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读书有关的格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11:44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1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刘向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8、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9、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0、开启心灵之窗,争做社会栋梁。

11、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气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

12、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1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威尔逊

1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5、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6、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1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8、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3、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24、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25、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尽情读书吧!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27、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8、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增长知识,还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快乐。

29、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3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劝学篇>

31、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3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7、开卷有益——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学海无涯——我们勤读书。

38、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39、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4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5、能读千赋,自能为之。——杨雄

46、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47、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50、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歌德

5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5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

53、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5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5、读书越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高尔基

5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5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60、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莫利

61、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62、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6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6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6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67、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2

江苏省特级教师,力学小学党委书记,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曾获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论文一等奖,江苏省、南京市小学语文课赛一等奖。200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为童年点灯》。

是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还是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抑或《舒克和贝塔》《淘气包马小跳》?关于小学生该读什么课外书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学知识的起始阶段,接受什么样的熏陶至关重要,而且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选择能力有限,需要长辈的指导,所以,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李琳女士更倾向于让小学生多读当代作品。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她,请她详细阐述自己的一家之言。

还是应该读经典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有丰富的小学从教经验,您认为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心智成长有哪些影响?

李琳(以下简称李):笼统地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阅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阅读是给孩子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孩子的阅读面有多宽多广,他的视野就会有多宽多广,思想就有多全面多成熟,人生境界就有多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那么,您认为家长在孩子课外阅读这件事上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是由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完成的,三者缺一不可。有些老师只注重课本的学习,忽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狭隘的教育观,也是功利主义的短视行为,必须改变。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平时只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在班里的排名,也是不可取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强调孩子的个性培养,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无时不在学习,无时不在接受环境的熏陶,所以,家长应该主动承担起引导孩子阅读经典文学的责任,让孩子的童年与文学相遇。

记:说到阅读,人们首先会想到“开卷有益”“博览群书”等成语,好像读书越多越好,您为什么要强调孩子要阅读经典的文学呢?会不会限制孩子的视野?

李:英国著名评论家李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提出,要让经典占据个人的阅读空间。儿童处于成长期,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只有在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和得到有益的滋养。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让孩子优先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每一个儿童都有特定的性格、兴趣与独特的智能,而每一种儿童读物对孩子的启迪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经典童话,更倾向于对美的赞颂,孩子们读着这些比较纯净的文字,更能提升人性善的一面。阅读多彩的小说,可以间接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

阅读是儿童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是他们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人格成长的过程。现在普遍强调的德育,与良好的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会他“爱”。从这个角度讲,儿童文学是最好的教材。孩子们在意味隽永的故事里得到共鸣,从中学会爱父母、爱长辈、爱同学、爱周围他应该去爱的人。

记:我能否这样理解: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是“一张白纸”,又没有鉴别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应该给他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等到孩子大一些再博览群书?

李:是这个意思。不过,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因为现在的出版物很多,未必都适合孩子阅读。另外,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孩子们更喜欢通过电子产品阅读,阅读内容更不好控制,家长要谨防暴力、迷信、色情等趣味低级甚至的内容污染孩子的心灵。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与教会孩子“爱”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建议,中学生课外阅读仍应以经典文学为主。

记:中学生课外阅读是另一个话题,今天我们只谈如何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前一段,有人提倡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您支持这一做法吗?

李:我不反对,但我认为小学生应该多读语言障碍较少的当下时代的儿童作品,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阅读是写作之母

记:有的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埋头读闲书,不如给他报个作文班,训练写作文的技巧,因为写得一手好作文可以在考试中得高分,而读闲书却不能。您如何看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李:家长常犯这样的错误,把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看,认为孩子不会写作文就是写作能力不够强,于是给孩子报作文班,单纯训练写作技巧。这是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做法,对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弊大于利。虽然读书多不一定能写好作文,但作文写得好的一定是平时读书多的孩子,因为阅读是写作之母。著名作家秦文君把小学生的作文分为四个等级,也是小学生学习写作文的四个阶段:第一是“麻雀”作文,即把短小的作文写得具体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第二是“老鹰”作文,即写作文可以夸张一点,飞得高一点;第三是“孔雀”作文,即可以把作文写得生动一点、绚烂一点,敢于虚构;第四是“凤凰”作文,即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作文写得生动、优美。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想写出这样的“凤凰”作文,孩子平时要大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绝对不是突击训练可以做到的。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吻合,易于被儿童接受。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使用大量生动词汇和优美语句,能开发儿童模仿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是儿童积累语言的最佳读物。儿童文学所创造出来的富于变幻的离奇情节,善恶分明的观念,既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思维的广度,还能使他们从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记:您说得非常好,除了体验生活以外,阅读是提高儿童写作能力的最佳方式,因为孩子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请问,儿童文学都包括哪些体裁?

李:儿童文学包含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儿童剧、儿童科学文艺等众多体裁,不同的体裁能让小读者感受到不同的书面表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表现效果。

记:还有童谣。

李:对,童谣也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但是很遗憾,纯粹的童谣作品在现在的小学教材里是没有的,市面上也很少见到童谣读物。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儿童文学比较落后,像童谣这样的作品更是严重匮乏。历史上,以后,出现了一些经典的童谣作品,大多是文学大家所作。现在中国文坛很少有作家愿意创作童谣,写童谣的多为业余爱好者,创作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童谣的推广和发展。许多小学教师和家长感叹,现在中国缺少“儿童文学的守望者”。

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

李: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与时代特点有关。创作童谣和欣赏童谣都属于“慢生活”的内容,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心浮躁,童谣已经变成了奢侈品。另外,童谣这种体裁似乎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他们更喜欢在电脑前打发游戏时光。

记:前一段时间,儿童恶搞唐诗的现象引起社会关注,虽然属于孩子的恶作剧,但从中可以看出,童谣在儿童群体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如果没有优美、健康的童谣,孩子们就用同样的方式胡来。

李:我同意您的看法。我们需要大量原创的、优秀的、现代的童谣作品来占领教育阵地。真正好的童谣不是生硬地教化,需要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

记:回到刚才的话题,您认为小学中高年级,也就是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读哪些体裁的文学作品?

