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49:37

老子美学篇1

关键词:老子;美;道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71-01

老子的“道”在其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同时也是其整个美学思想的起始和核心。因此,研究老子的美学思想应该从“道”这个范畴开始。叶朗先生有言: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也并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联结的范畴。所以接下来叶先生指出:我们不能从“美”这个范畴开始研究老子的美学,而应该从“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联结的范畴来开始研究老子的美学。文本总体上从“道”的方面来阐释老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在《老子》书中,“气”和“象”是两个同“道”紧密联系的范畴。老子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

这段话就说明“道”中包含有“象”、“物”、“精”。所谓“精”就是“气”。那么我们便可把“象”、“气”二者归入“道”,所以便不单独拿出来讲说。

可以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可以说的出来的名(概念),就不是常名。这是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的解释。更进一步来说,对于美学这一概念也是可以这么来解释的:能够说出来的美,便或多或少的失去了某些重要的东西,就不是常“美”了。我们不可能把一个美的事物或者其概念说的清楚明白,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辞不达意”。所以,对于“美”或者“美学”的定义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意在其中。我们来看一看古今中外关于美的使用比较多的一些定义: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适当的数量关系把复杂多样、矛盾冲突的成份纳入了统一和谐;鲍桑葵给美的定义是:“凡是对感官知觉或想象力,具有特征的,也就是个性的表现力的东西,同时又经过同样的媒介,服从于一般的,也就是抽象的表现力的东西就是美。”康德美学体现的是审美主体中的辩证关系。一个对象是美的,是从对象与主体的关联中去判定的,首先,美不是个人的意欲而又是使人愉快的。其次,美是不涉及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性的。其三,美是不带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肯定地认为:“美是生活。”张法《美学导论》中说:“美是一个虚体,是寓于实体之中的虚体,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女中之态,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从上述诸大家对美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给美下一个定义确实很难,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因此,偏重点也会不同,车尔尼雪夫斯基肯定地认为美是生活,而张法则认为美是一个虚体,这二种对美的定义,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相左的,但是他们却都有各自的道理和合理性在其中,不能说谁的一定对或者错。所以笔者认为:“美可美,非常美”。“美”是可以说出来的,但是说出来的“美”确不是真的美了,原因在上面已经说明,再此便不重复阐释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恒如此的。进一步的来解释,可以理解为:“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这个范畴与之相比较而得来的;“善”于“不善”?是与“恶”对比而显现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段话作为美的判断的一种途径:“美”是对比的产物。现实中一个很平凡的东西,一般人对它不会有什么印象,所以也就无论美与丑了,但是当一个比它更加平凡十倍或者百倍的甚至是丑的东西出现在它的旁边时,很多人会发现原来那个平凡的东西是多么的美啊!比如:一个五官搭配一般,在人群中也很普通、不会引人注意的女孩。当有一天,一个五官搭配极其不协调的另外一个女孩出现在她的旁边时,两人往那儿一站,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那个平凡的女孩是很美、很漂亮的。结合上一段所说,给平凡的女孩的“美”下一个定义:美即协调统一,给人以和谐的情感。这个定义肯定不能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不能说一点都不对,毕竟有其合理的成分在里面。陈鼓先生认为:“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在不断的变动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从陈老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发见:单独的来说“美”这个字,有时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在说“美”这个词或者概念的时候,应该有一个与它“相互对立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丑来相陪,这样才能使“美”有意义,也是美之所以为“美”的依托。

老子美学篇2

[关键词]严君平;《老子指归》;道家;美

【中图分类号】G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11-258-2

一、对老庄美学本体论的继承和发展

严遵,名遵,字君平,西汉末期人,隐居于蜀郡成都,今成都郫县,是西汉著名的道学家、思想家、隐士。严遵一生淡泊名利隐于闹市之中,以卜筮惠人“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以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严君平学识渊博、文满天下,其道家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于《老子指归》当中,《老子指归》现流传下来有两个版本,一种是道藏本、怡兰堂本,为七卷本,前六卷已经遗失,现存卷七至卷十三,名为《道德真经指归》;一种是胡震亨本,为卷六本,从卷一至卷六,名为《老子指归论》,但此版本没有经文,只存说目。这里我主要以道藏本《道德真经指归》为基础对其道家美学思想进行研究。

严君平的《老子指归》不是以为《老子》作注的形式成书的,而是以《老子》为基础对其要旨的继承与发挥来解读《老子》的专注,在《华阳国志》中就有记载“逮至西汉,蜀人严遵‘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著《指归》,为道书之宗。”由于这些渊源严君平在美学思想上他也继承了老庄的道家“道-美”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之初处于混沌状态,道,道就作为一切事物的源头。同样道也作为一切美的源头,道是最高的哲学兼美学的范畴,“一”是美的整体概念。一生二,形成美的两个元素即阴阳,二生三是阴阳而元素融合并分享道的概念所形成的的,由此才三生万物,具有美元素的事物才得以产生。这就是我们对老子美学思想产生的理解,道最为最高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境界,它是一切美的源头,是万物之美的始祖。严君平的《老子指归》在秉承老庄的哲学思想的同时,也继续发扬了老庄的这一美学思想。他与老子一样首先阐释“道”的本体论,对《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进项了详细的解释和规定,并由此而衍发其他观点。

严君平在《老子指归》第七卷中说:“一者道之子,神明之母,太和之宗,天地之祖……不曲不直,不先不后。高大无极,深微不测。上下不可隐议,旁流不可揆度。”丛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道的第一个阶段是“一”,处于“太初”的原始阶段,它的特征是“恍惚”、“混沌”“冥冥”的原始状态,美在这个时候也是混沌不所依托的。一生二,“二物并兴妙,妙纤微,生生存存,因物变化,滑淖无形……不可逃以形,谓之神明。”在此时虽浑浊但阴阳已对立,阴阳和谐之美已经逐渐诞生。二生三,“三物俱生,浑浑茫茫,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搏之不得其绪……阴阳始别,和气流行,三光运,群类生,有形脔可因循者,有声可见闻者,谓之万物。”在这个阶段万物已经从无到有,形成了丰富多彩,种类庞杂的绚丽世界,“天地自作,群美相随,万物自像”美已经伴随着道的衍生而产生了,它也不再是一个混沌个概念,万物已经开始分享美而成为美的事物。

