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数第三人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2:57

单数第三人称篇1

1、finish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为finishes,因为finish是以sh结尾的单词,与一般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直接加s的单词不同。

2、例句:theteachingdayfinishesataround4pm.

一天的教学在下午4点左右结束。

(来源:文章屋网)

单数第三人称篇2

1、直接加“s”,适于大部分动词单数动词。

2、直接加“es”,适于词尾以“ch,sh,s,x,o”结尾的动词单数动词。

3、将“y”变“i”加“es”,适于词尾为“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单数动词,将“ve”变为“s”,适于一些特殊动词。

(来源:文章屋网)

单数第三人称篇3

 

一.代词:是代替名词的词或者起名词作用的短语和句子的词。英语中代词有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不定代词。英语代词使用得很广泛。

代词之间有两点共同之处:第一,它们本身的词义都很弱,必须从上下文来确定;第二,许多代词都有两种功能:一是可单独取代名词的位置,二是可起修饰的作用。初中阶段涉及的代词主要有:

类别例词

人称代词主格ihesheitweyouthey

宾格mehimheritusyouthem

物主代词形容词性myhisheritsouryourtheir

名词性minehishersitsoursyourstheirs

反身代词myselfyourselfhimselfherselfitselfourselvesyourselvesthemselves

指示代词thisthatthesethosesuchsoit

不定代词Somesomethingsomebodysomeoneanyanythinganybodyanyonenonothingnobodynooneeveryeverythingeverybodyeveryonemuchmanylittlealittlefewafew

疑问代词whatwhowhichwhomwhose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表示"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的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并不全指人,也指物。有三种人称,每个人称又分为单数和复数(第二人称单数和复数同形)。人称代词还有主格和宾格之分。它有人称、数和格的变化,其形式列表如下:

人称单数复数

主格宾格主格宾格

第一人称imeweus

第二人称YouYouYouYou

第三人称hehimtheythem

sheher

itit

(1)第一人称单数i代表说话者,必须大写,"我"。

如:igotoschooleveryday.我每天去上学。

(2)第一人称复数we代表说话者一方(二人或者二人以上)"我们"。

如:weareswimmingnow.我们现在正在游泳。

(3)第二人称单数、复数you代表听话者或者对方(复数you代表二人或二人以上)。

如:areyouready,Sam?萨姆,你准备好了吗?

(4)第三人称包括he、she、it.He"他"代表已经提到过的男人。She"她"代表已经提到过的女人。it"它"代表已经提到过的事物。

如:Heisthetallestintheclass.他在班里是最高的。

Shehasalittlebrother.她有个小弟弟。、

ihaveahandbag.itisblack.我有个手提包,它是黑色的。

(5)第三人称复数they"他们"代表已经提到过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物,这个词没有性别之分。

如:wherearetheteachers?theyareoverthere.老师们在哪里?他们在那边。

wherearetheapples?theyareinthedrawer.苹果在哪里?它们在抽屉里。

注:1)人称代词主格在句中主要做主语。

如:wewenttothezooyesterday.我昨天去动物园了。

2)人称代词宾格在句中主要作宾语。

如:Canyouhelpme?你能帮我吗?

3)人称代词做表语时一般用宾格。

如:whoisthat?it'sme.是谁呀?是我。

4)在比较状语从句中,在不引起误解的前提下,有时用宾格代词代替主格代词。

如:Heistallerthanme.它比我高。

Helovesyoumorethanme.她爱你胜过爱我。

5)两个以上的代名词并行排列时,其次序为:

a)单数人称代词:youhei.

如:You,heandiaregoodfriends.你我他都是好朋友。

b)复数人称代词为:weyouthey.

如:weandtheywenttotheGreatwallyesterday.我们和他们昨天都去长城了。

c)第三人称He和she同时使用时,先说he,后说she.

如:Heandshewerelateforschoolthismorning.他和她今天早上都上学迟到了。

(二).物主代词: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它与人称代词一样,也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每个人称分单数和复数。物主代词有形容词性和名词性两种。

注: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形容词的性质,放在名词之前,在句中常作定语。

如:Hisbrotherisanengineer.他的哥哥是位工程师。

2).名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名词,后面不能使用名词。在句中做主语、宾语和表语。

如:thisismypen.Yoursisyellow.这是我的钢笔。你的笔是黄色的。

mypenisbroken.pleasegivemeyours.我的钢笔坏了。请把你的给我吧。

thishouseisours。这个房子是我们的。

数人称中文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

单数第一人称我的mymine

第二人称你的youryours

第三人称他的hishis

她的herhers

它的itsits

复数第一人称我们的ourours

第二人称你们的youryours

第三人称他们的theirtheirs

(三)反身代词:表示反射(指一个动作反射到该动做执行者本身)或者强调(即用来加强名词或代词的语气)的代词叫反身代词。它是由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宾格,后面加词尾self或者selves构成。

1).反身代词与它所指代的名词或代词形成互指关系,在人称、性、数上保持一致。

如:Hesawhimselfinthemirror.他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在这句话中,反身代词himself与主语he是指同一个人。

2).反身代词还可以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后或句末,表示强调。

如:imyselfdoit.那是我亲自做的。这句话还可以说成:idoitmyself.

