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十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十篇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30:24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1

1.项目成本及其控制的特点

(1)人力资源消耗。主要包括施工工人的工资、津贴,以及为工人提供的各种保障、保护费用。(2)购买建材支出。包括建设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配件,以及辅助工程的费用开支或者租赁费用。(3)机械的使用。包括运输、起吊等大型的机械的租用费用,以及在使用中的安装、拆卸、进出场费用等。(4)因特殊的需要而增加的开支。如在恶劣的条件下仍要求工人施工时的增加费用以及夜班的施工增加费,或者因料件的二次搬运、清理场地等产生的预算外开支。此外还有管理费,即在管理和组织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开支。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是在以上提到的各种费用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使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来说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三大特点:(1)对象。项目成本所针对的控制对象是工程中发生的直接以及间接的费用;(2)目标。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围绕着施工前的预定目标展开,保证项目的施工经营目标的达成;(3)限度。项目控制作为责任行为,必须坚持以可控成本为限度。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或者上级的管理费用不应该列入上述范围。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成本意识淡薄。尽管项目经理部有着明确的分工,各部门为了我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但是这并不能做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各尽职能背后隐藏着明显的不合理之处:技术部只注重工程的质量,可以为了质量的达标而采取耗费更大的技术方案;施工部门为了抓工期,盲目的增加人手、机器,使得资源没有充分得到利用,增加了支出。于是这就明显的表示项目部并没有真正的做到降低成本的工作,貌似尽善尽美的项目成本计划,其实还有许多可以通过个单位协调降低成本的可能。(2)成本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只要与项目相关的“责任,权利,利益”不落到实处,那么与之相关的人员在进行成本的管理时就缺少约束与评价的机制。通过项目的成本与项目的管理人员的利益挂钩,可以有效的避免成本意识淡薄以及完善管理体制的目的。(3)建立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体系。一般谈成本控制只是停留于前期的预算,实际上如果在施工中不注重成本控制,那么初期的预算就会大打折扣。(4)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对于项目成本的控制并非要求成本可以任意的压低,因为要考虑到企业在分包的过程中的压价行为。如果分包单位由于价格过低而铤而走险的采用劣质建材,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那么项目的质量就受到威胁,最终还会导致工程的成本增加。

3.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1)成本控制内容。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是在制定项目成本的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对于出现的偏差及时的采取纠正措施,力争不断的降低工程的成本。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要首先对于施工的费用开支进行控制,减少各项开支;对施工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进行控制,达到资源的合理使用。近年来的工程成本居高不下的现象表明项目控制的方法与力度不到位,因此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是制定以施工组织计划为中心的管理,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其次要在施工中不断的改进工艺,改进施工方式,同时用新材料来降低各项消耗。最后要加强水电施工企业的内部建设,建立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责任经济制度,充分的调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积极性,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将工程成本降至最低。(2)制度控制法。为了使得施工中的原则具有约束性,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生产中的各方面进行事无巨细的规定。例如对于可以采取计件工资制的工作要依照计件发放工资,充分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原料药统一的管理,实行严格的限额领料、余料回收、损坏赔偿的责任制。财会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规定设定费用的开支范围及标准。(3)定额控制法。《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法规中规定,个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国家的定额指标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内部定额编制,包括劳动力数量、材料量、管理费用等。这不仅为签发施工任务单提供了依据,也同时有效的实现了成本控制。(4)考核成本降低指标与费用的节约指标。这两个指标作为衡量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反差情况指标,可以有效的反映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成本降低额就是用预算成本减去实际成本所得;然后将得到的数值除以预算成本就是成本的降低率。通过对于各种料件使用中的这一指标的量化规定,可以有效的评测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如对于水泥、钢材、油料等的成本降低额作出具体的规定。

4.责任成本控制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责任成本控制是需要一定的满足条件的,首先要有预定的目标,其次要有考核预算与实际偏差的回馈信息,再次就是要有对偏差的纠正措施。此外责任成本控制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遵循此程序进行成本控制才能更好的实现责任成本控制。(1)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这是首要的前提条件。目标成本的控制要结合工程的难度与本行业近年来的施工水平,在节约以及留有余地的原则确定目标成本。(2)划分责任的成本中心。将有关的成本追溯到具体的决算单位,使得相关单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在压力的驱动下做出科学的成本控制。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企业作为一个责任成本的中心存在,各项目作为各项目的成本责任中心。再细分就是生产线以及施工组,最后按照其承担能力而划分到最小的责任成本中心。(3)责任成本范围的设定。责任成本与可控成本是某一项责任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的两个组成成分。责任成本不同于传统的工程成本,而是以工程的具体施工位置与时间来归集可控成本。如常见的水利水电企业的施工中,责任成本的划分,见下表1:编制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要根据各部门承担的具体工作,参照施工企业内部的劳动定额、材料消耗以及施工管理定额为依据。其常见的表格如下表2:(4)制定责任成本核算卡片。责任成本核算卡片用于记录实际的责任成本发生状况,财会部门在支出、消耗的情况下既要进行日常的登记,还要制定责任成本核算卡片,其格式如下表3:(5)工作绩效的考核。根据上面的核算记录进行定期的汇总,将其与当初制定的预算比对,进行差异的运算与分析,最终得到业绩报告,其格式如下下表4:(6)最后根据得到的各部门的业绩回报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分析,发现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特别是在水利水电企业这个易受天气、水文等因素的影响,而各部门的报表可以及时的反映出现的问题,便于问题的及时解决。

5.水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经验谈

(1)项目核算的制定要以低耗能、节支增效为目的,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从物力、人力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同时,配合实行多样化的分配方法,对工程中的主要工程的材料费、人工费及管理费等进行核算与分析。(2)具体的施工中实行承包责任制。这种方案可以在管理制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条件下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减少财务的支出。(3)对于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务必使参与到施工中的机器、人力等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4)改革项目的分配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将管理者的收入与经营的以及挂钩,根据具体的盈利情况来进行赏罚,即调动了管理者的积极性,也保证了7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财务方面的支出。(5)积极的引入新产品、新工艺。新科技产品的投入不仅可以减少项目的投入,而且还可以促使技术人员技术创新,激励他们在技术难题上知难而上,促进了新工艺的形成。(6)工程索赔。这项工作要选任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人才担任,使用原始记录与所有的相关资料进行索赔手续的办理。在索赔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加大索赔的力度,用策略与新思路得到有力的谈判结果。

二、水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基于上文关于成本控制的内容,我们来继续的探讨有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上文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金,下文的论述目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使得水电企业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1.水电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种类和成因分析

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剔除自然灾害因素,水电施工项目从开始中标立项到工程完工做竣工决算整个过程面临以下主要风险:(1)水电施工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其中主要包括投标风险、合同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工程分包风险、竣工清算风险以及政策风险。(2)水电施工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其中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的运营风险、收益的分配风险、会计的核算风险、内控风险、应收帐款风险等。

