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诗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15:01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1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3、《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黄经达270度时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2

“冬”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绺可挂的丝头,丝的两端有小圈,意为丝的末端打了结疙瘩,表示丝已用完,到了尽头,即“终”字(见下图)。

以此表示结束、完成的意思。这个字的产生,说明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且已有了蚕桑缫丝业了。后来“冬”字引申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为了跟原先表示完成、结束的意义有区别,于是分化为两个字:一个添加“”旁,这就是现代汉字表示结束义的“终”字;另一个是添加“冫”,即冰的部首,成“冬”字(见下图)。

可见“冬”和“终”古代同义同源,在商周甲骨文卜辞里都将“冬”作“终”字用。后来丝两端的疙瘩已从轮廓化的两圈实化为两个圆点。在有的钟鼎文(如金文)里已完全线条化了,把两个圆点连成一体而变为“一”,成了古文“终”字的最终形体。当字义引申指一年中终结的季节(亦指缫丝的季节)时,这个字的外部,幻变像“天如穹庐,笼盖四野”的天幕,而“天幕”之下有一横,仿佛将太阳关闭在里面。这很有意思,因为时序一到十月以后,太阳便较少露面,光照短,天上灰蒙蒙的,像已把“日”封闭,寒凝大地,这就已到了冬季,一年将尽了。于是,想象力丰富的祖先,便攫取了这种自然景观,用会意法来创造了这个“冬”字,继而又在下面添加形符“”。“”是冰的古字,如冰凌的样子。这样原来上部表示终结意义的字,讹变为“夂”,反成了“冬”字的声符。

“冬”字从“”,故本义是寒冷,又跟“夂”(终)有意义上的关联,所以这个字后来渐渐失去跟缫丝的联系,单一指称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名,表示寒冷的冬天。冬天虽然酷冷,但给人以希望,因此,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过在中国,上古只分春和秋两季。随着中原天气的变化,出现分明的四季,但那是后来的事。夏商周后,人们开始把阴历10月至12月称为“冬”。从此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四季各有赞美之词: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雪是冬天的象征,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洁白的雪也总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冬尽年开,迎来美丽的春天,我国唐宋时期许多诗人为冬天的思念留下了许多充满向往的优美诗句,给人思亲的情愫和面对寒松、瑞雪生发的无限相思,例如: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人啊,本来是生态环境的感情物,一年四季在人们的内心世界,总有一种爱的激荡:春花烂漫,春情萌发,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开篇《关雎》最为动人的情爱吟唱。夏日消融,桃花盛放,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以《桃夭》隐喻男女之间情深意长,男有室,女有家。秋高气爽,秋水望穿,最相思是爱人的倩影,可望而不可即。《蒹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意刻画无限惆怅。冬雪霏霏,冬阳和煦,是爱的憧憬和梦想:“北风其凉,雨雪其。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这是《诗经・邶风》中《北风》给相爱者的启示。冬天是寒冷的,但是热恋的情侣心中永远是温暖的。

冬天到了,不见夏日的满山滴翠,不见秋季的遍地红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大雪压翠竹,虽弯不失节;飞雪迎红梅,人间春意在。松、竹、梅被中国人誉为“岁寒三友”,它们的这种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乐观通达的精神成为鼓舞人们奋发振作的动力。在寒冻的冬日里,岁寒三友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终于迎来了繁荣和谐的春天。

【中西文化漫谈】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一个名句:when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用疑问句来启示人们对未来的渴望。我们突然想起这句诗,并非因为冬天真的要到来了,也不是有了一丝冬天的感觉,而是觉得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联结着自己心境,感受人生的因果轮回、阴阳转换的自然规律。春天羞涩地带走鲜花,夏天狂热地漫卷风暴,秋天把树叶全都吹落,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冬天呢,使我想起美国歌手toriamos(多莉艾莫丝)的《winter》:

Snowcanwait,

雪花可以等一等,

iforgotmymittens.

我忘了戴手套。

wipemynose,

擦擦鼻子,

Getmynewbootson.

穿上新棉靴。

igetalittlewarminmyheart,whenithinkofwinter.

一想到冬天,心里就会感到一阵温暖。

iputmyhandsinmyfather'sglove,

我戴上父亲的手套。

irunoff,

我跑开了,

wherethedriftsgetdeeper.

雪越积越厚。

SleepingBeautytripsmewithafrown.

睡美人皱皱眉,把我绊倒了。

ihearavoice:

我听见有个声音说,

“Youmustlearntostandup.

“你必须学会站起来,

Foryourself.

为你自己。

'Causeican'talwaysbearound.”

因为我不能总在你身边。”

Hesayswhenyou'regonnamakeupyourmind?

他说,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whenyou'regonnaloveyouasmuchasido?

你何时能像我爱你那样爱你自己?

whenyou'regonnamakeupyourmind?

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Causethingsaregonnachangesofast.

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

allthewhitehorsesarestillinbed,

冬天还没有到来,

itellyouthati'llalwayswantyounear,

我告诉你我想让你永远在我身边,

Yousaythatthingschange,mydear.

你说,世事无常,亲爱的。

Boysgetdiscovered,

男孩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

aswintermelts,

冬雪化去,

Flowerscompetingforthesun.

鲜花苦争春。

Yearsgoby,

年复一年,

andi'mherestillwaiting,

我还在等待,

witheringwheresomesnowmanwas...

等待着那个雪人……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3

一、为有暗香来――展想象析因果

为加强学生仔细品味诗歌的意识,我举小学已学过的孟浩然的《春晓》,让学生分析诗的内容。学生甲在理解诗的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时,认为是“夜里听到了风雨声,花也凋谢了”。学生乙反驳道“花不是凋谢了,而是被昨夜的风雨打落了”。学生乙的分析极有道理,这两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样的理解才能鉴赏出这两句在表达技巧上用了虚写的手法,也更能表达作者的惜春之情。看来,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合理的因果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词的含义。

二、京口瓜洲一水间――看结构辩启承

月考中,出现了这样一首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在理解诗的内容时,一学生提出全诗中“古来相接眼中稀”和其它几句联系不上,很突兀,不知道怎样理解。我这样引导:后两联四句是诗的第二个层次,其中后三句是“月下沉吟久不归”中“吟”的内容。“眼中稀”是指像能写出“澄江净如练”的优秀诗人谢玄晖那样的人很少。表现诗人身处暗世,缺少知音的感情。也就是说“古来相接眼中稀”承接了上句中的“吟”,又启了下句中的“谢玄晖”。在诗中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看来,对诗句中某句的理解出现思维断层时,要考虑结构上是否有启承关系,以便深入理解,全面把握诗词内容。