严君平在《老子指归》中没有明确的规范美的定义,但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所认为的美是一种跟“道”一样抽象的、纯粹的美,这里就是继承了老庄美学思想,“道”衍生美,体验美的过程必定能体验道,分享“道”的事物必定也能展现美,在这里美并不是一个概念附着于具体事物或现象当中,使其具有美的性质,而是抽象的美与具体事物相结合才形成了美,美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是不可分离的。这种美是具有物质性的美,是道的自然属性,这一观点就发展了老庄的美学思想。

二、体验美的方式即虚静无为

西汉末期正处于衰平之世,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政治危机也极为深重,士人对压力的感知绝望不仅限于西汉前期对专制体制的整体、朦胧感知,而是具体深切的,甚至是直接的和生命相关联。所以热心社会的有识之士,目睹世风日败,大厦将倾,悲愤嫉俗而无可奈何,转而清净自守,恬淡遁世,用虚静、无为来看待世事。严君平就是西汉末期著名的隐士,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他所看重的就是虚静无为,以虚静无为来对待世事,体悟“道”感受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返璞归真保持当时士大夫的人格尊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受老庄思想的影响。

严君平在《老子指归》当中继续提倡无为,道体虚无,道德、天地都是无意识的,万物自生、物自为之化,万物自生自化,不必刻意的去追求改造它,“道德不生万物,而万物自生焉,天地不含群类,而群类自托焉,自然之物不求为王,而物自王焉。”天地是无为自化的,同样美也是无为自化的,追求美同样不必刻意追寻,在虚静无为中就自会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严君平在《老子指归》中反对用美色滋味来曲意奉承百姓,以此调动百姓欲望的有为做法,“钟鼓琴瑟,间以竿笙,升降进退。饰象趋翔,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分舛并争,兴事舞文。以辩相诎,以巧相胜毫举毛起,益以无穷。”追逐形式美的音乐和礼节最终只能带来虚伪和乖巧,把世人引向淫恶虚度的空间。君子应追求“道”在无为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停留于感官上的享受上,“天下之物莫能悦其心也。天下之事莫足为也。夫何故哉,所有重而天下轻也……鼓腹而乐。俯仰而娱,食草而美。饮水而甘,乔木之下精神得全严穴之中心意常欢,贫乐其业贱忘其卑。穷而恬死。困而忘危,功与地配,德与天齐。反愚归朴,比于婴儿。”真正的美感享受不需要通过肉体和外在的刺激来达到,琴瑟之鸣、华服美食比不过鼓腹而乐、食草之美,只要符合真正的道,即使是无形、无声、无名、无味、无用、无仁,也是至善至美的,以“无言以言言,无为以为为,清静以治己,平和以应时……神明为制,道为中主,动与化邻,静与然交。和顺时得,故能长久。”真正的美也不是靠感官去鉴别的,在抛弃了世俗的审美标准和官能审美享乐之后,隐藏于万物之中的美就会自然显现,用虚静无为的方式引导内心体验美是感受美的最佳方式。抛弃智巧,闭塞耳目,去除五味、五色等感官的审美享受,自然就会达到与道、美的契合,这样才是体验到天地最自然的美的方式。

三、美在生命的生气之美

道家自老庄以来就以一种矛盾的态度对待人的生命。一方面,老庄从人性的自然无意识出发,批判世俗中人们“好生恶死”,主张以一种自然随性、无所好恶的态度来对待生死,不悦生,不恶死。另一方面,他们又维护并尊崇万物也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他们将“美”与“生”联系在一起,提出“贵生”主张,探讨“摄生”、“养生”之道,重视生命存在与美的因果关系。到了汉代,目睹战争杀害、社会祸乱,人们普遍认识到生命、人性的重要,人心清净、重生养性,顺应人性的自然,做到清虚无为,各不相扰、人人自安、物物自安,是美与道的追求。

严君平生于西汉末年,在动荡的社会现实中使他的《老子指归》有着呼吁恢复人性,崇尚生命价值,崇尚自然,以追求自然人性与精神自由为理想。由此他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人的精神灵魂附着于身体之上相互交融不可分离才成之为人,形体作为独立的元素虽然可观可感但神却不能感观,“我”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表现出的种种生命迹象并不是我们所拥有的全部,我之为我是因为“神”与“形”的统一,是神在的缘故,形神结合才是最佳状态,形神不可分离。“夫以一人之身,去心则危者复宁,用心则安者将亡,而况乎奉道德,顺神明,承天心,养生者哉!是以圣人,建无身之身,怀无心之心,有无有之有,托无存之存。”顺应形神的发展才是符合道的规律,以生命的合理存在为美的追求也同样符合道,将抽象的神与具体的形合一,使具体的形具备精神性的抽象性,让神具备物质性,抽象与具体不可分离才构成了完整的生命。同样,在严君平的美学思想里,生命之美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附着于具体事物和现象中的,与物质必不可分,这种美是物质性的“道”的自然属性。

将生气之美作为生命本身的一个追求,它首先应该体现“生气”的灌注,再是形神有机的统一,在“道”的初级阶段万物混沌,美不自生,缺乏的是内在的统一性与生命意识,因此不具备真正的生命之美。只有到了生命的有机阶段,抽象的神灌注与生命实体之内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才显现出真正的生气之美。严君平的这一美学思想与近代的黑格尔关于生命的美学思想非常接近,黑格尔认为“第一,生命必须作为一种身体构造的整体,才是实在的;其次,这种整体不能显现为一种固定静止的东西,而是要显现为观念化的继续不断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要见出活的灵魂;第三,这种整体不是受外因决定和改变的,而是从它本身形成和发展的,在这过程中它永远作为主观的统一和作为自己的目的而与自己发生关系。”生气灌注于整体之后才能为养神、养气提供条件,才能在生命之中展现出生气之美。

四、结语

严君平的美学思想首先是继承了先秦老庄的“道-美”思想,在继承的同时有着进一步的发展,这不仅受到时代的影响,还受到当时人们对道、美、生命理解的影响。严君平的思想不仅仅来自于老庄,还有西汉时期的一些道家著作,当然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的就是在老庄对严君平《老子指归》的影响下形成的他的道家美学思想。道家传统的以道为本源所形成的以虚静无为体验到体验美,形成了独特的道家审美方式,严君平在其著述中就更加的提倡这一点,如何体验君子之道、圣人之道、百姓之道,如何感受道所散发出来的美,就在于虚静无为,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随心而适,不强求,不造作,美与道就自会显现。严君平在所有的美中最强调的是生命所体现的生气之美,这才是最接近道的美,人的生命形和神兼具不可分离,如何保持这种最自然最本真的美,就在于养神、养气顺应神明,秉承天心,安生乐息尊崇万物生长,安土乐生,自生自死,自会长存。严君平《老子指归》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以上三个角度并不能完全的将其概括,所以在此只做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72):3056.

