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10:14

发展战略研究篇1

【关键词】发展战略;数码喷墨;纺织品

经过40多年的演进和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以及构筑起来,形成许多有代表行的理论,如过程论、产业论、资源论、能力论、博弈论、风险论、环境论、竞合论、生态论等具体内容、技术与研究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被扩充和更新。其实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派或者理论,都把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作为制订和实施企业战略的两个基本目的。

在这一背景下,对战略管理理论的了解和分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企业要有效地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及时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竞争与合作的观点,建设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发展核心能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

本文结合目前数码喷墨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对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课题和方向,随后结合iw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从iw公司的发展历程实际出发,分析iw公司目前的整体运营状况,公司的优势和所面临的困境,并找出问题所在的原因,在对iw公司的整体战略分析中,为了保证企业今后高速发展扩张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提出有效的发展战略方案,对iw公司的战略管理能够有效的实施提出解决方案。因此,研究“iw公司发展战略”这一课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iw公司内外部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1)传统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过去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纺织印染行业,其污染物排放量占整个纺织行业的80%以上,加之国内印染行业创新性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低,行业竞争力不强,传统印染行业急切需要转型升级。

(2)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市场的前景分析;

随着纺织品印花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印花生产的灵活性并降低传统印花所需制版成本,已成为影响目前印染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采用数码喷墨印花,即使印花批量小到5米,也可以维持一个较低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几乎可以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预计数码喷墨印花在今后5年内有可能占到全部印花纺织品产量的10%,这很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接近200亿美元/年规模的庞大印花纺织品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中国和邻国印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2个纺织品印染大国,在我国周边也聚集了诸如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韩国、土耳其等印花服装企业集中的市场。

(3)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市场竞争力分析

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尽管已有多年的研究开发历史,但由于作为加工对象的纺织品,其纤维组成、织物组织结构及印花前后道处理工艺复杂,要求喷墨印花系统必须高效集成硬件、软件、精细化工以及各种辅助设备,方能协调好印花过程中的各种变量以最大程度体现数码喷墨印花效果。国外数码喷墨印花设备和墨水也处于产品性能完善和小规模市场化应用过程中,还未完全成熟。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如果能够率先实现这一技术的产业化,将大力推动纺织印染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抢占这一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先机,提高我国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内部因素分析

(1)iw公司内部优势分析

①iw公司应数字化印刷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成立,针对目前国内印染行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整升级,在研发上进行大量的投入,在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纺织品印花方式,它掘弃了传统印花需要制版这一环节,在纺织品上直接喷印或者转移印花,可实现快速、小批量、多品种、多花色印花。该技术的应用与不断完善,给我国传统纺织印染业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将改变目前纺织印染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尴尬局面。

②iw公司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整套以产业化推广为目标的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系统,力争在低成本高稳定性数码喷墨印花墨水、模块化喷墨印花装备、纺织品前后道处理工艺等方面重点突破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面向海内外市场推广数码喷墨印花系统解决方案。提高我国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iw公司内部劣势分析

iw喷墨公司的产品定位是全球市场,但是iw公司属于中小企业类型,在战略管理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的基层员工几乎参与不到企业的战略定位,财务管理不健全,缺乏战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定位不准、脱离实际等问题,这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差异很大,也对自身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iw公司整理运营状况分析:

iw公司作为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同样面临着同行业竞争的严峻挑战,在数码印花喷墨行业上运作过程中,必然受iw公司领导者的经验,个人价值观影响企业战略定位,在很多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iw公司的战略管理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战略决策一般是非正式的,隐形的、非明确的,仅仅作为应急措施而制定。战略制订的决策人员在战略决策过程中,通常是靠自己的直觉,或对长远战略的大致设想做出决策的。同时决策人员又是公司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几乎很少采纳员工的建议和考虑其利益,战略管理的变化程度较大,战略制定期限一般较短,管理过程也仅仅局限于数码印花行业的某个领域或产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w公司有5家全资子公司,由于其组织机构划分不清,人员素质偏低,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导致管理不健全;

2.iw公司的最高决策层没有意识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眼前信息的即使利用和短期出现的市场需求而制定战略决策,缺乏长远的目标,无法清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更无法确定往哪个方向发展;

3.由于iw公司的领导者对什么是战略、战略对企业有什么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战略太虚幻,无法落到实处,因此短期决策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目标。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最高决策人员在频繁的经济活动中自身认识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已经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决策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对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怎样有效的执行战略都缺乏正确的认识;

4.iw公司从初期创业到发展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了7年多的时间,但是仍然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总是跟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后面,结果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定了发展战略,但这也仅仅是通过主观想象制定战略方案,结果其定位总是偏离企业自身的实际,难以对公司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三、制定发展战略方案

为了使iw公司在新兴的数码纺织印花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需要制定长期并且行之有效的战略管理方案;通过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前景的分析,以及iw公司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实施战略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制定出适应于iw公司的战略管理方案。

主要实施方案如下:

1.加强iw公司决策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身能力。

iw公司作为中小型企业,虽然通过10年的经营,但由于公司把90%以上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了销售部门,在销售业绩不断提高的同时,其他部门人员发展萎缩,几乎没有晋升空间,造成了优秀的人才逐步流失,在职人员素质偏低。对于公司制定的战略规划很难执行和实现。

首先要加强决策人员的培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让决策人员真正理解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要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在制定战略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员工充分明白和理解公司战略管理的目标,并按照战略规划的方向迈进。

其次,对新员工有全面的培训计划,尤其对销售等部门进行特殊培训项目,对所有员工都有持续不断的培训。

2.公司决策层不再居于信息传播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机会理解企业的战略制定。

为了能够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理解公司的战略制定,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开放的沟通;iw公司可以把公司绝大部分信息向员工开放,或与供应商和客户共享,充分发挥信息互动的作用,使其公司信息能够提高透明度,信息共享为充分交流创造机会。当然,谁有权阅读何种信息,都要有明确的规范。(2)充分授权;iw公司在工作上应有很大的自由度,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工作。同时,充分授权不仅可以提高公司流程的顺利进行,还能够让员工更灵活地处理和解决问题。(3)团队合作;在当今社会,只有依靠团队精神和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功。iw公司应强调组织上下团队协作,同时也要注重个人成功的获得。

3.寻找差异化市场战略,制定特色经营战略。

iw公司的决策层制定的战略方案更多的是为了完成销售业绩而制定的,因此偏离了战略定位的意义,战略方案变成了销售目标,让公司员工认为公司的战略发展就是销售的发展,销售业绩的达成就成为公司发展的唯一目的。

因此,要正确理解战略管理,并制定多元化的战略方案。依据行业发展和本公司自身优劣势分析,应制定差异化的战略方案,即在新兴的数码纺织行业的市场中以发展创新的高速度起到重要作用,公司的竞争策略在于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从而在数码印花行业异军突起,快速占领市场先机。

4.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变管理人员滞后的管理理念建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等。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数码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同时对iw公司内外部因素和竞争力的分析,以及对iw公司发展的战略管理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从新兴纺织行业来看,iw公司从研发,市场营销,产品定位等充分说明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由于目前来自外部的竞争力相对较少,但依然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面临着来自同行业各方面巨大的挑战。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而调整自身管理,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iw公司采取的企业战略是实施差异化战略,才采用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方面已取得进展,要使差异化的战略能够持续成功,iw公司应不断地升级顾客重视的独特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以抗衡竞争对手在该市场产品同质化的努力。同时必须抓住发展空间很大的数码纺织行业的新兴市场。

3.任何一家在行业发展成功的公司都实施了成功的战略管理,但是要立足于对本公司的竞争力的充分认识,包括公司在行业竞争环境当中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以及挑战等。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发展的机遇,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是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环节。

本文主要是从iw公司发展战略中的数码纺织行业分析其在战略上的优劣势,通过分析制定相应的战略方案,对于数码纺织行业的制造商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玉辉.员工培训与开发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1日第1版.

[2]陈能浩.浅析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战略管理[J].管理探索,2011年第9期.