3).反身代词在句中可用作动词宾语、介词宾语、表语和同位语。反身代词包括:

单数复数

第一人称myself我自己ourselves我们自己

第二人称yourself你自己yourselves你们自己

第三人称himself他自己themselves他们自己

herself她自己

itself它自己

(四)指示代词:用来指示或标识人或事物的代词。它们主要有:this这个that那个these这些those那些。其他还有:such这样的same同样的so这样it它。指示代词所指的对象取决于谈话双方都熟悉的语境。指示代词在句中可用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和状语。

如:thesearemypens.这些是我的钢笔。

iwilldothat.我愿意做那件事。

thismapismybrother's.这个地图是我哥哥的。

this(these)指近的事物。that(those)指远的事物。

如:thesearemybooks.thosearen'tmybooks.这些是我的书。那些不是我的书。

单数第三人称篇4

 

人称的非常规用法反映了使用者根据不同社交场合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接收者需要正确理解使用者传达的社交意图。学术论文中“是否选用人称代词能揭示出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在某一研究中的作用及表明作者与读者、同行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解释该语言现象,选择“社交指示语”来统一称谓。

 

一、语料收集和分析结果

 

本文从语言学、数学和机械领域共30种期刊上选取180篇学术论文。汉语语料搜索“我”。英语语料搜索“i”,“me”,“my”,“mine”,“we”,“us”,“our”,“ours”。结果显示汉语语料中仅语言学论文有3处使用第一人称单数,英语三个学科均有使用。汉语语言学领域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达到77%,数学领域和机械领域依次靠后。英语论文检索结果表明三个领域对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基本持平。

 

二、第一人称社交指示

 

本节结合语料讨论第一人称社交指示用法。

 

(一)第一人称单数

 

汉语仅在语言学论文出现三处第一人称单数的使用,英语论文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单数。

 

1.Sofarasicantell,neitherwayofthinkingisuniquelytargetedbyasignificantproblem.

 

2.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文体学的发展,因为我们所谓的文体学……

 

使用i强调作者本人的贡献,也体现作者承担个人责任的意愿,尤其是作者认为自己的陈述可能存在不足。目前提倡用“主动的”第一人称来进行论文写作使表达更加清晰自然,而国内学者依然避免第一人称以保持客观和谦虚。

 

(二)第一人称复数指作者

 

学术论文中经常出现第一人称复数作单数的情况,使用“我们”来指代自己。

 

1.另外我们猜测项链图的嵌入分布为强单峰的,并且其单峰点的位置为其不可定向平均亏格的上取整或下取整……

 

2.wepresentthesolutionofcrackproblembyintroductionofasetofpotentialfunctions.

 

这些论文均由单个作者撰写完成,该种编者“we”的用法体现作者的谦虚与礼貌。田海龙指出“我们”表示“自谦的人际功能在汉语文化中有着牢固的根基”。同时亦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造成了移情的语用效果。英汉论文中该用法均最普遍,但英语不同领域的论文使用次数基本持平,汉语论文语言学使用最多。这是因为国内理工科领域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指示语。

 

(三)第一人称复数包含读者

 

语料中也发现第一人称可以用来指称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1.由于R一p互t一Q,我们有……

 

2.Furthermore,wediscussthefeasibilityofcreatingsuchamultina-tionalexposuredatabase……

 

上边的例子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创建了“共同处境”,将读者带入自己的思路,对学术语境下交际的成功产生积极作用。中英文论文作者对第一人称共称现象的使用差异不大。

 

(四)第一人称复数泛指

 

论文中也存在第一人称复数用来泛指的例子:

 

1.架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反映我们的价值取向。

 

2.itistruethatwhenwesignalourinferencesindiscoursewedonothavealwaysthegoalofpresentinganargumentationtosomeoneelse.

 

上例所有的第一人称复数均可换成“people”,该用法让读者感到更加亲近。英汉论文中该用法均较少,英汉语言学领域的使用均多于其他两个领域,汉语另外两个领域未有该用法。这可能是三个领域研究内容所致,语言学领域须更多讨论泛指的话题。

 

(五)第一人称复数指读者

 

英汉论文中均发现了第一人称复数指代第二人称即读者的例子:

 

1.inthefirstcase(8a),whichisthemostfrequentlyfoundkindofenthymemeand—asweshallsee—themostinterestingasregardsculturalvariability…

 

2.我们知道,文学文体学主要系统研究文学语言和文学体裁。

 

(1)中意图是为了表达“你们将看到的”含义。(2)其本意是为了提醒读者作者很熟悉的理论,但作者避免使用产生距离感的第二人称,产生了拉拢读者的“移情”效果。该用法在英汉论文中使用频率均较少,汉语论文仅语言学领域出现,英语论文基本持平,体现英汉论文写作理念差异。

 

第一人称单数用法体现了作者负责的态度,在国外学术论文中逐渐提倡。第一人称复数四种用法避免了主观的单数“我”从而增加了论文的客观性与权威性,产生的移情效果让论文更具说服力。学术论文第一人称的灵活运用达到一些共同的社交功能,即论文的客观,谦虚和说服力。英汉论文对第一人称单数的使用差异巨大,汉语论文受东方文化影响几乎不存在该用法。

 

英汉论文三个领域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使用上差异较大。英语三个领域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基本相同,汉语论文中语言学领域使用最多,数学领域和机械领域次之,这是由于国内数学领域和机械领域坚持传统所致。英汉论文对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差异主要是由于文化因素和写作风格导致,不同的领域的研究内容并不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因。英汉论文在第一人称使用上的差异是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文化因素制约着英汉学术文本写作风格。

 

作者:陈瑞哲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20期

单数第三人称篇5

1、音标为英[d?z]美[d?z],与之相关的汉字谐音是得~失。

2、do是动词原形,用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复数(i/you/we/they)。doe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doe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do用于一般现在时且主语是复数we,they,you和i。doe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等。

(来源:文章屋网)

