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展望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22:32

科技展望论文篇1

作者:李锦堂(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100033)【论文摘要】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回顾和总结本世纪太阳能科技发展的历程,对21世纪太阳能事业的发展十分有意义,本文对此作了尝试。1历史回顾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1第一阶段1900-1920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1902-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1.2第二阶段(1920-1945)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1.3第三阶段(1945-196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并且成立太阳能学术组织,举办学术交流和展览会,再次兴起太阳能研究热潮。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196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5冷吨。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实验性太阳房。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1.4第四阶段门(1965-1973)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

科技展望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05-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民素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议题。近年来,国际上众多的学生成就评估项目都涵盖了科学素养,例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公民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范畴的概念,而科技意识(Sense)是其不可或缺的成分。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适当的学校科学教育体系,还要依靠更广泛的教育和社会资源,诸如:科技展馆、科技夏令营、科普讲座等。一些调查结果也显示,越来越丰富的科技活动形式正对人们的科学和技术的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科技场馆的教育功能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国外主要通过改变传统的科技场馆建设模式,提供一个“真实”环境,让使用者体验到科技的价值。我国关于科技场馆科技教育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增设各类活动形式,尤其是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竞赛,以促进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例如,从科技场馆能提高公民科技意识这一意义上对活动形式、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进行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以科技场馆作为学习背景的学生科技意识形成的实证研究尚少,甚至是空白。因此,研究试图从学生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反应出发,探索科技场馆活动如何影响中学生的科技意识的形成。

一研究的问题和策略

科技场馆作为一种科技文化呈现形式如何促进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的形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儿童的心智的发展,许多研究者都有相应的探索。在众多的儿童心智发展理论中,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方法对探索儿童科技意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维果茨基认为,人并不是直接获得知识的,而是通过“中介工具”的作用间接实现的。社会文化因素便是具有启动作用的中介工具。根据这个观念,儿童在科学知识乃至科技意识方面的发展必定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换言之,中小学生周围的科学与技术环境可能对他们学习科学与技术、获得科技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外,维果茨基学派也相信,儿童的学习通过活动建立起了“意识与活动统一”,即使外部的干预因素通过活动实现“内化”,获得了他们心智的切实发展。在这个内化的过程中,儿童情感、动机便是促成社会文化有效“介入”学习的动因。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的:“你想号召儿童去从事某种活动之前,你要让儿童对该活动感兴趣,关心儿童对该活动所必需的全部力量。”根据这个观念,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应该是通过他们的体验活动获得对科学和技术本质认识的内化。而且,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动机和情感,以促成这个内化的有效实现。

维果茨基的“中介”概念不仅阐明了儿童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即内化机制①;也阐释了“中介”作为连接外部世界和儿童的内心世界的桥梁促使儿童的思维和意识发展的关键性,强调了“内化”是外部世界和儿童内在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这些理论的成果正是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出发点。

科技场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如何建构这种环境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意愿、拓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认知、形成科技意识?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主要包括,调查科技场馆活动对学生的求知欲、科学技术的兴趣、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如何提高科技场馆在促进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体验内化、形成科学技术意识方面的功效。因此,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的分析探索模式,见图1。

图1研究的分析探索模式

综上所述,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科技场馆的文化呈现方式、学生参与活动等科技的外部环境的分析,调查学生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对科学和技术的感知、理解和信念等因素,将调查信息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探讨科技场馆在中学生科技意识形成中的功用。

二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了上海市的一所中学的6、7、8年级的学生。学生由学校的老师在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共发出190份问卷,回收185份,其中5份因缺少学生背景信息和部分作答的信息而作废,因此有效问卷共180份(男95份,女85份),有效率为97.3%,达到研究要求。

问卷设计是以科技场馆活动为背景,深入地了解儿童的科技意识。因此,根据本课题对“科技意识”的定义,即在不完全理解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的理论状况下,学生所形成的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和情感而设计问卷。问卷由学生最喜欢的科技场馆文化(活动的类型、科技作品展示、作品的学科内容)、学生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意愿(如学生参加的期望、参加的情感)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学生参加的次数、参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体验后对自我科技意识提升情况的评价与解释)三部分构成,共19题(不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其中包括16道单项选择题和3道开放性试题,例如题5你希望一学期可以参观几次科技作品展?a.1次;B.2次;C.3次;D.3次以上。

采用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依据“分析的探索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包括三个部分:(1)科技场馆文化的呈现形式与学生科技认知的差异;(2)科技场馆活动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期望的差异;(3)科技场馆活动性与学生科技意识内化的差异。

第一,我们调查了科技场馆文化的呈现形式与学生科技感知之间的关系。根据调查,上海科技场馆有三种呈现形式比较突出:(1)活动的类型;(2)科技作品展示;(3)作品的学科内容。这三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吸引学生,进而刺激学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从2010版的《上海科普资源状况》调查结果中看到,2009年各种科普活动形式次数最多的依次是:科技讲座、青年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科技展览、科技夏令营等。从中反映了上述三种类型也是科普教育中最为主要的呈现形式。

学生的问卷调查则显示,学生对科技场馆不同的活动类型表达了不同的兴趣和体验热情。(1)学生最想参加的科技活动类型依次是:科技作品展(32.22%)、夏令营活动(31.67%)、科技竞赛(19.45%)、科技讲座或科学知识培训班(8.33%)、其他(6.11%)、多选(2.22%)。(2)最能获得学生喜爱的科技作品展示形式依次是:以实验的形式展示(自己亲身实践)(53.33%),多媒体形式展示(录像、电影、3D)(28.89%),以直接呈现的形式展示(实物、图书、展板、挂图)(11.67%)等。其中28.89%选择“多媒体形式展示”的学生中有约10%的学生精确地表明自己钟爱的是通过电影(包括3D)形式展示科技作品。(3)最能获得学生喜爱的科技作品内容依次是:生物学(35.56%)、科技应用(31.67%)、地球学和天体物理学(24.44%)、其他(7.22%)、无(1.11%)。另外,不同性别对作品内容的兴趣也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n=180)=29.523,p

从学生所表达的兴趣和参与状况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参加自己喜欢的科技活动,而且现代技术的呈现模式更受青睐。同时还发现传统的信息呈现形式,讲座或授课式的科学技术信息介绍方式还是学生接受科技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

第二,我们调查了科技场馆活动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期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85%左右的学生期望每学期参加科技场馆活动的次数在2次及以上,且有40%的男生期望每学期参加的次数在3次以上。实际上,参加科技场馆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的学生人数仅有28.89%。并且越往高年级多次参加活动的人数就越少,特别是中三年级只参加了一次活动的人数比例超过了45%,见图2。进一步对不同活动次数的人数与期望参加的人数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χ2(16,n=180)=1.987e2,p

图2各年级实际参与科技场馆活动次数所占人数的百分比

研究进一步调查了学生对无法经常参加科技场馆活动的解释。调查显示,有63.89%的学生是因为学习紧张(作业多没时间或要补习功课或参加辅导班);有30.60%的学生有其他爱好或者不喜欢参加科技场馆活动,尤其是中一和中三两个年级学生有其他爱好的分别占年级人数的42%~48%,见图3。

