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41:22

励志诗篇1

有很多的诗句都是写的非常的励志的,共同阅读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诗句经典励志名言,供大家参阅!

诗句经典励志名言精选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佚名《长歌行》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10.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3.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诗句经典励志名言经典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

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9.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坤《呻吟语·应务》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佚名《论语·子罕》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班超《后汉书·班超传》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警世贤文·勤奋篇》

诗句经典励志名言推荐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佚名《周易》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13.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佚名《孟子·告子下》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0.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励志诗篇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3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5、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9、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刘禹锡)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4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5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

5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5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5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5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6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62、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6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爱)

6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6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6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70、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7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7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7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7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7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7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8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8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8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8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8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8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8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8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9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9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9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9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9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小时候还以为是毛爷爷说得,唉)

97、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9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9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0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10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10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0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0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0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0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0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0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1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1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16、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1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1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1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2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2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2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2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2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2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3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3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3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13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3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1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励志诗篇3

一、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

王泉根说:"儿童文学需要色彩美、音乐美,......只有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形象,才能使孩子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只有绘声绘色、悦耳和谐的的语言,才能使孩子全神贯注,激发想象。"儿童文学的色彩、音乐美能激发儿童的想象。童诗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形式。它有着健康的感情和内容,充满儿童化的想象和情趣,其优美的语言和意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能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反响,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并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更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和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他们用童真去感悟诗歌的内容美、形式美,并指导他们创作童诗,从而领略诗歌的意蕴美。在欣赏、创作童诗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其心灵也会因为诗意的熏陶而变得更加清纯美好而富有创造性。

儿童用幻想的方式表达认识、看法、感受、评价。当对某一事物由此及彼地想象的时候,就会在事物之间进行沟通、连接。想象也就产生了。亚里斯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创造活动的源泉。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从连接的进程来看,联想是不断连续的、反复影响的过程。从一个连接为起点再进行更远一点的连接,直到形成连接链。而通常的创新是从一般的想象活动开始的。想象的程度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宽度、深度、广度、速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诗人高洪波在《我想》中也抒发了儿童的心声,表现了儿童的创新思维。

诗歌写道: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诗歌以儿童的思维抒发了儿童好奇、爱美、幻想、追求、创造的天性。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童年,天真烂漫的童真无不彰显了儿童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诗歌最后一节突兀变换,发人深省。儿童的现实生活、创造天性、自由追求还"需"成人的"允许"。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无处不在,但是成人尤其是家庭的影响对儿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塑造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激励儿童历练志向

童诗以其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儿童化的生活情趣,对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的志向,塑造儿童纯洁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练儿童积极的志向具有重要作用。儿童诗教育会让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都充满了诗意的阳光。

诗人洪建全在《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暗下决心做一名好孩子的心理描绘,"偷偷做"以及"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是多么浪漫美妙。一个孩子心灵成长的历程和心理凸显在儿童的面前。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于有趣的生活细节中悄悄发芽。一个美好的决定,一个可爱的儿童,一个重大的改变,就这样"偷偷"地满足了儿童向善、诗意的心理。

诗歌如白话,纯白隽永,意味深长: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绿树对我招手,/花儿对我挤眼,/小鸟儿在枝头吱喳叫,/小草儿们弯腰齐声问我好。//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从今要做个好孩子,/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好孩子、有志气的孩子就应该这样,暗下决心,意志坚定,信心百倍,勇往直前、志向高远,这才会心中充满期盼和憧憬,生活才会处处有阳光。即使遇到挫折,有了自我调适的心理,儿童也会适应生活,坚强成长。

三、促进校园童诗文化建设

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研究成果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儿童诗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的韵味唤醒儿童生命的本真,为儿童精神文化底蕴奠基。

在儿童诗阅读与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各班利用校本课、阅读课开展读诗交流活动。班级布置充满诗意。教室四角布置诗海拾贝、文采飞扬、诗意童年、沐浴诗香、诗韵飘香、诗情画意、童诗歌扬等标语,增强了诗意氛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美化教室,装点校园,努力让校园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成为培养学生高雅情趣的精神家园。穿梭于校园的楼道走廊,名家诗篇、童诗作品以及中心甬道两旁微型童诗标语赫然醒目,名家论述、经典诗篇、美轮美奂的插图交相辉映,浓浓的乡村诗情氤氲期间,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浸润着文化气息,漂浮着童真的纯美。儿童诗课题研究为儿童诗教学研究提供了典范的研究范式,为儿童搭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创作、展示的实践活动中享受校园诗意的乐趣。

总之,作为沟通和震撼孩子心灵的儿童诗,不仅能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还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发展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重塑儿童文化与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儿童精神成长和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底色。因此,儿童诗的价值直接关关乎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儿童诗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谭旭东.中国儿童是发展刍议[J].娄底师专学报.2004(1).75.

