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0:05:49

红细胞篇1

[关键词]全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溶血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9(a)-0025-03

随着目前献血宣传工作的强化,人民献血意识的增强,我国的献血量在逐年的增加,为了保证这些血液能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必须对血液的贮存加强管理。而贮存期溶血现象的发生是贮存面临的主要问题,所谓的溶血是红细胞膜因各种内在或外界的原因受损使其细胞内血红蛋白流出,导致血液成分破坏,血液颜色加深。当溶血率达到一定值时严重的影响临床用血,对输血患者有潜在的隐患,依据临床数据显示血液贮存期越长其溶血现象越容易发生[1]。而临床用血主要有全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悬浮红细胞血液,血为液中的白细胞会引起很多疾病,也是多种疾病的热源,所以国外大都采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浮液[2],能够进一步的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但有部分文献报道[3]去白细胞的过程会增加溶血的风险,为了探讨不同血液在贮存期的溶血率,为临床贮存用血提供参考指标,该研究于2013年3―8月该站收集的90袋每袋200mL的血液,将同等样本血液通过不同分离及过滤方法,分析其溶血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次性的200mL去白细胞过滤血袋(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管械(准)字:20023661071号)60套,由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提供的普通血液四联血袋(国食药监械(准)字2004第3660460号)90套,低温操作台、离心机、无菌操作台、4度血液冷藏柜(北京福意电器有限公司,型号FYL-YS-66L),红细胞保存液,简称map(主要成分包括枸橼酸盐、枸橼酸、葡萄糖、腺嘌呤、磷酸盐等)。

1.2方法

1.2.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的制备i组应用一次性200ml普通血液四联袋采集2012年4月―10月的全血30袋,放入4度冰箱中12h,冰箱的温度为(4±2)℃,12h后在无菌环境下用离心机离心15min,离心机的转速为2820转/min,静止后去除上层溶液,在低温环境中按照白细胞过滤血袋操作,操作环境均为无菌环境,空气经过紫外线杀菌,地面经过氧乙酸消毒,操作中手均用75%的酒精消毒,实验过滤后加入map保存液可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液。将此方法得到的血液标记为去白悬红i组。

1.2.2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备ii组应用一次性200mL普通血液四联袋采集2012年4月―10月的全血30袋,放入4度冰箱中12h,冰箱的温度为(4±2)℃,12h后在低温无菌环境中按照白细胞过滤血袋操作将全血进行过滤,然后将溶液继续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5min,静止后去除上层液,加入map保存液,可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液。将此方法得到的血液标记为去白悬红ii组。

1.2.3悬浮红细胞制备应用一次性200mL普通血液四联袋采集2012年4月―10月的全血40袋,放入4℃冰箱中12h,冰箱的温度为(4±2)℃,12h后在无菌环境下用离心机离心15min,离心机的转速为2820转/min,静止后去除上层溶液,加入map保存液可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液。

1.3样品检测

分别在7、14、21、28d从4℃冰箱中采取三组的血液样本,利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每个样品中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含量,游离红细胞蛋白的含量用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计算公式:红细胞溶血率(%)=游离红细胞蛋白浓度×容量×(1-红细胞比容)×100/血红蛋白浓度×容量×100

1.4统计方法

统计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3组样品贮存期游离红细胞蛋白的比较

3组经过7、14、21、28d后分别检查其血液中游离红细胞蛋白数,去白悬红i组与去白悬红ii组的游离红细胞蛋白数目都高于红细胞悬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组样品贮存期溶血率的比较

3组血液分别在7、14、21、28d取样计算其溶血率,去白悬红i组与去白悬红ii组的溶血率都高于红细胞悬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人体白细胞抗原的抗原性不强,特别是特殊体质人群,如孕妇、多次输血者、白血病、和非铁血贫血者、脏器移植患者等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白细胞凝聚素[3],这些人群中的凝聚素具有特异性,和自己体内的白细胞不会发生凝聚反应,但对外界输入体内的血液会发生凝聚反应,多数患者有发热和过敏的临床表现,过敏反应多为尊麻疹或斑丘疹,为了降低输血后的临床不良反应事件,临床上有在输血前可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但有数据统计输血前注射地塞米松并不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如果发生麻疹等过敏反应可注射扑尔敏50mg或者25mg苯海拉明,严重者应该马上停止输血,静脉滴注或者肌肉注射肾上腺,但这些药物的应用对特殊体质人群还需要慎重用药,且这些药物的注射不能直接同输血静脉注射,需要另一静脉注射,也给患者再次输血带来很大心理障碍,所以提高血浆质量预防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将血液中的白细胞过滤掉[4],有研究报道只要将血浆中75%的白细胞去掉就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5]。但血站有报告显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在保存期会出现溶血的现象,可能与过滤过程造成红细胞膜受损有关,也可能过滤仪器的型号、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有影响[6-10]。有研究表明在过滤过程中一些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差刚能通过滤膜,再通过过程中红细胞膜就会和过滤器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使得其结构受损,稳定性降低在存储中寿命较短,也有操作不当,如过滤前过早的对血浆品进行震荡、或者剧烈摇晃导致部分细胞受损,容易破裂[11]。

根据该研究结果,两组经过去白过滤的血液(去白悬红i、去白悬红ii)溶血率都高于未经过去白过滤的红细胞悬浮组,所以证明去白过程中确实可以破坏部分红细胞,使得溶血率升高,但是去除白细胞的两组溶血率也都低于0.8%,欧盟新标准规定在贮存期血液溶血率0.05)。结合该研究结果可得出去悬浮红细胞血浆更适合长期保存,因为其溶血率低,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少,但据临床反应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13-16],所以此方法适合长时间贮备的应急血液,但给患者输血时候应该主意观察患者反应。去白悬浮红细胞血浆更适于短期保存,虽然其溶血率偏高,但是却在合理的范围内,切能够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时间的发生,可以更好的应用临床。所以该研究认为可以再加强过滤技术后,在短期保存期内尽早的用于输血患者,可以更好的保证用血的安全,同时也降低了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后再次注射药物的伤害。

[作者简介]

[1]张亦弛,李美玲,方文.全血、去白细胞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600-601.

[2]李亚平.成分制备过程中溶血的原因分析及控制[J].北方药学,2013,10(11):127.

[3]袁中晶.滤除白细胞后血浆成分变化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22):5-7.

[4]田桂敏,王艳清,张松英,等.悬浮红细胞与全血在不同时间段溶血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4):291-292.

[5]罗圆圆,桂萍,潘继春,等.滤除白细胞对悬浮红细胞不同贮存期溶血率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28-729.

[6]夏维英,张网兰,蒋琼.不同白细胞滤除方式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溶血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7):646-647.

[7]刘晓,许岚,谢如锋,等.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在保存期溶血性指标的比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3):223-224,228.

[8]李澜.去除白细胞在该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现状[J].医学信息,2010,23(4上旬刊):1095-1096.

[9]刘文达,袁青,廖思红,等.去白细胞输血对地中海贫血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9):3554-3555.

[10]温秀明,胡劲辉,韦庆文.滤除白细胞血液的质量评价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7,7(3):361-362.