另外,学生对参加科技场馆活动意愿的解释也包含了对科技场馆呈现方式的要求。调查显示,科技场馆活动能促使69.45%的学生产生积极参加的意愿,24.44%的学生参与意愿一般,6.11%的学生不太想或者不想参加这样的活动。而学生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主要原因有:“好玩,对此比较好奇(37.22%)”、“可以增长我的知识,有助于学习(37.22%)”、“可以放松一下,就当休假(17.22%)”、“学校老师或家长让我来的(6.11%)”等。同时,使用相关系数分析得知,α=0.043,即性别与学生参与的意愿之间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男生参加的热情要稍高于女生的热情。

图3实际活动次数与期望差异的原因

这些数据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具有参加科技场馆活动的意愿,但受限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对科技场馆活动选择的自主性、对科技活动的兴趣以及日常学校活动的影响等都包含在学生的解释中。

最后,我们调查了科技场馆活动性与学生科技意识内化的关系。研究试图通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过程的行为表现以及活动体验后的评价来考查学生科技意识或他们对科技的感知。该部分调查由问卷的开放性问题回答所构成。按照学生回答所描述的行为表现,研究者将其解构和分类(见表1)。结果发现,处在兴趣阶段(包括感知觉的行为活动26.11%、触动好奇心31.67%和问题激活2.22%)的学生人数为60%,简单思考与交流为22.78%;然而,能引发内在思维方式变化(即深入思考与内化)的仅占了17.22%。数据表明,科技场馆文化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知

识产生一定的兴趣,但在促使学生内在思维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上,其成效相对较弱。

表1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所反映的意识状况类别分布

学生活动行为的解构分类学生行为表现学生人数(%)

感知觉的行为活动看、拍照、玩26.11

触动好奇心好奇、想深入了解31.67

问题激活想问问题2.22

简单思考与交流感兴趣与朋友或家人聊22.78

深入思考与内化提问、思考、找答案17.22

除了对学生活动的行为表现进行调查,学生活动后的评价也是了解学生科技意识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结果显示,有62.2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大部分,甚至全部看懂或听懂科技内容,21.67%的学生只能懂一点点,还有15%的懂少许,其他的为不懂。在学生评价科技场馆活动对自己科技意识发展的影响时,约40%的学生认为,科技场馆活动能提升科技意识但是效果不大;48.33%的学生认为能有效提高科技意识;其余的则认为不能或者不知道。进一步对“科技场馆活动不能有效地提升科技意识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的解释主要有:学校还没有学过这些知识(12.22%)、与我们的学习没有联系(7.78%)、只是看看学不到什么(18.89%)、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25%)。学生的解释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场馆活动与自己校内学习的知识衔接的关系;另一类是对科技场馆活动与学生兴趣的关系。

上述分析表明,目前科技场馆文化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情感,却不能十分有效地引起学生思维上对科技知识产生积极的认识。

三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的调查分析,一些研究结论值得关注。科技场馆文化的不同呈现形式可以影响学生对科技的感知、兴趣、体验欲望的变化,这可能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关联。根据维果茨基的观念,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由外及内的,那么,科技场馆中所呈现的科技活动可能更大程度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参与和体验这些活动可能将对学生感知科技有更大的作用。

另外,学生参加科技场馆活动受到学校课程安排的限制。从学生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所谓学习紧张意味着,学校的教学安排限制了学生更多地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时间。近年来,科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成果已经清楚地表明,科技活动是学生获得科学和技术深层次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科技场馆活动设计应该体现现代科技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其更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科技意识的提升,当然科技作品呈现形式还应关注科学和技术性质的体现,进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内在兴趣。

虽然初步的调查结论还需要深入探索,但是初步的结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科技场馆呈现方式的建构应体现中小学生的兴趣和喜好,使学生能在有目的设计的科技背景中感知和体验科技的性质及其价值。如采用实验、多媒体等动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更容易获得体验。其次,科技场馆的设计要适当地考虑学校科学和技术课程的安排,重视对学生在该活动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的科技意识获得发展。比如,完善科普知识讲解系统、增设网络模拟系统等,使学生在科技场馆的学习更有成效。

注释

①王光荣.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22

参考文献

[1]上海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中心编.上海科普资源状况(2010版)[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2]葫芦岛市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葫芦岛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报告[R].2009

[3]胥彦玲、何丹、吴晨生.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科普研究,2010(2)

[4]卢光华等.基于J2ee与aJaX的交互式虚拟科技馆系统的体系架构[J].全国首届数字(虚拟)科技馆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2007:61~67

[5]王玉梅.新世纪科技馆发展模式[J].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

[6]王顺禄.让星光洒在更多青少年身上[J].科协论坛,2005(7):47

[7]邵杰.科学与艺术在科技馆展览设计中的体现[J].科协论坛,2006(1)

科技展望论文篇3

以天文学史和性学史研究著称,并长期致力于科学文化传播工作,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70余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140余篇,代表作有《天学真原》、《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等。

曾用中国古代史料解决了“天狼星颜色问题”,用天文学手段确定武王伐纣和孔子诞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准确日期。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

科学是“一个有点危险的工具”,人文“当然高于科学”,科学与宗教可以并行不悖,对伪科学要多些宽容……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达的看法。

自幼酷爱历史与文学的江晓原,在恢复高考后却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十年后,他实现了自己兼通文理的愿望—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他的代表性专著《天学真原》成为近年在天文学史、科学史和人文学术领域中知名度和引用率都很高的成果,被认为“开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新纪元”。

自称“不务正业”的他,当年读研之余,还发奋研究起中国古代的“房中术”,写出了颇有分量的《中国十世纪以前的性科学初探》一文,为他开启了另一个研究领域—性学。他成为“”结束后国内最先发表性学史研究成果的学者,也是中国性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1999年,江晓原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首任系主任。

令人意外的是,他是一位坚定的反科学主义者。在他看来,“当一个学者告别科学主义立场时,并不意味着他从此就要‘否定’科学、‘反对’科学,而只是标明,他此后将会把科学置入一个更为宽阔的背景框架中去考察和认识而已。”

近日,本刊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专访了江晓原。话题从近来被热议的转基因技术延伸至科学与商业、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伪科学等广泛领域。

“我们需要给科学重新定位。”江晓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认为,过去我们给了“科学”过高的地位,容易让其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

“只要正确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它的纯真年代,我们就很容易获得对科学的正确态度—科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而且这个工具也是能伤人的,所以要对它有戒心。”江晓原说。

不用智能手机、不开微博、很少上网和看电视,这都是江晓原对科学保持“戒心”的方式。

转基因技术:可以研究,不要推广

《望东方周刊》:围绕转基因的争论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歇。2010年初,你曾参与起草发出了《关于暂缓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呼吁书》,而你新近主编的iSiS书库的丛书中也有一本《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讲述的正是转基因的历史和争论。对于转基因技术,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江晓原:我认为转基因技术现在研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应该推广转基因主粮。

一个理由是,这个技术现在有争议,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判断它对人和环境是否有害,并且也没有什么必要急着要推广它。急着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人,说服我们的理由之一就是说它是无害的。但是即使无害也不一定要急着推广啊!我们也没看见它有什么好处啊!转基因技术对产量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大的提高,而在防治病虫害这一点上争议也很大,因为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个不研究转基因技术的人,对于这些细节都是不清楚的。我们能确定的一点,就是对于这项技术有争议。有争议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急着推广它呢?为什么不可以缓一缓,先进一步研究呢?