单数第三人称篇6

关键词:《金刚经》称数法数词语法研究

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三千多年前,汉语中就出现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这些比较完备的计数系统,“万亿兆”至迟在西周时代出现。杨剑桥先生在《古汉语语法讲义》中提到“数词属于基本词汇,几千年来很少变化,变化较大的乃是称数法”,并在小注中解释称数法为“关乎数词和量词”,最后一章还详细解说了古汉语中的称数法现象。王力先生在1944年出版的《中国现代语法》中首次使用“称数法”的概念,并指出“称数法”和“替代法”有一定的关联,将两者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当时并没有做明确的定义。直到1946年出版《中国语法纲要》时才提到“称数法就是关乎数目的称呼方法”。因为这个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时遭到很多批评。王力先生在1958年出版的《汉语史稿》中再未提及称数法的定义,只在“数词的发展”一节论述了相关内容。后来,在《汉语语法史》第三章将“称数法”和“单位词”作为一章讲述,并列举了汉语称数法的十进制和汉语殊的称数法。可见,称数法在语法研究上的地位不可小觑。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对数词“一”的研究、经文有的数目词、总括数词形式的表达、大数形式的表达、逐指现象、序数词的发展、《金刚经》称数法的特点等七个方面做具体分析阐述。引文依据海南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的《图解金刚经》,展现《金刚经》有的称数现象。

一、《金刚经》中的“一”

1.相当于数词“一”,确确实实实指数字

(1)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

(2)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3)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4)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

(5)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2.“十”“百”“千”“万”之前若是“一”,这个“一”往往省略

(6)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3.与“第”结合,构成序数词结构

(7)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8)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9)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10)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4.特殊词——一时,一切,一合相

“一时”是佛教用语,可表示“时间、时刻、时期”等义。例如:

(11)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一切”在佛经中多做“全部”讲。例如:

(12)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13)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4)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15)灭度一切众生已。

“一合相”的“一”在佛经中不作解释。“一合相”的意思解释为”一合执“,也就是“执着一合是实有的”意思。例如:

(16)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

(17)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18)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二、《金刚经》有的数目词

数目词是指词目中含有数目且实有所指一类词汇的通称,它包含数字,往往用“数词+名目”来表示,佛经有的数目词很多,在《金刚经》中主要出现了下面列举的几个:

(19)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

(20)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21)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

(22)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23)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24)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三界”在佛典中指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或者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十方”指的是十大方向: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四重恩”指的是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佛恩。“三途苦”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四维”是指东南西北上下虚空。藏传佛教中的“七宝”为红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也称为“西方七宝”。“四句偈”便是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合相”在上文中做出了解释,就是“执着一合是实有的”意思,指众尘和合而为一世界。(世界本空,微尘不有,但众生不了,妄执为实。若是实有,那么世界就不可分为微尘;若是实无,那么不应微尘合为世界。)

三、《金刚经》中总括数量形式的表达法

《金刚经》中对事物进行总括表达,用来表示数量形式,常用以下词语:“凡”“诸”“一切”“都”“皆”“俱”“悉”“所有”以及由以上若干语素组成的复音词等。这些词多从上古而来,用法上没有显著的发展,此处略举其特点显著之句为例。如:

(25)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俱:副词,一起,一同)

(26)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所有”“一切”联合使用,“全、都”的意思)

(2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凡”“所有”联合使用,“全、都”的意思;皆:副词,全,都;诸:形容词,众,各)

(28)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悉:副词,全,都)

(29)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诸:形容词,众,各)

(30)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所有:形容词,全部的)

(31)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所有”“诸”联合使用,“全、都”的意思)

(32)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所有:形容词,全部的;悉:副词,全,都)

四、《金刚经》中概数形式的表达

《金刚经》称数法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文中概数形式的表达形式非常丰富。为表达“诵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金刚经》功德无量,经常采用不可称量、不可言说的计数法。在《华严经》中,世尊为心王菩萨详细解说了佛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华严经》【阿僧祇品】第三十:“尔时,心王菩萨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演说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其中“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被称为“华严十大数”,在佛经中被凝固用来表达极大的概数。现在简单对照《金刚经》经文中出现的大数分别总结归纳。

(一)用特殊基数进行表达,形容数字庞大。上古汉语主要有“三”“五”“九”“三十六”“七十二”“百”“千”“万”等。在佛经中,若从佛学角度看,佛不打妄语,所以不管多大的数,都可以认为是实指。不过,从语言学角度看,很多基数是佛经为阐发义理的需要而造出的,通常不符合语法规范,有的甚至没有实指内容。例如:

(3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34)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35)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36)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

(37)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38)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在这里,例(33)、(34)中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观:小千世界是1000个世界即1000个太阳系,中千世界是1000个小千世界,大千世界是1000个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为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例(35)、(36)中的“后五百岁”即是大集经所说五种五百年中,第五之五百年,斗诤坚固之时也(参见:五五百年)。例(37)、(38)中的“三十二相”则非实指,略称为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合称“相好”。

在《金刚经》中,有一处用基数表达“极少”义的章句: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在这里,连称“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从而反衬“善根”之多。这就是佛经中的称数法与我们现在称数法的不同之处。

(二)使用数词中的位数或位数叠加。佛经中用大数或大数叠加的方法表示数字庞大。在佛经中,可以将这些大数混合在一起表示极大意义的概数,这是佛经中不定数表达方式最鲜明的特点。其基本句式有3个:

1.表概数的词单独使用

(39)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

(40)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41)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若干”是佛经有的概数词,已经和“十大数”类同)

2.概数词1+概数词2

(42)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43)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

(44)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在这些佛经大数中,阿僧祇是其中最小的单位,印度的十大数是以“一阿僧祇”为单位,倍倍相乘,即一个阿僧祇乘以一个阿僧祇等于一个无量,一个无量乘以一个无量等于一个无边,依此类推。据考证,一阿僧祇也就是10的55次方。这样便不难想象十大数有多大。

这一基本句式可以扩展为:概数词1+概数词2+概数词3+概数词4。例如:

(45)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46)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47)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48)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49)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在这一扩展中,(45)(46)(47)中使用的是佛经中的大数,(48)(49)中使用的是数词系统中位数的组合,用来表示概数。

3.概数词+数词

这一基本句式可以扩展为:概数词+数词1+数词2+数词3+数词4。例如:

