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51:32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1

关键词:生命活力;阅读感悟;策略思考

平日的初中语文教学,我们普遍看到的现象是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比较牢固的,基本技能训练也是能够令人满意的。但存在的问题是多半数量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现不出生命活力的迸发,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比较认真的思考。

一、充满生命活力阅读感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积累

进入初中的学生已经受过6年以上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无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基本技能的运用程度都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具备着一定的初中语文阅读感悟的基础。但就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古诗文感悟也好,现代文的感悟也好;对本土化作品感悟也好,外国文学作品感悟也好,其所储藏的能量都经不起消耗的需要,是那样的有备而不足。课堂教学的阅读感悟中,人们所追求的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的阅读感悟往往总会遇到荆棘。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以为初中学生都已经具备充满生命活力阅读感悟的必需。作为语文教学,必需努力为学生去弥补不足。弥补学生充满生命活力阅读感悟之不足,其主人还应当是一个个必须具备强烈欲望的学生,没有他们的颇具兴趣,没有他们的不懈追求,是很难达成目的的。对此,为学生弥补不足,就应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上进行弥补。但又必须看到,学生不够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实践毕竟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必须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负担的前提下,积极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可以结合教材文本的阅读感悟让学生解决迫在眉睫的课外阅读问题。像学习古诗文,可以让学生专门去阅读与古诗文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尤其是主题、体裁、时代等相联系的。阅读着与之有联系的作品,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视域就会无比开阔起来。如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让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章节,让学生去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应当说,学生在阅读了这些作品后,缓解了一定意义上的阅读感悟的燃眉之急。

二、充满生命活力阅读感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阅历

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形,那还是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应当说教学这样的外国文学作品,让初中学生能够感悟韩麦尔先生这个作品中比较典型的爱国主义之人物形象当没有任何问题。可在学生神游于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时,本以为学生的感悟是完全可以与教师的预设相一致,但事实却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相反。学生中有不少学生而且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个两个,他们并不以为韩麦尔先生就是十足的爱国主义者,反而以为其就是比较十足的懦夫。学生出现这样的感悟有道理乎?也并非就是那样的没有点滴道理。说实在的,在让学生具体说出自己的相关思考时,就连本身似乎也让其洗了一下自己的脑子。学生说,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就不去带领学生走向街头去振臂唤醒广大的民众?又怎么不去带领广大学生去对敌人进行某些意义上的破坏性的打击?而在最后一课的课堂结束时书写“法兰西万岁”,其意义何在?结果又当是如何?学生的感悟错了吗?就文本到文本根本就没有错。那学生就没有错吗?错!甚至就是某些意义上的大错而特错。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误?并非就是学生的智力和智慧出现问题所致,而是学生社会和历史阅历浅薄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充满生命活力的阅读感悟着实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历。初中学生的阅历从何而来?就自己平时语文教学的实情看,还应当多让学生去关注教室窗外的天空,还应当多让学生去关注学校以外的世界。让学生多关注窗外的天空和校外的世界,需要学生能够跳出这封闭的教学环境,去多多欣赏外面的精彩。

三、充满生命活力阅读感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素养

事实上,一个学生对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持着怎样的观念,对作品中的人物是同情还是无所谓?是点赞还是那样的厌恶?应当与学生本身所具备的俗语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个对外界的人和事物根本就没有理解和同情心的人,或者根本就没有较为正确人生观的人,那么对作品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产生比较正确的印象。譬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对于勒这样的人物形象就产生着比较严重的分歧,其分歧的分水岭很简单,于勒是败家子还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其实,这样的问题本身就不是怎样十分复杂的,但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就显得复杂起来。倘若学生能够对于勒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比较十足意义上的理会,那于勒是败家子还是完全意义上的值得同情就完全可以是不言而喻的了。所以,在学生阅读感悟初中语文教材文本中,作为教师当应关心学生良好素养形成的问题。学生良好素养的形成,所能够获取的途径比较广泛,任何学科课程的学习都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作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建立起与其他学科课程学生学习的关系网,让学生在诸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起科学的世界观、理想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当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比较正确的价值观念时,充满生命活力的阅读感悟将完全可能绽放出靓丽的奇葩。

总而言之,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的阅读感悟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理想目标,而阅读感悟的学生充满活力也应当就是一个比较具体而又实在的实践过程。这就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实践是重要的,实践也应当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38-0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关键:

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读体会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有句名言: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二)同学们,什么是生命呢?这节课咱们和作者一起感悟生命。(板文题:生命,生命)齐读质疑。师在文题上加问号(生命?生命?)

