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40:16

知识结构论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教师教育;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2)综合学习。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综合性特征要求职前教育课程内容建构要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综合学习的理念,学会综合学习的方法,找出关键知识点,打通不同学科知识联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把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情景化地引入课堂现场,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知识结构论文篇2

(一)从政府领域上看政府是社会经济的指挥员,也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所以,政府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和限定,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有效的规范,正确的引导会计人员往正确的方向前进,通过一些政策法规来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指导。还有就是政府应当不断的更新会计的体制建设,对于会计的资格和考试上要严格要求,进而切实保障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从企业方面来看会计人员掌握着整个企业的很多机密信息,对于每个企业而言,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作为对会计人员的使用者,就必须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学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员工也要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样企业就需要切实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在思想上和实践能力上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

(三)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来看知识就是生产力,没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和不断更新的专业会计知识,现如今很难在会计行业立足。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必须广泛,基础必须扎实。一方面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加大自身各种实用技能的训练,比如计算机技术等。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还应该不断的更新新理念,着眼于世界,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融合到一切。

二、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产生的意义主要包括了:1、有利于转变从业人员的工作理念,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企业也随之做出改变,在这同时,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在这种形式下,需要对企业的经济运转、资料评估、投资的管理以及在资金融合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把握。从而实现企业良好的运行和发展。2、有利于法律法规的完善,会计行业涉及到金钱,金钱与犯罪相挂钩,在会计领域出现的犯罪情况数不胜数,随着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的转变,国家的法律法规也要在相关的领域进行有效的规范和调整,以便适应新的条件和情况。

三、结束语

知识结构论文篇3

摘要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决定其执教理念,而执教理念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教练员知识结构与其执教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组成与其执教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教练员知识结构执教水平

教练员不同的人生成长经历决定了其不同的知识结构,在全国优秀教练中,往往我们会看到优秀教练员大多由优秀运动员转型而来,而经历体育院校科班系统文化学习成为教练员的在全国名声大噪的教练员却很少,可见,对于教练员这个特殊的职业来说运动经历是非常重要的,而运动经历可以说是教练员知识结构的核心。以下对教练员类型及其知识知识结构对其执教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教练员类型

翻阅文献资料和通过自身观察,教练员主要由两类人群组成,一类是由优秀运动员退役转型成为教练,简称“运动员派”;另一类是体育院校毕业而后成为教练,简称“学院派”。省队、国家队教练员主要由“运动员派”教练员组成,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田径队、举重、拳击、跆拳道、皮划艇、赛艇等项目的教练员都是由运动员退役转型而来,他们都在重大比赛中获得过较好的成绩;众所周知,在国内,有很多“金牌教练”也是由运动员转型而来,比如说国家乒乓平球队总教练刘国梁,现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现国家女排教练郎平等,而“学院派”的教练员主要分布在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院校。教练员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多年教练员的带队水平显示,“运动员派”教练相比之下执教水平会更高。专业知识是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的核心,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决定其执教理念,执教理念决定其执教水平。

二、教练员知识结构组成

教练员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其中,基础理论文化知识是基础,主要是运动员所学的文史及数理知识;专业知识是核心,它包括专项技、战术知识和运动训练与比赛实践经验;基础理论知识是支撑,专业基础理论包括一般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体育营养学、运动保健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统计学。相关学科是辅助,相关的学科包括哲学及一些人文学科。

三、教练员知识结构层次及其相对应的执教水平

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决定其执教理念,而执教理念又决定了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也就是说,不同知识结构,其能力与教练员类型各不相同。当教练员知识结构是基础文化知识与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相加,此类教练大多来自体育院校,善言辞,大多在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院校任职,因为经过体育院校的体育基础理论的学习,所以他们理论知识较强,但因缺乏工作经验和运动经历,其实践能力稍弱,这类教练员主要是刚毕业不久的“学院派”;当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由基础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相加时,这类教练员主要是“运动员派”,他们有一定运动经验和的训练能力,但不善于或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此类教练员往往自身所具备的运动训练经验决定了他的执教水平,是经验指导型教练,知识结构单一,长期发展来说,不易成为顶尖人才;如果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在前两层知识层次基础上再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相加,这类教练员既有一定的运动经历和训练经验,而且喜欢理论文化学习,不断寻求训练方法的创新,是比较优秀的教练,但是由于他们很少学习跟哲学、人文学科有关的知识,其想问题、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最后,如果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由如果是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组成,那么,这样的教练员既有极强的执教能力,而且知识面广,思想深邃,是德才皆备、备受运动员喜欢的好教练,他们是“运动员派”和“学院派”中的优秀教练。

四、结论

教练员主要由两种类型,一类是由运动员退役转型的“运动员派”,另一类是由体育院校毕业的“学院派”教练员。当教练员知识结构是基础文化知识与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相加,这类教练员主要是刚毕业不久的“学院派”,他们擅理论,但缺乏实践经验;当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由基础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相加时,这类教练员主要是“运动员派”,是经验指导型教练,知识结构单一;如果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在前两层知识层次基础上再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相加,这类教练员既有一定的运动经历和训练经验,但是由于他们很少学习跟哲学、人文学科有关的知识,其想问题、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最后,如果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由如果是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组成,那么,这样的教练员既有极强的执教能力,而且知识面广,思想深邃,是德才皆备、备受运动员喜欢的好教练,他们是“运动员派”和“学院派”中的优秀教练。

参考文献:

[1]尹军.对我国部分项目优秀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01).

[2]吴飞,刘国斌.我国高水平乒乓球教练员的知识结构[J].体育学刊.2007(03).

[3]王喜铭,丁月兰.竞技体育专项训练特征及其运动训练学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8(02).

[4]李雪松.排球教练员执教水平的提高途径[J].运动.2011(04).

知识结构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完善途径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教育领域里扮演着新的角色和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英语教师成为影响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事业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提高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师新知识的建构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会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与发展,而且将极大地影响英语教学的结果,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有很大差异,其根源在于授课的内容是一种工具——语言,它是人类沟通的媒介,也是文化和各种信息的载体,它可以叙述历史,也可以描绘未来;可以传播文化,也可以普及科学。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由于语言的这一特性,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完善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建立在人文知识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有合理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语专业理论知识板块。

它应包括以下学科:语言学、符号学、跨文化交际理论、英美文学、应用文体写作、理论语法学等。该板块是指外语教师对所教外语学科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包括学科的体系框架,学科中各逻辑知识点的内容及学科所需要的知识等。外语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和语文的本质特征、交际能力的本质,语言理论的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来指导外语教学,对外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的知识有扎实的功底。

2.外语教育理论知识板块。

它应包括以下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外语教学测试的原理与方法等。外语教师必须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应研究和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教学原则,熟悉教学组织的步骤和措施。当前,外语习得理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外语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外语教师应当熟悉这些理论,并对外语学习和教学的规律有理性的认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策略。

3.科研与现代教育技术板块。

它应包括以下学科:外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法、外语课程理论与测试,外语教材分析、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计算机外语辅助教学、外语教学效率论,外语教育科研方法研究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因此,外语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的意识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以提高外语教学效率。高校外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更要掌握一些科研方法的知识。