[3]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8,5总第75期.

发展战略研究篇2

【关键词】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城镇化工业化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26条明确提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是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首次以独立章节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这充分肯定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地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整体功能和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中国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1.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的县域经济体207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总人口的70%之多,地区生产总值份额的60%,财政收入的24%,吸纳劳动力的65%。县域经济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农业,而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内具有广阔的农村腹地,巨大的消费市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力保障。

2.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平台

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农村经济为基本经济,以农村人口作为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是推进城乡转型、淡化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好,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吸收了本地的农业剩余人口,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稳定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大力发展以县域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城市,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这是我国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农业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工业与城市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同时推进。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应该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双向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行的近十年来,县域经济在协调城乡关系,带动城乡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流通体系上,形成了以县域城区为中心,农村集镇为依托,城乡交融、合理分布具有特色的社会化经济群体;在服务体系上,形成了以连接千家万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更好的协调城乡关系;在生产关系上,形成了城乡经济融合的生产网络,使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步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4.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水平。农村是县域经济的广阔腹地,占总人口的70%之多,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与市场容量,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内外需失衡,保障经济均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延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改革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

首先,大力推广“农业区域化安丘模式”。积极引导扶持流通和加工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效应,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专业化合作,形成利益协调共同体,完善“订单农业”。

其次,增加科技投入。综合利用各种形式及渠道筹集资金,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将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载体建设。大力开拓市场,提升营销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不同类型、具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信息网络,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支撑,二者相结合。

1.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发展和增强县域经济的着力点,也是县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城镇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力点,对于接受城市辐射作用,协调县域经济全局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点面共同发展,强化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县城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这对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形成集聚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2.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积极承接那些对县域经济有促进作用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在县域内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利用县域劳动力竞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创造条件。选择具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本县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协调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提高产业关联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术含量的迎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导向。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其强大的竞争力、迅速的膨胀力、旺盛的生命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和顶梁柱。进一步做做强民营经济,让主力军更加强大,顶梁柱更加粗壮,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活跃城乡市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束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主体战略,按照“依托优势,突出特色,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做大做强”的思路,强化措施,大力扶持,做强民营经济。

(四)发展优势产业与集群经济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近十年,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区域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探求区域竞争力的有效经济组织形式。低交易成本、知识溢出、强连锁带动效应和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使区域集群成为极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发动机”。

中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密切相结合的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逐渐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成长中的产业集群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这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重组和城乡间人口流动,形成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或产业集群中心积聚的态势。县域经济中产业的集群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后,实现农村――城市健康有序转型的内生协调机制。

(五)扩权强县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就要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权力,应当不失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是增强县域经济自身活力的有效措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行政层级给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做到责权统一,强化对县域经济的自主管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县财政划归省财政直接管理,减少财政管理层级,激活县级财政活力。财政部在2009年7月公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12年底前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收支划分、资金往来、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等改革,实现省与市、县财政间的直接联系。这种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改革是扩权强县的新突破,在制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

参考文献

[1]曹健.全国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地区生产总值六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8-09-16.

[2]黄连贵,张照新,张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3]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5]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朱舜.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J].乡镇经济,2002,(1).

[7]刘国斌,陈治国.利用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8]郭军,刘瀑.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小城镇经济研究[J].中州学刊,2007,(5).

[9]尹昌斌.我国县域工业化的内涵、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7).

发展战略研究篇3

关键词:安踏 品牌定位原理

       1问题的提出

       在体育用品行业,随着我国国内李宁、安踏等品牌的不断壮大和崛起,以及国外诸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在我国市场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体育用品市场的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纵观各种品牌的发展历程,横观各种品牌的市场策略,国产品牌为什么只能跟在国外品牌之后,不能形成自己突破性的品牌,今后国产品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对此以安踏品牌为例,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

       2品牌定位理论

       2.1品牌战略方法的三次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品时代时,劳斯·瑞夫斯发现了usp理论,即独特销售主张理论。这个理论有三条原则:①通过每则广告都向顾客提出同一个主张;②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所不能或不曾提出的;③这个主张必须有足够的促销力,能打动顾客。如果一个品牌能够遵循这三个原则,就会比别人卖得好。例如m&m's巧克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一个usp:只融于口不融于手,现在它还是第一品牌。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品牌形象和usp理论都行不通了。由于众多的企业都在塑造形象,形象与形象之间的类似,使消费者难以区分。定位理论开创者杰克·特劳特发现,身处信息时代人们的心智启动了两项功能以保护自己:一是排斥信息,二是将自动信息简化归类。在这样一种心智模式下,消费者不会去辨认哪个品牌的形象怎么样,而是把产品分成类别储存起来,同时每个类别又只记那么几个足够应付的品牌。这就是心理学家说的“选择性记忆”机制,特劳特从中发现了著名的“心智阶梯”原理。比如说,你去买运动鞋,你在潜意识中就会列出一个运动鞋类别的品牌阶梯,可能是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等品牌,它们是自上而下有序排列。

       2.2品牌定位的本质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产品。

       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它都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块心智资源。例如在豪华轿车业,法拉利占有了“速度”,奔驰拥有“名望”,而沃尔沃几十年如一日只讲两个字“安全”。

       品牌战略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定位占有顾客心智中的一块资源。企业应该深入研究消费者心智认知特点和购买模式,挖掘、开发目标顾客心智中有价值的认知资源,针对竞争品牌的认知强弱,建立起独特的品牌定位。

       3安踏品牌发展战略的分析

       3.1安踏发展现状1991年,在福建晋江的一家制鞋作坊门口第一次挂上了安踏的标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安踏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以营销为导向的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之一。企业的远景是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中国体育品牌,并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体育用品公司。

       2007年7月10日,安踏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盈率及融资金额最高纪录,首日股价涨幅即达到42%。上市仅仅15天,市值超过209亿港元,跃居全球第五大体育用品品牌。

       2008年,安踏营业额突破人民币46.3亿元,增长约为55%。安踏的零售店面达到了5600家,鞋生产线从15条增至23条。

       3.2安踏品牌形象塑造战略的成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时,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由竞争初级阶段的产品时代进入到需要不遗余力塑造品牌形象的形象时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成长起来。安踏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3.2.1模仿李宁塑造形象战略的成功1999年,安踏高价聘请了当时正红的乒乓球国手孔令辉作为其形象代言,推出了“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而在1999年早些时候,李宁已推出了“我运动、我存在”的口号,聘请瞿颖作为其形象代言人。聘请孔令辉代言,让安踏在晋江的芸芸众生中迅速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安踏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仿者,不仅市场销售额在逼近李宁,而且市场销售量从2001年跃居全国第一。根据李宁公司最新公布的2008年年报:李宁牌零售店铺已达6245家。而安踏专卖店在当年度也达5667家,基本逼近李宁。

       3.2.2技术投入促进品牌形象的提升品牌形象的提升,也依赖于技术后盾。安踏的研发费用占销售百分比,2005年为0.2%,2006年为0.5%,到2007年,迅速上升为2.5%,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正是不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确保了安踏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市场上推出产品的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仅2008年,安踏共推出超过2200款新鞋、2500款服装及2000款配件。

       2005年,企业建立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设备投资2000万元,其中一些关键性的设备,比如说抗压力、耐压力的设备,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有些试验,比如说易折实验、磨损性实验,以及疲劳实验等,全是在这些设备上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国家关于运动科学的,比如说运动服装、运动鞋品、运动用品配件的标准,有1/3是出自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而这个试验室,也已经为安踏贡献超过40项部级专利。

       另外,除了购置一流设备之外,为提升研发能力,安踏公司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项目,又与西方众多国际设计机构合作。在产品功能与外观设计方面,以北京为核心,在北京、广州和厦门三地,安踏拥有三个大的研发设计中心,研发团队已过百人,这在行业内是非常可观的。不断追加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安踏提高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的科技含量。