二、初步感知课文

(一)课件范读课文(配乐、配动画图片)

(二)交流,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板书)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心跳

三、研读赏析

(一)导读:下面咱们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二)课件出示:自读、讨论:

1.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情朗读。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三)归纳总结:

1.三个事例的感悟

事例一飞蛾求生――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事例二瓜子抗争――那一股足以惊天憾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事例三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随文评点“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2.对生命的理解

思考一: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思考二: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感情朗读重点词句: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课间出示:海伦凯勒简介及名言、张海迪简介及名言、雷锋简介及名言(可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名言,并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四)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

1.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板)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作者是这样说的,她有没有这样作呢?简介杏林子生平(课件)

师:杏林子,这一位长期处于痛楚中的人,这位只有小学程度,因类风湿关节炎而全身百分之八十损坏的残障者不但没有诅咒生命,反而洋溢了对生命的歌颂和热爱。她写作不辍,出版的书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为引发社会对残障者的关注,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上街情愿。成立了“伊甸残障社会福利基金会”,为台湾的弱势群体谋福利。他一生积极开朗,淡泊名利,她有一句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作者还有一句名言: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四、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师将文题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生命!生命!)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3

不错,在阅读张俊彪《精神与精神性》(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阅读札记的时候,我就有这种“分享”的感觉。当然,对于一部严肃、凝重、艰深的思想性读物来说,从中能读出感觉,进而读出一些情趣和愉悦,这需要读者具有与作者相近的执著和孤寂,其本身就包括了一种苦乐的辩证法。

《精神与精神性》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作者博览群书、殚精竭虑,对当下精神文化、社会人生及个体创作深思熟虑的思想结晶。作品以日记体的“拾珠”体式,由“文学”、“艺术”、“审美”、“哲学”、“宗教”、“悟识”等6根线串缀而成。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满纸珠玑,目不暇接。而我最喜欢的是“悟识”篇,它不但归纳和提炼了前5篇的内容和观点,且更能够体现作者独立思考和反思批判的力度。

悟识似乎谁都明白,但词典上竟然查不到解释。我且以为:悟识是点燃思想的火花,是照亮心灵的神灯。我觉得“悟识”篇的写作特点和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可以分两个层次来把握或感觉。

在形式层面上:这种悟识是追忆性的。经过人世的沧桑,经过官场的沉浮,经过创作的得失,作者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时光透过记忆的筛眼,滤去了往昔那众多纷繁的人和事,留下来的,当是不会忘却的。”这时候,若碰上一部好书,一部能唤醒你的感觉又能体谅你感觉的书,就像遇到了一位久别重逢的故友或知音;你向它敞开了心扉,让它熨平时光的皱褶,擦亮心灵的锈渍。于是,你充实了生命中一些曾忽略的经验,譬如:“生命经验是对生命不断的思考和反思。”彻悟了人生中一些用法律和文件都无法阐明的道理,譬如:“当人把很多事情真正明白过来以后,各自的生命过程也就临近终结了。”

这种悟识是“经典”型的;札记需要用比较精当、集约的文字,传导大量而丰沛的思想信息。这就要求作者在情感上杜绝虚假和说教,在表达上杜绝空谈和泛谈。“悟识”全篇仅用了不到两万字的篇幅,时空跨越古今中外,内容涉及人类精神世界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到对当今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主义的审视与剖析。所得出的结论,所生发的观点,所凝结的智慧,大都是作者设身处地、苦读慎思的结果,看得出这里面有些观点已达到了思维的临界,或叫心灵的极致,表现了作者直逼“真理”的追求,达到了传统所说的“画龙点睛”的效果。目录或压缩饼干似的精练传达,适宜于让行色匆匆的当代人、甚至是当下文化人,驻足片刻就能像接收手机短讯一样,接收到一片思想的光束。

这种悟识是顿悟式的。一部阅读札记,最重要的不光是集散着人类思想的成品,重复着大师们的箴言,而更多地是要能“融入”,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要有个体思维的再创造。这是一个精神能量的吸收、转化、再发散的完整过程,在这个传感隧道中,顿悟是开启和照亮它的关键。“悟识”中的许多真知灼见,便出自作者对世道人心的明察顿悟,出自审美思维创造的“灵感”闪现,有的不禁能令人联想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这里面不乏情理的碰撞,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洗礼,有结惑的苦闷,也有释疑的甘饴。

在气质层面上:悟来源于识,最初的感悟大都通过学识见识获得。古人所谓“好学勤力,博闻强识”,“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就是这个道理。关于悟识与求知心境的关系,朱熹《朱子语类》中早有阐述:“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在市场经济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大众文化对想像形成遮蔽的今天,“只有身与心都获得宁谧的人,才有可能潜心去研究哲学、神学和宗教,也才有可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的创造,而不是平凡的创作。”作者的这种“以静制动”的治学态度,就可望升华成“清风明月”般的人生境界,奠定了他获得悟识的精神源泉。