(50)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51)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在上面的例句中,“千万”“百千万亿”可以不必看成是有严格的进位关系的数词,而只是对大数的模糊称说。韩陈其在《汉语羡余现象研究》中提到“繁化就是羡余”,这里我们把这种模糊称数的方式理解为羡余。佛经概数的运用产生了这些新的变化,相连的几个系位数字之间虽然数词位数上可以看出有明确的进位关系,但表达的意义上并没有进位的差别,虽然大小不同,但都平等地表示极多的数量。这种现象在佛经中已经凝固为一种固定的现象,例如“百千万”就在不同的经文中运用多次。“无数”“不可称量”等表概数之词也都平等地表示极多的数量。例如,在“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中,“无量”“无数”与“百”“千”等在表义功能上已没什么区别,而单独使用时,“无数”“无量”之类都是指比“百”“千”“万”“亿”大的所谓数不清的数。正因为如此,它们排列在一起,有时并不是从低位到高位逐级排列,如在其他佛经中出现的“亿百”“亿百千”“百亿千”“亿千万”等等。这样我们得出结论:“无量百千万亿”为称数法的羡余形式。这个结论的得出主要考虑到:佛经中的称数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佛典出处的影响,因而可能不与上古汉语的称数一脉相承。但是,鉴于语言在表达模糊的巨大数量关系时有范畴上的相似性,加之佛经译文的汉语化程度较高,我们仍认为佛经中极大数目的概数表达法与上古汉语有一定联系。这一句式还可以扩展为:数词+概数词。例如:

(52)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例(52)中的“那由他”也是一个计数单位,世尊在《华严经》中开示说“善男子,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也就是10的28次方这么大。可见其中的数词组合确实丰富了《金刚经》中的称数法现象。

五、《金刚经》中的逐指现象

在上古汉语中,逐指数量的表达常用“各”“各自”“每”等词表示,名词单用或名词前加数词可以有“每”的含义。名词叠用也能表示逐指,这是佛经中的新现象。

1.名词叠用表逐指

(53)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54)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2.量词叠用表逐指

(55)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

3.总括表达与逐指表达并用。例如:

(56)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57)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58)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六、《金刚经》中序数词的特点

1.“第”+数词+名词

在这个格式中,“第”被认为是一个纯粹的表序数的词头。“第”字最初是个名词(次第),表功勋的名次,或爵位的位次,“第”字真正用作序数的词头,大约在晋代以后(或较早)。《金刚经》中章节的划分“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和经文中的“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就是遵循了这个规律。但在当时,“‘第’+数词+名词”的组合表序数还不够稳定和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

“‘第'+数词”后面还可以接形容词或名词短语,或者用在宾语位置单做“第一”讲,这在佛经中是一个常见而富有特色的形式。例如:

(59)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60)如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61)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2.“‘最’+第一”是佛经中序数表达的一种新形式,两者都有“第一”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羡余的表达。例如:

(62)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63)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3.特殊的序数表示法——以一组数目字形式存在于序数之间,在语义上主要表示一种等级对立,并不强调计数功能。很多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表示顺序意义的词语来表达序数功能。例如:

(64)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在这里,“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都是表示时间的词,将日、夜各划分为三,日间可分为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间可分为、中夜、后夜。由此看来,“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也是《金刚经》殊的序数表示法。

七、《金刚经》称数法的特点

《金刚经》中出现了一些崭新的称数形式,佛经中分数、倍数运用较少,仅有一例:“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里的“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便是其中的代表分数形式表达,与此同时,便也反过来表达“所不能及”是“其”百倍、百千万亿倍。从本文可以看出佛经有的大数在《金刚经》中显示得淋漓尽致,从而丰富了《金刚经》中称数法的羡余形式,这是其显著的特点。究其原因,这固然与佛经阐明佛理的需要有关,但若从语言演变的角度看,这也与上古时期以来,汉语在发展过程中称数法的多种要素之间不断积累有莫大联系。从《金刚经》称数法众多的称数特点中可以看出,异域文化思想的交流也是汉语语法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剑桥.古汉语语法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茹益益.《宋书》称数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单数第三人称篇7

关键词:《诗经?国风》第一人称代词“我”语法特点语法功能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共160篇。我将深入探讨《诗经?国风》中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特点。

首先,简要阐述第一人称代词“我”的语法特点。古代汉语的语料中,第一人称代词有“余(予)”、“我”、“朕”、“卬”、“吾”、“台”等,其中“我”出现的最早,使用最为广泛、存延时间最长。“我”常用来表示复数,译为“我们”,如,予惟曰:“襄我二人,如有合哉。”(《尚书?君奭》);有时也用来表示单数,译为“我”,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随后,“我”表示单数的意义不断扩大,获得大量使用和推广,而且“我”的句法功能不仅能做主语、宾语,还有能作定语。作主语,如“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尚书?多方》);作宾语,如“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周易?蒙卦》);而作定语时,如“天降割于我国。”(《尚书?大诰》)

其次,根据第一人称代词“我”的语法特点,详细的论述《诗经?国风》中“我”的单复数形式特点。

《诗经?国风》一共160篇,当中有74篇不同程度的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我”,共计274个。在所有篇目中使用一个“我”有16篇,两个有15篇,三个有18篇,四个有8篇,五个有2篇,六个有3篇,七个有2篇,八个有3篇。而《邶风?北门》《鄘风?桑中》《齐风?还》《豳风?破斧》中分别有9个第一人称代词“我”,《邶风?古风》《卫风?黍离》《豳风?东山》分别有12个,这几篇目使用“我”的频率相对较高。

从“我”的复数意义上分析,如

①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有子七人,母氏劳苦(《邶风?凯风》)“我”,指七人。句子意思为,母亲贤惠而且慈祥,但我辈不成材……(母亲)有七个孩子,生活辛劳艰苦。“我”在此表示复数的含义,代指母亲七个孩子。

