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社会科学作为指导上层建筑的理论依据,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性的保障。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即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层建筑中的社会科学给予人们怎样的思想观念,对生产活动发生直接的影响作用,也可以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8

[论文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一股思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马尔库塞最先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提出激烈的批判,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的理论传统,对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起的危机表现形式作了重新思考,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力图寻找一条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既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性,这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论文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消费异化;科学技术

一、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在目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仅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处于异化状态之中,人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的手段,将自然作为征服和掠夺的对象,因而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60年代至70年代初,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人物马尔库塞从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人手,通过探索克服生态危机,克服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乃至自然的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构建了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加拿大的哲学家本·阿格尔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衣钵”,特别是马尔库塞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一)理论的共同性

1.都在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及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马尔库塞和阿格尔都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生态危机加重这一重大的现实的问题。他们都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出发,试图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在客观上的确能解决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他们认为要实现自然的解放,要利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就要把人与自然界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对科学技术无限制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这样人的价值的追求就由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转向了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即自我的解放。通过对科学技术进行“设计”和“选择”来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发展新型、实用技术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马尔库塞把自然的解放作为人的解放的物质前提,他认为,在资本主义这样一个到处充满压抑、剥削和控制的社会中,自然界并不是人与人沟通的媒介和对象,而是资本家用于经济竞争所控制与支配的对象;科学技术并不是用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而是榨取自然资源的手段和工具,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控制社会,进而控制自然的新形式。于是,人类便陷入了被败坏了的自然界所控制、所奴役,其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状态之中。阿格尔也指出要实现自然的解放,即人的解放。这就要对人类控制自然的行为本身进行控制;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趋势进行控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方式和社会后果进行控制;对人的欲望中的非理性和破坏性进行控制。

2.都认识到了发达工业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

在对生态危机的探讨中,马尔库塞和阿格尔都认为异化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的“消费异化”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扩张导致“自然萎缩”,人们不是出于真正的需要而追求消费品,而是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如广告操纵、商品装潢的刺激下去疯狂追求高消费的。人们把消费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手段,把消费当作人生的唯一乐趣。为了维持高生产和高消费,资本家就会变本加厉地“榨取自然”、“盘剥自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极大耗费,生态公害的频繁发生。

马尔库塞指出,“我们再次面临发达工业文明的一个令人苦恼的方面:它的不合理性的合理的特点。它的生产力和效率,它增加和扩大舒适面,把浪费变成需求,把破坏变成建设的能力,这一切使得异化的概念成了可怀疑的。”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对“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作了区分。他认为,“什么是真实需求,什么是虚假需求,这个问题应该由个人来回答。只有当他们能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回答时,才能这么说。只要他们不能够自主,只要他们被灌输和操纵(下降到他们的本能上),就不能认为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他们自己的。”

阿格尔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的生活状况已有较大的改善,但劳动对人们来说依然是单凋、乏味、枯燥的苦役,在劳动中人是不自由的。同时在资本主义高度程式化和集中化的生产过程中,没有表现自我个性和创造性的机会,一切都是机器控制的,人的价值和作为已经被泯灭在僵死的控制程序中,于是人们追求自由的本性驱使他们把注意力转向消费领域,试图通过自由购买并消费商品来“实现自己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性”。消费领域正好能满足个人作为积极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客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心理需求。消费成为“人们为补偿自已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

3.都在探索克服生态危机的途径

马尔库塞和阿格尔都对资本主义社会时弊进行揭露和批判;都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和生态危机的存在进行探讨;都在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都认识到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于实现人的解放。

在对资本主义时弊进行揭露和批判时,都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一切都没有丝毫的理性。繁荣带来了异化,科学技术进步带来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盲目的、无节制的破坏。在他们看来,只能从人的解放和健全的方面来进行革命,重建一个肯定人的意义和价值,使人性得到改善和完美的人道主义的健全社会,才能从根本上解放自然,消除生态危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理论的差异

