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3:34:00

颠覆式创新篇1

2011年3月27日,“苏作紫檀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顾山光影木雕与光影家具鉴评会”上,光影木雕正式亮相。鉴评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顾山镇人民政府主办,赵之硕、胡德生、张德祥、赵夫瀛、冯文土、高公博、王斌等专家出席。

以如此高规格的鉴评阵容亮相,并进行隆重的书面认证仪式,足见光影木雕横空出世的不凡。出席鉴评会的专家们认为:“光影木雕”是江阴丰硕家具公司独创的全新木雕门类,是在光亮如镜的紫檀板面,用凝练质朴的丝状刻痕,来表达画面内容。光影木雕最大的艺术魅力,是其作品内容质感在不同的光线条件和观赏角度下,会有细腻生动的变化,达到“影随光动移步易景”的奇幻艺术效果。尤其是在细致入微的写实人像创作上,虚实变幻时隐时现层层深入的表现方式,非常符合中华民族内敛谦和的生活态度,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是“木雕王国里的一朵奇葩”,必将对中国木雕技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专家们的评价蕴含着对中国木雕文化的深刻理解。从浅浮雕、深浮雕到圆雕、镂雕,中国传统木雕近百年来一直在世俗化的道路上狂奔——莫不以鲜明精巧、惟妙惟肖为追求目标,线条越来越细致入微、雕镂越来越层次立体、形象越来越明晰逼真……而光影木雕却反其道而行,以极浅极简的线条,于隐约中勾勒形象,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与文人化倾向。同时,借助光影变幻引发画面变化,让木雕有了更多的空间意义,将家具与环境有机共生。

技法的创新也隐含着当代审美的变革。在经过天翻地覆的社会动荡之后,中国式审美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包容性与强烈的开放性。光影木雕和光影家具的出现,不仅是一种新的雕刻技法或者雕刻品种的出现,亦是对中华传统雕刻审美方式的重要扩充与审美层次的提升。正是这种颠覆式的创新和里程碑式的历史价值,成就了“光影”的神话。

光影木雕和光影家具屡屡斩获大奖。2011年“国色天香椅”荣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学术奖“华艺杯”评比金奖;“仕女图挂屏”荣获2011中国(天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式家具展优秀作品评比金奖;木雕“憧憬”荣获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最佳创意奖。尤其是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评比中,丰硕紫檀分别以“莲花禅椅”和“光影古诗意仕女圆椅”蝉联2011和2012年的金奖。“很感谢专家们对光影木雕和光影家具的肯定。今年我们将以‘龙马精神系列光影椅’参加‘百花奖’的评比,争取三获佳绩。”江阴市丰硕家具设计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硕说。

颠覆式创新篇2

事实上,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学,海尔在这方面探索了很多年,也总结出一套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也就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这得益于我们追求的三个“无”目标。

企业无边界。也就是不要光盯着企业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看到外部的资源。互联网时代,已经出现一些无边界的模式,比如沃尔玛的众包模式:顾客在购物回去的路上,可以顺路给沿线的顾客捎货,沃尔玛给捎货的顾客一定费用。比如p&G的研发模式,他们的设计不一定依靠企业内部的设计研发人员,而是整合外部的更多设计资源。

海尔探索的也正是按单聚散的人力资源平台,找最聪明的人为我们工作。以海尔的家电研发为例,原来的研发人现在变为接口人,对接外部资源。我们有研发接口人1150多名,接口全球5万多研发资源。海尔美国研发接口人韦恩说,美国最不缺的就是技术人员,缺的是怎么把他们整合过来。他转型为接口人后,整合了很多美国的研发资源。将来,资源接口人发展的方向是创建小微公司,可以独立创业。

管理无领导。过去的领导就是马克思・韦伯的科层制产生的,现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决定企业,而不是企业决定用户。所以海尔探索的是自治的小微公司,中层消失,管理变得扁平化。

管理无领导本质是目标的问题。海尔现在做的是用户360度考核,比如海尔物流限时达,不用分层分级计算打分,只要用户评价,很简单,我们对用户承诺按时送达,超时免单。到现在为止,我们赔了不少。但对我们的体系是一种倒逼,赔不是公司拿钱,而是谁的责任谁拿钱。这样一来,体系中的所有环节都动起来了,共同努力来满足用户。所以我认为,直接由用户考核比公司收集用户意见,再来上下级协调要好得多。

供应链无尺度。过去是大规模制造,现在互联网时代是个性化定制,不仅要按需制造、按需配送,还要按需设计,全流程按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在海尔有句话叫“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摩托罗拉曾经是手机行业的老大,它代表的是模拟时代。但到了数码时代,摩托罗拉没有跟上,被诺基亚取代。但诺基亚也没坐稳,就被苹果取代了,因为苹果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它把手机变成云计算的终端,而不再是一个通讯工具。

颠覆式创新篇3

分享,正是以网络经济、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基础。“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强调了分享经济。“分享”不是“共享”,而是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分享”的新市场模式。这不仅是一种时尚、一股风潮,还被时代赋予了非一般的内涵。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里认为,分享经济将催生一个“零边际成本”的社会。分享经济已经来到时代的风口,未来一切可分享的东西都将被分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因之发生深刻变化。硅谷purematter董事长布赖恩・克雷默认为,“它一路从个体社交行为进阶到商业模式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它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DD“分享时代”的到来。在《分享时代》一书里,布赖恩和我们分享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分享案例,他不但在这些案例中剖析了人类分享的本质,还介绍了分享的场景以及分享经济在未来所发挥的力量。

分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新时代被开启了。在我们所拥有的文化里,我们要么只是生产者,要么只是消费者……那是一个被分裂开来的社会――这有点不合情理。分享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资源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但转变为产消者,还“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和3D打印产品,并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等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杰里米・里夫金),使个人从原本单纯的消费者,成为更深入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服务提供者,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属性,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可能成为服务的提供者。更有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资本的青睐让分享经济的模式突破吃住行的领域,遍地开花。事实证明,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本身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唇齿相依的构成。当“分享”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生产和消费方式时,“使用”将代替“占有”,“消费者”将变成“使用者”或者“分享者”。这种转变意义重大:谁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对信息作出反应,谁就能在数字化的分享经济中抢占先机。事实就是这样,当互联网经济张开怀抱拥抱传统经济的时候,你不拥抱互联网,这个世界便永远不缺愿意热情相拥的竞争者。

“分享经济”从一个城市开始,逐步扩展到一个地区,进而渗透到整个国家,最后形成一个“分享的世界”。一如布赖恩所言,“分享”正改变着经济社会的互动方式。一项调查显示,不但房屋分享带来了14%的新客户,独特的旅游体验还会让游客有再次旅游和重复旅游的欲望,28%的游客表示如果没有房屋分享将会缩短在当地的停留时间。在国外,最具有代表的分享经济模式是Uber和airbnb,前者提供出行车辆服务,后者提供旅游租房服务。截至目前,Uber已覆盖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310个城市,估值超过5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而airbnb旗下拥有的租住房间也远超国际酒店巨头希尔顿。在国内,分享经济模式的拥趸也在逐渐地扩大,在房屋租赁、交通出行、家政、酒店、餐饮等领域诞生了众多基于分享经济的创新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分享经济实现了不同个体间超越物理空间限制的交流和分享,使各方在分享中实现了共赢。再以it领域的分享经济模式云计算为例,通过分享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不但使得云计算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还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或全球经济格局)。

