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练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7:45

气功练习篇1

初练健身气功时,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我睡眠不好导致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很难集中,加之才开始习练时腰、腿、脚浑身上下都疼痛不已,几次想放弃,于是老师又告诉我:这是练气功每个人必须要走的过程,只要你坚持一段时间,身上的气血通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习练,我先后学会了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功法、八段锦,慢慢的,我感觉我的身体起了微微的变化,身上的疼痛感消失了,饭量增加了,精神状态好了许多,最重要的是我的睡眠|量得到了改善,从以前的睡不着到现在的安然入睡,从此我更加坚定我练习的信心。

从开始的接触到后来的习练,我对健身气功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始在网上查阅大量关于健身气功的文章,总结出了两条:

一、习练气功将人们的“精、气、神”融为到了一体,达到疏筋活络,气血畅通,精神饱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二、提高思维能力,修身养性,改善情绪,增强自信,陶冶情操,身心愉悦。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如今,我不但习练健身气功,还打打太极、跳跳舞,休息之余,我还把旺盛的精力用来学习写作,健身气功使我思维宽广,笔下开花,现在我正在学习五禽戏,为了方便我和更多朋友的学习,我把学习五禽戏的过程和好处用诗歌的形式写了出来:

习练五禽戏

晨风拂面阳光照/小鸟啼叫人欢笑/清晨大家聚一起/共同来练五禽戏/先放松,再呼吸/身心状态调均匀/随着音乐节奏起/气功练习就开始

虎/猛虎下山不可挡/刚柔相济威力强/虎视耽耽抖威风/益精强腰肾健康

鹿/姿态舒展仰脖傲/步步轻盈身飘渺/俯身蹦跳姿优美/伸展h骨体形娇

熊/慢慢起手双臂高/摸仿熊步晃动腰/步撼抗推挤/增强脾胃抗衰老

猿/猿猴聪明又敏捷/攀树摘桃多活跃/肢体灵活脑发达/练了头清眼不花

气功练习篇2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学习实践,从声乐心里学﹑形体美学以及音乐气功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来说明在琴房的必要练习对舞台表演的重要意义。琴房是学生练习表演技能的场所,舞台是学生展示自己技能水平的平台,从琴房走向舞台是表演专业学生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由此在走向舞台以前,琴房的一些必要的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前言

琴房的实践练习应该是一种综合、多方位的练习,是一种包括歌唱技巧﹑声乐心理学﹑形体美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练习,这样才能在走向舞台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在专业的音乐表演教学中,由于老师偏重于对学生专业技巧的高要求,所以一些学生大都在琴房里只顾练习自己的歌唱技巧,他们在做这些练习的时候,往往为了寻求高位置而忽略了自己的体态和面部表情,由于为自己唱不了高音而心急气燥,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心里障碍,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我们今后的舞台表演。

一﹑琴房设施的硬件要求

琴房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应该是学校硬件投资最多的地方,一个琴房内部应该有一个音律准确的钢琴,这个钢琴应该每三个月调一次音,还应有一面镜子,用于使学生在歌唱的同时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琴房的内壁应该装上隔音板,这是至关重要的,没有隔音板,学生在唱歌的时候听到更多的是自己声音在房间里产生的共鸣,而不是他本身靠身体内部管道而产生的共鸣,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错觉,认为他们的声音很厚很响亮了,殊不知那不是他们真正的声音,当走上舞台时,他们都声音弊端就暴露无遗了,另外没有隔音板还影响他们的音准,很多学生音准错误就是由于长时间在无隔音板的琴房练声的缘故。有了完备的琴房硬件设施,学生在练习歌唱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好的起点,就不易犯以上类似的错误。

二﹑如何解决在歌唱表演中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演唱时发生心理﹑生理﹑技能控制障碍者,大都是在平常的琴房练习时没有将舞台和舞台上的演唱联系起来认识﹑把握来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对音乐会演唱所需要的心理激活水平和控制能力缺乏必要的准备,以及对舞台上下两种场信息强度﹑方式变化的不同之处没有针对性的去适应。当走上舞台的瞬间,面对众多观众和灯光的刺激下,产生精神上﹑情绪上的不适,从而造成心理﹑生理﹑技能控制系统失控,严重者可能使演唱中断。由此可见,在平常的琴房训练中,对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有了健康﹑自信的歌唱心理,才能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歌喉。

健康﹑自信的歌唱心理不是一朝一暮就形成的,它是在不断的声乐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在走上舞台以前,歌唱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琴房度过的,因此在琴房的学习训练中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在这种严格要求的指导下,经过日积月累慢慢才能形成一种正确的歌唱表演心理。首先不应在琴房瞎唱或者盲目追求高音,因为歌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演唱活动,不要不用脑子思考而一味的瞎唱。

其次,不要盲目的追求高音,不要为了唱高音而唱高音,歌唱音域的拓宽是个渐进的过程,当你的技巧达不到一定高度,那你是唱不了高音的,即使唱上去了,质量也不高,难听刺耳,与其嘶声力竭的去喊高音还不如认真塌实的把中声区唱好了,有了中声区坚实的基础,高音才有唱好的可能,沙涛教授曾说:“声乐音域的拓展,就像盖楼梯台阶一样,得沿着台阶一级一级盖,前一个台阶是在后一个台阶把它抬起来的,只有它们彼此相连,一个垒一个才能盖的更高”。唱歌也同样如此,要在把C2唱好的情况下再去唱﹟C2,在﹟C2的歌唱基础上再去唱D2,以此类推来拓宽音域,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是在不断进步,就会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就很好的消除某些学生在唱高音时的心理恐慌感。

三﹑音乐气功学在琴房歌唱练习中的引入

气功与音乐表演看来各有其旨,但实际则有相同之处,气功中的“意”与歌唱表演中的“神”同属于人的精神,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气”又是和“意”“神”不可分离并使歌唱表演的“形﹑声”雄浑﹑协调的物质手段。气功中要求“气”通诸穴,无滞无促;歌唱表演中同样强调运气平畅﹑豁然通达。“律调而声不从,气之病也”。可见气在歌唱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气功中讲求“心法”和“息法”的对立统一。“心法”是探讨人意识对情绪﹑思想的控制方法。“息法”是研究通过意念导引,使元气运行,呼吸无阻的控制方法。两法融合一体,便形成“外动内静”的特殊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讲,恰好与“松弛中的激动”“平静中的紧张”相吻合。“心法”与演唱者的情绪﹑精神有关;“息法”与演唱者的呼吸﹑气息相连。用气功中的“心﹑息”两法,能消除演唱时波动的情绪和紊乱的呼吸,很见效果。

四﹑形体动作的美学要求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无论演员自身或是角色的创造,都对形体动作有美的要求。

形体动作的造型美是要求演员无论是自身或是进入角色创造的动作都富有一种美感,这种造型美的体现是根据内容与情节表达的需要,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实现的,是需要在平常的歌唱练习时,不断调整自己的体态以及表情,使其达到体形美﹑体态美﹑风度仪表美﹑性格气质美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气功练习篇3