4.相关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板块。

它应包括以下学科:英语及其发展史、世界文明史、教育美学、自然科学常识知识、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等。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彼此交流的媒介,是人类发展的基石,语言的内容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外语教师的知识体系仅有语言知识,没有相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那么他的外语教学是干瘪的、枯燥的、毫无生气的,这对外语教学的发展毫无推动作用。

二、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

与二十世纪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相比,目前的状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知识结构单一,对教育理念、教材教法及教育科研等理论认识肤浅。

构成目前普通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的主要群体是1990年后毕业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年龄结构相差较大,缺乏中坚力量,学术水平低。这种年龄结构的偏差从一定程度上讲,反映了师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配置。调查显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自己当学生时的经验为蓝本,照猫画虎,对现代教育理念和语言学习特点及教学法等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意识。

2.知识结构不合理,跨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教师的知识结构出现偏差,主要倾向于文学、语言学等方面,而对于翻译、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则比较欠缺。认识学生时代主要培养英语技能,忽视文化等其他知识的学习,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也不具备必要的先进的科研理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同时实践也无法检验理论。许多年轻教师在教学技能和手段的掌握上还有所欠缺。

3.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

现在高校英语教师普遍上课时间较多,科研时间少,科研环境差,没有时间关注科研,也无法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同时缺乏科研方面的组织者和学术带头人。这样艰苦的条件必然给教师的科研带来很多不便,想要做科研的老师也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做起,盲目地选题很难选到跟学术界前沿接轨的题材,结果直接导致教师的科研热情减退,仅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只分出小部分精力做科研。

上述问题表明,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能力方面亟待加强与提高,以满足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教学的需要,适应专业建设的发展,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1.平衡学科知识结构,加强跨学科知识学习。

高校外语是一个特殊的科目,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内容,如英语的文章很多涉及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很多信息。因此要想教学过程进行顺利,学生就要充分理解文章,就要求外语教师首先自己充分理解该文章,教师率先攻克跨学科的知识难点,理清思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可以一方面积极借助外力,参加各种培训和专家学者的讲座,多听其他专业教师授课,学习跨专业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积累、总结,另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完善知识体系,尽快平衡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

2.树立科研意识,改善科研环境。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外语工作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要有紧迫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从内部因素找到解决办法,变被动为主动。运用自身的优势,结合社会的需求和本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择适合的主攻方向。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尤为重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更能促进学术的交流和研讨,提高个人的学术能力,从而逐步实现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

3.关注科研趋势,优化知识结构。

大学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首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对教育理念进行及时更新。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构建出优秀的科研课题,两者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最新的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基础上,了解教学与科研的最新动态,不断拓宽自身视野,并将其消化理解成为自身的能量,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伴随教师一生成长的过程,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主体进行,并且是为了社会和自身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过程。现今高等院校的教育都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英语教育这个比较特殊的科目中体现为要构建学生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首先具备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危机意识,及时弥补知识结构中的不足,规划好发展方向,不懈地进行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程维华.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J].科技进步与决策,2000,(12).

[2]吴月.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解析与重构[J].考试周刊,2011,48.

知识结构论文篇5

关键词:观众学习行为;博物馆展览模式;匹配

一、引言

在现代文明社会,博物馆有三项社会功能:研究、教育与保管三大功能。有学者将博物馆功能表述成“教育民众(educate)、供给娱乐(entertain)和充实人生(enrich)"的三e原则。不论表述方式如何,但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三大功能是学界普遍的共识。目前在国内,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功能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教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序性教育,另一类是非程序性教育。一个人所接受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是为程序教育,这是按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育方法和要求进行的教育;而非程序性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博物馆展开的。

据闻波(2008)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博物馆已超过2400座,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1722座,其它包括个人、行业博物馆达到600多座,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已达2000万件(套),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藏品达1300多万件(套)。全国已有700个博物馆实现了完全免费开放。每年举办的陈列展览近1万个,然而观众人次仅1.8亿多,也就是说,每8人中只有一个人一年会进一次博物馆。博物馆利用率如此之低,显然没有实现其实会功能。一味进行博物馆投资硬件建设,并不能完全做到物尽其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养和培养探索精神。

那么,由此可以引出以下问题:如何才能吸引社会公众前往博物馆观赏各种展览以实现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如何拉动博物馆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使得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博物馆展览与观众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之间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本文尝试结合学习行为理论和符号编解码的认知理论,考察观众的知识学习行为机制,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展览模式和参观情境,使得观众接受新知识与展览模式实现匹配对接。在第二部分我们首先介绍学习行为理论的研究进展,基于此上,在第三部分归纳出观众学习行为机制和博物馆展览模式,最后给出上述研究框架的结论和启示。

二、学习行为理论发展综述

回顾学习理论的发展,按照桑代克(thorndike)的分析,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Stimulus--responseconnection)。连结浓密学习是随着通过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逐渐产生的。桑代克据此提出“效果律”(Lawofeffect)的学习法则:行为得到奖励,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减弱。准备律,即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练习律强调连结的应用。这里的所谓连接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识。

在桑代克提出的“刺激(S)――反应(R)"的连接理论(Connectiontheory)基础上,经过华生(JBwatson)、斯金纳(BFSkinner)等人的拓展,形成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指经验和行为的获得、发展和变化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的过程,是心理学关于行为的性质和行为改变过程的理论。知识传播者(如教师)任务是向学习者(如学生)传授知识,接受者的任务是对所授内容加以接受和消化。但是,它忽略了知识传播过程中学习者的理解过程――主观能动性。

与行为主义相对立,源于完型学派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主张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学习被解释为个体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外界刺激(包括教学内容)做出的主动而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知识传播者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过去的知识、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

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及其日内瓦学派最早提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皮亚杰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提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并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还将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细化为两个过程:“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前者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后者指在无法同化时,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与改造过程,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建构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自己决定的。它更加关注如何以人们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习者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来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背诵学习内容的本领。建构主义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习者面对具体情景进行“场景建构”。

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在学校体系中所习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所孕育培养的认知能力确有不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受限于其所活动的社会情境,知识的意义也取决于社会活动的规范。因此人类是在其所处的情境中,透过对情境事物的直接参与,而发展出自己的知识。这个发展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者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与实际情境互动,从中寻找意义,活动情境的范围与形式限制了学习者的知识表征与知识意义的形成。

作为建构认知(constructivistcognition)理论中的一种知识学习理论,他们强调学习者是处于情境依赖(situated)的场景(context)中,学习者并非被隔绝于学习时所处的情境之外,而是依赖场景学习,知识是蕴含于学习情境及学习活动之内的重要部分。

基于这种观点,学习被认为应该要采用可以反映真实世界的实物和活动;如果知识的传递是抽离实境的,那么学习者学到的只不过是一种新的观念,而不是内化的真实经验。而科学素养的养成正是要让学习者能够将其内化,而非空泛地学习到新概念而已,因此科学素养的养成必须要能够与实际生活结合。情境学习理论中所着重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情境(学习者所在的场域)、问题(与真实世界相似的问题)与行动(学习者习得如何处理),也就是说在情境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活动,必须首先处理这三者对学习者的影响。