三、忽闻岸上踏歌声--――知古乐巧理解

古代诗词里面,有好多乐曲名附有特定含义,关注古代乐曲名,也就理解了诗词的真正含义。如:

柳稍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这首词中“吹梅角远”,有学生把“梅”理解为“梅花”,“吹梅”就是“吹落了梅花”,这样的理解在词中解释不通,究其原因是缺乏古典音乐知识。“角”是古代的乐器,“吹梅”是指“吹《梅花落》这个曲子”。《梅花落》与《折杨柳》同为笛曲代表,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的诗,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

另外,《阳关曲》、《折杨柳》为李延年所作,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和怀念征人之作。

《花》指陈后主作《玉树花》,泛指亡国之音和不祥之音。

四、每逢佳节倍思亲―――懂民俗促领悟

中国的传统节日,寄托人们别样的相思,疏理古代传统节日,了解当时的民风民俗,有助于理解诗词内容。如: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中出现冬至这个节气,冬至在唐代和今天的元旦相似,政府官员要放假,民间人们互赠食品,搞庆祝活动。这样的节日,正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候,而诗人却在邯郸的驿馆中抱膝独坐,只有灯影相伴,形单影只,思念家乡,盼望团聚之情就跃然纸上了。

另外,还有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二月二,龙的节日,期盼雨水丰沛。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向织女乞求赐以智慧的灵魂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

寒食节,禁火,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

腊八节,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

五、欲把西湖比西子―――抓修辞深感悟

古诗词的语言是含蓄凝练的,作者往往通过恰当的修辞表达深层的含义。其中典故、借代、互文这三种修辞在古诗词中运用较多,也是学生理解诗词的难点。简析如下:

(一)典故的运用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诗的第三句“棋罢不知人换世,”是一个典故,讲的是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作者在这里借此典故表现想超脱时空而又不得不回到现实的仕与隐的矛盾。作者复杂的情感蕴含在这样一个传说中,极其凝练幽深。

可见,不知典故内涵,很难揣摩透作者的内在情感。

(二)借代的运用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只渡清洛河。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首词中“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以女子服饰“珠翠”代指女子。有学生看不出是借代手法的运用,理解为“万岁山前青葱树木环绕”,显然和上下文联系不起来。句子应该理解为“万岁山前许多女子欢歌起舞”,写出了此地以前歌舞升平的热闹场景,和下文的破败悲凉形成对比。

(三)互文的运用

互文这种修辞,学生如果把握不到位,会把整个诗句意思肢解了。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从时间上来看,不符合逻辑。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边关”。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有学生理解为“主人下马客人回到船上”从全文看,不符合事理。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共同下马一起到船上”。

六、直把杭州作汴州――――找明胜寻古迹

古诗词中出现的一些名胜古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把握名胜古迹的历史内涵,就走近了作者,容易把握诗词的情感。如: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花。

其中“台城”是现在的南京,在古代又称“建康、建业、金陵”。历史上共有三四百个皇帝在此建都,历经三百多年。台城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替。诗句可理解为“台城六个朝代以来都异常繁华”和下句“万户千门成野草”作对比,揭示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4

关键词:传统诗词形式之美创作实践

传统诗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经过千百年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以及历代诗人的锤炼与升华,已经较好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码系统,有着自己组词造句的规则,如平仄、押韵和对仗等形式美的因素。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那种所谓不想戴着镣铐跳舞,不愿意接受任何规则约束的人,其实是不懂得诗词韵律的特点及其写作规范。当代诗词创作的当务之急,是以传统诗词的形式建立一个智性的汉语空间。

一、熟记格律诗词的平仄格式

初学者要想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知识,其实关键只有两个:首先要熟记平仄格式,其次要会辨别具体字的平仄。以五绝为例,其常见的句型有:a种句,仄仄平平仄;B种句,平平仄仄平;C种句,平平平仄仄;D种句,仄仄仄平平。这四个句型组合起来就是一首五绝。它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组合,这样就构成了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而七言是对五言的扩展,律诗是对绝句的扩展,只要掌握了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它假以时日自然掌握。不论是运用哪一种格式,第一联末句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定要和第二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否则就叫做失黏,是做律诗的大忌。

以个人创作的七律为例,既有对诗的平仄、粘连的把握,亦有对具体字所属平仄的辨识,而这恰恰是最重要也困难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字在中古时期所属平仄的识别,这个难点一定要突破,否则诗词格律部分将永远无法掌握!如《春初登凤凰山》:“冬去严霜能有几,松坡幽径喜登临。一江清景堪连梦,满树琼枝独醉心。寂寞天光驰远道,妖娆山色动新吟。春初罕有桃花雪,足步凤凰聊寄音。”,如《冬日二九登高》“错走南沟雪满堆,堪堪几度冬云徊。投林寒雁逐烟下,入壑闲驴登顶来。向取丹峰观胜迹,今从四道上仙台。玲珑玉雪由人赏,淡淡轻风迤逦开。”两首七律都注意运用平仄格式,以及其它规定。

二、懂得格律诗词的押韵规则

传统诗词主要是用来吟咏的,为使其能歌咏动听,除了平仄声调上力求合律外,尚须押韵咏诵起来才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韵味。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这种同韵部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之美,使作品声韵谐和,也方便记忆。押韵所押的“韵字”通常都是放在句子的尾端,所以又称韵脚。传统诗词的押韵是有严格的规则规律的。譬如四行的绝句,一般是一二四,二四的押韵;譬如八行的律诗,一般是一二四六八,至少是二四六八的押韵。大概因为身在诗词圈的缘故,常有应景之作,而把握传统诗词的押韵规则,也是学写格律诗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谨慎对待,稍微不留意,就会犯出韵的错误。