2.水电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举措

对于以上提到的各种风险,要求相关部门在进行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引入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各种的手段应对内、外部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1)在水电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加强风险意识。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职能体系,集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与管理于一身。管理会计负责为风险识别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减少风险损失。企业经营者可以采取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方法,如分散风险法、转移风险法、缓冲风险法等。(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各种检测系统互相结合才能充分的发挥预警作用,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首先建立市场风险监测系统。主要对市场的价格波动、利率变化、汇率的变化,行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等变化趋势分析,规避风险。其次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监测系统。其主要的目的进行合同管理、经营管理、分包工程管理等实施监测,同时针对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状况进行跟踪监控。最后还要建立财务工作内部风险监测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对施工项目的筹资、投资、资本运营以及分配、会计核算等实施监测。并根据工程的现状及时的发出预警,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及恶化。(3)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流动资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以保证现金的充裕。同时就长期来看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4)合理的设置科目,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科目应该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结构科学的进行分类确定,是财会分析的基础。财务的信息自动化管理,可以增强财会人员专业素质。(5)统筹调配资金,建立合同台帐。充分的利用合同台帐的续笔登记、信息分类的特点。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施工辅助工程和特殊施工机械的价值,严格控制投资,降低成本等措施。

三、结语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2

1、有利于控制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从本质看,财务管理就是要实现资金的科学分配与合理运用。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成本支出,从而增加企业利润。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标单价往往比较低,加之大都是固定造价合同,增加收入很难,企业要生存发展成本控制非常重要。通过成本控制,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有利于提高企业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利润的增加可以用来更新企业设备甚至扩大企业规模,更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较高的获利能力能够为提高员工工资福利提供空间,更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发展。

2、有利于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与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遵循国家相关会计准则、财经法规,有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也是相应的内控制度实施的过程,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也是贯彻执行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水平的过程。

3、有利于企业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

风险管理在企业中越来越被重视,其中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施工地点分散,管理复杂,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本身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是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动整个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业竞争激烈,产高利低的矛盾突出

建筑施工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差异化程度相对较低,行业内企业众多,竞争十分激烈,施工企业对业主的议价能力较低,导致中标价往往偏低;施工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外购材料比重较大,然而,除钢材、水泥等主材的价格施工企业容易控制外,诸如砂石料等地材及其他零星材料,施工企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低,地材尤为明显。这就导致施工企业很突出的一个特点,产高利低,规模很大但利润寥寥无几,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亏损。

2、资金压力大,资产负债率高

尽管合同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然而在实务过程中,施工企业实际上处在“弱势”地位,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工程款收付处于被动,许多业主不及时进行工程计量支付款项,拖延付款现象普通存在,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往往还被要求支付大额的现金履约保证金或履约保函,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成本,尤其是大额的现金履约保证金,占用了施工企业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资金十分匮乏。不得不拖欠供应商货款或通过举债来缓解资金紧张的书面,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高,又加大了融资难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资金运用水平不高

目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从其原因看,一方面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地点分散的特征,而每个施工地点都需要资金的使用和支出,这种分散化支出要求施工企业具备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力,而我国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具有跨期长,资金持续支出的特点,是一个动态过程,加大了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使财务人员很难及时在资金管理上做出有效地处理。而资金运用效率低会加剧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

4、会计核算能力有待提升

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内,存在会计管理岗位不合规范,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二是核算不全面,施工企业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消耗量存在差异,需要依照每个阶段的实际发生金额进行分别核算,而现阶段许多企业在核算方面是粗线条的,仅核算整个项目整体的成本,对单项工程核算不够细化,造成节超分析等工作无法开展,漏洞较多。

5、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阻碍财务管理的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大,工作地点随工程项目变动,工作条件和办公环境较差,客观上对优秀会计人才吸引力弱,客观上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就不存在财务管理能力。加上很多企业重生产轻管理,更轻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也不利于财务人员能力的提升。

6、财务管理体制落后

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进行改进,管理内容单一,管理片面化,主要针对成本问题开展会计工作,而且仅是粗线条的核算,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扮演了“账房先生”的角色,而在筹资、投资决策和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工作不到位,跟不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体制的落后使施工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开源增收,降本增效

增加收入的前提是要吃透合同条款,通过变更设计、索赔等手段增加收入,甚至有人提出来“要敢于突破合同”,千方百计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必须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相对于制造业来说,施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不尽相同,每一个产品都相当于量身定制,因此难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规模效应不明显。施工企业的成本降低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施工组织的优化,科学的施工组织安排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另一方面,要细化核算,经常进行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节超分析,堵塞漏洞,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浪费。

2、加强债权清收,降低资产负债率

要真正缓解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维护自身利益,降低资产与负债规模。在筹资方面,应遵循“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进行筹资,减少利息支出。此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融资,优化资本结构。

3、提高“资金集中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非常重要,在确保施工生产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实现资金效用的最大发挥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早已被提出来,并在很多企业得到推行。比如一些大型企业与各银行总行签订合同,开展“资金池”业务,所属单位在各地开立的银行账户中的资金每天都被归集到总部的资金池中,这部分资金用以抵减银行贷款的本金,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同时不影响各单位的资金使用。此外,更多的企业加强了企业内部部门协调工作,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时沟通信息,将各单位资金集中统筹使用,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

4、加强会计核算能力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要规范会计核算流程,要建立科学的会计组织体系,职责分工明确,岗位合理。此外,要提高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程度,对各单项工程都要进行明细核算,并及时与相关部门协作进行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财务管理的关键是人,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重视度,要任人唯贤,并提高关键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的薪酬,增强吸引力,同时加大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考核和选拔力度,从整体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主要是业务培训,定期培训并组织结合国家最新会计知识的考试,鼓励支持财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职称考试,了解国家近期会计方针,不断学习新知识,养成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知识储备。

6、改进财务管理体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财务管理体制,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让财务管理人员真正发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才能避免在重大决策上出现大的失误。有了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企业才能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有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才能促使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结语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正确定位对施工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文章就如何确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首先要找到确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微观和宏观影响因素,其次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施工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分析,对施工企业财务目标进行了基本的定位,最后阐述了未来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确定的研究趋势和大致方向。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也称为理财目标。它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产生导向作用,决定了企业理财的中心和方向,决定了财务运行的内容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施工企业作为特殊行业里的一类企业,它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认清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本质,才有利于正确指导施工企业财务实践活动。

一、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确定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来讲,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本身的特征,即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内容的综合性,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层次性,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稳定性,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利益性关性。如果不满足以上特征的目标,则是不能称其为财务目标,更别说是最优化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了。第二,施工企业目标,即出资人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脱离施工企业目标去谈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是不科学和客观的,因为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从属于施工企业目标,如果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不能体现施工企业目标,为施工企业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那么这样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第三,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定位必须基于理财主体假设。企业到底归谁所有,由谁来控制,即企业的理财主体是谁,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固然要体现理财主体的要求。理财主体不是利益主体,理财主体只有其自身一个,而利益主体有企业所有者,政府,债权人,职工等等众多对象。理财主体是利益主体之间发生矛盾时的仲裁者和调停者。它能更公平,公正的处理好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利益。因此,从理财主体考虑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会更加合适和科学。