关键词习练情况健身气功江苏地区调查研究 健身气功作为一项群众体育项目,其形式多样,动作简单、柔和舒缓,功效显著,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习练者通过健身气功的锻炼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因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众多的锻炼人群,尤其受到中老年群众的喜爱。推广健身气功不仅是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举措,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对江苏地区不同年龄层人群健身气功习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健身气功更好地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江苏地区不同年龄层人群健身气功习练者。样本的分布:南京市200人,徐州市20¨0人,苏州市200人,扬州市200人,南通市200人,宿迁市200人。调研地点既有苏北地区城市,也有苏南地区城市,既有省内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又有省内西部内陆地区城市,样本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1.2研究方法

共发放调研问卷1200份,应答返回数为:南京16l份,徐州200份,苏州125份,扬州186份,南通128份,宿迁159份,共回收959份。研究有效回收率为79.92%,能够满足调查需要。研究时间为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的问卷主要包括基本信息部分、健身相关问题和健身气功相关问题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基本结果和初步分析陈如下述。

2.1基本信息此次调查问卷的男性有359人,女性有597人,未应答3人。江苏地区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以女性居多,男女比约为1:1.6。年龄层分布20岁以下有3人,21~30岁有55人,31~40岁有68人,41~50岁有166人,51~60岁有351人,61~70岁有230人,71~80岁有67人,80岁以上有7人,未应答12人。41~50岁、51~60岁、61~70岁年龄段的习练者分别占到17.31%,36.60%,23.99%,合计占到研究总体的77.90%。反应出江苏地区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以41-70岁中老年人群为主。其中常住人口有827人,暂住人口有2人,未应答130人。常住人口占86.24%反应江苏地区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以常住人群为主,提示健身气功习练内在要求的主体是居住环境相对较为稳定的人群。民族比例为汉族945人,回族13人,满族1人,蒙古族、藏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o人,其他人0人,未应答7人。在各地的调查中汉族人占98.54%,回族人群占1.36%,满族人群占0.11%,提示江苏地区为非少数民族区域,健身气功习练的主体仍是汉族居民。婚姻状况调查显示,未婚55人,已婚809人,离婚6人.丧偶30人,未应答59人。江苏地区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中已婚的习练者占84.36%,未婚者占5.74%,离婚者占0.63%,丧偶者占3.13%,反映了练习健身气功的人群以已婚者为主,提示与年龄层有相关性,年龄较低患者较少,多属未婚,年龄过大患者也较少,丧偶情况较为常见。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78人,大中专189人,高中245人,初中278人,小学88人,文盲9例,未应答72人。习练人群中以高中、初中学历最多,分别占到25.55%和28.99%,提示习练健身气功需要必要的理论及理解能力。并与年龄层相关性较大,在主流年龄层的习练者,因为相应历史和教育问题,导致目前习练者的主要学历层次不高。生理信息波动范围主要有:身高波动范围为:150cm~183cm;体重波动范围为:45kg~130kg;收缩压波动范围为:90mmHg~170mmHg,舒张压波动范围为:60mmHg-135mmHg。江苏地区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身高的均数与差值为(166.5+16.5)cm,体重的均数与差值为(87.5~42.5)kg,收缩压的均数与差值为(130-+40)mmHg,舒张压的均数与差值为(97.5±37.5)mmHg。提示江苏地区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的平均体重超标,平均血压接近高血压临界值。既往罹患疾病情况(见表1)中,失眠146人,糖尿病80人,冠心病54人,高血压271人,肿瘤14人,脑卒中1人,其他43人,未应答350人。兼发疾病包括肺心病,胃病,小脑脑血栓,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高血压、失眠、糖尿病为江苏地区人群高发疾病.分别为28.26%、15.23%、8.35%。其发病原因与江苏地区平均生理水平成正相关。

2.2健身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的健身相关问题主要包括每日锻炼身体时间和锻炼身体方式等两个方面。每日锻炼时间(见表2)小于1小时68人,l小时300人,2小时467人,3小时90人,大于3小时24人,未应答10人。选择每天锻炼时间在1-2小时的接近80%,提示1-2小时的运动强度是接受度较高的,同时也是平均个人所能够支出的。锻炼身体方式主要有:散步、慢走、快走、跑步、跳舞、武术、游泳、篮球、足球、健身球、太极拳、虚灵功、六字诀、健身气功。本项与年龄层有较大相关性,中老年人由于体能和运动能力限制,多选择一些运动幅度和强度较小的运动形式。同时,从描述结果来看.主要的运动也集中在一些对场地要求和经济要求不高的项目上。

2.3健身气功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的健身气功相关部分部分主要包括气功选用、功法选择、选择原因、气功锻炼年数、健身气功科学性、认为健身气功不科学的原因、选择健身气功的目的、选择健身气功的目达成度、练功地点、练功时间、练功方式、学习方式、练习功法数、六字诀内容、了解程度、六字诀的具体内容、选择六字诀功法的原因等十六个方而。选择气功功法锻炼身体有740人,不选用气功功法锻炼身体有106人,未应答113人。选择健身气功锻炼身体的占77.17%,提示主要与近年来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宣传有关。功法选择(见表3)六字诀469人,八段锦346人.五禽戏333人.易筋经290人,其他61

人,未应答13人。对于其他功法的描述主要有:行步、太极、一指禅、虚灵功、真气运行法。此项调查四种健身气功功法习练情况基本相当,且题型为复选题,故多数习练者有四种功法同习的经历。而这其中六字诀所占比例稍高,提示与其难易程度相关。而对于其他功法的描述,则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健身气功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选择原因主要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防病治病,易学好练,舒展筋骨,见效快,动作简单,练习方便,科学,安全可靠,不受场地限制,正规等等。此项凋研对象的描述主要体现了习练气功者的心理状态和主要日的。多数人习练气功主要是为了保健防病,其次是因为气功锻炼方式、习练难度、场地要求不高而易于接受。气功锻炼年数(见表4)在1年以内的有123人,在l~2年的有267人,在2-3年的有240人,在3~4年的有120人,在4年以上的有161人,未应答的有48人。气功锻炼在1-3年的人群占到半数以上,这与近年来气功的正本清源以及重新界定健身气功等相关因素有关联。

对健身气功科学性的认同上,认为科学的有798人,认为有一点的有111人,认为不科学的有8人,未应答42人。对于健身气功持肯定态度的占绝大多数,但仍有11.58%选择有一点科学,反映出健身气功的科学性科普宣传还有所欠缺。对于认为健身气功不科学的原因,调研对象的描述结果统一未应答。陔项为延续选项,由于前项绝大多数人选择科学或有一点科学,则选择不科学的人群比重较少,可能出现统一不应答情况。选择健身气功的目的(见表5)为了强身健体的有700人,治疗疾病的有234人,其他的有25人,未应答的有29人。决大多数人选择健身气功的目的均是强身健体,部分是治疗疾病。提示目前大部分习练者对健身气功的保健作用较为明确,但对其治疗疾病的作用并不十分明确。