[2]常璩撰.华阳国志校注[m].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701-702.

[3]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明《道藏》,1988,第十二卷,严君平《道德真经指归》卷七,345、350、350、521、537、502、530、491.

老子美学篇3

有无之辩基础上的道家老子虚实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审美心理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老子“贵无”思想,一方面阐明虚实相生统一,另一方面又着重对“虚”进行强调,从而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审美心理,将中国艺术创作引向了虚实结合,以虚为尚的道路,使中国艺术表现出追求无限、崇尚空灵的特色。不论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还是“以实写虚”,都可视为具有老子美学蕴意的“虚实论”。

一、老子思想中的“虚实”

虽说“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意味,但在《老子》全文中却没有直接论述“虚实”。(《老子》全文中,除第22章有“虚言”一词以外,“虚”字仅出现四次。分别位于第3章、第5章、第16章、第53章,含义均为空虚。“??/实”字仅出现两次,在第3章中指充实,第38章中指朴实。)那么,我们是如何断定“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思想呢?首先得明白一点,“虚实论”从哲学层面转到艺术层面有一个内在过程,这种转化在《老子》中还未明显形成。“虚实”属于美学、文艺概念,而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①但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道,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观照“道”,包括艺术。所以,从属于艺术范畴的“虚实”也应达到的“道”的境界。宗白华直接指出“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②宗白华进一步指出虚实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所以反映为艺术,也应该虚实结合,才有生命。”,另一个方面是“思想家还认为艺术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美的形象。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③他说出了“虚实论”,或说“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有虚有实”、“以实出虚”等的哲学本源,也就是从老子的“有无相生”哲学观念而来。《老子》是部言简意赅,正言若反,又蕴意丰富的哲学著作。对世界的认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④这其中的“一”、“二”、“三”不是指具体地数字,而是讲宇宙生成的秩序。老子一再强调,世界的本源是不可名状的“道”。“一”等同天地之间的气,也就是庄子说的“太一”,“二”等同于阴阳二气,“三”指阴阳二气相互交融的“和”的气象,万物便由阴阳二气地流动交和状态而来。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⑤看,老子论有、无,属于宇宙论的概念,且“道”既包含“无”也包含了“有”。天地之间存在的虚空的气是变动不息的,是“有无相生”⑥的,也是虚实相生的。因为任何事物没有了“虚”就缺失了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没有“实”就无法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因此,“虚”、“实”能相生相成,主要是由于老子哲学的“有无相生”。《老子》第11章谈无用之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就为了说明,实体有用在于有空有虚。在美学中,便出现了“虚实结合”等一系列范畴,它们一方面要求真实反映世界,一方面追求物质以上的精神价值。庄子赞同老子“道法自然”和“有无相生”的宇宙观,而且由于庄子更细致巧妙地阐释,无形中把虚实论推至更广泛的文艺领域。比如,属于审美心胸的“心斋”、“坐忘”和“游”,属于艺术创造与追求的“庖丁解牛”与“解衣盘礴”都来自庄子对“道”的发挥。《庄子》中有大量关于“虚”、“实”的分析,还提出“虚己”、“虚静”、“虚室”、“虚无”等观念,教人达到“至美至乐”的境界。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庄子通过“象罔得到玄珠”的寓言,用老子“有”“无”“虚”“实”的思想对《系辞传》“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作了修正,强调只有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象罔”)才能表达宇宙的真理(“道”)。⑦庄子的这个思想,不仅结合了老子“有无相生”和周易“立象以尽意”的思想,更加强了“虚实论”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影响。

二、艺术理论中的“虚实”

“虚实”一词经过《老子》哲学的丰富阐释,形成了具有艺术意味的“虚实论”。之后历代都对“虚实论”的真正形成做出了努力。汉代人把作品中的虚实看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指出:“虚实之分定,而华伪之文灭。”自魏晋南北朝提倡文学超脱后,作品创作中“崇虚”的风气大盛。隋唐时期,又将“虚实”应用于书法理论,讲究字体的疏密和结构。在诗文方面,注意诗歌创作虚实结合,从有形实象到虚无意象,达到至高的艺术效果。例如,司空图概括意境的特征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还提出“雄浑”、“冲淡”、“含蓄”等崇虚的理论(《二十四诗品》)。宋范??文从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出发,强调“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对床夜语》卷二),通过描写景物表现思想情感。宋人画论也主张作画应“咫尺有万里之远”(《宣和画谱》),亦是虚实论的作用。明清时期,虚实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艺术样式之中,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在绘画方面,唐志契提到画幅大小与虚实运用的关系;董其昌从用笔方面强调虚实互用,疏密相间;笪重光论画面处理空间方法说;石涛、丁皋等人,强调艺术中的虚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文方面,谢榛认为诗句中的情景,写景为实,抒情为虚,强调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刘熙载以虚实理论分析艺术的审美趣味。⑧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虚实理论与意象、意境、黑白、繁约、疏密、显隐、肥瘦、枯腴、藏露、轻重、开合等范畴关系紧密,它们都在不同的文学与艺术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认为,“虚”指审美对象不可捉摸的精神层面,“实”指审美客体的实际形式。“虚”虽无形可见,却是艺术空间组成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清代恽南田曾说“古人用笔,极塞实处,愈见虚灵。今人布置一角,已见繁缛。虚处实则通体皆灵,愈多则愈不厌。”他的意思是,绘画中虚实处理得好,实中有虚,处理得不好,见不到空虚美感。⑨在书画中的虚实表现有黑处见白,白处显黑,繁密处求简约,用笔的轻重,气势的藏露,笔法的枯腴肥瘦等。

三、《画筌》中的“虚实”

中国画论在清代已趋于成熟,而“虚实”成为书画立意、布局、笔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画筌》作者笪重光就山水画的“虚实相生”意境作了比前人更深的分析。十幅如一幅,胸中丘壑易穷;一图胜一图,腕底烟霞无尽。全局布于胸中,异态生于指下。气势雄远,方号大家;神韵悠闲,斯称逸品。寓目不忘,必为名迹;转瞬若失,尽属庸裁。⑩笪重光在讲构图时,除了强调“得势”的重要性,还从多方面来谈如何构图布局:得势则随意经营,一隅皆是,失势则尽心收拾,满幅都非。势之推挽在于几微,势之凝聚由乎相度。从虚实来看:山实,虚之以烟霭;山虚,实之以亭台。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从藏露来看:背不可睹,仄其峰势,恍面阴崖;坳不可窥,郁其林丛,如藏屋宇。山分两麓,半寂半喧;崖突垂膺,有现有隐。