[11]徐忠,邱颖婕,林俊杰,等.制定悬浮红细胞类制品溶血性指标的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3):222-223.

[12]张艳华,马炳杰,梁玉琴,等.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07,29(3):245-246.

[13]庄秀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血的血液质量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21):101-102.

[14]浑守永,王玉芝.白细胞滤除对悬浮红细胞保存期间iL-1、iL-6、iL-8、tnF-α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6(20):535-536.

[15]范玉华,刘建宁,陈良.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在急救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6):464.

红细胞篇2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32-01

常规检查中,尿液的显微镜检验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出血点,许多不明原因的尿分析红细胞阳性。一定要用高倍镜检测红细胞的形态,分析是哪一段的出血,通过对尿红细胞各种形态的观察,为肾性与非肾性疾病提供快速鉴别诊断依据.对尿红细胞进行活体染色(Sm染色),采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类计数,对各种尿红细胞形态分类计数值应用RoC曲线性进行评价。了解不同形态红细胞在肾性与非。肾性血尿中的检测意义。结果:棘形、靶形红细胞及变形小红细胞只出现在肾性疾病组;皱缩、环形、影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均可出现,用RoC曲线评价正常、皱缩、影形、环形红细胞其aUC面积分别为96.5%,77.5%,63.3%和50%临床诊断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3%,11%,12%和36%;灵敏度分别为98%,84%,81%和77%;特异度分别为91%,60%,49%和40%;准确度分别为94%,76%,65%和78%。结论: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各种形态分类计数最佳分界值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棘形、靶形红细胞及变形小红细胞的检出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1、尿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前多数把尿红细胞分布曲线分为如下三种;①肾小球性分布(G型):红细胞容积小,高峰偏于低容积区的单峰,呈不规则分布。②非。肾小球性分布(nG型):高峰位于100FL左右的单峰,与血液分布相似,呈正态分布。③混合性分布(m型):具有G型nG型双峰的分布。BanK氏提出的尿红细胞平均体积

2、尿红细胞检查注意因素

2.1尿液酸碱度、渗透压的影响在酸性尿中,血尿呈酱油色,应注意与血红蛋白尿相鉴别。在酸性和低渗的环境中,红细胞易溶解,在尿比重低于1.007时,红细胞溶解度为100%,这样镜下仅见少量红细胞甚至缺如。

2.2解决方法作尿隐血试验即可获阳性结果,另外因为红细胞管型易破坏,要判定血尿是否伴有红细胞管型尿,需反复多次进行新鲜尿沉渣镜检,可在显微镜光路上加蓝色滤光片来提高检出率。

2.3收集送检尿液标本①最好采用新鲜晨尿。尿检阳性率高。②尿液要及时送检,放置过久易发生变化,还易被污染,影响化验结果。③清洁留取中段尿,尽量减少污染。④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收集尿液标本。

3、鉴别肾小球与紧小球性血尿

尿中红细胞增多,即为疾病现象,同时鉴别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是非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球性疾病,对临床极有意义。

3.1非肾小球性血尿;见于:①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女性月经污染尿液。②泌尿系统自身疾病: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可引起不同程度血尿。③其它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非肾性血尿特点为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质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3.2肾小球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4、尿红细胞按肾性红细胞(G类红细胞)和非肾性红细胞(n类红细胞)分类

G类红细胞分五型(G1-G5)特征如下;G1:红细胞带有芽胞或伪足突起,可呈大小不等,胞膜破坏,形成炸面包圈,球形、口形、花环形;当血红蛋白丢失后可形成带有芽孢、小伪足或小圈的双圈状/小环状结构,此极易漏检。G2类:呈小球形、小口形、小形;G3类:呈面包圈样、靶形;G4类:呈花环形或细胞表面有颗粒样沉积,G5类:红细胞不规则、破碎、裂形以及脱落的芽胞、细胞碎片。在肾性血尿中,畸形红细胞往往为多种形态(Gl-G5)同时出现。临床判断中常以G1)5%为界,G1)5%时诊断肾性血尿特异性可高达90%左右。

5、尿畸形红细胞评价

尿畸形红细胞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根据这一理论而发展检测方法包括:采用相差显微镜、普通光镜、普通光镜染色检查,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尿红细胞电泳等。

正确临床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尿沉渣进行十分仔细的显微镜观察基础上。目前已有尿红细胞计数器,其诊断尿畸形红细胞,尤其是对一些破碎红细胞、影细胞、小红细胞的正确估计中有较大价值。

红细胞篇3

【关键词】

全血;去白细胞全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

溶血是红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损或裂解释放血红蛋白引起血浆颜色改变,储存期末红细胞制品的溶血程度是评价保存红细胞质量的重要参数,常用溶血率来表示。虽然已有多种措施能提高红细胞在血液制备、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但红细胞离体后仍将增加溶血的危险,其溶血率并随保存期的延长而明显升高。红细胞制品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中增加了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标准,作者于2012年8~12月对全血﹑去白全血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采血用由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提供的采血袋与白细胞过滤器一体的四联袋(血液保存液为CpD-a;红细胞保存液为map,含腺嘌呤、甘露醇﹑氯化钠﹑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钠),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德国贺力士),低温操作台,分浆夹,热合机,无菌结合机,冰箱(4℃±2℃,日本SanYo公司)。

3讨论

由表Ⅰ可以看出,三种不同血液制品储存期末溶血率均低于0.8%,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但也发现储存期末溶血率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结果也显示,三种不同血液制品储存期末溶血率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虽然过滤前混匀及过滤使部分红细胞的稳定性和变形能力降低,增加了储存期末溶血的风险,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白细胞在保存期间破损导致的红细胞溶血,因为未过滤血液中存在的白细胞可能导致增加保存期间的溶血,由于在保存期间,白细胞破损并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和酶如过氧化氢和蛋白酶等,已有报道指出,保存期白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可造成红细胞溶血,破坏红细胞的代谢和活性。

本研究对三种不同血液制品储存期末溶血率进行分析,其检测样本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但由于样本数量有限,不能以偏概全,因为血液离体后虽然有保养液保存,但血液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细胞膜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红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变形性是影响红细胞变形性能及血液流动,特别是通过微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6]。因此为了提高输血安全,保证血液质量,血液在采集、制备和保存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全血必须完全抗凝,避免采血量不足或过多,未经充分抗凝的血袋中有可见凝块,切勿使用。②严格按按厂家说明使用白细胞滤器,成分制备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并定期检测以保证设备使用按厂家说明进行。③保存超过1d的全血,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特别小心,避免将装有血液的血袋反复振摇﹑挤压,白细胞过滤前可以用2次颠倒血袋方法来进行血液混匀,滤器的初始化应采用自然重力,避免将血液强行通过滤器,过滤过程中避免气泡进入过滤系统。④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过程中应避免高速离心,防止红细胞过度压缩,红细胞用保养液悬浮时要小心,避免红细胞被破坏。⑤全血或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必须在合适的容器中运输,此容器必须保持血液制品在规定的温度内,不要将血液储存在冷库的通风口,此处温度有可能低于规定的2~6℃。

参考文献

[1]nightingalemJ,norfolkDR,pinchonDJ.Currentusesoftransfusionsets:acauseforconcern.transfusmed,2010,20:291-302.

