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分析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31:08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音乐鉴赏;理性;审美评价;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18-01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四、结语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鉴赏并不是停留在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音乐鉴赏的过程更多地是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进行分析,将音乐艺术的理性分析运用于音乐艺术鉴赏中,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殷.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喻娟.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艺术品;分析美学;艺术本体论;类型与殊例;自来与他来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在分析美学视野当中,所谓“艺术本体论”(ontologyofart)中的艺术所指的是“艺术品”,称之为“艺术品的本体论”似乎更为准确,这种研究是对艺术品究竟是如何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种哲学追问,这种追问在20世纪后半叶是占据主流的。①

一、何谓“艺术本体论”:“分析美学”的解答

“艺术本体论”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艺术品到底是何种实体?如果认定艺术品就是物理对象的话,那么,艺术就是“真实的实体”(realentities)吗?如果认定艺术品就是理念类型(如黑格尔)或者想象对象(如柯林伍德),那么,艺术就是“观念的实体”(idealentities)吗?由此而来,这就涉及与艺术品的两种关系,一方面是与创作者或接受者的内心状态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与视觉、听觉、语言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我们接受了晚期古德曼的“从何为艺术”到“何时为艺术”的视角转换,那么,还可以继续“时间性”的追问,艺术品的存在是如何开始的(某人造之物如何变成了艺术)?如何终止的(某件艺术品如何脱离了艺术圈)?还如何得以持续(成为艺术品未必始终都是艺术)?

随着分析美学的发展,对“艺术本体论”的研究,朝着为更为深入的方向加以拓展。在由此形成的多元化的视角看来,艺术品“是‘公共的’而且是‘可知觉的’(它们可以被不同的欣赏者适宜地所看、所听与所触);它们拥有‘客观化’的属性,但这些属性有些是本质性的有些则不是;它们是‘文化对象’(culturalobjects),依赖于文化条件的融入与持续;它们基本上是与‘人类活动与态度’相系的实体;它们是被‘创造’出来的,如被艺术家所创造;它们‘成为存在’并‘不再存在’(它们并不是永恒的,尽管其中某些还是类型化的存在);它们的身份条件是被价值所标识的,这就区分于自然界当中以功能来定义的人造之物或者物理对象”。②当代的分析美学家们,就是按照这些思路来进行探索的。文本主要聚焦于两位分析美学家古德曼与沃尔海姆的艺术本体论思想。

二、“自来的”艺术与“他来的”艺术

古德曼认为艺术品可以分为“自来的”(autographic)与“他来的”(allographic)的两种,前者原意就是“亲笔书写”,后者的意思则是“代为书写”或者“书写变体”的。但是,谈到具体艺术,特别是视觉艺术的时候,说绘画还勉强过得去,但是说雕塑或者版画是书写出来的,似乎显得太过牵强,所以我们采取了“自来”与“他来”的译法,“自来”就是艺术家亲自完成的,“他来”就是由其他人代为完成的。

如果按照这种推论,自来的艺术似乎就理应是“单一艺术”,而他来的艺术大概就是“复合艺术”了吧。这种理解看似合理,但却忽视了艺术本体存在问题的复杂性程度,因为自来的和他来的艺术关联,并不等同于“单一艺术”与“多元艺术”的关系,这是古德曼明确指出的。③但是,原因何在呢?这就要从古德曼的《艺术的语言》当中的两条思想线索谈起。

笔者的专著《分析美学史》已强调,《艺术的语言》有两条基本的理解线索:一条是从(第一章)论“再现”开始的,另一条是从(第三章)论“赝品”开始的,它们汇合到全书的终结部分,④最终导向了古德曼的(包括“审美—非审美征兆”在内的)“艺术与理解”的基本问题。⑤按照这种架构性的理解,自来与他来的艺术之分,显然是第二条线索上的某种推论,也就是关于“本真性的审美意义(aestheticsignificance)”的推论;然而,还有一条基本线索同样重要,就是第四章所集中探讨的“记谱理论”(thetheoryofnotation),自来与他来的区分又可以被视为导向这一理论的内在线索。

这就意味,自来与他来的艺术的本体之分,要从两个方向上来加以理解,一个方向就是从“赝品”开始的,自来与他来的区分由此导出;另一个方向则是导向“记谱”理论的,自来与他来的艺术得以相互区分的根本特质,由此得以最终的确立。

先从赝品论述开始。“赝品”问题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艺术品的“本真性”(authenticity)难题。古德曼一反在大家头脑中的固有观点,那就是,赝品的“审美价值”总是少于原作的,无论二者是如何相似。但如果“知觉鉴赏力”(perceptualdiscrimination)根本无法做出真与假的鉴别,如果没有了这种“知觉差异”的话,那么“审美差异”也就不复存在了。但古德曼还是承认赝品与原作在审美上是有差异的,而这并不意味着原作一定要比赝品更好,⑥这是古德曼的一个洞见。尽管事实是,大多数的原作可能是更完美的,然而,古德曼还是一反常态地提出,假如某位大画家仿作了历史上一位小画家的画作的话,那么,所谓的赝品要比原作更加完美,这在中国绘画传承史上的实例也是比比皆是。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白先勇;文学批评;风格特色;艺术技巧;“创作室批评”

白先勇以小说创作著名,但在小说创作之余,亦写有不少批评文章。尽管他声称其评论性的文章,只是对几位作家“作品所下的一个注解,不能算为深入研究……”“对文学的一些看法,全凭创作时的亲身体验,及阅读小说的一点心得”。

但在事实的层面上,这些并不能否定他的文学批评的价值所在。自1979年以来,大陆的白先勇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但成就主要局限在他的小说创作领域,而在某些方面还尚处在拓荒阶段(如对白先勇散文的研究),对于他的文学批评的考察更是少人问津。毫无疑问,白先勇作为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杰出代表,对其研究我们应呼唤整体性、全面性的研究视阈,这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上早巳成为司空见惯的事。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文章作为考察对象,就它的批评对象、批评特点以及与作家文学创作的关系、意义等作出尝试性的论述。

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文章主要收录在他的散文集《蓦然回首》和《白先勇文集》第四卷的“文艺评论”辑中。这些批评文章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绝大多数是为一些作家作品所写的序和自己阅读作品的读后感;(2)在不同场合就小说艺术与别人的对谈;(3)一些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如《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等。白先勇所评论的作家,多为台湾和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如施叔青、丛、欧阳子、琦君、马森、王祯和、杜国清、林幸谦、荆棘等,显示了他对某一特定地域作家群体的关注。与此同时,他的文学批评也表现出视野的广阔性,在一些文章中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国作家作品以及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发表了深刻独到的见解就其所评论的作家作品来说,文体是多样化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无不涉及,当然评论最多的还是小说,这自然与他的文学创作本身情况有关。

与当下一些文学批评中颇为盛行的硬套理论的做法截然不同,白先勇的批评文章是建立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感性领悟,带鉴费l生,体式自成一格。这特别表现在他为一些作家作品所写的序及读后感之类的文章中。在这类文章中,他往往在开头或结尾以一种散文化的语言概括出某一作家作品的特色风貌。虽然白先勇对这种风格特色的把握还谈不上具有“历史定位”的性质,但也可成不移之论。例如他评说琦君,开门见山,把琦君笔下所特有的感伤气表达出来:“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像(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幽幽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怆痛。”这种总体风格特色的把握是白先勇文学批评的特点之一,它意在给予读者一开始阅读或阅读后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印象,而文章的其余篇幅则引领读者去体味和理解这种印象。这当然可以看成是批评的操作程序问题,但也不失为是一种有特色的批评思维方式。白先勇不乐于使用那些流行的批评概念,诸如内容、形式、主题、思想,等等,这在于他不愿意“把文学一座七宝楼台,拆得不成片断”纷拼。在他看来,小说是文学,是艺术,那么以浑然感悟的方式则更能接近艺术真谛。