笪重光非常重视中国画的布局,强调构图巧妙,神韵悠闲。他的绘画思想用一句“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概括是最适合的。无画处是画的虚空处,它能在绘画实景中生出象外之境。所以,画中无“实”,“虚”无法游走;画中无“虚”,“实”景无审美妙趣可言了。这就是笪重光所说的,画需要空间,需要“实境”也需要“神境”。周积寅在《中国画论辑要》中指出中国画的构图须讲究立意定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图手法便是“虚实”。它要求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运用宾主、呼应、开合、藏露、繁简、疏密、虚实、参差等对立统一法则来布置章法,并巧妙地处理画面的空白。{11}

宗白华曾说中国画“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12}黄宾虹曾教导王伯敏“章法为位置经营,实则虚之,虚则实,以一当十,以十论取舍。”{13}王伯敏评石涛《罗浮飞云峰图》,“没有虚实对比,画面上的这片空,就成空无一物”,“对虚实的理解,作为画家,往往以实为虚,以虚为实。山水画家,有时看他着力于画山,实则他是在画云,即以画山来表现云。”{14}由此可见,中国画家在有限的画面中创作无限的意象空间,离不开对虚实的技法运用和美学思想的理解。

与中国画相对的西方绘画,是否也讲究虚实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我认为西方绘画中的“虚实”主要在于体现画面空间的立体感、结构感、体积感以及明暗对比的光影,缺少对美学思想的直接关照。西方艺术重视模仿自然,认为艺术越逼真越能接近真和美。因此,在绘画表现中追求一种视觉的真实瞬间,运用光影、虚实、几何透视画法给人们造成一种符合实际经验的空间幻景。“虚实”就是在这种透视画法中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这与中国画中的虚实有着本质区别。宗白华甚至认为,“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15}

四、结语

当代研究“虚实论”较多在于分析其艺术理论价值,而考察“虚实论”的哲学、美学思想较少。“虚实论”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逐渐成熟的,它之所以如此具有生命力,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它以道家老子宇宙生成论为基础。虽然《老子》没有直接关于艺术的论述评价,但它“有无相生”的思想中实则蕴含了“虚实结合”的艺术内涵。老子之后,在中国艺术理论历史中关于“虚实”的讨论、应用一直没有间断,只是侧重点和理解不一样。随着山水画、水墨画地位的提高,“虚实论”作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原则和审美需求,得到中国画家、理论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6.

②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01.

③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02.

④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四十二章.

⑤同上,第四十章.

⑥同上,第二章.

⑦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07.

⑧参见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9:135.

⑨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5.

⑩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392.

{1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第389.

{12}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03.更多关于中西方绘画对比的参见宗白华《艺境》“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一文。

{13}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序.

老子美学篇4

关键词:老子关学;苹果设计理念;极简;一体化;交互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24

1.老子美学思想解读

1.1有无相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认为:保持意识空无,在更高意识维度去体验万物本源之“道”,它是唯一也是全部,是浑然一体的终极实在,得以观察到他的妙处。而保持着清醒的目的与认知,可以观察的明晰。所以说,在老子的观念中,不抱着目的,保持着无为的思想去看待事物,反而会因此领悟到更多玄妙之处。“道”可以说是是空无的,它无形无象,是“无状之状,无物之像”。也可以说是有的,这些也就被成为玄。这样的美学思想,是说明老子认为设计中不该太过功利化,没有目的的设计,也许会能解读出更多好的意蕴。

1.2大象无形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列举这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即最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这些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不可形容。”同时这也是在又一次诠释有无相生的美学思想,越是有的事物也许反而却是无的极致。有的时候看似最简洁最单纯的东西,也许其中蕴含的道理与韵味便是无穷。

1.3专气致柔

“专气”的意思是把能量聚在一起。“致柔”这里的柔是达到极柔和的状态,“专气致柔”就是把能力集合在一起,内部很和谐协调,从而达到柔和的状态。这里老子美学思想的重点便是如果把一切的东西都聚集在一起归为一个整体,就可以达到一个和谐,具有美感的柔和之态。

1.4反观其身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於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我们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那是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的关系。假设我们忘掉“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所以老子认为在美学的设计之中,我们应该适当的忘记自己,去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反观别的事情会有更多的体会。

2.苹果公司设计理念分析

2.1化繁为简的极简主义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的设计理念就有:Simplicityistheultimatesophistication.这也是第一版宣传册上的标语,至今仍然沿用。譬如,作为电子产品就应该一眼看上去就有科技感十足的感觉,再用上简洁干净的白色外包装,突出苹果公司的LoGo,让主体物更加一目了然。朴素优雅的黑白选择与材料巧妙地运用,以最少的材料无形构造出魔术般的体量感。这就是苹果的至繁归于至简。

2.2一体化(Unibody)

苹果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对于设计体验的理解曾经说过:“对一个实体物体的体验,一个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就是材料,再学习如何将它从原始的材料转变为最终的成品工艺。”这里面乔纳森强调的就是,一款优良的电子消费产品外观设计,取决于如何使用超精度的工艺加工原始材料,而加工的材质优劣,直接导致用户对于产品的最终使用印象。采用Unibody意味着,apple可以将所有的产品体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用到那些拿在手里几乎可以忽略它的重量感的a品。这种设计的变化不在于你怎么设计一台漂亮的外观,而是基于内部的构造被设计成一种有序的“艺术”,哪怕是不被人看到的,所以它的核心在于通过工艺的累积来达到产品的极限,而这种漫长的设计累积衍生出后来apple的“Unibody”了工艺思维,也就是在一整套体系的框架下完成对产品的迭代。

2.3完美的交互设计

苹果公司的交互设计一直做得很完美,其中ios系统的设计便是它的极致体现。他的设计师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作为用户应该需要哪些功能与体验来进行这些设计,在这其中放弃了作为“设计师”的观点,他们站在众人的角度为设计的美学而考虑。所以最终苹果公司设计出的设计总是那么人性化,交互设计总是让人得心应手。

3.老子的美学思想在苹果公司产品设计中的实例分析

3.1色彩运用――黑白灰的世界

在纪录片《objectified》中,Jonathanive着重强调了“gettingdesignoutoftheway”、“undesigned”这样的概念。利用世界最基本的黑白两色、铝合金原本的银灰色、玻璃与聚碳酸酯原本的无色透明,这便是一种“undesigned”的实践。而这样的设计正好与老子美学思想中的“无”不谋而合。正所谓大象无形,苹果的大量产品设计中都运用了黑白灰等毫无色彩的元素,看似毫无设计感没有什么特殊寓意,但是这样的留白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3.2精致简洁――产品包装