三、基于观众学习行为的博物馆展览模式

根据陈卫(2003)的论述,如果在认识论和学习理论两个维度上展开讨论,可以发现在每个维度上都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相互对立。在认识论的维度上,现实主义(realism)或实证主义(positivism)认为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以外的绝对存在,建构主义却主张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头脑里,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而成。在学习理论的维度上,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对外界刺激主观的回应,是学习者积累事实、信息和经验而形成知识的过程;而建构主义却强调学习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在新学习环境里建构意义的过程。

陈卫(2003)年将以上两个维度上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进行正交组合,区分了不同学习机制。本文作了如下归纳:表1中第一行是认识论维度上的区分,两个极端分别认为是“知识是先验客观的”和“知识是主观经验的”;第一列处于学习理论维度上,两个极端分别认为是“学习者建构知识”和“知识渐增式学习”。这样,在两个维度(或者说向量)上,就可以组合区别出四种类型的学习者学习机制。沿用陈卫(2003)的表述,分别说明如下:

1、发现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需要亲身经验,需要观察、实践,而不能满足于被教;知识传播者要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参与。

ii、传统模式:传播者要在充分掌握课程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采取使学习者容易理解的逻辑顺序将知识传授给他们。

iii、行为主义模式:知识并非独立于学习者以外存在,而是由学习者的逐渐积累经验取得,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传统的学习理论)。

iV、建构主义模式:无论知识本身或获取知识的方式,都与学习者主观心理有关。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材料,而是在与客观世界作用的同时进行重组和创造,获得认知,并发展学习能力。

采用表1的学习机制区分对博物馆教育的不同模式加以区分,即将博物馆展览的组织设计者作为这一具体场景知识的传播者,而将博物馆的参观访问者(消费者)作为这一知识的学习者。同样在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的两个维度(或者说向量)上进行组合,则可以得到如表2所示的四种博物馆类型:

1、发现是展览:参观者在欣赏展览展品陈列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观察和实践,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者,需要将既定的藏品作为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参与。

ii、系统的博物馆展览:博物馆的内容应该被展示得反映相关领域的真实结构,采取有利于观众理解的方式提供给参观者。这种类型的博物馆目前最为常见,或者说,世界上现有的大多数博物馆都属于该类型。

iii、组织有序的展览:在参观者既定的知识传统和知识结构基础上,展览设计诱导观众逐步在参观过程中积累欣赏学习经验,通过直接的展览互动经历获得相关知识,获得主观效用感受的增进。

iV、建构主义博物馆:观众需要从陈列展览中建构个人的知识,即观众获得知识过程的本身就是建构主义的行为。他要求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参观者身上,运用多种供参观者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而不预先设定各种固定的参观访问程序,使参观者能够将展览展品与原有知识传统和知识结构进行比较、联系,产生新的知识概念。

众所周知,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并非知识的“填充器”,而是积极主动地通过与环境(与作为社会环境的他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头脑中建构“知识”。

人们需要接受文化知识,但不是如传统教育观要求的“填压式”。

博物馆教育传播中的“知识建构”,是人们与其生活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都在时刻不断地用自己的感官从周围物质的或文化的世界中汲取信息,并加以组织、筛选,借以构成自身的知识和认知体系。如果将学习者比作孩子,他们并非与生俱来就能够如成人那样对周围事物做出解释。在整个渐进认知过程中,他们学习事物的意义,随着经验积累,逐渐提高建构知识的能力――人们在已经认识并相信的知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建构新的意义。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参观,并不指望习得陈列展览试图介绍给人们的所有东西,也不一定会严格按照陈列展览的主题结构所确定的顺序或者设计人员安排组织内容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重要的是他们要面对新的经验,根据新经验与头脑中原有知识相互符合或联系的程度来进行“知识建构”。

四、结论及现实启示

当今社会,对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越来越大,但在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察作为受众的博物馆观众的行为特征,考虑“如何拉动博物馆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使得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博物馆展览与观众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一关键问题,摸透博物馆观众的学习动机和参观过程中行为特点,以期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能够发挥最大效率,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培养公民科学探索精神和建设文化强国。

本文主张:学习是人们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其中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知识。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且后一方面更重要。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因而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又可以使理解趋于更丰富、更全面。

总之,有如下两点需要把握:

1、发挥博物馆展览作为信息和知识载体的教育功用

人们参观访问博物馆,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为帮助人们在参观访问博物馆时进行“场景建构”,陈列展览的设计人员对于观众原有的知识、经验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观众的广泛性、陈列展览项目多样性,这种预见的难度非常之大。展览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人们参观访问后对于对于陈列展览的内容做出了哪些典型的属于个人意义的“场景建构”,考察个性化的理解与陈列展览的设计初衷之间存在什么差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

2博物馆展览需要帮助人们进行“场景建构、知识习得”

知识结构论文篇6

【文章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对外贸易、海外投资、国际合作等商业活动中最有重要作用。商务场合中,要求英语译者能迅速的对客户所说做出反映并准确译出,对译者来说相当有难度,而图式理论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客户所说信息和相关的背景、文化和语境等激活和连接起来,帮助译者全面而快速的理解客户的意思。本文对图式理论进行了相对具体的概述,并对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图式理论;商务英语;翻译

近几年来,图示理论在第二语言教育和学习中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对商务英语译者而言,既要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知识、还要深刻了解中西方商业文化的差异和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流利而准确译出客户所要表达的意思。下面,笔者将对图示理论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1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一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特(Kant)提出。他认为,对新知识的吸收必须要将新知识与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图式”即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脑中将以前积累的与之相关的背景、文本、语境、文体等信息联系起来,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对新知识进行推测分析和理解,若该知识与脑中图式的信息相符合,就理解了该知识,若与脑中的图示信息不相符合,则不能理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图式理论逐渐发展成熟,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对图式理论做出了更为成熟和具体的定义:图式是认知的建筑块件,人类的认知依靠记忆中已经存在的图式。图式的三种类型分别是:知识图式、文本结构图式和语言图式。知识图式是指脑中各类相关事物内容的图式,文本结构图式是指与内容有关的语法结构或者体裁不同内容相同的知识图式,语言图式是指作者对于原文语言的掌握。图式理论虽然早已提出,但是近几年来才在中国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能帮助读者对文章和文字进行快速解读的特点,在听力阅读教育和商务英语翻译上有较好的作用。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译者,除了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必须扎实外,还需要大量的涉猎经济、贸易、管理等领域和相关的社会知识,图式理论的运用能够帮助译者快速且全面的理解和吸收新知识,从而更快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

2商务英语特点分析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一个重要门类,在诸多商务场合都会被使用。商务英语翻译,要求译者对涉及到相关商业专业知识和专有名词有具体的了解,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句和段落进行正确的理解,并联系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精准的解释出字、词、句在该商务场合中的具体意思。一般来说,商务英语不仅要求译者英语基础知识牢靠,还要求译者对经济、法律、管理和贸易等领域的知识要有一定理解。然后将这些知识作为图式,为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提供背景,帮助译者更好更快速的完成翻译过程。商务英语主要包括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两个方面,使用语言非常具有专业性,其中的专业术语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作为铺垫,很难对这些缩略词或者复合词的含义进行正确的理解。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以前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很难理解的表达。在这种时候如果运用图式理论将以前积累的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语言语境、内容结构等图式结构激活,就能帮助译者将所译内容和自身所学连接起来,帮助译者更好的理解所要翻译的内容。