[2]杜春海.论儿童诗歌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08.

[3]王雅梅.儿童诗常见创作技巧例谈[J].作文教学研究.2009(3).86.

[4]袁玲.童心激荡诗意飞扬--浅谈儿童诗教学策略.素质教育论坛.2009(12).88

励志诗篇4

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8、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9、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3、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励志诗篇5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3、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1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1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1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1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励志诗篇6

我爱诗,我爱赏诗,我爱品诗,不禁仰天一笑――有趣!

诗中花,有趣

我是个爱花之人,最爱读诗中之花。

我爱春兰,因她“缘于神姿自天然”的芳姿,因她“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的千里幽香。

我亦爱夏莲,爱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盛,爱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品。

我喜欢秋菊,缘于她“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之妍,缘于她“如志士,过时有余香”之志。

我更欣赏冬梅,欣赏她“凌寒独自开”的冷傲,敬爱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洁。

诗中愁,亦有趣

每每读到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我不禁疑惑他能有几多愁?

每每读到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我更疑惑她的愁有多重?

每每读到辛弃疾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时,我不禁生疑他尝尽多少愁?

诗中那“江枫渔火对愁眠”“唱罢秋坟愁未歇”“无边丝雨细如愁”“举杯消愁愁更愁”……读罢,我既疑惑,又不解。

或许是诗人总爱伤春悲秋,或许是“‘诗人’心事几人知”,又或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我体味不了那“人比黄花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滋味。不爱“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会“君愁我亦愁”的我更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诗中愁却引起我的不解与思索,岂不是件趣事?

诗中志,甚有趣

从小父母便让我背诵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却笑言:“我不是老骥。”老师也让我要“直如蛛丝绳,清如玉壶冰”,我拒言:“我不是绳和冰。”

渐渐长大了,我才理解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大志,鲍照那如绳如冰的清高。

我欣赏于谦“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我赞叹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我还想学习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诗中之志,激励着我,勉励着我,让我这小小少年明白许多许多,诗中志,甚有趣。

也许你会问我诗中有何趣?读诗,品诗,赏诗,体会诗中的一种胸怀、一种情感,学习诗中的一种智慧、一种精神。点缀生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岂不有趣?

励志诗篇7

 4月9日,由我校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湛江市作家协会、《湛江文学》编辑部协办的“中国新诗动态”座谈会在我校举行。刘海涛副校长出席了座谈会,与会的有中国《诗刊》社编委、著名诗歌理论家朱先树编审,中国《诗刊》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志强先生等,还有在“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征文比赛中获奖的湛江诗人戚伟明、黄钺、何腾江,以及《湛江文学》主编、湛江作协副主席梁永利先生。此次活动是我校纪念“百年师范”系列活动之一。

会上,朱先树先生从“诗的感觉”切入,谈了历代著名诗人的诗情及诗与诗人间的故事,以此论述诗人是如何从生活中获得诗意,寻找诗的感觉的。接着,他还谈了现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情况,讲述了一些著名诗人的创作情况,以漫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当代中国新诗的动态。最后,他还谈了自己的创作感受。

李志强先生对我们校园的小诗人们寄予厚望。《诗刊》已在每期的下半月刊辟出校园专版,培养新生诗人的力量。他还鼓励同学们说:“不会写诗不要紧,我们也并不是说要每个人都成为诗人,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和体验诗美。”

最后,刘海涛副校长为这次座谈会做了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学会从生活中获得诗美的体验,在文学欣赏中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励志诗篇8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美育渗透

在30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我国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更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教材。这些古诗文,有的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充满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有的记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和创造,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的赞颂之情;有的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疾苦,显示了作者关心民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高尚情怀;有的记载着民族兴衰荣辱的史实,激发了人们的忧国之情、报国之志……教学这些古诗文,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的同时,根据作品的题材特点和表现的需要,有机渗透美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壮国之举,都将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笔者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是:

一、在教学以写景、状物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教学以写景、状物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无双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还表现了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璧”,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生动图画。

