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古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40:04

芒种古诗篇1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文内涵创新模式提升素养

古典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的不仅是古人的思想,更是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不少古诗词记录了古人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古典诗词以文言文为写作方法,对于习惯运用白话文的当代学生来说,想学好古典诗词并非易事,加上古典诗词在初中教材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导致无法得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重视。教师如何挖掘古典诗词的人文特色,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一、挖掘人文内涵,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人文内涵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也是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教师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挖掘人文内涵以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效参与阅读。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是属于望月怀人之作。虽是怀人,词牌的最后却抒发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世上所有的事都不可能完美。教师在分析该词时应避免平白描述,尽量选择优美的语言,以增强古典诗词的质感。同时突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人文精神。可以说,没有深入品读古诗词,就无法感受到它的美,而没有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就无法体会古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教师可以运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古典诗词简单、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同时也要将作者的内心情感展现给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进而感受到古典诗词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古诗词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流传久远,原因在于古诗词融入了当时的生活情景,融入了作者不一样的情感,并运用语言文字将它记录下来,当后人在品读诗词时,似乎还散发着余温,情感是那么的炽烈、感人。因此,挖掘人文内涵是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重要法宝,也是闪耀古诗词魅力的重要策略。

二、创新教学模式,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习惯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他们会将自己的理解借助课堂全盘“传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期待,没有考虑教材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有些教师会让学生背诵,这本是好事,但不少老师要求学生背诵时,并不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求学生强行记忆,此方法显然没有充分挖掘出古词的价值,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古诗词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在于它的价值,蕴含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使古诗词焕发魅力。

如《破阵子》,该词的主要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正在遭受金的侵略,而南宋朝廷并不主张抗金,一再退让。当时,作者已经辞官在家,虽然闲居却仍没有忘记祖国,他的好朋友陈亮也有同样的志向,作者就做此词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当学生了解到作者在写此词时的情感状态后,他们在品读时就不再是枯涩的,而是带着爱国情怀的热血,词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报效祖国的情怀。学生的诵读激情被点燃后,教师再让学生去反复诵读,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再巧妙渗透词句理解,以达到逐渐提升学生对整首词的理解。同时,教师就诗词风格、意境、手法等知识,进行诗词剖析,使学生感受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用意,感受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可以说,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学习注了活力,作品的人文精神感染了每位学生,使学生对诗词更加感兴趣。

三、提升教师素养,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素养特别重要,因为古诗词不同于白话文,它所蕴含的内容比较深,加上语言运用方面比较抽象,想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乐趣,教师要先用自己的文化“征服”学生,为学生展示古典诗词的魅力,而这个魅力离不开流畅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丰富的知识底蕴,课堂的巧妙延伸会将学生带入不一样的古典诗词世界,使古典诗词中的人文气息在教师的引领下而萦绕于课堂之中。

如《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教师必须对全文有一个前瞻性理解才能课堂上向学生渗透作者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人文情感是本文的一个隐性价值,而这个挖掘必须以文本的解读为载体,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充分挖掘出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人文价值,诗人为何而烦恼,而这个烦恼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诗人的情感如何通过字词表达的。只要丰富的知识修养才能在授课时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总之,古典诗词中蕴藏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诗词,并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教师把握古典诗词蕴含的人文价值,展示古典诗词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可爱”的一面,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参考文献】

[1]赵一泽.让古典诗词在课堂中绽放美丽[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

芒种古诗篇2

灰色般的校园,下起了黑色的雨,冷落了万千生灵。灰蒙蒙的天,永远也亮不起的夜,雨,千丝万缕,浇碎了光明的梦,我在忧郁。打着一把雨伞,独自行走在纠结的羊肠小道,落叶被湿润,已不再清脆,枯黄的颜色却愈加鲜明。我走在,如叶脉一般的道上,走在,必须面对的岔路口。

冬天的夕阳,让我安静的远望,就这样,立在阳台上,去感受,光明消失的惨淡无光。太阳,渐渐收敛了光芒,摇曳着彩霞,赋予它诗意的光芒,给我留恋,去回想。屋旁的树渐渐黑了,远处的几点小光,几户人家,几缕炊烟,升腾成了最美的自然。或许,蓦的,一只乌鸦的一声凄啼,远处树上的风吹叶鸣,这就是一种意境,似乎是抛弃一切烦恼的透视,我看见,一个古色古香的诗意结界。

总想,抛弃人生的枷锁,去飞翔,去追求,我向往的世界,是吹来天风的天堂,那里有云海,有阳光,有自由,有天空之城。喜欢悠远的笛音,承载我的心,飞扬在几万英尺的高度,让我去寻梦,去放歌,去净化,去解脱……我看见,一个古色古香的诗意结界。

幻想天边的晚霞是我自由的灵魂,幻想我靠近诗意天堂,没有尘世的纠结,没有尘世的黑暗。我还是想当那个忧郁而诗意的孤独者,还是想当闲云野鹤,去放荡,去飞翔,去找寻诗意的体现,去找寻忧郁的所在!