1.马尔库塞重批判,阿格尔重建构

马尔库塞直接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理论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马尔库塞侧重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和生态危机问题的探索作为他理论的起点,他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出发,将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把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合并起来考虑,很有见地的认为生态危机和科学技术危机在本质上是社会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他看来,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阿格尔的理论具有强烈的付诸实践的欲求,他侧重于探索克服异化消费及其引起的生态危机的途径。他强调的是通过生产和社会变革来解决“异化消费”问题。首先是劳动及对劳动的管理发生变革,劳动将不再被看作是获取消费品的手段,而成为实现人类自身基本愿望和价值的手段。其次,工业的民主化过程将扩展到政治领域,整个社会的权利结构将发生彻底改变,现实等级制的、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将被分散的、自治的民主制所取代,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阿格尔认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就是“一种缩减商品生产,不再使劳动和闲暇异化、工人自治的、非极权的、分散化的和非官僚化的社会主义”。

2.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认识上有差异

马尔库塞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从主体人的角度来理解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所产生的生态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单面社会”所造成。在高度垄断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人们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异化”和“消费异化”的出现,就使得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倍受污染,于是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最主要的危机,生态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危机。

阿格尔认为,由于垄断资本主义已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引发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异化和生态危机的日益恶化。由于资本家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力,这就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这样发达工业社会的生产已经走向了异化。同时科学技术产生和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奴役,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是依靠科学技术维持的,科学技术直接具有破坏作用,会危及生态和整个人类社会。所以生态危机是人的本性危机和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它的最终根源就是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3.在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认识上也有差异

马尔库塞从消费领域人手,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就是要改变人、改变现存社会造就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心理类型和生理机制入手,进行一场人的本能结构革命和自然观革命。他把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问题联系起来,视自然的解放为人的解放的物质前提。同时,他还把自然问题与社会问题合并起来考虑,认为解决生态问题的立足点在于社会制度的改造。为此,应首先实现消费观的变革,用“真实的需要”代替“虚假的需要”;确立符合生态学要求的生产模式;按照美的原则塑造自然;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使自然界成为人类的伙伴和朋友。

阿格尔在认识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时更注重于实践性与建构性,他主张以“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来克服异化消费及其引起的生态危机。呼吁要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以“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来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他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和他们的生态危机理论去发动人民批判资本主义的那种集中化、官僚化的违反自然和人性的倾向,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创造条件,解决所有制问题,最终把生产过程分散化、民主化和工人管理化三者结合起来,以建立实行“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

二、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性

1.这一理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弊,立足于当前的生态危机,把社会主义的前景同生态危机的解决联系起来,这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探索。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马克思理论对解决当代现实问题的意义,扩大了马克思学说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将自己的理论研究聚焦于大众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将生态问题纳入自己的理论视野,并想通过对生态问题的研究提出新的社会整治方案,这种研究也是很有价值的。他们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时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很值得关注和研究,有些问题对我们有借鉴意义。例如,从观念形态上,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到马尔库塞的自然观再到阿格尔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树立环保意识很有意义。再例如,他们对“异化消费”问题的研究,马尔库塞和阿格尔对当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消费”现象的分析和批判相当深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加深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我国来说,极具现实借鉴意义。

2.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世界历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阶级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延缓危机的可能性;由人类无节制地控制自然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这些新的变化都应该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野中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也看到了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诸如贫富两极分化、剥削、压迫,人性的压抑和异化,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社会弊端,他们认为应该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把社会主义同解决生态危机的努力结合起来,从这一点来看,其探索有其合理之处。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明确指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并试图在马克思著作中找到答案,继承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严重恶化的理论和异化学说。同时指出这一问题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根本无法解决,号召人们认清异化消费和异化劳动的资本主义根源,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3.马尔库塞和阿格尔有关人本主义的见解对于我们确立未来发展目标,缓解人类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的压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同于以往一度在生态问题上占主导的技术悲观主义的是,他们认为不应发展那些只有利于资本扩张和侵害人类的技术,而要利用那些既能使人获得满足,又不损害环境和人性的新技术造福人类。强调进行管理体系和权力等生产关系的变革。他们提倡要追求真正的需求,主张按人的消费质量而不是最大化的数量来决定生产。同时阿格尔能够把资本主义晚期的深刻危机引导到社会主义方向上来,这对我们探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富有启发。

4.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对资本主义当代形态的全面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把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归咎为人性的弱点和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应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和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理论,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相结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社会原因,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危机,挽救自然就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缺陷