老子美学篇5

关键词:道家;美学;自然;审美观点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极大丰富的,在这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是整个中国古典美学史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道家美学是一种伦理美学,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大的思潮和派别,其影响有积极亦有消极。本文主要以先秦时期的研究为主,进行讨论。

(一)道家起源发展及代表人物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同时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准则。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思想与领悟,在哲学史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其思想的传播,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心理都有深远的影响;庄子,名周,战国时蒙人。他信奉老子的学说,与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比较复杂,主张回归自然,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否定知识,有浓厚的消极情绪。

老子和庄子皆是代表小国寡民的思想家。从主流上说,老子、庄子都是反封建压迫的哲人。在哲学思想上,老子、庄子都认为天下万物源于道,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他们都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庄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完整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的学者。

(二).道家美学中关于"自然"的讨论与研究

1.道家"自然"美学的审美理想

道家的审美理想,其诞生于对人性的异化的关注中,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反对社会的产物。我们都知道,人类与自然在最初是浑为一体的,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演进与发展,人类有了自我意识,认识到了自我的存在,渐渐的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了,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创造的精神以及物质财富,成为了异化的社会力量。道家正是发现了这一社会现象,因而对它进行了尖锐而激烈的批判。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毗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老子认为,本来是人类所创造的、被看做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其实都成为了社会异化的罪魁祸首。

面对这种现实,道家无法彻底的改变,而是力图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也就是让人们回到原始时代,以此来恢复自身精神和人格的自由与独立。具体的手段主要是由庄子提出的“以天合天”,同时辅以“回归自然”思想。让人的自然本性回归,主动的和自然“合而为一”。

2.道家"自然"美学的文学观

在各种各样的文论形态当中,我们主要来讨论以庄子美学为代表的道家文论,这种美学观是针对“自然”和“人为”对比的一种美学观点。

庄子认为,“自然”的创作境界,是一种没有人为因素夹杂的“自然天成”。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无我”,意为消除人为,非自然。体现了庄子的“非美倾向”。①“庄子从道家的自然主义哲学出发,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看作是真美、纯美,而一切‘人伪’的美,则被视为对美的破坏。”②他认为最美的艺术是完全自然的艺术,没有一丝的人为痕迹,而人为的美,不但不能实现美的理想,相反还会妨碍人们用其本性去欣赏自然之美。

庄子提倡“自然”,反对“人心”这一观点。张少康先生做了比较准确的解释:“庄子也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人为的艺术,人的主观精神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完全与自然同趣,那么他就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而他所创造的艺术,也即是天然的艺术,与天工毫无二致,这时的人工也就是天工了。这种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但因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痕迹,而达到天生化成的程度。这才是庄子论艺术创造的真正精义所在。”③

综上所述,以庄子美学为代表的道家文论观,是在“自然”创造与“人心”创造的对立中产生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自然”之美,摒弃审美机心。

3.道家"自然"美学的意蕴浅谈

道家美学“自然”意蕴是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蕴含,有着深刻的意义。在老子的《道德经》与《老子》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在这里以山水意象为例。

山水意象:作为“自然”意蕴的体现不难理解,道家文本中对于自然山水的描写是十分丰富的。钱穆先生曾指出:“国文学中尤多道家言,如田园诗、山林诗。不深读《庄子》、《老子》书,则不能深得此等诗中之情味。”④从道家人的角度来看,山水都是大自然创造的没有受到任何文明的污染的“净土”,与远古社会一样有着超脱文明的东西。而各种各样寄情于山水的文人墨客也是为了在自然山水中寻找那“自然”的意蕴。

通过以上的举例分析,庄子的美学意蕴是表达了“自然”这一观点,说明了道家美学其目的在与唤醒人的本性,使其回归“自然。”

道家对美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达到一种自然完美的理想境界。因而表现出了“与道合一”的美学倾向。这一点体现最深刻的非老子莫属。老子的一生所研究的无非一个“道”字,“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在老子看来,产生万物本源的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是无形的,所以‘惟恍惟惚’;‘道’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万物,或蕴含在万事万物之中,所以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道’不可言状,却美不胜收;‘道’是能感知的,又远远超出人们的直观感觉。……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辨证统一,正是艺术和审美的真谛”。⑤

道家美学强调人性真谛的领悟和感知,追求绝对的自由和纯粹的精神,把人从现实的外物中解放出来,重新来界定个体自身的意义,既扩展了审美的范围,又使得主体的意识有了强烈的自我升华。

(三)、道家美学的思想核心

“自然无为”是道家对于美的根本观念,是道家哲学和美学的核心。一切的道德的规范,在道家人看来,都不能阻碍人个体的自由发展。凡是所有阻碍个体自由发展的所谓道德、规范,都是一种枷锁,是应当被抛弃的。道家以自然无为为美,是它特别的地方,因此,在道家的观念里,美既包含了善,同时又超越了善,美崇高的自身价值体现的十分明显,这与儒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美学的角度看,儒家由于一直把美学置于伦理学的控制之下,因而它不是纯粹的美学。只有道家的美学是超出了伦理学范围,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学,地位比伦理学要高。

注解:

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③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④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48页

⑤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307页

参考文献

[1]王焱,道家自然美学的两大文论形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2]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老子美学篇6

关键词:老庄哲学;中国古典美学;影响

研究中国艺术或者中国美学思想,老庄哲学是必不可少的。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思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老子和庄子都是大思想家,他们对宇宙和人心的观察极为透彻,他们给后人以留下来的内圣外王的道理,极为清楚。对吾人的心性修养,非常有益。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正确的剖析中国艺术或者中国美学思想的话,就必须对老庄文学做出正确的了解。老庄文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地法自然。”人法地,感觉是人与大地间的关系。“地法天”,就是大地应该效法于天。“天法道”又是什么感觉呢?那我们说人法地、地法天,都有一种可触可摸的物质的感觉。人有五官四肢、五脏六腑,这个很清楚;人的脚下就是地,它很深厚,跺都跺不动,感觉也很清晰;人的头顶上就是天,虽然古人说的天和我们说的天不太一样,现代人说天,有宇宙的感觉,其实从直觉来说,天还是头顶上的空间这么一种感觉,还是有迹可循、可以琢磨的。但是,道是什么呢?这个寻找起来就比较麻烦了。“道法自然”就是自然凌驾于任何物质至上。