在不久前方舟子和崔永元对这一问题的争议中,方舟子说崔永元不是专家,不懂这个技术,所以没资格说话。这个逻辑就是只有专家才有资格说话。但这是一件涉及公众和整个国家利益的事情,所以每个人对这件事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西方国家在解决这类问题上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家觉得做某件事情好,就应该去说服公众究竟好在哪,一直到取得公众的认同才可以做。如果公众不同意,那么就坚决不能做。

比如美国当年的超级超导对撞机项目,都已经花了20亿美元了,但因为公众意见很大,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民意代表没有被说服,最后这个项目只好下马。科学家对此很愤怒,抱怨公众阻碍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可是这个项目所需的资金是来自纳税人,那就得说服纳税人同意。

《望东方周刊》:现在西方国家说服公众推广转基因技术了吗?

江晓原:在转基因作物这个事情上,经济问题是很敏感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他的新书《未来》一书中说得很清楚:孟山都公司控制着世界上90%的转基因种子的基因。所以,不管转基因作物到底有没有害,孟山都公司肯定是获利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要急着替孟山都公司在中国获利呢?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人应该正面回应自己同孟山都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应该正面回应这个技术中自主研发的比例到底占多少。为什么他们面对公众和媒体时,对于经济利益的问题总是讳莫如深呢?

他们竭力把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吃转基因食品对人有害没害。你如果同意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是一个科学问题,话语权就到他那里去了。因为你又不懂,只有他懂啊!

还有一个理由是对安全问题的看法。这个也容易让人误解。很多人以为安全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其实安全是不客观的,你自己觉得不安全,这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内容之一。不可能由别人宣布你安全与否,就像不能由别人来宣布你幸福与否一样。杯弓蛇影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你以为自己吃进一条蛇的时候,你的身心健康就受到伤害了。所以北大刘华杰教授说,人民群众觉得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那么它就是不安全的。

基于这些理由,在转基因的问题上,我的主张是,现在可以研究,但是不要推广。

科学早已不纯真了

《望东方周刊》:关于转基因问题的争论可以放在科学和商业资本结合的大背景下考察。对于科学和商业资本的结合,你又是怎么看的?

江晓原:现在科学和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

江晓原:因为这种结合完全终结了科学的纯真年代。

当科学和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重新回忆马克思当年所说的那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个话到了今天又觉得有道理了。

我们想要从科学技术里要生产力,要经济效益。但是当它给了你经济效益的时候,它就不纯洁了。现在有些人还在利用公众认识的错位,把已经和资本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打扮成以前纯真的样子,并且要求人们还像以前那样热爱科学。但实际上,科学早已不纯真了,已经变得在很积极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科学和资本的结合,就应该对科学技术抱有戒心。这个戒心包括,每当科学争议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它的利益维度。比如围绕转基因作物推广出现争议时,我们为什么要听任某些人把事情简化为科学问题?为什么不能问一问这个背后的利益是怎样的?比如核电的推广,我们为什么不问一问这个背后的利益又是怎样的?

可以看到,凡是喜欢推广这些东西的人,都拒绝讲利益方面的事情,但是公众有权知道这背后的利益格局。

临界点:“欲望号快车”

《望东方周刊》:你提出科学发展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具体指什么?

江晓原:这个临界点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一种解释是:最初科学技术是按照我们的意愿为我们服务的,我们要它解决什么问题,它就照做。但是随后,它开始不听你的话了,你没叫它发展,它自己也要发展,你没有某方面的需求,它也要设法从你身上引诱、煽动出这个需求来。

《望东方周刊》: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案例?

江晓原: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一日千里的发展到底是谁在推动?其实就是资本。资本自身要增值,是互联网巨头们的自身利益决定了他们要发展这个东西。互联网上新的诱惑层出不穷,这些诱惑很多本来并不是你想要的。

《望东方周刊》:关于临界点,还可以有什么样的解读?

江晓原:从科学和资本结合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临界点。

在科学的纯真年代,科学是不和资本结合的。科学不会从它的知识中获利。比如牛顿没有从万有引力理论中获利,爱因斯坦也没有从相对论中获利。但是今天,每一个科学技术的成果都迫切想要和专利挂钩。所以今天突飞猛进发展的技术都是能挣钱的技术,不挣钱的技术就没有人做。

这又是一种理解临界点的路径—现在科学技术是爱钱的,以前是不爱钱的。

《望东方周刊》:越过了临界点的科学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江晓原:那是不可知的,非常危险。

《望东方周刊》:危险在哪里?

江晓原:失控了。这就是我用“欲望号快车”来比喻现今科学技术的原因。它不停加速,没办法减速,也没办法下车,开到哪是不知道的。

我们以前只觉得科学是个好东西,要快点发展,不问它会发展到哪,会把我们带到哪。我们相信它肯定会把我们带去天堂。但现在我们知道,它不一定能把我们带去天堂,万一是地狱呢?

《望东方周刊》:就是已经超出了人类能控制的范围了。

江晓原:我们现在说要对科学有戒心,已经是一个无力的表达了。实际上,很可能已经控制不住了。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戒心总比没戒心好吧。有戒心的人可能会少受点害吧!

比如我现在就还用着老式的手机,不用智能手机,也远离移动互联网,这就是戒心的一种表现。起码可以少浪费我的时间,也不容易被误导。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望东方周刊》:关于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论争有好多年了,能否谈谈你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江晓原: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科学主义,知道了什么是科学主义,就知道了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就是反对这种“科学主义”,而不是反科学的主义。

科学主义有三个基本认知:一是认为科学等于正确;二是相信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三是认为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这三点是互相依赖的。如果一个人同意这三条,那么他就是一个科学主义者。反科学主义反对的正是这三条。

《望东方周刊》: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现状如何?

江晓原:多年来,我们一直不自觉地宣传着科学主义,或者叫唯科学主义。因为一开始我们老觉得自己科技落后,要追赶上去,所以,我们给科学的地位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给科学的地位。比如我们有《科普法》,这在发达国家是没有的。还有,我们从上而下设置了很多科普机构,别的学问为什么就没有这些普及的机构呢?

你给了它这样超乎一般的地位本身就意味着它高于别的知识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院部主席团联名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要明确指出,避免把科学技术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

《望东方周刊》: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对待科学的态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江晓原:只要正确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它的纯真年代,我们就很容易获得对科学的正确态度—科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而且这个工具也是能伤人的,所以要对它有戒心。就像一把切菜刀,坏人拿它杀人,好人拿它做菜。但是你得防范它可以用来杀人。

科学只是一个工具,我们不能不用,但它不是我们崇拜热爱的偶像。我们今天不应该再谈什么热爱科学了,就像我们不必热爱切菜刀一样。一个你需要对它有戒心的东西,怎么能再热爱呢?