芒种古诗篇3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芒种古诗篇4

芒团,一个因芒团构纸而响亮的软软的傣乡,我来了!

600年前,第一张构纸最先经过老和尚的手,添置在案,写下轮回与果报。构花虽没有春天任何一朵花艳烈,一张构纸透过光,居然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期待与向往。

村口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小院,所有与构纸有关的事情都可以一目了然。构树笔直地站在院场边,整齐划一,仿佛它们不是为构纸而生,而是时刻准备着对前来参观者迎来送往。它们只是上万棵构树的代表,五棵还是六棵,在4月,在傣乡最美的时光里,尖型的叶在风里蹁跹,柔软的枝杈也扭动腰肢。

无端地喜欢上了芒团。我走访,我记录,我喜欢与构纸生产者有一搭没一搭地交流。我发现,构纸生产中,只有老人们在做,而且都是老年妇女。一了解才清楚,年轻女子们不喜欢琐碎而辛苦的抄纸活,她们中,有人选择离开芒团去远方。但她们很快发现,构树以曼妙的舞姿占据了她们的梦。于是她们仍然回到这片热土。

更多的女孩留在了他乡,成为别人的媳妇,把孩子留在了芒团,交给年迈的父母。至今仍遵循构纸技艺只传女不传男的做法,不为别的,只为傣族女人吃得苦。据说傣族男同胞不负责繁重的农活,如收谷打米、犁田耙地,他们只负责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傣族的妇女却要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就连构纸的制作也由她们一手完成。

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曾在宫廷为宦46年,每有空暇即闭门谢绝宾客。当他觉得用于书写纪事用的竹简、木牍笨重,丝织物又异常昂贵,便发明了造纸术。但有资料表明,在此之前就已有了纸的创造。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里曾对“纸”字做过分析,认为纸的最早出现,与丝织业有关。“纸”字的左边是“系拟旁”,右边是“氏”字。古时候,氏字是妇女的代名词。这也就是说,最原始的纸实际上是属于丝一类的絮,这种絮就是丝织作坊的女工在水中漂絮以后得到的。

那么,芒团傣族构纸传女不传男,这又是不是一个原因呢?

构纸浸渍着阳光的味道

树怕剥皮,而作为生长在芒团亚热带气候里的构树,怎么剥,这树都有活下去的理由。一张构皮从树上剥下的第二天,构树的伤口已开始结痂,从中满可以洞悉构树的顽强与坚韧了。构皮剥离绿色树皮,经过阳光暴晒,这才打包贮存起来。得益于在村子里流来流去的清溪,浸泡这一环节基本上把构皮丢到门外就不用管它了。不过不用多少时间,一两个小时后,倔犟的构皮便在清溪中松软,在水中变成游走的龙蛇,一看还以为是随波逐流的苔藓,如果不是用石块压住,肯定摇头摆尾地随波逐流而去。芒团傣族村民风淳朴,真正夜不关门的村寨里,别说泡在一条沟渠里的构皮,就是忘了收起的成品构纸,也不会有人随意拿去。如果要拿也只是帮你家收拾起来,因为天上云朵很厚,可能马上下雨。碱性是一张构纸成品的催化剂,傣族人使用烧火煮饭的火灰,用竹筛筛去杂质或炭碴,然后将火灰均匀地洒到构皮上,碱灰让纤丝苏醒,腐质剥离。蒸煮可以说是时间较长的一个工序,有些说半天,有些说一个下午,确切一点的答案是8到12个小时。这道工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张构纸的品质,其实是再次揭去构皮上的腐肉与杂质的过程。

当清晨的烟岚在芒团村集结,幻化出千姿百态的虚拟景观,旅客们陆续从七公里外的孟定赶来,便会听到有节奏的棒槌的声音,仿佛回到江南水乡。在芒团可没有人觉得那是诗意的敲打。棒槌没有因为围观停下,流水潺潺,黄莺婉转动听,感觉不是在热闹繁华的边境口岸地,而是通过穿越,回到了明朝。佛寺里的风铃加重了怀旧的意绪,小和尚们有点顽皮地铺开佛经,我看到构纸,爬满经文的构纸,于是有了足够的重量。坐在石墩后面的女人有时也说些笑话。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反正欢愉是从她们脸上读出的,构皮在她们的棒槌下变成泥,直到可用的纤维化作飘飞的云絮。