选择健身气功的目达成度结果为:是820人,否59人,未应答80人。此项调研85.50%的习练者选择达成锻炼目的,反映出健身气功教学和习练过程基本达到要求,并提示习练者对健身气功的存在目的性要求。练功地点选择在公园589人,广场空地431人,办公室或居室58人,未应答20人。选择练功地点在公园或广场者占到绝大多数,反映出在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多数人认同室外环境,并提示习练者对健身气功的存在外环境要求。练功时间选择在早晨788人,中午12人,下午38人,晚上153人,未应答28人。习练者中82.17%选择在早晨练功,与传统晨练习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晨起空气质量较好,利于气功习练相关。练功方式选择独自240人,结伴78人,团体580人,其他1人,未应答60人。练功方式中60.48%选择团体练功,提示与相互学习、交流心得、督促坚持等学习练功心理有关。学习方式中,健身气功的学习是通过通过气功师传授589人,集体习练中学习394人,看光碟或看书47人,其他途径14人,未应答49人。健身气功的学习方式,通过气功师传授占61.42%,主要与健身气功采用的推广方式有关;集体习练中学习占41.08%。与健身气功习练方式多数人选择团体相关。练习功法数中,练习过一种功法的有374人,练习过两种功法的有162人,练习过三种功法的有149人,练习过四种功法的有208人,未应答有66人。练习过一种功法占38.99%,提示习练健身气功其中一种功法相对较容易掌握;练习过四种功法占21.69%,也反映出健身气功四种功法全部习练也并非难度很高。六字诀内容了解程度上,表示了解的有706人,不了解的有210人,未应答43人。73.62%选择了解六字诀内容,反映其宣传普及度较高且内容易于掌握。对于六字诀的具体内容,调研对象的描述主要有:嘘呵呼丝吹唏;呼吸吐纳为主,辅以肚脐为中心的升降开合运动;呼吸吐纳为主。应答结果反映习练者对于六字诀核心内容和操作要领基本掌握,但仍缺乏全面认识。选择六字诀功法的原因(见表6)主要为简单易学697人,方便练习528人,经济115人,快速收效192人,未应答160人。认同六字诀功法简单易学、方便练习、快速收效的分别占到72.68%、55.06%、20.02%,这与六字诀功法的自身特点有关,也反映出健身气功习练者对健身气功的普遍内在要求。

3 讨论

健身气功主要是指以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为主体的四种功法。该四种功法是我国所独有的传统养生保健气功,是民族体育的瑰宝,能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有增强体质、祛病延年之功效。习练健身气功不但可以达到传统的强身健体、保健延寿的目的,同时对于众多疾病能够起到治疗改善的作用。健身气功本质上具有现代医学所倡导预防医学概念的一、二、三级预防和临床医学的治疗相结合的作用。因此,随着预防医学概念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医学的不断发展,今后普及推广健身气功,提高全民体质,积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生将是今后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趋势。

本次研究提示江苏地区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基本是女性居多,以41~70岁中老年人群为主,常住人口占86.24%,习练的主体仍是汉族居民,以已婚者为主,与年龄层有相关性,文化程度多为高、初中学历,也与年龄层相关。身高平均为166.5cm,体重平均为87.5kg,收缩压平均为130mmHg,舒张压平均为97.5mmHg,高血压、失眠、糖尿病为江苏人群地区高发疾病。对于健身的需求,一般1~2小时的运动强度是接受度较高。中老年人由于体能和运动能力限制,多选择一些运动幅度和强度较小的运动形式。同时,主要的运动也集中在一些对场地要求和经济要求不高的项目上。

气功练习篇4

一、内功

内功是一门控制精神意识,调和脏腑经络,辅以呼吸、按摩和动作,依循阴阳五行的自然法则,达到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内在功夫。在内功的修养方面,仙家偏重于养气结丹,武家偏重于运使应用,然殊途同归,洪家不少前辈因此参禅得悟而成为佛门高僧。

人到中年后,力气渐衰,一场练习下来,往往觉得声嘶力竭,如果不懂得养生之道,而强行努气使力,其结果只会使自家身体落下暗疾,到了晚年时痛苦不堪,因此养生之道也是武家不可不修的功课。

洪家拳的内功修养以“生、养、运、用”四字为法则。

1.生

生,是指人体内真气的生长。

大凡走阳刚路线的拳术,都极为损耗真气,尤其是易损耗人体的阴气,导致练习者阳盛阴衰,虚火上升,口舌生疮,严重者甚至引发鼻咽癌等疾患。(编者注:周先生果然见解不凡,一语道出“走阳刚路线拳术”的弊病。不知邱建国先生英年早逝是否与此有关?)只有懂得调和阴阳,补充真气,才是正确的练武之道,能够通过武术锻炼达到健康长寿。

真气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真气,仙家称为元阳,是在生命孕育过程中秉受于父母而得,离开母体后,不再生长,因此要倍加爱护;后天真气,中医称为营卫之气,得水谷精华运化而生,只要脾胃健康,食物营养丰富,是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的。

后天真气生长的要诀有二:(1)健脾开胃,(2)均衡饮食。

健脾开胃的方法,以腹部按摩最为简单实用,操作方法如下:男性以右手按住胃部中心,以其作为圆心,顺时针方向打圈按摩,圆圈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摩36圈。然后换左手,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转36圈。闲时经常按摩,不限时间,以腹部暖热为度。女性的操作方法与男性相反,左手逆时针转大,右手顺时针转小。

均衡饮食就是要合理膳食,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俗语“穷文富武”就是这个道理。饮用水以井水和山泉水等阴性水为佳,能补充阴气,抑制阳气,达至阴阳平衡。忌食白萝卜、番薯等下气的食物。

2.养

养,指养护人体内的真气。

人的身体具有自我调节的神奇机能,当后天真气产生后,会被分配到身体各处营养脏腑经络,护卫筋肌。养护真气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先天的元阳,减少它的损耗,促进后天真气在脏腑经络和筋肌之间畅通运行。

洪家拳养护真气的内功称作“自然功”,意思是让真气在身体内按其既定的运行模式自然运行,不加任何意念导引。不与呼吸配合,不强为,不无为,一念系在下丹田处,若有若无,收摄心猿意马,任由自然而为。

练功时,取单盘坐或双盘坐,腰身挺直,头顶悬起,舌尖轻顶上腭,双眼微闭成帘,留一线,眼观鼻,鼻观心,意念想在下丹田处,静听其中的消息。开始时,消息全无,修炼一定时间后,渐渐会觉有气动。这时不能以意念导引它,因为一着意,便不成养气,而成运使,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下丹田的这股气,凝聚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会沿着任脉缓慢向上行,再转入督脉一直下至尾闾,然后循原路返回丹田。开始时的真气是属于硬质的,用于打通任、督二脉,所到之处,如果有疾患,就会有反应。例如练习者患有慢性鼻咽炎,当真气通到鼻咽处,就会停留数日,练习时就会流鼻涕,等打通这个部位后,就不再流鼻涕了,慢性鼻咽炎也治好了。等到任、督二脉打通后,真气变成软质的、带有热力的、绵绵的、跳动的,练功时循任、督二脉跳动行走,至尾闾处再原路折返,回落到下丹田。