另一方面,从宏观环境来看,施工企业财务目标选择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经济发达程度。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里,企业组织相对简单,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单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里,涉及的财务关系比较复杂,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强和决策者选择范围的加宽,使企业财务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更加广泛,相应地,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更难取舍。第二,资本市场。企业资金的提供者,无论团体或个人,均构成了企业"利益相关"群体。一般来说,在一个吸收社会金为企业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市场发达、企业所有权分散的国家中,社会公众对企业财务的关注程度更高,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不能不考虑他们的影响。第三,企业经营机制。在公司制企业中,由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权的分离,社会公众作为股东的参与,"股东价值"与"企业价值"一致性的前提条件遭到破坏,而各产权主体的利益要求得到平等保护则不容置疑,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确认更是各种利益主体博弈的平衡。第四,经济体制。在一个较多宏观调控、以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经济的方式来保持社会经济运转的国家中,经济决策受国家影响较大。企业的设立,运营和破产等完全由政府决定,此时的施工企业无自主经营可言,施工企业目标由政府决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已无从谈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施工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般通过监督,服务和补偿等方式来实施,其经济决策高度分散,施工企业也真正成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自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施工企业经营的业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此时施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以发展求生存,以获利促发展,财务要为施工企业的目标服务。

二、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基本定位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指针问题

关于财务管理概念的表述,虽然各位专家学者不尽相同,但概念核心还是一致的,即"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根据这一概念的核心,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指针毫无疑问应该指向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在此之前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研究,许多学者似乎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而抛弃了企业的财务关系。这不能不说是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研究中的一个严重缺陷。事实上,组织财务活动只是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表层指向,然而处理财务关系才是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深层指向。

在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关系中,财务活动营造财务关系,只要理财主体能够遵循惯例合理组织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融洽的弹性限度不被突破,财务关系的融洽就能够维护;否则,利益主体就会动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施加影响,务求使财务活动体现财务关系的新要求。显现利益主体的新意愿,并在动荡中有成本地重新构筑财务关系的再融洽。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出发点问题

财务管理目标的出发点最终可以归结为两种:一,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其代表有"所有者财富最大化"、"eva最大化"、"资金运动合理化"等。二,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由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社会公众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持有。其代表有"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这种分歧实质上是两种企业观的分歧,前者是基于"所有者观念"的企业观;后者是基于"实体观念"的企业观。从财务环境和经济理论来看,"实体观念"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首先,发达资本市场具有投资主体分散化、投资目的多元化的特征。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要明晰产权关系,这就要求确认企业的主体地位。再次,现代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之间的契约。有的论者指出,资本所有权不应与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这可以说是"实体观念"的经济学基础。最后,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资本除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外,还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其他形式的资本,在一些企业中,这些已经成为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实体观念"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有更为广泛的内涵。

因此,结合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可以归结为:在特定环境中,基于"实体观念"的处理施工活动中各种财务关系的一种财务目标。但这个目标并非是在任何时期任何状况下都适用的,只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必须动态看待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它会随着施工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确定的未来趋势

结合以上关于施工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论述,未来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⑴重视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深入研究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即从企业诞生期,成长起,成熟期,衰落期和消亡期这五个时期来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⑵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整合理论。即找到一种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理论能概括以上所提到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精华及共性,并试图对这些理论形成解释及融合;从而最终达到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统一性认识。⑶研究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结构。以往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施工企业财务目标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而以单一目标指导理论研究和财务实践,容易造成以一概全,以点概面的不良后果,从而导致相关工作不能协调有序地开展。因此,有必要将中外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按照财务日标体系结构的内在要求,科学地加以整合兼容,以推动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指导我国财务实践工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施工企业财务目标要树立"权变"的思想。所谓"权变"是指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企业施工企业财务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是可变的、应予以适当调整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客观的评价企业的市场位置及其价值,同时也符合当代权变理论的解释。永恒的、一层不变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是不存在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因此,没有哪种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是可以适合所有企业及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只有结合内外环境变化制定出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才是最优化的施工企业财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瑞卿.浅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会计之友,2005,(07).

[2]财会月刊(会计版),《财务目标体系结构研究》,2005-8.

[3]财会研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企业财务目标选择》,2005-12.

[4]财会月刊(会计版),《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新选择》,2005-11.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措施对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地位,就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风险,提高财务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主要是对风险特点、来源进行分析,并通过总结了解风险因素,从而准确衡量、预测风险,并对其给予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构建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在最大限度中把风险降至最低,在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最大贡献。

一、基于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理论不能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我国各大院校中都具备财务管理课程并具备充足的教学材料,该课程的建立主要是为社会输送财务管理人才而实施的在校教育工作。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财务管理存在较大区别。高校财务管理理论通常是建立在假设教学中,大部分是在假设上实施教学工作,但在实际管理中其不明因素较多,多数假设因素与实际因素存在较大区别,如与假设内容完全不相符,那么部分管理理论知识就无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因此,导致多数财务管理理论不能完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同虚设,例如:资本资产制作进货、存货模具。

(二)未能明确财务管理理论目标

通常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以依据法律法规确定的,采用这一合法形式把财务管理工作置于合理位置中进行管理控制。但在现实中,企业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只重视内部利益,却忽略了进行财务管理控制的最大目的,从而忽视了法律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限制作用,同时还忽视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期间产生的风险因素,忽略了正确的防范措施,最终导致财务管理处于风险因素内,对企业未来建设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三)财务管理理论观念较为落后

由于我国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国内各大企业不断变换管理方式,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的核心,同时也是保证企业有效运行的重要机构,其一直处于变换中。市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较大拓展空间,为企业带来了新型的科技手段以及营销方式等,这些新型方式的出现给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但也给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部分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期间还采用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行管理工作,导致财务管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分析

根据不同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各类风险防范措施,由于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仍然处于较为浑浊的状态,并未构建合理、科学防范措施;同时由于多数企业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经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未能较快制定科学防范措施。我国市场环境、竞争较为激烈,国内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在不断变换,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严重影响财务管理风险工作的开展;以上因素均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带来严重的影响,致使企业较多政策、制度无法开展,其中还存在大量不稳定原因导致财务管理风险因素增多,从中可将其分为三项:一是进行财务管理和最终结算不相符;二是实施工作期间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三是不明确因素引发的财务风险因素;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可根据以上三种风险构建有效的避嫌措施。

三、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明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目标