分享经济主要的特点就是合作压倒了竞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旧动能迭代更替也将促使商业变革和社会变革。比如,通过分享、合作拉动经济增长,拓展经济发展新领域,等等。一如布赖恩在《分享时代》一书中所言,分享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人们需要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产品本身”,凭借互联网、大数据与相关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分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球分享经济的规模大约在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350亿美金。《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分享经济是一个以分享为起点、尊重为支点、创造为终点的新的经济模式。布赖恩强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分享不但呈现出多层结构模式,还是一种“生活体验”。一是必须提供物超所值的东西,在众多平庸之辈中独树一帜。二是会“分享”,传递有“干货”的信息,免费分享“可乐”的故事。三是倾听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把握分享的最佳时机,让分享变得美妙。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在信息、通信行业的大力推动下,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从知识、数据、经验、资源,到基础设施等,形成了海量数据管理、移动通信、社交媒介和云计算四大关联内容。在《分享时代》一书中,“分享大师”布赖恩清晰地展现了他对于“分享”空前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从发展趋势看,“分享”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具体分享了什么产品,而是在于其强调合作和参与的理念。而“分享”不再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而是重组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协作形式。在客观上,“分享经济”不仅是企业、社会的必走之路,更是国家战略,至少为当前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分享”虽然不直接生产商品,但通过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使“分享”产生化w反应。这一化学反应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带来了新一轮的业态变革,包括制造业业态、服务业业态、贸易的形态以及互联网本身的形态,更包括大数据集成协同创新系统的形态变化。这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创新发展理念中最重要的内容。

颠覆式创新篇4

热热闹闹的学术界

创新一直在干,时代不断在变。

“科技革命”常在耳,“高新技术”也常见。

如今又出新名词,朋友是否已听惯?

近年来,一个新词在世间热传――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innovation)!

“创新”本就是“守旧”的对立面,推陈出新、破旧立新,变革意味本已很浓,为何还要在头上再戴上“颠覆性”这样一顶“帽子”?

君不知,这可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经学者们反复磨砺之果。这词,听起来也许不太习惯,但已不算新鲜。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这个概念。此人名叫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m.Christensen,下文简称为克氏),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1995年,他与约瑟夫・鲍尔(JosephL.Bower)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发表《颠覆性技术:赶上浪潮》(Disruptivetechnologies:Catchingthewave),首创了这一新概念。1997年,他又撰写了专著《创新者的窘境:当新技术导致大企业失败》(theinnovator’sDilemma:whennewtechnologiesCauseGreatFirmstoFail),奠定了颠覆性创新理论的基础。

在这本书中,他以大量案例,指出那些曾经让许多管理者羡慕且竞相效仿的、因创新和执行能力而闻名遐迩的优秀大企业,是如何从龙头企业的位置走向衰落、甚至倒闭,其原因就是忽略了颠覆性创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术界议论纷纷,企业圈人心惶惶。书籍畅销,被奉为经典;门庭若市,朝圣者络绎不绝。几年工夫,就把一个助理教授拥上了“创新大师”的宝座。

克氏也不负众望。接下来的这些年,许多志同道合的学者聚集在他周围,他(或与他们合作)又发表了多篇有关颠覆性创新的文章,推出了多部畅销书籍,并多次获奖。这些著作的分析明确中肯,涉及面广,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社会到个人。例如,《迎接颠覆性变革的挑战》《社会变革的颠覆性创新》《创新者的解答:建立和维持成功的增长》《创新者的基因》《创新者的处方:医疗保健的颠覆性解决方案》《创新型大学:改变高等教育的基因》……由此,一座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大厦巍然屹立。

沉沉浮浮的企业圈

需要提醒的是,克氏书中所论及的颠覆性创新是广义的,不仅包括科学技术,也包括产品和商业模式。而克氏作为商学院的教授,他在引入颠覆性这个概念时,自然是从颠覆性创新对企业的影响入手,从而在企业圈也掀起了颠覆性的风浪。

颠覆性创新理论为什么如此受到企业圈的青睐?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它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想当初,人们认为一个企业只要是精英领导、制度严密、管理良好、规划周全、重视客户反应、积极投资研发,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历史却是那样无情,往往一些这样的公司,甚至是行业领头的大公司,却败走麦城。克氏准确地找到了病根:正是他们那看似“完美无瑕”的管理,导致了对颠覆性创新的忽视,让他们栽了跟斗。同时,也正是由于抓住了某项颠覆性技术,使得一些公司由小做大,甚至快速崛起,成为行业龙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那么,企业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抓住“颠覆性”的龙脉,培育出颠覆性基因,创造出颠覆性技术,开发出颠覆性产品,制定出颠覆性决策,进行颠覆性运营呢?于是,在企业圈掀起了“颠覆性”浪潮。微软的老板比尔・盖茨这样形容:“自从克氏提出颠覆性理论后,出现在我桌上的每一个提案,都自称是‘颠覆性’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奠定了颠覆性创新理论的基础

其实,大家对颠覆性技术并不陌生,人类历史上的历次产业革命都是由颠覆性技术促成的。例如,蒸汽机、火药、汽车、火车、飞机、枪炮、电力、电话、无线电通信、雷达、电脑、手机、互联网……每一项都颠覆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时代的变迁。

小e插话:在这里甘老师托我提醒读者,比尔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赶上浪潮,二是要辨别真伪。甘老强调:本文是介绍颠覆,自然也热捧颠覆,不可否认颠覆是当今的潮流,各国都重视颠覆,但颠覆不能概括一切,一切也不都是颠覆。

实实在在的大变革

既然克氏的理论如此受宠,那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本《创新者的窘境:当新技术导致大企业失败》中关于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精彩内容吧。

在书中克氏指出,创新有两种类型:

①延续性(Sustaining)创新

它的特点是,根据主要市场的主流消费者一直以来所看重的性能层面,来提高成熟产品的性能。因而,它只能从市场领导者手中抢夺现有市场。

②颠覆性(Disruptive)创新

它会改变原有的游戏规则。通常,其产品价格更低、使用更方便、体积更小,因而它能开辟新市场(称为“新市场颠覆”),或者能扎根于现有产品忽视的低端客户群(称为“低端颠覆”),并随着技术的进步、性能的提高,进而取代和重新定义现有市场。

典型案例

书中列举的计算机行业龙头企业的兴衰,就是最典型的被颠覆案例。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为代表的大型计算机市场,被数字设备公司(DeC)为代表的微型计算机市场颠覆;在DeC如日中天之时,又被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台式个人电脑市场颠覆……

正因为如此,颠覆性创新这一理论被各国、各行业从科技专家到军政首脑广为接受,这几年也更加受到媒体的热捧,“颠覆性”一词由此在世间热传开来。如今,不仅是比尔・盖茨的桌上放着一个个“颠覆性”提案,而且在各国政府首脑的桌上也放起了一叠叠“颠覆性”议案和规划,警示着颠覆性科技的发展,描绘着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后令人感到无比颠覆的、神奇美妙的明天。颠覆性技术颠覆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颠覆式创新篇5

如英特尔推出的新型微处理器虽然在技术上具有突破性,但不一定具有市场颠覆性,而颠覆性创新则可能颠覆现有市场。例如,在电脑市场中,与大型机相比,微型和个人电脑在技术上不但没有突破,反而代表更低的层次,但它们却创立了两个崭新的产品类别,并将大型机挤出了计算技术应用的主流,同时也创造出苹果、微软、英特尔、惠普和戴尔等众多高科技企业传奇。

虽然激进式创新容易吸引眼球,是媒体的宠儿,但对于企业而言,真正能够帮助它们形成持久竞争力的却大多是颠覆性创新。联合利华集团的一项研究指出,本公司总利润的70%来自于过去推出的颠覆性创新。另外,激进式创新需要技术的大幅度突破,这种突破受制于各行业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往往可遇不可求。但颠覆性创新的产生看似随机却有章可循,它主要依赖于对市场和用户的深刻洞察。而且它大多采用现有技术,甚至是现有技术的降级版,在创造上也相对容易。