对作家作品总体风格特色的把握,白先勇显然继承和借鉴了我国古典批评中感悟印象的方式。他把捉和传达某一部作品和某一位作家的风格特色时,所依赖的主要是直观感性的印象,甚至他在小说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也渗入其中。他在为施叔青《约伯的末裔》所作的序中,对施叔青小说的主题“死亡、性、疯癫”的揭示就完全采用形象画面的方式。鹿港渔港的鱼、腐烂的蟹、猫的尸体、棺材;土娼寮门口肥大的土娼;老疯妇为渔郎儿子招魂。三组画面分别对应着施叔青小说的三大主题。这其中没有多少分析性的文字,全凭直观的艺术感悟力。我们如果要在白先勇的文学批评中寻找所谓的理论支撑的话,那是徒劳的,但他凭藉着小说家对艺术的灵敏,对所评论的作家作品总是能契人到他们的特质之中,并显得不甚有所偏颇。

如前所述,白先勇善于对作家作品的总体风格特色进行把握,意在使读者获得一个较鲜明的印象,其余篇幅则旨在去做引领大家体味和理解这种印象的工作,但在具体如何“引领”的问题上,白先勇在文学批评中却是有所侧重的。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白先勇十分重视对作家作品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在他的很多文学批评文章中,是占了相当大的篇幅的。在为欧阳子的《秋叶》所作的序中,他开宗明义,将欧阳子小说的特质表达出来,认为“欧阳子的小说有两种中国小说传统罕有的特质:一种是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之控制,一种是成熟精微的人类心理之分析。前者表诸于她创作的技巧,后者决定她题材的选择。”斟接下来他详细分析了欧阳子是如何做到对小说“形式之控制”的。认为“严简,冷峻的语言”、“单一观点的运用”及“反讽”手法的采用使欧阳子小说的艺术形式造成了奇妙的效果,“欧阳子小说中严谨的形式控制,使她的小说免除了我们中国小说的两种通病:一种是感伤主义,一种是过火的戏剧性。”圈懈从而高度肯定了欧阳子小说的艺术成就。又如为丛小说《秋雾》所作的序,同样以大量笔墨着重丛娃小说艺术表现特点上的分析与概括,从而认为“对小说中的细节有效的控制与巧妙的安排”和“小说文字中比喻的塑造”是丛娃小说的最大艺术特色。可以说,这种偏重于对作品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进行分析的文字在他的文学批评文章中是非常常见的,而白先勇文学批评的这一特点,正显示出他对文学艺术本体特征的重视。

白先勇如此重视艺术技巧、艺术表现的分析,与他自己的文学观(小说观)和文学批评观是完全契合的。他对文学所持的一贯看法是:“小说可以描写政治、哲学、心理种种人生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小说既然是文学,其永恒价值仍应以文学标准衡之。”这样,他便首先就确立了“文学首先是文学自身”这一对文学本体特性的认识。由此他论小说艺术,就不惮其烦地讲小说技巧与内容的关系、“观点”的运用、人物的出场和场景、对话的描写等,原因在于他“个人认为小说是,是种艺术,绝对要以艺术形式、技巧来判断是否完整。这个比较靠得住,比较客观的批评方法”。而在《谈小说批评的标准》一文中,他为成功小说批评所归纳的三条标准中,更是将艺术标准列在第一条的位置,认为“作品的文字技巧及形式结构是否成功的表达出作品的内容题材:这大概是小说批评的第一块试金石。”研明乎此,再回头来看他的文学批评文章,其之所以花大力气来做艺术技巧、艺术表现的分析,就显得非常自然和让人理解了。

但是,白先勇重视对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进行分析,并不意味着他流于技巧“趣味主义”,实际上他也是很注重作品思想成就的。在前面举例到的他对欧阳子小说和丛小说的评论中,就高度肯定了两位作者作品的思想力量。认为欧阳子对人类心理特别是爱情心理的抽丝剥茧则让人获得了“真正的爱情,是永远的痛苦”圈的深刻体认,而丛娃的作品则充溢着“一股对生命渴求的力量”。这表明在小说艺术与思想关系的看法上,白先勇并不趋于极端,他所反对的是将两者割裂开来的做法。在《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这一对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现代作家品评的文章中,他就很显明地表达了这一主张。在这篇文章中,他着重比较分析了鲁迅、茅盾和巴金的创作,高度肯定鲁迅的《呐喊》《彷徨》,对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则持批评态度。原因在于鲁迅作品“冷静客观,不带夹评”的艺术表现使作品“激进叛逆的社会意识”得到了很好的节制;而茅盾《子夜》的人物描写“止于浮面”,巴金《家》的对话是“一种非常不自然,矫揉造作的语言”,虽然社会意识强烈,但艺术描写失败。虽然这种品评仍着重对作品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进行分析,但其中很明确地体现出了白先勇追求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两相平衡的批评观念,反对那种以“小说中的社会意识是否合于某种社会政治的教条主张作为小说批评的标准的做法”。

白先勇在文学批评中重视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的分析与他的文学观(小说观)和文学批评观是完全契合的,这其中实际上已显示出他的文学批评带有艾略特“诗人批评家”的“创作室批评”的特点。因为这一批评观念实质上是白先勇创作经验的归纳与推广,换句话说,即这一批评观念是其创作观念的反映与延伸。

艾略特经常被人看作是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位开山祖师,但艾略特却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文学批评纯粹是属于“诗人批评家”的批评文学,只是一个诗人在从事创作时的一种副产品,因此他又称这种文学批评为“创作室批评”。在《完美的批评家》中,艾略特自报家门,公开承认他是一个诗人批评家。“本文的作者就曾极力主张‘诗人批评家批评诗歌的目的是创作诗歌’。……如果说批评是为了‘创作’或创作为了批评,我现在认为那是愚昧的……但是我还是期望批评家也是作家,作家也是批评家。”因此他只讨论与他自己创作有关的理论,或评论影响过他的作家和作品。这样他所道出的只是一个有创作经验的艺术家的经验之谈,是其创作经验的总结。“当他谈创作理论时,他只把一种经验归纳和推广,当他探讨美学问题时,他就比不上哲学家那样有本事了。……所以简单地说,当诗人批评家论诗时,他的理论见解,应该从他所写的作品来考察。”带着这样的观点来看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白先勇的文学批评和他的文学创作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就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来说,白先勇本身就是一位非常讲究小说技巧的作家。在谈到自己小说创作程序时说,“多是先有人物。我觉得人物在小说里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物比故事还要重要。就算有好的故事,却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物,故事再好也没有用。因为人物推动故事,我是先想人物,然后编故事。编故事时,我想主题。有了人物,我常在脑海里转,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呢?……”罔这种重视人物的小说观念必然会造成他对茅盾《子夜》中吴荪甫的多次“狞笑”表示不满。至于对话描写,他认为是“小说里很重要的技巧”“写对话绝对是真实生活里面的话”,“不是这样讲的话,你就不要写”。这样,他自然也会对巴金《家》中人物对话的“新文艺腔”加以指责。因此,他在文学批评中注重对艺术技巧的品评完全可以视作工作经验的一种总结和文学见解的一种反映。另外,在他所评论的作家作品中,我们似乎总能发现这些作家作品所渗透的创作情怀在白先勇的创作中都有着某种程度的回响,这也可以归于“创作室批评”的只讨论与自己创作有关的理论的批评状态。