3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利用图式理论对商务英语中的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理解,构建起知识、文本结构和语言三大图式类型,能够帮助译者将自身所学和要译内容最大程度的关联起来。总的来说,图式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有一下几个方面:

3.1帮助译者联系背景知识

商务英语除了涉及到基础的英语知识技能之外,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国际贸易、贸易法律、经济、管理等等。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要求译者具有丰富而广阔的背景知识。利用图式理论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要求译者积累大量的各领域背景知识,没有大量的专业背景知识,就算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也很难准确的把要译内容翻译出来。背景知识越丰富,越容易将脑中积累与要译内容进行连接,从而构建出更加丰富的知识图式,帮助译者更好的理解要译内容。

3.2帮助译者累积专业词汇和专业固定表达方式

商务英语涉及到经济、贸易、法律等多多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译者必须在平时注意相关专业词汇和专业表达方式的积累。专业词汇和专业表达方式的积累越多,图式理论运用起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简单来说,在翻译之前,译者必须对要译内容的所涉及到的领域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语言图式对相关的专业词汇和固定表达方式的翻译准则进行回忆和关联,这样不仅能让翻译过程更加快速和轻松,同时也能让所翻译的内容更加符合原文,更加精准。

3.3帮助译者通过理解句子结构进行精准翻译

英语属于拉丁语系,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商务英语笔译中要求逻辑严密、文体正式,会使用大量构成复杂的句子,理解起来很有难度。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对于要译内容的句法结构不了解,就很难翻译出精准的译问。在图式理论中,文本结构图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注意要译内容的句法结构,将自身的图式结构利用起来,将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理清楚,才能自如的在中西表达自如切换中穿梭,翻译出最纯正最精准的译文。

4结束语

图式是人们脑中构建的“建筑模型”,是我们理解周围事物的基础。脑中的图式结构积累的越多,越有助商务英语译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翻译,帮助译者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力求多用图式理论进行原文理解,并在此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图式结构,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帮助译者翻译出最精准的译文。

【参考文献】

[1]雷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厦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09-113)

[3]RumelhartD.eSchemata:tbuildingblocksofcognition.inRand,J.S,Bertram,C.B.&F.B.wiliam(eds).theoreticalJussuesinReadingComprehension[C].Hillsdale,newJersey: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80:205.

知识结构论文篇7

关键词:关系嵌入悖论联结强度知识结构

引言

关系嵌入研究中存在着强联结与弱联结之争,并由此形成企业创新网络治理与创新决策的两难选择。究其根源,不同研究结论其研究视角存在差异,而这些研究视角没有触及创新的实质即企业知识重构。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的“黑箱”没有打开。

虽然,一部分学者已经深刻意识到知识结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但限于企业内部知识结构与创新的研究占多,忽略了网络嵌入增加了企业知识重构的潜力。

鉴于此,本文从引发创新的知识结构视角出发,以网络嵌入为前因,分析关系嵌入强度如何影响企业知识结构并最终导致创新,以期对关系嵌入强度悖论的破解作探索性解析。

关系嵌入强度悖论与现有破解视角

(一)关系嵌入强度悖论

Granovetter于1985年指出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关系嵌入强度是网络节点间“互动时间、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以及互惠服务”的综合反映。互动时间长、感情深厚、关系紧密、互惠服务较多则为强联结,反之则为弱联结。

关于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国内外学者基本达成一致共识。但是面对“企业以何种强度嵌入网络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这一问题,理论界却出现了“关系嵌入强度悖论”,即:强联结与弱关联均与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

强联结观点认为信任、共识与高质量信息获取为企业创新带来优势。Jarillo(1988),Dyer与Hatch,(2006)指出:强联结往往使企业拥有较多的信任资本,使得创新外部环境更为开放、宽松、自由。nelson(1989),inkpen与tsang(2005)表明:强联结企业间以互动、讨论、协商乃至妥协容忍异议的存在并达成共识,将有效降低冲突、误解,保证创新延续。ahuja(2000)提出:强联结企业间频繁而稳定的互动与交流最大程度地推动了隐性知识的扩散和转移。

弱联结观点则提出异质资源搜索在企业创新中的力量与优势。最具代表性的是Granovetter在1973年提出了弱联结的“信息桥”观点,他认为强联结网络内的创新资源重复性高,冗余性强,认知类似,易导致产生创新锁定效应。相反,弱联结网络内的创新资源更具多样化、差异化,有助于有用资源的寻找,打破创新锁定效应。

(二)悖论的现有破解视角

为解开悖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悖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破解思路。

一种观点从战略偏好视角剖析,指出企业创新战略分为利用和开发两种。环境要素作用于不同创新战略,相同要素在促进一类创新的同时可能会阻碍另一类创新。一般认为,弱联结有利于开发型创新战略;强联结有利于利用型创新战略,网络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模式存在耦合。

另一种观点从演化视角剖析,提出强弱联结在企业创新过程各有利弊,悖论的破除最终要求企业做到关系嵌入程度与创新进程的协同演化。Uzzi(1997)实证研究得出:联结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现为一种倒“U”型关系。理想的关系强度应是介于强弱联结间的中间态。Kansson与Senhota(1998)指出,“过度嵌入”和“嵌入不足”均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面效应。阮国祥(2010)认为企业嵌入所在创新网络的过程是时间的函数,企业与网络节点间的联结强度根据战略调整不断变化。

(三)现有破解视角之不足

上述两种破解视角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第一种视角下利用和开发两种创新战略概念的边界划分较为模糊也并不统一,这对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普适性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第二种视角提出网络嵌入强度会随着企业创新进程动态演化,但是并没有提出企业创新进程的具体划分,部分研究最终还是将进程等同于创新程度或者创新类型。其次,两种视角没有触及创新的实质,因而大多结论仍陷入在强弱联结孰优孰劣的争执及非此即彼的选择,忽略了企业网络嵌入关系多重性的实际存在。

本文认为要真正揭示关系嵌入强度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悖论,必须解答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创新的实质是什么;二是什么要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创新不是别的,而是知识的重新组合。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先把原有的知识从固定的结构中游离出来,然后在全新的组织中产生全新的系统、全新的知识结构。因此,基于知识结构视角,本文提出破解关系嵌入强度悖论的分析框架。

基于知识结构视角的关系嵌入强度悖论破解

(一)知识结构视角的悖论解析框架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体系中不同类型知识的构成状况与结合方式。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知识系统由元素知识与架构知识组成。元素知识是关于认知对象构成要素的动作原理、运行规律及结果的知识。架构知识则是连接各构成要素使之系统地整合以实现某项核心设计概念的知识。

在确定核心设计概念前提下,企业的创新活动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是企业搜寻、识别、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元素;二是将相关知识元素进行吸收、组合或者重构,形成架构知识;第三,对架构知识进行反复验证,找到实现核心设计概念的最佳组合,分析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二)关系嵌入强度与元素知识获取