②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唐风?羔裘》)“我”与“人”连用结合为一个词,相当于“我众人”演变为“我人”。此处“我”做复数表达“我们”,句子意思为,穿着羊绒做的外套和豹绒的袖子,使我们姿态高傲。

《诗经?国风》里将“我”用作“我们”的意思并不多,而大部分是解释为单数“我”,如下:

①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召南?虫草》)

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能列举的例子很多,当中“我”都代称吟唱者本人,是单数意思。

在《诗经?国风》当中使用相当多数量的第一人称代词“我”,表示“我”、“我们”的单复数意思,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风》是《诗经》当中描写风土人情的篇章,属于“风土之音”(《通志?总序》),即是各地的民歌,而十五国风就是十五地区的民歌。这些民歌多是出自乡间百姓之中,描绘他们的生产生活场景。出于这种情况,诗歌的抒情主人公主要是百姓自己,他们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对爱情的向往和社会的压迫等。百姓抒发自己的情感,当属要使用“我”这个第一人称代词来吟唱诗歌,才能达到直接抒情的效果,充分表现自我的感受。

第二,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突显自我意识的扩大。这是由于在古代原始社会阶段中,对于神和宗教的信仰,强调以神灵为思想主体,但发展到周民族,“我”的观念增加,自我的意识和想法以及强调自己的概念不断扩大。这样使得百姓关注自己的想法,通过抒发自我的感受来表达生活状态。就此情况,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数量增加也是情理之中的。

另外分析《诗经?国风》中第一人称代词“我”的语法功能,这包括“我”的主语、宾语和定语的用法。

在《国风》当中“我”作主语的情况相比较更多,例如:

①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唐风?蟋蟀》)

②我送舅氏,曰至渭阳。(《秦风?渭阳》)

第一人称代词“我”作主语时,处在句子开头,以直接抒情的方式的表达思想感情,描写生活场景。

“我”作宾语时,是作为受事对象,如:

①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邶风?日月》)

②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邶风?泉水》)

而“我”作定语时,表示“我的”或者“我们的”,如:

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②我送舅氏,悠悠我思。(《秦风?渭阳》)

(代词“我”在《诗经?国风》中使用广泛,不做一一列举。)

第一人称代词“我”语法功能使用的范围广泛,不仅能用作主语,还可作宾语、定语,而且数量颇多。具体在《诗经?国风》里“我”使用在主语位置较多而且集中,宾语和定语的位置则分布较散。例如,《豳风?东山》中出现第一人称“我”12个,全部都出现在主语位置;而《王风?兔爰》中“我”6次都出现在主语位置上。

由于重章叠句的歌唱形式,将内心感情反复吟唱,令同一词汇出现在相对固定某一个位置上,这是《诗经》本身语句形式的影响。不仅“我”作为主语时有这种情况,而“我”出现在宾语或者定语的位置上时,整一首诗歌的代词“我”也将多出现在相同句式的同一个位置上,例如《秦风?无衣》中第一章: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第二章:王于兴师,修我矛戟。第三章:王于兴师,修我甲兵。这三句分别属于三章节中,同时作为同句式的定语。再如《豳风?破斧》中“我”作为定语出现9次,位置也相对固定。《秦风?黄鸟》和《秦风?晨风》中“我”都使用3次,都固定出现在了相同句式的宾语位置。

第一人称“我”并不像“余(予)”一样主要用作主语和宾语,也不像“朕”一样主要用作定语。“我”的语法功能包括了“余(予)”和“朕”的用法,作主语、定语和宾语的功能都可以,没有太多的限制,使用起来对语言的掌握更加方便简单。因此,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加,渐而渐之,替代了“余(予)”和“朕”作用,一直广泛使用至今。现在的第一人称“我”也有单复数的形式,与古代“我”的内涵没有太多改变,延续了古代“我”的使用方法。

在《诗经?国风》中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法特征可以概括为:在诗歌当中既出现单数形式的“我”,也有复数形式的“我”,使用次数频繁;原因为《诗经?国风》以地方百姓抒情为主,并且周朝时期的自我意识比过往社会阶段要大幅度的提高了。“我”的语法功能广泛,在《诗经?国风》中既作主语、宾语,也作定语;因为《诗经》的重章叠句的形式特征使“我”在一首诗歌中出现的位置相对固定。总体上讲,第一人称代词“我”因语法功能强大,在社会发展中的使用越来越多,直到现在社会,“我”仍是表达第一人称最主要的词语。

参考文献:

单数第三人称篇8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红高粱家族》语用分析

1.引言

根据列文森的归纳,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五个方面,指示语即是其中之一。指示语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指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成为专门研究的课题。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心理语言学家比勒提出的指示场理论为指示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激发了人们对指示语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他认为指示场就是言语行为中的“我”、“这里”或“现在”主体定位系统。指示语的意义是在这样一个指示场中获得填充的。列文森把指示语分为五类,即人称指示语、地点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社会指示语和篇章指示语。

2.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它包括第一人称(话语中用来指说话人自身)、第二人称(用来指听话人)和第三人称(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或物)。第一和第二人称指示语通常只能是相应的人称代词,第三人称指示语除人称代词外还可以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人称指示语通常可以突破特定的“数”和“人称”的规定性发生变异,即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人称指示语所涉及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人称指示语的语法范畴和言语行为参与者角色互动范畴的关系问题。人称指示语的一般常规用法是构成由其所在语句表达内容的一部分,并和话语语境中的参与者相对应。另一种用法是说话人(或写作者)为达到一定的语用目的,故意违背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常规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按照Grice关于合作原则遵守和违反的论述,人称指示语的这种变换应属于说话者有意地不去遵守某一准则,而让听话人越过话语的表面意义推导其中的语用含义的一种表达方法。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及其运用,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语用内涵和艺术魅力,这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诺贝尔获奖者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中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语用分析,解读其所凸现的语言运用方面的艺术内涵。