进行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首先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通过资金优化结合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管理,有助把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经济较快发展。对企业给予控制管理后,应确保内部资金有效运用,同时应以企业角度去看待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应以长远发展作为有效策略,寻找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优化措施,并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明确财务管理风险目标建立有效发展方案,使企业各级领导带领基层工作人员朝同一方向努力,同时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并严格按照目标制定科学方案,全面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资金使用率,将管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企业只有通过了解市场动向,并根据市场实际特点制定与企业发展相符的风险防范方案,这样才能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地位,只有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在市场环境中,这一切都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去实施。企业如想加提高经济效益,就应顺应现代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为顺应时展潮流不断转变,例如;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不断创新发展,并建立可靠的财务管理策略,在有利于帮助企业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此外还可以通过将企业资源与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优化配置,把企业经营管理扩大化,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经济最大化。进行财务管理时应以企业未来发展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以其作为防范防线管理的指导思想,通过与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相在结合,提高预算风险管理工作。

(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风险意识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风险工作,不只是对财务预算进行管理,不能单一从财务预算方面去提高,而是全面以企业进行预算管理。同时需要预算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要求管理人员对企业各个项目以及每一个环节都熟悉、了解,并根据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源、资金使用效率,将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明确财务管理流程

首先,明确财务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应熟悉操作流程,通过将流程清晰化,明确每位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从而对企业各项活动、项目等前期、中期、后期等预算控制流程给予详细分析,才能将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合理结合。并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应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及时性与准确性实施有效控制,有效地把握财务风险管理的每一项环节;然后,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构建监督管理体系,以此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为企业全面实施财务管理在措施提供明确信息,确保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交流

促进企业各个部门相互交流,在面临财务、风险时企业多数项目仍处于运营状态,此次企业财务收入有可能处于稳定状态,还有可能因经营管理力度低使财务出现负债情况。而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是由较多员工组合而成的,同时集团企业就是由多数子企业组合而成,但这些企业成员本身就存在相应的风险因素,因此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时,首先应从成员做起,并做好财务管理内部员工沟通交流措施。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各个部门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需要对加强内部沟通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就是对工作人员、相关部门实施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相互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发展效益,加快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只有加强内部沟通交流,相互协调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较好、较快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目标。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操作技术

企业如想加强管理人员财务风险管理力度,就应加强管理人员专业操作技术,使员工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获得相应提高。提高员工专业操作技术的同时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操作技术、软件操作技术等,通过运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操作技术,从而提高风险管理力度。

(六)不断加大实践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

要想有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就要以风险管理作用全面开展管理工作,不能单方面依靠理论知识进行管理,同时需要不断加大实践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方法,内容。但在进行在风险防范过程中,管理人员未具备足够的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企业仍处在财务风险中还浑然不知,不但严重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同时还会阻碍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致使企业亏损严重。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大实践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员工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过程的科学性,让风险管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开展。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断分析财务管理理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根据问题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规范、科学、合法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云芝,俞峰.基于人本视角的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研究――以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管理为例[J].财会通讯.2012(28):89-99

[2]杨德艳,王金永.主成份分析法在公司财务分析中的应用――以青岛海尔为例[J].现代商业.2012(21):120-154

[3]陈哲,田静.博弈论视角下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构建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2(07):168-183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财务能力评价;财务基础工作能力;财务管理工作能力;财务表现能力

一、引言

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运用所积累的财务学识管理财务资源的能力,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体现。与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等其他能力相比,财务能力具有价值性、异质性、附着性、动态性等特点。财务能力直接影响公司价值创造,进而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财政部已明确将“提升企业财务能力”列入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准确地识别并评价企业财务能力是提升财务能力的前提。通过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有助于企业及早排查自身存在的问题,为财政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税收征管部门在制定财政补贴、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时提供依据。尽管财务能力评价非常重要,然而,要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却非常困难。也正因为如此,企业财务能力的评价研究得到了财政部企业司的高度重视,企业司司长刘玉廷指出:“要着力开展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体系重大课题研究。”财务学界的研究人员也积极跟进,就财务能力评价的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只是通过规范分析的方法提出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或者仅利用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数据进行的财务表现能力评价,而财务表现能力只是财务能力的一部分。因此,现有研究成果难以为企业开展财务能力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河南公司”)于2011年开展了财务能力评价实践,本文对该公司的财务能力评价实践经验作一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国企业财务能力评价实践提供借鉴。

二、大唐河南公司实施财务能力评价的基本情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大唐河南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河南设立的分支机构,具有在授权范围内代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行使管理权的职能。目前,大唐河南公司被授权管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豫的6家企业,拥有资产179.73亿元。

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和评价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加合理地分配财务资源,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大唐河南公司于2011年年初提出了在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实施财务能力评价的设想。

2011年2月,大唐河南公司成立财务能力评价方案起草小组,主要由公司财务部抽调有关人员组成,起草小组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讨论研究,于同年6月提出了财务能力评价的初步方案。随后组织所属单位的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领导就该初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讨论。2011年8月,评价方案经讨论形成修改稿,选择所属单位之一的洛阳热电厂作为财务能力评价试点单位,抽调大唐河南公司的资金处处长、预算处处长和会计处人员组成试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严格按照修订的财务能力评价方案对洛阳热电厂进行评价,评价工作历时一周,形成了《洛阳热电厂财务能力评价报告》。针对试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一些不合理或可操作性差的评价指标及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2011年9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河南分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南》正式定稿,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个所属单位进行宣传动员。

2012年大唐河南公司在本部及所属单位全面开展了财务能力评价工作。基本程序是:首先是各单位针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公司派出评价小组,对自评结果进行审核和确认,形成该单位的财务能力评价报告。大唐河南公司在全部单位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结束后,对各单位的财务能力评价结果进行排名,并以正式文件。

大唐河南公司通过财务能力评价体系的创建、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使公司及所属单位的财务工作更加扎实,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财务能力全面提升。

三、大唐河南公司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大唐河南公司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了包括评价主要内容、实施流程、权重分配和结果描述在内的财务能力评价操作指南,分别构建了公司本部和所属单位的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公司主要从财务基础工作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十八个业务流程,每个业务流程又进一步层层分解为子流程、评价环节和评价项目,并赋予每一评价项目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分值和评价方式。这十八个业务流程分别是:(1)机构和人员评价;(2)会计核算管理;(3)财务制度管理;(4)档案管理;(5)预算管理;(6)收入和价格管理;(7)成本费用管理;(8)资产管理;(9)保险管理;(10)基本建设财务管理;(11)资金管理;(12)税务管理;(13)关联交易管理;(14)风险控制管理;(15)信息化管理;(16)内部控制;(17)决策分析;(18)财务绩效。

四、大唐河南公司财务能力评价实施流程

(一)财务能力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评价之前,评价单位需提前向被评价单位下发财务能力评价实施的通知,明确评价实施的期间、评价起止日期、评价范围、评价人员安排、评价工作安排、提交评价成果日期等事项。