浇纸是在纸槽中进行的,不但需要强劲的臂力,还需要相当的细心。在纸槽中舀水的时候,双手与双臂承受的重量不下10公斤,纸要浇得恰到好处,浇轻了纸就太薄,浇重了纸就太厚,太薄出不了好品相,太厚会增加成本。这是整个构纸成品的关键,经验老到的傣族老人,都不会在这道工序上马虎。一双手游走在浇纸槽,或轻轻拍打,或慢慢游弋,絮状的纤维时而附着在手上,时而又欢呼雀跃地散开,顽皮得有点像芒团村水塘边遇上的那些孩子。说什么都称得上呼风唤雨,看,絮状的纤维在水中集结,然后听候命令地散开去,一双手追赶着它们,这时我想到老家上了年纪的父亲面前的羊群。让它们听话,让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浇纸盘上,凭感觉均匀了,老人这才轻轻将浇纸盘脱离水面,一眨眼功夫,一张构纸便在盘上现出端倪。接下来就交给阳光了。如果雨季来临,构纸就停止生产,所以说,芒团构纸常常浸渍着一种阳光的味道。

面对一把据说是几代人相传的揭纸木刀,我想那将是唯一不会让人想到伤害的刀子了。600年,构树仍然枝繁叶茂,纤维在傣族同胞的手上,编织着传统文化的经纬。

芒团村家家户户之间都铺了水泥路,构纸便晒在路边,还等不到完全干,就有旅客购买了。芒团村的傣族老人玉波告诉我,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芒团构纸产业,只要做出来,不操心销路。但也面临着竞争的压力,现在市场是有同样类似的纸,一竞争利润就少多了。

我买了几张,准备送给学画的儿子。泛黄的构纸,浸润着傣乡软软的情愫。有机会的话,我会带他到芒团村,看看一张纸的生产过程,珍惜一张纸,珍惜生活。

绵韧的构纸与会呼吸的古董

构纸在芒团村产量不大,属于家庭间单打独斗的经营,佛寺也用不了那么多。于是构纸回到包装材料的队伍,承担了普洱茶等食品的包装大任。

不久前“万寿龙团贡茶”离开故宫博物院,回到普洱茶原产地。只有极少数人有幸一睹贡茶的尊容。“万寿龙团贡茶”是放在地宫里被岁月冷落,还是被人忘记?若不是构纸包装,恐怕只能是一包尘土了吧。当然我们在电视里看到回到普洱的“万寿龙团贡茶”已被安放在精致的盒子里,是不能轻易打开的,就像一个被深埋地下又被救回的人,只能让他慢慢适应阳光与空气。

果然是一张构纸,保护了“万寿龙团贡茶”。

这纸产在民间。原来以为,芒团村一定有构纸生产轰轰烈烈的场景,进村后才发现,纯手工生产的构纸产量很低,而且由于构皮原料来源少,构纸生产事实上处在半停滞状态。岩炳告诉我,有一段时全村生产构纸的不足十户,一是农业生产忙,二是其它经济作物的发展,不论从劳动强度还是劳动收益上看,构纸事实上已成为鸡肋,丢掉可惜,做吧又不太划算。年轻人有些不屑,就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舍不得搁下。因为她们清楚,手艺是一个人一生的承重支点,特别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存,人通过手艺活着。

构纸柔韧性极好,抗拉力比普通的棉纸更强。进贡的普洱茶上路,即便路遥途远,马鞍上折腾来折腾去,没有构纸包装,普洱茶可能破损,构纸柔软,抵御着马帮路上撞击与硬伤。加上这纸有木质香味,这种香味长久保留,不会流失,对普洱茶的香同样有保护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构纸可以让生涩透彻,让陈香留步,加上可以印刷标识,活脱脱就是一件华美的丽衣。

作为普洱茶的爱好者,当一饼普洱捧在手上,首先我感知它的不是茶的年份与品质,而是包装的纸品。祖上的人们,往往采用笋叶作为包装材料。笋叶有其优点,不会让普洱茶受到污染,但缺点很多,容易破损,藏不住香味,遇热易碎。笋叶好找,普洱到临沧的路边,都是竹子的天下,成本低,一度曾是一片笋叶陪着普洱茶走上漫长而艰难的茶马古道的。

想当年,正当包装着笋叶的普洱贡茶准备迎接皇宫的审定,获准入住宫中的时候,一位太监怎么看都觉得这糙乎乎的笋叶不顺眼。笋叶上不时落下的笋毛,不小心弄在人身上会奇痒无比,于是进京的人这才想到何不用云南本地寺院里用来抄写经书的构纸作为包装呢。这个小小的改良,让“可以喝的文物”、“会呼吸的古董”终是穿上了可意的衣裳。

面对一张构皮纸,你听到了什么?