3.人称指示语的常规用法

自然语言中指示语的使用总是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特性。列文森认为,指示系统是“以自我为中心组织起来的”。他在论述指示语的指示中心时归纳为以下五点:(1)人物中心是发话者;(2)时间中心是发话者发话的时刻;(3)地点中心是发话人发话时所处的位置;(4)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发话者当时正说到的部分;(5)社交中心是发话人相对于受话者或第三者的社会地位。

人称指示语的一般用法是指人称代词的典型指示用法,即人称代词表达的命题内容,又和话语环境中的参与者相对应。例如:奶奶哆嗦成一团,说:“大叔,你,给他们牵去吧。”例(1)中的“你”是第二人称单数,指说话人;“他们”是第三人称复数,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人物——日本兵。

4.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即人称代词的非指示用法,是指由于不遵守人称指示语的数量和性质准则,或指示中心发生转换而造成语法人称和话语语境中的参与者之间的不对应。Head,B.F.说:“人称相互关系的物理性距离,是与信息传递的参与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亲密度有关的。”并指出,第三人称要比第二人称距离远,在个体的判断认识之中,复数可以拉开与单数的间隔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大,亲密度就会减少,心理距离增大。下面列举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例子具体分析。

4.1用第一人称复数代替第一人称单数

一般情况下,说话人指自己一个人时用单数第一人称“我”,但出于某种交际目的,说话人用“我们”指自己并实施一定的言语行为,这种情况在汉语中大量存在,但是其中所实施的言语行为,所体现的人物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在《红高粱家族》中,地位高的人使用第一人称指示语复数指示说话人自己的情况。例如:单廷秀干咳了两声,收起恶容换笑容,说:“孩子,你嫁过来,就像我的亲女儿一样,扁郎不是那病,你别听人家胡说。咱家大业大,扁郎老实,你来了,这个家就由你当了。”单廷秀把一大串黄铜钥匙递给奶奶,奶奶未接。在这个例子中,地位高、有钱人单廷秀在谈论自己的“家业”时使用了“咱”指示他自己,使读者明显感觉到单廷秀在说话时的权威和优越感,话语暗含他们嫉妒我家大业大,所以中伤我,你不要信他们。

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活用为第一人称单数指示语还存在一种情况,即说话人用复数形式表示自己,有一种让人感到不自信的感觉。说话人对所说之事信心不足,若遇受挫,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使听话人觉得即使你错了,也不会责怪你一人似的。说话人用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指称说话人本人,这种情况大多见于说话人谈到自己在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时,这显然是说话人谦虚的表现,言外之意是说他所取得的成就不完全归功于他个人,他是谦虚而礼貌的。另外一种情况是:爷爷说:“你打开天窗说亮化,要什么?”江队长说:“我们希望余司令加入八路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爷爷说:“我受你的领导?”江队长说:“我们都受共产党滨海特委的领导,都受同志的领导。”在此句话中,江队长用了两个“我们”,一方面暗含了说话人(江队长)对自己所提建议是否能实施,信心不足,如果遭到(余司令)的拒绝,也可以减少自己的责任,不至于受到太多的责备。但是另一方面也是要表明说话人谦虚,江队长虽然是个领导,但此时仍谦虚礼貌地说自己也受别人的领导。

4.2第一人称复数代替第二人称指示语

通常情况下,说话人一般用“你”、“你们”来指听话人,但是,为某种交际目的,说话人有时用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我们”指称听话人,实施或表达一定的言语行为。在更亲密的口气中,汉语口语经常使用“咱们”或“我们”来借指“你”或“你们”。

例如:(日本兵端着枪,像泥神一样。奶奶和我父亲一进院,罗汉大爷就说:“他们要拉咱的骡子。”在这个例子中罗汉大爷使用共成“咱们”将自己引入话语情景中,给人以一种亲切感,罗汉大爷拉近了与主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坚决与日本人划清界限。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人物语言判断人物的性格。

4.3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指示一类人

通常,我们按照人称指示语的常规用法可以识别具体的个体。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活用为指示一类人的这种用法类似于常规用法,但不同的是,这些个体是不能被言语行为参与者识别的,或是不需要识别的。

例如:江队长说:“……余司令,我作为朋友劝你一言,中国的未来是共产党的。我们八路军最讲义气,绝不坑人……”这个例子中“我们”泛指包括说话者在内的每一个人,是一种泛指,泛指特定的一群人,而并不特指说话人。

4.4第三人称单数代替第一人称单数

由于第三人称不是基本会话的直接参与者,而是作为局外人,因此第三人称代词是一种远指,但是,这种用法若发生在幼儿与长辈之间,语用效果则不同。

例如:“豆官,你是豆官吧,你看看大叔的头还在脖子上长着吗?”“在,大叔,长得好好的,就是耳朵流血啦。”“鬼子打炮啦!倩儿,你十五岁了,什么事都懂,你在井下好好看看你弟弟,鬼子撤了,爹就来接你。”在这两个对话中,男性长辈分别用“叔叔”、“爹”代替“我”,说话人原来所具有的威严没有了,缩短了和孩子间的距离感,这种表达方法十分亲切并充满怜爱,能使听话人得到更大的慰藉。

5.结语

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反映了说话者对语言编码的含意指向。人称指示语的指称和它们在构成语句时的含义往往取决于话语的语境和说话人的信念及意图。我们不能单用语义学上的真假条件加以衡量,而应借助具体语境,弄懂说话者所要传达的弦外之音。对指示语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和理解话语,特别是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对于《红高粱家族》中出现的指示语的用法,都需要根据说话人说话时的情景加以具体的分析。通过分析,理解作者使用时的意图、要传达的内在含义,以及体现出来的人物关系,从而使读者对其有更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Head,B.F.RespectDegreesinpronominalReference.J.H.Greenberg,C.a.Fergusonande.a.moravcisk(eds.)UniversityofHumanLanguage3.wordStructure[m].Stand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8.