打造颠覆性创新要先从寻找颠覆性创意入手。一般而言,这种创意可来源于对市场和产品的分析。

从市场方面来看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第一,在某个产品的市场空间上是否有非用户,即因为现有产品太尖端或过于复杂而没有购买的用户,以此可开拓新市场。第二,是否有过度满足用户,即现有产品对这些用户而言有些“过好”或太“高档”,而他们愿意购买更简单便宜的版本,以此可在现有市场内开拓新区间。这两种用户的存在就为颠覆性创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

针对非用户群,打造出简单易用的同类产品就可能成为颠覆性创新。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投资和股票交易服务就存在这样的创新机会。当时因为这种交易操作复杂,需要信息太多,都由专门的金融机构如摩根大通等。此外,较高的服务费用也导致主流普通用户并不使用此服务。但互联网兴起后,易利达市场有限公司和嘉信理财推出网上交易平台,它简单易用且价格便宜,由此主流用户无需依赖专业人士就可进行投资和股票买卖。这种颠覆性创新显著压缩了传统金融企业的市场空间,迫使它们向更高端用户群转移。宝洁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家用牙齿增白产品佳洁士洁白牙贴也是如此。此前,牙齿增白需要专门的牙医,过程不适,操作复杂,费用很高,所以市场很小。宝洁的产品为主流用户提供了一个在家就可增白牙齿的简易方法,从而颠覆了传统牙齿增白市场。

针对于过度满足用户群,推出一个便宜易用的低档版就具有颠覆性。例如,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美国的思科是全球领袖。它的产品质高价贵,且操作和维护起来非常复杂。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而言,这些产品过于高档。华为看到这个机会,推出便宜易用的中低端产品,不但占领了这些市场,且不断延伸到思科的核心领域,对主流市场的冲击具有颠覆性。

分析市场是获得颠覆性创意的有效手段,且这种分析必须建立在走出办公室,真正接触和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和用户与非用户面对面直接交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用户,尤其是观察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而非在实验室里如何真实地使用某种产品。

从产品和技术方面看,也有两个方向可以寻找颠覆性创新。首先可以从两个产品类别的交叉领域着眼来创造杂交产品。这种颠覆性创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介于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的ipad。当然,这种交叉型产品如果跨度很大,就很有可能形成强大的激进式颠覆性创新,即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都具有显著突破的产品,如以色列企业Givenimaging和aspironics等利用导弹和飞机发动机技术结合医疗科技推出的医用微摄影器和吸药器等,就可以让传统的医疗检查和药物注射方法完全过时。

颠覆式创新篇6

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次因科技新突破带来的产业革命都必然导致利益格局的调整和财富的重新分配。当前危机,从本质上看,是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兴起所致全球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危机的持续和破解,很大程度上是中西方的一场大博弈。并且,中国和西方都在试图通过科技突破的方式,主导产业革命,获得新的增长,走出危机,在博弈中胜出。我们的提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西方的说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对垒,很大程度上是远见、思想力、知识力和认知能力的较量。客观地看,西方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高于新兴国家,创新能力也高于新兴国家。与新兴国家相比,西方有远见力和认知力的天然优势。

在理解和面对西方“第三次工业革命”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理论是一把重要的钥匙。克里斯坦森将创新分成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两类。维持性创新总是由市场地位稳固的行业领袖发起,努力推出改良型新产品,以期超越竞争对手。而颠覆性创新并不与行业领袖争夺用户,而是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颠覆和替代行业领袖的维持性创新,使之从根本上失去价值。从目前西方谈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诸要素来看,颠覆性创新的特征十分鲜明。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学习与追赶”,向西方行业领袖学习,追赶全球主流大企业。三十年来,一方面,我们在很多领域学成、追成了全球老二,甚至老大;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的专家、企业家、政策制定者形成了格外重视学习、跟随行业领袖企业的坚固思维定式,动辄iBm、英特尔、微软如何如何。此时,有必要重温克里斯坦森的著名论断:市场地位稳固的行业领袖从来不会推出颠覆性创新,也不擅长应对颠覆性创新的挑战。他还说,颠覆性创新的发生没有规律可循,没有一家公司拥有常规的应对流程。在浓厚的学习追随行业领袖的思维定式之下,一旦颠覆性创新袭来,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在学习与追赶的思潮下,我们着力发展CRt。当LCD袭来时,不仅CRt产业被归零,建立在CRt之上的电视产业也遭受沉重打击。在学习与追赶的思潮下,我们着力发展电脑用CpU和操作系统,当智能手机袭来时,我们没有手机CpU和操作系统,只能从山寨起步。

颠覆式创新篇7

关键词:动画剧本改编 颠覆 传统 两面性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改编是运用电影思维的特点与规律将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成为动画剧作的过程。在影院动画片的剧本创作中,绝大部分是改编自其它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又是本着秉承原作的精神在谋“片”布局。近年来,为了适应观影人群的不同口味,好莱坞几大动画制作公司在改编中求新求变,大打“颠覆”牌,从1999年派拉蒙推出《南方公园》、2001年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2005年华纳兄弟的《僵尸新娘》等再到到2009年迪斯尼的《公主和青蛙》都取得巨大的成功。然而,不管何种形式的颠覆,观众依然能从新颖独特的影片中看到传统元素的价值支撑,正是颠覆式改编这种背离批判传统的同时又回归照应传统的两面性,使得这些颠覆式改编的动画片在影坛上别具一格。

下面,笔者将对以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两部影院动画做分析比较,试图讨论动画剧本改编中颠覆这种改编形式如何与传统背离且相融,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的。

一、独具魅力的颠覆

颠覆就是“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提出质疑,并以全新的视角、另类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甚至彻底的翻案”。

2001年梦工厂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成的《怪物史莱克》带着彻底的革新精神讲述了一个沼泽怪物因私利救出城堡里的公主并与变成怪物的的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上映后因颠覆式的全新口味赢得满堂彩;2009年迪士尼推出了手绘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用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个希望靠双手实现梦想的黑人女孩被误当公主亲吻了青蛙后变成青蛙,并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与青蛙王子相爱的故事。这部改编自格林童话的《青蛙王子》上映所取得的轰动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正在寻求不同以往的自我突破,甚至从片名上就表明了向传统宣战的态度。

这些对原作进行颠覆式改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作为被广为流传的原作代表了传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建立在受众传统意义认知基础上的叛逆,能“打破这些‘真理’,摧毁那些‘共识’,给人们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力,并带来全新的”。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

对传统叙事所刻画的人物进行形象和性格上的颠覆式改造是这两部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秘笈,正如李・西沃所言:“最成功的故事就是那些具有人物性格的故事。”

在主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的沼泽怪物史莱克,丑陋粗暴肮脏自闭,他营救公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拿回自己的沼泽地的清净而已。而编剧对《公主与青蛙》中的这位公主蒂亚娜从身份到肤色再到性格都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改变,首先她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公主,只是穿着公主裙的女服务生,打着好几份工只为了实现开一家餐馆的梦想,这与以往动画片中塑造的公主形象大相径庭。此外,蒂亚娜的独立与主见也让她成为动画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子保镖的“公主”。

另外,《怪物史莱克》中被困在高塔上的公主菲奥娜也颠覆了史上所有美丽优雅的公主形象,菲奥娜会功夫有心计且缺乏爱心,把唱爆肚子的小鸟留下的3个蛋变成早餐、她对真爱之吻的渴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急于达到自己不要一到夜晚就变成怪物的目的。再看看《青蛙与公主》中的马文,他一改过去符号化的王子形象,游手好闲、虚荣落魄,需要通过与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来取得财富,还有幸成为脆弱到需要女性来保护的王子角色。

