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míng

阳明


拼音yáng míng
注音一ㄤˊ ㄇ一ㄥˊ

繁体陽明

阳明

词语解释

阳明[ yáng míng ]

⒈  阳光。

⒉  光明。

⒊  指和蔼温顺的秉性。

⒋  中医经脉名称。

⒌  指东方青帝。

⒍  刚强。

⒎  明王守仁之号。

引证解释

⒈  阳光。

《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

⒉  光明。

《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币》:“世皇 尝以钱币问太保 刘文贞公,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

⒊  指和蔼温顺的秉性。

清 方苞 《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气,蔼然而温和者为阳,惨然而凛慄者为阴。凡妇人之顺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阳明之发也;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

⒋  中医经脉名称。

《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 汉 郑玄 注:“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
贾公彦 疏:“阳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第二指间。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

⒌  指东方 青帝。

《云笈七籤》卷四九:“阳明主春,万童开门。”

⒍  刚强。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光武 与 高祖 不同, 高祖 阳明, 光武 阴柔。”

⒎  明 王守仁 之号。

《明史·王守仁传》:“守仁 天姿异敏……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 宋 周 程 二子后,惟 象山 陆氏 简易直捷,有以接 孟氏 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説。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国语辞典

阳明[ yáng míng ]

⒈  明亮、光明。

《续汉书·卷一四·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
《文选·束晳·补亡诗六首之三》:「玉烛阳明,显猷翼翼。」

⒉  浙江绍兴会稽山的阳明洞。为道家洞天之一,明代王守仁尝结庐其侧,因自号「阳明 」。

⒊  经脉名称之一。为阳气升发的最后阶段。

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分字解释


※ "阳明"的意思解释、阳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阳明理学,一代斗山瞻仰;开闽勋猷,千年俎豆馨香。

2.采药蓦然惊醒,旋即大喜若狂,驭魂灵息竟然破开周身十二正经之一手阳明大肠经主脉,“灵息搬运术”。

3.春天的阳明山,直可用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来形容。

4.十二、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5.阳明山上柳暗花明的景色,让游客们都感到心旷神怡。

6.何心隐为人不拘小节,李如松如此对待先哲王阳明的著作与画像,又精通王艮的遗训,心里已经把李如松当成自己的师弟,言谈之间不由得亲切了不少。

7.在刘伯承等著名军事家的指挥下,他们时而乘敌不备夜袭阳明堡,时而预先设埋伏击薛公岭,时而依托阵地保卫黄崖洞,时而攻心与战役相结合围困蟠龙敌人。

8.阳明山麓有一所历史悠久的“格致国中”,无独有偶,上海也有一所具有一百二十多年校史的中学,也叫“格致”。

9.刘瑾根本就不辩驳,下令打了王阳明四十廷杖,又在监狱里关了数月,然后撤消干部身份,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当了偏远地区的小邮局兼招待所的职工头头。

10.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