悟识在很大成分上,可归结为某种智慧。但从作者的身份考察,他阐发感悟的一个突出特点,与其说是睿智毋宁说是勇敢。这是一种独到的胆识,一种“在场”的批判。例如,出于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患,作者敏感觉察到:“对当代中国而言,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是任何的内忧外患,而是直接影响着国家与民族发展去向的权贵资本的出现并日趋形成……”再如,出于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反思,作者省悟到:“知识分子的概念其实是从启蒙时代权力与知识的结构过程中才得以确立的,而这种权力―知识的结合恰恰是现代性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联合产物。”当然,这仅是一家之言,并不一定会引起所有人的认同,但具悖论意味的是,类似这种独树一帜的悟识,单靠学识往往是“通透”不了它的,还要靠一定的勇气和胆识,靠与胆识相匹配的势能,才能达到登高一呼的启蒙效果。

悟识的最高层次,还是来源于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对生活的真诚,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可以将这些情感和关怀,划归在志识的层面。志也者,训诂为“心之所之”。古人常将才、识、胆、力的大小归绺为志识的高低,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永。清何彤文《谌芸藩诗集序》言:“夫诗以言志,而言即心声,往往篇什所陈,其人之性情见焉,学识见焉,所历之境遇亦见焉。”正是从志识的层面来考察,我们才可能将一般的感悟上升到参悟、彻悟的程度,才可能感觉到文若其人,文格背后的人格、品格。“一个好官,他的仕途应该而且必定是一种为百姓负荆赎罪的生命过程。”这是作者对官场的参悟;“人生的幸福,不在于金钱、权力、物质等,而在于内心的丰足、精神的充溢,以及生命的恬静、和美、宁谧、温馨和闲适。”这是作者对人生的彻悟。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4

半命题作文是作文考题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其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此外,有的话题作文其“话题”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题元素”,实际上可称为“准半命题作文”,如以“感悟”、“渴望”、“珍惜”、“关爱”等为话题的作文,考生只需在“话题”前后补上一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即可动笔成文。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当我面对》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他*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感悟8—1>8》、《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计划”课堂,教师不再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以“市场经济”的理念,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把握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养在动态中形成,在形成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最终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后,我们的语文教学倡导多元感悟,尊重独特体验,出现了“日出江花一片红”的好景象。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还只是“几枝出墙的红杏”,“满园的春色”仍被关在“柴门”里边,虽然风景独好,但望眼欲穿,也欣赏不到美景,有时课堂上甚至启而不悟,竟看不到“一枝红杏”。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打开这扇“柴门”,让我们欣赏到“满园的春色”呢?我们应该用动态生成的观点,解剖课堂教学,寻找开门的钥匙;用呵护生命的理念,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悟,让我们欣赏到“满园的春色”。

一、读之愈深,悟之愈奇——关注朗读,在深读中生成多元感悟

对文本的理解离不开读,对文本的深层感悟离不开读,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多元感悟更离不开读。因此,教学中只有对文本接触得越多,读的实践越多,感受才会越深,感悟才会越奇;只有读熟了,熟读了,情感得到了感染与熏陶,学生才能说出自己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才对课文中的人与事、作者的立意、语言文字的优美与否产生独特的感受与评价,才会从多角度去谈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才会开出“多元感悟”之花。

如《鸟的天堂》的教学片断。

师:“新的生命在颤动”到底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请同学们读课文的有关段落,谈谈自己的见解。

生1:我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棵富有活力的大树,从它的每一片绿叶可以感受到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一簇又一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绿得鲜亮,绿得发光,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生3: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灿烂的红霞照映下,发出了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就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就产生了这种感受。

师:多深刻的感受呀!那么,你们能读读下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4:下文告诉我们,这儿鸟很多,这时虽然已是黄昏,鸟儿躲在大榕树上,但会偶尔扑扑翅膀。当鸟儿扑翅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

师:此时,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生5:这是大榕树那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生6:这是作者对大榕树那顽强生命力由衷地赞叹。

……

一个问题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再读课文,产生情感体验,多元感悟也在深读中自然产生。

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注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多元感悟

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教学过程就是以教材为中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三者愉悦的精神交流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独特感悟存在的价值,感受到了精神相通的愉悦,感受到了心灵成长的幸福。语文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如对《鸬鹚》一文中的“悠然”一词的教学。

师:你从“悠然”一词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渔民坐在船上,非常悠闲自在。

师:渔民悠闲地坐在船上,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生2:我坐在这里,吸着旱烟,多舒服哇。

生3:等会儿我命令一下,鸬鹚就会给我捕上好多好多的鱼。

师:同学们再轻轻地读一读这个句子,这时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生4:这是渔人胸有成竹的流露。

生5:这是渔人对生活的满足与自我陶醉。

生6:这是渔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案例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完美地展示了学生从对文本表面理解转化为对文本深层感悟的动态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把“悠然”一词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系统当中,感悟到了这一词所表达的深远意境,而且还闪现出了创造的火花,充分展现了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感悟的生命色彩。

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关注质疑,在释疑的过程中生成多元感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之火种,是燃起感悟的烈火干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认知活动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而应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向教材质疑,向教师质疑,向同学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一位教师教学《五彩池》时,有个学生突然提问:“老师,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位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释疑、感悟文本的呢?