在配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营救故事的始作俑者法夸尔颠覆了以往卡通片中所有王子英俊潇洒的形象,身材矮小、性格乖戾、思想猥琐;三只小猪、匹诺曹、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都赢弱地等待着怪物的救赎,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的童话。而在《青蛙和公主》中,真公主白人女孩虽然任性刁蛮,但善良执著,也是一改往日动画片中用一个恶毒狡诈的姐姐或朋:友来衬托女主角的可怜;萤火虫雷屡屡解救朋友们,却在影片最后死去,成为第一个在动画片中死去的正面人物,以往的动画影片中用光影或音效淡化处理死亡而不去破坏其纯净的特质,而这个正面人物的死直接表现出来所取得效果处理得很到位,升华了人物形象。

2.对主题内涵的颠覆

童话故事惯常讲述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和英俊勇敢的男主角一见钟情后,毫无悬念的克服完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常规而简单的主题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于是影片公司开始寻求对传统的质疑、背离或是彻底的颠覆,“向传统挑战,正是这类改编作品的主题”。

《怪物史莱克》开场就娓娓讲述着传统的英雄救美故事,画外“这都是骗人的”外加“啪”的合上书的声音和冲马桶的声音,大胆地表示了动人的童话不过是厕所读物。《公主与青蛙》同样一开始蒂亚娜就以“我绝不会去吻一只青蛙!绝不!’,的决绝态度表明了对所接受的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反对,开篇即是表明一种对童话精神颠覆的鲜明态度。

正如克莉丝汀・汤姆森所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些欲望”一样,《怪物史莱克》中法夸尔救公主、史莱克救公主和公主无所谓嫁给谁只需要一个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真爱,这大概已经够颠覆了,关键时刻的表白史莱克因为误会和自卑而退缩,与以往童话中爱情的阻力来自外界不同的是,史莱克和公主的阻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菲奥娜一开始对史莱克还有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蒂亚娜由始至终都对青蛙王子厌恶透顶。艰难痛苦地为达到交换条件付之一吻后,不但没有实现有钱开餐馆的愿望,反而进入新的黑暗旅程。剧情的突转在于“吻”,和史莱克救公主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一样,当青蛙王子在被伪公主在利益的驱使下吻了以后,青蛙还是青蛙,外加假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无疑带给观众惊喜,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两位价值观差异极大的青蛙不得已开始亡命天涯。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剧对以往童话的又一大颠覆,整整一路上,自主强悍的蒂亚娜都在保护王子。

这是对经典的才子佳人的解构,拆毁了原作中最根深蒂固的内涵,从而引起受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尽管影片的最后都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在万众期待公主变身的场面到来之后,观众在震慑中确信了这不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野兽和野兽的故事,公主也变成了怪物。在《公主与青蛙》中,剧情的推动点是青蛙必须被真公主吻了以后才能恢复人形,但当青蛙变回王子后必然要和真公主结合,尽管王子作出了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获得观众认可,却错过了变回人形的时间。“这一切带着调侃味道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都是在同一主体的驱动下,就是要故意与原作反着来。”尽管最终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和《怪物史莱克》的结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只青蛙举行婚礼,

但这颠覆了所有王子公主婚庆的桥段表达的“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要在一起”的意蕴还是让人难以忘怀。

二、颠覆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好莱坞有着自身的体系和模式,因而在各种颠覆性的表现之下,观众能接受的依然是一个秉承着传统价值取向的观念和角色。因而,颠覆不过是一种手段,颠覆的是角色的身份、样貌和经历,秉承的是角色本质上的善良、正直、勇敢、勤劳、有理想,因为这是和人类最基本的传统价值观相吻合的,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凌驾于最基本的传统价值取向之上。

1.影片的主题向传统致敬

《怪物史莱克》中各种颠覆的桥段下极力演绎的依然是一段传统的美好爱情,对于我们的英雄史莱克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切后,他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虽然史莱克有着外表内心的缺陷,但他拥有善良、勇敢和正直这些最传统的品质,它们是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永恒的闪光点,即便到了一个以颠覆为主导的影片中,在众多缺点元素的包裹下,依然闪现着光芒,比如救出公主后还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救罗嗦得让人崩溃的驴子。而这些可爱的特质无疑打动了公主的芳心,并让公主值得拥有史莱克。

《公主与青蛙》中看似颠覆的伪公主同样承载着好莱坞永远的爱情,她在最后一分钟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whatineedandwhatiwantisdifferent,whatineedismoreimportantthanwhatlwant,”除此之外,蒂亚娜还传递最传统的价值观念:独立、勤劳、有梦想。片中的颠覆明显赋予了影片浓厚的时代感,人们在虚幻的场景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感,主人公贫穷却不仇富,没有喋喋不休的抱怨,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当受众突然看到这位真正勤劳朴实的女主角时才会觉得她即使不是公主依然光彩照人。

好的东西总会对周遭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浮又骄傲的青蛙王子开始改变,开始体恤别人,开始学会为了爱人而“舍”。有了这些成长代价的沥炼,伟大的爱情终于战胜了虚无的繁华,王子做出了选择,成就了自己的境界和成长,也让整个影片回归到了最传统的价值体系上。美好的爱情和生活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又一次重复讲述了美国主流动画的主题:善良正直的主人公总会得到幸福和快乐,易于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孩子也看得明白”。

2.剧情走向的传统性

《公主与青蛙》和《怪物史莱克》从剧作上来说是运用典型传统剧作模式来演绎了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和角色的颠覆一样,两部影片在剧情上颠覆大多是桥段上的。比如蒂亚娜吻青蛙结果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菲奥娜吻史莱克后彻底变成怪物等,但这不影响影片在总体剧情上的传统走向。无论开端如何新奇另类,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发展、感天动地的高潮和团圆成长的结局,无一不在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模式中;不管角色怎么改变,风格怎么改变,桥段怎么改变,永远是换上新瓶的老酒。

颠覆式创新篇8

关键词:动画剧本改编 颠覆 传统 两面性

改编是运用电影思维的特点与规律将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成为动画剧作的过程。在影院动画片的剧本创作中,绝大部分是改编自其它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又是本着秉承原作的精神在谋“片”布局。近年来,为了适应观影人群的不同口味,好莱坞几大动画制作公司在改编中求新求变,大打“颠覆”牌,从1999年派拉蒙推出《南方公园》、2001年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2005年华纳兄弟的《僵尸新娘》等再到到2009年迪斯尼的《公主和青蛙》都取得巨大的成功。然而,不管何种形式的颠覆,观众依然能从新颖独特的影片中看到传统元素的价值支撑,正是颠覆式改编这种背离批判传统的同时又回归照应传统的两面性,使得这些颠覆式改编的动画片在影坛上别具一格。

下面,笔者将对以童话故事为蓝本的两部影院动画做分析比较,试图讨论动画剧本改编中颠覆这种改编形式如何与传统背离且相融,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的。

一、独具魅力的颠覆

颠覆就是“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提出质疑,并以全新的视角、另类的思维方式重新诠释,甚至彻底的翻案”。

2001年梦工厂根据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威廉,斯蒂格的小说改编成的《怪物史莱克》带着彻底的革新精神讲述了一个沼泽怪物因私利救出城堡里的公主并与变成怪物的的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上映后因颠覆式的全新口味赢得满堂彩;2009年迪士尼推出了手绘动画长片《公主与青蛙》,用各种颠覆式的桥段与细节讲述了一个希望靠双手实现梦想的黑人女孩被误当公主亲吻了青蛙后变成青蛙,并在寻求解救的过程中与青蛙王子相爱的故事。这部改编自格林童话的《青蛙王子》上映所取得的轰动意味着代表美国传统卡通的迪士尼也正在寻求不同以往的自我突破,甚至从片名上就表明了向传统宣战的态度。