如今年重阳节,是节,也是老人节,和诗友们唱和,我创作的《七绝重阳节咏菊兼赠镜泊四老》:“霜凌未减真风雅,寒噬犹抽旖旎芽。愈是经秋香益远,冰心一片绽芳华。”押的是平水韵之下平声六麻韵,诗中韵脚“芽”、“华”两字属于同韵字押韵。而我创作的《七律咏谷雨》“谷雨溶溶霜未断,银珠点点缀枝桠。早莺吟暖春已至,末雪吹寒冬又加。忍踏田畴黄湿土,喜拈原上白蒿芽。凭高但祈夏归日,满野青葱禾遍插。”虽也押的是六麻韵,但最后一个字“插”字却出韵了。对于押韵问题,一般来讲,只要读或写过诗词的人来说,似乎是很容易理解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古今语音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诗友们写诗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就是该用什么韵,用古韵还是用新韵的问题。我赞成现在通行的双轨并行制,不管用古韵还是新韵,写出诗词风骨才好。

三、掌握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

对仗,是诗词楹联中所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极为高度地运用汉语的优势,产生一种音韵和谐,文字铿锵有力的节奏句式。它在诗词中的存在,如同美玉珍珠,而在楹联中则如同皇冠宝石,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什么叫对仗呢?简而言之,就是把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使两句之间从形式上相互映衬、从内容上相互补充。天地万物,都具有某种程度时空上的规律性和对称性。因此,诗词艺术出现对称之美,是非常自然的。诗词中的对仗字句可以增加文意的表达力量,显得声调铿锵,让人们能更容易地欣赏其音韵和含义的巧妙安排,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仗是诗词中最直观的形式美。它是一种视觉艺术,同听觉艺术(平仄、押韵)构成诗词完整的格律美。在传统诗词的三要素当中,对仗的要求最严格也最难把握。比如五律、七律不仅规定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而且讲究对仗方法,对仗包括工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借对,错综对,当句对等,初学诗词楹联创作者,必须学会使用对仗。如本人随诗友到牡丹江南湖公园采风,就写下了“书就松间读,琴来石上弹”、“鱼游知禅境,鸟啭绝尘嚣”、“层层步高阁,湛湛俯清流”、“闲观四时景,静泯一壶茶”、“几处鸭声吟暖至,一泓春色破寒来”、“柳映明湖鱼弄影,桥携幽韵鸟争鸣”等相对工整的楹联,既培养了对诗词的悟性,又把握了对仗的一些基本技巧。因此,我以为只要肯下苦功夫,人人都可以写出对仗工整的诗词来。比如《七律.登牡丹峰》:“幽独兰花林迹隐,妖娆野杏俏崖端。一泓碧水纯能饮,满目青峰翠可餐。诗火趁情添浓兴,笙歌侑酒佐清欢。松风淡月忘归晚,恣墨骋怀意未阑。”再比如《答刘、丁二长君》:“八月丹江花正好,秋归大地草还薰。闲拈墨笔成新咏,忙趁诗心拜长君。微酒浓情融朗月,殷言切语轻云。仁风侠骨高可仰,北叟南翁书剑芬。”其中的对仗都是比较工整的。

清朝诗人赵翼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诗词的恒久魅力就在于创新,而这种创新应该是与时代同步的。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周笃文强调当代格律诗词创作要“激活传统,继雅开新”,而我认为要创新的不是形式,而是题材内容。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是有诗味的,但我们的绝大多数生活经历和现代意象都是可以入诗的,即苏轼主张的“无事无意不可入诗”,用现代有而古代没有的意象写诗词似乎更容易创新,而不能抱着食古不化的态度。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要想让格律诗词真正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就必须突破诗词传统题材的樊篱,自由吟咏性情。

参考文献:

[1]程郁缀《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之刍议》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2009.8.

[2]周笃文《平仄,诗词形式美之奇妙魔方(上)》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9月27日.

作者简介:单秀凤,女,1963年出生,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古典诗词吟诵与创作。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5

关于冬天的诗句(一):

1、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2、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3、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雪诗》

4、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5、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6、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7、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李白《夜坐吟》

8、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

9、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0、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

11、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齐己《剑客》

12、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13、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1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5、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16、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17、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8、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9、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20、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21、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22、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23、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24、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柳宗元《早梅》

25、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26、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李纲《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27、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28、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姜夔《钓雪亭》

29、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30、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31、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32、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李邴《汉宫春·梅》

关于冬天的诗句(二):

1、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3、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4、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5、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9、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0、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1、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1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3、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14、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1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1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7、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18、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19、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21、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22、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2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5、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韩愈《酬王舍人雪中见寄》

26、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27、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8、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29、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3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32、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33、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34、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白居易《早冬》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6

论文摘要:作为“诗史”,杜甫叙事诗的文化批判功能除依赖于对诗歌整体思想内容的理解外.还表现在杜甫有意识地借助语言本身的力量去实现这种功能。如对较敏感的事物进行表述时采用能指与所指差异较大的词语,大量运用非陈述句式,使用具有批判力量的修辞格等。

唐代是封建历史上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时期,这种时代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唐诗的极度繁荣。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文化霸权仍然存在,诗人们仍不能毫无忌惮地写作。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到了极点,文化霸权也由隐而显,杜甫因房琅事而受冷落并最终被逐出朝廷便是文化霸权的结果。这个时期,许多诗人因慑于这种霸权而纷纷放下手中的笔。作为一个敏感而又爱国的诗人,杜甫不可能面对国家的危机而无动于衷,他要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去揭露黑暗的社会,因此他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写作中,最能代表杜诗现实主义风格的以新乐府诗为代表的叙事诗大多写于此时。但杜甫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不可能游离于那个社会之外,因此他也要受到文化霸权的制约,对当朝统治者进行评判和指责时也有所顾忌。但读者从杜甫叙事诗尤其是新乐府诗中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文化批判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一方面依赖于诗歌作为一个整体,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也是人们所普遍忽略的一点,就是杜甫有意识地借助语言本身的力量去实现文化批判的功能。

能指和所指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提出来的两个概念,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此处借用这两个概念并把能指界定为语词所代表的概念本身的意义,把所指界定为语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意义。能指与所指之间可以是统一的,但也可以是有所差异的。杜诗中对一些比较敏感的事物的表述便体现了有所差异的一面。表面的能指是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是对文化霸权的妥协,而真正的所指是对当时社会的揭露与批判,是对文化霸权的颠覆。

(一)人称

1.能指:第三人称,泛指汁所指:第一人称,特指。如:

(1)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兵车行》)

(2)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哀江头》)

(3)树枝有鸟乱鸣时,叹色无人独归客。(《光禄坂行》)

(4)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新安吏》)

(5)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放旗红。(《冬狩行》)