       3.3安踏品牌形象塑造战略存在的问题很多中国体育用品品牌都有一种认识:它们观望着市场领先者,并试图模仿领先者的每一件事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模仿者认为,既然领先者这样做是有效的,那么也这样做,至少不会犯太大的错误。这在初期会显示出很大的成效,但是会制约企业在以后的发展。除非找到新的战略突破口,否则只能跟着别人跑。

       如今,耐克为15项运动生产运动鞋:水中运动鞋、赛车鞋、棒球鞋、篮球鞋、自行车运动鞋、拉拉队体操鞋、综合训练鞋、女子健身鞋、橄榄球鞋、高尔夫鞋、跑鞋、足球鞋、网球鞋、排球鞋和摔跤鞋。

       安踏也应该为15项运动生产15种不同的运动鞋么?模仿者的逻辑是:当然!于是,安踏推出了篮球、网球、羽毛球、运动生活、户外等系列产品,还于2008年年底先后推出了安踏儿童系列产品和安踏时尚运动系列产品。如今,安踏公开宣布自己拥有1481个品种的产品。

       可是,这不足以让安踏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强大品牌。

       模仿李宁的成功与对技术的重大投入,造就了如今安踏的辉煌,但是,如果安踏仅仅停留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上,而不能在与其它企业竞争中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它一定不可能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品牌,永远不可能成为体育品牌中的最大的利润受益者。

       现在是耐克和阿迪达斯主导着全球的运动市场。2008年,耐克的年收入为186亿美元,净收益19亿美元,净利润为10.2%。阿迪达斯的年收入为152亿美元,净收益8.17亿美元,净利率为5.4%。换而言之,领先品牌耐克的净利率几乎是第二品牌阿迪达斯的两倍。这在大多数品类的企业中也很具有代表性,领先品牌的收益通常比第二品牌要高出很多。

       安踏一直将李宁作为最强劲的对手,在国内市场,目前安踏拥有12%的市场占有率,比李宁低4个百分点。依靠安踏如今的战略,它想超过李宁和国际知名的耐克﹑阿迪达斯会很困难。

       4安踏品牌实现突破的对策

       可以看出,安踏过去近二十年的战略是在为其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这也在初期造就了安踏的成功,现在应该是到了应用新的品牌策略,实现新的突破的时候了。

       4.1聚焦品类实现单点突破“不能在一个行业成为第一,就尽可能开创另一个领域让自己成为第一。”这是定位理论倡导的核心理念。

       是什么建立了耐克这个强大的品牌呢?并不是因为耐克生产全线的产品,而是因为耐克在1974年率先推出了华夫跑鞋(waffle-sole)。耐克的waffletrainer被认为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球鞋的一种全新运动鞋,耐克是最早的“专业运动鞋”。从1974年开始,全新的waffletrainer成为全美最畅销的训练用运动鞋,它超前的设计很快被其他的运动鞋生产商仿效。借助waffletrainer的畅销,耐克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优势,耐克的产品和品牌在运动专业市场建立起巨大的声誉,以此为基础,耐克挥军进入了大众市场。到1980年,耐克在美国已经拥有了50%的运动鞋市场份额,至今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已长达30余年。

       耐克并不是从生产全线产品开始的,而是从生产一种类型的鞋子开始。耐克借助这种鞋子的成功,创造了大量的正面宣传,建立起品牌。这正是安踏应该采取的战略,在试图向所有运动服饰产品领域扩张之前,它需要用一类产品使它的品牌出名。

       在安踏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很好的机会可以在某一品类上实现对耐克的单点突破,比如它的硬地篮球鞋。令人遗憾的是,在短暂的成功之后,安踏随即走上了跟随耐克、全线产品扩张的模仿之路,丧失了这个很好的机会。

       如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体育产业﹑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这种冲击并不大。如果能从此次危机中看到机会,依靠公司的科技力量和创新团队,找到属于公司的独特的突破性产品,安踏能够成为行业领跑者指日可待。

       4.2挖掘心智资源,建立真正的品牌优势营销大师莱维特曾经讲过:“一个无可辩驳的真理,那就是没有哪一项有效的公司战略不是营销导向的,不是最终要遵循下面这条永恒的法则: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留住顾客。”

       如今体育用品品牌种类繁多,到达消费者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的独特的品牌定位才能胜出,即企业必须在目标顾客心中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

       显然,如何创造和留住顾客是企业战略的头等大事。

       2006年9月份开始,安踏的口号从“我选择,我喜欢”转变到“keepmoving永不止步”。围绕着新的品牌形象,安踏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品牌个性和内涵,其切入点是草根文化。

       在安踏品牌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伤疤成为你的勋章”。这句话的灵感来自运动,那些浑身是伤但却孜孜追求自己梦想的运动员们让大家看到了一种精神:你是一个普通人,没有条件,没有天赋,但是给你一个梦想,你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而这正是安踏希望传达给消费者的理念。

       配合着新的理念,安踏推出了“keepmoving永不止步”的新品牌电视广告。这一伏笔使人们很自然地建立起中国体育精神和安踏品牌的联系。

       但是,“永不止步”能很清晰的将安踏与其它的体育用品品牌区分开么?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361°的“多一度热爱”﹑特步的“让运动与众不同”和乔丹的“凡是无绝对”,在价钱相差不大的时候,消费者是否会因为“永不止步”的安踏而去放弃“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宁或者其它品牌的呢?

       所以,安踏在寻求自己独特的产品的同时,要深入研究消费者心智认知特点和购买模式,挖掘﹑开发目标顾客心智中有价值的认知资源,建立起独特的品牌定位,形成相对其它品牌的竞争优势。从而拉动销售,进一步积累心智资源,增强品牌资产,逐步形成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发展战略研究篇4

记者:当今世界,伴随着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潮流,国防与经济、军用与民用打破壁垒、日趋融合之势已成为各国竞相探索的富国与强军之路的必然选择。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发展,这是时代给出的“国家考题”,也是增强国防、振兴经济,统筹二者,撷取时代制高点的战略思维创新。郝主任,请您谈谈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基本情况。

郝首阳: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国外军民融合已发展得日臻成熟和完善。其中高新技术两用化特征最明显,军事装备技术中85%采用的是民用技术,纯军事技术只占15%左右。以第一军事经济强国美国为例,其军事装备技术的军民通用性已高达80%以上,全美有80%以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直接或间接地为美国的国防动员服务。

俄罗斯同样非常注重发挥国防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军民两用技术在国防工业中占到70%以上。

除美国、俄罗斯之外,法国、英国、德国、以色列、印度等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军民技术的双向转移、军地资源的双向利用,大力推进和提高国民经济平战转换的能力和效率,提高国防实力与国防潜力。

记者:为了实现军民融合的制度化、常态化,一些国家在国家立法层面上是如何做的呢?

郝首阳: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为促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一体化,相继制定《1992年国防工业技术转轨、再投资和过渡法》、《联邦技术专业法》(1997)、《技术转业商化法》(2000)等一系列法律。除此之外,还出台各种条列、规定、计划,细化军民融合发展要求,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协调融合发展。

俄罗斯国家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方法开启于1990年制定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防工业“民”法》,之后又于1996年颁布《1995—1997年俄联邦国防工业转产专项计划》,并在1997年对国防工业“民”政策进行调整,将“全面民”调整为“以武器出口促进民”。国家杜马于1998年通过《俄罗斯国防工业“民”法》,至此国防工业“民”以法律形式确定。俄罗斯政府还制定《1998—2000年国防工业“民”和改组专项规划》,对军工企业实行优化改组,使军工企业数量缩减2/3。2001年7月,普京政府批准《2001—2006年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和发展规划》。通过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了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引导。

英国政府在促进军事及民用技术发展中,则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着意淡化、弱化军民技术之间的界限。如英国议会科学技术办公室1991年发表《军用与民用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报告,强调加大对“民”潜力大的军用项目的投资力度。1998年发表的《国防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国防技术》绿皮书中就指出:加速国防科技成果在国防经济中的推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武器装备发展需要。2001年英国国防部颁发了《面向21世纪的国防科技和创新战略》,提出: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提高英国科技水平和国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其余如法国、德国等都为军民融合式发展出台诸多法律、法规。它们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军事法律体系为主干,以专项促进立法为推手,以行业法规和政策计划为配套”的四个层级的法制保障体系。

记者:为了实现军民融合的适用性和高效化,一些国家结合各自不同的国情和现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发展模式呢?