这些对原作进行颠覆式改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作为被广为流传的原作代表了传统的思想意识与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建立在受众传统意义认知基础上的叛逆,能“打破这些‘真理’,摧毁那些‘共识’,给人们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力,并带来全新的快感”。

1.对人物形象性格的颠覆

对传统叙事所刻画的人物进行形象和性格上的颠覆式改造是这两部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秘笈,正如李·西沃所言:“最成功的故事就是那些具有人物性格的故事。”

在主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的沼泽怪物史莱克,丑陋粗暴肮脏自闭,他营救公主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拿回自己的沼泽地的清净而已。而编剧对《公主与青蛙》中的这位公主蒂亚娜从身份到肤色再到性格都进行了一次颠覆式的改变,首先她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黑人公主,只是穿着公主裙的女服务生,打着好几份工只为了实现开一家餐馆的梦想,这与以往动画片中塑造的公主形象大相径庭。此外,蒂亚娜的独立与主见也让她成为动画史上第一个成为王子保镖的“公主”。

另外,《怪物史莱克》中被困在高塔上的公主菲奥娜也颠覆了史上所有美丽优雅的公主形象,菲奥娜会功夫有心计且缺乏爱心,把唱爆肚子的小鸟留下的3个蛋变成早餐、她对真爱之吻的渴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急于达到自己不要一到夜晚就变成怪物的目的。再看看《青蛙与公主》中的马文,他一改过去符号化的王子形象,游手好闲、虚荣落魄,需要通过与有钱人家的小姐结婚来取得财富,还有幸成为脆弱到需要女性来保护的王子角色。

在配角的设置上,《怪物史莱克》中营救故事的始作俑者法夸尔颠覆了以往卡通片中所有王子英俊潇洒的形象,身材矮小、性格乖戾、思想猥琐;三只小猪、匹诺曹、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形象都赢弱地等待着怪物的救赎,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的童话。而在《青蛙和公主》中,真公主白人女孩虽然任性刁蛮,但善良执著,也是一改往日动画片中用一个恶毒狡诈的姐姐或朋:友来衬托女主角的可怜;萤火虫雷屡屡解救朋友们,却在影片最后死去,成为第一个在动画片中死去的正面人物,以往的动画影片中用光影或音效淡化处理死亡而不去破坏其纯净的特质,而这个正面人物的死直接表现出来所取得效果处理得很到位,升华了人物形象。

2.对主题内涵的颠覆

童话故事惯常讲述美丽善良的女主角和英俊勇敢的男主角一见钟情后,毫无悬念的克服完困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常规而简单的主题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观众的口味,于是影片公司开始寻求对传统的质疑、背离或是彻底的颠覆,“向传统挑战,正是这类改编作品的主题”。

《怪物史莱克》开场就娓娓讲述着传统的英雄救美故事,画外“这都是骗人的”外加“啪”的合上书的声音和冲马桶的声音,大胆地表示了动人的童话不过是厕所读物。《公主与青蛙》同样一开始蒂亚娜就以“我绝不会去吻一只青蛙!绝不!’,的决绝态度表明了对所接受的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反对,开篇即是表明一种对童话精神颠覆的鲜明态度。

正如克莉丝汀·汤姆森所说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些欲望”一样,《怪物史莱克》中法夸尔救公主、史莱克救公主和公主无所谓嫁给谁只需要一个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真爱,这大概已经够颠覆了,关键时刻的表白史莱克因为误会和自卑而退缩,与以往童话中爱情的阻力来自外界不同的是,史莱克和公主的阻力都来自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菲奥娜一开始对史莱克还有感激之情的话,那么蒂亚娜由始至终都对青蛙王子厌恶透顶。艰难痛苦地为达到交换条件付之一吻后,不但没有实现有钱开餐馆的愿望,反而进入新的黑暗旅程。剧情的突转在于“吻”,和史莱克救公主都抱着自己的目的一样,当青蛙王子在被伪公主在利益的驱使下吻了以后,青蛙还是青蛙,外加假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桥段无疑带给观众惊喜,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两位价值观差异极大的青蛙不得已开始亡命天涯。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剧对以往童话的又一大颠覆,整整一路上,自主强悍的蒂亚娜都在保护王子。

这是对经典的才子佳人的解构,拆毁了原作中最根深蒂固的内涵,从而引起受众内心强烈的震撼。尽管影片的最后都采用了好莱坞典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但在万众期待公主变身的场面到来之后,观众在震慑中确信了这不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野兽和野兽的故事,公主也变成了怪物。在《公主与青蛙》中,剧情的推动点是青蛙必须被真公主吻了以后才能恢复人形,但当青蛙变回王子后必然要和真公主结合,尽管王子作出了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获得观众认可,却错过了变回人形的时间。“这一切带着调侃味道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都是在同一主体的驱动下,就是要故意与原作反着来。”尽管最终我们看到了影片中和《怪物史莱克》的结尾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只青蛙举行婚礼,

二、颠覆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好莱坞有着自身的体系和模式,因而在各种颠覆性的表现之下,观众能接受的依然是一个秉承着传统价值取向的观念和角色。因而,颠覆不过是一种手段,颠覆的是角色的身份、样貌和经历,秉承的是角色本质上的善良、正直、勇敢、勤劳、有理想,因为这是和人类最基本的传统价值观相吻合的,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凌驾于最基本的传统价值取向之上。

1.影片的主题向传统致敬

《怪物史莱克》中各种颠覆的桥段下极力演绎的依然是一段传统的美好爱情,对于我们的英雄史莱克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切后,他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虽然史莱克有着外表内心的缺陷,但他拥有善良、勇敢和正直这些最传统的品质,它们是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永恒的闪光点,即便到了一个以颠覆为主导的影片中,在众多缺点元素的包裹下,依然闪现着光芒,比如救出公主后还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救罗嗦得让人崩溃的驴子。而这些可爱的特质无疑打动了公主的芳心,并让公主值得拥有史莱克。

《公主与青蛙》中看似颠覆的伪公主同样承载着好莱坞永远的爱情,她在最后一分钟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whatineedandwhatiwantisdifferent,whatineedismoreimportantthanwhatlwant,”除此之外,蒂亚娜还传递最传统的价值观念:独立、勤劳、有梦想。片中的颠覆明显赋予了影片浓厚的时代感,人们在虚幻的场景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感,主人公贫穷却不仇富,没有喋喋不休的抱怨,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当受众突然看到这位真正勤劳朴实的女主角时才会觉得她即使不是公主依然光彩照人。

好的东西总会对周遭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浮又骄傲的青蛙王子开始改变,开始体恤别人,开始学会为了爱人而“舍”。有了这些成长代价的沥炼,伟大的爱情终于战胜了虚无的繁华,王子做出了选择,成就了自己的境界和成长,也让整个影片回归到了最传统的价值体系上。美好的爱情和生活是电影永恒的主题,“又一次重复讲述了美国主流动画的主题:善良正直的主人公总会得到幸福和快乐,易于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孩子也看得明白”。

2.剧情走向的传统性

《公主与青蛙》和《怪物史莱克》从剧作上来说是运用典型传统剧作模式来演绎了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和角色的颠覆一样,两部影片在剧情上颠覆大多是桥段上的。比如蒂亚娜吻青蛙结果公主也变成了青蛙、菲奥娜吻史莱克后彻底变成怪物等,但这不影响影片在总体剧情上的传统走向。无论开端如何新奇另类,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发展、感天动地的高潮和团圆成长的结局,无一不在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模式中;不管角色怎么改变,风格怎么改变,桥段怎么改变,永远是换上新瓶的老酒。

颠覆式创新篇9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双能组织;深层结构;惯例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15-05

CausesofDisruptiveinnovationDilemmaandSolutions

tianHongyun1,LiUShilan2,meiQiang1

(1.Schoolofmanagement,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

2.SchoolofinternationalBusinessadministration,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510420)

abstract:owingtoorganizationbehaviorreflectingcharacteristicsofdeepstructureanditscapabilities,thisarticleanalyzescausesofdisruptiveinnovationdilemmafromthreeaspects,suchasdeepstructureoforganization,innercontradictionbetweendisruptiveinnovationcapabilityandsustaininginnovationcapability,andthepathdependencyoforganizationintelligence.thenambidextrousstructureandcontextoforganizationarediscussedtosolvethedilemmaofdisruptiveinnovationsothatbusinesscantransformfromsustaininginnovationtodisruptiveinnovationsmoothlyandcontinuously.