人文当然是高于科学的

《望东方周刊》:能否谈谈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关系?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江晓原:在我现在的观念里,人文当然是高于科学的。科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有点危险的工具。它要依靠人文来规范。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的。

有人采访我,问我学龄前儿童推荐看什么科学书籍,我说他们现在不要看科学书籍,这个时候应该看的是能提升人文素养的东西。学习科学有什么可急的?从小学开始不就有科学教育吗?

人文肯定应该高于科学,工具怎么能比人重要?科学只是用来做事的,人文是用来做人的。路甬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时,就曾在很多次演讲中提到,要用法律、伦理规范科学。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科学和人文之间现在产生了矛盾,根源究竟是什么?

江晓原:冲突的产生是由于科学企图凌驾于人文之上。科学被赋予了不恰当的地位,这就使得某些人觉得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正是这样的科学主义导致了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冲突。

《望东方周刊》:要调和这种矛盾有什么可能的路径吗?

江晓原:可能的路径就是重新给科学定位—科学就是一个有危险性的工具。有了这个定位,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科学和宗教并非你死我活

《望东方周刊》:你在《科学十五讲》中说到:科学和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并行不悖的关系。你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江晓原: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一直是并行不悖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宗教甚至帮助了科学。在中世纪,是谁保存了知识的种子?正是教会的修道院。

科学和宗教之间其实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以前自己建构出来的。我们为了把科学的地位抬得至高无上,就建构出这样的故事来,好像科学一直在受迫害,科学和宗教是不相容的。

有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中国的教课书中,都说布鲁诺是因为宣传“日心说”被烧死的,而西方几十年前早已研究证明,布鲁诺被烧死主要是因为他鼓吹宗教改革,与日心说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一直把这个故事作为“宗教是科学的敌人”的典型案例。

《望东方周刊》:那科学和宗教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呢?有没有具体的例证?

江晓原:比如中世纪的那些神学的论争,无论是对于思维的训练,还是直接的思想方法上,对科学都有借鉴和帮助作用。往往论证一个神学问题时所遵循的程序,当被用来讨论科学问题时也一样适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也一直在修改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比如《天体运行论》曾经出现在他们的《禁书目录》上,不久不是也拿掉了吗?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科学最终会取代宗教吗?

江晓原:不可能。这两者的功能不同,是难以相互替代的。科学是人们处理物质世界时的工具,宗教用来安慰人的心灵。人们的心理出了问题,一般不会在科学那里找答案吧?在西方,即使是一些科学主义者,也有很多还是信宗教的。

不过,什么都可以发展,如果这两者中的某一个发展到具备另一方的功能时,取代也未尝不可。但现在我们至少还看不到这样的趋势。

对伪科学要宽容

《望东方周刊》:从古至今,公众对于神秘事物与现象的兴趣一直不减。公众,甚至一些科技工作者都对风水、算命、气功、星座占卜、人体特异功能等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伪科学表现出兴趣,对此,你怎么看?科学、伪科学之间的界限何在?

江晓原: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区分,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这正如科学哲学上说的,划界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

但是,具体到某件事情上,哪个是科学,哪个是伪科学,有些是可以判断的。因为通常我们认为那些按照现有的科学理论和规范来操作的东西就是科学,反之则不是。但不是也并不一定就是伪科学,只有当那些东西照现在科学的规范来判断不是科学,但又要宣称自己是科学的时候,才能被称为“伪科学”。

《望东方周刊》: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吗?

江晓原:比如中医。为什么有人要把中医称为伪科学呢?是因为有些中医觉得自己被说成不是科学很难受,而非为自己正名是“科学”——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就被人说成是“伪科学”了。如果中医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不是科学,谁会说你是伪的呢?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不是科学的东西存在么。艺术、宗教等等也都不是科学,为什么我们不称它们是伪科学呢?

有许多昨天被确认为伪科学的东西,今天就变成了科学。很多今天科学能够实现的事情,在古代就被认为是魔法。

我主张对伪科学要宽容。我认为伪科学只要不危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危害他人的利益,就让它存在着好了,不要去打压它。有人要把伪科学想象成科学的敌人,对伪科学要斩尽杀绝,这是不对的,对科学的发展也没好处。伪科学也可以成为科学的温床。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科学比我们先进,同时他们的伪科学也比我们更发达。

如果有人利用伪科学犯了罪,也不用罪及伪科学本身;就像利用科学犯了罪,我们通常也不罪及科学本身。

《望东方周刊》:伪科学是否也可能会对科学的发展有某些促进作用?

江晓原:历史上是有过的。比如炼金术催生了化学,占星术对数理天文学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望东方周刊》:你刚才讲到了中医,你曾提出“对待中医要有新思路”,能否具体谈谈?

江晓原:我不是中医,也并不懂中医,所以我对中医的看法纯粹是我从科学哲学这方面思考的结果。我觉得今天中医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策略,应该是不要把自己打扮成科学,这样容易被别人说成是伪科学。

其实中医自有一套看待世界的图像,与科学是不同的。中医的图像里有阴阳五行、经络穴位,这在科学那里都没有。中医说用一根针扎进某个穴位中就能对肉体产生影响,这在西医的理论中是不能解释的,但在中医确是行之有效的。

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健康几千年来都是由中医呵护的,所以你得承认中医的有效性。另外,今天在医德日渐败坏的情况下,让西医有一个竞争对手,这不是符合反垄断法的基本思想吗?让公众有另外一个选项,有什么不好呢?

科技展望论文篇4

在10月27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吴伯雄从以下四点阐述了自己的几个想法:

一是加强两岸科技经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从2010年两岸签署eCFa以来,两岸经贸合作逐步深化。eCFa的早收清单全面降为零关税,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以及服务贸易协议,也在去年8月与今年6月签署完成。我们也希望后续的货品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等协议,能够加速取得共识,达到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成果,让eCFa发挥积极显著的功效。

“我觉得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显示双方都有同样的决心,去面对其他区域整合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我们期盼两岸也能思考如何在此一领域进行合作,让我们有更强大的能量去创造更繁荣的未来。”

二是加强两岸环保、医疗、生技、农业等合作。在当前全球化竞争时代下,科技合作将是未来两岸共同面对全球挑战的重点项目。两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科技领域方面各具优势,大陆基础研究雄厚、科技人才充沛,台湾则在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具有特色,两岸科技合作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两岸科技合作的意义不仅是增强两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是对我们共同的地球贡献一份心力。在全球暖化、气候变迁的大环境下,全球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反扑,本次论坛将两岸科技合作与环保绿能的概念相结合,目的是要促进两岸环境的永续发展。另一方面,能源合作稳定两岸的需要至为重要,我们有必要就双方合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是应持续拓展两岸在文化方面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岸应共创华人文化与影视产业盛世,破除交流壁垒,扩大合作纵深。两岸在文化创意产业若能突破藩篱,加强交流合作,应能有所长足进步。