[2]Levinson,S,C.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Sperber,D.an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6.

[4]Yule.G.pragmatics[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何自然.言语交际的语用移情[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7]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莫言.红高粱家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9]莫言.诉说就是一切—后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10]莫言,王尧.从《红高粱》到《檀香刑》[J].当代作家评论,2002(1).

单数第三人称篇9

Unit4ihaveapenpal partB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丑芸芸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明德小学

 

【教学简案】

 

第四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41页的情境图,学习描述图中的日常活动。

2.看课本41也的四幅图,预测他们的日常活动,并试着用Doeshe/she…进行提问。

3.思考: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学内容

Unit4mypenpalBLet’slearn(课本41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单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cooks,studies,goes,does.

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DoesyourpenpalliveinChina?/no,hedoesn’t.Helivesinaustrlia.

3.能够运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描述他人的住处,工作等情况,如Billlivesin…Heteaches…

4.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掌握本课单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及在情景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发音及规则。

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点读机、调查表

学具:调查表、练习本。

教学过程

导入

1.Singasong:“mynewpenpal”。

2.Freetalk:\

谈论教师和她笔友的共同点,引出人称变化时动词也发生变化。

3.引出John的新笔友,导入课题。

新授

1.Learnthetargetlanguages:

多媒体播放悉尼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一般疑问句提问:

--DoesJohnliveinChina?--no,hedoesn’t.

--Doesheliveinaustralia?--Yes,hedoes.Helivesinaustralia.

2.Learnthenewword:cooksChinesefood.studiesChinese doeswordpuzzle goeshiking等.

3.Let’srepeat:学生听录音,跟读词组及句型。

练习

    1.wordGame(sharpeys)

学生看课件,快速读词组。

2.tpR活动:(ClapyourhandsorStampyourfoot)

学生看图片读句子,判断描述与图片是否一致,做相符的拍三次手,不相符的跺三次脚。

3.Let’slisten,matchandsay.

(1).学生听录音,连线。

(2).教师第二遍播放录音,组织学生校对答案。

(3).学生根据答案编对话

小结

1.Let’s chant.

学生四人小组唱诵歌谣,讨论通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出本课时的语法规律即动词第三人称变化规则。

作业

Homework:

1.背诵并默写四个词组。

2.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父母的日常活动。

 

【教学详案】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41页的情境图,学习描述图中的日常活动。

2.看课本41也的四幅图,预测他们的日常活动,并试着用Doeshe/she…进行提问。

3.思考: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学内容:Unit4mypenpalBLet’slearn(课本41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单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cooks,studies,goes,does.

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DoesyourpenpalliveinChina?/no,hedoesn’t.Helivesinaustrlia.

3.能够运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描述他人的住处,工作等情况,如Billlivesin…Heteaches…

4.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掌握本课单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及在情景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点读机、调查表

学具:调查表、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Singasong:“mynewpenpal”。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2.Freetalk:

talkaboutteacher’spenpalhobbiesandlife.

t:ihaveapenpal.wehavemanysamehobbiesand habbits.Do youwanttoknow? Ss:Yes. t;oK.Letmetellyou.(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及句子)

ilikereadingstories.   Helikesreadingstories,too.

iteachenglish.   Heteachesenglish,too.

igotoschoolbybike. Hegoestoshoolbybikes,too

接着让学生观察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主语时是第三人称时动词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教师和笔友的共同点,让学生整体感知人称不同时,动词的变化,为教授新知设好铺垫。

3.Lead-in.

t:DoyourememberJohn’snewpenpal?hisnameisJohn’s,too.John istalkingabouthispenpaltohisbrother,Doyouwanttoknowabouthim.let’shavealook。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

 1.Learnthetargetlanguages:

多媒体播放悉尼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一般疑问句提问:

--DoesJohnliveinChina?--no,hedoesn’t.

--Doesheliveinaustralia?--Yes,hedoes.Helivesinaustralia.

t:wheredoeshelive?并用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给学生提示DoesheliveinChina?...引入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和陈述句:

板书如下,并用红色粉笔标注出动词的三单形式:

DoesheliveinChina?no,hedoesn’t.

Doesheliveinaustralia?Yes,hedoes.Helivesinaustralia.

t:Lookatthepicture.HestudiesChinese.HecooksChinesefood.

用这样的方式,带着学生学习词组:studiesChinese doeswordpuzzle goeshiking.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自然在语篇中引入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并将一般现在时动词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在师生讨论的话题中以对比的形式自然地提出,并通过板书的设计表现出来,吸引学生对语法形式的有意注意。

Let’srepeat:

学生听录音,跟读词组及句型。

【设计意图】进行听读训练,纠正读音。

三、练习

1.wordGame:sharpeys.

学生看课件,快速读词组。

【设计意图】单词一个接一个的以一定的速度出现,要求学生迅速辨认并开口朗读,训练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

2.tpR活动:(ClapyourhandsorStampyourfeet)

学生看图片,根据描述与图片是否一致,做动做,相符的拍三次手,不相符的跺三次脚。

【设计意图】:tpR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根据句意结合图片决定自己的动作。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

Let’slisten,matchandsay.

(1)多媒体出示四个人物头像和四个图片,学生先预测每个人的日常活动。

学生听录音,连线。

(3)教师第二遍播放录音,组织学生校对答案。

(4)学生根据答案编对话。如:-Doesoliverdowordpuzzleseveryday?-Yes,hedoes.

 

五、拓展

GettoknowJohn’sclassmates’lives:Findsomeonewho…andthenmakeareport.