在《天天天蓝》这篇散文中,白先勇追忆了自己上世纪80年代与沈从文在美国的会见。在这篇非评论文章中,他认为沈从文最好的几篇小说比鲁迅的《呐喊》《彷徨》“更能超越时空,更具有人类的共性”,他特别提到沈从文小说《生》中玩木偶戏的天桥艺人的丧子之痛是“人类一种亘古以来的悲哀”。联系白先勇的创作,这评人之语实在亦是评己之语,因为白先勇作品中弥漫的那种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之感正是人类的一种亘古以来的悲哀。所以,他评林幸谦的散文,对作者叙写两位残障弟弟的作品倍加推崇。“手足的遭遇,使得林幸谦深切的体验到人世的悲苦,而他对大弟、小弟以及所有弱者的同情,正是构成一个优秀作家的基本赋性。”评杜国清的《心云集》,认为“《心云集》中的爱隋是一种绝望后的激情。……因此,在《心云集》中,我们深深感到的是一种地老天荒无可奈何的万古怅恨”。评奚淞的创作,特别指出奚淞创作对中国神话,尤其是有关生命之谜,之争这个主题的巨大兴趣。评马森的长篇小说《夜游》,特别关注小说将人类关系,异性、同性、双性的爱情观做了各种不同的比较与剖析。评田纳西·威廉斯,认为“他写的却是一些人类最基本的感情,爱情幻灭的痛苦,人生俱来的寂寞,对过去光荣之追念”。如此等等,若与白先勇的文学创作两相对照起来,我们可以发现:凡是白先勇在自己创作中有兴趣表现的主题以及自己创作中渗透着的精神情怀,他在评论他人与此相关的作品时往往很快地加以捕捉并作充分的评述,原因即在于作家们的这些主题表现和创作情怀正是白先勇自己所高度认同的。在此意义上,白先勇的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是其创作的一种延续。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4

【关键词】艺术史学风格形式艺术史教育

在十八世纪艺术史学的研究历程中,随着社会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发展,西方学者以一种更接近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历史和艺术,形成了所谓“艺术科学学派”。其中,风格学、图像学和社会学的艺术史学研究方法论最为显著。尽管三者彼此互相诘难,但是在揭示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方面,它们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风格学研究方法论

瑞士美学家沃尔夫林(Heihrichwolfflin,1864年~1945年)将“风格学”确立为具备独立体系的艺术史学研究方式。在这个体系中,他力求突破以往空间与时间的定律规则,不再将原始艺术到希腊艺术、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巴洛克到浪漫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嬗变视为机械叙时性的排列。沃尔夫林企图通过对作品内在的形式原则进行客观分析,还原艺术本元架构的模式,对风格进行“科学”重组。

沃尔夫林的风格学体系为艺术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运用形式逻辑思维,对艺术史进行心理学、形态分析学和文化史学等多方面的综合阐释,确立了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的基本原则。《美术史的基本概念》是其代表性的艺术史学专著,被定为西方大学艺术史课程的教材,对艺术史教育影响深远。沃尔夫林主张,脱离所谓审美价值与道德标准的社会人文范畴,对艺术形式本身在主体视觉中所构成的逻辑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解析。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创造者、不同地域与民族的艺术作品进行形式剖析,可以获得普遍的“再现形式”,即“线描和图绘”、“平面与纵深”、“封闭和开放”、“多样性和同一性”、“清晰与模糊”。其中,线描的、平面的、封闭的、多样性的和清晰的为一类艺术共有的风格特征,与之相对的一组构成了另外一种风格特征。它们分别成为沃尔夫林研究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公式。文艺复兴被沃尔夫林视为“古典”艺术的标准,彼时作品中普遍存在着与巴洛克艺术截然不同的风格—线描性质始终统御着画面的形式。在阐述这部分内容时,沃尔夫林将重点放在了丢勒与伦勃朗的对比中。丢勒的肖像画仿佛是一个明亮的人体从暗色的背景中跳出来一样,线条是连续的,造型是完整的,人像的每一个特点都被刚毅的线描真实地再现于画布上。然而,伦勃朗的肖像画却摆脱了再现事物本体,而是融入一种对光源分析、视觉分析和感觉分析的再创作。在面与面的不确定胶合之中,线性的固体感被打破了,静态被参差的动态所代替,整幅画被看成一个同一体,统一于艺术家的视觉之中。沃尔夫林强调以伦勃朗或鲁本斯为代表的巴洛克艺术家们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观,巴洛克风格试图打破文艺复兴风格清晰与稳固的传统,凸显形态模糊与运动的风格特征。

图像学研究方法论

风格学的形式分析原则在艺术史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者认为这个体系中充斥着机械的形式主义原则。贡布里希(e.H.Gombrich,1909年~2001年,英国艺术史学家)指出,沃尔夫林对艺术品进行所谓“标准”的分类,使原本丰富的感性世界走向了机械理性的极端。此外,图像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埃尔温·帕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1892~1968,美国艺术史学家)也针对沃尔夫林的形式原则提出批评。

帕诺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形式原则的致命错误,诉诸于无机的线面艺术史是抹杀艺术家人文素养,甚至轻视文化的历史目的论。他认为一切艺术作品的形式下必然包含着大量丰富的主题含义,而艺术家正是通过形式语言来表述这种象征寓意。艺术的视觉内涵并非仅通过形式的逻辑性显现出来,本质上还应该包括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哲学派系等因素。例如,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强调《最后的晚餐》那完美的线描风格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追求“古典艺术”的标准,艺术家及其人文背景对于绘画并没有价值。然而,帕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却认为达芬奇在画中表达了宗教观念,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叛徒犹大之间戏剧性的冲突,利用人物造型的各种动态特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宗教观。由此可见,图像学研究主要通过形态的象征寓意,揭示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人文主题。随着图像学研究的深入,西方艺术史学界更加注重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分析。

风格学与图像学的出现,改变了堆砌历史年代与作品的艺术史学研究方法,艺术史学家开始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完善艺术史的研究体系。但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征,促使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继续发展。

艺术社会学对“形式分析”的诘难

将艺术史与社会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二十世纪艺术史学界颇为流行。阿诺德·豪塞尔(arnoldHauser,美国艺术史学家)运用渊博的社会学知识对沃尔夫林的“风格学”进行了辨析,纠正了艺术史研究中存在的偏向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错误,使艺术史学研究更加注重科学和理性的学术精神。

首先,豪塞尔认为不论风格还是意识形态,艺术家的表达手法完全依据个性的发展。作品中表达的有可能是完全不同于这一时代的思想,甚至完全脱离社会群体意识的个性观念。但是,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会流露出这个时期社会集团的影射。

其次,艺术史研究终究要从风格问题入手。探究形态并展开对美的分析,摆脱虚无缥缈的美学烟雾,我们需要将构图、色彩与造型等确立为艺术史的基础内容。

此外,豪塞尔是一位历史学家,具体来说,是一位历史唯物主义者。他坚决反对“历史循环论”论调,这种态度也明显见之于他对沃尔夫林的批判之中,而且也成为对形式原则的哲学性反驳最有力的理论依据。

艺术社会学使艺术作品、艺术家、时代精神、社会阶级等内容均成为艺术史学研究的素材。毕竟,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反映,归根结底无法摆脱人的个性情感与社会的群体情节的矛盾关系。

我国的艺术史学研究与艺术史教育

风格学和图像学研究或许能帮助我们对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进行剖析。譬如,《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是南唐画家顾闳中(公元907年~970年,字叔言)的名作,画面人物繁多,环境复杂。作者利用线描手法将画面人物着装、动作、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主题是表现南唐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宴生活,运用图像学与形式分析只能获得这么多资料。此外,徐渭(公元1521年~1593年,字文长)的名作《墨葡萄轴》按形式分析原则,画面只有一团团簇拥的墨块,几点似有若无的墨痕,交叉错落的枯枝,甚至还有一株葡萄的半边“跑”出了画外。徐渭,浙江绍兴人,由于明朝统治者的相互倾轧,使他成为政治斗争的受害者,精神一度失常,因而误杀妻子获罪。艺术家的生平和背景资料只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疯子的画。

不过,我们可以借助社会学诠释上述两幅作品,并体会其中的中国古典艺术审美情趣。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以文辞、书画、音律为冠,他设立画院,纵情声色,政治却腐败不堪,使众多怀有政治抱负的忠臣对国家命运悲观失望。韩熙载为避免李煜猜忌,故作沉溺之态,排遣苦闷。顾闳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绘画技巧将这一幕记录案下。画面中手捧琵琶的歌女、手舞足蹈的舞妓、鲜亮的衣着、名贵的家具,这些精心描写体现出一种艺术家的阶级立场。徐渭的花鸟画风格对后来的山人、石涛、赵之谦、吴昌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精神世界亦是中国艺术史学界颇受争议的话题。在《墨葡萄轴》一画中,徐渭透过狂放的笔触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表现在绘画形式上,笔墨酣畅淋漓、挥洒自如,成为徐渭宣泄内心苦闷的手段。明末党派之争,徐渭夹杂其中,备受迫害,社会各阶级利益与其个人追求的理想发生裂变,这种冲击是产生这种艺术风格的根本原因。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鉴赏课程;作品分析;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作品分析与鉴赏教学的总的思路