李:就体裁而言,我建议家长让孩子读得杂一些。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可多读儿童诗歌,因为节奏感强、表现技巧丰富的诗歌可以让孩子品味美好的情感,诗歌凝练的语言和音乐般的韵律,会把孩子带入美妙的意境中。还可以多读人物传记,因为伟大人物的成长经历,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人生目标。另外,科普读物也是阅读重点,这类作品可以引导孩子进入奇幻的知识天地,解答孩子头脑中越来越多的小问题,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总之,家长要学会给孩子配“文化餐”,不同种类的书籍都能有所涉及,同时要注意书籍阅读难度要由浅入深,不可急于求成。

记:请推荐一个经典书目。

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我建议阅读高洪波的“蘑菇屋”童话系列,三四年级的孩子,我建议读冰波的“抒情童话系列”,五六年级的孩子,我建议读金曾豪的“动物传奇小说系列”。这是我所在的小学给学生的推荐书目,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自行安排。我建议,无论选择什么书,都应该在经典这个范畴之内。

心灵沟通的密码

记:课外阅读,也可以看做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李:我同意。课外阅读的本质是给文字注入感情,让文字拥有生命,孩子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获得全面的进步。比如,喜欢阅读的孩子,通常人际关系较好,因为他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增强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文学是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场景和故事,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对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因而阅读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记:引导孩子课外阅读,也给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是的。一个家庭就是一个阅读环境,通过共同阅读,成员间可以拥有共同的语言和交流密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亲子共读也是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亲子交流的好办法。引导孩子课外阅读,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有交流读书心得的习惯,让孩子沉浸在读书的气氛当中,逐渐养成书卷气质。

记:相信所有家长都愿意引导孩子多读书,只是有些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该从何处入手。这方面,您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李:具体的,家长可以从“三导”入手。所谓三导,即导读、导趣、导写。这是我在学校推广的三门课,效果很好,家长可以参考,在家照方抓药,相信会受到孩子的欢迎。

记:请您详细解释解释。

李:好的。首先,家长要有读书的习惯,遇到适合孩子读的书,先认真读一遍,然后推荐给孩子,顺便介绍书的内容,帮助孩子读懂读透,读出书的主题,读懂人物命运和人物性格。这是“导读”。其次,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寻找适合孩子读的、孩子也爱读的书。这是“导趣”。举例来说,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可以让孩子先读其中一本,如果孩子喜欢,再给他买整套书。所谓“导写”,就是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深入分析各个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让孩子读出作家的“门道”,便于孩子在写作文时模仿。我曾给孩子们上过一节儿童文学作家语言风格比较课,把杨红樱、黄蓓佳、曹文轩,秦文君等作家的作品做了语言风格的比较。孩子们发现,这些作家可能因为人生阅历不同、生活区域不同,或兴趣爱好、人生态度不同,语言风格迥异。杨红樱的作品语言浅显,活泼欢快;曹文轩的作品语言优美,带着淡淡的忧伤;黄蓓佳的作品语言轻灵,充满智慧;秦文君的作品语言幽默,暗含哲理。下课后,孩子们都说有“忽然开窍”的感觉,原来我们每天都用到的语言文字居然是有温度的,也是有色彩的,更是有情感的!孩子们在感悟作家语言的同时,也知道我们的语言也可以有自己的风格,每一个人的语言应该说在走向完善的过程当中,都可以是优美的。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3

一、阅读书目的推荐与阅读兴趣的激发

阅读,就是善待自己,充实自己。因此,我们要尽量寻找高质量的书来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后都附有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笔者再结合自身的阅读经历,整理出25部课外阅读书目,在高一新生报到时推荐给学生。附录如下:《论语》《庄子》《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鲁迅杂文全集》《围城》《边城》《谈美书简》《平凡的世界》《活着》《目送》《追寻生命的意义》《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悲惨世界》《欧也尼・葛朗台》《战争与和平》《飘》《双城记》《老人与海》《歌德谈话录》《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除了上述推荐的,也可以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只要有兴趣,就可以翻一翻、读一读。不拘于时、地;也不拘于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广泛涉猎,必有收益。

书推荐给了学生,但学生未必会去读。所以有必要引用名家关于阅读的金玉良言来申明阅读的好处,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具体的一部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的做法是分享读书随笔。如读完《红楼梦》,笔者写了题为《红袖漫言且轻狂》的系列读书随笔,摘录如下:

红颜薄命之宿命论启示。曹公在《红楼梦》开篇自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个中滋味,因人因时,固然不同。“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红颜薄命说,在当时当朝,不知掬下了多少多情女子的眼泪,其中更不乏感同身受、同病相怜的共鸣者。虽说人生有命,富贵在天。只不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又岂可躲过情劫?故,世殊事异,俯仰一世,犹应怀一颗平常心。祸福旦夕,顺逆有时,终须泰然处之。

切不可步秦可卿、林黛玉以及晴雯这类“伤己型”女子之后尘。此三者本是千娇百媚身、灵秀聪颖禀,皆因自矜己才、思虑过度、殚精纵心而毁。美好青春,昙花一现,何其惋惜!

切不可学王熙凤这“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之“害人型”女子。心眼太多、性子太强、锋芒太露、心肠太狠、一味逞强恃威、工于心计、趋利避害,终会落个众叛亲离、孤独终老的下场。何其可悲!

亦不可效薛宝钗之“忘我型”女子。容貌、才情、家世、性格、品行等无一不完美,无一不令人称羡。这样的女子,是集万千钟林毓秀于一身的圣贤。她的存在,就是为了恩惠别人,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故而周遭人人领她的情,人人念她的好。可是,宝姐姐,你终归不是神仙圣人,生在尘世凡间,可否率性地笑一回,任性地哭一回,随性地爱一回?为别人活,累其一生,何其委屈!