师:五彩池能游泳吗?

生1:能游泳,这里的水那么清,那么绿,肯定能!

师:真的能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说说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

生2: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有许多石笋,石笋尖尖的,到这儿游泳很危险。

生3:五彩池不能游泳,因为这儿的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可以碰到它的底部。这么小的池,怎么能游泳呢?

生4:你到这儿游泳,他也到这儿游泳,这样会破坏这里的环境,会污染这里的环境。

……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教师从学生突发的问题入手,引领学生走过了释疑的路,学生从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五彩池的美,感悟到了要注意环保,这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关注表达方式,在揣摩中生成多元感悟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表达同一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词语和句式,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读者在阅读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揣摩文章的篇章结构,揣摩作品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在揣摩的过程中,多元感悟文本。

如《燕子》一课的第一自然段,这是一个典型的状物段落,作者改变了以往课文经常使用的“什么怎么样”的句式,用“怎么样的什么”这一独特的句式和明快的笔触来描写这只小燕子。教学时,我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这一自然段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言的精妙之处,进而感悟燕子的形象。

1.小燕子非常活泼可爱。一身羽毛乌黑光滑,一对翅膀俊俏轻快,还有一条剪刀似的尾巴。

2.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通过比较,学生感悟到,作者笔下的燕子“是一只机灵轻巧的燕子”“活泼可爱的燕子”“是一只充满活力、充满生命的燕子,是春天的象征,是春的使者”。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只燕子的活力与可爱,同时也领悟到了文章表达方式的精妙与魅力。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6

1.有效教学中顿悟的阐释

有效教学中的顿悟并非凭空产生,它汇聚了佛学、心理学之精华。佛学中的顿悟。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首先提出“顿悟”说的是晋、宋间的道生,他认为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对它的觉悟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也无需按次第修习。唐代禅宗创始人慧能对“顿悟”的阐释更为着力,在他看来,本心与本性,人们先天就有,平时不被发现,而在突然听了他人的高明见解后,在自身意识的一念周转之际,顿悟菩提,领悟了本心与自性。慧能的阐释道出了顿悟产生的源头(他人见解)以及顿悟到来的突然性。除此之外,他还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清净,具有先天的智慧,只是因为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所以不能自悟,只要得到“善知识”的开导,灭除妄念,就能内外明彻,顿见真如本性,自成佛道。道生的“顿悟”在于“悟理”的连续性,慧能的“顿悟”在于“善知识”的启发。可见,他人的高明见解、“善知识”是“顿悟”产生的先决条件,值得今天的有效教学借鉴心理学中的顿悟。格式塔派心理学家认为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通过动物实验对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在格式塔派心理学家看来,这种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所以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脑本身具有先天的自组织功能”,顿悟产生的条件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学习者只有在刺激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为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顿悟,“整个问题情境设置的整体性”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到有效教学中来,设置问题情境是学生顿悟产生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中的顿悟。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无论是佛学中的“善知识”还是格式塔派心理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它们都是有效教学中顿悟产生的前提条件。由此,有效教学中的顿悟可定义为:在教师的“善知识”引领或动人心魄的话语情境感染下,学生思维、情感受到触动后在其灵魂深处瞬间产生的由内心波及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的感悟方式。