音乐发展史的全过程所揭示的音乐美的本质和音乐审美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艺术源于生活,所有的音乐作品从美学理论上来看,其产生发展基本源于音乐模仿说,音乐情感说、音乐愉悦说、音乐形式说产生这四大观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高中音乐鉴赏课围绕音乐作品鉴赏与评价展开的课程。音乐鉴赏课以及音乐研究性学习的重点,一是音乐作品的欣赏与体验,二是音乐作品的审美与评价。(由于音乐作品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密切联系,又与相关艺术作品如美术、戏剧、舞蹈、雕塑、建筑息息相关,所以这里我们讨论作品时不再局限音乐作品,所以以下均冠以艺术作品艺术家来进行讨论。)首先必须解决如何正确的分析评价中外音乐史上的众多音乐作品的问题。那么分析评论的思路和框架是什么呢?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教师和备课、讲评的意义十分的重要。

法国艺术评论家哲学家丹纳在他的著名著作《艺术哲学》提出的思路为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的教学提供了思路。他的思路借鉴了生物遗传学、人类发展学、艺术哲学的基本观点。丹纳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和他的生活、家庭、社会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周围的艺术家圈子有着密切关系;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各种要素的影响,更和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历史重大事件、艺术潮流、社会审美追求、观众趣味密相关。从遗传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结合艺术哲学,丹纳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就像一颗种子和植物的生长一样,需要空气、阳光、水分、温度。周围的环境对这颗种子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参阅有关艺术评论的著作,我把丹纳的观点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个分析艺术品的基本框架,经检验教学效果良好。以下为分析作品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1.有关音乐知识、乐理知识及这些知识演变过程的有关情况。对关于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基本理论、技能技巧的特点与技法的研究是作品鉴赏研究的基础。因为艺术作品表现的基本手段与音乐作品的基本观念与风格流派的产生与演变发展的脉络是紧密相连的。

2.艺术家生平艺术家的周围环境艺术家所处的艺术圈子对他的影响。丹纳认为:一件艺术品和某一艺术家的作家的其他作品有着内在联系,我们还要研究他所处的艺术家圈子对他的影响,最后要对该艺术家所处流派的风格特点的分析研究。

3.还有要对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艺术作品往往受社会政治、科学、文化、经济、宗教、民族、风情、地理、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影响。我们要研究同一时期或历史上各艺术流派对此作品的影响,梳理产生此艺术品的直接、间接原因、艺术家、作曲家的政治观点、经济地位、文化修养、婚姻及其他情况、研究具体时代的观众的审美情趣对此艺术品和艺术家艺术流派的影响。

4.我们还要研究画家、雕塑家以及指挥家、演唱演奏家对作品的诠释过程进行研究。如我们要对艺术的表现过程以及二度创作(演奏家和观众在鉴赏阶段的第二次艺术创造)进行分析,还要从历史、现实、审美、道德以及社会意义、人类文化学意义上来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政治历史地位等等。

5.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角度,从艺术品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的关系来考证艺术作品的作用地位。还要指导学生从艺术作品的演绎展示创作的角度来进行艺术实践。只有这样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学才能深入人心获得最丰富的教学成果。以下是这个思路的基本框架,由于篇幅不够只能简单呈现。

二、教师的备课

1.在课题目标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备课注意十要点:

(1)教学模式的确定(大方法——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理论化的样式)。新课程就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论模式和教学体系和教学样式;

(2)研究教材;

(3)确定教学目的与任务(课题名称);

(4)素材选择;

(5)教学活动设计(体验与创作表现);

(6)确定教学方法;

(7)作业设计;

(8)教学过程与的各个环节(逻辑关系)安排(教学程序);

(9)评价方法;

(10)教案撰写与课件制作。

音乐教师备课要备艺术,备音乐。注重音乐课的音乐性。

音乐课的备课与其他学科的备课的区别在于音乐艺术性。要特别注意:音乐学科的备课,要重视备艺术,备音乐。注重音乐课的音乐性。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在于备课与上课,两者的关系如同演奏家的台下练习和台上的表演那样密切相关。

具体步骤是:

(1)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最好版本的音响资料,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查找有关文字资料和谱例;

(2)根据作品分析的基本框架,对作曲家及具体作品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参考该作品的权威评价;

(3)以欣赏者的身份反复聆听作品的音乐内涵、准确把握其情绪,并试图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形象和基本情绪,分析介绍作品;

(4)上升到审美评价的高度、对作品进行概括评价;

(5)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师备课要备作品。要注意音乐素材选择的有效性。

教师要特别重视会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用音素材。要注重音乐作品选择的艺术性、准确性、新颖性、经典性。什么是好的音乐素材?

(1)音乐素材必须美。以审美为核心就是要显现音乐本身美感,使音乐教学过程成为音乐审美体验与享受的过程;

(2)音乐素材的经典性、艺术性、思想性、可听性具佳的作品,以及注意与教学目标联系的紧密性;

(3)音乐素材的稀有性、珍贵性、是难得一见、难得听到的、和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情感心理联系密切的、审美内涵丰富的、情景交融的;

(4)素材的准确性——素材必须与课题形成艺术性的、人文性的紧密连接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平安歌、劝奶歌、呼麦)

(5)改善欣赏素材陈旧现象,作品选择范围必须扩大。二十世纪学院派、先锋派流行音乐以及丰富多彩世界音乐、大量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等都可以进入教学领域,并且可以在欣赏表现创作中活用。例:巴托克、瞿小松、勋伯格等作品的活用。

(6)艺术素材——是艺术课堂中艺术美的直接表现,因此艺术素材必须认真选择筛选、剪辑、拼贴优化,围绕课题形成某种系统。音乐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是构成音乐美的重要因素,素材的艺术性与内容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注意欣赏视觉化现象。

3.对教学对象的认识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刚升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从思维特点来分析,该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的形式的过渡阶段。其特点为:形象或表象逐步让位于概念,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反映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童话小说或电视剧的内容,以情节与形象来描绘音乐,对富于哲理的交响乐作品也是如此。他们对于以模仿论而创作的描写性音乐和愉悦论而创作的游戏性音乐易于接受,而对以情感论和形式论及丰富社会生活为基础而创作的富于哲理、音乐内涵丰富的交响乐作品则难以领悟。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年时期,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发育基本成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思维能力增强,已进入抽象逻辑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反映在音乐欣赏教学上,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从教师那里了解具体答案和现成的结论,随着欣赏能力的提高,希望教师讲解作品时留有思维和想象的余地,他们更希望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对音乐作品他们乐于谈自己的感想和体验,有时甚至能发表令人惊叹的议论,同时也出现对某些音乐作品和作曲家们的偏爱,对世界音乐经典之作即便可能出现欣赏时的困难,也乐于尝试甚至自己去查找资料。高中学生阅读广泛,情感世界丰富,他们富于同情心正义感,对爱情主题的作品已有自己的认识,对美好事物和人类崇高理想充满渴望,想象力丰富同时充满激情,但是由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时还有局限性,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帮助。

三、高中音乐欣赏课的讲解

“音乐开始在语言的尽头”,“音乐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但是作为教师,还必须对我们的学生“讲”音乐,这也是音乐欣赏课讲解的困难所在。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讲什么和怎样讲。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音乐作品和作曲家的分析介绍必须全面客观,所介绍的内容必须确有根据并有助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

(2)能够由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和讨论得出结论的作品,就应该尽量提供空间交给学生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作品感受作品的能力。

(3)对可能引起听赏障碍的音乐术语或学生未掌握了解的音乐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时,必须注意和音乐结合,从感性到理性;