科技展望论文篇5

这里召开全县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今天。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畅所欲言、集思广义、共商良策,共创科技发展美好前景。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科技工作者、并通过你向长期坚守在科技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方兴未艾。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离不开科技的贡献。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县、传统种养殖农业大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增产增收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层次不高,粗放式增长还很明显,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还比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仍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注重解决的突出问题。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受到各级表彰奖励的先进科技人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我县实际,以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奉献才智。借此机会,对全县科技工作者提几点希望。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第一。勤奋敬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加快和谐建设的骨干力量,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县委、县政府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时刻牢记使命,切实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工作价值取向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统一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努力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你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严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勤奋拼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第二。建功立业。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加快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难奋进,困难就一定能够解决,科技事业发展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当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以煤炭为主的新型工业,为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搭建了平台。希望大家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全国煤电大县、煤化工强县、魔芋大县、优质肉猪和良种扩繁基地县”这个主战场中,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奋勇当先,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县域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三农”工作中,要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动承担科技项目的研发,勇于进行技术难点攻关,不断推出新成果,多方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勇于带头领办龙头企业或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为我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工业发展上,要勤于钻研,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为加快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医疗、科普等方面,要恪尽职守、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着眼于培养科技人才,着眼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着眼于推广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等,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科技素养,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和愚昧的界限,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氛围,引领广大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打造文明进步新形象。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严谨治学,第三。勇攀高峰。实践无终结,认识无止境。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也难免落伍。当前,县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理论的创新,更需实践的探索,作为科技工作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医生,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科普工作者,都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创新和探索过程中,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过程。因此,学习不仅是个人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需要。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学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希望社会各界继续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搭建平台。近年来,第四。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乡镇党镇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为留住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从政策上、制度上得到最大的保障,希望各乡镇切实贯彻好、落实好这些制度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生产、生活上的便利,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县上下营造尊重科技、热爱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良好氛围,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

科技展望论文篇6

关键词:电化;教育;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434

1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特点

我国的电化教育同国内独特的历史与独特的环境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特的特征。

1.1两条轨迹交叉而形成了电化教育

当我国国内新兴电影工业的反西方电影侵入时期发展路线,与国内一些具有留学背景和同国外联系较为紧密的教育机构借鉴西方视听教育发展,两条发展路线交汇时便产生了我国的电化教育。而当时将国外视听教育引入国内,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全名素质,促进我国的发展。

1.2由民间转为政府参与

当时国内发起电化教育,是由于社会上一些爱国人士,希望通过电化教育以改变国内文盲较多的状况,出于扫盲心态,是针对当时国内教育缓慢、规模和范围太小的现状的,一方面发起原因确实符合国情,二是考虑到预计的电化教育将可能取得的成效,逐渐由民间发展转为由政府部门参与的发展阶段。在以后的发展中,便由政府给以指导、参与而进行。

1.3从社会发展到学校

根据电化在中国国内的形成原因,可以得知其起初是在社会中被发起并在社会中发展的,而逐渐被学校重视,规范化,进入学校,此时便是社会与学校并行发展阶段。在起初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主要来源于社会平民教育,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也只有少数学校参加。电化教育起初也只是在社会中以不定期,由社会成员组织而成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各校开始建立起电化专业,发展到1993年,电化教育在学校内才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

1.4其目的是为满足社会的发展

电化教育起初主要注重教学的规模,逐渐开始同时注重教育效果,发展至目前为止,注重教学效果与规模的同时,开始注重信息素养的提升。其注重内容的不断变化,是按照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环境所决定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开始阶段,电化旨在提升全民素质,意在“扫盲”,进行知识的普及,以期积聚力量一起抵抗列强的入侵,同时提高国内生产力。伴随着电化教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开始注重电化进行的效果。特别是2001年发起的人口普查中对粗文盲统计率的调查与公布,更是促进了电化教育对效果的注重。在这种情势下,电化教育目标逐渐转化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发展并提升信息素养。在这整个发展过程中,正是由社会发展的需求将电化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的。

1.5外延不断延伸

电化教育目标的变化,其功用性也不断增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外延也开始不断扩展,尤其是在更名后。电化教育起初侧重于技术的应用,伴随发展,其开始走进课堂与教学之中。与电化教育外延扩展相呼应的是人才就业方向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其在学校的相应外延工作岗位也越发广阔。如在高校中相应的就职岗位除了辅教人员之外,还有信息技术教师。电化教育研究外延的扩展,也是目前也给教育技术学科同其它很多学科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技术学科和其它学科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很大的中争议。

1.6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

电化教育可以说是一门以实践使用为目标的,而理论为实践提供基础依据。早在我国电化教育名称与学术内涵确定之前,就有其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甚至有与之相应的期刊。如1933年的《电影教育》,1934年时金陵大学范谦衷教师发表《视觉教育》在期刊《科学教育》上,刘之常和蒋社存撰写的《电影教育实施法》等,这些内容均同时论述的有理论与实践,而伴随电化教育学术内涵的确立,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在逐渐发展。这些足以说明,国内电化教育工作者在开始注重电化教育时,就同时开始了对理论与实践的并行注重,而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是齐头并进的。这一点与通常不少人误认为的重理论轻实践相悖的。

1.7政府重视促进其发展上规模

电化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陆定在《教育必须改革》的发言中提出“必须采用新的教育工具,如唱片、录音带、幻灯、电影、广播、电视以及充分配备必要的仪器、模型等新式教育”。同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教学电影工作的通知》。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各级电化教育组织机构逐渐完善,各电视广播大学、远程教育工程等先后建立。国家的重视和相应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电化教育的发展形成规模。

结合当前电化教育发展特点与轨迹之后,对电化教育机构管理相关工作进行展望,结合这两点,作为电化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就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以便制定出更科学的教学方案,以促进电化教育的发展。

2电化教育机构管理的展望

2.1以面服务为管理目标

服务于教育教学是教育管理的根木。服务对象既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案,还包括研究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

服务体现在满足他人的期望和需求,包含新信息、新经验和新理论的介绍与应用。这就要求电化教育的管理机构要针对性地服务教学需要,而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标准化生产。为此,电化教育机构要提供与时俱进的服务手段和方法,不断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2.2具科学和人文交融为管理意识

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就像穿山越岭中飞鸟的眼睛,人文与科学是它的一对双翅。电化教育管理不同于以协调人和物关系为宗旨的企业管理,而是以应用技术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换言之,它是“以人为木”的管理。因此,电化教育管理必须提倡科学和人文交融的方法与手段,对信息技术的差异和多元性持理解与宽容的态度,更好促进师生持续发展。

2.3采用竞争与合作俱存的管理方式

在教育管理中,竞争蕴涵着效率,合作意味着发展。只有把竞争与合作联系在一起,才能提高教育的综合实力,发挥整体优势,促成良性循环。

2.4以传承与创新结合方式进行管理开拓

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对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恢复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给如何适应市场竞争和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制约和挑战。另外,电化教育的多头管理可能使得各个部门不能准确地各司其责,造成相互之间难以协调,工作效率低卜,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3结语

本文对目前电化教育发展与特色进行了探讨,同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通过这些相关部分的讨论,以期作为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组织与执行者,在全面认知学科的发展走向后,不断认真探索,勇于面临可知和不可知的挑战,确定科学的发展方案,沿着当下深化调整的趋势,强化各种功能的发挥,以促进信息化整体绩效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正视技术教育结构的组织变革,要明白信息技术的进步不单只是教学理念与技术的问题,同时与组织管理息息相关,只有全面认知,才能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科技展望论文篇7