首先,企业要对外部知识的价值进行有效识别。在强联结网络中,企业间元素知识重叠高,企业对于知识结构中已有或者相关知识就能迅速判断其有效性、适用性。但是,强联结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致使“圈内”企业忽视、屏蔽或者低估新知识,在市场中丧失领先者地位。相反,弱联结网络获得的元素知识常是非冗余的,跨越着不同的信息源。弱联结网络承载着更多样化的元素知识,有助于打破创新锁定效应。但是,弱联结网络蕴含的大量新知识则需要企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评价、甄选,并由企业承担判断失误的风险。

其次,经过评估的知识要从知识源企业向知识接受企业转移扩散。网络嵌入下,知识源企业意愿、知识扩散渠道影响知识转移扩散。就知识源企业的转移意愿而言,强联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互惠行为的广泛存在。互惠行为是网络内组织持续进行知识交换的条件,促使网络内组织产生知识共享的动机和行为。因此,强联结网络更能推进知识源企业知识转移的意愿。就知识扩散渠道而言,强联结网络中企业间知识扩散的渠道、方式在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中逐渐多元化、规范化、长效化,能使具有暗默性的元素知识有机会在企业之间得以广泛和深入的传递与传播。但是,强联结要求企业对渠道维护和投入的成本比较高。反之,弱联结网络中企业间知识扩散的渠道、方式则呈现偶然性、非正式性特征,交流频率和深度都比较低,这就意味着企业对关系的维护和投入较少,对于确定而简单的元素知识扩散具有一定优势。

(三)关系嵌入强度与架构知识形成

元素知识的有效吸收是架构知识形成的首要前提,外部获取的元素知识必须通过耦合实现内部化。元素知识的吸收程度在组织学习意愿和能力相同的前提下,很大程度地取决于组织原有知识结构与新获取的元素知识的联结度,先验性是元素知识吸收的重要前因变量。强联结是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愿景、经验、背景等特征相似的组织间发展起来的,因此,相较于弱联结,强联结更有助于元素知识的吸收。

另一方面,架构知识形成是将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整合、重构的过程。架构知识的形成更为复杂,表现在企业不仅需要丰富的核心原理、概念等方面的元素知识,更需要厘清元素知识的系统性联结,在时间、资源约束下确定实现核心设计概念的最佳方案。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组织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两大机制。强联结相较于弱联结而言,强联结保持着稳定、持续、深入地社会化交互,其结果是促进企业内外部知识整合。处于强联结网络的企业往往能够形成共识、组织惯例,为高效地知识整合提供“组织记忆”。综上,强联结比弱联结更有益于内外知识重构,有益于架构知识的形成。

结论

关系嵌入强度影响企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影响企业知识重构的潜力和能力,最终反映为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弱联结有利于创新所需的元素知识的识别和搜索,增加了企业知识重构的潜力。强联结则在架构知识形成方面更具有优势。

企业创新过程是元素知识识别、搜索、转移、吸收、重构,形成构架知识的过程。强联结和弱联结在创新中不是相互替代,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并非处于某种最佳的中间状态。

企业既需要强联结带来的转移、吸收和整合优势,为创新培育能力,也需要弱联结带来的识别与搜索优势为创新带来机遇。

参考文献:

1.GrantR.m.prosperingindynamicallycompetitive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capabilityasknowledgeintegration.organizationScience,1996,7

2.Fleming,L.Recombinantuncertaintyintechnologicalsearch.managementScience,2001,47

3.Granovetter,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the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

4.Stephenp.Borgatti,D.S.H.,onnetworktheory.organizationScience,2011,22

5.Christine,S.Koberg,D.R.,&Detienne,Kurt,a.Heppardanempiricaltestof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al,andprocessFactorsaffectingincrementalandRadicalinnovation.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3,14

6.潘松挺.网络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及其协同演化[D].浙江大学,2009

7.阮国祥,阮平南,宋静.网络嵌入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演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8.董广茂.企业间知识转移创新性质的分析—知识结构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12

9.nielsenBB.theroleofknowledgeembeddednessinthecreationofsynergiesinthestrategiesalliances.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5,58

10.Byungilpark.DifferencesinknowledgeacquisitionmechanismsbetweeniJVswithwesternvsJapaneseparents:Focusonfactorscomprisingabsorptivecapacity.managementDecision,2011,49

作者简介:

知识结构论文篇8

〔关键词〕数字资源整合知识整合语义网知识网格整合技术

〔分类号〕G250.76tp39

Developmenttrendsof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on

mawenfengDuXiaoyong

SchoolofinformationResourcemanagement,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

〔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theresearchesanddevelopmenttrendsof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onintheaspectsoftheory,applicationandtechnology.thepaperthinksthatthetheoreticalaspectsincludeconstructingatheoreticalresearchframeworkandproposingsomefundamentalviewpoints,andthatinapplicationaspect,thescopeandscaleofthe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onwillbeextendedextremelywiththemainlyapplicationdevelopmenttrendthatknowledgeintegrationwillbecomemainstreamonthebaseofdataandinformationintegration,andbemelteddeeplywiththesemanticwebandtheknowledgegrid.Further,thepaperpointsoutthatanyadvanceinnewtechnologysupporting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on,suchasgridcomputing,Soa,p2pandwebservice,willmakeimportanteffectson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on.

〔Keywords〕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onknowledgeintegrationsemanticwebknowledgegridintegrationtechnology

1引言

随着语义网、知识网格大环境的逐步形成,数字资源整合支撑技术的日渐完善,数字资源整合领域正在悄然并迅速发生着变化。可以这么说,理论、应用、技术,已成为我国数字资源整合领域重要的话题和发展脉络。本文循着这一发展逻辑,以近年国内外研究成果为基础,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探究并分析我国数字资源整合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三方面是互有关联,相互渗透的。为了便于说明,分别阐述。

2理论研究趋势

2.1理论框架研究

2.1.1数字资源整合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的必要性首先,从数字资源整合的可持续发展来看,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研究。近些年来,国内相关学科领域对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比较活跃,但整体而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至今没有形成公认的核心概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各领域的数字资源整合实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的支撑,将对整合的可持续发展起制约作用。其次,从数字资源整合实践面临的问题来看,需要理论体系的说明与指导。数字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资源管理形态,在其具体的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也常常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因而需要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并可应用于数字资源整合实践的理论框架,以对实践中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并引导实践顺应科学的态势和走向。

2.1.2数字资源整合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数字资源整合的理论体系,是指一套由前后一致的关于数字资源整合的性质、特点、目标、对象、概念、原则、结构、功能、模式、技术等所组成的概念框架,以用于解释、评价、指导数字资源整合的实践。数字资源整合的理论体系可以由以下十个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数字资源整合的理论框架:①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基础);②数字资源整合的目标;③数字资源整合的对象;④数字资源整合的概念;⑤数字资源整合的特征;⑥数字资源整合的功能;⑦数字资源整合的原则;⑧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模式);⑨数字资源整合的技术;⑩数字资源整合的环境。上述十要素,国内相关学科领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尚未上升到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数字资源整合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2新论题研究