(4)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音乐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采用聆听为主,感受体验在先,学生探索研究,教师学生讨论点评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调动学生听赏音乐的欲望,创造听赏特定音乐作品所需的心境。例如对某作曲家伟大人格和辉煌成就的赞美所引起的崇拜,对音乐作品中的人物或作曲家不幸身世的介绍所引发的同情、对异国情调神奇景像的描绘,甚至使欣赏者出现角色转换的状态,恍惚间和作曲家融为一体,产生共鸣,达到欣赏音乐的最佳状态;一方面教师应该采用不加先期作品介绍的方式,组织学生先聆听聆听音乐,然后各自谈自己的直觉体验。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以后将大量听到的没有任何说明的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与分析理解能力。

(5)要防止对号入座式的对音乐具体而详尽的解释,因为任何具体的文字(语言)解释都会产生音乐欣赏时艺术想象的限定性,更应避免的是教师对音乐作品还未理解就去硬作生硬解释,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在多年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对此深有感触。音乐所表达的最富魅力、最富感染力的东西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音乐艺术只能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聆听体验加表现——才是音乐本身的东西。这也是肖邦反对他人解释自己作品的原因之一。

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结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对比法

对比是艺术创作、艺术表现的重要原则,白色与黑色放在一起,白的更白,黑的更黑,两者经过比较,各自特色更加鲜明。音乐也是如此,强与弱、快与慢、高与低,把彼此截然不同的因素放在一起讲,能较好地效果,在音乐作品中,音色的对比、音量的对比以及情绪的对比、形象的对比、曲式结构中的不同性质的音乐对比处处可见,aBa三段体aBaCa回旋曲式中,都存在着音乐诸因素的丰富对比,例如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第四段“钟声”就可称之为对比手法的典范,a段中欢快钟声的主题所暗示的婚礼喜庆的场面,B段中新嫁娘薇叶特柔美纯情同时满怀忧郁痛苦的心情,形成同一时空不同人物的复杂情感的对比,作曲家利用对比法表现不同情感不同形象,欣赏者也借助对比去领悟音乐。

2.改变法

对初等水平的欣赏者,采用改变原音乐作品中的某些要素,使其基本音乐形象出现变化,从而让学生领悟音乐表现手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例如,用钢琴演奏某一乐器(最好是学生熟悉的作品),然后改变音区,或逐渐上移或下移,或改变速度,加速或减慢,音量上也相应变化,最终导致音乐形象的明显改变,同时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描述感受。这种方法对于音乐基本要素的讲解,形象生动,效果较好。现在已经有了多种音乐鉴赏和创造表现方面的应用软件,利用这些软件多功能进行教学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讲解讨论法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当某些特定的音色(某乐器的音色)、特定的节奏或音乐形象出现时,为了使学生及时将某些概念和具体声音相互联系,教师应该及时插话提示(一般稍提前一点或同步进行)。例如对音乐作品段落变化,主题形象或乐器音色的变更的提示。除此之外,教师的讲评在作品欣赏前和作品欣赏后都可进行,有时教师可以只提问题,让学生听赏作品后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欣赏效果好,又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参与性。

4.利用艺术综合课程的课程理念,进行作品分析,采用影像视频、DVD设备加强音乐作品讲解的形象性、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感受,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古典艺术是受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产生的,巴洛克音乐则受到尼德兰绘画、意大利、法国的雕塑与文学作品的影响。音乐和视觉艺术相互影响的情况还有许多,我利用印象派的绘画作品讲解德彪西的音乐,用希腊式建筑的平衡对称讲解音乐艺术中的曲式关系,取得较好效果。

5.对鉴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与革新

(1)高中艺术鉴赏课的教学可以将鉴赏教学与创造教学进行连接。为创造表现而聆听,为模仿借鉴而鉴赏,可以使音乐的创造表现与音乐艺术的欣赏教学形成内省外放的互动关系,形成发展创造力的环境。在明确创造表现任务的前提下,通过聆听作品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创造性人格,建立起音乐的创造表现所需要的情感与创造欲望。从创造表现的角度进行音乐艺术创作表现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聆听,通过模仿与借鉴,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与灵感,使学生最终成为真正的聆听者、审美欣赏者和音乐艺术的创造者。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欣赏和表现、创作教学活动中灵活进行。

(2)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是以艺术实践为主要特征进行的课程。音乐必须唱、奏、聆听;美术必须观赏、画、做,进行实际操作。总之:在创造表现的过程中,在观赏聆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获得艺术创造表现的愉快!鉴赏课程应该和创造教学相结合。这是新课程标准特别主张的理念,也是艺术学科学习,获得技能技巧,发展创造表现能力的必然途径。

(3)我们结合创造表现模块的教学,将必修课与研究性学习、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设计多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比赛、书画摄影比赛、合唱比赛、戏剧舞蹈演出等多种艺术项目,使学生在艺术创作表现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艺术能力创作能力。

五、有关考试方法的尝试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直觉理解力,使学生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方面取得均衡发展,在系统的大量选听分析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各种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形成对音乐艺术的整体认识和较强的审美评价能力。通过艺术了解生活、认识世界。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音乐欣赏课的考核方法上进行尝试并制定了具体办法:

高中音乐欣赏选修课的考核,应着重于学生对实际音乐作品的评价能力和对所学音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考试可采用以下多种方法进行:

(1)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应以音乐评论短文的形式,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分析评价音乐作品。

(2)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对未听过、教师未曾分析、介绍过的音乐作品,采用写论文的方式进行分析评论。同时通过音响鉴别和笔试的方法分别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以音乐素质测试、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和对不熟悉作品的评价水平为最终成绩。

(3)从音乐艺术的特点来看,聆听是感受体验,创造表现则是外放。将创造表现与聆听体验结合起来,使音乐鉴赏与音乐实践类活动相辅相成,将体验感受与创造表现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赋予学生真正意义的音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6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合理把握教材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把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放在同等地位,使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欣赏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有效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本文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新课程改革无论作何改新,如果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脱离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将如何去实施新课程?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养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然而,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创作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呢?

1.1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以及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提高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1.2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社会、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渠道接受不同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艺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即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又了解了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和评论,从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挑战。

2把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艺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能是停留在简单的肤浅的层面上,相反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而得以实现。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在面对一件作品时,只会用现有经验来判断:“像不像”“画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等审美态度来对待,这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史前美术雕塑作品《维林多夫的裸女》,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以作者为何对女性的生理特征进行极度夸张的艺术处理方面去研究探讨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好看不好看”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有和谐美,悲壮美,崇高美,有形式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画面上的情感被推向了极致,使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将难以收到实效。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理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学生欣赏欣赏作品受到较大限制,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对作品进行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的理念进行作品赏析。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我感受分析作品,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我感受、欣赏、深入理解作品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启发式教学策略可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来实现。首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观的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感受作品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学生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禁锢从而形成定势思维。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在学生获取、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的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第三阶段比较评价,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后,引导学生再次深入认识作品,对同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同时教师应强调学生扭转“课本上的见解都是正确的‘被动式’”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我见解,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适时给予肯定(至少学生进行了主动思考,教师做正确引导即可)。总之,只要教师做到心系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识到: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运用辨证的思维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这样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杜卫著.《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7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这是艺术发生学___的观点。()

a游戏说B摹仿说C表现说D巫术说

2.的油画《格尔尼卡》是___的作品。()

a.柏拉图B.毕加索C.莫奈D.塞尚

3.踢踏舞是___的传统民间舞蹈。()

a.墨西哥B.葡萄牙C.俄罗斯D.西班牙

4.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是___的作品。()

a.籍里柯B.库尔贝C.米勒D.雷诺阿

5.《草叶集》是诗人___的代表作品。()

a.泰戈尔B.雪莱C.惠特曼D.波德莱尔

6.《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___戏剧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D.荒诞派

7.伽西莫多是作家___塑造的人物形象。()

a.大仲马B.巴尔扎克C.果戈理D.雨果

8.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这幅作品是___。()

a.《暮》B.《夜》C.《晨》D.《大卫》

9.《祝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小说家___。()

a.老舍B.鲁迅C.萧红D.巴金

10.《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___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的