1.马尔库塞和阿格尔两位思想家的观点存在不少根本性的缺陷,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分析问题存在片面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视野比较狭窄,夸大了消费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不幸后果,忽视了生态问题中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也没有把视野扩大到全球角度,一些主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不现实也不公平。

首先,他们只是侧重于现象的研究。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已过时的结论,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不能适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趋势已经转移到消费领域,应当用生态危机理论取代了经济危机理论,要人们承认生态危机已经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形式。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全面,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由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的,是经济危机决定了生态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但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就否认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研究,是就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而言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决定了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因此,这些主张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出发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不是结合当代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而是用唯心主义哲学去解释、发挥、补充马克思主义,这实际上是将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人为地捏合在一起,因而不能站在无产阶级分析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而是侧重现象的研究,当然也就找不到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和办法。这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性质。他们无法寻找革命的主体,夸大了晚期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涵义。与此同时,他们还对发达资本主义变革战略进行了探索,承袭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的传统,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主张先解放意识形态,然后再回到社会主义所有制;主张“改组”资本主义制度。这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性质。

而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如何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自由和解放这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显示了他理论的乌托邦性质。他所注重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出于资本主义异化消费中的个人的解放,这种解放在相当大程度上被归结为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消除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异化,而并不涉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我们不是主张把生产资料归还给工人,而是主张把创造理性和自我指导性交还给长期生活在专家奴役之下的工人。”

其次,他们错误地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总根源,主张一种“零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幻想,因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不可能借口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他们片面地强调科技与人性的对立,把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生态危机嫁祸于科技进步本身,把科学技术当作控制和奴役自然和社会的工具,并强调生态危机这一表面现象背后更为可怕的事实是:人性的丧失,人的消失。因此他们主张以牺牲经济发展来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防止生态危机的发生。他们试图以“小技术”取代“大科技”,以对生产资料的民主管理方式和实行稳态经济的设想来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和“异化消费”问题。希望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稳态经济学,摆脱生态危机,主张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用小规模的技术去替代高度集中的大规模的技术,以维持人类的长期生存和稳定的经济发展。他们否定“集中化、官僚化、技术统治”,主张建立“小国寡民”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组织,否定大型企业的作用,由手工劳动和分散的小生产取代现代化大生产。,我认为这是片面和倒退的。事实上,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以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来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式来实现的,以牺牲经济发展来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防止生态危机的思想是狭隘的、是倒退的空想,是对解决生态问题的错误的原始和谐的主张,因而是站不住脚的。一方面,生态危机的真正克服,在于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解决生态题的出路在于自然统一于人的和谐。另一方面,必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来克服生态危机。“生产力不仅为实现生态文明创造了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按照生产力的要求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再一方面就是要发展科学技术,人类正在把科技运用于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当然科学技术也会给人类带来负效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科学技术的类型,而在于运用科学技术的社会机制。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自然观研究不够,没有挖掘其自然观中的生态哲学意蕴。而且他们还误解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社会作用,他们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研究,对自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远未达到马克思分析的深度,特别是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与生态学对立起来,是对马克思理论的极大误解。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Bea110055)、2014年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4Z059)和2013年渭南师范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2013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64-02

党中央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历史使命。

一、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认识

1.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体现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的深切关注,它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为蓝本,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诉求。目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应该说,新世纪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键在于青年一代。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使命决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马克思主义“三化”中的战略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青年一代,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2013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这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努力使青年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3.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阅历浅、求知欲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主要是要在新形势下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得青年大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立场,科学区分、评价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这是应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考验的需要,也是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是指从精神教育、课堂教学、专题培训、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实践体验等方面找准着力点,切实科学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1.着力于精神教育。精神教育是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精神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旨在确定并坚定人的精神信念。高校应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精神教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角度出发,凝练出学校的校训、学校精神和校风,以此统领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努力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精神支柱。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精神教育,就是要用高尚情操、崇高境界、博大胸怀、求实精神来引导、激励全校师生。

2.着力于课堂教学。高校要把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列理论列入教学计划,注重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素养,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广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应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使青年大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为培养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夯实理论基础。