构纸留住的韶光与素年

随便翻开植物学历史,构树总有可圈可点之处。

构树有些地方叫“楮树”,宋朝和金代印发的会子、宝券,是用构树皮制的纸印成的,故称“楮币”。旧时祭祀时焚化的纸钱也叫“楮钱”,古诗中有“落花风扬楮钱灰”的句子。构皮一会儿成钱流通,一会儿变成阴钱,在清明或寒食化成纸灰。古人带着大罐的银子不便行走,于是纸币作为代替物开始大行其道。楮币是不是最早流通的纸币,我没有考究,但它的形成,恐怕得益于其耐磨性与不易虫蛀的原因吧。试想,一张纸要经过很多人的手与衣袋,没有韧性这一把尺子,又怎能经得住时光的折腾。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

算来这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首咏纸诗吧,想不到作者竟然是梁宣帝。这位生活俭朴,不饮酒,不奢华,尤其不好声色犬马的帝王却笃好文学,闲暇时常著文吟诗。在这首诗里,他赞美纸的白色,平整润笔,因而具有写字、叙情、记事之功能。

构树是生物演替史上的先驱树种,易于繁殖。《酉阳杂俎》里说,“构,田废久必生。”确实,在耿马县孟定镇芒团村,我看到的构树都长在荒地上。当“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时,构树也开始展示生命的大美,但它的美不是缛丽、绮靡的花朵,而是青春与朝霞滋补的绿色,感觉那绿是满满当当的那种,还不到它的树荫底下,就可以感觉一袭清凉了。因此,芒团村不论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正在恋爱的后生都喜欢在构树下,打发一截截美丽的晨昏。

一棵树变成纸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现代造纸业那么发达,只要是纤维都可以经过现代的机器编织成纸的经纬,创造出一个个往蓝天上排放烟尘的烟囱。但芒团村的构纸完全是手工制作,从构树上采集树皮到一张构纸成品,完全是傣族女同胞一双手所为。为了采写构纸手工生产的情况,我先后去了芒团两次。

我到艾家的时候,她正在做纸,算是构纸最后一道程序了。院子里到处晒着成品的构纸,那是构树的血肉,在阳光下加紧编织的力度。只见她一双手在纸浆里轻轻划动,速度之快,动作娴熟,差不多只有10秒钟,一纸构纸就可以定型在阳光下了。仿佛闻到了树的清香,那是绿色的风,轻轻揭起一个谜团,让人感到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工序里深藏着无限的玄机。艾已经是家族的第五代造纸传承人。在芒团村,造纸严格执行传女不传男的规矩,男人只是偶尔帮忙一下。

原料问题一直是芒团村构纸生产的瓶颈。这几年,橡胶价格快速上升,香料也走出低迷,许多人家都不愿意再种构树,这样无米之炊的困局就成为摆在芒团村、乃至孟定政府面前的课题。

据当地老人口碑和文献资料推断,傣族手工构树皮造纸工艺是在中国传统造纸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构树皮造纸方法一致,它是见证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2008年,芒团村构皮手工造纸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芒种古诗篇5

在冰凉的地面上,从半空中斜射下来一道光束,同样也是冰凉的,我寻找着这光束的源头,原来是月亮。抬头仰望,似乎看到在月亮上有个人影,可能是嫦娥吧,手中抱着一个兔子,也许是玉兔,正坐在桂花树下遥望着这她几百年来一直依恋的苍凉世间。

许多年来,她曾是多少诗人笔下的依托,王维托感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柳永酒醒在“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悲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李清照寓情“雁字回时,月满江楼”几千年了,她依然璀璨依然华丽,似乎岁月的刀割毫不忍心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

月,是一种的寄托,是千千万万个海外游子的思乡寄托,是无数些文人贤士怀才不遇的寄托,月在无形之中成了一种无可侵犯之物。但,同时也蕴涵着哀愁,生死别离。昭君出塞时,没有一个知心人,我想送她的也只有这冷冷的月光了吧。昭君出塞遗古迹,唯留似月光般的哀怨。

望月,哀,感触,悲,思念,深,回忆,迷茫。

如果说上苍给了太阳无限光芒,赋予阳刚之美的孤傲,那么月亮则是继承了太阳,但却没有太阳那么刺眼的光芒,是那种阴柔之美。我对月亮的感触对于古诗人来说自然是无稽之谈,但只要是自己发自内心里的那份真实,亦已欣然!

芒种古诗篇6

这不是一棵普通的树,你可以叫它阳光树。

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在这样一棵树下驻足,听一些歌,等一些人,寻一些仿佛命中注定的事物;即使明知再长的歌也会听完,再要好的人儿也免不了离散,再注定的事物也可能终要迷失。但这一刻,我甘愿停留,甘愿沉溺,为各种或真或假的快乐,或明或暗的幸福。