老庄最早建立了以“道”为核心和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老庄在哲学问题的阐释中又触及到了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创造等多方面问题。他们以“道”为哲学基础,以“道法自然”为依据,围绕自然、社会、人类活动三大方面阐述了他们的美学思想。

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探索、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中国美学的审美取向。

关于美的本质、美的根源中国美术史上有很多说法,现在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老庄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其实老庄哲学对于道的核心范畴就是对于美学的基本范畴。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与精神物质相分离的的个体。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乃道之主体,“有”乃道之所用。老子说:“故常无,用以观其妙,常有,故以观其缴。”有与无,有线和无限,是对到性质的规定。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没至于美的规定。谢林说过,美就是要在有限之中看出无限。把一切作用于视听感觉上的美,作用在并凌驾于视听感觉之上。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质,是独立的、个性的、实在的、有限的……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内容,它高度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结晶,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沿承。老庄哲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和禅都是在对世界本体的追问中发现了空与无。意象真正生成美学,是形和质的一种结合,其中并不牵涉精神。意境这个进一步开人胸襟的范畴,其中的“境”也在中国固有学术传统中找不到根据。

庄子的哲学理论有浓郁的美学思想。他的“天一合一”、“物我浑化”等观点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但是我们往往在一个事物上表达的美感都不一样。老子哲学所追求的就是超出感官,超脱于自然,凌驾于心灵至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趋于无限的美。老子哲学对语言有效性的怀疑和对超脱感官的悟道方式的推崇,格外有力的中国文化中逻辑语言符号以外的艺术语言发展。逻辑语言无法表达的生命体验,在艺术语言里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因此,我们说老庄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总之,在老庄哲学里,“道“是一切万物的基础,是宇宙的本体。“德”是在道德基础上悟出来的,是它的个性化体现,万物取之于道,得之于道。“形”是万物的存在形态。可见,“道”、“德”、“形”共同组成了宇宙万物的整体,是宇宙万物由高到低的一种体现。而庄子论美,就是采用这种理论,它依照宇宙万物的本原将美分为下面三个层面:形美、德美、道美。

“形”是万物存在的一种形态,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庄子认为“万物以形相生”,万物在世界中是依据“形”而存在的,同样,也是依照“形”而进行物种的繁衍。老子哲学的发扬光大者对老子思想进行了继承,他认为用逻辑思想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得道,却能用行到思维和艺术思想去达到和传达他。“象罔”就是一种美学思想。用知性、感官、语言无法达到的可以用“象罔”来达到。

因此,形、色、声、象就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和经验把握万物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的物象能够使人得到某种感官的愉悦,这就是形美。庄子虽承认这种美的存在,但认为这是一种低级的美。

人的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禅宗专从心灵的角度谈“境”,这使它更近于艺术,并必然会因此成为艺术创造和美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命题。

庄子跟老子一样,认为道是无形无状、永恒的实存。遵美也是与这样无形无状,无所不在的。“道”是相融合的审美境界,是一种绝对超越形式和表象的审美境界。庄子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品高的、绝对的美。

真、善、美是一直以来就是美学研究的重点,在这一方面,宗白华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宗白华认为“空灵”、“充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元。空灵来自老庄的道论,宗白华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中国画讲究虚实结合,空白处要有妙意。总之,宗白华的境界不仅是生命论意义上的,而且还是从审美角度生成的。或者说,这种境界论同时也是审美主义的。生命与审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因此,在研究老庄哲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对真、善、美方面的的运用。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真、善、美,应该充分把握其中的度。

老子美学篇7

摘要:本文认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庄哲学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问题上的致思方向;二是老庄哲学方法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三是老庄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旨趣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研究中国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离不开中国哲学,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其中,尤以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为大。可以说,老庄哲学是中国美学十分重要的思想像泉,不了解老庄哲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美学思想。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老庄哲学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属性的探讨、中国美学的惫境理论和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

一、关于美的根源、美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中外美学史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文百事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美学史上对这一间题的探讨是深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的,或者说,老庄哲学决定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属性的致思方向。

老庄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他们对“道”的本质属性的规定其实也就是对美的本质属性的规定。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根本法则的“道”,有两个根本的特点:一是无为,二是无名。《老子》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气第1章)又说:“道常无名。气第32章)他称“道”为“无名之朴气第37章)。就是说,“道”是不能用普通语言、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来把握和表达的。“道”的存在状态,与其说是“有”,毋宁说是“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请,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晚,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在老子看来,“道”既不是绝对的虚无,也不是绝对的与现象界分离的精神实质,而是“无状之状,无物主象”,是有与无的统一。“无”乃道主体,“有”乃道之用。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第1章)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是老子对“道”性质的规定。这个规定,其实也就是美之为美的规定。谢林说过,美是要在无限之中看出有限。一切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的美,同时又表现出某种超出视听感官的性质。美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社会性质,既存在于一定的物理时空,是实在的,有限的,同时又显现于无限的心灵时空,是经验的,超验的。而老子所追求的就是那种超越感官、诉诸心灵体验、趋于无限的美—“道”之美或可称作“大美”。老子心目中的那种“道”之美,是不可言说的,而只能超越语言,另辟它途。老子哲学对语言有效性的怀疑和对超越感官的悟道方式(“静观”)的推崇,格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中逻辑语言符号以外的艺术语言的发展。逻辑语言难以表达的生命体验,在艺术世界里获得了最大的补偿。从这个角度看,老子哲学开启了中国哲学“立象以尽惫”这一审美式的致思方向,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的走向。

老子哲学的光大者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用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的“道”,却能够用形象思维和艺术形象去把握和传达它。《庄子?天地》篇有一则窝言说:“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而不得,使噢垢素之而不得也,乃使象周,象圈得之。皇帝曰:异哉!象圈乃可以得之乎!”在这个窝言当中,“玄珠”是“道”的象征,知是知性(智慧)的象征,“离朱”是传说中黄帝时代视力最好的人,在这里是感官的象征,“噢垢”是语言的象征。而“象圈”即若有若无,朦胧恍惚的样子。窝言的惫思是说,用知性、感官和语言是得不到“道”的,用“象圈”则可以得到。叶朗先生认为,“象圈”就是艺术形象的象征。(见《中国美学史大观》,)应当说,这是极富见地的思想,尽管《庄子》一书并无明确提示,说象圈就是艺术形象。但是,庄子在这里所说的“象周”的特征,正是符合艺术形象的特征,或者可以说,庄子是在不自觉地提出了道家哲学的“美”论。而后来的艺术形象理论正是这一美论的提炼、升华、明朗化和系统化。