3.着力于专题培训。高校应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要把提高学员政治理论素质作为教育培训的核心,按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深理论、高层次的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努力使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接受培训的学员的理论素养得到提升。如通过开设党校、团校专题培训班,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论坛,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节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活动,对学员进行实践培训和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使学员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积极成为党的政策理论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4.着力于能力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应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青年大学生成长为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通过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人文大讲堂、经典诵读、辩论赛、书画大赛等活动,促进青年大学生个性能力及特长兴趣的发展与提高,增强青年大学生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也可以增强青年大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同。

5.着力于科学研究。“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科学信仰、科学能力、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重点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通过实施百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锻炼等活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使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其成长为具有科学精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6.着力于实践体验。实践造就人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核心,也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根本途径。高校每年应利用大学生寒暑假,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教育基地、农村、企业、社区、街道,围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推广、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使青年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熟悉社会、了解国情、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实践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红色精神教育。高校应积极利用重要节日,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或经常组织青年大学生去革命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瞻仰、体验、感悟红色精神。

三、“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的体系构建

1.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高校党组织要把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高校各级领导要把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党委书记要亲任党校校长,校长要亲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院长,党委委员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的学员作专题辅导报告;在重大纪念日、节庆日,高校重要领导要和青年大学生一起参加纪念、庆祝活动。只有各级领导和党组织的重视、支持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注重实践体验是根本。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在实践中获得认知。体验教育是―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高校要注重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践基地与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推广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结合。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实践体验活动,用先贤们以身报国的英雄事迹感召青年大学生,用专家学者们献身科教的赤诚之心激励青年大学生,用创业者们创业兴邦的拼搏精神鼓舞青年大学生,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内化理论和升华理论的教育目的。

3.拓展活动载体是抓手。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应注重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教育载体。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意识地组织开展活动,将教育内容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高校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注重品牌化建设、系列化开展,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全面实施、全员参与的思想。如每次每个品牌化活动均开展系列活动10余项,满足青年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几乎每个青年大学生都能选择参与一项或多项活动。高校应组织开展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实践育人载体,拓展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舞台,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篇10

【论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挑战;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10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更面临严峻的挑战,引起了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从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为了更好地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和有效性,必须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体的应对策略。在此,本人结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的感受,就高校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

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现状和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一方面,20世纪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变为科学,又由科学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以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经历的历史短暂,本身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面临的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4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只剩下中国、古巴、越南、老挝、朝鲜5个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如此巨大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断言社会主义失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将要从世界上灭亡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有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早产儿”,“先天不足”,改革不改革都是死。这种状况引起了许多人的疑问和困惑,不同程度的引发了“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它既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性需要的反映,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一种扩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断凭借经济技术上的优势,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以“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等冠冕堂皇的形式诱使或强迫社会主义国家向西方国家靠近,实行政治多元化、经济市场化和私有化,对外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民主观以及思想观念,以此来彻底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使“华盛顿模式”成为全球模式,使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成为全球主流的文化。近来美国又在大肆宣传一种观念:“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讯、安全和质量,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从这里不难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在后,他们把和平演变的战略重点指向中国,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崩溃论”,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抑制中国的和平崛起,“西化”中国,正通过网络、媒体等进行攻心战,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形式向中国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念。