树像播洒种子那样播种阳光,虽然播种得杂乱无章;而我在树下像期待丰收的农人那样期待幸福。这是一种诗性的沉沦,我想我甘愿沉淀成这样的一棵树木。我对着天空张望,身体和灵魂都期待着去探寻,在前人的光芒中采撷幸福的种子,种下一地的灿烂金黄。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幸福的人:他静静退离尘嚣,来到碧波荡漾的湖旁,就着树林里那清新逼人的气息,聆听自然深处的歌吟。他只留一屋闪烁的火光,一双粗糙的手掌,用一颗最纯真细腻的心过最原始的生活。他任由自己慢慢地一个人变老,变得轻灵而自由,像古老的东方隐士们那样,在湖边独自耕作,独享诗意。他细细地咀嚼着孤单与寂寞,慢慢品味出宁静与收获,请记住这个纯真宁静的人儿:梭罗。

我蜷缩在现实中想象着居住在遥远世界的梭罗的眼睛―那是怎样的无邪明净。“曾经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给予他营养。”

还有一棵阳光树是海子。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这是他离开时心中向往的诗意生活。他是他思想上的王者,公元前与公元后的时间在他的世界里随意流转,他在他的世界中无所不能,所有丑恶都被摒弃,只留良善与爱情乘桴于生活。他化身为他诗篇中的精灵,教会所有的文字飞行与舞蹈,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才华,一种对芸芸众生倾尽所能的爱。

我沉溺于意识里刻画着仿佛徘徊在不远处的海子的脸庞―那是怎样的沉郁与忧伤―思想上巨大的幸福让他无力承受与现实的反差,于是他焦虑丛生,而他的幸福无人理解,无人分享,这使他更加痛苦,但他的痛苦凝出了他幸福的菁华。

我静静伫立着,热切地延展渴望幸福的枝叶,去接受这些幸福人儿传递而来的幸福,然后用我的想象与缅怀将它们静静浇灌。

我开始遥想他们的诗歌,他们的名篇。它们是太阳的光芒,温暖、明亮、润泽,它们是幸福的闪电,电闪雷鸣间令天地彻悟。

我不禁想:梭罗与海子或许也是这样一种树木,静静播种下他们大大小小的幸福。是不是也曾在还是树苗的时候接受了前人的幸福阳光,之后就伫立在那里,等着我降生,等着我成长,然后传承给我这些亘古的温暖?

我持续地生长着,近乎贪婪地索取与渴求着幸福,然后在自己身上默默刻下青春特有的年轮。我站在阳光下,舒展枝叶,默默诵读海子的诗:“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芒种古诗篇7

诗人的坎坷人生,在诗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时而娓娓道来,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潇洒自如。实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面对整个生活世界的轻狂和功利,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局长总是在寻找合适表达自己心灵的文本,把写作当作安抚自我灵魂的方式。从《春新诗集》,到《霞光短笛》,再到《柳青枫红》诗文集,“局长诗人”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格调清新、风格独特的新感觉。诗中或风起云涌,或繁花缭乱,随着朦胧的气息扑鼻而来;诗意从生活的泥土中来,在季节中穿梭,纵横于都市或乡野的人间烟火之中。局长诗人张春新在他这么多年来的默默求索之中,结出了一串又一串的硕果,闪现出属于自己个性的艺术光彩。

诗,写人、写事、写物,写自然景观,随感而发,信笔驰骋,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古诗,有散文诗,有打油诗、可谓:兴酣作诗文,情感奔涌来,格式任自由,言尽舒胸怀,有血有肉,真实真诚。春新的诗文是酣畅的,在真实的叙述中,我们似乎见证他一生的行走轨迹,见证他人生的经历,见证他生活的深度。《柳青枫红》这部书,是作者的人生缩影,春新人生的经历全曝光在这本《柳青枫红》书的封面上,首先看这本书的封面,即刻让你明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里有郁郁葱葱的万里长城,那里有青山,有漫天彩虹的天空。啊,夕阳无限好!书里一首首诗,封面一幅幅画。尤感珍贵的是原铁道部副部长国林亲笔题词“柳丝如烟朝霞美,枫叶似火夕阳红”,并写下《秋叶静美映晚霞》序言。

几十年的诗文创作,业已形成了“局长诗人”的特色。张春新写得最为感人的诗文《支农列车在飞奔》、《守候的灯光》以及《落叶美丽》和《夜读乐》等篇什,文字与情感一起起伏,但篇篇诗文皆有动情之处。如:“像冰河汇聚的清溪,以节律和动感,弹奏出了无比深沉的爱。”“汽笛一声辞旧岁/车行万里迎新春。”“两代人,守候的灯光多么不同……外祖母守候的是一盏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着她老人家满头银发……妻子守候的是一盏明亮的荧光灯,灿烂的光芒反映了生活的改善和时代的进步……”。“面对扑面不寒的杨柳风/播下金色的种子和希望……”。“挑灯夜读吧,在这春风拂面,生机无限的春夜,尽情地享受夜读之快乐。”诗人深层次地把这些情感释放出来打动读者。春新亲近自然,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鲜明可感,逼真如画,追求那种主客无间,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我想诗和散文写到这个份上,真可谓是进入了一种境界。