郝首阳:据我的研究,一些国家主要采用4种发展模式。

第一种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军民一体化”模式。美国凭借其经济最雄厚、科技最先进、军事最强势的优势,无论从宪法军民一体化发展的顶层体制上,还是构建军事法律体系中,都体现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凡对涉及军民互动的相关事宜都在法律条款中作了明确规定。地方大学为部队培养军事人才。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直接在政府的倡导下把民用技术以商业化形式转移到军工领域,推动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结合,即依靠民间科技力量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确保了军事技术水平与民用工业技术水准在兼容发展中双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高效率。

第二种是以俄罗斯、印度为代表的“先军后民”模式。俄罗斯利用其国防工业强大的生产和科研潜力,使国防工业成为不断向国民经济提供先进技术的源泉,大量生产品质优良和富有竞争力的民用品,而且还利用军工企业的两用技术加速对军工企业的结构改造与促进,缓解当时面临的现实民需不足民用落后之矛盾,其根本也是由国情决定的。据有关资料显示:许多技术如微电子技术、光电器件、计算机和雷达、核技术等,都属于两用技术。

第三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以民掩军”模式。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在政治上就受到很大限制,不允许有官办的专业从事武器装备生产工厂,它们就凭借政府扶持,建立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军事工业。即通过独特的寓军于民战略,利用军民两用技术,进入国防领域使其国防科技工业的竞争力并不低于其它发达国家。

第四种是以以色列为代表的“以军带民”模式。以色列举全国之力,优先在军事技术与装备上寻找优势领域,跃进世界先进行列,如其制导技术,以其辐射、带动民用工业技术,以这种独特军民融合,相互促进使国家整体工业水平跃上台阶,成为工业发达国家。

记者:郝主任,请您根据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我国自身国情,谈谈我国军民融合的客观必然性。

郝首阳:国际上从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现实,以及西方各国战争的谋略和实战演练看,现代战争已大相径庭于传统战争,它模糊了战争前方和后方的界限,高新技术的制导和立体快速反应,使对方几乎所有目标都处于战略前线。我们也只有聚目发展前沿,加强探讨国防动员路径,做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全面提升国防动员力量,从思想理论上和体制改革上创新,付诸于实践创造,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创造新成绩。

从国内来看,近些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急剧增多,它的突发性特点大大超出正常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理惯性,会瞬间致使各种经济体及人员措手不及。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从体制上落实好军民融合式发展,形成一种高效和有预案、有准备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才能两者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彼此通用,在整合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的前提下,做好应急救援与救助,使国家财产损失和人民生命损伤降到最低限度。

当前,我国的深化改革正处在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国防经济的深化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依赖性显得越来越强,国防和战争及救援的损耗、补给、保障都在“军民”之间进行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不可回避的协作与融合。同时,国防的需求又必然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而在国民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更能对国民经济起到引导、调节、刺激作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加强转型发展,又好又快增长,能起到助推作用。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国防与军队建设道路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上世纪50年代,提出“军民两用”思想。他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军工企业生产实行军民结合的思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国防建设要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调、自主创新”的指导方针。这些都传承着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与时俱进地提出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指导方针。进入新世纪,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要求与时代特点,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鲜明战略思想,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是一种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正确指导思想。郝主任,请您谈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

郝首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就是要实现在宽领域、高层次、深程度上把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一个整体科学体系谋划军事与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看,军民一体化,就是要发挥两方面各自的优势,实现各种资源优势的交流、融合,在两者之间架设起一个桥梁,使生产力和战斗力相互转化与传递。在静态的潜心研发与动态的信息传递上相互支援与借鉴,形成相互牵引、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良性传运机制,促进我国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全面提升,长远发展。从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来看,就是要站在顶层的高度视角思考、考虑问题。在仔细分析各自差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全局调控、科学规划,使彼此相互有机协调,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之和,从而实现整体的有机联动、凝聚效应,推动整体发展跃上新台阶,实现质的升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民融合所探索的实践看,军民融合,优化接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我国在航天、电子等工业基础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就是在发展国防建设中奠定和发展起来的。

记者:郝主任,请您谈谈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发展进程。

郝首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差异于西方经济制度。它以公有制为基础,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优势。在当前推进军民融合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从现代军事企业发展的印证看,国家经济实力本身就是国防实力强大的重要体现。公有制的雄厚经济基础,为军事经济的强大提供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国家凭借这样的实力宏观调控,能够做到协调两者关系,实现尽量减少和降低两者矛盾,把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到两者之中。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这条主线,将军民融合纳入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中,在优化结构中实现双赢,在坚持依靠科技力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走出新路子。

记者: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高度统一,如何厘定“军民融合”的发展目标呢?

郝首阳:党的十七大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亿万人民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他国,但经济的振兴需要国防事业的坚强保障,而国防事业的强大又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所以,中国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必须充分考虑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将两者统筹于战略思考地位。

记者:郝主任,请您谈谈如何确保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

郝首阳:要确保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军民融合的提升,为的是维护祖国的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永远不称霸。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始终要加强党的领导。我国建国60多年来取得的军民融合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现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从党的奋斗目标的高度,统领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设计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凝汇全党智慧,通过国家法律程序,科学制定有关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计划,最终实现利国、利军、利民之路。

记者:在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思想上、观念上进行哪些转变呢?

郝首阳:第一要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突破传统思想。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实实践中,克服自成体系的思维定势和本位主义的思维定势。要开阔视野,逐渐消除行业或块状壁垒,克服各自为政的局限。第二要从整体利益、效益出发,消除自我利益为上的狭隘观念。第三要转变观念,就是要进行观念革命,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立足中国实际国情,面对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探索。克服“小而全”“本位主义”思想,以最新、最前瞻的思想理论分析现状,解决问题,预想未来。要有勇气打破各种体制、机制上的条条框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创新实践,创新理论。

发展战略研究篇5

关键词:氧化铝;Dt公司;宏观调控;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50-01

1研究背景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下滑。尽管西方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原铝终端用户如汽车行业、建筑业等行业情况依然低迷,用铝需求不足也导致铝库存持续走高。这种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无疑抑制了原铝的需求。作为原铝的主要原材料――氧化铝,其需求形势变化自然也不难推测。2008年国内氧化铝产量达到2278万吨,2009年1-6月份,全国氧化铝产量1062万吨,同比下降4.6%。氧化铝价格在08年初尚在4000元/吨左右,年末降到2000元/吨以下,整个氧化铝行业陷入困境,呈现全行业亏损状况。Dt公司于2002年登记注册,现注册资本金2.55亿元。主要从事铝土矿的开发和冶金级氧化铝的生产、销售。设计产能30万吨/年,现只投入了一期项目,产能为15万吨/年。公司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严重亏损,金流枯竭,如何在这场危机中走出困境,先求生存,再谋发展,调整公司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成为公司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2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2.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我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策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以及4万亿投资计划,对国民经济的止跌回升起到了关键作用。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年Cpi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央行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Cpi同比上涨-1.5%,当季新增人民币贷款2.8万亿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累计Cpi同比上涨-1.1%,人民币贷款新增7.4万亿元。宏观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但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2.2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1)现有竞争者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氧化铝受到来自国外竞争者的巨大威胁。由于国外诸多矿业及铝业巨头在资源、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加之欧美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有色金属需求明显下降,氧化铝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美国世纪铝业公司、印度国家铝业公司、俄铝联合公司等巨头作为主要的国际竞争者,对国内氧化铝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威胁。中东地区以其能源优势,在建和拟建氧化铝和电解铝规模很大;俄罗斯铝工业具有电价低的优势,这些地区的铝工业都将对我国铝工业构成重大威胁。在国内,截至2008年底,作为央企的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铝业氧化铝产能为1108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比重下降到35.10%。