所有这些不能不对我们主流的意识形态产生冲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构成挑战。

其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挑战。进人新的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个艰难探索的历程,如何在新的形势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在大学生中树立并坚定社会主义的信仰,是新时期、新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i临的新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过去我们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而现在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的改革的环境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引起了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刻的变化,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表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统一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主导价值观选择的统一性和个体价值观选择的多样性等,出现了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遇到的新问题,特别是社会各阶层的收人差距及各阶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执政党内部的腐败问题等等。与此同时,高校本身也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过去政府投资的单一渠道办学向多主体投资的多渠道办学转变,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从过去就业型教育向创业型教育转变,从过去培养准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从过去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大学生自主就业,从关门办学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等。这些变化客观上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下一切资源由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甚至连个人成长、发展也被社会计划化,个体只有高度服从社会计划,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状况。当前形成了人性原位复归和社会活力进发,推动社会财富与日俱增、个性充分发挥,但同时也导致了信仰失却,思想混乱,道德沦丧、行为失准等情况的发生,进人新世纪,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其二,过去我们是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现在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打破了信息闭塞的状况,为人们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文化价值观念、各种学术思潮和观点提供了可能。随着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外国服务提供者从事报纸、图书和杂志的零售和批发时限的取消,中国文化市场的大门将为外国的文化产品的进入敞开,国外文化产品将快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日本的动画、韩国的电视剧而且有更多的精神产品进入我们日常精神生活中。消费这些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拓展了精神的视野,但其中所包含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相当颓废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与群体关系、功利与伦理关系、人生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关系、情理价值与法理价值关系上的矛盾也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产生,这不仅对中国人传统文化价值观构成一种挑战,也对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的主导文化价值观的确立构成一种挑战,其结果必将是在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带来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和信仰行为方式的颤变。然而历史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个颤变的过程不可能瞬间完成,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混乱和痛苦选择的过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进行马克恩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在传统文化根基薄弱、人文精神稀薄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转型时期主导价值观确立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再次、当代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挑战。过去我们是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现在是在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代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的各个时代,特别是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宽带技术数字化及其产业化的发展,以其快捷、便利、交互性的特点,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生活空间,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和多媒体、宽带技术数字化的发展,在为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单一化的情状,提供了更多、方便快捷的信息渠道的同时,由于自身的掩蔽性和复杂性,不仅网上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为西方国家传播其价值观和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打开了一条自然的通道。而提供这些信息的往往是经济技术上的强国,据统计至少有2/3的信息是来源于发达国家。在我们走进互联网的时候,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便利用了互联网和其它的传播媒介等有利工具,开始了“西化”和价值观的渗透。据报道因特网上的“一般信息,美国提供的占80%,服务信息占95%”。美国的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按题目来说,负面的是一半,中性的25%,有一点积极意义的占25%。如果按字数算、按文章的长短算,90%以上是负面的。”在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种媒体对现代中国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的情况下,中国受众特别是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撞击。同时互联网在为各种正统的、非正统的、成熟的、非成熟的学术观点、理论、思潮的传播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通道,为开拓大学生学术理论新的视野、及时了解学术理论发展的新动态提供帮助,开辟了一个新的获取知识的通道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也造成了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交互性的特点为我们利用互联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育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上网人数和频率都极高的情形下,由于教育投资的限制和教师自身对于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掌握程度以及其他现实因素的制约,作为教育者所能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形式明显落后于大学生的需求,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同程度的应用,对大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网络技术所拥有的点与点的互动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所有这些变化都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有效性提出了挑战。

再其次、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挑战。

和一般青年相比,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既有青年人共有的希望、困惑、寻找、甜蜜、痛苦、冲动、又有着与其它青年群体不同的特点,表现为他们知识水平较高,获取信息、接受新知识的渠道较多、能力较强,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尊感,他们思维敏捷,志向远大,目标高远,乐观自信;他们求新求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头脑灵活、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和自立意识明显增强,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渴望成功、成才,渴望得到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更高的认同和奖赏,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但也要看到大学生是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特别是西方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的影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迷茫、理想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情感孤独、情绪容易激动、心理脆弱、合作意识较差的情况;不同程度地着存在重视实践忽视理论、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技术技能忽视人格养成与完善、重视个体的自由忽视纪律约束、重视个体体验忽视社会规范、重视短期效应忽视长远发展的情况。

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差距拉大、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迅速过渡等带来的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如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与来自农村家庭学生的差异、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的学生与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学生的差异、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的差异、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等。由于客观存在着这些差异,所以,在大学生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社会现实感受上的差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差异等。

总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许多新的复杂情况是我们在以往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未曾遇到过的,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二、面对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

面对当前的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我个人认为除了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氛围外,作为承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应对挑战。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环境变化,把握主动性。在新的形势下,确实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充分认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定位,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能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为目标,以大学生确立远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为理想的追求,完成从过去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建立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担当起引导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认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帮助大学生构建切合个人实际和社会实际的人生蓝图、选择科学的实现方案和手段,在师生的互动中,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动权。

其次、加强理论研究,改革教育内容,体现科学性。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我们重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而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研究,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技术性研究,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构成因素的具体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表征性研究,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问题根源性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不同层次、层面孤立的研究,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跨层次的系统、整体性的研究。因此必须从当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工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水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研究力度,把培养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人才和与培养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其它专业技术人才区别开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把国家意志的灌输和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的愿望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与大学生身心、认知、思维的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构建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认知水平、理论知识现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建设,最大限度地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理论上的重复和交叉,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