关键词:人才;服装专业;标准;职高生;现状分析;对策

“标准”一词,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第1280页是这样解释的:①衡量事物的准则。如:取舍标准。②榜样;规范。孙卓《丞相王导碑》中说:“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杜甫《赠郑十八贲》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系服装专业人才的规范、准则,是服装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标”“导航仪”,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定位”“指航”。在科学技术与经济日益迅猛发展的当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每一位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都应不断地创新思路、谋求发展,不断地适时、适度、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要求;现实要求职高生服装专业人才必须能随时分析并给予解决由于市场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为此,职高老师应坚持科学发展,用辩证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有效地对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与职高生技能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

一、社会对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的期望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整个社会对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都寄予无限的期望。期望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能掌握服装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掌握服装专业设计的原理、方法;同时,具有灵活应变能力,能根据市场及时、迅速、灵活地进行新的创新性设计。期望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操作的能力,掌握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掌握服装的行业规范,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的技能等等。

社会呼唤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应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感染力、战斗力与社会影响力,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社会呼唤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21世纪的“通行证”。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面对市场的变化,面对突发的事件,能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做到处变不惊。现代社会离不开合作与竞争,讲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应具备初步的服装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外语技能,以适应多元化的发展。

二、职高生技能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标”是职业人才的能力。职业人才的实际技能(能力)也是职业教育的终极性目标。我国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征体现并不充分,其突出表现有二:一是职高服装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机会偏多,参与实践锻炼的频率少。有些职业学校“闭门造车”,不能与相关服装企业进行“校企联谊”,使得这类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技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根本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在安排职高生实习时,实习期的长短,实习时间的安排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都要认真考虑。二是职高生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从业思想“动摇不定”,服务意识与职业意识有待增强。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标准鼓励职校教育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张边学边做,以切实提升职高生的实际技能,让职高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提升职高生职业技能的对策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主张职高生具有“一广三强”的素养。即希望职高生是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传统职教中,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是相分离的,常常是专业理论传授完毕再组织统一的专业实习。现代职业教育应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应让职高生“多做”,因为通过“做”能使职高生养成习惯,培养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俗语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将方法传给职高生,掌握好不好,关键因素仍然在职高生本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完服装专业理论知识后应想方设法为职高生构建多练、多做的实际锻炼环境,着力培养职高生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有文化、有品德、懂技术的职业人才。因而,作为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在办学理念上应是让每一位职高生都能成人成才。学校应教育职高生首先学会做人,应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才是让职高生成才,在教育教学中应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让每一位职高生都能获得最大化发展。

职业学校应通过系列性的教育活动,提高职高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激发职高生的学习动机,努力培养职高生的动手能力。让职高生养成自己动手的能力,以让其终身受用。教师也应教育职高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便融会贯通,以便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周期变短,尤其是有些工作岗位变化频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职高生实际技能的养成必须以其专业理论作支撑,没有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永远无法达到专业“精”的境界的,更无法达到更高的文化修养与人格境界。当下,一些职高生厌学文化基础课,那是鼠目寸光,缺乏远见。

显然,职业学校应帮助职高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远大的志向,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学校可以召开主题班会、技能赛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让职高生感受到文化知识的重要价值。

总之,中职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技能的养成为导向,将服装专业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以构建起完善的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职业教育与技能提升相匹配的有效体系,培养会动脑筋、能动脑筋、肯动脑筋的,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服装专业岗位群人才,以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使这样的人才成为祖国经济建设的脊梁。

参考文献:

[1]韩建孟.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技能训练[J].职教论坛,2005(2).

科技展望论文篇8

【关键词】CBi理念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07-02

一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研究背景

为适应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许多大学开设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如为适应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新形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从2012级开始实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即对已经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在英语基础课之外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从而满足不同英语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作为新开设的课程,大学英语拓展课只有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二CBi教学理念的内涵

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是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它将语言教学建立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CBi教学理念意味着通过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学语言本身转变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获得目标语言能力,使其从传统语言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目前我国的一些学校也开始尝试CBi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CBi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以内容为依托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习得目标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热情和自主性,这种方式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目标的差异而不同,戴庆宁和吕晔在其论文中归纳总结出四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即主题模式、课程模式、辅助模式和专题模式。

三CBi理念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中的实践

1.课程设置

在新的改革试点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面向2012级已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在课程设置之初,我校教师对本校已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92份。在对英语语言技能类、英语语言应用类、英语语言文化类的课程需求程度的相应题目中,分别有61.07%、61.70%、43.93%的学生选择“需要”,在选项中占据了最高比例。这说明除语言技能类,学生对语言应用类和文化类的课程也有所期待,以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在“你希望开设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占有较高比例的课程有初级口译(47.85%)、视听说(41.78%)和跨文化交际(33.85%)。在对“你最希望提高的方面”的回答中,比例较高的选项是口语交流技能(80.79%)、听力技能(53.39%)和实践翻译能力(36.38%)。此外,学生对于拓展课程的较高期望在于课程生动有趣(63.92%)和有行业实用价值(51.79%)。针对上述的数据分析,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师资情况,目前开设了四门拓展课程:高级阅读、高级视听说、时事报刊阅读和英语国家概况。未来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设置及时做出调整。这些课程旨在带动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

2.教学模式

CBi理念指导下的语言教学强调以内容为主体,在学习主题内容的同时提升目标语的语言能力。结合这一理念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我校的拓展课程也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基础相对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主题模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话题展开讨论和教学,该模式在视听说、口译、口语等课程中都可得以实现。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采用辅助模式或课程模式,如在英美文化等课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完全有能力用英语进行专业授课,必要时也可聘用外籍教师授课,并由中国教师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清除语言障碍、完成教学任务。在拓展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网络平台等,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讲座、小组讨论、读书报告、角色扮演等,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参与性。以上理念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趋于一致。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的授课方式,有52.5%的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内容讲解”,49.64%的学生希望“使用ppt演示”,48.57%的学生青睐“组织讨论”。由此可以看出,CBi理念指导下的语言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学生的愿望与需求,有助于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总体提升。

3.评估体系

CBi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较以前都有所突破,因而其评估体系也会与传统教学的评估方式有所区别。在制定评估政策之前,我们事先在调查问卷中了解学生的诉求。在“你希望大学英语拓展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的题目中,排在前两位的答案分别是“学期论文”(31.79%)和“期末闭卷和平时成绩相结合”(30.71%)。对于课程的作业形式,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ppt主题演示”

(46.43%)和“小组调研活动”(45%)。因此,语言知识测试、专业知识测试和过程评价将成为评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语言测试和专业知识测试将根据课程的具体授课情况采取闭卷考试、口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或学科论文等形式。同时,由于拓展课程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入手,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所以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也应成为评估的重点。我校拟采用丰富、灵活的多种方式对此进行综合评估,如将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程笔记、小组活动参与情况等计入评估体系,以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全面。此外,为了使评估体系更加多元化,我校会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纳入评估系统之中,以此激发师生双方的参与热情,使各门课程达到预期的目标。总而言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评估并不仅限于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而是包括学生该学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所有表现。

四结束语

刘润清教授指出,今后的大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将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CBi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更符合语言的习得规律,这种将语言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广受学生的欢迎。然而,由于我校的新一轮改革刚刚起步,在教学的各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说,由于师资资源的不足,学校能开设的课程十分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在教学和评估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监督和帮助还不是十分到位。尽管目前困难重重,但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而教学中践行CBi理念必将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让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科技展望论文篇9