[2]陈冬梅,任芙蓉,龚晓燕,等.全血、悬浮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末溶血率调查.北京医学,2012,34(8):773-775.

[3]王云英,李兴录,张莉萍,等.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后红细胞膜的损伤.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2):210-212.

[4]陆瑶,张嘉卿,周晨,等.白细胞滤除、离心对红细胞的损伤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23(4):212-213.

红细胞篇4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疟原虫

evaluationofperformanceofaDVia2120blood-countersystemfordetectionofreticulocytes.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performanceofaDVia2120forthetestofreticulocytes.methodsaDVia2120wasusedfordetectionofhigh/normal/lowreticulocytesamplesandthereproducibility,therateofcarryingcontaminationandstabilitywereobserved.theresultswerecomparedwithmanualmethod.ResultsReproducibility:exceptthattheCVofhighnucleicacidwas13.82%~17.4%,theCVoftheotherindexeswaslessthan8.19%;linearty:r=0.9979;stability:percentageCVofRetat4℃in24hwas3.8%;therateofcarryingcontaminationwas0.22%;comparedwiththemanualmethods:r=0.9962,p>0.05.ConclusionthesrateofcarryingcontaminationbyusingaDVia2120blood-countersystemintestofreticulocytesislow,stableandshowinganicelinearcorrelationsuitableforclinicaluse.

Keywords:Reticulocytes;automaticblood-countersystem;plasmodium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s,Ret)传统的人工测定烦琐而费时,准确性受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细胞计数量、染色效果及涂片质量等因素影响大,重复性也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应用逐渐增多,因临床应用时间不长,其性能尚有待观察。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拜耳公司新推出的五分类机型,配备全自动网织红细胞分析功能,可提供14项相关参数,因部份指标临床意义尚无确论,故本文仅选择6项与细胞数量相关的指标进行评价。现进行重复性、线性、携带污染率、稳定性测试,并与手工百分率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标本来源住院患者,网织红细胞按仪器初步测量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类。

1.1.2设备美国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oLYmpUSBX-60多功能光学显微镜、上海医疗设备厂HH-w21-600电热恒温水育箱、姜堰康健医疗器具有限公司KJRm-1摇匀器。

1.1.3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原装配套试剂及全血质控品(批号0605204);珠海贝索公司网织红细胞染液和瑞氏染液,按试剂使用说明操作。广州阳普公司eDta-K2血常规抗凝管(批号0602012)。

1.2方法按相关评价原则,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重复测定样本,评价仪器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和稳定性,测定前摇匀器正、反向摇动3min。

1.2.1日内精密度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方案[1],选择本院住院患者血样,网织红细胞按仪器初步测量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类,各1份,每份重复测定10次,并计算平均值(x)和变异系数(CV)。

1.2.2日间精密度因临床血标本稳定性差,故以原厂全血质控品每日9:00、12:00、16:30测定三次,取均值,连续测定10d,并计算平均值(x)和变异系数(CV)。

1.2.3线性评价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线性验证方案ep6-a[2],选择一份网织红细胞细胞高值样本,在技术指标范围内做比例稀释,仪器测定各浓度2次,取均值,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2.4携带污染率按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程序[3],将高值样本连续测定3次(H1、H2、H3),紧接着连续测定低值样本3次(L1、L2、L3),携带污染率结果为[(L1~L3)/(H3-L1)]×100%。

1.2.5稳定性试验因血样皆为低温保存,考虑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取一份血样分为3管,放置于4℃冰箱。分别于0min、15min、30min、45min、1h、2h、3h、4h、5h、6h、7h、24h、48h、72h每个时间点测定3次,取均值。

1.2.6相关性评价按nCCLSH20-a1[4]文件,将30份标本制作3张血片,2名有经验的主管技师随机各选一张,双盲法计数网织红细胞百分率[5],取均值后与仪器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回归分析。

2结果

2.1日内精密度测试高值项目日内精密度较好,低值项目高核酸浓度网织红细胞比率(%)日内精密度偏大。见表1。

表1aDVia2120网织红细胞测定日内精密度(略)

2.2日间精密度测试高值项目日间精密度较好,低值项目高核酸浓度网织红细胞比率(%)日精密度偏大。见表2。

表2aDVia2120网织红细胞测定日间精密度(略)

2.3线性评价初始计数为0.38×1012/L的样本按比例稀释后理论结果为(0.304、0.228、0.152、0.076、0.038)×1012/L,实际测定结果为(0.298、0.231、0.148、0.063、0.033)×1012/L,得回归曲线y=1.0225x-0.0086,相关系数r为0.9989,p>0.05。(见图1)

2.4携带污染率高值样本3次测定结果分别为H1=0.64×1012/L、H2=0.67×1012/L、H3=0.65×1012/L,低值样本3次测定结果分别为L1=0.03×1012/L、L2=0.03×1012/L、L3=0.02×1012/L,携带污染率0.22%。稳定性试验:4℃冷藏后测定,百分率结果均值分别为6.42%(0min)、6.18%(15min)、6.27%(30min)、6.19%(45min)、6.33%(1h)、6.22%(2h)、6.34%(3h)、6.28%(4h)、6.21%(5h)、6.35%(6h)、6.37%(7h)、6.25%(24h)、5.68%(48h)、5.21%(72h),结果显示24h内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降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1d内网织红细胞百分率CV1.3%,24h内网织红细胞百分率CV3.8%。相关性评价: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细胞百分率测定与手工涂片分类法百分率结果的相关性好(r=0.9962,图2),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图1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线性评估(略)

图2网织红细胞aDVia2120测定与手工法测定相关性(略)

3讨论

网织红细胞测定在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评估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准确的网织红细胞测定有利于动态了解骨髓红系增生情况。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测定原理是先用戊二醛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将红细胞球形化并固定,氧氮杂芑750使Rna染蓝色,着色程度与Rna含量成正比,细胞通过FLowCeLL在激光照射下产生散射,应用mie原理,得到网织红细胞的14项测量参数和计算参数,因对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等指标临床意义尚无确论,故仅选择6项与细胞数量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从结果看,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测定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除高核酸浓度网织红细胞比率因计数值较低,故cv值在日内和日间偏大外(13.82%~17.4%),其它项目cv值在1.18%~8.19%之间,处于理想范围之内。稳定性测试表明4℃24h内网织红细胞百分率结果稳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3.8%),48h后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降低。低温虽能减缓红细胞新陈代谢,但网织红细胞向成熟红细胞的转化未完全停止,时间过长导致Rna降低的比率增高并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线性良好(r=0.9989,p>0.05,图1),携带污染率低(0.22%),达到临床应用要求。与手工法的百分率结果比较相关性佳(r=0.9962,p>0.05,图2),考虑到仪器法检测细胞数量大,可有效避免细胞在血片分布上的统计学误差,特别是低值测量结果,因此仪器法应更为理想。临床应用中遇1例疟疾患者样本,入院仪器查血色素68g/L,RBC2.23×1012/L,网织红细胞计数0.32×1012/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14.35%,经外周血片瑞氏染色,感染虫体之RBC为10.3%(计数1000个RBC),抗疟治疗3周后查血色素85g/L,RBC3.03×1012/L,网织红细胞计数0.08×1012/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2.64%,外周血片瑞氏染色未查见虫体和受染RBC。文献报道受疟原虫感染的RBC中Rna含量是增加的[6],那受染RBC在Rna增高时是否归为网织红及Rna不高时如何区分则缺乏妥善的处理办法。在手工煌焦油蓝活体染色、aDVia2120的氧氮杂芑750染色及sysmex2100的荧光染色不能分辨的情况下,对疟疾血样做外周血片瑞氏染色,计数受染细胞比例,可大致判定干扰程度。