综上所述,我等凡夫俗子,无论贫贱富贵,来此人世一遭,何其不易。故,既要葆天真单纯之童趣,又要享风花雪月之情趣,还应思淡然自足之理趣。多学学平儿、刘姥姥、史湘云以及柳湘莲,便会释然自足很多。

二、阅读活动的开设与阅读方法的指导

高中的学业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张,如何保证学生的阅读,确是个问题。为此,笔者给学生明确规定每天必须保证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以读书笔记上的摘抄为凭证。“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要养成摘抄以及圈点批注的习惯。

如笔者安排了一个课前5分钟的“读书汇”活动,每节课一位同学利用课前5分钟,与同学分享自己最近看的书。分享的主要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示。ppt展示内容包括:作者与篇名、故事梗概、经典文摘等。在“读书汇”中分享的内容,学生也可以谈谈自己阅读该书的感受以及朗诵个别段落。例如,当笔者示范时,就与学生分享了读书感受:

从逃学少年霍尔顿种种荒诞无聊行为的表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周遭一切人事的怀疑与批判,但在他的内心,我们又可以明晰地感受到他关于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是孤独的,同时他的言行也是异化的。就是这样一个怀疑、孤独、异化又满心纯善的少年,让年轻一代找到共鸣,也引发所谓知识份子精英们关于孩子成长的反思。

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王小波与冯唐肯定是深受塞林格影响的,这从他们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与语言上就可窥端倪。作为普通读者,我们膜拜这本书,是因为它为人类奉献了一个词语――守望。这是一个超越族群,超越时空的词语。守望,是一种心灵期待,是一种精神呼唤,更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文明传承。但凡我们有思想,有良知,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守望星空,守望大地,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的心灵达不到这一点,那么优秀的文学、音乐与艺术作品,会帮助我们。

守望与被守望,都是幸福的。

而这个分享的过程,对师生来说,就是一个生命互相触碰与成长的过程。

三、读写并举,化语言碎片为思想华章

现当代朦胧诗人舒婷对写作有一句精辟之言: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阅读――积累――领会――运用是写作的不二法门。高中作文在讲求文法语句章法基础上更注重个性风格、思维素养、文化底蕴。这就要求学生看问题有角度、有深度,有力度。阅读的积累,主要靠读书笔记与背诵两种方式,而我们在摘录或记忆的同时,即是将书中的吉光片羽内化为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态度的过程。而写作是将这种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表达出来。

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下这篇学生习作《读书的滋味》:

很多人说,人的阅读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所读过的书籍就会垒成一座高山,他站在山巅,就能看得比别人更高更远,尽览广袤天地。读书,能让人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但我不这样认为。我看过很多书,却从未有豪情在胸中,读书于我而言,自有另一番滋味。现在我提起笔却无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我“读书的滋味”,我翻遍了家中所有书,终于在苏轼的《玉楼春・次马中玉韵》里找到了这样一句词――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知道您的仙骨不被寒暑侵染,也可随时间变化,即便经过千年的相逢也不过就是旦暮之隔而已。这就是我想对那些书中人物,以及那些写书的人说的话。

有段时间我沉迷于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把他的《维庸之妻》《Goodbye》《秋风记》《人间失格》全看了一遍,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被称为太宰治的“灵魂之书”的《人间失格》。在这本书里,人性的丑陋与虚伪无处遁形,世间的丑恶像一把又一把利剑,将男主角叶藏刺得遍体鳞伤。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也是一个渴望爱又不懂爱的胆小鬼。这世上唯一让他感受到爱的,是那位在别人眼里“难看又穷酸”的恒子小姐。可是恒子最终自杀了。叶藏眼中的“美好”,被世界全盘否定。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定位

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以成为人的主要标志,而社会化是人从一个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具备社会属性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即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w·奥格本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人接受、承传社会文化和延续社会生活的过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教程》认为“社会学所谓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全国13所高校联合编写的《社会心理学》也认为“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R·哈维格斯特将人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步入成年的高校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青年期阶段,外界社会环境条件是其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图书馆作为文化的大众传播介质,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预期社会化到成年期社会化转变的推动

预期社会化是个体为成功地扮演所期望的社会角色而获得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的过程,是社会化中最基础、最一般的部分。此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人需要继续社会化。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大学阶段是个体从少年到成年之间的过渡期,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社会化阶段,心智的日益成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潜能均须在这一阶段得到开发与锻炼,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自修殿堂,通过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宽敞舒心的阅读空间、特殊的传播媒介为大学生今后职业角色的逐步定位,为成年期进一步社会化奠定经济能力基础。

人的潜能是一个人身上现在没有、未来可能会爆发的潜在力量。潜能需借助于外在环境的影响与激发,即外在因素作用于主体之上,引起主体内在因素的剧烈反应,进而将内在的力量外化为“能力”,即潜能的外化,表现为“能力”。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大众传播介质,其营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氛围,有利于大学生体内潜能的开发与锻炼。

1.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语言表达、交流能力是人与外界沟通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不善言谈、不善语言表达往往给人留下性格孤僻、能力缺乏等印象,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是处事立世的前提,语言表达能力关系到未来事业、婚姻家庭成功与否;而丰富的文献收藏是高校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其可利用文献资源为读者打开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通道,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和欣赏语言的能力,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熟悉各类作者的语言表达风格,在阅读中感受美,体味语言的平实、流畅、含蓄、深远与华丽,逐步掌握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而提高其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读书,使读者在大脑内蓄积一种力量,一种说话的力量,进而促进其与外界沟通、交流。据了解,读书对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突出效果,能有效训练读者集中注意力,同时加强其记忆力,使其思想更为活跃,进而促进语言爆发期来临,使其尽快步入语言实践阶段。

2.思维能力的开发与丰富

通过阅读各类书籍,理解语言,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能丰富语言的表达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其想象能力、使其思维具体化,丰富其形象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达的过程而内化。[1]思维能力是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高校图书馆可提供给学生独立的学习环境,通过自学,阅读各类文献资源,增强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自身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图书馆知识的厚载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形成,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锻炼统筹分析能力,融会贯通输入信息,领悟其实质与核心。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深刻。阅读各类图书可使大学生养成刨根问底的习惯,形成探索性思维,在阅读中寻求生活的规律性,观察视野的广域性。同时大学生可在图书馆自学自修中提高思考问题的敏捷性,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注重知识间的迁移与渗透,形成知识体系,加以吸收。