诗歌的光焰点燃了人类,也曾黯淡过漫长岁月。诗人王家新说过:“如果一定要给诗歌下定义,我只能称它为盲者的明镜――如果他真的恍然从中看到了什么,那首先只能是一种彻骨的战栗……”。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局长诗人是一位善于表现手法的诗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真实,诗人并没有把“城市诗”局限于都市一组线条、一个秩序、一种氛围、一群建筑的表面,而是自那些高密度的容器里折射出来的种种复杂心态。“去时满天星斗/归来满面晨霜/工作平凡意义长……”《辛苦又何妨》。

春新的诗又是一首一首小故事,婉约蕴藉,意趣盎然,遗词用语淡雅古朴,意蕴深幽清峭,亦诗亦词,无所不歌,无所不吟,上天入地,豪放婉转,动人心魄,抒发心声。理想应该是一种精神食粮,它是人类最鲜美的精神之花,同时是平庸世俗者的禁欲之果。使人置身于这个时代大背景里,倾其心智,关注着罗曼中的中国城市生活。“奔六朝古都金陵终点/一路上挟风携云拟闪电……”《挟风携云拟闪曲》。可以说,局长诗人相当篇什的作品是智性与知性的交融和显裸,是人格化的诗。“莫轻易滚入情网/让爱情来的自自然然/痴情的相思使人憔悴/痛苦的失恋使人疯狂。”所有这些,是以虚实相间的手法,以独特的意象,折射出人生的喜怒哀乐,以及生活的多姿多彩。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承载着历史,承载着记忆,承载着岁月,人类走到今天,也是靠着文明,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书,还同时浸淫、塑造着人的心灵气质,赋予人们一份独特的美丽。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心香,净化人格心灵,感悟人生,启迪心灵升华。

物质可以靓丽你的外貌,书香却能熏染你的灵魂。

一本好书会令我如沐春风,滋养着我躁动的心灵,使之复归平宁,思绪和灵感顿如春草萌生,绿油油的,既是一种高妙的精神享受,又可摆脱世俗的纷争和缠逐。

芒种古诗篇8

一、新诗发展的曲折历程和影响

从1918年在《新青年》4卷1号上发表的《鸽子》《相隔一层纸》《月夜》等第一批新诗算起,历经纯诗化与大众化的争论,散文化与格律化的变奏,新诗在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容纳中已经三次收获诗歌繁荣的果实。

第一次繁荣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早期新月派、象征诗派二水分流;第二次是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再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构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谱系,意味着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结束之后,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和诗人主体意识的增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到八十年代前期风起云涌的第三代诗歌,诗歌像破冰后的洪流,高歌直下,掀起了新诗第三次繁盛的浪潮。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诗歌的写作和表达也更为开放、自由。新诗也由此进入到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这也造成了新诗创作的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既而造成了大众对新诗的疏离和隔膜,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诗的健康发展。

二、对新诗的误读

实行新课程标准是冀以对教材的编排达到教育观念的深层次转变。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是教育观念的实施载体。对教材如何理解和使用意味着教育观念能否得到真正的落实。但由于新诗没有列入高考考查的范围,新诗教学多是匆匆而过甚至缺失。这固然有语文教学的功利化思想在作祟,但语文教师对新诗的把握和感知也存在着极大的误区。

新诗本身受众就小,那种特殊时代诗歌的历史担当和大众启蒙意识早在当今快餐化的文化景观中消失了身影。但客观地说,诗歌经过九十年的沉积,还是留下了诸多优秀之作。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写作都是良莠不齐的,经过历史的拣选和过滤之后,方能留下精神的佳酿。我们可以去读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穆旦的《赞美》、北岛的《回答》、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经过文本的细读之后,就知道:新诗有自己的精神品格,正在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另外,新诗中的表现手法和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已经很不相同,隐喻、张力、悖论、分裂、循环、反抒情、戏剧化等大量诗歌技法的运用给当代读者造成了不小的阅读障碍,影响了新诗的传播,增加了大众对新诗的误读。

三、新诗教学的意义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社会、事物和人的情感的一种最为敏锐的感知。对新诗的学习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语言的一种张力和语言锻造的诸多可能性。必修教材的新诗单元选择的《再别康桥》和《雨巷》等都是韵律性很强的诗歌,这主要考虑的是现代诗歌对古典诗歌的传承和接续。到了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新诗编排以情感对象的表达进行分类,但在选材上则暗含新诗历史的演进,选取的也是新诗各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这样就能给学生建立起新诗水平的整体观。

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看,学习新诗还有其特殊的意义。

1.新诗的时代性

新诗是时代的产物,应时而生。诗歌是各种文学体裁的最尖端,因为它表达对时代的敏锐感受和思考。我们生活在“当下”,诗人就是要对“当下”发言,用诗表达时代的情绪。在诗中,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