在软质真气运行时,不能突然停顿收功,必须等真气运行一周,回到下丹田处再收功。收功时,要做按摩保护先天真气。收功后,男性练习者以右手轻按肚脐眼,以此为圆心,顺时针方向由小圈转到大圈,共36转;再换左手,逆时针方向由大圈逐渐收至小圈,共36转。女性练习者相反。然后才可下地行走。

真气行走一周,四肢百骸轻松,体内经脉自然调匀,练习者自然精力充沛,行走时不觉自身重量,健步如飞。从手指甲处可以观察练功的进度,一旦打通任、督二脉,指甲会变得通透,在指甲的外缘部位会有一圈莹然的甲眉。

3.运

运,是指以意念引导真气在体内运行。

运行真气是应用真气的第一步功夫。自然功阶段的真气,移动是缓慢的,因此不能满足应用的要求。运气的目的就是要加快真气的运行,达到意到气随的程度,这样才能满足武术的需要。虽然运气导引已经向应用方向演变,但它还是具有养生意义的,因此导引的路线还是依循任、督二脉运行的。

练习运气导引,不拘站坐。以自然为度,腰身挺直,头顶起,双目平视,舌尖轻顶上腭,合口闭齿,轻轻提摄会阴。第一阶段先以意念导引真气从下丹田下达会阴,转上尾闾,再沿脊柱骨上达头顶百会,沿百会向下到山根、人中、承浆、天突、膻中,一直回落到下丹田。第二阶段配合呼吸,以鼻自然呼吸。一吸气时,真气由下丹田经会阴、尾闾沿脊柱骨透达头顶百会;一呼气时,真气由百会下到山根,经人中、承浆、天突、膻中回到下丹田。

收功时,将唾液鼓嗽36次,分3次咽下,以意念送达下丹田。收功后,要缓缓步行,全身放松,使气血自然恢复正常状态。练习运气导引,不可求速,也不可求多。初时运行以49周天起,逐渐增加,以108周天为度。配合呼吸也是如此,先以鼻吸口呼3次,排出浊气,然后闭口以鼻呼吸。

4.用

用,指真气的应用。

真气在武术方面的应用,是以意使气,以气使力,配合呼吸,动作内外合一,达到抗打击和增强劲力的目的。呼吸的配合,对真气的应用非常重要,而对呼吸的要求,是采用逆腹式呼吸,即吸气时收腹扩胸,呼气时下腹部(下丹田周围部位)鼓起。

应用真气的第一阶段是呼吸的锻炼。练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集中精神,循序渐进,采用逆腹式呼吸。练习时采用站桩式,两脚与肩同宽,配合动作。吸气时,双手上捧;呼气时,双掌下压。鼻吸口呼3次,排出体内的浊气。然后闭口采用鼻子呼吸。初练时,以49次呼吸起;每日增加1次呼吸,以108次呼吸止,不可以过度。

第二阶段可以选择练习金钟罩、铁布衫等硬功。由于练习硬功容易造成内伤,因此要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才可以练习。如果练习者未满18周岁,脏腑生长尚未完成,不能练习硬功,否则稍有不慎则为祸终生。

金钟罩的练习分为导引、排打、收罩门3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引是动作和呼吸配合,将真气导引至身体各个部位,共20个动作:

(1)吸水上提;(2)击水下沉;(3)太公钓鱼;(4)胸前抱球;(5)童子拜观音;(6)孔雀开屏;(7)力托千斤;(8)弓步推掌;(9)风摆荷叶;(10)翻江倒海;(11)笔架双峰;(12)推窗望月;(13)泰山压顶;(14)弓开满月;(15)围猎收网;(16)双桨分水;(17)双臂揽月;(18)倒栽杨柳;(19)立地金刚;(20)一飞冲天。

排打和收罩门是配合真气的运行,由轻渐重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拍打,增强抗打击的能力。排打的器具通常用布袋和木棰,开始练习排打时,布袋内装满绿豆,击打身体,然后根据不同阶段,布袋内容物易绿豆为小石子和铁砂,最后用木棰排打。由于面部的双颊、腋窝和会阴,这三个部位会有一个部位在最后真气无法到达,这就是金钟罩的罩门,是金钟罩的致命弱点。

二、外功

外功顾名思义就是一门以自身重量或辅助器械通过运动增加肌力的功夫。洪家拳最普遍的外功练习有爬杆、抱石鼓、举石担、舞石锁、戴铁环和穿铁鞋等。由于外功比内功容易修炼和见效快,对练习者的文化素养要求比较低,故洪家的草根阶层传人多数喜欢练习外功,只有少数文化素养比较高、家庭比较富有的传人才会内外兼修。

1.爬杆

青少年处在身体长高的阶段,举石担等重压型的练习不利于其生长,因此青少年练习洪家拳时,功力练习以爬杆为主。爬杆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既能锻炼四肢协调,又能锻炼手臂的力量,符合青少年身体生长的客观规律。

爬杆也很简单,选取竹青缜密、又长又直的老毛竹一根,竹头插入地下固定,竹尾靠在粗树杈上绑紧,整枝竹与地面垂直,爬杆的器具就做成了。

然后练习者沿着竹杆向上爬,开始时手脚并用,纯熟后只用双手交替上爬。爬杆有几个动作和花式,练习都不会感觉沉闷,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如果场地许可,多设立几条杆,多几组人同时练习,更加妙趣横生。

2.抱石鼓

过去的练武场,通常都会放置一些大小规格不一的石鼓。这些石鼓,平时既可坐人,练习时又是极好的练功器具。

抱石鼓常用竖抱和横抱(捧)两种方法:竖抱是用两手将石鼓环抱,鼓身竖直;横抱是两手将石鼓托抱,鼓身打横。两种方法分别练习两种不同的桥力,竖抱练内膀留桥之力气,实战时有一招“唐兵留客”作应敌之用;横抱练提桥之力气,实战时可用“双撞拳”和“双提日月”等招式应敌。

抱石鼓练挪马,是洪家极重要的练功方法,又称为活马石柱桩。八分马均匀横挪,俗称蟛蜞步。八分马挪成丁八马,马步挪成子午马,子午马又挪成八分马,左挪右挪反复练习,久之就可以练就铜桥铁马。

3.举石担

石担是两个磨盘圆形中间穿孔的石头,由一根老毛竹一头穿一个组成的练功器具。举石担是习武者最常使用的练功方法之一,但不适合少年习武者练习。

石担可以向上举,也可以向前举;既可以双手举,也可以单手举。单手举石担可以侧向上举,向前举,也可以将石担竖着向侧外举,还可以用背部舞花。总之,举石担也是有多种花式和动作的。

石担的另一个功用就是坚实桥手。双臂前伸作“双龙出海”式,置石担于两小臂上来回滚动,练习洪家三展手之法,使桥手逐渐坚实,也锻炼了手的承托能力。

4.舞石锁

石锁是用麻石(花岗石的一种)打造成古代门锁状的一种练功器具,舞石锁是习武者最常使用的练功方法之一,青少年习武者也可以练习。

舞石锁的花式有十多种,常用的有抛、举、舞花、脚挑起横肘接等动作,既可以单手舞,也可以双手双石锁共舞。

在洪家拳的外门功法里,石锁的另一种用途就是练习石柱桩,这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法之一。习武者先练四平大马,能够一次扎马半小时,为初步成功;再将各重50斤的一对石锁分别放在四平马的两边大腿上,能一次扎马半个小时,则石柱桩功成。但此方法不适合少年习武者练习。