(2)潜在竞争者分析。

在Dt公司所处的西部地区,中铝集团、中电投集团等中央企业掌握着铝土矿、煤炭等主要资源。中铝集团南川分公司一期80万吨/年氧化铝新建项目投产,中铝集团贵州遵义尚稽80万吨氧化铝正在兴建、中电投集团贵州遵义“务正道”120万吨氧化铝项目正在规划设计。预计未来几年,西部地区氧化铝产能将迅速扩大,达到345万吨/年。

(3)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在氧化铝的生产成本中,铝土矿和煤炭占了氧化铝生产资料成本的80%比重,其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对氧化铝生产成本的控制举足轻重。

就国内铝土矿资源来讲,我国现有的铝土矿资源仅够维持不到20年的生产期限,由于Dt公司地处西部内陆,运输成本较高,对当地铝土矿和煤炭资源依赖性很强。同时公司周边配套资源不足,导致原燃料采购价格较高,且在质量与数量上都得不到相应的保证,所以当前情况下,铝土矿、煤炭等主要原(燃)材料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远远优于Dt公司。由于氧化铝行业已经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加之国际竞争激烈,所以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非常强。

(4)替代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无可替代氧化铝的产品出现。

3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公司生产能力分析

公司主要从事铝土矿的开发和冶金级氧化铝的生产、销售,氧化铝作为电解铝的工业原料,产品单一,标准化程度高。公司采用先进的拜耳法进行冶炼,工艺和设备都很先进。

有两个不足之处,其一是公司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而现在只投入了一期项目,产能为15万吨/年,而国际、国内新建的大部分氧化铝厂的生产规模基本都在60万吨以上,Dt公司在行业内并无规模优势。其二为公司一期工程建设时已考虑了二期扩建部分投资,一些公用设施均按年产30万吨设计,现在生产中呈现出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增加了资产折旧,虚耗了公司利润。

3.2公司的成本分析

2006年至2008年由于原材料及燃料价格上涨,加之铝土矿等原材料品质不断下降导致单耗增加,氧化铝单位成本呈上升趋势;2009年公司减产运行,缺乏资金购买优质原材料而消耗库存品位低材料,各项单耗继续升高,单位产品固定费用摊销额增大,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公司在现行市场条件下按照满负荷组织生产,则直接材料成本为2617元/吨,完全生产成本为3414元/吨,距现有市场销售价格2600元/吨(2009年9月)仍有相当的距离。而国内主要氧化铝企业完全生产成本在2200元/吨左右,从行业对标的角度看,Dt公司单位生产成本在行业内缺乏竞争力。

3.3公司的效益分析

Dt公司于2005年12月开始进行带料试车,2006年2月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氧化铝产品,公司在2006年和2007年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分别盈利3699万元和2468万元。

2008年因国内氧化铝产能的急剧膨胀,供需矛盾凸现,加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氧化铝价格暴跌,氧化铝行业经营环境急转直下。由于经营状况日趋恶化,Dt公司自2008年9月下旬开始调整生产经营方式,10月份开始限量生产。因产量小,流程中在产品氧化铝量却非常大,且公司基本上停止了对外采购业务而以消耗库存原材料为主,因此原辅材料价格下跌对公司销售成本影响不大,相反因公司产量仅为满负荷生产时的1/4,材料的消耗特别是燃料动力的消耗增幅较大,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高居不下。公司2008年亏损5219万元,2009年1-8月累计亏损10292万元,预计全年亏损近15000万元。

3.4矿业资源分析

2008年,政府将a县某矿山资源给Dt公司,矿山资源储量2867万吨,公司取得采矿许可证,目前完成矿山设计,处于建设初期。根据估算,该矿山投产后矿石成本约230元/吨。按照现行外购同品位铝土矿合同价格290元/吨计算,每吨矿石可节约成本68元/吨。矿山每年可产20万吨矿石,每年可节约采购成本1360万元。按照现行外购同品位铝土矿合同价格290元/吨、近期储量为200万吨计算,矿山价值估计为5.8亿元。如果剔除矿石成本215元/吨,储量200万吨经济效益达1.5亿元。

4公司战略的确定

Dt公司的长期战略是抢占矿产资源、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强化管理、树立品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氧化铝行业中逐步做强做大。对于公司目前的所处的环境而言,公司的当务之急是解决产品生产成本高于行业成本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市场渗透战略只能利用现有的产品去打开市场,然而现有的产品成本远远高于市场价格,所以市场渗透战略在目前来说对公司的发展是不可行的。而产品开发战略是针对现有市场开发出新产品,抢占市场,对于氧化铝产品本身而言,是一个标准性的产品,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提高各项物理指标,对目前氧化铝市场价格低迷,需要降低生产成本而言无关痛痒。收缩战略对于一个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来讲,主观上根本不能接受。

发展战略研究篇6

>>基于Swot分析的延安市某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的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基于Swot分析的军工企业民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环境分析的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的卷烟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教育超市的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福州环境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农家书屋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法库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南京市酒店式公寓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辽宁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株洲市外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苏仙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恩施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节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邵莹莹.城市交通枢纽项目范围管理研究.天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3]刘露军.土地招拍挂与竞买――土地竞买理论与案例详解2008.01.01,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王春强.北京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5]郑德高、杜宝东.寻求节点交通价值与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探讨国内外高铁车站与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规划.2007Vol.22.

[6]高铁主体案例研究――法国高铁和日本新干线.中国房产信息集团.http:///link?url=x-gx-anygD2t-t_84Q-knrU2R4abiHYZ_kyvwgJZ6_Laf6BXwnmQ5pKQoCv506mKeYZ17mn7wG-H46inot-ow0DGd2Q_JqwankrDLi4mpd7.

[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10.01.

[8]庄焰,王京元,吕慎,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项目融资模式研究.建筑经济.2006.09期.

[9]希尔,琼斯,周长辉.战略管理(中国版).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10.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11]新华网.金秋最美佳节情――记总书记考察国庆期间北京安保,交通和旅游工作.2009年10月8日.http:///politics/2009-10/08/content_12192314.htm.

作者简介:

发展战略研究篇7

关键词:塔城交通量战略

中图分类号:U4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032-02

1国内外交通发展趋势

1.1公交优先

1.1.1首尔新型公交革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首尔人口不断增加,私家车作为一种出行方式迅速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另外随着地铁线路逐渐投入运营,公共汽车所占市场份额开始急剧下滑,公交公司亏损十分严重。因此首尔政府进行了公交改革,主要体现在:(1)全新收费系统。车费仅按出行总距离收取,而不按乘坐的交通工具收费。(2)全新公交网络。红色市郊快线公共汽车将各卫星城之间、卫星城和首尔市连接在一起。蓝色干线公共汽车则在首尔市内的各区域中心之间或沿着主干路运营。绿色支线公共汽车包括社区公交车,它负责提供区间服务,将乘客运至地铁站和快速公交车站。黄色环状绕行的公共汽车则在市区中心提供区间服务。同时还设置中央公交专用车道,避免对右转车辆造成的干扰。

1.1.2巴黎公交倡导方式

(1)红色通道。对公交车道严格保护,设置供公交车和出租车专用的车道;对公交车站严格保护,只允许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公交车在公交线路受阻或中断的情况下可自由出入普通车道,而此时其他车辆同样需要让公交车先行;在单行街道设置“逆行公交车道”。(2)出租车。法国出租车有权在普通车道和公交专用车道上自由行驶,可以随时停车卸客。(3)公共自行车。2007年,巴黎从政府层面启动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Velib”。到目前为止,巴黎共有近2000处租赁点,近30000量公共自行车。