这类古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古诗文,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句子意思,背诵精彩的诗句和片段的同时,应潜移默化地渗透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激励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教学以展示思想、教育、教学、文化成就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教学以展示思想、教育、教学、文化成就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努力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提高学生理解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八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的我国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在这些篇章的教学中,教师只需稍加提示和指点,学生就会从阅读分析课文和感悟总结主题中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教育科学、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报国之志,提高学生理解美、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

三、在教学以表现历史人物壮国之举和抒情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教学以表现历史人物壮和抒情为主的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雄心壮志和以身报国的壮国之举,提高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提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励志诗篇9

一、思想观点的反差比较

汉乐府《长歌行》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主要的思想观点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青少年时应珍惜时间,否则等到老了,则时间就像向东流去的百川河水一样,永远向东到海,不能向西返回,其“悲伤”也于事无补。

而苏轼的词《浣溪沙》为: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的思想观点为:人生到了老年还可以像少年一样充满活力,就像门前的流水,不一定向东流一样,它也可以向西返回,并不是“老大徒伤悲”。

二、写作背景的反差比较

《汉乐府・长歌行》是宋朝郭茂倩编的《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一首,其作者不详。从《汉乐府》可知是汉朝的诗作。汉朝,有许多仁人志士,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大志,争取通过奋发,使以后“有为”。诗歌的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这种人的心志,也就是青年人的心志。这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千古名句,可以传世成为“绝唱”,正是因为他道出了人间哲理: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时间是青少年时代,它不可能永葆,必须珍惜,在此时认真学习训练,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日后会“伤悲”。

苏轼写《浣溪沙》年纪稍大(大约40岁),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时写的。此时,苏轼虽然已到中老年时期,但他认为,人老志不应老,精神不应老,并不是“日落西山”,而是“夕阳红艳”,还可以“大器晚成”。人的年龄、精力像寺庙门前的溪水那样可以向西流,而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就是可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语)。

由上面分析可知,由于写作时的境况不同,则出现思想观点不同。总之,站在青少年的角度,《长歌行》的思想具有鼓励青年认真学习之用;站在中老年角度,《浣溪沙》具有反颓唐作用。两首诗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对人的奋发,都有激励作用。

三、写作景物不同的比较

《长歌行》和《浣溪沙》都是托物言志的佳作,两首诗歌都写了“物”。但由于表达思想观点不同,两作者选取的“物”不同。

《长歌行》选取的物是“园中葵”和“百川”,作者从“葵”吸着甘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的阳光让其欣欣向荣,却害怕秋季到来花叶枯黄的心态(这是拟人手法),引出与其类似的“百川”之景。“百川”流向大海之后,不能返回,它必然充满遗憾心理。接着作者言明自己感悟的哲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种由物到人,由物到“理”的写法堪称上乘。因为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之陋,显示出文学的“形”“理”合一之美,语言委婉之美。

《浣溪沙》选取的物是“溪水”、“水中的兰芽”、“沙路”、“暮雨”等。“山下兰芽短浸溪”意为兰芽虽浸在溪里不能伸出水面,但毕竟它充满生机,终有一日将“出头”。暗喻作者当时自请外任,“以屈求伸”的境况。

“沙路”和“沙门”都带有“佛门”的意思,暗喻作者现在虽像那些不能问政事的佛家子弟,但自己在暮色中,却听到了宣布夏天到来的“布谷鸟”声音。其中的“暮”和正文的“白发”都寓意作者已到中老年,“子规啼”喻指作者对仕途还充满信心。

在写完这些景物后,作者用设问句“谁道人生无再少?”过渡,很自然地道出了他感悟的哲理:溪水尚可向西流,那么我的中老年更不能“唱黄鸡”(悲叹时光流逝),应该还有更大的作为。

四、两首诗歌的体裁形式比较

古代诗歌都是“歌”,即都是用来歌唱或用来吟诵的文学作品,它包括诗、词、曲。

《长歌行》是古诗,因而它的形式必须是每句字数相等,而且必须讲究偶句押韵,其中押韵的字(韵脚)为“”、”晖”、“衰”、“归”、“悲”。

大多数古诗都讲究“联”的形式,即两句为一联,《长歌行》也是如此。

因而《长歌行》具有句式整齐美,又有平仄读音的交替美。

《浣溪沙》是词。词又称为长短句。本词虽每句字数相等,但它是三句构成一小层次,相当于诗的一联。此词前三句写景,后三句议论抒情,前后两层构成一个整体。

“浣溪沙”是词牌,它要求除第四句外,必须每句有押韵的字(韵脚)。本词押韵的字为“溪”、“泥”、“啼”、“西”、“鸡”。

励志诗篇10

2011年10月末,席慕蓉在上海宣传她的第七本诗集《以诗之名》,台湾和大陆同步发行。这距离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恰好30年。