2.有效教学中顿悟实现的路径

一是“善知识”的引领。所谓“善知识”就是能够打动学生心扉,给学生精神以鼓舞,敦促其不懈探索、不断进步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说:“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这种真知识应该是“善知识”,而这种“善知识”来自教师长年累月的日琢月磨,来自教师永无止境的博观约取。可以说,“善知识”是教师辛勤汗水、上下求索的结晶。“黄金分割”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但不应把它看作数学的专利。教师讲授时,可从人体结构的14个黄金点、环境温度中的黄金分割(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音乐艺术中的黄金分割(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为和谐和悦耳)、建筑艺术中的黄金分割(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是8:5)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方面切入,让学生览尽“黄金分割”在各个领域透射出的流光溢彩,他们顿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兴趣骤增,眼睛发亮,表情愉悦,急切需要投入到“黄金分割”的学习当中。上述由老师精心荟萃的知识,无疑是“善知识”,是激发学生顿悟产生的“引信”。二是情境的浸染。情境的浸染这一路径的实现需要通过营造一个浸润情感、启迪思维的环境来完成。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唤醒其沉睡的潜能。第斯多惠说得好:“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但是你本身要是没有激发性,没有主动性,又怎么能去激发学生,去唤醒睡眠的人,又怎么能去活跃别人呢?”这段话中的“激发”、“启迪”就是构筑情境,用情境唤醒学生的潜能。穆旦的《赞美》是一首颇有难度的现代派诗歌,主题颇难把握。特级教师李镇西授课的时间恰好是“九•一八”———一个让人幽恨暗生的日子;伴奏的乐曲是《黄河大合唱》,让人自然想到抗日战争;上课的主要方式是声情并茂的朗读。课后,他颇为感慨地写了一段话:《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在我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穆旦的诗句把我带回到了阴霾密布、战云乱飞的年代。我忘记了我是在朗读,我的眼前是如流的难民,是一个个朴实而坚忍的农民,我就是诗人,走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最后一句读完了,音乐却还在流淌。我抬起头来,看到所有同学都被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都表情肃穆而沉重。李老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那支令人五味杂陈的曲子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承载着中国百姓善良、坚忍、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之精神的环境,在这个情感、精神充裕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决堤了,思维之堤却筑起了。在这个环境中,晦涩难懂的意象、底蕴厚重的人物形象,含蓄的主题,都变得易于理解了。这一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顿悟,而且带给了学生厚重的民族精神。上述两种途径诱发学生产生了顿悟,而顿悟的产生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学习欲望,也为其后续学习带来的延展效应奠定了基础。

二、有效教学中的延展效应

有效教学中的延展效应,就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产生的精髓对学生课后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间、甚至终生都产生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延伸拓展效应。有效教学能否在学生身上产生这种效应,取决于教师在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艺术等方面延展的有效程度。人格代表一个教师的整体风貌,影响着学生对老师的初步看法;教师的个性、思想难以分开,它们关乎学生后天特立独行品质的形成;教师的生命、精神相辅相依,是其个性、思想的内容载体,和学生的生命质量、精神境界息息相关;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其生命、精神的表达方式,它决定着学生生命、精神沉淀的厚度。可以说:人格、个性、思想、生命、精神及艺术构成一个“教学链”,环环相扣。

1.人格的延展

人格的延展,通常通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来体现。刘良华教授认为,“教师的人格,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如果我们教师自己是跪着教书的,则会有一些后果:第一,我们的学生可能跟你一起跪着;第二,可能学生坐着,你跪着,你在你的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残疾人,一个精神不健全的人”。可见,教师人格的高低优劣,从骨子里、精神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质量,它具有延展性。当然,我们需要的是优秀教师人格的延展。这种延展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积淀,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既要严谨治学,又要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正视磨难,笑对坎坷,用自己的人格延展学生的人格。

2.个性、思想的延展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思想,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一名教师只有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产生独特的、丰富的思想,简而言之,个性催生思想。被称为中学语文“叛徒”的黄玉峰老师,他有两种教学模式,其中一种是“放羊式”。他说:我把我的学生带到一个水肥草美的地方,让我的学生像羊一样去寻找最好的水、草,这有什么不好?黄老师的追求就是让他的学生自己往前走,引领他的学生不断开发新的学习资源。他的学生可以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看,可以创办刊物“读书与做人”,可以去“文化旅游”。他这些特立独行的做法深受同学们喜欢,高考成绩也很出色。究其原因“,因为他有个性。一个真正有个性的教师是不会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的。他不会容忍,他一定要把教材变得有他自己个人的精神痕迹”。黄老师的这种带有“精神痕迹”的个性,伴随着教学的脚步,会沉淀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思想,影响同学们一生,自然也延展到他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3.生命、精神的延展

生命因精神而精彩,精神因生命而升华,二者共生共长,很难分开。查理德•利文斯通说“: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利文斯通将精神提升到国家层面,可见精神对教育、对学生生命个体的重要性。而精神是通过生命赋予的,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基本的尺度是看它有没有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没有使每个身处教育中的生命都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有没有使其生命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教育得到了增值、提升和扩展”。主张“语言是人的生命”、“语文教育即精神教育”的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让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课后他说:“我在诵读时,我的心目中的确历历在目地幻化出这些物是人非的叠影!所以,我的诵读才那样饱满,那样富于张力,那样撼人心魄!我是艾青,艾青是我,我坐狱中,漫天飞雪,我思念大堰河,思念妈妈一样的大堰河。”韩军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悲苦身世、艰辛劳作、挚爱待子、凄凉离世所产生的浓情厚意,融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朗读之中,在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诠释着大堰河的厚重精神、多味人生。韩军的一堂课将自己从作者、主人公身上萃取的多味生命、厚重精神永久地延展到学生的生命、精神世界中。