Keywords:disruptiveinnovation;ambidextrousorganization;deepstructure;convention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hristensen指出颠覆性创新的出现让在位企业陷入了创新困境,面对颠覆性创新,在位企业很难做出恰当的回应[1]。产业主导技术的演进过程是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交替发展的过程,只有超越颠覆性创新困境的企业才能构建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基业长青,而深入探讨颠覆性创新困境的成因则是寻求超越途径的前提和关键。

1相关理论综述

Christensen认为大公司的经理并非无法看到颠覆性变化的到来,也不是缺少资源去面对这些变化,他们所缺乏的是像考虑个人能力那样来思考组织能力的习惯。他认为影响一个组织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的因素有3个:资源、过程和价值观。资源包括有形的如人、设备、技术和现金,以及无形如产品设计、信息、品牌以及和供应商、分销商及顾客的关系;过程是雇员在将资源转变成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时的相互作用、协调、交流与决策模式;而组织的价值观是雇员们判断一个订单是否具有吸引力,一个顾客是否重要,一个新产品的创意是否具有吸引力或盈利性时优先考虑的标准[2]。按照Christensen的观点,资源的专用性、决策模式和价值观念导致组织无法有效开展和应对颠覆性创新。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组织结构、观念意识和文化等方面形成了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障碍[3]。

其他一些学者也就企业的颠覆性创新困境进行了研究。FionaLettice、pterthomond认为管理团队的资源、路径依赖性和现行的认知模式构成了管理层寻求颠覆性创新的障碍,并试图运用整体投资组合管理工具来寻求解决颠覆性创新中的资源分配难题[4]。marnixassink提出了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有4个方面的障碍,即吸收障碍、思维模式的障碍、风险障碍、发展初期的障碍和基础结构的障碍[5]。Brown和Duguid认为从创新到持续增长这一步是创新公司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它要求实践驱动结构(R&D)和过程驱动结构(价值链)之间的合作和管理[6]。

已有文献主要从组织结构、资源分配程序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障碍,但是对于上述障碍产生的深层原因涉及较少,在解决颠覆性创新障碍的途径上也主要从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流程出发,突出颠覆性创新机会的识别与开发方法的改进。作者认为,颠覆性创新困境实际上是组织深层结构内在特性以及组织能力缺乏的外在显现。[Jp3]因此追溯颠覆性创新困境的成因必须从组织深层结构以及组织能力方面着手,并由此探求从根本上解决颠覆性创新困境的途径。

2颠覆性创新困境成因

2.1组织深层结构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组织的深层结构是组织各部分相互关联的体系,它通过组织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得以保持,组织外部的竞争、规则和技术系统强化产生各部分管理选择的合法性[7]。在组织的深层结构中,惯例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惯例是组织的持久特点,它决定组织可能有的行为[8]。由于组织的行为可以由它们使用的惯例来解释,因此pierreYvesGomez和BrittanyCJones通过组织中惯例的形成和演化来分析组织的深层结构的特性[9]。

(1)惯例的存在是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需要。从本质上看,惯例的出现源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需要。不确定性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过去没有相类似的情景可以为未来提供准确的借鉴,颠覆性创新就属于传统的不确定性情境;二是作为行为的结果依赖于其他个体同时的且无法预测的选择。在组织中判断他人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是一个难题,需要假设存在一些可以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判断事实的信念,这些信念不需要讨论,因为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个体接受这些信念,因而不需要其他人来判断某个行为的有效性。这种无需判断的信念系统称为理性空白,理性空白通过设立本身不需要被判断的理性化的标准而赋予个体行为选择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某个行为得到判断。这并不是说理性空白中所包含的知识和信念都是合理的,而是他们的合理性不需要解释。这些思想是理解组织行为结构的关键。

创新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孕育未来产业主导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程度更高。组织惯例的存在为组织应对颠覆性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提供了一套模式,原有的惯例是以长期成功的维持性创新为基础形成的,惯例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企业自身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这种理由对于解决过去维持性创新中的问题而设定的,但是却未必能够适应颠覆性创新的新情况。例如组织内部已有的关于资源分配优先性的惯例肯定是优先考虑维持性创新,因为维持性创新的成功已被历史和经验所证明。同时有关组织价值观的惯例也是指向维持性创新的,有关促进维持性创新的行为和言论都受到组织的推崇和支持。

(2)理性空白外面包裹着信号屏,惯例是通过信号屏与理性空白相联系的社会机制。惯例作用机制通常是个人习惯通过重复的特征信号传递给其他接受者,这些信号表明个人遵循惯例。不同的个人习惯或多或少与其他所接收到的构成理性空白特征屏的特征信号相一致。个人的习惯与其他信号越一致,模仿这一习惯的其他人就越多。这样,每一个接受者遵守惯例的同时也强化惯例。最后个体的习惯变成集体的习惯,习惯化的行为成为新接受者的明确规则,这些规则不需要理由。理性空白吸收这些习惯,使之成为无需判断的行为基础。从惯例以及理性空白的形成过程看,惯例是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它深入组织绝大多数成员的深层意识,指导着成员的行为。

(3)惯例是稳定的,但不是静止形态的。惯例演化的动力有内在的和外在的,惯例的内在动力主要是基于个体利益的计算。惯例之间的竞争是惯例演化的外在动力,它将导致一些惯例出现、修改和消失。

从惯例演进过程看,尽管组织中的惯例也会被修改甚至消失,但是稳定性是惯例的首要特征,理性空白对不符合惯例行为的排斥性特点使得组织的深层结构呈现出特定的选择性、稳定性和自我强化特性。也许系统的初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系统深层结构的活动模式通过相互的反馈循环强化了系统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虽然惯例的多样性允许个人有一定怀疑的空间,而事实的模糊性也赋予个体一定的行动自由,但是惯例的一致性将许多可能性排除在外。因此,当组织面对颠覆性创新所带来的不确定时,短期内无法使惯例迅速改变,没有一个个体可以改变整个惯例,每个人只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局部的改进来影响到惯例的演变,因此要使整个组织认识到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并为之做出改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这也正是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存在思维模式障碍和价值观念障碍的深层原因。

2.2两种创新能力的内在矛盾性

能力一词强调了战略管理在适当调整、整合和重构组织技能、资源和功能性能力去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方面的关键性作用。组织之所以无法适应某种变化或无法有效执行某项功能实际上是存在某种能力的欠缺,企业之所以面临颠覆性创新困境也同样如此。