总体而言,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测定避免了传统手工法的诸多缺点,如肉眼判读的主观性、细胞的分布误差、检测的低效率等问题,在全血分析时可根据情况随时选择加做网织红分析,无需再取血样,其便利性和高效性是手工法无可比拟的,加之重复性、稳定性、准确性及携带污染率各指标均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在有条件的医院全自动仪器法测定网织红细胞是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evaluationoftheLinearityofQuantitativemeasurementprocedures:aSta-tisticalapproach;approvedGuideline.nCCLSdocumentep9-a2,2002.

[2]evaluationoftheLinearityofQuantitativemeasurementprocedures:aSta-tisticalapproach;approvedGuideline.nCCLSdocumentep6-a.Vol.23,2003.

[3]protocolforevaluationofautomatedhematologyanalyzer.iCSH.ClinLabHeamotal,1984,6:69.

[4]Referenceleukocytedifferentialcount(proportional)andevaluationofin-strumentmethods,nCCLSdocumentH20-a,vol12,1992.

红细胞篇5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尿液沉渣仪SysmexUF-500i;手工镜检;红细胞;白细胞

ComparisonofthreemethodsforDetectingUrineRBCandwBC

CHenZe-qin1,LiBin2

(1.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weiyuanCounty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iyuan642450,Sichuan,China;

2.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Zigongno.4people'sHospital,Zigong643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fferencesamongtheurinedrychemicalanalyzerChangchunDiRUiH-800,urinesedimentanalyzerSysmexUF-500iandmicroscopiccheckingurineredbloodcells(wBC),whitebloodcells(RBC).methodsUrineredbloodcells,whitebloodcellof680patientsweredetectedbyurineanalyzerandmicroscopeatthesame,andtheresultswerecomparedandanalyzed.ResultsthepositiverateoftheurinedrychemicalanalyzerChangchunDiRUiH-800is24.85%,thepositiverateofurinesedimentanalyzerSysmexUF-500iis27.35%andthatofartificialmicroscopyis25.5%.theurineredbloodcellmicroscopicexaminationandurinesedimentanalyzerχ2is4.09,(p

Keywords:UrinedrychemistryanalyzerChangchunDiRUiH-800;UrinesedimentanalyzerSysmexUF-500i;manualmicroscopy;Redbloodcells;whitebloodcells

尿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排泄)通过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异物、毒物等,同时调节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尿液分析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首次晨尿因隔夜后尿液在体内浓缩酸化,有利于异常成分检出,尿液自动化仪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弥补了人工检查易漏检的项目;但有些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尿液自动化仪器和传统手工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优缺点,指导临床实际工作中正确对待两种方法的应用,本文对680例住院患者晨尿在常规条件下用干化学、尿沉渣仪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进行检测,同时人工镜检,并对结果比较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随机收集我院2015年1月13日~6月26日门诊和住院部患者新鲜晨尿680例,同时进行尿液自动化仪器和手工镜检,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试剂与仪器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和尿液沉渣仪SysmexUF-500i及配套试剂、质控品;奥林巴斯显微镜、玻片、试管。

1.3方法每日做标本前检查室内质控,在控后开始做患者标本。标本均取合格的晨尿10ml,严格将尿液混匀,倒入试管中上机(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和尿液沉渣仪SysmexUF-500i)进行检测,显微镜尿沉渣检查由有丰富经验的两名主管检验技师分别按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离心后弃上清液,留下0.2ml沉渣,轻摇混匀,取0.02ml滴于载玻片上,观察20个高倍镜视野中红细胞、白细胞数,结果取均值。

1.4评价指标尿液干化学仪隐血测出1+及以上为阳性、白细胞测出1+及以上为阳性;尿沉渣仪红细胞0~25/μL范围内为阴性、白细胞0~25/μL范围内为阴性,超出范围则视为阳性;尿沉渣镜检红细胞0~3/高倍镜、白细胞0~5/高倍镜视为阴性,超出范围则视为阳性。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尿液自动化仪器与手工镜检结果阳性率比较分析,尿液自动分析仪中RBC尿液沉渣仪阳性率最高,而干化学仪阳性率最低;wBC干化学仪阳性率最高,而手工镜检阳性率最低,见表1。

2.2尿液自动化仪器(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和尿液沉渣仪SysmexUF-500i)与手工镜检结果,经χ2检验:表3尿液红细胞镜检与尿沉渣仪结果χ2为4.09,p

2.3尿液自动化仪器与手工镜检结果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分析,尿液RBC尿液沉渣仪灵敏度优于干化学仪,而尿液干化学仪特异性则更好;尿液wBC干化学仪灵敏度优于尿液沉渣仪,而尿液沉渣仪特异性相对更好,见表6。

3讨论

血液流经肾小球,血浆中的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都能由肾小球滤入肾小囊,形成超原尿,原尿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与浓缩稀释后形成终尿,流经肾盂、输尿管到达膀胱并储存,通过尿道排除体外。首次晨尿因为尿液酸化浓缩使有形成分富集更利于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检出。尿液自动化仪器的使用使得尿液检测成功提速,不仅解放人力,而且与传统的镜检相比,具有快速、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质量控制等优点。尿液沉渣仪SysmexUF-500i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阻抗原理,应用荧光染料菲啶和羰花青对对尿液中各类有形成分进行染色,然后经激光照射每一有形成分发出荧光强度、散射光强度及电阻抗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定量数据[1]。但是尿液中有大量真菌时,尿沉渣仪误将真菌识别为红细胞使红细胞假性增高,真菌孢子会干扰尿液沉渣仪SysmexUF-500i对RBC计数,不会干扰wBC的计数[2]。住院患者因为留取尿液过程中其它物质混入,特别女性患者白带混入可能使白细胞假性增高。采用尿沉渣法进行检测时易受尿液中的结晶、细菌、药物、白带等其他混入物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3]。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运用配套试纸条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被不同发光二极管照射后,产生发射光,反射光由光电管接受,光信号转化为电讯号,电讯号传送至模拟转换器,转换成数值,经微处理控制器处理,自动显示结果。尿干化学法速度快重复性好可适于大批量标本筛检,显微镜法操作繁琐,但能真实展现细胞等有形成分形态判断直观可靠。但是干化学法易受尿液中维生素C影响而使RBC呈假阴性,而wBC主要检测白细胞酯酶针对于尿液中粒细胞可以检出,淋巴细胞存在一定局限性[4]。本次实验中住院部晨尿可能由于放置及运送时间不及时,上机检测白细胞破坏,白细胞酯酶仍可结合于干化学试纸条,但在镜检和尿液沉渣仪上不可检出使得尿液镜检和沉渣仪阳性率减低[5]。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细胞时,病患饮食、药物、pH等因素均可对结果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感染而出现的分泌物和某些氧化物的污染如次氯酸盐可引起干化学法假阳性,一些疾患如肾病引起尿中红细胞破坏、溶血性疾病导致血红蛋白尿等都能产生假阳性,尿液pH值低、比重低、放置时间长,尿中红细胞就会开始溶解,也会导致假阳性结果产生[6]。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竞争性抑制反应,若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呈现假阴性[7]。传统手工镜检作为尿液检测“金标准”[8],但因为操作费时,重复性差,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质量不可控制等因素在大量标本时受限。尿沉渣法和干化学法并联检测尿液的灵敏度最高,但特异度最低;而尿沉渣法和干化学法串联检测的特异度最高,但灵敏度最低。对于尿沉渣及干化学法结果有疑问的尿液样本,需要使用镜检法再次复查,以提高报告的准确率[9]。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同属仪器测定,受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测,可作为常规性的检测手段。绝大多数仪器检测到的红细胞、白细胞结果不需要人工复检便可以发出检测报告;而对于有形成分浓集或形态异常的标本以及尿液含有结晶或酵母菌的尿液标本需要人工显微镜镜检才能发出检测报告[10]。在临床工作中,三种方法应联合应用并结合临床资料,并指导临床工作中正确对待两种仪器方法的应用,以真实反映标本情况,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3-296.