评价实施的期间,一般为半年,也可为一个季度,由评价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评价实施起止日期,一般为评价实施通知下发的前三个月的月末向前推算。评价范围,一般为全部业务流程,也可根据评价单位的要求重点选择部分业务流程作为评价内容。评价人员安排,评价单位应明确评价工作小组负责人、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评价小组成员可以是评价单位人员、被评价单位抽调人员,也可以是聘请的外部中介机构人员。

评价工作安排。在被评价单位召开财务能力评价动员会,会议应由评价工作组全体成员、被评价单位财务负责人及迎接评价人员参加,会议主要议程分以下三方面:首先,听取被评价单位财务管理基本情况汇报,了解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以便于评价工作迅速、全面展开;其次,宣传财务能力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此次实施财务能力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取得被评价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支持和配合;最后,详细说明本次评价实施的具体范围、内容、评价方式和整体工作计划、需要被评价单位配合的方面和参与的方式,以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

1.评价工作实施原则

为能够客观、真实地对被评价单位的财务能力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价,既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又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具体实施时应参照以下原则:(1)凭证、账簿类财务基础工作评价实行抽查;(2)对于偶然发生无规律性事项,如工作交接、固定资产报废等,如果评价期间内发生次数较少,则对评价期间所有此类事件进行检查,如果发生次数较多,则随机抽取四次事件进行检查;(3)对于按固定周期发生的事项,如现金盘点、存货盘点等,如果按日发生的则随机抽取一个月进行检查,如果按月、按季发生的,则随机抽取一个季度进行检查;(4)对于特定的单笔业务进行检查,如固定资产购置、处置等,要求随机抽取四笔业务进行检查。

2.评价工作实施方法

实施财务能力评价工作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查阅资料分析法。查阅资料分析法是评价工作中最常用和主要的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人员按照评价工作要求进行与评价有关的资料收集,并按照评价体系指南规定进行整理加工,形成评价结论的过程。(2)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指评价人员深入到被评价单位财务工作现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观察和查对,将获得的实地考察情况与评价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的过程。一般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获得的情况有:财务人员工作态度、日常管理秩序、工作环境、财务信息系统使用情况、档案管理情况和保管环境等。(3)沟通交流法。沟通交流法是指评价工作组成员与被评价单位财务相关岗位人员、管理人员就被评价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访谈来收集信息的方法。

3.评价工作的实施过程

包括收集资料、评价、编制评价工作底稿、意见沟通、提交评价结果五个环节。(1)收集资料。评价工作组成员根据事先确定的资料清单收集评价所需的各种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和访问有关人员等方法收集其他相关信息。(2)评分。评价人员整理、查阅评价资料,按照财务能力评价体系指南规定逐项评价打分,并在分值后以文字形式对评分的理由和依据加以说明。(3)编制评价工作底稿。根据收集的资料查阅、分析,运用实地考察等评价工作方法,对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编制评价工作底稿。(4)评价工作底稿意见沟通。主要包括评价工作组内部沟通、工作组负责人复核、外部沟通三个具体的环节。评价工作组内部沟通是指在工作组内部进行沟通,工作组全体成员对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有待商榷事项、大额扣分及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形成统一的评价意见。工作组负责人复核是指工作组负责人对工作组形成统一意见的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工作组成员就评分理由和评价结论向负责人进行汇报,形成初步的评价意见。外部沟通是指评价工作组成员就形成的初步评价意见与被评价单位进行沟通,对被评价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被评价单位对存在异议的评价意见,应在评价工作组规定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或补充材料,由评价组成员审核决定是否采纳并修订评价分值和底稿。(5)提交评价工作结果。根据评价工作底稿和分值得出评价结果,由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对评价结果进行复核。

(三)形成财务能力评价报告

财务能力评价报告是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组对评价工作实施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并以此向评价单位提交正式文字资料,是评价工作的最终成果。

1.财务能力评价报告基本内容

一份完整的财务能力评价报告通常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被评价单位概况;(2)评价工作目的和要求;(3)评价工作过程总结:主要是对本次评价工作实施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包括被评价单位人员配合情况、具体工作日程、工作内容、查阅资料统计等;(4)评价结果:根据对被评价单位的评价意见和沟通反馈意见形成被评价单位整体的评价得分和评价结论;(5)意见和建议:根据评价意见和评价结论对被评价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管理建议;(6)附件:主要是评价结论的相关事实说明和依据、评价工作底稿等资料。

2.评价报告的编写要求

财务能力评价报告应客观、简明,既有数据分析,又有意见和建议。具体而言有以下四方面的注意事项:(1)评价报告要以事实为依据,每一个评价结论都要附以相应的事实和证据,应避免没有事实证据支持的评价结论。(2)评价报告文字叙述简明扼要,观点鲜明,逻辑清楚,论证严密,如实、完整地记录评价依据、评价工作过程和评价结果。(3)评价报告应采取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对比分析要和被评价单位历史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如发现历史评价结果至今未整改的,应着重进行说明和关注。数据分析不应局限于对本次评价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还应结合历史评价结果和系统内标杆单位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对比,肯定本次评价期间财务能力的提高和仍需改进的方面。(4)评价意见和建议。对于评价工作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应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督促被评价单位进行整改,提升财务能力。

五、企业财务能力评价的思考

尽管有关财务能力及其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少见,但真正将其应用于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非常鲜见。大唐河南公司是国内为数极少尝试进行财务能力评价的企业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许多可供其他企业借鉴的经验,也发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一)财务能力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

首先,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不同的财务能力概念,难以形成一个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认同的统一的概念,因而企业在财务能力评价实践中寻求理论指导时往往无所适从;其次,认同度相对较高的基于核心能力理论提出的财务能力概念,却因为该概念较为抽象而难以应用;第三,财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非常薄弱,这就使得人们对于财务能力的形成机理并不了解,从而难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企业财务能力的对策。

(二)财务能力评价实践尚需不断探索

财政部企业司非常重视企业财务能力评价与认证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一些学者也及时跟进开展理论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重大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展财务能力评价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企业在开展财务能力评价实践时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而,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的推进不可操之过急,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

(三)财务能力评价结果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拓展

大唐河南公司仅将财务能力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公告,但未将其与被评价单位和被评价单位负责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使财务能力评价工作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财务能力评价结果可以大有用处,如财政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税收征管部门可以基于企业财务能力确定财政补贴、贷款优惠和税收优惠;企业集团公司可以基于各子公司的财务能力进行财务资源的配置,可以建立基于财务能力的经理人薪酬绩效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蔡维灿.企业财务创新、动态财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研究[J].东南学术,2012(5):106-115.

[2]陈静.浅论财务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J].中国总会计师,2012(8):114-117.

[3]范高明,芦婷婷.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分析——来自江苏省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2(9):58-60.

[4]黎精明.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实证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1.

[5]李晓,李娜,余玉苗.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模型及其运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7):70-73.

[6]罗宏,陈燕.财务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J].当代财经,2003(12):109-111.