维持性创新是满足原有的顾客价值体系,沿着企业已有的技术演进轨迹所进行的技术进步和提升,它需要企业拥有对已有知识技能进行拓展、深化和提高的能力。而颠覆性创新则为顾客创造出新的价值体系,沿着新的技术演进轨迹所进行的创新,它需要企业具备搜寻新的知识,发现并发展新机会的能力。上述两种能力可以归纳为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事实上这两种能力的研究一直是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根据march的观点,开发的本质在于改进和扩展现有的竞争力、技术和模式,而探索的本质在于对新的选择进行尝试[10]。探索包括诸如与搜索、变化、风险承担、实验、自由活动、灵活、发现和创新有关的事情;开发则包括与提炼、选择、生产、效率、执行和实施有关的事情[11]。Baum、Li和Usher认为,开发是指通过当地搜索、经验性改进和选择以及对现有惯例的重新运用;探索是指通过协调变化、安排实验以及操作的过程[12]。根据Benner和tushman的观点,开发涉及现有构成的提高,它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发展轨迹之上,而探索涉及不同技术轨迹之间的变换[13]。从学者们关于探索和开发的内涵解释来看,尽管二者类型不同,但是探索和开发都与学习和创新密切联系,两大概念的差异涉及到新的学习是沿着与原来同样的轨迹还是沿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这些特征与维持性创新及颠覆性创新所需要的两大能力是相吻合的。

从能力的观点出发,习惯于开展维持性创新的企业之所以在开展颠覆性创新时面临着更大的障碍,其深层原因在于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在同一个企业中很难达到兼容。march指出:首先,探索和开发争夺稀有的组织资源。无论是探索还是开发都需要资源作为后盾,在特定的时期内,企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从内涵看,用在开发方面的资源越多意味着剩下来用在探索方面的资源就越少。其次,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种行为的类型都是自我强化的过程。探索的目标是搜索新的知识,探索行为愈多,范围越广,企业获得新知识的可能性就愈大,与此同时,探索的结果就越分散,探索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这将会推动更多的搜寻新观点的行为,因此探索越多就会产生“失败的陷阱”。与此相对应,开发将会导致早期的成功,反过来将会强化在同样技术发展轨迹上的开发行为,因而会导致“成功的陷阱”[10]。二者的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也使得二者很难在同一系统内达到兼容。第三,探索所需要的思维模式和组织惯例完全不同于开发,运用类似的模式去追逐两种结果是不可能的。正如march所言,开发有趣的思想通常需要更多地致力于投入而不是深思,涉及面更窄而不是更宽,更趋向于内聚性,而不是开放性[10]。

2.3组织智力形成的路径依赖性

albrecht认为,组织智力就是组织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进行学习、适应、变革和发展的能力[14]。组织创新依赖于组织的知识基础,而组织创新的数量和类型与组织学习过程密切相关。企业之所以难以形成开展颠覆性创新的能力肯定与组织学习密不可分。从组织学习的过程来看,组织的智力、学习过程是一种持续的循环活动,它包括感知环境、培养理解能力以及通过解释周围世界获得有意义的成果,使用过去经验的记忆来帮助发展理解力,并基于这种理解力采取适当的行动(见图1)。

首先,组织的适应性调整行为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和历史传承性。维持性创新恰好是对过去成功的巩固、延续和拓展,它符合组织的学习和认知过程。而颠覆性创新由于具有产业竞争规则的颠覆性特征,它沿着完全不同于为持续性创新的技术进步轨迹演进。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不仅需要颠覆长期形成的既定经验和理念,而且要求企业抛弃现有的优势去追逐未来不确定的优势和利益,并依据新的技术和模式建立起新的感知、理解和反应循环,这种近乎自我否定的大幅的变革和跨越对于组织智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在组织学习过程中,组织通过适应性调整行为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然而,颠覆性创新具有非竞争性特点,这种创新在发展初期并不与企业争夺目标顾客。因此,企业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来自颠覆性创新所带来的变化,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加强维持性创新以便获得其带来的确定性利益。等到颠覆性创新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威胁到企业时,企业所储存的大量维持性创新知识不足以应对颠覆性创新所带来的变革。此外,组织的适应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颠覆性创新的非竞争性大大缩短了企业通过智力循环建立适应的反应时间。

第三,Halal认为在组织智力发展过程中,诸多亚系统在共同发挥作用,这些亚系统主要有组织结构、组织文化、股东关系、知识管理和战略过程[16]。它们是组织智力的能力基础,也是促进组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帮助组织适应环境的基础。组织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惰性,组织文化的路径依赖性,企业在满足股东利润要求和寻求技术突破之间的矛盾等都会影响着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调节行为,使企业难以及时实现由维持性创新向颠覆性创新转变。

3构建双能组织,超越创新困境

从理论上讲,组织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达到开展维持性创新和颠覆创新的双重目标,一种是组织在相对平稳的、连续发展过程中实现,另一种是在长期维持性创新和短期爆发的颠覆性创新之间所形成短暂循环,即通过间断均衡(punctuatedequilibrium)实现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交替。间断均衡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荡,每一次技术更替都使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而双能组织理论则试图在同一个组织内部构建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的双重能力来尽可能消除间断均衡给企业技术更替带来的动荡,实现平稳、连续的技术更替。下面本文分别从双能型组织结构和双能型情境这两个方面探讨双能组织的构建。

3.1构建双能型组织结构

双能型的组织结构是为不同类型的活动建立单独的结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基于探索和开发活动差异很大,二者不能高效共存,而且组织的深层结构是一个稳定的,自我强化的系统,因此必须从结构上对颠覆性创新业务加以分离。例如核心业务单元被赋予用现有产品和市场进行维持性创新的责任,而研发部门和业务发展组织被分配去探索新市场、发展新技术和跟踪新兴产业趋势的步伐。

Charlesao’Reillyiii和michaelLtushman考察了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探索行为和开发行为的影响,通过对35个组织新业务开展情况的案例研究发现双能组织开展新业务成功率很高。双能组织的结构如图2[17]。

从理论上看,双能组织之所以开展新业务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结构形式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双能组织结构不仅能够促进业务单元之间的相互支持,而且可以防止相互产生的负面影响。管理层面的密切协调使得新成立的业务部门能够从传统业务单元那里共享资金、人才、专业知识、顾客等重要资源。而且组织上的独立又能确保新业务单元独特的业务流程、结构和文化。与此同时,原有的业务单元可以免受开发新业务的困扰,他们可以继续集中所有的精力用在完善运作,提升产品和服务于顾客上。

但是双能型组织结构也并非没有缺点,组织结构的分离容易导致孤立,许多研发和业务开发组织无法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与核心业务缺乏联系。许多公司尝试具有多种结构的双能模式,也有一些企业在单个业务单元里分离不同的活动,例如他们创造出隶属于业务单元的小的业务发展团队。这些方法避免了二元结构中极端的分离形式。但是尽管如此,这些小团队仍然保留从上到下的结构,因为他们依赖于业务单元的经理决定如何在不同的业务活动之间分配雇员的时间。

3.2建立双能型的组织情境

如果不为颠覆性创新建立单独的业务单元,那么能否在同一个组织结构中构建双能型组织呢?显然,这种双能组织构建的最大难点在于同一个组织能否做到顺利实现不同资源分配程序和价值观之间的切换,这种切换不仅要组织层面顺利实现,而且要深入到个体层面,不仅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建立一个推动成员双能行为的情境来引导组织中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根据JulianBirkinshaw和CristinaGibson[18]的观点,双能型情境与双能型组织结构的区别如表1。

如何在组织中建立情境的双能性。Ghoshal和Bartlett将情境定义为驱动人们以某种方式行动的无形的刺激和压力设定[19]。沿着这一思路,高层经理通过设立系统、刺激和控制以及通过他们日复一日的基础行为来传递行为管理的信号,以此来形成组织情境。这一情境通过组织中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得以强化。