2.新诗的语言美

如果说古诗以起承转合的结构、平仄的对应、用韵的严正、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构设组成了古典诗歌的审美范式的话,那新诗则以形式的自由、语言的悖谬和意义的吊诡等组成诗歌新的审美范式。以古典诗歌的审美观来批驳新诗没有古诗的意蕴美无疑是一种浅薄的偏见。

形式上获得绝大自由是一种诗体的解放,采取怎样的停顿、分行和诗节取决于诗人情感的流泻。如果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表达不够默契的话,也会种下诗歌质量低劣的苦果。但这种不加限制的形式也带来了诗人情感表达的高度自由,给诗歌的表现以更加广阔的开拓空间。

四、新诗教学的策略

如果把文学比喻成连绵群山,那么诗歌就是群山之峰。纵观新诗发展史,那些有生命力的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启人遐思,或以不藏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即使是一些以横溢激情见长的诗歌也往往是内蕴追逼苍穹,思辨力抵达深心。而高中学生反应敏捷、感情饱满,总想用最快的方法捕捉心灵的触动、抒发远大的抱负,而新诗恰恰是最能迅速、简洁地表达感情的文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以读品诗、以想悟诗和以写化诗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和感悟新诗的美学价值,从而更进一步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新诗,是时代浪潮的强音,是思想行进的奔马,是情感跳跃的激流,是词语翻腾的火焰。如果你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就不会拒绝新诗,因为新诗充盈着生命的活力,它像一条奔流的江河,经过的地方,两岸是红花绿叶和丰满的果实。

新诗教学其实促进了我们高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希望我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通过诵读、想象、品味等活动,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激情,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希望就像走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在探寻和摸索中,我们将努力前行。多远,不是目标;最美,是我们贴近大地行走的姿态。

芒种古诗篇9

东郊迎春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迎春就是迎春气。由于立春是四时之始,是四时之礼中最受重视的,民间也最重视立春,遂使立春成为超出四时一般节气的节日。

中国古代首先制定迎春礼仪的是汉朝。明清时代各地的迎春仪式更为热闹。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一五为我们描述了嘉靖年间杭州的迎春活动:立春前期,县官督委坊甲,整理什物,选集优人、戏子、小妓,装扮社火,如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等,竞巧争华,教习数日,谓之演春。可知以如此丰富的社火迎春,一定会吸引居民观看的。

春牛芒神

东汉不论京师和郡县,在立春日均于城郭门外树青幡,置以泥土所制“土牛”和“耕人”,“以示兆民”。牛与耕夫表明,这是向百姓劝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诸事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耕人、耕夫的土偶,在唐宋时代已神像化。唐人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一“立春”将偶人称为“策牛人”,北宋的《岁时广记》称偶人为“牧牛人”,说他是“太岁”。所谓太岁即有岁星之称的木星,东方木佐神为句芒,迎春仪中的偶人是指木神句芒。于是人们将原来“土牛耕夫”演变为“芒神土牛”。

打春求吉・春盘

宋代在迎春的第二天即立春行打春仪。《东京梦华录》卷六记北宋开封府于立春前一天:“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梦粱录》卷一记临安府于立春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鞭春,就是打春。

明清时代普遍行鞭春礼。崇祯《嘉兴县志》说:“至日有司率诸执事祭芒神,各执彩杖鞭土牛,曰鞭春。”鞭春是作为官府礼仪的一部分,鞭春礼打碎的土牛是人们争抢的对象,以此求得吉利。人们认为春牛之土有祝丰收,宜蚕、畜和却虫的作用。

与此同时,立春的饮食风俗也有变化。东晋时代已有“菜盘”之说。唐代又有春盘、五辛盘等名称。是用五种有辛味的生菜拼合而成的。明代春盘仍在流行,且更盛行吃春饼、萝卜,并有“咬春”之说。清代立春日饮食风俗则沿袭明代。

春胜・春幡・宜春帖

三国晋初人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可知此时有剪燕风俗,表达迎接春意。

唐代诗歌中有不少歌咏立春的篇章,反映出唐人盛行剪彩,在“彩花”、“彩燕”之外,还有其他饰物。如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中说:“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剪彩中有鸡的图形。李远《立春日》有“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可知还有作春虫的活动。鸡为报时之禽,虫在春天萌动,鸡和虫的图形表示春天到了和人们的迎春。

宋代流行“春幡”。《锦绣万花谷》记载:“立春日,士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佳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