3.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图书本身就是知识传播的媒介和知识与信息获取的来源,扩展视野,了解世界,且通过人—书交流,锻炼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自然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职能所在,丰富的资源信息,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高。高校图书馆有着大学生取之不竭的知识信息,其丰富多样的各类纸质、电子资源为个人学习、拓展阅读、扩充知识提供有利条件。同时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自主择书、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根据自身学习生活需要和兴趣以及个人能力,自主选择需获取的信息;不受课程教学的限制,自主决定学习的方式方法,而不受成绩的好坏、能力的高低等影响,由学生自主补充所需知识,自由探索知识前沿。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教育功能

(一)品格形成的引导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雅的读书环境,使读者在自我研习中提高自身素养,进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包括思想教育职能、知识扩充职能、丰富读者文娱生活职能等。思想教育职能的宗旨是要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使读者在阅读中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阅读中立志将祖国传统文明发扬光大,图书馆通过收藏、整理、宣传国内外文献资源,将其所代表的璀璨文明展现给读者,提高读者的民族自豪感。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保存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功能,收集、整理和保存的应当是具有科学、文化、教育价值的文献资料,其应以学科性和专业性文献为主,注重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传递的内容应具有学术性、知识性和普及性,能促进学科发展,弘扬科学精神,能激励读者树立正确人生目标,保持积极健康心态,能凸显文明蕴藏与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权威,有引导学生求知的使命,也是学生的自学讲堂,培养学生自觉求知的习惯,并通过求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文化知识的传播

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储藏与中枢机构,具有广博的知识资源,它所收藏的各类文献和数据库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的知识信息,是最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资源。[2]图书馆可凭借自身优势将所承载的文化知识予以推广普及,扩充读者对各类知识的了解和认同。大学以培育高等人才和科学研究为己任,所以,高校图书馆自然以满足科研和育人需求来建设馆藏。不同性质的高等学校,又根据其具体学科专业不同而有所侧重。比如,综合院校自然要照顾各学科专业建设,同时重点建设本院校的重点学科;美术院校自然以美术专业为重点,同时对其他学科不能完全忽视毫无建设。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科之间有其隐秘关联。学生的好奇心是不会被专业限制的,总有多方面的智识需求。高校图书馆多学科知识资源的收集,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系统化、完整性、个性化的知识信息。

(三)生产技能和特定社会角色的培养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着力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其工作重心。高校图书馆以其广阔的专业知识涉猎,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大学生课堂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极大地扩充、拓深所学知识,为今后的生产技能打下基础;同时高校图书馆通过文献、知识的传递,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职业兴趣,形成职业偏好,通过学习社会规范,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明确个人未来的社会角色,尽早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图书馆通过入藏就业信息资源,使学生了解就业环境,明确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学习有关就业政策法规,提高求职技能和择业素质,提升求职效率。另外,图书馆具有擅长检索与收集情报信息的专业人才队伍,其可将有关就业技能、就业心理、就业信息等相关图书资料推广给大学生,帮助其向社会化角色过渡。

三、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预测功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图书馆通过文献的传递,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在大学生面前,使其对未来的职业、事业,未来的婚姻家庭,即将步入的社会有所预测,提早了解,有所准备。大学生通过对所阅读书目的反思,参照图书馆分类体系,可以对个人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及其他尚未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明确专业定位。大学生通过在图书馆的课外读书生活,洞悉人生百态,对未来职业化进行预演,掌握个人职业人格类型,形成职业价值观,为将来的社会化提供依据,规划人生,确立奋斗目标,有效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评估,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避免进入社会后“心理错位”、“就业错位”,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学以致用,提高求职能力,充分发挥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评价作用

评价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高校图书馆本身即是“标准”,一方面提供各种价值观的参照,另一方面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其通过文献传输将各种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庞杂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读书中不断磨厉对外界事物的判断力,提高思考能力,自我诊断个人价值观。同时大学生能够通过图书馆的阅读,了解并把握这个“标准”,进而对照其反观个人的道德品质、审美情操、合作意识与能力、运动与健康等人生各方面,加以自我评价与判断,对其正确性、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审视,在对照与评价中不断调整、不断适应。高校图书馆客观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个人素养及知识架构等发挥导向功能,引导学生自我鉴评,推动学生更加自觉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其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同时由于图书馆广纳人类古今中外各方面知识,其所提供的价值观及知识评价标准比大学生在其预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能想象和理解的事物更为宽广,在很大程度下冲击、改变并扩充学生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学生可通过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学习,了解个人知识结构现状,有侧重,有目的地建构个人知识库,这为其更快地向成年期社会化过渡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5

在读书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融入“争先学优”的学习氛围中,从实际工作出发,立足本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共同发展,使干部职工的进取精神,敬业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干部职工通过采取各种读书方法参与学习,使职工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帮互学蔚然成风。干部职工通过阅读《细节决定成败》、《你在为谁工作》等书籍,内心受到震动,感到在读书活动中不但可以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还可以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读书中成长成才,干部职工自觉读书的积极性和工作的荣誉意识明显提高。“局兴我荣,局衰我耻”已成为全局干部职工职工的共识,为红盾添彩,为国徽增光,在市场监管第一线做贡献已成为全局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今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好几个妈妈都在问,今天的活动是否照常?嘿嘿,天气到了下午好给力啊,还出了点小太阳,老天都不想让我们大家准备了这么久的活动失望啊!活动结果让人震憾啊!我们的活动越来越精彩,感谢各位的家长的热烈支持,感谢各位小盆友的精彩表演,特别感谢涵妞妈所编的精彩故事+无比强大的道具和苗苗妈和苗苗的精彩故事+加精彩的表演,参加活动的妈妈我已将视频发到各位的邮箱了,请查收!(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好多人跑来看我们的活动,甚至来偷拍我们表演的照片,哈,不知有木有狗仔呢,一小心明天上报纸就麻烦了)

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苏校长亲自挂帅。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议,确定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开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策划,全体学生积极投身读书活动中