5.戴铁环

铁环是用熟铁打造的类似玉手镯形状的铁圈,是洪家拳最常用的练功器具,不论男女老少,皆可使用。铁环的粗细、大小、数量又因各练习者的喜好而异。

戴铁环打拳的目的,是为了坚实桥手和增加桥手的承托力。戴着铁环打拳,本身极具威势,可以增加习武者的兴趣,特别是少年习武者,常戴铁环练五行拳,可以打开关节,令身体发育健康,体形优美。

6.穿铁鞋

铁鞋用熟铁打造,形状类似平时穿着的布鞋,只是加厚鞋底来增加重量,双脚可以套进去穿着,是洪家拳较常用的练功器具,但不适合少年习武者。

气功练习篇5

炮拳内气功法

炮拳内壮气功法,是以炼气为主,意气相随,内外合一,生成内力,可为以后修炼拳术功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习练本功法可让练习者三天就会形成气团,半个月丹田处及小腹部就可抗打,百日修成内气贯穿全身,不畏拳棍击打。

习练者双脚平行开立,距离略宽于肩,全身放松,自然站立,以鼻呼吸,舌顶上腭,双目微闭,吸入之气用意念引导气沉丹田。稍停,双手自然松活由身体两侧缓缓上托,掌心向上,升至头顶,两掌相对,掌距20公分左右。翻掌于体前缓缓下降至下丹田处,双掌重叠贴扣在丹田处,左掌在内,右掌在外。静立1分钟后,双腿屈膝下蹲呈马步式,在下蹲时吸气,站立时呼气,连续9次。注:升降时要缓慢,柔和,自然。下蹲九次后,站立,双手升至两乳之间(膻中穴)处,掌心向内成抱球状,双手指尖相距约10公分左右,双腿微屈,全身放松,意念专注,意感双手气感。注:呼气时双手向内吸,吸气时双手向外顶。如此练10分钟。稍停,步式不变,双手内翻,掌心向下,双手掌心斜相对,自然呼吸,意守下丹田。习练时间1小时左右。注:桩式要松紧适中,意感真气归于丹田。

收功:上式不变,双腿下蹲成马步,如上述连做九次。做完后,双臂打开由体侧上升降落于丹田处,双手左内右外重叠于丹田。3分钟后,轻睁双眼,揉按小腹左右转12圈后,即收功。

注:习练中,腹部有肠鸣和鼓胀之感,双手有烈强的气感,肩臂有酸胀、麻之感。习练10天后,可将下丹田的气团向中丹田升提,气升提上后要呼吸自然,保持气团不落;升提20分钟左右即可恢复气沉丹田。在升提气到中丹田时,两肋及胸膜有气冲痛感,属正常现象,可继续习练,这也是练好有威力的炮拳内气功法的重要之处。

炮拳赐烈硬拳功法

在内气功的补足下,可使硬拳功法增威提升。现介绍三种硬拳基本真实练法,无有半点夸张虚假,以便让习者练出真功。

俯卧撑拳:练法,双拳距离与肩同宽,以拳面抵地,双腿伸直并拢,用前脚掌(趾)着地,头、腰、胯与地面相平行。下颌内收,目视前方,双臂伸直,身体平直向上,做俯卧撑运动。做时要连贯协调,顺达灵活自然,不僵硬。向下俯卧时吸气,向上撑时呼气,每天早晚习练,在20分钟之内,不可过疲劳。习练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增加习功难度,如身穿沙衣或将脚位渐渐加高,并在身上适当放置石块、沙袋等重物习练,以增功力。

倒立硬拳:习者面对结实的墙壁站立,双手握拳,以拳面用力撑起身体成倒立状,双腿伸直并拢贴靠于墙壁上,肘、腕部要挺直,双拳心相对,拳距与肩同宽,腰胯部上拔挺,头略抬起,意守丹田,眼看地面。每次练5分钟左右,早晚习练。注:初练时,有头晕、眼花等现象,可用先下蹲后再缓慢站起,以逐渐适应即可,待有一定功力后再逐步增加难度。可在身上穿上有一定重量的沙衣和在手臂上绑上沙臂包,腿部位绑上沙绑袋,重量可由习者自定。并改用单臂独立倒撑,左右手可互换习练,也可双腿或臂做屈伸倒立撑拳或双脚离墙做无依扶倒立撑拳锻炼。注:在初倒立时,可让助手帮助扶助,以免习练者受伤。

硬拳击桩:选一碗口般粗细结实光滑的树木做桩或电线杆也可,在树桩上用柔软的棉纱布或海绵块捆缠在树桩上,厚度适宜,再用细线绳捆扎牢固。练者实战步立于桩前,以内壮丹田爆发劲击打木桩,可把树桩分上中下三段,如人一般,意感用硬拳猛击上段(肩、太阳等部位),中段(心、胸肋等部位),下段(腹裆、膝等部位),或用冲、摆、勾、劈等手法硬拳击打树桩,早晚习练。3个月后可逐渐去掉柔软物,继续习练。硬拳功已可碎石断砖,在实战搏杀中你已有了护身杀敌的坚硬锤头了。

气功练习篇6

一、纯阳九步行气法的功架――纯阳坐山式

纯阳九步行气法,属纯阳内功心法中的静功内运之法,其所采用的功架为纯阳坐山式。练习者可在练功前先选一高矮适宜的凳子或椅子(最好为木制的,练功者坐在上面,大腿能够与地面平行),端坐于凳子上,头要中正,虚领向上,下颏微内含,闭目垂帘,神光内收,舌抵上腭,含胸拔背,脊背自然竖直,松肩空腋,肘垂而悬,腕要坐,掌要含,指要舒,松腰,小腹放松回收,使头顶百会与海底会阴成一垂线,鼻尖、脐和丹田亦应在这条直线上;双手自然放在两膝上,掌心向下,五指向前自然分开,大拇指捏内侧膝眼处,两大腿与地面平行。两足平行,两膝与肩同宽,两脚要全脚掌着地。以上即为纯阳坐山式功架的要领,按上述要领坐好后,全身放松,意念进入恬淡虚无之境。

二、纯阳九步行气法

纯阳坐山式功架摆好,全身放松,意念进入恬淡虚无之境后,可按以下九步操练纯阳九步行气法。

纯阳行气第一步:此步行气亦名纯阳真气沐浴法、醍贯顶法。首先意念天地六合纯阳之真气从头顶百会穴缓缓注入整个头部,进而整个头部沐浴于纯阳真气之中,顿感混沌无我、醍贯顶,而后分四次行气。第一次行气,气行身体两侧,意念纯阳真气沿头部经颈部左右两侧,缓缓流向双肩,由双肩分成两股,向下流注沐浴。第一股沿双肩流注于两臂、两手掌(皮肤表层及内部深层均需流注沐浴),第二股沿双肩流注于身体左右两侧、两腿外侧,而后两股在膝部汇合,沿两小腿内外两侧,流注至双脚,注入地下。第二次行气,气行身体前侧,意念纯阳真气从面部缓缓流向颈前部,沿胸腹、会阴、两腿前侧,流注至双脚,注入地下。第三次行气,气行身体后侧,意念纯阳真气从头后部流下,经后颈部、背部、腰部、两腿后面至两脚,注入地下。