1.2HoV车道

美国等交通发达国家为减少道路交通拥挤,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出为载客人数较多的车辆提供道路交通优先权的概念。HoV(HighoccupancyVehicle)即“高占有率的车”,指载客率多的车辆,国外称专门供HoV车辆行驶的车道为HoV车道或钻石车道。并规定可以使用HoV车道的车辆包括:公共汽车,乘坐2人或以上的小客车(Carpools)或货车(Vanpools),以及出现紧急事件的车辆(emergencyVehicles)。为解决繁重的交通问题,纽约市采用了HoV优先的政策导向,来鼓励使用多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如:在长岛高速公路,一出口,就会见到路牌上写有“多人乘坐的车辆”(HoV)专用道。该HoV道只允许乘坐3人或3人以上的车辆行驶。如果车内不到3人而使用HoV专用道,将受到100美元以上的罚款。HoV车道位于高速公路的内侧,是最安全、最快捷的一条线(内侧行驶的车辆最少受外侧行驶车辆的干扰)。我国城市目前尚缺关于HoV优先的规划及政策,实行的主要是公交优先,而非HoV优先。但近年来各大城市小汽车数激增。由于汽车生产、购买和使用的刚性,轿车使用者和制造者,不会轻易放弃已投入大量资金的运输方式。因此,不论政府采用怎样的方式鼓励人们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小汽车购买者的汽车出行方式也较难改变。

2塔城概况

塔城市位于中国西北部边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处天山北部,塔城盆地西北边缘,塔尔巴哈台山南麓;中心城区东距乌鲁木齐市530km。其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东与额敏县毗邻,南与裕民县相邻。塔城市市域辖1市、2镇、4乡、3场、农九师3个团场、1个农村社区。2011年塔城市市域常住人口为170441人,其中地方人口153715人、兵团人口16726人,暂住人口8735人。塔城市境内居住的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达斡尔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6%。

3基于总体规划的塔城市交通量预测

3.1交通小区布局

规划参考现状居民oD分布,结合总体规划中的功能结构和居住分区,按照居住-生产-中心区的布局模式,考虑到塔城市中心城区仅三个街道和二工镇,依照城市发展形态、规划路网布局和河流、水系等自然隔阂,划分成20个交通小区,归为综合区、出发区和吸引区三大类型,并赋予相对应的出行量。

3.2出行预测

至2030年,居民出行特征在空间上呈现以核心区为中心的放射+网状交通。主要体现在伊宁路-光明路-巴克图路的东西向机动车走廊和规划一号路、塔尔巴哈台路两条南北向机动车走廊。对外交通方面,主要集中在东部伊宁路城市入口和南部火车站和高速公路入口。考虑到塔城市城市规模不大,居民出行多选择步行和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加上塔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特别是公交系统基础薄弱,公交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时间内很难作为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因此将居民出行结构调整为公共交通(公交车、出租车)∶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私有小汽车∶其它(摩托车、通勤车)=25∶50∶15∶10。

3.3道路网机动车分布

在2030年总体规划路网系统下,城市主干路承担了中心城区机动车交通量的60%,相较现状的比例有所下降,整体路网的机动车交通分布重心以老城区和新城区中心区为主,偏重于城市中北部区域。老城区和新城区中心区周边因无快速路,导致主、次干路的机动车集中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特别是中心区周边东西向主干道不够通畅,随着未来交通量的增加会造成一定隐患。根据交通量预测,2030年伊宁路-光明路沿线平均路段高峰小时的双向机动车流量为2500pcu,饱和度0.8~1.0,特别是老城区中心地带饱和度基本趋于1;新城区多数主干道双向机动车高峰流量为2000pcu,饱和度为0.6~0.8;规划其余主干路重点解决伊宁路-光明路和老城区中心的交通饱和问题,一般双向机动车高峰流量为2000pcu以下,饱和度0.4左右,交通流基本顺畅。最终得出至2030年,居民一日出行总量为128万人次/日,其中机动车日出行总量约为30万标准车次;城区机动车总量7万辆左右,千人拥有率220辆,其中汽车4万辆,摩托车3万辆;公交出行比重由现在的7%增至20%左右,其他机动化出行由现在的19%增至50%左右;公交车辆由现在34台增至385台;出租车由现在的436辆增至960辆。

4塔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4.1用地布局与道路交通协调发展

(1)从城市空间布局上考虑道路交通量的分布问题。从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看,新城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3条带上:伊宁路向西延伸一直到工业区,新区中央大街(2号路)和塔尔巴哈台路。而且在这几条公共服务设施轴上形成城市的四个中心,分别是:新城区北中心、老城区主中心、新城区南中心、老城区东湖片区中心,从空间分布上比较均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结构为:“一横、两纵、四核心”这种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大大分散了交通。从本质上解决了现状交通向心集聚的问题。

(2)道路交通形式与用地的对接。道路交通系统结合用地布局需要,在路网结构、道路等级、断面形式等方面,符合规划对用地功能的要求,促进城市发展。例如设置畅通的主干路网络,结合城市空间拓展趋势和方向,将各个城市组团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各组团的联系,减少出行时耗;组团内部道路系统结合用地功能布局,在保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可形成局部特色路网。

(3)道路交通对城市功能开发的促进。交通的可达性与提供的公交便利性可以影响土地开发价值,因此,需要将重要交通节点的建设与城市公共开发结合起来。在旧城区结合公共中心设置公交换乘枢纽,提高公共中心的可达性;利用铁路车站的建设机遇,设置包括客运、公交、停车、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换乘中心,并围绕换乘中心布局公共副中心,带动城市开发,提高土地开发价值和利用效率;在城市其它组团内部设置公交换乘节点,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

4.2以公共交通和慢通发展为核心

随着塔城市未来的发展,居民出行距离和城市交通总量会随之增加。因此,首先需要从各方面减少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在尽量短的距离内解决职住转换问题等;其次需要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来缓解城市道路占用问题,避免出现道路的拥堵现象。所以必须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发展为核心,促进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转换,形成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结构,既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因此,城市交通应以公交、慢行优先为发展原则,从设施布局、政策鼓励、税费制度等方面促进公交的快速发展。并且,远景可以通过toD发展模式(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来带动新城的建设以及各城区间的联系。

4.3口岸与城市发展协调策略

巴克图口岸是塔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促进口岸发展与中心城区发展的协调能够促进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具体在交通问题上则体现为口岸与城区的联系畅通、便捷。

目前巴克图口岸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主要由巴克图路承担,线路单一,随着口岸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完善、以及两侧用地的不断开发建设,巴克图路的通行压力也将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未来应根据口岸发展的需要,积极对接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干线公路的运输能力,以满足口岸运输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国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战略思路[J].综合运输,2013(1):4,40.

发展战略研究篇8

关键词:高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广泛开展,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逐步由注重扩大规模向注重提升质量转变,由此我国高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也使高校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自身特点与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发展战略,并规范实施,已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重大、关键而紧迫的任务。

一、新时期高校发展战略研究的问题凸现

1.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不力

由于我国高校多数实行非完全自主办学模式,高校的投入、生源保障等完全由国家确定,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自主发展理念还未成熟培育。有的高校校长管理具体事务太多,没有太多的精力注重战略层面的思考和研究,在发展战略管理方面对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的认识不足,造成至今仍有很多高校尚未开展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有的高校战略管理实施能力不足,没有真正实现以规划促进管理、以战略引导发展的作用,制定的发展战略与实际工作没有太大关联;多数高校在发展战略制定的组织工作方面还未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2.缺少理论支撑,经验不足

我国高校发展战略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统一的观点,更未进行深入研究,造成各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普遍存在困惑和尴尬。各高校在研究、制定和实践过程中,只能分别按照各自的理解、认识,借鉴国外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编制方法和原则,开展本校的发展战略编制工作,造成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编制的发展战略规划无法得到确认和定稿,并最终影响学校上下的认可和坚定执行的信心。与此同时,由于战略研究和制定、战略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缺少经验的总结和正确的指导,不少高校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3.缺乏战略分析

高校制定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以及高等教育形势发展需要。高校只有从战略层面上认真分析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所处地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所处行业的发展需求、学校内部的资源情况等基础上,才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考虑到不同地域和行业状况、不同高校的类型和资源都不一样,高校的发展战略也应是不一样的。而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发展战略模仿的多、创新的少,近期考虑的多,长远考虑的少,事实上模式几乎趋同,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不深入。