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一、二年级推荐的分别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注音版《小猪唏哩呼噜》和《小木偶奇遇记》这两本书;而高年级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了离学生比较近的《大林和小林》、《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第七条猎狗》等,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晨会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xxx社区党支部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围绕以人为本,注重“强基础、抓载体、促特色”,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使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先后获得了xxx市和谐示范社区、xxx市“两型”社区创建示范区、xxx市民主法治社区、区级再就业示范基地、天心区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单位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创建特色班级,并要围绕特色主题拟定工作计划。一接到工作,我就开始思索起来,心里想着要为孩子们制定一份有意义的特色计划,让他们在活动中获益。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抓紧对学校各项纪律规定,行为规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一边强化入学教育,如在行为上,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严格校纪,不迟到早退。放学后的路队要整齐,有精神,讲文明,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同学间要学会宽容,要融洽相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我还创设真诚的教育氛围和实践的机会,使班级工作便很快上轨,为今后班级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边则着手特色班级的工作。

1、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在班会中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课本剧表演,让学生把读到通过演加去深体会。“故事大王”比赛,让孩子把看过的口头表达出来。“作文比赛”,让孩子用书面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此外,还有“读书交流会”、“名人读书故事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班级活动:在班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全班汇报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班级读书之星”的评选。

3、全校活动:在学校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读书之星”、“学校书香家庭”的评选。

四、家校携手,家长与孩子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

我们利用老师和学校来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庭活动。我们分年段向家长推荐亲子共读书目,设计了亲子共读记录本,家长每天同孩子一同读书,互相交流阅读体会,一同填写亲子共读记录本,起到了身教育胜于言教的效果。从而不仅让孩子的小手牵着家长的大手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同时营造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三位一体的读书氛围。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6

名著导读课其实就解决两大任务,一是激趣,二是导法。

激趣就是激发孩子们阅读整本书的欲望,是导读课的最根本的任务,可以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找到与文本的切合点,以他们感兴趣的,简单的话题切入。

毫无疑问,激发高层次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名著导读的重要任务,简称“导法”。导法包括猜测阅读,梳理主要情节内容,赏析片断。导法有两大指向,一是指向内容情节,二是语言形式。其中语言形式往往是学生在读整本书时容易忽略的,应当在导读课上有意识地培养。

不难看出,很多老师或多或少对名著导读这种课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上好这样的课呢?如何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驶向快乐的阅读之路呢?

一、充分阅读,整体把握

1.认真细读原著

要想引领学生阅读某本书,教师要先认真读好这本书,没有三遍五遍甚至十遍八遍的阅读,根本就没有什么深切的见解,没有对书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就不会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因此,老师应该有文体意识,关注书的内容及形式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比较和以前读过的书有何异同,用儿童的心灵来体会,细致地解读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语言特色等内容。如果不细读名著的话,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误导。

2.查阅该书或作者的资料

有关一本书的简介、评价、发行状况以及作者的成长历程、获取的成就、语言风格、写作特点以及这本书的写作特点都要通盘把握。这些对丰满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帮助,只有在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

二、找准导点,精心设计

在整体把握全书的基础上,应该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什么角度去激发,要找到恰当的导入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推荐的书,阅读前,可让学生对照书名进行内容大预言:想想书里面可能写了哪些内容?可能会有怎样的故事情节?还可以对目录大预言,对目录进行阅读猜测:你有哪些发现?你觉得可能是哪篇最吸引人?哪篇最奇怪?看目录猜想整本书写什么内容?

在导读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悬念的预设,可以在悬疑处打住,让学生猜测故事接下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最终让他们带着无数个猜测继续听教师读故事,也可以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点,让孩子在感受人们内心世界的同时,将矛盾冲突推向高潮,由此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由此引发孩子持续阅读的欲望。

程芳老师在执教“城南旧事”时,创设了一个个悬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了解英子,程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这是谁?你猜她在干什么?

出示:英子图片。

师:读读这段文字就知道,请大声读。

出示:“我站在骆驼前面……”学生自由朗读。

师:读完后你知道英子在干什么?

生:英子看骆驼咀嚼。

出示:我给英子画张相。

师:你眼中的英子是什么样的?

在学生一个个大胆猜测后,程老师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英子呢?读读‘城南旧事’就知道。”

这样一个读读“城南旧事”就知道,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好多孩子的眼中流露出期盼与渴望,看得出孩子们已经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在导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渗透真实的阅读策略,传授必要的阅读方法。片段赏读就可以凸显这样的作用。

片段赏读只需向孩子们呈现作品中的一个片段,并运用赏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获得对作品最真切的感受,由此产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赏读的内容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要选留有悬念,让学生一心想知道下文的片段,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去阅读整本书的欲望。赏读时,应围绕作品主旨设计话题。话题设计应以板块结构出现,千万不能细碎。

三、渗透读法,教会阅读

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如,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名著导读包括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对这些片段的点评,实际上起个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

程芳老师执教“城南旧事”时,先出示封面,简介作者林海音后,又出示林海音中年、幼年时期的照片及取得的成就,然后出示电影剧照,让学生大胆猜测书中介绍什么内容,当学生猜得五花八门后,教师告诉学生,要想知道一本书讲了什么内容,可以读读序言,继而介绍序言的概念。当这些任务都完成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读目录,了解人物形象,赏析作者语言体会其风格特点,教会做读书笔记。这样的导读教学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课外时间能想方设法读书,扎实有效。事实证明,课后孩子们人手一册《城南旧事》,读得热火朝天。

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对绘本读物,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还要关注画面,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除了上面大的亚瑟一次次找爷爷想办法,爷爷帮他解决一个个办法的一家人和睦生活的图片,下面还有小老鼠一家用亚瑟小毯子剩余的面料做成各种生活用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大胆想象,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学生在绘本的引导下,表述更加大胆、准确。

对小说类的图书,学生最容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四、学做计划,便于反馈

每学期我们都有必读篇目和选读篇目,如何有效地完成阅读任务呢?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和自我反馈表。导读课上,我们可以出示详细的计划表范例,让学生讨论计划内容,得出结论:计划包括每周大约读多少页码,要摘录多少内容,要随时写下感受、体会等。除此以外,让学生知道,计划的内容特别要注意捕捉阅读过程中的思维火花,以及用什么方式记录其火花,这就让学生学会做反馈表。反馈表包括每天的计划是否完成或提前,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收获,收获是否达到预期等。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宜粗放,留有余地,做到读有所获。

引导学生学会做计划和反馈表,最大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及反馈习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和反思习惯的孩子,必定能享受终生阅读之趣。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7