[2]唐中,梁骑.四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性能研究[J].CCp,2012.11.055:3737-3741.

[3]扬金荣.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镜检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113.

[4]孙延河,张连胜.联合应用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准确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2011,038:1866-1867.

[5]DuJ,XuJ,Cuiw.establishmentanddevelopmentofthepersonalizedcriteriaformicroscopicreviewfollowingmultipleautomatedroutineurinalysissystems[J].ClinChimacta,2015,444:221-228.

[6]lmadhounmD,el-Haleesa.automatedrecognitionofurinarymicroscopicsolidparticles[J].Jmedengtechnol,2014,38(2):104-110.

[7]孙士欣,陈建魁.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2012,031:1729-1730.

[8]沈锋,张博.UF-1oooi尿流式分析仪及meer6ooH尿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差异性[J].现代检验医学,2013,40:127-132.

红细胞篇6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去白细胞输血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随着输血技术的进步,临床上越来越重视成分输血的重要性。特别是多次反复输血者,极易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注不仅能达到输全血所能达到的目的和效果,而且能减少或消除因输全血而引起的输血反应。2008年1月~2011年6月,通过查询病历资料对我院消化内科输血240例次患者进行输血反应统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来自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疾病并给予输红细胞悬液的患者。2008年1月-2009年6月输普通红细胞悬液的120例为对照组,2009年6月-2011年6月后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者1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16岁~76岁。观察组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5岁~78岁;诊断分别为肝硬化、胃溃疡、胃癌等,二组均为输血2次及2次以上的患者。

1.2材料与方法

1.2.1采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血站型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756。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对红细胞悬液进行过滤,白细胞去除率99%以上。

1.2.2资料收集:发放每袋血液都附有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并于当日回收,专人负责记录受血者的输血反应情况,统计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不同患者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普通红细胞悬液后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

1.2.3输血反应判断[1]: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结束后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并且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4小时内出现畏寒、寒颤、发热(体温>38度,且较输血前升高1度),皮疹、胸闷、气促、四肢冰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1.2.4分组:把输红细胞悬液患者分为2组: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和普通红细胞悬液组,观察其不良反应数。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去白细胞组与普通组不良反应率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的患者8例发生发热反应,反应率7.14%。输患者仅1例发生发热反应,反应率0.83%(见表1)。

χ2=5.34,p

3讨论

红细胞悬液虽然比全血少一些白细胞,但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产物。绝大多数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是由受血者血浆抗供血者血浆引起[2],储存一段时间后大量白细胞丧失了生物学活性,产生了许多“副产品”,一次或多次输入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与受血者发生了同种免疫反应,产生了白细胞抗体而导致发热等症状。受血次数越多,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机会就越多,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就越高。使用过滤法去除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产物,可减轻免疫反应的发生。

本课题回顾研究比较各120例患者输普通红细胞悬液与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后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的患者8例发生输血反应,反应率7.14%,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患者仅1例发生输血反应,反应率0.83%,二组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应用白细胞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技术也相当成熟,去白细胞输血不但能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是一种较常规输血更为有效的输血治疗手段[5]。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的治疗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更重视血液质量、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去除白细胞输血是临床输血的发展趋势,也是作为医院输血技术是否先进的标志。因此,临床应大力开展去白细胞红悬输注,减少输血并发症和提高输血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方捷,邓安梅,陈育费,等.去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J],2003,16(1):16-17.

[2]VanHiltenJa,Branda.taCtiCSReasearchGroup.amulti-centerprospectiverandomizedtrialofbuffycoatdepletedandleukocytefilterederythrocytetransfusionsinvascularandgastrointestinaloncologicsurgery[J],VoxSang,2002,83(11):453-456.

[3]杨世明,杜润家,张勇萍,等.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输注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J],2007,23(10):941-942.

红细胞篇7

1肿瘤免疫中红细胞的作用

1.1促吞噬作用

Forslid等[2]发现C3b致敏的酵母菌,中性粒细胞对其吞噬率为15%,当加入红细胞后,吞噬率增加一倍,红细胞碎片亦有相同作用。作者推测红细胞所含抗氧化剂类物质能保护中性粒细胞吞噬过程中释放的氧自由基对中性粒细胞的自身细胞毒作用,从而促进吞噬。徐瑛等[3]亦证明人红细胞能明显促进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吞噬功能,在红细胞存在下对酵母菌的吞噬率增加70%左右,促吞噬作用与红细胞补体1型受体(C3breceptor,CR1)数量不同有关。将肺癌患者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按一定步骤与经血清致敏的癌细胞作用,观察肺癌患者红细胞与淋巴细胞围攻癌细胞情况。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红细胞与淋巴细胞不仅可各自单独围攻癌细胞,且具有协同抗肿瘤免疫作用,肺癌患者红细胞对淋巴细胞免疫粘附癌细胞的促进作用较正常人降低[4]。徐瑛[3]检测了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促pmn吞噬能力,发现患者红细胞促吞噬率明显低于正常人,认为癌瘤患者红细胞CR1减少是红细胞促pmn吞噬减弱的原因之一。郭峰等[5]发现红细胞能直接粘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经与补体作用后粘附红细胞能力明显增强,并能促进淋巴细胞、粒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粘附,而CR1单克隆抗体能抑制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的活性,说明在肿瘤免疫中红细胞有免疫调控,增强其它细胞功能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红细胞膜上的CR1介导的。Siegel推测红细胞能阻止癌细胞在血循环中扩散,因为癌细胞在外周血中遇到红细胞的机会比白细胞大1000倍,癌细胞表面覆盖有抗体补体,易被红细胞粘附而被捕捉吞噬。