4.忽视特色和优势

好的高校并非都是综合性的、研究性的,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目标,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不同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综观当今国内高校,多数高校都在向着同一种模式转变,办成综合性大学,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高校发展战略迷失在高、大、全的盲区中,特色发展战略总是被其它战略所取代,综合型总是为多数高校所推崇,给人的感觉是统一化、感性化,缺乏理性,缺少灵活性。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

1.战略理念的制定

战略理念侧重于围绕如何实现阶段性的战略目标而应遵循的战略指导思想,是高校确定战略重点措施和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正确的战略理念能够反映未来高等教育规律并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能够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能够指引高校应该怎样发展的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教育思想观念。

高校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关键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存在。因此,高校战略理念的确定,要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同区域发展实际,确立使命与愿景,建立积极向上的、追求真理的、崇尚科学和学术自由的大学文化基础,强调追求真理与探求知识的责任,强调培养人才的责任,强调高校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以此确定学校发展理念。高校发展战略理念的确立关键在于学校领导者及时洞察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把握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将外部环境变化与高校的发展使命、愿景,大学文化和精神进行很好地结合的基础上形成。

2.战略定位的制定

高等教育和众多著名高校的发展历史表明,高校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它关系到高校的方向选择,关系到高校在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高校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是保证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高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由于类别不同,不同的高校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确定高校的办学定位,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不能片面追求特色和个性,应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点、趋势与学校在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很好地统一。把握好长远与近期的衔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确定的发展目标。考虑现实与目标的结合,将现实与目标、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做到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强调战略定位的延续性、协调性和创新性。切实理清高校办学层次定位是在培养研究生层次还是高水平本科生层次,理清办学类型定位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还是应用型,理清学科发展定位是属于综合性、多科性还是单科性,理清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术型、复合型、专业型还是职业型等。

战略定位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应在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形成高校所属的办学类型、所处的办学水平的清晰图景。如果高校的战略定位不准确或发生失误,战略理念再优秀,战略规划再具体、科学,都将徒劳无益。

3.战略目标的制定

高校的办学目标体现办学活动主体在对办学规律把握基础上的价值追求,是对高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思考,它既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更指导办学实践,指向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是高校制定发展战略时,从战略层面设计的发展目标,是联系战略理念和具体战略之间的关键纽带,是制定具体战略的主要依据。

高校战略目标是要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问题,即明确学校在世界、国家、地区或行业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应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需求、高校的发展定位,以及高校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不足等情况而制定,应是一个全面的、相互协调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它既包括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也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分项目标,他们以高校总体目标为核心构建成一个有机的目标体系。

总体发展目标决定着其它目标的方向和水平,必须表明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水平等方向性因素,以及区域范围、时间期限等限定条件,也可以加上办学层次、国际化程度等。

办学规模目标包括高校在校生总规模、各层次学生规模、各分校学生规模、年度招生规模,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或接收留学生规模、毕业生就业率,应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高校办学条件、师资规模和水平、毕业生就业率等情况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包括专任教师队伍、实验教学队伍、管理干部队伍三个方面。专任教师建设目标应包括师生比例等规模指标,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员结构、年龄结构等结构指标,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数量、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最重要的是学历结构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总体教师的比例、院士数量、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等指标,他们是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关键因素。实验室教学队伍建设目标主要考虑在数量和水平方面能否满足实验教学需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在于与学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规模以及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包括干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应视学校现状分别确定。

学科发展目标包括学科总体应达到的水平学科特色和具有相对优势学科群的构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数量,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教育部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数量及学科发展平台目标等。学科发展目标的设定应尊重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趋势和特点,不应按需求和意愿设定。

办学条件目标包括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均计算机台数,以及各类教学实验基地数量、科研实验室规模、校内外实习基地等。这些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可以参照国家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另一方面,也应根据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选择较高标准确定。

三、高校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高校在完成内外部环境分析,明晰了自身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之后,必须强化战略的路径选择,建立一套战略选择的方法,对实现目标的措施、方式、方法进行设计,对高校建设和全局发展做出谋划,选择并实施有利于高校发展的战略,确保高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1.明晰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

高校有很多种发展战略,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必须选择一组容易管理的、最有吸引力的备选战略,并确定这些战略各自的优势、劣势、利弊。高校的层次、定位千差万别,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重点突出的原则,以保证重点突出,便于学校发展战略的宣传、认识和理解和执行;必须建立科学的选择方法,充分考虑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未来预期的校园文化,只有在相互包容和相互促进的情况下,所选择战略才能被成功地实施。因此,充分明晰高校自身的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特色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而且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特征,它体现在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大学文化等诸多方面,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

走特色发展之路就是要实现优势发展,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用高校某些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形成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并以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的一种追求。走特色发展之路就是要实现差异化发展,不仅表现在学科专业的差异上,还表现在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以及管理风格、校园文化的不同上,形成于有别于其它学校的一种特有的内涵、标志和品牌。

2.注重实效,强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高校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是重要,而战略的实施则更为重要。一般认为,高校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行政性管理工作,是在高校最高管理层的监督和指导下,由学校的中低层管理人员实施具体操作的,高校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战略实施的组织。高校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高校的组织结构,一个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是高校发展战略实施的根本保证。

战略是通过组织来实施的,组织就是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同心协力工作的人员的集合。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决定了它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予以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对于高校来说,高校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是根据国家有关要求设置,一般较为稳定。但高校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可随着高校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因此,为达到和适应高校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高校必须对其组织结构及其职能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设置专门的管理和实施机构,完成基于实施高校发展的一套战略、一套机构和一套制度,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的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则渊,李海波.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发展战略模式研究,科技与经济,2006,(3).

[2]周松.全球化时代我国高校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18).

[3]田建国.用科学发展观思考高校发展战略.中国教育报,2006-02-14.

发展战略研究篇9

【摘要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粮食”,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

【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p.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p,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j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j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管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管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28~36。

发展战略研究篇10

关键词: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490.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159-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美国作为全球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成功的产业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1.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1.1力保美国在信息产业技术最前沿的领先地位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由政府精心选择并牵头组织部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有助于产业技术领先地位的维护的重大科技项目。随着冷战结束,继“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后,美国政府看准信息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相继推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长期研究的重大项目。如1993年推出的“国内信息基础设施”(即nii,“国内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及1994年提出的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即“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议,2000年的“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计划”(it2)等。美国政府力图全面控制和抢占新时期科技制高点、保持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优势地位。美国于1991年颁布了《高性能计算法案》,并据此在1992-1996年间实施了《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HpCC)。该计划的目标主要是扩大美国在高性能计算与通信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并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技术和应用软件。在1991年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国家的关键技术》的报告提及的6大领域22项高技术发展计划中,“信息与通信”单列1项占7项,该报告对美国在90年代的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总的要求,是其保持全球技术领先地位的重要支持。2004年美国投入巨资推行一系列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被称为“美国创新的基础”的重大研究发展计划,确保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

1.2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力保在计算机领域的“一超”地位

计算机产业是美国的战略性产业,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使其计算机产业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为此美国政府通过对长期基础性研究资助、资助计算机研究的基础设施以及为发展计算机产业提供人才,来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信息产业的全球化看,美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它主要负责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以及系统集成,控制着核心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以pC为例,CpU由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美国还是计算机的标准制订中心、研发设计中心。

美国一直试图并保持着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领先地位。2002年日本宣布其开发的超高速计算机(neC的“地球模拟器”)的运算速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即美国的aSCiwhite系统)速度的5倍时,美国政府马上提出一个发展超高速计算机战略,并在橡树岭实验室建立用于开放式科学和工程研究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为占领21世纪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制高点,美国政府于上世纪末还推出多项跨世纪的发展计划,如100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计划、开发未来芯片及在2010年前发展10项高新电子技术等。未来芯片的储存能力将是目前速度最快的芯片的1000倍,使用这种芯片的微机系统,其运行速度也将是目前速度最快微机的100倍等。