以上各例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仍是由人到人的关系,只是人称和指称范围有变化,例(1)的“道旁过者”、例(2)的“少陵野老”、例(3)的“独归客”、例(4)的“客”、例(5)的“老翁”等语词的能指都是第三人称,是泛指,而其所指均应是“作者自谓”,是第一人称,是特指。相对而言,其所指的第一人称、特指比较敏感,潜在的危险性更大,而换用能指的第三人称、泛指有利于淡化矛盾,回避危险,对意义的表达也不会产生影响。

2能指:客观事物或他人,所指:特定的人。女口:

(6)杨花雪落在白孩,青乌飞去街红巾。《丽人行》

(7)后来鞍马何遥巡,当杆下马入娜菌。《丽人行》

(8)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哀江头》

(9)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

(10)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例(6)“杨花”和“白蕉”的能指为两种植物,所指分别为杨国忠和耽国夫人;例(7)“后来鞍马”的能指为配有马鞍的马,所指为杨国忠;例(8)“明眸皓齿”能指为人身体的两部分,所指为杨贵妃;例(9)..了卜射”,(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子仪时已进中书令,而仍称其旧官,盖功著于仆射,而御士卒宽,就其易晓者以安之也。‑ulces2s,此说一经产生,其后诸家注释均依此说。但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了卜射”的能指为一种官职名,所指为郭子仪,能指用“仆射”而不用“中书令”是全诗用语特点的必然结果。《新安吏》一诗的写作内容是比较敏感的,因此对一些较敏感的人与物,如“客行新安道”的“客”和“新安”,诗人都采用能指与所指之间差异较大的词语,对郭子仪这样一个安史之乱时期的敏感人物,诗人称其旧官,主要是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而不是“就其易晓者以安之”。例(10)“武皇”的能指为汉武帝,所指为唐玄宗,武帝喜开边,唐玄宗亦好开边,当时不便直斥,故比之武帝。

(二)地名。能指:旧称或泛称*所指:今地、特称。如:

(11)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新安吏》)

(12)中男绝短刁、,何以守王城。《新安吏》)

(13)我军收相州,日夕望其平。《新安吏》)

(14)草中孤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冬狩行》

(15)回略大荒来,堵函盖虚尔。《塞芦子》

例(11)的“新安”,《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唐书》新安,隋县”。由此可见,其能指为隋代的一个县,而其所指为唐县。例(12)的“王城”,(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唐之东都,即今之王城。”可见其能指为周朝的某地,所指为“唐之东都”。例(13)的“相州”,参照(杜诗镜锉)对(洗兵马)“只残邺城不日得”中“邺城”的解释:“旧唐书:相州属河北道,天宝改邺郡,乾元改邺城”。《新安吏》一诗写于乾元二年,可见“相州”一词能指为一古地,而所指为今地邺城。例(14)“咸阳宫”的能指为秦,所指为长安。以上四例能指均为古地,所指为今地。例(15)的“大荒”,(读杜心解)的解释为:“统日‘大荒’,不敢斥言灵武也。可见其能指为泛称,所指为特称。

(三)其他。能指:普通名词或虚有事物,所指:讳语或忌语。如:

(16)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17)岂意绒难料,归军星散营。《新安吏》

(18)泉有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蜂。《沙苑行》

(19)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往城北。《哀江头》

(20)荒戍之城五色古,东郭老人住青丘。《锦树行》

例(16)的“天地”,《读杜心解》解释为:“‘天地无情’,固是为朝廷讳。”f31(}s3)例(17)的“归军”,《杜臆》解释为:“此不言军败而言归军,亦讳之也。(”,,例(18)的“泉”,《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唐讳渊,故改泉。”例(19)“胡骑”的能指为少数民族骑兵,所指为安禄山叛军,《哀江头》一诗写于至德二载春,其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且杜甫身陷长安,对安之“叛军”性质有所顾忌,故采用无潜在危险的“胡骑”。例(20)的“东郭老人”和“青丘”,《读杜心解》解释为:“‘东郭老人’非公自号,‘青丘’非寓夔地名,盖因‘小儿’、‘恶少’等语,太觉显斥,自隐其名,而托为子虚、无是之人,以避时忌耳。

以上诸例能指与所指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诗都表达了对君主或朝廷行为的不满与指责,而这种不满与指责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但这种危险并不是在所有的诗中都存在,所以诗人在某些诗中也采用了一些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词语,如(洗兵马》“只残邺城不日得”中的“邺城”,“郭相谋深古来少”中的“郭相”。而同写于乾元二年的《新安吏》,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表达同样所指的词分别换成了能指不同的“相州”和“仆射”。

在诗歌尤其是叙事诗的创作中,从语气的角度讲,陈述句应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类型。但陈述句只是述说一个判断,描写一种德性、情状,叙述一个动作或变化,不带强烈的感彩。而杜甫以新乐府诗为代表叙事诗要达到“讽兴当时之事”(元镇《古题乐府序》)的目的,必然要融人诗人的感情。由此,杜甫在诗中大量运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非陈述句式。通过这些句式,打破读者的惯常思维,使读者以一种新的角度去审视社会,进而对社会乃至自我认识方式作出积极的探索,从而使诗人的“讽兴”目的得以实现。

(一)疑问句

疑问句,或有问无答,或自问自答,或无疑而问。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条件,引导其主动思索、判断,让内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另一方面,加强语气,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情刺激,引发反思。

1一般疑问句。如:

(21)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哀江头》)

(22)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行》)

(23)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蚕谷行》)

(24)肉味不足登鼎蛆,何为见羁虞罗中?(《冬狩行》)

(25)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无家别》)

以上诸例都提出了一些诗人似乎知道而又无法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与诗人同时代同命运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显示出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引导读者关注同样的问题,在渐深、渐全面的思考中自觉地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

2.设问句。如:

(26)士卒何草草?筑城憧关道。(《潼关吏》)

(27)四部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

(28)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大麦行》)

(29)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哀江头》)

(30)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翼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极稳称身。(《丽人行》

以上诸例均自问自答。“问”,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答”,强调答案,显示出主体的参与,使所述更可信、更有力度。一问一答,使读者在思考中接受诗人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从而强化批判效果。

3.反问句。如:

(31)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安吏》

(32)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

(33)人生有离合,岂择盛衰端?(《垂老别》

(34)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北有昭君村?(《负薪行》)

(35)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

以上诸例均属无疑而问,使用问句形式的目的在于加强语言的力度,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从而不自觉地引导读者去思考隐藏在这肯定的判断后面更深层的东西。