68岁的席慕蓉黑衣黑裤,配粉色丝巾,老派得体。宣传新书之余,她还做了一场题为“诗教我的事”讲座。讲座尚未开始,大厅内都坐满了,多为年轻人,甚至还有一群穿校服的高中生搬着凳子挤进来。坐在嘈杂的青春面前,席慕蓉沉默不语。

席慕蓉在开场白里说,她的本行是绘画,但无论绘画还是写诗,幼年时光对她的影响至为深远。

从大陆到香港再到台湾,她的童年颠沛流离;她是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其实是“穆伦”的谐译,她的家乡变换隐没。“我生在乱世,因为战乱,父母就随便让我读书,我永远是一个站在外面的插班生。这个让我终身带有自卑感,我的自卑感现在好一点,但还是会跑出来。(因为)这个自卑感,我以为我不如人,而且我明明就是不如人。”

写诗因为寂寞

席慕蓉的诗歌生涯始于初中二年级,老师带他们念《古诗十九首》。“我真的觉得这个诗对我来说很亲切,亲切得让我想在日记本上写一些东西。”

1981年,席慕蓉出版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席氏旋风,销量惊人,被称为台湾现代诗史中的“席慕蓉现象”。第二年她又出版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形式不同但同样延续了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席慕蓉虽因诗歌成名,却并不以此为生。她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我写诗只是因为寂寞”,纷乱的时代让年少的席慕蓉过早地体会到了忧愁,“我觉得生命本质里面有一个人,那个人是不是叫席慕蓉都不一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的身体里面教我怎么走下来。所以,这是诗在带领我”。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这首《无悔的青春》是席慕蓉早期诗歌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像诸如此类有关“爱情”、“成长”、“青春”的主题在她的诗歌里无处不在,同时也成为大陆年轻人深深为其吸引的理由。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陆,继汪国真之后,席慕蓉的诗和散文迅速成为一个流行文化符号,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如今,68岁的席慕蓉再写诗,青春远去,爱情寂寥,唯有时光和记忆可供挥霍。《以诗之名》里收录的多为她2005年之后写就的作品。同名诗作《以诗之名》这样写:

以诗之名,重履斯地/以沙沙作响的跫音逐步深入/好将洞穴里沉睡着的昨日/(那所有的百般不舍的昨日啊!)/轻―轻―唤―醒/是的,一切都已是过去了的过去/(为什么还让我如此痴迷?)/以诗之名,我们重塑记忆/在溪流的两岸,我与你相遇之处/毕竟,有人曾经深深地爱过/或许是你/或许只是我自己,而已

婚后的情诗

《以诗之名》里有多首诗是席慕蓉写给已过世的先生的。“我的诗很多是一种回望,对时间错过的追悔。我们整整的一生不断地错过,我只有在别后方知,原来我错过的不是只有我的青春,我错过的是我唯一仅有的、整整的一生。”

有人问席慕蓉:有时候按写诗的年份来看,你已经结婚了,怎么还在写情诗?席慕蓉回答:“我爱了一个人才跟他结婚。我跟他立了一个婚约,我要跟他活一辈子,甘心情愿,但这并不表示,我跟他结婚之后就会突然间变成一个罐头,从今天开始跟过往一切分离。我的人还是原来的人,我的身体、我的记忆,所有的生活都是跟着我在走。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我的先生没有在乎我写情诗,反而是外面人都很在乎?”

席慕蓉与先生刘海北相识于比利时。当年的两个台湾留学生,一个学油画,一个学物理,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席慕蓉却因为“整个男生宿舍只有他养猫”和“他说话声音好好听”而爱上了刘海北。她说,他是她自己苦苦追求而来的。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让无数大陆文学少年深情背诵的诗,也正是席慕蓉对刘海北的“苦苦追求”的心情。

多年后,刘海北很礼貌地写下《家有名妻》,他这样谈席慕蓉:“在最初和她交往的时候,发现她最具北国气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从心到口是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没有一丝拐弯抹角。对我这一个既缺乏经验,而勇气又稍嫌不足的逾龄学生来说,真是最理想的对象。”

席慕蓉幸运地追求到了一位强大的伴侣。他总是包蓉她的多愁善感,也总是她的第一个读者。两人从比利时回台湾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他们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夫妻俩种了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满眼全红。孩子熟睡后,两人便携手散步。