第四次行气,气行身体内部,意念纯阳真气从颅腔起,经口腔,沿中脉经五脏六腑,注入两腿内部,至双脚举,注入地下。按上述行气法,往复练习3-5次。练习纯熟后,一至四次行气之法应同时完成,不必再分四次行气。纯阳行气第一步练法共需练习一个月。

纯阳行气第二步:按纯阳行气第一步练满一个月后,即可进入纯阳行气第二步练习。两次练习第二步行气法之前,需先练第一步行气法,而后操练第二步行气法。意念离小腹要运处有一团球形白云缓缓飘荡,随鼻呼吸,自然向小腹部运动,若远若近,若即若离。

纯阳行气第三步:第二步行气功夫练习纯熟后,进入第三步行气练习。意念小腹丹田部位,有一透明的球状物体,不断吸取天地六合纯阳真气,并与体内纯阳真气合为一致,用神光(即意念与目光合为一致)观之,似看非看,似守非守。如此操练,小腹会渐有热感。待如火烧一般时,可进入纯阳气第四步练习。

纯阳行气第四步行气法,要首先意守下身(男是指,女是指),待下身有相当热感后,纯阳真气会自动向会阴穴转移(会阴穴在前后阴之间),如此即可进入纯阳行气第五步练习。

纯阳行气第五步行气法,要首先意守海底之会阴穴,待会阴穴有热感后,纯阳真气会自动流向尾闾处,如此,即可进入纯阳行气第六步练习。

纯阳行气第六步行气法,要首先意守谷道(即),待谷道有热感后,纯阳真气会自动流向关强穴,如此即可进入纯阳行气第七步练习。练习第六步行气法时,由于在意守谷道及纯阳真气流注灌通长强穴时,易发生漏气,故练习者须两臂略用力。

纯阳行气第七步行气法,要首先意守整个尾闾处,待整个尾闾处有热感后,纯阳真气会自动流向命门穴,如此即可进入纯阳行气第八步练习。

纯阳行气第八步行气法,意守之处为两肾、命门,待两肾及命门有火热感时,可进入第九步行气“火炼金丹”。

纯阳行气第九步“火炼金丹”。所谓的“火炼金丹”是古称,实际上是意念用命门之火,锻炼真精,化为纯阳真气,以结金丹。具体方法为:两手劳宫穴相对搓热,以两手劳宫穴上下摩擦两肾,以意义助纯阳之气结为金丹。

收功法:先意守下丹田片刻,而后将两手搓热,按摩头面部,由上而下按摩上身和四肢,而后两脚尖用力上翘,散步片刻即可。

三、注意事项:

气功练习篇7

【关键词】舌癌;语音功能;护理

舌癌是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舌癌患者术后可出现语音功能障碍。舌缺损修复的患者,一般在手术后10天左右开始语音功能训练[1],通过语音的康复训练,尽早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对29例舌癌术后患者进行语音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9例舌癌患者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3.17岁。24例患者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5例患者行舌癌原发灶切除。其中,10例患者行舌部分切除,19例患者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本组29例患者,5例术后15d可以表达词组,24例术后15d可以讲述句子,完成简单的交流与沟通。

2语音康复护理方法

2.1语音康复护理技巧

2.1.1加强心理护理本组29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语音不清,24例患者出现颜面改变,患者的言语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患者不愿与人沟通,显得心事重重。对此,我们详细讲解舌在语音功能中的作用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从而消除患者的顾虑。29例患者均愿意参加训练。

2.1.2训练前做好解释工作讲解训练的步骤、注意事项,使患者心中有数,消除紧张感,愉快地接受训练。

2.1.3语音康复训练从手术后l0天开始进行,每天下午4:00责任护士到患者床旁进行指导,每位患者每次训练15~20min,训练步骤由舌功能训练一双唇加压练习一舌尖前音练习一舌尖中音练习一舌尖后音练习一舌根音练习一短句、会话训练,并教会患者及家属自行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1.4对患者的训练效果及时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以鼓励,以增强患者训练的信心。

2.2主要训练方法

2.2.1舌功能训练(1)伸舌一缩舌练习:由快到慢,反复进行,以训练舌的灵活性,(2)顶舌练习:舌尖交替顶上下前牙内侧,增加舌尖的感觉和力度;(3)弹舌练习:用舌尖顶弹硬腭前部,发出(得得)声音,反复进行,以增加舌尖肌肉强度;(4)舌体在el腔内上下左右运动式旋转,以增加舌体的灵活性[2]。

2.2.2双唇加压练习深吸气双唇紧闭,屏气达到一定压力,突然爆发,气流冲出双唇,此时双唇应尽力阻止气流冲出。

2.2.3舌尖前音练习(平舌音,S-C-z)(1)“s”属送气擦音,唇形为展,上下牙对齐闭合,舌尖与下前牙形成缝隙,气流在阻碍部位蓄积气流(声门开放),除阻时,气流从缝隙摩擦而出成声;(2)“C”属送气塞擦音,舌尖抵住下前牙,气流在堵塞部位积蓄气流,屏气并保持压力,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形成缝隙(声门由开放到收小),较强气流从缝隙摩擦而成声;(3)“z”属不送气塞擦音。以送气音“C”为基础,加大塞与擦的噪音气压及屏气时产生的压力[2]。

2.2.4舌尖中音练习(t-d)(1)“t”属送气塞音。舌尖顶住上齿龈,气流到达堵塞部位后积蓄气流(声门开放),屏气并保持压力,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声门由开放到收小),较强气流从堵塞部位冲出而成声;(2)“d”属不送气塞音。成阻和持阻同上。

2.2.5舌尖后音练习(翘舌音sh-ch-zh)“sh”属松气擦音、“ch”属送气塞擦音、‘”属不送气塞擦音,三者发音部位基本相同,唇形为展,上下前牙对齐闭合,舌尖上举,抵住硬腭前部(“sh”舌尖与硬腭前部流有缝隙)[1]。

2.2.6舌根音(k-g)(1)“k”属送气塞音。舌根部隆起,抵住软腭,气流达到阻塞部位后蓄积(声门开放),屏气并保持压力,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声门由开放到缩小),较强气流冲出阻塞部位而成声;练习发“k”音时诱导患者做咯痰动作,体会舌根与软腭接触时摩擦的感觉,从而找准发音部位;(2)“g”属不送气塞音。成阻和持阻同上,除阻时阻塞部位破裂(声门关闭),较强气流从阻塞部位屏发而出成声[2]。

2.2.7短句、会话训练待患者能熟练、准确读出各种短句,即可进人会话训练。内容可选用诗词朗诵等,在读准每个音节基础上,语速由慢至快,逐步接近正常人,同时进行会话,增强口语交流能力。

3讨论

3.1语音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以消除患者的顾虑,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对达到预期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在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步骤,使患者逐步掌握训练方法,并督促患者坚持进行。