Ghoshal和Bartlett认为组织情境有伸展、激励、支持和信任这四组特性[19],通过整合这些特性会产生组织情境的其他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绩效管理(扩展和纪律的结合),与刺激人们实现高质量的结果和促使人们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相关。第二是社会支持(支持和信任的结合),它涉及人们履行职责时的安全和自。

绩效管理和社会支持是同等重要、相互增强的。它表现得越强势,那么就会产生高绩效的组织情境,这一情境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双能型组织。然而,如果在各个组织特点之间不平衡,或者两者都缺乏,将无法形成最优组织情境。例如,一个缺乏社会支持的、苛刻的结果驱动导向将会产生破坏性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许多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都会运作良好,它缺乏个性的和权威驱动本质将导致员工的高水平产出,但却难以获得双能性。相反,具有强烈的社会支持,缺乏高绩效预期将形成乡村俱乐部式的情境,在此情境下,员工们分享同僚环境(collegial,指一种没有科层式平等的环境),并从中获益,但是很少能够达到他们的潜能。在这个条件下,公司具有较低的双能性,公司能够产生令人满意但却缺乏效率的结果。既缺少高绩效行为准则又没有社会支持无疑会产生低绩效组织情境,雇员既不愿成为严谨的人,也不愿调整自己,更不用说双能了。

上述研究表明,绩效管理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平衡是构建双能型组织情境的关键,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无法形成双能组织情境。事实上,双能型的情境只不过为个人行为提供了外部环境,但最终能否形成双能型组织关键还在于组织中个体成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在遵循传统惯例和调整自己的思想及行为之间进行合理平衡。显然,情境的双能性也能够被判断或理解为更高阶的组织能力。在组织层面,情境的双能性可以被定义为雇员同时追逐策略一致性和调节能力的集体性导向。

4结束语

虽然从根本上解决颠覆性创新任重道远,但是双能型组织理论为解决颠覆性创新困境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双能型组织从组织深层结构着手,提出通过构建双能型结构和双能型情境来解决维持性创新所需要的开发能力与颠覆性创新所需要的探索能力之间的内在冲突。而双能型情境通过提供一种集体导向性促进成员在遵循传统惯例与根据外部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之间达到平衡,它符合组织惯例生成演进的一般规律,兼顾了集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内在统一,因此从理论上看有助于从根本上帮助组织实现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连续、平稳的过渡。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Claytonm.theinnovator′sDilemma:whennewtechnologiesCauseGreatFirmstoFail[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7.

[2]ChristensenClaytonm,overdorfmichael.meetingtheChallengeofDisruptiveChange[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0,78(2):66-76.

[3]田红云,陈继祥,田伟.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6(12):95-100.

[4]thomondpetern,LetticeFiona.allocatingResourcestoDisruptiveinnovationprojects:ChallengingmentalmodelsandovercomingmanagementResista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2008,44(1/2):140-159.

[5]marnixassink.inhibitorsofDisruptiveinnovationCapability:aConceptualmodel[J].eruopean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6,9(2):215-233.

[6]BrownJS,Duguidp.CreativityVersusStructure:aUsefultension[J].mitSloanmanagementReview,2002,42(4):93-94.

[7]GersickCJG.RevolutionaryChangetheories:amultilevelexplorationofthepunctuatedequilibriumparadigm[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1,16:10-36.

[8]吴光飙.企业发展的演化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pierreYvesGomez,BrittanyCJones.Conventions:aninterpretationofDeepStructurein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Science,2000,11(6):696-708.[ZK)]

[10]JamesGmarch.explorationandexploitationinorganizationalLearning[J].organizationScience,1991,2(1):71-87.

[11]anilkGupta,KengSmith.theinterplaybetweenexplorationandexploitation[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6,49(4):693-706.

[12]BaumJaC,LiSX,UsherJm.makingthenextmove:HowexperientialandVicariousLearningShapetheLocationsofChains’acquisition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0,45:766-801.

[13]BennermJ,tushmanmL.processmanagement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aLongitudinalStudyofthephotographyandpaintindustrie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2,47:676-706.

[14]albrechtKarl.thepowerofmindsatwork:organizationalintelligentinaction[m].newYork:amacon,2003.

[15]ChooCw.informationmanagementfortheintelligentorganization:Rolesandimplicationsfortheinformationprofessions[eB/oL].//choo.fis.utoronto.ca/fis/respub/dlc95.html,1995-03-28.

[16]Halalwe.organizationalintelligence:whatisit,andHowCanmanagersUseittoimproveperformance[J].KnowledgemanagementReview,1998,1:20-25.

[17]Charlesa,o'Reillyiii,michaelLtushman.theambidextrousorganization[J].HavardBusinessReview,2004,4:74-81.

颠覆式创新篇10

家电业,或将迎来“特斯拉式”颠覆。8月中旬,据海尔内部消息,海尔已经研发出颠覆性的制冷技术――没有压缩机,该项技术可能最先应用于酒柜产品。无压缩机制冷技术的应用在家电业的影响力,不亚于汽车业没有发动机的“特斯拉”。

海尔能颠覆家电业,成为家电界的“特斯拉”吗?

特斯拉依靠创新技术、卓越的产品设计和出色的市场表现成为汽车行业的颠覆者――这亦是每个颠覆者所具备的基因。在中国家电业中仔细寻找,可以看到海尔已经具备这三个基因。

基因一:用技术颠覆世界

关于海尔能否成功应用新型制冷技术,已经出现多种猜测:磁制冷技术、吸收制冷……随之而来的还有质疑,采用了百年的压缩机制冷技术真的会被海尔的无压缩机技术终结吗?海尔具备“终结者”的实力吗?

或许,这一切并不需要等到产品才能寻得答案。

海尔的创新技术已具备这样的能力。在产品研发上,海尔在中国、美国、亚洲、欧洲、澳洲成立五大研发中心,集合全球一流资源如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建立开放的Hope(Haieropenpartnershipecosystem)线上平台,与全球用户和研发中心实现零距离交互。

而对知识产权的超前意识,使得海尔在全球市场具备强大的技术竞争力。早在1992年,在大部分企业没有产权意识时,海尔即成立首家由企业自主设立的知识产权办公室,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对于技术的颠覆,海尔的实力已经凸显。在热水器、冰箱保鲜技术上,海尔实现多项突破。海尔天沐KinG空气能热水器,是国内首台二氧化碳空气能热水器;海尔精控干湿分储技术,则颠覆了传统冰箱只能保湿不能保干的模式。

基因二:用设计征服用户

“追求更好性能、更漂亮外观、更有吸引力”这是特斯拉的极致追求。在这方面,海尔也不逊色。

技术是冰冷的,而注重用户体验的功能设计给技术增添了温度。针对不同人群的洗涤需求,海尔一款滚筒洗衣机创新性地采用双筒设计,全球首创分区免清洗技术。一款冰箱则在行业首创触摸开门方式,智能感应人的远近,并首次实现干湿分储功能。

注重产品设计的便捷,注重感官与心灵上的审美体验。这是海尔获得用户青睐的设计利器。其目前已累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90项,涵盖iF设计、reddot、iDea、G-mark等著名设计奖项。

基因三:用市场表现说话

对于颠覆者,市场总能给出最直观的答案。汽车界的颠覆者特斯拉,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销量为10030辆,同比增长55%。

海尔的市场表现又如何?

中怡康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海尔热水器、冰箱销量占比分别为25.68%、28%,均位居第一。

今年收购美国Ge家电后,海尔家电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五。以此为立足点,其开拓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表现惊人。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亚市场海尔智能空调增幅四倍,海尔家电同比增长90%;上半年,海尔在领先的网络零售平台Cdiscount销售同比增长58%;法国市场海尔冰箱1-4月收入同比增长30%;东欧市场增长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