2.2.1关于知识组织将知识的控制单位从文献深化到文献中的知识元,实现知识元的链接,这是知识管理上的一场革命[1]。目前,在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展现、知识推理等知识组织处理技术的变革与创新的趋势下,知识组织的理论与方法也面临着变革与创新。要对知识组织的概念、目标、原则、特征、方法、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进行基于信息组织但又超脱于信息组织的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如文献[2]探讨了在语义web技术的驱动下,知识组织从物理层次的文献单元上升到认知层次的知识单元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生的重大变化。

2.2.2关于知识组织体系知识组织体系是伴随着知识组织体系研究的深入而出现的一个新研究课题,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也必然对知识组织体系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拓展与深化知识组织体系的理论及相关方面的研究。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研究知识组织体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进行符合知识组织理论精髓的界定;与信息组织体系相比,知识组织体系在性质和功能上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研究知识组织体系的结构、功能及其构建机制等。文献[3]探讨了对知识组织体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和技术,提出了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模式。

2.2.3关于语义网和知识网格语义网/知识网格虽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但尚处于一种构想状态,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距离。如timburnersLee给出的语义网的结构体系,是万维网由数据网、信息网转化为知识网的解决方案,但自2000年提出后,国内对其研究一直处于各层次功能作用的解释上,其中位于语义网顶部的Logic、proof和trust尚没有重要研究成果,对其他四个层次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实际应用起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知识网格的研究刚刚起步。知识网格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的总体构建及各部分的深入研究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如知识网格的概念、特征、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未有权威的被多领域认可的研究成果问世,特别是知识网格的核心――知识层的构建机制尚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文献[4]立足计算机科学领域,对知识网格的概念、特征、方法、模型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为知识网格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知识网格是涉及多学科的跨学科领域,如果不进行跨学科的协同研究,是很难形成引领实践的研究成果的。

3应用研究趋势

3.1数字资源整合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

3.1.1由对规范性资源的整合到注重对非规范性资源进行整合数字资源包括规范性和非规范性两类,前者经过一定程度的人工处理,格式相对稳定,对其整合也相对容易实现,后者则多为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资源,对这类资源的整合相对困难。网格为数字资源整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p2p等技术的发展为数字资源整合范围的不断扩大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实现手段[5]。对web动态的、非规范性资源整合系统的构建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1.2由对资源的整合逐步扩展到对应用程序、服务等功能进行整合随着网格、Soa、webService的相继出现,国内外学者对整合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资源本身,而是开始探索如何重组、集成与资源相关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扩展其可重用性,避免重复开发,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益[6]。

3.1.3与个性化需求更加紧密地融合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服务方式从简单的请求/应答式转变为定制/服务式,整合目标不再是为了解决单个的检索需求,而是面向用户的个性需求提供持久的跟踪服务,支持主动的推送服务与知识检索服务[7]。目前构建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非常关注资源的集成与整合,而较为忽略用户需求方面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然而,用户需求是多样的,面向个性化用户需求构建的整合系统将成为未来趋势。

3.2知识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的主流趋势

3.2.1更加注重新型知识组织体系在知识整合中的应用面对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征的数字资源,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显得力不从心,由此促进了对新型知识组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人们意识到,传统知识组织和网络时代的知识组织有共性之处,都是对人类知识结构进行表达和有组织的阐述的语义工具,但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简单重复或改良,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质的飞跃[8]。目前,对本体、主题图、概念图、词网等概念关联类知识组织体系的研究成为新的焦点,包括新型知识组织体系和传统知识组织体系间的集成与互补,新型知识组织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和功能整合等。

3.2.2领域本体的构建将成为知识整合的研究重心领域本体构建研究与应用的重心包括以下四方面:①对本体构建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领域公认的核心概念和完整的本体构建的理论体系以及具有适用性、针对性的本体构建技术体系;②面向某一应用领域进行领域本体系统的构建实验,包括初始本体的建立、本体的语义标注、本体的进化与学习、本体的管理、本体的展示与服务等整个过程;③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将其提升为理性认识,再进一步指导实践,以促进领域本体的实验研究更快、更有效地走向应用;④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增强本体系统的功能。文献[9]提出将内容分析法与本体结合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基于本体的内容分析系统,为本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3.2.3语义标引是研究与应用的重中之重怎样按照已构建的本体概念体系,对资源对象进行概念抽取、分析、分类、描述和处理,是本体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外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和开发web内容的语义标注工具,语义web标注与编辑网(SemantiCweBannotation&authoring)了13种基于本体的语义标注工具。文献[10]对这些语义标注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文献[11]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标引方法,并给出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标引过程。但目前对本体标注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肤浅。理想的本体标引系统应该具有通用性,支持协同编辑,具有知识表达能力,支持多语言标引,具有自动分类、自动或半自动的知识获取与标引[12],同时还应该支持本体的学习与进化。

3.3语义网/知识网格将成为数字资源整合的最终归宿

语义网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人类知识整合的大环境,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宏观网络,本体是语义网构建的核心和基础,各个领域本体的构建对于语义网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基于本体的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的高级阶段,所以数字资源整合一个重要的应用与研究发展趋势就是融入语义网大环境。知识网格还是一种理念。文献[13]认为:知识网格是一个智能的并充足的互联环境,能使用户或虚拟角色有效的获取、整理、、理解、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这一定义目前被国内学者引用较多。需要关注的是,知识网格不是空中阁楼,它存在于现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之上。知识网格作为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的技术框架,离不开知识资源的支撑,知识网格的实现需要以各个领域的知识资源体系为基础。

4技术研究与应用趋势

4.1网格

网格(Grid)是一种新的对资源/服务的集成技术,其本质是一种资源共享/协同的理念和思想[14]。根据不同的资源对象,网格分为逐次递进的三层,即数据/计算层、信息层和知识层[15]。“数据/计算层”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层”的功用主要解决异构信息的统一访问;“知识层”的特点是可以对多源、异构、海量、复杂、动态的信息进行一体化的智能处理与组织,使用户能够有效地获取、、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提供所需的知识服务。目前国外已在开展基于网格技术整合数字资源与服务的研究,如DeLoS、FreeLib、DiLiGent、GRaCe等项目[16]。利用网格技术整合资源将是未来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其研究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利用网格技术进行基于信息层面的资源整合。如异构数据库系统的整合应用、信息门户的整合应用等。文献[17]提出在原有oai-pmH框架基础上引入网格,可以更好地解决资源发现、整合、跨仓储检索等问题;②利用网格技术进行基于知识层面的资源整合。研究内容包括:知识获取与知识表示的理论、模型、方法和机制,知识可视化和创新,动态虚拟组织间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播和知识管理,知识的有效组织、评估、提炼和衍生,知识关联和集成[18]。资源的语义组织是网格研究的基点也是难点,而本体是网格资源语义组织的关键,将网格和本体有机结合起来是网格研究与构建的趋势。如文献[19]提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通用知识网格(UKG)架构模型;文献[20]提出本体是知识网格的构建基础和关键所在,本体学习的研究与发展必将从根本上改变网格环境下知识系统的构建方式。