二、冯契先生认为,西方人比较早地提出了美学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和典型性格理论,而中国人比较早地发展了美学上的言志说(表现说)和意境理论,这是中西美学思想上的不同的特点(参见《智蔽的民族特征—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看中国传统文化》)。

而意境理论的形成则与老庄哲学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意境”这个词,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唐代诗僧皎然已专有《取境》一文,认为取境或高或逸,都是“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并把“境”和“情”联系起来。他说:“情,缘境不尽曰情。”后来许多人便使用“意境”一词。但实际上,意境理论发端于先秦,魏晋时已基本莫定基础。至唐以后,意境理论则趋于成熟,意境成为衡量艺术品优劣高低的重要尺度。不仅中国艺术的主干诗、书、画崇尚意境,连后来的戏曲、小说也竞相以意境标榜,以至于王国维用意境理论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而意境的真正思想根源正是先秦的老庄哲学。不懂得老庄哲学,就难以真正理解意境的本质。

老庄哲学思想起步的地方,也许并无主观的艺术追求.但是老子哲学对“道”的描述,却斌予其以深刻的美学意味.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这是一种通过否定达到肯定的方法,有人称之为“负的方法”.后来中国美学史上形成的意境理论如重神尚韵,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景”、“象外之象”等,就是这种“负的方法”的体现。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意境论诗美,反复强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是对老子哲学中这一方法的发挥和运用。

庄子哲学更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庄子用十分生动的语言写了很多充满哲理的窝言故事,如“厄丁解牛”、“轮扁研轮”、“询俊者承拥”、“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挑水”、“梓庆削木为性”等。这些离言都是讲,劳动的技艺达到神化的境界,就成了完全自由的劳动,成了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种自由意境之所以能获得,是由于长期的锻炼,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些寓言朴素地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哲学思想体现于,个个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惫境。因此可以说,在庄子寓言里,意境理论已初见萌芽了。后来,正是在老子哲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庄子的哲学离言中所包含的这些思想和魏晋玄学思潮相结合,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美学史上的艺术意境理论。

三、以诗、书、画为主干的中国艺术,在审美取向上是基本一致的,都可归结为:祟简约、尚自然、求空灵。而这种审美取向也与老庄哲学思想有着内在的渊源。

老庄哲学均祟简尚无,追求以简驭繁、以少总多、执一御万、由无为而达到无不为。老子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第41章)《庄子刻意》篇说:“夫盛静、恬淡、寂寞、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上,如挥格论画“笔墨简洁处,用意最微”,张彦远在《画论》中也说:“笔不周而意周、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一种抓住描绘对象的神态和特征,以尽量少的笔墨,最深刻地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的绘画技法。正因为祟简约,所以中国艺术讲究“意足不求颇色似”。又如刘娜要求“辞约而旨丰、司空图则要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老子美学篇8

自然的美与静能消化一切的不幸和苦痛。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复归自然原始的率真世界。这是道家所主张的“清心寡欲,恬淡无为”,也是“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老子讲自然、真性,重至善、至德。老子崇拜水,我们看到水所具备的审美特质:静美。水可以柔,足以克刚;水可以处下,可以虚怀若谷;水可以不争,足以包容一切。老子以静为武器,诠释自然界的朴素和谐之美与政治的不妄为之美以及人性的柔和谦让之美。静的水不仅拥有哲学意味,还富有诗性的审美感受。智者借以心灵的触动,来获得宁静的人生哲学。一、自然界的朴素和谐美,讲究自然之美

水乃万物之源。水作为自然界最具诗意的审美对象,是大自然朴素之美的最具内涵的代表。《道德经》开篇围绕“道”而展开,道,自本自根,道就是自然界,道就是万物。何方形说:“人类的一切悲苦与不幸,都将被自然美与静所消解。人们进入一片审美化的境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感受,而一旦到了这样的境地,美的潜能就会充分地被释放来。自然的某些美的属性和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也就进一步走向契合。”礼乐崩坏的时代,老子出世,寄情于水,以水说道。《道德经》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水的写状,有水的状态、动作、气质,让人感到水于静处的不屈的生命。

“水善利万物”、“水善渊”,水最显著的特性就是润物无声,保持沉静,沉静处有柔。但是水又是坚强的,它无坚不摧。在水的世界,水能静能动;能缓能疾。“天下莫柔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六章)这是水的特色,水的内涵。水作为审美对象,虽然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老子从水的自然常态下获得了对水的审美感受,阐述了水的平淡自然之美中蕴含的柔的巨大能量。从审美层面上,水是清纯剔透的又是空明净静的。从对水的主观审美到人性修养的提升,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八章)水之性柔,人之性柔,老子从自然的水的活动中所观察到的万物自然的规律,并断言: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通过自然界有规律的生息现象,要像水一样圆润通达,随遇而安。水的静是智者的诗性智慧的来源,保持沉静,贵柔戒刚,因为在静中有以柔克刚的能量。这种静中生动的美感含有柔,柔是水顽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近乎佛学上讲的道德美:“忍”。处刚而自柔,亦是东方自然静美思想的一个展现。

二、政治上不妄为,讲究守静不争之美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重要的政治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四十八章)本章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政治上不妄为。老子还是从水开始讲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政善治,事善能,功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如水,滋养万物,不争高洁之地,向卑下处流淌。从政者,不可妄为;办事要发挥所长;行动时要合时宜。政治上老子倡导学习水德,守静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二十二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六十六章)从政者拥有水的不争的品质,不与别人相争。这里的不争,其实是争,通过不争来争取天下。即以不争为争,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不争为争”,不争只是争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争”真正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相争,更好的争胜。所以从政者在政治上获胜的最有效的途径:不露其锋芒,讲究韬光养晦。通过隐蔽的方式保全自己,在迂回曲折中不于别人争锋,获得最后的成功。“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道德经》六十八章)不争是无为的意旨,以退为进,但这绝对不是“弱者哲学”,相反这是“智者之策”。老子的这种迥乎常人的智慧在当时是处世的明智之选。

“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渊有渊远、深远、隐藏之意,还有静而深的意思。水状以无形,静是常态,渊深多藏且含而不露,这是水的美德。书法家常讲究“静水流深”这是对水的高度认识,也是对水的美学高度的提升。在《道德经》中,老子用最质朴的言辞道出了水的静美深意。水的静,并非是单纯的静,老子讲“守静”。“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跺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执政者以清静为范,保持清静状态,还要守静制动。日常的认识中,动是活泼积极的,而静相对安逸消极。但是老子的静却是主动的。第十六章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生万物,万物皆源于静,最后复归于静。这是静的动,守静方能制动。从政治角度,这是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真能清静无为者,必能极尽自然之道,拥有宽广的胸怀,超然物外。守静处世,天下可运于掌中。