1.2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

肿瘤产生的大量抗原与血中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被认为是一肿瘤免疫抑制因子,是造成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iC沉着于组织某些部位,激活补体系统,亦可造成组织损害。红细胞膜具有CR1,通过CR1,红细胞与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并将其运送至肝脾固定吞噬系统,iC从红细胞上解离,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释放iC后的红细胞可再回到血循环中,仍具有结合iC的能力[8]。CR1为分子量205000的糖蛋白,存在于红细胞、B细胞、pmn及单核细胞上,每种细胞所含CR1数量不同,红细胞为950,B细胞为2100,pmn为57000,单核细胞为48000,从数字上看每个红细胞所含CR1数仅为有核细胞的1/20~1/50,但由于血循环中红细胞数为有核细胞数的1000倍,而血循环中95%的CR1是分布于红细胞上的,清除iC主要是红细胞而非白细胞。medof[6]等的体外试验结果支持上述推测,他们将抗原-抗体-补体的复合物与人血细胞混合孵育,然后测定各类细胞结合复合物的数量,结果发现红细胞结合了82.8%~84.8%的复合物,而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分别结合了8.3%~15.2%和1.6%~5.8%的复合物。最近发现红细胞CR1与有核细胞CR1在功能和结构上不同,红细胞CR1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呈簇性(cluster)。paccaud等[7]比较了pmn与红细胞结合iC的能力,发现在相同细胞浓度下,pmn结合iC能力与红细胞结合iC能力相同,尽管pmnCR1数量是红细胞CR1数量的4倍,在相同CR1数量条件下,静止的或激活的pmn结合iC的能力始终低于红细胞。电镜下发现红细胞上50%的CR1呈簇性分布,而pmn小于15%,激活的pmn虽CR1数量增加,但簇性CR1的数量并不增加,因而认为pmn的功能是组织吞噬,清除iC为红细胞的功能。

1.3效应细胞样作用

红细胞表面有过氧化物酶,能使红细胞直接销毁粘附的抗原物质,从而起效应细胞样作用。郭峰等[6]发现红细胞能与多种癌细胞发生粘附包括血清致敏的肝癌原代、传代细胞株,鼠淋巴母细胞瘤,艾氏腹水癌细胞,各种肿瘤细胞与红细胞形成花环的百分率平均值大16%~60.97%。电镜下可见红细胞发生变形运动以顺应肿瘤细胞的表面形态,甚至还可发生阿米巴样运动,包绕坏死的肿瘤细胞碎片,粘附处的红细胞膜与肿瘤细胞膜粘附、融合。肿瘤细胞与红细胞结合处有破损现象,在红细胞中可见癌细胞碎片,这种粘附作用可被CR1单抗或C3多抗阻断。

1.4红细胞对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Yannelli[8]等观察了红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作者采用51Cr释放微量细胞毒法检测了12例癌症患者LaK细胞对Daudi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发现在培养时未用Ficoll-Hypaque液离心除去红细胞者其LaK细胞活性较除去红细胞者增强1~3倍,最大1例达20倍,进一步发现红白细胞比从3~100:1时,溶解瘤细胞活性逐渐增强,在100:1时至少增加2倍,并证明红细胞的增强作用是在LaK细胞培养的诱导期且需要细胞间的接触。因而认为制备LaK细胞时不需要分离除去红细胞,相反加入适量的红细胞对增强LaK细胞毒活性更为有益。

nK细胞(naturekillercell)在体内担负着重要的免疫监视功能。红细胞能直接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Shou等[9]检测了在红细胞存在下nK细胞毒活性,发现红细胞与效应细胞比值为1.3:1时nK细胞毒活性开始增强,在2.5~20:1时增加最明显,不论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红细胞都能使nK细胞活性增强,但破碎的红细胞无增强作用,增强作用可能与nK细胞上补体受体有关。郭峰[6]亦发现,当在效:靶:RBC比为10:1:25的条件下时加RBC组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未加RBC组。肿瘤患者红细胞对nK细胞活性的正性效应降低。Shou[10]最近发现在RBC的胞浆内存在着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因子(natureKillerenhancingFactor,nKeF)能增强nK细胞活性,并对其理化特性做了初步分析,认为RBC在调节nK细胞方面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Sigfusson等[11]发现,用美州商陆丝原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加自身红细胞可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gG、igm、iga的合成。Virella等[12]进一步实验发现,在培养前红细胞与抗LFa-3单克隆抗体作用或淋巴细胞与抗CD2的单克隆抗体作用后培养时不增加B细胞反应,说明淋巴细胞转化合成抗体与红细胞LFa-3和淋巴细胞CD2相互作用有关。

红细胞能使人t细胞增殖加强,促进t细胞iL-2受体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13]和γ-干扰素产生[14]。用pHa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诱导干扰素产生,Keyes等[14]发现在培养时加入红细胞可使干扰素产量增加4~10倍,干扰素产量随红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关系而变化,最适宜浓度为10~50:1。红细胞的促进作用与血型无关,红细胞碎片亦有相同刺激作用,抗CD2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红细胞对t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促进作用。Kalechman等[15]亦发现在培养时加入自身RBC可使人单核细胞或鼠脾细胞对亚适合剂量的丝裂原的反应增强,包括细胞增殖,iL-2、iL-3、iL-6、克隆刺激因子及γ-干扰素的分泌增加,这种增强效应为剂量依赖性的。还发现在无丝裂原存在下RBC能增强人单核细胞及鼠脾细胞iL-2R的表达,这种增强效应与红细胞膜与t细胞上的CD2分子相互作用有关。

2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及意义

Siegel等[1]在兔血清中发现了抑制红细胞免疫粘附的因子,该因子为一不耐热物质,58℃30分钟可除去其活性,推测该因子为一大分子物质,机体通过控制该因子的合成来调节红细胞免疫功能。Yin等[16]发现该因子为一种球蛋白,对热不稳定,有与赖氨酸结合的位点,该因子可阻止iC粘附到红细胞上,降低红细胞粘附携带iC的能力。郭峰等[17,18]还发现血清中除存在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外,还存在着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该因子耐热,58℃不能灭活。在正常人血清中促进因子活性明显大于抑制因子,肿瘤患者抑制因子活性上升,促进因子活性下降,因而认为机体内存在着红细胞免疫正负调节机制,该调节机制紊乱可能是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最近还发现β内啡肽、胸腺素、转移因子[6]等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说明神经内分泌系统、白细胞系统亦参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临床上已发现肿瘤患者血清中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活性增强。

3肿瘤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章岳山等[19]发现,近交系615小鼠在接种可移植性组织细胞淋巴瘤Lii后,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发展呈下降趋势,在肿瘤侵袭早期和中期下降最为迅速,而肿瘤转移开始至肿瘤转移晚期以后,其下降速度减慢,认为这一改变可作为评估肿瘤发展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Currie等[20]采用抗CR1单克隆抗体检测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受体数,发现在Hodgkins病、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肺癌和淋巴瘤,其CR1受体数较正常人减少将近一半,而在缓解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而认为红细胞CR1减少为获得性的,对红细胞CR1检测可能对判定肿瘤患者病情转归有意义。已发现在乳腺、胃、大肠、肝、卵巢、血液系统等多种肿瘤患者CR1活性降低。红细胞CR1减少,一方面使红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调理促吞噬作用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导致iC清除障碍,循环中iC增高。在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着促进肿瘤生长的因子,称封闭因子,目前认为该因子为肿瘤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增高加重破坏了宿主抗肿瘤免疫能力,造成恶性循环,肿瘤细胞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得以生长繁殖。