4.2p2p

p2p(peertopeer)作为一种对等计算技术,其核心思想是:所有参与系统的结点是逻辑对等的(称为对等点)。其目的是将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直接互连实现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存储资源甚至高速缓存资源等的全面共享。由于p2p具有高度分布化、对等性、协同性、能够动态发现并快速访问资源等优势[21],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p2p与网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例如网格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大规模的、灵活的、安全的以及协同的资源共享,构成网格系统的节点一般都是高性能计算机节点,而p2p主要面向的是桌面pC机,通过大量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来共享各种计算资源;网格节点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p2p是一种更加松散的结构等[22]。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网格和p2p存在互补性,应该将两者加以整合,共同构筑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共同构建一个集高性能服务器和普通桌面pC于一体的网络共享环境。p2p技术的发展以及同网格技术的汇融,为数字资源整合范围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实现手段。在这方面,文献[7]介绍了英国、挪威等国的基于p2p技术的资源整合方案。

4.3Soa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是一个面向服务的软件系统框架。在这种框架下,一种服务被封装为一个部件,一个Soa实质上就是一系列相互交互的服务集合,构建在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使用统一和标准的方式进行通信,也可以调用多个服务协同工作。由于Soa集成的对象是一个个的服务,由于服务基于开放的技术标准,支持服务接口描述和服务处理的分离、服务描述的集中化存储和、服务的自动查找和动态绑定以及服务的组合,因此可以满足对于资源与服务整合的要求。所以Soa一经提出,首先得到企业的青睐,许多企业开始考虑构建基于Soa的资源整合系统[23]。基于Soa架构的整合系统包括三层关键结构,最底层是数据层,包括结构化的数据和非结构化的内容;中间层是集成工具,能够将底层数据的异构和分布结构屏蔽,提供清晰明确的统一视图;最上层是应用工具,能够提供用户所需的服务,便捷、高效的实现各种应用。文献[7]介绍了patrickC.K.Hung结合工作流管理提出的由应用层、工作流层、服务层、消息组成的Soa整合系统4层结构。由于Soa具有标准化、可重用性、可扩展性、集成效率高等优势,在Soa架构中能够将数据和内容有效整合,与服务无缝链接,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当前Soa正在与网格、p2p、web服务技术相结合,增强并拓展了自身的服务集成功能,在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4.4web服务

web服务(webServices)是一种基于XmL语言和标准网络协议实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它力图构建一种松散耦合环境下服务的描述、发现、调用以及集成的通用框架模型。与传统的web应用技术相比较,web服务技术具有高度的可集成能力、完好的封装性、数据松散藕合、跨平台、开放性、支持的开发工具多等特性[24],目前正逐步应用于异构信息资源系统的集成与整合,在现有的各种异构平台的基础上构筑一个通用的与平台、语言无关的技术层,各种不同平台之上的应用依赖这个技术层来实现彼此的连接和集成[25-26]。当前,web服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向以下两方面拓展:①与网格技术互补融合[27]。web服务和网格都是为了解决互联网上巨大的资源的共享和互操作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发展过程必然会走到一起。文献[28]给出了一种服务体系结构协议,剖析了将网格系统的五层沙漏结构与web服务技术结合起来的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②与语义web/本体互补融合。本体使万维网资源具有语义,也可以使基于资源的服务具有语义;使用本体对web服务进行语义描述,并利用本体语义进行web服务发现,这样就能共享和集成知识资源、应用程序和相应的服务。文献[29]提出了将语义添加到web服务的两个标准(wSDL和UDDi)中以增强web服务描述能力的方法。

目前,web服务技术还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它和网格、p2p、Soa、语义web技术的优势互补,在跨平台解决异构资源系统方面表现出更加灵活和更加强大的功能,也为数字资源在各个层面上的集成与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方向。

5结语

对数字资源整合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明晰数字资源整合应用的必然发展,把握对数字资源整合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型技术,无疑对数字资源整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现状,对数字资源整合在理论、应用与技术方面的主要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国内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应用以启示。

参考文献:

[1]温有奎,徐国华,赖伯年,等.知识元挖掘.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

[2]牟冬梅,毕强.语义web技术对知识组织理论和实践的影响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6):6-10,33.

[3]李宁,宋文.对于知识组织体系概念以及构建模式的一些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5(10):37-40.

[4]ZhugeHai.theKnowledgeGrid.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2004:2-172.

[5]黄永文.web整合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5(10):11-14.

[6]李广建.整合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图书情报工作,2005(10):6-10.

[7]李春旺.web信息整合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5(10):15-19.

[8]闫巍,曾民族.构筑知识基础结构的关健技术.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1):1-6,31.

[9]王曰芬,颜端武,邱均平.基于ontology的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系统架构与运行机理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4-27.

[10]陶皖,李平,廖述梅.当前基于本体的语义标注工具的分析.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6):52-55.

[11]秦春秀,赵捧未,窦永香.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标引方法.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3):244-246.

[12]韩毅,毕强,崔春.语义web门户知识组织的策略与应用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6):17-22.

[13]ZhugeHai.Chinae-scienceknowledgegridenvironment.ieeeintelligentSystems,2004,19(1):13-17.

[14]徐志伟,冯柏明,李伟.网格计算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15]RoureDD,JenningsnR,ShadboltnR.语义网格:未来e-Science的基础设施//BermanF,FoxGC,Heyt.网格计算:支持全球化资源共享与协作的关键技术.都志辉,等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44.

[16]韩毅,毕强,李贺.国外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内容与应用的比较研究.情报学报,2006(2):221-230.

[17]郑志蕴,徐玮,宋瀚涛,等.网格环境下基于oai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机制.计算机工程,2006(5):37-39.

[18]诸葛海.知识网格.[2006-08-06].ict.省略/jcst/downloads/xsqy/qy1301.pdf.

[19]李玉华,卢正鼎,廖振松.基于本体的通用知识网格架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24.

[20]刘柏嵩,高济.面向知识网格的本体学习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20):1-5.

[21]张智,杨俊,李瑞轩.面向服务的p2p模型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9):63-64,80.

[22]罗建光,杨士强.对等互通自由共享p2p更多地是一种思想.[2006-08-11].sj.media.省略/index1.php?iDx=50&id=9.

[23]吕希艳,张润彤.基于Soa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中国科技论坛,2006(2):103-105.

[24]李亚红,吴江,贾晖,等.基于webServices实现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81-83,86.

[25]张驰,黄广君,吴健,等.分布式组件与web服务集成技术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3):146-149.

[26]田世海,高长元.基于webServices的高技术虚拟企业信息集成.中国软科学,2006(6):150-155.

[27]杜小勇,马文峰.数字资源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5(3):42-45.

[28]杨昭昭,黄必清,颜波,等.基于web服务的应用网格体系结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7):229-233.

[29]唐庆梅,熊齐邦.语义web和web服务标准集成的研究.计算机工程,2006(2):136-139.