(二)感叹句

感叹句是情感达到高峰时所采用的一种句式,是慷慨激昂、激情万分的爆发和喷涌。诗人面对家国之大不幸,情何以堪!如此之激情会深深地感染读者,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从而使读者自觉地接受诗人的观点。如:

(36)鸣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折槛行》)

(37)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鸣呼,得不哀痛尘再蒙!(《冬狩行》)

(38)丧乱死多门,鸣呼泪如在!(《白马》)

(39)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哀王孙》)

(40)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知土!(《贫交行》)

(三)祈使句

祈使句,感情有强弱之分,强而坚定的为命令或禁止,弱而委婉的为祈求、劝请、建议或劝止。杜甫新乐府诗所用祈使句基本上全为后者。这种弱而委婉的表达是诗人较为低下的身份地位所决定的,这种表达同时也显示了其所述是诗人的衷心之语,显示了诗人对世事的关切。如:

(41)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

(42)请嘱防关将,懊勿学哥舒。《渔关吏》

(43)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锦树行》

(44)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岁晏行》)

(45)不劳烈士泪汾沱,男谷女丝终复歌。《蚕谷行》)

杜甫的新乐府诗运用了大量的非陈述句式以增强其文化批判力量,而这种非陈述句式使用位置的不同也会影响表达效果。当一个非陈述句出现在诗尾时,它会产生一种言尽而意不尽的效果。杜甫的新乐府诗共32首,有25首的结尾都用了非陈述句。其中用疑问句的10首(《沙苑行》、《悲青坂》、《塞芦子》、《洗兵马》、《无家别》、《大麦行》、《光禄坂行》、《负薪行》、《最能行》、《岁晏行》),用感叹句8首(《贫交行》、《哀王孙》、《垂老别》、《苦战行》、《去秋行》、《冬狩行》、《虎牙行》、《白马》),用祈使句的7首(《新安吏》、《渔关吏》、《新婚别》、《丽人行》、《锦树行》、《自平》、《蚕谷行》)。

杜甫的叙事诗在表达上多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但这种平铺直叙的手法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很难实现“讽兴”的目的。为解决这一矛盾,杜甫除用前述两种方式外,还运用了一些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格。

(一)对比。如:

(46)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扰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47)去年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去秋行》

(48)去年米贵阅军粮,今年米戏太伤农。(《岁晏行》

(49)富豪有钱驾大封,贫穷取给行碟子。(《最能行》

(50)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锦树行》

例(46)“生男”和“生女”相对比,先是将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观念反其道而用之,提出“生男恶”和“生女好”的反传统论调,激起波澜,接着对其原因进行对比解释,从比较中揭示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例(47)去年之“臂枪”和今年之“白骨”相对比,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例(48)“去年米贵”和“今年米贱”对比,揭示出收成的好坏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命运,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批判。例(49)“有钱”之“富豪”与“无钱”之“贫农”所驾船只比较,显示出贫富之差距。例(50)“圣贤”之“薄命”与“奸雄恶少”之“封侯”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世事不公的深沉反思。

(二)比喻。如:

(51)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兵车行》)

(52)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哀王孙》)

(53)岂意绒难料,归军星散营。《新安吏》)

(54)青铃宵子困泥途,白马将军若雷电。《折槛行》)

(55)黄门飞鞍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丽人行》)

例(51)是一个弱比,将人喻成“犬与鸡”,写出了征人的地位之低与命运之悲惨。例(52)以“豺狼”喻安禄山,以“龙”喻唐玄宗,写出了诗人对安禄山之憎恶,对唐玄宗的尊重。例(53)以“星散”喻兵败后的士卒数量少而又无组织的散乱状态。例(54)以“困泥途”喻“青拎宵子”仕途之坎坷,以“若雷电”喻“白马将军”之势焰惊人。例(55)以“不动尘”形容驰马轻快,亦喻骑术高超,但如此之高超骑术不是为国安邦,而是“送八珍”,实乃一大讽刺。

(三)夸张。如:

(56)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57)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在!《白马》

(58)禽兽已毙十七八,杂声落日回苍官。《冬狩行》

(59)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60)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悲陈陶》

例(56)通过“眼枯见骨”的夸张,写出了征人与送行者的悲痛心情,也衬托出“天地”(朝廷)之“无情”。例(57)通过“泪如镶”的夸张,写出悲之深,衬托出“丧乱死多门”之惨。例(58)以“落日回苍弯”的夸张衬托杀声之大。例(59)以“哭声干云霄”的夸张,一方面写出哭声之大而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征人有去无回的命运,有力地鞭糙了统治者穷兵默武的开边政策。例(60)以“血作水”的夸张写出了在陈陶一役中牺牲人数之多。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7

如何让数学课堂呈现出这样的气息呢?从下例中可窥一斑。

例一:人教版小学第二册的《确定位置》

师:用多媒体从下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根据诗意设置出亭台、小桥、流水等景点。

生:看到这首熟悉的诗,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师:学生们领会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句,诗中有何奇妙之处?

生:诗里写了1—10这十个数。

师:孩子们能准确地说出诗中这些数字的位置吗?

生:争着说诗中数字的位置。

老师利用小诗接近了莘莘学子的距离,孩子们根据已学的“第几排,第几个”或“左右”的位置表达方式。个个争先恐后地说出诗中数字的位置。学生们有高涨的热情来自于古诗的动力。用这种方法上数学,至少给学生有一种“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享受。

例二:人教版第七册第46页的《年月日》

教师没有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去寻找《年月日》有关诗句。然后教师进行分类提示课题。

片断(一)(引出年、年与季度的关系)

师:(呤)唐朝刘希夷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诗中表示时间的词。

生:年。

师:(诵)李绅《悯农》的一句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除诗中两个季度还有什么季度?

生:我们还晓得夏季与冬季。

师:年与季度有何联系?

生:1年有4个季度(春、夏、秋、冬)

片断(二)(引出“月”课题、年与月的关系)

师:出示下列诗句,配上诗景图画,让学生边观察边默读并回答诗中的月份。

1.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六月禾禾秀,官家已修仓。

5.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

生:马上说出诗句中的月份,还其余月份,并知道年与月的关系。即1年等于12个月。

片断(三)(揭示“日”课题)

师:(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诗中指的是何时间?

生1说早晨,生2说天亮,生3说凌晨。

师说:(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意指的是什么时间?

生1说是中午,生2说是正午,生3说中餐吃饭时间。

师:(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又表示什么时候?