三、人性谦下虚怀,讲究虚静之美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老子章句》河上公)

“致虚静,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道德经》十六章)高明说:“‘虚’者无欲,‘静’者无为,此乃道家最基本的修养。‘极’与‘笃’是心灵修炼之最高状态,即所谓极度和顶点。”虚静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这里老子以虚静为美。人处在世,因私欲和物念使的心灵蔽塞不安,所以虚静可恢复本性,回归心灵的清明。老子讲本心,真性,本情也。复命是复归的本性,回归的是虚静本性。“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佘,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道德经》二十章)。冯达甫解说:“世途虽险,守愚又何足畏!众人熙熙我无知,众人昭昭我糊涂。众人皆以有用,而我独顽鄙。澹澹兮,果真是愚人之心。”老子对人性的认识,水之性,人之德也。

老子美学篇9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发现工作总是做不完,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额外还有许多的任务,如教室的环境布置、学校的橱窗任务、节日活动需要的道具等。有时一个任务可能还没做完,下一个任务又布置下来了。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糟糕,工作热情越来越低,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工作只是为了工作,把学生当成了机器,对他们缺少了人文关怀,自己也难以享受当美术教师的快乐。

想想那些特级教师、名师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我们出现的问题他们没有吗?他们当然会有,只是他们能在教学中寻找到乐趣并让孩子们体会到美术课堂的魅力。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是不是也可以做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呢?

美术是我们的特长,因为这个特长而带来的额外的任务我们不要把它当成负担,我们应换一个角度去看。如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美术老师和班主任还有孩子们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当教室布置好以后是不是有一种成就感?孩子们是不是特别开心?他们会用稚嫩的声音夸奖我们:老师画的画真好看;老师贴的形状真漂亮;老师写的字和我们写的不一样,有方的有圆的,颜色也很多,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也要夸夸孩子们: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干,把我们的教室布置的真棒!

美术老师的基本工作是教会孩子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并把美丽的事物通过手中的画笔在自己的画纸上呈现出来。如果老师不用心去教,是得不到孩子们的喜爱的,也无法让孩子们得到更大的进步,所以我们应该从教学中去寻找乐趣,让自己和孩子们乐在其中。

在美术课堂中有时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时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而是应该进行反思:我们是不是应该走到学生中去而不是高高在上?是不是我们的教案设计还不够让学生感兴趣而应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是不是课件做得不够到位?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去改善和孩子们的关系,蹲下身与孩子们成为朋友,一位受他们尊敬的朋友。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他们要有爱心、真心、耐心,要看到每一位孩子们的优点,并放大他们的优点,即使是批评也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你是爱他们的,是为了让他们更进步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老师把孩子们的目光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让他们互相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进步更大更快,谁的想法更与众不同,让他们的奇思妙想互相碰撞,使美术课堂成为一个创意迸发的殿堂。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追求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认为只是班主任的事情,美术教师也要责无旁贷配合好,这样孩子们进步了开心了,老师也享受到了教学成功的快乐。

现在的美术教材的内容有时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这时我们美术老师应该根据现实和孩子们的具体认知,把孩子们感兴趣的方面放大,用小组合作现场竞赛的方式引导他们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老师也能在学生的神思妙想中得到更多的灵感与快乐。

美术教学重要,美术作业的评价总结也同样不可或缺。及时评价会给孩子们学习美术带来巨大的兴趣与动力。当孩子们作业完成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把优点保持下去;再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告诉他们如果能改正会有更好的效果,除了要表扬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这样更能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在下一次的作业中他们会更努力更认真。如果作业不能及时评价或干脆没有评价,孩子们就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会认为不管我画得好不好老师都无动于衷,那我画了干什么呢?然后一个看一个,敷衍老师,老师和学生互相敷衍的课堂如何能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老子美学篇10

作者:彭琴勤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最尊敬和喜爱的同事,说她是我的偶像可一点也不夸张。她____就是石垅学校的史英姿老师。

"做最美的自己,开最美的花。生命追求爱、欢、美。"这些话贴在史老师办公室墙壁以及教室的黑板一角。史英姿老师是这么引导学生的,自己更是这么做的!

要当好一名老师,首先自己要不断地学习,这种学习,不只是专业上,也包括灵魂的不断成长,走进史老师的家里,厚厚的几十本读书笔记一定会让你惊叹!让我们翻开史英姿老师厚厚的读书笔记来看看吧!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她是一位旷达淡泊的人。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她是一位真性情的人。

这,是她的业务笔记,密密麻麻的四五页,是关于一堂课的课前准备。这,是她批阅的家庭作业,无比细致。她,是一位爱岗敬业的人。

史老师认为,老师要欢喜安静,多看孩子的优点,她有一个有意思的见解——"破除区别心","我可以是每一个孩子",我可以是勤奋乖巧的那个,也可以是贪玩天真的。要孩子做到的每一件事情,她自己先做到。只有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才是真正的爱。她是一位公平正直温暖的人。

我们看看,这是她的小字本、大字本、练习册、和孩子一起完成的课堂阅读作业、作文。每一项,她都会认真完成。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她的学生和家长都敬佩他、爱她。看,这这个可爱的小故事。史老师生病了,家长送来桂圆和鸡蛋,史老师托学生带去了钱,她写到:谢谢你,鸡蛋我收下了,但是这钱也一定请你收下!因为我们有纪律,不能收受学生、家长的财务,请清清一定要理解。第二天,学生写来这样一封信,看这几句:一个对和学生负责,对工作尽职的老师,就收家长那么一点点东西都不可以吗?难道家长希望老师身体健康,更好的工作也不可以吗……看,这是孩子和家长对老师真正的尊敬和爱戴。和家长她是最贴心的朋友,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改变,她都会和家长沟通。史英姿老师因为对孩子的爱,史老师过得充实幸福。她的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更是幸福。她和学生,彼此成就了对方的幸福。

走进她的教室,养着鱼,悠闲自得。她和学生在春天的原野看野花野草,在校园种花草。在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心里,史英姿老师是最美丽的老师,如史老师为石垅学校校门所作对联所写:水滴石穿砺身心,花开垅俏自多妍。史英姿老师如同一株最美的幽兰,开在山野烂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