[7]施金影.企业财务能力分析体系探讨[J].会计之友,2009(2):26-27.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文化;文化差异

1.导论

1.1研究背景

财务文化虽然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但却并没有受到很多的关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人们提起并加以研究。因为企业财务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它就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并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观上为广大人民对财务文化的重视起到了推动作用,人们也渐渐地有了一些理财的意识,对于更好的利用自己的财富,人们有了新的思路,这绝对是国人思想意识上的一大飞跃。回顾财务文化研究发展的短暂历程,可以发现这股思想浪潮背后蕴藏着深刻的经济文化背景,从这一背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探寻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1.2研究内容及思路

本文采用层层递进式的思路,首先从企业财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对企业财务文化做出一个最基础的认识和介绍,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论述中西方企业财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我国企业财务文化发展的问题所在,最后提出建议即我国企业财务文化重构之必然性和必要性。全文思路清晰、逻辑清楚,对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的现状和问题做出了较为详细地解读和论述。

2.企业财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本部分着重对企业财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内涵即含义或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外延是词项所指的事物所组成的类。

2.1财务文化的定义

财务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思维,总体来说它是一定时期内人类文化在企业财务方面的反应,它与特定时期内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本文中所提到的财务文化是狭义的,即财务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主要包括财务价值观念、财务精神、财务人员心理定势以及财务伦理道德等。

2.2财务文化的基本要素

由上文的论述可以知道,企业的财务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复合体,因此,财务文化自然有很多基本的组成要素,本部分将对这些要素做详尽的叙述。

(1)财务设施。企业的财务设施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设施。硬件设施主要有:各种办公设施、工作场所、办公文具等等;软件设施主要包括:企业的财务文化、员工的工作理念等。总体来说,企业的财务设施是财务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

(2)财务知识。财务知识是财务文化的最基本组成要素。没有知识企业就没有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财务知识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只有有了必要的财务知识才能更快更好的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

(3)财务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一个企业的财务文化来说,财务制度就是这个规矩。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是至少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对单个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起约束作用的一系列规则,制度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由此说来,制度在企业财务文化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4)财务精神。财务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态度,也是员工的一种心理定势,即对企业财务活动长期以来逐渐培养形成的一种前进和努力的动力。财务精神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让员工时刻保持工作的活力和积极性。

2.3财务文化的基本特征

财务文化说白了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内,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的反应,因此,要想准确地叙述出企业财务文化的全部内容是不太可能的,但其基本特征还是能够列出的。

(1)时代性。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财务文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因此财务文化也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内容与形式时刻都会受到特定社会和时代的影响,与经济体制、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等有关联,是各个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反应。

(2)相对稳定性。尽管财务文化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隐形而有所改变,但其基本的文化精髓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企业的财务文化一经形成,就会保持相对长期的稳定,不会朝令夕改,在其内涵不断地调整和升华之后,得到能够适应当下社会环境的新的企业财务文化。

3.中西财务文化的比较分析

本部分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西方财务文化的内容和发展变迁情况的论述,找出中外企业财务文化的差异所在,在差异中我国企业财务文化发展的不足,进而对我国财务文化的发展提出有利的建议。

3.1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的变迁

本部分将主要论述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的发展变迁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由于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这段时期内我国的财务文化主要以计划管理为主。因为这一文化内涵是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来的,所以其形式也相对的更局限于计划经济的一些条条框框,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都是名不副实的,企业中的财务工作人员也没有足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在这种经济形势和文化氛围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理财观念几乎是没有的,员工就只是企业获得利益的工具,没有任何个人思想。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至1992年,因为这一时期市场经济的实施,此时的财务管理以利润分配为主。这一时期内企业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并且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更趋科学化和制度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从根本上得到的改善。企业管理者不再是利益的独享者,每一位企业的员工都有机会享受企业利益的分配。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今,这一时期内的财务管理以筹资、投资为主,更注重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创造更多的利益,并且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主理财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3.2西方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况

西方最早的财务文化理念源于古希腊,早期的主要表现就是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因为早期古希腊的商业发展比较繁盛,人们的一些经济和理财观念也萌芽的相对较早,并且在古希腊人们并不排斥和蔑视商业发展,而是相对重视其发展状态。由此看来,当时古希腊人的成功和理财观念也是相对先进的。我国古代虽然也有很多盛世,但与同时期的古希腊相对比,最起码从理财文化方面就不足。就这不难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出现在西方,这种巨大的生产力的变革没有出现在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很是取决于当时中国人思想的陈旧。

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从19世纪末出现至今,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经过上百年的历史洗礼,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上的主要变现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全面的财务和资金预算;强调企业内部资金的运作和投资,是企业资金得到高效的利用;综合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前期风险评估和后期的成果审计。总之,要运用一切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

3.3中西财务文化的差异

通过以上的论述,笔者对中西方财务文化有了较深的理解,本部分将着重从理财目标定位和面对理财风险的态度两个方面对中西方财务文化的差异进行论述。

(1)理财目标定位的差异。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利益大多都归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企业的各种投资、融资行为都是投资者个人为中心进行的。在美国即使是股份制企业,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即为了使股东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相对的,近年来我国企业财务文化越来越强调集体的利益和价值,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为了使企业的所有员工得到更多的利益,这一点与西方的个人资本主义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在我国企业财务文化更加崇尚集体主义。

(2)面对理财风险的态度差异。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道理,然而,中西方在面对理财风险时的态度却大相径庭。西方人敢于正视风险,有一种勇于承担和大胆冒险的精神;而中国人则更主张三思而后行,面对风险的态度就相对保守许多。

4.启示――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的重构

重构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我国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进而在根本上找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方法,为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精神支撑。不论从企业的发展还是从员工的职业素质上来讲,重构适合经济发展形式的企业财务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周施恩.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涂若诗.中西方理财观念的比较[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04.

[4]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7.

[5]陈兴述,冯琳.财务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及实现途径[J].财会月刊,2007(1).