4.艺术的延展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7

写一写你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是你自己了解到的或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写作斑马线】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要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比如,这种现象或这件事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感悟。)

【审题小橘灯】

本次习作内容广泛,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资料,也可以另选角度来写;要学会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也就是——由一件事情或某一生命现象引发思考,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表达方式来写,把自己选择的人或物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或一种生命现象写下来。如:

(1)要突出残疾人热爱生命,我们可以选取主人公如何刻苦练习书法的事情,然后加上自己对这件事的思考和认识。

(2)要突出辛勤的农民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选取烈日下农民不畏一切艰辛劳作,以及看到秧苗茁壮成长的欣喜情景来写,并加上自己从中得到的认识。

【下笔闯迷宫】

要想写好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在写作视角上:你可以写出使你感到生命可贵的有哪些事;可以写出你是如何珍爱自己(或他人他物)的生命的;可以写你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和感悟;可以写“生命”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历程;可以写生活中某些人是如何不爱生活的,然后提醒读者要热爱生活……既可以选以上方面之一,写深写透,也可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写,只要最终能表达出“要热爱生命”这个中心就可以。

(2)在写作内容上:既可以详细地记叙一件你所经历的事情,也可以采用详略结合的方式写几件事。不论写一件事还是多件事,都要围绕一个中心,说明一个与热爱生命有关的道理,这是最关键的。

(3)在写作对象上:既可以写人的生命,也可以写动植物的生命,还可以写宇宙中一切没有生命的物体的“生命”。选后者写,可能更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要想写好比较难。

(4)在表达方式上:既可以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意,融入到记叙之中,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可以在文章结尾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发出对生命的赞美、热爱和讴歌之情。

(5)为了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力度,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或伟人的事例,巧妙地穿插在文章之中,这样会大大增强你的作文的文化含量和价值,使人更受教益。

【写作禁行区】

“生命”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谈生命的感悟,可以有感而发,但要基于某种现象或事实。若脱离事实谈对生命的感悟,只能是空谈,这样感悟也就失去了意义。

【素材集装箱】

九死一生亘古不灭好生之德命中注定命世之才生不逢时

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开始。

——左拉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游鱼沉默于水中,野兽喧闹于大寺,飞鸟在空中歌唱。可是人啊,它具有海洋的沉默,大地的喧吵,与天空的乐章。

——泰戈尔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8

近年来,学生自杀、自残、吸毒、伤害他人等校园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处在花季年华的生命在一瞬间消失,令人触目心惊,让人心痛。药家鑫的事件,马加爵的悲剧,不由不让人引起深深的思索。究其原因,有学生本人、社会、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多种因素,而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令我们遗憾的是当今的教育没把生命教育摆在合理的位置上,缺乏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缺失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还左右着我们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为了追求升学率,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当学生的情感、心灵受到挫折,就出现冷漠、孤僻的性格特征,就会陷入精神的迷惘、情感的危机,就会出现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一幕幕学生轻视生命、推残生命的悲剧,引起我们的沉痛深思,在当今的初中教育中,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各学科任课教师必须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生命教育呢?

1.在语文教学的载体――教材中挖掘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的主旨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教育"以人为本",就要凸现生命教育。初中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学科,也是综合学科,蕴含着极其丰富而生动的生命教育的资源。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肩负着生命教育的历史重任。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提炼语文教材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初中语文课文《春》,是一幅精美的画,形象生动,姿态万千,色彩缤纷,春意盎然;也是一首赞美生命的颂歌,曲调优美,节奏欢快,扣人心弦,发人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感受春草生命的活力,感悟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珍惜人生的美好时光,奋发向上的情感。

1.1创设感悟品味的情境。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让学生感悟海伦凯勒那种强烈的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对光明的渴望,她觉得林中的树,空中的鸟,地上的草都是那么的清新,有活力。假如给他三天光明,她会像迫切吮吸母亲乳汁的小婴儿一样把这些都看清•看细。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感悟品味会体会到,一个健全人是多么的幸运•幸福,从而激起对生命的珍惜•热爱。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如在《小巷深处》的教学活动中,创设这样的问题:瞎眼的英姨为什么收养弃婴?当你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遇见了弃婴,你该怎么办?通过问题的引领,认识生命犹可贵,千金难易买。理解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我们的责任。在"提醒幸福"一文中,作者对幸福的情景是这样描述的:即使我们的父母垂垂老矣,即使我们的父母一穷二白,就是他们病瘫在床,我们仍可以说,我们是幸福的。因为,在他们百年后,我们可以骄傲的说,当初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的快乐。人生苦短,让我们大家都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活出精彩,活出意义。