Siegel[1]推测红细胞能阻止癌细胞在血循环中的扩散,但缺乏证据。郭峰等[6]证明红细胞与癌细胞能发生粘附,在艾氏腹水癌腹水中发现了红细胞包绕癌细胞形成花环的现象即为一例证,从而在形态学上有力地支持了Siegel[1]的这一推测,更重要的是红细胞与癌细胞发生粘附后除可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外,红细胞本身还表现出效应细胞样作用,这一新发现对探讨红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很有意义。已发现荷瘤小鼠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能力明显低于正常鼠;临床上,已发现在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等患者,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能力降低,同时还发现在消化道癌患者肿瘤红细胞花环率高低于手术后证实肿瘤发生转移与否有相关性,手术切除肿瘤可使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因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对判断肿瘤转移,疗效估计及预后有一定价值。niehans等[21]最近在多种癌细胞上检测到补体抑制蛋白CD46(mCp),CD55(DaF)及CD59(protectin)的表达,CD46可协助i因子加速对C3b的灭活,避免C3b沉积在癌细胞表面,从而使红细胞不能通过其CR1受体与癌细胞发生免疫粘附,这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红细胞免疫功能提出至今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许多问题尚待澄清。肿瘤患者红细胞CR1减少是肿瘤发展过程产生的还是引起肿瘤的原因之一?抑制因子及促进因子的来源性质,相互作用机制及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的意义等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另外能否通过药物调节红细胞免疫功能来治疗某些疾病亦是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iegeli,LiutL,Gieichern.thered-cellimmunesystem.Lancet,1981;ii(8246):556

2ForslidJ,HedJ,Stendahlo.erythrocyteenhancementofC3b-mediatedphagocytosisinhumanneutrophilsinvitro:acombinedeffectoftheerythrocytecomplementreceptorCR1anderythrocytescavengerstoreactiveoxygenmetabolites.immunology,1985;55(1):97

3徐瑛,郭峰,叶天星.红细胞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及红细胞过氧化物岐化酶的临床意义.上海医学,1990;13(6):346

4张贺龙,唐敏章.肺癌患者红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中国肿瘤临床,1994;21(12):898

5郭峰,黄盛东,赫丽,等.红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5;15(3):183

6medofme,ogerJJF.Competitionforimmunecomplexesbyredcellsinhumanblood.JClinLabimmunol,1982;7(1):7

7paccaudJp,CarpentierJL,SchifferliJa.Differenceintheclusteringofcomplementreceptortype1(CR1)on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sanderythrocytes:effectonimmuneadherence.eurJimmunol,1990;20(2):283

8Yannelli,JR,thurmanGB,mrowca-Bastina,etal.enhancementofhuman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cytolysisandamethodforincreasing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yieldstocancerpatients.CancerRes,1988;48(20):5696

红细胞篇8

认识阶段本世纪初,Landsteiner通过血凝实验认识了人类aBo血型系统以及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20世纪30年代,Duke发现锥虫在抗血清及补体存在时可粘附到人类的红细胞上,推测在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有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物质。1953年nelson用正常人的红细胞、白细胞与相应抗体致敏的i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培养,发现红细胞不仅具有免疫粘附功能,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1963年nishioka证实红细胞的这种免疫粘附现象是通过红细胞膜C3受体实现的。1980年Fearon从红细胞膜分离到这一受体(CR1),并详细研究了CR1的性质,是相对分子量190000~250000的多态性膜糖蛋白。

发展阶段1981年美国生殖免疫学家Siegel发现了红细胞的多种免疫功能,并预见了血清中存在着红细胞免疫调节系统以及红细胞杀伤病原作用。同时,Siegel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成为红细胞研究的里程碑。自此,红细胞免疫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2年medof证实红细胞CR1能粘附iC而使其失去致炎性。1984年,Sigfuson通过体外美洲商陆素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发现,加入自身红细胞可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培养液中igG、iga量。1986年,Keyes等发现人自身红细胞可增加t细胞产生γ-干扰素。同年,郭峰等人发现红细胞可粘附补体调理过的各种肿瘤细胞。1987年,郭峰通过体外对比实验证明血清中存在一种加热(50℃30′)不灭活的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同年,Rugeles发现红细胞可增强单核细胞原发性和继发性特异性抗体应答。1988年Shau发现了红细胞能促进nK细胞的杀伤能力,并找到了红细胞与nK细胞之间有促进关系的最佳浓度。Yannelli在培养瓶内加红细胞可促进LaK细胞的产量和活性。另外,Virela用单抗标记法证明红细胞存在CR3。

系统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天然免疫研究升温,红细胞免疫研究又掀起了新的高潮。1990年,paccaud对红细胞膜CR1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其簇状分布的结合位点。1990年,amar从红细胞上分离出小分子量的的吞噬抑制因子(piF),证明红细胞对吞噬细胞功能有正负调控作用。1991年taylor以红细胞为载体,建立了双特异性单抗异聚体清除血循环中致·227·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7月第28卷第4期ForeignmedicalSciencesSectionofimmunology,July2005,Vol28.no.4病原的方法。1993年,Shau等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发现红细胞nK细胞增强因子(nKeF)。1994年,Bate发现红细胞可分离出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因子(tnFiF)。1994年,Baggiolini发现红细胞广谱趋化因子受体(eCKR)。此阶段中,红细胞免疫学的研究全面展开,并日渐系统化,红细胞免疫的应用也成了现代免疫学天然免疫研究领域中令人关注的热点。

免疫物质是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红细胞的免疫相关物质包括:补体受体CR1、CR3、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CD44、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mCp)、降解加速因子(DaF)、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阿片肽受体、nK细胞激活因子(nKeF)以及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等。

清除病原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膜上补体受体具有免疫粘附、携带及清除循环液相中抗原异物的功能,尤其清除CiC是红细胞最主要的免疫功能。识别、储存和提呈抗原将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注入新生兔体内的实验发现,红细胞对自我(self)和非我(not-self)抗原有识别和储存的功能。更重要地,红细胞具有双重黏附特性。红细胞上CR1与iC、抗原异物黏附的同时,又可黏附自身胸腺细胞和t细胞,不仅增加了抗原接触、被俘获的机会,同时还将处理的抗原信号传递给t细胞,增强了细胞免疫应答。效应细胞样作用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等旁路激活和黏附补体C3b后,通过CR1直接黏附红细胞。红细胞CR1黏附处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直接清除黏附的抗原物质,从而起到效应细胞样作用。红细胞的黏附导致体内变异细胞、外源异物等表面电荷改变,使其更易于吞噬。另外,红细胞通过对CiC的竞争粘附减弱了iC对白细胞的功能抑制,从而增强了其免疫功能。红细胞还可通过释放SoD,清除吞噬过程中的阴离子,保护机体,促进吞噬。红细胞通过CD58、CD59与t辅助细胞CD2的粘附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与B细胞作用亦能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球蛋白。实验表明,红细胞还可调控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培养液中igG、iga的含量。无论是自体、同种、异种红细胞都能使nK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活性增强,因为红细胞能释放nKeF,增加nK细胞的活性及aDCC作用。体外实验还显示,自身红细胞还能增强LaK细胞毒性的产生。