1.pairwork:学生两人一组,谈论John的同班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用Does …?进行问答。

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分为a、B两组,Groupa拿到绿色的卡片,列出John的班级成员名单和一张调查表,GroupB拿到红色的卡片,列出了每个班级成员经常做的事情让学生通过以下的对话a:DoesJohnlikeChineseKongfood?B:Yes,hedoes./no,hedoesn’t.

找出Zoom的同学谁喜欢中国功夫…并记录下他的名字。调查结束后,同座位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表,做一个报告。如:JohnlikesChinesefood.Sarahgoestoschoolonfoot….

Findsomeonewho…

  name

likesChinesefood

 

goestotheschoolonfoot

 

doeswordpuzzleseveryday

 

goeshikingeveryweekend

 

studiesenglishafterschool

 

….

 

  activities(活动)

  name

likesChinesefood

 John

goestotheschoolonfoot

 Sarah

doeswordpuzzleseveryday

 mike

goeshikingeveryweekend

 oliver

studiesenglishafterschool

 amy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的规律,在语言活动中正确的运用语法规则,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实现语言的综合运用,也就实现了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

2.writedownthereport.

学生两人合作学生写出书面报告。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写的能力。并在写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归纳语法规则。

六、小结

1.Let’s chant.

教师示范歌谣:

Live,live,iliveinChina.

                  Lives,lives,helivesinChina.

 

Go,go,igohiking.

Goes,goes,hegoeshiking.

 

                 Do,do,idowordpuzzleseveryday.

Does,does,shedoeswordpuzzles everyday,

 

Study,study,i studyChinese.

Studies,Studies,shestudiesChinese.

 

学生四人小组,练习歌谣,讨论通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出本课时的语法规律:

a.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陈述句的特征: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必须加s或es。

B.动词第三人称变化规则。一般现在时情况下动词三单形式的变化规则有:

1)直接加s:

give—gives,ask—asks,take—takes,get—gets,write—writes

2)s,x,sh,ch,o结尾的,加es:

fix—fixes,pass—passes,watch—watches,wash—washes,go—goes

3)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要把y变成i再加es:

study—studies,carry—carries,worry—worries

4)特殊变化:have—has 

 

【设计意图】: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后,让学生自己对有关的语法规律进行总结,能促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板书设计:

Unit4ihaveapenpal

Blet’slearn

---Does heliveinChina?

---no,hedoesn’t.Helives inaustralia.

cook--cooks Chinesefood

go---goes hiking.

do--does wordpuzzles

study--studies Chinese.

                          

单数第三人称篇10

【关键词】英语主语谓语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128-01

英语中,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当一个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决定于最靠近它的词语(主要指名词)的单、复数形式。这种一致关系所依据的原则叫做“就近原则”。

一初中阶段常见的现象

第一,以there或here引起的句子。谓语是be动词时,如果主语是并列的几个名词,谓语动词应和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1)therearetwopens,arulerandapencilinthepencilbox.(twopens最靠近be动词are)有两支钢笔,一把尺和一支铅笔在文具盒里。(2)thereisamap,aclockandthreepicturesonthewall.(amap最靠近be动词is)有一张地图,一只钟和三张图画在墙上。(3)Herearesomekites,anumbrellaandaknifeforus.(are后紧跟的somekites是复数,所以句子里be动词须用复数are)这儿有一些风筝,一把伞和一把小刀给我们。(4)Hereisanorange,twopearsandsomeapplesforyou.(anorange最靠近be动词is)这儿有一个橘子,两个梨和一些苹果给你。

第二,在or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作的陈述句中,谓语动词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1)Youoryourbrothergoesshoppingeveryday.(句子里yourbrother是单数,故动词用go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goes)你或你弟弟每天去购物。(2)Sheorherfriendslikesinginganddancing.(句子里or后herfriends为复数名词,所以句子里的动词like需用复数形式――动词原行。)她或她的朋友们喜欢唱歌和跳舞。

第三,由either…or…,neither…nor…连接的两个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eithermybrothersormyfatheriscoming.(句子里myfather是单数,它最靠近动词,故用is)或者我的弟兄们或者我的父亲就要来了。

第四,由notonly…butalso…,not…but…连接的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也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notonlyyoubutalsohecomeshereeveryday.(句子里he为第三人称单数,故动词come用comes的形式)每天不但你而且他来这儿。

第五,如果主语是由“manya+名词”或“morethanone+名词”构成,其意义虽属多数,但随后的动词仍遵循“就近原则”用单数。morethana/an+量词(单数),意思是,……还有零头,但不到两……,morethanone+量词(单数),意思是,不止一……,含义是两……以上。morethanone+单数名词,意义上是复数,但谓语动词仍采用单数形式。如manyamanhasdonehisduty(句子里aman是单数,靠近动词,故用单数hasdone)。

第六,在each…andeach,every…andevery,no…andno结构之后,谓语动词一般只用单数形式。如atChristmas,eachboyandeachgirlisgivenapresent.在圣诞节,每个男孩和女孩收到一份礼物。

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如果主语是单数,尽管后面跟有with,togetherwith,aswellas,but,like,except等引起的短语,但谓语的动词通常用单数形式(就远一致性原则)。如nobodybutXiaoLiandXiaowangwasthere.(尽管but后有两个人,但句子里的动词需和nobody一致)只有小王和小李在那里。

第二,both…and…,…和…都…引导的句子,句子里动词需用复数行式。如BothheandsheoftenwatchtVonSundays.(句中动词watch需用动词复数形式-动词原行,因为主语为两人。)他和她都喜欢看电视在周日。

第三,在百分数、分数等后面,如果跟可数名词,动词用复数形式。如果跟不可数名词,动词用单数形式。如55percentofthestudentsaregirls.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是女生。

总之,在现代英语中,尤其在口语中一定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就近一致的原则”现象,因此我们在考虑主谓一致的关系时,要符合英语的习惯,不可忽视英语中的“就近原则”问题。

参考文献