11.国画《溪山行旅图》是北宋___的名作。()

a.张择端B.吴道子C.赵佶D.范宽

12.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有___。()

a.《诗学》B.《诗艺》C.《诗品》D.《论崇高》

13.“五?四”时期___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

a.王国维B.胡适C.蔡元培D.鲁迅

14.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___。()

a.传播主体B.传播媒介C.艺术信息D.传播受众

15.油画《农夫的鞋》的是画家___的作品。()

a.梵?高B.高更C.塞尚D.罗丹

16.在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塑了懒惰成性、不可救药的“多余人”典型形象的作家是___。()

a.托尔斯泰B.冈察洛夫C.契诃夫D.高尔基

17.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我国___代四大书法家。()

a汉B晋C唐D宋

18.《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___的油画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拉斐尔C达?芬奇D提香

19.下列作品属于西方高度技术派建筑的杰作之一的是___。()

a.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B.圣彼得教堂

C.巴黎圣母院D.朗香教堂

20.《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小说的作者是___。()

a.莫泊桑B.高尔基C.托尔斯泰D.雨果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艺术活动的继承与创新。

22.简述形象思维。

23.简述3种主要的艺术批评形态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音乐赏析:《二泉映月》

25.绘画赏析:《向日葵》

26.戏剧赏析:《哈姆雷特》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要求首先阐述相关理论,然后将理论与具体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述。

27.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28.结合一部作品,论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a4.a5.C

6.D7.D8.D9.B10.B

11.D12.a13.C14.D15.a

16.B17.D18.C19.a20.B

二、简答题:

答题要点:

21.

①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

③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22.

①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具体的、整体性的形象为思维材料所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

②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形象思维的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形象思维的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感情色彩;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原有思维材料基础上促成新形象或新意境的生成。

23.

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理论体系,对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一切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审美判断的创造性文化活动。(以下任选三种)

①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印记。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②心理学批评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它既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作品,也可以从艺术作品折射出的心理因素出发来反观艺术家的心理状态。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③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从文本去寻求。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如20世纪西方符号学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的研究。

④接受批评模式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这种模式突出了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三、作品赏析题:

答题要点:

24.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曲,为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所作。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的二胡曲。它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二泉映月》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

《二泉映月》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25.

《向日葵》是十九世纪末期荷兰杰出画派代表梵?高的代表作品,它是一幅静物画。

梵?高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曾说:“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的《向日葵》让法国南部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向日葵》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炽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他的艺术语言既有奔放而热烈的狂躁情绪。自然物象在梵?高的眼中,只是表达主观情绪的载体和象征,伴随着自如而流畅的笔触,他的色彩充满着紧张而激动的情绪和饱满而富生气的活力。他用色彩来揭示人的精神,来表现人的生命。尽管梵?高的艺术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却受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对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

26.

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成就。

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说明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徬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雷特那段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

戏剧中的鬼魂申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延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哈姆雷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雷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注:作品赏析题答题要求能够准确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能够恰当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能够较细致地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论述严谨,行文流畅。

四、论述题:

答题要点:

27.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艺术体验包含三部分: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

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

28.

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都是把它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欣赏的,但当我们对艺术作品进行剖析和研究时,又可以将它看作是由三个层次组合而成的,即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下面我们分别论述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童蕴三个层次:

艺术语言是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作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又可具体划分为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和视听语言等。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人类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作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意象和意境。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舞蹈艺术;舞蹈评论;舞蹈欣赏

中图分类号:J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57-01

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是舞蹈艺术发展历史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通过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分析、辨别促进舞蹈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创造出更适合时代需要、更符合人们欣赏水平、正确积极引导人们思想和审美的作品。

一、舞蹈评论

舞蹈评论是对舞蹈家、舞蹈作品、舞蹈艺术思潮、群众舞蹈活动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对舞蹈艺术的创作、舞蹈艺术表演、舞蹈理论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评论的标准和方法

舞蹈评论的基本标准是“真”“善”“美”。“真”是指舞蹈作品的表演内容需真实的反应现实生活,表达人民的心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舞蹈表演所传导出的情感应该真实。“善”是指舞蹈作品应传递积极向善的能量,舞蹈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必须正确,对观众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美”是指舞蹈作品和舞蹈表演应该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塑造出的形象生动感人,表演者的感情应该真挚饱满,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并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简单介绍舞蹈评论的主要方法:

1.形象描绘法。将舞蹈作品的内容、舞蹈作品中的故事发展情结、舞蹈演员的表演技术、舞蹈动作的特色风格、整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以文字和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评论方法叫做形象描绘法。形象描绘法以文字或语言的形式再现舞蹈作品,以达到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引导读者和观众形象地感受和认识所评论的作品、欣赏表演者的表演艺术。

2.分析品评法。分析品评法主要的评论对象是舞蹈艺术家的艺术生活,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舞蹈表演技艺,而对舞蹈作品的形象介绍着墨较少。分析品评法通过对艺术家、舞蹈思想、舞蹈表现艺术或整体或局部的分析剖解,指出舞蹈的真伪优劣、高低深浅,有时评论者会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设想,辅助艺术家和表演者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思想高度。

3.书信对话法。评论家和舞蹈者以书信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的评论方法即书信对话法。有时是双方互通书信、往来交通;有时则是评论家单方面的寄语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来抒发和表达对特定作品或演员的评论和建议。

4.展开议论法。由一点及全面是展开议论法的特点,先对某一部作品进行评论,由作品中的一两个突出的优点或问题展开议论,引申到同一类题材或同一类形式风格的作品,展开具体评论分析。

5.综合评论法。综合评论法的特点即综合性,是对某一段时期内出现的某种可能会影响舞蹈艺术全局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论,对某一有重大影响力的舞蹈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全面分析,及时传送舞蹈界新动向、新理论、新观点。

(二)舞蹈评论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舞蹈评论主要是对出现的新作品、新人才及时评论;对舞蹈艺术中出现的突出现象和重要问题及时评论;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评论;对舞蹈艺术家和舞蹈作品的评论。科学正确的舞蹈评论可推动、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蛮横错误的舞蹈评论会阻碍误导舞蹈艺术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舞蹈评论者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综合素质,提供科学正确的舞蹈评价。

1.舞蹈评论工作者应具有广博且精深的专业知识。我国舞蹈艺术历史悠久,舞蹈种类众多,舞蹈形式多样,舞蹈评论者只有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对各类舞蹈进行科学专业的评论。

2.舞蹈评论工作者应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广大人民的真实想法。茅盾先生曾说,一个批判家应对社会生活有系统的了解,对社会现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判断作品的“真实性”,掌握时代对舞蹈艺术的要求。

3.客观、公正的评论方法。舞蹈评论工作者首先应尊重舞蹈编导和演员的工作,要在对作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评论,对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进行推荐支持,对没有内容实质、思想不健康的作品进行严肃批评。

4.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舞蹈评论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这项工作,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追求艺术真谛,引导舞蹈艺术正确的发展。

二、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和舞蹈评价是相互依附、同时存在的,但是两者有一定的区别。舞蹈评论的活动主体是舞蹈评论专业工作者,有明确的目的,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要求评论者在工作中保持客观、准确、公正。而舞蹈欣赏是凡是舞蹈爱好者都可以参与的审美活动,有广泛的群众性,而且在舞蹈欣赏中个人的兴趣爱好起着较大的作用。

(一)舞蹈欣赏的对象

舞蹈欣赏的对象主要有舞蹈形象、舞蹈动作、舞蹈情结、舞蹈情感等几个方面。

1.舞蹈形象的欣赏。舞蹈形象是揭示舞蹈作品主题内容哲理性美――艺术意蕴的文化物质载体。观众通过舞蹈表演者的形象塑造、动作表现唤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舞蹈形象是综合了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通过舞蹈语言与演员肢体的美感形态,来欣赏舞蹈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社会生活本质与自然现象中的千姿百态,也是在欣赏舞蹈律动中所传递出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意境。