芒种古诗篇10

[关键词]唐诗 大学生 人文精神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开疆拓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兼容并包,文化上中外融合,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盛世不仅造就了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唐诗浩如烟海,诗人群星璀璨。唐诗所表现出来的主题,诸如忧国忧民、匡时济世、针砭时弊、关心民瘼、抨击暴虐、抵御外侮、力除腐败、崇尚廉明、反对守旧,要求变革、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捐躯报国、舍生取义等,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民族的精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希望之所在。长期沉淀的古代优秀的文化艺术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对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进行以唐诗为代表的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江泽民同志于1999年2月20日晚在北京音乐厅欣赏“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时所说:“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唐诗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一书中曾经指出:“忧患意识普遍地存在于中国艺术之中,决定了中国诗词的特种基调。”忧患意识是作家在探索社会、人生过程中遭到巨大压抑、挫折、失败后所产生的深邃的思考,是基于某种历史责任感而产生的一种不安乃至痛苦的情感。初唐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悲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到了盛唐,好游山玩水的李白也常“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从“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句中,我们能发现一贯狂放不羁的李白,也在为国家社稷的安定而忧心忡忡。杜甫遭遇安史之乱,目睹国家巨变、人民离乱,更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呐喊。他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他创作的《兵车行》《羌村三首》“三吏”“三别”《悲陈陶》等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也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中唐诗人刘长卿在目睹百战之后,面对社会残破、蓬蒿遍野的凄凉景象,不仅感慨道:“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这些诗句都隐隐约约地预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危机。到了江河日下、民不聊生的晚唐,诗人们更是有无限的忧虑和伤感,李商隐对“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的荒凉残败景象忧心如焚。由此可见,唐诗所体现的忧患意识,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在大学里,我们应该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和网上课堂的形式向大学生讲授唐诗中蕴涵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们经过学习,理解、品味其中透露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二、唐诗中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豪迈情怀

唐代是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的时代。近百年的繁荣,造就了中国人昂扬的精神面貌,尤其是“盛唐社会力量的强大,门阀观念的突破,考试入仕,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更加广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放着。开疆拓土,军威四震,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着社会氛围”。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从军行》中自云:“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其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到了盛唐更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岑参在《银山碛西馆》中高呼:“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生守笔砚!”高适在《塞下曲》中高唱:“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王翰也发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典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感慨。还有王昌龄、王之涣、崔灏、李颀等诗人都抱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以昂扬的情绪、乐观的精神,奔赴边疆。李白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抱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志向。杜甫在青年时代也是豪情万丈,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望岳》)的高远志向。即使是体弱多病的李贺也发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五)晚唐的李商隐也希望自己能匡国理政,回转天地,“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大学生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芒四射,充满着青春活力,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对未来有着无限的向往。唐代士人们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我们在大学课堂可以以唐诗中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的士人精神为中心,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让大学生们通过吟诵唐诗,品味唐诗,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起他们勇于进取、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三、唐诗中所体现的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品性和自强不息、关心人民疾苦的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怀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体现了唐代所特有的大气和朋友间的深情厚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以极其朴素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人们的共同体验,成为历代广为传诵和引用的名句。高适在《封丘县》中透露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民本思想,充分流露出了知识分子为官的良知。李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首》)流露出了知识分子尊重劳动、体恤百姓的节俭意识。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的诗句,激起了人们的舐犊之情、感恩之心。从刘禹锡的“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坚毅高洁的人格内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成熟的时期,个人品德的修养与人格的形成对其人生道路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唐诗所体现的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关心民瘼的内容,唐代士人们所表现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大学生学习的楷模。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精心挑选,把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认真讲解,让他们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在自觉与不自觉间接受到道德情操教育和人格教育。

   四、唐诗中所表现的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唐诗是我国古代最有价值的艺术之一,唐诗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可以调动起人们的鉴赏欲望,而鉴赏中的想象、记忆、联想、思维、情感等众多心理能力的运用,提升了人的审美意识。这种意识在唐诗中有着深切的体现。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让我们看到空山深林傍晚时的幽静景色,领略大自然的绚烂美丽如画景色。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写出了自己春晓时的感觉。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无题》诸篇中,我们更是感受到无穷的艺术魅力。又如他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真可谓“味无穷而灸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歌者即生存”,唐人把诗生活化了,也把生活诗化了。既可以看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自信,也可以听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凄婉感叹。走进唐诗,便走进了唐代广阔的生活;走进唐诗,便走进唐人广阔的艺术心灵。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艺术美也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唐诗是我国古代最精美的艺术样式之一。其内容丰富,形式优美,蕴涵深刻哲理,有着无穷的阐释力和感染力。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以唐诗为主的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因此,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教授指出:“我国古代诗歌有一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长江、黄河一样不停息的传下来,千百年以来一直感动着人们,这才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最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唐诗不仅文字绚烂,而且意蕴深厚,洋溢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气质、品格、感情和高尚的意趣,这无疑是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材料。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科技,一打就跨;如果没有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牢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不打自跨。可见在综合国力中,国民素质起决定作用。民族素质教育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唐诗,以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高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想象力,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通过研读唐诗中的名著、名篇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张道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韩大强.评“唐人选唐诗”(三种)的选诗标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6):37-40.

[3]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傅道彬,陈永宏.歌者的悲欢[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