[关键词]迈克尔·科迪《基因传奇》人文主义科学宗教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85-01

刘小祎(198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教学管理。

科学小说起源并发展于19世纪,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科学小说的写作活动主要依据科学原理和事实实验,作家以此为创作基础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了适当的想象加工。英国作家迈克尔·科迪的《基因传奇》是一部典型的科学小说,小说将生物基因实验室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的“圣地”为空间背景,以想象中的2002年为时间背景,作者迈克尔·科迪对现实世界中基因生物科学为科学理论基础,加以大胆合理的想象,在小说作品中汤姆·卡特博士代表科学技术,神秘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代表宗教,小说集中展示了科学家与宗教团体、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与之间的各种纠葛、矛盾。

一、《基因传奇》中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

作为科学小说,《基因传奇》在作品内容中侧重于表述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基因传奇》中,作者迈克尔·科迪使科学与艺术、现象与事物本质得到统一,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巧妙构思,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科学技术是要对人类更好地生存、生活、发展做出贡献和影响的。也就是说作者迈克尔·科迪想要通过小说《基因传奇》来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神的权威,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在小说《基因传奇》中,科学无论对于是汤姆·卡特博士,还是对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而言都只是一个服务于人类的辅助工具,博士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找到完美的抗癌基因以拯救小霍利,而宗教组织则希望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找到拥有基督基因的人,找到新基督,使基督二次降临人间,这都体现了作者迈克尔·科迪所要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一切“以人为本”。又例如在小说《基因传奇》中,玛丽亚在临死前终于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曾经作为杀手的她不会“爱”、不会“尊重”。纵观历史发展,无论是殖民主义还是霸权主义;无论是种族歧视还是宗教排外,都与作品中的玛丽亚无异,作者迈克尔·科迪借助玛丽亚这一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观点,即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只有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援才可以更好地共同发展。

二、《基因传奇》中有关“科学与宗教”的思考

在小说《基因传奇》中,作者不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合理的想象,表达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更在作品中对于科学与伦理,科学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作为科学小说,作者迈克尔·科迪并没有将科学与宗教的矛盾、冲突强烈地表现在小说《基因传奇》中,而是巧妙地为二者安排了一次短暂的结盟。博士希望借助宗教组织找到可以抗癌的完美的基因拥有者,宗教组织也希望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找到证实转世基督的存在。在结盟的过程中,科学精英震撼于基督基因的存在,宗教组织吃惊于科学技术的精准、迅速,于是双方都开始重新互相审视。作者迈克尔·科迪为了表现人文主义中科学与宗教密切复杂的关系,甚至在科技精英中,将绝顶“黑客”设定为虔诚、正统的基督教信,而基督基原教旨主义组织中也出现了赫利克特之类的相信科学技术的基督教徒。“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基因传奇》中相互交缠,迈克尔·科迪在描述科技发展的同时丝毫没有诋毁,甚至在小说的最后,玛丽亚因为缺少“爱”没有成为真正的基督,汤姆博士却因注射了上帝完美的基因而成功拯救了小霍利,甚至有读者认为,虽然作者并没有对已经死去的玛丽亚进行过多的描述,但人们隐约觉得在不久的将来,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会再一次与博士等人合作,利用科学技术将玛丽亚复活。作者迈克尔·科迪所以如此巧妙的安排旨在说明,在人文主义中,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无论是理智还是感性,都该“以人为本”,服务于人。

综上所述,《基因传奇》所以受到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好评、赞誉,其原因在于,小说《传奇基因》不但是一部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预言式科学小说,更是一部阐述“平等、自由、尊重”的人文主义的寓言式文学作品。无论是在作品本身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还是在主题选定、主旨表达方面,迈克尔·科迪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为我国科学小说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迈克尔·科迪.基因传奇.译林出版社,2000.1

科技展望论文篇10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52―06

引言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推动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1]。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具体体现为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媒体使用技能水平与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然而,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全面、有效地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仍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2]。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中小学教师(包括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重点调查了在职中小学教师与本科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4]。从2009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中全日制教育类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既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又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师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未来的专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课题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文主要指向了解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新生力量――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现有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现状与发展期望,并探讨相关培养对策。

一调研内容与方法

为了对比研究的需要,本次调研仍然遵循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沿用前期研究成果的调研设计思路[3],以2004年底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为参照,按《标准》中界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层面划分以下调查项目:

(1)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对应《标准》中的“意识与态度”层面)

(2)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水平现状(对应《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层面)

(3)全日制教育硕士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现状(对应《标准》中的“应用与创新”层面)

(4)全日制教育硕士对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期望

调研实施主要利用依据上述调研项目自制的问卷。由于在课题整体设计中主要关注如何在一个具体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环境下通过构建基于网络支持的,由职前中小学教师(包括本科师范生与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职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相关支持人员(如高师院校的学科教法老师、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管理人员)等成员构成的实践共同体以支持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5],因此有必要进行对比调查与研究(比如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之间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后期实证研究的针对性与可行性,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设计中,只选择了东北师范大学一个具体化的实证研究环境。在本次调查中面向东北师范大学非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共7个专业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一方面,问卷进行了多次试用与修正,可以保证问卷本身的效度与信度;另一方面,调查对象都参加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40学时)的学习,对调查问卷中涉及的术语与各个问题有着基本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可以保证问卷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所有问卷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文中的条形图由excel进行处理。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与态度状况

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98.4%)全日制教育硕士都认为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92.4%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认为教育技术在自己将来所授学科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95.3%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表明在自己未来的教师生涯中会时常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但是,有24.2%全日制教育硕士明确表明自己并没有主动学习、应用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意识。可见,虽然绝大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够意识到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育技术学习、应用意识水平方面有待提高。

2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状况

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媒体使用的技能、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技能。

(1)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途径

如表1所示,除了选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外,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通过查阅网络、看书等方式自学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或者选修本专业提供的相关选修课程,但在整体上,全日制教育硕士发展教育技术能力途径比较单一,分散性比较大,缺乏系统的规划与支持。

除了集中在课堂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之外,全日制教育硕士每周课外自主学习教育技术的时间如图1如所示,可见大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课外学习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时间非常有限。

图2所示是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因素,其中“缺乏专业指导”是最为突出的因素,其次是“缺乏时间”。

(2)教学设计技能水平

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及专家论述[6],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将教学设计技能划分为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案编写等七个评价维度[3]。

如表2所示,教学设计各个评价维度“非常熟练”与“熟练”比率之和都没有超过50%,可见一半以上全日制教育硕士并不能熟练完成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尤其是在学习者分析与教学评价设计两个环节,绝大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技能水平较低。

(3)教学媒体应用技能现状

依据媒体在交互性、信息表达方式的区别将教学媒体划分为传统教学媒体(粉笔+黑板、实体模型、挂图等)、常规电教媒体(录音机、电视、光学投影仪等)、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络等四种类型[3]。

如表3所示,绝大数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够熟练地使用传统教学媒体,一半左右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够熟练使用常规电教媒体、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络。可见还有众多全日制教育硕士对常规电教媒体以及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4)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技能现状