2.舞蹈情结的欣赏。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是却来源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或反映。舞蹈艺术也有一定的情结,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画面。来表现舞蹈主题、人物性格、舞蹈所蕴含的思想。舞蹈情结是展示、演绎艺术形象的逻辑符号,舞蹈艺术始终坚持“在叙事中来抒情,在抒情当中来叙事”的特点,就是让情节在富有抒彩的舞蹈中展开,在抒情中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使叙述的情节和人物感情、情与景的抒发融为一体。

3.舞蹈动作的欣赏。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段、是建设艺术效果的基本方法。舞蹈者在形象思维的指导下,进行舞蹈动作,形成舞蹈队形的变化,这种和谐变化而有机组合的舞蹈队形称为舞蹈构图。舞蹈构图将舞蹈的各个部分有机的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舞蹈构图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动感所组合成的系列自然段落形成舞蹈画面,体现在为舞蹈作品创造意境、渲染气氛,促进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舞蹈画面与舞蹈构图的连续性的变化,塑造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交代环境情结。舞蹈语言是舞蹈构图和舞蹈画面必不可少的元素。精当的舞蹈语言有助于反映舞蹈作品内容。

(二)舞蹈欣赏的过程

舞蹈欣赏的过程一般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步骤:

1.观赏舞蹈表现形式,形成第一印象。舞蹈是一种形式感和技艺性都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所以观众欣赏舞蹈总是从观舞品技开始,看看舞蹈演员的外形如何,技巧有多高。

2.由形入心,体会舞蹈中的情感。观众渐渐被舞蹈所吸引,从舞台上反复出现、不断更替、相互关联的各种形态中看到了人物、事件、情感的变化。

3.感情和思想上产生共鸣。随着情绪情节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观众的情思也走向深层,深深地被舞蹈所感染,有时甚至感同身受,浮想联翩。

4.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舞蹈表演已经结束,但是舞蹈家创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却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脑海里,并通过这些鲜活的形象受到某种启示,进一步净化自己的心灵。

(三)舞蹈欣赏的条件

舞蹈欣赏对观众有一定的要求,要进行舞蹈欣赏活动首先舞蹈欣赏者应该有一定的舞蹈审美能力,对舞蹈有的风格、种类有一定的了解,观赏舞蹈时注意力集中、主体情感开放。

三、结语

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是相互依附的,活动对象都是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都需要活动主体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对活动对象作出合理的评价,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的意义在于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促进舞蹈艺术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琳.欣赏舞蹈作品的几要素――以当代舞《中国妈妈》为例[J].大众文艺,2012(14).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9

一、建立在临摹基础上的艺术研究

敦煌壁画数量庞大,仅莫高窟就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遗存。而各时代的壁画中也是精粗杂糅,如何在大量的壁画中发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以之为基础来分析各个时代的艺术特色,这是作为艺术研究的首要工作。段先生在长期的现场临摹工作中,注意各个时期壁画艺术的特征,并对一些代表性作品作过专门的分析,从而总结出了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如对早期艺术风格由外来样式到中原风格的变迁,他着重分析了第249窟、第285窟的表现形式,并对照中原出土的画像砖及龙门石窟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解析了这个时期中原风格与西域风格交织的状况,为我们揭示出这个时代的艺术发展趋向。而对于唐代以来的艺术,他以第220窟壁画来分析唐前期经变画的宏伟构图,以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等作品来分析初唐和盛唐的人物画特征。从这些具体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绘画形象的深刻认识,来自于长期绘画的功夫。在他的文章中基本上是通过绘画形象本身来说明问题,没有半点空谈。因此,可以说段先生长期临摹的经验,使他在美术研究中能够发现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形象,同时也形成了他对壁画时代风格的领悟。他在《试论敦煌壁画的传神艺术》一文中对一些代表作品的精彩分析,使我们得以知道敦煌艺术在美术史上的重要成就。

当然,并不是说研究美术必须要有临摹的基础,但是这里想说明的是,段文杰先生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对艺术作品本身作深入的调查和认识,从而把握并领悟作品的特征,从这一点出发来认识每个时代艺术的特征,并联系历史文化的背景来了解一个时代的美术风格。

二、历史的眼光

如何从美术史的角度对敦煌艺术进行综合研究,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段文杰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

敦煌石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时代上的连续性,从十六国、北朝,经隋、唐、五代,直到宋元,延续1000多年,石窟的开凿没有断绝,而各时代又形成了不同的时代风格。段文杰先生从历史发展的宏观上把握敦煌艺术发展的脉络,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深入透彻地研究了当时的佛教思想、社会环境对石窟艺术发展的影响,并详实地分析了各时代敦煌石窟艺术的发展、演变,揭示其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写出了《早期的莫高窟艺术》、《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唐代后期的莫高窟艺术》、《晚期的莫高窟艺术》一组论文。其后又对隋代、初唐时期的敦煌艺术作了探讨,发表了《创新以代雄——敦煌石窟初唐壁画概观》、《融合中西成一家——莫高窟隋代壁画研究》。在《榆林窟的壁画艺术》一文中,又对一般人了解甚少的榆林窟艺术作了概述。这些论文可以说概括出了一部相对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中国在上世纪30~70年代,逐渐出现了一些《中国美术史》的著作,这一阶段,由于资料所限,往往借助于古代的画论画史,很难接触到实际作品,又由于传统画论中对文人绘画记述得多,对民间绘画几乎没有记载。在这样的基础上作出的美术史,往往也是缺乏具体作品的概念性的记录。到了80年代以后,不少治美术史的专家意识到全国各地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各地所存的寺院、石窟中的壁画、雕塑也是美术史上的重要内容,于是一些新的美术史著作开始增加了对这一类美术作品的述评和介绍,而这一庞大的内容仅仅是添加到了美术史中,如何使之成为中国美术史长河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则有待于各地各种艺术研究的成熟。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正适应了这一需要,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段文杰先生对敦煌石窟各时期艺术的总结与综合研究成果已被不少大型的美术史著作所借鉴和采用。尽管很多美术史研究者还没有在著作中对引用别人成果作注释的习惯,但是只要看他谈到敦煌艺术这些章节的观点,以及用来说明这些观点的代表作品图片,就可以从段先生的论著中找到出处。显然,以《敦煌莫高窟》(五卷本)为代表的那一组论文对各时期莫高窟艺术的总结是经典性的。

三、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观念

过去,中国美术研究往往依赖于传世的绘画品,而对像敦煌艺术这样的古代艺术遗迹接触甚少,往往给人一个错觉,认识传世绘画(卷轴画)就是中国传统美术的全部。因此,面对敦煌石窟艺术,如何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则是前人很少做过的事。段文杰先生以他对中国美术理论的深刻把握和对敦煌壁画的切身体会,剖析了敦煌艺术的本质,他认为敦煌艺术1000年的发展,体现着中国艺术在吸取并融化了外来艺术风格,逐步形成中国式的佛教艺术。外来艺术的吸收和交融,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并使传统艺术充满生机。从十六国北朝到唐宋时期,正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兴盛阶段,敦煌艺术的大量遗存,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传移模写、随类敷彩、经营位置,其中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要表达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气韵生动,要通过以形写神,以具体的形象表现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段文杰先生详细分析了敦煌壁画中不同时代对不同人物的表现,揭示了敦煌壁画在创作方面体现出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段文杰先生充分地掌握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所在,通过研究敦煌艺术之美,认为敦煌艺术是华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在具有深厚汉晋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外来艺术营养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式佛教艺术。

段文杰先生以几十年临摹壁画的深切体会和对艺术规律的把握,指出了敦煌壁画艺术通过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达到传神的目的,而线描的微妙变化,常常对于人物精神面貌的表现至关重要,因而,敦煌壁画既有整体的气势,又有细部刻画的出神入化。画家们之所以达到这种传神的高度,正是由于他们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他们突破了佛教造像的清规戒律,大胆地以伎女、宫娃、胡商、梵僧、将军等现实人物为蓝本,并加以概括、提炼,塑造了富有社会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形象。另外,各个时代的艺术家总是按那个时代的审美习惯来塑造人物形象。如西魏时期有“秀骨清像”的造型、“仙灵飞腾,云气飘渺”的动意,唐代则有“丰肌腻体”、“素面如玉”、健康丰满的容仪体态。这些形象特征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审美心理。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篇10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审美诠释