生有的说近黄昏,有的说傍晚。

师:(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又表示何时间?

生:夜(夜晚)。

师:这么多时间段,你们能不能用一个新的时间段来进行概括呢?

生1:日,生2:昼夜。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8

关键词:天赋佳禀;独立不迁;伟大精神

《橘颂》一般认为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关于它的主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曰“美橘之有是德,故曰颂”[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和宋朱熹《楚辞集注・橘颂》基本赞同《橘颂》是屈原自比志节如橘,清人林云铭《楚辞灯》中说“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陈子展《楚辞九章之全面观察及其篇义分析》一文中认为《橘颂》此篇前半说橘,把橘人格化,颂橘即以自比,后半说人,把人物性化,自颂即以比橘。可见人们大都认为《橘颂》是屈原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诗篇,在给予橘树热烈赞美的同时传达出诗人自己的性格、志向、品德和爱国情感。

具体来看,《橘颂》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到“纷宜修,而不丑兮”,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橘树的各种美好特性,以此暗比诗人自己。“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东汉王逸曰“后,后土也。皇,皇天也。服,习也。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树,异于众木,来服习南土,便其风气,屈原自喻才德如橘树,亦异于众也。”[2]在我国的先秦文献中早有橘树从天而降的记载,《春秋律・运斗枢》云:“璇枢星散为橘。”意思是说天上的璇枢星散落下来化为人间之橘,橘是仙果。可见,橘树是天地灵气所钟的品性珍稀、美好的树木,受天命所生,高贵不群,这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在《离骚》开端中所述自己的出生、身世独特性和美好的品质才华,诗人和橘树一样,来历不凡、异禀天赋,因此在尘世中必然具备独特气质和超群品格;下面诗人就详细描绘了橘树的独特生长品性和美好生态特质,以此暗比自己。首先是橘树的生长特性:“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只适合生长于南方,如果将它迁徙北地,就会变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橘树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特性,正是诗人热爱楚国,至死不渝,故土难离的情感之比,然后诗人细致描绘了橘树的绿叶、枝干、果肉、果实内色等生态特征,从各方面写出了橘树朝气蓬勃的美好资质:“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宜修,而不丑兮。”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说“其色精明,内怀洁白,以合贤者亦然,外有精明之貌,内有白洁之志”[4],可见,橘树宛如诗人一样,仪德俱美。

橘树之美好,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下面“嗟尔幼志,有以异兮”到“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为第二部分,诗人对橘树的内在精神进行了直接的歌颂,和前一部分所勾画的橘树所具各种美好品质相映证,同时融入自己的形象。橘树的内在精神是“独立不迁”,联系全诗,这种“独立不迁”的精神包含橘树所展现出来像人一样的性格、志向、品德:橘树的不凡来历和生长特性决定了它“受命不迁”的特殊性格,即使它年岁虽少,但其性格已坚定不移,从幼年的橘树身上可以看到诗人早年的影子,诗人自幼汲汲自修,立下宏愿,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祖国,其志向之远大高洁,性格之坚毅脱俗已初露端倪;橘树还具有无私的品德:“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洪兴祖说:“凡与世迁徙者,皆有求也。吾之志举世莫得而倾之者,无求于彼故也。”[5]橘树因为无所求存所以无所曲附,深固难徙,诗人也是对己无求,将个人私利甚至安危置之度外,一心向国,不与旧势力同流合污,“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橘树扎根故土,无欲无求,但是却繁茂蓬勃,为世人贡献凉荫、花果,它的品德像天地一样宽广无私,诗人也是这样,于己无私,但是为国家制定法度,培养人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其品德胸怀何其伟大;橘树还和诗人一样对环境和自己的品质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橘树坚持自己的生长特性和美好品质,以无言但坚决的方式选择自己的生长区域、时节和形态,并不因为环境的熏染和世俗的流波而有所改变,纵然在百花畏惧的酷寒严冬,也“愿岁并谢,与长友兮”,王夫之注曰:“橘树冬荣,霜雪不凋,志愿坚贞,与岁相为代谢。友四时而无渝,喻己忠贞,不改其操。”[6]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参政后遭谗被废,却不改志向,始终热爱祖国的诗人形象相互辉映,在楚国黑暗的现实中诗人也是把持住个人的原则和志向不动摇,让人不禁想起先贤孔子在《论语.子罕》中对松柏所发出的赞叹“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橘树的冬荣和松柏的不凋何其相像,百年之后唐张九龄被贬官后也在《感遇诗》中赞叹“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8]最后诗人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作结,将橘树与不食周粟,流传千古的伯夷并举,使橘树成为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先贤志士的精神象征,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激勉,要像先贤一样坚持自己的性格、志向、品德,为国家尽忠,虽死无怨。

综上所述,诗人通过对橘树的歌颂,实际上展现了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和橘树一样“独立不迁”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源于其与生俱来的性格秉性、远大高洁的志向、无私的品德和对自己清醒深刻的认识。在诗人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蕴含着这种精神:例如《橘颂》中对橘树外在和内在仪德俱美的描写和赞美,与《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9]诗人对内美与外修相统一的追求是一致的;而《橘颂》中橘树“不迁”的执着性格和爱国之情,与《离骚》中诗人坚持政治理想不动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0]的性格和不舍故土“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11]的情感是一致的;至于《橘颂》中橘树对于生长环境和自己品性的清醒认识所象征的诗人对于现实和自己性格的深刻认识也和《渔夫》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12],《涉江》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13]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屈原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黑暗现实不能实现自己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的时候,仍能坚持自己性格、志向、品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并不因为个人的遭遇而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情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悔精神永远值得后人们的敬佩。

注释:

[1][2][4][5]洪兴祖.《楚辞补注》,江苏:凤凰出版社,

2007年p135-136

[3]李万寿.《晏子春秋》,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p293

洪兴祖.《楚辞补注》,江苏:凤凰出版社,2007年p136

[6]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p93

[7]李学勤.《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p122

[8]王启兴,毛治中.《唐诗三百首译注》,湖北:湖北人民

出版社,1984年p3

[9][10][11][12[13]]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p2、p11、p28、p136、p88

参考文献:

[1]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陈子展.《〈橘颂〉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02期