阎崇年:寻求解读历史新突破

历史学家阎崇年,以78岁高龄重回观众视野,2012年2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从年头讲到了年尾。阎崇年从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阎崇年的分析让人感到深刻,使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几百年来,“大故宫”里延续着明清帝王的悲喜人生,也发生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不了解故宫,就不了解北京;不了解北京,就难以了解中国。在“讲座”日渐式微、纸质图书受网络冲击而惨淡经营的今日,《大故宫》一书却十分畅销,充分说明观众抵触的是缺乏真知灼见的讲座,读者喜欢的是有品位、有见解、独辟蹊径且雅俗共赏的图书。

钱理群:人文关怀中安身立命

现在逛书店,显要之处总能见到钱理群的书。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这几年不断与青年人以各种方式交流对话,为成长中的人们打开了广阔的精神空间。他从校园到社会,从书斋到企业,从大陆到台湾,每次登台演讲,都融合了专业发现与现实省思,主张一以贯之,震撼了无数的听众。

《梦话录》《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与《血是热的》——钱理群的书接连出版,而且都十分畅销,多家出版社都来活动,争着分到“一杯羹”,以至于弄得老钱也为难。

“今天的中国正需要大讲精神,说超越于物质的梦话”。面对经济的崛起,民族主义的高涨,消费主义的漫延,钱理群沉潜在社会深处,观察当下,思索未来。

阎连科:发自心灵深处的感动

著名作家阎连科,被誉为“苦难大师”,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对文学现实的一次冲击。2012年3月,随笔集《北京,最后的纪念》是一首诗意荡漾的田园牧歌,在北京郭公庄711号园内,阎连科度过了一生中最为从容,最为丰满的岁月。

阎连科几乎每本书都离不开农村生活。也许,不忘初心,说出灵魂的真话,才是他最真实的符号,6月的演讲集《一派胡言》也不例外。10月,散文集《一个人的三条河》用真情抒发了对父辈、土地、乡人乡事的深切回忆,让人体会到了久违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感动。

阎连科的忏悔,直射民族精神的核心,能让所有年龄段的读者产生共鸣。因为民族精神的东西真正超脱了时代和年龄的限制。阎连科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将自己的悔恨与懊恼娓娓道来,一句句平淡的话语,都化为一股股清泉,汩汩流入每一个读者的心田。

周汝昌:红学大师的红楼人生

2012年5月,一代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平静地走完了他95年的人生历程。在中国,周汝昌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了对《红楼梦》的情有独钟。周先生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

周汝昌给人的印象是,满头华发、笑容谦和,虽已目不能视、耳不善闻,却仍保持着传统文人的端庄姿态。周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是《寿芹心稿》,终结了红楼梦评论的一个时代,翻读这本书,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总能给予很多的人生启示。

马尔克斯:写尽世间爱情万象

在现在还活着的作家中,马尔克斯是最伟大的一位。《百年孤独》像上帝用天才写的,一日百年,神鬼莫测;《霍乱时期的爱情》像老者用生命写的,大喜大悲,爱过恨过。1985年《霍乱时期的爱情》出版后,让全世界的读者怦然心动,因为它代表一个完全不同的马尔克斯,他不再写权力,而是写爱和爱的力量。

2012年8月,新版《霍乱时期的爱情》在国内问世。马尔克斯给予我们纯粹的阅读体验,与“温情”“感动”毫不相关,他习惯于以一个平静从容的手势,把温情撕裂给人看,无论何时,他都显得无比优雅。马尔克斯曾经说过,想写一本关于爱情的百科全书,他想用一本书说尽世间所有形式的爱情。

实:彰显民族的历史内涵

距离实的《白鹿原》首次亮相过去了整整20年后,电影《白鹿原》终于与观众见面,又一次激起了读者阅读《白鹿原》的热情。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白鹿原》出版二十周年珍藏纪念版”,其畅销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白鹿原》是一部寻访历史的小说,见证了渭河平原半个世纪的变迁。小说描述白嘉轩和鹿子霖两个家族之间祖孙三代的荣辱浮沉,因为同是大户,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他们的纷争无可避免。小说某种程度上像一部还原历史的纪录片,透过雄健的笔锋,我们知道了一段发生在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野史。正像实所自言的那样:“小说展示了这个民族生存的历史和人的这种生命体验。”

谢春涛:实践中思考治国的策略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出版,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探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等,吸引了更多更广泛的读者。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制度是怎么设计的呢?全书从中国共产党怎么领导这个国家讲起,讲了12个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包括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读完此书,可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共产党能否建设出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幸福平安的和谐社会?能否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施政答卷?书中指出,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找治国策略。

基辛格: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基辛格博士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的信使和先锋,他曾多次访华,享受贵宾待遇。2011年5月27日,《论中国》在基辛格88岁生日当天在美国各大书店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2012年10月,中文版《论中国》出版,基辛格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证中美两国应该如何相处。

基辛格讲解了他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交往。“乒乓外交”已经过去了40年,但中美两国仍然在南海、东海、贸易、汇率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摩擦。读史使人明志,基辛格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或许,这位老人的智慧仍然值得关注。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突破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垂青了中国作家,颁发给作家莫言,以表彰他“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莫言的作品一时间洛阳纸贵,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莫言热”。

莫言的名字被读者熟知,应该是电影《红高粱》公映之后的事情,这印证了影视媒体对文学界的巨大影响。莫言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创作了极具分量的长篇小说如《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莫言曾经说过,他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现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个新起点。

刘震云:唤醒当代人的民族记忆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8

一、读什么――沙里淘金选读本

年龄小的孩子,总喜欢让大人给他们讲故事。从严格意义上说,“讲故事”和“读故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讲故事主要使用日常口头语言,语言有很大的灵活性,同一个故事的两次讲述,往往不尽相同,常常是我们根据故事内容,随口讲讲;而读故事则以书中的文字为蓝本,通过成年人的朗读,语言比较书面化,也较规范,词汇相当丰富。相比之下,为孩子朗读故事,为他们提供了接触正式书面语言的机会。因此,照着书本给孩子读故事,比讲故事更有价值。

既然是读故事,那么马上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一一怎样来选择读本呢?