席慕蓉不擅家务,尤其不爱买菜做饭,多数时候一家的膳食总请专人或由丈夫料理。刘海北虽然不懂诗,却给她一贯的尊重和理解:“他晚上看我写诗,看我流泪,然后说你自己写吧,我先睡了。”席慕蓉成名后,常有人打电话到她家,刘海北代接,有那么几次,人家称他为“席先生”,他也不过调侃似的正色道:“鄙姓刘。”

就这样携手,从青葱岁月走到花甲之年。三年前,刘海北因病去世,席慕蓉说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接受:“对我来说时间跟爱情一样,你永远只能追悔。它来的时候你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把握,其实你永远把握不住。我以前追悔年轻时候的爱情,现在追悔40年的婚姻,我怎么没有多爱这个人一点?我当时怎么没有多珍惜这个人一点?!”

原乡之旅

相较于爱情,现在的席慕蓉更愿意谈论她的“原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1989年,当大陆年轻人正沉浸在席慕蓉写下的有关青春和爱情的浪漫诗歌中时,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前往中国大陆的禁令。席慕蓉搭上飞机,转了火车,又坐吉普,终于站在了父亲的草原上―她的朋友将此称为“疯狂”或者“诡异”的原乡之旅。随后的二十多年,席慕蓉不断在蒙古高原间探寻行走,故乡的面貌,终于渐渐清晰起来。

2011年的春天,她写出了《英雄哲别》、《锁儿罕・失剌》,与去年完成的《英雄噶尔丹》一起,放进《以诗之名》的诗集里,成为书中的第九辑,篇名定为《英雄组曲》。

她专心阅读800年蒙古帝国历史,试图找寻历史中的种种巧合,一改以往“没有任何计划,感觉到了就写”的状态,开始有计划地写作。“我已经知道内容和结构怎么写了,就写英雄木华黎。从他的父亲写起。”

68岁了,继爱情之后,席慕蓉试图在诗歌里找到故乡。“诗在我年少孤独的时候,给了我一个能够健康活下来的拯救,诗也在生命的中途给了我很多安静的时刻,让我可以整理自己的生命。诗现在教我的事是,试试看,也许历史可以在诗里重新活起来。”

这样写诗算不算一种转型?席慕蓉回答说:“心底的爱是一样的。”

尹丽川:《与时尚同居》让我与社会终于有了关系

本报特约记者曹语凡发自北京

最近这六年,诗人尹丽川的身份是导演。与口碑不错的《公园》《牛郎织女》相比,她的新作《与时尚同居》堪称“多灾多难”:宣传时,两大主演周渝民和徐若双双缺席,尹丽川一人孤身撑场;全国公映当日,本来该发往全国各地的拷贝全被弄丢。尹丽川坦言以前的生活没有太多挫折,她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在面对电影这个行当时,她给整得没了脾气。

拍完电影去文身

尹丽川想拍电影,缘于雷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看了那部片子,我直接决定去法国学电影。”那时尹丽川才二十几岁,上大学,正是蓉易被绝望爱情打动的年纪,她评价“卡拉克斯是一个脆弱的天才”。1996年,尹丽川去了法国,在eSeC电影学校学习纪录片。1999年,回到北京的尹丽川开始写诗,与电影唯一的接触只是偶尔写点电影评论。

尹丽川一直在写诗。2000年前后,她以“下半身”诗歌团体的主力成员身份出现,她被称为“自由作家”或“美女诗人”。她的诗歌合辑名字颇为暧昧,叫做《再舒服一些》: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呢/嗯再舒服一些嘛/再温柔一点再泼辣一点再知识分子一点再民间一点/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她的小说处女作《》讲述一群失业青年在超市疯狂拿东西,一整箱啤酒、一床大棉被……

回首那段人生,尹丽川说就是冲着“挑衅”二字去的。她那时的生活多半与凌晨或夜晚的酒吧和边缘人物有关。2004年,她与“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结婚。一个是中国摇滚乐团的一号人物,一个是张扬“凶悍”的前卫女诗人,这样的两个人突然结婚,圈内很多朋友把这场婚姻当作“笑话”谈论,他俩却非常认真。四个月后,双方发现婚姻难忍无趣且只会束缚对方手脚。尹丽川恢复单身。

当尹丽川认为诗歌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时候,她想到了电影和影像。“2005年秋天,一个叫罗拉的制片人打电话给我,问我想不想拍一部电影。其时我刚从拉萨回来,这就是机缘成熟吧。”