[3]龚红林.《橘与屈子精神―重读〈橘颂〉》,三峡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江立中.《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对〈橘颂〉的再解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9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友离别往往数载难以相见。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里生离有时就意味着死别。因此,在古代,人们特别看重离别。离别时也就更见人问真情。江淹在《别赋》中说:(自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也正是这些难以承载的离愁别绪。拨动着别离人的心弦,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送别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宋代柳永在离开都城汴京时,以一首《雨霖铃》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诗人虽不是送行人,但被送人的别离之苦溢于言表,亦感人至深。现行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几乎都将其选作课文。

【原文】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令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这首词先着意渲染离别时场景的悲凉――“寒蝉”“长亭”“骤雨”这些意象成为了诗人抒发难舍难分之情的载体。“执手”“泪眼”“无语”“凝噎”,则直接表达与情人依依惜别之情。这是实写。一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则是一半实景一半虚景,实写江面的烟波。天边的暮霭。又想象到达楚地的情景,实现了由实到虚的过渡。下片却完全是虚写了,想象“今宵酒醒”后的孤寂,想象“此去经年”后生活的了无生趣。诗人以风月的残破喻指心灵的残破,以无人诉说的万种风情,衬托与情人的浓情密意。全诗以离别时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从这首词中我们不难看出送别诗(或称离别诗)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是送别诗常常从叙事人手,先交代送别(或离别)的时间、地点、场景,以此渲染气氛。构筑抒情的基础,否则就难免突兀,甚至让人感到无病。

二是借重意象。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景物。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有寒蝉、孤雁、孤蓬、长亭、杨柳、夕阳、酒、秋风、落花、黄叶等。其中长亭是送别时分手之地,夕阳衔山常常是行者上船之时:杨柳常是分别时送行之物(含“留”之意),而把酒话别常是壮行之仪;至于形单影只的孤雁,无根随风的孤蓬,飘零的落花、黄叶则是离人的自况。这些意象虚实相济,能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是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的结合。诗人袁枚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俳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说虽有将景情割裂之虞,但就“言情难”来说。不无道理。所以送别诗中除了直抒胸臆,还常常借景抒情。例如《雨霖铃》中除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接抒情外,还借助暮霭、寒蝉、骤雨初歇等实景与晓风残月等想象之景来抒发浓重的离愁。让草木说话,风月传情,更富有意蕴。

四是运用想象与联想。离别时的百感交集,往往把思绪迁向远方,让人联想到昔日聚时之乐,想象到来日分时之苦。送别时,诗人的思绪常穿越时空,借此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雨霖铃》主要是通过想象别后的孤寂,来表达离别时心情的沉重的。

五是送别诗以写离愁为主(如《雨霖铃》),兼有其他丰富的立意。送别时由于送别对象不同,背景不同,送别时各人的境遇不同,心绪不同,送别诗的立意除了共同的“惜别”之情外,常常还有各自的侧重。这一点在赏析送别诗时也应充分注意。

二、古代送别诗常见的立意

古代送别诗既然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其主旋律当然是写诗人与亲友的依依不舍,但在此共同的主题中。常常各有侧重。有的侧重抒发友情,有的侧重感伤世事;有的侧重对亲友劝勉鼓励,有的侧重惜别时表达自己的志向……凡此种种立意都有其健康、积极的一面,值得玩昧。

1 抒发友情

【原文】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赏析】

这是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陈子昂26岁离开家乡四川射洪赴东都洛阳求取功名,友人为他设宴饯行时他所作的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诗人在诗中是如何抒发与友人的深情。先写夜宴难散,别情难离。两个字,一个“吐”,一个“对”特别传神。“银烛”“金樽”“绮筵”,突出饯行盛宴的豪华,以表达对送行友人的尊重。然而,筵席之上,唯有银烛吐烟,金樽相对,友人与诗人相对无言,这万语千言。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个个语塞。其友情的深重充溢于这一“吐”一“对”之间。

再写送别路上难舍难分。耳畔回响着夜宴的乐曲,别路在山川间绕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手,以至西沉的明月隐没于高树,浩瀚的银河消失在拂晓的天空。正是“张郎送李郎。送到大天亮”,这友情之深重尽在不言中。

末尾直抒胸臆。这漫漫的洛阳之路,山高水长,从此天各一方,相会无期,诗人的惆怅失落,催人泪下。

2 伤感世事

【原文】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赏析】

这首词依依惜别之情写得袒露:“唱彻《阳关》泪未干”,直写唱完王维的《渭城曲》――“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后。仍然泪雨未干。“浮天水送无穷树”,写水中舟行,岸边树退。送一程又一程,不忍道别,这别情难舍,一望便知。但词中还有何深意呢?是感伤世事。这一立意,写得凝重深沉,应细加体昧。“功名馀事且加餐”,诗人视“功名”为“馀事”,姑且把酒言欢吧,隐含激愤之情。“带雨云埋一半山”,固然有友人前路遥遥,愿君一路平安之意,然而又何尝不含诗人对自身未卜的前程的忧虑呢?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诗人直发议论:古今之恨有千种之多,难道只有离别之悲(相聚之欢)?暗指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国家分裂,百姓受难,这些深重的忧虑都胜于与友人的离愁别绪。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诗人以江头急风险浪衬托人生之旅的险恶,更是对世事人生的浩叹。

这首诗就是这样含蓄地写出了在乱时背景下的离别之情,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感伤。

3 劝勉鼓励

【原文】

韩冬郎为诗相送寄酬(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

【赏析】

这首诗题目很长,全文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志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晚唐诗人韩僵,小名冬郎,父韩瞻。字畏之,是李商隐的故交与连襟。离别时韩冬郎只有10岁,他在别宴即席赋诗。才华惊动四座,后李商隐返长安,重读韩冬郎当时临别题赠的诗,写两首七绝酬唱,这是其中一首。诗中就表达了诗人对晚辈的劝勉鼓励。

诗人先赞美韩冬郎才华横溢:别宴上的冷灰残烛牵动了别离之情,于是走马成诗,如东晋的袁虎一样早慧。接着就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一句表达了他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丹山路上,万里桐花怒放,冬郎前程似锦。又以雏凤与老风分别喻指韩冬郎与韩畏之,希望韩冬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超过前一辈人,这样的赠别诗对青年人是多么大的鼓励啊f

4 临别言志

【原文】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选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

诗人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自己的族叔――时任校书郎的李云。借饯别赠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诗人赞美李云的文章有“建安风骨”(蓬莱是对校书阁的美称)。又表达自己对小谢(谢肫)清新明丽的诗风的钦慕之情,抒发自己的文学理想,又贴合谢胱楼送别族叔的特定环境,个中结合得何等巧妙。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人表达自己与族叔一样心怀对光明世界的热切追求,且为之不遗余力,也把言志与赠别结合在一起。