1,共同挑选读物

现在市场上的幼儿读物琳琅满目,同一书名的书,只要是不同版本,相差也会很大。所以买书时先选书名,再看出版社(信誉比较好的出版社,印刷、色彩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出错也少一些),接下来就看读物内容是否生动、活泼,符合孩子的特点就可以了。一套书可以一本一本买,看完一本再买一本,不然,一本书没看完,孩子就急着看第二、第三本,如果一本书看完,看懂了,再去买第二本,孩子会有更大的积极性。

2,多层面地选购读物

我们为孩子选的读物最好杂一些,不要过于单一。如果买书主要集中在经典童话一类,那么孩子对文学就比较有兴趣。小班的孩子买的书要图文并茂,图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故事内容简短一些,字要大一些,便于孩子阅读;到了中班,您可以增加一些谜语书,孩子会特有兴趣:到大班,您可适当添加一些百科全书,遇到不明白的就可以与孩子一起来查阅图书,让孩子知道书就如同海洋,非常广博浩瀚,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这对孩子将是受益终生的。

二、我来读――纷呈故事亲自读

每当我双手捧着书端坐在教室前面时,孩子会一改往日的喧闹,很安静地坐着,双眼充满了期盼。

给幼儿读故事对于孩子的想象力的提高十分有利。不过读故事又花时间,又费精力。有人会说,我买一些磁带让孩子听听可以吗?可以,但有个过程,你得先讲,讲过一个阶段后,半年或许一年,到了中大班,有时可以让录音机代劳。语言发展强一些的孩子,也要到中班下学期,才会比较认真地听录音机讲故事,而且这也需要我们“处心积虑”地慢慢培养。

这是因为,孩子年龄越小,他似乎听不懂、更有可能是不愿对着一个冷冰冰的录音机。录音机会讲故事给孩子听,但与我们相比,它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到大班时,有时间我常常讲故事给小朋友听,有时也要听录音机讲,但明显感觉小朋友更喜欢听我讲。有孩子说我讲故事有声有色,也有孩子说,我讲的比录音机里的好听。我知道这是孩子的真心感受,因为我讲的时候与他们是交流的、互动的。

大人每次朗读所使用的语言都应是规范并且相同的,随着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孩子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语言,于是,在大人朗读的同时,他也开始试着跟随大人一起朗读。通过这样的模仿,孩子开始从被动地听故事,一步步参与到阅读中,并最终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

把以前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再次阅读,由于曾经接触过这个故事,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兴高采烈。我们抑扬顿挫地读着,孩子专心致志地听着,此时的分享阅读,已不需要我们的太多参与。有些童话故事,我们一遍、两遍……读上许多次,孩子听得多了,你有时候不小心讲错一点,他能马上指出来,最后竟可以把这个故事背下来。其实,这个背诵是一点儿也不化力气,它只不过是多次重复后,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样,翻开这些书时,孩子会看图“读”(其实是背)出相关的内容。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主要是让孩子有一种自我实现感,就是“我也能读书了”,孩子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地进行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孩子正确“读”了书中的内容,我们应及时鼓掌给予表扬。孩子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

三、怎样读――我的故事我做主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围坐在老师的身边,听着老师给他们读故事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会回答一些老师提出的问题,或与旁边的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享阅读,它不仅意味着共同读书,还要求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交流。

在自然发生的分享阅读中,面对孩子,我们会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也就是三种阅读风格。

1,描述者风格

有时我们会关注对各种情景、状况的描述和说明。《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母亲“攀比”谁爱对方多一点:“我的手张开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读书过程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复述着其中的对话,来感受对对方的爱。这种风格我们称之为――描述者的风格。

2,理解者风格

有时我们更多地关注故事的意义,重视对故事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推断和预测。给孩子们讲述情节丰富的故事,对启发孩子思维很重要。读到关键时刻,我便夹上书签,合上书,大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后回分解”的味道。让孩子去思考,去猜测……这样的阅读形式既给孩子一些形象的概念,又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孩子发挥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相关的判断。

3,任务定向风格

与前两种风格不同,有时我们会不间断地把故事读完,只在读书之前和之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读书之前,通常是我们向孩子简单介绍一下将要读的故事。比如故事《逃家小兔》,读完之后,我们感受着小兔的调皮、可爱,感受着妈妈无私的爱。在延伸活动中,通过提问:“如果你是一只逃家小兔,你会变成什么?妈妈会变成什么来找到你?”让孩子们的想像力拓展到了一个无限的空间。其实小兔子并不是真的想离家出走,他总是说“如果、如果”,它呀,只不过是想知道他的妈妈有多爱它。这些问题更多涉及到对故事的评价和判断。

研究也表明,并不存在一种绝对好的分享阅读风格,一种风格的分享阅读对孩子到底有怎样的帮助,还要看孩子原有的发展水平而定。

因此,在给孩子读故事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根据孩子语言发展水平或故事的不同特点来调整自己的阅读风格,使孩子在语言发展方面获得更大的帮助。

四、要“悦”读――阅读是件快乐事

讲故事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情感的方式。通过讲故事,我们和孩子有交流、有温暖、更有诗意荡漾。在这个趣味盎然的读书情境中,最重要的是情感而不是技术,不过,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读故事需要良好的心态

我们希望孩子从小能认真听故事。但有些孩子宁愿搭积木、玩游戏,我们很容易责怪孩子听故事不认真,没有仔细思考其中的原因。有时我们比较着急,一下子听故事的时间太长了,或听完一个故事就要问上一连串的问题,搞的很紧张,破坏了孩子听故事的乐趣。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就是说喂了几天桑叶,就忙着看蚕宝宝吐丝了,我们太急功近利了――阅读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和心态,那就是阅读是快乐的。不是说不要结果,结果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

2,读故事需要持之以恒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9

关键词:图书馆;课外阅读;服务语言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这样要求: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来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图书馆应该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从行动和语言上为学生做好借阅服务。下面我就小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语言谈谈我的个人见解。

一、口头语言方面

我校曾对六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关于图书馆服务问题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欣赏哪种服务风格”时,选择原则性强的占10.6%,循循善诱的占25.8%,和蔼亲切的占30.7%,幽默诙谐的占32.9%。可见一个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当他对小读者进行管理时,不管是工作台、书架前或者是图书馆的任何一个地方,管理员的一言一行,都在进行无声的引导、示范、启发,甚至是管理和教育,口头语言的表达和适度的肢体语言辅助,直接影响着管理员正在进行的管理服务效果。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循循善诱、和蔼亲切、幽默诙谐的服务风格。多年小学图书馆服务实践证明,管理员的口头语言风格如何,直接影响着小读者对图书馆的整体感受,借还兴趣、阅读兴趣以及对图书馆文献的利用频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管理者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学生的效率。可见,作为教育管理者,图书管理员的口头语言风格在服务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何种语言风格对我们小读者来说是最佳的呢?