知识结构论文篇9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课程特点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土木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对于高等院校土木专业的学生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和施工方法[1-2],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制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并与其他专业课程,如砌体结构、建筑抗震、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形成课程体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建立起初步的结构概念,并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几项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1.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公式多、符号多、体系庞杂,加上规范条文的约束性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多、涉及范围广。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材料性能、设计方法、各类构件的受力(拉、压、弯、剪和扭)性能及其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等[3],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理论推导,又有试验研究,还与规范条文、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因此教学难度较大[4]。

(2)公式多,规范条文多。公式多是该课程的另一个特点,这些公式逻辑推理强,涉及力学和数学,需要学生有坚实的数学和力学知识基础;课程常对一些不便、不必计算的内容进行规定,内容比较零散,系统性和逻辑性均较差,学生们常常感到杂乱无章、概念混杂。

(3)经验性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对象是钢筋和混凝土复合材料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和施工方法,它不像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可以假定材料为弹性[4]。钢筋混凝土是弹塑性材料,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多且离散性大,用纯粹理论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与试验结果相差几倍乃至十几倍,这就决定其研究方法是在试验的基础上做出基本假定,得出半理论半经验的公式。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

(4)综合性强。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是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学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学生就应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有关知识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截面几何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内力平衡关系,以及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等结构的基础。老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专业基础课讲授过程中,要不断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复习过去的各种力学和材料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积累系统化并和本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知识多、涉及面广,与基础课程联系紧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总结,还有规范条文。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紧密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实践技能,改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2.教学体会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的传授基本是通过授课、答疑、作业这一程序完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课堂学习理解不够、课程设计抄袭现象的问题;部分《高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枯燥呆板,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和理解,容易导致学生情绪懈怠,教学效果较差。我在几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1)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不仅有大量的理论公式,又与实践紧密相连。粉笔和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仅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理解各种枯燥的理论公式,又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课程安排――先学理论知识,然后生产实习,最后毕业设计这一过程。课堂教学前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使学生获得混凝土结构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互联网、电子教案、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这一目标的成功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理论知识是基础,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工程实践能力是教学目的,只有具备实际工作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5-6]。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改变一个题目全班做的方式,采用分组设计的方法,一般四五个学生一组,设计一个大的题目。此种方法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还大大减少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抄袭现象。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然而,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组织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参加结构模型大赛,类似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结构概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或根据课程进度,以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目的地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增强感性认识,积累工程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掌握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4)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应该有先进的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近年来,随着材料强度的不断发展和新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结构和构件的设计方法在不断改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要一直紧跟本学科发展的脉搏,不断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建立用发展的观点学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基本思想。

3.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存在教材内容多、课时少、难理解、实践性强等特点,要求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获得最好授课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我基于几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的结论:掌握本门课程的特点,采用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重视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学好并掌握好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叶列平.混凝土结构(上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东南大学.混凝土结构(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罗向荣.钢筋混凝土结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马芹永.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96-97.

知识结构论文篇10

在全国“卓越院校”建设的大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业群建设。在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旅游专业教师面临着知识结构重组的需要。专业地位不同,教师的关注点也不同。

一、旅游专业地位与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关联

本研究在访谈的过程中,从专业教师的言谈和配合访谈的态度我们得出结论:旅游专业地位与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存在关联。旅游专业是即将被砍掉的专业、边缘专业和一般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师更容易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师心目中专业发展是生命力,如今专业即将没有了也就等于没有了方向,原先的知识结构需要重组才能成功转型,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有的院校在进行专业群的建设中,旅游专业被砍掉或者萎缩势在必行,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只有转行发展其他专业才是出路,所以知识结构必须要重组。

而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并不是很关心。有30%的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表示不理解,有70%的教师认为知识结构重组非常必要,但是多数人对怎样进行知识结构重组却并不是很了解。调查中我们发现,旅游专业是重点专业的院校,教师因为没有生存危机,所以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调整不是很关心。很多教师的想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重组自身知识结构不是很热心。因为,重组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大多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因而一线教师缺乏动力。

二、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探讨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湖南省开设旅游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和相关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形式采取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形式,探讨不同专业地位下的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需求。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调研人员及时做好访谈记录,然后借助于文本挖掘软件RoStCm6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得到全面的师资结构重组需求分析,包括师资是指结构重组意愿、需求影响因素以及需求差异对比三个方面。

文本挖掘软件RoStCm6是由武汉大学博士沈阳研究团队所发明的一款文本处理软件,研究者利用此软件可以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检索、归纳、标量和引用,同时可以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包括词频分析、频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鉴于RoStCm6文本挖掘软件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近年来对受访者态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已经得以运用。

(二)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访谈人数和访谈内容的有效性共得到185篇访谈记录,将访谈记录整理做成文本文档,然后应用文本挖掘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处理分析。

1.词频分析

通过RoStCm软件的中文词频分析对185篇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分析,得到50多个高词频特征的词,本文选取了前16个高词频特征的词,如表1所示。

通过词频分析,我们得出旅游专业教师在访谈中比较关心知识、掌握、重组、实践、教师、培训等的相关问题,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重组问题有些一致的看法,侧重于高词频词的各个方面。

2.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

通过对样本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出关于主要高词频词的网络矩阵(如图1所示)。通过此网络矩阵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教师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学校、社会和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对知识的关注主要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教学知识和潜藏知识,对知识的把握主要局限在掌握和上好课的层面。很多教师理论知识熟练,知识面较广,而旅游实践知识仅局限于应付上课;教师培训不多,很多教师建议学校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另外,教师的学历水平对教师的知识结构重组问题不起主要作用,并且专业地位对教师知识结构重组方式问题影响不大。

3.情感分析

本文对样本进行情感分析,得到教师对知识结构重组的情绪分析。(如表2、表3、表4所示)其中积极情绪57.14%、中性情绪35.71%、消极情绪7.14%,发言总数为34.

分析发现,湖南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重组的积极性较高,尤其对“加强专业实践知识学习”和“参加培训”情感分值很高;知识结构重组的影响因素也有共识,主要是学校、教师、管理部门等因素;负面情感主要集中在“上好课”和“应付上课”。

4.总结

通过数据挖掘软件RoStCm6对文本进行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旅游专业教师普遍有知识结构重组的需求,但对如何重组确没有什么具体想法。(2)影响知识结构重组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学校和管理部门。(3)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全面,实践知识匮乏,却忽略了知识的与时俱进。(4)专业教师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很多学校出于费用的考虑,不太注重旅游专业教师的培训,很多教师很难有机会出去培训。

三、专业集群背景下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组对策

(一)提升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实施者,教师的自我成长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如果教师不注意自我提升,那么专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作为旅游专业教师应清醒的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制定终身学习计划。专业教师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关心专业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提高旅游专业教师自我学习的能力。如鼓励科技创新,奖励相关科研成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旅游专业教师自我提升有章程可依。

(二)加强旅游专业师资培训

学校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应把师资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来做,纳入常规教学工作中,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并且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从原先的几个人扩展到一批人。如学校定期组织师资培训,频度要像每周开例会一样,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参加。培养一种学习的氛围,让专业教师觉得不学习就人人自危;管理部门可以组织范围广规模大的全省性质的师资培训,如国内外访问学者、骨干教师培训、各种研修班等,开阔旅游专业教师的视野,并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三)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