本次调研主要调查全日制教育硕士应用各种常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的技能。

如表4,约70%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够熟练地制作powerpoint课件,而绝大数全日制教育硕士都不会制作Flash、authorware等多媒体课件,也不具备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视频课件、使用网页制作工具开发网络课程的技能。可见整体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水平还比较低。

3全日制教育硕士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现状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读教育硕士,他们在硕士期间还没有参加教育实习,另外,调研数据表明,25.8%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在本科期间也没有参加过教育实习,没有实际教学经验,因此对“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调研主要基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对自身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同时考查其是否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

(1)全日制教育硕士对自身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

当问及“自身现有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能否满足将来实际教学需要”时,仅有7.7%全日制教育硕士认为“完全能够满足”;23.1%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认为“基本能够满足”;54.7%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认为“与实际的教学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14.5%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认为“与实际的教学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可见绝大多数全日制教育技术硕士在教育技术应用实践方面还有欠缺。

(2)全日制教育硕士对各种影响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的重要程度的评价。

如表5所示,虽然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而且对“教学设计”因素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对其它三种因素的认识并不充分,具体体现在各种因素“非常重要”的比率偏低。

4全日制教育硕士对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期望

(1)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期望

37%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表明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水平;69.3%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接受教学媒体使用方面的训练;74.8%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表明迫切需要加强对教学课件制作技能方面的学习;65.4%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表明自己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资源收集与处理方面的技能。

(2)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资源期望

97.6%的全日制教育硕士都期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教育技术的资源及相关支持。如图3所示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对各种教育技术学习资源的期望,可以看出全日制教育硕士主要期望学校能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技术实践类学习资源。

(3)对人力支持方面的期望。

人力支持方面,52%全日制教育硕士期望得到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的支持;54.4%全日制教育硕士期望本专业有较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专业教师能够提供支持;18.4%全日制教育硕士期望与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合作交流以便获得相关支持;36.8%全日制教育硕士期望得到教育技术能力较强的一线中小学学科教师的支持。

(4)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期望。

如图4所示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期望,由于平时其它课程学习时间十分紧张,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并不期望增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时间,但是期望在现有课时中安排专门的实践时间,同时提供相应的实践环境;期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与自己所学学科更为紧密,期望可以建立网络学习平台,提供更多的课外学习资源。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建议

调研表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途径单一;绝大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较强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但整体上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准备不够充分,多数学生无论是在对现代信息化教学媒体使用方面还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都还有较大欠缺,对影响教育技术应用实效的各种因素的认识也不够充分,缺乏教育技术应用实践能力;多数全日制教育硕士期望加强教育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并为其提供具有实用性的教育技术学习资源及相关人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本文基于课题整体设计,尤其是为了对比研究的需要,只选择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调研对象,由此势必影响到调研结论的可推广程度。所以本文并不指向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对策,而是仅结合此次个案性调研结果,从高师院校如何加强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力度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系统规划――拓展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

发展途径单一、缺乏系统的支持体系是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能力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存在学制短、课程集中、时间紧等条件的限制,高师院校有必要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做出系统的规划,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提供多种途径:一是充分利用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推荐一些适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选修课,使其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二是在各专业内提供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教育技术类课程,或者在专业课程中重视与教育技术应用相关的教学内容安排,让其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学习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三是可以提供教育技术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便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与学习时间;四是尽可能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体验教育技术、讨论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的机会。比如,可以通过在大学内举办教育技术相关讲座、学术报告、技能类短期培训班、开设教育技术网络讨论区等多种方式,使全日制教育硕士深入了解、思考教育技术应用相关问题;可以举办教育技术应用相关的比赛、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与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更多教育技术学习机会。

2注重实践――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教育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育技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比如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媒体应用、网络教学资源获取、设计与开发等具有实践特性的课程替代通识类《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并提供实践教学环境;二是重视教育技术的学科应用特点,在本学科加强教育技术实践类课程与资源建设,鼓励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与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协同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课程,使之在教育技术应用中更多地考虑学科的实际需要与特点,在学科教学中更科学、合理地应用教育技术;三是要重视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比如要像面对本科师范生一样规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训练过程,可以通过微格教学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多种方式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的机会。

3资源保障――加强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资源建设

信息化学习资源主要是指基于网络传输与共享的数学化学习资源。在学校环境下,可以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来支持“混合学习”,以便有效地整合学生的课前、课中与课后学习环节,支持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7]。调研表明,绝大多数(80.3%)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上网条件,但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资源不但可以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也可以为其提供更为开放的、灵活的学习环境,为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协作学习提供便利,为教育技术学习提供长效支持。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资源建设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面向具体学科的教育技术资源的建设、关注对已有教师教育技术项目资源的利用。比如,关注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资源的建设,让全日制教育硕士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观摩、分析、研讨,来反思教育技术应用策略、提高自身在教育技术实际应用方面的决策能力与行动能力;在提供拓展学习资源方面也要考虑学科特点,比如,可以为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学生推荐虚拟实验室相关的教学软件;为数学专业学生推荐几何画板等软件。关注对当前我国已有的教师教育技术项目资源的利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专门的教师教育技术项目资源;二是关注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中教育技术相关资源的应用。例如,“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国内专门的教师教育技术项目,完全基于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把握,建有系统的教材与相关培训资源。另外一个颇受关注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虽然这些培训项目都是针对在职中小学教师,但也正是因为其针对在职中小学教师,所以这些项目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小学实际的教育技术应用需要。另一方面,该类项目多为集中式、短期型培训项目,因此培训资源系统性强、内容含量大、信息化程度高,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全日制教育硕士提供比较丰富的教育技术能力学习资源。

四结束语

由于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当前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关注相应地也比较少。本文基于现状调查与分析,提议通过加强系统规划、重视实践环境与信息化培养资源建设来进一步推进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虽然由于样本选择上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文结论与建议的可推广价值,但还是期望可以为关注职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在将来的研究中,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将进一步在实证层面对所提议的对策进行应用与优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eB/oL].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6.

[3]郑燕林,李卢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10):85-91.

[4]郑燕林,李卢一.师范专业实习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11-15.

[5]郑燕林,李卢一.“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的概念框架:目标、构成、特征与培育[J].远程教育杂志,2011,(2):44-49.

[6]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7]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混合型-探究式”本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3):50-54.

aninvestigationofFull-timeeducationpostgraduates’educationaltechnologyability

ZHenGYan-lin1LiLu-yi2

(1.SchoolofComputerScience&informationtechnology,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117,China;2.SchoolofeducationScience,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

abstract:thisstudyinvestigatesfull-timeeducationpostgraduates’educationaltechnologyabilityandfindsthatmostofthesurveyobjectshavehighconsciousnessbutlackreadinessandexperiencesontheapplicationofeducationaltechnology.mostofthemexpectpracticeteachingandvarioussupportresourcesintermsof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altechnologycompetency.Basedonproblemanalysis,thisstudyfurtherproposessomecountermeasureforthecultivationoffull-timeeducationpostgraduates’educationaltechnologyability,includingsystematicplanning,practicetraining,andresourceprovision.

Keywords:full-timeeducationpostgraduates;educationalcompetency;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