诗中其余各句则表达对黑暗政治的憎恶,对豪门权贵的鄙弃,显示了诗人傲岸不羁的性格和豪爽磊落的胸怀。这首诗堪称把赠别与言志结合的送别诗之典范。

当然,送别诗的立意不止这些,以上四种仅为举例而已,希望引起同学们对送别诗具体立意的关注,防止先人为主,见到送别诗就以为仅仅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三、古代送别诗赏析指津

1 走近诗人,走进诗作

走近诗人,还原诗人创作时的原始状态;走进诗作。具体解析诗句,领悟诗意,防止先人为主,或“死在句下”,这原本是古诗鉴赏的基本要求。送别诗有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因此赏析送别诗就更应遵循这条原则。

【原文】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赏析】

赏析这首诗先得走近诗人,了解创作背景。原来卢梅坡是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交结的朋友,情谊笃深,但聚少分多。这次作者与卢梅坡在京城又是短暂相聚。随后即将分别。深深的一杯飘着的美酒。传来悠扬的《梅花落》的笛声,牵动诗人的离愁,于是吟诗抒怀。

走进诗作尤其要补足诗句中省略的部分,挖掘其隐含信息。这“云边孤雁,水上浮萍”,还有“尘随马去,月逐舟行”都存在省略。前者省略了“你我”,把你我比作孤雁、浮萍。喻指别后你我的孤寂难耐,且四处漂泊,行踪不定。后者省略“我”,写诗人想象别后夜不成寐,想着自己如尘埃随你骑的马浪迹天涯,想着自己如月,随你的船,一路同行。这朋友之情的确感天动地。

2 把握感情基调,紧扣诗歌主旨

这也是赏析诗歌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由于送别诗的主旨,不只是写别离之情,因此准确把握其主旨尤其重要,不然。可能出现误读。

【原文】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赏析】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若误读其主旨,很可能会以为诗眼为“送”。实际诗眼为“悲”,“悲”是全诗的感情基调。首联直写“离别之悲”,颔联写“景色之悲”,李端欲往之路伸向寒云之外,“我”归家之时暮雪纷飞,还不悲吗?颈联写“身世之悲”,从小父母双亡,客居异地,多难中与君相见恨晚,这身世够凄凉的了。尾联写“未来之悲”,君走后,“我”独自向你离去的方向掩面而泣,这动乱的岁月,不知后会何期。瞻望前程,不寒而粟。具体分析,不难发现这首哀婉动人的送别诗是以抒发悲情为主旨的。

3 注重情感载体的体味

送别时的离情通常都有其载体,赏析送别诗,应对其载体细加体味。

【原文】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赏析】

这首送别诗的情感载体是“微雨”。诗人前三联都写微雨:首联写暮钟声里的微雨,点题;颔联写微雨使船帆沉重,飞鸟归迟;颈联写微雨使海门隐没,浦树湿重。尾联以“散丝”再点微雨,写泪雨沾襟好比微雨,这别情的深重顿现,这种表达效果极佳。

【原文】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

这首送别诗的情感载体却是“看”。一般离别时,都是依依不舍,希望多看亲友一眼,然而这首诗中诗人让亲友别回头看了――“好去莫回头”。他不是有点反常吗?再一想。诗中写道:“一看肠一断”,原来诗人在说,“你别看了,你回头看我一眼,我肠子断一截,再看,又断了一截,我实在受不了啦。”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吼一声“好去莫回头”。这岂不是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佳句吗?如此清淡如水的语言。道出了如此缠绵悱恻的情怀,诗人驾驭语言的功夫了得。

4 注重细节传递的真情

李白的《赠汪伦》脍炙人口。这首送别诗就有一处细节值得玩味――“忽闻岸上踏歌声”,似乎汪伦的送别有几分意外,且汪伦的送别是踏歌而来。何其轻松。其实此处细节正合于李注这次愉快的相会。桃花潭豪士汪伦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一游。信中写道:“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应邀。却不见汪信中所写之景。汪伦解释道:“我说的是十里处有桃花,潭边有万氏开的酒店。”李白大笑不已。如此轻松的会见,当然会有如此轻松的送别。李汪二人的豪爽、旷达性格跃然纸上。

四、(2006年湖北省高考题)读下面两首送别诗。回答后亘的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末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沪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风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释】凤城:京城

关于冬至的诗句篇10

一、抓住正面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正面描写,古典诗歌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人物的正面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几个方面,虽然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不比小说人物刻画得细腻传神、形象丰满、完整全面,但是,诗歌是精炼的,每句话都经过了诗人的精雕细琢,诗人通过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笑容、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亦或是人物的语言、典型的细节,就可以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思想情感。

比如,马戴的《出塞》:“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诗人通过外貌和动作描写,塑造了戍边将士英姿勃发、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猛、英勇无畏的形象。第一句“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第二句中的“冲”字是动作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勇往直前的精神;第三句通过“卷旗”这个动作描写,表现了将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再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第二句中的“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了诗人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第四句,作者想象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借助他人的声音、语言,再次表现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分析侧面烘托手法

侧面烘托又称间接描写,分为以物托人、以人托人、以景托人三种。这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不直接对人物进行描写,而是注意环境、周围景物、周围人物等描写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进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比如,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陆鸿渐隐居之地的环境、景色,后半部分写诗人不遇陆鸿渐的情况,整首诗没有一处着笔于陆鸿渐,却写出了他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隐逸人士的形象。前四句中“野径”“桑麻”“篱边菊”“未著花”等景物描写表明了陆鸿渐居住的地方很幽静,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蕴。

另外,“”是“花中的隐逸者”,而陆鸿渐家外篱边未开的更凸显了他的隐士风韵。后四句中“无犬吠”“问西家”“山中去”“归时每日斜”,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再如,戎昱的《塞下曲》:“北风凋白草,胡马日VV。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首联是自然环境描写,体现了边塞地区苦寒的环境特点,目的是烘托边塞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颔联中的“秋来”“夜后”通过交代时间侧面烘托了人物形象;颈联描写了边塞战士长期而艰苦的戍边生活,烘托出了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塞将士形象。

三、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非常有帮助,所以学生要特别关注诗歌的题目和后面的注释,这些都会给出一定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