[6]王棣华.财务文化自觉与我们企业财务文化建设[J].中国工业财会,2008(5).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

企业财务和会计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是有严格区别的。企业财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不管是否需要会计予以反映;企业会计则是对这种运动进行反映,前提是必须存在资金运动。二者的联系就在于,财务作为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体现的特定经济关系,需要会计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反映,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从管理角度来看,随着会计职能的不断扩展,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融合更加密切。另外,在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内部,从机构和专业人员的配置上没有也不需要分开。同样,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本身也能够加以区别。但在管理实践中,鉴于相同的管理目标以及企业高层管理者、机构和专业人员配备上的一体化,很多人认为,会计制度应称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包括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尤其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更没有分开的必要。本文也赞同上述观点,下面的论述中所提到的内部财务制度就包括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就是为了维护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秩序,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制度和管理要求而制定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各类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任务

(一)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任何一个希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不可忽视的基础建设。这是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对制度建设的定位,在他看来,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实现其目标,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三个大问题:一是企业的制度安排的问题;二是企业战略选择的问题;三是企业文化塑造的问题。对于研究企业的人,还是经营企业的人,在这三个大问题上,都不可以回避,都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甚至连那些想了解企业的人,也必须从企业的这三大问题入手。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的核心功能是给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提供激励和约束。其具体功能:一是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二是提供有效信息;三是降低不确定性;四是降低交易成本;五是外部性内部化。所以本文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内部财务制度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协调内部各项会计管理活动及其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次,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包括高级财务管理者对一般会计工作人员)考核评价企业会计工作成效的依据。

第三,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科学、合理规划企业会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体现和推行企业科学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第四,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积极性尤其是专业人员充分发挥管理才能的重要手段。

(二)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包括制度设计和组织维护两个方面。那么其主要任务也应该有两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体系也就是制度设计。要想使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实现其所有的功能,实现其应有的作用,首要的任务是企业必须设计一套科学有效、适合于本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率的、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

2.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

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也就是制度维护。如何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不但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制度实施机制就是为了确保企业各项制度实施的顺畅。实施机制是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构成要件。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都形同虚设。企业是否能够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实施机制,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领导艺术、员工素质、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有关。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并不是各项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从而影响了制度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三、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

前文已经论述了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本文认为,就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言,更为关键的任务是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

制度实施机制是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实现其功能,发挥其作用的保障,而制度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状况是通过制度效率来衡量的。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我们的制度结构尽量达到耦合状态,纠正不足和矛盾,弥补缺失和漏洞,并辅之以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以求制度系统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

为了提高制度体系效率,确保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本文认为,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制度优先的意识,无论是对企业的最高决策层还是对一般员工,制度是至高无上的;其次是企业必须重视制度创新;第三是企业内部监督、考核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四是运用现代财务治理理论,加强企业财务治理。

(一)制度优先意识

中国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企业的最大优势并不是技术上的优势,而是制度上的优势,也就是优于其他企业的制度体系。这种优势首先就表现为:在企业全员当中形成制度优先意识。企业的规章制度是至高无上的,其权威性是不容受到丝毫损害的,无论任何人、处理任何事务都必须照章办事。

企业的大部分内部制度尤其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更为重大的如内部财务制度、人事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的作用对象就是为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各级领导,而并非一般员工。通过考察分析近几年国家审计署披露的企业违规违纪案件,我们就会发现,但凡存在违规违纪事件的企业,其管理高层的制度优先意识就比较淡薄。制度是他们制定的,不能完全按制度办事的也是他们,尤其在一些可能约束他们行为的制度面前,当制度规定与他们的意愿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以权代法”,制度的威严在他们面前荡然无存。

任何企业,只要这种现象发生的次翟蕉啵尤其在各级领导、多个领导身上出现,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就会逐步陷入混乱,甚至走向瘫痪,继而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相反,企业的制度意识很强,人人都能按照制度的制定开展自己的工作、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会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优势就会充分的体现,就会逐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建立科学、合理、完善而且高效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首要的问题就是在全员,尤其是管理高层牢固确立制度优先意识。

(二)制度创新

创新为何能成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理论上我们首先来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必然经历从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到不适应的变化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也认可马克思的观点,并提出了制度效率递减规律: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分析,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和技术水平或性质所决定的,随着生产力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原有的制度可能会不适应新的生产力状况和技术水平或性质,此时就必须对原有制度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否则,制度的效率就会下降。甚至有的理论还认为,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上,制度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我们对某些效率降低到已经不适宜的制度规定没有及时得到修订和完善,经常会发现或为核销流程繁琐低效率而抱怨、或为控制标准不切实际而发愁、或为考核指标不合理而哭笑不得、或为符合制度规定而不得不损害企业利益等等。

(三)分层管理与三权分立

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理论认为,企业财务的本质就是“财权流”,这里的财权就是指某一财务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投资、筹资、收益、财务决策等权能。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财权配置问题。

其中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观点,一种是关于“财务分层管理”的观点,本文认为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尤其是对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都体现了分层管理的思想,从股东会(所有者层次)到董事会、经理层(经营者层次)再到财务部门(业务处理层次),其财权配置情况是不同的。一般情况都是,越到上面的层次,决策的权力越大,处理日常业务的任务越轻;越到下层,处理日常业务的任务越重,决策的权力越小。这种配置有利于顺利实现所有者的利益,充分挖掘经营者的管理智慧和才能,能够调动业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但实际问题时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最多也只是上一层次对其以下层次的监督,财务治理的效果不是很好。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推动了建筑领域蓬勃发展。然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偏低,难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影响企业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优化和完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财务管理主要是在特定目标指导下,对企业内部资产、资本、现金及利润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财务、会计等相关法律制度作为基础,遵循一定原则,来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一)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控制成本,财务管理作为成本控制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决策,能够有效减少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加更多利润,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需要不断利用自身优势争取更多市场资源,通过控制成本能够提高企业价格竞争能力,即便在市场不景气情况下,还能够为企业生存注入力量。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发展中能够有效优化和调整企业资源配置,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

(二)能够合理分配资金,协调经济利益

资金分配是一项复杂工作,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合理分配资金,上缴税金,履行自身纳税义务,而企业财务管理能够避免一些不法现象的发生,引导企业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合法经营,确保企业通过正当手段和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另外,财务报表能够直观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及资金分配情况,促使企业管理者明确在人力等方面的分配是否合理,及时发现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调整和完善,协调各方面经济利益,从而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三、调整和优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有效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财务观念

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施工企业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财务管理新理念,特别是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学习财务管理相关内容,注重建筑施工生产经营及资本经营内容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明确规定相关原则,确保施工企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逐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有效规避管理及经营风险,从而为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2]。

(二)重视财务培训,建立高素质队伍

财务管理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因此,重视财务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实际情况及人员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侧重对会计法规、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并为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考察的机会,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外,还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加强会计工作的培训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影响下,我国企业财务工作应积极与世界接轨,侧重对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相关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会计人员职称考试,确保其持证上岗,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性,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观念,明确自身职责,为施工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建立一支高素质队伍,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目标,从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监督工作

施工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制度作为有效手段和方式,能够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不足之处,确保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要将会计法作为基础,规范财务工作,确保财务工作有法可依。企业要加大监督力度,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核算方面,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凭证和记录工作时,要保持认真态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核算企业利润,避免由于核算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决策;另一方面,审计与监督方面,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并坚持公正、独立性等原则,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会计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并出具相应证明报告,能够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为施工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并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规范会计工作避免由于会计工作管理不善影响企业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3]。

(四)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提供充足资金

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还需要及时清算拖欠款项、垫资等,清理老账等,避免由于资金管理不善,引发的财务风险,通过实现资金集中管理,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资金,确保企业稳定发展[4]。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领域不断发展,企业融资方式和方法日渐增多,例如:证券融资等,为了能够为企业扩大规模、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资金,财务人员还需要了解并掌握融资方式和方法,合理分配资金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为施工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现代财务管理新理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中心,实现资金集中管理,避免由于管理不善引发的财务风险,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宗长春.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8(03):259-261.