红细胞通过CR1、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mCp)、降解加速因子(DaF)等参与补体活性的调控。总之,红细胞在机体对外源异物的免疫防御、保持体内的免疫自稳以及对肿瘤细胞等的免疫监视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基因组中CR1(CD35)密度相关遗传结构决定了CR1的高、中或低表达类型。此外,血型也影响红细胞CR1活性,正常血型人群的eiF以B型和aB型为弱。红细胞免疫功能在不同动物种、型间有相当差异,性别和年龄也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eiF逐渐降低。另外,一天内不同时期,同一个体红细胞免疫活性也不同,表现为昼夜节律性。血清中同时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CR1FiR)和免疫粘附促进因子(CR1FeR)。正常情况下,两种因子对CR1活性起正负调节作用,促进因子作用占主导;病理情况下,抑制因子活性增强,大于促进因子,随疾病转归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大量研究表明红细胞CR1活性与神经内分泌有关。β-内啡肽对红细胞CR1有双重作用,高浓度时起负调控,低浓度时为正调控。肾上腺素和胰岛素过高也会抑制红细胞CR1活性。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疾病过程中eiF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多数表现为eiF降低。寒冷刺激过程中,机体先有免疫功能增强,但是很快转为下降趋势。高温情况下,随着热暴露的时间延长,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升高到某一持续水平。张乐之等证明微波可以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eiF检测方法、血液采集部位以及血液放置时间的差异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另外,针灸、理疗、化疗、药疗、窒息、高压等也会影响机体eiF发生改变。

红细胞篇9

输2u红细胞可提高血色素10g/L,输血小板的话,剂量通常为10单位/次。输血小板24小时时测血小板计数提高2万/ul为有效输注,低于该数值为无效输注。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很多,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等。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红细胞篇10

关键词:血尿;红细胞;尿液pH值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准确判断病症,尤其是诊断鉴别泌尿系统疾病,通常要进行尿液红细胞检验。20世纪80年代以前,应用尿中镜只能检出镜下有完整红细胞的血尿,对于发生红细胞溶解的病症则很难进行鉴别区分,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多困难[1]。有文献指出,尿液pH值与红细胞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关系。为此,本研究采集150例健康志愿者的尿液并制成标本,将其与备好的指标正常的血标本混合,旨在观察不同pH值下对红细胞检出结果的影响,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①尿液标本:采集150例健康志愿者的尿液,其尿液指标均正常,将其制作成标本,pH值分别为5.0、5.5、6.0、6.5、7.0、7.5;②血标本:准备好一份各项指标均无异常的血标本,其中红细胞5.08*1012个/L、血红蛋白150g/L;③仪器:血细胞计数池;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计数池。

1.2方法

将采集的150例健康人尿液制作成pH值不同的标本,pH值分别为5.0、5.5、6.0、6.5、7.0、7.5,每个pH值下标本各25份,剂量均为2.ml,将准备好的人血标本(其中血红蛋白为150g/L,红细胞为5.08*1012个/L)分别加入到各个尿液标本中,并进行混合,血标本加入量均为10ul。对10min内的红细胞数量进行数量统计。采用显微镜及化学分析仪在高倍镜下统计红细胞的数量(5个小方格中的总数)[2]。将时间设置为变量因素,分别在混合后的60min、120min、180min、240min统计红细胞的数量,计算公式为:统计值*10*5*200,以个/uL为单位。用统计学处理方法观察比较不同时间变量下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

1.3数据处理方法:数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所有数据均经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临床实践中,正常尿标本多集中在5.0≥pH≤7.5这个范围内[3],因此,本实验尿标本的制备以该范围为标准,本研究只讨论5.0≥pH≤7.5范围内对红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H值为5.0及5.5时,随着时间变量的改变,其对红细胞检出数据影响明显,时间越长,红细胞数量检出率越小;pH值偏高时,对红细胞检验结果影响不大。详见表1。

表1尿液pH值不同变量情况下红细胞的检验结果(个/uL)

注:*与10min比较,p<0.05;#与10min比较,p<0.01

3讨论

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血红蛋白尿和血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指标。血红蛋白尿在镜下及用肉眼观察时,有血红蛋白存在但均未见红细胞,而血尿中存在一定的红细胞。一般来讲,血管内溶血容易导致血红蛋白尿,如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iC等;而泌尿系统或其他疾病(如肾结石、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及肾肿瘤等)则常会引发尿中带血,即血尿[4]。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尿潜血试验及尿沉渣镜检来诊断鉴别血红蛋白尿或血尿,并依此判断其严重程度。尿沉渣镜检只能看到完整的红细胞,而尿潜血试验则不但对完整红细胞产生反应,而且能检出游离的血红蛋白,所以,以上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不一致。在检验中,如果尿液反复镜检均未见红细胞,而在尿潜血试验呈阳性时,并不能直接判定为假阳性,而应该考虑血红蛋白尿。有文献报道[5],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长,或者尿pH值偏低时,其中的红细胞会被破坏溶解,此时进行尿沉渣镜检未发现或只是偶尔见红细胞,而在尿潜血试验中则呈阳性。所以,在临床检验中,对血管内溶血导致的真性血红蛋白尿与红细胞被尿液溶解所引起的假性血红蛋白尿并不容易进行区分,这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多困难,甚至导致不少误诊或漏诊。

临床研究指出[6],在pH值较低时尿液中的红细胞容易被溶解。该资料指出,尿液呈酸性时,其会增加红细胞脂质内层的面积,从而出现细胞肿胀、溶解或可逆口型红细胞。本研究结果显示,当pH值为5.0和5.5时,随着混合标本时间的增加,其红细胞数量明显降低,60min与10min比较,红细胞数量差异显著(*p<0.05),120min、180min、240min分别与10min比较,红细胞数量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这证实在pH值较低(偏酸性)时,红细胞的溶解比较严重,且其溶解程度与时间呈正比。本实验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本实验结果发现,当尿液pH值为6.0时,60min与10min比较,红细胞差异有效(*p<0.05),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数量变化并不明显。此外,尿液pH值在7.5、7.0、6.5时,红细胞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在偏碱性条件下,红细胞的数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因此,在进行红细胞检验时,要将尿液的pH值因素考虑在内,并尽可能的缩短标本放置的时间,排除干扰因素,以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李欣,李青青.标本留置时间对尿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工企医刊,2012,25(4):46.

[2]刘桂胜.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12,11(3):424.

[3]奚小萍,徐倩.三种留取女性新生儿尿标本方法效果比较[J].佑江医学,2011,39(2):181-182.

[4]刘秋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的检验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