我们学校对全校学生作过“你喜欢何种语言的老师”的调查,调查结果是,快节奏的占30.2%,慢节奏的点10.8%,时快时慢的占59%;声音高的占38.2%,声音低的占11.5%,时高时低的占50.3%。从调查情况分析,小读者喜欢富有节奏的语言,节奏是由停顿和语调形成的,适当的停顿和语音高低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分量。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味高音或低音,会把不同意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势必使学生不得要领,轻重不分,则会削弱管理服务效果,如果能做到应该快则快,应该慢则慢,高低适度,不仅管理员自己有愉悦感,小读者也会从中得到享受和乐趣,相应的管理员服务效果也好了。

1.最佳的服务语言要简明扼要

由于受时间的制约,管理员应该避免冗长嗦的语言,做到简明扼要,合乎规范,在保证严谨礼仪前提下,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更多的内容。要使用学生容易听得懂的词语,不说意思不明朗的句子,要连贯顺畅,话题集中,注意对象,语言得体。比如,一小读者进馆借书,管理员应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出该书在哪一类区哪一书架,借阅时间为多久等。

2.最佳的服务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美国心理学家塞门斯指出:在教育管理者的许多特征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讲,语调并不是说话技能和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一种不好听的话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我们面对小读者进行服务时,需要语气温和,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3.最佳的服务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激励感

语言的启发性,是指运用适时而巧妙的话语给读者以启迪、开导和点拨。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看他的语言是否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是否对读者产生了激励作用。有的学生一进图书室、阅览室爱叽叽喳喳,议论不休,管理员应该面带微笑而不失威严地指指“请保持肃静”的标语,而不是大声地说“不准大声说话”之类的语言,保持教师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停止说话。

二、肢体语言方面

人与人之间交流,除了有声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之外,还可以借助表情、眼神、体态和动作的变化来传递无声的语言,简称“肢体语言”。有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来自言辞,38%来自语调,55%来自表情。这样的比例也许不适用于所有场合,但从一个侧面说明肢体语言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图书馆管理员应该用怎样最佳得体的肢体语言来为读者服务呢?

1.我们要善于运用我们的目光

管理员的目光,可以引起学生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的情绪体验。所以,在服务中,既不要长时间地直视某位学生,使其如坐针毡,也不能东张西望,让学生觉得管理员心绪不宁而分散注意力,合适的位置是将目光的中心放在十米以内,并兼顾其他,也要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所有视野内的读者保持交流。发现学生阅读时有不良行为的,管事员要善于利用眼神给学生以暗示或提醒、阻止。

2.面部表情的运用

人的面部表情参与各种不同情绪的发生和信息传递,成为人们互相通晓和理解的重要窗口。管理员要善于使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做到自然、适度、温和。要让自己真实的形象和外部表情一致,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应该恰如其分,尽量打开师生之间的感情通道,提高管理效果。如,学生把书还来时,管理员要微笑地表扬他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问问他看了书有什么收获没有,要记得做好读书笔记哦。看到还来的书很干净,要及时表扬他是个爱书的好学生,如果书有点破损,管理员可以幽默地说:你真是一个“书虫”啊,书都差点被你“吃”了呢,以后要注意了。这样丰富的表情配合适度的语言,会让学生乐意接受批评,吸收他喜欢来图书馆借书的兴趣。

总之,管理员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希望每一位图书馆管理员都能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总结和探索有益的工作经验,抓住这些开启小学生心扉的金钥匙,让它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科学出版社,1985.

与读书有关的格言篇10

关键词:广泛阅读;营造氛围;教给方法;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个性发展与形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巴金也曾说:“书读多了,读熟了,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了。”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有词可用了,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或是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我觉得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要抓好两点。

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小学生的自觉阅读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重视给学生营造读书氛围,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地地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知道该读何书。

1.结合教学内容,推荐优秀读物

在教学一些有关名人写的课文时,可延伸讲述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讲到林海音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可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林海音写的《窃读记》,想想林海音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仍如饥似渴地读书。再讲述一些有关林海音酷爱读书的故事,以此激励学生像林海音一样想读书,爱读书。此时可适时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世界文化书籍浩如烟海,其中既精彩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数之不尽。如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可推荐阅读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作品,如同学们较熟悉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在这基础上,还可以推荐读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格林兄弟编写的《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作品……学习了《惊弓之鸟》后,我们可向学生推荐读其他的成语故事,如《闻鸡起舞》《程门立雪》《入木三分》《胸有成竹》等。再如,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带有科普色彩的文章后,可让学生读读《蟋蟀的房子》,还可推荐读法布尔写的同类型作品《昆虫记》……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去阅读,可读的书是很多的,上面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2.组织反馈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学生读了教师推荐的一些作品后,为了不图形式,真正学以致用,教师可不定期地组织有关读书的反馈活动。如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谈读什么书,谈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方法,还可以互相交换书籍来看看。也可以举行一些读书后的竞赛活动,如“好词好句大比拼”“成语接龙”“综合知识竞赛”“朗诵喜爱的名篇”“读后感征文”“阅读分享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做好读书笔记

要提高阅读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方法中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做读书笔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让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摘抄下来;还要求学生选择一些感受深的文章写读后感;当然心中感到疑惑的问题也可以动笔记记。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写作素材必定会越来越丰富,作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2.入情入境地b读

另一种有效又简单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书方法是诵读记忆法。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的话点出了诵读也不失为记忆好篇章的好方法。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篇章,找个舒服的角落放声诵读,这时书中的语言文字能静静地聚集于你的眼睛,缓缓地穿透你的耳朵,直钻入你的心房,永久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3.制作名言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