1.3通过实施标准战略谋求在信息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标准战略是美国促使信息产业在全球保持绝对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之一,强调把美国的标准哲学及标准推广到全世界,试图建立全球统一标准。美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信息产业,美国把产业自愿原则及美国标准推向全球,明显是有利于美国信息产业界的。美国标准协会在发起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后,通过有利于美国信息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国际合作:1987年劝服了iSo和ieC两大国际组织,成立了“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第一届联合委员会”,为美国在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制订中赢得了优势地位;劝服国际电信联盟(itU)等采纳“产业界自愿同意”原则重新修订其标准;从1989年开始和东欧、远东、环太平洋和中南美洲地区的标准合作。1995年通过的《联邦技术转移促进法》等,都在技术标准方面更加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2000年下半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等出台了《国家标准战略》,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使美国标准更容易被国际市场接受。2005年12月,《美国标准战略》正式签署,2006年4月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宣布启动《美国标准战略》执行情况追踪系统。

1.4借助信息产业战略实现美国的全球化战略

在信息基础化建设在美国本土取得成功后,美国进一步制订相关政策,为美国信息企业向全球发展提供支持。实施nii和Gii计划之后,美国信息产业的框架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而美国的信息企业也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为了使这种优势能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就必须为信息企业的全球扩张清除障碍。因此,这一阶段美国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目标主要集中在继续放宽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并在世界范围内为信息业开拓市场而努力。美国还企图通过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地位强化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在美国加速信息技术的全球化扩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所需物质技术基础的同时,在美国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随着因特网、电话线和卫星信号从美国走向整个世界时,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和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地输入到世界各地,“美国首先地位”被推销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无疑是对美国政治地位的一种宣传。信息技术便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保证与巩固美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的。与此同时,这种居领先地位的信息技术,使美国在军事行动中重拾其军事信心,极大地增强了其军事实力。美国正利用着这种军事优势,使其转化为后冷战时期支配力量,以图实观其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

2.美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举措

2.1政府通过宏观科技体制组织、协调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制订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政府主要从宏观上把握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突出政府的导向功能[1]。政府成立一些特定的政府组织,发挥其政策咨询和管理的职能支持信息产业向全球发展,1993年美国在原有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之外又成立了内阁级的国家科技委员会。政府采取一系列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借助政府的规制实现信息产业重要领域的跨越式飞跃。比如,正是在美国政府的统一规制下完成了在电视领域抢先推动数字电视,在移动电话方面,美国没有沿袭欧洲的思路,采用了比GSm更先进的CDma系统。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计划正式颁布则通过建立一流的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把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计算机网络化,加强产学研协作和以信息化为先导的信息科技开发创新和科技成果商品化。

2.2全面发挥政府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①美国政府不断投入巨资直接资助信息技术领域一系列项目,利用税收手段来间接刺激投资。信息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开发研制和广泛应用基础上的。从开发研制上看,企业尤其是大的信息开发企业是开发主体。以1996年为例,在美国总共1843亿美元研究与开发支出中,联邦政府支出为162亿美元,其余均为企业投资。如微软公司从1989至95年间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与其经营利润比值均在1/3~1/2之间,1995年一年间就投入研究开发费用8.4亿美元[2];②政府重视推动信息技术的商业化及其扩散。一是发挥国防工业的主导作用,注重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移。联邦政府决定,全国700多个长期从事军事研究的联邦实验室将现有预算的20%左右用于与工业界合资兴办民间企业,对“军民两用”的技术如计算机程序、电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与开发给予扶持,既利用新技术合作开发新一代产品,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就为高新技术产品开拓了市场。二是通过政府采购为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提供了初始市场,如在集成电路方面,在硅谷成立初期,其订单有l/4来自政府;③政府积极干预对外贸易、为美国信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如通过减免或取消信息产品的关税促进信息产品出口。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公布了国家出口战略,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六大重点出口产业。美国政府积极参与wto的创建活动和apeC谈判,并不惜代价动用包括外交压力在内的各种手段为信息产品开拓国际市场。1996年美国提出的《信息技术协议》主张取消信息产品的全部关税,1997年提出《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文件》号召各国政府尽可能地鼓动和帮助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应用,建议将互联网宣布为免税区,1998年美国又促使132个wto成员国的部长会议通过了互联网零关税状态协议。

2.3通过灵活的信息产业政策保证国家产业战略的实施

一方面,为了保持信息产业的自由竞争,美国信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和完善竞争法律,在微观层面上任由企业自主创新、自由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3]。如1996年美国克林顿总统批准了新的电信法案,对有关法规政策中不利于自由、开放、竞争的都要进行修改,在电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信息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对微软进行拆分,因为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已经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并且目前还没有能够同微软相抗衡的软件公司;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加剧的形势要求,遵循在全球范围内国家整体战略利益最大的原则发挥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从而积极参与全球垄断性竞争。例如,在传媒业和网络技术业,美国在线公司(aoL)以1640亿美元的天价并购时代华纳公司时,政府出于同欧洲同行竞争的战略目的而未对此予以反对。此外,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通过信息产业政策维护创新环境,确保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发展。美国鼓励私营信息企业发展,如鼓励私营企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并给以税收、信用担保等多方面的优惠,以保证经济体的活力和企业的竞争水平不会下降。

2.4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基地的作用

美国的硅谷被认为世界信息产业集群的成功典范,聚集了9324家高技术公司,其中60%为以it为主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如思科、太阳微系统、惠普、网景、英特尔等世界最著名的it公司。硅谷信息产业奇迹般地发展固然有很多因素,如大小与企业之间的密切配合、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资本的支持等,但其发展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和调动创业者的积极性,起到了催化剂和剂的作用,如放宽政策、明确产权、允许技术入股等。通过订单方式美国政府多次向硅谷一些信心产业项目提供联邦补贴,用于研究开发。如仙童公司、网景在成长过程中都获得了美国政府投资的研究项目的支持。政策优惠方面,加州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加州投资政策与指南》,包括鼓励政策、企业保护区、雇佣信息查询和雇主附加值服务、金融援助、地方政策鼓励等。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些影响企业改革和创业的法律,如专利法、反垄断法、移民法等,这些法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硅谷信息产业的发展。

2.5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促使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

人才战略是美国实现信息产业战略的关键,尽管美国科技人员数量超过了日、德、英、法四国的总和,但随着信息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美国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了人才不足的缺陷。为此美国政府专门出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政策,美国政府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花重金培养高技术人才,专门投入巨资培训it人才,支持企业进行的培训活动,以此来加速人才培养,为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高薪引进高技术人才,鼓励外籍高科技人员长期留美工作。如针对it产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急需大量外国高技术人员的特点,1998年美国国会将外国赴美高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额扩大到11.5万人/年,这导致了it产业成为全美中外国雇员最多的行业。

知识产权战略是美国政府为了使美国在全球范围保持信息技术的先发优势而采取的战略,是美国最为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美国总统卡特在1979年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此,美国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以保持美国在信息技术中的霸主地位,成为美国企业与政府的统一战略。此外,有关信息法、集成电路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计算机软件法和商标法等的出台,也促进了信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美国根据国家利益和美国企业的竞争需要,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传统知识产权法律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扩大保护范围,加强保护力度。

2.6坚持扶持中小型it企业与大企业战略并举

美国政府积极扶持信息技术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其技术开发。信息产品和信息高技术具有产品周期短、高成长特点,决定了中小信息企业技术开发是其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源所在。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如对小企业先进技术长期投资收益实施税收优惠、通过创办技术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实验场所等予以扶持,大大提高了开发成功率。同时,美国政府注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是突破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朗讯、英特尔、iBm、摩托罗拉、微软等是推动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它们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开发。

参考文献

[1]郭春侠、谢阳群.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5(7):218.

[2]迈克尔、科索马罗.微软的秘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

[3]郭春侠、谢阳群.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5(7):218.

[作者简介]朱桂华(1964-),女,副研究员,理学硕士,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