3.3语音康复训练应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本组10例行舌部分切除的患者对训练方法掌握较快,19例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的患者对舌功能的练习应用较慢。对此,责任护士耐心细致地讲解,反复地示范,使患者逐步掌握。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的患者应特别加强舌尖后音及舌根音的练习。

3.4正常情况下,舌具有发音、协助吞咽和清洁口腔功能。舌癌切除后,舌体的长度和宽度都较术前明显缩短,舌体的灵活性明显降低口腔内的空间发生了变化,部分靠舌体的活动而形成的发音,如舌尖音、卷舌音及舌背与软腭形成的语音等,因通过声门进入口腔的气流方向发生改变,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明显降低[1],甚至发生明显或严重异常。通过舌体在口腔内的上下运动及伸一缩舌训练可增加患者舌体的灵活性;顶舌练习增加舌尖的感觉力度,提高舌尖音的清晰度;弹舌练习增加肌肉强度,从而提高舌背与软腭形成的语音。

3.5本组包括舌部分切除、半舌切除和大半舌切除,舌缺损程度不等。许多研究表明,舌切除的范围与语音障碍程度间并无相关性[2]。本研究证实:舌癌术后的语言功能恢复与术后训练有密切关系。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缩短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舌癌目前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降低术后致残率成为后期康复工作的重要任务,而语音康复护理就是重要的环节,它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深远的意义。语音功能训练在舌癌术后康复护理中有重要价值。本组患者术后进行语音康复训练,收到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气功练习篇8

【关键词】武术自然天人合一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69-01

中国古典哲学讲究“天人之际”、“主客统一”。《老子》第42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出了宇宙生成论,体现了天人同源同构的思想。庄子认为:“人与天一也”,意为人与天本质上都是自然合一的,他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冥合境界。这些哲学思想把天、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即人与自然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武术顺应自然的思想基础“天人感应说”

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与人能产生相互的通感,关键在于人与天“以类合之”、“人副天数”。他说:“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也;外有四肢,副四时也”。所以,自然是个大宇宙,因“人副天数”,人体可视为“小宇宙”,只有“小宇宙”顺应大宇宙、主观顺应客观,才能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达到习武的目的。

武术中有些功法按自然界四季的变化练习。如流行在广东的“少林八卦五行功”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内五脏的变化,分别进行卧功、坐功、站功、走功的各种练习。春季主练肝功,使之有助于心;夏季主练心功,使之有助于脾胃;秋季主练胃脾功,使之有助于肝;冬季主练肺功,使之有助于肾。有些功夫按不同时辰练习,如梁山子午门功夫就是因在每天子时、午时练功而得名。因为人体元气24小时循经络运行一周,子、午时是元气运行的起始点,此时练功可增进元气的循流,有利于祛病益寿。武术内功练习中也有“朝练寅,夕练酉”之说,就是在每天早上3~5点,晚上5~7点进行功法练习。因为寅时和酉时分别是人体“肺气旺”和“肾气盛”之时。此时练功有利于练肺肾二脏先后天之气,达到“力随气生”的境界。另外,武术练习讲究方向性,一般都面朝南而立,也是为了达到人体生物磁场与天地磁场的和谐统一。

二、武术内练与自然合一的“气”

古人认为“气”是化生万物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生命的共同原始物质。人的生死和自然的形成不过是气的聚散而矣。王夫之曰:“天人之蕴,一气而已”(《读四书大全书》卷十)以“气”来概括天人之间的相通。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所以,“气”沟通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将天人融摄一体。

历代武术家都注重对气的修炼,他们把养气、集气、运气、练气作为习武的基础。练习时,在意念的引导下,排除体内浑然之气,吸入自然界的四时正气,通过运气、调气注入五脏六腑,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达到养浩然之气以培元气,运真元之气以壮四肢百骸的功效。武术运动特别强调“内练一口气”。如长拳中的提、托、聚、沉四种气息的调节方法;太极拳讲究“以意调息”、“以意导气”;形意拳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八卦掌重视“练精化气,练气化身,练身化虚”的内气锻炼等都通过“气”沟通了武术内练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气聚、精固、内壮、体健的功效。

三、“虚静”是实现武术运动与自然合一的途径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也就是说“万物合于道”。他认为得“道”的途径是“玄览”。即要达到“万物合一”的境界,必须有“致虚极,宁守笃”的功夫。只有“致虚”、“守静”,方能“气聚”、“神凝”,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正如“张彦远说:‘凝神遐思,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就是超越自我的形体和心智,从而在静穆的观望中与自然的节奏韵律妙然契和”。所以,“虚静”为个体凝神专一提供了心理基础,也为武术内气修炼与自然外气的“合一”提供了条件。

古人练武时选择山林茂密的清净之地或奇观庄严的道观、寺院或在夜深人静之时练功,一方面顺应自然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汲取天地自然之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排除外界酌千扰,去除一切杂念,身处自然之中而致“虚静”状态,从而能凝神专注于功夫的练习,以求达到“万物皆备于我”(孟子语)的“物我两忘”境界。另外,中国武术中的桩功练习也是习武入门的基础。拳谚云:“未习拳,先练步;未学打,先练桩”、“练拳不站桩,起屋未打夯”等都说明桩功练习的重要性。而练桩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虚静”、“神凝”。如太极拳的“浑元桩”、形意拳的“三体式桩”等都是在“虚静”的基础上妙悟与自然的“合一”。有歌诀云:“一气动时皆是火,万象寂静方为真,常使气通关节敏,自然精满真气存。”形象地说明了在“虚静”的基础上通过练“气”带来的功效。

四、结论

中国武术作为一项人体运动,从其雏形开始就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更深深地影响着它的形成与发展。武术功法练习通过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以达强身健体之效,充分体现了武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文化特性。

参考文献

1陈江风.天人合一观念华夏又化[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128

2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1

3朱良志.中国艺木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92、446、78

气功练习篇9

九宫铁头功的练法如下:

(一)乾坤运气

(1)用太极桩,面向南方离宫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膝盖微曲。(图1)

(2)全身自然放松,两肩松沉,两手微向前方(南方离宫)伸直,掌心向下。

(3)以意放空,双目轻闭,回旋眼神,观照两眼之间的祖窍穴,如此练习10分钟以上。持之以恒,体内之真气自然发生。

(4)待体内真气发生时,引真气从督脉上升,再从任脉下降,如此运行小周天9遍。

(二)白鹤冲天

(1)由太极桩起式,左脚向左开立小半步,身体略下蹲,成混元桩式。

(2)吸气,双手捧气,引下丹田内气沿着中脉上升至头顶百会穴,闭气2~3秒,意念在头顶百会穴。(图2)

(3)呼气,引百会穴之气从中脉下降,归于下丹田,意念随之沉于下丹田。(图3)

(4)如此做8遍后,自然呼吸,调息8次。

(三)泰山压顶

(1)吸气,引下丹田内气沿中脉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后,用左掌根击打百会、天庭、玉枕、太阳等穴位。在击打时,沉肩提肛,呼气发声。如此,每个穴位击打32次后,调息8次。(图4)