新媒体艺术指的是用现代科技与传媒最新技术为基础,把人们的理智思维与艺术灵感合二为一的,用电脑、数码技术、录像与胶片技术、网络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模式,它包含有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动漫、网络艺术、数字图像和实验性音响等。以依靠新技术、重视现实问题为特点的新媒体艺术正渐渐走进当今人们生活的视野。新媒体艺术在迎合科学技术的进展和人们审美转变的需要方面,在传统艺术和新的艺术载体融合、革新方面,是对视觉感受的补充,也是对原来美学观点的冲撞,所以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点越发突出地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审美交互主体性:由独白到会话

在原来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一直是在和审美客体的冲撞行程中获取自身的主体性规定。主体客体形式或主体中介客体形式会使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够用一种“距离感”来看待种种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取美的享受。在艺术的具体活动中,这种形式被分为作者作品的写作关系与读者作品的阅读关系。在这种形式中,作者和读者间的互相交流几乎没有。这种创作和欣赏主体的割裂关系主要是因为技术原因。特别是在纯文字书本的阅读中,阅读仅仅围绕着作者的主体性铺开,读者唯有以屈从的心态去阅读,而最后或者接受、或者拒绝。

技术的飞速发展变换了这一原有的主体审美模式,以电脑、数码技术、网络等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正渐渐变换着主体关系和艺术交流的模式。审美主体性理论慢慢被审美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取代。交互主体性理论用主体―主体方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方式来确认人和人的相互交往关系,表示一种新型人与人关系的创立。在艺术具体创作中形成的乃是作者和读者密切联系的方式:作者―读者或作者―作品―读者方式。此种理论将使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密切关联,因此致使艺术的产生与接纳进入一个新的空间。为了提升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功效,平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为支撑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是可以快捷和可靠地交流与变换信息,相当容易协助人们高效且快捷地交换文字、言语、脸部表情、影像等重要交流元素,所以能给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临场感受”与“好的交流情绪”,进一步协助作者和欣赏者建设起友谊之桥:对方能够相互尽可能地展示各自的想法,对那些都关注的主题能互相了解。“临场感受”乃是新媒体艺术在协助艺术创作和欣赏时,渴望达到交流目标的一种重要方法。

此种动态交互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由作者本人独自创作艺术作品,马上把作品公布于众,通过BBS或作者本人的email,迅速从民众那里看到他们对作品的评论和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和意见展现在作者对作品的整改或尚未完成部分的创作之中。第二种存在方式则是由作者与欣赏者一同创作作品。新媒体艺术冲破了原来的在特殊地点和特殊时间中的作品展现形式,任意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他拥有基本的上网设备和交流技术,他就能够参与到作品的互动过程之中。欣赏者能够依据自己的了解与爱好,对艺术作品作改变,创作出适合自己审美情趣与想象的新的艺术作品。这种新的艺术作品已不是留在欣赏者思想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而是被欣赏者的再度创作变成现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者与欣赏者间的隔阂已不存在。作者依据欣赏者的变动还能够继续从事自己新的作品,这种互动坚持下去,事实上就导致了每位参加者都有两个身份:既是作者又是欣赏者。作为作者,他需要主动参与到原来那个作者的创作中去;作为欣赏者,他也需要准时地反馈欣赏者的看法。此种作者和欣赏者两方的互动就极好地呈现了审美的交互主体性,实现了由单独的作者的“独白”向双方的作者和欣赏者的互相“会话”。

此种“由独白到会话”的审美交互主体性特点展现了美学理念的一种当今变化。这种变化有其内在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思想意识的现代转变。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改进,人们的思想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已看到事实上没有这种死板的、唯一的视角,由此可见,就客体来说,社会的不完满性、多重性就得以展现,这也就意味着共生、互惠、共存,应是当今世界的根本之道,更意味着生命之所以是生命的最大可能是源自于各种物种间的会话。所以“会话”不是“独白”,就变成自然演化中公开的秘密。可以想象,审美活动中的此种“会话”终将变成一种主流。

审美体会主动性

原来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产生过程结束于艺术作品的完成之时,艺术品的产生之日就是艺术产生的结束之日。而自上个世纪60年代风靡欧美的接纳美学理论却勇敢提出“欣赏者中心理论”的艺术理论来反驳原来的“创作者、作品中心理论”。

显然接纳美学特别注重读者中心作用的观念不无偏颇,可它对读者在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能动作用的表述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根据接纳美学的看法,艺术家创作了艺术品,仅仅给读者提供了创造艺术价值的机会而并不是价值本身。多数产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艺术品的价值反而是由劳动者与消费者一同创造的,艺术作品唯有透过接纳主体的主动赏析与参加过程才能把内在的艺术转化为现实的艺术,所以艺术作品的赏析同时也是艺术的再创造。尽管在作品赏析过程中,接纳主体不一定能创造出实物化的艺术作品。可是,一个艺术作品历经很多人的审美内化,融合了众多极富个性特色的生活体会、审美情趣后,原来实物形态的作品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活灵活现”,转化为审美意象,舞起生命之舞蹈,闪耀生命的光辉,用各种感动方式烛照着每个人的精神生活,艺术创造到这里才最后结束。

接纳美学有关艺术生产以接纳主体的主动赏析为结束点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在现实运作过程中,对那些普通文本的各种解读让最后的审美创造不能达到一致的结果,这也阻滞着人们设法在同一文本的艺术赏析中获得大家一致的审美创造结果的努力,因此,接纳美学提出的这一理论由于不能进行实际操作而变成了一种理论假设,真是让人感到遗憾。可这种缺憾在电子网络高度发达的现在,在新媒体艺术中最后得到了化解。当一个艺术作品在网络展示的同时,人们就进入了艺术赏析部分,作品展示完毕或作品还在展示过程中,赏析者就会通过网络发来信息描绘各自对作品的内心体会,其中肯定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作者自己,或网页的版主是作品的发言人协助赏析者了解作品内涵,也在持续接纳赏析者欣赏过程中迸发的心灵火花,就会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还能深化作品的主旨,并对出现歧义的赏析者的感想解析评论,从而理顺出更适合作品本质的认知。这样在受众和作品的发言人、受众和受众之间持续不断的审美沟通中,对作品的赏析和认知达到了某种共识。此种共识的获取是很有深意的,它一方面预示着艺术生产在接纳主体的审美创造行程中最后能够完成;另一方面在达成赏析共识的行程中,培育了受众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领悟力、审美想象力等众多审美能力。而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从审美心理视角解析,审美体会的主动性,即“我审美故我在”,迎合了人们的沟通需求与表现需求。它让个人行为得到大众的重视和确认,从而提升了艺术作品赏析者的主人公意识。比如,纽约州立大学的乐芙乔依的艺术作品《我的转折点》,用一段Flash创作的黑白动漫开始,一些不知名的小情节,把欣赏者带进一种告解的境界。走进主画面后,欣赏者能够挑选看他人的故事,或把自己生活中的转折点和他人共享。为了体现群体性,乐芙乔依把收集到的小故事,按照内容划分为:教育、紧密关系、健康、意外事情、工作、移民、战争和政治、经济、成长与家庭等十二大类。赏析者不但能用这十二大类来找寻自己关注的故事,还可运用性别、民族、年龄或者号码来寻找。在这里,赏析者不但能赏析,而且还能主动加入创作,事实上是赏析者在全部过程中由被动转变成主动,他们用自己的加入佐证了他们在艺术中的存在。总的来说,新媒体艺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已变成牵动我们社会心理的一道风景线,对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对艺术理念、美学理念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英]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3.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美术观察》,2001(10)。

4.汤因比[英]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