2006年,尹丽川连续执导了两部文艺片《公园》和《牛郎织女》,均取得不错口碑:《公园》荣获当年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电影奖项,后者曾在戛纳参与“导演双周”竞赛单元。这一次掌镜的《与时尚同居》则是一部商业片,讲述了一帮“草台班子”在创业打拼的过程中实现梦想的故事。周渝民扮演的杂志副主编,才华横溢且非常正太,被上司耍手段解雇后,成了一个“一谈钱就开始谈理想”的落泊男精英。他召集了一帮被失败附体的衰人,组成了一个看似乌合之众的新团队,最终实现了各自的梦想。故事虽然发生在时尚圈里,却仅仅是借了它的外壳―剥开来,里面包的是一个青春励志故事。

电影拍完后,尹丽川跑去文身,在左胳膊上弄了一片很大的花形图案。她说,以前想文身,一直不敢,拍完《与时尚同居》后狠狠心做了,既是一种释放,也算给自己的慰劳。

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

和写作相比,尹丽川说自己“更满足于做电影导演”:“写作常常是比较单向度的倾诉,完成后自己心里会有不可避免的空洞感,可电影不同,它是非常双向的经验,尤其是当完成它的时候,不管是作为创作者的满足,还是记住了那瓶都不知谁在我最声嘶力竭的时候递给我的矿泉水,都能把心填得特别满。”

尹丽川开始拍电影时,很多当年读过“下半身”诗歌的文艺青年充满期待。在他们看来,尹丽川做导演,很可能成为像法国的苏菲・玛索那样受影迷喜爱的实力派:除了自编自导,必要时她还能亲自出现在银幕上,秀一秀她的削瘦性感,秀一秀她的文艺范儿,也许还会像当初挑衅文坛那样挑衅一下电影界。

但从《公园》开始,很多人就奇怪地发现,她的文字大胆前卫,塑造了许多青春叛逆的边缘人物,但她拍的电影里却都是普通人的角色,情节也非常温情。《公园》讲父女感情,《牛郎织女》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之间扑朔迷离的感情故事,《与时尚同居》则更是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

为什么如此不同?尹丽川解释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电影是为普通观众拍的,目前还做不到既能满足文艺青年朋友的胃口,又能让普通观众喜欢”。尹丽川强调她想拍“能和人情感沟通的电影,能给人温暖光明的电影”。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在电影里有这种美好时,她说:“自己需要,所以将心比心。其实很多残酷的电影,本质上也是要给人温暖的。”

“我自己也很想被励志”

时代周报:这部电影叫《与时尚同居》,但是你又讲了一个励志故事?

尹丽川: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名字是投资方定的,他们希望做一个以时尚杂志为背景的片子。但除此以外,故事人物都是我们自主创意的。名字就沿用下来了。我自己也很想被励志啊!励志片是一种成熟类型片,但在中国似乎很少有人做,我就很想做一部有欢笑有眼泪有温暖的片子。

时代周报:你也是编剧,为什么想到要写媒体圈的人?

尹丽川:因为自己有所了解吧,有不少朋友是做时尚杂志或文化娱乐类杂志的。去描绘他们其实挺挑战的,因为他们看得太多,大多都很尖刻,哈哈。

时代周报:据说周渝民与徐若的激吻戏删了?

尹丽川:没删,搁在字幕后,当彩蛋了。这片子是群戏,重点是讲一个团队如何实现梦想以及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情义。爱情只是添彩部分,不该强调。

时代周报:煤老板的儿子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就是富二代,有爹可拼。但在这部电影里,你把这个角色安排得好正面。

尹丽川:因为不想脸谱化,加上我自己也见过特别单纯可爱、讲情义的富二代啊!所以我想塑造一个没心没肺,但很哥儿们义气的形象。结果,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喜欢这个煤老板的儿子。

时代周报:你拍电影差不多六年了,最困难的是什么?

尹丽川:拍电影六年,感想是,我终于跟这个社会、这个人世有关系了。我接触到了形形的、从前没机会感受的人和事。其实具体拍摄起来都挺困难的,但回头一想又都挺有趣的。最困难的是……有许多我力所不能及的事。

时代周报:你理解的好电影是什么样的?

尹丽川:好电影是能够反复观看的电影,像好书一样,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我喜欢的电影太多了,几乎大师的片都看过,他们给予了我心灵的影响。我自己要做的,是符合自己的人性、符合自己所处时代的当代感、以及符合自己文化背景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