(2)将左掌换为右掌,按照上述方法依次练习一遍。左右共计64次,以应八卦之数。(图5)

注意:击打时要由慢到快、由轻到重,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切忌操之过急。

(四)豹头撞碑

(1)先在墙上钉上一叠2~3寸厚的草纸,草纸离地面的高度以1.2~1.5米为宜。

(2)用左弓步站立在墙边,以意领气达头顶百会穴后,用头撞击草纸。撞击时,要求两手握拳、沉肩、提肛、呼气、发声。每组撞击8次,共撞击4组。(图6)

(3)左右交换,按照上述方法依次练习4组。左右共计64次,以应八卦之数。

(4)久之纸破,不再加纸,而是用头撞击墙壁或撞击石碑。

(五)抱元归一

做完豹头撞碑后,自然站立,双手交叉,抱于小腹下丹田前,空身空心,以意领气在任督二脉运行九转,接着观照祖窍穴3至5分钟后,搓手擦脸,缓缓收功。(图7)

气功练习篇10

这门心意拳的渊源,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历来师门只是心传口授秘密演练,文字记载又在日本侵华时大多遗失,现存的拳谱中又无这方面的详细文字介绍,故而其渊源已难以说清。在考证此门拳术时,清末号称“山陕两猴王”之一的“无影神腿大侠”马二第四代传人王金安和贺元庆老先生口述:此门拳术的祖师爷是“铁头”王赞,辽东人,来河东之前曾在少林寺习武。但其师承关系一直没有透露。笔者据《心意拳谱》推测:此门拳术当和少林武术有极深的渊源。此门拳术博大精深,重实战,技击性很强,又在轻功方面独树一帜,故而历来师门择徒甚严,所以流传不广。为不使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拳术失传,为发扬中华武术尽一赤子之心,经该门王金安和贺元庆两位老先生同意,特整理成此文,以传后世。

心意门有其系统完整的理论,以及独特的练功方法。下面笔者将介绍此门的梗概。

一、步法

心意门的步法以五步法为主:子步、骑马步、跨马步、老步、偷步。在步法单练的同时并配有练习五步法的小套路:小四门,大四门。这两个套路主要是通过五步法的练习,熟练心意门的拳打掌劈、肘击腿踢,以及身法的吞吐沉浮、闪展腾挪。其运动路线是走四门打八方,这是心意门的基础功,也是心意门的入门套路。练习时要求三尖照齐,即手尖、脚尖、鼻尖,三点在一条线路上,这样更能劲力畅达。

二、腿法

心意门主张“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因此,特别注重腿法训练。其主要腿法有踢、蹬、踹、扫、勾、挂、缠、点、提、撩、拐、弹、摆十三法,其腿法在实战中讲究阴阳虚实,变化莫测,快如闪电,捷如迅雷,且善使诡诈之道。

心意门在腿法练习时,不是独立枯燥地单项训练,而是结合五步法综合练习。其腿法练习时不主张踢沙袋,主张空演,并结合两人靠桩进行练习。心意门认为:最有效的练功方法是拿人来练习,这样更能出功夫。

心意门腿法在实战技击时讲究:上路连环使,中路拐腿妙,下路偷腿绝;步出必有腿,腿中藏玄机。当年马二号称“无影神腿大侠”,其腿法就主要得力于心意门独特的腿技法。

三、桩功

心意门非常注重桩功的练习,其拳谱中有这样的记载:下盘若无根,必定艺不高;学得心意桩,打人如拔草。心意门的桩功分为两种:静桩功和动桩功。

静桩功主要是以骑马步为桩,其练习方法共有八式:(1)千把攒捶,(2)太极云手,(3)怀中抱月,(4)太极云手,(5)指天划地,(6)马上开弓,(7)闭门推月,(8)二郎担山。此八式可以单独演练,也可连环练习。练功时要求:上搭鹊桥通任督,下缩谷道增气力;头顶青天,脚踩黄沙;吞气入丹田,气力达四梢;日日勤习练,久久功自成。

动桩功有两种练习方法:

第一种是以子步桩为主,结合心意门身法八要——吞、吐、沉、浮、闪、展、腾、挪,以练习人体十三处(头、两肩、两肘、两手、两胯、两膝、两脚)打法为主的一种靠桩功,名叫十三花。此功练习时是以墙为对象。当年马二徒孙李昂白,曾以此靠桩功,一个贴身靠将一堵土墙靠塌。心意门中此功最吃功夫,且又要习练者品德高尚方可有成,故而历来传人甚少,现在能演此功者只有王金安老先生一人了。

第二种动桩功也是以子步桩为主,结合上五法主要练习心意门的散手招式。如:子步掌推腹挑阴,子步捶窝心通天,子步肘迎面满膛,子步腿下扫上踢。这种习练散手招式之法是心意门动桩功的一大特色。

四、内功

心意门的内功叫“太阳神功”,辅助功法为“文王八式功”(此功法与八段锦功法基本相同,只是吞气运使不同)。太阳神功是以吞气运使为主的功法,整个功架共分为四步进行练习,故而又叫“四平气功”。

第一步功架主要是将气运行于头部,功成后可使头部硬如铁,撞石碑如同儿戏。心意门祖师爷“铁头”王赞之铁头就得力于此功架。第二步功架主要是将气运行于两膀及两手,练成后可有铁臂铜手之功。马二之徒段琪京就素有“铁胳膊”之称。第三步功架主要使气运行于胸、腹部,功成胸腹部可承受外力的冲捶。第四部功架主要是将气运行于两胯及两脚,练成后可具有钢腿铁脚之功。整个四步功架完成后,全身不但能承受外力击打,而且提气可身轻如燕,对于轻功练习亦大有益处。据贺元庆老先生讲:此门心意拳本就长于轻功,马二当年轻功就非常出众,只是马二收徒时没能将轻功传续下来,当时段琪京学艺时岁数已大,轻功已难以练成,故而段琪京只得到了心意门的全部手法,而轻功也从此失传。

由于此功法理论完整,系统科学,且很少出偏差,故而历来师门只传其掌门弟子。正如“太阳神功秘诀法”中所说:浑元一气无道形,真形内中藏真精,神精神身藏气轻,真形合来有真诀,真诀合到彻底灵。目前心意门中只有贺元庆、王金安两位老先生能掌握“太阳神功”全部功架和全部理论,此优秀传统功法亟待挖掘整理。

五、盐沙掌

盐沙掌属心意门绝技,是心意门祖师爷王赞来到河东后根据河东盛产食盐而创立的一种掌功。此掌法必须待四平气功有了一定的根基后方可练习,否则事倍功半。其练功时以子步桩或骑马桩站立后,将气运行于两臂及手,然后以正反拍掌、左右塌掌、左右车轮掌、左右劈风掌、左右摧心掌五式掌法左右单双随机习练,久久功成。此功不需任何药水洗,只需日日勤加习练,自可功成。此功练成后,打击效果可达外皮无恙,内疼入骨,且能使内骨腐烂,是一种凶狠毒辣的掌功。临阵对敌时,若配合心意十八散手掌,更是凌厉霸道,凶猛无比,故而心意门习练此掌法有“宁可失传,不传匪人”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