[2]张浪.论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20(05):12-14.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问题;财务会计管理;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工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企业资金为基础的,其财务会计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筹资投资管理。工程企业运行是以现代企业经营的制度和模式为基础的,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工程企业要恰当运用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进行融资。二是资金运作管理。施工企业的资金在运营过程中将转化为各种形态的公司资产,与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三是资金风险管理。工程企业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可以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降低经营损失,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秩序和利益。

一、工程企业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企业具有的生产流动性、产品多样性和技术复杂性等特点,其财会工作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流动进行管理。因此,加强工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其次,加强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是维持当前会计秩序,实现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夯实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才能保证会计秩序的正常有序。再次,加强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实现施工企业目标的需要。工程企业只有加强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加强工程企业财务管理也是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竞争的需要。只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起来。

二、工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财务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方法不规范等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工程企业财会工作的发展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企业的财务控制薄弱,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一方面,我国工程企业的存货管理大都比较薄弱,很容易造成资金的呆滞;部分企业在月末存货的占用资金经常会超过成本的两倍以上;还有部分企业认为拥有越多的现金对企业的发展就越有利,从而造成资金的闲置。另一方面,部分工程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有失规范性,忽视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有效性,自我监控能力低下,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差。一方面,目前各类工程企业虽然设立了管理机构,但是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很多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工程企业的财务机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专业知识的人才比较匮乏,不能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管理建议,难以保证工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质量。

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一方面,工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督力度;审计工作也只是表面形式;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机制也很不健全。另一方面,工程企业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在工程企业财产和个人家庭财产经常会出现相互占用的现象,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出现很多问题。

4.财会工作目标不明确,企业资金管理不力。一方面,工程企业大多缺乏必要的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容易导致财会工作目标不明确,也无法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受理和办理。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一旦不能及时筹措,就不能购进原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威胁。

三、工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对策

工程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关系重大,想要改善其财务会计管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才能保证工程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工程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适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其次,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财会工作制度。结合企业自身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与距离,完善并落实符合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对自身存在的财会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

2.加强财会工作监督,强化资金管理。首先,工程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其次,工程企业要有效地防止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一要增强资金管理意识,统一管理,规划使用;二要编制现金流动计划,加强现金流量的控制和分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要提高风险意识,充分估计项目风险,谨慎投入资金。

3.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首先,要加强工程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政府应加强对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会计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工程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工程企业自身应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活动,完善企业自身的财务决策机制;针对财务管理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等等,切实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比如出勤情况要每天做考勤记录,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每天应统计完成的工程量等等。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工程企业要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机构,责权明确,避免财务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其次,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既要精通相关的业务知识,又要做到遵纪守法,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财务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再次,在招聘中,要选择那些掌握新会计准则技能的人;在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学习,及时更新相关会计知识;在管理考核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总之,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规范和调节作用,只有规范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夯实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才能保证会计秩序的正常有序;只有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才有利于工程企业在竞争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勇.浅论施工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9).

[2]彭少林.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市场论坛,2007(11).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特点财务管理重要性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70-02

一、公路施工企业特点及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公路施工企业特点

公路施工企业具有施工条件复杂、投资规模大、工程项目多、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每个工程项目就是一个成本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利润中心,它将会影响到公路施工企业整体价值的实现。所以施工企业管理要求团队作业,只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它要求企业具有经济、法律、技术、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

2、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基于公路施工企业的上述特点,加强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每个施工项目经济效益,降低项目成本,进而全面提升公路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使企业持续、稳定、有序地发展是投资者永恒的话题,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将贯彻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我国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相关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随着公路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源非常复杂,有的是从其他行业企业转入,有的是社会中刚刚毕业甚至还没有会计证的大中专生,还有一部分是企业的工人聘干上岗,这些人在理论上对财务管理专业不精通,在实务上对业务不成熟,这样的人员主管财务工作,他们很少深入施工现场,工作只限于层层上报、层层汇总,普遍存在着人员冗杂的现象,这样的结果是财务管理效率低下,再加上他们很少进行培训和参加各种形式提升自我的活动,这是综合业务素质差的主要原因。

2、物资采购不规范

公路施工企业,材料管理这一关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工程质量最重要的阶段。许多工程施工企业,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出入库手续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进货渠道单一,采购缺乏有序的招标程序和竞争机制,这种采购方式缺乏透明度,一方面给分子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给施工质量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无限制地购入配件与辅料,这些在公路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这也是造成成本加大,材料堆积浪费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购入材料之后在工地无人看管,砂石油料经常以发代耗,这种成本核算方式层层汇总,即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又助涨不正之风,应该引起有关部位的注意。

3、缺乏严格的内控管理

在当今社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内控管理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公路施工企业,其项目多,施工地点变动幅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就更需要有严格的内控管理体系。但是当今我国许多公路施工企业不重视内控管理,更缺乏相关的制度与规范,企业不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派专管人员到现场与施工进度进行对比监督,也不对财务部门、技术部门、采购等重要部门进行协调。他们互不干涉,各做各的业务,最后造成财产流失、管理混乱、监督流于形式、成为口号。

三、针对当前我国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综合素质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相关业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教育和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懂得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与责任感,这是提高他们业务水平的第一步。其次企业单位应也该拿出一定的教育经费,派他们去学习同行业的先进经验,以达到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能力。最后鼓励他们学习新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相关的会计法与税法,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经验,不断为自己充电,如进行会计的继续教育和积极参加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工作以及参加职称考试活动等等,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水平迅速提高。企业也将上述活动的结果与相关业务人员的奖金、效绩挂钩,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狠抓材料管理这一关

首先要从最初的材料采购计划开始,做好预算工作,库存要合理。其次采购要进行公开合理的招标活动,并将招标情况公布于众,让全体员工共同监督。应该专人验收入库,这是把好购入材料质量关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入口。另外材料的出入库手续应该严格,材料的支出应该有计划,财务人员也应该经常下基层与监理一起巡视沙土石料的使用情况,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谁的责任谁承担。这样有效地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质量,更使财务数据得到了真实客观的反映,为下一步的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内控管理

从根源上找到原因就要从实际工作中加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落实应该重在监督与跟踪。监督是企业加强管理的最有效办法,监督也是企业避免“跑冒滴漏”的强有利手段,也是保证公路施工企业质量的重要举措。并且监督应从最基层做起,无论是材料的采购,还是施工现场的用料以及工程款的支付。监督应该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每项工程还是集团总体。企业还应该做好监督管理的平台,并为监督人保密,还有应该在监督的基础上进行跟踪管理,并做到监管有力度、严惩有依据,这样能够促进监督工作的开展与完善,最终达到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价值的最大,公益形象的最好。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场机制的健全,公路施工企业应该更好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最终达到企业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