1.2朗读感悟。"朗读"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语文学习的法宝,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的艺术。其作用在于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思想感情,在朗读中培养说话能力,加强记忆,加深对语文的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说明朗读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通过朗读这一扇窗口,体会作者的神思匠心,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加强朗读是一种重要的策略。例如,我在九年级语文下册《石缝间的生命》的教学中,利用范读、赛读、小组朗读,让学生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和抑扬顿挫,体会石缝间的生命的顽强,体会生命的本能是如此的尊贵,生命就是拼博,就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锤炼自己、成长自己、完美自己。感受生命的意义就是给荒山枯岭的世界装点出层层葱绿。

2.通过写作教学,让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

写作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释放灵气、真诚袒露心迹,表白思想情感、真实反映自己的需求的过程。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依据生命教育的资源,从关爱生命的角度,引导学生写作,领悟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受,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机制,应用赏识评价,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优秀的习作,张贴在学习园地上,或者推荐到报刊杂志上发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3.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9

【关键词】德育生命真谛感受母爱社会责任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作者是在双脚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的,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在地坛中沉思了15年,进行了“生?还是死?”的思考,最终悟出了生命的真谛,提高了自己的生命的质量,为我们写下了这不朽的篇章。所以,我认为学习《我与地坛》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德育教育。

一、感悟生命的真谛,珍爱自己的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对于《我余地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逐层加深对史铁生感悟的生命真谛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可以进行这样的引导:

老师:同学们,作者在自己的人生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古园的?为什么进入地坛古园?

学生:作者是在双脚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生死十字路口,难以抉择的情况下,走进地坛古园。走进地坛故园是为了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生死问题。

老师:好!如果作者的悲剧发生到我们在坐的某一位身上,我们会怎样想呢?

学生:难以承受,甚至于会想到死。需要静下心思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经过很长时间,才会走出这道阴影。

老师:作者和古园的景物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从自然界生生不息的事物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作者发现了生命的真谛:象我们的出生不是由我们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的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老师:作者是如何从古园景色得到这人生真谛的?

学生:作者在古园景色中沉思了15年,古园的景物小到蚂蚁,大到夕阳,四百多年以来一直勃勃生长、生生不息,它们自然的生存,各自在生命的时空里奏着生命的乐章,他们的生命才使古园葱茏美丽。

老师:作者感悟到生命要自然的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谐安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生命的自然生存,是指每个人都有一个生命的轨迹,每个人都应按自己的轨迹生存,不能刻意追随别人的生活轨迹,即使遇到挫折,我们也认为这是我生命轨迹的一部分,我们都会坦然对待。我们自然地生存,没有烦躁和悲伤,就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老师:作者选择了自然生存吗?

学生:是的,他再没有烦躁、焦虑、悲伤,而是安静地生存了下来,他不想给母亲等周围的人带来遗憾、悲痛。他认识到残废双腿是上帝安排给他的生命轨迹,但每一个生命轨迹都会放出光彩的。作者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放出了光彩,为我们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

老师:同学们在人生中也遇到过失败、挫折,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习了本文你有何启示?

学生:在人生道路中我们悲伤、失望、甚至有时轻生。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不管上帝给我们安排怎样的人生轨迹,都要珍爱生命,只要我们认真地生活着,生命就会放出光彩,生命就是很有价值的。

二、感受母爱,回报母恩,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与地坛》中写到,作者坐在古园静思的同时,母亲的身影、脚步、呼唤多次在古园出现,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的同时,也感悟到了深沉的母爱。他选择了生也体现他对母亲的爱,他不愿母亲为自己不坦然地活或者去死而挂念、悲伤。所以,教导学生感受母爱,回报母爱,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很好的机会。

老师:作者走进地坛古园去,他母亲是怎样的态度?

学生:母亲没有反对,她知道儿子在最痛苦的时候,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对儿子会想什么,做些什么更担心、焦虑。

老师:课文哪些描写表现出母亲对儿子能否走出残疾自伤的阴影的焦虑、担忧?

学生:1、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2、有一回我要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3、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4、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5、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以上这些描写表现母亲对我能否走出阴影的焦虑、担忧。

老师:母亲希望儿子走出残疾自伤的阴影,希望儿子走怎样的人生道路?

学生:自然生存。上帝安排我残疾,我应坦然面对,只要我坚强努力,不懈奋斗,也能放出生命的光彩,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就叫遵循自己的人生轨迹。

老师:课文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

学生:1、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2、一心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3、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4、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老师:母亲给作者哪些生存的启发?

学生:母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作者无所奢求的质朴,在作者残疾是,压住心头悲痛,在孩子面前表现的镇定、

从容等都给作者生存的启示:使作者感受到自己乐观的生是对母亲的安慰,绝望的死会使母亲失望、悲痛。所以作者选择坚强的生存。

老师:同学们都在母爱的沐浴中健康成长,但你们感受到母爱了吗?请用生活细节来说明你对母爱的感悟。

学生自由发言(不需要多大的事件,就从母亲的一言一行中谈对母爱的感悟。)

老师:同学们谈了自己对母爱的感悟,结合本文谈谈母爱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感悟生命的作文篇10

【关键词】舞蹈;感悟力;层次

中图分类号:J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28-01

舞蹈艺术是一门形体艺术,它把人的肢体动作作为语言载体和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运动人体即形体语言是舞蹈艺术构成的基本材料。不言而喻,一个舞蹈演员对形体语言的把握是最基本的。多年来,众多舞蹈演员都在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我们看到,演员表演时腿的高度越来越高;转的圈数也越来越多;翻腾的技术越来越精了……形体语言在其多元化性、技术性上有了深度的发展。因此现今社会对舞蹈演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对形体语言的把握仅仅只是舞蹈演员把握舞蹈语言的基础,它只是舞蹈演员感悟力的第一个层次。

那么把握舞蹈语言更深的一个层次又是什么呢?是舞蹈演员对舞蹈语言内涵的把握。有些人认为:把握舞蹈语言的内涵即意味着把握其舞蹈风格,把握舞蹈语言中高难度技术技巧。但这种对舞蹈语言的把握仅仅是停留在技术表面上。然而,不可否认,技艺是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比如具有同样舞蹈技艺的舞蹈演员在同一个表演中展示给观众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就像众多男舞蹈演员中,由原地转到各处变形转,尽管从质量上和数量都比较有难度,但目前能完成这样技术技巧的人也逐渐增多。并且不同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中完成这一难度语言时,其所代表的舞蹈形象都不近相同,然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为观众展现具有光彩和个性表演的舞蹈演员。比如,令人记忆犹新的是黄豆豆的《醉鼓》和刘震清新诠释的《轻青》,而有的演员表演仅仅是技艺的雕琢,没有情感和内涵上的升华,因此舞蹈形象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索然无味。再拿于晓雪老师的作品来说,他的表演总是带给观众别样感受。同样是跳《黄土黄》,他一出场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技术技巧上几乎没有差别,他的舞姿令人激动、令人兴奋。你会感觉到情愫从表演中慢慢流淌出来。很多人说于老师的乐感好、情感深刻。此话也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对音乐感受的好与差和舞蹈演员感悟力的体现有着密切的关系。苏珊・朗格说:“音乐的最大作用是把我们的情感概念组织成一个情感潮动的非偶然性的认识。也就使我们透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生命、了解了做为主观的整体经验。”一个乐感好的表演家在表演上善于表达舞蹈作品的情感意义,同时乐感好也表明一个舞蹈演员的艺术素质很高。有人把舞蹈演员的艺术素质统称为舞蹈感觉。平心在其《舞蹈美育心理学》中认为:自我感觉是舞蹈感觉的核心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感觉是指舞蹈演员的艺术感悟。因为这里所说的舞蹈感觉是指舞蹈演员以自己的精神主体为中介,去感受作品的显示,参与作品中现实的情感经历。这里所说的“感”是外在世界对于感官的刺激,所谓的“觉”是超越感官的信息积累。这正是舞蹈演员的感悟方式。以上所说的就是舞蹈演员艺术感悟力的第二个层次,即情感和内涵的把握。

做为一名舞蹈演员,沉侵在舞蹈世界里多年,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往往有一种直觉式的敏锐力。大部分的舞蹈演员会有这样一种能力,因为这是舞蹈演员的职业特性和习惯。舞蹈艺术展示了人类内心活动与感性世界的丰富性和流动性,展示出了生命的意义和美丽,它促进着舞蹈者能力、情感、意志、人格和追求的升华。在丰富的艺术世界中,舞蹈演员更多的是凭着直觉对其把握,这说明舞蹈演员的艺术感受是一种心灵感悟的体现。一个优秀的舞蹈家在表演中总是贯穿着对一个作品形象的深刻探求和感悟,舞蹈演员在表演时里里外外都渗透着作为一个生命体对舞蹈形象独一无二的生命把握。例如,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它体现了生命的灵动性和生命的内在力度,它理解生命、表现生命,从人类追求物质的、情感的、精神的价值而产生的矛盾中去研究心灵的运动,获得生命灵动性和表现性。这就是舞蹈演员把握舞蹈语言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名舞蹈演员感悟力的第三个层次,即对生命人格的诠释能力。

所以,一位优秀的舞蹈演员必须具备与生俱来的感悟能力,从而能对舞蹈语言把握的深度和厚度有着独一无二的理解与创作。希望舞蹈演员将来能够多重视舞蹈艺术感悟能力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这样有助于我们的舞蹈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创作和演绎出更多经典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